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04-15
第 1 版
1. 希腊外交官和驻世界各国大使馆、领事馆十三日开始举行为期三天的罢工
合众社报道,罢工者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以及修改外交部有关驻外领事人员条例。
2. 巴拿马政府否认参与了在美霍华德空军基地发生的事件
埃菲社十二日报道,美一发言人称,十一日晚一些身着巴国防军制服的人渗入美基地,并开枪打死三名美士兵和打伤多人。巴政府十二日发表公报指责美发言人造谣,并称该事件纯属美士兵之间的误杀。
3. 竹下托伊东转交给赵紫阳李鹏的亲笔信
时事社报道,十七日将作为首相特使访华的自民党总务会长伊东拜会竹下时,首相对中国七届人大诞生的国家政府新体制表示祝贺,并分别邀请赵李尽早访日。
4. 贝尔格莱德七十七国集团国家部长会议十三日决定建立全球贸易优惠制
美联社报道,该制度旨在促进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增加该集团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例。
5. 李鹏从容不迫答记者
法新社:嘲笑“李赵分歧”谈 【法新社北京4月13日电】中国总理李鹏今天以嘲笑的口气否认他同共产党总书记赵紫阳之间有分歧,说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李在全国人代会议闭幕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某些外国报纸有这样的评论,说赵紫阳同志主张改革开放,我主张稳定经济。” 他说:“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改革开放与稳定经济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 一些分析家认为,李鹏这位在苏联受过训练的工程师和他的前任赵紫阳——大力提倡改革——之间存在着分歧。 记者问及人大会议期间北大学生贴大字报批评中国的教育政策一事。 李鹏说,学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自由。他说:“大学生的意见我们是欢迎的,他们有很多意见是正确的,对政府工作有帮助。”美联社:轻松自如谈信条 【美联社北京4月13日电】当有记者要求他谈一谈他的人生信条时,李鹏说他信仰马克思主义。他还说:“做事情不做则已,一旦要做,就要把它做到底。” 官方的翻译使用了一个比李鹏选择的中文字眼更富色彩的英文词。把李鹏的话译成他信奉“斗到底”。 李鹏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使人想起去年11月份赵紫阳被任命为党的总书记后即刻举行的记者招待会。那次记者招待会是一位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举行招待会。精神振奋的赵紫阳在大厅中走动,一面圆满地回答记者们提出的问题,一面同他们握手和碰杯。 李鹏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则比较正式。他和他的三位副总理——吴学谦、姚依林和田纪云——面对一排排记者坐在一张桌子后面。他同过去在公开场合露面时相比显得较轻松,但却拒绝回答几个问题。
6. 西德《世界报》文章:人大会堂吹来一股新鲜的风
【西德《世界报》4月13日文章】题:中国的人代会作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更新 北京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在谈论本次人代会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时,得意忘形地加了这样一个标题:《正在萌芽的民主》。在中国议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直率而活跃的辩论以及没有一项政府提案是一致通过的这一事实,在10年前确实是“简直无法想象”的,当时正从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中开始恢复过来。 开了将近三周于今天结束的七届人大会议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吹起了一股新鲜的风。代表们第一次秘密选举国家和政府的最高领导。第一次允许外国记者参加小组讨论。中国电视台也第一次现场转播每天的记者招待会,使全国的千百万家庭能直接看到。公开性和送到每家每户的一股民主气息,肯定是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赵紫阳为首的改革者的意图。 一些代表充分利用了他们新的自由空间,并猛烈批评了政府提案。象赵紫阳这样一位坚决的改革政治家以及他的指导老师邓小平是容得了这样一些意外情况和风险的。因为赵需要的党内民主不仅在于展开坦率的批评,而且还要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如果他想实现他所致力的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业的改组的话。总书记当然也希望中国议会进行的受到新闻媒介高度赞扬的初步民主练习能在各省、市、乡镇和企业中得到模仿。 这堂民主课也使人对中国议会的未来作用有所领略。过去的几天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从表示赞成的机构发展为一个喜欢辩论的机构。 以万里为首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能很快发展为中国政治中(除政治局、政府和军队外)的一个新的实力因素。这至少意味着,正开始出现某种多元制。这也许是朝民主方向迈出的一步。
7. 中国军队向职业化现代化迈进
【合众国际社北京4月13日电】高级领导人邓小平今天建议在300万人的人民解放军内恢复军衔制。解放军的军衔制是在1965年毛大搞平均主义时取消的。 新华社说,邓以强有力的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在今天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提出了这个等待已久的建议。 中国人士说,自从1979年中国同越南发生短期边境战争以来,恢复军衔是高级领导人长期讨论的一个问题。在军内正式实行军衔制的日期可能是8月1日。 1965年取消了所有的军衔,紧接着就是1966—1976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使盲目的乌托邦主义狂热席卷全中国。取消军衔的目的是企图在军内推行更符合毛泽东思想的平均主义方针。 70年代末就有人提议恢复军衔制,其目的是加强纪律,使指挥系统运转自如。 中国人士说,在军队的新等级中,除了五星将军以外,将军的等级将按美国的格式分,将军以下的军官将根据苏联模式任命。对军队的改革是邓将中国庞大的、文化水平很低的农民军队转变成比较职业化的、备有现代武器的战斗部队的努力的一部分。
8. 政体改革从“党”向“国会”前进了一步
【日本《朝日新闻》4月13日文章】题:“新人大”的背景,满足公开化的要求,改革也波及到“国会”(记者加藤千洋) 中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向国内外强调了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开端,将试图向“新人大”转换。在选举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时采用了复数候选人制、分组讨论会首次公开等“民主”和“公开化”的动向,现在为什么会出现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其背景。首先,从今年春天算起任期5年的第七届人大,按中国现在的政治潮流看,是遵循在去年秋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制定的方针和路线召开的。在党的大会上选举中央委员时首次采用差额选举和无记名秘密投票方式在人大会议上重新采用。恐怕可以认为,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的中国式政治体制改革从“党”向“国会”前进了一步。 政治的“公开化”是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以国内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为中心高涨起来的“政治要进一步增加透明度”的要求。与此同时可以认为,提出政治“公开化”的主要目的是正当更加大胆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时,对外要给人留下中国的“政治通风良好”的印象。 代表们大胆的发言,仅仅是对外的“民主化热”的放言呢?还是基于“我们不仅要听顺耳的意见,也必须要听逆耳的意见”的想法,把这些意见吸收到今后的改革政策中去呢?在谋求中国政治“民主化”固定下来这一点上是值得注意的。
9. 分析家认为:七届人大有两层重要意义
【美国《华盛顿时报》4月11日报道】题:人大对“民主”的测验没有使人感到意外(记者爱德华·尼兰发自北京) 七届人大13日将结束连续举行20天的会议,它好不容易才使自己摆脱了作为中国“橡皮图章议会”的形象。 在2883位代表中,有少数人投“反对”票,也有几个人弃权。这无疑是中国对它的民主选举情况进行的第一次有节制的测验。 为常委们举行有竞争性的选举,这是自共产党接管以来的第一次。 分析家认为,代表大会的实际意义有两层。 一、它表明邓小平班子已经牢牢控制这个国家。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将在党总书记赵紫阳和李总理的全面领导下继续进行。 二、这次“开放性”会议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要向中国群众表明他们的领导人是怎样工作的,从而加强对改革的支持,并向香港、澳门和台湾表明,中国可以实行一种形式的民主,或至少是公正。 当北京争取外国投资者参加中国沿海地区合资企业的时候,它希望向他们保证政治是稳定的。
10. 人大闭幕即景:热烈讨论到最后一天
【共同社北京4月13日电】题:人大会议最后一天讨论热烈,吹进民主化新风 “主席,我想我们应该弄清楚,在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哪些被采纳,哪些没有被采纳。”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后一天的13日还纷纷发表意见,令人感到了民主化的新风。 这一天会议开始,围绕着通过李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决议,第一个站起来提问题的是台湾籍代表刘彩品。代表们对讨论的内容能不能反映到现实政策上似乎感到不安。 香港的一位女代表对李鹏报告中的一段话表示不满。她说:“报告中讲要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这点使香港居民感到害怕。祖国不是已经表明采取一国两制、允许同资本主义共存吗?” 另外,一位代表在通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时也有意见,他说:“今天早晨才拿到草案的修正案,没有时间研究。”每当提问题的人站起来拿起话筒时,中国和外国的记者就围着会场来回跑,坐在主席台上的邓小平、赵紫阳和李鹏等最高领导人默默地注视着这种场面。不过,在通过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时,执行主席出现了失误,没有要求赞成的、反对的举手就宣布通过。当澳门代表指出来时,邓氏等人哈哈大笑。
11. 阮基石向报界发表声明:攻击我将西沙南沙划归海南省“非法”
【法新社河内4月13日电】越南今天强烈抗议中国决定把有争议的帕拉塞尔群岛和斯普拉特利群岛划归新成立的海南省。 南外长阮基石在这里向报界发表声明说,中国人大今天通过的关于把南海的这两个群岛划归海南省的决议是“完全非法的、毫无价值的”。 阮基石说:“中国企图把它对越南的帕拉塞尔群岛的非法占领合法化,企图完成它对属于越南的斯普拉特利群岛的侵占。” 阮基石在声明中说,中国人大的这项决议“严重地违反了国际法,违背了越中两国人民的利益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惯例”。 他说:“越南政府强烈谴责这种非法行径。”阮基石在声明中说,越南“再次声明它对这两个群岛拥有主权,重申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两国间的争端”。 他呼吁中国不要使用武力,不要制造有可能使目前的局势进一步恶化的任何事件。此间外交人士说,如果中国继续威胁越南驻扎在斯普拉特利群岛上的军队,河内是不能无动于衷的。
第 2 版
1. 香港《经济日报》文章:李鹏初建形象成绩如何?
【香港《经济日报》4月14日文章】题:李鹏初建形象成绩如何?(记者马妙华) 在不少国外传媒描述中,李鹏的形象是保守而严肃木讷的。不过在昨日李鹏首次以总理身份会见数百名中外记者,却异乎平常地谈笑风生,又少有地公开自己的个人身世。看来,他似乎有意为自己塑造一个新的总理形象。 记者招待会长达两个多小时。大部分问题由李鹏亲自回答。他似乎有备而来,对于一些热门问题,如关于他个人与赵紫阳的路线分歧问题和当前的经济政策等,他都表现得应付自如,言谈流畅,笑容可掬。 由于是摄记的焦点,故此,他亦好象有意鼓励闪个不停的镁光灯,动作颇多。他还趁工作人员翻译问题时,与前排记者打眼色,表示他对那记者尚未有机会发问“实在没有办法”时,显得亲切调皮。最后他特许记者多发问三条问题,更赢得国内记者一片掌声。他更一度被记者逗得仰首大笑。这些都是前所未见的,可惜当晚中央电视台只播出他一派严肃的片段,以上精彩部分均与观众无缘。 不过,对于一些他似乎没有准备的问题,他就显得一派严肃,语调强硬和决绝。例如有记者代一位冤案受害人发问问题时,他回答:“我不知道你在什么位置可代表他发问?”,又例如记者指有位“台湾要人”表示台湾有兴趣参与中国沿海地区发展后,李鹏一开首便说:“我不知你指那个台湾要人是谁。”又有一位内地记者问及如何处理人大代表的意见时,李鹏说这是人大常委的职责,“我没有必要回答。”虽然他在回答后通常都报上微笑,但台下记者对这些答案不无微词。 一位美国记者在会后表示,她也感到李鹏试图在传播媒介心目中建立一个较新形象。他成功地回答了一些难度甚高的问题。不过,她强调形象建立不在于一个记者招待会,而在于政绩。
2. 将对所有体制结构造成重大冲击
【香港《华侨日报》4月10日文章】题:受瞩目的中国企业法(作者 李学明) 研订多年未有结论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草案)”历时经4个年度“马拉松式”的讨论审议,显然内容涉及到许多敏感问题。 这部企业法触及的内容,相当深刻和广泛,包括明确企业的法律地位、责任、权限、领导体制,触及企业的合法权益,触及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以及企业内部行政与党组织、工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当然也触及到商品生产、销售和人事权、管理权及工资分配等复杂问题。 在长期认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法统”观念下,要敢于作深刻改革,确实需要取得共识。经4年的“马拉松”审议中,分歧集中在敏感的问题: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发展商品生产按国家计划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企业内党政分开,是党委书记“独揽大权”还是实行有专业才能的厂长负责制;还有实行按劳分配外能否配合其他分配方式等。在少数教条主义者眼里,这样大胆的改革简直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这正是草案拖延4年的原因。 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理论和重新认识国情的总方针,为经济加快和深化体制改革增添了新动力,尤其是对党政分开、改善党的领导等问题都作了原则的规定。十三大的决议和精神,也真正成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草案)”面世的催生婆。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大法。另一个法就是“企业破产法”。“企业法”和“破产法”的制订与实施无疑将对中国的所有体制结构造成重大冲击,其后果将在日后逐渐显露出来。
3. 印度将从美国购买粮食
印度官员正与美农业部谈判购买粮食问题,据印度人士说,这次谈判可能达成向美购买大批小麦的协议。
4. 阿根廷肉类出口下降
路透社报道,阿根廷今年头两个月肉类出口减少一千多吨,达到三万八千多吨,肉类中主要是牛肉,其次为马肉。
5. 印尼呼吁产油国控制石油产量
印尼呼吁产油国及非产油国一道控制石油产量以保持油价,他希望欧佩克把日产量减少五十万桶,其它产油国减少二十万桶。
6. 日本兴办洗衣服务业务
日本一家私人服务公司经理说,公务繁忙的单身汉、大学生可以把每天脱下的内衣装在门上的纸袋内,由他们负责洗熨,每周收费十二美元。
7. 巴西考虑出口大米
巴西官员说,他们每年生产约一千一百万吨大米,国内消费不足一千万吨,因此略有出口,目前就有三百万吨出口能力。
8. 印尼外国投资增加
据路透社报道,今年头一季度印尼外资 即达十八亿美元,已超出去年全年外来投资总额。
9. 台湾领队谈对复旦学生的印象
【台湾《中国时报》4月12日报道】(记者徐宗懋发自新加坡)以下是台湾大学领队苏玉龙在赛后接受记者访谈的内容摘要。 问:你对复旦大学学生的印象如何? 答:比起我以前对文革时期的年轻人的认识来说,他们可以说好太多了。至少他们敢面对问题。他们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不过他们至少有一种面对问题的态度。 问:你跟复旦学生聊过任何政治和经济的问题吗? 答:政治比较少,我们聊过经济问题,一般说来,他们对改善人民生活的志向很高。 问:你觉得他们是用功优秀的学生吗? 答:他们绝对是非常优秀用功的学生,而且学养丰富和勇于表现自己。 问:这次两岸年轻人的交流有没有在中国未来的统一上产生启发的意义? 答:有,我想目前看见的一条较好、较光明的趋向。 问:你觉得两岸青年的共同之处在哪里? 答:他们对现实都采用批判的态度,实事求是,对改善现状有热切的希望。 问:你认为这可能是未来中国统一的基础吗? 答:基本上,他们拥有的都是年轻人的特质,谈统一需要很多东西的配合,不过我希望年轻人的优点应该保存下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努力。 问:回国之后你会就这次经验向学校提出今后类似交流应有的基本认识吗? 答:当然,我会这么做。
10. 一些美籍华裔学者受到联邦调查局监视
【本报讯】一位访美归来的读者最近写信给本报说,他在美国遇到一些美籍华裔学者或科学家,谈起他们经常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监视。 某大学一位教授说,近年来他多次往返中国。几乎每次从中国回来,联邦调查局就有人找上门来,他十分恼火,不得不首先声明,如果联邦调查局正式向他调查,他有权录音。从此以后,这些人才不敢轻易上门找他。 另一所大学的一位教授也有同感,他说,他每次从中国回来,联邦调查局人员就登门询问。于是,他不得不采取由他的女秘书当场作记录的办法,以便日后有见证材料和证人。他说,他知道他的信件、电话机完全有被检查或窃听的可能,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在大陆的活动,联邦调查局竟然也了解,这使他感到奇怪。 还有一位教授说,只要他回国一次,联邦调查局的人准会问他为何要一次又一次去大陆。他的回答是,中国是他的根,他是为寻根去的。 有一位教授谈到大陆一些单位和个人常常为了出国访问或出国留学,直接来信、打电话、拍电报找他,弄得他不能安宁。他说,他自己已经承担了4名教师、学生来美留学的经济担保,他的哥哥、弟弟也承担了4名经济担保。现在他已复印了一个答复信件,说他已承担了4名经济担保,根据规定不能再承担了。
11. 大陆亲人可继承在台老兵遗产
【中央社台北4月12日电】在台荣民死亡后,大陆亲人是否可以继承遗产?内政部等单位表示,只要向有关单位提出合法证明,就可以继承。 自从政府开放大陆探亲后,海峡两岸接触日渐频繁,所产生的问题,如婚姻、债权等也不断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内政部日前邀集法务部、财政部、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侨务委员会、省市政府地政处等单位,先就有关荣民遗产问题进行研商。 对于荣民死亡后,大陆亲人是否可以提出继承遗产的申请,会中初步决定,如荣民死亡后,没有大陆亲人申请继承遗产,退辅会将依“退除役官兵死亡遗产办法”为荣民代管遗产;若大陆亲人申请继承遗产,可以向内政部地政司、红十字会、侨委会等有关单位提出合法证明,即可继承。
12. 复旦活泼幽默 台大温文尔雅
【台湾《联合报》4月12日报道】(特派记者张丽伽发自新加坡)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台大学生,在大决赛里以2票对5票落居第2名。辩论会常驻评判谢雪华却认为,不客气地说,两队的最后决战都未能完全说服评判团,彼此交锋状况不算尽如人意。 台大4位辩士在决赛中显得十分紧张,原本擅于守住“城堡”的长处没有充分发挥,因急于应付对方不断抛来的烫手山芋,反而无法完整呈现自己对“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的理论架构。随队裁判叶庆炳教授说,台大队想“换个方式作战”,不料,复旦队的密集火力使他们应接不暇,在自由辩论时掌握时间不当,让台下的领队苏玉龙与叶教授觉得“苗头不对”,紧张不已。 苏玉龙说,复旦队反应快、攻击力强,但辩论内容“华而不实”。香港中文大学辩论员孙坚则表示,反方“盛气凌人”,容易讨好。谢雪华在讲评时也指出,台大“大概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表现温文尔雅”,不如复旦“活泼、斗志高昂”。 复旦随队评判兼教练王沪宁认为,两队赛前的“君子协定”,多少限制了彼此的发挥。因为,谈论儒家思想,很难不涉及政治、社会及意识形态。 对于青年学生唇枪舌剑,现场的观众也十分投入。部分各有拥护者的观战者,不断在比赛过程中私下批评“敌方”表现欠佳,一副“大人比小孩更紧张”的模样。 评判团对台大队的总评语是:理论比例子多,谈理想过于抽象。若能具体举例,则更具说服力。在表现技巧上,是以温文尔雅的姿态出现。 对于复旦队的评语是例子比理论多,若能在立论上再加落实,将有更好的表现。复旦队在技巧上,表现出活泼幽默的一面,同时斗志高昂,能引起听众共鸣。
13. 台湾黄金市场看好
台报说,台黄金进口数量已大到足以影响国际金价的程度。几家在台的日商社正计划积极介入台湾黄金市场。
14. 新加坡报纸说:复旦台大辨论精采绝伦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12日报道】昨晚的大决赛,正方台大与反方复大,都对儒家思想了如指掌,复大的顾刚和李光斗,台大的毛仁杰和石世豪,信手拈来都是有关孔孟的语录和典故,而且不但能够说,也解释得头头是道。在自由辩论时间里,双方短兵相接,毛仁杰和顾刚刀来剑往,以儒家学说互相诘难,精采绝伦。 复大昨晚排出的阵容是:罗洁、顾刚、鲍勇剑和李光斗,资历最深、有“秘密武器”之称的吕巍反而收起不用。复大领队伍贻康教授解释说,以李光斗换吕巍,是因为李光斗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较深,基础更深厚。李光斗昨晚表现稳重,反应快,被评判列为昨晚三位杰出辩论员之一。
15. 传台当局拟放宽大陆民众赴台限制
【台湾《联合报》4月12日报道】内政部官员昨天表示,为因应政府大陆政策的重新拟订,决策阶层刻正审慎考虑透过研修国安法及其施行细则的方式,适度开放大陆民众来台。但至少须受三个原则限制:(一)限于无安全顾虑,且不在中共内部担任党政职务的一般民众;(二)在一定期间内进来的人数要作限制;(三)限制停留期限。 据了解,政府目前已原则同意采个案处理,优先开放大陆海外留学生、知名学人来台参观访问。但此一开放措施,应俟七月执政党“十三全”大会结束、新大陆政策检讨确定后才执行。
第 3 版
1. 苏成立国家「自然」科研生产中心
「自然」科研生产中心塔斯社四月十日报道,该中心的任务是借助「宇宙」系列卫星和宇航员的工作,为苏联国民经济提供研究自然资源的宇宙信息,并已开始同外国建立贸易关系。
2. 委内瑞拉医生为震擅麻痹症患者成功地做了世界第一例脑细胞培养物移植手术
埃菲社四月五日报道,这种培养物是胎儿细胞中叫做L—度巴的物质。
3. 探测海底矿藏的声纳装置
塔斯社四月八日报道,苏联科学院海洋学研究所研制的这种装置,可从船上直接测量海底铁锰结核储量、形状和成分。
4. 美科学家开始对太平洋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连续调查
美国《商务部新闻》四月七日报道,这项调查是为进一步了解太平洋在影响全球气候方面所起的作用。
5. 美国新一代神童
【美国《读者文摘》四月号文章】题:美国新一代神童 他们有些是从战乱国家逃来的难民,有些是到美国来追求较好生活的稳定中产阶级人士的子女。另外,有许多则是在美国出生、父母为移民的青少年。 不管他们来自何方,这些大半原籍中国、南朝鲜、印度和中南半岛的亚裔美籍青年,都正在教育方面为其他美国青年树立模范,并在全国各优良学府中崭露头角。 不论用什么教育标准衡量,亚裔美籍青年的水平都很高。在大学入学试“学能测验”中的数学部分,他们所得的分数高于平均数,而根据一项对圣地亚哥地区学生的综合调查,他们在中学各级的平均分数,亦高于其他种族的同级学生。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卡根试图说明为什么有这样多亚裔美籍学生获得如此杰出的成就,结果提出了这个简单的答案:“直截了当地说,他们比较用功。” 一般有成就的亚裔美籍学生,都把功劳归于父母的影响,因为,他们的父母都坚决要自己的子女充分利用美国教育制度所提供的机会。对许多父母来说,个人的牺牲往往在所难免。去年秋天进入哈佛大学的达拉斯市19岁青年朴泰善,从数学到小提琴样样都出类拔萃。他21岁的哥哥朴泰真,现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学。1970年他们全家移居美国时,他们的父母就决心要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这两个孩子的父亲放弃了他在南朝鲜某大学的德国文学教授职位,但由于在美国找不到学术性的工作,最后只好做油漆房屋的工人。 许多亚裔美籍人在他们原来的国家中,都是受过教育的精英分子,因此他们子女的成绩似乎特别好。 可是,有些为人父母的难民未受过高深教育,而其子女却有卓越成就,那又如何解释呢?有一种说法是:亚洲人确实比其他种族聪明。赞同此一说法的是柏克莱加州大学一位引起争论的教育心理学家简森。他坚持说,有亚洲背景的儿童,其智商平均比白种儿童高大约十点,而且,他还认为亚洲人和白种人在智力成熟速度上,有“遗传上的差异”。 大多数研究人员都不相信天生优越的说法。但许多人却认为亚洲文化中确有一种促进成功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可能就是强调家庭价值和重视教育的儒家思想。芝加哥市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家陈融说,从一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南朝鲜和越南等地来的移民,表现最为出色。他说:“儒家思想激励人们勤奋向上,争取出人头地,以及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亚裔美籍人的优异表现,也引起了憎恨和紧张。“以暴力、恶意破坏、骚扰、恫吓手段施行的反亚洲人活动,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美国民权委员会在1986年说。在城市旧区的学校中,这种情况尤其猖獗。在亚裔美籍人中的积极行动分子看来,最严重的歧视迹象之一,就是他们认为一些著名大学已设立了新生录取配额。“如果你是亚裔美籍学生而申请进入哈佛大学,那你获得录取的机会便最低,”在波士顿市马萨诸塞大学担任指导亚裔美籍学生研究工作的江念祖说。胡佛研究所(设于史丹福大学的一个保守派智囊机构)的高级研究员邦赛尔说,他发现史丹福、哈佛、普林斯顿和布朗等大学在录取新生政策上,有歧视亚裔美籍学生的迹象。 芝加哥的调查结果发现,第三代的亚裔学生已逐渐与美国生活的主流混合,不但学业成绩降低,而且对功课也没有那样大的兴趣。
6. 墨西哥从化工废液中提取碱取得成功
据墨西哥报纸最近报道,墨西哥专家发现,在高温下可以从化工废液中提取碱,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尝试。
7. 金融新闻的历史与影响(完)
那些拥有最活跃的金融报纸的国家都拥有庞大的金融业,如英国。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在全世界发行200万份)以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芝加哥论坛报》和《洛杉矶时报》的商业版都刊登许多详尽的、很有见地的文章。一些金融记者也很有名气,并在联邦政府和财政部内受到尊敬。但是在金融记者中,很少有人具有美国一些主要政治评论家或专栏作家那样大的影响力。 欧洲大陆最著名的金融评论出现在瑞士这是毫不奇怪的,这个国家的大部分生活来源是靠用其他人的钱进行投资。瑞士《新苏黎世报》经常刊登一些有关经济事件或问题的详尽的长篇文章,这些文章的权威性在其他地方的日报上是罕见的。它的金融记者们似乎在货币理论上总是有一些主张,并且在年龄上至少比他们的英国同行大10岁。可能是因为西德的资本市场相对来说对它的工业不是很重要,因此它的报纸不把它们的金融版面称为“金融”,而是称为“商业”或“经济”。象《法兰克福汇报》这样一些报纸都把这类版面起名为商业版,或者有时叫经济版,表明更多地是强调工业和贸易,而不是货币和投资,虽然这些版面也刊登一些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报道文章。法国还有待于发扬出版独立的金融报纸的传统。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财政部有意识地作出了努力,鼓励金融和经济报纸的发展,以此作为设法使巴黎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所作努力的一部分。1908年创办的《回声报》已经成为一份严肃的商业日报。《费加罗报》和《世界报》现在每周都有经济副刊,《新经济学家》周刊经常讨论经济政策;《发展》月刊至少在表面上与美国的《幸福》杂志相仿。 要想成为最富的人,那就请在金融报刊上刊登广告吧!在每一个国家里,金融出版物在上层社会读者比例往往最高。世界上最成功的几家国际性报刊,比如《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以及你现在阅读的本刊(即《经济学家》周刊),用了许多或者甚至大多数版面刊登金融新闻和评论。 正是因为金融广告非常有利可图,一般报纸编辑都同意和新闻在一起刊登广告,即使他们的读者可能更喜欢看体育版新闻和戏剧评论。英国一家典型的高质量报纸的金融广告收入或许占了其广告收入的1/5,而经常看其金融版的人或许只占其读者的1/10。 英国报纸作了很多努力,扩大金融广告收入和金融报道读者比例。当互助基金1966年激增达到最高点时,《泰晤士报》被汤姆森接管,他立即把金融报道划为单独的一部分。新出版的《独立报》用其约1/6的版面报道金融和工业情况。 (完)
8. 吉永小百合主演第一百部影片
【日本《朝日新闻》3月12日文章】题:吉永小百合主演第100部影片《仙鹤》 纪念吉永小百合主演第100部影片的作品《仙鹤》(市川昆导演)日前已开拍。拥有30多年艺术生涯的吉永对记者讲了心里话。她说:“想当初这条路并不是我自己选择的,有时也感到厌烦,但现在我认为当演员是最好的。每次都能扮演不同类型的人物,是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工作。” 据说为了这次吉永第100部影片纪念,各影片公司共提出了30多部拍摄计划。结果,以日本各地流传的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仙鹤报恩》为素材的这部作品被选上了。 吉永小百合是我国现在能够自己挑选脚本的为数不多的明星演员。 1959年,14岁的小百合在《呼唤清晨的口笛》中作为配角在电影界崭露头角。此后作为日活电影公司青春明星一直活跃在影坛,仅在日活公司就拍摄了近80部影片。她拍片最多时一年竟拍了16部。 吉永在离开日活公司之后,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即1980年在森谷司郎导演的影片《动乱》中担任了女主角,重新发现了拍电影的乐趣。后来在1982年她又参加了由市川昆导演的《细雪》的拍摄。她说通过拍摄这部影片“了解了演戏的乐趣”。 在《仙鹤》这部影片中,吉永扮演仙鹤的化身。吉永说:“扮演年轻人的角色,《仙鹤》是最后一个。今后更多的是要扮演与实际年龄相当的角色。” 吉永小百合到13日就满43岁了。
9. 日缩短工作时间所面临的问题
【德新社东京3月30日电】题:日本缩短工作时间后存在的问题 从4月1日起,日本工人的工作时间将缩短,从而结束了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周48小时的工作制。这次缩短工作时间的尝试是为了给工人更多的空闲时间。但在工人能真正从这一新的制度中获益之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修改后的劳工标准法从4月1日起生效。它把每周工作时间缩短到46小时,3年以后再缩短到44小时。到90年代后期将建立每周40小时的工作制。 《读卖日本新闻》发表评论说,尽管日本向一周40小时工作制迈出了第一步,但它在这方面比西方国家仍然落后一大截。比如在西德,公职人员一周的工作时间已缩短到39小时。 这家报纸说“较小的公司企业仍觉得缩短工时有困难。它们的母公司可以缩短工时,但如果承包商星期五接活而要在下星期一交货,就无法缩短工时。” 尽管全国都努力缩短工时,但从去年秋季开始的经济复苏已造成了不断地增加加班时间,并且已达到了以前高增长率时期的水平。 此外,有很多雇员尽管“生病或是很累”,也要坚持上班,唯恐失去提升的机会。
10. 饭后稍卧有益健康
【台湾《联合报》3月22日文章】常听人说:“吃完饭睡觉会变成猪。”意思是怕人变懒散、变肥了,其实饭后舒舒服服地休息对身体才好。 当胃部处于满腹的状态而运动时,不只消化不好,对胃部来说也危险万分。食物装得满满的胃袋,如有外力加于腹部,将造成危险。 当体内进行消化吸收时,全身的血液就流进消化器。从胃进入肠的食物,由小肠壁吸收,且经血液将营养物运送至内脏,走向肝脏,这时肝脏的血液流动趋盛。 吃过饭想睡觉,是因为血液流动的关系,原因在脑部的血液循环趋于迟钝,故饭后横倒身子,对身体其实是个好法子。
11. 午睡可使您延年益寿
【巴拿马《新闻报》文章】午睡和健康尤其是和心脏关系如何,一直是专家和心脏病患者关注的问题。 厄瓜多尔北部比尔卡班巴山谷,海拔3000多米,居民不是素食者,喜欢喝大量酸奶,多数不看报,不看电视,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许多人天天坚持午睡,因而成了世界上寿命最长者。 英国科学家特别研究了午睡的长远效果及其对心脏的影响。他们发现,坚持午睡半小时以上,能使人的冠状动脉得到休息,可减少心脏病发作的可能,午睡时间再长一些,发病率就更低。如果做不到天天午睡,每周末午后美美睡一觉或平时坚持散步来消除紧张心情也很有益。 赤道国家和地中海国家人民有午睡习惯,心脏病患者大大少于欧洲北部和中部地区。
12. 二十一世纪始于何时?
【《洛杉矶时报》3月14日文章】(记者 杰克·史密斯)当我再次提笔写20世纪将于何时结束时我感到犹豫不决,因为我觉得,几乎每一个活到那个时候的人都会在1999年12月31日夜晚庆祝“两个世纪的交替”,尽管下一个世纪要再过整整一年才会开始。 21世纪要到2001年1月1日才会开始。 10年构成一个年代,100年构成一个世纪。第一个年代于公元10年12月31日结束,第一个世纪于公元100年12月31日结束。世纪永远于00年结束,新世纪永远于01年开始。 有人要我指出我的论点的出处。我的论点出自《世界年鉴》:“一个世纪由连续的100个日历年组成。第一个世纪是从第一年开始到第100年年底结束。20世纪由1901年至2000年的100年组成,将于2000年12月31日结束。21世纪将于2001年1月1日开始。”
第 4 版
1. 意大利新总理德米塔
【美联社罗马4月13日电】题:意大利新总理奇里亚科·德米塔 新就任的意大利48届新总理奇里亚科·德米塔总是衣着得体。他1928年2月2日生于意大利南部小城镇努斯科的一位裁缝之家。 德米塔曾在米兰的教会大学学法律。50年代,他加入了天民党。1963年,他首次当选为意大利众议院议员。德米塔曾任第一届鲁莫尔政府内政部副部长,第四届、第五届鲁莫尔政府工业部长、外贸部长。1982年,他在天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政治书记。 德米塔被认为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公开表示要把他国家的政治体制逐步变为西方民主政体。他的一位法律顾问说,他的一个目标就是“要使意大利的体制现代化,使它更接近西方民主体制。” 在国际事务上,德米塔要求继续同北约保持紧密的关系。 他对超级大国继续进行削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谈判表示支持。但他反对削弱西方国家安全的行为。 德米塔是一个工作起来不知疲倦的人,尽管如此,他与妻子和儿女之间的感情笃深,家庭生活美满。
2. 十天女婴四易“母亲”
据埃菲社报道,一个墨西哥女婴才出生10天,已“易母”四次,这个可怜的婴儿甚至还将被带到美国,卖给另一个买主。 这个女婴的母亲因生活所迫,以不到10美元的身价将她卖给了“第二个母亲”,而此人又以双倍的价格将她贩卖给了“第三个母亲”,这个人又以5倍的价钱把她卖给了“第四个母亲”,这个“母亲”正准备以高出一倍的身价将她转卖到美国去。
3. 总理超速 行车受罚
据路透社报道,根据法院误寄给另一个人的文件,新西兰总理朗伊因开车超速,被罚款285新西兰元(185美元)。 那人将文件送到了奥克兰的一家电台,此事遂大白于天下。 法院官员后来说,那些文件是真的。 文件中有一份朗伊的罚款收据,还附有一张通知单,说他3月3日在限定时速的地区车速超过每小时50公里。
4. 人未死 登讣告
据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一名新加坡青年,明明还活在世上,但却于4月5日通过报章的讣告,向亲友宣布自己的“死讯”。” 32岁的彭观敏确有满腹难言的隐衷,婚姻的失意、生意的失败,使他受了很大刺激,几次割动脉或企图跳楼,都被人救起,后来,他听祖母说起,他的家族排行老四历来多难,于是恳求母亲在报上刊登他的讣告,他打算选个吉日,换上新名,改换排行,希望以此摆脱自己的命运之苦。
5. 美国选“猪总统”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赛猪及猪总统预选上,“马萨诸塞州长社卡基斯”名列榜首。 那头代表社卡基斯的猪是戴金黄色的丝带的,它在布朗县的竞技场击败了另三头“民主党”的猪及它的“共和党”对手“罗伯逊”。现时角逐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共和党电视传道人也叫“罗伯逊”。 今次的赛猪是由威斯康星公共服务公司赞助。椭圆形的赛道铺上木屑,有六头猪参加比赛,每头均冠上总统候选人的名字。比赛由索克市黑鹰岭农场的伊森林夫妇及他们的儿子杰夫主持。 同一天,在威斯康星州的真的总统预选中,杜卡基斯和布什分别击败了自己党内的对手。
6. 苏撤军后将监视阿富汗事态
【路透社伦敦4月13日电】一位克里姆林宫高级顾问今天说,在莫斯科下月撤军后,它将密切监视阿富汗事态,但是他认为莫斯科不会再度对那里进行干预。 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政策顾问叶夫根尼·戈尔巴乔夫在伦敦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本周达成的关于苏联撤军的协议应当成为缓和其他地区紧张局势的样板。 记者问他,如果由于那里继续发生内战而出现一个敌视克里姆林宫的政府的话,莫斯科是否又会把军队派回阿富汗,他回答说:“我认为我们今后不会再把军队派回阿富汗。” 他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那里可能建立某个反苏政府。但是我认为通过一个联合政府上台的那些人不可能是反苏的。” 苏联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所所长普里马科夫说:“我们从阿富汗局势吸取了一些教训,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教训。”
7. 菲律宾军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
【路透社马尼拉4月13日电】菲律宾军队处于红色戒备状态,这是最高的战备状态,因为马尼拉在科拉松·阿基诺总统出国访问前夕盛传叛乱分子搞计划中的政变企图。武装部队首脑德比利亚将军今天宣布,他能够对付任何威胁,但提醒军人在科·阿基诺启程前往中国的前夕保持警惕。 德比利亚说,军方在科·阿基诺明天早晨启程时将实行红色戒备,但对有消息说本月早些时候逃跑的军队叛乱分子正准备发动进攻一事轻描淡写。 德比利亚在首都的一个陆军兵营对聚集起来的700名军人说:“兵营和整个马尼拉地区人们谈论即将出现一次破坏稳定的行动。我并不真正相信,但是我们必须作好准备。” 这次4天的访问是科·阿基诺一年半以来第一次敢于离开菲律宾。官员们说,这次访问旨在向世界表明,她是安全地掌握控制权的,尽管不断地有政变谣传。 【路透社马尼拉4月12日电】政府今天说,一次意见调查表明,76%的菲律宾人赞成科·阿基诺使用紧急状态权力,包括戒严法。 政府说,64%的人同意给予军人额外的权力,包括对颠覆分子嫌疑犯进行长期拘留,以制止日益增加的共产党叛乱活动。 【路透社马尼拉4月12日电】菲律宾高级军事领导人12日会见科拉松·阿基诺总统,保证要在她离开菲律宾前去中国和香港进行4天访问期间捍卫她的政府。 由于科·阿基诺准备14日离开菲律宾进行对中国的访问,她把武装部队参谋长德比利亚将军和陆、海,空军以及保安部队的司令召集在一起开会。 此间人们广泛地表示担心军队中的反叛分子可能在科 ·阿基诺不在国内的时候发动政变。 这些担心是由反叛分子奥纳桑上校4月2日从监禁他的一艘船逃跑引起的。 德比利亚在会见科·阿基诺之后说:“武装部队准备应付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我们有能力维持我国人民和我们国家的安全。” 军方还调动了一支由2000名士兵组成的反恐怖旅,以保护马尼拉免遭右翼和左翼反叛分子的袭击。5架武装直升机在首都马尼拉待命。 阿达莱姆认为奥纳桑发出的主要威胁不屑一顾,但是他说,他不排除在首都发生一些零星小规模袭击的可能性。 反叛军官奥纳桑已经躲过10天的追捕。军方发言人说,他们相信他现在在马尼拉,他在马尼拉可以同他的支持者和新闻媒介保持接触。
8. 老虎视力衰退 戴上隐形眼镜
据埃菲社报道,哥伦比亚马特加尼亚动物园的兽医,最近给一只孟加拉虎装了一只隐形眼镜。 这只虎叫「山姆」,年近三十,是世界上最老的饲养虎。山姆由于左眼散光和患白内障,视力明显减退,兽医为他装了一只直径为二十四毫米的隐形眼镜,屈光度为二点五。手术很成功,山姆术后胃口很好,睡得也很香,据兽医说,每周必须取出一次眼镜,进行消毒。
9. 美官员认为阿富汗战争远未结束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4月13日电】美国将充当规定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日内瓦协议的保证国,但是穆斯林反叛力量可能不会放下武器。 国务卿乔治·舒尔茨定于今天离开华盛顿前往日内瓦,在那里他将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会合。14日,他们将作出保证,由他们两国充当这项由联合国调停达成的解决办法的保证国。 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达成的这项解决办法中,苏联答应从5月15日开始从阿富汗撤走他们的11.5万占领军,到明年2月份全部撤完。 但是,穆斯林反叛力量已发誓不理会这项协议,因为他们被排除在日内瓦谈判之外。因此,美国官员认为,这场打了8年之久的战争还远未结束。 美国将继续向阿富汗反叛力量提供武器,提供的数量将以苏联向喀布尔政府运送的武器为尺度。 事实上,驻巴基斯坦的外交官们本周说,虽然自上周宣布达成协议以来,战斗的规模已经明显下降了,但是,据报道在阿富汗将近三分之一的省份里仍然有战斗。 包括舒尔茨在内的美国官员认为,撇开外界的影响不谈,在近代和古代阿富汗历史上没有任何材料表明在这个贫瘠、多山的内陆国家进行的战斗,会因为在瑞士签署四个文件而停止下来。 阿富汗有1000多个反叛组织,有时候对互相争斗 的兴趣更甚于同苏联军队作战。在巴基斯坦有300多万阿富汗难民,在伊朗还有150万难民,他们要返回家园,很可能一心要进行复仇。 因此,美国官员们预计阿富汗会长期动乱不定,1979年苏联人犯大错误时就已存在的那种政治斗争和宗教斗争将长期混杂在一起。
10. 莫斯科人欢迎政府从阿撤军
【法新社莫斯科4月13日电】14日在日内瓦将要签字的阿富汗协议,将能使苏联摆脱一场被苏联人民认为是“祸害”的冲突和树立寻求和平的新形象。外交界人士说,尽管协议签字是件大事,但官方的宣传工具几乎没有发表任何评论。这一迹象表明莫斯科难以把这种不大光荣的结局说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 在莫斯科市中心随便询问的几位行人表示支持政府的立场:苏联是应“喀布尔政府的要求”进行军事干预的,苏联军队回国是“正常的”,“如果阿富汗希望这样做的话”。 在私下的交谈中,反应都是积极的。一位莫斯科人说,“人们知道在那里死了许多人”。他说:“母亲们能见到她们的孩子将多么高兴。我们本来就不该去那里作战。”
11. 炮火下的德黑兰
【法国《快报》周刊4月8日一期文章】题:德黑兰:炮火下的一个月 自从伊朗和伊拉克2月29日举世瞩目地恢复了“袭城战”以来,伊拉克已向德黑兰发射了100多枚地对地导弹。仅3月上半月,伤亡人数据估计达3900人。 在几周之中,有1000万居民的德黑兰已变成了一座空城。今天,它只有400万居民。然而,这并不能扰乱霍梅尼的平静。某一天,革命领袖在接见烈士家属时,背诵他的信条:“伊朗人民并不怕伊拉克的导弹。他们顶得住并且蔑视它们。”但这并不能阻止政府机关的大部分工作人员作“技术性休假”和首都的中小学停课。 这种前所未有的大逃亡不能不产生后果。第一个后果是革命卫队的巡逻队消失了。负责维护“伊马姆路线”的伊斯兰秩序的卫士们不见了。在街道上,人们再也看不到那些“扎赫拉”(是指重新成为什叶派贞女的先前的妓女)突击队。这些突击队坚决打击涂口红、抹指甲油的资产阶级妇女。另一个后果是,由于没有顾客,食品的价格’下跌。唯有小偷此刻最为开心。他们将没人住的公寓洗劫一空。 这样的情况还将持续多久呢?伊拉克的参谋部回答说:“我们发誓要把伊朗的城市变为一堆瓦砾。”德黑兰的老先知则说:“敌人不可能明白什么是伊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