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1-30

第 1 版

1. 金沙萨发生枪战

二十八日早晨两支部队在刚果(民)首都兵营和总统官邸附近两次发生枪战,共打死十一人,开枪原因不明。有消息说,这是忠于总统和反总统的军队之间发生的冲突。(法新社)

2. 西班牙将投资研制欧洲战斗机

西国防部二十八日说,投资额为九千八百八十亿比塞塔(约合六十五亿美元),能生产八十七架战斗机和一百九十四台飞机发动机。(法新社)

3. 俄印就按许可证生产苏--------30MK战斗机一事举行谈判

这是俄罗斯苏霍伊军工综合体发言人二十八日透露的。(俄通社|塔斯社)

4. 欧盟明年开始就接纳新成员进行谈判

英国外交大臣库克二十八日表示,英国希望波兰和其它新成员作为平等的伙伴加入欧盟。(路透社)

5. 欧盟和地中海国家环境部长通过改善地中海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各国环境部长二十八日举行会议,保证在非政府组织、私人企业和捐赠者的帮助下执行这一计划。(法新社)

6. 叶利钦二十八日宣布明年一月访问车臣

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的发言人当天表示,车臣总统一贯赞成与莫斯科进行建设性对话。(俄通社|塔斯社)

7. 久加诺夫称俄共决心争取让国际社会取消对伊拉克制裁

他是二十八日会见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时作出这一表示的。(俄通社|塔斯社)

8. 桑兰西说将留在柬同洪森政府作斗争

这位反对党领导人二十八日还说,在抨击政府时将采取较温和的态度。(美联社)

9. 货币危机影响马来西亚防务计划的实施

马来西亚二十八日宣布,为了减少外汇开支,马将推迟实施购买军用直升机和装甲车以及由外国训练其部队的计划。(美联社)

10. 日本同意向韩国提供财政援助

韩财政经济院长官林昌烈二十八日访问日本并同大藏相三冢博举行会晤。日同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框架内,向韩国提供财政援助。(路透社)

11. 俄报文章:俄美应与中国互利合作

【俄罗斯《消息报》11月27日文章】题: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的活跃因素(作者 斯·孔德拉绍夫)      美国对俄罗斯的兴趣下降,这不是什么秘密,连美国的老百姓也对俄罗斯漠不关心。谁取代了俄罗斯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呢?      罗伯特·布莱克威尔是哈佛大学教授,当过大使,曾是美国总统的苏联问题特别顾问,他现在花大量的时间研究中国问题。这是美国人兴趣转换的一个典型。      在莫斯科郊区的博尔饭店,一些资深的美国和俄罗斯专家举行了研讨会,布莱克威尔发表预见说:“对美国来说,在所有的双边关系中,美中关系是最重要的,这至少将持续25年。”      教授理查德·库珀认为,中国把意识形态与经济分开,至少在今后20年选择了稳定发展的道路,没有稳定就不会有经济的增长。      他说,俄罗斯官方对中国的看法既乐观又担心。令美国人吃惊的是,布热津斯基不久前写的文章《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所描绘的暗淡前景影响着俄罗斯的与会者。他预见俄罗斯会变成一个由欧洲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共和国和远东共和国组成的自由邦联。      俄罗斯的一位安全问题专家说,在今后10—15年布热津斯基的预言是不会实现的,俄中关系的前景是光明的。      俄罗斯著名的美国问题专家也十分警惕地说,现在中国军队购买俄罗斯的武器比俄罗斯军队买得还多,10年之后它在常规武器方面将超过我们。无论俄罗斯或美国都不希望21世纪出现新的超级大国。俄美在亚太安全领域应当加强合作。但不是为了对抗或遏制中国,而是为了“吸引”它。      尽管中国和俄罗斯的边界是世界上最长的边界,但中国和美国之间飘洋过海的贸易往来和美元流动量仍比中俄两个邻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美元流动量多几十倍。对美国来说,“易受刺激的因素”是台湾的命运和人权问题。美国专家认为,总的来说,华盛顿对中国没有深思熟虑的战略。而俄罗斯有这样的战略。可是,在一个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一切还处于混乱时期的国家,能有认真的始终不渝的战略吗?      在稳定条件下国内发展和增长的任务会影响中国这个大国,该国已较好地意识到自身利益,已进入共同轨道以及平衡与安全的共同体系。俄罗斯和美国在这方面的合作可能是有益和互利的。

12. 江主席与加拿大总理会谈

【法新社渥太华11月28日电】中国今天同意与加拿大一起主持国际人权问题讨论会。      克雷蒂安总理在同江泽民会晤之后发表讲话说,这个会议将于明年5月在加拿大举行。      他对记者们说,这将是一个由“加拿大和中国共同发起和共同主持的人权问题多边讨论会”。克雷蒂安说,他在同江泽民的会谈中讨论了人权问题。他说,这次会谈是“非常坦诚的”。      江泽民说,会谈“非常坦率”,中国“接受个人自由的一般原则”,但是,各国的“具体条件”不同,应该予以考虑。      【法新社多伦多11月28日电】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到达多伦多,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陪同他参观了上海图片展览会。      今天晚上,江泽民(他从渥太华乘飞机到这里)和克雷蒂安出席了加中贸易理事会举行的盛大晚宴。      【拉美社墨西哥城11月27日电】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9日开始对墨西哥进行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将同他的墨西哥同僚塞迪略总统落实某些财政和其他领域的合作计划。      当地外交人士指出,江泽民在同塞迪略的会谈中将触及地区和全球性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最近亚洲股市危机的问题。      墨西哥对江泽民的访问给予高度重视,这意味着双边政治关系加深,也意味着中国通过香港回归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突出作用。      这是这位中国元首对墨西哥的第一次访问,也是对塞迪略总统1996年11月访问北京的回访。

13. 俄「四人会晤」就一些问题达成协议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1月28日电】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今天提出了解除丘拜斯第一副总理职务的问题,但丘拜斯将保留这个职务。这是在克里姆林宫进行的“四人会晤”结束后叶利钦总统对记者说的。参加会晤的是国家元首、政府总理和联邦会议两院主席。      叶利钦说,会晤时没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问题。“这没好处,我们有政府。”如果对哪位部长有意见,即使他将被解职,“也不意味着政府将辞职”。      叶利钦还说:“最近与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以‘四人会晤’的形式频繁进行了接触,这只能对俄罗斯有利。”参加会晤的人表示了不同意见,但还是就预算、传媒和“圆桌会议”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联邦委员会主席斯特罗耶夫说,“四人会晤”达成协议,叶利钦总统将在俄联邦政府法上签字,国家杜马还要对此做关于强力部门的补充。联邦委员会撤回了给宪法法院的质询。质询涉及经两院通过该法的程序以及拒绝总统签署这一法律的问题。

14. 联合国拒绝伊拉克核查新建议

【法新社联合国11月28日电】联合国今天拒绝了伊拉克有关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的建议。      在此间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说,伊拉克提出的允许外国专家进入所谓总统府的建议“没有满足(联合国)安理会详细阐述过的核查要求”。      伊拉克领导机构自26日以来已证实说,它禁止现有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进入“敏感”地点。但它向117位外国专家发出了查看邀请。      埃克哈德强调说:“安理会决议要求,伊拉克应允许核查人员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去任何他们所需要去的地方,以便达到销毁伊拉克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目的。”      他说:“伊拉克政权的任何变化都将是安理会要考虑的事宜。”

15. 北约各国同意推迟从波黑撤军

【法新社布鲁塞尔11月28日电】外交官们说,北约各国大使今天接受各国军事首脑的建议,同意让三万名驻波黑维持稳定部队一直驻守到1998年6月底。      这一举动使原来的计划暂时搁置起来。原本计划从明年1月开始逐步将维持稳定部队撤出波黑。这支部队目前的使命任期截至明年6月28日止。      一名北约外交官称波黑形势“变幻无常”,说“必须审时度势”。      一位北约官员说,不管是决定撤军,还是决定不撤军或缩减驻军,军事首脑们必须在事先得到通知的情况下执行决定。

16. 俄与中美洲同意建立常设协商机构

【埃菲社圣何塞11月28日电】俄罗斯外交部长普里马科夫同中美洲各国及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外长和副外长今天通过一项协议,决定建立一个常设协商机构,以加深相互间的贸易与合作关系。      协议是今天在圣何塞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圣何塞是普里马科夫对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所作访问的最后一站。今天建立的对话与协商机制由各国副外长组成,他们将每年在纽约的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举行一次会晤,努力促进相互间的投资与贸易关系和外交、企业界、科技、体育等方面的交流。      普里马科夫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了俄罗斯与拉美关系的重要性,并对中美洲争取可持续发展的努力表示支持。

17. 印度总理古杰拉尔辞职

【法新社新德里11月28日电】印度总理古杰拉尔和他上任仅七个月的少数派联合政府今天辞职,使印度面临两年之内将出现第五任政府的局面。      在印度国大党取消了对现政府的支持并提出自己执政的要求之后,古杰拉尔宁可辞职也不愿面对不信任动议。      但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要求古杰拉尔继续作为看守政府的总理,直到组成新的联合政府或组织新的选举。      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凯斯里说,决定撤消对现政府的支持是“一致的”,是“我们的感情问题”。他说:“我们准备组成一个政府……我们准备肩负起责任。”

第 2 版

1. 俄报文章:俄在太平洋站稳脚跟

【俄罗斯《消息报》11月27日文章】题:俄罗斯在太平洋站稳脚跟(作者 瓦西里·戈洛夫宁)      尽管遭到一些国家的强烈抵制,俄罗斯仍于11月26日同越南和秘鲁一道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8年,叶利钦总统已经完全有权和美国总统克林顿、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等领导人一同参加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的下一次会议。得到这种机会后,俄罗斯纵身跃上了渐渐远去的火车,因为在温哥华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定:10年内不再扩大机构,以防止它急剧膨胀。      俄罗斯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会大大改变该组织的性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组织的创始人,认为该组织是唯一能让它们为各自利益大声疾呼的国际组织。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联盟其他成员也已习惯于在亚太经合组织发挥某种核心作用,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不得不认同它们的意见。在这些国家看来,莫斯科的加入会破坏组织的力量平衡,导致在该组织中建立由中国、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组成的“政治局”。      这样的担忧是有理由的,因为正是这些大国把我们拖到了温哥华。美国在支持俄罗斯加入一切可能加入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华盛顿希望以此确定莫斯科全球性伙伴的地位,并使它同信奉西方价值的集团加深一体化。东京寄厚望于同俄联邦、美国及中国领导人在亚太论坛进行政治磋商,此举可大大提高日本的国际影响。      专家认为,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能使俄罗斯今后同太平洋地区的邻居平等对话。今后,无论从出口角度,还是从进口角度,该地区市场都将对我们更开放。      此外,俄罗斯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成员资格也使它在外来投资者面前更富吸引力。市场的高度开放可以使俄罗斯进口它必需的热带国家产品,同时也出口机器制造品和高技术,并发展军事技术合作。      据对外经济联络和贸易部的专家称,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可给俄罗斯带来的直接利益高达数十亿美元。这是放宽同该组织伙伴贸易经济关系的成果。此外还有不少其他意义重大的好处。      过渡阶段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阿列克谢·乌柳卡耶夫说,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心正在亚太地区,这场危机还将持续数月,该地区国家将被迫采取联合行动,制定协调政策保护自己的市场和经济。不参与这些行动对于俄罗斯金融体系来说是很危险的。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资格会成为保护俄罗斯本国证券市场和货币的可靠保障。

2. 叶利钦谈俄经济形势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1月28日电】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今天向俄罗斯人发表广播讲话,分析了国家的经济形势。           他说,在今年剩下的一个月中,国家的经济形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因此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和理解今天的情景。毫不隐瞒地向自己和人们作出回答:今年将以什么样的结果结束,明年将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不排除这样的情况,将作出某些干部调整的决定。政府经常发生人事变动不好,但不好的部长们仍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更不好,而且不仅仅是部长们……      当然,政府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的来讲,局势已同去年有所不同:      ——生产有些复苏。      ——通货膨胀被遏制,价格基本上没有增长。      ——国家外汇和黄金储备有所增加。      最后,人们开始及时拿到退休金。到12月份,最低退休金将再增加10%。      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就像过去所说的那样,“创纪录”的大丰收。       我们今年冬季比前几年准备得好,铁路货物运输费降低,向国家交粮实行竞争机制,同那些提供高质量和低价格的人签定了合同,这使国家节省了3.5万亿多卢布。      政府在春季和夏季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以后减慢了速度。我们今天有权提问:它将为制止投资减少做什么样的工作?打算在近期内怎样挽回这种局面?最后,近来外交政策的突破为什么没有带来对外经济领域的进展?我们多长时间才能搞好税收?      在启动破产机制以后,一些企业要背上多少债务?它们在市场条件下能否生存下去?      为什么居民仍旧不信任国家而抢购外汇?为什么人们不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里?      人们想知道,我们的医疗机构怎么了?它们越来越变成只为富人看病的机构。学校怎么了?其质量大大落后于今日的需要。      人们还关心,何时能够同独联体的邻国正常地做买卖,同它们的合同关系何时才能像同世界发达国家那样可靠。      所有这些问题都属于我们的部长和副总理们的管理范围,而且只能从政府口中得到答案。      当然,我曾经帮助过政府,今后还将提供帮助。我始终都支持任何合理的措施,只要这些措施促使经济的实际发展,解决最迫切的社会问题。但是,政府需要自己来纠正本身的错误。      现在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使俄罗斯成为正常的发达国家,成为工厂不停工、人们及时拿到工资的国家,成为儿童、老人和残疾人感受到国家关怀的国家。      我们应当提高我国公民的福利,使中产阶级成为真正的社会支柱。      我们选择了这条道路,已经走过了最重要的阶段,因为选择这个方向是最困难的一步。我们不打算离开这条道路。所以我现在想提醒政府:它要集中全部力量,完成向人们作出的许诺,不管需要作出多么大的努力。

3. 英刊文章:内塔尼亚胡可能下台

【英国《外事报道》周刊11月20日一期文章】题:该说再会了吗,比比?      颇有争议的以色列总理本雅明(“比比”)·内塔尼亚胡掌权的日子是否终于屈指可数了?本刊对此作一个预测。内塔尼亚胡如今已在他自己的利库德党内造成分裂,失去了他最后的效忠者的支持。他也不再控制议会中的多数席位,有可能在今后3个月内被赶下台。      内塔尼亚胡最近的麻烦可谓咎由自取。近来,他无视他的所有内阁部长及大多数利库德党资深政治领导人的反对,说服了利库德党代表大会取消自1992年开始的确定利库德党议员候选人名单的全党初选,恢复原先由党的机构挑选候选人的制度。而此前,内塔尼亚胡曾向其部长们承诺说,这个问题推迟到3个月之后再作决定。内塔尼亚胡总理希望能控制下届议会中利库德党议员的名单,清除他的批评者。      目前,他的许多批评者(其中包括几位利库德党资深部长)正在讨论废黜内塔尼亚胡并强行举行新选举的最佳途径。总理的反对者们并不为受阻的中东和平进程、日益恶化的以美关系以及一系列有失检点的言行而忧虑;他们仅在总理的策略变得对他们个人不利时,才因受到刺激而采取行动。      带头反对内塔尼亚胡的是一群利库德党的中坚分子,他们中有特拉维夫市长罗尼·米洛、前财政部长达恩·梅里多尔、耶路撒冷市长埃胡德·奥尔默特和通信部长利莫尔·利夫纳特。这批人在讨论两种可能的选择:或是从利库德党内分裂出来,成立一个中间党派,或是留在利库德党内,把内塔尼亚胡赶下台。迄今为止,第二种方案占了上风。      这批人的设想是:在几个月之内,与反对党工党联手推翻内塔尼亚胡,并在今年冬末或明年春天举行新的选举。议会即将对必须于今年年底前通过的预算进行投票表决,而这看来便是他们的最好时机。      只有两个人看起来有可能挽救以色列总理。他们两人成为奇怪的一对。如果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发射导弹袭击以色列,投票者们就会忘记内塔尼亚胡的种种错误,重新聚集在他的麾下。如果内塔尼亚胡以继续任总理为条件邀请反对党工党的领袖埃胡德·巴拉克共建一个利库德-工党联盟,巴拉克可能会感到难以拒绝。我们的预言是:如果萨达姆·侯赛因和埃胡德·巴拉克不介入的话,内塔尼亚胡就可能在议会对预算作投票表决时被拉下马来。

4. 德报认为:美国与德国日益疏远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1月5日文章】题:对美国来说德国变得更加陌生了(作者 美德关系问题专家罗伯特·杰拉尔德·利文斯顿)      德美关系总是受一些意外出现的事件的损害,这些意外事件反映了美国对德国内政的不满,例如华盛顿对德国对科学教派采取的行动、对驱逐波黑难民提出了抗议。美国国会打算对一些欧洲公司进行经济制裁影响着双方的关系,因为这些公司同受到华盛顿批评的古巴、利比亚、伊朗和伊拉克有贸易关系。克林顿政府把鼓励出口放在优先地位。这样一来,美国同欧洲在未来市场上的处于萌芽状态的贸易争端导致华盛顿重新审视欧盟国家。      西欧国家正在从华盛顿政府的视线中消失。同时美国的广大公众对外交政策也表示出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未有过的无所谓态度。美国人这样问自己:“外交政策对我个人有什么好处,它对实现既定的内政目标又有什么用处?”      美国是一个多种文化的社会,是真正的移民国家。而德国似乎既不愿意成为一个多种文化的国家,也不希望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因此,德国人很难理解,从这种社会里产生的影响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所起的作用。      要消除华盛顿的冷漠和美国人的无所谓态度对德国来说是困难的。但是,如果波恩能比过去更果断地推进美国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北约东扩)的解决,那么以上事情是可以做到的。如果德国有勇气在欧洲以外的、但是对美国来说是重要的问题上发挥主动性的话,那么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会更大。如果欧美在对付伊朗问题上能采取一致的政策,那么这就可以成为一个开端。

第 3 版

1. 施密特批评布热津斯基新书《大棋盘》

【德国《时代》周刊10月31日一期文章】题:一种新型的霸权 副题:布热津斯基阐述美国对全球霸权的要求(作者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      布热津斯基的著作将会引起辩论,至少在欧洲、中国和俄国将会如此。仅书名《大棋盘》就已十分清楚地表明极富挑衅性的美国的自我意识。但是,原著的副标题也未必顾及其他民族和国家以及它们的合法利益。尽管如此,人们必须了解这本书,必须认真对待它。      美国作者布热津斯基思想境界扩及全球,在原则上是应当欢迎的,即便他对黑非洲、拉丁美洲和伊斯兰教、印度教以及儒教这些极为重要的宗教在全球的影响作了过低估计。欧洲国家政界,尤其是政治领导人,如果以布热津斯基的全球视角为榜样,他们将会有益于他们的欧洲政策目标和任务。当然,这不应当导致接受他的每一个判断,更不能接受他确定的目标和他的这一信念:凡是对美国有益的,自然也有益于世界的和平和福祉。作者虽然预计到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也预计到北约会继续向东扩大,但是,他也谈到美国的“附属国”和“有进贡义务的国家”。某些英国人可能吞下此类的苦果,但大多数大陆欧洲人不会这样做。相反,布热津斯基提出的美国主宰世界的要求将会给后者多一份激励,促使他们朝着把握自己命运的欧洲的方向进一步扩建欧洲联盟。从汉斯—迪特里希·根舍写的前言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根舍在前言中对布热津斯基的战略小心地保持着距离,但却要求欧洲人反复思考,究竟是“美国太多了”,还是不如说是“欧洲太少了”。      布热津斯基把他的书分成七章。一开卷他就论述作为“新型霸权”的美国的超级大国政策。接下来的一章论述由美国定调的“欧亚棋盘”——一个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东京、在根本上不能令人信服的组合概念。在第三章,欧洲被描绘成美国进入欧亚大陆的桥头堡。随后的一章论及俄国,其中包含着对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对俄政策不连贯性的批评。再后的一章是关于被冠上《欧亚巴尔干》标题的中亚。其中包含对这个未来可以预见的巨大危机地区的许多耐人寻味的具体观察和预测。倒数第二章讨论远东,其中中国未来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      在最后一章作者毫不掩饰地认为,美国应当充当“世界警察局”。但作者承认,在岁月流逝中美国的力量将会减弱。因此他认为首要的是至少要维持美国全球霸主地位。为此,布热津斯基描绘了美国世界大国政策的三个时期。首先是一个巧妙地使用纵横捭阖策略手段时期;因为美国不想长期承担由此造成的负担,于是随后在中期内将开始下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欧亚最重要的国家在美国的领导下组成“横跨欧亚的安全体系”;最后,在第三个时期从长远看将由这个体系形成一个“真正共同担负责任的全球核心”。      这第三个时期显得模糊不清,好像在很遥远的地方。对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确保美国的霸权,即便他不想显出一副帝国主义者的样子。布热津斯基的书有多段内容是耐人寻味的,它包含着多种多样正确的局部分析和判断。然而它忽视了一些重要国家很不相同的经济活力,同样也忽视了未来的人口增长,忽视了因此而不可避免的关于不严重损害大气层和大洋的责任分配的冲突;电子全球化的未来作用也没有受到充分评价。最后,可能的宗教—文化冲突也没有得到应有考虑,而布热津斯基的同僚曾经警告亨廷顿提防这种危险。如果西方不使人产生它在谋求对10亿穆斯林、10多亿具有儒教色彩的人和几亿印度教徒的霸权这样一种印象,那么这种冲突决不是不可避免的。所有这些都不是作者擅长的方面;勿宁说他主要的特色是军事—战略的新思想。人们既不必同意他的假设,也不必同意他制定的目标。但此书还是值得一读。

2. 中东峥嵘岁月中的风云人物(一)

【法国《青年非洲》周刊10月18日一期文章】题:在历史的幕后(作者 以色列前总理希蒙·佩雷斯)      原编者按     以色列前总理希蒙·佩雷斯并不像他的同胞们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个狡猾的政客。作为一个有教养的和善于思考的人,他肯定有许多话要说。他在1993年和1995年用法文写作的两部书不能使读者满意,因为其中并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      但是,这位工党领袖同美国记者和小说家罗伯特·利特尔的谈话录《在历史的幕后》却不是如此。利特尔提出了一些很好的问题,迫使佩雷斯谈出自己心底的一些想法。书中充满了饶有趣味的轶闻、出人预料之外的透彻分析和历史的揭秘。下面是这部书的节录。      我们只要看一看中东的地图就会发现,地图上的疆界划分一部分是源于法国人和英国人之间的谈判以及英国人和埃及人之间的谈判。边界线是直的,就像是有人用刀切蛋糕留下的切痕一样。丘吉尔提出将巴勒斯坦划为两部分,阿拉伯人居住在约旦河的一侧,犹太人居住在约旦河的另一侧。戴高乐和戴维·本-古里安      我记得曾和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戴维·本-古里安拜访过戴高乐。当时巴黎天气很好。午餐时,戴高乐说,以色列是“我们的”盟友和朋友。午餐后,我们坐在爱丽舍宫庭院里的小桌子前喝茶。我和戴高乐、本-古里安以及米歇尔·德勃雷同桌。戴高乐突然转身问本-古里安:“总理先生,请向我谈一谈你心里的梦想。贵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你们是否想得到西奈荒漠?你们没有水,你们是否想得到黎巴嫩的利塔尼?请告诉我。我不会把你说的话告诉任何人。”      有时显得有些天真的本-古里安回答说:“总统先生,如果您在50年前问我这种问题,我可能会明确告诉您我们想要的地方。但您是现在问我这种问题,我只能说我心里的梦想不是想拥有更多的土地,而是想拥有更多的犹太人。”戴高乐对这一回答感到很惊讶。他惊叫道:“想有更多的犹太人!为什么?为什么需要更多的犹太人?”接着,戴高乐站起身叫人:“顾夫!来一下。”莫里斯·顾夫·德姆维尔坐在不远的桌旁。戴高乐又隔着桌子叫居伊·摩勒说:“你们知道以色列总理需要什么吗?更多的犹太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接着,戴高乐又回过头来问本-古里安:“从哪里来更多的犹太人?”本-古里安回答说:“从美国,也从俄国。”戴高乐惊问:“也从俄国?”本-古里安肯定地回答说:“是的。那里的共产主义制度将会垮台,届时犹太人就可以走了。俄国的知识界绝不会永远忍受共产主义制度。”戴高乐又问:“还从哪里来更多的犹太人?”本-古里安答道:“从法国。”戴高乐不解:“从法国?谁会离开法国?有犹太人离开法国吗?”本-古里安回答:“是的,阿道夫·克雷米厄就是。”阿道夫·克雷米厄当时是以色列司法部长,曾在以色列创办第一所农业学校。      戴高乐说:“克雷米厄是个疯子。还有哪个犹太人离开法国?”本-古里安回答说:“罗特席尔德。”戴高乐说:“罗特席尔德不是法国人。他是奥地利人。”      你知道,这有些滑稽。戴高乐不理解。有一天,在一次私下谈话中,戴高乐对我说,他从不相信犹太人会在朝夕之间变成以色列的士兵或农夫。的确,我很奇怪他会这样说。他是一个天才的人物,但他却对犹太人一无所知。(一)戴维·本-古里安和戴高乐1960年在巴黎

3. 七十年代:意共曾担心极右势力上台

【法新社罗马11月18日电】意大利司法界人士说,意大利共产党小心翼翼地度过了70年代初期,担心极右势力发动政变。                   在对60年代末极右恐怖主义分子制造的一系列攻击性事件的调查过程中,检察官圭多·萨尔维尼发现了意共的一批机密文件。      这些文件透露,意共领导人曾烧毁一些档案,制定了行动计划,并出于“安全原因”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以防万一极右势力控制意大利。      当时意共负责组织工作的领导人、现在强硬派的重建共产党主席阿尔曼多·科苏塔要党内的地区领导人从档案中“销毁一切他们可以销毁的东西”,小心谨慎地使用电话,而且密切注意党的总部的安全。意大利当局目前正在继续调查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极右翼的恐怖主义活动。当时极右翼制造的数不清的炸弹攻击事件使得整个意大利充满了恐慌情绪。许多人认为,西方的特务机构操纵的这些恐怖组织希望通过在意大利制造恐怖气氛来阻止左翼力量上台执政。

4. 漫画

(原载香港《亚洲周刊》)

第 4 版

1. 美刊文章:“新经济”到底意味着什么

【美国《商业周刊》11月17日一期文章】题:新经济: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作者 该刊主编斯蒂芬·谢波德)      让我们从一些基本定义开始。新经济并不意味着下列概念:通货膨胀消亡;我们永远不会再出现衰退,经济周期已经不复存在;股票市场注定永远上升;亚洲金融风暴不会影响美国。怎么知道新经济存在      我们所说的新经济,指的是已广泛存在数年的两种趋势。第一是商业的全球化。简言之,资本主义在全球不胫而走——即便资本主义没有盛行开来,至少市场力量、更加自由的贸易和普遍的解除管制开始出现。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和投资在我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大大超过以前。20年前,进出口占我们经济的17%,今天已占25%。      第二种趋势是信息技术革命。它就在我们身边——传真机、移动电话、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因特网。数据技术在我们眼前不断创造出新公司和新产业。统计资料会让你吃惊:单在硅谷一个地方,每周就有11家新公司成立。      这种力量正在改变美国企业界。非常肯定的是,现在存在一个新的经济周期。过去,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力量是房屋建筑业和汽车。现在,信息技术占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信息技术对其他任何行业都有影响。它能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减少存货,促进电子商业的发展。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这两种广泛的趋势逐渐打破原来的秩序,迫使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如果你希望具有在全球市场中竞争的能力,或利用技术飞速变化的优势,你就必须迅速采取行动——这意味着摆脱层层管理。结果就会出现一场彻底的结构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全球化为我们的商品和服务打开新的市场。与此同时,全球竞争帮助至少控制一些价格;信息革命促进资本投资和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你和企业管理人员交谈,他们会告诉你无法提高价格,他们也没有必要这么做。什么原因?他们得到的生产率的提高足以支付工资增加的部分,而且仍然可以提高利润。      此外,至少还有一些来自经验的证据增加这种情况的可信度。线索之一是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的并存。经济扩张进入第七个年头,在过去的12个月中增长率平均为4%,失业率低于5%。采用什么统计方法      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如果真的存在一种新经济,它应该在整个生产率统计资料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如果技术和全球化能够提高效率,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应该比过去更快。但是,根据政府的统计资料,在过去20年中,生产率每年只提高了大约1%。50和60年代这一数字超过2%。因此,持怀疑态度的人说,非通货膨胀性的经济速度极限就是2%左右——1%来自生产率的增长,1%来自劳动力的增长。其他全是痴心妄想。传统主义者说,如果你试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让经济增长率达到3%或4%,结果通货膨胀就会上升,经济就会走下坡路。      新经济的权威人士反唇相讥,说统计资料完全无法把正在发生的情况包括进去。我们知道如何计算旧经济中小产品小机械的产量。但是我们不知道如何计算高技术服务业的产出。我们不知道移动电话或传真机的价值,因为它们今天的价格比一年前的低。实际上,这些发展常常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除非统计资料得到适当调整。但是,它们没有得到调整。我们的确知道通货膨胀被夸大了——夸大了大约1个百分点。这件事,再加上其他已知的统计方面的问题,表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生产率比官方数字显示的要高大约1个百分点。      他们说,最后,我们拥有的最为强大的计算方法告诉我们,有一样东西正经历一场深刻变化:股票市场。尽管最近出现回落,股票市场的价格自1987年暴跌以来增长了三倍多。股价上升主要是因为对公司利润和股票来说环境再理想不过——适当的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精明的股票市场领会了这种理想的环境。每天,千百万人做出的千百万计的决定为估量基础经济中发生的情况提供了最为准确的计算办法——即便存在10%或20%的误差。经济周期确实发生了变化      我赞成新经济概念,但要下适当定义。经济周期确实发生了变化。这些日子,推动经济周期的主要是技术和贸易。而且这样完全可以使我们能够比以往发展得更快,同时不会再次出现通货膨胀。在一个生产率增长比较强劲的时代里——这一点可能现在从统计资料中显示出来——美国经济的年增长极限可能是3%—3.5%。      如果这听起来还不是很多,请记住,这已经比过去的经济学家认为可能达到的增长率高出了50%。请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听从了持怀疑态度的人士的话,在过去18个月中将经济增长率保持在2.5%的水平上,我们的经济产出就会失去1500亿美元,失业率就会高出半个百分点,失业人数就会达到75万。由于随着时间推移累进发展的神奇作用,高出1个百分点的速度极限确实也是一件值得欢呼的事情。不多不少,这就是新经济的全部意思。

2. 伊朗计划投资240亿美元增加化工生产能力

法新社11月24日报道,伊朗国家石油公司顾问亚尔贾尼当天在阿布扎比透露,到20 00年,伊朗年化工产量将从目前的近1200万吨增至1600万吨,到2010年增至3500万吨。

3. 东南亚货币危机影响对黄金的需求

法新社11月23日报道,世界黄金理事会说,该地区的货币和经济危机对黄金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季度的消费需求刚达到50吨。

4. 叙利亚棉花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沙特阿拉伯《中东报》11月20日报道,叙利亚轧棉公司总经理贾巴尔宣布,今年,叙利亚棉花产量约达100万吨,去年是75万吨。预计,叙利亚的棉花出口也将随之增加。

5. 全球食糖产量将下降

英国《金融时报》11月21日报道,据食糖市场分析家预测,尽管欧盟食糖产量增加,但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主要产地食糖产量下降,因此1997-1998年度全球食糖产量将比上一年下降32万吨,为1.228亿吨。

6. 今年头九个月黄金需求量大增

英国《金融时报》11月20日报道,据世界黄金理事会说,今年头九个月黄金需求量达到创记录水平,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为2191吨。

7. 中俄美韩日讨论建立能源共同体

【俄通社—塔斯社东京11月27日电】东亚国家共同开发俄罗斯能源将保障该地区的能源安全与稳定。这是今天在东京举行的关于在亚洲建立国家能源共同体问题的研讨会所表明的观点,参加会议的有亚太地区五国——中国、俄罗斯、美国、韩国和日本科技和实业界的代表。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亚洲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将增加115%。因此,在这个地区建立一个能保障各国的能源需求,同时又可避免造成战略不稳定的能源体系问题将提上日程。与会者认为,该地区国家共同开发伊尔库茨克气田和萨哈林油田是完成上述任务最切实的途径之一。

8. 印尼明年食物短缺将趋于严重

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11月24日报道,美国一位分析家说,由于金融危机,再加上干旱严重,印尼食物短缺的人口明年可能会增加到4000万,占印尼人口的1/5;明年的人均年收入可能会从1997年年中的1200美元降至700至800美元。

9. 印尼黄金产量下降

【《印度尼西亚时报》11月10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家生产黄金和白银的采金公司的产量最近出现下降。      设在中加里丹省的印度尼西亚穆罗采金公司的行政经理希达亚特本周末对记者说:“由于干旱期延长和森林火灾的烟雾的干扰,本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产量下降了。”      印度尼西亚穆罗公司90%的股份为澳大利亚奥罗拉公司所有。据预测,印尼穆罗公司拥有的金矿的储量达640万吨。到目前为止,该公司每年生产约4.8吨黄金和120吨白银。      这家公司的绝大部分产品向澳大利亚、新加坡和瑞士出口。      干旱期延长除了在采矿区影响生产之外,还造成交通问题,因为运送产品的河道已经断流。

10. 世界市场铜价下跌

埃菲社11月13日报道,亚洲股市危机将严重影响世界市场铜价,伦敦金属交易所每磅铜价下跌到87.7美分。在需求减少的同时,库存将大增,2000年将达到37.4万吨。

11. 欧佩克同意提高石油生产限额

【法国《费加罗报》11月27日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的11名部长在雅加达开会,试图就提高该组织原定的石油生产最高限额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现在看来,大部分成员国已接受了提高限额的原则。      科威特石油大臣马齐迪已表示同意提高生产限额,他说他对这次讨论的结果“感到乐观”。据他说,11个国家中已有9个会同意提高限额。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将限额提高多少的问题。成员国们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一。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利比亚等一些国家主张将生产上限从目前的每天2500万桶提高到2600万或2650万桶。另外一些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则主张提高到2700万或2750万桶。然而,在未来上限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也并非就解决了11个成员国之间的生产限额的分配的问题。事实上,在这些成员国中只有3个国家——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拥有尚未利用的生产潜力。所以,它们将是增产的主要受益者。

第 5 版

1. 改进型U-2飞机

【《今日美国报》11月19日报道】在伊拉克上空飞行的U-2间谍飞机是1960年在俄国被击落的那架有名飞机的后代。       18日,一架U-2飞机在巴格达以西执行联合国的使命,没有发生意外事故,尽管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扬言要击落任何美国间谍飞机。这是8天来U-2飞机的第二次飞行。           新型U-2飞机(有的是1989年制造的)要比20年前的大些和长些,飞得也高一些。现在的U-2S型要比旧式的U-2A大40%,但是这个家族的成员显然是很相似的。      驾驶U-2飞越伊拉克上空的容格曼上校说,U-2向人们提出挑战。为在大气层最上端飞行而设计的这种飞机需要精确的控制;它所执行的长时间的任务对飞行员的耐力也是一种考验。      U-2飞机填补了间谍卫星无法填补的空档。它能够在目标上空盘旋几小时。它的可以在7万英尺高空作业的高清晰度照相机能为指挥官提供他们所需的敌人活动的详细情况。正是U -2飞机为肯尼迪总统提供了1962年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的照片。      由于萨达姆阻止联合国检查武器场所,因此,U-2飞机上的照相机至少可以提供有关伊拉克非法的化学、生物和核武器计划的有限情报。      飞行员在人们的帮助下进入座舱,并把玻璃罩关紧。为了供飞机起飞时用,在装满燃料的机翼末端装上小小的“弹簧轮”,以免机翼刮碰跑道。在U-2离开地面时,那些轮子便脱落。      由于只有一个喷气发动机,U-2的爬升要比商用班机慢一些,但视野非常之好。飞行员可以看到地球的曲线和飞行员所说的“明暗界线”,即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线。      飞行员在目标区的主要任务就是拍照。但是驾驶这种飞机是非常棘手的,而且飞行可能持续9小时或者更长:从安全的地点飞到遥远的目标,而且为了避开敌人侦察需要选择迂回的路线,由于空气稀薄,如果飞得太慢,飞机很容易失速;可飞得太快,又会受到结构压力的影响。      在那样的高空,地面上的人除非通过雷达,否则根本不知道飞机在何处。飞机也处在大多数防空武器的射程之外。U-2没有武装,但是它能够传输信号或者撒出金属箔,以扰乱接近自己的导弹的跟踪。然而,它仍然会被击中,所以它在伊拉克上空飞行的路线是经过谨慎选定的。使U-2上升到近于轨道姿态高度的空气动力学的作用同样使它着陆十分困难。      因此,当U-2接近跑道时,坐在快速行驶的一辆汽车上的导航员在跑道上紧追不舍,并用无线电向飞行员发出命令。      当飞机距离停机坪2英尺时,飞行员使飞机停了下来。在着陆理想的情况下,现在已经空了的机翼距地面有一段距离。但是为了防备万一,人们在机翼的两端装上可更换的金属滑行缓冲器。

2. 俄法共同制成战斗训练两用机

【俄罗斯《莫斯科新闻》周报11月2日报道】俄罗斯飞机制造师同法国专家一起研制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战斗和训练两用飞机——米格—AT。      这种新飞机不仅具有毁灭性的战斗潜力,而且还能全面模仿各类飞机的飞行特点,如各种型号的米格和苏霍伊飞机,以及多种型号的美国飞机。这使它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练机。      两用飞机能够解决飞行员训练中的许多问题。在使用米格—AT的飞行学校毕业的学员不需要再培训便可以驾驶部队装备的各种战斗机。      飞行安全问题也得到彻底解决。军事院校使用的米格—AT可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进入临界迎角和螺旋状态。相反,如果需要教授学员试飞螺旋状态的高难动作,启动相应的程序即可。如果需要退出螺旋状态,按一下按钮飞机就会自动转为平行飞行。      飞行大队战斗训练中心使用米格—AT时,可以把它变成敌对国的飞机,最大限度地模拟实战状态,演练同各国飞机进行空战,为此只需要启动相应的程序。      最初,米格—AT使用了法国航空运输研制公司的设备和法国国营飞机发动机研制公司的发动机。后来,这种飞机有两种类型,一种使用法国的设备,另一种使用俄罗斯的设备。米格—AT装备着遥控系统。飞机后座舱的视野同前座舱完全一样,坐在后面的教练可以及时发现情况,大大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

3. 英法德结成导弹制造联盟

【法国《世界报》10月13日报道】还没有等到法国政府对汤姆森—无线电报总公司的命运作出决定,法英马特拉—英国航空航天动力公司和德国航空航天局10月10日已达成一项协定。      根据这项协定,法英马特拉—英国航空航天动力公司在德国航空航天局下属的LFK公司中占有30%的股份。      在导弹方面,马特拉—英国航空航天动力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公司,有雇员6000人,1996年的营业额为100亿法郎。LFK公司有雇员1500人,1996年的营业额为28亿法郎。      从现在起,在欧洲共有9个生产厂家的这个新联盟(在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反雷达导弹、反导弹导弹、海对海导弹、反潜艇导弹、反坦克导弹方面和在人为干扰及无人驾驶侦察机方面)排名世界第二,介于美国的雷声—休斯集团和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集团之间。      与这个导弹制造联盟类似的是,马特拉公司和德国航空航天局成立了有关卫星方面的联合公司。这个新公司有雇员8000人,1996年的营业额为145亿法郎,是欧洲最大的卫星和航天设备制造公司,排名世界第二,位于洛克希德—马丁集团之后,与休斯集团旗鼓相当。

4. 西班牙开展军队职业化宣传

【埃菲社马德里11月23日电】西班牙是一个拥有大批青年反对义务兵役制的欧洲国家,它打算招募8万名有意终生穿军装的青年入伍,以便建立2002年的西班牙职业武装部队。      为此,西班牙国防部决定从现在起,向全国500万16岁至24岁的青年以及能对他们产生影响的父母,开展一次应征宣传运动。      根据西班牙政府的计划,2002年的军队将由12万名职业士兵和5万名军官组成,而且不设后备役军人。      在反对义务兵役制的青年中,大部分是西班牙的失业群体,有一半以上的青年没有工作。      鉴于这些因素,政府将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进行宣传运动,以便告诉他们,军队是一个致力于国家安全和维护所有西班牙人利益的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企业。在这个企业中,需要的是那些希望“学成一门专业”和“寻求就业机会”的青年男女,他们还可以“带着工资学习”。      国防部将在明年开展一次规模更大的宣传运动,主要集中宣传西班牙军队在世界和在从事人道主义活动中的作用。      国防部还打算今后要从幼儿园抓起,从小教育儿童热爱军营生活。

5. 俄将裁减空降兵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1月20日电】俄罗斯空降部队司令什帕克今天对记者说,1998年,俄罗斯空降兵将从4.6万人裁减到3.2万人,一些战斗保障和服务部门将被取消,管理机构将得到精简,其中包括司令部、师团指挥部。      他说,空降部队改革的重点将是发展和加强战斗兵团,其人员配备将达到战时定编的80%。空降部队司令在谈到精简空降部队指挥机构的问题时指出,235个职务将被取消47个,其中涉及到11名文职人员、两名将军和34名军官。      他说,第一副司令的工作将交给参谋长,负责空降训练的副司令的工作将交给负责战斗训练的副司令。

6. 英国防务面临艰难抉择

【路透社伦敦11月13日电】在削减预算和裁减兵员的情况下,英国军方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面临前途未卜的未来。英国国防大臣乔治·罗伯逊正在进行战略国防研究,以确定武装部队今后15年到20年的发展道路。      罗伯逊承认,军方的医疗服务不论是在战时还是平时都处于可悲的状态;战场技术必须现代化,以反映通信方面的革命性变化;如果一接到通知就把军队从福克兰群岛派往海湾,军方需要增加运输机和滚装船;还要对采购费用超支进行宣战……国防大臣说:“我不排除必要时做出极端抉择的可能性。”      罗伯逊掀开了罩在必须在明年春天防务研讨结束之前作出那些政治敏感决定上面的盖布。      英国会把它驻在德国的2.3万名军人撤出一部分或者全部撤出吗?极其昂贵的航空母舰会被拆毁吗?战斗机、护卫舰和坦克甚至可能进一步削减,以便把资金用在其他优先考虑的武器上。      英国新的工党政府保证,这一次对防务的研讨将不仅仅是削减费用的活动,并许诺在今后两年把年度防务预算保持在375亿美元的水平,现在的防务开支占国民收入的2.7%。

第 6 版

1. 美国电视剧进军世界市场

【美国《洛杉矶时报》8月13日文章】题:征服世界      报纸已用大量篇幅报道电影如何占据预算大的情节片和科幻节目的支配地位,这部分是因为对话简短、惊险镜头长的故事片在国外销售特别好。      但人们常常忽略的一点是,电视如何同这股趋势并驾齐驱。电视制片人说,现在一小时电视剧系列片能否制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国外是否有销路。在国外,情节片和科幻片通常比那些更感人的、依靠角色的节目更卖座。      环球电视集团的董事长格雷格·迈德尔说:“如果我们感到节目的国际销售额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是非常大的话,我们就不会拍摄这些片子。”他说:“这和电影制片业非常相似。国际市场销售额占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收入确实能帮助我们弥补很大的风险。”      这种风险是由于电视网为购买节目播放权而支付的费用和节目的制作成本之间的差距产生的。电视网向节目制片公司支付的费用一直保持不变,大约每小时100万美元,而许多通俗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却猛增至一集160万美元。      结果是,电视制作公司越来越多地依靠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来弥补这部分赤字,这就给电视制作公司增加了压力,迫使它们摄制一些对德国和英国等主要市场有吸引力的节目。      同时,由于新的广播网和有线电视网的建立,在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竞争加剧,这已导致价格提高,最佳电视节目给制作商带来的收益可能为5年前的两倍。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摄制的史蒂文·博赫克的警察片《布鲁克林南部》已被认为是一部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的作品,据说这部电视剧每集的毛利已经超过了该公司摄制的《NYPD Blue》和《一号杀手》两部片子创下的每集80万美元记录。这些数字大体相当于一部新电视剧平均销售收入的两倍,但该行业的一些人士说,内容能吸引国外购买商的节目现在在国际上通常每集能赚50万到65万美元。这样在某些电视剧刚在美国电视网开始播映时就可以接近盈利,或者至少能达到收支相抵的状况,而不是指望节目播映多年或卖给辛迪加来承担每周25万美元或更高的制作赤字,但几乎没有几部电视剧能取得这样的业绩。      德国仍然是美国电视节目的最大市场,但电视制作公司已经把未来增加收入的希望寄托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地区——亚洲和东欧。      尽管国际上有这样的机会,但制片人仍然认为,他们的首要重点仍然是建立长期的特许播放权制度,这最终能通过在美国出售重播权获得大笔收入。

2. 俄罗斯天才导演梁赞诺夫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1月18日电】俄罗斯著名电影导演埃利达尔·梁赞诺夫18日度过了他70岁的生日,这不仅是他的家庭,而且是俄罗斯电影界的节日。      这位天才的导演早就赢得了世界级大师的声誉,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赢得了全民的爱戴与尊敬。他的影片有着持久的魅力,吸引着一代代的观众。从梁赞诺夫导演的影片回顾展中可以看到,他对祖国电影发展做出的贡献在于他的喜剧影片。      梁赞诺夫认为,喜剧也可以反映严肃的重大问题。幽默是健康的人和健康社会的象征。他在谈到自己的创作道路时说:“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喜剧的新的表现手法。”他把自己导演的喜剧分为音乐喜剧、抒情喜剧、英雄主义喜剧、怪诞喜剧、日常生活喜剧,以及悲喜剧和讽刺剧。      梁赞诺夫对电影艺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一部影片中他同时使用幻想和怪诞的手法,敢于将讽刺与抒情集于一身。在每一部影片中他都坚定不移地发展着自己的同一个创作主题——爱,爱可以改变人,爱可以展现人的优良品质,使人在精神上变得富有和更有力量。这个主题在《命运的嘲弄》、《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和他的最后一部影片《你好,傻瓜》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梁赞诺夫多才多艺,他写诗、剧本和书,他的自传《没有结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连几年他在电视台成功地主持《电影全景》专题节目。      尽管梁赞诺夫已70岁高龄,但他仍在工作。现在他与自己的老搭档、剧作家布拉京斯基正创作一部新片的剧本,他俩已经合作了25年。

3. 皮拉尔·米罗:西班牙电影的灵魂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0月20日报道】题:西班牙电影的灵魂      在皮拉尔·米罗逝世前一天的晚上,她在马德里皇家歌剧院观看了新歌剧《神谕》的首场演出。10月19日上午她还同她喜欢的一位摄影师就拍摄计划问题在电话里谈了很长时间。电话谈话结束不久,米罗16岁的儿子刚刚听完一首流行歌曲后就发现,母亲躺在地板上,失去了知觉。几分钟后赶来的医生对米罗进行了电刺激和心脏按摩,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没有效果。57岁的西班牙电影女导演皮拉尔·米罗死于心肌梗塞。      皮拉尔·米罗曾经在1976年和1985年做过心脏手术。手术后的米罗仍然辛勤地工作。凡是在米罗逝世前的几个星期接触过她的人都说,她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她逝世前14天从事的一项伟大工作是,在巴塞罗那通过电视转播了克里斯蒂娜公主的婚礼。返回马德里的第二天她对我们讲述了在大教堂里进行准备工作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她今后的打算。在米罗逝世几个小时后,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和王后瞻仰了她的遗容。国王夫妇称米罗是“好朋友”。米罗去世半小时后西班牙前首相冈萨雷斯就赶到了她家里。数百名政治家、艺术家和知识界人士向米罗致哀。1982年冈萨雷斯接管西班牙政府,他任命皮拉尔·米罗主管西班牙电影。在米罗的影响下,西班牙电影在八十年代曾经出现了繁荣局面。1986年皮拉尔·米罗担任了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和电台的领导。      1992年米罗拍摄的电影《巴尔特内布洛斯》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同一年她的《园丁的狗》一片又获西班牙戈雅奖。《昆卡的罪行》一片是她拍摄的最成功、也是争议最多的一部影片。在这部影片里,她根据昆卡省一名因过失杀人而被起诉的人的真事反映了从前国民警卫队实施残暴酷刑的情况。正是这部长期在西班牙被禁演的电影把米罗推到了军事法庭的被告席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位电影女导演不许离开西班牙。      皮拉尔·米罗1940年出生在马德里一个高级军官家庭。她导演的戏剧、歌剧常常引起评论家们的注意。她对政治不感兴趣,但是,却常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批评现任保守政府的电影政策。

4. 人形胡萝卜

天生人形胡萝卜亲密偎伴不分离。看!这名男士手中的人形胡萝卜,是否像一对正在接吻的热恋男女?它们的形状实在惹人遐想,难怪种植它们的戴夫不忍把它们煮熟吃掉。      戴夫说:“我猜想,可能在插种时,有两粒种籽无意中叠在一起,在泥土里慢慢缠在一起,并一齐生长起来。”      他说,日子一日一日的过去,它们也不断长大,但始终连在一起,给人一种极罗曼蒂克的联想。他说,将会把这有意思的植物视作艺术品收藏,闲来拿出来细细欣赏,自有一番情趣。      (新加坡《联合早报》)

5. 琼·芳登过80岁生日

【德国《世界报》10月22日报道】今天是好莱坞电影演员琼·芳登的80岁生日。她是好莱坞最有魅力的女演员之一。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芳登被人们称之为“好莱坞的灵魂”。芳登身材苗条、漂亮,纯真的目光更增添了女性特有的魅力。      琼·芳登出生在东京,在加利福尼亚长大,她有一个比她大15个月的姐姐,姐姐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电影演员。母亲从小就对有艺术天才的两姐妹着力培养,有很长一段时间,姐妹俩在影坛上也是一对竞争对手。漂亮的琼·芳登曾经在舞台上扮演过许多角色。1935年芳登第一次在一部喜剧电影片里上戏。她曾经同美国雷电华影片公司签订过为期5年的合同。之后芳登效力于美国影坛著名制片人塞尔兹尼克。芳登在由希契科克导演的两部悬念迭出的影片中的演技使她在影坛一举成名。后来,年轻、文静的芳登由于在影片《蝴蝶梦》(1940年)和《疑惑》(1941年)中的上乘演技曾经两次获奥斯卡提名奖。1941年她曾经获最佳女主角奥斯卡奖。1967年她在影片《魔鬼的财产》里再次担任角色,这部影片是她一生中演的最后一部片子。她从影以来总共上演了46部片子。70多岁的时候她还常常出现在话剧舞台上或者是当电视节目主持人。琼·芳登一生中总共有过4次婚史。

第 7 版

1. 防止地球变暖京都会议难有作为

【日本《世界周报》12月2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题:防止地球变暖京都会议难有作为      为期10天的“防止地球变暖京都会议”将于12月1日举行。世界各国将在这次会议上就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而进行对话。会议的最大课题是,如何设定旨在削减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数值目标。但是,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个问题,将视各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情况出现很大差距。甚至有人预测说:发达国家内部意见不统一,因而京都会议很难制定出一个具体的数值目标。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警告说,如果人类仍继续无限制地排放废气,那么在2100年之前,平均气温还将上升2摄氏度。气候异常将导致粮食危机和传染病蔓延,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还将出现陆地被淹没的情况。      为此,世界各国在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世界各国将根据这项公约在12月份的京都会议上对发达国家设定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其中包括二氧化碳等造成温室效应的废气。      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要抑制化石燃料的消费。也就是说,必须抑制能源需求。但是,由于国家不同而能源供求结构存在差异,因此发达国家的主张也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欧盟:积极的支持者      欧盟是主张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积极派代表。环境保护派在欧洲各国形成了很大的政治势力,他们对地球变暖问题很关心。在设定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目标问题上,发达国家主张2010年时,各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一律规定为比1990年减少15%。但欧盟地区主张应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制定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同比率,并采取了“共同达到目标的方式”,即整个欧盟将减少1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这个方式,具有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余力的德国、澳大利亚和丹麦将削减2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英国、荷兰和比利时削减温室气体的比率为10%。但另一方面又允许“地区内的发展中国家”葡萄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40%。美日:态度消极      美国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消极派代表。美国的能源成本在世界上是最低的,同时美国又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其一个国家的排放量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中所占比率达到22%。当然,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削减将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产业界因此对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政策持反对态度。为此,美国政府提出的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是,“2010年时使之稳定在1990年的排放量水平上”。      日本的温室气体削减目标与欧盟和美国之间也存在着差距,其目标数值是比1990年减少5%。实际上日本与美国一样都是消极派。资源进口国日本的能源成本很高,因而日本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节能的努力。如果再进一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那么必将导致国民生活水平下降。      因此,日本提出的削减目标中也列入了“差异化”条款:根据过去各国的节能成绩,确定温室气体削减比率。这样,日本的实际温室气体削减率则降至2.5%。不过,日本政府制定的削减计划显示,通过今后节能方面的技术开发,2010年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时减少5%,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至与1990年同等的水平上。      美国和日本认为,如果引入了“排放量权交易制度”,即他们从具有温室气体削减余力的国家购买排放量的额度,那么似乎会增加表面上的削减数量。俄罗斯和东欧各国虽然进入了有义务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发达国家”行列,但这些国家经济不景气,其排放量自然就减少了,从而可能成为排放量权的卖主。但是,很多人士指出,如果采取这种方式,那么发达国家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可能不会减少,从而大大削弱防止地球变暖的效果。发展中国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防止地球变暖京都会议将讨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东南亚国家对此尚未表示出明确态度。不过,综合各国通过非正式途径所表明的观点来看,发展中国家几乎一致认为,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应首先表明自己的责任,制定限制的框架;在目前情况下,不应该强迫发展中国家实行义务性限制措施。      印度尼西亚虽然是产油国,但却没有像中东国家那样对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持坚决反对态度。该国政府人士表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不能对全球性的问题置之不理。”      泰国制定了“节能法”,并为实施环境政策建立了基金,采取了一些切实的措施。马来西亚力争在2020年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推行了高速增长的路线,但是,在环境问题上也表现出了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姿态。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该国已开始摸索将来的对策。      不过,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缺乏环境设备和观测技术,设备和技术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是必不可少的。最近,东南亚遭受了烟雾的侵扰,有人甚至对各国政府有关大气污染的测定方法提出了疑问,环境观测技术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新加坡处理重油流出事故,最终也不得不依赖日本的技术指导,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积累技术和信息仍是东盟国家面临的一项课题。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国,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对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援助寄予了很大期望。澳大利亚:强烈反对      【美联社11月24日电】(原文无发报地点)澳大利亚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但是,澳大利亚也许是最强烈地反对设定具有约束力的减少排放量目标的国家。其原因是,煤是澳大利亚最盛产的出口物,但在矿物燃料中,煤又是滞留热量的二氧化碳的最大来源。      澳大利亚政府说,到2010年,发展中的亚太地区对煤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如果能源计划继续进行下去,就有可能为澳大利亚创造9万个新的就业机会。但是如果新的条约使这些以煤为动力的电厂产量下降,那么就会使澳大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1%。      澳大利亚要求“区别对待”——依据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设定不同的排放目标。法国:投入战斗      【法新社巴黎11月26日电】法国26日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它的第一个“全国反温室效应计划”。这个计划确定了首先要做的事情,但尚未确定数字指标。不过,它是“第一个”此类计划。它证明,法国真正投入了反温室效应的斗争。      该计划的主要措施如下:      建筑物:在新住宅区加强热能管理,建立监控体系(从1999年起)。在政府部门中也要如此。此外,还要在这些地方实行标准化和信息化。      长期存在的地面设施应当考虑温室效应问题。这涉及到住宅和商厦的建筑,涉及到新工业设施和交通设施的设计。      工业:加紧同大量消费能源的工业部门订立新协议。这些部门包括:冶金、农业食品、造纸、铸造和水泥。法国环境部长多米尼克·瓦内很赞赏埃勒夫石油公司承诺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缩减15%。政府也将鼓励中小企业节约能源。      运输:到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近40%将来自于运输业。许多措施被施行。其中包括加强对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的研究;加强对重型卡车发动机的研究;制定城市交通计划;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和发展铁路公路联运。      从长期讲,欧盟希望获得每辆车每公里120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值。而如今的排放值是165克。据瓦内说,雷诺汽车公司和标致汽车公司准备把每辆车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值降为140克。      电力:加强节电和促进热能与电能的共用。      可替代的能源(太阳能、风能):当它们的成本低于配给能源的成本时,这些可替代能源的开发将被置于优先的位置。      从现在起到2005年,每年将造林3万公顷(而过去是1.2万公顷),以便在建筑中更多地利用木材。      最终,还要对公众宣传和教育以便改变个人的行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利用核电      【美联社纽约11月24日电】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负责人汉斯·布利克斯在利用一切机会宣传这样的信息:各国政府将很快认识到它们必须开启一个“扩大利用核能的时代”。      克林顿总统的科学顾问已建议把核能研究的预算增加两倍。与此同时,白宫已采取措施,帮助美国核能工业开展国外业务。      在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具有影响力的利益集团也开始团结起来,希望使“核能”成为该国的主要能源。      核能的支持者们希望,12月1日在日本开幕的有关全球变暖的会议将推动核电工业的发展。      法国使用的电力中有3/4来自原子能。从1980年到1990年,法国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居欧洲之首,人均排放量减少了26%。      国际原子能机构说,全世界共有442座核电厂,分布在30个国家和地区,它们为世界提供了17%的电力。如果没有核能,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至少将增加8%。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安全、无法处理危险的废料和成本过高等问题的困扰,核能工业的发展连连受挫。在美国建一个核电厂至少需要40亿美元。      尽管存在这些困难,1996年有9座核反应堆开始兴建,这是自1985年以来新建核反应堆最多的一年。这些核反应堆都在亚洲,该地区在核能开发方面有后来居上之势。      核能工业的分析家们说,单单中国就可能在今后几年内投资500亿美元发展核电技术。颇有影响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呼吁日本“把原子能作为各种基本能源中的骨干能源”。      日本政府估计,把本国的核发电量提高一倍,将使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降低7%。

第 8 版

1. 《亚洲周刊》文章:华人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再出发

【香港《亚洲周刊》11月9日一期文章】题:华人企业在全球化中再出发      7月2日,酝酿近三个月的泰国金融危机的“定时炸弹”终于引爆了,意味着亚太地区正进入一个重大转折关头。这场金融风暴几乎刮遍了整个亚太地区,至今仍未离去;不论是老的“四小龙”,还是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新小龙”,无一幸免于难。经此大祸,亚太地区的经济将出现一种质的变化,走上新的发展轨道,而以这一地区为主要舞台的华人企业,也必然会寻找下一个世纪中新的定位。      21世纪是否成为“亚洲世纪”或者“华人世纪”,这个问题并无实际意义。重要的是,高科技的普遍运用把世界迅速推入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亚洲国家和华人企业是领先潮流还是重新被甩落在后面?如果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今天这场金融风暴,或许应该庆幸它来得正是时候。      电脑网络和无线电通讯正从根本上改变了距离的概念,不久前还认为遥不可及的事情,今天就如同发生在近邻,既带来无限的机会,也可带来新的风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当前这场金融风暴,亚太地区包括华人企业家在内,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印象。      绍罗什等国际金融大炒家在道义上或许应该受到被害者的谴责,但他们擅长运用全球化概念和高科技资讯手段,策划规模庞大的投机活动,令人心惊之余,更令人深省。      21世纪的华人企业家必须面对全球化和高科技的新形势,勇于创新的新一代华商以台湾宏?集团的施振荣等为代表,早已走出了关键性的步伐。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紧迫感。不久前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世界华商大会上,许多与会者最关心的仍然是怎样建立传统的生意关系,而不是施振荣演讲中提到包括全球化的经营理念。      当然,即使遭受这次金融风暴的重创,亚太国家以及华人企业也不应失去自信心,更不必追随一些西方传媒或经济学家把“亚洲模式”贬得一无是处,但却应该吸取教训。如泰国过去几年一面大举外债造房子、买车子弄得本国经济“泡沫化”,一面又任由制造业的竞争力萎缩下去,对虎视眈眈伺机进袭的国际金融炒家既无警觉之心又无抵挡之力,这就不仅仅是政府决策官员的过失,而是整个企业界的经营思路都大有问题。      风暴过后,整个亚太地区都须重新思考经济发展方向,固本正元,重新把提高全球竞争力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国家如此,企业也是如此。但新的竞争力已不可能通过廉价劳动力或天然资源为主要基础,特别是中国大陆开始加入国际竞争,这使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企业升级变得更为迫切。      经过过去20年的经营和成长,华人企业都已具备相当的实力和经验。但若继续发展低层次的加工制造业,路必然越走越窄,而把资金转去搞地产,炒股票,只会搅起一大堆“泡沫”,金融风暴一刮就不见了。      有远见、有魄力、有头脑的华人企业家,应该摆脱地域的束缚,开始把整个世界作为未来业务发展的新天地,敢于利用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新的比较成本优势,加快技术升级抢占先机。亚太地区仍将是他们的根基,但即使今后发展本地区的业务,也应该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思考和经营。      和7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第一次起飞相比,亚太地区目前可以说正处于第二次起飞的关键时刻。华人企业要走向全球化,要打入高科技产业,比当初发展劳力密集出口加工业要难得多,竞争风险也高得多,但今天亚太地区的经济实力也比20年前强得多,因而格局也广阔得多。以今天可以运用的雄厚资源加上当年的创业精神,完全可能再造“亚洲奇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在全民改造国有企业之时,也大力推动企业集团化经营,加入国际竞争,并以晋身全球最大500家为目标。当然,企业规模大小不是决定竞争力的唯一因素,但中国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确实需要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敢于在中国本土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上同跨国公司一较高下。有此信心,中国大陆才可能加快走向世界市场,从而加快进入世界贸易组织,而这正是中国大陆企业走向全球化经营必要的第一步。

2. 日报报道:上海私人汽车增多及影响

【日本《读卖新闻》11月22日报道】题:私人汽车迅速普及      “私人汽车时代”到来的征兆,已开始出现在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不断提高,私人汽车族也越来越多。然而,私人汽车增加也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出。在拥有1400万人口的高密度城市中,私人汽车迅速普及,似将对中国今后的环境状况产生巨大影响。      在上海经营火锅店的刘震扬先生(37岁)去年2月拿到了驾驶证,4月份就购买了一辆汽车。      上海走俏的轿车是“桑塔纳”,其价格大约在每辆13万至17万元左右。即使是旧车,也需要5万至7万元。为了防止交通堵塞和污染环境,上海对私人汽车的数量严格限制,并出台了拍卖私人汽车牌照的新措施。购买私人车的大多是收入较高的经商人员。然而,在市民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的情况下,私人汽车增加的潮流似乎是不可阻挡的。      上海公共交通设施不足,地铁也只有一条线路,仅长20公里。离上班地点虽然只有数公里,但挤车、换车花上将近一个小时却已是司空见惯的了。因此,市民非常向往有一辆自己的汽车。      据市统计局的统计,1994年上海市私人汽车拥有量为4026辆,而1996年其数量增加至6016辆。此外,将公车车牌用于私车的情况也很多。      上海市今后仍将继续采取限制私人汽车数量的措施。但是,由于商用车数量急剧增加,包括排气量在125CC以上的摩托车在内,预计汽车数量还将急剧增加,1997年为50万辆,到2000年时预计将增至80万辆。      全国的汽车数量目前为1500万辆。但可以认为,2000年时汽车数量将增加到1800万至2100万辆。如何把对环境的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呢?这是中国上海要进行的一种“尝试”。

3. 中央社报道:南京总统府建筑结构遭人为破坏

【中央社北京11月28日电】据南京消息,中山先生在南京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总统府,内部一部分竟遭大陆某国有企业改为餐厅,同时高大围墙一段也被拆毁,设立餐厅大门,整个总统府建筑结构和形象被严重破坏。      孙中山先生临时大总统府和太平天国天王府是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物,堪称南京市最重要的古建筑物,但大陆国有的长江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却在这个建筑物内的西花园开设餐厅,不仅人车出入杂乱,而且厨房油烟和废弃污物,对总统府大院环境形成了严重破坏。      上海《文汇报》报道,这家餐厅为了直接对外招揽客人,竟然硬生生地拆掉总统府高大围墙的一段,还设立了一座装配有裸女浮雕的“气派”大门,而这座大门距离总统府正大门仅30多米,使得整个门面和环境,形成了不三不四、极其荒唐的形象。      事件发生后,20多名江苏省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紧急提案,江苏省文化厅调查发现,长江发展公司事前并未获得文物和城建部门的核准,就径自破坏文物遗址,设立餐厅。      虽然江苏文物厅责令这家餐厅限期修复总统府原貌,并且不得擅自对外营业,这家餐厅也表示了允诺服从,但是,这家餐厅仍旧于10月中旬声势浩大地正式对外开业,所有的破坏之处不仅无任何修复,而且环境污染还在加剧。

4. 台湾翻译出版《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

【中央社台北11月28日电】由华裔女性作家执笔,全球首册完整呈现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英文专书《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南京浩劫》中文版(前译《南京受辱记:被遗忘的二战大屠杀》),天下文化公司预定12月1日与美国哈泼—柯林斯公司同步出版发行。      另一方面,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届满60周年,美国《新闻周刊》和台湾《中国时报》也将从12月起转载精彩内容。      《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由旅居美国的华裔作家张纯如(艾里斯·张)执笔。张纯如拥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硕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曾任美联社、《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等美国著名媒体记者。      分别受到美国、台湾、中国大陆历史学界全力推荐的《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美国哈佛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授威廉·柯比表示,“南京大屠杀”现在几乎已被西方世界遗忘,因此,这本书的发行问世就更形重要。      威廉指出,张纯如称之为“被遗忘的大屠杀”,将二次大战中,欧洲和亚洲数百万遭到屠杀的无辜罹难者,紧紧连结。      担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的政大外交研究所教授李恩涵表示,张纯如女士透过绵密细致的文笔,同时根据可靠而坚实的原始资料、学术研究成果,写出《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正是对日本人诡辩式的片面逻辑,以及玩弄文字游戏硬性论断的最佳驳论。      大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指出,张纯如有如淘金人一般,发挥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发掘出尘封59年之久的拉贝日记,为世人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惨案,不仅进一步揭露侵华日军暴行提供新而有力的佐证,也为这段历史的研究增添弥足珍贵的史料。

5. 路透社新闻分析:台湾用金钱打破孤立企图受挫

【路透社台北11月27日电】新闻分析:台湾企图帮助处境困难的邻国,结果白费力气(记者 杰弗里·帕克)      参加本周在温哥华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年会的台湾高级官员准备拿出40亿美元,以促使亚太经合组织建立亚洲稳定基金。但是这个建议也像菲律宾上周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财政官员会议上提出的类似建议一样迅速遭到否决。      共产党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反对台湾的计划,台北的长期保护国美国也反对这个计划。台北并不掩饰其利用财力打破外交孤立状态的欲望。因此北京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持反对态度不足为奇。      北京容忍台湾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但是只允许台湾以称为中国台北的“经济地区”的身份加入,正像北京允许香港拥有亚太经合组织非主权成员的身份一样。华盛顿则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向气喘吁吁的亚洲虎提供援助的正当渠道,并认为台湾提出建议的时机不对而拒绝采纳。美国的否决反映出一种微妙的政治平衡动作。      虽然美国欢迎台湾愿意拿出自己的财富供弱小邻国使用,但是克林顿总统已把宝押在同北京改善关系上,因而对可能引起台湾和中国关系紧张或打破台湾海峡微妙的军事和政治平衡的任何行动都极为谨慎。      台湾认为其对亚洲的慷慨援助,是用来撬开北京对台北的外交禁锢和在世界舞台上取得自己应有地位的工具。      尽管台湾在自己的国际作用问题上同北京陷入僵局,但是台湾已在地区和双边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措施,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值得注意的是,承认台湾的30个外交盟友没有一个在亚洲。

6. 短讯

▲中央社报道,日本警方二十八日说,两名无业日本人借口为日皇室和孙中山先生在京都兴建神社,涉嫌行骗一千万日元(约八万美元),已遭东京警视厅依诈欺罪嫌逮捕。      ▲中央社二十八日报道,台加工出口区自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三日成立至今已三十一周年,原先创设的吸引工业投资、拓展对外贸易、引进最新技术和增加就业机会等四大阶段性经营目标已完成,现正积极推动经营转型,已拟订新的阶段性任务发展方向。

7. 萧万长会晤新马首脑

【中央社台北11月28日电】继昨天与过境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晤面,行政院长萧万长今天清晨在中正机场国宾室与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非正式晤叙。双方就解决亚洲金融危机、国际经济自由化和双边经贸合作交流等议题广泛交换意见。      新闻局长李大维事后转述“萧吴会谈”经过,根据吴作栋的说法,要解决亚洲金融危机,就必须放开管制手法,尽量减少干预措施,健全金融体系,改从制度面进行改革。      对于连续两天萧万长与结束APEC会议返国过境的东南亚无邦交国家最高行政首长进行非正式晤谈,李大维说,政府对此种形态的会谈,表示欢迎,也是政府推动务实外交的具体做法。      至于今天有媒体报到,萧万长昨天在会晤马哈蒂尔时,马哈蒂尔曾提出由我国提供88亿美元援助交换马国原油的“以油换汇”要求,李大维上午曾向萧万长请示,萧万长郑重表示“绝无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