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1-10

第 1 版

1. 以色列人集会纪念拉宾遇难两周年

十万多人八日聚集在拉宾总理遇刺的广场及其相邻的街上举行纪念活动,数以千计的军警封锁了几个街区,并把演讲台紧密地包围起来。(路透社)

2. 叶利钦解除海军司令格罗莫夫的职务

克里姆林宫八日发表声明说,副司令库罗耶多夫被任命为海军司令。(路透社)

3. 日本首相抵沙特访问

日驻利雅得大使馆发言人八日说,在两天的访问中桥本首相将与沙特领导人讨论保护投资和加强在环保和教育方面的合作等问题。(路透社)

4. 越南呼吁国际援助

越南政府八日向国际上发出呼吁,要求各国政府和组织向其提供援助,原因是,越南最近遭受强台风袭击,数百人丧生,近两千人失踪,二十二点六万公顷农田被淹。(法新社)

5. 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建议国际社会在波黑成立永久性警察部队

他八日说,成立这样一支部队有助于重建和重新训练波黑当地的警察部队。(法新社)

6. 伊比利亚美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会议

出席八日会议的还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和美洲开发银行行长等领导人。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发扬「民主的道德价值」。(埃菲社)

7. 中国建造“第二条长城”

【法国《解放报》11月8日至9日(合刊)文章】题:为了长江改道,中国建造了第二条长城      这是人类向历史和自然的又一次挑战。为了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电站,中国的工程师8日第一次让长江改道。      近来,长江截流以及三峡大坝的建设成了中国谈论得最多的话题。10天前,另外一支队伍在黄河的小浪底也成功地实现了截流。      当长江龙口还剩40米的时候,水深达60米,流量达每秒14000至19000立方米,合龙的难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随着截流的成功,三峡计划可以说初具规模了。长江改道进入已经挖掘了两年的导流明渠。      建造三峡工程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如果把建造三峡大坝动用的大批土石堆成一米见方的“小长城”,那么这条“长城”可以绕地球两周半。在今年10月份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出现并解决了不少技术上的问题。三峡大坝首先是中国这个新兴超级大国的象征,因此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它都将能够建成。据官方公布的数字,这一工程将耗资2000亿人民币,不过筹资工作进展顺利。      据说,近年来黄河断流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今后可能开挖一条长600公里的运河,将三峡丰富的水引入黄河。      【法国《世界报》11月9日至10日(合刊)文章】题:长江改道,三峡大坝建设过程中关键的一步(记者 德龙)      中国最长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的长江被迫改变了航道。8日,长江因建造大坝而被截流。到2009年,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将在长江上建成。      中国的电视台对截流过程进行了长时间的现场直播。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亲自出席合龙仪式,更使这场精心准备了几个月的场面达到了高峰。      两条围堰建成后,施工人员将在中间建成一条大坝,安装上发电机。这将是历史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能力相当于20多个核电站。      从技术上来看,合龙的成功使三峡计划不再有可能被推迟或放弃:他们必须在6个月之内,也就是1998年5月汛期来临前将大坝初步建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与毛泽东时代的人海战术不同,这一次动用了大量现代化机械设备:挖掘、运输、倾倒以及加固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到2009年,上游600公里范围内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

8. 伊要求确定取消禁运日期 俄声明反对美国对伊动武

【法新社迪拜11月8日电】伊拉克今天要求联合国确定取消自1990年起对伊拉克实行的禁运的日期。它认为联合国对它是否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调查将不会导致最终取消禁运。      在迪拜收看到的中东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播放了伊拉克副总理塔哈·亚辛·拉马丹的讲话,他说:“他们要我们同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合作,但却不明确联合国武器调查小组的工作期限和取消禁运的确切时间。对此,我们不能同意。”      巴格达的伊拉克电台今天晚上重申拒绝同联合国特别委员会中的美国检查人员合作。             【法新社莫斯科11月8日电】俄罗斯今天警告说,它反对单方面使用武力来使伊拉克改变立场。      俄外交部在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的一份声明中说:“只有联合国安理会才能采取这种措施。”      俄罗斯还要求伊拉克允许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检查他们认为伊在用来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设施。俄外交部说,俄罗斯将尽全力劝说伊拉克改变驱逐美国人的决定。

9. 阿拉法特说巴以华盛顿会谈结果消极

【路透社开罗11月8日电】埃及官员说,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今天向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简要通报了巴勒斯坦代表最近在华盛顿同以色列代表举行的会谈,说此次会谈结果“完全是消极的”。      在开罗参加了阿拉法特与穆巴拉克会晤的埃及外长穆萨对记者说,阿拉法特对本周在美国举行会谈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官员的乐观表态泼了盆冷水,说他们的会谈无助于恢复自今年3月份以来就多半陷于停顿的和平谈判。      穆萨说:“阿拉法特主席强调指出,这次会谈的结果完全是消极的。会谈没有朝解决像定居点争论这样一些主要问题和其他一些小问题的方向取得任何进展。”

10. 进一步扩大俄中互利关系

【国际文传电讯社莫斯科11月8日电】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雷日科夫在叶利钦总统即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俄总统、国家杜马和政府一致认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是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在制定俄对外政策时不能不考虑俄中关系。他说,我们在对俄罗斯和中国关系的重要性和优先方面的认识上没有任何分歧。      雷日科夫认为,俄总统即将对中国的访问对进一步扩大两国的互利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1月8日电】叶利钦总统11月9日前往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将在北京与中国高级领导人进行一系列会谈,在访问的最后一天——11月11日去哈尔滨,这是俄罗斯国家元首第一次去哈尔滨访问。      宣布结束俄中东段边界勘界工作是访问的中心议题之一。这段边界争议最多。用俄罗斯总统办公厅高级发言人的话说,“在两国几个世纪的历史上”将第一次实地划定两国之间的“全部东段边界”。      同时,俄罗斯方面期待着国家元首的此次访问能取得重要的经济成果。例如,准备签署双边经济合作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协定。能说明问题的是,访华的代表团成员有头10名银行家中几个主要的银行家。      莫斯科认为改变俄罗斯整个出口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出口比从中国进口多几倍,但是现在主要靠出卖原料、载能体和电力。对于向中国提供俄罗斯装备的情况,克里姆林宫是满意的。总统办公厅强调说,在价格问题上莫斯科打算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不愿意廉价出售。”      国际问题也没有排除在俄中磋商以外,例如亚太地区形势,阿富汗、柬埔寨局势,巴基斯坦—印度矛盾,可能还有朝鲜半岛局势。据总统办公厅人士说,俄罗斯方面不打算提出中国的人权问题。      莫斯科提请注意,在频繁性和定期性方面,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最高级接触可以同叶利钦和西方国家领导人的会晤等同。最近5年俄中领导人在双边对话的范围内会晤了5次。

11. 伊拉克库尔德人发生派系战斗 伊叙要求土从伊拉克北部撤军

【路透社安卡拉11月8日电】伊拉克库尔德人武装组织今天说,该组织多达1万名战斗人员对一些对立组织发动了一场攻势,有迹象表明伊拉克邻国土耳其正日益卷入伊拉克北部的派系战斗。      库尔德民主党在传真给本社的一份单独声明中说:“今天早上5时(格林尼治时间3时),成千上万名库尔德民主党的游击队员在长达50公里的战线上向库尔德爱国联盟以及土耳其的库尔德斯坦工人党发起了进攻。”       昨天,库尔德爱国联盟谴责说,在伊拉克两大派别重新开战后,为支持库尔德民主党,土耳其出动大炮和坦克,深入伊拉克境内。      【法新社大马士革11月8日电】伊朗外长卡迈勒·哈拉齐今天对记者说,伊朗和叙利亚都在要求土耳其立即从伊拉克北部撤军。      他说:“叙利亚和伊朗对伊拉克北部的局势感到不安,并要求土耳其立即从这个地区撤军,尊重伊拉克的统一和独立。”哈拉齐刚刚结束与叙利亚副总统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达姆的会谈。      这位伊朗外长说,他还与叙利亚外长法鲁克·沙雷讨论了伊拉克北部的局势。      土耳其陆军和空军自9月23日以来一直在伊拉克北部采取军事行动。

12. 共同社评李鹏总理即将访日

【共同社东京11月8日电】中国总理李鹏将于11日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继9月桥本首相访华后日中政治对话中的重要一环。桥本首相与李鹏总理11日举行会谈时,将重申通过“对话与合作”进一步发展日中关系,并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交换意见。其中包括每年一度的首脑互访、日中安全保障对话和促进经济合作等内容。      为纪念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署20周年,两位政府领导人将就江泽民主席明年10月访日达成协议。      李鹏总理曾于8年前的1989年4月访问日本。由于这次访问是继江泽民主席访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和桥本首相访俄等亚太地区主要国家首脑外交后的又一举措,所以日本方面希望“与中国方面就中国的对美、对俄政策和朝鲜半岛局势深入地交换意见”。      由于中国依旧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怀有戒心,所以桥本首相将向李鹏总理再次阐明“防卫指针不是针对中国”。桥本首相将呼吁,为了地区稳定,通过实现日美中三国的“安全对话”促进相互理解。      李鹏总理定于12日和日本的前首相及各政党领导人举行会谈,会见天皇陛下,在纪念日中邦交正常化25年的酒会上就今后两国关系发表演说。

第 2 版

1. 英刊认为:俄在独联体继续享有支配地位

【英国《情报文摘》周刊10月31日一期文章】题:俄罗斯对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西方媒体有关独联体10月23日首脑会议的报道暗示,俄罗斯受到它的11个小伙伴的羞辱,因为它们猛烈抨击了俄罗斯的政策,并坚决拒绝维持有关独联体团结的神话。但俄罗斯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关系要比绝大多数此类报道所暗示的更加复杂、更加微妙,而莫斯科的地位同其前殖民地相比也更为有利。      我们在莫斯科的外交人士至少找到了七条理由说明,俄罗斯继续在前苏联的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理由是:      版图 在独联体中,俄罗斯的小伙伴们没有哪一个能在人口、面积,或是国内生产总值方面接近于它。      外交孤立     同东欧的前华沙条约国不同,俄罗斯在独联体内的11个小伙伴没有一个可以指望得到西方的支持,如果莫斯科决定对它们之中的某一个使用武力的话。      国内稳定程度 独联体内许多国家内部不稳,而莫斯科已经表现出要在这些国家的内部冲突中火上浇油的意愿。      作为少数民族的俄罗斯人     在独联体的许多国家中都有大批讲俄语的人。这更便于莫斯科破坏这些非俄罗斯国家的统一,而且当莫斯科感到需要惩罚它的任何邻国的时候,这些俄罗斯人便是随时可以加以利用的借口。       没有通往公海的通道     除了黑海沿岸的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以外,独联体的其它非俄罗斯成员国都没有通往公海的直接通道。      运输和基础设施 独联体的绝大多数非俄罗斯成员国的运输和输油管线以及其它经济纽带都同俄罗斯,而不是外部世界,连在一起。      没有可替补的盟国     独联体的非俄罗斯成员国几乎没有潜在的外部盟国可用来抗衡俄罗斯。      上述种种理由说明,俄罗斯将继续支配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独联体各国不能很好地一道工作对独联体的非俄罗斯成员国的危害比对俄罗斯更大。无论是在中亚,还是在外高加索,或是在独联体西部,没有一个非俄罗斯成员国能够设法同其它成员国结成本来可以帮助它们抵抗俄罗斯压力的密切的联盟关系。而另一方面,俄罗斯却乐得同独联体的每个国家在双边(分而治之)的基础上打交道。所以说,独联体的12个成员国不团结对俄罗斯来说是得失相当,或是得到的更多。

2. 俄塔社报道: 俄中勘界大事记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1月7日电】题:俄中勘界大事记      俄中双方为签署结束俄中边界勘界的文件进行了多年的努力。早在60年代就开始为解决俄中边界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紧张工作。      1964年2月,在北京开始就确定苏中边界一些地段的走向进行双边磋商。同年8月磋商中断。恢复谈判的协议是1969年9月11日,在达曼斯基岛(珍宝岛——本报注)发生武装冲突后达成的。1969年10月20日,苏中边界谈判开始在北京举行,1978年谈判再次中断。苏中关系正常化后于1987年2月9日在莫斯科恢复了谈判。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根据历史文件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到1991年才确定从蒙古到朝鲜的苏中东段边界走向。1991年5月16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中国界东段(这段边界大约长4300公里,苏联解体后这段边界全部属于俄罗斯)协定。1992年2月协定得到俄罗斯和中国议会批准。该文件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和中国的国界条约生效。      根据这项协定,滨海边疆区的一部分(面积1500公顷)、乌苏里地区、哈桑区和兴凯区的一部分,以及乌苏里江上的达曼斯基岛划归中国。三个仍有争议的地段,即阿穆尔河上离哈巴罗夫斯克很近的大乌苏里岛和塔拉巴罗夫岛(统称黑瞎子岛——本报注),以及额尔古纳河阿巴该图洲渚不包括在东段国界协定范围内。俄罗斯方面认为这几个岛屿是“在战略上重要的地区”。这些岛屿在确定归属之前仍属俄罗斯管辖。有关这几个岛屿的问题目前仍未解决。      1992年7月9日,为实地标定俄中东段边界而成立的俄中联合勘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莫斯科结束。      1996年2月2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了关于采取措施结束俄中东段边界勘界工作的命令。      1996年11月中旬,俄中共同开发勘界后将划归对方的一些地段的第一轮谈判在北京进行。此次谈判的结果是,起草叶利钦访华期间要签署的关于共同利用勘界后划归对方的地段的协定。

3. 法英为对付美竞争将调整防务工业

【路透社伦敦11月7日电】法国和英国今天一致认为,它们必须加快调整自己的防务工业,以便更好地对付美国大型防务业公司的竞争,并暗示可能很快会采取重要措施。      英国首相布莱尔今天在英法首脑会谈结束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认识到现在必须开始调整我们两国的防务和航天工业。在美国已进行了大量调整和重新组合的现代世界中,我们在设法加快调整各自的防务工业上具有共同的看法,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位法国官员在记者招待会开始前对记者说,英国和法国达成一致意见有可能使取得进展的速度加快。德国也支持英法两国加快调整速度。

4. 菲总统主张:全球合作对付厄尔尼诺现象

【美联社马尼拉11月7日电】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今天说,最好通过加强地区和全球合作来解决环境问题,如防止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问题。      拉莫斯在本地区召开的一次讨论厄尔尼诺现象的会议上说:“所有有关的信息都应该在地区间和全世界进行交流,以便能更全面地处理环保问题。”他说,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是因河水受到污染而造成的“淡水危机”问题。他援引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警告说,到2025年,全球有2/3的人口将受到“水荒”威胁,而这是由于淡水资源过量使用和受到污染造成的。      他说:“环境问题不再只是一个国家所关心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只局限在一个国家的境内。

5. 美要求发展中国家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美联社堪培拉11月5日电】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今天在正式访问雅加达前夕说,印度尼西亚发生的森林大火表明,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参加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新条约。      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说:“我认为,这场大火(尤其是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的大火)说明了一点,即这些问题是不分国界的。”他在美国大使馆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对于这些问题,不仅有理由,而且有必要采取地区性和全球性解决措施。”      塔尔博特说:“(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大大增加,除非它们参加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这个全球性方案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6. 图片新闻

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七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展示一幅地图,指出美国U|2间谍飞机飞越伊拉克领空的范围,蓄意猎取情报。(法新社)

7. 俄中经贸合作大事记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1月7日电】题:俄中经贸和科技合作大事记      1992年3月5日签订的俄中经贸和科技合作政府间协定,为发展这一领域的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协定规定,在贸易和其他类型的经济合作中彼此提供最惠国待遇。      1995年6月26日,俄中两国政府首脑在莫斯科达成协议:相互贸易全部改用可自由兑换货币结算,这样做有利于减少相互结算的麻烦。1996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大约77%、从俄罗斯进口的90%以上都是用外汇结算的。易货贸易的比重现阶段大大下降。      1995年,双边贸易额开始稳定增长。1996年双边贸易额为69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了25.3%。俄罗斯出口增长35%,出口额为51.5亿美元;进口增长1.6%,进口额为16.9亿美元。1995年中国的逆差超过21亿美元。1996年,中国成为俄罗斯在独联体以外国家中第三大贸易伙伴(排在前面的是德国和美国)。中国在俄罗斯外贸总额中占4.7%。俄罗斯在中国贸易额中的比重略低一些,为2.4%。俄罗斯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居第8位(排在前面的是日本、美国和德国等)。      边境贸易已成为经贸合作的重要渠道。1996年中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贸易额超过3.5亿美元。俄对华出口的主要商品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肥料、机器设备、化工产品、矿物燃料和油类以及鱼和海产品。1996年上述产品占俄对华全部供货的89.9%。      1996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机器设备额增长了一倍以上,达到9.3亿美元,占俄罗斯全部出口的18%。据俄罗斯对外经济联络部的统计资料,从已签订的合同看,1997年成套设备的供货额为24亿美元。      1995年,俄罗斯对中国实际直接投资2290万美元,中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占外国对俄投资总额的6%。俄罗斯有大约1500家俄中合资企业。俄罗斯对外经济联络部专家认为,1997年俄中双边贸易额能够达到8 0亿—100亿美元。

第 3 版

1. 教育·水·人口

【沙特阿拉伯《中东报》10月24日文章】题:教育、水和人口是阿拉伯国家在下个世纪面临的挑战      下个世纪,阿拉伯地区将面临一些挑战,阿拉伯国家应准备全力对付。            必须承认,阿拉伯国家在50、60和70年代有了较大发展之后,现在,阿拉伯世界已成了世界发展最慢的地区,阿拉伯地区的发展甚至排在正面临政治、种族和经济等诸多问题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之后。      更严重的是,阿拉伯国家某些方面的发展大大低于世界其他地区,正如世界银行所说,在1980—1995年期间,中东和北非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约达2.2%,与此同时,人口的增长率却达到3.1%。      阿拉伯国家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是:      *人口的增长问题日益严重。阿拉伯国家的人口已从1970年的1亿猛增到了1993年的2.4亿。预计到本世纪末,阿拉伯国家的人口将增加到约3.3亿。如果不对人口爆炸问题采取一些果断措施,到2020年阿拉伯国家的人口将猛增到6亿。      同时,阿拉伯国家的人口结构也将面临最严重的挑战。阿拉伯国家一半以上的人口年龄在15岁以下,因此,阿拉伯国家需要下大力气向这些人提供受教育和就业机会。被认为是阿拉伯人口最少地区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每年的人口增长约30万,超过科威特的在职人数。      由于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原因,人口稠密的阿拉伯国家的计划生育措施仍遭到人们的抵制,从而导致了这些国家的人口爆炸,打击了发展成果,使经济发展走入了死胡同。同时,由于农村人口为寻找就业机会向城市迁徙,从而使城市拥挤不堪。可以肯定地说,尽管阿拉伯国家努力发展经济,但由于人口爆炸问题日益严重,阿拉伯国家决不可能实现所希望的发展目标,也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阿拉伯国家的教育体制未能成功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否认,阿拉伯国家受教育的人数比例很高,但也不能否认,阿拉伯国家的教育水平在下降。不同的是,目前受教育最多的这一代却不知道人类发展的复杂性和他们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阿拉伯国家教育的作用退化到了仅仅是由一些机构发一纸证书,因而导致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从而使数百万本事不高的毕业生大部分不能胜任其职。      *缺水将是阿拉伯国家在下个世纪面临的另一主要挑战。阿拉伯大部分地区是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阿拉伯拥有全球9%的土地,有世界5%的人口,但只有世界0.5%的可再生水源。      阿拉伯地区的年降水量不足160毫米,其中2/3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从而使阿拉伯大部分地区对稀罕的地表水和成本很高的淡化水的依赖性很大。不可再生的地下水源大约是可再生水源的37倍,但这种水含盐量很高,如不进行复杂的处理不能利用。      农业用水约占现有水资源的90%,由于农业灌溉技术落后,因此浪费了很多水资源,从而使水的危机日益严重。同时,为了满足家庭和工业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必须改变农业灌溉方式。目前,家庭和工业用水约占现有水资源的5.7%。      专家们预计,到2025年,阿拉伯国家的水资源缺口约达3130亿立方米,可再生水源只有140亿立方米。因此,必须发展本地区的水利管理体制,降低由于人口的增加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水需求。

2. 塔季扬娜:从宇航工作者到总统顾问

【俄新社11月1日专稿】题:塔季扬娜·季亚琴科——女儿、妻子、母亲、顾问            1997年6月30日,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颁布命令,任命塔季扬娜·季亚琴科为总统顾问。      塔季扬娜1961年1月17日出生于南乌拉尔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现在这座城市已易名为叶卡捷琳堡。物理数学学校毕业后,塔季扬娜于1977年考入莫斯科大学计算数学和控制论系。      1983年毕业后,塔季扬娜被分配到保密的“礼炮”设计局工作。初出茅庐的她一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就被委以重任:计算宇宙飞船的轨道。随着季节的变换、太阳活力的强弱变化,宇宙飞船的飞行轨道会发生变化,所以需要经常精细地进行计算。塔季扬娜胜任了这项工作,她在设计局一直工作到1994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她当时设计的一些软件至今仍在使用,并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当时苏联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保密单位的工作人员经常要去食堂劳动——洗碗、擦桌子、扫地等。有一次,当时任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叶利钦到“礼炮”设计局视察,可巧,那天恰逢他的女儿塔季扬娜在食堂劳动。      塔季扬娜在“礼炮”设计局工作期间结识了总设计师尤里·季亚琴科的儿子阿列克谢。在异性眼中,塔季扬娜虽算不上是美女,但却富有魅力。尤其是她那甜甜的微笑,无法不牵动时常到设计局走动的阿列克谢的目光。塔季扬娜很少用化妆品,头发也总是剪得很短。但女人毕竟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其实,塔季扬娜在大学就已涉足爱河并组织了小家庭。与外祖父同名的她的长子鲍里斯就是在她大学四年级时出生的。但在结婚登记时,不知为何她保留了自己原来的姓,而且小鲍里斯出生后也随了妈妈的姓。塔季扬娜的第一次婚姻究竟为何破裂,人们不得而知,她自己也从不向外界提起自己的第一个家。            俄罗斯的分析家认为,小女儿塔季扬娜是总统家中最有政治影响力的成员。因此她去年参与总统竞选班子的工作,并未使人们大惊小怪。仅仅一个月时间,这个聪明而充满活力的女子就成了竞选班子中最活跃的成员之一。      叶利钦连任总统后,塔季扬娜并未销声匿迹。她对自己步入政坛一事作了如下解释:“要知道,我比别人更容易见总统并介绍情况,更方便对总统讲些令人不愉快事。总统从我这里听这些事也会轻松些。”      塔季扬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也许我无法把父亲和总统分开。因此我对总统犯的错误比别人更痛心。起初我并未认识到车臣事件是个错误,后来才认识到。我认为,重要的是总统鼓足勇气承认了这个错误。”      1996年10月,塔季扬娜在“俄罗斯100位大政治家”排名榜上居第19位,超过了世界闻名的自由民主党人日里诺夫斯基和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1997年8月,她上升到第7位。要指出的一点是,这个排名榜是根据对一些新闻媒体的总编和政治观察家及政治学家的调查排定的。

3. 水:非洲的真正挑战

【法国《热带与地中海市场》周刊10月17日一期文章】题:水:非洲的真正挑战      随着人口迅速增长以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正在日益枯竭。地球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制订新的生活规章显得很有必要。数字本身最能说明问题:1950年,地球上的人口只有25亿,其中1/3是城市人口。到2000年,地球上62亿人口中的近一半将生活在城市。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3。      一些大都市应运而生。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全国人口的80%都集中在大都市中。人口的过度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自然灾害,饮用水缺乏、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据估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到2000年将有一半以上面临缺水的危机。这不仅会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居民的生命。      可以这么说,未来战争争夺的目标将是水而不是石油。      地球上淡水总量大约只有3500万立方公里,而全球每年的需要量却达到5000立方公里。然而,水资源问题不是表现在总量的不足上,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地区和各国之间的分配不平衡;二是各国对水资源的管理应当按照新形势而有所改变;三是按照饮用或灌溉水的标准保持水质;四是要将一部分水资源留给下一代。      随着人口的增加,水的需求量以及对水的处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水资源是有限的。可再生的水资源总量大约与地球的降水量相当。每年全球水流总量约为4.27万立方公里,按1995年全球总人口平均计算,人均拥有量为7300立方米,即相当于人均需要量的10倍。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城市人口都能够得到那么多水。在发展中国家,大约有几百万人如今面临着严重缺水的局面。      大部分淡水被用于农业灌溉。在人口不断增长、粮食需求日增的今天,这部分用水看来是难以减少的。向城市供饮用水并非易事。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的水被白白浪费掉。仅此一项,每年的损失至少在100亿美元以上。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它所浪费掉的自来水相当于第二大城市蒙巴萨的用水量。      同样,灌溉用水的使用也极不合理。在农业灌溉方面完全可以节约更多的水。工业用水也是如此,只要改进工艺或者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工业用水的数量将大大减少。      在第三世界,有10亿人喝不上干净的饮用水,大约20亿人没有相应的水净化设施。人类每天排放出200多万吨粪便,其中只有2%得到了处理,剩下的部分都被直接排入了水中。据统计,80%的疾病以及33%的死亡与不干净的水有关。      最近100年来,人们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1900—1995年间,水的消费量增加了6倍,比同期人口的增长快了2倍。      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需求却在不断扩大,因此国家内部甚至国家之间常常会因为水的问题而引发冲突。因此,每个国家都有必要建立某种机制,以便更好地监督和管理水资源的利用。

第 4 版

1. 美国在金融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

英国《金融时报》10月30日报道,据德洛伊特研究所以美国商务部数据为基础的一份调查报告,去年美国在金融服务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美国在银行、金融和保险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140%,达303亿美元。但在国外制造业的投资下降了1/3,为285亿美元,这是5年来的第一次下降。去年美国公司在国外的投资总额为856亿美元,1995年为851亿美元。

2. 日本设备投资增加

时事社10月27日报道,日本兴业银行和日本开发银行等数家银行27日发表的联合调查结果说,1997年度日本全国所有产业的设备投资比上年度增加3.1%-7.1%。

3. 泰国出国旅游人数下降

泰国《曼谷邮报》10月28日报道,由于泰国金融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预计泰今年出国旅游人数将下降3.5%,旅游人数估计为178万人。仅今年7月,泰出国旅游人数就下降了17.8%,为11.8万人,而去年同期为14.4万人。

4. “我们的研究还没有结束”

【德国《经济周刊》10月23日一期报道】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访谈录(记者 布里吉特·冯·哈克)      记者问:默顿教授,您对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何感想?      默顿答:我很高兴。能获得这项殊荣对一个奋斗了大半生的人来说是最高的荣誉。许多人也应该得到这种荣誉。      问:您和迈伦·斯科尔斯都是“长期资本投资公司”的创办者。      答:我们同另外10个人共同创办了这家公司,其中的几个人是我们过去的学生。公司使用的技术有许多就是我们发明的。公司正在扩大、发展。      问:您如何评价你们研究工作的影响?      答:我们的研究对全世界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服务来说是重要的。现在许多公司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跨越地缘政治界限,因为它们能够对付得了汇率浮动。金融市场上多样化的产品比过去更容易支配,而且可以支配得更好。      问:您能举一个例子吗?      答:您不妨看看美国抵押信贷市场。过去人们喜欢去那里并希望能够借到足够的钱。现在,在全球性的抵押信贷市场上到处都可以为买房筹措到钱。金融市场的效率高多了。过去,当利率提高时,资金便出现短缺,即使人们愿意支付高利率,也并不总是都能筹措到钱。      问:现在您在做什么工作?      答:我希望把我们研究出来的办法应用于金融机构的管理方面。过去的公式更多的涉及到产品、服务和对抵押品的定价。现在我们将把它应用于对金融机构的组织上。金融市场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金融机构,迄今,这些机构一直是整个金融制度的支柱。现在这些机构发展变化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使某些人感到害怕。我们在考虑,将来哪些机构能继续存在下去。过去由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将由当时还不存在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来提供。因此现在金融市场要承担各种保险。      问:这将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      答:我们的研究还没有结束。但是,我们将看到目前的市场发展过程会出现变化。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提供人们所希望的所有资金”,但是,金融机构首先要了解顾客在筹资方面的要求并向他们建议应该同哪些机构建立起联系。      问:何时才能做到这一点?      答:比您所希望的要快多了。人们只需看看过去10年、20年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就可以了。

5. 全球铝工业将迎来黄金时代

【英国《金融时报》10月22日文章】题:铝工业将出现“美好时光”(作者 肯尼思·古丁)      铝通常被认为是中产阶级的金属,这就是生产商们满怀信心地迎接铝业黄金时代到来的缘由。      世界第四大生产商美国雷诺兹金属公司董事长杰里·希恩说:“很难想象铝业的行情还有比现在更好的时候。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增长和自由经营方式在许多国家取得主导地位,一个全球性的中产阶级将开始形成。在今后15到20年,铝业将出现美好时光。”      然而,尽管对这种金属的需求量几乎不断地增长,这个行业并没有获得经济收益。      世界第二大生产商加拿大阿尔坎有限公司总裁雅克·布吉说,在过去14年里,他的公司只有两年赚取的利润超过资本成本,即纳税后的加权平均债务和股本成本。铝工业从整体来说只有一次做到了这一点。      由于以下几个原因,这种状况将有所改变。      首先,苏联解体以后,全世界都在向市场经济发展,促使前苏联的卫星国实行私有化,这使铝工业受益无穷。该工业的私有化使铝的年初级生产能力增加到近500万吨,占西方总产量的近20%。      其次,大的铝生产商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世界最大的矿业公司里奥·廷托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戴维·汉弗莱斯说:“各公司现在着重经营曾经实行纵向一体化的主要业务。纵向一体化有时掩盖了经营成本太高的事实。所有公司都在认真寻找那些它们可以获利较高的领域,有时果断地采取行动。”      第三,美国和欧洲解除对能源供应行业的管制,这正改变着铝工业的经济状况。铝熔炉消耗大量能源。一座25万吨的中等大小熔炉一年需要消耗的能源相当于一个50万人的城市所需要的能源。德国联合铝制品股份公司董事长约翰·席尔纳说:“这一趋势有助于降低铝工业的成本。能源市场自由化将起到重要的缓解作用。”      第四,苏联解体——这一独一无二的事件可能摧毁西方的铝工业——引起的困境现已告终。自从苏联解体以来,铝、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一直是独联体国家的主要外汇来源。俄罗斯每年的铝出口量从50万吨增加到200万吨。然而,布吉先生说:“俄罗斯的出口不再让人感到恼火,而成为西方供应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俄罗斯的出口一旦中断,铝价将迅速上升。

6. 到2000年铝价将翻倍

英国《金融时报》10月24日报道,安东尼·伯德咨询公司最新的市场调查报告表明,到2000年铝价将上涨将近一倍。该报告预言,今年的平均铝价为每吨1738美元,明年将增长到1981美元,1999年将增加到2412美元,2000年将达到平均每吨3306美元。

7. 咖啡生产国协会决定对咖啡出口实行限制

拉美社10月19日报道,咖啡生产国协会9月份在伦敦举行的紧急会议决定,在今后两个年度里,将世界每年的咖啡出口限制在5275万袋以内,以保护国际市场上咖啡的价格。

第 5 版

1. 伊朗遭重创痛换教练 日本获大胜起死回生

【路透社德黑兰11月8日电】由于昨天以0∶2输给了卡塔尔,伊朗队今天罢免了古汉的教练职务,由巴西人比埃拉取代。古汉的两名助手也被罢免。      比埃拉目前担任伊朗国家青年队的教练,他从事踢球和担任教练已有35年的历史。      对卡塔尔之战的失利使伊朗队从A组自动出线的希望受到沉重打击,伊朗队现在自动出线的希望寄托在沙特和卡塔尔11月12日在一场生死之战中踢平。       【法新社德黑兰11月8日电】今天在夺标呼声最高的伊朗队败在曾经垫底的卡塔尔手下后,使足球狂热的伊朗人身心受到沉重的打击。对卡塔尔之战的失败使伊朗队能否进军法国世界杯成了不确定的事情。      这次失利对许多人来说是一剂难以下咽的苦药。伊朗一家报纸对0∶2的耻辱哀叹到:“整个伊朗一晚都在流泪。”一位学生球迷哽咽着说:“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是在为6000万伊朗人的荣耀而踢球。”      伊朗足协迅速以更换教练来稳住阵脚。任命外籍教练在伊斯兰革命之后还是第一次。新教练比埃拉认为伊朗队能够保持欧洲力量型的打法,许诺保证该队在战术上为最后的比赛做好充分准备。但批评者认为比埃拉需要运用他的南美风格来激励经过败绩的伊朗球队。           【法新社东京11月8日电】日本队进军世界杯足球赛的希望起死回生。今天在国家体育场日本队主场以5∶1大胜哈萨克斯坦队,从而稳获亚洲区B组第二名。      日本队将于11月16日出征马来西亚,与A组的第二名争夺亚洲参加世界杯的第3张入场券。主教练冈田武司说:“下一场比赛是我们的生死之战。我们将为此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在比赛中打出我们的最好水平,以进军法国。”

2. 波恩击败五名竞争对手成为国际残疾人奥委会的永久总部

六日,在残疾人奥委会的大会上,有四十三票赞成波恩,三十八票反对,十三票弃权。该组织希望明年一月前将总部由比利时的布吕赫迁往波恩。(法新社)

3. 国际汽车联合会六日将舒马赫撞车事件听证会移往伦敦

其原因是由于法国卡车司机罢工。(路透社)

4. 英国足球俱乐部援救一保姆

利物浦、埃弗顿和阿斯顿维拉队六日以拍卖球衣和签名足球的方式,开展援救身陷囹圄的英国保姆伍德沃德的活动,伍德沃德在美国因涉嫌谋杀她照看的一个男婴而被捕。支持伍德沃德的组织已收到十六万美元的捐款。法官说,将在几天内对她作出判决。(法新社)

5. 至少有五十三个国家的选手将参加明年九月在吉隆坡举行的英联邦运动会

据组织者说,预计还有十四个国家将报名参加本世纪最后一次英联邦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联合会共有六十九名会员国,尼日利亚由于受到英联邦制裁而不被邀请,塞拉利昂因英联邦成员资格被暂停,能否参加还成问题。(美联社)

6. 美国空军系列报道之一:美国“军用航天”即将成熟

【美国《航空和航天技术周刊》9月1日一期文章】题:“军用航天”不断完善,逐步介入实战      本周,当美国空军空间指挥部(AFSPC)庆祝其成立15周年之际,该部的元老和他们的后继者会发现军用航天活动已经日臻成熟,并得到其他部门越来越多的依赖。      迄今为止,作战力量只是向它们在航天领域的友军寻求后援——把卫星放入轨道、提供高空拍摄的图像和信号情报,以及远程通信和精确的导航信号。所有这一切正在改变。今天,军用航天仍处于过渡期,但其即将成熟的迹象早已显露。      作战空军已经把航天和导弹操作人员视为战友;陆军步兵和空防专家每天依靠通过空间信息进行他们的工作;海军舰艇则依赖于空间通信,以及高空卫星测量的精确到厘米的海面高度值。      过去几年推动航天活动作战化的努力正在见效,而这也意味着这个以往被形容为“黑色”,即高度机密的行业正在经历许多变革。      美国空军前副参谋长、已退休的小托马斯·穆尔曼上将说:“对航天行业的统一和认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穆尔曼军旅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航天领域度过的,他在海湾战争期间曾担任AFSPC司令,随后又负责制订了美国多次使用运载火箭的方案。      穆尔曼和其他军用航天领域的前辈预料,该行业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例如,空军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未来作战策略十分倚重于航天部队,既把它们作为传统力量的支持,又使它们能自行成为“战斗人员”。因此,教育、训练和制订作战理论是培养未来航天领域战斗人员的关键途径。穆尔曼认为,在服役前接受培训,可使所有新进入空军的军官,在短时间内对空中和空间作战有全面的了解。      目前的航天部队指挥员不仅实现了他们先辈的设想,而且突破了观念上的界限。他们的目的是进一步模糊航天操作人员与坦克车长等传统的作战人员之间的界线。      为此,现任美国空间指挥部(USSC)总司令和美国空军空间指挥部司令的哈韦尔·埃斯特斯上将建议,把太空划为第六责任区域,其地位相当于地面、海上及空中作战的相关区域。如果这一建议得到五角大楼和白宫的批准,军方的参谋们将开始制订与太空责任区域相关的作战理论、战术、技术和程序。这最终可能意味着在空间作战—— 一种在3年前尚不可能提出的概念。      使空间作战行动得以实现的技术和成本的降低是实施空间武器设想的关键。这些观念的改变,是由于商用航天业的急剧增长所致。埃斯特斯说:“人类把许多金钱投入到太空中,对航天的投资与国计民生有关,航天业不久将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它使得空间控制和空间力量实施对国家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他相信,与这些新出现的任务相关的作战理论、战略和战术会有力地威慑任何可能试图破坏美国航天基础设施的入侵者。      埃斯特斯说:“我现在要设法确保航天领域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组织结构不会与空中、海上和陆地作战的指挥结构有任何不同。这有利于它们融为一体”,目的在于利用较少的人员通过混合使用同类功能完成任务。      第50行动大队队长约瑟夫·维索斯基上校说:“我们正在变得更加精简更加高效。现在,行动大队将由卫星运载火箭和建立远程跟踪站与空间行动中心之间联络的部队组成,他们都属于同一个组织实体。”另外,全球定位系统的全面成熟,也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每天与之进行的联络。两年前,平均每天联络96次,这个数字已降到大约70次。

7. 霍利菲尔德大胜穆勒再现英雄本色

【法新社拉斯韦加斯11月8日电】世界拳击协会冠军霍利菲尔德在这里通过8轮比赛战胜国际拳击联合会冠军穆勒,从而把这两个组织的冠军集于一身。      当穆勒在第八轮比赛中被击倒后重新回到拳击台角上时,主裁判哈尔彭中止了比赛。这轮比赛快结束时,霍利菲尔德第五次把对手击倒在地。被凶狠的组合拳打倒的穆勒虽然站了起来,但无法继续参加比赛。      穆勒说:“我对比赛中止感到遗憾。我准备起来战斗,战斗。”他站起来时,第八轮比赛结束的铃声响了。哈尔彭同拳击台外的医生磋商后决定,穆勒不能继续比赛。      哈尔彭说:“他每次被击倒,站起来时都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但最后一次,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霍利菲尔德说:“上钩拳起了作用。穆勒坚持用他的刺拳。我则坚持我的打法。我的计划没有受挫。我设法把他吸引过来,然后用右直拳击他。这个办法今晚奏效了。”      今天的胜利使霍利菲尔德的成绩达到35胜3负,其中25次击倒对手。而穆勒的成绩为39胜2负。霍利菲尔德终于报了1994年输给穆勒的一箭之仇。      这是霍利菲尔德去年11月从泰森手中夺得冠军称号后第二次卫冕成功,也是他今年6月在比赛中被泰森咬伤耳朵后第一次上场比赛。      世界拳击理事会冠军伦诺克斯·刘易斯可能是霍利菲尔德下一个对手。刘易斯今天也到场观看了比赛。霍利菲尔德说:“如果唐·金能够安排同刘易斯的比赛,我将全力应战。”      【美联社拉斯韦加斯11月9日电】遭咬痊愈后的霍利菲尔德周六晚上将穆勒狠揍了一顿。他在刚结束的一场激烈的重量级冠军争夺战中,5次将穆勒击倒在地。       但不管怎么说,面对来自霍利菲尔德的巨大压力,穆勒表现得还非常勇敢。在第5轮比赛被击倒前,他一直坚持着。在第7轮和第8轮比赛中,霍利菲尔德又分别两次将他击倒。      穆勒在裁判摇铃宣布第8轮比赛结束时还是坚持站了起来。但裁判哈尔彭在医生建议下宣布结束比赛。      鉴于穆勒最近的表现,虽然人们曾对他是否参加今天的比赛产生过疑问,但在今天整个比赛中,穆勒的表现还是勇猛拼搏,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      正因为如此,他在比赛中遭到了霍利菲尔德的猛烈攻击。有好几次,霍利菲尔德凶狠的右手拳似乎将他打晕了过去。      在比赛中一直挺着的穆勒也用右手拳猛击了霍利菲尔德,在最初几个回合中他占了一些上风。霍利菲尔德在第三轮比赛中右眼角被打破,在最初几轮比赛中,他似乎无法伤到穆勒。      但接下去场上形势发生了突变,霍利菲尔德一记右拳直接击中穆勒的下巴,穆勒重重地摔倒在地,他虽然挣扎着马上跪起,但却没能立即站起,直到裁判点数数到7时,才站了起来。      面对场上约1万名观众的呐喊,霍利菲尔德越战越勇,到了第8个回合穆勒几乎已没有还手之力,裁判宣布比赛结束。      【路透社拉斯韦加斯11月8日电】霍利菲尔德今天赢得了国际拳击联合会重量级冠军称号,他还保持着世界拳击协会重量级冠军称号。他现在拥有世界拳击重大比赛中三分之二的冠军称号。

8. 乔瓦尼动作下流被罚

巴西籍中场队员乔瓦尼被停赛两场和罚款十万比塞塔(六百八十五美元),原因是他在一日同皇家马德里队比赛时射入一个球后作出了下流的手势。      巴塞罗那俱乐部六日证实,他们不会对西班牙足球联合会竞赛委员会作出的这个处罚提出上诉。(路透社)

第 6 版

1. 日本「用人之道」的五个误区

【日本《钻石》周刊10月18日一期文章】题:在人才战略上日本企业需要跨越5个误区(作者 富永孝和大桑一晃)      欧美的跨国公司业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地展开了争夺人才的竞争。日本企业若不制定健全的人才战略,必将落伍。然而人才竞争并非仅仅依靠高酬金即可解决的问题。      与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的“用人之道”已明显落后了,而21世纪决定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则是人才战略,因此对于日本的跨国公司而言,当务之急是改革人事制度。为此要跨越以下5个误区:      一.把人事工作视为“圣域”。认为为了保守人事上的秘密,必须使人事制度神秘化。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人事制度应该是透明和公开的。      二.认为人事工作要体现“民主”。必须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一种可以让所有人都能满意的制度。迄今为止日本企业人事工作的重点,是从中下层提拔干部。今后应该把重点放在从战略角度培养和选拔确实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特A级人才方面。      三.把人事制度视为“宪法”。认为“只要采用了好的人事制度,就能建立一个好的公司”。实际上,能否从战略角度出发,有效地使用人事制度,关键在于领导人的领导能力和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四.认为“只要发掘了人才,人事工作就大功告成”。然而在人才市场正呈流动化的今天,那种只负责发掘人才而不负责落实相应待遇的人事制度只会促进人才外流。因此必须为优秀的人才提供各种优惠条件。      五.把人事工作视为“特殊领域”。这与上述第一种误区相似,但它的特点是将人事工作仅仅局限在人事这一狭窄的范围之中来考虑,而没有从体现领导的经营意图这个广泛的角度来有效地使用人事制度。      在日本多数企业中大都存在着上述这些误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当然,近来也有一些日本企业采用了“按劳付酬”和“从全球网罗人才”等一些措施。但必须记住:在使用新的方式之前,必须对人事工作进行彻底的意识改革。      理想的人事制度应该是以评价为核心,把“录用”、“报酬”、“职务培训”和“晋升”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在运用这种模式时最重要的是,要以能力评定为中心,而这种评定必须是用人事机能来体现经营者的意志。这本来是很简单的,但恰恰是日本企业致命的弱点。

2. 图片新闻

伊朗逐步提高妇女地位,首都德黑兰的女子小学今年开课。(美联社)

3. “雷鸟”把虚拟大学扩大到拉美

【美联社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10月28日电】在欧洲和亚洲都设有“虚拟”教室的亚利桑那美国国际管理研究生院的教授们,将通过虚拟大学计划把他们的授课扩大到拉丁美洲。这项计划是从今年一月份起实施的。      该学院的教授们将在菲尼克斯通过卫星转播对墨西哥的几所大学开办现场直播讲座。这所学院(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雷鸟”)已经在东京和法国建起了卫星接收站,它还计划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中国开设虚拟课程。      虚拟教学计划的负责人、营销学副教授伯特·巴伦西亚说:“雷鸟的目标是要在全世界开设虚拟课程。我们正在试图抛开实体上的校园。”巴伦西亚说:“我们计划于1998年开始在墨西哥授课,并希望于1999年在拉丁美洲增加一些授课点。”他一口气说出了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和波多黎各等国家,都是即将进行虚拟授课的好地方。该教学计划将为攻读管理学学位的拉美学员开设金融、营销、全球商业动态和文化交流等课程。

4. 日本学生读书量减少

【日本《每日新闻》10月28日报道】题:学生读书数量减少      高中生每个月的平均读书量为1本,初中生为1.6本。一个月一本书都不读的高中生占70%,初中生占55%。这是《每日新闻》在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的协助下于6月上旬进行“第43次学校读书调查”的结果。      这次调查表明的中学生读书情况是自从1954年开始进行这项调查以来最糟的一次。小学生每个月平均读6.3本书的占15%。另外,在询问中小学生一本书都不读的原因时,回答说“不想读书”的人,在小学生中占60%以上,在中学生中占70%以上。      在回答说“不想读书”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中,很多人举出如下几点理由:“看漫画和杂志比读书更有趣”,“看电视和玩游戏机比读书更有趣”,“有另外想干的事情”

5. 柏林大学开设“黛安娜”课程

【路透社柏林11月4日电】在黛安娜王妃去世仅两个月后的今天,研究黛安娜现象已成为柏林自由大学的一门专业课。      上个星期,该大学政治学系开办了一个有关黛安娜的系列讲座,名为“神话和政治:黛安娜——从威尔士王妃到人民的王妃”,共分14讲。      该讲座的组织者、政治学副教授扎比内·贝格汉今天说:“这所大学是研究黛安娜神话的理想场所。她赢得了这么多观点完全不同的人的同情。对许多人来说,她是一个偶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这是一个我们想要进一步研究的现象。”      贝格汉说,这个系列讲座将探究黛安娜是如何成为偶像的,媒介是如何把她树立成一位具有如此大的凝聚力、对如此多的观点和目标迥然不同的人群和事业有感召力的人物的。

6. 英报提出要重新考虑教育与培训的作用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0月12日文章】题:工作场所变革的关键在于技能的大小(记者 卡尔·查普曼)      我们正面临一场工作场所的变革。这场变革的重点是在人员上,而不是在机构上。这场变革将对人资源的开发和政府的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大约50%的劳动力没有充分就业。临时工、合同工和个体经营的趋势在加强,这将对明天的就业市场造成不稳定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和政府必须重新考虑教育和培训的作用。政府要承担两方面的责任:一方面要确保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掌握一技之长,使他们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促使建立一种在学生离开学校后能继续进修的健全机制,以满足21世纪的需要。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的公共教育和培训制度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很多学生离开学校时没有一技之长,而且离开学校后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进修的机会。大、中学校毕业生不能面对未来的挑战。      应该作出两项简单而又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第一,增加对幼儿园、中小学的投资,把投入高等教育的部分资金转入16岁以下青少年的教育。第二,应该开辟16岁以上青年的教育和培训市场,其目的是资助“进修者”,而不是资助“机构”。      我们应该利用投入16岁以上大学生的部分资金来资助进修者。16岁以上青年的教育应该强调在其整个工作“经历”中不断掌握技能。这将反映出公司和个人之间存在着一种新关系的现实。      私人部门对与进修有关的事业的投资将促使全球发生以消费者为主的根本性变革。世界范围的公有部门存在的缺陷将促成这场变革。英国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进修机制将成为21世纪的经济大国之一。

7. 俄罗斯高校改革的方向与问题

【俄罗斯《独立报》10月7日报道】俄罗斯教育部副部长吉洪诺夫说,教育方面现在出现了几个严重问题。首先,对教学质量缺乏监督制度。现在,不开设英语和管理学基础这样一些热门课程的学校已经不多了,然而教授这些新课程却仍然是原来的教师队伍,他们的教学水平却往往不符合现代标准和要求。经济类、管理类和法学类学校也存在类似问题。不断增长的培训需求及学校注册登记变得很容易,从总体上说这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其次,物质资源的利用也是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目前,干部进修学校都在利用自己的校舍从事各种商业活动。高达50%以上的一系列税收优惠使学校在出租校舍方面获利不少,这种商业活动往往会改变学校的主要功能。      学校的部门所有制已经取消。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属于部门的学校的命运显得特别突出。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是,以高等学校、专业进修学院和中等技术学校为基础成立联合大学。加入联合大学的学校可保留法人资格,但要服从大学的教学要求。学院院长要由大学校长任命,教师则需要提高教学技能。教改专家们认为,这样做可使教育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许多地区级学校将改成主要经济类高等学校的分校。一些部门专业部撤销以后,这些学校将得到物力和人力的补充。但是,它们必须为企业培养管理干部。经济部和教育部已经得到指示,要为整个教育事业制订发展战略。      改革的目的是加强教育市场的竞争。等到主要高等学校的分校能够自立,它们可以作为独立自主的学校分离出去,或者划归地方大学。改革还可以消除教育等级上的差别。

第 7 版

1. 太阳能利用在全球再度升温

【路透社大阪10月19日电】题:太阳能前景光明      作为太阳能计算器发明家和现代太阳能技术开拓者,岸靖雄对太阳能怀有无限信心。      因为到下个世纪时,全世界将竭力遏制温室气体排放,所以现为三洋太阳能工业公司常务董事的岸靖雄对未来的预见也是顺理成章的。      现在有一些公司和岸靖雄的看法一致,并且将数十亿美元投入到这个曾一度被大工业视为遥不可及的“不现实技术”领域,这倒是有些出人意料。这些公司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石油公司进入太阳能领域      三洋太阳能工业公司与其他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大公司一道,现在敢把数十亿美元投在太阳能上,他们认为当今年12月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气候会议上签字的时候,太阳能会成为优先发展的能源之一。      世界上最大的商业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集团16日说,计划未来5年间拿出5亿多美元,用于开发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      而英国石油公司(BP)则计划在未来10年间每年拿出10亿美元,用于开发可再生能源。该公司已在拉丁美洲开设了一家规模虽小但发展势头看好的分公司,名为BP拉丁美洲太阳能公司。      英国石油公司总经理约翰·布朗今年夏季时曾表示,希望能通过新的太阳能业务进入美国电力市场。      依赖石油的日本正在实施一项计划,到2010年时一半的日本新居将用上太阳能。所以,三洋太阳能工业公司可能在2000年之前在太阳能项目上投资约1亿美元。建造太阳能屋顶      根据日本通产省1993年制订的“阳光计划”,日本各地约有600户家庭在1994年安装了太阳能屋顶,日本政府资助一半的费用。      今天,安装了太阳能屋顶的日本家庭已有近1万户。就日本家庭总数而言,这一数字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却可由此证明日本到2000年时该数字达到7万的目标是现实的。      今年早些时候,欧盟批准了一项计划,到2010年之前生产50万套太阳能装置。      今年夏季,世界最大的污染大户美国也宣布了几项计划,计划利用联邦政府的购买和贷款,在2010年以前在100万幢建筑上安装太阳能屋顶。      美国希望,这一措施每年能减少相当于85万辆汽车每年造成的污染,并输出相当于四座火力发电站的年发电量。      希腊也在今年夏季宣布了建设世界上最大太阳能发电厂的计划,最终目标是将克里特岛变成完全由太阳能提供电力的社区。成本仍然过高      由于成本高和太阳能转化效率低,太阳能还没有达到普遍推广使用的阶段。岸靖雄说:“关键的问题是普遍的实际应用。”他说,一台能够供四口之家用电的太阳能设备,目前的成本差不多相当于10年的电费。      他说,用太阳能取代传统能源向一个四口之家提供用电的费用,今年已降到300万日元(合2.5万美元),而1994年时这项费用还高达600万日元,三年时间就减少了50%。他说:“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利用上太阳能。

2. 诺贝尔奖得主建议建设“能量扩大器”

【西班牙《论坛》周刊9月8日一期文章】题:西班牙可能拥有未来清洁和取之不尽的能源      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灾难,使人们要求停建新核电站,把必要的经济手段用于寻求可靠、清洁和实际上取之不尽的能源。      在专家们企图寻求解决办法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前主任、意大利人卡洛·鲁比亚在另一个全新的领域探索。他的名为“能量扩大器”建议,是建一种革新的核反应堆,这种核反应堆能生产工业用能,不产生放射性垃圾。      鲁比亚体系之所以能确保安全,是基于这一进程同传统核反应堆生产进程完全不同。在这一进程中,能量的产生基于核聚变,这种聚变能产生稳定的中子群。也就是说,第二次产生的中子数量同第一次产生的中子数量必须相同,并以此类推。      为了实现这种连锁反应,核聚变使用铀的同位素,如铀238。鲁比亚建议的体系基于注入一束来自体系外部的粒子加速器的质子。如果出现危险反应,只要停止粒子加速器,整个进程就停下来了。也就是说,能量扩大器是次临界的,这意味着可以控制,无任何危险。      鲁比亚的研究顾问、物理学家胡安·安东尼奥·鲁比奥指出,能量扩大器所用的原料是大自然中很丰富的钍。这位西班牙人说:“经过中子袭击,我们可以把钍变成铀233。在这一进程中,不产生不受欢迎的垃圾,也不产生钚——用以制造核武器的原料。”地球上钍的储藏量之丰富,可以确保人类至少使用12个世纪。      能量扩大器采用铅冷却,无需任何水泵来冷却。此外,铅还有其他令人感兴趣的特点。要使能量扩大器运营,应当从外部注入中子,这在粒子加速器出现之前是不可能的。上述加速器能制造质子束,质子束袭击铅,能产生获取能量所必要的中子。      一些西班牙科学家积极参与这一计划,阿拉贡地区当局希望能量扩大器建在该地区,从而可能使西班牙成为拥有第一个这类试验电站的国家。目前,已成立了西班牙和意大利企业康采恩,中央政府和阿拉贡地区当局也参加了。近几周,法国人和荷兰人也表示了参加这一计划的兴趣。关于费用,西班牙和意大利企业康采恩的股东们指出,建设能量扩大器需要200亿比塞塔。

3. 美国再次考虑太空发电计划

【法新社华盛顿10月26日电】美国航天局正在重新考虑一种可能性,即向轨道发射多颗卫星,用于捕获太阳能,以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发电卫星的设想,最初是在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最严重时期提出来的。      现在,正值国际社会关注诸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之际,美国航天局认为该是重新考虑在太空发电可能性的时候了。      美国航天局有两个卫星计划设计蓝图,20年后可以付诸实施。      第一项计划名为“太阳塔(SunTower)”,由一组在距赤道上空约1.2万公里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构成。每颗卫星发电功率200至400兆瓦。      第二项计划名为“太阳圆盘(SolarDisk)”,由一组轨道高度高得多的卫星组成。其形状与太阳塔卫星相似,但是比太阳塔卫星成本高。每颗卫星发电功率5千兆瓦。这些卫星将把能量输送回地面。加拿大、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家正在研究能源无线传输技术。

4. 太空发电设想日趋成熟

【英国《金融时报》9月18日文章】题:辐射能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说,在外层空间捕获太阳能并把它输送到地球,可能是解决人类21世纪面临的能源问题的办法。日趋成熟      美国航天局前不久对30多种各不相同的太阳能卫星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      七十年代的设计方案是想采用一种在轨道上运行、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巨型太阳能板,收集太阳的射线并以微波的形式传回地球。设在地面的大型接收器——占地面积有70平方公里——把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并把它输入全国电力供应网。      在美国航天局最近开展的太阳能卫星研究项目中担任负责人的约翰·曼金斯说:“与70年代初提出的设想相比,最近15年提出的关于空间太阳能利用的设想和技术更为合理了。”困难不少      太阳能卫星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空间运输的成本问题。      法国电力公司课题研究部顾问吕西安·德尚说,要使太阳能卫星变得可行,空间运输成本最少也得降低99%。不过,他对这一点充满信心。      对太阳能卫星进行过深入研究的美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空间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哈里·鲁普认为,最大的问题不是空间运输的成本问题,而是在把太阳能输送到地球的过程中存在的能量转换的效率问题。      鲁普教授还担心微波束可能会把经过其传输路径的鸟或人“烤熟”,并可能引起电磁干扰,扰乱飞机的雷达系统。尽管如此,鲁普教授对太阳能卫星的前景并不是完全悲观的。几种设想      美国航天局设想把太阳能卫星发射到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或发射到距离地球500至800公里的低轨道上。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太阳能卫星总是固定在地球上空的某一点,因而可以把太阳能输送到地面上的一个指定地点。而在低轨道上运行的太阳能卫星就不会出现这种同步性,因此可以同时向几个不同的地面位置提供能量。      休斯敦大学空间系统运行研究所所长戴维·克里斯韦尔认为,太阳能卫星不应该建在自由空间里,而应该建在月球上。他说:“建造太阳能卫星所需的诸如铝、铁等材料有90%能够在月球上找到。”      其他方案设想在月球上制造一部分卫星部件,然后把它们从月球上发射到即将建造太阳能卫星的地球同步轨道。      建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的优点是,它可以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地向地球输送能量。而当能量从月球上输送的时候,由于月球的旋转,每天24小时里大约只有8小时可以利用。

第 8 版

1. 华人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建繁荣

【法新社洛杉矶10月24日电】加利福尼亚州正成为华人期望中的乐土,一些华人这些年来离开唐人街,去创华丽的繁荣地带。      据亚美研究中心说,在过去几年从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来的移民中,90%选择加利福尼亚州住下来,开办企业。      在美国的200万华人中,有足足40%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在圣加布里埃尔河谷人数最多,该地已从尘土弥漫的服装和餐馆地区发展成为一个计算机技术中心。      世界贸易中心主任万斯·沃恩说:“那里发展非常快,在那个地区的计算机,可能比世界上任何别的地方都多。”      华人资本家——土生土长的和来自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为该州的工业振兴打了先锋,特别在计算机装配和计算机技术方面。      在今年上半年,加利福尼亚州向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出口额增加了8.5亿美元,达到61亿美元。      据该州州长办公室说,电子设备、工业机械和计算机占该州出口的53%。      华人在几十年前,在家庭收入低和地价低廉的时候,来到这个地区。随后的世世代代人留在他们的社区,开办企业。      自70年代以来,到美国同亲属团聚的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同他们贫困的先辈不一样,许多人在这10年里来美国时带着钱用于投资。据一位移民和商业律师说,在过去5年中有两万多中国人持L-1签证来到美国,其中的80%在加利福尼亚州开了商店。      L-1签证是发给在中国大陆有母公司的人,这些人要在美国开办分公司,他们通常随同带来大约5万美元花费。      这位律师说:“中国有30个省,每个省有5家到10家国有公司在这里经营。”他又说,大多数人是在过去7年里中国着手下放权力后到这里来的。

2. 日报分析叶利钦访华的国际影响

【日本《产经新闻》11月8日文章】题:中国外交:把俄国纳入其国际战略(记者山本秀也发自香港)      对于叶利钦总统这次访问中国,中国方面期望将今年4月江泽民主席访问俄国时确定的中俄“战略合作”关系提高到一个更具实效的阶段。通过勘定边界,两国关系将进一步扩大,而且,中国方面将继美中首脑会谈后通过举行中俄首脑会谈,推行多边国际战略。      经过多年中苏对立以后,在苏联政权末期实行了正常化的两国关系,开展了正常的政治经济交流,在安全保障方面也大胆地采取行动,削减边界兵力,向中国转让武器,确确实实地把两国关系提高到了一种“战略”水平。      在经济关系方面,中俄贸易在去年尽管发展到了68.5亿美元的水平,但是,俄国方面仍然感到不满意,认为“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相比是落后的”。因此,举行一系列会谈的课题是要加强两国经济关系,其中包括加强黑龙江省与西伯利亚地区之间的地方级的经济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能源方面(例如向中国供应西伯利亚原油等)和科学技术合作方面进展的程度。      除了需要注意这种双边关系以外,更加令人注意的是,中俄在国际问题上采取什么态度。      日前举行的美中首脑会谈,在强调重视相互关系的背后,在人权等问题上,两国之间却明显地存在着难以弥合的鸿沟。中国方面强调“构筑多极世界”的背景,也是希望对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突出行动进行牵制。      另外,通过江主席访美而显示出来的轻视日本的中国外交的动向,也是令人担心的。一位外交人士指出:“中国方面想把联合国改组问题作为一个国际问题来处理。中国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持有戒心,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扩也极为关注。它可能站在为阻止日本与德国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行列中,而向俄国做工作。”      但是,日俄商定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期限“(对中国来说)却是意外”(外交人士语)。正因为如此,这次中俄两国首脑会谈的成果,将对日美中俄构成的东亚四极的形势图产生不小的影响。

3. 法报报道:洛杉矶已成美籍华人活动中心

【法国《解放报》11月1-2日报道】题:洛杉矶是美国华人院外活动集团的活动中心(记者帕特里克·萨巴蒂埃发自洛杉矶)“洛杉矶已经成了那些美籍亚洲人,特别是美籍中国人的经济首都,美国向中国及亚太地区敞开了大门”,这是在亚洲—美国协会属下的通信公司的一位总经理、43岁的马蒂·石(音)说的一番话。美国华人开办的最大一家银行远东国民银行的创始人兼副总裁、68岁的亨利·黄(音)说:“我们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在不断扩大。在经济、文化方面是这样,甚至在政治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中国主席江泽民正是在洛杉矶结束对美国的正式访问的。亨利·黄是1950年从上海经由台湾去美国的,他说:“美国的绝大多数华人对这次访问都感到非常高兴。”马蒂·石说道:“这表明,中国重又成了一个人们必须予以重视的国家。”他接着提高了嗓门说:“有朝一日,中国将成为一个强国。”马蒂·石是1979年从它的故乡台湾来到美国的,他说:“当时,我的口袋里只有500美元,再就是头脑里有个美国梦。”他说:“我愿意帮助它(中国)在它现在所走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就像美国的犹太人帮助以色列一样”,同时他也认为自己是“99%的美国人”。像黄和石一样,绝大多数(78%)的美国华人都是第一代的移民。      美国梦——美国华人的成功是与中美贸易令人眩晕的发展同步的。现在,美国华人人均年收入是25万法郎,要比美国全国水平高出很多。长滩是洛杉矶的港口,现已成为世界一流港口,加利福尼亚与中国的贸易今年将超过120亿美元。美国梦以及对香港、台湾及亚洲四“小龙”未来前景的疑虑,促使华人投资者和移民转向中国的上海。佩珀代因大学的乔尔·科特金说:“在洛杉矶地区,他们掌握着15%的企业和收入,主要银行中的三家银行,半数的豪华饭店。在硅谷的2000家高技术企业中,他们领导着1/4的企业。

4. 在接受美英报纸记者采访时:李登辉公然宣称“台湾主权独立”

【中央社华盛顿11月8日电】《华盛顿邮报》今天刊出李总统专访的报道说,李总统再三强调台湾主权“独立”,并强调:“台湾是美国价值观的象征,包括自由、民主与人权。”      这篇头版转内页半版的报道,是由该报驻香港的东南亚分社主任里奇伯格所撰写,报道中引述李总统的话说:“台湾已经独立,没有必要去这样讲……也许他们(中共)希望我们说中华民国是中国一个省。”      李总统并重申他去年就职演说中的提议,表示愿意访问中国大陆,和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会面,不过李总统也表示,他希望能在大陆自由发表演讲。      报道中还引述台湾国策中心执行长杨宪宏对李总统谈话的解读,认为李总统的谈话向北京发出一项讯息,即李总统必须受到主权国家元首般的待遇,才会和中共领袖见面,准此以观,两岸重开谈判大门已毫无空间。      对于克江上周华府高峰会,李总统说他并不担心美国和中共发展“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会伤害到台湾的利益或改变美国和台湾之间的安全关系。      李总统也表明,他有意继续推动务实外交,出国去访问,并推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在内。      这篇报道出现在《华盛顿邮报》头版最下方,标题为《台湾的李在“独立”地位上坚持立场》。      【中央社华盛顿11月8日电】李总统在《华盛顿邮报》8日刊载的专访中,表明海峡两岸统一不急于一时,他乐意到中国大陆访问畅谈台湾的民主经验,同时他也在访问中说明“戒急用忍”政策的必要性。      李总统6日在总统府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长达11页的书面专访,谈到了各方面的问题,包括担心台商过度依赖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后遗症问题,以及认为台湾在现阶段谈取消海峡两岸直航禁令,时机还不成熟。      李总统在专访中明白表示,台湾目前并不急于与大陆统一。      李总统在长达一个小时的专访中明白表示他将继续推动外交努力,出国访问,并争取台湾加入像世界贸易组织这类国际机构。他认为香港主权移交给北京与台湾的情况是不同的两回事。      【法新社香港11月8日电】有记者援引台湾总统李登辉的话说,台湾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此话肯定会激怒北京。      据一位参加采访的记者乔纳森·米尔斯基说,他在接受两位外国记者的采访中反复用了这句话,并说,如果要他同江泽民主席举行会晤,条件必须是,北京要平等对待台湾。      英国《泰晤士报》派驻香港的这位记者说:“李登辉说,‘他要称我为总统,我称他为主席。’”      另一位昨天参加采访的记者,是《华盛顿邮报》记者基思·里奇伯格。他说,李登辉表示,台湾在海峡两岸的谈判中不愿向中国方面作出妥协。      记者援引他的话说:“台湾就是台湾。我们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台湾已经独立。我们无需再这样说。”      李登辉说这番话时正值许多人认为,中国和台湾1995年中断的高层之间的谈判即将恢复。      李登辉说,他并不担心在江泽民最近访美获得圆满成功之后更加密切的中美关系会改变台湾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路透社华盛顿11月8日电】《华盛顿邮报》今天报道,台湾总统李登辉对面临着要求与中国重新开始高级会谈的压力,采取了反抗的态度,他排除了作出让步的可能性,并直言不讳地说台湾“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李登辉6日在总统府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他不急于看到台湾与中国统一。      《华盛顿邮报》说,台湾问题分析家们对下面这个问题看法不一致,即李登辉反复使用“独立”这个词,这是否标志着他的辞令发生了变化。但是,大多数分析家认为,他的话表明他的立场更加强硬,表明此刻他对与中国重新开始会谈不感兴趣。

5. 日报文章:大寨精神开新花

【日本《读卖新闻》11月1日报道】题:改革开放使大寨获得新生 (记者     高井洁司)      “农业学大寨”——这是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时代发出的号召。中国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在改革开放路线的指引下,如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大寨是一个拥有500多人口的小村庄。除山腰上黄土挖掘的独特窑洞,以及层层梯田这些景色与以往几乎没什么两样外,这里新建了高速公路,交通流量也增加了。在作为“农民副总理”而闻名于世的已故陈永贵的带领下,在“自力更生”精神的鼓舞下,大寨通过集体劳动把山地改造成了梯田。      在文革被否定之后,大寨重新引起人们注目是进入90年代之后。1991年,郭凤莲又重新担任了支部书记。大寨精神再次被发扬光大,大寨村的经济步入了发展的轨道。      大寨这次不是像以往那样用扁担来贯彻自力更生的路线,而是向全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学习,努力扶植农村工业。大寨成立了“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亲自担任总经理,并积极引进外资。目前,大寨已经拥有8家村营公司,主要生产衬衫、毛衣、酒类和水泥等。该村85%的劳力从事工业生产。此外,还招聘了来自外村的600名工人。      大寨村的工农业产值1991年为260万元,1996年增加至3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35元上升至2100元。小学实行免学费教育,对考上大学和专业学校的学生发放奖学金。此外,还建立了养老金等福利制度。这些都是如今大寨感到自豪的。      郭凤莲占有两大优势:一是拥有以往的水利设施和机械化农业这些遗产;二是可以利用其知名度来吸引外资。      郭凤莲在回顾大寨村的历史时说:“大寨原来是农业方面的一个先进典型。那时是被放在了政治的位置上。在当时的形势下是迫不得已的。然而,发展山区经济,需要大寨精神。在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也要发扬这种精神。”      文革时期的典型——大寨获得新生表明,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深入农村,大寨经济实现了多样化并已步入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