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04-17

第 1 版

1. 格土两国签署军事合作相互谅解备忘录

十五日签署的文件规定在土耳其免费培训格鲁吉亚军官和两国各军种建立联系。  (俄塔社)

2. 南非前总统博塔出庭受审

博塔十五日被送上法庭是因为他拒绝向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作证。(法新社)

3. 俄罗斯拒绝一加拿大民航客机进入其领空

俄官员十五日说,被禁止进入的原因是它没有达到安全要求。(路透社)

4. 巴尔干国家讨论建立多国部队

六个巴尔干国家十五日讨论了组建一支将在北约或联合国的指挥下履行维和职责的多国快速反应部队事宜。  (法新社)

5. 美国总统十六日抵达智利

克林顿此行是对该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包括西半球三十四国在内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路透社)

6. 外电报道:波尔布特已死于心脏病

【路透社曼谷4月16日电】泰国军方一位高级官员说,红色高棉前领导人波尔布特昨天晚上死于心脏病。    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说:“我们从红色高棉和泰国两方面都得到证实,他已经死了。”    这位官员今天说:“我的消息来源是可靠的。”    【路透社金边4月16日电】柬埔寨政府发言人今天说,柬埔寨政府希望看到前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的尸体,以确认关于他已死去的报道。    新闻部国务秘书乔卡纳里在谈到有关波尔布特已在柬北部死去的报道时说:“我听说了这个报道,但政府的立场是我们不能加以确认或否认。”    乔卡纳里说:“谁有他的尸体,谁就必须把它交给政府,以便我们进行检查。我们要他的尸体。”

7. 科索沃局势又趋紧张

【路透社塞尔维亚普里什蒂纳4月15日电】塞尔维亚科索沃省的紧张局势今天有所加剧,据报道,科索沃动荡的边境地区的塞族人已经弃家出逃,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分子则准备固守。    塞尔维亚抵抗运动发表的一份声明说:“代查尼地区18个村庄内的几乎所有塞族和黑山族人都已弃家出逃,在代查尼附近的一家旅馆中避难。”    声明说,塞族和黑山族人弃家出逃是因为“出现了全副武装的所谓科索沃解放军,在代查尼地区的村庄附近游荡”。    声明还说:“在一些村庄内可以看到由沙袋搭成的掩体。据说是阿尔巴尼亚族人告诉他们的塞族邻居离开。”    贝尔格莱德的《每日电讯》报说,科索沃解放军正在挖掘堑壕,拘留塞族人进行讯问。

8. 俄代总理要求尽快确定总理人选 杜马决定采用公开表决方式投票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4月15日电】俄罗斯代总理基里延科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俄罗斯没有总理的局面越久,就会越糟糕。”    有记者问基里延科对杜马今后两次表决的结果有何预测,基里延科说,如果杜马“不接受这个决定,这是国家杜马的自主权。到那时叶利钦总统将对国家杜马作出决定,这也是总统的权力”。    在涉及一些议员呼吁基里延科取消自己的候选人资格的问题时,基里延科强调说:“我肩负俄罗斯总统给我的任务,我要完成任务。”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4月15日电】国家杜马今天决定4月17日以公开投票的方式对总统提出的总理候选人基里延科进行表决。杜马在全会上对原有的规定作了修改,允许对总理候选人进行公开表决。    杜马章程146条原先规定只允许用电子卡或选票进行秘密表决。修改后规定也可以对总理候选人进行公开表决。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4月15日电】俄罗斯国家杜马今天呼吁联邦委员会“尽快召开非例行会议”,讨论因组建政府所造成的局面。    杜马在给上院议长斯特罗耶夫的呼吁书中说:“国家杜马赞成总统的意见,即把政府总理确定下来有助于为寻求有效途径摆脱目前的局面创造条件。目前的形势是复杂的,所以要非常谨慎地对待总理候选人的问题。”呼吁书说,杜马对“未同议会磋商,就匆忙地再次提出了不能接受的总理候选人表示遗憾”。但是议员们表示,他们倾向于“以建设性的态度”对待组建政府问题的解决,并希望联邦委员会也赞成杜马的意见。

9. 九名国际救援人员在索马里遭绑架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十五日说,这些人员是在他们从内罗毕乘飞机抵达摩加迪沙后被不明身份的枪手带走的,目前,这些国际救援人员下落不明。(美联社)

10. 俄塔两国举行军事演习

十五日在塔吉克斯坦举行的演习旨在提高围歼越境之敌的联合行动的水平。  (俄塔社)

11. 绝大多数北爱尔兰人支持和平协议

十五日公布的首次民意测验结果显示,百分之七十三的人准备在全民公决中支持和平协议。在爱尔兰和英伦三岛,支持率分别为百分之六十一和百分之八十一。  (法新社)

12. 巴基斯坦对印国防部长称克什米尔不是印内政问题表示满意

巴政府发言人十五日还称,希望此举有助于恢复两国的双边谈判。(法新社)

13. 印总理称巴导弹试验不会引发次大陆核军备竞赛

瓦杰帕伊十五日还说,印度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对付对印安全构成的威胁。(法新社)

14. 埃叙要求以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

【路透社开罗4月15日电】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今天拒绝了以色列提出的从黎巴嫩南部撤军的条件。    这两位总统在开罗举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以色列必须遵照联合国安理会425号决议的规定从它占领的黎巴嫩南部地带撤离,而不能要求得到任何回报。    穆巴拉克说:“他们(以色列)未经允许就进入了黎巴嫩,因此他们同样可以不用得到允许就离开黎巴嫩。”    阿萨德说:“以色列必须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以色列怎样进入黎巴嫩,就能怎样离开。”    两位总统的上述讲话是对上个月以色列核心内阁通过的建议作出的反应。这项建议提出,以色列履行联合国要求其部队撤出黎巴嫩南部的决议,作为回报,以色列应得到安全保证。

15. 美日就巩固日元地位达成共识

【美联社华盛顿4月15日电】美国和日本的高级财政官员今天在一次会谈结束时发表声明宣布,他们保证将“适当进行紧密合作”,以巩固疲软的日元的地位。    这份声明是在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和日本大藏相松永光举行会谈之后发表的,美国没有在声明中作出和日本一起购买日元的绝对承诺。但声明增强了美日两国在近三年后首次联合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可能性。    美国财政部的一位官员说:“两国部长反复重申他们作出的监视外汇市场发展和适当进行紧密合作的承诺。”

16. 德黑兰市长获释

【法新社德黑兰4月15日电】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今天应总统穆罕默德·哈塔米的请求,下令释放被监禁的德黑兰市长。    哈塔米在一封致哈梅内伊的信中说,对德黑兰市政府的腐败丑闻的司法调查以及11天前德黑兰市长的被捕“已经给这个国家的行政工作造成了种种问题,并可能由此导致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    哈塔米在信中还说:“我认为,当前形势继续下去将不符合(伊斯兰)政权的利益。”    【法新社德黑兰4月15日电】伊朗改革派在与炙手可热的保守派权势集团进行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回合的胜利:德黑兰的温和派市长吴拉姆─侯赛因·卡尔巴希已于15日获释。    自从这位市长于4月4日被捕以来,温和派想尽一切办法使他重获自由并证明对他提出的贪污指控是出于政治动机。    温和派和他们的左翼盟友都属于改革派阵营。他们发起了一场反对保守派领导的司法机构及其右翼支持者的广泛的宣传运动,指责他们力图动摇温和派总统哈塔米的政府。

17. 法国重视水资源的现代化管理

【法国《论坛报》4月15日文章】题:水资源的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    法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管理和水处理的第一大国。法国的企业不仅在水处理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水资源管理手段也相当先进。水资源的管理方法如今已经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努力追求的目标。法国环境部一位官员说:“我们向世界各地推广法国的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方法,如水资源整治与管理指导方案、水净化指导方案以及使用地下水的共同政策等。总之,以技术不断进步为基础的法国方式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在里昂水电公司资助下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位大学教师说:“几个世纪来,人们一直把水看成是一种用不完的资源。法国很早就开始将水作为一种稀有的资源来管理。这使我国的科研人员把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避免浪费作为主要的指导原则。”法国首次在各大城市以及各大农业地区设置了水资源管理循环体系。自来水的供应、水灾的预测、蓄水工程的调节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建立卫星分析系统等等,法国所能提供的这些技术恰恰满足了一些国家的需求。    在突尼斯,苏塞市和突尼斯城期待着未来的承包商能采取一系列重大的行动。从目前来看,只有法国公司能够承担这些任务:对自来水供应网络作出精确的“诊断”、测定供水量、安装现代化的净水装置等等。另外一件事也说明了法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优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久前与法国自来水总公司签订了一份改善全球水资源管理的协议,其中第一个行动是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官员说:“法国自来水总公司将帮助我们干三年。该集团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一名科研人员以及50万法郎的资助。”    水资源管理技术的提高还要求人们对水的循环过程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也就是说应当建立一些分析和预测体系。据图卢兹“生物圈空间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苏尔玛·谢尔沙利介绍,卫星图片逐步开始在水资源的管理中得到应用。苏尔玛·谢尔沙利说:“在水利资源的管理上,卫星图片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例如,根据‘斯波特地球观察卫星’提供的高分辨率图片,我们能够判定哪些作物能够在哪些土地上生长。”美国人则开发了“NOAA─AVHRR”技术(即“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高级高分辨率辐射计”技术)。由卫星拍摄的一些中分辨率图片能够使人们弄清楚哪些植物“缺水”,从而根据需要制订出相应的对策。    更重要的是,利用“NOAA─AVHRR”技术还能使人们了解植物或某一块土地的蒸腾情况。这一技术可使人们判定某一地区是否失水过多,是否有必要建造蓄水工程。布基纳法索的“生物圈空间研究中心”就开始使用了这一技术。

第 2 版

1. 巴科学家称巴有能力研制核弹

【路透社伊斯兰堡4月15日电】巴基斯坦一位高级核科学家阿卜杜勒·加德尔·汗在9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暗示说,他只需得到政府的允许就能研制出核弹。    当被问及巴基斯坦何时将进行核爆炸时,这位科学家说:“得到政府批准即可。”    上周巴基斯坦曾发射了“高里式”中程导弹,巴政府说这是为震慑一下印度。而加德尔·汗正是这枚导弹的研制人员。有报道援引他的话说,他否认了有关“高里式”导弹的研制得到北朝鲜或中国的帮助的外国媒体报道,他一口咬定这种武器是巴基斯坦自己制造的。他对记者说:“完全是国产的。”    他说,“高里式”导弹的射程可达1500公里,它不会被任何反导弹系统击落,包括印度的防御系统。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援引他的话说:“我们已经掌握了(研制导弹的)基本技术,现在我们能够提高它的射程。”·

2. 英报评述:美国缓和与古巴伊朗关系

【英国《独立报》4月12日文章】有迹象表明,美国终于开始考虑与被认为是持敌对态度、为非作歹的古巴和伊朗实现和解的可能性。    不久前,五角大楼传出的消息说,古巴的军事力量已不再对其邻国构成威胁。对此,卡斯特罗称赞这是“客观”和“认真的”。白宫还于3月20日宣布采取旨在缓和对古巴的旅游和人道主义援助限制的措施。    表明美国正在佛罗里达南岸海面上作出试探的进一步迹象,是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潘戴会晤之后显示的。潘戴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他在会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他发现美国对古巴的态度有所缓和,虽然右翼的古巴流亡分子以及他们在国会里的同志正对此加以限制。会晤时还讨论了接纳古巴参加加勒比共同体的计划。奥尔布赖特温和地说,美国将不对加勒比共同体是否接纳古巴的决定施加影响。    所有这些都隐约表明美国对古巴的政策有所改变。    也有迹象表明,美国想和与伊朗建立较热乎关系的意向比较明显和突出。伊朗的摔跤队上周末在俄克拉何马举行的1998年世界杯锦标赛时与美国摔跤手比赛,这显然是25年前美国和中国乒乓外交的重演。    克林顿为了迎合美国群众的感情,在美国摔跤队从伊朗回国之后邀请他们到白宫。这显然是对伊朗主张改革的新总统哈塔米发出就美国和伊朗的文明展开对话的邀请作出的热烈回应。    众议院共和党议长金里奇今年2月在瑞士会晤伊朗外长哈拉齐。这不仅具有象征意义。金里奇回到华盛顿之后对白宫说,他认为美国可以与伊朗新政府“交往”。    金里奇的意见在国会山并非独一无二。国会里一批共和党议员上周要求奥尔布赖特放松对伊朗人的签证限制,“以促进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流,这将有助于使我们朝着我们所谋求的政府间的对话的方向迈进”。

3. 美国专家认为:朝鲜统一近期仅是“美好的设想”

【美国《华盛顿时报》4月10日文章】题:透过朝鲜统一的言论看现实(作者 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副主席威廉·泰勒 政治—军事问题分析家格伦·白)    “非军事区”两侧的大多数朝鲜人都把南北之间的统一作为他们“美好的梦想”。但是平壤和汉城对统一的看法却大相径庭──这是共产党独裁与民主社会之间的对立。另外,冷战使得朝鲜半岛一分为二,这只不过是更关心地区力量平衡而不是朝鲜人民最大利益的外部势力强行作出的又一个政治安排。    韩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而北朝鲜则继续在饥饿线上挣扎,处于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和平统一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汉城最近已经丧失了它以财政支持某种形式的统一、或者是延缓北朝鲜政权可能会出现的崩溃的大部分能力。因此,在近期内统一既不会是汉城也不会是平壤的头等大事。    此外,仔细研究一下围绕着朝鲜半岛的一些重要的地缘政治因素便可以看出,甚至一些地区大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也不希望北朝鲜和韩国很快实现统一。    尽管华盛顿发表希望在朝鲜半岛实现“持久和平”的言论,它并不希望在近期或者中长期促进统一──内部人士“私下里”会对你这样说。有一种看法认为,如果朝鲜实现统一,那将意味着美国在东亚所起的特殊的安全作用和影响行将结束,从而促使美军撤出韩国和日本。由于这种看法,(美国)没有制定出实际可行的应急的统一计划。其次,如果朝鲜实现统一,那可能意味着韩国将失去它作为第六大美国武器进口国的地位,因为韩国很可能会保存财力用于北朝鲜的经济重建。    同其它许多问题,例如北约东扩和国内紧迫问题的重要性相比,俄罗斯在东北亚的安全利益依然处于次要地位。但是,朝鲜半岛的不稳定可能使得大批北朝鲜难民涌入俄罗斯的沿海省份,从而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最后,尽管韩国在俄罗斯的投资相对来说一直是有限的,而且还会减少,但俄罗斯还是担心会失去来自韩国的投资。    北朝鲜人和韩国人之间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记得日本1910—1945年在朝鲜实行的野蛮的殖民统治。东京了解这一点,因此不愿看到一个能对日本的安全构成严峻挑战的统一的朝鲜。此外,统一可能迫使美军撤出朝鲜半岛,并最终撤出日本列岛,从而造成安全真空。    朝鲜统一是个美好的设想,但是,由于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丑恶现实而遭到破坏。

4. 波尔布特生平

【法新社金边4月16日电】有报道说,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死于心脏病,死时据说是72岁,但他准确的生日外界仍不得而知。    波尔布特出生于磅同省一户家境殷实的农民家庭。波尔布特是他的化名。    波尔布特于1949年获得奖学金前往巴黎学习无线电电子学,此前他曾在一座寺庙和一所罗马天主教学校上过学。这位年轻的活动分子在校期间从来就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生,他把时间都用在组织和参加激进的学生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运动。他最终失去了奖学金,于1953年返回金边。    接着,波尔布特在羽翼未丰、尚处于地下的柬埔寨共产党中不断得到升迁,1962年成为该党的总书记。1963年,由于担心受到当时的西哈努克亲王的秘密警察的迫害,波尔布特和他的几位忠实的追随者躲进了丛林。    波尔布特把根据地建立在柬埔寨东北部的偏远地区,那里的山地部落给了他很大的影响。这些“最早的红色高棉游击队员”过着自给自足的集体生活,他们不使用货币,也不信佛。    波尔布特在1975年上台后立即开始按照自己的设想改造柬埔寨:把城市居民赶往乡村,废除货币,没收私人财产,不允许有宗教信仰,并建起了集体农场,试图通过这一切将柬埔寨变成一个打着农民烙印的“乌托邦”。波尔布特激进的做法使得无数柬埔寨人因遭处决、疾病和饥饿而丧生。    1979年越南在一系列的边境冲突之后入侵柬埔寨,并推翻了红色高棉政府。波尔布特和他手下的人再次逃入北部的丛林中。在冷战时期,红色高棉曾得到过美国和其它亚洲国家的支持,因为它反对越南入侵的立场同它们是一致的。    80年代末,波尔布特正式隐退,不再担任红色高棉的领导人。去年7月份,波尔布特被红色高棉指控犯有叛国罪,并被判终身软禁。

5. 日本发表一九九八年度外交蓝皮书 主张积极推进日美中俄四极合作

【时事社东京4月16日电】题:日本外交蓝皮书提倡积极推进“日美中俄”四极合作    日本外务省将去年一年的外交工作作了总结,拟定了《平成10年(1998年)版外交蓝皮书》。蓝皮书就日本将推行的外交基本方针强调说,有必要超越冷战时代遗留下来的思维,从而能动地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努力。蓝皮书指出,日美中俄保持稳定的关系很重要,日本将积极参与建立四极框架。蓝皮书将于24日提交给内阁会议并公布。    蓝皮书对1997年作了回顾,指出冷战后世界面临着民族矛盾、地区争端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诸多新的课题。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应该超越冷战时代遗留下来的思维,从而积极地寻求建立国际新秩序。    此外,蓝皮书还评价说,1997年日俄、日中、美中、美俄以及中俄举行了首脑会谈,四国间的安全对话日趋活跃,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其中强调:“四国相互关系的稳定,是保持整个地区稳定和繁荣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关于日本的作用问题,蓝皮书指出:“日本不应一味地坐享现有的国际秩序,而应积极主动地为建立理想的秩序而努力。”蓝皮书说,日本将为建立“四极”框架而尽心尽力。    蓝皮书还提到了桥本首相提倡的“欧亚外交”,指出“欧亚外交”将成为“与中韩俄等国建立密切关系以及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改善关系的新动力。”

第 3 版

1. 为了助丈夫一臂之力

【英国《泰晤士报》3月10日文章】题:德国政敌的夫人们介入丈夫的竞选    德国政坛两巨头赫尔穆特.科尔和格哈德.施罗德正在角逐总理一职。他们的妻子也不甘落后,都在准备积极地介入竞选,为各自的丈夫助阵。    处于保守一方的是现年65岁的汉内洛蕾·科尔。她喜欢用发胶,爱穿高领衬衫,而且沉默寡言。但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开始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好斗的一面。她说自己同丈夫一样坚强,并且不希望科尔失败。她说:“如果你们选中科尔,你们可以长期信赖他。”    基督教民主联盟希望能有人取代科尔成为该党总理候选人,但科尔不大可能自动下台,而且基民盟也不愿硬起心肠将他赶下台。    虽然民意测验表明9月份的大选对科尔来说将出现灾难性结果。一位内阁人士上周向外国记者承认:“在美国式的竞选中,科尔可能不适合当我们的头号候选人。”    确切地说,是施罗德的才能使德国选举美国化了。他很早就开始同他当时的妻子希露一起在电视清谈节目中露面。他同希露离婚后同现年33岁的记者多丽丝结婚。    多丽丝利用一切机会表明她是施罗德竞选班子的主要人物。她开始让施罗德节食,穿名牌服装。她的目的显然是想使现年54岁的施罗德看起来年轻一些,从而强调这次选举将是换代的选举。现在她的影响已不仅限于对施罗德形象的塑造,她已使她的家乡巴伐利亚州的天主教选民逐渐相信一个离过婚的男人也可以领导德国。    多丽丝和汉内洛蕾之间的代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当选,施罗德不得不学习科尔的某些方面以取悦中部选民。但他们的妻子则不必如此。    身为法语和英语翻译的汉内洛蕾是一位反坦克火箭发射器设计人员的女儿。二战结束时,她才12岁,但却不得不在莱比锡郊外的废墟上为生存而奋斗。所以她对欧洲的看法同他的丈夫一样,形成于战争的痛苦之中。    科尔曾用2000封情书赢得她的心,他们已结婚38年。多年来,她的公众活动局限于慈善事业,但现在她更多地出现在政治敏感性较强的集会上,而且每次她都给人们带去她丈夫的“最好祝福”。    多丽丝试图更密切地参与施罗德的竞选计划,但恐怕会有危险。当年希露·施罗德开始强烈地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时,她的丈夫在民意测验中失去了民心。德国人看来不大喜欢克林顿同他妻子那样的政治搭档。    施罗德试图把他那糟糕的婚姻变成政治优势。他让世人知道,希露在家里不给他香肠吃;当他酒喝得太多时,就不得不睡沙发。每位老派德国男人都同情施罗德,因此他的新妻子多丽丝不得不小心介入竞选。多丽丝像施罗德一样,是一位务实的中间派。她决心向人们表明,施罗德绝不会没有肉吃,上周末聚会的主菜就是鸭肉。

2. 俄报披露:纳粹头目戈林和他的俄罗斯情人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二月二十七日文章】题:纳粹德国二号人物戈林的俄罗斯情人    一九九○年四月底俄罗斯政府成立了调查一九二二─一九四○年苏德合作的特别委员会。在这段时间里苏联曾与德国国防军合作,在苏联成立了工厂、化学实验室、机场、坦克学校和航空学校,负责培训德国军官。    一九二四年在利佩茨克刚刚组建起来的苏军高级航校突然关闭,随后这里以红色空军第四大队的名义成立了德国飞行员学校,拥有四十八架德国飞机,过了几个月来了第一批学员。附近的赛马场被改建成飞机场,德国人就住在一个酒厂的宿舍里。这些未来的德国飞行员使用的是商务护照。八年中这所学校培养了一百八十名飞行员。    在利佩茨克只有一个人还可以证明这里曾经有过德军航校,他就是当时航校的机械师沃托皮亚诺夫。他说,在航校的德国飞行员中有格尔曼·戈林。德国飞行员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有人还搬到私人住宅去住,雇了乡下人当佣人。沃托皮亚诺夫回忆说,这些人很容易被认出来,因为他们穿着格子的高尔夫衫,抽着香烟。德国飞行员从德国休假回来后,总是喜欢送给姑娘们巧克力或小饰物。    戈林也在这里恋爱了,他的女友娜佳住在城郊。人们还记得,她是个漂亮而高傲的姑娘。他们相识后约会频繁。一九二六年冬天戈林回国休假,他答应娜佳一定回来,带她去德国。其实当时戈林已经有了家庭。于是两人鸿雁传书,直到战争爆发。在学校学过一点德语的娜佳写信说,她会等着戈林,她一生一世都将爱着他。一次,戈林写信告诉她,他在骑马时摔坏了脚。她关心地询问道:“亲爱的格尔曼,你的脚怎么样。我担心这会影响你回到利佩茨克来。”当时她不知道,这些信根本没有寄到德国,而是被内务部门截留了。    一九三三年八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利佩茨克局开始了秘密调查。肃反委员会人员企图找出德国人雇用的间谍。在二战前已经有六十七人因与德国飞行员有联系被投入了监狱。战争开然失踪,直到一九四邻居们回忆,这位三十失常了。有人说,娜佳是因为她与纳粹德国想利用她与纳粹德国    这段历史还有许处于德军主攻方向上的弹的袭击,而距离它有二涅日几乎被夷为平地道戈林对这个度过自春年华的城市和女友还有一丝眷恋之情吗(上图中画圈者为娜佳)

3. 斯大林的礼品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3月5日文章】题:领袖的最后秘密(作者 斯韦特兰娜·叶皮谢耶娃)    曾几何时,我们把自己的博物馆称为“祖国的聚宝盆”,现在这种叫法已成为笑谈。然而就是在这些地方,笔者发现了连收藏者都不知道其真正价值的宝藏──莫斯科至少六家博物馆的储藏室里摆满了送给“各民族领袖”斯大林的礼品。    走入革命博物馆的深处,在一扇有观察孔的包皮铁门后面,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斯大林的存在。人们敬献给他的礼品如今占据四个房间。而在半个世纪前,他的礼物占去了革命博物馆和普希金博物馆的100多间展厅。这些礼物几乎是用整节整节的车厢运到莫斯科的。    那是在1949年斯大林诞辰70周年之际,举国上下发起了向斯大林献礼的活动。有人还建议举办礼品展览。那个时候不光是苏联,整个世界简直都疯了。载着各种礼品的火车一列接一列开向莫斯科。    法国抵抗运动的几乎每一个支部都要“表示表示”。斯大林格勒的红军献出了他们的战旗。几个法国老太太给斯大林编织了手套。她们为买毛线攒了好长时间钱,而当卖毛线的知道了他的商品的“神圣使命”后,说什么也不要钱。    印度人送的是头巾。罗马尼亚人也不吝啬,他们一次就运来40件细亚麻布女上衣。    工矿企业送的礼物主要是些产品或产品模型,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和桥梁的模型,还有巧克力、葡萄酒、白兰地、各类餐具以及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帕列赫的工匠们在木制的套碗上描绘了东正教故事中圣徒们生活的图景。在一些绘制着五彩图画的精制木匣上,工匠们刻上了“斯大林同志带领我们奔向共产主义”的标语,并写下了自己创作的四言诗。    有趣的是,斯大林本人从来没见过这些礼品。遵照他的意愿,数万件礼品运到莫斯科后直接摆进了展览大厅。对尚未从战争创伤中解脱出来的平民百姓来说,参观斯大林的礼品展览是一种极大的消遣。展览开办五年来,参观者每天络绎不绝。    1954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展览被关闭。展品部分被分类存放于各博物馆的储藏室,部分则登记充公。所有食品全部被销毁,酿制百年的白兰地被倒入污水池,而那尊用糖雕成的巨大的领袖头像则被溶化了……    改革前,这些宝贝封存在博物馆的地下室里,完全被人们遗忘。直到近年,其中的某些展品才重见天日。那些带有斯大林标志的小饰物在古董店能卖到200─300美元。至于仍存放在储藏室里的展品将来会如何处理,谁也不知道。英国王妃黛安娜的连衣裙和英王爱德华的物品都被送入了拍卖行,而斯大林的礼品却依然在等待。

第 4 版

1. 欧洲商界新气象 让年轻人挑大梁

【美国《商业周刊》4月6日一期文章】题:飞黄腾达的欧洲年轻人    在欧洲,一些世界上最保守的公司突然打出年轻人这张牌。以往欧洲公司在给员工升职时重视的是资历而不是年轻与否。但现在一些公司不再考虑年龄因素,而将公司从首席战略家到财政总监等众多关键的管理职位,甚至有时将总经理的位子赋予三十左右或四十出头的年轻人。这批目前在各公司发挥重要作用的年轻管理人员正在改变欧洲公司的形象。    欧洲公司的变化是引人注目的:不像他们的前任,这批年轻的高级管理人员精通股票知识。其中很多人上过商学院,或在像麦金西公司和摩根公司这样的美国大公司里干过。比起前辈,他们更加迫不及待地要抓住身边的商业机会,而不像前辈们那样担心失去饭碗。    年轻的总经理们倡导激励机制,并为公司赢利建立了更符合时代特点的体制。欧洲公司长期以来的奖励原则看重的是员工对公司的忠实程度,而不是他们的表现,而且欧洲公司对怎样的运作能够带来财富这一概念的理解始终是模糊的。飞黄腾达的欧洲年轻人还带来了因特网和其它岁数较大的管理人员不太熟悉的新技术。他们正在向长期以来形成的谨小慎微、回避风险的欧洲管理风格提出挑战。在欧洲经历十年的低速增长和艰难的融合后,在这批年轻人身上或许寄托着欧洲开始新的发展时代的最大希望。    带着咨询和投资银行业务的背景,他们迅速成为欧洲商业的领头人。在欧洲即将使用统一货币的前夕,他们走上商业舞台。统一货币势必促使欧洲商业活动更加活跃。    日益增加的全球竞争压力迫使保守的欧洲公司为保持公司的活力而提拔年轻人。随着更多的年轻人担任高级管理人员,欧洲公司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如果在一家公司挣不到满意的薪水,他们会跳槽到另一家重用他们的公司。在45岁之前得到公司最高职位或接近最高职位的这批年轻管理人员将有充裕的时间对欧洲公司产生持久的影响。

2. 美国新“组织人”面世

【美国《财富》双周刊3月16日一期文章】题:新的“组织人”(作者 尼娜·芒克)    原编者按 “组织人”一词出自50年代美国一本书的书名。它指的是大企业所雇用的那些思想保守、循规蹈矩的高级职员,这些人生于大萧条时期,往往享受很好的待遇。    我所认识的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认识某个在35岁之前挣了1000万美元的人。    没有耐心和充满自信是当今受过教育的美国年轻劳动者的特点,各地的雇主们不得不适应这个情况。基尔申鲍姆—邦德合伙公司的两位董事长之一乔恩·邦德回忆说:“从前人们为了得到一份工作什么都肯干。”他怀旧地停顿了片刻后继续说道:“如今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有权得到一份工作。上周,一个我们没有录用的女人给我送了张便条,告诉我别的地方录用了她。便条上写着:‘你输了。’”    要在过去,这样的态度是无法想象的,只会是自拆台脚。然而,由于当前美国的失业率只有4.7%,差不多是近25年来的最低点,公司已不再是居支配地位的一方了。如今有自主权的是雇员—尤其是年轻雇员,因为人口正逐渐走向老龄化。      时代的宠儿    在某些行业中,劳动力极其紧缺,以至于年轻的新职员比公司中老资历的人挣钱还多。这种扭曲现象令人难以置信。    根据产业调查报告《龙卡雷利报告》的数字,1996年,世界各国电脑动画片绘制业提供了约4.7万个就业机会,但从艺术学校毕业的动画片绘制者仅有1.4万人。这些人在有了稍许工作经验之后就能拿10万美元的年薪。    对一名工商管理学硕士来说,与公司签约通常能拿到1万至2万美元的奖金,于是高材生们懂得要坚持自己的要求以便得到更多的奖金。    由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已持续了很久,因此28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没有几个在工作期间遇到过经济衰退。他们是看涨市场的产儿,大胆、自负、享有种种权利─也完全没有为出现经济衰退的任何可能性做好准备。    想一想刚刚走出校园的小伙子们的远大前程吧。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受到如同体育明星一般的对待。他们受到数十位招聘者的青睐,这些招聘者都抢着要给他们留下印象,都争着要最优秀的学生。    追求实现自我    当有才之士如此供不应求时,令人赞叹的薪金和奖金便只不过是个开头而已。很自然,金领阶层专业人士期望得到优厚的报酬和富足的生活。但他们还认为,自己有权得到一份有趣的工作,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一份能让他们发现自我的工作。工作并不是为了付房租,工作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与那种X一代人懒惰且逃避职责的老说法相反,这批人工作极为努力。微软公司的网上公司Expedia(它使你能够通过电脑网络预订旅行)的30岁负责人理查德·巴顿这样说:“工作并不是工作。它是一项癖好,而你恰好能从中得到报酬。”    经济欣欣向荣,失业率低──对金领阶层来说,对他们有利之处绝不止这些而已。人口统计数字也对他们有利。3年前,美国7800万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开始慢慢步入50岁。紧随其后的便是X一代人,也就是在1965年和1977年之间出生的4500万人。他们是新的劳动力大军,与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那代人相比,他们的人数现在不算太多。各家公司如今正竞相使自己适应X一代人。X一代人确实并不怎么关心退休基金存款制度──不过他们也会很乐意地接受它的。他们对设在办公地点的托儿所也不太感兴趣,因为其中大多数人还没有孩子。    他们梦想的是另一种特殊待遇。如果对生育高峰期出生的那代人来说,能带着孩子去上班是一种不错的特殊待遇,那么对二十来岁的单身青年来说,带着宠物去上班要好得多。    他们就是1956年威廉·怀特所定义的“组织人”的孙辈。他们从没有听说过怀特其人,对他们所在的组织丝毫也不在乎。他们不穿灰色的法兰绒西服。与老式的组织人相反,这批人知道公司不是长久存在的。新的组织人──当代金领阶层专业人士──是投机的、自私的,也是被宠坏了的。

3. 图片新闻:重担一肩扛

雅加达工人在米仓扛起一袋袋的米。印尼政府近日宣布,将持续补贴稻米和黄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印尼达成新协议的部分措施。IMF同意修正为印尼安排的改革方案,协助印尼走出经济乱局。(路透社)

4. 欧洲新一代老板亮相

【美国《新闻周刊》3月30日一期文章】题:见见新老板(记者 厄恩斯伯格)    戈德曼—萨克斯欧洲公司副董事长马尤指出,几十年来,欧洲的工商业领导阶层一直对3个P情有独钟:POWER(权力)、PROTECTIONISM(保护主义)和PRESTIGE(名誉)。马尤说,所缺少的是另一个以P开头的词,这个词应当是任何配当经理的人所魂牵梦萦的,它就是利润。    欧洲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全球化和即将到来的货币联盟推动下,欧洲正在彻底改造其企业文化。国家插手公司事务的做法被废除。现在盛行的是取消管制和私有化,即权力从政治家手中向挑剔的股东手中转移。向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新的工商模式的这一逐步转变创造了对新一代工商领导人的需求。这些领导人比前任年轻,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咄咄逼人。他们的目标是取悦于拥有欧洲公司大量股份的国际投资者(包括美国的养老金基金)。他们不大注意像下次参加鸡尾酒会戴哪条名牌领带这样的事情。    欧洲新的工商领导层已经在大显身手。这种干劲在全欧洲都是显而易见的。西班牙失业率很高,但它所创造的新就业机会也是欧盟中最多的。比利亚隆加和费尔南德斯是为这种正在渗透整个欧洲的“货真价实的资本主义”做广告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一位是从大组织中晋升到最高层的。另一位则是典型的自我创业者。比利亚隆加长着一张孩子脸,现年45岁,是西班牙电话公司的董事长。这位前投资银行家是去年被任命为总裁的。他留着背头,吸着粗大的雪茄,善于同西班牙的权势阶层厮混。但他知道,政界的朋友无法帮他在欧洲自由化的电信市场上击退成群结伙的新竞争对手。    比利亚隆加必须把一头步履蹒跚的大象变成一只跑得很快的老虎,否则就得白白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额遭受侵蚀。为了弥补预料中的国内利润的减少,他与外国公司结盟,在拉丁美洲大量投资。去年,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上升了44%。    费尔南德斯是一位天生的企业家。他于1988年创建了电话比萨饼公司。每次他当培训部门经理时,他都戴上厨师长的帽子,卷起衣袖,在公司的马德里餐馆中为顾客服务。他说:“我正在努力培养美国式的勤劳精神。我不想让雇员从大学一来就坐办公室。”    欧洲公司现在大量利用外国投资者的资金。这样做意味着必须遵守严格的规章──帐簿公开、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由于独立地位加强和责任加重,欧洲的经理们现在全力以赴地狠抓最终经营结果。    这批新人够坚强吗?这一点是必要的。正在发生的变化不容易扭转。欧洲的公司文化面临重大改革。这将给有胆有识的人们创造利润丰厚的机遇。

第 5 版

1. 21世纪俄军用什么武器作战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3月20日文章】题:俄罗斯军队在21世纪用什么武器作战卡    卡—52直升机    关于神奇“黑鲨”(卡—50直升机)的宣传热情还没有消退,卡莫夫公司的领导人又宣布:“鳄鱼”(卡—52直升机)诞生了。由于外国竞争者不怀好意地诽谤卡—52直升机设计者及其产品,卡莫夫公司两年前曾匆忙向国内外记者展示过这种飞机。专家们认为,卡—52直升机能够对美国的直升机造成威胁,它是空中指挥站,是全天候飞机。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具备这种性能的直升机。它立即获得了“21世纪飞机”的美誉。    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    俄罗斯已经表示在本世纪不再建造大型军舰。它生产的最后一艘巨型舰艇是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不久前它在巴伦支海完成了试航,马上就要编入北方舰队。它在吨位和装备上仅次于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    专家们认为,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是多用途巡洋舰,它可以对付水上、水下和空中的目标。据说,它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击毁美国的航空母舰。    这是一艘核动力巡洋舰,两个反应堆的功率约为14万马力。它的主要武器是“花岗石”巡航导弹。舰上官兵有600多人。    C—37歼击机    去年9月美国人宣布基本结束了对F—22战斗机的研制,这是最新型的第5代战斗机。两周之后性能比它要更为先进的、俄罗斯的C—37飞机飞上了天空,它的外观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飞机,它有一双前掠型机翼。    C—37歼击机的优越性在于:前掠型机翼提高了飞机的灵活性,特别是在近距离空战中;由于制造飞机使用了特殊的材料,它不易被雷达发现。    “阿巴坎”冲锋枪    两年前有消息透露说,新一代冲锋枪研制出来了,它被称作“阿巴坎”冲锋枪。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在连发时由于后坐力的原因往往使射出的子弹呈扇形状,“阿巴坎”冲锋枪改进了这一弱点。    “阿巴坎”冲锋枪是否会取代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时间将会做出回答。     “台风”号核潜艇    北约把俄罗斯的941型核潜艇称为“台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它长175米,可以在海上独立航行120天。 (    核装置的总功率为10万马力,有150─160名船员。潜艇设施完备。船上载有20枚远程弹道导弹。    1996年在北德文斯克开始建造“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核潜艇,尽管设计方案是秘密的,但是对这艘未来潜艇的性能已有耳闻,它的排水量不如“台风”,但是导弹攻击力强,另外它不太容易被侦察卫星发现。    “黑鹰”坦克    早在1996年9月国防部新闻局就暗示说正在研制超级坦克。当向坦克专家问起他们在研制什么时,得到这样的回答:“第五代坦克在速度上、装甲钢板上和火力上都是世界上最好的。”    1997年9月被称作“黑鹰”的坦克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在鄂木斯克举行的武器装备和军转民产品展览会上,各国记者对这种坦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尽管坦克的外形已尽人皆知,但是它的主要性能仍是个秘密。     БМП—3步兵战车    到80年代末БМП—3步兵战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重19吨的装甲车可以经受住50度的高温,而且不会陷在沙地中。专家们认为,这种装甲车性能良好,它的功率为500马力,装备有100毫米和30毫米口径的火炮,两部机关枪。它的底盘是多用途的,能够泅渡。

2. 本世纪的美国著名军事战略家(六)

时运不济的威斯特摩兰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3月16日一期专题报道】题:本世纪美国军事战略家之六──威斯特摩兰    美国一些显赫的勇士所以能够名扬天下,不仅是因为他们自身富有才干,而且也是由于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潘兴、艾森豪威尔、马歇尔、勒梅──他们都是幸运到底的人物。但是,朝鲜战场上的麦克阿瑟就时乖命蹇。另一位将军也是运气不佳。    威廉·威斯特摩兰胸前的六条绶带表明他以前是非常幸运的。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他获得了潘兴剑──那是每年授予最具军事才能学员的荣誉,还有幸同75岁的陆军特级上将潘兴本人握了手。    二次大战结束后,威斯特摩兰成了一位难得的军官。当时有传闻说,他已被列入艾森豪威尔的“火箭提拔名单”。他在后来20年中的经历也都无懈可击:在朝鲜领导过空降部队,在哈佛大学研究过管理学,担任过马克斯韦尔·泰勒领导下的总参谋部的秘书,还当过西点军校的校长。    他的好时光在1964年结束了。林登·约翰逊在那年挑选威斯特摩兰担任新的美国驻南越军事顾问司令。总统对他说:“我希望你不要对我扮演麦克阿瑟那样的角色。”    在越南,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令人困惑的军事环境:那是一场没有前线的战争,是一场没有开端、也没有一个可以预见终结的战争;那是一场敌人无处可寻又无所不在的战争。战后的美国领导人认为只有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才能防止非共产党国家在民众起义的浪潮下像多米诺骨牌那样纷纷垮掉。    然而,客观条件却使威斯特摩兰无法获胜。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封锁和出兵北越并夺取用来进行渗透的那部分老挝领土。这些都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一再鼓吹、但却每每被约翰逊否决的步骤,因为总统和他的顾问们惟恐那样会激怒中国,导致它派兵参战。谁都不希望再来一次朝鲜战争。    威斯特摩兰面临最紧迫的问题是避免失败。他是用不断增兵的办法达到目的的。不仅是派遣军事顾问,美军已从溃不成军的南越部队手中接过实际的作战任务。在威斯特摩兰的“搜索与摧毁”战略指导下,由直升机运载的军队把战斗引入了丛林中的敌军大部队据点,给他们造成尽可能惨重的损失。    到1967年春,美国在越南的军队已经接近50万,美军死亡人数也已达1.5万。国内反战运动的规模在急剧扩大,威斯特摩兰已不再是一位奇迹人物了。大学校园里在焚烧他的模拟像,人们称他为战犯。    后来,人心尽失的威斯特摩兰被他的副手克赖顿·艾布拉姆斯替换,他本人担任了陆军参谋长。那是他从在西点军校就读时就向往的职位。不过,如今坐上这把交椅,他却只感到苦涩难当。(六)

第 6 版

1. 废弃矿区喜鹊寻金

据中央社3月22日报道,利用鹊鸟对闪亮物品好奇的习性,吉尔吉斯人将喜鹊放入废弃的矿区中,已饿了两三天的喜鹊进入矿区后,见到废土中闪亮的东西,即“饥不择食”的吞下,一天下来胃中可积存约300克的碎金。    位处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盛产金、银,到处可见金、银矿区,其中不乏已遭废弃多年的矿区,但在雨水冲刷或土崩之后,仍不时有碎金出现,当地居民于是想到利用喜鹊寻金。

2. 屠宰动物有法不依

据路透社4月2日报道,美国一些屠宰场为了保持生产线的快速运转,经常从活着的牛身上剥皮,把尖叫着的猪浸没在滚烫的水中,并以其他方式伤害仍有知觉的动物。    在内布拉斯加州一家肉类制品厂工作的科克尔哈姆等人说,随着肉类制品厂规模逐渐壮大,要求屠宰场在支解动物之前把它们人道地杀死的联邦法律日益受到忽视。

3. 日本树医吃香

【新加坡《联合晚报》3月14日文章】题:日本树医日渐吃香    在日本,称做“树医”的新职业颇为吃香。“树医”须经过专门的训练,通过考试取得文凭才可挂牌。然而他们的造诣又均不及受过大学教育的园艺家。    东京以“树医”名义挂牌的大出等发(44岁),擅长花木种植和移栽,在花圃设计之余,更为一般家庭“医治”花木杂病及拯救快死的苗木,作为“树医”,当之无愧。    大出除了“出诊”替花木诊病外,凡是询问有关家养苗圃的问题,要收取费用,如律师向主顾收取谈话费一般。大出说,他单是此项已构成“稳定的收入”。由此可见,“树医”实在是大有可为的职业。他谈到入这一行的感想时说:“这一行的需要比预想的大得多,且收入稳定,又符合个人的兴趣。比干哪一行都快乐。”    富山芳江(62岁)在做主妇之余,通过函授考得“树医”资格。而吉田佳子(52岁)和丈夫充当“夫妇树医”,远近知名。    由于近年“环保意识”的强化,“绿色”日益成为人们的生活追求。加上种植花木,美化环境的普及化,便造成对“树医”这一行的需求。

4. 海上乘冰历险记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1998年第11期文章】题:海上乘冰历险记(叙述 希洛夫 整理 茹拉夫廖夫)    1月17日,星期六,我休息。按多年的习惯,我和朋友们一起乘车到芬兰湾:砸冰窟窿钓鱼。    我开始很走运,放下的10个竿,很快就有7个钓上了鱼。但此后一两个小时,鱼都不吃饵。于是,我就劝朋友们一块儿换个地方,可他们都不同意。我只好一个人走了。    半小时后,我驱车来到西面30公里的地方。把车放进树林,踏上冰,在离海水还有200来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接着,砸冰窟窿,搭帐篷,点起煤油炉。20分钟后,所有的竿都钓上了鱼。此后,我一个劲儿地摘钩放饵,不到3个小时就钓了10多斤。天要黑了,我开始收拾东西回家。还没有解开帐篷绳子,就突然听到冰块裂开的声音。仔细一看,一个大冰块裂了开来,而我就在这个冰块上面。冰块迅速流向大海。于是,我决定游回去,可为时已晚,冰块离冰岸瞬间就大约1公里了。    我回到帐篷里,心想一切都完了,身体微微发抖。想喝口茶,可手都紧张得不能动,双脚就像踩上了棉花。我无奈地躺倒在冰上,大哭大吼起来。我不想死。几小时后,我睡着了,醒来时正是半夜。天上布满了星星,海水击打着我坐着的那块冰块,天很冷。我想,冰块没被击碎,说明它很结实,千万别让它化了。怎么办呢?这么冷的天,可以用水浇。我在冰上砸了窟窿,开始用水桶浇了起来。    我一直干到1月18日清晨。可是,用一个小水桶来浇10×20米的冰面意味着什么?这等于小蚊子吃大马。但是,没有别的出路,我硬着头皮干到9点来钟。我累极了,在帐篷里躺了一天。    醒来时,我看到冰还是好好的,心里很高兴,可四周一看,10公里以内除了大海看不到任何东西,又沮丧起来。为了缓解一下心情,我喝了点酒。身子暖和起来,强烈的生存愿望油然而生。我点着煤油炉,拿出吃的东西。吃的东西不多了,还剩下4块面包、100克香肠、2杯放在暖水瓶里的热咖啡和100克酒。我稍微吃了点东西,又喝了几口酒。然后打算睡觉,可躺了好几个小时,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脑子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念头,就这样一直躺着。    1月19日,天快亮的时候,我的“冰船”明显变小。大海翻起浪潮,海水偶尔溅到我的帐篷里。我想根据星星辨认一下方向。可我的天文知识太差,根本搞不清是在漂向何方。内心里预感到,冰块是在朝岸的方向漂。我盼望着尽快看到陆地。    冰块晃动得越来越厉害,大浪高达两三米。随着大浪的一次次冲击,我的冰块变得越来越小。为了不被冲进海里,我把第一天冻在冰里的绳子拴在身上。我同大自然激烈地斗争着,甚至都忘记了饿,也不知道海水何时冲走了我的帐篷、睡袋、煤油炉和吃的东西。我变得一无所有了。    半夜的时候,海浪终于停止了。但我已失去生存的希望,想尽快结束这种死前的痛苦。我想哭,但没有泪,代替大声嚎叫的是沉默。我呆在冰上一动不动。衣服上的海水慢慢地结了冰,我不得不活动几下,这使我稍微暖和了一些。    1月20日早晨,冰块被劈成两半,1个多小时后,冰块又掉下1/4。我乘坐的冰只有2×3米左右了,而周围仍然是一望无际的海水。我想吃些东西。在冰上找到一条冻住的死鱼,想把它抠出来,可没做到,只好趴下来用牙啃。我后来曾三次用这种办法充饥。    中午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了岸,当时高兴极了。想了想,向上帝祷告了一下,接着就跳进了海水。由于衣服膨胀起来,开始游得很慢,半小时后开始下沉,我只好脱掉外衣。一口气游了两个来小时,可离海岸还很远,只不过岸的轮廓越来越清晰。这给我增添了力量,但半小时后,手脚不听使唤了。我明白,要完了。身体开始下沉,心情轻松起来,痛苦已经结束,眼前一片漆黑……    一种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又充满了我的全身。我拚命挣扎,手脚很快又能动了,再次漂了起来。当时离岸还有300米。我已不记得是怎样游到岸上,怎样进了渔民的房子。只感到躺在了暖呼呼的被子里,想挣扎着坐起来,可一点力气都没有。    1月21—23日,我连着酣睡了两天。到晚上才醒过来。西比尔采夫夫妇讲述了我是如何爬到他们家门前的。很奇怪,我竟然没生病,24日一早,坐车回到了彼得堡。我想,我的命真大。

5. 鸡迷电视最爱看鱼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新一期报道,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动物行为研究专家琼斯指出,每天让鸡看半小时电视,鸡会变得比较安静,比较合群,而且更喜爱它们所处的环境。鸡最喜欢看、且最具有安抚效果的影像是鱼类。

6. 老者晕倒王后急救

据西班牙《时代》周刊3月16日报道,最近,在一次晚宴上,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一位76岁的成员突然晕倒,王后希尔维亚马上蹲下来对其进行急救并使他转危为安。在场的人都对她娴熟的救护技术惊叹不已。原来,王后在与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结婚前曾是空姐,学过救护。

7. 世界温泉之都

【俄罗斯《工人论坛报》3月11日文章】题:世界温泉之都──布达佩斯(作者 瓦·博戈莫洛夫)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直享有世界温泉之都的美名。早在1937年的一次国际医务工作者代表会议上布达佩斯就被说成是温泉之城,至今仍经久不衰。123处温泉浴场和400处矿泉令当地居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倍感亲切舒适,也治愈了不少人的疾病。据统计,这里每天要耗用4000万升温泉水。水温从摄氏73度到23度不等。这里的温泉浴池和浴场一年四季从没有闲置的时候。仅去年5—10月份就接待了450万来此洗温泉浴的疗养者和游人。    早在2000年前古人就已发现,这里的水有益健康。据文字记载,著名的罗马第二军团疲惫的士兵就是在这里疗伤和进行休养的。古老的医书上准确记载着每一处温泉的特点,能治哪些病。但是,这种温泉文化最终在全世界广为传颂还是在中世纪的时候,特别是在土耳其统治时期。现在布达佩斯还保留了不少当时留下的浴池和浴场。最著名的有“拉茨”、“国王”、“塞切尼”、“鲁道什”,其中“鲁道什”温泉水中富含氟,可以用作疗伤,还可以治疗四肢、胃肠道系统的慢性疾病、各种甲状腺疾病、呼吸器官粘膜炎等。    布达佩斯许多有名的饭店,如“盖莱特饭店”、“拉马道饭店”等都附设有温泉浴池,并配有一整套的医疗服务。

8. 验明正身六次开棺

据中央社3月22日报道,土耳其纺织业巨子艾金去世时50岁,在去世前一年迎娶小他20岁的年轻药剂师贝玲,婚后不久贝玲生下一女,取名艾咪。艾金则在1996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但下葬才11天,艾金的兄姐突然宣称艾金死于谋杀,怀疑艾咪非艾金骨肉,首次要求开棺验尸。家族为争夺两千万美元的遗产,相互缠讼至今未能解决,其间由于家族不断要求验尸、验血及验骨,艾金的棺木至今已被打开6次。

第 7 版

1. 医学奇迹指日可待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3月30日一期文章】题:今后的奇迹    这是编纂《圣经》故事的一些材料:盲人重见光明,瘸子行走如常,对一些没有希望的疾病有了治疗的方法。医学上最新的突破不是采用唾沫、泥浆或者用手按摩,但是一些新技术听起来不同寻常。下面是一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的现象:      眼睛人造视网膜用途:由于视网膜损伤而变盲的人将重见光明状况:在5至10年内就可能投入使用费用:不定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经过10年的研究之后宣布,他们正在接近为患有某些类型的失明的人恢复良好视觉的地步。这批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计算机微型芯片(有时被称为生物芯片),同视网膜──即在眼球后内壁的薄膜──连接在一起。美国人中,有30多万人患视网膜黄斑变性,每4000人中有一人患色素性视网膜炎──这两种疾病都是视网膜损伤造成的。    这种芯片的大小和厚薄约和一小片指甲一样,被植入视网膜中,在那里光和形象刺激电极向脑发出脉冲。    视网膜和一张湿薄纸一样娇嫩,因此处理它有些困难,需要一些操作技巧。必须把芯片密封起来以防眼中的盐水流到芯片中去,造成失灵。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威尔默眼科研究所的眼科外科医生和生物工程师马克·胡马云已经能够对15位盲人试验各种类型的人造视网膜的视觉。他们已经能够接受某些行动和形状了。70岁的哈罗德·丘齐是一位患有色素性视网膜炎的快餐店老板,他三次参与了胡马云的研究工作。他已经在有时是痛苦的试验期看到了颜色、形状和光亮。他说:“我看清楚了哈罗德拼音字母‘H’了!”基质层角膜环(ICR)用途:可植入装置将改变眼的曲面以校正近视状况:将在一年内提交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可能在1999年得到批准。用于远视和散光的环正在试验中费用:2000美元左右    美国两千多万近视眼患者可能不久将有一种替代眼镜、隐形眼镜和不可逆性的手术方法:基质层角膜环。这是由加利福尼亚弗里蒙特的凯拉视觉公司(KERAVIOSION)制作的。这种装置改善了被研究的1000多位患者的近视程度。    这种环实际上已不再是一种环了(经过试验它已得到改进),它是由聚合物制造的两片极轻的、和纸一样薄的弧。多年来白内障手术就一直使用它。通过切一个小口将弧镶嵌在角膜中。一旦植入,它们就在虹膜周围形成一个环并改变眼睛的曲度。    动环手术需要10分钟,而且只使用一滴麻醉药就可以了,恢复也很迅速。加利福尼亚博尼塔的戴夫·霍林斯说:“我的第二只眼睛动手术后自己驾车回的家。”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ACT)用途:使用从患者身上取出的在实验室中生长的细胞来替代受损伤的软骨状况:在去年8月底批准对膝使用自体软骨移植费用:2.9万美元左右    过去经常是这样的:当周末一位勇敢的运动员的膝软骨断了的时候,篮球比赛也就告吹了。但是瑞典现在研究出的一种方法为许多在运动中受伤的人提供了希望,使他们不至于成为无所事事的懒散的人。    ACT现在用于伤残的膝关节。膝关节的软骨由于使用过度或者在事故中受伤而磨损。专门从事这项手术的医生认为,这种手术最终可能有助于医治好肩、踝骨和软骨液体枯竭,有些专家说,ACT还有希望治好骨关节炎患者。    这种做法分两部分。一位矫形外科手术医生首先使用关节内窥镜从患者的膝盖收集软骨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送到马萨诸塞州剑桥的一家生物公司GENZYME,这家公司掌握着生长软骨的技术。在GENZYME实验室中,这些细胞用营养液加以饲养并繁殖3至5个星期。在第二阶段进行移植手术,矫型外科医生从胫骨上割下一片皮瓣组织并把它缝合到失去软骨的地区。接着把新的软骨细胞注射到皮瓣之下,最终这些细胞将形成一个平滑的瓷一样坚硬的平面──几乎和原先的软骨一样。几个月以后需要进行大量的物理治疗。    波士顿的布里格姆城妇女医院的矫形外科医生汤姆·米纳斯说,90%以上的患者术后一年半内都恢复了健康。传统的手术是将受损失的组织刮去使骨骼平整,其成功率只有50%到75%,而且常常需要重复进行。      癌症沙门氏菌抗癌疗法(TAPET)用途:攻击肿瘤和阻止其生长,特别是黑素瘤和肠癌的生长状况:研究人员希望在1999年初期开始对人进行研究;在下个10年内使用费用:未定    当前在采用化疗和放疗治疗癌症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也伤害健康的细胞。理想的杀死癌的方法是:直接对准肿瘤,并攻击它,不影响附近健康的细胞。    三位康涅狄格州的科学家──耶鲁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和纽黑文维昂医药公司的一位科学家认为,他们发现了可以攻击癌细胞并使其生长放慢的技术──把抗癌基因直接注入肿瘤中去。这种疗法使用的主要成份是沙门氏菌,这是一种通常在小鸡中发现的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沙门氏菌抗癌疗法标志着第一次用细菌而不是病毒将基因注入癌细胞中。当前许多有希望的攻击癌细胞的疗法是:必须将基因直接注入肿瘤中去起作用。这种方法将使难以发现的或者探测不到的肿瘤逍遥法外。    科学家挑选了沙门氏菌,原因是它是一种特别有攻击性的细菌,它在有氧的和固体肿瘤出现的低氧环境中同样能够生存得很好。科学家们去掉了沙门氏菌制造在肿瘤中大量存在的化合物的能力,从而使这种细菌在肿瘤中以这种化合物为饲料并繁殖。贝穆德斯对沙门氏菌加以改造,使它携带同癌细胞作斗争的基因。    在实验室中对有肿瘤的老鼠进行的试验中,沙门氏菌直接进到肿瘤中去而且使肿瘤生长放慢。研究人员惊奇地看到,它不仅攻击皮肤癌细胞,而且还进入乳腺、结肠、肺和肝癌中去。光动力疗法(PDT)性质:使用一种有低能光波的光敏杀肿瘤药物消灭肿瘤状况:批准对食管和肺癌使用费用:大约一万美元    不久前一位来自马里兰东海岸的八九十岁的老人得了食管癌。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肺部疾病,难以对他动手术把肿瘤割掉。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马西娅·坎托主任使用了纽约州布法罗市罗斯韦尔公园癌症研究所研制的光动力疗法的新技术,把从喉咙到胃的肿瘤破坏掉。    那些进行PDT手术的人在术前几天服用一种称之为PHOTOFRIN的光敏药物,这种药物集中在癌细胞中。在手术的那天,他们吞服一种温和的镇静药,胃肠病学家把一个顶端有光的光纤探针放进食管。光将启动PHOTOFRIN来杀死癌。这种做法就是光化学疗法,这就是说,它不是像激光一样用热起作用,而是通过化学反应起作用。坎托说,副作用是很有限的,最通常的副作用是在一段时间内对阳光过敏。    坎托说,最近进行了PDT手术的那位老人现在看来已经没有癌了,甚至在随后进行的活组织检查后也没有发现癌细胞。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医生们目前在试验对腹部和卵巢癌做PDT手术。    图片说明:校正的近视眼  角膜  瞳孔  聚合物弧  校正后的近视眼  角膜  瞳孔  虹膜  植入基质内角膜环的眼睛正面图  瞳孔  基质内角膜  虹膜    癌症杀手?  科学家培育出转基因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  黑素瘤  细胞黑素瘤核  转基因沙门氏菌直接进入老鼠肿瘤,攻入癌细胞并在其中繁殖。

2. 天文学家发现两恒星异常

【路透社华盛顿4月15日电】天文学家说,一对异常恒星刚开始喷射出X射线、光以及无线电波。    他们认为,这两颗恒星可能是一个黑洞以及与这个黑洞相伴的一颗正常恒星,辐射可能是因为黑洞将其相邻恒星上的物质吸入所致。    这两颗恒星大约两周前开始变化,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颗卫星注意到了这种变化,消息传到世界各地,天文学家们都想一睹为快。    据了解,那颗“正常”的恒星名为CI鹿豹星座,天文学家几十年前就知道它的存在,它现在看起来比正常状态下亮大约10倍。它的同伴很可能是一个黑洞,或者是超密度中子星。

第 8 版

1. 中国小天使改变美国家庭

【香港《亚洲周刊》4月13日一期文章】题:中国小天使改变美国家庭    原文提要: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收养中国孤儿,这股热潮意外地改变不少美国家庭的生活方式;天真的孩童,成为东西方更能彼此了解的桥梁。    农历新年前后,从新英格兰到加州,从纽约市到中西部的小城镇,许多收养中国孤儿的白人家庭成员坐在一起学包饺子过年。    始自80年代的收养中国孤儿潮,正改变着许多美国家庭的生活,并带动过去不熟悉东方的白人父母学习中国文化,各种机构及有关服务也应运而生,收养中国孤儿的美国人还成立了全国性组织,甚至出现了专门治疗中国孤儿常见疾病的儿科医生。    美国国务院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美国公民从中国领养孤儿的数目,在过去几年直线上升,到目前为止约为一万人。    唐丽和“中国通”母亲    唐丽就是在1991年中国政府改变法律,准许外国人在中国收养孩子后,最先到美国的中国孤儿之一。她的美国母亲凯·约翰逊是麻省罕布什尔奥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也是几位最早到武汉孤儿院收养孤儿的美国人之一。    这位80年代曾在香港生活和学习过的女教授,1991年前往中国河北省从事历史研究,在得知外国人可收养中国孩子后,便通过当地朋友帮助,前往武汉领养了女儿。从公证到体检的种种手续,样样都要自己亲自办理,她在武汉整整等待了6周。    唐丽在美国新家已生活了7年,母亲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幼儿园班上又有7名中国女孩,她现在不仅英语流利,也会讲中国话,平时还学习中国舞蹈。每当别人问她在哪里出生时,唐丽总会回答她是武汉人。    约翰逊表示:“当我抱着她一起离开中国时,我就在想,我是把一个小女孩带离她的文化背景,成长中将会面对许多种族问题,所幸我自己的生活与中国联系得很紧,因此能够将她的生活与中国连在一起。”    她在1993年和1996年两次带唐丽回武汉,今年春天她们第三次去中国,并去看了唐丽短暂生活过的武汉孤儿院。    丽莎和养父母:“街头名人”    “中国实际上欢迎我们这样的中年夫妇收养孩子,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收养孩子,肯定会得到一个女儿,因为我这样的年纪已不可能追在调皮的男孩后面,养女儿也比男孩容易。”纽约布鲁克林学院新闻学教授波特抱着5岁的女儿丽莎笑着说道。    波特夫妇与约翰逊是朋友,他们也是在武汉孤儿院接回丽莎的。1991年11月夫妇俩抵达武汉,在等待领养他们的女儿期间,波特到武汉大学的英语俱乐部教英文。他们从武汉孤儿院抱出了只有5个月大的丽莎,回旅馆路上成了当地名人,在一家百货商店被众多的顾客围住。    波特说:“中国人都极爱孩子,他们对两个美国人带着一个中国婴孩都感到莫名其妙,最后一位能讲英语的年轻人向他们作了解释,大家听后都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    秋雨秋萍:新生活的天使    由于中国法律规定收养者必须年满35岁、没有子女或子女有健康问题才符合条件,因而绝大部分收养孤儿的美国父母都是事业有成的中年人。波士顿的领养机构“中国之爱”创办人张云宜告诉《亚洲周刊》,这些美国夫妇许多人有博士学位,大部分家庭年收入都在10多万美元以上,他们中许多人年轻时过于注重事业,错过了生育机会或是无法生育。    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对面的摩尔夫妇,从中国领养的女儿秋雨已经两岁多。他们自1996年从安徽省蚌埠的孤儿院带回秋雨起,就用摄像机记录下她生活中所有的重要时刻。秋雨不仅丰富了夫妇俩的生活,还使他们的家人看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目前在纽约演歌剧的妻子伊丽莎白表示,他们准备再收养一个中国女孩,让秋雨有个妹妹。    在安徽省合肥收养女儿的保利夫妇都是中年人,他们的女儿叫秋萍,1996年5月才到美国。夫妇俩一个在纽约一家著名的艺术基金会工作,一个是儿童杂志编辑。他们也是由于结婚后无法生育,看到朋友从中国收养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后,才作出相同的决定。他们表示:“秋萍的到来,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极有意义的变化。”    收养机构的严格“审查”    保利夫妇在领养时曾向纽约的斯曼斯查宾家庭及儿童服务会寻求帮助。除斯曼斯查宾外,西雅图的世界儿童与父母中心、俄勒冈的霍尔特收养中心都是最早获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进行收养工作的美国机构。斯曼斯查宾国际收养部主任布拉葛1992年通过在北京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工作的侄子协助,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她告诉《亚洲周刊》,迄今已帮助收养了173名中国儿童,其中男孩仅1人。目前美国从事在中国收养工作的机构已有近300家,1995年底出现了首家由大陆移民创办的、专门帮助美国人收养中国孤儿的机构“中国之爱”,该机构两年里已从武汉、南京和广州协助收养了49名孤儿。    据布拉葛介绍,美国的收养机构对想要收养孩子的家庭都会进行严格的调查,包括收养者病史、犯罪史、婚姻史、幼时有否受过体罚、与亲戚朋友的关系等,通常需时两个月。中国政府则要求收养孩子的美国父母提供的文件须经过县、州一级政府公证,然后交到中国领事馆核准。    布拉葛表示,许多美国家庭愿意到中国收养孩子,除了法律健全、孩子健康外,费用也较低,一般为1.5万到2万美元之间(在美国国内领养则需3.5万美元)。时间方面,过去一般是半年,现在则要等8至10个月。孩子到美国后,收养机构还进行跟踪观察时间长达6年,每年3次家访,通话6次,一次体检。    陈慧慧:故土寻亲情    以人口比例计算,波士顿地区领养的中国孤儿最多,有500多个家庭。但纽约则是美国拥有领养中国孤儿家庭最多的城市,大约有1000多家,其中5%左右是像陈慧慧这样的亚裔美国人。陈慧慧在台湾出生,6岁随父母移民美国得州,1995年3月当她决定前往南京收养女儿时,母亲开始极力反对,但在见到来自她童年生活过的南京的外孙女时,却非常高兴,甚至亲自为她取了“季静文”这个典雅的中文名字,而对娶了中国妻子的意大利裔丈夫吉利奥来说,却因此成为这个家庭的“少数族裔”。    领养家庭的中国文化热    几乎所有领养中国孤儿的美国父母,都在突然之间透过这一特殊的网络结交了新朋友,并对中国文化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    为了应对共同面对的问题,收养中国孩童的美国公民1993年在纽约成立了收养中国孩童家庭协会,目前在波士顿、旧金山、西雅图等地以及加拿大和英国共有89个独立分会。仅纽约一地成员家庭就达1800多个,其中一些家庭还在等待他们的中国女儿到来。    保利夫妇领养秋萍之前,并不了解中国,但现在40多岁的妻子芭芭拉却开始到纽约美华协会学中文,并请来会讲汉语的保姆,不仅教女儿学中文,还教自己做中国菜。    在收养女儿前,美籍华人陈慧慧对中国没有感性认识,但在她的南京之行后,就找到了与这座城市的内在联系,她说:“南京不仅是我女儿的出生地,而且还是我祖父当年工作的地方,我父母生活过的地方。它已成了我个人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她又拾起多年不用的中文,在家中与两岁多的女儿说普通话。    担任波士顿收养中国孩童家庭协会主席的弗赖伊与丈夫1994年前往中国收养女儿前,对东方也不了解,现在她不仅带4岁的女儿雷小菊学中国舞蹈,聘请一位台湾移民到家中教她女儿学中文,而且还与其他几位收养了中国孩子的父母一起,要求他们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开设中文课程。    她说:“最重要的是向她们提供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并能与父母共同讨论。如果我们让她从小就接触中国文化,她长大后就会有多样的选择。”    孩子的心事    这批被收养的中国孤儿,将是从小就在混合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他们甚至比绝大多数亚裔移民的后代都要更早地接触白人世界。    对于秋雨来说,上午可能在家中学讲汉语,下午则跟母亲去歌剧院看她排演歌剧。季静文白天可能与母亲讲汉语,晚上父亲则会与她讲几句意大利语。    目前这些被收养的孩子绝大多数还年幼,最大7岁,最小的只有两三个月,虽然知道自己来自中国,但对白人父母是什么人却不太明白。这些来自中国的儿童,虽然在中国生活不久,但脑中已留下记忆。    摩尔夫妇有一天带秋雨前往纽约华埠,听到有人讲普通话,也许是听到了幼时熟悉的声音勾起回忆,秋雨便哭个不停。心理学家认为一般小孩在6至8岁间开始知道周围的事情,就会不停地向父母发问,实际上波特夫妇已经碰到这一问题,女儿丽莎一天在厨房里忽然就问:“妈妈,我不是你亲生的,对不对?”知道真相后,丽莎便流下了眼泪。    约翰逊表示,随着女儿年龄增大,在谈及她生活经历和故事时会越来越注意,“我想不管我们怎么解释,都难以使她感到满意,我将尽量解释这不是她亲生父母的错,他们放弃她是由于外在无法抗拒的力量,实际上他们将她丢在医院附近,因此能及时被人发现。”    中国孩童:收养家庭的纽带    波士顿的收养中国孩童家庭协会已为此组织夏令营活动,请收养过孩子的父母及被收养的孩子谈各自的经历和感受。    纽约的收养中国孩童家庭协会也举行过多次讨论会。波士顿和纽约的收养中国孩童家庭协会为了帮助中国的孤儿院改善条件,还专门成立了中国孤儿院基金会,去年首次开始募捐活动。    由于领养了中国儿童的美国父母都正面评价他们的经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有兴趣领养中国儿童。自收养中国孩童家庭协会开设电脑网址(www.adoptchina.org/ccai/)以来,已有50多万人次通过这一渠道了解如何在中国领养孩子。今年2月6日,“中国之爱”创办人张云宜与来自麻省、罗得岛、新罕布什尔、佐治亚和佛罗里达的15个美国家庭一同前往中国,领养17个孤儿,其中两家各领养一对双胞胎。2月下旬斯曼斯查宾家庭及儿童服务会组织第25个前往中国领养孩子的旅行团,另有6个已经登记的旅行团正等待中国方面的消息。    图片说明:秋雨与美国表哥表姐在湖边别墅度假:相处融洽    收养家庭参加“中国文化日”活动:家长热心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