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02-23

第 1 版

1. 各国政要沉痛悼念邓小平同志

赫尔佐克:邓小平大大促进了中德关系发展    【德新社波恩2月20日电】德国联邦总统赫尔佐克就邓小平先生逝世向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发了唁电。他说:“由于邓小平先生的去世,中华人民共和国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国务活动家。邓小平对近20年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使贵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近年有显著提高的改革开放政策,在极大程度上归因于他的努力。这一政策也大大促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使我们今天能够如此密切和相互信任。我相信,这一关系今后也将积极地进一步发展和加深。”库奇马:邓小平无愧于中国改革设计师称号    【乌通社基辅2月21日电】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库奇马对邓小平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他在发给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唁电中说:“邓小平为建设和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贡献了一生。他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使中国在短时间内成为强大和发达的国家。邓小平无愧于中国改革设计师的称号。他对在平等、相互尊重主权和独立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国际关系所作出的贡献举世皆知。”    【乌通社基辅2月21日电】乌克兰总理拉扎连科今天上午到中国驻乌克兰使馆吊唁了邓小平。    他在悼词中说:“我们生活在大变革时代。许多领袖出现在国际舞台,而离去时未在社会历史上留下明显的足迹。有些能对某些国家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只有极少数特别杰出的、非凡的人物不仅能改变伟大民族的历史进程,而且能改变当今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就是这样的伟大领袖。他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全世界的整个历史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离开了我们,他为发展独立的、繁荣的国家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姆卡帕:邓小平将为坦桑尼亚人所怀念    【路透社达累斯萨拉姆2月21日电】前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今天对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逝世表示哀悼。尼雷尔几十年来把中国的社会主义政策应用于坦桑尼亚。    尼雷尔说,他同邓小平会晤过多次,邓小平“敏锐的思想”和“实现中国统一的决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坦桑尼亚总统本杰明·姆卡帕说,邓小平将为所有的坦桑尼亚人所怀念。    他在今天发表的一篇缅怀邓小平的文章中说:“领导中国实施它的现代化计划的邓小平同志的去世是对中国人民和包括坦桑尼亚人民在内的全世界所有进步的人民的一大打击。”切尔诺梅尔金:邓小平是20世纪杰出改革家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月21日电】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今天来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吊唁中国杰出领导人邓小平。    切尔诺梅尔金在吊唁簿上写道:“邓小平是中国卓越的国务活动家和政治家,二十世纪杰出的改革家之一,我对他的逝世深感悲痛。邓小平个人对我们两国关系正常化和迅速发展所作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我谨向中国人民和邓小平的亲属表示深切哀悼。”    俄罗斯上院议长斯特罗耶夫今天也到中国大使馆进行吊唁。他说:“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人,他们如同指路明灯,在最危急的时刻为人民指明出路,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智者。”奥尔特加:邓小平引导中国人民走向进步    【埃菲社马那瓜2月21日电】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总书记、前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就邓小平逝世向中国政府发去唁电,他在唁电中称邓小平是懂得引导中国走向进步的领袖。    奥尔特加在唁电中说:“我们桑地诺阵线成员将永远记住邓小平这位伟大中国人民的领袖,他在维护这个伟大国家正义发展权利的同时,懂得引导中国人民走向进步。”基辛格:邓小平为其接班人作了细心准备    【法新社纽约2月20日电】几位美国前国务卿今天预言,在邓小平逝世后中国的过渡时期将是平稳的。    从1977年至1980年任高级外交官的万斯说:“邓小平为他的国家的前途作了细心的准备。”    亨利·基辛格说:“中国的过渡时期从三年前就开始了。我不知道一位中国领导人在什么情况下那么细心地为接他的班作准备。我认为,过渡将是平稳的。”

2. 日本各政党高度评价邓小平

【时事社东京2月20日电】朝野各党20日上午分别就邓小平去世一事发表讲话,在表明哀悼之意的同时,各党均表示要为进一步加强日中关系作出努力。    自民党干事长加藤紘一说,邓小平发挥了卓越的领导才能,确立和巩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路线。在迎来邦交正常化25周年的今天,我们将为进一步发展日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作出努力。在尖阁群岛(钓鱼岛——本报注)问题上,邓小平果断地作出了“留给后人考虑”,极力避免冲突的决断。    新进党党首小泽一郎说,邓小平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为推进现代化和改革开放事业,为改善中苏关系和发展日中关系作出了不懈努力,他的功绩和政治才干将受到高度评价。    民主党代表鸠山由纪夫说,我们对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贡献、领导了新时代的邓小平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日中关系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了不让这些问题因邓小平的去世而变得更加严峻,民主党将为改善日中关系作出不懈努力。    共产党委员长不破哲三说,邓小平作为一度与我党有着友好历史的政治家,我们对他的去世表示哀悼。    社民党党首土井多贺子说,我们缅怀邓小平的丰功伟绩,衷心表示哀悼。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路线,引导当今的中国走上发展之路,功不可没。    新党魁党议员团主席堂本晓子说,邓小平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其功绩将永垂青史。    公明党代表藤井富雄说,我们希望中国今后把日中友好放在最重要位置,不断前进。    【日本《每日新闻》2月20日报道】在80年代中期,曾任驻华大使的中江要介对本报记者说:“从1984年夏天开始,我担任了3年多的驻华大使,在中国领导人同日本要人会见时我都作陪。邓小平只要是自己想说的话,就都说出来,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话题主要是中国同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大部分日本要人都是洗耳恭听,往往是以随声附和而结束。”    “正像再三失宠后又复出一事所表明的那样,潜藏在身材不高的躯体内的魄力非同寻常,使人感到有一种令人生畏的力量。”    “可以认为,目前中国将在集体领导体制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路线。中国将迎来新的时代。”    【共同社东京2月20日电】对于邓小平去世,经团联和经济同友会等经济界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业绩,日经联会长根本二郎说:“深深地意识到,又一位伟人过世了。”经团联会长丰田章一郎评价说:“邓小平为推进改革开放路线、稳定中国、维护世界和平而竭尽了全力。”    关于中国今后的经济路线,占上风的意见是:“改革开放路线不会有重大变化。”去年向中国派遣了考察团的根本会长分析说,“现在的江泽民体制坚如磐石”。

3. 外电报道中国各地群众悼念邓小平

【美联社北京2月21日电】中国今天以大量的颂扬之词哀悼邓小平——他实行的经济改革使中国从“大锅饭”体制中转变过来——但是说,缅怀这位逝世的领导人的最好的方式是正常工作。    中国国家新闻媒介不断报道世界各国领导人发来的唁电以及中国人流着眼泪表达他们对邓小平逝世的悲痛之情和对他的成就表示景仰的场面。    一些人在办公室里挂上了镶有镜框的邓小平肖像,周围蒙着黑纱,前面摆放着用来祭奠的果品。    在邓小平改革的发源地——中国南方新兴城市深圳,在中国西南四川省他的家乡,以及在邓小平工作过的其它地方,人们胸佩白花、臂缠黑纱,默默地表达他们的悲痛之情。    中国南方海南岛的一名53岁的工人冯秀征(音)说:“我们这些站在改革前沿的工人们爱戴邓小平,因为他制定的政策使我们受益。”    北京商业区的街头在出售印有邓小平肖像的邮票。在附近的一家书店里,店员搬出了成箱印有邓小平肖像的相册。    【法新社北京2月21日电】中国现任最高领导人发誓要将邓小平的改革计划进行到底,与此同时,邓小平家乡成千上万的吊唁者今天对这位已故最高领导人表示哀悼。    在中国西南四川省邓小平的家乡,正聚集着一大批一大批前来吊唁的人,他们是来凭吊这位当地最著名的儿子的。    吊唁者在黎明前就开始抵达广安县牌坊村这个小村庄,他们排着长队鱼贯走进邓小平出生的那所宅子,向庭院中一个白色祭坛上摆放的邓小平的黑白肖像鞠躬致哀。

4. 中国将继续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法新社北京2月21日电】题:江泽民说,中国将继续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说,尽管最高领导人邓小平逝世,但中国将继续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江泽民是在会晤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时讲这番话的。他在另外会见越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阮晋勇时也讲了同样的话。    纳扎尔巴耶夫和阮晋勇是江泽民自邓小平逝世以来会晤的第一批外国领导人。    江泽民对这两位领导人说:“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决心化悲痛为力量,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团结一致地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坚持下去……”人们普遍认为江泽民是元老邓小平的指定继承人。    江泽民对纳扎尔巴耶夫说:“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江泽民说:“邓小平同志的逝世对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19日以来,钱其琛外长和其他中国领导人一直在会见外国要人,并发誓要继续改革。    【美联社北京2月21日电】邓小平选定的继承人今天发誓要“化悲痛为力量”,“坚定不移地”坚持邓小平的政策。    中共总书记江泽民是在北京会晤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越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阮晋勇时讲这番话的。    江泽民同其他中国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保证要继续奉行邓小平的政策“一百年不动摇”。    大多数中国人希望他们这样做。江泽民的讲话会产生安抚人心的效果,特别是对神经紧张的外国投资者。    【美国《纽约时报》2月20日文章】题:在北京掌权的新一代领导人:受过良好教育的从政专家    被选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接班人的江泽民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他喜欢援引林肯的讲话。    70岁的江泽民身兼国家主席、共产党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三职,他是由邓小平于1989年选为中国的下一任最高领导人的。    江泽民的明显优势意味着中国将过渡到由一位新型的领导人来治理这个国家,这种新型的领导人就是出身在城市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从政专家。    江泽民能讲流利的俄语,还能讲英语和罗马尼亚语——这是他在罗马尼亚一家工厂工作时学的。他在接见日本来访者时还讲了几句日语,他还援引过罗马尼亚伟大诗人埃米内斯库的诗句,这给罗马尼亚客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有时还用英语援引林肯葛底斯堡讲演中的一些话,尤其是关于“民治,民有,民享”这一名句。江泽民不那么冲动。他主张市场经济,但是,也认为步子要迈得稳一些。

第 2 版

1. 朝国防部长去世

朝鲜继二十一日宣布洪成南副总理为代总理以代替姜成山的总理职务后,二十二日宣布国防部长崔光因心脏病发作于二十一日上午去世。崔光是在一九九五年十月原国防部长吴振宇去世后接任该职的。(路透社)

2. 奥尔布赖特抵汉城访问

美国务卿二十二日抵达后将同韩领导人就朝鲜半岛实现和平的前景举行会谈。(路透社)

3. 塞尔维亚反对派在贝尔格莱德市掌权

这是塞反对派五十年来的第一次。反对派联盟的金吉奇二十一日被任命为贝市市长。这也是反对派近三个月街头抗议活动斗争的结果。(法新社)印尼总统抵缅甸访问苏哈托总统二十一日抵仰光并受到缅领导人热烈欢迎。他将同缅领导人讨论缅加入东盟问题。(法新社)

4. 八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面临被剥夺联大发言权的危险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二十一日表示,白俄罗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近期如不能补交拖欠联合国的会费,将根据规定剥夺它们在联大的发言权。(俄通社—塔斯社)

5. 叶利钦会见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月21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双方一致主张加快制定调节俄罗斯和北约之间关系的文件。    据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亚斯特任布斯基透露,奥尔布赖特向叶利钦转交了克林顿总统的信函。在近一个小时的会谈中,双方着重讨论了欧洲安全、进攻性战略武器、防空武器和经济合作问题。俄方认为,这些问题能否取得进展,将决定着俄美总统3月份会晤的成果。莫斯科认为,如果准备充分,俄美总统赫尔辛基会晤可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定。    在谈到北约问题时,叶利钦向奥尔布赖特指出,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的态度没有改变。    亚斯特任布斯基说,目前俄美双方正在加紧制定调节俄罗斯和北约关系的文件,以便使其内容令双方感到满意。文件的正式名称也有待商榷。    他同时指出,现在谈论文件协商出现突破还为时尚早,对文件的制定工作暂时只能“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路透社莫斯科2月21日电】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今天在与叶利钦举行会谈之后说,叶利钦“控制着政权”,并积极地参与有关北约扩大问题的讨论。    奥尔布赖特在克里姆林宫与叶利钦举行了一小时会谈之后对记者说:“他牢牢地掌握着控制权……非常忙。”    叶利钦在两人举行会谈之前说:“我欢迎您来克里姆林宫、来莫斯科进行这次责任重大的访问,商讨我们之间存在的某些问题。”    【路透社华盛顿2月21日电】白宫今天说,克林顿总统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讨论北约扩大问题和欧洲安全的其他问题。    白宫发言人迈克·麦柯里说,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今天早些时候在克里姆林宫同叶利钦举行会晤时把这封信交给了叶利钦。麦柯里说:“总统的这封信的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同欧洲的安全,特别是欧洲的前途、北约的前途和北约扩大的问题以及俄罗斯同北约的关系有关的问题。”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月21日电】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今天同意俄罗斯要求:由俄罗斯和北约签署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在同奥尔布赖特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该条约应当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他强调,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充分达成一致。普里马科夫认为,俄罗斯—北约条约应当交由北约所有成员国议会批准。他说:“我认为批准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这并不会成为北约阻碍接纳新成员国的障碍。”他同时表示,俄罗斯一如既往地反对北约东扩,争取使东扩计划造成的不良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    他暗示,俄罗斯不打算干涉北约的内部事务,但希望在解决涉及俄罗斯利益问题时能拥有发言权。    奥尔布赖特和普里马科夫没有指明俄罗斯和北约签约的大致期限,认为在签约道路上尚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6. 俄总理说俄保持核遏制能力至关重要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月21日电】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今天说:“俄罗斯军事学说的首要任务是保持核遏制能力,在俄罗斯及其盟国遭到大规模入侵时进行核遏制。”    据俄罗斯强力部门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切尔诺梅尔金在会见俄罗斯战略火箭军指挥官时说,有关俄罗斯核武器战斗力的所有问题,始终受到俄罗斯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保持战斗力在今天尤为重要,因为地缘政治空间正在出现难以预测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可能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威胁。    切尔诺梅尔金指出,国家领导人虽然对最近有关战略核武器指挥系统的某些评价感到担忧,但通过实地视察看到,战略火箭军各系统运转正常,导弹及核弹头安全可靠,下达给各发射装置的战斗命令畅通无阻。过去进行的一系列战略导弹实弹演习也印证了这一点。    俄罗斯总理说:“我认为,在通过全欧乃至全球性重大军事政治决定时,忽视核因素是短视行为,同时也为时尚早。”

7. 北约提议全面削减欧洲常规力量

【法新社维也纳2月20日电】北约今天正式提议进一步全面削减欧洲常规力量,以求消除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担忧。    北约的一份文件说,这个由16国组成的西方联盟“准备在这方面采取重大步骤”。这份文件已经提交给在这里举行的修改欧洲常规力量条约的会谈。    北约说,“欧洲常规力量条约所有签约国的目标应当是”在该条约“适用的地区实现全面的(常规)力量削减。”    这项条约的签约国包括从大西洋沿岸到乌拉尔山的30个国家——即欧盟16国和14个前华约国家。    在这份题为《修改欧洲常规力量条约基本要素》的文件中,北约国家提出,将那些有可能首批加入北约的东欧国家及其东方近邻的武器上限固定在现有水平上。    官员们说,这项建议旨在彻底打消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担忧。    参加这次谈判的俄罗斯代表团的第一反应是说,它将“以建设性的态度审议这项建议”。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抵达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就北约的未来以及俄罗斯与欧洲的安全问题举行会谈。北约正是在此时提出上述建议的。    修改欧洲常规力量条约的谈判是1月21日开始的。根据18日达成的一项协议,这30个签约国说,他们将“争取尽早就修改后的这项条约的基本要素达成谅解”——最好在7月北约开会讨论接纳新成员问题之前达成谅解。

8. 里夫金德就欧洲一体化问题抨击德国

【路透社波恩2月19日电】英国外交大臣里夫金德今天说,德国总理科尔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的做法是错误的。他警告说,单一货币计划可能导致欧洲分裂几十年。    但德国政界人士、记者和政府官员对他的这番言论反应冷淡。当里夫金德在演讲中说英国是欧盟最没有民族主义情绪的成员的时候,这些人报以哄堂大笑。里夫金德说,欧盟许多成员不清楚它们是希望成立一个欧洲合众国,还是一个英国倾向于成立的国家联合体。他访问德国的目的是要促使这里的人们就欧洲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德国是欧盟中最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国家之一。    科尔认为欧盟进一步融为一体的问题是关系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欧盟必须向前发展,否则就将停滞不前。里夫金德不同意科尔的这种观点。他还警告不要实施科尔得意的计划之一:经济和货币联盟。仅有几个国家参与了该计划。    里夫金德说:“欧盟现在考虑的计划是一种不会使欧盟团结,而将使它分裂的变革,是违背欧盟创始成员意愿的。”里夫金德说,德国关于建立一个更一体化的联盟的观点“看上去像是创建一个欧洲国家的议程”。

9. 驻波黑维和部队首次遭火箭袭击

【法新社波黑莫斯塔尔2月21日电】波黑维持稳定部队人士说,今天,一枚火箭击中了以北约为首的维持稳定部队的一辆装甲车。这是自1995年波黑冲突结束以来,驻波黑维和部队第一次直接遭到袭击。    莫斯塔尔仍处于割据状态。维持稳定部队发言人法布罗说,这辆装甲车和另一辆装甲运兵车昨晚正沿莫斯塔尔原来的前线巡逻,突然有人发射了两枚火箭,其中一枚击中这辆装甲车。法布罗说,装甲车里的5名西班牙军人没有受伤。    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在布鲁塞尔迅速作出反应,对这起袭击事件进行了谴责。索拉纳对记者说:“我想声明,北约和维持稳定部队不会容忍这种事件再次发生。”

10. 美联社报道:朝表示愿参加四方预备性和谈

【美联社汉城2月21日电】急于得到更多外援以度饥荒的北朝鲜今天说,它将参加在纽约举行的预备性和谈。    北朝鲜过去从未答应过参加有对手韩国直接参加的和谈,它将韩国称作美国的傀儡。北朝鲜今天宣布上述决定说明它迫切需要外援。    韩国和美国许诺向北朝鲜提供价值1600万美元的粮食援助,而且汉城提出,如果会谈富有成果的话,它将提供更多的援助作为酬报。北朝鲜是在这之后表示愿意参加预备性和谈的。    朝中社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将于3月5日在纽约举行一次“有关这次四方会谈的联合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美国和韩国官员将对这次和谈的计划安排作出解释。    还不清楚这次预备会谈是否会导致正式和谈。

第 3 版

1. 葡中应尽最大可能发展双边关系

【《香港虎报》2月18日报道】葡萄牙总统桑帕约上周末在里斯本接受记者哈拉尔德·布鲁宁采访时的讲话,摘要如下:    问:您将从2月18日开始对澳门和中国进行近乎两周的访问,这将是葡萄牙总统对上述两个地方进行的最长的访问。这也是您对这两个地方的第一次访问,并且是您在去年初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国事访问。这次访问对您来说必定非常重要。    答:我愿意说这次访问对葡萄牙和中国将来的关系非常重要。我认为重要意义在这里。    我认为这次访问是在澳门过渡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进行的。我们根据两国签订的一个条约显然必须尽可能最好地通过这个进程,但是要记住,行政管理上的错综复杂事务并不适于发展文明。这是由于这里涉及的是两国的战略,一个是欧盟成员国,另一个是在亚洲,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上具有大国的重要地位。    我认为我们应当尽最大可能发展这种双边关系。    所以,我们要本着长远精神处理短期事务。我想,重要意义在这里。    问:据我了解,在议会中的所有党派的代表要与你同行。我想,这样做的重要意义在于表明葡萄牙的政治家在澳门过渡问题上意见是一致的。    答:当然,在澳门、在过渡期和在将来关系等问题上意见是一致的。国事访问要有议员代表参加,这是传统,其重要性也是为了再次表明,总统、议会和政府有一个庞大的和统一的未来计划。    问:那就是政府的一些部长也同您一起访问的原因吗?    答:这是此次访问的另一个方面。我认为葡萄牙和中国需要发展工业、商业和财政方面的关系。我感到吃惊的是,在双边关系经过了几百年发展之后,这种关系没有发展到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应达到和可能达到的程度,而且中国和葡萄牙当局都已注意到这一点。这就是经济和科学部长以及各界许多企业家都参加代表团的原因所在。我们的想法是看看在什么方面可以得到发展。    事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过去20年已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已有了这么多的发展。欧洲在柏林墙倒塌后也处在变革过程中。我们希望成为世界范围的对话者。    问:葡萄牙和中国是在1987年冷战还在进行和许多人认为中国是西方敌人的情况下签订联合声明的。如今,东方和西方在政治意义上已不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澳门有可能成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通道吗?    答:如果我们超出我所认为的非常短期的利益来看问题,澳门可以成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通道。    从中国所谓收回其所有领土的意义上说,澳门是中国整个战略的一部分。中国想表明,这是通过和平方式可以做到的,可以保护某些特色和特性。我想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处在重要地位。我想,非常坦率他说,这对我们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问:您对一国两制的原则怎么看?    答:这是中国人的政治观点,而不是葡萄牙的政治观点。联合声明肯定了这一点,我们也同意保留澳门的特性,不是在时间上可以停止的特性,而是有活力的特性。    问: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成为完全可以接受的伙伴。您主张欧洲和中国积极接触以发展建设性的对话吗?    答:我不仅认为是那样,而且认为那是极其重要的。在某些方面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例如,中国非常支持我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我们也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表明,在政治双边关系方面有极大的活动余地。    问:在香港的过渡进程相当颠簸不顺利的时候,澳门的过渡进程颇为顺利。其秘诀是什么?是不是葡萄牙对中国采取了特殊态度?    答:我不知道是否有秘诀。这两个进程从一开始就不一样,而且这两个城市的历史也不一样。这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就澳门而言,(同中国)有着长期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不是用真正的殖民态度强加给它的。我们的情况十分不同。事实是,所有那一切都起了作用。但是我要说,虽然情况不同,但是有许多接触点。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两个过渡进程)。我想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中国正努力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国际地位,让别人把中国看作重要大国,至少看作非常重要的地区大国。    问:葡萄牙对其它国家、对住在其殖民地或住在澳门的人采取的非种族态度受到广泛赞扬。葡萄牙人在1999年以后会保证澳门的葡萄牙公民的国籍吗?    答:我们希望能达成应有的谅解。这是个微妙的问题,因为这涉及两国的主权。我们必须找到能接受的办法。    问:除了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外,葡萄牙能在澳门留下什么?留下葡萄牙式的司法和立法制度?    答:我们希望看到我们的一些文化价值观符合中国的价值观,并加强那种对未来的多文化态度。中国和葡萄牙都希望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希望所有的文化联系都能继续。现在已适应新时代的两个文明的交流能继续下去。

2. 日美将协调对华政策

【日本《每日新闻》2月21日报道】题:就支持中国的“开放”政策,日美将进行协调    对于中国邓小平的逝世,政府虽然认为江泽民领导机构的政治路线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却指出不能说改革开放路线的基础已达到坚如磐石的程度。政府采取的基本态度是说,需要同主要国家采取共同步调,以便继续维持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参与。因此政府打算在池田行彦外相同23日行将访日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会谈中,同美国协调对对华政策的基本认识,同时展望进入“邓以后”时代的中国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交换意见。    对于邓去世,外务省高级官员说,“邓的出色之处是扎实地培养了接班人。作为共产党国家的领导人这是极为罕见的”。政府内部占上风的看法认为,国家主席江泽民将维持现行的政治路线和经济路线。    政府判断首先就当前的对华政策同美国达成共识是很重要的。奥尔布赖特国务卿预定在结束日本之行后前往北京访问,所以外务省人士说,这位国务卿在同池田外相会谈时“将相当深入地交换意见”。    日美两国在去年秋天以后以统一步调的形式开始改善对华关系,但双方对人权问题和“邓以后”的中国的前进道路的看法却未必是一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打算如果日美两国能够就再次确保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路线和要求中国进一步实施民主问题上取得一致的话,那么就将支持江泽民体制,同时认为这也符合日美两国的利益。池田外相将向奥尔布赖特国务卿探询美国政府的想法,并将向美方转达日本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路线不会有很大变化的看法,从而协调对华政策。

3. 日经济界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逆转

【日本《朝日新闻》2月21日报道】题:注视“邓以后”的开放路线    日本经济界普遍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但是在相互依赖关系加深的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最近又在修改优惠外资的政策。邓存在本身就将向国内外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因此,中国政府今后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努力提高经济政策的透明度。    北京街头的宁静表明了人们对现政权的信赖。    对日本企业来说,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是个极有发展前途的市场,是个强有力的转移生产据点的最佳去处,这一点丝毫没有变化。然而去年的日中贸易额根据日本方面的统计已超过600亿美元,但对华出口却比前一年减少了0.2%。中国修改优惠外资企业的政策对日本企业的对华业务也正在产生微妙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官员评论说,“同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很少大胆地对中国投资”。日本企业到底能不能以长期的战略和彻底的风险管理来向邓逝世后的中国拓展事业呢?这似将成为“邓小平以后”的日中经济交流能否扩大的关键所在。

4. 日报报道:日谋求扩大中日关系渠道

【《日本经济新闻》2月21日报道】题:日中两国当务之急是扩大日中关系渠道    中国最高实力人物邓小平逝世之后,日中两国当务之急是加强领导层及其他人员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强行进行核试验之后,日中关系急剧恶化。两国关系恶化的背景在于,两国致力于邦交正常化的一代人已经从政界引退,从而出现了没有相互对话渠道的局面。9月将迎来两国邦交正常化25周年,日中两国已出现政府和党领导人互访的动向,但促进防卫当局人士磋商等进行广泛的人员交流将成为日中关系发展的课题。    当前,日中之间仍未解决的问题有:①处理原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问题;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批准的专属经济区的划定磋商及缔结新渔业协定问题;③恢复对华无偿援助等充实经济援助的问题。政府认为,邓小平逝世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路线也不会发生变化,3月底池田行彦外相将按预定计划访问北京。在与钱其琛外长举行会谈时,将就上述各种问题进行磋商并找出解决的方法,希望在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出现友好的气氛。

5. 俄一记者被取消克宫采访权

【法新社莫斯科2月18日电】克里姆林宫今天说,它已取消一名记者的特权,因为这名记者曾报道叶利钦总统的夫人奈娜要求叶利钦以健康原因辞职。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17日刊登的这则报道援引一名未透露姓名的接近克里姆林宫人士的话说,叶利钦夫人要求叶利钦“为自己着想,从容辞职”。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亚斯特任布斯基对记者说:“我们已经要求《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更换其采访克里姆林宫新闻的记者。”    亚斯特任布斯基说,他在否认这项报道后向那名记者发出了警告。克里姆林宫说,奈娜·叶利钦本人在报道发表后也作了否认。那名有问题的记者对莫斯科回声电台记者说,他的报道是根据“传言”写成的,他发表这篇报道的目的是为了试探克里姆林宫的反应。

第 4 版

1. 斯里兰卡去年茶叶生产达创纪录水平

法新社二月十八日报道,斯去年产茶二点五八亿公斤,而一九九五年为二点四六亿公斤。

2. 卡塔尔对埃及劳工的需求将增长

沙特阿拉伯《中东日报》一月二十一日报道,自一九九三年以来,在卡塔尔打工的埃及工人的数量下降了约百分之五十一。但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由于卡塔尔人口增长率下降和一些大型项目的需要,卡塔尔对埃及工人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一九九○年,卡塔尔约有四万埃及劳工,一九九一年达四点五万,一九九三年增长到四点八万,而去年下降到二点三万。迄今为止,卡塔尔政府尚未采取任何措施限制招聘外来劳工。

3. 德刊文章:通胀:被驯服的猛兽(上)

【德国《经济周刊》1月9日一期文章】题:被驯服的猛兽    凡是管理物价的人都会经常预感到通货膨胀的危险。因此当货币发行银行的银行家们和主管金融的政治家们去年秋天聚集在美国怀俄明州的一座小城讨论货币政策时,他们表现出非常大的忧虑。英国货币发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默文·金警告说,在下一个经济繁荣期到来时就有可能重新出现通货膨胀。    金融问题战略家们的警觉仍在引起储蓄者和投机商的信任,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们觉得他们是在制造紧张气氛。几十年来,“货币贬值的大猛兽”从来没有显得像现在这样温顺过。火山已经熄灭    在发展中国家里,物价上涨率在短短几年之内下降了五分之四,其中有许多国家在不久前还受到3位数物价上涨率的折磨。现在第三世界的通货膨胀率平均不超过26%。发展趋势:继续下跌。    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下降更为明显。现在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已从80年代初的12%降到2%,这是自196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甚至连尽人皆知的软通货国家也创造了币值稳定的纪录。今年意大利的物价上涨率将降到3%的历史最低水平。在过去几年里,法国的物价上涨率甚至多次低于世界上币值最稳定的国家德国的水平。    德国联邦银行行长蒂特迈尔上个星期高兴地说:“金融政策为通货膨胀率下降作出了贡献。”美国经济学家瑟罗认为:“通货膨胀的火山已经熄灭。”    在某些国家里,企业甚至不得不习惯于物价的负增长率。    这使消费者感到高兴,但苦了商人。无论是在汽车、家具还是在纺织品方面,到处都在进行着激烈的价格战。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也早已采取廉价战略。如果说厂商过去是根据成本来计算其商品价格,那么现在实施的则是另外一种方法:首先确定价格,然后根据确定的价格相应地降低生产费用。预言家错了    资金管理人员和银行分析家们在过去几年里一再预感到新的物价上涨趋势,但他们的警告一再被证明是错误的。    例如在英国,1992年几乎所有的专家都预言要出现新的通货膨胀,当时欧洲货币体系近乎崩溃,英镑贬值约20%。但这些预言家们错了,1993年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1.6%,降到了创纪录的低点,并且从那以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一直微不足道。    90年代初,德国金融市场担心会出现新的通货膨胀,因为货币量因德国重新统一而大大扩大了。但出乎许多经济观察家们的意料,通货膨胀率在24个月内下降了一半,降到近2%,并且从那以后继续下降。最后联邦共和国的物价涨幅停滞在不超过1.4%。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分析家们的判断错误是最引人注目的。原料价格上涨后他们就开始敲警钟,就业人员增加后他们就警告人们要提防出现通货膨胀的危险。    在1995年的过程中,交易所的行情简直是神经质地多次出现暴跌,因为交易所觉得就业人员不断增加预示着新的通货膨胀的开始。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货币发行银行的银行家们和研究金融问题的经济学家们长期向交易所灌输一个简单的规则:如果失业率降到6%,就会出现新的通货膨胀。    但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只有5%,物价统计人员也仍未发现真正的通货膨胀的危险。即将离任的美国劳工部长赖克得出结论:“老的规则不再适用了。”真正的抗衡力量    主管金融的政治家们喜欢别人颂扬他们是全球物价趋向稳定的倡导者。事实上,各国政府和货币发行银行在80年代就已经告别借助货币发行能够成功地解决失业问题的战后时代的经济信仰奇迹。    但这种转折不会那么卓有成效,如果主张保持物价稳定的人没有找到强有力的盟友:国际货物和金融市场。美国经济学家韦登鲍姆说:“全球化已成了真正的抗衡力量。”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货源和生产场所转移到国外的可能性不仅减少了企业和工会对市场的影响力,它也使得全世界的货物供应的适应能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现在如果一个国家生产能力耗尽,别国的生产厂商会马上取而代之。    例如在柏林墙倒塌之后,联邦共和国需要大量的货物和资金提供给新的联邦州,这种需求使德国的物价水平仅仅上升了几个百分点。而来自欧洲和海外的商品大量进入新联邦州。德国的经常项目收支出现赤字,马克在外汇交易所的汇率开始上升,因为联邦银行严格控制货币的发行。    柏林经济学家弗拉斯贝克说:“现在对景气的冲击与其说是在通货膨胀的数字中,倒不如说是在汇率的发展情况中反映出来。”    与世界范围的商品流通一样,经济的灵活性也增加了,国际资本市场促使政府和货币发行银行加强纪律。前加拿大银行行长克罗认为,每位试图借助通货膨胀来清偿其国债的财政部长都会感受到市场的力量。哪怕是发出微弱的通货膨胀信号也会引起巨大的反应。    例如当1995年底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重新开始加快时,投资者由于担心物价上涨大量地抛售公债券。汇率迅速下跌,美国的长期存款利率迅速上升一个百分点。市场限制住了生产和流动资金的增长,货币发行银行不需要进行干预。银行家伊辛说:“今天抛弃稳定方针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上)

4. 突尼斯大力吸引外资

【法国《热带与地中海市场》周刊1月10日一期文章】题:突尼斯制定促进外国投资的新战略    突尼斯政府前不久通过旨在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一系列新措施。尽管规定的措施很有吸引力,但投资量仍不多。突尼斯国家元首在对众议院发表的纲领性讲话中,宣布了在新的基础上鼓励外国对突尼斯投资的6点战略。    所宣布的第一项措施与增加外国投资者不必预先得到批准就购买突尼斯企业股票的最高限额有关。迄今为止,规定购买在交易所标价的企业股票不超过10%,购买其它企业的股票不超过30%;今后,购买所有企业的股票的限额提高到49%。    第三项措施是准许外国投资者在与工业有关的新领域内进行投资。这主要是指像基因工程、维修、技术咨询这样一些“增加附加值的部门”。迄今为止,在这类部门是不允许外国直接投资的,而且根据合资计划,外方至多拥有50%的资本。    为了鼓励外国投资者在突尼斯进行投资,使他们的投资有利可图,并进行再投资,突尼斯政府前不久批准1600家在突尼斯建厂的海外企业可在当地市场上销售其20%以上的产品,并开设销售点。    其他措施也不少:政府决定简化并放宽审批外国对有关农业部门的直接投资程序。迄今为止,只允许外国投资者以少于50%的资本的比例投资于农业合资项目,而且现行的规定并不允许外国人拥有土地。新措施在维持外国人不得占有农业用地的同时,建议根据有利可图原则和项目的重要性放宽外国对农业部门的投资条件,使之更有灵活性。目前在农业部门有120家合资公司,投资总额达1.22亿第纳尔。在体制方面,一个隶属于国际合作和外国投资部的机构已经建立,以便协调突尼斯驻外使团的行动,使突尼斯成为“外国投资地”。    最后,已要求国外的突尼斯人为外国直接投资作贡献。为此,已决定扩大突尼斯银行在欧洲的办事处网络。必须指出,这几年外国对突尼斯的直接投资总额在不断下降。1996年的直接投资总额估计为3亿第纳尔,而1995年为3.44亿第纳尔。官方对这种下降的解释是,能源部门里完成了两个项目。

5. 越南禁止政府部门首季买汽车

【法新社河内2月18日电】越南财政部一位官员今天说,为了控制预算赤字,总理办公室禁止政府部门在今年第一季度购买汽车。    财政部说,武文杰总理办公室命令财政部在今年第一季度拒绝政府部门、党的组织和任何社团提出的利用政府基金购买汽车的要求。    这位官员对本社记者说:“在通常情况下,年初这几个月征税工作进展得非常缓慢。这就是政府在第一季度实行限制采购经费的原因。他拒绝透露在去年的政府预算中有多少是用于购买汽车的。”    越南政府没有公布它的预算赤字,但是,据多边援助机构估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一5%。

6. 法报文章:非洲国家需要经济改革

【法国《世界报》1月7日文章】题:非洲国家需要经济改革(作者世界银行发言人帕特里克·迪富尔)    在非洲,约40%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费用还不到5法郎。儿童死亡率居高不下,入学率仍然很低。    “人们都拿着刀子围着这块蛋糕跳舞”,一位非洲政府首脑最近曾说过这样的话。在很多国家里,不好的前景导致了社会的紧张局势,而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稳定又影响了投资和阻碍了发展。    25年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一直停滞不前。非洲人口每年增长3%,该地区如果想摆脱贫困的话,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同东南亚国家不相上下。    分析过去的失败和目前的成绩可以明白经济成功的动力以及停滞不前的原因。无论怎么强调错误的经济政策给非洲人民带来的损失也不过分,这些不好的政策在阻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就业的开辟,窒息了社会公益事业,损害了农村的利益,促成了人口的流动。    70和80年代的政策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因为它引起了收入下降和生产崩溃,导致了拖欠工资和卫生教育与社会保险的全面混乱。    幸好不少非洲国家作出了反应,并深入改革了它们的经济管理:重新平衡预算,反通货膨胀,重新确定国家的作用,放宽内部市场并向世界经济打开大门。    采取了这些措施的国家重新走上了发展之路,而那些拒绝采取措施的国家情况恰恰相反。这样,这两部分国家慢慢拉开了距离。    现在,有理由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了。与那些非洲悲观主义者们散布的预言相反,近些年来,特别是在1994年非洲法郎贬值以来,很多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有了明显的好转。人们预计在未来10年里整个非洲大陆的人均收入每年将能增长1.3%左右。但这种平均增长率掩盖了那些贫困国家和有希望的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别。    然而,即使是那些正在取得成功的国家也还可以做得更好。现在,非洲完全可以达到能够真正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更高一点的增长率。    这就要求进行深刻的改革。比如说必须压缩那些与发展需求无关的公共开支,这些开支是造成财政失衡和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但放宽规章制度和使经济透明化必然会与垄断局面、少数人的既得利益以及掠夺行为相抵触。    与别处一样,非洲地区的经济改革也只有在它真正感到需要的时候才能有效。    外部援助既不能“买来”这种改革,也不能把这种改革强加于人。然而,这种援助却可以从财政上因而也就是从政治上为这些改革的实施提供便利。这样,为了正确使用外来援助——著名的结构调整援助,就应当提出一些明确的原则。    对于这种“条件性”的概念,人们已经进行了不少辩论。有些人认为这种条件性对国家主权的侵犯不可接受,另一些人则感到那些资金提供者提出的条件太苛刻或太不现实。现在该让人们认清这种辩论的真相了。这些条件性建立在以下3个公设基础之上,是一些相互承担的义务总体中的一部分:    A)为了便于实施改革,在财政上遇到困难和在政治上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时,所有开始改革的国家可以得到一笔财政援助。    B)当地的政治当局根据自己的困难程度确定改革的进展速度。    C)应当灵活支付外来援助以避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突然停顿。    在过去,这些公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遵守。那些希望避免出现危机局势的国际捐赠人以及一些经济很困难的政府匆忙进行了一些条件还不成熟的改革。    但在近10年来,那些新走上改革道路的国家同国际上的资金提供者一样,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并花了很大的努力来改正原来那些错误。    在由非洲国家保证维护它们改革计划的内部连贯性的同时,那些国际出资者也应当很好地协调自己的行动。现在,出资者之间的协调在各领域都有了有效的发展。    非洲特别计划就是其中一例。这个计划包括各双边和多边援助机构在内,关注着进行必要的改革的国家是否拥有必要的资金来源的问题。

第 5 版

1. 俄罗斯内卫部队改革方略

【俄罗斯《独立报》文章】题:内卫部队的未来(作者俄联邦内务部长库利科夫)内卫部队的作用    1992年9月通过了《俄联邦内务部内卫部队法》,从而在法律上确定了内卫部队的使命——保护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以及公民的宪法权利和自由,免受犯罪或其他违法行为的侵害。    该法律为内卫部队确定了4大任务。过去,内卫部队的首要任务是保卫特别保密的目标、特别物资以及保卫劳改机关。而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协助内务机关保障社会秩序,保障紧急情况下的社会安全和法规。保卫国家重要项目和特别物资的任务居于第二位。保卫劳改机关、押送已判决人员和在押人员居于第三位。参与俄联邦领土保卫的任务居于第四位。还规定,只有通过法律才能赋予内卫部队其他的任务。    内卫部队领导人作出的制定发展内卫部队的构想和计划在1993年由内务部长发布命令批准。内卫部队的改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年以前,第二阶段是2000年以前。第一阶段改革的成果    总统令批准了部队的新结构和分布。把保卫劳改机关的任务交给了惩罚执行机关。保卫劳改机关的兵团和部队压缩到4.75万人。内卫部队获得了新的面貌。    改革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内卫部队在打击日益嚣张的犯罪方面的潜力,扩大运用内卫部队的形式和手段。    内卫部队作为国家军事组织的组成部分,需要改革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也要完成防御任务。当前需要同俄罗斯国防部、联邦边防局和紧急情况部联合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措施,以明确和协调各军区、内卫部队军区、边防部队军区和民防地区中心司令部的任务,还要制定在和平、战争时期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协调机制。商定各军区、内卫部队军区的界限,发展共同的基础设施,建立后勤和技术保障系统都将促进提高协作的水平。第二阶段的任务    内卫部队的改革将在对社会经济局势和犯罪形势的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方案中规定了下列变化。    内卫部队从协助内务部机构转为同它们一起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和紧急情况时制度的执行。增加了协助俄联邦边防军保卫俄联邦国界的任务,这是国界法赋予内卫部队的任务。    《俄联邦军事学说基本条例》具体地说明了在警告和制止内部冲突或其他使用武力手段的行为时动用内卫部队的基本原则。内卫部队依照这些原则参与下列行动:对武装冲突地区进行封锁;消除武装冲突,把对立各方隔离开来;采取措施解除非法武装组织的武装并将其解散,没收冲突地区居民的武器;加强与冲突区毗邻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安全。    现在已经很清楚,民族主义和分立主义扩大的趋势仍然存在。因此,还需要联邦军事力量创造必要的条件以解决这类冲突,尤其是与武力有关的冲突。军事力量的基础是负有作战使命的兵团和部队。    它们是内务部的机动战役预备队,当发生紧急情况,其他护法部队显得力量不足时,就调动它们。它们分布在各地区,稳定着社会政治和军事形势。它们主要部署在北高加索地区。根据近年来的经验,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为稳定大行政中心、共和国、边疆区和州的局势,部署的兵力起码要超过2万—2.5万人。    我们把改革内卫部队的任务归结为:大大提高它们在打击犯罪和保障社会安全方面的作用;优选内卫部队去保障国家重要设施;在紧急情况下和战时要保障其很高的作战准备程度;提高内卫部队的管理质量。如果我们把这些任务完成了,我们就可以坚定地说,内卫部队建设的主要方面经受住了考验。

2. 欧洲建立自己的侦察卫星系统

【德国《欧洲安全》月刊12月号文章】题:欧洲人打算从宇宙进行观察    按照迄今为止的计划,“太阳神2号”侦察卫星将在2001年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基地发射升空,进入地球轨道。它是由1986年开始实施的“太阳神1号”计划发展而来的,在基本构造上没有重大的改动。“太阳神1号”重约2.5吨,部署在685公里的高空,最多每天能发回欧洲、非洲和海湾地区经过挑选的拍摄地点的15幅照片。人们利用它监督裁军协议的执行情况,为实施人道主义行动作准备,观察危机发生地区的情况,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为采取军事行动收集信息。    “太阳神2号”的一项重大改进是用一种红外线谱段代替了“太阳神1号”上装备的光学感应元件,侦察的质量因此得到提高。但是,这种系统在不利气候条件下的使用仍有一定局限性。与此相反,一种能自己发出射线的卫星系统(如“何露斯”雷达卫星)在技术上的要求更高,适于在黑暗和云层密布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用于军事领域的雷达卫星的费用约为40亿马克。按照法国的计划,“何露斯”卫星将在2004年被送入轨道。雷达卫星的数据密度原则上要比光学感应元件的卫星高,关键在于照片的分辨率。如果用于民用,如观察鱼的存量或农田里的作物生长情况,照片分辨率达到10到20米就足够了。但要对军事情况做出判断,对照片分辨率的要求自然高得多。    和美国之间的竞争绝对不容忽视,至少法国政府是这么希望的。西欧联盟防务委员会主席、法国国民议会防务委员会副主席雅克·博梅尔指出:“众所周知,世界上一些地区期待着欧洲用自己的声音说话。”    在海湾战争时,巴黎仅能从五角大楼得到美国卫星照片的解释材料。国防部长若克斯和密特朗总统也只有两次亲眼看到了照片,还不允许保留。欧洲军队对美国的依赖性在西欧联盟参加亚得里亚海监督执行制裁的行动中也暴露无疑。当克林顿政府从这个行动中撤出时,美国提供给西方盟国的照片也突然中断。博梅尔说:“我们一连几天又聋又瞎,直到美国人继续向我们提供卫星照片和分析资料。”    西欧联盟在西班牙的托雷洪有一个卫星中心,从1996年年中起已完全可以投入使用。除购买“太阳神1号”发回的照片以外,它还大量购买欧洲遥感卫星、斯波特地球观测卫星和陆地卫星的照片,并予以分析利用。

3. “直升机策略”的致命缺陷

【路透社哥伦比亚圣华尼托2月4日电】在波哥大以东约50公里的山区城镇圣华尼托周围4天来的激烈战斗,暴露出军事专家们所说的哥伦比亚军队新的反叛乱策略——深信直升机能赢得战争——的致命缺陷。    这些专家说,左翼反叛分子和军队在峭壁和深谷进行的激烈战斗表明这一策略是怎么回事。    一名西方武官告诉本社记者说:“有许多武器虽然多却没有赢得战争的例子。更多的直升机完全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简直无法让直升机进入交战地带空投军队。”    战斗于上月31日开始,当时两个连的直升机空运部队空投在圣华尼托附近搜寻该地的反叛分子时受到攻击。迄今为止,据报道至少有19名士兵死亡,有数十人受伤或失踪。有关反叛分子伤亡的具体情况非常简略。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的游击队员屡次对美制“黑鹰”式直升机开火,挫败了政府军上周末用直升机增援的企图。至少有3架直升机被打得暂时不能使用,使反叛分子有时间占据战略阵地。    就在3周前,哥伦比亚武装力量首脑阿罗德·贝多亚将军面对全国游击队攻击此起彼伏的局面,宣布了一项反叛乱应急计划,其中先进的直升机机群将起重要作用,并可对反叛分子发动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不过,专家说,如果以圣华尼托附近的战斗为例,这些打击不过是用钝刀子打击罢了。这次战斗是最近发生的最漫长的战斗之一,也是靠近波哥大爆发的最激烈的战斗之一。        美制“黑鹰”直升机70年代中期试飞成功。除3名机组人员外,可搭载11名全副武装士兵,主要用于战场运兵、侦察、指挥和火力支援等任务,是美国目前开发最成功的多用途直升机。        (据香港《东方日报》)

4. 加拿大军中丑闻不断

【法国《解放报》1月31日文章】题:加军士气瓦解    加拿大军队出现了下述灾难性问题:种族歧视、不遵守军规纪律、销毁物证、制造假票、侵吞资金、性别歧视。    说实话,加拿大军队并非从昨天开始才有上述各种弊病。1982年5月,德尼·洛尔蒂下士穿着战地服装闯入魁北克国民议会,杀死了3名非军人,13人受伤。他在交给广播站的一盒录音磁带中揭露说,种族歧视使讲法语的士兵成为受害者。    两年前,在以佩塔瓦瓦为基地的空降兵团发生过一起亵渎事件:接纳入教仪式上的圣像被一些新兵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搞得一塌糊涂。公众发现兵营里的人充满种族主义的过激言论。从这时起,丑闻接二连三地发生在加拿大军队之中。随着5年前在驻索马里快速部队发生的可耻行为而来的是,在1993年和1994年发生在驻波黑守卫巴佐维奇精神病院的蓝盔部队中的丑恶行为。    前者是通过照片透露出来的。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有一个索马里俘虏面孔满是血,且肿胀,旁边站着一个折磨他的人。还有些照片上显示索马里俘虏被捆绑起来,旁边的标语牌上写有“小偷”字样。    至于加拿大士兵在前南斯拉夫的所作所为,虽没有照片,但有一些证据表明,加拿大士兵粗暴地虐待病人和从事黑市交易。在此期间又发生了两起杀害索马里人的案件。    还有些属于山德拉·佩龙上尉的照片。她是加拿大军队第一名女陆军军官。她在1992年夜间巡逻时被捆绑在树上遭到毒打。金融丑闻也不少,12月底,军队辞退了三号人物阿尔芒·罗伊少将,并因非法开销而向他罚款7万美元。与此同时,一位士兵因在魁北克郊区一个基地的工程建设中虚报工程费用而走上法庭。

第 6 版

1. 新加坡的医疗融资制度(一)

【香港《信报》文章】题:医疗融资——新加坡模式(作者新加坡常任秘书医药服务总监柯顺美)    新加坡的医疗护理体制是由公立、私立两大系统共同提供的。政府主要是负责基层护理、中层护理及第三层护理的整体护理体制,但其中将透过综合诊所与中层及第三层医院的网络来协助。至于私营医疗机构所提供的护理包括家庭医生、专科普通门诊、专科诊所及医院。私家医院大部分由牟利机构营运管理,小部分由非牟利团体主办。制订有效融资策略    在新加坡的医疗护理体制中,政府担当着重要角色,为市民提供约八成的住院服务及二成的基层护理。病人可自由选择公营或私营的医疗服务,前者大部分由政府资助。故新加坡全国医疗开支由1980年的6.2亿新元,增至1994年的32亿新元,平均每年增幅达13%,实际增长为每年9%。至于同期的医疗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亦由2.5%—3.2%。    但是,综观新加坡整体医疗开支只是占国民生产总值3.2%,低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其中主要成员国。原因主要是当地人口年轻、经济增长强劲、政府为主要的医疗提供者,以及有效的医疗融资制度。    今日,只有28%的医疗开支是需要动用税款,远远低于1965年的50%。其余72%来自政府规定的医疗储蓄、私人医疗保险、雇员医疗福利及个人支付。    虽然新加坡目前的医疗开支相对地低,但也存在不少隐忧,其中包括人口急速老化、医疗科技增长迅速,以及病人的医疗期望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可能有天到达饱和,无法满足医疗开支的增幅。因此,新加坡政府及早制订一套有效的融资策略,迎接下世纪的挑战。(一)

2. 德勒施纺织公司实行灵活工时制

【德国《时代》周报1月31日一期报道】题:灵活的工作时间——沙漠中的绿洲    加布里勒·奥斯瓦尔德太太不慌不忙地同儿子一块吃早饭。儿子离家上学后,她再去上班。如果她8岁的儿子生病了,需要在家休息,那么她也可以找时间把耽误的工作时间补上。奥斯瓦尔德在德国勒施纺织公司任职11年时间,她已经选择过4种不同的工作时间了,当然每次都是根据她自己的意愿而定。现在,她每周工作28小时,4个上午,星期二从上午8点半工作到下午6点。如果她白天因为家务事而不能上班的话,那么她晚上也可以补上。    今年39岁的奥斯瓦尔德是勒施纺织公司的会计。勒施纺织公司实行灵活的工作时间是正常的事情。320名员工有99个不同的工作时间模式,其中42人执行的是非全日工作制。灵活的工作时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人。员工们下班后可以在公司室内游泳池里游泳,也可以在网球场上比赛,早上他们就把孩子放在公司免费的幼儿园里。勒施公司去年12月曾经受到了德国家庭部长克劳迪娅·诺尔特的称赞,说勒施公司在德国中小企业里是最关心员工家庭生活的企业。    也有令人感到吃惊的事情,主要是德国纺织企业的状况不容乐观。许多企业在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前退却了。勒施公司站住了脚,而且营业额还增加到了现在的1.09亿马克。    勒施公司老板、52岁的阿恩德—迪特尔·勒施说:“公司之所以能立足,除了我们的产品多样化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勒施的格言是:满意的员工能招徕满意的顾客。通过谈话,公司了解到员工们需要有99种不同的工作时间。勒施说:“如果我们不实行灵活的工作时间,那么意味着我们有99个问题。也就是说,有99个人因为种种问题的困扰,不能把潜力全部发挥出来。”每个月工作小组都要开一次会,在小组会上无论是车间主任,还是清洁工都可以提出批评或者是改进工作的建议。    35岁的托马斯·扎伊勒负责勒施公司的人事工作。他经常听到有的员工希望缩短工时的说法。为此他进行了一次“您有何设想”的公开调查。扎伊勒认为:“两个非全日制员工干的工作总归要超过一个全日制的人。”    勒施公司里的许多减少了工作时间的人完成的工作定额与过去是一样的。扎伊勒说:“员工们不用像过去那样为赶上班时间而气喘吁吁的了。”    该公司里的一位工会会员同意扎伊勒的说法:“这里的工作人员与其他公司的员工相比是幸运的。”

3. 巴西一杂志透露:德国向第三世界出口违禁药品

【沙特阿拉伯《中东日报》1月26日文章】题:巴西一份妇女杂志透露,德国向第三世界出口“危险”药品    巴西妇女杂志《朋友》最近透露,德国一些制药公司正在向第三世界出售违禁药品,这是一些给孕妇和儿童服用的“危险”药品。巴西这份妇女杂志说,德国一些公司只注重国内儿童的健康,因此,它们把一些在德国禁止出售的药品出售给巴西。    该杂志指出,一家德国公司出售给巴西的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的解热镇痛药在德国是绝对禁止给儿童服用的。长期以来,这种药被认为是癌症患者慎用的一种镇静剂。德国卫生当局还规定,如果没有医生处方,禁止向患者出售该药。    德国这家制药公司还出售其他一些含有违禁物、并禁止在德国出售的药品。与此同时,德国一些制药公司也向巴西出售含有违禁物的药品,其中一种含有违禁物的儿童止咳药能引起儿童窒息,而这种药在德国出售不仅要有医生处方,而且是不含违禁物的。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公司并未说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和可能会引起的一些并发症。经证实,其中一种退热药会损害儿童的大脑和肝脏。    巴西这份妇女杂志发表的报告还指出,一种止泻药已造成数名巴西儿童和11名巴基斯坦儿童死亡。此外,由于一些妇女在怀孕期间服用了从德国进口的某种药物而造成儿童畸形。

4. 美国公众对快餐兴趣下降

【法新社华盛顿2月17日电】一项全国性的调查表明,顾客对已成为美国一大特点的快餐店的满意程度近来大大下降。    美国质量管理学会说,它在调查中评估了27个私营部门,顾客对快餐、比萨饼和外卖餐饮业评分最低。    该学会说,顾客满意程度的下降可能反映了送货次数的减少或顾客对食品中脂肪和热量含量的担心。    在美国质量管理学会和密歇根大学商学院联合拟定的美国顾客满意指数    ——最低分为0、满分为100——中,快餐业的得分是66,它1995年的得分是70。    调查报告指出:“顾客对其他零售业的满意程度也略有下降。”    在今年美国顾客满意指数衡量的8大连锁餐馆中,有4家的顾客满意程度有所下降。该调查报告说,虽然麦当劳1996年的收益创了最高记录,但收益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业务。

5. 法蒂玛夫人的生存之道

【德国《时代》周报1月31日一期报道】题:法蒂玛夫人是如何战胜饥饿的(作者平茨勒)    一个消瘦的身子站在阴暗的屋子里,狭长的脸被黄色的纱丽服掩盖着。她举起手表示问候,胆怯地说:“我是法蒂玛夫人。”她想告诉我贫穷妇女的理财之道。    阴暗的屋里没有电,用细绳系在棚屋顶部木条上的日光灯是用来装饰的。一张宽床放在第一间屋里;柜子上放着一个白色暖壶,是中国造的,它值500塔卡,约合15马克。她一边说,一边自豪地笑起来。然后她展示了她最漂亮的纱丽,这是用蓝色化纤布做的。在一个架子上还挂着另外12件纱丽,那是用棉和丝做的。她女儿是个18岁的苗条姑娘,手里拿着一副金耳环。    法蒂玛说:“从前我们很穷,吃不饱肚子。”她对从前记忆犹新,刚才还闪烁着自豪感的目光变得暗淡了。她断断续续地说:“过去我只有一件纱丽,洗的时候我只能呆在家里。”    她在11岁时开始过上贫穷的日子,那时她嫁给了拉非克。这对小夫妻住在男方母亲的小屋里,屋顶是树皮盖的,一到雨季屋里就滴水。丈夫耕种着一块非常小的土地,另外还卖香烟。所挣的钱不够生活,也不致于让人饿死。法蒂玛生下了一个女儿、四个儿子。    10年前谁也不会预言法蒂玛和她的丈夫能找到工作,或者能过上小康的生活。谁也不会借钱给他们。有一天一位邻居告诉她,有一个银行可以向一无所有的人贷款。想得到贷款并不容易,可是借贷的条件不是财产,而是劳动力和精力。    这是新鲜事。法蒂玛就去找这个“格拉门银行”。她现在还对发放贷款的情景记得很清楚:她必须同4位邻居组成一个互助组,要上为期7天的理财课,最难的是要向银行年龄较大的职员证明自己的信誉。她说:“他们起初不要我,说我的丈夫没用。”可是她不泄气,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请求。最后终于得到了第一笔2000塔卡的贷款,当时约折合100马克。她必须在一年后偿还贷款,利率为25%,而且必须参加每周的会面。    法蒂玛用1/4的钱买了100公斤新鲜稻子。向邻居借了一口锅,拣了一些木头,把稻子煮了,晒干,送到磨房脱粒,然后把大米卖掉。这种劳动是累人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孟加拉国许多有一点资本的妇女都靠这个生活。法蒂玛靠这种生意赚了100塔卡,这成了她生活的转折点。她说:“这是我第一次赚钱。”她第一次同丈夫讨论成本和价格问题,询问他的小铺子的盈利,最后还在他那里投资500塔卡。其余的贷款她都拿去买稻子,又煮、又晒、又磨。    她说:“我们没有把这些钱吃光。”她只从做生意的大米中抠出一点点留给自己家里吃。到年底她不仅偿还了所有分期付款的款项,而且还得到了新的贷款。她买了一头肉牛以及房后的一块土地。她终于可以自己种蔬菜而不必离开房子周围了——这对于家庭的荣誉来说是重要的。

第 7 版

1. 美媒体大肆渲染“初步研究”

【美联社华盛顿2月18日电】马特·奥科费尔曾听到许多有关锌有助于治感冒的宣传。因此他在患感冒以后,服用了大量的锌锭剂。他被流感折磨了一周,但是结果证明锌对流感病毒并没有治疗作用。    今年34岁的奥科费尔说:“为了证明这种药是否有效,我受了罪。”他正在考虑下次患感冒时再用锌试一次。    锌锭剂在美国销售得很快,商店里有多少就能卖出多少,这是一系列保健热中最新的一股热潮。这些保健热使华尔街和美国的制药商们甚至在科学实验还没有证明这些疗法是否真正有效之前就捞进了大笔美元。    克利夫兰医院的迈克尔·麦克宁医生说:“我从未对任何人说过锌是治疗感冒的一种良方。”麦克宁医生对Cold—Eeze锌锭剂的研究引起了这股热潮,当他靠Cold—Eeze药赚了14.5万美元以后,他发现自己被卷入了一场争论。    但是年销售额达到60亿美元、大都处于无管理状态的美国饮食补品行业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初步研究进行大肆宣扬的新闻报道刺激的结果,这些报道使消费者纷纷拥入商店抢购补品。    以β—胡萝卜素为例,它曾经被捧成一种能预防癌症的药品,年销售额达到1亿美元。而去年的科学实验证明,美国人正在为这种药品浪费自己的钱财。尽管医生们告诫说,这种DHEA可能给服用者带来危险,但宣传激素是一种抗衰老药物的书甚为畅销。这种药物的副作用包括妇女身上出现男性化毛发生长和嗓音变粗的现象,还有一些因药物的活性足以刺激癌细胞激素的生长而引发的麻烦现象,人体会把这种药物变成雌性激素和睾丸酮。    就在上个月,亚利桑那大学发表的一份关于硒可能会减少癌细胞的报告使亚利桑那州各地药店里的这种微量元素脱销,尽管科学家们告诫说,这种做法不仅缺乏证据,而且服用过量的硒会产生毒性。内行也受骗    容易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外行人。《预防医学》杂志的编辑之一、埃默里大学的埃丽卡·弗兰克女士最近故意愚弄了一个医学班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她使他们相信有一门叫做“西风学”的东方科学,可以通过测量人体器官中的气体样品来显示体内化学元素的失衡状况。    弗兰克女士后来揭开了这个骗局,她说:“他们简直着了迷,我想我已经让他们明白,如果没有研究数据,就很难区分科学与假象。”    诸如对锌的狂热就属于陷入了一片灰色误区:从科学角度来说,锌具有应用前景,但是还未得到证实。    麦克宁在一所有名望的医院对100位患者进行了试验研究,这项研究通过了科学审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去年7月出版的《内科学纪事》杂志上。麦克宁的“研究”麦克宁说,他对有关数据进行比较以后发现,那些在出现症状的当天就开始每隔两小时服用一次锌的患者病情好转的速度比服用安慰剂的人快3天时,他“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麦克宁说,在研究开始时,他“有点持怀疑态度”。研究结果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但他强调说,一次小范围的研究并不能说明问题。他说,实际上,早期对锌的研究被歪曲了,很多人因为不喜欢锌的味道就停止服用,然后告诉研究人员说他们感觉好多了。    麦克宁的研究完成之后,他还是购买了小型的奎格利公司的9000股股票,但他是在完成供公布的研究结果之前这样做的。    今年1月份,当药店订购了价值1200万美元的Cold—Eeze之后,该公司的股票已经从去年春天的每股不到1美元涨到了30美元以上。    “公众”消费者保护组织的悉尼·沃尔夫博士说:“只有超人才能不受他们列出的研究数据的影响。”

2. 当心漂亮戒指损害健康

【《俄罗斯报》1月5日文章】题:戴戒指须当心害了您的健康!    手指戴上各种各样的戒指显得漂亮而又富贵,不过,爱戒指的人千万要记住一条医训:戴戒指别害了自己的健康。这话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时时刻刻把戒指紧紧地套在手指上常常会造成内脏的不良变化。    肿瘤医生首先向那些戴上订婚戒指并永生永世不摘下来的妇人们敲响了警钟:这样做可能患乳腺病。我们的祖母、曾祖母不愧是过来人,她们以亲身经历告诫后人:小心未婚夫送给你的镶宝石戒指害了你的健康。她们一般喜爱戴铜戒指,而且往往在戒指弄脏皮肤之前就将其摘下来,过后再戴上。人的体内缺不了铜这种微量元素,缺了就会患一种叫做播散性硬化症的可怕疾病。眼下时兴戴金戒指,不过,金戒指恰好会促使播散性硬化症的传播。所以,那些民间医人依据金、银、铜等金属的特性,建议人们头戴金,脖挂银,手戴铜戒最放心。    那么是不是因此压根就不戴戒指了呢?当然不是,可以戴。不过,得时不时地摘下来让手指休息休息,因为每一个手指都通过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同肌体联系着。    戴在无名指上的金戒指会损伤内脏。手臂是身体离眼睛最近的一个部位,也是最容易影响内心自我感觉的部位。每天轻柔手指和手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除无名指以外,其他手指也有许多眼睛看不见的秘密。    心包经就是从中指的指甲开始的。心包经环绕着心脏。戴在中指上的镶宝石戒指会导致血管病,使血压不正常和动脉粥样硬化。    食指指甲底也有经络,它通向颈椎,可调节消化系统。一般来说,大拇指和小指是不带戒指的。但是,按摩对大拇指和小指是有益的,按摩有助于能量均匀地流经内脏。这样,大拇指能防止呼吸器官、主要是肺以及脾和胰腺失调,小指则可以防止心脏功能失调。

3. 美早老性痴呆症患者不可能大增

【路透社华盛顿2月5日电】专家们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到21世纪中期,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早老性痴呆症)的人数可能大量增加。    全国老龄化协会人口学专家理查德·苏兹曼说,关于到2050年有多少人年龄将超过85岁的估计有多种多样。但是他说,最近的研究倾向于支持最高估计数字,即3000万以上。关于有多少85岁以上的人将患阿尔茨海默氏病或其他形式痴呆病的估计,差别也是很大的。    专家们认为,在今后几十年中人口将老龄化,但是预测有多少人将在五六十岁时患阿尔茨海默氏病是困难的,部分原因是没有人知道今后几年内是否有治疗、预防或治愈这种病的方法。    苏兹曼是在纽约由阿尔茨海默氏病协会和拜耳公司联合发起的对科学记者的吹风会上说这番话的。拜耳公司正在研究治疗这种病的药物。协会的一些负责人呼吁加强对这种病的研究。这种病症使人们丧失记忆和思维过程,最后置人于死地。    协会主席爱德华·特鲁斯舍说:“除非我们大大加快目前从事的计划,否则在今后的岁月中将有数百万美国人患上这种疾病。”

4. 抽脑后静脉血治中风

【路透社洛杉矶2月7日电】研究人员今天宣布,他们可以通过改变静脉中流入脑部的血液方向预防一些中风患者的脑损伤。    这种被称为“神经灌注”的实验疗法与在治疗中风患者时通常使用的通过改变血流方向使器官获得氧气的做法相似。    尽管这种方法在审查通过之前还需在更多的患者身上进行试验,它却为中风—这个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提供了获得突破性疗法的可能。    大多数中风都是由于血块切断了流入脑部的血液,从而导致轻微脑损伤、偏瘫或死亡等后果。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外科学临床教授约翰·弗雷齐的研究小组使用的神经灌注法可以控制血液的流量和速度,从而使得这一方法更为安全有效。    这项技术通过插在脑后静脉中的一根导管把含有大量氧气的血液抽出体外。弗雷齐说,当这些静脉忙于从大脑中向外排出血液时,就有可能改变几个静脉中的血流方向,这样做不会使血压升高,也不会引起出血或中断体内血液的全面流动。    以前有的治疗中风的药物虽然能溶解血块,但必须在中风发生后3小时内服用,这不适合大多数患者。神经灌注法在中风发生后7小时仍可使用,从而为成千上万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5. 适度饮白葡萄酒有益健康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月27日报道】题:白葡萄酒可防止动脉硬化    经常适度饮用白葡萄酒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德国弗赖堡的运动医学家约瑟夫·科伊尔和丹尼尔·柯尼希一项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接受试验的人先是3个星期滴酒不沾,然后在4个星期里每天喝半升酒精较少的李斯陵白葡萄酒,接着又是4个星期不喝酒。对这些人的血液进行的化验表明,“坏的”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含量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值都降低了,而这些都是引起动脉硬化的“风险因素”。所测到的血清铁含量的降低以及血清镁含量的提高也被科学家们认为是对健康有利的,因为这不利于新陈代谢的不好产物“自由基”的释放,而且可起到防止心律失常和肌痉挛的作用。    “葡萄酒疗法”结束后,大多数指标恢复了原来测到的水平,这说明葡萄酒起了作用。另外还发现,葡萄酒可增加脂肪的消耗。接受试验的人的体重平均下降了1.5公斤。喝葡萄酒并非对所有的人都起了好的作用,那些本来健康指标就不好并且有着不良饮食习惯的人没有收到积极的效果。研究人员说:“不利的风险因素,不管是通过不良的饮食习惯产生的或是遗传基因造成的,都不能通过饮葡萄酒加以消除。”

第 8 版

1. 先驱伟业泽后世

【英国《金融时报》2月20日文章】题:中国市场改革的先驱者(记者托尼·沃克)    以93岁高龄去世的邓小平是20世纪末最杰出的政治人物之一。他作为经济改革的先驱者和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行开放政策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即使不延伸到21世纪以后,也很可能延伸到21世纪的很长时间。    邓将作为中国现代化之父、因而也是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一的设计师载人史册。    邓对动荡时代的影响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这种政治上的长寿是西方所无法梦想的。他的永恒遗产大概是他敢于打破在革命成功后头30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束缚中国的教条。    他的长寿使他得以引导中国走上新路,然后出现了惊人的经济进步。    他在晚年的主要使命之一是保证使中共成为稳定的最终保证者。他总是提醒人们注意“文革”期间党近乎发生分裂。    他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无论怎样估计都不算过分)发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和向西方开放时,他感到他不得不向表示怀疑的同事们这样提问:人民要共产党做什么?第一,解放。第二,致富。    这又引起了另一个邓主义口号:“致富光荣”。这个口号在整个80年代一直无休止地重复着,尤其是在农民中。农民对解散公社、抛弃工分制、取消对副业生产的限制以及农民可以出售产品的所谓“自由市场”的发展兴高采烈。    邓在宣布开放政策的1978年到去世这整个期间所取得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    邓对经济管理的态度是谨慎的试验与大胆相结合,这体现在他经常发出的加快发展和更多地向西方开放的指示中。    他晚年的权力和对国家的影响最令人吃惊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他1992年初在中国南方蓬勃发展的省份的视察。他向南方官员发表的“抓住时机”的意见促使全中国的经济活动猛增,使经济获得大发展,并鼓励外资迅猛增加。    邓也参预外交政策,结束了中国的多年孤立,并引导中国在1978年后转向美国,中美关系在1979年正常化。他的战略已证明是相对成功的。但是台湾问题远未解决,香港也必须经受过渡到中国统治的考验。    但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他在1977年重新掌权后坚持停止执行过时的政策的做法使中国回到了国际主流社会。1983年,北京正式放弃了“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方针,因而能对诸如裁军和地区安全等问题采取更为合理的态度。    邓在1977年以73岁高龄重新掌权后所表现出来的罕见的刚毅是不容否认的。他把占人类1/4的国家带进一个新时代,并使全世界的注意重点转向亚太地区,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2.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不会变化

【日本《读卖新闻》2月21日文章】题:中国将继续推行“全方位外交”(记者笹岛雅彦发自北京)    人们认为,在邓小平逝世以后,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表现在江泽民主席在去年12月所讲的“为发展经济需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番话。    对江泽民为首的中国领导来说,改善中美关系是最大的外交课题,今后牵扯到中美关系,特别是关于①日美中三国关系的稳定、②对朝鲜半岛形势的态度、③台湾问题、④南沙群岛所有权问题等涉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各个问题,如何与国际社会建立协调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在进入90年代以后,1991年与越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1992年与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96年与印度签定了削减边界兵力协定等等,从而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去年4月与俄罗斯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与前苏联的四个国家达成了削减边境附近兵力的协议。    尽管推行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的长期战略,但是,这几年与日美的关系却恶化了。    克林顿政府根据试图把中国拉入国际社会的“接触政策”,采取了从通商方面着手改善对华关系的态度,例如讨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给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等等。尽管中国保持警惕,认为这是“和平演变的一种方式”,但是,通过构筑“战略框架”来改善关系的工作正在走上轨道。    美中双方正在积极准备领导人互访事宜。

3. 路透社说邓小平使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巨变

【路透社北京2月20日电】题:邓小平改变了中国农民的生活(记者王明)    中国在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的领导下,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超过了其它任何阶层生活的变化。    昨天去世的邓小平允许中国农民耕种自己的土地,以市场价格出售他们的大部分产品,以及开办工厂和企业,雇用农田不再需要的人。    这些做法使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并在农村出现了雇用数百万劳动力的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    在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是3.047亿吨,人均317公斤。而中国1952年的粮食产量是1.64亿吨,人均285公斤。    邓小平上台后农村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他改变了公社制度,允许农民同国家签订长期租赁合同后拥有自己的土地。同时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逐步放开,由市场确定这些产品的价格。    到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猛增到4.0731亿吨,人均390公斤。这样高的农业产量不仅使农民富裕起来,而且最终结束了城市居民的定量供应。

4. 李登辉要台「国代」「勿自乱阵脚」

【台湾《中国时报》2月21日报道】(记者 李建荣 刘添财)中共元老邓小平过世,我党政高层咸表关切。李登辉总统20日告诉国代,他凌晨三点即起床,以了解世界各国对此事的反应。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则在昨日代表中华民国政府发表声明,向邓氏家属表达慰问悼念之意。    针对中共元老邓小平过世一事,政府部门一直相当注意,并已经沙盘推演因应方案。包括依各部会权责,区隔声明的强度轻重,以及确定由行政院长连战代表政府发表声明,李总统方面则不拍唁电,仅由总统府秘书长黄昆辉代表发言。    不过,李登辉总统昨日下午在接见国代时,由于国代非常关切此事,李总统还是应国代的询问表达了他的看法。    李登辉昨日继续约见花莲县和台南县市的国代,多位国代都以此为话题,表示台湾民众非常关切此事,担心会对社会造成冲击。李登辉听了之后就说:“这个没有问题,你们不用再多说了!”    李登辉还说:“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股市涨了。今天早上三点钟我就起床,了解世界各国对这件事的反应,一切都在预料当中。”他又说:“国代自己要先安下心来不要自乱阵脚。我都不担心,你们担心什么?”    连战则透过新闻局长苏起发表政府的声明说:“邓小平先生已在昨日(2月19日)逝世。对于他的逝世,中华民国政府在此向其家属表示慰问之意。”    声明中肯定邓小平近十几年来,推动经济改革开放,使大陆地区人民生活改善。面对此一得来不易的发展,由衷希望大陆地区能维持稳定,以继续发展经济、并推动社会开放和民主法治社会的建立。

5. 纽约华人悼念邓小平

【美联社纽约2月20日电】邓小平逝世,使一些华裔美国人在观察他的去世对股市造成的影响时,承袭了他冷静的务实态度。    在纽约,王凯兴(音)说,邓小平的逝世令他“极其悲痛”,是“一个难以言传的损失”。王说:“我们失去了一位最受尊敬的领导人。几十年来,他对中国的经济重建作出了很大贡献。”王领导着纽约华人协会联合会——一个包括54个家庭协会和5万多华裔美国人的伞式联合会。    该联合会于21日开会追悼邓小平。正是他用改革促使这个世界上人口最众多的国家融入国际社会。王说,在纽约的葬礼将与邓在国内的葬礼同时举行。    纽约的田楚(音)与他的田鸿餐馆的工人停止打牌,对邓的逝世进行了一番静默。田说:“我是今天从中文电台听到这个消息的。这很突然,很令人震惊。他是个很杰出的人物,是改革政策的设计师,他领导中国走向繁荣。20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那将是邓小平的伟大功绩。”田是代表中国广东省移民的崇正会的会长。    但一名从香港移民到纽约的家庭妇女更担心香港的恒生股票指数。恒生指数对邓小平逝世很敏感。

6. 港报文章:股市表明港人对前途充满信心

【香港《快报》2月21日文章】题:恒指狂升港人对前途充满信心    恒生指数昨日全日上扬305点。    香港股民对后邓时代的中国充满信心,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305点是个非常有力的反映。    邓小平逝世,人们悲痛、忧伤,却没有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茫然感觉。    有这种乐观情绪,正是邓小平作出的贡献,是他使人们再无疑惑,充满信心。    中国几十年的极左统治,是邓小平一手结束的,他声言永不再搞政治运动,他实行开放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使中国人不再生活在噩梦中,只要守法,就不怕半夜鬼敲门。    这些年来,人们看到,内地居民生活确实改善了,社会上政治气氛确实宽松了。在广州、上海,甚至北京,人们甚至可以公开批评共产党的干部,这是过去几十年不可想象的。    人们有信心,不彷徨,还因为邓小平不仅制定了一条举国拥护的政治路线,而且做了妥善的接班安排。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新一代领导体制,是邓小平亲自建立的。经过这些年的考验,中国人对于这个新领导核心坚决执行邓小平路线再无怀疑,对他们的领导能力也再无怀疑。    中国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有一个坚决执行这条正确路线的中共领导核心,对香港人来说尤其重要。香港人现在完全不担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变的政策走样,原因就是这个政策是邓小平定下来的,是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坚决执行的。香港人在主权回归后,将可以继续自由自在地生活。    江体制坚决地执行邓小平的香港政策有最新的例证。董特首昨天宣布,所有港府司级官员除律政司、廉政专员外,全部原职过渡。律政司马富善是外国人,廉政专员梁文建是自己辞职不干。这两人不能过渡,是意料中事。但是连废法问题上公开表明与北京有不同观点的保安司黎庆宁和政务司孙明扬,也顺利过渡,董特首勇于承担地向北京提名,北京无异议地照准,这不仅显示出政治量度,而且是中央坚决贯彻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最好说明。    股市大畅旺,充分表明人们对中国的前途有信心,对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有信心。    邓小平走了,他给人间留下希望,人们是满怀感激之情的。

7. 台报报道:外岛台军加强戒备

【台湾《联合报》2月21日报道】国防部长蒋仲苓昨天表示,中共元老邓小平去世后,共军并无异常状况,研判短期内也不会有不利我方的行动。    国防部有关官员指出,迄昨为止,本岛国军并未提升战备状况,仅加强戒备,国人不必太过担心;而外岛则提升一级为“状况三”,这与去年三月中共连串军事演习期间我军方采取应对的程度相同。我政府对邓后大陆情势发展,已作完整分析,也拟就妥善因应方案。    蒋仲苓指出,国军没有针对邓小平去世采取任何特别的因应措施,事实上国军24小时不断在戒备,不但注意大陆情势发展和共军动态,且都能确实掌握,可以依战备规定,应付任何突发的状况。

8. 台湾股市不稳 连战下令维持

【台湾《工商时报》2月21日报道】题:连战下令维持股市汇市稳定    据了解,行政院长连战已要求各财经部会,持续维持股市、汇市及物价的稳定。    党政高层昨日上午仍严密监控邓小平逝世的讯息可能对台湾股市、汇市的冲击。从台北股市开盘开始,每隔半小时,便有专人将股市涨跌讯息带进行政院院会,交由连战亲自过目,上午10点前,台北股市一度下跌90多点,而后,国民党党营事业大华证券进场买超4亿元、土银信托部买超6000万元、劳退基金买超6000万元,股市止跌反涨,终场上涨21.19点,透露出政府维持股市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