1998-10-04

第 1 版

1. 美英加紧向南联盟施压

【路透社伦敦10月2日电】英国和美国今天加紧从口头上向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施加压力,六国官员今天在伦敦召开会议就这场危机展开讨论。英国说,塞尔维亚应该按联合国要求实施停火,并同科索沃阿族领导人就科索沃自治问题举行谈判,从而避免军事惩罚,对塞尔维亚来说,时间已经不多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于10月5日就米洛舍维奇是否遵守了联合国1199号决议进行评估,这是决定是否对塞尔维亚使用武力的关键。    【路透社华盛顿10月2日电】美国今天说,如果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不按照联合国的要求结束科索沃冲突,他将在不到两周后面临北约的空中打击。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0月2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在与芬兰总统进行电话交谈时强调指出,解决科索沃问题必须使用外交手段,必须通过南斯拉夫政府和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的谈判。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0月2日电】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今天与美国国务卿、法国和意大利的外长在电话中讨论了科索沃问题。伊万诺夫强调指出,联合国和联络小组应当努力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南联盟和科索沃阿族应当极为严肃地接受国际社会提出的要求,立即停止敌对行动,尽快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0月2日电】俄罗斯国家杜马今天就南斯拉夫局势通过了一个决议,其中指出,国家杜马将把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采取的任何军事行动视为“非法侵略行为”。    【路透社地拉那10月2日电】阿尔巴尼亚新任总理马伊科今天说,他的国家不久将宣布就毗邻的塞尔维亚科索沃省的危机问题,与北约和国际社会一起采取一项“新的步骤”。

2. 克林顿提出克服金融危机新建议

【路透社华盛顿10月2日电】美国今天提出了帮助受全球金融动荡影响的国家摆脱困境的重大新计划,给本周在这里召开的世界金融系统领导人会议增加了新内容。克林顿总统警告说世界金融体系面临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保证华盛顿将同其他重要工业国的伙伴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努力,建立为处境困难的国家提供新资金的“新机制”。    克林顿是在世界金融系统领导人在这里举行重要会议前抓住这个主动权的。此次会议将先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年会于3日在这里举行。    克林顿在白宫对记者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建立这种新机制的目标是“提供紧急资金帮助一些国家避免全球金融危机的感染”。克林顿还请世界银行这类国际金融界的放贷者探索建立新的贷款基金,“以便迅速贷款,帮助其他国家改革金融部门,同时也帮助最容易受到打击的公民”。克林顿政府现在还在作艰苦的努力,劝说议员批准它早就要求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80亿美元的资金。

3. 美报文章:美国在全球影响力减弱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9月30日文章】题:迹象显示美国在全球的影响下降(作者 菲利普·鲍林)    据说比尔·克林顿的困境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领导力量。时间、威望和政治资本的消耗都不利于美国在海外的利益。    但把美国力量的削弱归咎于克林顿的困境是过于简单的做法。在苏联解体后的时代,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已经达到最高点。在一个多极世界上,作为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限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显。    在中东,美国难以发挥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缺乏向以色列施加压力的政治意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阿拉伯国家已不再能把石油用作向西方施加压力的有效武器。围绕巴勒斯坦问题出现的僵局久拖不决使人感到厌倦,反萨达姆联盟也因此削弱。    长期以来丑化伊朗的努力收到事与愿违的效果──促进了塔利班势力的发展。新的轴心,例如在土耳其和以色列之间,正在形成。这些轴心并非针对美国,但它们却说明国际事务比以往更加复杂,因此美国也就难以发挥决定性的影响。    美国向俄罗斯提供帮助,为它出谋划策,希望它会成为一个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至少要和共产党下台后的波兰一样,如果说还不和美国一样的话。但美国人的希望落空了。    无论会出现什么情况,反正西方的影响最大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在俄罗斯人设法摆脱困境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重新提出苏联时代的一些对外政策目标。    虽然俄罗斯改革失败不能怪美国,但这一结果削弱了美国的影响。    在经济领域,美国倡导的自由市场政策因金融市场上的过火行为和西方银行家(特别是欧洲银行家)们的一窝蜂似的表现而受到抨击。美国的影响大部分源于美国的经济,而美国的经济本身现在越来越像亚洲大部分地区两年前的情况。    现在看来美国的增长不大可能继续下去。由于来自亚洲的进口商品削弱了美国的定价能力,美国的非金融性利润正急剧下降。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投资的减少。    由于消费者负债率很高,家庭储蓄率很低,只有提高工资和股票价格大幅上涨才能产生维持消费者乐观情绪所需要的财富。    美国所起的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的作用也维持不了多久了。因为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削弱了它用开放的市场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能力。    欧洲和日本能否取代美国仍然可以讨论。但在欧元启动的时候美国经济和美元的疲软势将削弱美国的影响。    为了在启动欧元之时保持欧元坚挺,欧洲看来肯定会不顾全球对较低的利率的需求,同时也会损害美元的地位。在亚洲,同美元的旧关系已经打破,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将更重视欧元和日元的新安排。在全球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艾伦·格林斯潘和罗伯特·鲁宾继续是防止金融体系瓦解的关键人物,但国会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反感可能会大大削弱美国在维持稳定方面的影响力。

4. 伊朗空军在伊阿边境演习

【法新社德黑兰10月2日电】伊朗官方的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今天说,作为军事演习的一部分,几十架伊朗战斗机向与阿富汗交界处的假想目标投掷了炸弹。    该通讯社援引伊朗军方一位发言人的话说,战斗机是昨天轰炸这些模拟目标的,同时参加演习的还有100辆坦克以及若干架直升机。    大约20万伊朗军队已驻扎在边界附近。精锐部队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数万名军人也整装待命。    【美联社伊斯兰堡10月2日电】阿富汗塔利班组织说,伊朗喷气式战斗机今天侵犯了阿富汗领空。它警告说,如果伊朗继续侵犯阿富汗领空,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塔利班驻巴基斯坦大使哈卡尼说,今天清晨,15架伊朗喷气式战斗机闯入尼姆鲁兹省西部的阿富汗领空,在返回伊朗之前还飞越了邻近的赫拉特省上空。    哈卡尼说,大约同一时刻,还有15架直升机侵犯了阿富汗领空。    哈卡尼警告说:“我们已经表现出克制的态度,但如果把战争强加给阿富汗,我们不会无动于衷。”

5. 阿新政府宣誓就职

【法新社地拉那10月2日电】社会党人马伊科今天宣誓就任一个左翼联合政府的总理。他对他的内阁同僚说,在历时三个星期的流血动乱之后,他们应不失时机地使阿尔巴尼亚恢复稳定。    今年30岁的马伊科和他的18位部长当着迈达尼总统的面宣誓就职。总统说:“在这一困难时刻当此重任,是为阿尔巴尼亚的利益做出贡献。”反对党领导人、前总统贝里沙眼下还没有对新政府的组成发表评论。他早些时候曾说,马伊科当总理是“一个犯罪团伙取代另一个犯罪团伙”。

6. 西哈努克将重返金边

柬埔寨王宫人士二日说,病魔缠身的西哈努克国王于十月五日访问金边,是为了继续帮助几个政党举行谈判。(路透社)

7.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领导人邀请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访问科索沃

称这将帮助他了解科索沃的真正情况。这项邀请是南通社二日发出的。安南发言人称秘书长拒绝了邀请,说他已得到联合国官员从该地区发回的报告。(美联社)

8. 塞尔维亚当局称已按照联合国要求从科索沃撤军

塞当局二日匆忙向记者展示警方拆除了从普里什蒂纳通往佩奇的路障和据称从科索沃撤出的警方武器装备。阿族领导人称这是虚假的展示。(美联社)

9. 欧盟对有关安瓦尔身体遭受摧残的报道表示“深切关注”

欧盟二日呼吁马来西亚当局确保将来不再出现类似的事件并保证安瓦尔在押期间得到正确的治疗。(美联社)

10. 欧盟观察团坚持认为柬大选基本公正

观察团负责人林德二日说,观察团没有发现大选存在歪曲柬人民意愿的行为,但又说,大选后的紧张局面如果处理得当本来是可避免的。(路透社)

11. 印尼提出扩大东蒂汶自治新方案

印尼外长阿拉塔斯二日说,根据该方案,中央政府只负责东蒂汶的外交、国防和财政;并称印尼、葡萄牙和东蒂汶将于下个月讨论该方案。(美联社)

12. 日本的和平新党决定与公明党合并

和平新党二日在东京都召开议员全体会议,正式决定与公明党合并。合并大会将于下月七日举行。(共同社)

13. 俄杜马二日批准与白俄罗斯的三个重要文件

文件包括俄白军事合作条约、共同保障地区安全协定、社会权利保障协定。(俄塔社)

14. 日美两国就部分归还那霸军港达成协议

那霸军港是冲绳美军设施之一,日美两国政府二日就部分归还那霸军港达成协议。协议说,归还的约为二点三公顷面积今后由日美双方共同使用。(日本《产经新闻》)

15. 美要求朝大幅削减导弹研制计划

【法新社纽约10月2日电】美国政府2日再度要求朝鲜大幅度削减其导弹研制计划,否则它将面临“非常负面的后果”。    这是当天美朝就导弹和武器技术扩散等问题在纽约举行的会谈结束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级官员向朝鲜发出的警告。    这位官员暗示,如果朝鲜今后停止导弹发射试验,美将考虑放松对朝鲜的经济制裁。但倘若朝继续“从事某些麻烦活动”,则将产生非常负面的后果。同日,美国务院发言人鲁宾说,美朝此次会谈“是认真和坦率的”。参加会谈的朝鲜代表团人士对会谈作出了同样的评价,但他们承认双方“在多数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一位叫韩昌彦的朝鲜官员强调,研制导弹“是朝鲜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权利”,朝鲜今后“将继续发射用于和平目的的卫星”。    今年年底前美朝将在纽约恢复会谈。对于下次会谈的前景,美国官员拒绝预测能否取得进展。

16. 俄计划明年底开始销毁化学武器

有关官员二日说,处理化学毒剂的工厂建成后便可进行这项工作。(俄塔社)

第 2 版

1. 俄罗斯局势一瞥

反危机计划流产    【俄罗斯《生意人报》10月2日文章】题:财长使马斯柳科夫的纲领流产(作者 康·莱温)    根据普里马科夫的指示,政府现在不再使用“反危机纲领”这个词,原因是:在1日召开的政府主席团会议上马斯柳科夫的纲领受到了财长扎多尔诺夫的严厉批评。    会上财长逐条逐段地分析了马斯柳科夫的建议,他不喜欢的东西很多。财长对采取行政手段调控汇率尤为不满,他建议:在中央银行的参与下,按照一些外汇交易所(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和至少6家地区交易所)的交易情况重新规定卢布汇率。此外,财长认为,马斯柳科夫禁止向国外划拨预付款用于购买进口商品是一条无法执行的措施,因为这样做的话,就根本不会有进口贸易。另外,恢复专业出口商制度以及对利润再投资提供税收优惠的建议也遭到了财长的反对。两人还对税率意见不一:财长坚持实行18—19%的增值税,而马斯柳科夫主张15%的增值税;在所得税问题上恰恰相反:扎多尔诺夫要求征收20%,马斯柳科夫则坚持维持原税率。    马斯柳科夫的纲领作为一个完整的东西在主席团会议上没有被批准。只采纳其中一些得到内阁成员同意的措施,其余部分将继续修改。    政府决定今年第四季度执行特别预算,草案已于10月1日提交杜马批准。在这份预算中计划支出1571.9亿卢布,而收入只有700亿卢布,近千亿的赤字要靠外债(800亿卢布)和提高酒类消费税以及恢复出口税来弥补。    新政府难有作为    【俄罗斯《消息报》9月29日文章】题:前途未卜的内阁(作者 斯维特兰娜·巴巴耶娃 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    只是在组阁的最初几天,挑选内阁成员依据的原则是明确的,随后即丧失了原则,干部政策愈来愈混乱无序,这势必影响到组阁的效果。最终形成的内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前几届内阁从未有过如此多的“拒不从命者”,尤其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多的人拒绝入阁更是少见。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雷日科夫和绍欣先后退出内阁。    第二,如果说以前任命不同的政治和经济阵营的人士担任重要职务(第一副总理)是总统出于“克制和搞平衡”的考虑的话,那么现内阁真可谓是由各类货色组成的内阁:有共产党人,地区精英的代表,强硬的自由金融派人士,外交官,被称为“老近卫军”的前苏联官员等。    第三,内阁行动无法预测这在最近几年来是第一次。首先,这是因为内阁组成五花八门;其次是因为内阁成员似乎自己也不清楚今后如何治国,惟有大银行家格拉先科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    由此得出的政府的第四个特点是,中央银行成了内阁中──如果说不是完全独立的话──至少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独立的政治中心。赋予央行的不仅仅是调节职能,还有作出有关国家银行系统未来决定的责任。    第四季度的预算将成为评价政府行动的一个明显标准,财政部已拿出该预算的大致方案。如果要“恩惠”下属部门,就得发行钞票。衡量政府的第二个“尺度”是税收计划。第三个“尺度”是提出内债建议及确立俄罗斯同外国投资者的关系,其中内债建议在本周就应同投资者见面。    从宣布的任命看,新政府已初具轮廓。因找不到其他合适人选,一些人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部长。有些人的任命则是因为“早就在任”。    在有意“泄露”机密之前,保留扎多尔诺夫财长职务已经确定。对他的同行来说,扎多尔诺夫这个人选可能是不能接受的,但他对经济更为合适。许多专家认为,在扎多尔诺夫当政期间,财政部不再是依据某些人指示给人发钱的钱柜,而是变成了一个执行强硬政策的强有力的部门。尽管有人说,现在的扎多尔诺夫已不是原来的扎多尔诺夫,为了保住职位,他已“元气大伤”,他现在准备完成“中央”的任何指示。    可以预言:政府不会采取任何极端步骤,既不会朝左,也不会朝右。各种建议可能会不断花样翻新或完全相反。因此,最为悲哀的一点是,也许政府毫无作为。    【路透社芝加哥10月2日电】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今天说,美国还拿不准俄罗斯新政府是否为这个国家制订了一项强有力的经济计划,并且认为那里的危机不会很快得到缓解。    她在发表演讲时说:“我还不能说我们消除了疑虑……因此我们不会充满信心地说,俄罗斯不久将摆脱困境。”某些官员称她的演讲是自从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对美国对俄罗斯政策最全面的审议。    奥尔布赖特在向芝加哥的美俄商务委员会发表演讲时还说:“如今帮助俄罗斯的最好办法不一定是提供更多的资金。”    中左势力谋求结盟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0月2日电】俄罗斯议会党团“我们的家园──俄罗斯”领导人绍欣认为,为了中派联盟候选人在竞选中的胜利,切尔诺梅尔金应当放弃自己当总统的想法,“家园”运动应当改变自己的形象。    当本报记者问到“家园”的情况时,绍欣回答说,在3月以前该运动是当局的附属品,现在它面临着复杂的任务,应当改变工作内容,必须对切尔诺梅尔金是否参加2000年总统竞选做出决定。    绍欣认为,从表面上看切尔诺梅尔金可以作为候选人,但是他的政治作用在其他方面。绍欣说:“早在6月我就对他解释说,他的政治作用不在于竞选总统,而在于将中派力量组织起来,由它来推选自己的候选人。”    绍欣认为,首先应当建立一个联盟,切尔诺梅尔金在其中起协调作用,而不作为领袖。加盟的主要是那些在竞选中至少能够得到8—10%选票的政治领袖。他说:“如果我们能够与卢日科夫、亚夫林斯基和列别德这样的政治家达成协议,那么这个联盟就会在竞选中取胜。”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0月2日电】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今天对本社记者说,目前尚未提出共产党人与支持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的政治力量建立竞选联盟的问题,不过,所有中左力量应当更密切地合作。    他强调指出,摆脱政治危机的出路在于建立中左联盟和保持政权机关的一致性。如果总统、政府和议会都执行中左政策,就会取得成功。    久加诺夫说,他领导的人民爱国联盟与支持卢日科夫的人民政权和劳动联盟签署的合作协定,已成为团结中左力量的重要步骤。他与卢日科夫多次讨论过国内局势,他们的观点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0月2日电】农业党主席拉普申今天会见卢日科夫后对记者说,他不排除卢日科夫成为人民爱国力量和中左力量领导人的可能性。必须建立建设性力量的联盟,这个联盟应在国家杜马中占据70%以上的席位,它的领导人应是用行动,而不是用言论证明自己能力的人。

2. 美报文章: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理论的缺陷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10月2日文章】题:“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某些陷阱(作者 雷金纳德·戴尔)    不管你是否喜欢他,英国首相布莱尔都是一个风度翩翩、能说会道的政治家。这是难以否认的事实。因此,当他难以阐述清楚他自己的思想时,那就可以清楚地表明,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正当布莱尔极力想说清楚“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时髦且又不得要领的概念时,他无意之中就发出了上述信息。他称“第三条道路”理论是“通向现代社会民主的一条新的和成功的道路”。    尽管布莱尔上周在纽约大学举行的一次演讲会上竭力想推销他的这一思想,可是人们几乎难以弄清楚他的意思。    虽然布莱尔和克林顿因声称率先开出了这贴人类幸福和繁荣的药方而在政治上给他们带来好处,可是这贴药方中没有什么新鲜东西。    这是不足为奇的。一些政治学家在这个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一直徒劳地在寻求“第三条道路”,即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一条道路。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和瑞典的社会主义以前曾被称为“第三条道路”,但附和者甚少。    布莱尔的这条道路则有了新的内容。他说,它“超越了专注于国家控制、高税收和生产商利益的老式的左翼理论,又超越了主张狭隘的个人主义和市场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新式的右翼放任主义的理论”。    不过,尽管布莱尔虽然正确地阐述了“老式的左翼理论”,但他对“新式的右翼理论”的阐述则是错误的。    没有人真的相信,自由市场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如同纯粹的共产主义那样,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纯粹的资本主义。甚至连美国最极端的保守主义分子都相信一些规则和公众服务,如股市和银行的规定等。    实际上,克林顿所谓“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原则──规范财政、扩大世界贸易、加大教育投资等──早就获得了中间偏右的美国人的支持,尽管两者可能在教育问题上的做法有所不同。    布莱尔政策中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福利改革和减免税收──基本上是保守主义的货色。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政府应该“促使”人民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不应该设法去干预他们的生活并赋予公民权利和义务。这也不是他首次提出来的,因此也难以引起特别的争论。    这些思想惟一的新东西是,他们没有获得布莱尔左翼和克林顿自己的政党的支持。从传统意义上讲,它们应该得到支持。可是,这些思想并不是可以取代自由市场系统的、迄今闻所未闻的一种理论。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社会,如法国、瑞典和美国,在自由市场与干涉主义政策之间选择保持不同的平衡,并表示了较大或较小程度的社会同情之心。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的范畴。尽管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理论强调的是社会同情心,但在许多方面都雷同于欧洲大陆的基督教民主。    这一理论能带来的政治好处是,它能够让像布莱尔这样的政治家摈弃左翼过时的习惯,并声称,他们开始朝着一个新的方向迈步,而不是盗用其对手的旧衣钵。    在像美国和英国这种已经在80年代经历过自由市场经济动荡的地方,这种理论也许是无害的。    可是,“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欺骗性在诸如新的“信奉布莱尔理论的”德国和法国这样的国家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样的国家仍然必须通过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改革来解决失业问题。    这些国家未必需要盲目地仿效英国和美国。不过,如果它们认为着实存在一条通往乌托邦、具有吸引力的替代道路,那么它们或许就无法采取虽不受欢迎但解决它们的问题所必不可少的措施。

3. 法新社报道:美军将充当打击塞尔维亚主力

【法新社布鲁塞尔10月2日电】如果国际社会决定对科索沃实施空中打击,美国将向北约提供打击塞尔维亚的大部分火力。    由于美国在地中海地区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军可以调集配备“战斧”舰载巡航导弹的7艘战舰。其中两艘战舰正在爱琴海与“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一起执行任务。这艘航空母舰配有48架F/A─18和F─14喷气式战斗机。此外,美国空军可以调遣驻扎在意大利北部阿维亚诺基地的两个飞行中队,共40架F—16战斗机。其它能够配合科索沃行动的美国飞行中队驻扎在土耳其、德国和英国。    英国、法国和德国将是第二大火力来源。波恩表示愿意提供14架“旋风”式战斗机、巴黎愿意提供“美洲虎”和“幻影”战斗机,而伦敦还没有说它将提供什么装备。    此外,丹麦可以提供4架F—16飞机,挪威许诺提供8架F—16飞机,而西班牙将提供4架F/A—18飞机和1架运输机。葡萄牙说,它将提供3架F—16飞机和一艘护卫舰。    加拿大在阿维亚诺基地有6架CF─18飞机。它说,一旦采取军事行动,这6架飞机将听从北约调遣。

4. 美众院又公布一批绯闻案证据

【路透社华盛顿10月2日电】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今天又公布了白宫性与伪证丑闻的一批证据。几天后,它将对克林顿总统的正式弹劾调查进行投票。    美国东部夏令时的正午过后不久,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公开了大约4600页的大陪审团证词、联邦调查局的谈话和特里普秘密录下的与前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关于莱温斯基与克林顿暧昧关系的谈话的文字记录。这是此案公开的最后一大批证据。    【法新社华盛顿10月2日电】克林顿总统的律师把他愿意支付给葆拉·琼斯的钱从50万美元增加到70万美元,以便让她放弃对他提出性骚扰起诉。这是一位了解双方谈判情况的人士说的。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局势在朝前发展”,但是双方不会马上达成协议。    琼斯的律师向克林顿索要100万美元,作为放弃起诉的条件。    若干天前,琼斯的律师戴维·派克说,他“感到非常乐观的”是,双方不久可能就这起民事诉讼达成协议。正是这起诉讼招致对总统与白宫前实习人员莱温斯基有染的调查。

第 3 版

1. 战争恶魔困扰非洲

【西班牙《论坛》周刊9月14日一期文章】题:处于战备状态的非洲    原文提要 同以往一样,非洲今天依然受到战争的困扰。约10场战争正在黑非洲展开,其中大部分是内战。但是,非洲最血腥的战争是种族对立和同伊斯兰教的矛盾引起的。    拥有种族、宗教冲突和难以控制的军备竞赛传统的非洲,目前仍然处于螺旋上升式的战争和暴力活动之中。战争和暴力活动已使非洲成为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的地区。    自1970年起,非洲已经历了30多年的战争。1996年,在53个非洲国家中有14个受到武装冲突的困扰。现在有大大小小的10场战争正在非洲展开,受影响者达数百万人。有许多战争是最近才爆发的:自克林顿访非以来,先后爆发了前扎伊尔战争、几内亚比绍战争和埃塞俄比亚对厄立特里亚战争。    非洲最新的军事冲突是前扎伊尔战争。这场战争于8月2日在几个月前就已失去控制的国家东部地区爆发。像1996年发生的使卡比拉掌权的冲突一样,在东部地区出现了一个成份复杂的反叛组织。这个组织由刚果图西族人、忠于前总统蒙博托的军人和对新总统卡比拉的专制不满者组成。一年前,卢旺达、乌干达和布隆迪曾是卡比拉的盟友,但现在却想推翻他。三国的支持是反叛分子不断推进的主要因素。    如果安哥拉、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三国政府不在军队和军火方面向卡比拉提供援助的话,反叛分子会很快夺取胜利。三国的援助对遏止反叛分子向金沙萨的推进和把战争局限在东部地区起了决定性作用。尽管卡比拉已宣称将在一、两周的时间内消灭叛军,但人们仍担心这场冲突会演变成真正的地区性战争。一切都取决于各有关国家向冲突双方提供的支持。    导致这场冲突的部族矛盾同四年前造成大湖地区近100万人丧生的屠杀事件时完全相同:胡图族与图西族之间的斗争。    刚果民主共和国冲突包含了近年来困扰非洲的军事冲突的许多典型特点:两派或更多的派别之间的内战,有时还会获得第三国的支持。这些派别打仗的目的是控制国家的绝对权力,以对国家的财富,特别是石油和钻石等进行开发。    这些因素也是导致下述对抗的原因:1989─1997年的利比里亚冲突、1997年5月—1998年3月的塞拉利昂战争、今年6月开始的几内亚比绍冲突。    安哥拉曾经历非洲最糟糕的武装冲突,现在再次处于内战的边缘。萨文比领导的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1994年签署了和平协议,但拒绝执行有关条款,又走上了武装的道路,导致了一些屠杀事件和国家极严重的不稳定。多斯桑托斯领导的政府已决定使用武力对付安盟,以恢复对国家和钻石矿的控制。    在非洲之角发生的战争是非洲唯一不是内战的战争。在那里,两个最贫穷的国家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为争夺边境地区的领土于四个月前开始战斗。从7月起,战争停了下来,等待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任何一方都没有让步,都在利用时机,加强武装。    伊斯兰矛盾是导致非洲,特别是马格里布地区最激烈的冲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幅员辽阔的苏丹和阿尔及利亚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在苏丹,靠武力于1989年上台的巴希尔传统伊斯兰政权试图强行实施伊斯兰国家模式。南部的游击队同北部穆斯林武装反对派几年前就已开战,已导致100多万人丧生。这是一场宗教战争,颇具地区色彩:苏丹的一些邻国,如厄立特里亚、乌干达和埃及,以及美国都曾向反对喀土穆的叛军提供援助。    受伊斯兰传统思想困扰的另一个国家是阿尔及利亚。从1992年以来,一场未经宣战的战争已夺去近3万人的生命。    导致非洲人之间冲突的另一个原因是军备竞赛。各国都保持着很高的军费,都是欧洲和东方国家武器的主要进口国。武器的增多已使非洲大陆成为一遇火星就爆炸的火药桶。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已要求非洲各国将军费减少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减少冲突的发生。但非洲的历史则一再表明,在黑非洲,根除战争是困难的。

2. 巴格达出版新书披露: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受美“默许”

【法新社巴格达9月6日电】题:巴格达首次出版有关入侵科威特的书    该书书名为《伟大的战役及其领导人、前奏和事实》,它详细披露了有关萨达姆总统和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阿普丽尔·格拉斯皮夫人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前一周即1990年7月25日那次有争论的会晤的细节。    按照美国翻译出版的该书的说法,萨达姆在这次会晤时感到美国态度不太明确,他威胁科威特的话并没有使格拉斯皮夫人做出明确禁止的反应,此后,他决定入侵科威特。    据伊拉克通讯社说,该书讲述萨达姆如何向格拉斯皮夫人表示,他“绝不会忍受眼看伊拉克人遭受科威特的羞辱并被其剥夺了幸福生活”,巴格达指责科威特在两伊战争期间(1980—1988年)偷了双方在鲁迈拉共有油田的石油。    据该书说,在入侵科威特一个月后,萨达姆1990年9月1日在与美国驻巴格达代办会谈时向华盛顿保证,他不会入侵沙特阿拉伯。    在科威特遭到入侵后,沙特阿拉伯同意美国尽快部署兵力,因为华盛顿告诉它,它正受到伊拉克军队的威胁。    书的第二部分讲的是由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为解放科威特而发动的海湾战争;第三部分是有关伊拉克战败后引发的伊拉克北部和南部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的造反以及所遭到的血腥镇压。

3. 俄刊披露:错误警报几乎引发美苏核战

【美联社莫斯科9月22日电】一家俄罗斯杂志22日说,前苏联的核警报系统1983年曾发出美国已经发动导弹袭击的错误警报,而这一错误可能引发一场核战争。    俄罗斯《政权》周刊说,属于前苏联预警系统一部分的一颗“眼睛”卫星1983年9月26日凌晨错误地发出了美国已经发射一枚“民兵”洲际弹道导弹的警报信号。    这颗卫星然后报告说,美国又连续几次发射了导弹。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军方认为,它要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确定该报告是否确切和它是否要发射导弹进行报复。    当时负责该预警系统的彼得罗夫中校只有不到10分钟的时间分析这一情报,并在报告苏联领导层前作出决定。但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彼得罗夫判定这一警报是错误的,因为地面警报系统没能证实卫星发来的信号。    这一事件发生时正值美苏关系高度紧张的时候。    在不到一个月前的1983年9月1日,苏联军方击落了误入其领空的一架大韩航空公司的客机。机上26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生还,包括一名美国国会议员。    当时的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接到彼得罗夫报告后没有通知执政的苏共中央政治局,而是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进行调查。    该小组发现“眼睛”卫星实际上处于地球辐射之下,没有受到任何保护,这使其数据严重失真。    该杂志说:“当发现‘眼睛’卫星真实的可靠程度时,该委员会感到十分恐惧。”    该杂志还说,事件结束后,彼得罗夫因精神高度紧张而住了几个月的医院,后他被解除军职。

4. 新书《以色列与炸弹》披露:以色列在1967年前就试爆过核弹

【英国《泰晤士报》9月21日文章】题:以色列早在阿拉伯战争爆发之前就“试爆过核弹”(记者克里斯托弗·沃克发自耶路撒冷)    据一本在政坛掀起轩然大波的新书说,早在中东战争1967年爆发前夕,以色列就已有核能力制造两枚虽显粗制滥造但却可以发动进攻的核武器。    内塔尼亚胡政府为阻止《以色列与炸弹》一书的出版,或起码让它接受军事审查而作出的努力失败了。该书作者是流亡在外的以色列人阿夫纳·科亨撰写的,定于下月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特拉维夫报纸《国土报》援引该书的内容说:“在(1967年)战争爆发之际,以色列的武器库里有两颗临时制成的原子弹。当时它就在研制可以运载一枚核弹头的‘杰里科’导弹。    “1965年第一次进行的导弹试验证明已经失败了,但1966年3月的第二次试验取得了成功。但到战争1967年6月爆发时,这种导弹尚未被使用。不过,国防机构的某些人士支持进行核弹试验,以便对阿拉伯人构成威慑。”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安全档案馆高级研究员科亨说,当时担任总理的列维·埃什科尔否决了这项建议,因为担心会在国际上引起反响。    据10年研究成果写就的这本新书说,支持核试验的一位以色列官员就是前工党总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希蒙·佩雷斯。    科亨居住在华盛顿郊区。由于他从未在《官员保密法》上签过字,并且声称仅引用了已出版的材料。他反驳了有关他是现代莫迪凯·瓦努努的说法。瓦努努由于在1986年向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泄露了以色列的核秘密而被判处18年徒刑,目前尚在狱中。    这本书追溯了1950年至1970年期间以色列发展核力量的情况。它透露了美国情报机构在50年代末严重失误。当时,有三年时间它都未能认识到以色列内盖夫南部荒无人烟的城镇迪莫纳正在建造的设施是一个核设施。    以色列《新消息报》说,迪莫纳核反应堆濒临崩溃,因为辐射正吞噬那里上层的金属建筑。

5. 战争饥荒吞噬苏丹

【德国《明星》画刊8月13日一期文章】题:苏丹的饥荒    苏丹的饥荒对做母亲的妇女打击最重。她们不仅像其他所有的母亲一样,也在苏丹灼热的阳光下忍饥挨饿,而且她们现在还必须亲手除掉自己的孩子。如果乳房空瘪无奶,如果碗中黄米不够6个孩子,而只够5个孩子吃,那么母亲就必须除掉她们之中的一个──身体最弱的先死。    在沙地里,在雨林中,苏丹南部的孩子和各个民族的老少妇女,连同她们不朽的灵魂和理论上属于她们的人权,奄奄一息挣扎在死亡线上。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已有250万人惨死。    今年2月间已经可以看出,一场可怕的饥荒正在酝酿之中。出生于苏丹南部、现在德国汉堡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工作的彼得·柯克教授说:“如果战争之外还来一场饥荒,那么7、8月间死人最多。”    究竟死了多少人,今天已不可胜数。国际医疗队负责医护的加扎勒河省阿洁普,是为数不多的还可以多多少少统计出死亡人数的地方。这里每1万名饥民中每天死亡5岁以下儿童133人。1984—1985年在埃塞俄比亚曾经发生那一代人经历过的最严重的饥荒,那时每1万饥民每天死亡人数最多为20人。    甚至在1994年霍乱肆虐于流亡到当时扎伊尔的卢旺达难民群时,每1万难民中每天“只有”41人死亡。    近几天苏丹南部大量难民的死亡并不是他们寿终正寝,而是一种谋杀,一种在43年前开始的、直到1998年的今天我们这个世界还在容许发生的大屠杀。    这种连绵不断的荒唐事情的祸根是白人殖民主子种下的。19世纪末他们用直尺和铅笔把非洲地图划得七零八碎,在这里把一些民族强行分开,在那里又把敌对的部落硬凑在一起。    在苏丹,英国占领者把两个根本不相干的、完全不同的民族强行纳入一个相当于七个德国那么大的国家:北部是阿拉伯人,南部是黑非洲人。阿拉伯人几百年中追捉黑非洲人,把他们当做奴隶在市场上出售。    在1956年南方独立之前,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成了注定不可避免的事。1955年在要求独立的南方爆发了第一次起义。直到1972年才有了一次暂时的喘息。和平协定给予南方有限的自治,南方有了自己的议会,并在朱巴建立了地区政府。朱巴成了南部苏丹秘密的首都。但1983年北方的专制者决定在全国实行伊斯兰法。    所谓南北战争实际上是一场种族和文化的战争。南部苏丹人至多有15%是基督徒,多数人信仰自然拜物教。黑非洲人中穆斯林甚至多于基督徒。但是,对于执政的全国伊斯兰阵线来说南方穆斯林不过是二等穆斯林,不像北方阿拉伯穆斯林那样尊贵。    1983年南方造反。此后战乱连绵,加之干旱每隔几年便来毁坏沃土,于是便有大量难民难逃死亡的命运。

第 4 版

1.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反思与对策

拉美经济存在隐忧    西班牙《国家报》9月10日刊登一篇题为《俄罗斯与拉美》的文章。文章首先介绍,最近,美国的一些分析家和拉美新闻媒介认为,与亚洲或俄罗斯相比,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等拉美国家的实际经济仍安然无恙。文章批驳说,这种看法是天真和抽象的,因为一开始就没有有力的证据来表明形势是令人乐观的。    据拉美经委会预计,今年拉美的增长率只有3%,比1997年的5%低得多。事实是,该地区通货膨胀和经常项目赤字正在迅速上升;出口原料价格下跌;为遏制投机资本而采取的提高国内利率的做法,可能会带来严重的衰退压力;近几周拉美证券交易所遭受到实实在在的挫折。    此外,还有两点理由可以表明对这一地区摆脱目前风暴的能力存在担忧和怀疑是有道理的:第一,拉美大多数国家只是刚刚开始摆脱一种痛苦而漫长、付出很大代价的经济改革进程,而这种进程恰恰与目前俄罗斯和亚洲进行的改革相类似;第二,如今,拉美已再不是前半个世纪的那种“内向型”的发展模式,而是试图通过竞争、外国投资和对外开放来走向繁荣。如果出口需求出现下降,拉美国家将遭何创伤?    韩国经济艰难回升    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3日刊登记者迈克尔·舒曼写的题为《韩国步履维艰地走向复苏》的文章。文章认为,韩国可能是亚洲第一个实现经济复苏的国家,但除非韩国政府、公司和工会都能认真对待改革,否则复苏可能会被进一步推迟。文章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下,韩国经济实现了惊人的稳定。有分析家主张,在对亚洲投资时应加大对韩国的投资力度。大幅度的经常项目顺差表明韩国公司正在减少投资、清偿债务,同时政府开支也将维持国内需求。美林公司战略家萨迪克说:“这为经济跌至谷底后反弹做好了准备。”他预计这一情况将在明年年初以前出现。但是,由于出口和国内需求都没有回升的迹象,今年下半年有可能比上半年的情况更糟。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仍是虚弱的银行部门。一些人认为,除非政府投入财力进行干预,给金融机构重新注入资金并买下坏帐,否则银行系统将会崩溃。复苏的另一个基础是财团方面进行改革的步伐,但财团减少债务和出售资产的努力尚存疑问。另外,一些观察家最担忧的是弥漫于韩国经济中并有可能拖延改革的消极情绪。    俄危机对波兰打击最重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9月7日刊登题为《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对波兰打击最重》的文章。文章认为,自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外国人仓皇撤出波兰资本市场造成波兰股市大幅下跌,货币贬值,对俄贸易很可能下降。如果波兰股市低迷,那么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收入恐怕会少得多,使一些重要结构改革的可能性减少。    波兰经济是否会在中期内受到比较大的损害,主要取决于有长期考虑的外国投资者如何评价波兰的经济形势。只要波兰在经济政策上被西方观察家看成是紧挨着有病的巨人俄国的不结盟新兴工业国,它就必须一再付出经济代价。只有迅速扎根于欧盟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波兰必须让国外投资者看到,它会毫不犹豫地站到西方一边。    西欧出口将遭受打击    英国《金融时报》9月24日报道,据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篇研究报告说,亚洲金融危机使西欧的出口遭受打击。该报告说,亚洲金融危机将会使西欧的年净出口总额减少550亿美元,并预计将使美国的贸易逆差增加430亿美元。但是,这种贸易格局的改变对美国和西欧总的经济影响预计将是有限的,因为它们出口的减少很可能将被非贸易活动的扩展所抵消,这种扩展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之多。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德国《明镜》周刊9月7日一期刊登题为《全球的醒悟》的文章。该文指出,迄今政界和经济界的多数意见是,消除边界、贸易障碍和关税会推动世界贸易,使资本流向能够增值最多的地方──这带来投资和福利。但是,全球化的反面现在已经显露出来:如果资本的消失比资本到来得更快,整个国民经济就会掉进深渊。同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也意味着预防经济混乱的保护能力减少。因此专家们对世界经济的前景展开了激烈争论。许多人发问:彻底的全球化真的是下一个十年的正确方略吗?快速私有化是遭受沉重打击的东欧国家的唯一拯救办法吗?防止投机性的资本流动对某些国家来说不是很有意义的事吗?赌博式资本主义的恶瘤使得怀疑经济运行方式过于自由的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拥护者。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尽管一时遭受挫折,全球化还是要继续进行下去的。    寻求经济安全着陆的良方    美国《纽约时报》9月2日刊登题为《全球都在寻求让经济安全着陆的办法》的文章。该文认为,当前各国正在寻求使经济安全着陆的良方。文章说,首先,人们最一致的看法是,各国加以协调,降低全世界各国货币的利率,以促进经济增长。    不过,日本的利率已经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大约只有1%。进一步降低利率的惟一好处可能是,可向人们发出如下信息:政府希望鼓励出现保持在一定幅度内的通货膨胀率,以希望促进消费者增加消费。    其次,一些国家目前正在谈论的另一种尝试是,控制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以制止破坏性很大的投机性交易。如马来西亚宣布了将有效阻止在马来西亚的投资者将他们手中的货币兑换成包括美元在内的其它货币的一系列全面控制措施。但它却遭到了华盛顿的反对。    全球化丑陋的一面    美国《纽约时报》8月30日刊登题为《熊抽血》、副题为《俄罗斯的危机在影响市场的同时暴露出全球化丑陋的一面》的文章。该文指出,全球化的丑陋一面是最近才显现出来的。它的意思好像是这样的:货币危机可以从一国正在变化中的经济迅速发展到另一个国家,使通货紧缩蔓延到全球,在那之后出现经济衰退。从这个角度看,俄罗斯是最新遭受这个连锁反应打击的国家。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滕说,俄罗斯的危机表明,资本主义──货币浮动、开放边界和自由市场──如果没有支持它的种种机制是不可能存在的。俄罗斯经济的衰退还显示了全球价格趋势的威力。一些人认为,俄罗斯加剧了已经令人心烦的价格的螺旋形下降,即通货紧缩,这种螺旋形下降正通过价格日趋低廉的制造业商品波及到全球。    俄经济政策应避免走极端    德国《商报》9月8日刊登沃尔夫拉姆·施雷特尔撰写的眉题为《俄罗斯经济政策因习惯于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而受害》、题为《莫斯科处于通货膨胀、高利率和资金外逃的三角之中》的文章。该文指出,到了非常晚的时候才去纠正错误,这种倾向证明是俄罗斯经济政策的一个主要问题。加快改革的第一阶段(1992年起)所奉行的过于放松的货币政策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到1995年中终于采取以汇率为支撑的稳定措施时,就显露出了俄罗斯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特征,即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的倾向。花了太长的时间走出“高通胀”区(年通胀率达40%以上)之后,这时又突然确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要把物价的年上涨率减少一半。于是出现了众所周知的流动资金不足、拖欠和不用钱的易货交易蔓延等现象。实行现在讨论得很多的对资金流通的控制,可能解决以下这样一种困境,即在俄罗斯目前的条件下没有一种既能防止资金外逃、又能使国家债务不致让人承受不了、并且能防止现实经济进一步崩溃的利率水平。    欧洲应发挥全球性作用    法国《回声报》9月15日刊登德意志银行经济部负责人兼总经理诺贝特·沃尔特撰写的题为《欧洲应该发挥全球性作用,德国可以为此作出贡献》的文章。该文指出,90年代结束、新的千年开始的突出标志是出现了新的危机和挑战。欧洲需要有一个更全球性的视野。因为,无论欧洲是否有这个认识,欧洲都是在寻求解决全球各种经济问题的解决办法时的第二支重要力量。考虑到地理位置很接近,所以,欧洲国家应该帮助俄罗斯及东欧国家解决危机,这是很明显的。考虑到日本、中国及整个亚洲的分量,欧盟现在必须要做的是在这一地区的稳定中发挥中心作用。    保护主义再次在拉美抬头    哥伦比亚《时代报》9月21日刊登题为《面对世界性危机,保护主义再次在拉丁美洲抬头》的文章。该文认为,经历了多年的自由市场改革之后,保护主义又要在拉丁美洲卷土重来。    由于新兴市场出现危机和对从亚洲的进口感到不安,近来拉美一些国家力图实施贸易限制措施,保护地方工业。例如,委内瑞拉正在对进口设立一系列限制措施,将为纺织品、鞋类、服装、玩具和酒类规定最低价格。    智利正在对从货币贬值国家的进口实行限制措施,以避免具有更大竞争力的产品进入市场。在哥伦比亚,为满足当地一位制造商提出的要求,将对一些毛料进口实行一年的配额制。    在厄瓜多尔、秘鲁和阿根廷,一些工业协会要求对它们进行保护,使之不受价格低廉产品进口浪潮的影响。但许多分析家仍认为,拉美将继续走贸易自由化道路。    压题图片说明 俄罗斯经济深陷危机,许多人在市场上站成一排贩售商品,希望靠转手所赚取的微薄利润补贴生活。图为一名老妇9月15日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市场上卖鞋子。(美联社)

第 5 版

1. 俄大部分部队失去战斗力

【俄罗斯《独立报》9月25日文章】题:我国军队实际上已失去战斗力(作者 瓦季姆·索洛维约夫和亚历山大·沙布尔金)    俄罗斯强力部门的法律秩序状况表明,它面临灾难性的形势。1997年1月至8月共查处违法现象11501起,今年同期达到12219起。其中大部分直接发生在武装部队当中,共有8243起,而在1997年这项统计为7382起。在作战部队,犯罪率增长了21.2%,而在铁道兵部队增长了20.8%。    这再次表明,国家安全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卷入了危机之中。    不能不令人特别担忧的是,在武装力量中犯罪率最高的是作为俄罗斯核遏制基础的战略火箭军。同去年相比,那里的犯罪数量增长了1/4。而在一年多以前,谢尔盖耶夫正是因为他所领导的战略火箭军战斗素质高、纪律严明而被任命为国防部长。    犯罪率居第二位的是海军,增长了20.4%。在这里,水兵在核试验场扣押人质,在核潜艇里枪杀自己的战友。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以前曾需要严格挑选和招收优秀新兵的兵种中,会发生这么多的犯罪现象。    军队中体质弱的士兵首先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这往往导致军人的自杀。今年,共有276名军人自杀,其中武装力量中有207人。由于缺少资金和对明天失去信心,越来越多的军官参与了犯罪。与军外有关的犯罪数量仍然在增加:今年共有1349起,2115人受到“兵痞作风”的伤害。    曾有过犯罪记录、对社会构成潜在危险的青年人到陆海军当上了兵。征兵部门在挑选新兵时,没有坚持必要的职业素质,吸毒、心理不健康和有过刑事犯罪记录的新兵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军官的犯罪数量也在增加,除了滥用职权以外,还有上级殴打下级的现象。例如,某高射炮兵连连长韦杰申大尉因很小的过错经常毒打士兵,把士兵铐在暖气管上,用皮绳勒士兵的脖子。一些士兵因此严重受伤。这方面的犯罪率实际上比去年增长了1倍,对488起案件提出了刑事起诉。据专家估计,此类违法现象仅查处了千分之一。军官殴打士兵很可能是对拖欠工资、生活状况不佳和上级的辱骂不满的一种发泄。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所形成局势造成的结果是,俄罗斯军队除个别的以外都失去了战斗力。到今年年底,俄联邦武装力量的人数应当约为120万人。而据西方分析家估计,实际上,它们的核心将是20万人至30万人有战斗力的部队,而其他的只能看作是警察式的涣散组织。

2. 二十一世纪战斗机系列之二 F—22:下世纪战斗机的标准

【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8月3日一期文章】题:F—22战斗机将为下世纪战斗机树立标准(作者 斯坦利·康德博)    美国空军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波音公司研制的F—22“猛禽”战斗机视作一种革命性的战斗机,它同时兼备“机动隐形”、推力转向、持续超音速巡航性能和航空电子设备一体化等性能,这些性能将使美国空军拥有21世纪初期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战斗机。    难以比拟的飞机    美国空军首脑预测,目前计划生产的其他任何一种飞机在战斗中都将根本无法和F—22一比高下。美国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司令理查德·霍利将军说:“我们考察了其他国家可能生产的飞机,确信F—22战斗机会比其他飞机好得多。目前研制的其他任何一种飞机都不具有F—22战斗机的性能。”    F—22战斗机的主要任务将是向美国作战部队提供空中优势。F—22战斗机将能够在友军或敌军地区上空实施制空任务。它还能压制敌军防空体系,并实施地面封锁。    与F—15战斗机相比,F—22更易于操纵,并具有更好的转向和近距离开火性能。获得这些特性的关键是超音速巡航、机动隐形功能和航空电子设备一体化。    超音速巡航能力    超音速巡航是指发动机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室的战斗工作状态下持续以超音速飞行。F—22系统研究室主任、美国空军准将迈克尔·穆沙拉说,对F—22来说,这意味着以超过1.5马赫的速度飞行“直至燃料耗尽”。据他说,F—22使用的普拉特—惠特尼F119引擎将使它能够“毫不费力”地做到这一点。    超音速巡航使作战飞机能够迅速投入战斗并迅速撤出敌方区域,它还意味着F—22发射的武器能以更大能量击中敌方目标。在空对空遭遇战中,这项性能可以改善飞机在“决战阶段”的表现;在空对地战斗中,它可以加大武器射程和提高远距投射能力。    机动隐形功能    机动隐形是指使飞机机体具备隐形特点,同时保持战斗机必备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隐形技术专家说,飞机大约90%的特征信号是由其形状决定的,因此飞机外部轮廓决定大部分的隐形特性。其余的10%由涂层和工艺处理实现──它们是传统的重点维护对象。    F—22旨在改变这个传统。它被设计成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至少和F—15一样易于维护。霍利说:“这项计划把许多精力集中于简化这些涂层,使它们更加耐用。我们还改进机翼密封装置,这样每一次打开和重新安装机翼的时候,就不必重新进行密封。”还无需遮盖F—22,其隐形涂层不会受到恶劣天气的破坏。    推力转向功能对实现机动隐形也有重要作用。当飞机速度较低时,升力面有效性降低,此时推力转向性能变得重要起来。    电子设备一体化    航空电子设备一体化是F—22战斗机今后赖以取得成功的第三根支柱。霍利说,在最终开发出F—22的先进战术战斗机研究项目刚刚启动之初,“一些研究断定,下一代战斗机应该是以成本低廉和设计精良见长的单座机。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使飞机的电子设备实现一体化,向驾驶员显示有助于了周围状况的易于理解的信息。了解周围状况对战斗机驾驶员至关重要。”旨在加强驾驶员对周围情况了解的重要系统是战斗机的数据传输手段。F—22战斗机将具有与其他F—22战斗机进行联络的双向通信设备,这是一种截击率很低的通信设备。它可以改变传统的战斗机战术。    F—22战斗机还具有与其他各种飞机进行可靠通信联络的手段。    性能远超F—15    美国空军的模型显示,F—15与F—22战斗机在作战能力方面的比较,在有效打击装备有2010—2015年期间出现的先进威胁性武器的精锐敌军方面,F—22战斗机比F—15强9倍。    在后勤和补给要求方面,霍利说,F—22“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会和F—15一样易于维护”。   霍利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能与F—22相匹敌的飞机。

3. 俄核武器面临流失的危险

【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9月7日一期文章】题:在受困的俄罗斯核风险增加(作者 保罗·曼)    美国防务专家说,目前俄罗斯政治权力的大大削弱,是自苏联解体以来对这个国家的核安全和对军方效忠程度的最大考验。    他们认为,核安全当前最有可能遭到的破坏是,一些腐败的内部人员会把一些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和易于运输的战术核武器偷运出去,而俄罗斯军方有数千件这样的武器。    美国专家警告说,如果俄罗斯政治权力的“消融”不能马上停止,那么一种战略风险就会出现:薪水不高、保养很差的俄罗斯军队和它巨大的核武库有可能沿区域界线分裂。    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会员、核指挥与控制专家、资深研究员布莱尔说:“大多数担心核武器流失的人,担心内部腐败会造成战术核武器的流失。”布莱尔说,俄罗斯战术核武器库有时甚至缺少用来防止未经批准擅自使用这些武器的电子字组编码。尽管这些武器储藏在保险库内,但存放武器的箱子有时甚至只用挂锁锁住。    从具体防卫措施的角度来看同样令人棘手的是,俄罗斯的战术核武器散布在50个仓库内。据布莱尔统计,大约4千件战术核武器归作战部队所有,存放在仓库中的核武器大约在1万至1.5万件以上,其中大部分是要销毁的。    另一个薄弱环节是海军基地。哈佛大学研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专家理查德·法尔肯拉特说:“这些地方的保安措施还需要改进,窃贼或恐怖分子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水上逃走。导弹体积庞大不易运走,但是他们可以窃取弹头。”    俄罗斯的核弹头需要进行较频繁的维护保养。按照苏联的计划,这些弹头每7至9年就要运到维护基地保养一次,以清除同位素的衰变。    弹头拆卸工厂的生活条件通常和军事基地一样糟糕。布莱尔曾在今年仲夏参观了已经关闭的核城市阿扎穆什—16,他在描述那里的情况时说,雇员对生活愈发感到失望,他们无法按时领到工资、工作条件差、缺少原材料,而且工厂设备老化严重。    俄罗斯的核力量是否在“自由下降”仍无法确定。兰德公司研究俄罗斯军队的专家本杰明·兰贝思说:“现在很难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评定俄罗斯核武库的安全等级,但在我看来很明确的一点是,所有与控制有关的趋势都在向下发展。指挥系统现在正承受着压力,它无法无限期地承受下去。现在谁也说不准这种压力究竟何时会达到强度极限,导致失控。”

第 6 版

1. 欧洲远距离医学院扫描

【法国《科学与生活》9月号文章】题:远距离外科医学院    在一个被氖灯照得通明的大房间里,大约80来名身穿绿色手术衣的男女在手术台边忙碌着。这是斯特拉斯堡欧洲远距离医学院的实验课教室。这里的设施可以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17个手术台都装备了当前最新的科技设备,各手术台之间还有一个录像系统相连接。    自从1994年欧洲远距离医学院开办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3300多名外科医生在这里接受了外科最新尖端技术──远距离外科的培训。    外科医生把一种刚性针管插进已经麻醉的病人体内,然后轻轻地在这些管子里插进一些针头,针头一端连接着精密的外科仪器。    从其中一个针头打进中性气体,在人体组织中形成空洞;另一个针头与录像设备相连,传送的图像在医生面前的荧光屏上显现出来。    远距离外科医学院的学生就利用跟剪子差不多的手柄操纵自己的器械,通过荧光屏上显示的图像控制自己的动作。在另一个荧光屏上,他可以看到正在另一个手术台上作手术的授课教师的动作。    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呼叫教授,教授就在自己的荧光屏上调出从学生的手术台上传出的图像。教授通过话筒传达命令,并用一只光笔在荧光屏上画图。    这无疑是远距离外科医学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就是专家不在手术现场也能指挥手术。    欧洲远距离外科医学院的创建者雅克·马雷斯科认为,这是外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然,不是所有手术都适合用内窥镜检查法,传统的外科手术也能享受到远距离通讯的成果,它可以使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随时听取不在现场的专家的意见。    使用内窥镜检测手段还有其它优点:比如没有外部伤口大大加快了术后恢复,还可以减少麻醉药的用量。而且,这种技术也有利于使用远距离遥控设备。    手术在一家医院进行,医院的设备和一个遥控组合控制器相连。在关键时刻,远距离外科中心的专家可以操纵遥控装置,完成当地医生不能胜任的动作。    一种被命名为“宙斯”的新器械更容易操作,也更安全可靠,将来医生可以用它进行更多的远距离手术。目前美国已经开始生产这种器械,今年6月17日人们利用它做了第一例冠状动脉手术。    一次手术能否成功,制定准确无误的手术方案至关重要,而手术方案的制定又需要因人而异。    在这方面,手术模拟装置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在培养年轻医生的时候不需要拿动物来做实验,就像飞行模拟器可以让飞行员练习飞行而不必担心造成物质损失一样。    欧洲远距离外科医学院正在研制这样的模拟装置。它先对需要做手术的器官进行扫描,然后荧光屏上就出现了该器官透明的三维图像。医生可以借助电脑仪器在这个图像上做手术,就像在真人身上做手术一样。    另外,该医学院还参与建立了一个录像会议网络。已经有12家欧洲和美国医院利用该网交流医学信息。病人们很快就可从中受益:如果他们的手术遇到困难,主治医生不再是孤立无援,硬着头皮自己拿主意了,他可以马上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即使他远在天边。

2. 澳职业院校: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8月27日文章】题:上职业院校是为了能有稳定可靠的未来(记者 马戈特·戴特)    职业院校的一些代表解释说,大学生真要了解他们所希望的职业是什么样子的话,职业院校能为他们提供向行家里手学习的机会。许多职业院校都是为了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和使院校同各行业保持强大的联系而成立的。这些院校能使学生与各界取得宝贵的联系与实际工作经验。    如今不经过培训很难找到工作,以后晋升就更困难,各行各业都是如此。职业院校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一段时间,而又没有大学生活中的分心现象。    职业院校的课程大概一两年就可学完。学生在为学习技术而付出高额学费的同时,便开始进入劳动大军,而且他们的努力要比遵循传统教育课程的同代人的努力见效快。    按年度计算,参加各职业院校的人数不等,最多的可达42万人,最少的约为60人,比如澳大利亚房地产销售学院举债经营下的短期清算专业就只有60人。    职业院校人士温德沙特尔说,职业院校大约3/4的学生是具有高中毕业文凭的大学辍学者,他们希望上职业院校能帮助他们就业。    他说:“总的说来,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80%的毕业生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10%的毕业生接受新的培训,其余的10%是靠他们学到的这些技术知识找到工作的。”

3. 美国教育经费浪费探源

【美国《新闻周刊》8月10日一期文章】题:教育的浪费(作者 罗伯特·塞缪尔森)    美国每年花在教育上的经费超过5000亿美元。其中很多都被浪费了。最新的证据来自马萨诸塞州。那里首次对申请教师工作的人员进行了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基本的读写能力和在某一学科的基本水平。这次考试是4月份进行的,参加者包括1795名最近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考试结果是令人失望的:59%的人不及格。    这种情况该如何解释呢?    一、教师这一行业仍然难以吸引优秀的学生,师范学校的教育质量往往不尽人意。马萨诸塞州的考试意味着全国310万教师中确有某些人不够称职。    二、就连大学学历也在贬值,正如哈佛教育学院院长杰罗姆·墨菲所说,许多拿到学位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读写能力”。大学学历贬值的主要原因是,除了那些精英学校,其他大学几乎没有录取标准。    好学校的根本是称职的、有事业心的教师和积极向上的学生的结合。为了吸引更好的教师,我们需要废除许多传统的、受工会保护的雇用和解雇制度。如果校长们无法解雇不称职的教师,他们事实上就无法对学校的状况负责。如果中学老师的工资不能高于小学老师,学校系统就无法吸引足够称职的中学老师。同样,如果学生们知道自己随随便便就可以进入大学,他们中许多人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入学标准也需要进一步严格。

4. 工商管理学院

【英国《金融时报》9月7日文章】题:学校减少,实力增强(作者 格温·鲁滨逊)    在人口只有1900万的澳大利亚,“工商管理硕士(MBA)热”兴起的速度在70年代末是较为缓慢的,但是今年,有37所院校开设了工商管理硕士课程。    新课程的数目不断增加,以致一些课程的水平令人置疑,促使人们发出进行行业合理化改革的呼声。    不过从明年一月开始,跻身于一流大学的院校数目将减少一个。这是该国两所知名商学院的一项大胆举措。位于悉尼东郊的新南威尔士大学下属的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和悉尼大学商业研究生院于今年6月宣布,它们将合二为一,将创立澳大利亚最大的专门管理学院,它将是第一所从规模和财力上堪与美国和欧洲的对手相媲美的管理学院。    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大约有120名全日制学生和1500名非全日制学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商学院。悉尼大学商业研究生院的学生人数约是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的一半。    这两所院校将合并到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的名下,并联合授予学位。所有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生将在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现有的设施中学习;非全日制学生将在悉尼大学上课。这两所院校还将共同出资,为海外学生建造一幢管理住宅楼。    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和董事彼得·多德是此次两校合并的推动者。他说:“我们认识到规模确实重要。在此之前我们还没有发现世界哪个地方有过这样合并的先例;美国的大学共同享用教学设施,但是它们仍然是各自独立的学校。这是第一所以共同所有权管理的学院。”    多德说,合并不一定能确保成功,“但是它在设置更加新颖的课程方面会对我们两所学校都有帮助”。此次合并有望为该校带来3000万澳元的年度收入。入学人数有望增至300多名全日制和2000名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生,外加50名博士生。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还在澳大利亚6个州的首府开设函授课程。    这所学校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是主要针对公司的市场、按它们的要求设置的行政管理课程。到目前为止,今年已经有4000多名行政管理人员通过了该校专门课程的考试,人数几乎比去年多一倍。共同出资使该校能够把更多的资金投向教学设施。    学校规模还将在一个招生人数迅速增加的地区──亚洲太平洋地区──给这所新近合并的学院带来好处。随着亚洲对西方教育证书的兴趣不断增加,澳大利亚的院校具有相对于美国和欧洲对手的巨大地理位置和竞争的优势。澳元对美元汇率今年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点──约55美分,进一步增强了澳大利亚院校的吸引力。    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向每位学习18—21个月的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生收取约3.5万澳元(不到1.9万美元)学费,从而使该校成为澳大利亚收费最高的商学院之一。

第 7 版

1. 直立人曾经漂洋过海

【法新社葡萄牙雷阿尔城9月11日电】澳大利亚科学家罗伯特·贝德纳里克前天说,在印尼进行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们已经找到证据,证明在大约100万年前,原始人就能够跨过海洋,移居到岛屿上。    他说,在弗洛雷斯岛、帝汶岛、罗地岛等岛屿上工作的一支印澳联合考古小组和两支澳大利亚小组取得了有关直立人航海才能的“令人振奋”的发现。直立人是人类进化史上位于智人之前的人种。    在弗洛雷斯岛博阿瓦埃附近的几处地方,考古学家发现了估计距今80万年的石制工具和剑齿象骨骼化石。剑齿象是一种已经灭绝的长着笔直长牙的远古大象。贝德纳里克说,弗洛雷斯从未与亚洲大陆或澳大利亚相连。他说,所谓的华莱士线是一道由海洋构成的天然屏障,极少有动物跨越过。    他说,大象曾经完成了这一壮举,因为它们能够游很长的距离。但是,人类不得不使用船只以跨越大海的重重阻隔,并在新的定居点生息繁衍。    贝德纳里克说,在驶向松巴哇岛之前,直立人先得穿越龙目海峡,然后再去弗洛雷斯岛。他说,用各种方法对化石进行年代测试都表明,大约80万年前,弗洛雷斯岛的中部有人类居住。但是,位于更深层的大约有90万年历史的沉积物中则没有任何可以表明人类存在的证据。    在这个葡萄牙北部小镇的一个国际石器艺术大会上,这位澳大利亚科学家说,在帝汶岛和罗地岛上也发现了相似的表明直立人存在的证据,但是其年代无法得到准确的估测。    他说,考古队也在力图用冰河时代的早期人类所能找到的石制工具和材料建造木筏。一些木筏会尝试穿越龙目海峡,而另外一些木筏将会尝试越过帝汶海峡到达澳大利亚。据认为,澳洲大陆在6万年前才有人类居住,而那时的欧洲人还处在穴居时代。    贝德纳里克说,正在进行的工作“完全改变了我们对于人类进程的看法。直立人在技术和认知能力方面一定比我们以往所想像的先进得多”。

2. 欧洲硅谷在何方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8月23日文章】题:哪里是欧洲的硅谷?    没人知道确切数字    根据上一次的统计,欧洲有180多个科学园区,但这只是4年前的数字。今天的数目估计在300个左右,然而确切的数字似乎没人知道。自从194年欧盟委员会资助了一次比较研究以后,还没有人费心做过统计。    人们对此事缺乏兴趣,这表明欧洲对科学园区的重视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欧洲还没有一个科学园区能够像美国的硅谷那样得到普遍的认可。英国人以苏格兰的硅峡和剑桥的硅沼而自夸,但在英伦三岛之外,几乎没有人听说过它们。欧洲科学园区泛滥的事实似乎已经突显出来,但该地区尚未产生出一个能够接替硅谷的科学园区。相反,欧洲默默无闻的科学园区正面临一种危险,即成为封闭的科学区域,与世隔绝,仅此而已。    硅谷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园区。硅谷结合了技术先进、地点靠近加州的高技术大学、易于获得风险资本、当地人口中企业家人数众多以及便于进入庞大的美国市场等诸多优势。在欧洲,常常缺少上述这些因素中的一项或者数项,或者人们不能对这样的因素加以利用。特许管理咨询公司总裁汤姆·坎农说:“欧洲人赚到第一笔钱后便不思进取,他们不像美国人那样有远大抱负。美国人感到满意的标准要高得多。”    由于缺乏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及迫切希望建立科学帝国的一个接一个的企业家,其后果便是欧洲的科学园区从来没有成为“科学之谷”。欧洲没有一心准备冒险的科学家,这仍是一个确确实实的文化问题。诞生了克隆绵羊多莉的爱丁堡生物园区的区长伊安·莱斯利说:“我认为,欧洲科学家满足于每年申请研究经费。人们极其缺乏安全感,唯恐出现一点失误。”    风险资本不足    风险资本的可利用水平可能是限制发展的因素之一。尽管欧洲可利用的风险资金正在日益增加,但并非所有的资金都在投向初创的企业。坎农说:“人们乐于为买下企业全部产权或部分股权的交易、以及少数与产权有关的交易提供资金。”他认为,真正的风险资本应该以那些要求有长期、耐心的资金供应的高技术行业为投资目标,但这样的资本数额微不足道。欧洲与美国风险资本统计数字的比较,给坎农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据欧洲风险资本协会的统计,在96亿埃居(合104亿美元)的总投资额中,只有6.5%投向了初创的企业,而50.1%被用于购买企业的产权,35%被用于企业扩张。从行业来看,1997年全年中,欧洲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风险资本投资总额为2.503亿埃居。通信业吸收了5.53亿埃居。    相比之下,根据普赖斯·沃特豪斯会计事务所的调查,在1998年第一季度中,单单硅谷就吸收了8.21亿美元投资。从行业来看,美国的软件和信息业吸收了总额为10.3亿美元的投资,而日益兴旺的生物技术业吸收了1.486亿美元。    潜力在于有所侧重    最具潜力的科学园区很可能是那些侧重方向最为明确的园区。位于斯德哥尔摩正南面的马加尔代韦科学园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10个科学园区中唯一的一个欧洲科学园区──虽然只排在第9名。该科学园总经理贡纳尔·约翰松说,该园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所侧重。该园成立于1984年,园内号称有公司150家,雇有员工4000名,这些公司主要经营信息技术领域的图像处理、传感器技术以及电信等业务。    希腊伊拉克利翁的克里特科学技术园区也正在加紧为成为电信和信息技术产业中心而努力。    法国将建设一个基因技术园区,为此正在把国营和私营的企业集中到巴黎以南埃夫里市的热诺波勒(Genopole)。在欧洲居领先地位的基因技术企业Genset公司就在该园区内。园区内还有Genethon实验室──在美国以外,世界上绘制基因组图谱的开拓性工作大多是由这家实验室进行的。    特许管理咨询公司的汤姆·坎农认为,仅仅侧重于某一具体领域,并不能确保欧洲科学园区的发展。他认为科学园区的未来在于跨越各国疆界,联成网络。    建立泛欧园区    另一个对策是建立一个泛欧园区。第一个真正的泛欧园区尚未诞生,不过已有若干个这样的园区正在规划之中。    奥卢技术城是芬兰颇为成功的科学园区。该园区正计划与法国的雷恩阿特兰特电信园区以及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工业区连成一片。拥有150家信息技术公司的奥卢技术城是北欧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园区。电信巨头诺基亚公司过去两年里宣布的在该园区内的投资达2610万美元。一些人对建立科学园区这一想法表示怀疑。最近对英国科学园区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科学园区内的企业与园区外的企业同样缺乏创新能力。科学园区对于工商业的好处并没有原先希望的那么大。许多作为园区“孵化器”计划的组成部分而筹建的高技术公司,在走过了酝酿期之后,决定搬出园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说欧洲的科学园区有前途的话,那么这种前途也许肯定会与美国和日本有联系。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正希望在欧洲获得立足之地,日本的公司也是如此,只是数目少一些而已。这些公司如何选址将十分关键。    爱丁堡生物园区内罗斯林研究所的副所长约翰·威瑟斯说:“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将决定(科学园区)能否获得成功。我们将会看到多米诺骨牌效应。竞争将会造就最先进的科学,来吸引这些企业。”    由此可见,鉴于无法创造出自己的“硅谷”,欧洲可能不得不接受来自美国的复制品。

3. 图片新闻

英国人怀特因为设计会说话的新尿壶,被选为英国年度最佳女发明人。怀特设计这个尿壶协助孙子训练上厕所。如果使用正确,尿壶会发出鼓励的话语。尿壶下有个录音机,为人父母者可为孩子录些鼓励的话。(法新社)

4. 人造子宫 孕育胎儿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8月23日文章】题:25年内可能出现人造子宫孕育的婴儿    一位著名的生育专家预言,25年内,那些不能生育或者没时间怀孕生子的夫妇将能够在人造子宫内孕育胎儿。    他们的精子和卵子将在试管内结合,然后将形成的胚胎移植到人造子宫里,静待9个月之后的出生。    这意味着女性不必再经历从受孕到分娩的过程。这一技术将对怀孕有困难的夫妇提供帮助,同时也具有深远的伦理意义。    伦敦哈利街生育医学中心的医学主任罗伯特·福曼说,如果集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体外发育──即子宫外受精和发育──将在25年内成为现实。    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了。一组日本和英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孕育山羊胚胎的子宫。这些科学家预言,10年内,这项技术将可以用于人类;但多半将用于早产儿,不是整个孕育过程。    英国第一位替代母亲金·科顿说:“对那些天生没有子宫的女性来说,体外发育就是解决办法。”    然而,这一技术的批评者提醒人们,这会使母亲难以与婴儿形成亲密的关系。    但是科顿夫人否定了这一点。她说:“在关系问题上没什么可担心的。当收养一个孩子的时候,一旦收养关系确立,母亲立刻就会产生母亲的所有本能。”    人造子宫的使用可能分为3个阶段。研究人员将在显微镜下选出一个卵子和一个精子,以实现受精。5天后,胚胎将被植入人造子宫,这将是最为困难的阶段。与在人体中的情况一样,这时,胚胎流产的危险性最大。    胚胎是否已植入人造子宫壁要3天后才能知晓。在整个发育期间,胚胎通过伸入塑料子宫的管子吸收氧气和营养。    福曼博士承认,这种方法也许会遭到滥用。他没有对某些夫妇可能租用人造子宫以避开自然分娩作出评论。

第 8 版

1. 巴黎《欧洲日报》文章:法英首脑接踵访问北京的意义

【巴黎《欧洲日报》10月1日文章】题:法总理、英首相接踵访问北京所显示的意义    法国总理若斯潘的中国大陆之行甫告结束,紧接着,英国首相布莱尔亦将于10月6日赴大陆访问。    这是继去年中共总理朱镕基赴欧洲出席欧亚首脑会,同时也举行首次欧中首脑会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它未必显示中国大陆与欧洲的关系将日臻融洽,但欧中关系稳定则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在当今欧洲统合即将完成的时刻,欧洲与中国大陆的合作已预告着一个“两极多元”世界的到来,而北京则将扮演一定的角色。这样的发展,其动力有二:    其一、在国际形势上,自90年代中期之后,欧洲的统合已到尾声,欧盟已必须寻求亚洲作为伙伴,一方面作为经济的“新边疆”,另方面则作为政治上的盟友,俾在未来能真正与美国分庭抗礼。于是,从1995年起,在德国主催之下,两年一度的欧亚首脑会遂告形成,而欧盟并于1996和1997两年,连续发表对中国新政策的白皮书。尤其,在亚洲金融风暴后,中国大陆发挥了最后挡火墙的功能,显示出它在亚洲经济上的重要性日增,使得欧盟进一步决定举行欧中首脑会。根据截至目前的讯息,这一脉络的发展目标,乃是将中国大陆纳入七大工业国的首脑会。七大工业国首脑会议系为当今全球政经秩序里层次最高的主导体制;在可见的未来,一旦中国大陆被纳入,其地位无疑将会更为上升。    其二、则是自1995年以后,美国对中共的“中国威胁论”及“新围堵论”一度甚嚣尘上;为了扭转此种趋势,北京当局陆续展开了一系列的突围措施,包括宣布三年内裁军50万和相继签署两项权利公约等,以重塑开明理性的形象;而与此同时,则是它明显借着经济活动向欧洲示好。从1995年迄今,欧洲重要元首相继访问北京,普遍都获得巨额的经贸合约及投资合作计划。目前,纯就贸易而论,中国大陆与欧洲的贸易已成为最快速扩大的双边贸易联系。中共的这些表现,的确已增强了欧中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也进而促成了中共与美国关系的改变。当欧盟发表对中国新政策的白皮书,美国的中国政策就已不得不有所修正。当欧洲视中共为长期的策略伙伴,美国即无法再视之为敌人。欧洲已成了中共强而有力的“杠杆”,使它在欧、美、中的三角关系里有了更大的游刃空间。    根据这样的脉络来剖析法国总理若斯潘的中国大陆之行,它在目前国际秩序加速重组的时刻,其寓意当然格外值得注意:    以经济和金融问题为例,若斯潘在访问时的一次午餐演说会里,即强调中国大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挡火墙表现,足以表明国际金融界今后应倾听中国大陆的声音。法国希望中共在其经济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加入经济大国的行列。若斯潘的这段谈话,在一定程度内预告着中国大陆加入七大工业国首脑会议之日或已不远。其次,由若斯潘的谈话,也显示出中法双方在国际金融秩序这个问题上可谓已有了共识。在往后几个月里,有关国际金融秩序的重建将是国际重大议题之一;若是欧亚大国的立场趋同,将会发生一定的主导作用。    以国际整体形势为例,江泽民在会见若斯潘时,特别强调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以及中法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似显示出中共在当今世界秩序重塑过程中的旺盛企图心。中国大陆俨然已日益成为全球秩序里的大国。    目前的国际政经秩序已进入了新的重整阶段,欧中关系的加强,对未来“两极多元”的世界结构将有极大的促成之效。法国总理若斯潘、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相继访问,其在全球外交与战略均势上的重要性不容轻视。

2. 英报文章:布莱尔计划掀开与中国关系新篇章

【英国《泰晤士报》10月2日文章】题:布莱尔计划掀开与中国关系新的篇章    英国首相布莱尔下周将访问北京、上海和香港,届时他将称赞中国的经济改革,但是也要指责中国的人权记录。    他将呼吁与中国结成一种新的伙伴关系,以解决一些国际性的问题,包括两国警方联合行动,打击将数以千计非法中国移民偷带进英国的黑社会团伙。    英国昨天公布了布莱尔在他就任首相后第一次访问中国的详细日程。英国官员称这次访问的目的是在香港去年顺利回归中国后开创英中关系新的篇章。    外交人士特别强调布莱尔希望与中国总理朱镕基建立密切的关系。布莱尔称朱镕基是一个“有现代头脑的人”。布莱尔还赞扬中国处理国际金融危机的方式。但是英国官员说,布莱尔在访问中国时也准备敦促中国实现更大程度的民主,并将提出人权案例。    据报道,布莱尔认为中国在朱镕基的领导下,准备实行彻底的改革,因为中国到下世纪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国之一。    布莱尔的发言人说,英国不否认它与中国在人权问题上有分歧,“首相钦佩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但是同其他人一样,他认为人权原则是普遍性的”。

3. 台放宽大陆配偶居台期限

【台湾《中国时报》10月2日报道】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昨日指出,内政部已经修订“大陆地区人民进入台湾地区许可办法”草案,放宽台湾地区人民的大陆地区配偶,在台湾地区有六岁以下亲生子女要照顾者,来台停留期间每次不得超过六个月,出境后可立即提出入境申请,每年无次数限制。    境管局指出,目前台湾地区人民的大陆配偶申请来台居留照顾六岁以下亲生子女者,须等待3年7个月时间才能获准来台居留。如已领到居留证或身分证者,可在台长期照顾。境管局表示,基于民情反映,政府决定政策上放宽台湾地区人民的大陆配偶。大陆地区人民进入台湾地区许可办法修正草案,由行政院核定发布后,即可实施该项放宽政策。    【台湾《中国时报》10月2日报道】最高法院判决指出两岸人民通婚,若在大陆诉请离婚获准,台湾人民可在台声请法院裁定认可大陆法院之判决。虽然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非讼事件法均无管辖规定,但可类推适用民事诉讼法婚姻专属管辖规定,得以台湾的住居地法院为管辖法院。    本件声请认可大陆法院民事确定判决案件,是桃园县大溪镇某张姓男子娶一名徐姓大陆女子为妻,后来徐女改嫁他人,张姓男子今年赴湖南省平江县市人民法院,诉请与徐女离婚,经该院判决准许确定。张姓男子为使大陆法院民事判决获得我国法院的认可,因不知向那一所法院声请,即具状声请最高法院指定管辖法院。最高法院认为,张姓男子的住居地是桃园县大溪镇,依此类推适用民事诉讼法568条规定,其管辖法院应为桃园地院,不用声请最高法院指定。

4. 外报外电评中国取缔卖血活动

【英国《独立报》10月1日报道】题:中国禁止卖血    从即日起中国将禁止卖血。此举旨在清洁中国的医疗用血。直到目前为止,中国70%的血源仍是由一批靠卖血为生的人通过非法采血网提供的,由此产生了可怕的结果。    卫生部长张文康上个月说,通过输血感染上艾滋病和肝炎的问题“非常严重”。    献血法将取缔所有途径的卖血活动,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血站都不得经营这项业务,并将鼓励义务献血。但是从短期看,很难更换已采集到的所有血产品。中国红十字会一位负责人说:“在一些地区,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艾滋病病毒感染正迅速成为中国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据官方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目前有10676人感染上这种病毒,但专家们认为,这个数字可能已达到30万。像大多数国家一样,静脉注射毒品者是最易感染上艾滋病的人群,而这些人往往靠卖血为生。    卖血者的肝炎病毒携带率是义务献血者的10倍。    中国医院深知这种血源的危险性,但鉴于血液供应量不足,因此也别无他法。    中国医疗用血量每年大约为800吨,但是官方认可的血站大约只有360家。这些血站接待义务献血者,并付给他们钱。从理论上讲,献血者应该出具医院的检验证明,但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这么做的。    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同时存在着一个庞大的非法血产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出售的血液根本不经过检验。    【美联社北京10月1日电】中国新颁布的禁止有偿供血法今天开始实施,促使实施该法的原因是血源中艾滋病毒和其它病毒的增多已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    直至今天,中国的输血和其它医用血源40%是购买的。但令卫生官员们担心的是,许多卖血者是可能携带艾滋病、肝炎和其它疾病病毒的妓女、吸毒者和农民。    现在还不清楚医疗人员、士兵和公务员的无偿献血能否填补因禁止卖血而留下的空缺。义务献血现在在全国的血源中占40%,而自愿献血只占20%。    《中国健康报》在评论中说,要鼓励病人为今后用血而自储血源,鼓励他们从朋友和亲属中寻找献血者。    医生、护士和其他卫生工作人员要通知被输血人有关血制品的情况,告诉他们的亲属输血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鼓励卫生工作者“丢弃献血对身体健康有害”的旧观念,带头献血。    新法律将使一些“职业”卖血者失去工作。

5. 美联社评台湾取消军事演习

【美联社台北10月2日电】台湾今天在派高级特使出访中国前取消了一次可能会令北京不安的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以图为会谈创造良好的气氛。    台湾参谋总长唐飞对记者说,“此时”举行演习“不合适”。台湾举行这次军事演习的目的是为了炫耀其新武器。    唐飞说,台湾希望取消原定于10月12日在南部屏东县举行的军事演习,将能为“双方建立友好关系”、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问题”创造条件。    台湾希望辜振甫在上海和北京的非正式会谈将能为正式恢复对话铺平道路。    辜振甫定于10月14日开始的中国大陆之行为恢复对话带来了最大的希望。北京1995年因台湾试图进一步赢得国际上的承认而愤然中断了双方的谈判。    台湾担心,炫耀先进的新式武器──美国F—16战斗机、法国“幻影”2000—5战斗机和法国拉斐特级巡洋舰──将会显得过于张扬,使人联想到台湾对抗北京的决心。    许多立委对取消演习的决定表示欢迎,但是反对党中一些人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并说,这有可能会开一个糟糕的先例。    【中央社台北10月2日电】国军新一代兵力展示今天上午在恒春三军联训基地举行,参谋总长唐飞在全程督导陆军地空火力展示、海军与空军海空操演后宣布,为达成国统纲领近程目标,营造两岸良好关系,这项兵力展示今天顺利完成后即告一段落。    唐飞表示,原订10月7日举行的新一代兵力展示预校及12日的新一代兵力正式展示都不再实施,希望中共也能善意回应。

6. 俄罗斯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来台招商

▲中央社二日报道,俄罗斯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来台招商,台“经济部”认为此时是引进俄国产业技术好时机,“经济部”投资业务处预定十月上旬举行俄罗斯技术合作商谈会,由俄专家现场说明,俄将提供六十九项可转移技术。

7. 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京育表示:辜振甫前往大陆参访及会晤主要是改善两岸关系

▲中央社二日报道,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京育今日表示,辜振甫前往大陆参访及会晤,主要是就如何改善两岸关系与大陆方面交换意见,他希望辜此行能圆满完成,促使两岸能在明年恢复正式协商管道。

8. 台湾民进党“中常会”决议向“陆委会”、“海基会”表达派员参加汪辜会晤的意愿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民进党‘中常会’九月三十日决议,将向‘陆委会’、‘海基会’强烈表达派员参加汪辜会晤的意愿。

9. 台发生火鹤花新病害

▲中央社二日报道,台发生火鹤花新病害,台‘农业委员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今证实是从未出现过的叶枯病,属土壤细菌性的病害,台湾地区十二个县市受害面积已达七十公顷,已紧急销毁五十五公顷、三百一十万株病株。

10. 台‘财政部长’邱正雄表示:暂不考虑开放台内金融机构赴大陆设分行

▲中央社九月三十日报道,台‘财政部长’邱正雄今日明确表示,‘财政部’目前暂不考虑开放台内金融机构赴大陆设分行,但设代表办事处则在研究中。

11. 台决策高层认为:辜振甫赴大陆参访可扮演桥梁角色让两岸领导人进行间接对话

▲台湾《中国时报》一日报道,台决策高层认为,辜振甫赴大陆参访时,‘若与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见面,将可代表李登辉转达对两岸关系的善意态度’,辜可扮演桥梁角色,让两岸领导人进行间接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