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0-26

第 1 版

1. 俄总统发表声明强调愿与波罗的海国家加强睦邻关系

叶利钦总统二十四日发表了关于「保障波罗的海国家安全和加强它们与俄罗斯的信任关系的声明」,并将这份声明交给了正在莫斯科访问的立陶宛总统布拉藻斯卡斯。(俄通社|塔斯社)

2. 俄罗斯和立陶宛发表联合声明

两国总统二十四日在莫斯科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强调,双方一致同意采取措施,以便放宽相互贸易和搞活经济合作。(俄通社|塔斯社)

3. 伊拉克强烈谴责联合国通过关于制裁该国的决议

伊拉克二十四日表示,议会将讨论决定如何对安理会的决议作出反应。(美联社)

4. 北约部队对波黑塞族两个警察基地进行突然检查 

北约维和部队发言人二十四日说,北约部队保留他们认为何时应该对何地进行检查的权利。(法新社)

5.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抵达刚果(民)

理查森二十四日说,他希望与刚果领导人的会谈有助于解决该国前政府违反人权的问题。(美联社)

6. 厄尔尼诺现象将严重影响南部非洲

美国国际开发署二十四日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旱灾将使南部非洲两千五百万人需要食品援助。(路透社)

7. 李光耀对解决东南亚货币危机充满信心

他二十四日表示,危机将解决,东南亚两三年内将恢复强劲的发展势头。(路透社)

8. 中美肩负促进繁荣稳定的共同责任

【美联社北京10月25日电】江泽民主席今天表示乐观,说他的美国之行将使两国关系较为平稳。但他说,中国不想全盘接受西方式的政治自由。      将于明天动身前往华盛顿的江泽民在一次少有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中国将签署联合国的一项经济和社会权利宪章。      他对克林顿总统昨天发表的一次讲话表示欢迎。克林顿在讲话中顶住了要求对中国采取对抗政策的压力,并为中国遏制贩毒和保护环境的努力而喝彩。      江泽民承认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存在他以礼貌的口气所称的“不同看法”。但他强调,两国有促进稳定和繁荣的“共同责任”。他说:“我认为中美关系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克林顿总统今天早晨发表的讲话也强调了促进中美关系发展的希望。”      现年71岁的江显得轻松自信。他一边品茶一边笑着回答有关他的生活情况和与此行有关的一些问题。      这位中国领导人还打算访问弗吉尼亚州的威廉斯堡和费城。他说,他想到那里去加深他对美国历史的了解。      【共同社北京10月25日电】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5日接受美国驻北京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中国决定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江主席说当天已“授命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秦华孙在公约上签字”。      江主席的讲话表明中国要在访美前缩小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上的认识差距。      在接受采访时江主席还说:“我期待并相信,通过双方的努力,此次访美将取得重要成果。”江主席表示,面向21世纪的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时事社北京10月25日电】访美临行前的今天,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美国驻北京记者的采访,表示中国将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新华社消息说,江主席接受采访时强调“此项决定表明了中国政府为促进中国和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路透社北京10月25日电】在一次改善中美关系的美国之行前夕,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称中美关系重新走上正轨。      江泽民的措词和缓,响应了美国总统克林顿早些时候给人以安慰的讲话。江淡化了以往与华盛顿之间的分歧,而注重了今后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      他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对美国记者说:“在过去几年里,中美两国关系朝着有利的发展方向迈进。”      江泽民主席表示,这个时期中自然有起伏,这并不奇怪。      克林顿和江泽民的讲话表明,双方都想强调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亚洲正在崛起的巨人之间的共同利益。

9. 克林顿就江主席访美发表讲话

【本报华盛顿10月24日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在美国之音发表有关中国的讲话,摘要如下:      下周江泽民主席将来华盛顿,这是十几年来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给予我们确定未来方针的机会和责任,使我们未来的关系比过去几年的关系更积极、更稳定——也有希望更富有成果。      中国是一个有可以引以自豪的悠久历史和强劲未来的伟大国家。中国在21世纪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中国成为一个稳定、开放和非侵略性的国家,成为实行自由市场政策、政治多元化和法治的国家,成为与我们共同努力建立安全的国际秩序的国家,而不成为内向和对抗的国家,对美国人民非常有利。      当然,中国的命运将由它自己选择。然而,我们与中国共同努力扩大合作的领域、坦率地对待我们的分歧,就能促进美国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观。      首先,建立一个和平、繁荣和稳定的世界关系到美国的根本利益。如果中国加入这一进程,我们的任务会容易得多。      下周我和江主席将讨论我们对未来的看法以及我们必须建立的那种加强合作而不是冲突的战略关系。      第二,亚洲的和平与稳定关系到美国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保持美国在亚洲的强有力的安全作用。我们希望中国成为那里安全与合作的强大力量。中国在东南亚起着越来越富于建设性的作用,同我们以及东盟国家一起推进我们在经济和政治安全方面的共同利益。下周我将同江主席讨论我们可能为推进朝鲜和平进程采取的步骤。我们将研究如何加强我们军队间的接触,减少误解的可能,扩大美国与中国下一代军事领导人的接触。      我将向江主席重申美国继续支持我们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这项政策使民主得以在台湾蓬勃发展,使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比较稳定和顺利地发展。台湾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自己解决,和平地解决。      第三,不让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和其他先进的武器进入不稳定的地区和落入胡作非为的国家及恐怖分子之手,关系到美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和技术能力越来越先进的核大国。我们需要中国帮助防止危险武器落入坏人之手。      中国履行了不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无保障措施的核设施的诺言,它正在建立出口控制制度以防止转让或出售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但是中国仍然保持着一些麻烦的武器供应关系。      在首脑会谈时,我将同江主席讨论我们希望中国为终止或限制其中的一些供应关系以及加强出口控制制度而采取的进一步行动。第四,打击贩毒和国际有组织的犯罪活动关系到美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和美国已经在打击人员偷渡方面密切合作,中国对走私麻醉品采取强硬态度。下周我将向江主席建议我们的执法人员加强共同的努力。      第五,使全球贸易和投资尽可能自由和公平关系到美国的根本利益。中国有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发展最快的经济,可以而且应该对我们的商品和服务产生吸引力。      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现在达到最高纪录,但是我们的贸易逆差也达到最高纪录。我们大力支持接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是中国必须大大增加外国商品和服务的准入。      下周我和江主席将讨论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和在世界经济上占据适当地位必须采取的步骤。      中国已采取一些措施以满足其能源需求增加和进一步净化空气的需要。下周,江泽民和我将讨论中国下一步能采取什么措施来对付气候变化。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必须有一个全球性的解决办法,因此也不能没有中国参加。      如今,中国是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到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的1000多个组织的成员。它在世界上的贸易国地位已从第22位上升到第11位。预计它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      中国的经济变革更加彻底。市场改革带来了20多年史无前例的发展。甚至在中国的人口增加了将近3.5亿的情况下,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口已从2.5亿降到6800万。城市中的人均收入在过去的仅仅10年里就猛增了550%。      随着中国开放它的经济,中国的人民已享受到更大的迁徙自由,能选择职业、更好的学校和住房。      今天,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比中国近代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高。      现在,在将近10年之后,摆在民主国家大家庭面前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在敦促和支持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进入21世纪的同时,如何追求我们与中国的广泛而综合的利益。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国务院发表的年度《人权报告》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中国。我们在日内瓦联合提出了一项批评中国的人权状况的决议案,尽管我们的许多盟国放弃了这项努力。      我们还必须承认,我们美国人的社会结构也不是无可责备的。我们的犯罪率太高,我们仍然有太多的儿童遭到枪杀,我们太多的街道上仍有毒品泛滥。我们有需要学习其他社会的地方,也有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指望别国的人听取我们关于他们所存在问题的意见,那么我们就必须愿意听取他们关于我们所存在的问题的意见。      这是务实的接触政策,这是在公开地和相互尊重地解决我们的分歧的同时,扩大我们同中国的合作领域的务实的政策;这是促进我们的根本利益和我们的价值观,同时也促进一个更加开放和更加自由的中国的最好办法。我知道有人不同意这种政策。他们坚持认为中国的利益同美国的利益是无情地冲突的。他们认为我们应该在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之前更加努力地来遏制它,或者甚至同它对抗。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孤立中国是行不通的,是会产生反作用和有潜在危险的。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措施来做这样一件事使我们在全世界的盟国中间将不会得到什么支持。采取孤立中国的政策将会鼓励中国人变得对我们怀有敌意,采取将同我们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对抗的政策。那样一来就会使我们在武器扩散问题上的合作破裂,而不是促进这种合作。那将妨碍我们促进亚洲稳定的努力,而不是帮助这种努力。它将关闭世界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而不是打开这个市场。      美国必须愿意在一个我们与中国有分歧的世界上生存和发展。但是那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世界。我们的目标不是遏制和冲突;我们的目标是合作。如果我们能同一个与我们有着共同目标的中国合作,我们将会更加好得多地为我们的利益以及我们的原则服务。      由于中国已经走出了孤立状态,因此它同西方的紧张关系已经缓和;合作已经增加;中国人民中间已有更多的人走上了繁荣的道路。      这更说明它是中国作出的在世界上发挥一种更具建设性作用和开放其经济的决定的结果。这项决定得到了美国的一项具有远见的政策的支持,这项政策清楚地向中国表明,我们欢迎它作为一个重要大国而崛起。      美国现在必须继续奉行与中国接触的政策。通过与中国开展合作和明确指出我们之间有必要指出的分歧,我们就能促进我们的利益和价值观,促使中国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使未来的中国像过去的中国一样伟大。      我们有机会创建一个新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中国将作为国际社会中一个完整的和强有力的伙伴占据它的适当位置,将与美国一道为了我们两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而促进和平与繁荣、自由与安全。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

10. 俄外交官谈叶利钦访华

【俄通社—塔斯社北京10月24日电】叶利钦总统将于11月9日至11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访问,他同江泽民主席会谈时将重点讨论双边关系问题,首先是经贸合作问题。这是俄罗斯驻北京高级外交官在北京对记者说的。      这位外交官说,莫斯科希望叶利钦总统的访问能够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促进航空事业,包括民航事业以及动力工业的合作。根据访问期间的初步安排,叶利钦总统同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和乔石委员长会晤时将讨论上述问题。经贸合作的具体问题将由俄中政府双边委员会两主席,即中国政府副总理李岚清和俄罗斯政府第一副总理涅姆佐夫商讨解决。      两国国家元首将推动俄中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划界工作的最后完成。这位外交官强调指出,顺利实现两国领导人提出的任务,即在1997年最后一个季度结束划界工作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实际意义:最终确定边界线可以排除发生任何领土争端。为此,正在起草一份关于联合利用因划界划给另一方的岛屿的协定,在叶利钦总统访问期间将签署这一协定。

11. 布莱尔强调英联邦仍有存在必要

【路透社英国爱丁堡10月24日电】英国首相布莱尔今天在英联邦首脑会议的开幕式上呼吁成员国在世界范围内举起民主和开放经济的大旗。      布莱尔对各成员国的领导人说,英联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存在的必要。      布莱尔在英联邦20年来首次在英国举行的首脑会议上说:“我对英联邦深信不移。这是一个由许多国家组成的全球性的共同体。是一个有道德原则和持久价值观念的组织,而这种原则和观念在较危险的国际秩序下……带来了稳定。”      布莱尔希望英联邦更多地利用共同的语言和习俗这一优势以建立更加密切的经济关系。

12. 社会主义国际研讨会闭幕

【拉美社哈瓦那10月23日电】“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国际研讨会今天在古巴首都闭幕。会议为系统地思考和讨论世界左派所感兴趣的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古巴共产党的发起下,世界97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组织的212名代表参加了为期3天的研讨会。      许多代表高度评价说,在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发生不幸之后,会议对于世界左派力量的重组具有无可置疑的意义。      他们一致认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灾难只能被解释为是一种实践的消失,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消亡;面对资本主义在解决人类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无能,社会主义仍然是行之有效的和有活力的。      但是,对于目前世界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又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下大力气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      诸如民主、党与国家的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市场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作用、市场理论的提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等,都是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3. 保议会通过同俄和解声明

【法新社索非亚10月24日电】保加利亚议会今天通过了一项旨在缓和两国紧张关系的同俄罗斯和解声明。这两个国家在共产党时期是最亲密的盟友。      尽管如此,这项得到一致通过的声明强调了保加利亚决心要使两国未来关系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      声明说,保加利亚的目的是“本着友好、互利和平等的精神同俄罗斯建立长期的符合两国利益的关系”。      声明坚持说,保加利亚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加入欧洲和跨大西洋的各组织”。      保加利亚总统斯托扬诺夫说,保加利亚已不奉行“屈从于”俄罗斯的政策。      总理伊万·科斯托夫在议会发言时说,“国家利益已取代了”索非亚和莫斯科在共产党统治时期形成的“兄弟般友谊的观念”。

14. 泰国内阁改组

【法新社曼谷10月24日电】为了恢复政府信誉,重新燃起人们对处境困难的经济的信心,受挫的泰国政府今天在大规模的内阁改组中新挑选了一位财政部长。      在这次改组中,保守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哥西·班本叻取代他侬·比达亚,接替了这个重要职位。      国王御签了这份名单——其中20个职位有变动。      等待已久的内阁改组挑选了新的经济领导人——包括新财长,为的是帮助把创伤累累的经济从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衰退中拯救出来。      在这次为处于困境的政府引进“外来技术专家”的行动中,新任命的其他重要部长还包括颂·差杜西比达。颂是一家较小银行的总裁,他接任了商业部长职务。

15. 米洛舍维奇一名高级助手被刺身亡

贝尔格莱德警方二十四日说,这名助手的夫人也同时被打死。(美联社)

第 2 版

1. 英报文章:捷克人怀念社会主义制度

【英国《泰晤士报》10月22日文章】题:捷克人怀念共产党统治(记者 罗杰·博伊斯)      捷克人对于天鹅绒革命和通向资本主义的坎坷道路越来越不满:77.7%的人现在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四分之一的人希望回到过去的社会制度。      一系列的民意调查表明,对现今社会制度感到厌倦的并非只有吉普赛人。人们曾普遍称赞1989年的布拉格革命是从破产的共产主义制度(向新的制度)过渡的典范。此外,1993年斯洛伐克的脱离使捷克人产生一种优越和繁荣的感觉。然而,捷克人的这种感觉正在向坏的方向发展。根据皇家研究中心的数据,现在只有44%的人对1989年以来的发展表示称许,而在六个月以前持称许态度的占52%。另一个由舆论研究所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有26%的人支持新制度——而25%的人说他们怀念过去的时光。      第三份民意测验的结果最发人深省。在这次由事实舆论研究所进行的调查中,43%的人说社会主义“并不是悲剧”。接受调查的捷克人赞扬了外出旅行机会的改善和言论自由,可是他们说,他们怀念免费的医疗和教育制度、向农民提供补贴和公共交通设施。      承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方面的捷克人占77.7%。民意调查人员记录的一句典型的评论是:“如果我没有工作,自由又有什么意义呢?”其他一些人抱怨犯罪率上升,社会团结崩溃,物质至上主义心态和背离莫斯科改而效忠华盛顿的轻率举动。批评的声音不仅来自左翼,也来自极右翼。      捷克人不满的基本原因是,人们对克劳斯总理推行的严厉货币政策和自由市场导致全面繁荣的期望已经破灭。去年,对于捷克经济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削弱。

2. 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说:十月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俄通社—塔斯社圣彼得堡10月24日电】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今天在圣彼得堡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十月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是一次“社会地震”,而不是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是一次政变。为此将在圣彼得堡举行十月革命80周年庆祝活动。久加诺夫强调指出,20世纪是伟大十月革命的纪元,21世纪预示着十月革命的思想将在全世界获得胜利。      久加诺夫认为,“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的舵不能一下子转向太大,否则就会垮台”。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俄共议会党团才取消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的问题。久加诺夫说:“我准备同能对俄罗斯局势产生影响的任何力量对话,因为我们国家现在保持稳定的资本并不太多,只能称之为不牢固的平衡。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由于自己的固执而挑起大规模的混乱。”      久加诺夫否认撤销对政府不信任案的问题是因为党内出现了某种分裂迹象。他说,这种说法出自“不怀好意的政治家之口”。然而久加诺夫并不否认,俄共同极左的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切都很顺利。久加诺夫强调指出:“有些激进分子也出席了一些左派和运动的秘密会议。我们请求大家要慎重对待已发生的事情,不要相互之间公开争辩。”

3. 叶利钦呼吁寻找独联体的最佳方式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0月24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呼吁独联体国家元首“找到独联体的最佳方式”,从而使独联体“符合大家的需要,对大家都有益”。      叶利钦在摩尔多瓦首都举行的独联体国家元首最高级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讲话。他说:“应当承认,除了我们有广泛的一致利益外,我们之间还有不少差别,这是现实。”叶利钦说:“我们之间仍然缺少相互信任。有人仍然担心有谁会夺走另一方的部分主权。”      叶利钦说:“谁也不要害怕俄罗斯。我们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夺别人主权的打算。”       叶利钦在谈到独联体的问题时说:“独联体作出的联合决定同最终实现这些决定之间经常脱节。”      叶利钦认为,在完善和改革独联体的结构时要考虑到两点,一是不要打破那些行之有效的东西,二是要提高独联体每个成员国在制定、通过和实现各项决定方面的作用。

4. 乌克兰拟出售一艘未竣工的航母

【路透社基辅10月24日电】乌克兰负责工业的一位官员今天说,乌克兰一家造船厂计划出售一艘有三个足球场大的航空母舰,因为乌克兰同俄罗斯就履行苏联时期合同的谈判宣告失败。      乌克兰工业政策部的发言人说:“明年头三个月将开始招标。无论是国家还是公司都可以前来投标。”      这艘6.7万吨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在乌克兰南部的一个港口已建造了四分之三,但是基辅不愿再等待拖欠资金的到位。      前苏联领导曾向这个项目投入了五亿美元的资金,但自苏联1991年解体以来,这个项目就搁浅了。      乌克兰总理瓦列里·普斯托沃伊坚科本月在视察这座港口城市时说,由于缺少现金,俄罗斯拒绝了乌克兰有关完成建造“瓦良格”号航空母舰项目的提议。      由于担心“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可能会遭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空母舰被拆卖的同样命运,普斯托沃伊坚科最近说,如果拆掉这艘航空母舰就等于是“犯罪”,“将它卖给第三国也不对”。但是,由于莫斯科缺少现金,乌克兰只好被迫寻找其它外国买主。

第 3 版

1. 美报文章:美国:俄罗斯人心中的头号敌人

【美国《商业日报》10月15日文章】题:俄罗斯的头号敌人:美国 (记者约翰·赫尔默发自莫斯科)      对华盛顿和在俄罗斯的美国商界来说,最不愿意听到的一个坏消息是:有关北约东扩问题展开的一场辩论使俄罗斯老百姓和莫斯科舆论界对美国越来越持怀疑态度。      美国情报署常常密切注视着俄罗斯的舆论变化。据5月份报道的最新一次民意测验,7/10的俄罗斯人认为,美国“正在利用俄罗斯目前力量的削弱把它贬为二等国家”。60%的人说,他们几乎已不信任北约,40%的人说,他们不信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当美国副总统戈尔上月提出俄罗斯还需要为确保美国投资商的安全作更大的努力时,俄罗斯向他保证将成立一个以切尔诺梅尔金总理为首的新的保护投资委员会。可是,俄罗斯公众和一些知名人士认为,美国的政治和商业利益正在使俄罗斯人感到不安全,而不是相反。      据美新署3月份的一则报道,“美国被列为俄罗斯当今面临的最大威胁,其程度超过任何其它国家”。      本世纪两次入侵俄罗斯的德国十分关注俄罗斯军方和舆论对德国的军事威胁是怎么看的。      俄罗斯舆论基金会今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只有6%的俄罗斯人认为德国“有可能向俄罗斯开战”。同月,俄罗斯的另一个组织——全俄舆论研究基金会——提出的问题是:您认为像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这样的世界大国是俄罗斯的伙伴呢、还是敌人?51%的人说是敌人,只有28%的人说是伙伴。      但是,莫斯科的观察家们说,由于德国同美国一起在北约东扩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加剧了俄罗斯对德国的担心。      1996年,俄罗斯在它所列举的敌人名单上也把美国排在德国之前,与今年一样。1997年5月美新署对俄罗斯舆论工具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10%的人认为德国构成威胁,另有10%的人认为土耳其构成威胁,12%的人认为中国构成威胁。      1997年8月俄罗斯舆论基金会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32%的俄罗斯老百姓认为,美国构成威胁。      俄罗斯外交官和防务专家一致认为,这个国家的主要威胁来自南翼。他们从车臣经高加索划了一条线,其中包括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土耳其。俄罗斯国防部的主要目的是与华盛顿和北约举行谈判,以取消差不多10年前对莫斯科在其南翼部署武器所加的限制。      这些限制是在有关欧洲常规武器条约中提出的,在苏联解体前两年莫斯科接受了这种限制。土耳其是坚决反对取消这种限制的唯一北约成员国。

2. 耗资巨大的里根大厦

【美国《洞察》周刊10月27日一期文章】题:一座具有讽刺意味的耗资巨大的建筑      有些人急于向他们的崇拜者表示敬意,于是把罗纳德·里根的名字刻在一座大厦上。批评者从一开始就说,这座大厦是好大喜功的政府做的一件徒劳无益之事。      当过里根助手的林恩·诺夫齐格在谈到罗纳德·里根大厦时说:“坦率地说,我认为这不是合适的纪念方式。”许多人士认为,里根是反对政府浪费的,把他的名字刻在这样一座造成巨大浪费的无实际意义的建筑上显然是错误的。      这座大厦位于首都的中心,离白宫不远。站在它巨大的影子中,人们不禁为它的结构和工程而惊叹。这座大厦的设计和建造花了10年多时间——包括1992年的一次重要的重新设计。它的310万平方英尺的庞大空间使它成为继五角大楼之后最大的联邦大厦。      据总务管理局说,这座大厦有85部电梯、8部自动扶梯、94个楼梯、26个装货场、1900个停车位、两个各有650个座位的礼堂、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英尺的健身场所和一个有950个座位的餐饮大厅——都挤在面积约5英亩的陶瓦楼顶下面。      这种庞大的特色符合国会在1987年下达的指示,即这座大厦——在1996年之前一直被称为“联邦三角工程”——象征联邦政府的尊严和稳定。      建成这座大厦本来预计花费3.65亿美元,而如今,这个数字已达到7.38亿美元。如果把筹资费用也计算在内,那么其真正费用已达到17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将使用这座大厦的四个主要联邦机构的搬迁费用。

3. 突尼斯探索适合国情发展之路

【法国《世界报》10月21日文章】题:本·阿里体制的局限性      从总统府到外交部,巴黎占主导地位的舆论认为,对目前正在法国进行正式访问的突尼斯总统扎因·阿比丁·本·阿里所领导的政府提出批评是不负责任的。毕竟他领导了突尼斯10年之久,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处于显而易见的健康状态。这个拥有900万人口的国家缺少自然资源,但它却消除了赤贫现象,也扫除了文盲。它拥有一个人数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有作为的中产阶级。它还善于使自己的经济顺应欧洲市场的需求,并准备冒险在下个世纪初与欧盟进行自由贸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已把突尼斯列入了它们的光荣榜。在政治宽松的五年的时间里,突尼斯人均收入增长了一倍,成为马格里布地区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成绩还不止这些。作为布尔吉巴时代的产物,突尼斯的人权法还主张保护妇女,这与阿拉伯世界的其它国家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与它的邻国相比(始终饱受超现实主义独裁统治的利比亚和受战争蹂躏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的形势很好。      受欧洲旅游者青睐的突尼斯似乎没有受到原教旨主义病毒的侵害。曾任国家安全总局局长的本·阿里对此十分关注。他向原教旨主义分子展开了一场无情的斗争。问题在于,危害消失了,与危害进行反对派进行镇压。      总统想要把突尼斯人置于高度的监视之下。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知识分子受到审查。对于胆敢批评政府的人士来说,电话遭到窃听,没有旅行、尤其是没有出国旅行的自由……      巴黎支持突尼斯政府的人士提到了一种“亚洲式”的“突尼斯模式”,它是政治专制和经济自由主义相结合。这些人认为这种模式非常“适合”这个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4. 《欧洲随波逐流》一书指出:欧洲的麻烦比想象的多

【美国《纽约时报》10月4日文章】题:欧洲遇到麻烦(作者 纽约新学院世界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沃尔特·拉塞尔·米德)      约翰·纽豪斯在《欧洲随波逐流》一书中说,欧洲的麻烦比想象的更多。      布鲁金斯学会客座学者和国务院顾问纽豪斯分析说,麻烦不只限于失业、福利或巴尔干问题。在纽豪斯看来,欧洲从腹地开始腐烂,波恩、巴黎和伦敦都缺乏领导。而且这位阅历最丰富和联系最广泛的美国观察家之一看不到改变的希望。      统一以前,西德的对外政策简单而明确。西德同美国的关系既能使其欧洲伙伴放心又能防御苏联。同时,德国同法国的关系是其对外政策的精神支柱。      现在,德国对前华约邻国可能出现不稳定和贫穷深为担心,因而成为谋求北约和欧盟东扩的主要推动者。这引起巴黎的警觉。巴黎的一些人士已把德国取代美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看作法国在主要国际联盟机构中的地位受到重大威胁。      德国总理科尔认为,他的历史使命是使德国的地位巩固,以便在欧洲实现一体化之前同邻国建立强大的政治联盟。建立单一欧洲货币计划和建立联邦式欧洲政治联盟计划是科尔历史使命的一部分,不过他的后一个计划遭到英国和法国的拒绝。      纽豪斯认为,建立单一货币计划和英法抵制欧洲建立联邦结构意味着欧洲将错过德国加入多国结构的历史机会。旧共和国模式产生的最后一位德国总理科尔将由其他年轻的人物所代替,而这些人可能不会像他那样愿意承担对欧洲的义务。      纽豪斯对德国统一以来的法国领导、尤其是英国领导提出尖锐的批评,他担心法英领导对科尔建立联邦建议的消极响应意味着欧洲还会随波逐流,回到陈旧的民族主义时代。科尔要求他的伙伴们在“欧洲式德国”和“德国式欧洲”之间做出选择。按照德国的利益、重点顺序和时间表提出的建立政治联盟的计划与其说是能代替德国统治欧洲的一种方式,还不如说是德国统治欧洲的一种形式。      欧洲今天在安全方面并未受到明显的威胁。没有拿破仑或希特勒阴谋策划征服欧洲。边界一带没有武装的野蛮匪徒。然而欧洲仍然极度不安全。欧洲南部边缘是一个长弧形的危机区,从高加索的不稳定到希腊和土耳其的纠纷,到巴尔干仍富爆炸性的局势,再到北非的人口激增和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教崛起。往东,一些人所说的“魏玛俄罗斯”仍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谜。欧盟成员远未就欧盟如何扩大,以便吸收中欧共和国中最有希望的国家的问题达成一致。      欧洲在面对如此大量麻烦的情况下基本上是绝望的。欧洲当代领导人缺乏解决诸如贫穷和北非政治暴力等问题的远见和历史想象力。希腊和土耳其两国国内的强大势力妨碍两国在尖锐问题上妥协。与此同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崛起和对付库尔德分裂主义分子的代价高昂的战争正慢慢削弱土耳其国家的基础。      尽管这一切听起来很悲观,但是纽豪斯并未预言会马上出现灾难。欧洲可能在随波逐流,但是目前没有像两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几十年那样走向灾难。至少在初期,欧洲随波逐流的代价将是丧失机会和问题无法解决。只有在北非、俄罗斯、土耳其和巴尔干等未解决的问题恶化一段时间以及由于长期经济停滞欧洲政治和各国重新出现对立之后,才能知道欧洲优柔寡断要付出的实际代价。

第 4 版

1. 东南亚经济危机是潜在机遇

【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12日文章】题:亚洲虎会从危机中恢复过来吗?(作者 里奇伯格)      东南亚这个一度看起来前程锦绣的地区突然间似乎走到了一个经济、社会和环境深渊的边缘。刚刚几个月前,那里的人们在餐桌上谈论的还是该地区的两位数经济增长能够维持多久。而现在盛传的却是自杀人数增多和被解雇的曼谷银行职员被迫当出租汽车司机。      这就是亚洲的经济“奇迹”吗?这个奇迹始终有点神话的味道,而且被大肆渲染了。但这是预料之中的,因为在许多西方人看来,这个被称为广袤、多样化、人口众多的地区一直是不着边际的夸张和过分简单化的分析的对象。      如果说“亚洲奇迹”听起来好得失真,那是因为它的确如此。东南亚人采取了公认的正确的经济政策:少收税,多储蓄,注重贸易和向外国投资开放,花费巨额资金发展教育和基础设施,以及政府只对重要经济部门进行有限的战略性干预。      但是,惊人的经济增长率掩盖了潜在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环境的被忽视和恶化、高层的严重腐败、虚弱和未加管理的金融系统,以及主要生活在大城市中的最富裕阶层和绝大多数农村贫民之间贫富差距的拉大。      一些问题本应是发出警报的迹象。该地区大多数国家在太长时间里使其货币人为地钉住美元。这项政策在美元疲软期间帮助了本国的出口。但是,随着美元在世界市场上的汇率上升,东南亚的出口变得不那么有竞争力了。      曾经为教育搞得好而自豪的国家现在却因忽视教育而遭受打击。它们通过了全民扫盲这第一阶段,但却在较高一级的测验中失败。这一考验就是在像工程设计这样高水平的技术领域中培养足够的年轻人才。正如世界银行一位高级官员上月在香港说:“我们一直都为东亚扫盲的成功而喝彩。但是,问题在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能再依靠低工资劳动力,把它当作经济增长的动力了。”      该地区出口的不景气几乎与中国作为出口竞争对手的崛起有着直接关系。中国于1994年实行浮动汇率。这是明智之举。      按照我的理解,传统的亚洲价值观所指的是节俭、勤劳、多储蓄和尊重家庭。但是,在阔别4年后,当我于1995年初回到亚洲时,发现了巨大变化。城市中的东南亚人像着魔一样地大肆消费。      1986年至1990年秋,我在马尼拉住过。我在俯瞰马尼拉湾的罗克萨斯大街上租了一套公寓,每月花400美元左右。1995年我回来的时候,这套公寓待价而沽,索价100万美元。这种漫天要价突出表明了一种严重隐患。东南亚奇迹般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建立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建立在一味的投机基础上。房地产和股票是最热门的买卖。戴着赫耳墨斯牌领带、身穿阿玛尼牌西装的新一代亚洲城市雅皮士玩的不是麻将和巴卡拉纸牌,而是马尼拉和曼谷的公寓,抑或是香港房地产公司的股票。      当前的危机不仅是一记耳光,而且是一个潜在机遇,如果东南亚人及其领导人愿意抓住它的话。      我将把赌注押在东南亚人作出正确决策上,因为务实和灵活性一直是这个生机勃勃的地区的特点。      东南亚将再起。高经济增长率加上没有腐败和照顾环境的、透明度高且有求必应的政府,这才是值得全世界仿效的真正的亚洲奇迹。

2. 印尼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13日文章】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可能损害印尼的股票(作者 萨拉·韦布)      上周,印尼与泰国和菲律宾一起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恢复人们对本国货币和金融市场的信心。此举立即引起的反应是积极的,印尼盾有小小的反弹。自泰铢7月份贬值引起东南亚地区货币动荡以来,印尼盾已贬值30%以上。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是否会在长期内使投资者活得更轻松一些,这个问题仍是值得辩论的。如果印尼像泰国那样谋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援助,该组织很可能附带条件。      一些专家预料,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印尼提供财政援助,可能坚持要求印尼进一步开放其经济,放弃印尼的一些更雄心勃勃和花钱更多的项目,其中包括苏哈托总统的一个儿子创办的“国产汽车”企业。该组织也可能要求建立更公开的合同招标和中标制度,并谋求印尼答应清洗银行系统。      这样做的结果是,过去能从近乎垄断的企业和与苏哈托有密切联系的公司股票获得丰厚收益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那些公司不能再发财。      目前看来印尼当然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帮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意味着债权人会更愿意发放短期贷款。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投机商在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一种货币的时候就不大可能拿这种货币打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可能发挥另一种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国家如泰国政府软弱而且不能推行果断经济政策的时候。在那种情况下,一些政府可以把执行在政治上不得人心的经济补救措施的责任推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印尼会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什么形式的援助。但是几乎没有人预料在今后几周制定的援助计划会与援助泰国的一揽子计划相似,因为印尼经济情况比泰国好。但是,印尼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的事实似乎已暂时制止了印尼盾的下跌。这又反过来使我们有机会降低利率,因为利率一直在抑制经济增长并给公司带来压力,投资者担心一些公司可能到了无法偿还贷款的地步。

3. 菲律宾:经济平稳发展 危机冲击较小

【德国《世界报》10月6日报道】到9月份,马尼拉最重要的股市指数下跌了41%。菲律宾比索的对外价值也下降到最低点,到9月初菲律宾货币同美元的比价下降了23%。      现在菲律宾经济形势再现稳定。驻马尼拉欧洲商会副会长亨利·舒马赫说:“菲律宾的经济情况同其邻国相比是好的。货币危机在这里的影响不像泰国那么严重。”当邻国的经济增长幅度普遍接近10%时,菲律宾的增长幅度最多比5%略高些。菲律宾大学的经济问题专家德迪奥斯认为,今年菲律宾的经济增长率可能还是5%。在今夏发生货币危机前,菲律宾政府曾经预言经济增长率为5.7%。      欧洲商会代表舒马赫强调说:“菲律宾经济从1994年起就开始起步了。改革给这个国家带来了进步。”人们一致认为,是拉莫斯总统让菲律宾向全球市场开放并采取了正确的经济政策。      这样一来菲律宾便引起了外国投资者的兴趣。1996年外国在菲律宾的直接投资明显增加。

4. 亚洲货币危机殃及澳大利亚

【香港《南华早报》10月14日报道】据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艾伦·奥斯特说,亚洲最近的货币危机已殃及澳大利亚经济,该国的加工出口和旅游业增长速度减慢。      奥斯特先生昨天说,澳大利亚的加工出口在过去十年年均增长16%,估计今年将下降到7%。他说,总的出口增长率将从去年的9%下降到今年的3%。      奥斯特先生说:“很难向市场需求毫无增长的亚洲出口。另外,由于货币贬值,亚洲的出口竞争力有所增强。”      由于到澳大利亚旅游的亚洲游客减少,旅游业受到沉重打击。到目前为止,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行业是澳大利亚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      他说:“我们受到重大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能下降半个百分点。”      如果不考虑货币危机的影响,澳大利亚政府官方估计的增长率为3.75%,而国民银行的预测为3%。

5. 受货币危机影响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放缓

【路透社吉隆坡10月14日电】马来西亚经济研究所今天说,由于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对美元的比价暴跌,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下跌,因此预计,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明年将会放慢速度。      这家经济研究所在其第三季度经济调查报告中说,马来西亚明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下降到6.8%,今年预计为8%,而1996年曾达到8.2%。      这份调查报告首次提供了经济危机是如何严重影响该国的商业和消费环境。它说:“在林吉特大幅度贬值之后,商业信心显然多少有些削弱。”

6. 日报文章:亚洲货币危机可能冲击能源领域

【日本《读卖新闻》10月21日报道】题:亚洲货币危机将对石油形势产生影响(评论员 新井光雄)      有人担心亚洲的货币危机将抑制该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今后形势的发展,这次货币危机可能对国际石油形势产生影响,而且同日本的能源问题也不无关系。      与亚洲的经济增长成正比,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从1986年到1996年,世界石油的需求量平均每天增加约930万桶。但是,估计约相当于日增长量一半即510万桶的石油是因中国、新加坡、泰国和台湾等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增长造成的。越来越多的预测认为,亚洲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可能动摇将来的石油市场,这也是人们担心货币危机会影响到能源领域的一个原因。      但是,如果因货币危机而使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抑制,那么情况将发生变化。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为13.5%,据计算如果平均增长率降低1%,那么每天的石油需求量就会减少约10万桶,这将成为价格下降的重要原因。此外令人担心的是,目前尚不清楚亚洲会否发生石油危机。      由于这次货币危机,欧美资本有可能重新研究此前对亚洲石油市场的进入。人们日益担心,蜂拥而上的炼油设备项目会因收益不佳而迅速变得冷落起来。      此外,开发领域的前景也令人担心。能源开发需要巨额的资金,亚洲各国的开发资金几乎完全依赖于欧美资本。这次货币危机给风险大的能源投资领域带来了不良影响。如果欧美资本决定削减投资,那么对将来能源的供求形势的影响绝非是微不足道的。

第 5 版

1.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年度报告指出:拉美军费开支增加

【埃菲社伦敦10月14日电】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年度报告指出,1996年拉丁美洲用于购买武器的开支达16亿美元,是1991年以来最高的。      这家独立的军事问题研究中心说,尽管拉美在军备方面仍属最小的市场之一,但是由于美国政策的改变——允许该国企业向拉美出售常规武器,促使了拉美军费开支的增加。      这份题为《1997年至1998年军事力量对比》的报告指出,作为美国的竞争者,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也将注意力投向拉美市场,并在秘鲁和哥伦比亚获得了战斗机和直升机的订货。报告说,拉美地区安全力量的主要挑战仍是游击队。这些游击队的“政治目标并不怎么明显,反而与有组织的犯罪和贩毒活动有着密切联系”。      拉美国家之间存在的争议很少,而且也不那么敏感,至多会因边境和非法移民等问题引起小的冲突。      报告还说,尽管该地区各国对军队的政治监督有所增强,“但武装力量的改革尚需更多的努力”。      除了智利之外,报告批评伊比利亚美洲国家政府的国防预算普遍缺少透明度。它还认为,为了与这些武装团伙做斗争,较高的训练水平、道德水平和侦查服务比一些昂贵的防卫系统更为重要。      报告指出,总的来说,防卫预算中用于支付军人工资和退休金的钱“似乎过多”。报告说,巴西开始实施的全国防卫计划承认,对国家安全构成的最大威胁是贩毒和国际有组织犯罪活动。但是,巴西向比利时购买87辆“豹”式1A1坦克和向美国购买91辆M60A3坦克,“似乎并不是出于这个政策”。      作为拉美在联合国维和行动方面的主要参与国,智利和阿根廷在1996年继续实施其“适度的”军备现代化计划。

2. 美拟将民用核反应堆用于军事目的

【美国《纽约时报》8月11日文章】题:美国打算将民用核反应堆用于军事用途(作者 马修·沃尔)      能源部的大型核反应堆已经无可挽救地拆除了,它现在正准备借用民用核电站的一席之地生产核武器原料氚,这实际是在铸犁为剑。这个计划将打破自原子时代开始以来就已存在的禁忌:不能将民用反应堆用于军事目的。      前身为“曼哈顿计划”和原子能委员会的能源部说,能源部无法将这两个机构发明的技术付诸实践,除非花费上百亿美元建造一个新的反应堆。能源部最近一次成功地利用反应堆生产武器是在1988年。      美国拥有用不完的钚和铀。但是,核炸弹的另一种成份、氢的一种放射性形式氚却在慢慢减少,因为这种元素以每年5.5%的速度衰减。      除了在氢弹中作为氢元素,氚以前还被用来增加裂变原子武器的威力,而且,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项命令说,到2005年美国必须具有生产更多氚的能力。      能源部因此要求民用部门将一些特殊部件装进他们的反应堆:一种细长不锈钢燃料棒,与民用部门用来吸收多余中子的、装有硼的燃料棒相似。但是,能源部使用的燃料棒中装的是锂,每当中子撞击锂,锂就分解成氦和氚。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计划在今年9月5日此间的沃茨巴反应堆关机换料时,在反应堆中装进四根特殊燃料棒,作为交换,管理局从能源部那里得到了750万美元的“放射费”。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已经动用这笔钱中的一部分支付西屋公司的策划费,让西屋公司分析政府燃料棒的安全性。西屋公司设计了沃茨巴反应堆,同时为这座反应堆提供燃料。      大约80名田纳西州东部人与政府官员就1954年《原子能法》的目的和氚的特殊放射化学问题进行了一次热烈的讨论。      家住滕迈尔的安·哈里斯说:“你们破坏法律,你们都该逮捕。”他说,《原子能法》禁止使用民用核电站生产“特殊的核材料”。“我不管你把它叫做什么,既然制订了法律就要遵守。把炸弹和发电区别开来。”其他持批评态度的人说,沃茨巴计划可能会使试图阻止其他国家将民用项目用于军事目的的美国政府显得荒唐可笑。      能源部项目负责人索欣基说,氚不能说明扩散问题,因为这种物资已经在国际上买卖,广泛用于各种产品,如表盘和飞机太平门上安装的照明出口标志。      即便利用沃茨巴生产氚是合法的,这个计划仍将是对传统的严重背离。根据传统,支持发展核电力的人认为,核能发电是可怕的军事技术的一种有利的、甚至可以变害为利的副产品。      一名长期和核动力反应堆打交道的管理人员说:“长期以来,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即必须把民用的和军用的严格区别开来,这样一来,人们就不会把核电站与核炸弹联系在一起了。”

3. 法国抢占南非武器市场

【法国《费加罗报》10月9日文章】题:南非:一个需要更新的武器库      法国已跻身于将向南非提供武器的国家的行列。想要使它的海陆空三军同时实现现代化的南非政府准备投资200亿法郎来购买军事装备。      从理论上来说,法国工业家的处境不错:在种族隔离政权期间,南非的军事装备的一半是由法国提供的。但竞争很激烈,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加拿大、俄罗斯以及巴西等也都是候选国。      法国航天航空工业公司国际部主任居伊·瓦罗基耶说,“这个问题当初并没有列入我国外长访问南非的议事日程,但我们已尽力使外长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法国的头一批投标内容包括修理一些原来的已经老旧的装备:桂树神潜艇、幻影飞机等。第二批投标则是新的装备。比如,制船管理处准备提供4艘小型护卫舰,欧洲直升机公司准备提供60架EC635直升机、一些霍特式反坦克导弹以及一个驾驶员培训中心。最后,南非陆军可能还会对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红沙蛇导弹和西北风导弹感兴趣。      一位武器专家说,“我们已满足了南非政府提出的一切条件。已经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办公室来协调法国工业家和南非政府之间的关系”。设在比勒陀利亚的这个机构代表了与出售武器事宜有关的法国9家工业机构。      法国由于过去向南非种族隔离政权提供过武器而名声不太好。但南非外长阿齐兹·帕哈德承认,“我们一直把法国看作是在黑大陆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谁也不比它更占优势”

4. 英刊报道:世界军费开支连年下降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10月15日一期文章】世界军费开支继续下降。据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说,1995年全球军费总开支为8640亿美元,比1987年下降34%,当时高达1.36万亿美元。      全球军费开支已连续第八年呈下降趋势。      这份题为《1996年世界军费和武器转让》的报告说,欧洲、北美和东亚所谓的发达国家在1991年至1995年间军费平均每年减少8%。      相比之下,1995年南美洲和中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军费却“大大”增加了,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      北美的军费占世界军费总开支的1/3,但仍比1994年所占的36%的份额略有下降。西欧目前每年的军费约为2000亿美元,也减少了大约3%。然而,东亚地区却增加了大约80亿美元,达到1650亿美元,是10年来最高的一年。      东欧1995年的军费为1000亿美元,这是它自1988年最高时达到4720亿美元以来连续第七年呈下降的趋势。在人力方面,1995年全世界有2280万名军人,比前一年下降了3%。

5. 俄乌分割黑海舰队工作接近尾声

【俄通社—塔斯社塞瓦斯托波尔10月21日电】俄罗斯海军司令米哈伊尔·叶热利少将对记者说,把黑海舰队舰只和设施转让给乌克兰海军的工作日前已近尾声。      共有52艘舰只,以及106个岸上设施中的99个转让给乌克兰。在谈到这些舰只和设施的目前状况时,叶热利指出,这些舰只的技术性能“需要恢复”,对岸上设施需要进行维修。对所有这方面的需要将提到由乌克兰和俄罗斯代表组成的国家间委员会上进行讨论。

6. 俄罗斯海军走入困境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第37期文章】题:俄罗斯海军走入困境      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海军少将格奥尔基·科斯捷夫教授在接受本报军事记者亚历山大·孔德拉绍夫的采访时,讲述了海军存在的问题。      问:海军总参谋部的人对我说,两年后我们在波罗的海的海军力量将落后于瑞典50%,落后于德国75%;在黑海的海军力量将落后于土耳其50%。而在远东,现在我们的太平洋舰队所拥有的大型水面舰艇就比日本少2/3。这是真的吗?      答:是的。我们核潜艇的数量在十年内几乎减少了50%,大型水面舰艇数量在十年内减少了2/3。现在俄罗斯海军潜艇的数量是100艘多一点,而一些主要种类的作战水面舰艇的数量还要少。海军总人数现已减少了一半,只有大约23万人。      问:那么潜在的敌人大概也都裁减军了吧?      答:对陆军我不敢说,但海军不是这样。比如,俄罗斯在地中海和印度洋都没有舰队,而这两个地方现在是在美国第6舰队和第5舰队的独家控制之下。在印度洋的第5舰队是1995年扩编的。美国人现在甚至还要把我们排挤出黑海。安卡拉计划不久将在自己的舰队中增加9艘潜艇、14艘驱逐舰、8艘扫雷舰、1艘司令部舰、15艘导弹快艇、9架海岸警卫飞机和3架海岸警卫直升机。      我们没有足够的钱来增添新舰,因此就要珍惜旧的。现在有156艘核潜艇都退出了舰队的战斗编成,而且其中49艘已卸下了核反应堆。100多艘旧的核潜艇废弃不用。      问:为什么我们有如此多的舰只被废弃?      答:到1995年海军共有265艘舰艇退出了战斗编成,而停在各驻泊点的还有242艘。到本世纪末被废弃的舰只将达到5500艘,总排水量超过200万吨。在改革过程中将会有160多艘核潜艇、735艘水面战舰和约680艘海上保障舰艇被送去作金属废料。作为一名老水兵,我感到很难过,俄罗斯海军已走入困境。

第 6 版

1. 美国工会势力回升

【英国《金融时报》10月2日文章】题:大工会,大反击(作者 杰勒德·贝克)      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主席约翰·斯威尼在货车司机工会罢工取得胜利后喜气洋洋地说:“联合包裹运输公司工人的罢工是对美国产业界的一次警告。这是一次为未来而进行的斗争。”      联合包裹运输公司的罢工当然把工会组织视为标志着工会力量长期衰退的一个分水岭。这是10多年来工会赢得的第一个罢工大胜利。      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劳工问题经济学家加里·伯特利斯说:“以往,工会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多年占有显著地位,反映出工会的经济力量。但现在,工会组织已几乎降到不过是个利益集团的地位。”      然而,对工会前途抱乐观态度的人士却说,这一颓势已得到遏止。他们指出了去年出现的几个事态发展,他们称这些情况是转折的标志:      大规模发展工会会员运动      在斯威尼的领导下,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现在每年耗资2千万美元为使工会在全国获得承认进行斗争。这与90年代初每年只花250万美元形成鲜明的对照。政治宣传运动      即使在势力减小的情况下,大工会仍通过其1600万名会员缴纳的会费发挥着政治影响。这种政治宣传运动看来已奏效。最近的一个补救措施就是副总统戈尔宣布禁止歧视工会的公司从联邦政府获得合同。      经济气候      也许最重要的是,工会在其中运作的经济状况多年来一直不那么有利。低于5%的失业率已使产业力量的天平骤然倾向于工会——工会希望效仿货车司机工会在联合包裹运输公司举行的罢工,成功地要求越来越缺劳动力的雇主改善工作条件。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产业工人反击的时机已成熟。纽约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指出,因为在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工资水平没有提高,资方和劳工方面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例发生了变化。公司利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去年增至9.6%,这是28年来的最高水平。劳动者得到的报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比80年代初的最高水平低。      罗奇说:“由于现在失业率是24年来最低的,工会就敢于采取行动。因为公司利润率是20多年来最高的,资方盘算过,给员工长长工资,它还承受得了。”      尽管对劳工来说存在着这些有利因素,但工会的会员人数和经济力量是否真会大增还远没有明朗。

2. 墨西哥警匪勾结案频仍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30日报道】犯罪,而且常常是得到警方协助的犯罪,已在墨西哥盛行:从以迅猛之势接连涌现的涉及政府官员的丑闻,到国境沿线城市发生的一连串与毒品有关的杀人案,再到农村地区侵犯农民人权的行为,以及市区街道上呈创纪录速度增加的暴力事件。      埃内斯托·塞迪略总统向国会发表讲话时说:“今天,国民们最大的担忧是我们的街道和高速公路上缺乏安全感。这种现象甚至已侵入了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工作和娱乐场所。”      墨西哥的首都——容纳着约2000万人和700多个街头犯罪团伙的地方——真可谓危机四伏,每年报告的案件约有25万起(大致每天700起)。      腐败的执法官员常常是造成这种极端混乱状态的原因之一。例如,墨西哥市的警方就是9月早些时候发生的一起杀人案中的主要怀疑对象,在该案中至少有3名男子被杀。而且警方已被指控企图用绑架、殴打和其它手段威胁五位报道该案以及其它一些案件的当地记者。      警方除了充当几乎已成定规的贩毒者保护人角色之外,还参与了绑票索赎的团伙、盗车团伙以及其它许多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的犯罪活动。公众抗议社会缺乏安全感的呼声越来越高,对警方的不信任也越来越深。面对这种现象,塞迪略于1996年6月任命陆军将军恩里克·萨尔加多·科尔德罗为墨西哥市警察局长。科尔德罗整肃机构,用一些现役或已退役的军官替下了数十名高级警务人员。然而,犯罪现象并未呈减弱之势。      墨西哥学院一位名叫古斯塔沃·维加的政治分析家说:“政府以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起用新的警察,把原先那些腐败的警察解雇,但他们这样做得到的唯一结果就是:原来的警察现在成了大街上训练有素的罪犯。这些罪犯对警方如何操作有精确的了解,因此他们作起案来更为方便,挣到的钱也更多。”

3. 柬半数儿童营养不良

【路透社金边10月17日电】联合国今天说,尽管柬埔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该国儿童有一半因营养不良而发育迟缓。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常驻柬埔寨代表保罗·马修斯说,儿童营养不良不一定是由于吃不饱,也可能是由于饮食结构不恰当。      马修斯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讲这番话的。      在这个记者招待会上,他和柬埔寨计划大臣谢占多发布了柬埔寨的第一份“人权发展报告”。      该报告说:“柬埔寨主要的儿童营养问题似乎是长期营养不良妨碍了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不是短期的食品极度短缺使他们日渐消瘦。”

4. 澳发起关怀妻子运动

【美联社堪培拉10月17日电】澳大利亚政府今天宣布,喂养孩子不仅仅是女人的责任。政府发起一场雄心勃勃的运动,让男人少花一点时间观看体育比赛,多花一点时间给孩子换尿布。      卫生部长迈克尔·伍尔德里奇希望澳大利亚男人给予妻子更多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支持与帮助,而这不应仅仅是偶尔洗洗碗。      伍尔德里奇说,澳大利亚男人还必须随时准备在凌晨时分起床安抚不肯入睡的婴儿,以便妻子能补充她们急需的睡眠。他说,如果丈夫给予帮助,97%的澳大利亚母亲将愿意用母乳喂养婴儿。      他说:“这样做大有裨益,母乳喂养可以减少耳部和呼吸系统感染如肺炎的发病率,有助于防止胃肠炎和脑膜炎。”母乳喂养还可以保护婴儿以后不患肥胖症和糖尿病。

5. “履行诺言者”与父性狂热

【美国《时代》周刊10月6日一期文章】题:我们父辈崇敬的上帝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几十个男子汉在一座灯光昏暗的教堂里哭泣。这些中年汉子抽抽噎噎,互相拥抱,互表爱心。他们承认没有履行诺言,求上帝宽恕——宽恕他们的麻木、不忠、抛弃自己的孩子、种族仇恨,宽恕像看色情报刊这种轻微的罪过和虐待妻子这种严重罪过。他们发誓做履行诺言的人。      在全国各地,这种场面经常可见(最新的统计大约两万次)。在体育场还有更壮观场面,去年在22个场地、总共11万人参加了该组织的活动。参加者都是男性,因为“履行诺言者”组织要使上帝的男子气概的脸庞重新深深地刻进人们的精神境界,他们认为这个神圣的父性样板受到了侵蚀。      “履行诺言者”组织成立于七年以前,声称每年收入8700万美元,在丹佛有一栋两层楼的总部和360名领薪水的工作人员。它的宗旨是让男子汉重新承担男性的责任。它认为这个国家现在远远偏离神圣而自然的路线,跌进贫困、吸毒、青少年犯罪和疾病的陷阱,是因为美国的男人抛弃了基督的价值观。      这种父性狂热已经引起政界的不安。“履行诺言者”引起了一批监视者的注意。      “履行诺言者”的创始人比尔·麦卡特尼无疑是非常保守的。作为科罗拉多大学的橄榄球队主教练,他规定在比赛前必须祈祷,因此遭到美国民权联盟的攻击。该组织没有说明它与妇女的关系,只呼吁男人行使对妻子的“精神领导”,提出夫唱妇随。女权主义者说,这是倒退到妇女受奴役和压迫的日子。

6. 内战国家儿童罹患「越战综合征」

【沙特阿拉伯《中东报》10月7日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在经过长期的心理研究之后认为,生活在内战中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儿童正遭受着精神病的折磨,其症状很像美国士兵在越南战争梦魇结束很长时间之后所患的“越南战争综合征”。      奥地利科学家发表的这份研究报告说,从亚洲和非洲战区来的难民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战争状态中患有心理疾病和性格缺陷,他们曾亲眼目睹了激战、轰炸、行刑和抢掠等暴力活动。科学家们把这种新的疾病称之为“心灵受到创伤之后的精神紧张和紊乱”。科学家们发现,这种病有许多症状,如做噩梦、有幻觉、回忆战争场面、梦见行刑室和牢房。

7. 图片新闻

法国被誉为“云上画家”的格雷西耶,10月17日在科西嘉岛上放飞巨型风筝。(法新社)

第 7 版

1. 重播绿色革命的希望(下)

绿色革命速度放慢      (续昨)但是,粮食产量的这种增长速度最近几年放慢了。自从1989—1990年度收获以来,世界粮食产量每年只增长0.5%。结果,谷物库存从1992年时的3.83亿吨跌入1997年时的2.81亿吨的低谷。      对于博洛格来说,感到更忧心的还不是担心绿色革命正在放慢速度的问题,而是意识到绿色革命在世界最贫穷的一些地区,尤其是非洲,还没有得以充分运用。可以肯定的是,非洲是一块特别难啃的“骨头”。大面积的水土、氮以及有机物流失,在水充足的情况下,化肥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种种不足。但是干旱的非洲并没有足够的灌溉用水。      此外,博洛格还认为非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的确,设在印度海得拉巴的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直到1972年才成立,比其他的地区性作物研究所晚了十几年。博洛格还说,即使做了研究,世界“也没有为向农民推广相应的技术做过什么重大努力”。必须向农业科研部门投资      几乎所有对农业生产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基于同一个因素:向科研部门投资。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干事佩尔·平斯楚普—安德森说:“科学并不是万能药。仅有科学是不够的,但是又不能没有科学。”      据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研究人员菲利普·帕迪、戴维斯加州大学的朱利安·奥尔斯顿和全国农业研究国际服务公司的约翰尼斯·罗斯布姆所做的一项新分析,官方农业研究投资已经连续多年呈下降之势。这三位研究人员在8月10日召开的国际农业经济学家会议上报告说,以1985年美元计算,全球研究支出在1971至1991年间翻了一番,从73亿美元增加到150亿美元。但是平均年增长率却从1971至1981年间的4.4%下降到1981至1991年间的2.8%。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智囊团“未来资源公司”的高级研究员皮埃尔·克罗森警告说,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的话,“就会对随世界粮食需求增加而成功满足粮食供应的成就构成严重威胁”。(下)

2. 拉美森林亟待保护

【埃菲社墨西哥城10月8日电】题: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说拉美森林的40%被毁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公布的材料说,自欧洲人到达拉丁美洲以来,该地区已丧失了其森林的40%,而剩余的森林面积,只有9%得到了保护。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总部设在瑞士,在28个国家设有办事机构。它同时在墨西哥城、伦敦、内罗毕和雅加达公布了表示世界森林现状以及被毁情况的地图。拉美森林现状堪忧      该基金会驻拉美的森林协调员、英国人迈克·基尔南在墨西哥城说,拉美现拥有83种森林或“生态区域”,在那里各种植物组成了自己的系统。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说,拉美乱砍滥伐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是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它们森林总面积的88%已经丧失。基尔南说,仅在墨西哥就有47%的森林被毁,在现有的森林中,只有2%得到了特殊保护。      在拥有拉美森林面积34%的哥斯达黎加,已有70%的森林消失。与此同时,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的森林面积分别减少了96%和66%。      基尔南提到的“气候变化”、“救救我们的海洋”和“生命攸关的森林”的计划,是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提出的三项运动。该机构的目标是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命攸关的森林”运动的主要做法,是在全世界每一个“生态区域”的10%的土地上建立保护区制度,同时对至少2000万公顷的森林地区进行“评估”,促使那里对森林实施合理和有节制的砍伐。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该机构驻墨西哥代表玛丽亚·埃莱娜·桑切斯说,森林和热带雨林内蕴藏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她强调说,适当保护这些生物物种意味着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桑切斯还说,在拉丁美洲,哥伦比亚、巴西和墨西哥是“生物物种非常丰富”的国家,有些属仅存的物种,但它们中的许多濒临灭绝。      桑切斯说,森林面积的减少意味着全世界正处于生物物种大量灭绝的过程之中。她说:“动植物物种灭绝的形势是如此之严重,以至于一些研究者把它与恐龙灭绝的时代相提并论。一个物种灭绝后是无法再恢复的,同时它的整个遗传基因也就消失了。”      桑切斯说,面对这种形势唯一可能的选择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避免生物物种的最终灭绝。建立“生物走廊”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驻哥伦比亚代表毛里西奥·卡斯特罗说,哥伦比亚已经被毁的森林主要位于安第斯山区的热带雨林地区,其原因是该国70%的居民生活在那里。      卡斯特罗指出,在欧洲人到达拉美之前,拉美大陆70%的土地被热带雨林所覆盖,欧洲人的抵达加快了毁林的速度。他说:“森林提供药材,还调节全世界的气候。”      他还说,拉美被认为森林拥有量全球第一,同时“森林消费”也正瞄准着这个地区。世界其他地区,如亚洲的企业已通过兼并企业来开发那里的自然资源。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为对付乱砍滥伐而提出的建议之一是,建立包括现有森林在内的所谓“生物走廊”。

3. 亚洲珊瑚礁面临生存危机

【埃菲社曼谷10月21日电】污染和人类活动,尤其是渔业活动,使亚洲各地的珊瑚礁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      香港大学“珊瑚礁’97监督”计划的负责人格雷格·霍格森博士说:“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亚洲地区珊瑚礁遭掠夺和破坏程度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根据这个生态小组的报告,东南亚80%地区的珊瑚处于灭亡之中。甚至在一些偏僻的地区,也有一半的珊瑚遭到破坏。      霍格森说:“我们原以为婆罗洲的东海岸地区会幸免于难,但是由于当地人使用炸药捕鱼,一条长2500公里的珊瑚礁的99%已被炸得面目全非。”      据世界银行说,辽阔的印度尼西亚群岛拥有7.5万公顷的珊瑚礁,占世界总量的八分之一。那里也是珊瑚品种最为集中的地区,至少存在着350种腔肠动物,有些在珊瑚贸易中拥有极高的价值。      印度尼西亚美丽珊瑚礁的厄运开始于80年代。旅游业的兴旺,特别是使用炸药或毒药捕鱼,导致那里的珊瑚礁开始急剧减少。      印尼科学研究所最近的一份报告称,该国水域41.78%的珊瑚礁受到严重损害,28.3%状况一般,23%情况良好,只有6%仍然生长旺盛。      “珊瑚礁’97监督”计划的报告认为,每公顷状况良好的珊瑚礁可以生产出40吨鱼;如果状况不好,这个数字将降至10吨。报告还肯定,一年来已有7种鱼类在印尼海域消失。

4. 第11届世界森林大会闭幕

【法新社土耳其安塔利亚10月22日电】题:第11届世界森林大会呼吁进行更有效的合作      为期9天的第11届世界森林大会于22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闭幕,会议发表了一个要求更多的合作、更多的技术转让、更多的政治愿望和分配更合理的国际投资的“声明”。共有来自145个国家的420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据参加这次会议的法国代表认为,与1991年在巴黎召开的上次大会相比,这次大会的“技术气氛要浓得多”。      出席会议的部长、技术专家、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强调指出,只有“在所有国家和最高层都具有更多的政治意愿”之后,世界森林消失和恶化加快的状况才有可能得到抑制。      “安塔利亚声明”要求各国表现出“政治意愿”,要求森林问题专家开展宣传运动,促进森林规划的制订,培训人员,特别是培训妇女和青年。它还要求各国和国际上各“出资”团体更有效地动员地区和国际上的财力资源和加速技术转让。      声明还呼吁多种植生长快速的树木以减轻对自然林的压力,制订减少森林火灾危害的政策和管理办法。最后,它还要求森林工业制订“自觉的良好行为规范”以有利于对森林资源的长期管理。

5. 全球森林面积锐减

【英国《泰晤士报》10月9日报道】题:欧洲森林资源敲响了警钟      主张保护森林资源的人士说,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保护苏格兰古松林区。据说,它正在逐步消失。要想使全球范围内成千上万块这样的林区存活到下个世纪,需要马上采取紧急保护措施。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根据卫星照片发出警告说,在最后一季冰川期结束后,覆盖全球的森林有2/3已因农业生产和建房消失殆尽。该基金会说,亚洲和欧洲森林遭到破坏的程度不断加剧,从而严重破坏了地貌和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在过去5年中,1992年里约地球首脑会议召开地巴西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加快。该基金会的马丁·马瑟斯说,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保护原始森林。该基金会说,从卫星照片看,欧洲原始森林的覆盖面积已减少了62%,其中英国减少了97%。该基金会声称,欧洲剩下的原始森林有98%未得到保护,其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些名贵树种以及格鲁吉亚和土耳其的温带雨林正在逐步消失。      该基金会号召欧洲国家的政府效仿芬兰的作法。芬兰政府拨款5.3亿英镑购买和保护珍贵的原始森林。      该基金会的研究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原始森林的覆盖面积减少了88%,欧洲为62%,非洲为45%,拉丁美洲为41%,北美为39%,俄罗斯为35%。      该基金会的史蒂夫·霍华德说,亚马孙河流域也发生了类似于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他说,有50万公顷面积的森林着火。

第 8 版

1. 不干涉香港股市政策受到好评

【法新社香港10月24日电】题:分析家们说,采取不干涉政策令人放心      评论员们今天说,北京对香港金融危机采取的不干涉态度表明,它决心履行让香港自治的承诺,并且向台湾发出精心设计的信号。      德国一家公司的地区经济学家齐洛(音)对本社记者说,中国对香港的市场混乱采取不干涉政策,是采取了一种“适当的态度”,而香港的稳定对于北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齐洛说:“这是适当的态度,因为如果中国确实进行干涉,即使是怀着最美好的意图都会加剧人们的这个担心:北京不会允许香港管理它自己的事务。”他又说:“北京必须让人们看到它是在遵守它作出的实行‘一国两制’的许诺。”      他指出,台湾就是一个带有强制性的原因,说明北京为什么不能干涉香港目前的危机,因为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同美国总统克林顿即将举行的会谈具有重大的意义。他说:“如果中国人不对香港干涉,如果他们遵守自己的诺言,他们就能够在江泽民访问时对美国的政治家们说,台湾夸大了它对‘一国两制’方针——大陆与这个国民党统治的岛屿统一将依据的方针——所感到的担忧。”      香港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约瑟夫·程赞同这种说法,认为北京对香港市场不加干涉是在向台湾发出信息。他说:“对股市暴跌采取不干涉政策,将对香港政府和台湾当局都产生积极影响,因为这符合大陆官员以前作出的他们尊重香港自治和交易规则的许诺。”他认为,台湾将尊重北京使自己居于次要地位的态度,因为它表明北京承认了市场力量的重要。      他说:“即使香港股市下跌到谷底,台湾也不会对中国的不干涉政策持否定态度,因为大家都要尊重和遵守市场交易规则。”      【日本《东京新闻》10月25日报道】题:投机者的目的在于观察中国的反应香港前一天(23日)股价下跌创下了历史上的最高记录,因此,今天一开盘就笼罩着紧张气氛。然而,侥幸的是今天股票市场急剧反弹。不妨认为,这是因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等政府高级官员强调要继续维持港元同美元挂钩的制度,从而给市场以安心感。      为什么在香港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日本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林志行推测说:“香港回归中国已有数月。可能是国际投机者要试一试采取‘一国两制’的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干预。”林志行分析:“国家主席江泽民预定于下周访美。瞄准这一时机,通过即使从世界来看工作效率也很高的香港市场来看一看中国作何反应,中国会不会拼命进行防卫?或许带有试探中国方面态度的意图。”      在股票市场上,有时模仿“心理战”的策略。面临人权问题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重大课题的美中首脑会谈,这可能使国际投机者积极展开心理战。

2. 美国会研究处报告透露:美政府就中美首脑会谈考虑的议题(上)

【本报华盛顿10月26日讯】美国国会研究处和国会图书馆10月11日发表亚洲问题专家克里·邓博的一篇报告,其中有关中美首脑会谈的部分摘要如下:      尽管美中关系在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出了一些麻烦,但是最近几个月有所改善。1997年10月底,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将抵达华盛顿与克林顿总统举行首脑会谈。这将是这位中国领导人对克林顿政府的头一次国事访问,也是自1985年以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到华盛顿。与1995年两位领导人在纽约的非正式首脑会谈不同,1997年的首脑会谈不只具有象征意义。今年可能达成若干协议,包括建立“热线”电话,就不扩散核武器、核合作和军事交流达成谅解。      10月初,政府官员开始为国会议员和工作人员举行一系列吹风会,阐明美国对这次首脑会谈的目的和希望。政府官员称首脑会谈的前景是积极但有限的。他们认为,这将为把美中关系推向新水平创造机会,而不再仅仅是讨论个别敏感的双边问题。主持吹风会的政府官员说,将不会发表有关台湾问题的“第四个公报”。这次首脑会谈将有助于恢复和改进80年代初的中美战略性对话。政府官员说,他们认为北京已重新估价它在90年代初期的对美政策,中国领导人现在把建立美中良好关系放在最优先地位。政府官员说,首脑会谈大概将讨论下列“一揽子问题”:      安全和对外政策问题。这次首脑会谈最直接的成果,可能是加强战略对话与安全合作的程度。美国和中国在战略和军事问题上的合作曾经是相当正规的,级别也高,但是在1989年之后停顿了;双方的对话一直中断到1992年,后来时断时续,级别也较低。美国官员期望这次首脑会谈将导致开始在两国首都定期举行高级会晤。这包括定期举行总统级首脑会谈,内阁级和负责防御、军备控制和对外政策的其他高级官员例行会晤,以及两国军方的定期来往。将出现的新情况是,美国官员期望建立专用“热线”电话。美国官员希望,其他可能实现的安全合作,将包括在若干方面达成协议,如“海上意外事件”协议,就“人权问题采取对策”举行双边会谈的协议,以及就核安全与保障问题举行定期会晤。      在若干对外政策领域——尤其是朝鲜半岛局势——的合作,也将有助于促进关于美中关系的战略对话。美国官员希望这次首脑会谈将有助于加强这种对话,不仅是有关朝鲜的问题,而且还有柬埔寨、越南和波斯湾等问题。与此有关的是,美国官员还希望这次首脑会谈将讨论联合国改组问题,包括可能作出这样的交换:美国将支付其应付欠款和减少它现在所分担的联合国费用,而中国将把它所分担的联合国费用增加到3%。      不扩散核武器问题。政府官员还指望在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上有所进展,其根据是一名官员所说近年来中国对核武器扩散的态度“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据一位美国官员说,政府认为,“毫无疑问”,中国现在认为不扩散核武器符合它自己的安全利益,中国即将“结束”它与伊朗用于和平目的的核合作。根据美国对中国目前的不扩散核武器政策作出的估计,以及中国作出不扩散核武器的保证,政府官员认为,美国不久就能够根据1985年核能合作协议着手中美核合作事宜。      人权。在90年代,中国人权记录一直是美中关系上令人头疼的主要问题。(上)

3. 伯杰称美对台政策不会改变

【中央社华盛顿10月23日电】(记者 韩乃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伯杰今天说,克林顿总统和中共领导人江泽民即将于华府举行的高峰会议显然会讨论台湾问题,但是美方会利用此一机会表明,美国长期以来所遵行的“一个中国政策”不会改变。      伯杰在有关克江高峰会谈的特别简报中作了以上表示。他说,中共方面一定会于高峰会谈中提出台湾问题,但是美方会在此一场合重申,美国于过去25年,或者自1972年以来所遵行的“一个中国政策”不变。他认为,此一政策对于台湾、中国大陆以及美国都极为有利。例如,台湾在这段期间成为美国第六大贸易伙伴,并实现民主政治,而台湾海峡虽曾有过一些冲突出现,但台海两岸关系仍算相当稳定。同时,美国和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关系对三方面都有益。

4. 台“陆委会” 就中美首脑会谈发表看法

【中央社台北10月24日电】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今天针对即将于下周举行的“克江会谈”发表正式看法:我方乐见美国与中共交往,也乐见江泽民先生顺利访美,因为华府与北京的良性互动将有助于亚太地区及台海的稳定与繁荣。      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许柯生今天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明此一立场,并表示,政府已多次表明,美国与我国、中共的关系,是两条平行线,而非三角关系,因此我方呼吁美国与中共正常交往的同时,也应加强与我国的关系。

5. 萧万长称尽快研究开放大陆旅游团赴台

【中央社台北10月24日电】(记者 汪纯怡)行政院长萧万长今天晚间在立法院表示,开放大陆人民以团进团出方式来台观光,有很多问题必须先考量,但这对促进两岸人民互相了解是有帮助的,政府愿意尽速研究如何实行,短期内可有决定。      中国国民党籍立委丁守中晚间在立法院院会,质询政府是否有可能开放大陆人民以团进团出方式来台观光,以促进两岸善意了解,对台湾经济也有正面促进作用。      萧万长在答询时表示,要开放观光,来台团内成员的安全、居留问题要如何管理,目前还无法完全清楚,但原则上政府愿意研究,他将要求有关单位尽速研究,在正常状况下如何让这项建议实现,短期内将会有决定。

6. 美联社报道:香港股市强劲反弹

【美联社香港10月24日电】今天香港股市强劲反弹,此外,一些亚洲国家股市也有所反弹。这是在香港股市接连数日暴跌之后发生的。华南经济人霍华德在香港股市收盘后对香港电台记者说:“种种情况表明,股市恢复正常,其恢复之快出乎意料。”      收盘时恒生指数达到11144.34点,上涨了718.04点,即比股价暴跌的星期四(23日)上涨了 6.88%。      在香港股市恢复正常之际,它也促使其他股市跟着它恢复。      许多股民在电子屏幕前注视着股市动态,但毫无惊慌失措之态。许多股民说,他们打算持股到股价反弹到位时再卖出股票。有些股民指出,星期四的股价暴跌是在一年内股价曾暴涨并突破16000点大关之后发生的。有些经济学家曾说过,恒生指数16000点是太高了。      一位投资分析家说,指数稍低一点反而好些,并希望再也不要看到16000点。

7. 短讯

▲台《中央日报》报道,萧万长二十二日宣称,在即将举行的「克江会谈」中,美方保证不会牺牲台权益,台「政府」对两岸关系的推展无具体的时间表。      ▲中央社报道,台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二十一日会见海协会协调部主任张胜林,希望海协会尽速就海基会筹组经贸团访问大陆一事给予答复。      ▲香港《信报》二十三日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库克表示,他将于明年初访问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加强中英双边关系。      ▲香港《大公报》二十三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意大利政府宣布可签发有效期长达五年的多次入境签证给予前往该国的香港公民。      ▲香港《大公报》二十三日报道,香港经济局官员表示,人民解放军及驻港部队,目前没有使用香港国际机场,若要使用也毋须缴付费用。      ▲香港《大公报》二十二日报道,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表示,香港是一个成熟的社会,对明年立法会的选举会在公平、开明的情况下进行,不需外面什么人来监察。      ▲《澳门日报》二十二日报道,澳督韦奇立表示,下年度澳府的财政预算不会出现赤字,并将增强对教育、卫生及保安方面的投入。      ▲《澳门日报》二十一日报道,葡语城市联盟秘书长桑特表示,澳门可为中国及其商界提供服务,成为进入葡语世界的门户,并能协助中国与葡语地区的研究组织联系,在科学技术方面进行合作。

8. 股市动荡 港人冷静

【中央社香港10月24日特稿】(记者 张谦)股灾中港人表现冷静     香港股票市场连日暴跌,引起了香港600余万市民的关切。从这次股灾中可以看出香港股民的沉着冷静,以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市场所表现的稳健与成熟。      香港各大中、英文报章今天都以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港股暴跌的消息。一些报贩指出,今天的销售情况特别好,一大早就有市民争相购买报纸,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有关股灾的消息。      除了报章外,电视及广播电台自昨晚起也纷纷制作专题报道,邀请学者及财经专家讲述这次股灾的前因后果,市场的反应及政府应变之道。      港股连续几天暴跌后,今天上午香港市面仍相当平静,只是在火车、巴士上及地铁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有人翻阅报纸,细读有关这次股灾的报道,部分人更显得神色凝重,可能是因为已成为这次股灾中被五花大绑的“大闸蟹”,因此,在阅读有关消息时“别有一番滋味”。虽然许多投资散户的心情至今仍未从这次股灾中平服过来,但值得庆幸的是市面仍相当平静,未闻有人上街抗议,或甚至因投资股票失败而自杀的不幸事件。事实上,正如一些业者评论指出,香港早已是一个发展成熟的国际金融市场,虽然本地的投资散户在投资技术上不及基金大户那么专业,但他们都意识到投资股票是个人的行为,任何投资风险最后都是由自己承担的,而政府只是提供一个自由和公平的投资环境和机制。      所以,有人指出,从这次股灾中,可以看到港人长期生活在一个法治的环境下,早已培养出一股平和及讲理的性格和操守。      经过连续四天暴跌后,港股今天已恢复平稳,且开始有资金趁低吸纳,显示出仍有人看好港股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