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05-17
第 1 版
1. 欢呼与再见
【法新社喀布尔5月15日电】据目击者说,从阿富汗撤走的首批苏联军队15日在回国途中经过喀布尔时,受到了阿富汗军警的热烈欢送,但是老百姓却毫无反应。当这批苏联军队从东部战略要地贾拉拉巴德风尘仆仆地来到时,仅有数百名喀布尔军警发出了欢呼之声,可是只有寥寥几个顽童和小学生在喊“再见”。
2. 150名记者行动受阻
【法新社喀布尔5月13日电】在喀布尔的新闻记者昨天在阿富汗保安部队的监视下,禁止离开他们的旅馆。 几名记者接到指令返回旅馆,并且不准擅自进城。记者只能在阿富汗政府的护送下才可以出去。 一位阿富汗官员说这一决定只是为了安全考虑。 在阿富汗首都聚集了专程来采访苏联撤军的150多名外国记者。
3. “实况”报道
【合众社莫斯科5月15日电】从阿富汗回国的一些苏联老兵不久前在莫斯科举行记者招待会,谈他们在阿富汗的经历,这使人想起参加越战的美国老兵,但不同的是,越南战争的许多场面作了实况转播,而苏军在阿富汗作战的真实情况苏联人并不了解。一位名叫尼古拉·弗蒂耶夫的老兵说,有关战争的报道是这样搞出来的: 指挥员爬上一辆装甲运兵车,从前方打仗下来的那些筋疲力尽的士兵被命令开炮射击,造成激烈战斗的场面,摄影机将这一场面拍摄下来。弗蒂耶夫说:我们常常把这种报道称为“耻辱”,希望有朝一日能将真相公之于世。
4. 冷遇
【合众社莫斯科5月15日电】从阿富汗回国的苏联士兵自称“阿富汗人”,他们回国后受到同美国士兵从越南回国后同样的冷遇。 一位苏联老兵在医院看病时,医生爱搭不理地说:“又不是我送你去阿富汗的!” 一位死在阿富汗战场上的苏联士兵的父母要求一家地方报纸刊登讣告,这家报纸的主编说:“你们的儿子并不是唯一死在战场上的人。大家都要求登讣告,还有个完吗?”
5. 母亲翘首盼儿归
【合众国际社喀布尔5月15日电】纳塔利亚·博戈柳芙15日在《莫斯科真理报》的一篇题为《我亲爱的,我们盼望你归来》的文章中说,她的一家在她的儿子去阿富汗后几个月来一直通过报纸和电台跟踪阿富汗战事。她说:“现在,除阿富汗的消息外,我什么消息都不想看,不想”听。”一位获得勇敢证章的在阿富汗战争中失去双腿的退伍军人说:“我想前线士兵的母亲们都在等待着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的到来。”但这位老兵抱怨说他等待装假腿已等了一年多了,官员们并未给予他多少帮助。
6. 菲律宾外长曼格拉普斯要求美国增加驻菲基地的租金否则要美撤走基地
美联社十六日报道,曼格拉普斯对记者说:「现在一切由美方决定,如果美国不愿出钱,我认为他们就不应该在菲律宾了。」
7. 南朝鲜拟在匈牙利首都举办「韩国周」展览会
法新社十五日报道,展览有十五家公司参加,将从六月二十八日开始。这将是南朝鲜在共产党国家举办的第一个贸易展览会。
8. 阿一抵抗组织宣布:军事基地已从巴基斯坦转入阿领土
【合众国际社巴基斯坦白沙瓦5月15日电】游击队的一位领导人15日命令他的部队在苏联从阿富汗撤军期间撤入阿富汗“解放区”,并且宣布,他的军事基地已从巴基斯坦的避难所迁到阿富汗的领土上。 在阿卜杜勒·拉斯·萨亚夫发出这项命令的同时,据抵抗力量人士说,阿富汗圣战者已经占领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的首府。这个地区的首府是反叛分子向阿富汗境内补充军需品的主要通道之一。阿卜杜勒·拉斯·萨亚夫是总部设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游击队联盟的七位领导人之一。 抵抗力量领导人说,自从4月14日签署日内瓦协议以来,他们的部队至少已经攻占了阿富汗军队的14个要塞和50多个哨所。萨亚夫在向其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团结党领导人发表的讲话中下令对他的部队实行“总动员”,并指示他们“迁进阿富汗解放区内选定的一些地方”。抵抗力量的一位高级人士说,巴基斯坦当局已经告诉阿富汗游击队领导人把军火库从巴基斯坦领土上撤走。
9. 女使者能否消除奥野影响颇为引人注目
【日本《东京新闻》5月15日报道】应中日友好协会的邀请,自民党宏池派(宫泽派)的夫人代表团将从17日至24日访问中国。这个代表团的团长是宏池会的创始人、已故前首相池田勇人的夫人满枝,团员有27位国会议员的夫人、10位老资格议员的夫人以及3名随员,共计40人。由女性组成的自民党访华团这还是头一个。 自民党能否通过她们来消除日中两国间因奥野发言而出现的感情上的隔阂,这是引人注目的。 日中恢复邦交时担任外相的已故前首相大平正芳的夫人志茂子去年10月出席在北京举行的日中恢复邦交15周年纪念仪式时,中日友好协会发出邀请说:“想邀请与中国关系深厚的宫泽派的夫人访华。”结果参加者出乎预料的多。
10. 美出现一批年轻的农业经营者
【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11日文章】题:初露头角的农业经营者:一些年轻人尽管遇到重重障碍仍然回乡务农 26岁的罗伯特·凯尼格斯菲尔德出身于工人家庭,他决定去经营农业。他开着敞篷小货车,拉着他的全部家当来到一座陈旧的黄色农舍和一排久经风霜的棚屋。 自从6年前农业危机开始以来,年轻人开始到乡下务农。由于农业经济不景气,他们现在可以用80年代初期一半的价格购买或租赁土地。 在艾奥瓦州马歇尔敦,一年来已有12个年轻农业经营者找过农业信贷社,这个数字比以前4年的总和还多。在一些职业学校,农业课又重新吃香起来。在美国中西部一些农学院,新生入学人数已停止下降。艾奥瓦州立大学农村社会学家拉斯利说:“这场农业危机为年轻人打开了一扇机会之窗。”凯尼格斯菲尔德认为现在经营农业比在工厂做工生活得好一些,因为工厂不再能保证提供高工资和安全。他说:“在这里,我可以自己当家作主,成败全在于我自己。”并不是所有年轻的农业经营者都是一贫如洗的,有些人子承父业,家里拥有经营良好的农场。也有些人因厌恶城市生活而跑到农村经营农业。斯科特·纳普大学毕业后在威斯康星电力和照明公司工作了6年,最近在威斯康星州芬尼莫尔附近买下了190英亩土地,并把全家都搬到农场过农耕生活。他准备在农场干出一番事业。
11. 瑞典卫星照片显示:苏航天飞机发射进入最后阶段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5月5日电】(记者安德鲁·斯蒂尔)瑞典航天研究人员今天展示的卫星照片表明,苏联在为航天飞机的处女航所做的准备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总部设在斯德哥尔摩的航天通讯网拍摄的照片展示了在庞大的拜科努尔综合设施中有一条长5.6公里的跑道。 航天通讯网研究工作负责人克里斯特·拉尔松说:“我们对这些卫星照片的解释和独立的研究证实,苏联的第一架航天飞机已经准备就绪,即将发射。” 航天通讯网的马茨·托伦说,这些照片是由法国—瑞典民用定位及跟踪卫星上个月拍摄的,瑞典政府航天局用计算机进行了处理。 经过处理后的照片上,跑道上为航天飞机降落用的加固发射台、附属建筑和辅助工场都清晰可辨。 拉尔松说:“我们甚至可以看清有一些屋顶自我们上一次拍照片以来又被油漆过。” 苏联宇航员培训中心负责人弗拉基米尔·沙塔洛夫上个月对莫斯科电台说,苏联航天飞机不久就将被射入轨道,它将使用去年五月试验的威力很大的“活力”号助推火箭。 拉尔松说,苏联宇航员伊戈尔·沃尔克和阿纳尔托利·列夫琴科被任命为苏联第一批航天飞机驾驶员,虽然苏联官员说,第一次航天飞机的飞行出于安全考虑而采用无人飞行。
12. 穆巴拉克十五日警告伊朗不要攻击中立的海湾阿拉伯国家
合众国际社报道,他说,否则伊朗将遭到报复。. 穆巴拉克是在接受科威特一家报纸的采访时说这番话的。
13. 台湾将派一个一百四十三人的代表团参加汉城奥运会
中央社十四日报道,该代表团参加十六项比赛,共有九十一名选手和五十二名职员。
14. 日《产经新闻》载文分析:苏联在阿富汗政策上的六个失误
【日本《产经新闻》5月15日述评】题:苏联当局在阿富汗政策上的六个失误(作者青山学院教授桍田茂权等) 苏联终于从15日开始从阿富汗撤军。苏联毅然从阿富汗撤军的第一个原因是大事当前不容考虑得失的国内情况。出兵的负担大,人民也不支持,对外关系也受到严重损害。为了国内改革,不能再在泥潭中作无益的挣扎。但是,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的主导和苏联新的政治姿态,撤军是不会实现的。因此,在苏联改变政策的背后也有对阿富汗问题评价的改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苏联当局认为出兵阿富汗是“错误的”这一点。最近,笔者采访苏联一位高级外交官,请他谈谈对出兵总的评价时,他说:“虽然不能说是失败了,但是是错误的。我们当初就对革命政权的性质和评价估计错了。”在苏联出兵之后,在联合国有一百多个国家对苏联进行谴责,许多国家拒绝参加莫斯科奥运会。当时,苏联一位外交专家对我说:“没想到各国的反应会如此强烈。我认为这次出兵是个失误。”当然,就当时来说这是非正式的个人的见解。然而,最近苏联的报纸也报道说:“分析阿富汗形势的伊斯兰专家和外交官、政治家以及军人们犯了错误。为什么呢?因为基本目的没有达到。” 究竟什么地方有失误,请看下面几点: 第一,苏联认为通过在军事上支持阿富汗,能够在阿富汗建立起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权,认为阿富汗是在苏联的中亚共和国的延长线上,这是带有根本性的失误。 第二是,阿富汗人民中的大多数对苏联的统治反感,出现了地地道道的游击队和几百万难民,这是没有估计到的。当初曾设想象捷克事件那样在短期内即可撤军,然而,捷克的经验在阿富汗是行不通的。 第三,没有认识到民族主义同宗教的顽固。 第四,是军事政策的失误。对阿富汗山岳游击战的艰难性不理解。这点同美国在越南所犯的军事上的错误是一样的。 第五是没有估计到国际舆论的排斥反应会如此强烈,过于乐观。结果,招致里根采取对苏增强军备路线。 第六是苏联人民的排斥反应。在过去的指令体制下,国内舆论等可以无视,但是,困难的改革没有国民的支持与信赖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苏联人民对在无益的战争中失去了儿子的阿富汗战争十分憎恨。目前,戈尔巴乔夫总书记送给苏联人民最好的,不,应该说是唯一的礼物,对苏联的知识分子来说是公开性,而对普通的人民来说就是这次从阿富汗撤军。
第 2 版
1. 纽约《中报》社论认为:台新闻界对劫机事件宣传出现分歧
【纽约《中报》5月16日社论】题:国府处理劫机事件大突破 ——李登辉务实措施扬弃“政治挂帅”心态 中国民航波音737客机被劫往台湾,成为海内外华人注目的大新闻:但更令人惊奇的是国府当局在李登辉总统的领导下,打破过去“政治挂帅”的虚矫心态,改以“人机分离”方式处理,也未升高海峡两岸的敌意,干净利落,显示李登辉在继任总统之后,采取了实事求是的作风,不把劫机事件作为宣传上“自我膨胀”的工具。 当然,李登辉的政策在实践上,还是遇到蒋家官僚系统内一些小小的阻力,如《中央日报》在乐极忘形之际,仍沿袭老习惯,把两名劫机分子称呼为“义士”;而靠“反共”吃饭的“救总”,更因为自作主张让“劫机份子”接受记者访问,与新闻局爆发冲突,最后新闻局决定在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不让两名劫机份子出席,结果原定出席记者会的救总秘书长满不是味道,愤而离去。 熟悉国民党过去宣传模式的官员,对于李登辉这次处理劫机事件的方法颇有微词,是不足为怪的,因为这打破了他们因循几十年的价值观,但李登辉的考虑,显然属于更高的政治层次:因为劫机者自天外飞来,乍看起来是“飞来之福”,可以抓住机会,大肆宣传“自由中国向大陆同胞的召唤”,“证明三民主义比共产主义优越”;但这种大话吹得太满,会引起反弹,成为“飞来之祸”:因为下次如台湾有客机被劫去大陆,是否就表示“社会主义祖国向台胞的召唤”?“证明共产主义比三民主义优越”? 不可否认,台湾的一些官员及舆论,还是以这次劫机事件而沾沾自喜,并弄了一些小动作,如两名劫机分子在会见记者时,也“入境随俗”地高呼“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而奋斗”,使人不禁怀疑是军方及情治官员的“速成政治教育”。对于这种“自欺欺人”的政治宣传,都会引为笑柄,反而产生反效果。
2. 台湾《经济日报》文章:“大中国经济圈”的国际环境与限制
【台湾《经济日报》5月3日文章】题:“大中国经济圈”的国际环境与限制(作者卢世祥) 随着海峡两岸进一步交往的呼声,一个“大中国经济圈”正在形成。这种论调的出现,若从国际经济近年的变局观察,背景尤可理解。 基本上说,“四小龙”经过二十、三十年出口导向经济成长,实力渐获国际社会重视,“太平洋世纪”的来临,不再是台湾等自我膨胀的口号,而逐渐付诸实现。在此同时,“美国正步向衰败”的说法成为关心美国实力者讨论的严肃课题。 美国其实并未衰败,但是相对其他国家的进步,其战后雄霸世界的地位已受到挑战。 美国既然好景难再,“四小龙”便只有自求多福。刚好“四小龙”此时都碰上政治转型期。新加坡政治继承隐然可见,香港大限不远,台湾南朝则强人已去,民主政治进入新阶段。其特色之一,是意识形态的对抗不如经济实质利益受到重视,而中苏两个共党集团“大国”亦先后打出“开放”改革牌;美俄最近拟加强通商,南韩在对中国大陆通商投资亦较台湾着先鞭,均为此潮流之表征。就在海峡对岸,海南建省、“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国际大循环”亦均为这方面的新发展。 “四小龙”因此为了移转市场,加强与中国大陆的经贸关系为必然趋势,即“四小龙”之间,亦有加强合作之议。稍早于二月间,日本外务省亦宣布将研拟成立新机构,以协调“四小龙”与国际经合组织的政策及关系。假如这种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分析不离谱,则“大中国经济圈”的成立,实取决于中共。就经济发展而言,中共经济改革虽小有成就,但是诚如5月1日公布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报告指出,改革“深化”之后其问题已现,而其基本设施的缺乏及官僚主义、民众知识水平偏低等根本弱点能否有效突破,从而有如台湾当年的“经济起飞”,均有待观察。 从这个角度看,台湾的“自由化”与“国际化”,无非矫正以往过度依赖美日市场而重新调整经济导向,求得新均衡点的努力。“大中国经济圈”并非一蹴可就,其若能成气候,亦难取代以美日及西欧为主的国际经济体制。明乎此,则以稳扎稳打,不瞎起哄,继续推进我们的自由化与国际化,并制订与海峡另一岸的正常交往,拟是较适宜的方式。
3. 台湾报道:国民党党员人数虚报情况严重
【台湾《自立晚报》5月11日报道】中国国民党十三全会党代表选举正呈白热化,据了解,台湾省候选人在参选过程中,纷纷揭露了基层党部长期虚报党员资料的内幕,已引起省党部的震惊。 国民党省党部所属的基层党部,为了候选人便利,提供各该地区党员资料以供参考拉票,但许多候选人按图索骥,结果发现党员分布状况与所提供的资料相去甚远,甚至有的早已不知去向,因此引起候选人恐慌向省党部抗议,也使得基层党部长期虚报党员的情况曝光。 据了解,目前国民党基层党部党员失联率的“最大公约数”在一成,但实际上却几达五成。
4. 台湾短讯
▲中央社报道,台“外交部”发言人陈毓驹13日说奥野关于日中战争是偶发事件的谈话“显然企图掩饰日本侵华史实,我们不能接受”。这是台官方迫于舆论压力,在奥野辞职后才对奥野讲话作出反应。 ▲台《大华晚报》报道,台“立委”黄正一、黄主文7日建议当局准许台“外贸协会”、“全国总商会”、“全国工业总会”等民间经贸单位在大陆设置分支机构,以解决双方不能直接贸易的困难。 ▲台《联合报》报道,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台北市党部及高雄市党部14日分别选举该党出席“十三全代会”的代表。这是国民党首次用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代表。 ▲台湾《民生报》7日报道,最近台湾古物收藏家的古物普遍被盗窃,搞得台湾古物收藏家忧心重重,人人自危。一位姓廖的民俗收藏家损失最大,失窃藏品近千万元。 ▲《台湾日报》8日报道,为散播社会善良风气,激发市民“吾爱吾市”情操,台北市“政府新闻处”正在举办优良歌曲征选。 ▲台报7日报道,今头4个月,台湾侨外投资共2.4亿美元,较去年期减少44%。
5. 尼泊尔获得六亿美元援助修建电站
尼财政秘书说,世界银行及其它西方国家同意提供这笔援助,在加德满都以北阿龙峡谷修建一巨型水电工程,以满足九十年代用电。
6. 巴基斯坦棉花出口收入增加
巴出口官员说,去年获得丰收的八百五十万包棉花,将可使巴今年棉花出口收入从去年的四点三亿美元增加到五点六亿美元。
7. 南斯拉夫今年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
这是南今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规定的。同时,计划提出今年出口收入争取达到一百八十二点五亿美元。
8. 台乒协负责人说台可能参加北京亚运会
【时事社东京5月14日电】题:台湾周团长暗示将参加北京的亚运会 首次参加第九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台北(台湾)代表团团长周麟征(台湾乒协干事长),14日在新澙市内饭店接受时事通讯社采访,关于两年后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他持乐观态度,他说:“这虽然是政府的问题,但我认为,两年以后大概可以(同中国)进行交流。”暗示有可能参加大会。 关于在大会比赛期间是否有可能会见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和工作人员的问题,周团长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他说:“政府的不同中国接触的原则在体育方面并不严格,在亚乒联的会议上我们也许会见面、交谈。”
9. 台湾正式把黄金条块和金币交易纳入免税之列
这是台湾「立法院」十日三读通过「营业税法部分条文修正案」时宣布的。
10. 南朝鲜努力改变出口靠美国进口靠日本模式
今年第一季度对美出口增长率低于日本,而进口增长率美国压过了日本。南朝鲜预期这种趋势还将保持。
11. 台湾地区贸易厂商大幅增加
台「经济部国贸局」统计,截至四月底,台湾地区贸易厂商由去年同期的五万七千一百九十二家增为七万一千一百二十八家,年增长率达百分之二十四点三。
12. 大国与伟人(完)
我感谢他促成了邀请我访问中国,并对他那有目共睹的极好的健康状况表示赞叹。“噢,你知道——”邓答,“年龄老化在中国领导机关中始终是一个问题。但10年、20年后会不一样的。我们看得很清楚,为了中国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年富力强的领导人。”我告诉他,我现在在周游中国时,已遇到了不少年轻的厂长。在我看来,他们极其年轻,比我们欧洲的厂长年轻得多。邓肯定了这一点,并补充道:“但我们还必须把更多的年轻人送到重要岗位上。” 邓说,中国当然必须把其经济改革主要集中在农业上。 据我获悉,失业是中国的一大重要问题。每年增加700至800万寻找就业机会的人。对此邓说“我们要进一步搞活我们的经济体制,以建立新的企业,包括集体和个人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我们鼓励企业不断地开发新的生产领域。” 通货膨胀情况如何?邓答:“我不相信,中国存在这个危险。但是价格以及工资体制的改革,当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通货膨胀方面的问题。” 随后我把话题转到中国的军队上。邓当时亦是中央军委主席。我问起将军们的政治态度。 “军队不想再搞一次文化大革命。”邓说,“我们要把军队现代化。但暂时我们不能把太多的钱花到这上面。要优先改革经济。我们看到,苏联经济的不繁荣同其庞大的军事开支很有关系。” 谈话结束后,邓邀请我去参加天安门广场上国庆35周年的阅兵仪式。 邓已达到了其事业上的顶峰。他曾3次受挫,如今在60年风风雨雨之后成为主要领导人,能够为实现统一的共产主义中国而奋斗,对此他感到满足。 外交上,同日本已和解。香港将重新回归大陆。同美国的关系也已正常化。人们只要想想参与经济改革的人数就不会怀疑邓在中国发起了世界历史上最壮观的经济改革。 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好关系以及对其改革方针予以经济上的支持,有益西方。我感到,尽管会出现一些反反复复,但第二个共产主义大国上升为影响世界的大国之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西方将必须放弃其迄今一贯的观点,即:双雄争天下。必须想像,90年代将会是一个政治上华盛顿—莫斯科—北京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样一种状况可能比过去的40年中美苏对峙的世界局势更稳定。(完)(李亚美译)
13. 新加坡《联合晚报》说:假生发药充斥中国
【新加坡《联合晚报》5月5日报道】题:假生发药充斥中国 到中国旅行的人,如果想要买几瓶专医秃头的生发药,千万要提高警惕,小心冒牌货,也不要让奸商“砍菜头”! 中国自去年先后推出两种疗效很好的生发药——大宝特效生发灵及101毛发再生精,成为全世界秃头人士抢购的灵药,发生供应严重短缺,零售价格差距大得离谱,有人趁机谋暴利,各种仿制的冒牌货也应运而生,造成市场一片混乱,不清楚情况的旅客,肯定要吃亏上当。 据知,卖假药及胡乱定高价的现象,也发生在香港、日本、新加坡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这使到许多想求医的人裹足不前,深恐用错药,带来反效果。 101毛发再生精在中国多个旅游城镇的友谊商店及百货公司出现,包装及价格却有很大的不同,是真是假,令人摸不清。 大宝牌特效生发灵的种类及包装,更是多到眼花缭乱,估价也是参差不齐。 自从这两种生发药治疗秃头功效好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到中国旅游的新加坡人,都想顺便购买一些生发药回来转卖。 由于市场太过混乱,稍不留意,可能会买到假货或贵货,到时可要损失一笔,所以最好要小心购买。
14. 西班牙航空公司购买空中客车
该公司发言人说,他们已签订合同购买二十三架空中客车,其中A—320十五架,A—340八架,共九点三亿美元。
第 3 版
1. 可分解的塑料制品
【路透社芝加哥4月20日电】阿切尔—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今天说,它已经获得了使垃圾袋、咖啡杯等塑料制品具有生物降解能力的技术。 该谷物加工公司说,这一技术是把玉米淀粉同化工原料掺合在一起制造出可以分解的塑料制品。
2. 手指再造手术
塔斯社5月10日报道,苏正在推广格·伊利扎罗夫方法:用专门装置拉长断指骨骼,使手指成型,以代替外科移植手术。
3. 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合格的计算机/钓鱼机器人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4月8日报道】户浪运输公司和电子设备制造厂家竹井机器工业公司共同研制成应用计算机判断司机是否适合驾驶汽车的诊断系统。 这个系统可进行通常视力、色觉、对运动体的视力、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判断力和动作速度等九项检查。测定和分析等都由计算机处理,所以能够以高速度进行检查。过去,对一名司机进行检查需半天时间,用这个系统可缩短到大约40分钟。以前各项检查需各配备一人,用这个系统共需二人。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4月20日报道】日本无线公司研制了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钓鱼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代替渔夫乘船去远海钓鱼。这种钓鱼机器人是由振动渔竿的钓鱼机器和控制它的控制器组成。一台控制器最多可操纵10台钓鱼机。钓鱼机里安装的钓鱼竿内部是空的,内有钓鱼线。一但钓上鱼,挂着的钓鱼线的张力就会起变化。按动电钮以后,自用计算机就会与软件核对,判断出鱼的重量并在控制器中发出信号。
4. 发现10亿年前的天然玻璃
英国《泰晤士报》4月26日报道,加拿大安大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米奇皮科滕岛的火山玻璃研究后证实,这些天然玻璃距今已有10亿年。
5. 陨石中的金刚石晶体可能是由碳粒高速碰撞形成的
英国《泰晤士报》4月19日报道,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所和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得出了这一结论。
6. 代替石棉材料的聚乙烯合成浆料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报道】三井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同美国的造纸公司克朗·泽勒巴克公司(加州)共同研制成代替石棉的材料聚乙烯合成浆料。其方法首先用聚乙烯作原料,加溶媒,制成溶化状的聚乙烯。然后通过特殊的浆料化工程,使之成为直径10至100微米、长0.5至1.9毫米的聚乙烯纤维构成的浆料。 这种材料有很强的耐水性、耐药性和耐油性,还具有石棉的特性。主要用途是制作水泥瓦、石板增强材料、涂料、接触剂、密封剂用的添加剂,还可以在工业上除去酒类混浊物用的过滤材料方面代替石棉。 石棉由于是致癌物质,各国都限制使用。所以,开发代替石棉的材料成为当务之急。
7. 速效抗昏迷药
【法国《费加罗报》4月20日文章】在博比尼医学院举行的第二届医疗急救日期间,菲利普·勒图梅兰博士和佩尔兰医生介绍说:“当病人服了大量安定药而陷入昏迷不醒状态时,只需给他打一针抗昏迷药(flumazenil)两三分钟后就能醒过来,并完全恢复知觉。由罗什实验室研制出来并使之商品化的上述药品,是苯并二氮杂的一种拮抗药。苯并二氮杂是法国现用的大多数安定药和安眠药的成分。flumazeni1在大脑感觉器中同苯并二氮杂 对抗,从而抑制后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8. 戈尔巴乔夫是怎样崛起的?(一)
【新加坡《联合晚报》文章】题:莫斯科第一先生副题:戈尔巴乔夫崛起秘史原编者按:身为超级强国——苏联的领袖,戈尔巴乔夫的一举一动,都深受世人的注意,连他的夫人赖莎女士的衣饰,也是服装界的“焦点”。 其实,在苏联国内,这位年仅50出头的最高领袖,他的言行举止、出身和在政坛上的窜红过程,也同样叫人刮目相看。 戈尔巴乔夫如何跻身以“老人政治”闻名于世的克里姆林宫权力核心,并稳坐第一把交椅?相信很多人都有兴趣知道。 以下的专题报道是摘译自一本外国的畅销书,它将告诉你上述问题的答案。 苏联领袖戈尔巴乔夫自从1985年3月上台以来,已经成为苏联有史以来风头最健的领导人。不管是在东方或西方的新闻媒体上,他那有着红色胎记的光秃额头,开朗的笑容,敞开的双手,经常被当作新闻焦点处理。 尤其是在去年年底的美苏高峰会中,戈尔巴乔夫的风头竟然不逊于一向最受人注目的美国总统里根。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最神秘的风云人物 根据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由于戈尔巴乔夫的作风大异于以往的苏联领袖,使很多美国人及欧洲人士改变了他们原来对苏联的看法。 不过,世人不应该为这种假象所迷惑。毕竟,苏联仍然是一个独裁国家,它的经济一团糟,其人权状况更不堪闻问,而戈尔巴乔夫更应该为这些负完全责任。 苏联国内的知识分子也已开始对戈尔巴乔夫发出严厉的批评,显示出戈尔巴乔夫基本上还是个独裁的领袖。 但是,整体而言,戈尔巴乔夫塑造了新一代的领导人风格,为苏联带来些许希望。苏联现在已允许成立小规模的私人企业,国营事业在经营上也获得更大的自由。 在国际事务上,戈尔巴乔夫的成就在于他愿意接受美国的条件,因而使美苏成功地签署了撤除中程核武器条约。 虽然此一条约对于遏阻美苏武器竞赛并没有太大效果,但这毕竟是个好的开始。 西方目前对戈尔巴乔夫仍然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当年的苏共头子赫鲁晓夫刚上台时,也打着开明的旗帜,但不久就露出了真面目。戈尔巴乔夫现在高喊“开放”与“改革”两项口号,但很多人怀疑这些口号最后会沦为纯口号,因为戈尔巴乔夫不但是个彻头彻尾的共产党员,更是一个政治投机者。(一)
9. 被人喜爱的六个秘诀(完)
(6)美言一句三冬暖如何迅速获得他人的好感 关于人际关系,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必须遵从。若能遵守这个原则,除了可以结交许多朋友外,大部分纠纷都可避免,而会发现幸福就在你身边。这个原则就是:经常使对方觉得他自己很重要。 诚如约翰·德恩教授所说的,想成为万人敬仰的偶象,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本能欲望。威廉·詹姆斯教授也说,人性的根源有股被人肯定、称赞的强烈愿望,这是人和动物的最大不同点。人类的文明也因此而发展、进步。 谁不想让别人称赞?谁不希望别人重视自己的存在?但是,十分露骨的奉承没人爱听。而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却能打动人心。为了“投桃报李”,我们必须遵守耶稣的原则。那么,我们应该在何时何地使用它呢? 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运用它。这种赞美他人的哲学,不是外交家或慈善家的专利。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而且效果惊人。比如,你去餐厅喝饮料,侍者端错了你要的东西,你可以和气地说:“我喜欢喝红茶,不大喜欢咖啡,再麻烦你一趟,真抱歉!” 他一定很乐意为你服务。因为我们对他表示尊重、体谅,就象单调生活中的润滑油,不但避免了争执,而且证明你是个有教养的人。谁都认为自己有胜过他人的长处。要想抓住对方的心,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赞美他人的优点。请大家回忆前面所介绍的爱默生的名言:“任何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优点。”天下最可悲的人莫过于本身没有足以炫耀的优点,却又用令人生厌的自大、自夸掩饰其自卑。莎士比亚形容这种人是“傲慢不逊的人,以毫无价值的事做为蒙骗他人的题材,连天使也会为之伤心哭泣。” 世界上没有比家庭更需要赞美,也没有比家庭更忽视赞美的了。当你、我学到这种效果显著的赞美他人的原则后,首先就应该在家庭中应用。被人喜爱的第六个秘诀:“使对方觉得被重视——但需出自真诚”。(完) (原载新华社中国国际信息资料中心编印的台港澳和海外中文报刊资料《生活服务》周刊第12期)
10. 巴西的居民组织
【委内瑞拉《宇宙报》4月6日文章】题:新的居民组织加强了巴西的民众政策 居民组织在巴西各城市大量出现,在执行市政计划、解决城市问题方面起着日趋重要的作用。 居民组织是由于巴西城市人口增加,住房紧缺而产生的。目前有近9,000万巴西人居住在城市中,并且城市人口还在以每年2.2%的速度增加。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每年要建100多万套住房。 军政府执政末期的1985年,城市政策受到巨大的冲击,居民组织也随之产生了。这些组织要求改变官方的计划和制度,要求市政当局关心民众问题,提出自己的特殊要求,请寻求他们选票的各政党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在短短的几年中,居民协会、贫民联合会和全国被遗弃儿童和少年运动成了使城市资源管理发生变革的先锋。各州和市政府不得不向这些组织作出答复。巴西官方修改了原有的拆除贫民窟,重新安置居民的政策,制定了新的城区市政决议,趋向于使贫民窟城市化,向居民提供直接帮助,以改善他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这样居住在贫民窟中的居民避免了由于搬迁而造成的高额房租和距工作地点远的现象。 在巴西许多城市,由于居民组织的存在,市政当局都抵制州和中央政府制定的费用高昂的市容计划,其理由是,大部分选民希望实施小规模的计划,解决居民的具体问题。
11. 苏联用安装在直升飞机上的激光探测仪检查天然气管道的漏气情况
苏《社会主义工业报》4月28日报道,从直升飞机上检查天然气管道一天能完成400至500公里。一发现漏气即可进行修理。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节约燃料。
12. 工作与家庭生活难兼顾
【英国《每日电讯报》4月25日文章】题:一天工作10小时的高级经理们“遭到破坏的生活”(记者珍妮·希尔兹) 英国电信公司的一项调查说,高级经理们工作时间太长,以致引起家庭纠纷,社交生活受到破坏,晚上也睡不好觉。接受调查的经理中有3/4的人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同家人和朋友在一起。 一半以上的人由于工作压力而不得不取消度假。有些人则说,在他们出差后回家的时候,孩子们都不认识他们了。 一位经理对调查人员说:“一天早晨我起床后穿好衣服,正准备出门,妻子就问我是否知道今天是星期天。” 这个问题并不局限于男人。担任高级职务的妇女过的也是充满压力的以工作为主的生活。这种生活引起的家庭纠纷跟她们的男性同事一样多。 调查人员向140位年收入超过两万英镑的高级经理提了问题,发现: ——75%的人说,对工作的操心使他们晚上睡不着觉,同样多的人说,他们即使睡着了,梦中考虑的还是工作。 ——41至45岁的经理中有84%的人说,工作不时引起家庭纠纷(大于45岁和小于41岁的经理中这样说的人分别占82%和81%)。 ——65%的经理承认,他们忘记了生日或纪念日等重要日子。 ——54%的人说他们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71%的人说,他们把工作带回家干。49%的人说,他们在车上还要工作。75%的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太辛苦。 ——57%的人说,由于工作压力,他们不得不取消假日或周末。 一位经理回忆他在一次工作旅行之后到达希思罗机场的情形时说:“我的妻子和幼小的儿子到机场接我,我发现他在问我前面的所有男子:‘你是我的父亲吗?’” 另一位父亲翻遍了家里的影集,注意到任何一张合家欢中都没有他,因为每当他们照相的时候,他“可能都很忙”。
第 4 版
1. 法国新外长迪马
【路透社巴黎5月12日电】在密特朗总统竞选胜利之后,65岁的罗朗·迪马被任命为法国社会党领导的新政府的外交部长,再次出任在右派赢得1986年大选前他所担任的职务。 迪马是密特朗总统最亲密的助手之一,1971年曾帮助密特朗控制了当时已垂死的社会主义运动。在他1984年至1986年担任外长时曾是密特朗政策的忠实执行者。 他的口才和能力使他在1983年首次进入内阁时就成为政府的发言人。他在密特朗总统最近成功的连任竞选中,再次站在密特朗一边。 迪马曾是密特朗的私人律师。1986年社会党被迫下台时,他重操旧业。1987年,他是审判战时里昂盖世太保头目巴比的辩护律师之一。 在密特朗1981年获胜后,迪马在1983年进入欧洲担任欧洲事务部长前曾担任过总统的顾问。 在进入外交部之前,迪马利用他在50年代作为左翼律师为反殖事业辩护时建立起来的关系,通过谈判达成了一项使法国和利比亚答应撤出乍得北部的协议。 作为法国文化名流最喜爱的律师,他是毕加索遗嘱的执行人,在使这位艺术家最著名的油画《格尔尼卡》归还西班牙的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 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西班牙语和英语,加上他所具备的幽默感和魅力使他能够轻易地跨越分隔法国左派和右派的传统屏障。 迪马于1922年8月23日出生在利摩日,他是一个公务员的儿子。他的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参加抵抗运动被纳粹占领军枪杀,他本人也参加了抵抗运动。 战后,他在伦敦和巴黎靠当记者来为自己的大学学习提供资金。 他在巴黎律师界的生涯始于1950年。正是在这时他遇见了当时在第四共和国某届政府中担任部长的密特朗。迪马说,“我遇见了他,并决定永不离开他。”
2. 九十七岁老翁勇擒夜贼
据路透社报道,瑞典97岁退休老翁尼尔森因擒匪而成为当地镇上的英雄。 尼尔森以前是以诱捕野兽为业。他5月5日发觉盗贼欲从其浴室窗门爬入,他镇静地拿起铁钩和尖锥,迅速向盗贼喉部刺去,盗贼猝不及防,喉部受伤堕下花圃,随即就擒。
3. 美政坛新潮流-----高官辞职著书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里根政府的又一名成员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将离任,去著书立说,但估计教育部长贝内特的书将更多地着重于政策方面,较少谈论个人问题。 自1985年以来,出任教育部长的贝内特素以直言不讳著称,他5月9日说,他将在9月中旬辞职后,写一本关于美国教育体制的书。
4. 薄饼间谍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一家薄饼店,在全国有4000多家分店,这家薄饼店请了8500名13岁的小朋友做“间谍”,每两人负责一家分店,每月请他们吃一次薄饼,但条件是要写一份报告,内容是对质量和服务态度的评分。
5. 青蛙和蝎子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3日文章】题:里根讲笑话:青蛙和蝎子 美国总统里根在一个讨论国际事务的会议上说,他将设法撮合以色列和阿拉伯邻国举行和谈。 里根在答复问题时,重提一则笑话,他认为这是“很能挖苦人的笑话”。 里根说,有一只蝎子,来到河边,要求青蛙背它过河,因为蝎子不会游水。青蛙说:“嗨!要是我背你,你会刺我。”蝎子回答说:“傻瓜,要是我刺你,你死了,我也会淹死。”青蛙觉得有理,便说:“上来吧!”开始背蝎子过河。到了河中央,蝎子果然把它刺了一下。 里根接着说,青蛙和 蝎子垂死时,青蛙问蝎子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俩都将死。” 蝎子回答说:“这里是中东。” 里根说完,会上哄堂大笑,掌声四起。 回答有关中东问题时,里根说:“我们将尽量继续设法撮合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和谈。” 询以美国是否愿意同巴勒斯坦人会谈时,里根说:“是的。”他接着说,美国“原则上拒绝”同巴解接触,是因为巴解不承认以色列生存的权利。 里根说:“我们想找的是同意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一起来的巴勒斯坦领袖。”
6. 什么是「国书」
陕西师范大学延军平问:什么是国书?它的内容、作用是什么? 答:凡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通常都互派外交使节,国书是担任使馆馆长的大使或公使赴任时携带的由本国国家元首向接受国元首致送的正式文件,由本国元首签署、外交部长副署,通俗地讲就是一封介绍信。国书的内容包括:表示希望同对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通知任命某人为特命全权大使或公使,希望对方国家元首对该使节在执行外交使命时给以信赖和协助,对该使节以本国元首或政府名义所通知和陈述的一切给以信任。使节到达驻在国后,即向驻在国外交部通知自己的到达并送交国书副本,然后安排举行一次正式仪式,由使节向驻在国元首亲自递交国书正本。一般在递交国书后外交使节才能正式执行职务。但也有些国家规定使节在向驻在国外交部通知到达并送交国书副本后即视为开始执行职务。此外,有的国家使节在卸任时还要致送辞任国书,这是说明召回使节的正式通知,但一般由继任使节代递,很少由卸任使节本人递交。我国已将召回前任使节的国书与派遣新任使节的国书合并为一个国书,由新任使节递交。代办级的使节则只向驻在国外交部长递交由本国外交部长签署的介绍书。
7. 法新社认为:南非安哥拉会谈可能是南非外交转折点
【法新社开普敦5月14日电】题:布拉柴维尔会谈“可能是比勒陀利亚的转折点” 观察家们在这里说,旨在为安哥拉内战找到一个和平解决办法的南非在布拉柴维尔同安哥拉的双边会谈,对南非的大陆和国际外交来说可能是一个转折点。 这里的外交人士说,南非和安哥拉代表团昨天在刚果首都的会谈,已“使得许多事情成为可能”,虽然他们强调,要预言是否取得外交突破,还为时过早。 自从以外长博塔和国防部长马兰为首的南非代表团今天回到这里以来,这里一直没有什么正式反应。 在三个半小时会谈之后,博塔曾说,双方已同意,“南部非洲不可能有什么军事解决办法”,并指出,会谈是本着“互谅的精神”举行的。 外交人士说,这种新局面的内在因素是美国和苏联对非洲事务的影响正在不断减少,非洲国家在解决它们的分歧方面越来越自力更生和团结。 会谈是在非洲最纯洁、在这个大陆最受尊敬的左翼政权之一举行的。一些分析家们认为这样一个事实是意味深长的。 他们说,如果这个和平主动行动导致成功地解决安哥拉冲突和解决南非占领的纳米比亚问题,在非洲,其他的大门也可能向南非公开开放。 南非通讯社援引“同会谈直接有关人士”的话说,南非代表团感到在刚果比在欧美各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接待。 该通讯社说,南非人指出,在会上,很大一部分“不着边际的高调和意识形态对立”已让位于对南部非洲地区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简明而真诚的”分析。 它还说,会谈还使人看到了一种讲求实效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同苏联最近对诸如阿富汗之类的其他地区性冲突的态度是一致的”。 接近政府的人士说,除了在会上讨论的问题以外,这次会谈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会谈所举行的地点。
8. 电视催眠无痛开刀
据路透社报道,苏联一名心理治疗师通过电视向一名在500里以外的女病人催眠,使她克服对麻醉药的敏感,成功地进行了外科手术。39岁的女护士洛保芙要接受切除乳房肿块手术,但她对麻醉药十分敏感,一时未能动手术。她进了基辅一家医院后,心理治疗师通过电视向她催眠。她叫洛保芙看着荧光屏,闭上眼睛,不久她便接受了催眠。医生于是替她切除了乳房肿块,洛保芙表示感觉到手术刀在移动,但不觉痛。
9. 美拟把本年度对外武器销售额增加25%
【路透社纽约5月2日电】题:白宫打算增加对国外的武器销售 《纽约时报》今天报道,里根政府已经通知国会,它打算把对外国的武器销售额增加25%。 这家报纸援引国务院的一项机密报告说,里根政府希望在本财政年度里向33国销售价值150多亿美元的武器,这将比上个年度增加33亿美元。 这家报纸从一位国会议员那里得到的一份逐条开列的清单表明,以色列可得到价值36亿美元的武器,这使它仍然是美国武器的最大买主。
10. 酒鬼葬身酒世界
【本报讯】波兰一酒精厂工人前不久因贪酒掉进酒精罐被淹死。 波兹南“波利莫斯”酒精厂工人、38岁的斯坦尼斯瓦夫因为想过酒瘾,爬进一个容积5万升的巨大酒精罐。 罐中装的是浓度为92%的酒精。当他顺着罐内的梯子往下爬时,吸入了大量高浓度的酒精挥发蒸气,失去知觉,掉进了酒精罐里被淹死。
11. 阿富汗人用鲜花畜粪送苏军
【路透社喀布尔5月15日电】题:阿富汗人用鲜花和泥块欢送苏军(记者海伦·沃马克) 即将撤离阿富汗的苏军第一个车队从东部的贾拉拉巴德基地出发,经过叛乱分子出没的地区和尘土飞扬的平原地带,8个小时后,于15日开进喀布尔。 由300辆装甲运兵车和坦克组成的车队冒着高温穿过深谷和陡壁的时候,远处的山里发出射击声。整个路程为140公里。 在贾拉拉巴德,一群群阿富汗人向即将离去的苏军掷撒鲜花,但是也有一些人向车队中的1200名苏联军人投掷泥块和牲畜粪。这是苏联在阿富汗经历了8年半战乱的约有11.5万人的特遣部队第一批撤离阿富汗。 弗拉基米尔·波格丹诺夫中将在上午7∶30出发之前对与车队同行的20名西方记者说:“不要担心,你们会顺利到达喀布尔的。” 这些记者是在14日黄昏时分从喀布尔飞抵贾拉拉巴德的。 整整一夜,都可以听到贾拉拉巴德地区的重炮轰击声。在当地的阿富汗要人在午夜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讲话时,一枚地对地导弹落在约30米以外的地方,使在场的人大吃一惊。 波格丹诺夫提醒说,在这次撤军过程中,经过苏联人所谓的距贾拉拉巴德不远处的危险山区时将是最危险的,因为同喀布尔政权作战的穆斯林游击队已在那里严阵以待。军官们没让记者们混在苏联军队之中。记者们乘坐着装甲运兵车,被夹在撤退车队中间的苏联坦克之中。 当我们沿着两面群山耸立的道路前进时,根本不知道前面拐弯处会遇到什么麻烦。车队几次被阻在深谷之中,无法行进。山头上不时有人向我们开火,我们感到自己成了让人射击的靶子。 当车队行驶到喀布尔郊区时,军队让记者从装甲运兵车上面下来。 部队列队前进,接受阿富汗总统纳吉布拉的检阅。纳吉布拉站在14日遭到卡车炸弹爆炸(炸死16人)毁坏的现场注视着部队开过去。 在穿过萨朗隧道继续向北朝着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边界前进之前,驻贾拉拉巴德的军队将于16日同其他部队汇合,一道撤退。 苏联车队在当地时间下午3时30分到达喀布尔郊区,受到预先由军方安排的热烈欢迎,但喀布尔平民百姓几乎无一人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