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01-19

第 1 版

1. 俄报文章:俄罗斯与美国打交道应小心谨慎

【俄罗斯《独立报》1月15日文章】题:1998年在与美国的关系中我们应当小心谨慎(作者  亚历山大·普什科夫)    在跨入新一年的时候,俄罗斯与中国、德国、法国、日本和印度的相互谅解达到了相当水平,而与“世界头号强国”仍有许多分歧。    莫斯科刚一阐述多极世界的构想,华盛顿就大谈单极世界,而美国是这里唯一的一极。当俄罗斯外交部把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看成是保障欧洲安全的主要组织的时候,美国国务院则公然提高北约的作用。莫斯科要求与华盛顿平等,要求各方有权捍卫自己的利益。而华盛顿只是在口头上承认这一点,私下却问,俄罗斯想要什么样的平等?要知道,它只有美国8%的经济实力和一支日益垮掉的军队以及陈旧的战略武库。    意见分歧逐渐变成了十分具体的矛盾和磨擦。    裁军问题  最近六年来美国总统第一次为访俄提出了苛刻的政治先决条件:如果国家杜马不批准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他就不去访问。对此普里马科夫竟然十分克制地回答说,这次轮到克林顿到莫斯科来,他有权选择什么时候成行。    伊拉克问题  美国人想通过严厉的经济制裁和军事打击搞垮萨达姆政权。华盛顿认为,只要萨达姆掌权,巴格达就有研制和使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特别是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的危险。莫斯科对伊拉克不应当拥有这种武器的观点表示赞同,但是坚决反对对其使用武力,反对对其实行“永久制裁”。    伊朗问题  美国把德黑兰看作是支持国际恐怖主义的中心,它至今对伊朗实行遏制政策。而俄罗斯把伊朗看作是重要的贸易伙伴,是中亚有影响的重要中心。    中国问题  华盛顿对俄罗斯向中国出售武器感到不安,它对俄中接近不甚乐意。但是俄罗斯绝不想放弃武器贸易,不想放弃在21世纪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里海问题  俄罗斯希望里海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途经俄罗斯输送到西方,美国则希望通过多种途径输送油气,以便不受制于俄罗斯。    独联体问题  莫斯科仍把前苏联的大多数共和国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华盛顿则努力在前苏联境内搞“地缘政治多元化”,换句话说,它力图使新独立国家转向美国,特别是对那些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和富油国表现得尤为突出。    不应当夸大和缩小这些分歧的程度和危险性。在冷战结束后,美国竭力加强自己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与美国不同,俄罗斯只是想恢复自己的大国地位和影响。然而,这种愿望与美国垄断世界的欲望相抵触。    美国的投资无法掩盖如此深刻的矛盾,但是可以在俄美关系中起到缓冲作用。不要以为,只有当我们在所有重大国际问题上都同意美国观点时,它的投资才会进入俄罗斯。在国际问题上的磨擦不会直接影响投资。当然,要有一定的限度,政治关系的恶化超过了这个限度肯定会破坏经济合作,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外交手段,它既要捍卫国家利益,又不能超过这个限度。在对美国的关系中俄罗斯完全可以奉行这样的政策。

2. 电脑不能代替教师

【法国《回声报》1月15日报道】题:电脑代替不了教师    美国硅谷的富裕市镇洛斯阿尔托斯有一所小学,拥有90台麦金托什牌电脑供425名学生使用。这些电脑都上了因特网。    该校校长兼洛斯阿尔托斯市立学校技术委员会主席戴维·麦克纳尔蒂说,当我们制订电脑使用计划时,我们遭到了教师的抵制。他们当中很少人熟悉电脑。他们担心电脑闯入他们的教学工作。通过五年试验之后,所有人都已接受了培训。我们当然要运用电脑这个先进工具,我们也慎重地对待信息技术。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无疑是很有趣、很好玩的事情。但是危险在于它把孩子们缠得太死,孩子们一钻进去就会入迷。一种良好的教育必须把好几种语言、好几种推理工具和获得知识这三者结合起来。这就必须依靠教师。电脑不应占去孩子们学习的所有时间。

3. 一些欧洲驻新使节发表联合声明指出:欧洲积极参与了解决亚洲金融危机

【法新社新加坡1月17日电】欧洲今天开始消除流传越来越广的有关它在解决亚洲金融危机方面起次要作用的看法。为此欧洲驻新加坡的使节们在新加坡《海峡时报》上刊登联合声明。    英国高级专员(大使)艾伦·亨特说,发表这个声明是为了消除这种看法:欧洲没有充分参与寻求解决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的努力。    声明提到德国总理科尔、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意大利总理普罗迪都分别就这个问题同亚洲领导人交换过意见。声明说,欧盟国家政府充分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一揽子救援计划谋求恢复对这个地区市场信心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欧盟国家政府还鼓励它们的商业银行在全球目前努力延期南韩银行的债务方面发挥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声明说:“4月在伦敦举行的亚欧首脑会议将为这两个地区的领导人提供直接讨论亚洲这种局势的机会。”声明说:“欧盟国家的官员正在,并将继续向亚洲地区的机构提供技术咨询。”它说:“考虑到这一切,有关欧洲起次要作用的说法显然是非常不准确的。”

4. 戈尔与切尔诺梅尔金电话交谈 美就伊朗研制导弹问题向俄施压

【俄通社—塔斯社华盛顿1月17日电】美国副总统办公室发言人对本社记者说,美国副总统戈尔与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17日进行了电话交谈,双方讨论了俄罗斯就禁止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问题提出的新建议。    这位发言人说,两国领导人特别提到要继续努力,防止伊朗得到用于研制弹道导弹的技术。他们一致同意,两国政府将积极努力禁止这种技术的转移。    【路透社华盛顿1月17日电】题:戈尔在伊朗导弹问题上对切尔诺梅尔金施加压力    戈尔今天竭力要求切尔诺梅尔金努力阻止伊朗研制弹道导弹的计划。戈尔和切尔诺梅尔金领导了一个美俄经济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他们在电话中进行交谈,研究这个委员会将要着手处理的问题。

5. 美不反对与别国一起对伊拉克进行高空侦察

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十七日说,“如果俄罗斯或别的国家可以补充和增加我们的能力,我认为不应该反对”。他十六日曾拒绝以俄侦察机代替U─2飞机完成侦察任务的建议。(法新社)

6. 伊拉克总统动员国人自愿参加军训以抗击美国威胁

萨达姆是在十七日的执政党会议上发出这一呼吁的。(路透社)

7. 新芬党拒绝接受英爱关于北爱前途的建议

该党首席谈判代表十七日说,这项建议有严重错误。(美联社)

8. 日美决定建立制定周边作战计划机构

【日本《读卖新闻》1月18日报道】题:日美就建立制定周边作战计划机构达成协议    日美两国政府17日在日本外务省举行日美防卫合作小组委员会审议官级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中,为了根据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制定作战计划,双方达成共识,决定20日举行由小渊惠三外相、久间章生防卫厅长官和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参加的会议,正式成立日美实施计划“一揽子机构”。在这以后,日美两国将正式着手制定旨在对付日本周边发生不测事态的“相互合作计划”。    根据达成的协议,在“一揽子机构”中,担当制定计划的核心任务的是由日美双方军人组成的研究委员会。日本方面由防卫厅统合幕僚长联席会议和三自卫队的代表,美国方面由驻日美军、太平洋部队、参谋长联席会议、国防部和国务院的代表参加,双方将就应付发生周边事态时对美方的支援方法和排除水雷等40多项日美合作事项,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除此以外,参加“一揽子机构”的还有即将由日美负责防务的内阁部长组成的日美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2+2)的成员以及由日本政府17个省厅研究健全法制问题的相关局长组成的委员会成员。

9. 科恩谈美中关系

【路透社北京1月17日电】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今天说,美中两国的军事关系在稳步发展。科恩将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并与中国政府领导人会谈。    他也对随他从泰国飞往北京的记者们说,他将就中国不向伊朗出售反舰巡航导弹的承诺提出问题,同时他强调说,华盛顿还不准备向北京出售武器。    有人问,他的访问是否标志着在去年10月江泽民与克林顿的华盛顿首脑会晤之后,两国的军事合作水平在不断提高,他说:“答案显然是‘是的’。”他说:“我认为克林顿总统和江泽民主席建立了发展两国关系的良好势头,在此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令人感到高兴。”他说,他将参观北京的一个秘密地下防空中心,他是第一个被允许参观该设施的美国国防部长。    美国官员说,五角大楼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通过对共同的安全利益、军事透明度、武器扩散、人权和其它问题的坦率讨论而增进关系。一位美国官员私下说:“我认为两国关系,尤其是军事关系中最令人吃惊的一点是,这种关系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发展得如此之快。”

10. 柬对立双方又动干戈

【美联社曼谷1月17日电】泰国一位高级军官今天说,有200多枚炮弹越过泰柬边界落到泰国境内,在泰国军队试图平息柬埔寨抵抗部队和政府军的战斗时,有三名泰国军人受伤。    这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军官说,过去三天来在保皇派抵抗部队根据地奥斯马附近爆发激战,这是自12月中旬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战斗。    【法新社金边1月17日电】柬埔寨交战双方在泰国边界的战斗今天加剧。与此同时,柬埔寨主要的持不同政见者桑兰西公布了强权人物洪森提出的停止与拉那烈的抵抗部队交火的新条件。    新的条件要求拉那烈下令停火,并要求他的军队向金边军方说明他们在地面的确切方位以及他们的人数和火力情况。    与以前提出的停火建议不同的是,没有要求拉那烈的军队放下武器。他们可以继续待在原地,而且允许他们在不携带武器的情况下自由出入金边控制的地区。

11. 美增加对自由亚洲电台拨款

国会两院十七日批准在一九九八财政年度为自由亚洲电台拨款两千四百一十万美元,以扩大该台对中国的广播,上个财政年度拨款仅为九百三十万美元。(法新社)

12. 德报说科尔总理身体越来越差

《西德汇报》十六日报道,科尔看上去很虚弱,上几步楼就要歇几分钟。(法新社)

13. 意总理要求欧盟对土耳其采取开放政策

普罗迪十七日在提出这一要求时称,欧盟对地中海有义务和责任。他同时要求土耳其解决其民主问题,否则土难以加入欧盟。(法新社)

14. 希美签署经济商业及技术合作协定

希腊官员十七日说,他们与美国签署这一协定的目的是要使两国更容易进入巴尔干及黑海地区。(法新社)

15. 俄国防部长高度评价访法成果

谢尔盖耶夫十七日说,访问成果超出预料,在计划外与法国国防部签订了一九九八至一九九九年军事合作计划。(俄通社—塔斯社)

第 2 版

1. 哈梅内伊与哈塔米分歧公开化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17日述评】题:伊朗最高宗教领袖拒绝与美国会谈(记者  约翰·兰开斯特)    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16日向伊朗与美国修好的前景泼了冷水。他把美国描绘成“伊斯兰共和国之敌”,排除了与华盛顿进行任何接触的可能性。    仅在哈梅内伊发表这番讲话的一周前,伊朗新任总统穆罕默德·哈塔米曾呼吁美伊两国举行非官方对话,以推倒20年来使它们天各一方的“厚重的不信任之墙”。在这个方面,哈梅内伊的讲话反映出保守派与以哈塔米为首的温和派之间的权力斗争之激烈。    哈梅内伊昨天在德黑兰大学布道时坚持说,他与总统没有分歧。但是,哈梅内伊讲话的语调使他与哈塔米之间的不和再明显不过了。哈塔米曾称赞“伟大的美国人民”,并对美国的民主表示尊重,但哈梅内伊使用的语句与报复性和对抗性的言辞差不多。    哈梅内伊能否挫败哈塔米为改善与美国的关系而制订的计划尚无从知晓。根据伊朗的神权宪法,这位强硬派神职人员是伊朗的最高宗教和政治人物,他控制着安全机构,议会还对他效忠。从理论上说,他在对外政策方面说了算。    但曾担任文化部长的哈塔米并非没有政治资本。在去年5月的总统选举中,他击败了保守派候选人阿里·阿克巴尔·纳提格·努里而大获全胜,赢得70%的选票。哈塔米仍然大受欢迎,尤其是受到妇女和年轻人的欢迎。因此,哈梅内伊若在妨碍这位新总统方面做得太过分,就有可能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对。    另外,伊朗神学中心库姆城的好几名著名神职人员曾批评哈梅内伊无法胜任国家领导人的工作,应该退居顾问角色。哈梅内伊的形象因此受到削弱。    哈梅内伊与哈塔米去年12月在德黑兰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使他们之间的分歧一览无遗。在开幕式上,哈梅内伊对美国提出了强烈谴责,哈塔米则称赞西方的社会和技术成就,并呼吁与美国举行“审慎的对话”。

2. 日研究景气复苏补充对策

【日本《读卖新闻》1月14日报道】题:首相指示研究补充景气对策    桥本首相12日指示自民党政调会长山崎,如果在已载入1997年度补充预算案的特别减少20000亿日元所得税和居民税的对策实施以后,依然没有收到景气复苏的效果,则要研究在4月份实施补充措施。估计将会研究以增加公共事业为中心,在1999年度以后也要继续实施特别减税措施,并且健全稳定金融系统的措施。    研究补充景气对策的背景是,国际社会已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日本对日前扩大的亚洲经济危机采取紧急对策。然而,继续减税有可能使财政结构改革偏离航向,使桥本首相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首相同山崎会谈时说:“我们将一面遵循财政结构改革的基本路线,一面采取灵活的对策。”    桥本首相13日同自民党干事长加藤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采取同样的方针。具体的研究课题是增加公共事业,继续实施减税,通过放宽限制来推动土地流动化。就稳定金融系统的措施而言,可望研究加紧处理不良债权的问题,还将研究进一步投入公共资金问题。

3. 美报文章:1998年:世界上仍有硝烟

【《今日美国报》12月31日文章】题:1998年全球和平无望(记者汤姆·斯奎蒂耶里发自华盛顿)    全球和平。并非真的如此。    波黑实现了谨慎的休战,北爱尔兰达成了不稳定的停火协议。没有发生跨国界的全面战争。但是,这个“全球和平”的季节已经接近尾声,全世界还存在24处冲突。专家们预计这个数字在1998年还将上升,也许会增加一倍。监察冲突的“自由之家”主席卡拉特尼茨基说:“(1998年)大约有30—35个地区可能会发生重大冲突。”这个数字比“自由之家”预计1997年冲突地区的数字增加了一倍。    大多数都是国内冲突。如阿富汗,布隆迪,柬埔寨,哥伦比亚,北爱尔兰,卢旺达,索马里,斯里兰卡,土库曼斯坦,等等。在中东地区,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继续存在。这些冲突都是发生在小国里或某一地区,但是地区冲突可能全球化。    与过去在地理和意识形态上发生的冲突不同,分析家们说,在以下问题发生的纠纷可能会导致未来的冲突,其中包括水资源、石油、钻石、黄金、矿物、木材、环境污染、电力,还有一如既往的权力。    在中亚里海沿岸的国家中,有几个国家的种族冲突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对资源(如石油)的争夺,再加上种族冲突和政府机构羽毛未丰,使得该地区成为一个火药桶。兰德公司国际安全和防务中心的特雷弗顿说:“随着石油市场的供应紧张,这里将成为21世纪的中东。”    并非只有美国军事官员们预计将来可能会在何处发生战争。中国迟浩田将军访美时曾在华盛顿特区的思想库国家安全问题研究所发表讲话指出,渴望和平是世界的普遍要求,但在未来的几年里,小规模的冲突仍将持续不断。

4. 英刊文章:一九九八年世界的光明面

【英国《情报文摘》1月9日一期文章】题:1998年光明的一面    1.西方各国的经济前景    尽管亚洲发生了危机,银行界的人士仍然认为,西方各国的中期经济前景看好。他们说,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增长势头良好,通货膨胀率保持在低水平。主要的风险和不利情况是,西方各国的经济可能会发生“硬着陆”和衰退,但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只有30%。    2.欧洲单一货币    欧洲联盟定于1999年1月发行其单一货币。从表面上看,现在几乎不可能推迟实行或是取消欧洲单一货币。但还是有一线希望的:四名德国教授已在德国立宪法院对单一货币提出异议。他们声称,大部分希望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国家的政府都没有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经济标准。他们说,推出欧洲单一货币的时间必须推迟,直到各项规定得到遵守。    总之,把推迟实施单一货币计划看作是完全有益于欧洲的事情,那将是正确的。    3.中东    1998年有两个因素将会继续阻止阿拉伯人和以色列比较早地发生军事对峙。这两个因素是土耳其和以色列结成联盟(它使叙利亚不敢袭击以色列)和埃及还不大愿意加入伊朗—叙利亚联盟。    只有两种办法可以解除土耳其对叙利亚的威胁。一是穆斯林领导的政府重新在安卡拉掌权。但将穆斯林政府赶下台的土耳其军方不容许这样做,而且,即便是在穆斯林政府掌权时,土耳其军方都不容许废除土以条约。二是在外高加索或围绕塞浦路斯问题与俄罗斯发生对抗。俄罗斯预定在今年年底将S-300导弹交付给塞浦路斯(安卡拉曾表示,这将构成交战的原因)。美国正不遗余力地努力消除塞浦路斯导弹危机,它也许会成功。    去年12月30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一次通过卫星转播的电视讲话中对伊朗是否有善意表示怀疑。第二天,德黑兰说,现在没有理由将德黑兰和开罗之间的外交关系升级。    毫无疑问,华盛顿对开罗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埃及和伊朗继续不和是好消息。没有埃及,阿拉伯人和伊朗便不能向以色列开战,至少在目前是如此。

5. 英报报道:英国已作好对伊动武的准备

【英国《卫报》1月17日文章】题:联合王国已作好与萨达姆交战的准备    英国昨天晚上显示,它决心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它已把“常胜”号航空母舰派往海湾,以警告萨达姆:在万不得已时,它将同美国一起惩罚伊拉克破坏联合国武器核查工作的行为。    国防大臣乔治·罗伯逊说,将目前在塞浦路斯附近海面的“常胜”号航空母舰派往海湾是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说明英国已作好战斗准备,尽管他明确表示,英国和美国一样更愿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巴格达向国际社会提出的最新挑战。    尽管英国采取了耀武扬威的行动,但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不希望打一场会遭到安理会成员国俄罗斯和法国反对、而且几乎可以肯定正中萨达姆下怀的战争,除非它们能推翻或是干掉萨达姆。    外交大臣罗宾·库克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说,派遣“常胜”号去海湾是一个“预防性行动”。    外交官们坚持说,眼下没用采取军事行动的计划。一位所处地位非常有利的外交官说,派出“常胜”号航空母舰是“我们的一贯政策的一部分,这就是要向萨达姆表明,我们将使用外交手段,但我们的外交努力是以武力为后盾的。”他还说:“派航空母舰去海湾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美国和英国都断定,一旦出现危机,我们就将一步一步地、连续地表示我们的军事决心。但我们不会在周末轰炸伊拉克。”    军事分析家指出,如果打算很快就采取行动,那部署皇家空军的“旋风”式轰炸机将会快得多(目前已经有几架“旋风”式轰炸机部署在海湾,它们从沙特阿拉伯的基地出发在伊拉克南部上空执行巡逻任务)。但要用这种飞机对伊拉克进行惩罚性打击,事先还要得到阿拉伯东道国的同意,而在目前的气氛下,这是办不到的。    预料“常胜”号航空母舰将在本周末通过苏伊士运河,并在大约5天后到达海湾。

第 3 版

1. 鲁宾援助计划诞生记

【美国《时代》周刊1月12日一期文章】题:鲁宾救助计划    12月18日。杰斐逊饭店的一间密室里。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以及他们的高级助手们齐聚一堂,制订处理韩国信用危机的新对策。长期以来,他们对这场危机估计不足。在解决这场金融危机的全球性努力中,美国徘徊几个月才从一个幕后角色慢慢变为带头人,而这顿长达三个小时的饭局则成了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几个月来,鲁宾一伙不愿拿美国纳税人的钱用作紧急援助,以帮助韩国以及世界上向韩国提供贷款的大金融机构。但是,就在离圣诞节还有七天的时候,美国改弦易辙,首次表示愿意提供紧急援助,要求各家银行推迟它们贷款的偿还期限,敦促韩国新的领导人抓住机遇,改变韩国的行事方式。最后,在圣诞节前夜这个静悄悄的时刻,这项计划被宣布了。    在克林顿政府内,能够处理这些微妙问题的只有财政部长鲁宾。鲁宾在亚洲金融危机问题上并不急于抛头露面。去年夏天,随着这场危机席卷东南亚,鲁宾和其他美国官员曾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牵头组织援助工作。    9月份,当亚洲危机蔓延到朝鲜半岛时,鲁宾再也不能对这个问题采取低调态度了。    华盛顿对这个问题的反应有些迟钝。有一年的时间,克林顿没有向驻汉城使馆(东京也是这样)派驻大使。韩国人也没有帮忙。几个月来,他们一直拒绝承认存在问题,甚至拒绝提供有关资产和负债情况的可靠帐目。到了11月,四面楚歌的金泳三政府仍然拒绝向美国官员们解释政府还剩下多少外汇储备。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谈判人员一道竭力要求汉城讲明它的外汇储备状况。萨默斯告诫韩国财政经济院次官:“如果你不想告诉我,那好吧。但是,你总得告诉一个人。”感恩节那天,克林顿在电话里对金泳三说,如果韩国希望吸引外国投资者,那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白宫将此次通话封锁了数周,唯恐它会导致股市进一步下跌。    12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了一项570亿美元的一揽子贷款计划。作为交换条件,韩国同意开放它的金融市场,降低贸易壁垒,调整它的银行结构,这些要求是由鲁宾提出后交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考虑到国会可能做出的反应,美国只表示愿意提供一小笔贷款,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予提供。克林顿称亚洲市场只是“出了小故障”。可是,亚洲市场却是故障连连。韩国股市在短暂的上升之后再次出现暴跌。到12月中旬,每天有10多亿美元的资金流出韩国。    12月18日的这顿饭局对美国决策者来说成了一个转折点。日本股市一夜之间下跌了近6%,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降了100多点。就在那天早上,韩国的外汇储备降到不足100亿美元。韩国经济离破产大约还有10天。    不出几个小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米歇尔·康德苏在一封信中请求美国准备再提供一些资金。到了晚上,杰斐逊饭店这间密室中的移动电话响个不停,汉城和东京的最新消息不断传来。据当时在场的一人事后说,饭桌上大家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美国必须“加大行动力度”。这意味着美国向汉城提供数周前作为“第二道防线”答应下来的20亿美元的直接贷款。    就在同一天,金大中战胜执政党当选为韩国总统。在整个饭局中,鲁宾和他的客人一直与白宫保持联系。那天晚上,克林顿总统要打电话给新当选的金大中总统表示祝贺,他们就在饭桌上讨论总统的这个电话该如何措辞。克林顿对金大中说,机会难得,容不得再出现半点差错。为确保起见,当时出席饭局的财政部官员戴维·利普顿两天后被派往汉城打探金大中的意向,同时帮助进行订立条约的谈判。萨默斯后来说:“任凭这种局势失控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美国财政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员第二天干了一整天,完成了援助一揽子计划的制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备向汉城贷款20亿美元,美、日、德和其他国家再提供80亿美元贷款。作为交换条件,韩国将制订新的法律,向外国人开放他们的金融市场,关闭破产的银行,对其他银行予以监督。12月23日,国会领导人听取了这项计划的情况通报。    在12月21日早上的一次电话会议上,萨默斯要求七国集团的其他六位副财长确保他们最大的商业银行给予帮助,推迟韩国贷款的偿还。三天后在曼哈顿,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董事长威廉·麦克多诺会晤了六家大银行的头头脑脑,敦促他们推迟他们向汉城提供的贷款的偿还期限。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东京也召开了类似会议。随着圣诞节的临近,鲁宾和萨默斯花了不少时间到各种各样的滑雪场和加勒比海滨胜地寻找美国的那些“掌握全球命运的人”。

2. 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墨西哥发生了严重金融动荡。该国货币比索的汇率由12月21日收盘时的1美元兑3.987比索跌至12月27日的1美元兑5.75比索,贬值超过40%;股票市场也大幅下跌;外汇储备一度降至65亿美元。墨西哥金融动荡还波及拉美各主要资本市场。    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宏观经济结构失衡,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到位。墨西哥农业发展滞后,粮食生产不足,长期靠进口。相当一部分转为私营化的企业管理没有跟上,效益低下,出口竞争力弱;    贸易逆差过大,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同时国内资本积累偏低,对外资依赖过大。外国投资者信心发生动摇,资金撤离;    货币政策失调。为控制通胀和吸引外资,墨西哥实行高利率。结果,利息负担沉重,本已处境艰难的企业大批倒闭;    对外资管理不当,金融投机之风盛行。1993年,国际游资占墨西哥外资流入额的一半以上。一旦有风吹草动,这股投机性极强的资金就趁机兴风作浪,从中渔利;    墨西哥长期以来忽视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导致社会和政治动荡,投资环境恶化。    墨西哥金融危机表明,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怎样利用国际资本服务于本国经济发展,趋利避害,已成为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认真关注和探讨的课题。(史举)

3. 献身科学的航天器试验员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11月26日文章】题:沸腾的热血(作者  亚历山大·米尔库斯)    最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向维克托·科斯京、弗拉基米尔·茨韦托夫、谢尔盖·涅菲奥多夫和叶夫根尼·基留申颁发了英雄金星勋章,还有12个人获得了勇敢勋章。    他们是航天器试验员,早在30年前就应当获得这样的荣誉。然而出于各种原因,过去这项工作是绝对保密的。    50年代莫斯科郊区一家不起眼的企业的工程师成为第一批航天器试验员。这是一家主要研制空军飞行员救生系统的工厂。1957年工厂接到一个特殊的订单:研制一种在宇航员着陆时能够保障其生命安全的装置。    这是一个新的任务。谁都不知道飞船冲出大气层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既然这样,就必须考虑到所有危险。茨韦托夫是1957年进厂的年轻工程师,他说:“当时没有专职的试验员,研究人员就用自己的身体来试验产品的性能和限度。为了进行试验,厂里修了个游泳池,装满冰水。我穿着太空服在冰水中进行过耐力试验。在水里不管10分钟、20分钟,还是30分钟,都尽量一动不动,以保持体内的热量。有时我感到气闷得不行,便像海豹似地爬到冰上想喘口气,可岸上的人马上对我喊:快下水去,别毁了这次试验!我只好继续呆在水里。”    科斯京是1960年莫斯科医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后在保密单位工作。一年后他成为离心机的主要试验者之一。他在试验中创了记录,心脏经受住了600公斤的负荷。进行这种试验是为了了解一旦火箭发射失败,被发射的物体如果没有沿专门轨道落入地球,宇航员将会发生什么情况。科斯京说,人在超负荷情况下,身体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只是胃里堵得慌,好像有一块灰布蒙住了眼睛。渐渐地灰布变成了黑布。这种情况下脑子里只有两个念头:一定要挺住,不要松开试验器的按钮。    由于离心机的作用,试验者的腿和背上出现皮下出血。当妻子问起时,还不能说实话,只好编造说是踢足球时碰伤的。由于掌握了试验数据,研究人员决定将宇宙飞船的弹射座椅改为特殊的减震座椅。这种座椅后来救了由于运载火箭爆炸而从高空坠落下来的机组人员的性命。    为了了解长期在失重情况下飞行对人体的影响,需要进行人体承受力的试验。1967年和1968年涅菲奥多夫和基留申先后成为这一课题的试验员。其中一个试验的过程是这样的:把人关在气压试验室里,这里的空气湿度为100%,温度为50度,而且没有足够的氧气。医生在窗外观察试验员的情况,弄清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失去知觉的。还有一次,对航天器在太空发生密封泄漏情况进行了模拟试验,空气一下子都跑光了,这时密封的飞行服系统应当立即启动,及时供氧。基留申说,在发生转换的一瞬间,血有可能“沸腾”起来,有被开水烫伤的感觉。    对水失重进行试验的结果是,人不能在失重的水中呆很长时间,皮肤会一层一层地脱落,于是给试验员裹上轻便的特制材料,让他们在水中躺了49天。涅菲奥多夫回忆说,试验结束时他们几乎奄奄一息了,被用担架抬到了研究所进行心脏检查。为参加这次试验,他们得到了2800卢布报酬,在当时这相当于买半辆普通日古力轿车的钱。    过去国家对试验员人身安全没有任何承诺,只是到了70年代初才答应在意外情况下给试验员1万卢布的补偿。这在当时是很大的数目,但是试验员们谁都没有要过这笔钱。

第 4 版

1. 德国“施奈德案件”的教训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2月30日文章】题:施奈德案件的教训    对于尔根·施奈德作出的判决已经生效。一个终于供认不讳的骗子罪有应得地被判处了重刑。现在不妨从另一角度再看一看这次审讯。    首先是德国信贷业所起的作用。不仅是五家银行的董事会和工作人员作为证人受传讯,而且乐于为施奈德的房地产计划提供高额贷款的所有50家信贷机构都受到调查。在一次经济犯罪案的审讯中如此无情地揭露一个行业组织中存在的弱点,这是前所未有的。    看起来德国信贷业有时候把建立“精干企业”的要求过于夸大了,因为情况表明,银行轻率地给予施奈德贷款的一个原因是,银行内部看来有计划地取消了一级独立的检查机构。低一级机构所作的错误的或者粗心大意的决定,可以畅通无阻地上达董事会。一旦一份完整和谐的贷款计划制作出来,就会对它作出决定,而不看顾客的筹资申请和相应的材料。这样,董事会往往看不出错误。某些事他们再也不会去过问,而必须依靠工作人员。    究竟是为一个有相应保险的对象融资,还是参与一个在未来的发展中包含着很大不可靠因素的项目,这一点恰恰在房地产行业没有明确的区分,而对此负责的正是董事会。这一层组织给人的弱点留下了广阔空间。在信贷部工作的人,都有赖于发放贷款的成功。于是,为了做成交易,许多工作人员都不再那么认真细致,标准化的检查都很快被置之度外。    只要不出事,还可以马马虎虎过日子,银行内部也很少检查。但是,一旦发生危机,这对信贷就会产生严重后果。但联邦信贷监管局没有要求个人承担后果,没有处以罚金,虽然按照监管局的说法这在法律上是可行的。这是施奈德案件中一个往往未被重视、有待进一步澄清的方面。

2. 无通货膨胀经济

【美国《商业周刊》1月19日一期文章】题: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作者  迈克尔·曼德尔)    从70年代末通货膨胀率盘旋直上进入两位数字以来,全世界的中央银行家一直集中于一个主要目标:争取价格稳定。为了控制迅速上涨的价格,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决策者准备承受数年的缓慢增长,如果必要的话,准备承受经济衰退。    但是长达20年的一心一意制止通货膨胀的努力可能就要结束了。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1月8日在美国经济协会发表了一篇开拓性的讲话,讲到在争取低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格林斯潘的信息是明确的:美国终于接近价格稳定,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低到不会影响企业投资的水平。    影响逐渐扩大    数字说明了问题。尽管经济有力增长,在过去6个月里核心商品的通货膨胀率按年率计算只有1.8%。服务价格在住房和教育等领域历来是持续上升的,现在正在下降。从1997年年中以来,食品和能源以外的商品价格实际上下降了。另外,格林斯潘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现在认为官方的消费物价指数对通货膨胀率至少高估一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美国实际上接近于许多预测者认为不可能的情况:无通货膨胀经济。    无通货膨胀的好处已经在向整个经济扩散。在低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公司比较容易计划和决策,因为不再面临突如其来的通货膨胀的冲击。长期利率下降,投资者比较愿意把资金锁定数年,因为他们不那么担心投资价值降低。因为通货膨胀得到控制,联邦储备委员会可以让经济扩张的时间延长,避免过去造成衰退的那种高涨与暴跌的周期循环。这意味着联邦储备委员会现在有余地在经济增长因为亚洲危机或者其他某种原因而放慢时降低利率。    结果怎么样?增长率提高,利率降低,资本投资增加,生产率上升。联邦储备委员会两位经济学家1996年的研究表明,在通货膨胀适度的国家,价格上涨的幅度大大降低可以使增长率提高半个百分点。    另外,低通货膨胀会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由于长期利率降到5.8%以下,是从政府1977年开始发行30年期国库券以来最低的,公司比较愿意投资添置提高生产率的机器和设备。这些改善使它们能蓬勃发展而不提高价格,有钱作进一步投资。        新的危险    对消费者来说,低通货膨胀意味着收入适度提高可以使实际生活有明显的改善。在过去一年,工资和薪金只提高了3.4%,但这仍然大大高于消费物价的上涨。    这是好消息,但是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也会带来新的危险,具体地说,就是可能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或者价格下跌如果是生产率提高引起的,那可能是积极的迹象。但是,格林斯潘在讲话中讲到由于通货紧缩失控可能造成的损失,股票和房地产之类的资产的价格会下跌。    另外,宏观经济平稳增长不能保护一些公司不受猛烈的冲击。价格稳定意味着原材料和其他投入的价格不会上涨很多,但是公司也会发现难以从产出中得到更多收入。在钢铁和汽车等全球能力过剩的行业,公司的收入可能受到价格下跌的严重影响。    那些面临亚洲竞争的部门尤其是这样。在过去6个月,美元与日元的比价上升16%,与韩元的比价上升86%,与印尼盾的比价上升244%,亚洲的竞争者给美国公司造成很大的价格压力。在亚洲国家设法通过出口使经济回升的过程中,压力可能进一步增强。    人们还担心,如果公司不得不在劳工市场紧张的情况下为留住工人而付比较高的工资但又不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抵消这部分成本,公司的利润就会减少。    最可能看到价格稳定负面影响的公司是那些从事能源和原材料生产的企业。最明显的例子是石油。华尔街的分析家现在估计石油生产者1998年的利润下跌2%,低于一个月前利润平平的预测。    化工公司既看到无通货膨胀经济有利的方面,也看到不利的方面。随着油价的下跌,它们的一种主要原料的成本降低,但是这个行业也容易受全球生产能力过剩的影响。    尽管如此,只要不出现导致通货紧缩的暴跌,价格稳定是件好事。公司和消费者用了很长时间适应通货膨胀,现在他们正在学习怎样适应──并爱上──无通货膨胀。

3. 印度农业去年获得丰收

【德国《商报》1月6日报道】去年印度经历了其连续第十个好季风,使这个国家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好的粮食收成,达到1.98亿吨。但出口的粮食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茶农也从好天气中获得巨大好处。在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发生干旱时,印度降大雨,茶叶喜获丰收。在国际市场上,印度可以部分地弥补由于肯尼亚等国茶叶减产而造成的空缺。1997年1月至10月,印度的茶叶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调料生产领域,尤其是小豆蔻从雨量充沛中获得好处。去年小豆蔻的产量为6900吨,已经创造新纪录,今年可能打破这一纪录。但去年小豆蔻出口减少了一半。据印度小豆蔻协会估计,印度小豆蔻出口减少是危地马拉出口廉价小豆蔻所致,危地马拉的小豆蔻要比印度的便宜一半。    根据预测,本收获年度(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的糖产量为1420万吨,将比前一年减少40万吨。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产糖国和最大食糖消费国。本收获年度糖产量减少不是气候造成的,而是有政治原因。

第 5 版

1. 长野准备好了吗?

比赛设施不尽人意    【法新社长野1月14日电】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第十八届长野冬奥会将于2月7日开幕。但十几个新建比赛场馆的设施不尽如人意,冰球明星们将不得不在空间不大的冰球馆进行比赛。    耗资2.6亿美元修建的长野冬奥会速滑馆是世界最大的速滑馆之一,但是却最不大可能在那里创造出世界纪录。    长野市以没有时间进行调试为由,拒绝了要求更换一种可以提高速度的新型冰面的建议,据说这种冰面可以使阻力减少25%。    长野市长兼长野冬奥会组委会副主席冢田说:“在现在的冰面上已经创造了几项纪录,我们不想冒险换用新冰。”    冬奥会组委会原来保证修建可容纳12000名观众的冰球馆,而最后建成的“大草帽”冰球馆却只有8500个座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座“大草帽”在冬奥会后将改作它用,而另外一个冰球馆将在赛后改建成游泳馆。    临时居所奥运村    【法新社长野1月14日电】欢迎到长野奥运村来,这里有堆成小山似的避孕套和让大个子运动员难以受用的小浴盆。    奥运村负责人说,为防止艾滋病,近年来国际大型体育盛会都将避孕套列为必备用品。日本一家大型橡胶制造厂已决定向奥运村的医疗中心无偿提供3.6万个避孕套。在冬奥会开幕后的16天里,将有大约3000名运动员和官员住在奥运村。    新建的奥运村坐落在市郊,占地19公顷,附近只有一座迪斯科舞厅,营业时间到午夜。还有一个外观像体育馆的24小时营业的咖啡厅,可接待300个客人。    奥运村共有1030套单元房,楼房多为5层或者6层,冬奥会结束后,这些房子将出租或卖给当地居民和政府官员。有70%的单元房是按照中低档标准建造的,全部房间都铺有地毯,不过在冬奥会后将更换成“榻榻米”。组委会租用的木床是1994年广岛亚运会和1995年福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用过的旧床。    卫生间的浴盆看上去像是锯短了的棺材,高个子运动员只能屈就了。奥运村负责人介绍说,以日本人的标准来看,浴盆的大小合适。考虑到冬奥会后房子将出售或出租,日方不能为外国选手提供更大的浴盆。    运动员们可以在宗教中心寻找心灵的安宁,这里有三个礼拜堂。堂中没有什么特别的布置,因此可供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士使用。    没雪愁雪多也愁    【路透社长野1月15日电】又一场大雪14日降临长野后,人们担心恶劣的气候和大雾将推迟冬奥会男子的速降比赛。    长野冬奥会组委会官员说,定于2月8日举行的男子速降场地在14日下了53厘米厚的雪。这场大雪目前还没有停下来。    组委会官员说,这场大雪消除了人们对越野滑雪场地可能缺雪的忧虑,但又使人们担心,恶劣的气候将使男子速降滑雪不可能按照计划举行。    官员们说,如果天气恶劣,他们将不得不推迟出发点高的男子速降滑雪比赛,或降低比赛的出发高度。    官员们说,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温度,这使山上的雾气比通常更多。这是组委会当前最感忧虑的事情。    IBM确保电脑运转    【法新社长野1月15日电】美国IBM公司14日保证说,在长野冬奥会上不会出现类似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出现的计算机故障,当时计分系统一片混乱。    IBM  公司客户部主任唐先生说,长野冬奥会专为新闻界提供的计分和传送系统已经过14个月的试用。国际奥委会、国际各专项体育运动委员会和世界主要通讯社都参加了试用工作。仅IBM公司就进行了5万次试验。    预计将有8000名记者采访长野冬奥会,记者与运动员的比例为4∶1。在奥运村和各比赛场馆将安装1300多个计算机终端,用英文、法文和日文发布赛况。    为以防万一,IBM公司还成立了一个应付计算机故障的中心。    防震列为安全首位    【法新社长野1月14日电】在长野冬奥会安全主管要检查的清单中,地震被列为首位。组委会负责安全的官员原说:“我们最重要的应急计划是针对地震。我们必须有能力尽可能既快又安全地疏散人员。”    对于国际奥委会来说,日本作为一个安全国度的神话已经不再成立,尤其是在发生了神户大地震和东京地铁神经毒气案之后。    国际奥委会负责人一再询问长野冬奥会是否会受到奥姆真理教和地震的干扰。原说,奥姆真理教的领导人已经被监禁,等待审判,但他承认,由于冬奥会期间正值第四次太平洋火山喷发周期,所以无法预测地震。    他还说,至今没有发现恐怖分子要袭击冬奥会目标的可能,“但是我们不会掉以轻心”。在冬奥会期间,组委会将动员1000名安全警卫和2000名自愿者,此外还有从其他地区调遣的6000名警官。    力求办出日本特色    【法新社长野1月13日电】即将举行的长野冬奥会可能在保护环境方面无法与利勒哈默尔的“绿色”冬奥会媲美,但相对于有些问题的亚特兰大奥运会而言至少应该有改进。    财政困难的组委会已经投入额外日元,用于改善计算机信息和成绩系统。所需资金大多来自债券发行。估计总投资在1650万亿日元(138亿美元)左右,其中包括修建高速列车和道路的开支。中央政府只承担一半费用。    组委会负责人小林不愿将长野冬奥会与前几届奥运会相比,他表示希望把这次冬奥会办成具有日本和亚洲特色的奥运会,其中严格的组织和管理是根本。    图片说明:长野冬奥会的招贴画

2. 历届冬奥会举办情况

┏━━━━━━━━━━━━━━━━━━━━━━━━━━━━━━━━━━━━━━━┓┃                              历届冬奥会举办情况                                                                                          ┃┠───┬───┬───────┬─────┬─────────┬───────┨┃      │ 时间 │   举办城市   │   国家   │ 参赛国家和地区数 │   项目设置                               ┃┠───┼───┼───────┼─────┼─────────┼───────┨┃ 1、  │ 1924 │    夏蒙尼    │   法国   │        16        │  4大项14项                                           ┃┠───┼───┼───────┼─────┼─────────┼───────┨┃ 2、  │ 1928 │   圣莫里茨   │   瑞士   │        25        │  5大项14项                                         ┃┠───┼───┼───────┼─────┼─────────┼───────┨┃ 3、  │ 1932 │  普莱西德湖  │   美国   │        17        │ 4大项14小项                                    ┃┠───┼───┼───────┼─────┼─────────┼───────┨┃ 4、  │ 1936 │   加米施─   │   德国   │        28        │ 4大项17小项                                      ┃┃      │      │   帕藤基兴   │          │                  │                                                                          ┃┠───┼───┼───────┼─────┼─────────┼───────┨┃ 5、  │ 1948 │   圣莫里茨   │   瑞士   │        28        │ 5大项22小项                                      ┃┠───┼───┼───────┼─────┼─────────┼───────┨┃ 6、  │ 1952 │    奥斯陆    │   挪威   │        30        │ 4大项22小项                                        ┃┠───┼───┼───────┼─────┼─────────┼───────┨┃ 7、  │ 1956 │ 科蒂纳丹佩佐 │  意大利  │        32        │ 4大项24小项                                ┃┠───┼───┼───────┼─────┼─────────┼───────┨┃ 8、  │ 1960 │    斯阔谷    │   美国   │        30        │ 4大项27小项  ┃┠───┼───┼───────┼─────┼─────────┼───────┨┃ 9、  │ 1964 │  因斯布鲁克  │  奥地利  │        36        │ 6大项34小项  ┃┠───┼───┼───────┼─────┼─────────┼───────┨┃ 10、 │ 1968 │   格勒诺布   │   法国   │        37        │ 6大项35小项  ┃┠───┼───┼───────┼─────┼─────────┼───────┨┃ 11、 │ 1972 │     札幌     │   日本   │        35        │ 6大项35小项  ┃┠───┼───┼───────┼─────┼─────────┼───────┨┃ 12、 │ 1976 │  因斯布鲁克  │  奥地利  │        37        │ 6大项37小项  ┃┠───┼───┼───────┼─────┼─────────┼───────┨┃ 13、 │ 1980 │  普莱西德湖  │   美国   │        37        │ 6大项38小项  ┃┠───┼───┼───────┼─────┼─────────┼───────┨┃ 14、 │ 1984 │   萨拉热窝   │ 南斯拉夫 │        49        │ 6大项39小项  ┃┠───┼───┼───────┼─────┼─────────┼───────┨┃ 15、 │ 1988 │   卡尔加里   │  加拿大  │        57        │ 6大项46小项  ┃┠───┼───┼───────┼─────┼─────────┼───────┨┃ 16、 │ 1992 │  阿尔贝维尔  │   法国   │        64        │ 6大项57小项  ┃┠───┼───┼───────┼─────┼─────────┼───────┨┃ 17、 │ 1994 │  利勒哈默尔  │   挪威   │        67        │ 6大项61小项  ┃┠───┼───┼───────┼─────┴─────────┼───────┨┃ 18、 │ 1998 │     长野     │             日本             │ 7大项68小项  ┃┠───┴───┴───────┴───────────────┴───────┨┃                           (原载日本《朝日新闻》)                                                                                 ┃┗━━━━━━━━━━━━━━━━━━━━━━━━━━━━━━━━━━━━━━━┛??

3. 冬奥会圣火屡灭 组委会要求调查

【美联社东京1月12日电】从日本各地向长野进行的冬奥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开始仅一周,火炬就已经熄灭了七次,其中有一次火炬根本点不着。    日本一家报纸说:“这(指火炬熄灭)可能还会发生。圣火熄灭了。”    冬奥会组委会官员已经要求设计火炬的公司对此进行调查,但公司否认是火炬本身的问题。    组委会官员们承认,在进行接力活动的第二天火炬熄灭,是因为当时刮起了强风。但在今天火炬再次熄灭时,天空仅下着小雨。这样看来,天气并不是火炬熄灭的决定因素。    他们认为,如果不是天气因素,那就可能是火炬柄内固定丙烷气罐的螺丝松动了。但他们强调,无论火炬走到哪里,都有援助火苗跟着,可以保证火炬在冬奥会开幕前顺利抵达。    像这种火炬还没有抵达奥运会赛场就出现熄灭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一家体育报纸在上周透露,1964年东京奥运会曾出现过这一问题。

第 6 版

1. 文格罗夫:用小提琴歌唱的人

【德国《明星》画刊12月11日一期文章】题:用小提琴歌唱的人    刚满23岁的马克西姆·文格罗夫,来自寒冷的西西伯利亚首府新西伯利亚。他出身贫穷,而贫穷显然正是雄心壮志的最好动力。    这个固执的小家伙不仅有一颗热爱小提琴的心,还有一双适合拉小提琴的手。一般初学者要练几年才能掌握这种“折磨演奏者和聆听者的乐器”(亚沙·海费兹语),用它奏出悦耳的音乐来。    就大多数小提琴手而言,可以听出他们拉出的声音产生于弓与弦的摩擦,而对文格罗夫,声音像是于无声处迸发出来的。    文格罗夫的启蒙老师加林娜·图尔恰尼诺娃说,这样的孩子“百年才出一个”。    他4岁8个月时开始学琴,且具有那种操纵每次按弦动作的“手指记忆力”。他有毫不费力地协调“最急板经过句”速度的反应能力。    1981年,文格罗夫与老师一起转至莫斯科音乐学院时才7岁。可他说:“1984年我被萨查尔·布龙班录取时才真正进入了音乐世界。”    一年后,他获得了波兰卢布林亨利·维尼亚夫斯基大赛的少年组冠军。也许他也能在1986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赛上获奖,可是由于年龄太小,他只能不计成绩参加比赛。1989年他随萨查尔·布龙老师来到吕贝克。翌年,他在伦敦夺得了卡尔—弗莱施大赛的第一名。    16岁时,文格罗夫决定自己赤手空拳打天下。他中断了在布龙处的定期上课,随全家移居以色列,并踏上了成名之路。1990年就有报道称他的演奏“有弗里茨·克赖斯勒的魅力,音色如戴维·奥伊斯特拉赫”。    1994年,他被《留声机》杂志选为“年度艺术家”。去年,这个“马拉松选手”一共举办了130场音乐会,比他为自己所定的限度多了40场。

2. 俄罗斯戏剧元老贡恰罗夫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月2日电】俄罗斯戏剧舞台元老之一、莫斯科马雅可夫斯基剧院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前苏联人民演员、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教授安德烈·贡恰罗夫日前度过了自己的80华诞。    为表彰贡恰罗夫为发展戏剧艺术所做的突出贡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颁布命令授予其三级祖国功勋勋章。    虽年事已高,贡恰罗夫仍未告别舞台艺术。在漫长的演艺生涯中,他在莫斯科各大剧院导演了百余部戏剧作品。    当年,贡恰罗夫是在全俄戏剧协会的前线剧院走上戏剧导演道路的。    他不足20岁时就开始从事教育。从那时起,“教师—教育学生”这一金科玉律一直鞭策他前进。    去年底,莫斯科举行了国际戏剧节,以庆祝贡恰罗夫导演暨教学生涯满60周年。    许多当今著名的艺术家、贡恰罗夫昔日的学生都登台献艺。其中包括雅库特自治共和国文化部长兼人民剧院负责人安德烈·鲍里索夫。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吉普赛式剧院──罗门剧院的负责人尼古拉·斯利琴科也称自己是贡恰罗夫的学生。    贡恰罗夫的才华不仅限于戏剧领域。就在他80岁生日前夕,俄罗斯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贡恰罗夫的两卷集《我的艺术爱好》。马雅可夫斯基剧院现在仍在上演他颇受观众喜爱的新作《戏剧罗曼史》。

3. 美20世纪诗歌奠基者莱弗托夫去世

【法新社西雅图12月23日电】美国著名诗人丹尼斯·莱弗托夫因患淋巴瘤于20日死于西雅图的家中,终年74岁。她的抒情风格受到了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影响。莱弗托夫是她所在时代自由诗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莱弗托夫自1946年以来共出版了20多本诗集,其主题既有对大自然近乎神秘的沉思,也有充满政治性的反越战呐喊和反女性歧视,内容十分广泛。    诗人兼翻译家萨姆·哈米尔对《西雅图时报》说:“从许多方面来看,莱弗托夫都是(她那个时代)最有影响的人物,她是人民的诗人。”    莱弗托夫从1981年至1994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她的学生、西雅图诗人埃米莉·沃恩说:“通过部分地改变自己的审美观,她为20世纪美国诗歌的确立和形成做出了贡献。”    莱弗托夫的诗作风格倾向于她自己所说的“朴真形式”,这一思想是她50年代与意象派诗人威廉斯进行友情交往时受到启发而萌生的。她这么写道,朴真形式的诗歌摒弃了传统的格律,它是情感能量的体现,是“知觉的运动”。但是与50年代后期风行一时的“自发”诗歌不同,莱弗托夫的诗作在描写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方面颇有节制。    莱弗托夫作为一名诗歌理论家和批评思想家也表现了同样的严谨风格,她出版有好几本论文集,并有三卷诗歌译作。与莱弗托夫相识相交近30年的哈米尔说:“她在诗歌的开放形式方面所撰写的诗论文章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具有雄辩力的。她是一位杰出的评论作家和优秀的诗人,也是我曾经见过的最不矫饰造作的诗人之一。”    莱弗托夫曾荣获过雪莱纪念奖、罗伯特·弗罗斯特奖章、勒诺·马歇尔奖和兰南奖。她还获得过古根海姆研究基金和美国全国文学艺术研究会基金,并被10余所美国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莱弗托夫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伊尔福德,并在那里接受教育。她的父亲是一位俄罗斯籍犹太人,后改信基督教并在伊斯坦布尔遇上了她的母亲──一位来自威尔士的教会学校的教师。    1948年,莱弗托夫随美国丈夫米切尔·古德曼移居美国并于1955年加入美国国籍。

4. 俄著名作曲家斯维里多夫随声而去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月6日电】俄罗斯已故伟大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维奇生前称自己最富天才的弟子格奥尔基·斯维里多夫为俄罗斯音乐的骄傲。    斯维里多夫本人及其音乐作品永远载入俄罗斯文化史册。1月6日,斯维里多夫因心肌梗塞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3岁。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发表讲话称,斯维里多夫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斯维里多夫1915年12月16日生于库尔斯克州。父亲是邮电局局长,母亲是教师。1936年,斯维里多夫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在作曲班和钢琴班学习。早在学生时代,他就谱写出了一组浪漫曲,初次显露出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他谱写的乐曲旋律鲜明、和谐悦耳。斯维里多夫的创作主题是祖国、祖国的历史命运和人民的生活。其作品多为声乐交响诗,其中有《纪念谢尔盖·叶赛宁》、康塔塔《无声的罗斯》、《彼得堡之歌》、《春天大合唱》、《热情清唱剧》、康塔塔《雪花飘飘》等。    斯维里多夫对传统的声乐和交响乐体裁,如清唱剧、康塔塔和浪漫曲进行了重大革新,创立了自己风格的声乐,如清唱型音乐交响诗、现代合唱音乐等。管弦乐合奏曲《时代在前进》和《暴风雪》(为诗人普希金的中篇小说谱写的配乐组曲)也很流行,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斯维里多夫曾荣获苏联时代的最高奖赏,以及音乐社会活动家和苏联人民艺术家等崇高称号。1997年他荣获俄罗斯总统奖。

5. ’97美国最佳图书(六)

《梅森和狄克逊》    作者  托马斯·平钦    (亨利·霍尔特公司出版)    托马斯·平钦最好的小说是一部才情横溢的作品。小说的结构是古典喜剧的结构:18世纪中期,勘测员杰里迈亚·狄克逊与他的配角、天文学家查尔斯·梅森一道勘测宾夕法尼亚州与马里兰和西弗吉尼亚州、即北方与南方的界线。    小说的叙述者称,历史需要撒谎者、伪造者和性情乖张者的关照;因此,平钦也兴高采烈地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这个关于绘制地图的故事变成了一场对宇宙秩序的探索;其目的是向我们证明,理智并不足以洞悉世界的秘密。    书中大量的幽默都利用了年代误植(故意使所叙人、事与年代不符──本报注):历史、神话、轶闻趣事和夸张手法的运用相得益彰。    菲尔丁式的现实主义叙述风格不时被一些典故所打破;这些典故不仅贯穿古今,而且涉及到平钦的其他小说和20世纪的许多名作。    引经据典和自我意识构成了阅读本书的一大乐趣。    商人、妓女、酒吧招待、印第安人、咖啡因上瘾者、术士、水手、诗人、牧师等跃然纸上的角色,以及华盛顿和富兰克林等受人崇拜的历史人物都考验着读者的理解力。    至于梅森和狄克逊,他们是平钦笔下最有深度的人物。尽管他们面临困惑、性格乖戾、心怀怨恨、处境孤独,但他们会唤起读者的同情,也许还有喜爱。(六)

第 7 版

1. 神户新建房屋耐震性高

神户的地价比东京低,所以很多人都有能力盖平房,而且较矮小的房屋,在地震的时候,安全程度亦比高楼大厦高。经过1994年神户大地震的洗礼,新建的平房亦更加重视整间房屋的防震设计。    经过神户地震以后,很多当地的居民想法都改变了,即使有些人的生活条件比较好,新建的房屋亦不再追求豪华,只求简朴,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便可以。    这类铁骨轴组的接合,只是利用骨组与骨组之间的支架,吸收震荡,卸去不少震力。    经过不断的努力,日本发展出不少防火、隔热等先进的建屋设计。    新建的房屋,大都以高强度的铁架为骨干,支撑整间房屋,这种骨架的设计,拥有高度吸震效能,如果再遇上地震的冲击,伤亡程度亦可以减至最低。    除了以金属架制造吸震系统外,亦有以木材来组合这种吸震系统。(原载香港《快报》)

2. 日本木质宝塔抗震揭秘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2月20日一期文章】题:宝塔不倒的原因    木质宝塔安然矗立    在台风肆虐、地震频繁的日本,最高而且外表似乎最脆弱的古建筑──500多座木质宝塔──为何能够安然矗立几个世纪?记录显示,在过去的1400年里,只有两座宝塔倒塌。有许多宝塔消失都是在闪电或内战中被焚毁的。1995年的阪神地震后果惨重,有6400人丧生,高架公路和办公大楼被震塌,神户的港口区被破坏。然而,附近京都东寺神庙中那座气宇轩昂的五层宝塔却完好无损,尽管地震摧毁了近处若干高度较低的建筑。    多层宝塔是在6世纪随佛教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中国人主要用石头建造宝塔,塔内设有楼梯,除了用于佛事外,宝塔还被用于观察了望。不过在日本,人们对宝塔的建筑方法作了很多改变,使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日本人仍然使用木材──而且他们认为没有理由在塔内设置楼梯,以免把整体设计弄得一团糟。日本宝塔的上面几层并没有实际用途,事实上有的塔常常不设楼梯。京都精华大学的建筑学教授植田石说:“日本宝塔从了望塔发展成了观赏塔──从而成为一种艺术品。”    宽大的悬挑塔檐    除了地震外,日本列岛与其西北面的大陆之间的最大差别是降雨量的不同。日本的年降雨量比中国多一倍以上,因此日本的建筑工匠长期以来学会了把建筑物的屋檐做得伸出墙壁很多,从而避免雨水浸泡墙壁和渗入地基后使土壤变软、最终引起建筑物坍陷甚至倒塌。中国和韩国的宝塔没有日本宝塔常见的那种悬挑塔檐。日本的庙宇建筑利用独特的交错悬臂梁支撑屋檐,因此可以使屋顶的伸出部分达到建筑物整体宽度的50%或者更多。此外,连续的悬臂支撑使屋顶坡度由内向外逐渐变缓,从而构成日本传统建筑物独有的悬链状屋顶线条。许多日本人对这样的线条情有独钟,因为它会令人想到富士山倾斜的山坡和松树下垂的树枝。    粗大的中心柱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人认为,就像高耸的松树一样,日本宝塔在面对台风或地震的袭击时,只是──利用其粗大的树干状中心柱──收缩和摇摆,就能安然无恙。然而答案并非如此简单。    有若干因素使得宝塔抵御袭击的机理与松树完全不同。最令人奇怪的是树干状的中心柱根本不承受负荷。在有些宝塔的设计中,中心柱甚至不挨着地面,而是从塔顶悬垂而下──悬挂于建筑物中央的一口直达地面的井中,周围留有一定间隙。建筑物的重量全部由外围的12根大柱子支撑,它们构成了建筑物的方形周边,此外在宝塔内部的小方形的4个角上也有柱子支撑。        承重柱、土瓦及木支架    宝塔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由于宝塔外形呈下大上小的锥形的缘故,承受建筑物重量的垂直柱没有一根是与上层相应部位的柱子相连的。换句话说,在五层宝塔中连一根从上到下贯穿整座塔的承重柱都没有。这样的设计在日本现行的建筑规范中是不允许的,如今建造的两层或三层木楼必须有从楼顶直到地基的贯穿柱。日本宝塔的第三个特点是伸出塔体的宽大塔檐上铺有沉重的用黏土烧制的瓦块。倘若它们是被积雪压弯了的树枝,恐怕很小的风就会把它们从树干上扯下。要减轻塔檐的负荷并不是难事──例如可用木瓦代替土瓦。可见,塔檐的重量及其大小肯定是宝塔能够幸存下来的线索。    使宝塔不同于树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每一层与相邻层之间竟然没有相互连结,这越来越让人匪夷所思了。宝塔的各层只是像一摞帽子一样叠在一起,起连结作用的是各层地板之间配合得相当宽松的木支架,它们使宝塔的每一层都能左右滑动。    揭开宝塔不倒之谜    在揭开宝塔稳定性的奥秘之前,还有一个奇怪的问题需要回答:如果宝塔的中心柱不起结构性的作用,其用途究竟是什么呢?它是整座塔使用的最大的木料。由于中心柱采用笔直的直纹柏树作为原料,十分昂贵。它的功能不可能只是为了支撑塔顶的装饰物──可以找到远为简便的办法来固定塔尖。更加意味深长的是,中心柱完全是日本的发明,在别处的宝塔里还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于是,我们找到了日本宝塔之谜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线索。了解中心柱作用的最好办法,是观看京都工业大学结构工程师石田周造制作的录像片。石田由于孜孜不倦地研究宝塔建筑独特的力学原理而被学生们戏称作“宝塔教授”。他制作了一系列宝塔模型,并在实验室的振动台上进行了试验。    在石田制作的宝塔模型中,有些模型的中心柱与地面相连,这在6-8世纪建造的宝塔中很常见。其他的模型则仿照以后的宝塔设计,中心柱竖在宝塔二层的一根梁上,或者从第五层起向下悬挂。石田发现,与完全不设中心柱的模型相比,中心柱固定在地上的模型坚持的时间最长,其牢固程度至少比其他带中心柱的任何宝塔模型高一倍。    古代的工匠们通过反复实践得出结论,如果受到来自侧向的巨大推力,可以让自由地堆叠在一起的宝塔各层互相独立地来回滑动。从旁边看,宝塔就像是在跳蛇形舞──每一层的运动方向与相邻层相反。但是如果在宝塔中央的竖孔中放入类似可拆式固定螺栓的粗大中心柱,塔的每一层就会受到约束。塔层与中间的柱子发生撞击,从而避免在某个方向摇晃过度。此外,每当塔层与内部的中心柱碰撞时,它把一些能量转移到中心柱上,后者会立即把这些能量安全地释放到地面。    简言之,中心柱所起的作用就像是一根巨大的静止摆杆,不同塔层互相独立的振动所产生的微弱推力是无法使之晃动的。尽管古代的工匠不懂数学,但他们似乎深谙今天所谓的“调谐质量阻尼”理论的精髓。正是这种技术使得霞关大楼(历代日本政府办公处)能够安然渡过强烈的地震。那么,盖有沉重瓦片的异常宽大的塔檐又有什么作用?可以把它们当作是走钢丝者手里的平衡杆。由于惯性作用,平衡杆两端的质量越大,走钢丝者就越容易保持平衡。宝塔的道理也是如此。

第 8 版

1. 戊戌变法已百年 神州改革换新颜

【香港《亚洲周刊》1月18日一期文章】题:变法带来变局改革改换神州    站在新的一年门槛上回望,戊戌变法已整整100年了;邓小平推动的改革进程也延续了20年。过去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史以改革开场,又在改革中结束,那是历史的偶然?或是社会变化的简单循环?还是有更深的含义?    在80年代中国大陆的政坛和知识界,每当改革的气势转衰受挫时,就会冒出“历史上凡是搞改革的都没有好下场”的说法,也会有人声言要当20世纪末的谭嗣同等“六君子”。可见,戊戌变法103天在刀光血泊中失败的阴影,一直都压在当代改革者的心头。    但是,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竟然持续了20年之久,而且会延续到下个世纪。改革本身已具有某种自我推进的动力,走出了第一步,就不可能不走出第二步、第三步……    过去100年中国变化很大,男人没有了辫子,女人没有了小脚,北京没有了皇帝,香港也不再由英国人统治。但中国社会从封闭、贫穷、腐败、专制和停滞,向开放、民主、文明和现代化转变仍然没有完成。    百年前变法、改良的失败,把中国推向了革命。如果把文化大革命计算在内,七八十年的战争和政治动荡摧毁了旧体制,却仍未实现数代人憧憬的理想。被革命搞得精疲力竭的中国人终于停了下来,重新思考应走的道路,那就是“三中全会”的真正含义;从革命转入改革,从破坏和斗争转回建设和稳定,正是邓小平最大的功绩。    这20年改革开放,给中国大陆带来的物质变化是世所公认的,变化更大的却是人的观念。正是在新观念的推动下,改革才可能如此持久地进展下去。主编《与总书记谈心》一书的北京青年学者翁杰明就认为,当前中国大陆民众对改革的支持已具有“现实的理性的基础”,决策者也开始形成新的思维方式。    20年前,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起步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改革者手中最锐利的武器。去年中共“十五大”为姓“社”姓“资”的长期争议划上句号,为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清除了意识形态的障碍,同样是基于“实事求是”的精神。现在,中国大陆已开始寻求建立一种能“保证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制度和体制”,而不是光靠领导者的明智。    从邓小平开始,中国大陆领袖开始懂得,“必须首先分析他所处的时代的广大群众有什么实际的需要,然后根据经济、社会的客观情况,采取各种办法满足广大群众的这些需要”。    革命者的脑中多有未来理想王国的模型,改革者则需要不断修正目标。20年前的“三中全会”带来了所谓“思想解放”,但那时候,即使邓小平本人都不会料到十多年后中国大陆会全面走向市场经济。    但是,仍有不少人批评中国大陆的改革太慢,批评北京没有同时推行政治改革。政治改革缓慢,并对整个改革造成越来越显著的障碍,是连北京主政者都承认的事实,但是并不等于说目前必须立刻全面推行政治改革。与此相比,国有企业改革无疑更加紧迫;如果今天国企改革与政治改革在中国大陆同步进行,后果将不堪设想。

2. 台军方秘密演习“兵推”

【台湾《联合报》1月16日报道】据了解,国军刻正举行一项代号“精实十三号”的年度高司演习兵棋推演,针对中共高科技战争及可能的威胁发展,验证国军二代兵力整建的抵御能力,据以参考修订台澎防卫“固安计划”;其间发现诸如空军基地在中共空中攻击下防护力不足,以及演习想定守旧,未跟上中共新战术发展等缺失。    据了解,此一等级属“极机密”的高司兵推,先由陆海空三个军种总部分头进行;再由总司令率高级幕僚,在国军“衡山指挥所”坑道内进行数日的全军电脑兵棋和沙盘推演,由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唐飞主持,最后由参谋总长罗本立总结讲评。演习结果,也将呈报三军统帅李登辉总统,并择其部分在年度内“汉光演习”时进行实兵演练验证。    据了解,此次演习轮由陆军主办,相关“想定”主要由陆军拟具。台北大直“衡山指挥所”内的“精实十三号”已进行多日,刻已步入较后阶段的参谋本部阶层。

3. 多尔签约担任台在美代理人

【法新社华盛顿1月13日电】台北代表处的一位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前参议员和前总统候选人鲍勃·多尔签署了一项契约,担当台湾在美国的代理人。    这位发言人说,这项契约是12月份同多尔在华盛顿的律师事务所签订的,作为改善美台关系的努力的一部分。    《华盛顿邮报》和其他新闻报道说,多尔的律师事务所作为“注册代理人”代表台湾,但是根据美国的法律,多尔将不当国会中的“院外游说集团成员”。    【中央社华盛顿1月13日电】美国前总统候选人多尔担任合伙人的华府律师事务所今天发表声明,强调多尔感到“非常荣幸能代表台湾”,这与多尔过去服务国会37年间一贯支持台湾的立场完全一致。    根据这家律师事务所和台北驻美代表陈锡蕃签署的合约载明,合约自1997年12月1日起生效,为期6个月,中华民国政府将支付每月3万美元费用,其余杂项开支在6个月期间,不得超过2万美元上限,约满后双方将逐月续约,除非中华民国方面要求解约。    记者向司法部取得的登记文件显示,这家律师事务所登记的代理业务,“主要是(代表台湾)和克林顿政府及国会领导阶层建立与强化沟通管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13日文章】题:多尔登记担任台湾的外国代理人(作者  鲁思·马库斯)    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已登记担任外国代理人,帮助台湾改善它同美国国会和政府的关系,这引起民主党的批评者提出控告,他们说,这个安排违反多尔同众议院议长金里奇达成的不进行游说活动的贷款协议条文。    金里奇在获得众议院道德委员会批准向多尔借15万美元付清他自己因道德问题而被处罚的30万美元时说,如果多尔成为一个登记注册的院外活动集团成员,他将更换多尔和一家银行的安排。    台湾在这里已经有一大批说客,在多尔去年5月份到那里去了一次后,台湾决定雇佣多尔和这家法律事务所。

4. 日刊文章:华人企业经营方式将影响世界

【日本《中央公论》月刊1月增刊号文章】题:商学院学不到的(作者  亚洲商学院教授戈登·雷丁)    如今,在中国这样的巨大试验室中出现了新式企业,这就是人们认为逐渐接近资本主义的企业。    世界上的企业经营者恐怕会意识到,这些中国式企业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将具有竞争力。可以认为,亚太地区已经确立的中国人的地区性大家族经营网络将会在1998年进一步加强。地区企业将会从这种大型联合企业中走向世界,有些企业会加入到世界大型企业的行列之中。    目前,在中国大陆以外生活的华人和华侨的数量达到5000万左右,他们恪守着祖先留下的经验教训,其行动准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信赖家族,服务于家族,依靠家族。    第二,建立人际关系网,奉行交友之道以维系这种关系。    第三,设法巴结那些可能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影响的实力人物。        第四,摆出儒教式家长的姿态便可得到部下的忠诚和效劳。    上述准则是在任何一种中国社会中生存的规范。这一准则就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美国股份公司进行限制一样,具有约束力。    如今,那些离开中国而生活在南中国海地区的中国人,在经济上也已建立了这样一种基础。对于这些中国血统的人来说,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以及当今的中国都是他们的乐园。    在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华人和华侨已经建立的基础就是以等价劳动的形式形成的资产,这种资产合计将达到3000亿美元。中国人的这种巨大的海外网将发挥一种火炬作用,这种让人刮目相看的“中国热”不仅会持续到1998年,而且会持续到中国发展成为与日本同样富裕之时。    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被认为是一个不太重视政治界限的巨大市场。中国人最清楚什么叫同盟。在经验不足的领域里,家长具有在技术和经营上寻求帮助的能力。他们建立起像蜘蛛网一样复杂的组织,因此,即便是那些不是中国血统的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也不会产生问题。然而,对于一些具有战略性质的重要问题,他们依然是在家庭的晚餐桌上讨论。无论是古板的官僚企业,还是具有随机应变能力的企业,都很难插手到由家族控制的企业当中。这种家族控制的企业有以下四大优势:    第一,既能够以闪电式的速度做出决定,也能够实际落实决定。    第二,他们首先靠本能行事,在赢利之后再逐渐制定计划。    第三,成功的家长都具有集资的本领。    第四,这种产业或企业长期形成的经营模式或秘诀不会因经营者的改变而云消雾散。    这种体制将使中国获得新生。    中国人已经控制了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看来那些精于谋利的西方企业在1998年将不得不为理解这些华人和华侨而煞费苦心。

5. 俄国人开始热衷于来华旅游观光

【俄通社—塔斯社北京1月15日电】1997年,逾81.3万俄罗斯人凭旅游或商务签证来到中国。这一数字几乎比头年多26万。    在对中国进行旅游商务活动人数最多的10个国家中,俄罗斯居第二位,仅次于日本。去年旅游中国的日本人达158.2万。    中国负责商务、旅游的官方发言人指出,今后两三年俄联邦有可能在人员往来方面成为中国主要的伙伴,大部分俄罗斯游客参与“倒爷”活动,每年这项活动都给中国国库增添大量的美元现金收入。    在外来游客的增长速度方面,俄罗斯仅次于台湾。去年,有420万台湾人到大陆观光,比上一年增长了22%。    1997年,到中国观光旅游的外国游客共743万人,这个数字不包括来自香港、台湾和澳门的游客。来自邻国蒙古的游客人数也在增加。

6. 香港成立策略发展委员会

【香港《天天日报》1月17日报道】港府昨日公布由特首董建华为主席的策略发展委员会成员名单,负责研究十年以上香港长远发展策略,在短期内还会委任一个由专家组成国际顾问团,协助委员会研究工作。在13名被委任的成员中,只有一名来自劳工背景的成员,但委员会秘书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萧炯柱表示,委员会提出的政策均会进行咨询,看不到不照顾基层的危机。    行政长官是在去年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提出,由他亲任主席的策略发展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官员、工商、金融、基层等界别人士和学者。委员会将从经济、人口资源、教育、房屋、土地、环保、与内地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务求香港的资源得到适当运用,使香港能够跟上世界竞争潮流,保持旺盛的经济发展活力。    港府昨日正式公布策略发展委员会十四名成员,成员还包括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财政司司长曾荫权、行政会议召集人钟士元和学术界、专业界和地产界等人士,委员的任期为两年。委员会将在短期内委任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国际顾问团,协助委员会制订建议,帮助委员会以国际视野考虑香港的长远需要和目标。而首次会议预料将会在下月举行。    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萧炯柱表示,策略发展委员会是港府首次成立的类似组织,就香港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作方向性的研究,而经济发展前景相信是委员会首要研究的项目之一。    萧炯柱强调,策略发展委员会主要是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并非决策性的组织,具体的决策仍是有关的政策局和行政会议的责任,政策作出决定还会依循港府过往的工作方式,作出详细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