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06-04

第 1 版

1. 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向各自盟友通报美苏首脑会谈情况

法新社二日报道,里根二日飞往伦敦,向他的两个最亲密的盟友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日本首相竹下作通报,戈尔巴乔夫准备三日去布拉格向华约领导人作介绍。

2. 日本的一支由十艘舰船组成的舰队三日启程前往夏威夷参加联合海军演习

法新社报道,这支舰队是日海军一九八○年参加海军演习以来所派出的规模最庞大的一支舰队。

3. 南朝鲜打算允许民众自由讨论南北统一问题

外电报道,南朝鲜文化公报部长官郑汉模二日还表示,为了结束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汉城将设法同北朝鲜进行贸易和人员互访。

4. 金日成主席部分改组朝鲜内阁并重新组建轻工部门

合众社援引朝中社三日消息报道,上述消息是朝开展重建国民经济的运动以迎接建国四十周年之际传出的。

5. 匈牙利商会秘书长佩陶伊访问汉城

南朝鲜《东亚日报》报道,佩陶伊五月三十日同大韩贸易振兴公社社长朴英秀就今年底或明年初成立「韩匈贸易合作委员会」达成协议。

6. 美苏将在西西伯利亚建立大型合资企业

塔斯社报道,这是今天苏联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学工业部与美国内燃机公司和麦克捷尔莫特公司一日在莫斯科签订的协定规定的。

7. 霍梅尼二日任命议长拉夫桑贾尼为武装部队代总司令

美联社报道,这一举动表明拉夫桑贾尼的地位得到了加强,总统哈梅内伊失宠。

8. 美国《华尔街日报》:里根戈尔巴乔夫都是胜者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2日文章】题:里根的胜利:举行首脑会谈成为一种习惯(作者政治评论家霍丁·卡特)    里根同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的第四次首脑会谈是个胜利。它是一种个人外交的胜利,是一种政治胜利,从明智、有益的首脑会谈外交手法的演进来说,它也可谓是个胜利。双方在谈判中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突破,但这几乎无关紧要,尽管就战略武器达成协议显然符合大家的利益。重要的是,美苏关系的形式和内容全然变样,使未来有了相当大的希望。    总统的做法简直完美无缺。他把强硬派和缓和派常用的药方混合在一起,这足以看出其手法之高明。一方面,他始终如实地阐明人权问题是影响美国对苏联的看法的中心问题。他已证明,一边这样做,一边又在诸如武器控制等其他一些共同迫切关注的问题上同莫斯科保持富有成果的对话,是行得通的。    另一方面,他摒弃了他的较为狂热的反共支持者们中意的摩尼教善恶对立说。这就是,他不再说对方恶贯满盈,不再用言论或行动表明不可能同世界上的这个主要竞争对手达成有益的协议。他认识到,可以而且应该采取各种各样的步骤,以便关系正常化,缓和紧张局势以及在那些已经有可能进行有意义合作的有限的领域里加强合作。    用这些赞美之词颂扬里根不是为了冲淡戈尔巴乔夫的重要作用和责任。这些首脑会谈也是他的胜利。如果说有什么的话,那就是他证明自己在这种公开表演中比美国总统显得更加老练。在这次首脑会谈期间,戈尔巴乔夫始终精力旺盛,而里根总统则明显地显得精力不济,两者时而形成鲜明对照。在诸如人权等非常敏感的问题上,他一直愿意至少作出某种有限的取舍,同时又沿着务实的道路继续稳步前进。从大多数重要的方面来看,苏联仍然是个封闭的社会,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苏联现在愿意就自己的习惯做法公开举行辩论,并积极开始改弦易辙,这也非常令人振奋——这首先必须归功于这位总书记。

9. 法国《世界报》:难以和前三次会晤相比

【法国《世界报》6月3日文章】题:向邪恶帝国告别    对于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3年内进行第4次会晤,历史学家们将会记住什么呢?除了一位反共旗手的美国总统发现一个他曾经称之为“邪恶帝国”的国家之外,除了第一个核裁军条约生效之外,这次首脑会议大概将不会给人留下永久的印象。    这次首脑会议,不论怎样,都不能与雷克雅未克那次首脑会议相比,那次首脑会议引起了很大轰动,在裁军概念本身上面产生了“历史性突破”:这次首脑会议也不能与华盛顿那次首脑会议相比,那次首脑会议曾经过更周密的考虑;这次首脑会议甚至也不能与1985年日内瓦的那次首脑会议相比,那次首脑会议是至今尚在发展的进程的开端。    这次新的首脑会议的主要特点是双方明确强调了这种进程要继续下去。然而,人们在莫斯科喊出的漂亮口号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信心。

10. 苏联已悄悄地允许犹太人到以色列探亲

路透社二日报道,据一位以色列官员说,今年一至四月份大约有一千四百名苏联犹太人到以色列探亲。

11. 日美就15个世界性项目达成协议

【日本《产经新闻》5月29日报道】日美财界领导人已一致同意为实现着眼于21世纪的15个大项目实行合作。这一协议是日本经团联会长斋藤英四郎、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石川六郎等日方代表与美国贝克特尔公司总经理斯蒂夫·贝克特尔等人最近在东京达成的。斋藤会长等人将建议竹下首相在下月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要求各国合作。    这个被命名为“世界公共投资构想”的合作计划是三菱综合研究所制定方案,由日本财界代表提出的。    日本财界希望,通过美建筑与工程技术行业里头号公司贝克特尔使里根政府能够对此加以研究。    项目的范围遍及全球,但要完成这15个项目,在今后20年间需要高达50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构想提出的办法是:以日本和美国为主,由发达国家分担,以每年200亿美元的比例投入。    这15个项目分别是:(1)克拉地峡运河——在马来半岛根部开挖长170公里的运河;(2)第二巴拿马运河——开挖58公里运河将大西洋与太平洋连接起来;(3)喜玛拉雅水电站——在喜玛拉雅山脉修建水坝,建设最大发电量为5000万千瓦的发电站;(4)海洋发电——在赤道周围发电2亿千瓦;(5)太阳热能摄取场——在地球偏僻地带建设大规模采太阳能装置;(6)非洲中央湖——在刚果河建水坝,形成大湖,改造自然;(7)白令海峡大坝——调节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流,改变气象;(8)沙漠绿化    ——对撒哈拉地区和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实行绿化,(9)南美水利发电——在亚马孙等河流上建设9个水电站;(10)埃及盖塔拉洼地开发——在艾尔达巴和艾尔塞拉之间开挖运河;(11)丝绸之路的高速公路——横贯欧亚两大陆的汽车公路;(12)直布罗陀海峡桥梁和海底隧道——在西班牙与摩洛哥之间架设;(13)全球卫星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络化;(14)东欧高速公路——纵贯东欧的汽车公路;(15)超级港口网——在各国建设大规模港口,以适应货物的大量输送。

12. 法新社:加强了戈尔巴乔夫的地位

【法新社莫斯科6月2日电】西方外交人士今天在这里说,正当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准备在本月晚些时候举行的重要的共产党会议上对付保守派的批评的时候,刚刚结束的莫斯科首脑会谈可能会加强他的地位。    由于昨晚莫斯科电视台未经删节地向苏联公众转播了戈尔巴乔夫在美苏莫斯科首脑会谈期间举行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的实况,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政策前进了一大步,因为戈尔巴乔夫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关于他作为苏联领导人的前途问题和讨论了政治局的状况。    外交官们说,在心理上,里根同戈尔巴乔夫的历时5天的首脑会谈肯定会对5000名准备来莫斯科参加党代会的代表们产生影响。一位外交官发表评论说,苏联电视台对这次首脑会谈的实况报道“确实使戈尔巴乔夫看来非常得体”。这位现年57岁的苏联领导人比美国总统里根年轻20岁,“显然压倒了这个世界头号大资本家”。

13. 日本外务省:没有达成划时代协议

【《日本经济新闻》6月2日报道】题:政府对美苏首脑会谈给与“评价”,但内心感到为难    美苏首脑会谈,就军备控制和人权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对话,对此政府给与评价。但是,美苏中导条约生效之后,将要继续进行裁减战略核武器的谈判,如果能达成协议,那么以苏联为中心的东方阵营将会在常规兵力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为了弥补这方面的差距,美国必然要进一步加强“分担责任”的要求。修改日美地位协定问题以及1991年度之后的下一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的前景,似将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谈到美苏首脑会谈问题时,外务省首脑说,没有达成划时代的协议,基本是按预料的情况进展的。签署了各种业务协定,这将导致东西方关系上气氛的改变。    这位首脑认为,东西方关系的好转也会给处于停顿状态中的日苏关系带来某种动向。这番话表明,对本月下旬将在莫斯科召开的日苏事务级协商寄于期望。

14. 为克服经济危机南采取与西方经济直接联动的新政策

【日本《朝日新闻》5月25日报道】题:南斯拉夫要使自己的经济与世界经济联动,实行自由价格的产品和劳务今年内将增至70%(记者吉井发自贝尔格莱德)    面临着经济危机的南斯拉夫,在14、15日举行的联邦共和国主席团会议上决定了如下克服经济危机的对策,收缩国家的保护政策,实行大幅度的自由化政策,争取使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和南斯拉夫经济直接联动。如果这一政策得以实行,那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划时期性的尝试。另外,为了增加外国企业的投资,南斯拉夫还在制定设立自由贸易地区的计划。    这一新的经济政策是米库利奇总理最近在回答《朝日新闻》驻南斯拉夫记者的提问时透露的。这位总理还说,作为自由化的目标,将在今年年底把大约70%的产品和劳务实行自由价格。就是说,要实行贸易自由化,让各企业根据独自的判断进口所需原材料,然后把成本费反映到产品的价格之中。关于这一点,米库利奇总理说:“将实行相当程度的进口自由化,这是为了在国内市场上引起竞争,增强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南斯拉夫的物价有联邦政府、共和国政府及地方自治体具有决定权的部分和由企业自由决定的部分。这次的方针是增加了由企业决定的部分。

15. 被喀布尔政权关押了半年的意大利记者福斯托·比洛斯拉沃二日回到意大利

法新社报道,他是一日获释的,他说他准备申请签证重返喀布尔。

第 2 版

1. 台湾人的一天

【台湾《中国时报》五月二十三日报道】题:现代中国人这样过一天    行政院主计处首创了台湾地区时间运用调查,调查中将全日作息时间划分为「生理时间」、「维生约束时间」和「自由时间」三大领域。    以下就是调查发现:    ①生理时间:指睡眠、盥洗、如厕、用膳等。目前我国国民每日化在这方面的时间为十小时三十二分,其中睡眠与午觉占八个半小时;用膳为一    小时十三分;盥洗、化妆等为四十九分钟。    ②维生约束时间:指工作、求学、料理家务等。目前就业者一天平均工作时间只有七小时十二分,少于一般观念中的八小时,而周六及周日,仍有百分之九十五和百分之五十五的人在工作。    求学者每日读书时间则为四小时四十分,但周日仅有八分钟,显示学生们较就业者更「重视」周日假期。    而一位家庭主妇,一天要花六小时在家务及照顾子女上,与就业者相去不远;至于职业妇女则更为辛苦,除了上班近七小时外,还要花二个半小时做家事、育儿,的确辛劳伟大。    ③自由时间:指娱乐休闲,占一天的六小时十一分。其中有二小时是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或录影带,而且每日人数高达全体国民的百分之八十二。    调查中因此呼吁,电视节目内容与水准值得有关单位重视,以发挥电视「寓教于乐」的功能。    其次休闲活动,在家中聊天、团聚占一日中一小时;拜访亲友、邻居四十四分钟;这两项占休闲时间的三分之一,可见中国人重视家人、亲友的传统性格。户外活动则较少,每日不到十三分钟,即使在周日也只有十六分钟。

2. 台湾的民间信仰

【台湾《中国时报》5月23日文章】题:烧香拜佛学问多(作者曾勤良)    谈台湾民间信仰,当然要追溯于早期移民。由于渡海工具的简陋危险,以及台湾瘟疫、天灾的频繁,自然反映出祈求鬼神庇祐的强烈宗教信仰。今天,台湾民间信奉的神明,除传统神话中的神明外,便是地方尊神,如漳州人奉祀开漳圣王、泉州人奉祀广泽尊王、客家人奉祀三山国王,以及各种行业奉祀的妈祖、关帝,及各族姓的王爷等。从奉祀寺庙的多寡,便可探知台湾民间信仰的概况。从寺庙建筑,及寺庙中的雕绘故事,一眼也可看出传统文化传播的深远普及。所以寺庙是民间社区的活动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因此深具社教的功能。可惜民间祈平安、求富贵的观念,仍然重于一切,这种心理现象与社会背景,表征些什么?实当深思探索。    如归纳台湾民间奉祀的神明,一般可分为:圣哲英烈、佛门圣尊,自然庶物、通俗信仰、乡土神祗,以及无祀厉鬼等六类。今日香火最盛的则为道佛诸神。    我们都从民间来,许多人还一生随着民间寺庙的宗教活动,直至终老,但又有多少人关怀寺庙中蕴涵着世代传承不息的文化?寺庙中标明着传统历史文化、忠孝节义、正邪果报等的教育教材,到底产生了多少教育功能?由宗教活动而产生的民情动态、地方意识,有没有产生社会问题?由宗教信仰而产生的社会结构及生活信念又是如何?如果台湾民间神教信仰理念除去之后,我们的社会又如何?民间的生活秩序、社会伦理、道德行为等诸多问题,如何与寺庙所蕴涵的历史文化、道德信念等相结合,而使富裕的经济生活,创造出更美好的社会,应是极为严肃的课题。民间信仰可以反映民情,寺庙是群众最容易自然聚集的地方,所有的民间讯息,都可从此而得。

3. 愿你做商战中的胜者

【台湾《经济日报》5月14日文章】题商战中的致胜策略(作者林有田)    经营者在商战中应有的五项技能:    一洞察力,从各种角度去观察,以抓住问题的核心,建立侦测系统以了解消费者和竞争者。    二透视力,预料变化,并综合事实、数字、希望、梦想,以创造未来。    三实行力,集中可用的资源来迅速解决问题,强调“行动导向”。    四创新力,提出与众不同的构想、企划、策略和战略。    五忍耐力,活在远景里,重视长期绩效,并创造出与员工同舟共济、锲而不舍的好环境及发展出一套广受好评的“企业文化”。其次,经营者要了解目前竞争白热化的九项消费现况:    一消费需求逐渐走向个性化。二参与决策者的人数增加。三实用性与“名牌”并重。四自我生活风格的消费意识抬头。五本国品牌与入侵的外国品牌发生生存竞争。六不再强调买“物”,为寻找有趣、美丽、愉快的“事”。七“品牌忠诚度”逐渐下降。八“产品寿命周期”愈来愈短。九“轻、我、华、鲜”蔚为新潮流,即轻松自在,以自我为中心,豪华,新鲜、健康、自然。    此外,经营者在商战中,要测知竞争者情报有四个途径:一从竞争者现在、过去的员工处探听情报。二向和竞争者有生意往来的人打听情报。三从出版物与公开资料分析。四直接观察竞争者的各种活动。经营者还要注意四项要点:    (一)接近顾客,培养策略性思考的能力,以客为尊,以“品质”来卖产品,而非以“价格”来卖产品。    (二)掌握员工,信赖员工,爱护员工,予以激励,以人来提高生产力。    (三)分析竞争者,了解竞争者的一举一动,找出同行竞争者尚未填补的空隙,确认对顾客提供了什么价值,以及预测竞争者可能会有的反应行动。    (四)善用公司长处,抓住所有的机会,摆脱威胁,评估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发挥长处,克敌制胜。

4. 台当局镇压游行示威的特警------霹雳小组

【台湾《时报新闻》周刊5月22日一期文章】题:霹雳小组的苦闷(作者林大音)    在许多群众运动的场合中,霹雳小组矫捷的身影,逮捕嫌犯时的快速动作,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特别是在许多政治抗议及陈情的场合里,霹雳小组的成员,已经成为各方注目的焦点。究竟霹雳小组是一群什么人呢?    “我们都是从各分局、保安大队的优秀警员里甄选出来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功夫。”霹雳小组分队长陈显章说。    本来,这批人是为了对付黑社会而挑选的。当有枪击要犯出现时,他们必须出生入死,以霹雳手段将歹徒逮捕归案。因此,小组成员多是柔道、跆拳道高手。    这股力量,自从解严后示威请愿活动勃兴以来,开始转变成处理群众运动的主力。    有时候,他们在混乱的群众场面中,还是有一种失落感。有一位霹雳小组的小队长就表示:“我情愿因为抓枪击要犯而受伤,也不要去处理什么群众运动。真的很窝囊。”    台北市的霹雳小组,原来只有40名。由于处理“三二九”内湖国会山庄事件时,有多人受伤,人员不敷应用,4月中旬曾经扩编,目前已增为60人。    除了台北市以外,高雄市现在也有同样人数的编组,其他各县市则在三四十人间。    “也许因为我们身体好,挨得住打吧!上级就挑我们去挨打。”一名霹雳小组人员自我解嘲。    每周二、五,是立法院举行院会的时间,许多团体都会前往立法院请愿。霹雳小组通常在这些时间里,都会“驻守”立法院,以应付不时之需。由于住在繁杂的西门町,当霹雳小组成员从喧嚣的街头,甚至是哀伤的医院回到住处时,通常很难拥有宁静的自省时刻。社会就像一个大洪流般把他们卷着走。他们在肉搏生活之余,只能闲暇时逛逛街,苦闷时去去卡拉OK,其他更深一层的事,谁又愿多想或有能力多想?

5. 文化大投资 商级生意经

【台湾《联合报》4月16日文章】题:文化大投资高级生意经(作者陈泽祯)    日本各大百货公司,平素除致力推销其琳琅满目的百货之外,还几乎一致喜欢搞文化性活动与事业。    1950年前后,日本各百货公司,虽勉强盖起了六七层“大楼”,但因缺乏货品可售,往往公司本身只能用到第3层而已,4楼以上,常有寻觅房客不遇之难。偶然一次,某百货公司与某新闻社,利用4楼举办摄影展,竟发现到,东京万余“半饱”的群众,会有兴趣挤往观览。各百货公司便一致投资举办起各种新旧书画展等文化活动。    60年代,领导日本百货业的“三越”和“高岛屋”不断举办日本国宝及地方文物等展示会,而其业务与形象,自然也在汹涌的群众进出中,不断提升。当“东京奥林匹克大会”时期,后起的“西武”更踏出国外,在一次法国名画家雷诺瓦作品展中,不但吸引了55万观众,且创下日本百货业展示成绩首位的纪录,当然“顺便”也赚进了大笔现金,就此公司也建立了懂国际艺术、气质高贵的形象。    自此以后,日本百货业兴起了竞相开拓文化事业。美术馆、戏剧、电影院、游园地乃至休闲性旅舍等,亦不断在百货业者“赚钱便投资,新投资保障再赚钱”作法下,投注亿兆日元的资金,硬是打开了日本全民文化的领域。    此外,他们还经营剧场与电影院(现已超出30余家);从事有声出版,制作东西方戏剧和音乐。举凡与国民日常消费生活有关的一切,他们都在抓,甚至还不断地激发顾客们广义文化层面的各样新兴趣,然后再掌握其消费习惯,日本百货业的口号是:“除了空气与棺材之外,我们都卖”。    近年来,日本名家的绘画,可以高价卖到国际收藏家市场,日本服装设计师的作品,可以在巴黎立足,未尝不是日本“高级生意经”商人长期投资下的成果。    (原载新华社国际信息中心编印的台港澳和海外中文报刊资料《经济》周刊第19期)

6. 台湾短讯

▲台《民生报》报道,台湾远流出版公司日前透过香港中介人,向上海辞书出版社取得《辞海》一书台湾出版发行权,计划在一九九○年推出台湾版《辞海》。    ▲《香港时报》报道,台明年将派团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世界贸易中心协会大会。    ▲台《中央日报》报道,台湾决定增加一万多名警察人员,以因应解严后治安情势需要,加强警察执勤能力。    ▲台《工商时报》五月二十八日报道,台已初步同意放宽对越南的经贸活动限制。近期内由台外贸协会策划的市场调查小组将前往越南进行市场调查。    ▲中央社报道,台「经济部长」李达海五月二十六日说,台计划在埃及、希腊、墨西哥、葡萄牙和文莱设商务机构。    ▲中央社报道,台「经济部政务次长」李模称,台采取分散市场的作法已取得成效,今年贸易顺差可缩小为一百亿美元。    ▲台报报道,台「内政部」宣布,台湾地区人口四月底已达一千九百七十三万人。为纾缓人口压力,该「部」将修正法令,对于女子年龄低于二十二岁、男子低于二十五岁而生育者,取消生育补助。

7. 台湾有多少“神秘监狱”?

【台湾《新新闻》周刊文章】题:台湾有多少“神秘监狱”(作者南民)    当年扣押俄国轮船,若干名俄国船员被关在宜兰台湾银行的招待所,这栋房舍台银转借给了国家安全会议。俄国人未被判刑即被半关半自由地留在这里。“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当年在大陆换过许多幽囚处所,来台后,他先后被幽囚在井上温泉、台北的良士大厦、北投复兴三路的一栋住宅。    由于孙立人案再成话题,人们才知原来孙立人一直被幽囚在台中向上路。于是一个疑惑道自然产生了,除了这些外,台湾还有哪些秘密关人的地方?    当年孙立人案和湖口兵变,原来的建制在事件后都立即打散,插入其他部队之中。据说有些人因此不见踪影。有人也说,他们被关在某个秘密的地方。早年台北有过少见的“四六学潮”,也有些学生不见了,不知关在甚么秘密地方?    还有人说,国军系统中有一个特别的监狱,专关出了问题的高级将领,据说这个秘密地方在桃园的龙潭山中。另外也有人说,在台北和澎湖都有情报局关人的秘密地方。这些都是迷雾,笼罩在台湾的上空。

第 3 版

1. 擎起《圣经》拿起武器(一)

“《圣经》是最有力的武器”    哥伦比亚。亚马孙大森林深处。一顶顶军用帐篷散落其间。这里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部队第七战线的基地。经过几天激战后,游击队员们正在这里休整。    《费加罗》杂志记者组正在进行一场环球探险旅行。从去年年底开始,他们乘飞机、汽车、摩托车,甚至步行,行程上百万公里,采访了十几个国家已经掌权的或正在进行游击战的基督教徒——即他们所说的基督教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由一名神父作向导,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出峡谷,入森林,来到这个营地。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位游击队首领,头戴橄榄绿贝雷帽。帽子上缀着金黄色镰刀斧头红星,在丽日照射下闪闪发光。他就是路易斯    ·洛萨达司令。    这位司令满意地对记者说:“卡米略·洛佩斯神父加入我们的队伍,使我们的力量得到了无法估量的加强。他使农民们认识到我们并不是象反动派所说的那样,是无神论者和食人肉者。”    不远的一棵大树下,放着一支m—16步枪,枪上放着一本《圣经》。那是洛佩斯神父的。他在《圣经》的一页旁写下了重要批语:“《圣经》不允许当其他很多人没有一小块赖以生存的土地时,一些人占有所有土地。”    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神父对记者说:“我们认为,基督是头号革命者。在哥伦比亚,《圣经》加步枪,卡米略·托雷斯神父是我们的榜样。”    洛佩斯神父的真名实姓谁也不知道,这是他的化名,以纪念第一个拿起武器进行斗争的卡米略·托雷斯神父。    托雷斯神父是拉美第一个向教会上层挑战,第一个投身武装斗争,反对现政权的神父。    1929年,他出身在一个贵族家庭,受过高等教育,后来成为天主教神父。他思维敏锐、语言生动,深受教民崇敬与信赖。有一次他在布道时说:“我认为基督教的本质是仁爱,但只有通过革命才能为大多数人谋得利益。这就是我的革命基督教观点。”    他向人民发出热情呼吁:“你们应当同现存的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作斗争。”    1965年3月11日他发表“告全体工农和进步党派书”,要求实现土改。继而创建了人民团结阵线。1965年11月当他获悉当局企图监禁并可能杀害他时,立即辞去阵线主席职务,上山参加了游击队。    1966年2月一个阴雨天,游击队袭击一个政府军据点得胜归来途中,突然与政府军遭遇,他率先冲在前面,不幸中弹倒在血泊中。他牺牲后,又有许多神父走上了他的道路。    (一)

2. 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将荣任欧洲经济共同体青年歌剧院第一任院长

埃    菲社五月二十日报道,共同体代表大会决定成立的青年歌剧院已申请活动经费,目的是促进青年歌剧的发展和抒情歌剧的演出。

3. 科拉松·阿基诺总统五月二十六日签署了一项菲律宾在公立学佼实行免费中等教育的法令

法新社马尼拉五月二十六日报道,新学年下个月开始之时,预计将有二十五万名以上的入学新生从中获益。

4. 约瑟夫逊隧道逻辑器件

利用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产生开关功能的快速开关器件。它的结构是两个超导体层之间夹一层极薄的绝缘膜。在温度为1K至3K时电流可以通过此绝缘层而无电压降;当电流加大到临界值以上或外加磁场时,则产生隧道电导,两超导层之间有电压降,这两种状态可以分别表明“‘0”和“1”。这种器件的开关速度的理论极限为20微微秒。

5. 加拿大发行纪念阿里亚斯总统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硬币

埃菲社报道,哥斯达黎加中央银行最近批准加拿大发行的这批金币面值为二千五百科朗(七十五科朗一美元),银币面值为一千科朗,镍币面值为一百科朗·

6. 伊格莱西亚斯新录制的唱片耗资三百万美元

埃菲社五月十八日报道,西班牙歌唱家胡利奥·伊格莱西亚斯新录制的名为《不停顿》的唱片成为最贵的唱片。他录制这张唱片用了两年半时间,耗资近三百万美元,比录制一张普通唱片的费用高十五倍。

7. 难为了妈妈

别人碰到是非难分、左右为难的情况,可以犹豫拖沓,但是妈妈心里有数………在变化无常的世界中,她一直是中流砥柱    【美国《读者文摘》5月号文章】题:难为了妈妈    我认为我妈妈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我爸爸因心脏病去世时,我才21个月大,哥哥5岁。她再嫁的那个男人如果不是烂酒鬼,本来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好丈夫。那次婚姻破裂后,她虽无一技之长,又没有受过教育,却毅然负起抚育哥哥和我的责任。    嗣后多年都是过一天算一天的日子。我们在乔治亚州培根郡的小农场与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之间搬来搬去。    妈在杰克逊维尔一家雪茄烟厂做工。她是卷烟工人,一天要卷6000支雪茄,赚的钱才够我们糊口。那地方的气味连死人都受不了,工作是又热又脏。    答案是因为别无他途,也因为她是个有勇气和自尊而不会要人救济的女人,而另外我认为绝大部分——是由于神秘的母性。家境中落时,主持大计者往往是做母亲的人;在别人都丧气认输的绝望时候,做母亲的会单独挑起重担。    在我11岁、哥哥15岁那年,妈开刀动手术,身子上了石膏躺在床上,过了3个月才摆脱石膏模改用拐杖。再过3个月,她可以不用拐杖,回到卷雪茄烟机前工作。这期间我哥哥辍学到纸盒厂中去做大人的工作。他要到长大成人,从陆军中退伍后才能重返学校读书,然后进大学,但他从没抱怨。他的口头禅是:“别人最受不了的时候,对我可正合适。”他这种态度是从妈那里得来的。妈总是现实地面对世界,从不闪避。她从不丑化世界,但也不美化世界。    我记得我找到一份工作,在街上卖《杰克逊维尔日报》。当时我大概8、9岁,我需要那份工作是因为我们需要钱——虽然是那么一点点钱——但是我害怕,因为我要到闹区去取报卖报,然后在天黑时坐公共汽车回家。我在第一天下午卖完报后回家时,便对妈说我决不再去卖报了。“为什么?”她问道。    “你不会要我去的,妈。那儿的粗手粗口非常不好。你不会要我在那种鬼地方卖报的。”    “我不要你粗手粗口,”她说道,“人家粗手粗口,是人家的事。你卖报,可以不必跟他们学。”    她并没吩咐我该回去卖报,可是第二天下午,我照样去了,因为她自己就会这样做。那年稍晚时候,我在圣约翰河上吹来的寒风中冻得要死,一位衣着考究的女士递给我一张5美元的钞票,说道:“这足够付你剩下的那些报纸钱了;回家吧,你在这外面会冻死的。”结果,我做了我知道妈也会做的事——谢谢她的好心,然后继续待下去,把报纸全卖掉后才回家。冬天挨冻是意料中事,不是罢手的理由。    1967年一个晚上,我打电话给妈说:“好消息,我刚卖掉第一部小说。”    一片沉默。她眼看我写作而没卖出一篇作品已有10年之久。她一直努力从事的实际工作,就是养育孩子并使自己活下去,因此对于我要编写故事给别人看这种构想难以接受。    “你是说他们明知道你说的是假话,可是还给你钱?哎哟,竟有这种好事,”她说,“我想我这一辈子也不会明白这种事。”可是她错了。她后来对这很了解。她看了我写的每部小说。她看一部小说所花的时间和我写的时间差不多一样长,可是她如果看过一部小说,那就是很认真地看过了,她很快就明白好小说写的总是一件事:男男女女,尽最大努力去做他们该做的事。她并不把他们看成是什么象征,或是巧妙地表现任何社会学或者心理学理论。他们只是依照自己认为最好的看法过日子的人,有时讲信誉,有时不讲,有时勇往直前,有时畏缩。她知道各种环境凑合在一起能令最了不起的人屈服,也知道环境虽然确使我们屈服,但并不使我们变坏,只使我们表现出人性。一个从来没有远离出生之地的女性,没有受过多少教育而对艺术的本质有这样的认识和了解,可说是近乎奇迹的了。    我知道的那一点社交礼节,都是妈费了不少心血教导的结果;她要我记住,她不想我长大后成为一个受人鄙视的人。我小时候她常告诉我:“弄脏了并不丢脸,弄脏了而不理才丢脸。”等到我长大了以后,每次要出门时她都会告诫我道:“要学好,要做得对。”人生可能遇到的事,几乎全用得上这句话。在我看来,她不仅要做我的妈妈,而且要代替我死去的爸爸。她教我制造捉鹌鹑的罗网和捉兔子的陷阱,还教我怎样诱捕鱼儿:沿着小溪岸涉水走,把两臂伸直,向水底植物根部去抓鱼。    最重要的是她教我一定要苦干。她会说:“要是牛陷在沟里,你非得拉它出来不可。”哪怕是天冻得连眼珠都会裂开,或者下雨,再或不论你喜不喜欢,甚至你不舒服,总是要把牛拉上来。没有人会像奇迹一般出现前来救你。能救你的只是你的苦干决心和奋斗出头的决心。没人愿意或能够救我的时候,全凭这种苦干和努力向前的决心救了我。    别人碰到是非难分、左右为难的情况,可以犹豫拖沓,但是妈妈心里有数。哥哥和我从来不用猜想我们能做和不能做什么。我们心里有数。在变化无常的世界中,她一直是中流砥柱。

8. 沙特将扩建麦加

路透社五月十五日报道,沙特阿拉伯在以后的二十年中将拿出五百三十亿里亚尔(一百四十亿美元)用于建设圣城麦加。这项发展工程之巨足以使麦加变成两座城市,一座供朝圣者住,另一座为居民城。

9. 世上曾有多少人?

【埃菲社巴黎5月17日电】根据法国全国人口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自人类出现以来,地球上已繁衍了800亿人,其中约1/16的人口生活在当今世界上。    报告还指出,人类的未来将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如果所有国家的出生率都象联邦德国那样,保持在最低的水平上,那么到2400年,人类就将消失。然而,如果保持在一个妇女只生两个孩子的水平上,那么到21世纪末,人口将增加到100至120亿。

10. 北海边的「饮茶之乡」

【多米尼加共和国《加勒比报》5月8日文章】在联邦德国濒临北海的地区,有一个“饮茶者之乡”:东弗里西亚。    东弗里西亚有104万居民。他们很象英国的茶迷,平均每人每年饮茶3.5公斤。这里的人不能一日无茶。同在英国一样,给客人敬茶是一种很讲究的礼节,如果无缘无故把茶直接倒进瓷杯里,那是对客人的不尊重。这里的习俗是:上茶时,先往茶杯里加点糖,再沏进滚开的茶水,杯里沙沙作响,然后用银匙加点奶油进去,但不要让奶油溶解,让它成泡沫状漂浮在香味扑鼻的茶水上。不过,东弗里西亚人不习惯饮香味浓的茶,而是喜欢印度阿萨姆粗茶。他们用的茶如不加奶和糖,是无法品尝的。

11. 印度著名影星拉杰·卡布尔去世

【美联社新德里6月2日电】据印度国家电视台报道,以“印度的卓别林”著称的印度影星拉杰    ·卡布尔因哮喘病发作,经医治无效,今天去世。终年64岁。    卡布尔在参加5月2日的电影授奖仪式时哮喘病严重发作,被立即送进医院。住院一个月,病情不断恶化。    卡布尔在40年银幕生涯中演过60部影片,还制作和导演了16部电影。他的每一部片子几乎都轰动了印度。    他也是在国外最受欢迎的印度影星,他的崇拜者遍及苏联、中东、土耳其、伊朗和中国。

12. 漫画

海关官员:没有什么要申报的吗?有烈性酒、烟、珠宝首饰或艾滋病吗?(原载法国《巴黎日报》)

第 4 版

1. 苏报披露:斯大林遗体移出红场陵墓详情

【美联社莫斯科4月27日电】题:报纸透露斯大林遗体被移出红场陵墓的详情    苏联《劳动报》26日透露了斯大林遗体被移出红场陵墓的具体情况,这是对这位独裁者的遗产的又一次抨击。    《劳动报》说,斯大林去世的时候,“许多人对斯大林允许发生的严重政治错误,大规模镇压和无法无天行为的情况并不了解”。    负责红场陵墓警卫工作的莫什科夫上校对《劳动报》记者说,1961年10月31日他被叫到克里姆林宫参加会议,会上官员们决定了安葬斯大林的地方。    他说,官员们辩论要不要把他的遗体安葬在莫斯科新圣母公墓,斯大林的妻子娜杰日达1932年自杀后被安葬在那里,但最后商定把斯大林的遗体安放在克里姆林宫墙脚下。    莫什科夫对《劳动报》记者说,士兵们是在夜间把斯大林的遗体移出红场陵墓的,只有斯大林的女儿斯韦特兰娜在场。

2. 爵士乐=煤气?

【法国《费加罗报》六月一日报道】赫鲁晓夫曾常说爵士音乐能给他带来煤气(爵士乐和煤气这两个词发音相近),但在昨天晚上里根夫妇在美国驻苏使馆举行的宴会上,当有人演奏了一曲《小憩》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这支爵士乐曲给戈尔巴乔夫夫妇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3. 漫画:莫斯科人迎接里根

(原载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

4. 里甘扔出了最大的一颗炸弹

【美国《时代》周刊5月16日一期文章】题:天呵!副题:华盛顿获悉一位占星家左右着里根总统的日程    前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在其新出版的回忆录中不失时机地扔下了他最大的一颗炸弹。    里甘在1987年被迫辞职之前任白宫办公厅主任已有两年之久,因此得以了解第一夫人迷信占星术的怪僻是如何打乱其丈夫的日程安排的。他写道,有时候,这位地球上最强有力的人物几乎无异于一名被关在白宫内的犯人。里甘详细叙述了南希是如何策划把他搞下台的。他在《立此存照》一书中对南希的描写可以说是为里甘进行辩护的第一部分证据。    南希·里根长期以来便以精明、机敏而且随时准备在她认为别人“利用罗尼(里根的昵称)”的时候出面干预。在大多数情况下,南希采用自我贬低的办法来回避说她过份地插手国家事务的指责。去年,她在曼哈顿的一次出版商午餐会上说:“今天上午,我本打算澄清一下美苏在中程核导弹问题上的分歧,但我后来决定清理一下罗尼放袜子的抽屉。”    然而,据里甘说,在1986—1987年,当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并资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丑闻闹得满城风雨之时,使总统处于与世隔绝状态的不是里甘,而是南希。    第一夫人初次接触占星术是在1967年。1981年,奎格利向南希表明,占星家的天宫图本来是可以预测出1981年3月30日(那一天,小约翰·欣克利的一粒子弹使里根身受重伤。)前后那一段凶险时期的。    从那时起,南希便开始笃信占星术。她相信,她的“朋友”有能力保护她的丈夫。也是从那时起,没有她这位朋友的认可,就无法安排总统的公开活动。    南希下达的禁令并非总是遵照执行。1986年4月7日,里根不顾那位朋友提出的关于那一天不得外出旅行的警告,前往纪念体育场观看巴尔的摩奥里欧尔球队的首场比赛。于是白宫的通讯网上便频频传出南希为中止里根这次出行而发出的指示。    里根夫妇总是那么迷信,常常要搞些诸如殴打木头啦,走梯子要绕着走而不从底下走啦这类无害的迷信活动。总统每天早晨还要往口袋里放个硬币和一个金护身符。里根公开承认他迷信,但他毫不在乎。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里甘愤然离开白宫的那一天,《立此存照》一书就是注定非出不可了。当他在二月一天的夜幕中驱车沿着波托马克河前往他在弗农山的别墅时,他仔细考虑了所发生的一切,并决心要把他的经历写成书。    他用信息处理机把他那些记着许多细节的笔记本归成类,然后请来小说家查尔斯·麦凯里(他曾帮助亚历山大·黑格写过回忆录)重新整理这些材料。    揭露占星术这件事在书中只占了很小部分。    里甘在这本书的结尾强调说,“我对里根作为总统仍表示万分钦佩。”但是,里甘对于促使他被解职的那些散布无聊的流言蜚语的人和谄媚拍马者的蔑视也同样非同小可。如果说报复是一盘香味扑鼻的冷盘,那么里甘在遭到“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事件”的14个月之后,应该享受一席盛宴了。

5. 昔日影片传信息

【法国人费加罗报》六月一日报道】罗纳德·里根没有忘记他曾经当过演员,他演过的最喜爱的角色是五十年代拍的《友好的劝说》里的加里·库珀,这是一部叙述美国内战时期一个反对暴力的公谊会教徒的生活故事的影片。    这次里根把这部影片的拷贝赠送给了戈尔巴乔夫并对他说「它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信息。」

6. 一流传译

【本报莫斯科六月一日电】(记者盛世良)最高级会晤新闻中心在提供材料的速度、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外国记者的要求。记者在紧张工作之余也只有一两种甜饼、四五种三明治可以充饥。但是,有一项服务外国记者无不叹服:苏联提供的英、法、德、西、阿语同声传译,认真准确,译语一流。一些见多识广的记者说,连美国和联合国的同声传译也稍逊一筹。

7. 「高级翻译」

【本报莫斯科六月一日电】(记者盛世良)五月三十一日,戈尔巴乔夫同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雅科夫列夫在出席苏美三项协定签字式后,信步走到克里姆林宫的广场上会见群众。正巧遇见一批美国和意大利游客,翻译又不在又不在身边。亏得雅科夫列夫英语流利,在总书记同洋人之间当了桥梁。    六月一日中午,戈尔巴乔夫同里根交换了中导条约批准书后,游兴又发,走到克里姆林宫的教堂广场上会见群众。一位大胡子记者用英语高喊:「戈尔巴乔夫先生,我是巴西来的,提个问题……」总书记调皮地看着身旁的雅科夫列夫说:「我听不懂呀,劳驾,给翻一下。」昨天已当过一次翻译的中央书记愉快地「OK」一声。巴西记者问他何时访巴西。戈尔巴乔夫口若悬河地谈起对拉美的兴趣。「高翻」急了:「嗳,让我先翻一段,我可不是职业翻译……」总书记忍俊不住笑出了声。

8. 助手叫总统难堪 里根拟著书申冤

【美联社赫尔辛基5月28日电】里根总统由于对以前几名助手的著作披露他的情况感到难堪,因此里根说,他本人或许也要写本书,“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里根在接受两名苏联记者的电视采访时透露了这一计划。    里根说:“我一直在认真地考虑写一本书。因为几位去职的政府人士已经写了几本书,我想,最好还是我来澄清事实,讲明真相”。    他说,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建一座总统图书馆,收藏他所收集的文件和大事记。    最近出版的前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写的一本书把里根描写成一位不管事的总统,他的计划都是在南希听了占星家的预言之后确定的。    前白宫发言人斯皮克斯在他的书中也直言不讳地说,他在美苏日内瓦首脑会晤期间引证里根的言论,有些是他为总统编造的。

9. 打破哈哈镜

【本报莫斯科五月三十一日电】(记者盛世良)美国制片商洛林·陶威尔同苏联剧作家丽塔·阿格拉切娃决定联合摄制一部二十分钟的动画片《僵化公式》,主人公是动物、人和抽象概念,以「黑色幽默」讽刺苏美两国多年来相互形成的偏见。把可怕的敌人形象化成可笑的艺术形象,以打破苏美用来照对方的哈哈镜。

10. 「中导」纪念章

【本报莫斯科五月三十一日电】(记者盛世良)莫斯科工程师克林    钦科建议在中导条约生效后,把要销毁的中导外壳和发射架的金属做成纪念章。苏联《共青团真理报》表示支持,今天悬赏征集纪念章图案。纪念章将用以奖励国际青年友谊俱乐部的积极分子以及青年和平运动参加者。

11. 夫人暗斗

【埃菲社莫斯科六月一日电】南希和赖莎今天在参观著名的特列嘉柯夫美术馆时相互关系显得冷淡和紧张,此情此景被收进电视机镜头。    首先是南希迟到,赖莎同记者进行交谈。后来赖莎解释说她违背了参观期间不同记者交谈的诺言,是因为记者准时而应邀者迟到了。当南希到达时,赖莎皱着眉头冷淡地同她握了握手。从此两位夫人彼此感到不自然,赖莎实际上把南希撇在一边,独自欣赏。    赖莎赠给南希一本介绍美术馆历史的书,也给了记者一本,然后和翻译交谈。    被撇在一边的南希感到不安,两次打断赖莎的翻译的话说:「现在我想说几句。我也想说几句,行吗?」    南希的发言人说,美国第一夫人未迟到,而是赖莎最后改变了参观时间,又没有及时通知南希。

12. 刻意挑选的移民

【法新社莫斯科六月一日电】为了给首脑会议制造气氛,苏联当局一日宣布批准二十八名犹太人移居国外。由于里根大谈人权问题,苏联有意对要求移居者进行了严格挑选,凡是在五月三十日参加里根在美国使馆举行的会见持不同政见者招待会的,一个也不予批准。.    此外,在里根亲自向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十四宗人权问题中所涉及的人也没有包括进这一名单。

13. 两「乐」争雄

【法国《费加罗报》六月一日报道】几年前已开始打入苏联市场的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饮料公司正在莫斯科为争夺市场而进行「血战」。    在一家俄罗斯旅馆的新闻中心,百事可乐公司在那里安装了一个售货龙头,而可口可乐公司却在那里免费赠送瓶装的可口可乐。

14. 成语大战

【路透社莫斯科六月二日电】被苏联人戏称为「成语大师」的里根总统在六月二日克里姆林宫告别仪式上又使用了晦涩难懂的俄罗斯成语。他在谈到首脑会晤成果时说:「三圣齐努力,森林就茂密」。这使站在一旁的戈尔巴乔夫夫妇感到迷惑不解,过了一会儿才明白里根使用的这句成语是好意,意指自他二十九日来莫斯科之后,双方的谈判已取得成果。在里根访问期间,戈尔巴乔夫也频频用成语「教训」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