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11-19

第 1 版

1. 菲律宾八月政变头子奥纳桑的一名高级助手十七日向政府投降

据菲空军发言人说,他透露奥纳桑企图破坏下月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

2. 阿拉伯国家准备通过谈判同以色列实现和平

据路透社报道,埃及前总理哈利勒十七日还说,上周阿拉伯首脑会议允许同埃及复交的实质是要同以色列谈和。

3. 哥伦比亚又派兵到南朝鲜

据汉城《朝鲜日报》十四日报道,朝鲜停战后,哥于一九五五年撤走了驻南朝鲜军队。今年十一月十三日,哥又派少数兵力进驻南朝鲜,归属联合国军司令部。

4. 密特朗承认他知道法一公司向伊朗出售武器

据美联社报道,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保持了两个星期的沉默后,于十六日承认法国的吕歇尔公司可能非法向伊朗出售了武器。但他发誓说,社会党没有收到任何出售武器所得的钱。

5. 南斯拉夫将出版第一家私人报纸

据南《政治报》十七治日报道,曾在影视界工作过的佐伊季奇申请个人办《小经济报》已获批准。他说,办报的宗旨是促进小经济的发展而不谈政治问题。该报将于明年二月问世,发行十万份。

6. 西班牙官方近五个月没收了六万公斤毒品

据西官方人士十七日说,在缉毒斗争中逮捕了八千五百多人。其中有一千八百多名外籍人。

7. 斯里兰卡在四年种族战争中损失严重

世界银行十七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至少有七千人丧生和遭受了二十多亿美元的损失。

8. 希腊外长十七日前往阿尔巴尼亚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

法新社说,这表明两国双边关系出现正常化势头。

9. 十一亿人民的董事长

【美国《纽约时报》11月14日文章】题:赵紫阳谈毛和中国的前途(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发自北京)    赵紫阳成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三天之后,在紫禁城中南海领导人居住的地方举行的午宴上,表情轻松,并谈到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是怎样坚持“在我头脑糊涂之前”退下来的。    赵先生把邓先生及他本人采取的务实的做法同毛泽东执政的最后19年的状况作了对比。他说,党的缔造者毛泽东完全不了解真实情况。赵是一位严肃认真的务实派,    的外形和他的言谈,都象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确实是一位董事长:一个有11亿(而且人口仍在增长)人民的董事长。他毫不掩饰他和他的新的党的领导班子面临的问题,但是他坚持认为,中国已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将达到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目标。尽管如此,他承认,要达到象美国这样先进国家的水平,可能要100年的时间。赵先生富有朝气。同他约见的日程排得很满。任何一位党的书记都没有接见过一位外国记者,他们担任工作后几乎无暇他顾。但赵的风格是,他有强烈的公共关系的意识。    同赵共进午餐的气氛是一本正经的。这种午餐可以在曼哈顿南端一家大公司的私人午餐室中举行。菜好,但量少,对饭菜给予极少的注意,很少讲笑话,交谈的重要的事情是有关中国现代化的问题。    赵说,他曾同邓就邓退休问题发生了一次争论。邓坚决说:“正是由于我的头脑还清楚,所以我才要现在退下来。”    赵刻画的毛的形象就大不一样了。赵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毛一直相信,他关于世界的看法是正确的。”赵说,由于毛拒不走出中南海住所,由于他接受一些同事向他提供的报告(这些人挑选报告的标准是拣毛想要听的东西告诉他),毛晚年完全不了解真实情况,而且根本不知道中国已到了灾难的边缘。    赵当时是知道真实情况的。他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党的工作者悄悄地鼓励采取一些做法,这些做法现在导致了中国广大农村的繁荣。他们不得不以“田间管理监督制”这样荒唐可笑的名称来掩盖他们的做法,因为如果毛发现了的话,他会禁止这样做的。    他承认,中国的前面仍有许多困难。鉴于中国是从一个很差的经济基础上开始的,这是可以预料得到的。赵说,在党的高层中并不是每一个人看法都一样,但是他说:“我相信,党中央机构中的大多数同志都在兢兢业业地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他们绝大多数都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他又说:“我的信心建立在那些为人民、为人民的利益和为采取务实的做法而献身的人的身上。”他说,中国社会开始变得比较民主起来,而在此过程中,民主首先必须在党内和党的政治局中树立起来。    他说,采取这种做法是避免毛泽东执政时十分致命的权力过于集中的唯一途径。赵承认,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对话,更多的争论以及放慢作出决定的步伐。他说:“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肯定我们不会犯大错误。”

10. 亚太地区有三亿多人营养不良

美联社十七日一援引一位联合国官员的话说,尽管亚太地区粮食产量有明显增长,但粮食的分配和消费办法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整。

11. 路透社说:出口创纪录是今年中国经济一大成功

【路透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马克    ·奥尼尔)在人民币与美元一起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中国今年仍设法使出口创汇创了纪录。    最新数字表明,今年头9个月的出口为265亿美元,比一年前增长23.9%,而进口下降了3.8%,为292亿美元。这意味着大大减少了贸易逆差。    对外贸易是1987年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方面,是改革的重要胜利。    中国的野心是想超过亚洲“四条龙”——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并成为经济大国。一位西方外交官说:“中国不仅出口创汇增加,还实现了出口品种多样化。这使得它不易受到不稳定的农矿产品价格的影响。这是一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成就。”    机械和电器产品的出口今年头9个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中国现在向中东、西欧和美国出口电视机。其它增长速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项目有棉布、聚脂纱线和纤维、瓷器和陶器、服装和鞋以及罐头食品、棉花、原煤和药材。    商人们说,取得这一成功是由于改善了管理、更了解出口市场需求和关于把增加出口摆在头等位置的指示。另外一个因素是人民币贬值。自从去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比率就是3.7比1,现在还是这个比率。人民币与美国货币一起贬值,这使中国的出口较便宜。    出口增长对中国来说并非全都是好消息。因为考虑到国内较高的价格与世界价格的差别,中国不得不对很多出口产品实行补贴。为了减少这些补贴并提高出口交易效率,中国上个月宣布对其外贸体制进行改革,让轻工业、手工业和服装行业的出口企业有更大的自主权,让它们有权保留更多的硬通货。

12. 玛·撒切尔谈股市暴跌原因

【路透社伦敦11月16日电】(记者彼得·格雷格森)英国首相玛·撒切尔今天要求美国果断地解决它的预算赤字问题,以帮助恢复全世界对经济的信心。她还要求有庞大贸易顺差的国家为自由贸易敞开大门。    撒切尔夫人在向英国主要金融家发表重要政策讲话时说,上个月世界股票行情暴跌显示了各国经济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何等密切。她说,造成股票行情暴跌的根本原因是:    ——由于美国长期存在预算赤字和贸易逆差而引起的种种不稳定因素;    ——日本和西德长期存在贸易顺差;    ——由此而引起的对保护主义的担心;    ——对重新出现通货膨胀的担心。    她对出席为纪念伦敦新任市长就职而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盛宴的700名重要企业家说:“每个大国都必须准备为确保世界经济较稳定的平衡而采取必要的行动。”

13. 传说苏联要撤军 喀布尔神经紧张

【西德《南德意志报》11月16日报道】题:戈尔巴乔夫对喀布尔施加压力    苏联党首脑戈尔巴乔夫要求喀布尔的革命政权“尽快”同意苏联部队撤出阿富汗。戈尔巴乔夫在庆祝革命活动之余会见阿富汗国家和党的首脑纳吉布拉时“简直以最后通牒的方式”对他施加了压力。据说苏联总书记打算12月7日在华盛顿同美国里根总统举行首脑会晤时宣布愿意在缔结一项和平条约后,一年之内从阿富汗全部撤走约12万苏联士兵。    在喀布尔的苏方人士就此说,现在的问题仅仅“在于方式方法”。    纳吉布拉从莫斯科返回后,上周在喀布尔向党的积极分子以确切说来是模糊的语言谈到了这件事:“在这次友好和兄弟般的会晤中讨论了建设性的课题,谈到了有关我们未来的迫切问题。”但是,这次会晤显然不那么友好。据说,戈尔巴乔夫强烈地指责其喀布尔被保护者,说他们浪费苏联的援助,喀布尔政府军不能决定性地改变军事形势使之对自己有利。然后,这位苏共总书记详细地说明了很快撤军的必要性,并指出“苏联国内在这个问题上的压力日益增加”。据说戈尔巴乔夫对纳吉布拉说,“我们帮助了你们,现在你们应当帮助我们,使我们能撤走。”    喀布尔的政府人士中有一种不安和神经紧张的气氛,政府各部和当局的工作几乎停顿了,党的会议一个接一个。

14. 波共声明愿同原团结工会积极分子对话

【合众国际社华沙11月17日电】(记者博格丹·图雷克)波兰共产党领导表示愿意与被取缔的团结工会的温和派会员开始对话。    波通社今天播发的波党中央政治局声明说:“我们认为,任何东西都不会阻碍我们同被取缔的团结工会的积极分子举行真诚的会谈,这些团结工会积极分子并没有寻求破坏性地否定社会主义改革的势力的庇护,而是珍视社会主义改革的意义。”    政治局声明还呼吁1981年实行军事管制法之后退党的人回到党内来。在上月宣布要求提高食品价格(涨价幅度高达110%)的一揽子经济改革之后,波兰当局需要得到尽可能多的群众的支持。但声明说:“不会同那些与波兰人民的切身利益背道而驰的人达成协议。”

15. 共同社注意天安门将开放一年

【共同社北京11月17日电】中国的象征——北京的天安门城楼明年将向一般游客开放。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紫禁城的正门。不允许普通群众登上城楼。中国领导人在国庆节等需要举行仪式的时候,在天安门城楼上同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见面,因此它为世人所知。迄今,外国人很少有机会登上天安门,只有极少的知名人士,如已故作家中岛健藏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等人才有过此种经历,再就是中国邀请参加庆祝活动的外国元首了。    开放天安门城楼是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宣传旅游工作的组成部分,只限明年一年时间,因明年是北京国际旅游年。    开放时,想登城楼的人要向旅游管理局预约,无论外国人和中国人门票一律30元。外国人要付外汇兑换券。北京的旅游场所,门票一般都在1角至5角之间,与之相比,价格太高了。关于门票的价格问题,北京旅游局局长解释说“过去是太低了,动物园的门票收入还不足动物饲料开支的一半。”

第 2 版

1. 日本钢铁生产有增长趋势

日官方人士十六日说,过去几个月来产量在逐步上升,到本年度结束可能超过一亿吨。而上年度为九千六百万吨。

2. 日本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累积额到一九八六年度末达一千零六十亿美元

这是时事社十六日报道的。

3. 美农产品出口形势乐观

美农业部长十六日预计,今年由于美元贬值,美农产品出口数量可能增加百分之十五至十七,出口值增长百分之五至六。

4. 美参院提出削减对原糖价格补贴法案

路透社十七日,报道,该法案建议把补贴从现在的每磅十八美分减少至十二美分。这将使进口增加五十万吨。

5. 台湾与香港贸易有大幅增长

台「经济部」十七日说,今年一至十月份,台从港进口增加百分之八十三,对港出口增加百分之四十三,达到三十三亿美元。

6. 苏《新时代》周刊载文说:中共十三大对苏联等国有现实意义

【苏联《新时代》周刊第46期文章】题:代表大会和改革(作者    叶·谢瓦斯季扬诺夫)    对中共代表大会如此感兴趣并不奇怪。首先,中国是个伟大的强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中国任何政治事件都会引起国际反响,更不用说党代会了。其次,中共是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国际共运的发展前景在不小程度上取决于中共的路线。况且,中国目前正在进行深刻的改革。中国成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正在紧张地探索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关系和政治体制的有效途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期待中共十三大提出新创见和结论,以丰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国际社会都希望对中国今后的道路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有一个概念。发展战略十三大的理论纲领和看待中国紧迫问题的方法论,可表述为三个基本结论:    一、马克思主义“需要新的大发展”:中共在改革道路上遇到的意识形态干扰,对实施改革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对苏联,都有现实意义。    二、确定政党活动的准则:看其政策和实践是不是促进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这个结论不仅对中国极为迫切。    三、确定了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是早一点作出这一结论,那么,中国本来可以避免许多不良因素。也许,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物质条件同中国类似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共十三大的上述论点,将会感兴趣。合作的基础中国是从70年代末开始改革的。应当承认,直到不久前,确切地说是苏共(1985年)四月全会前,我们这儿对中国在经济领域的个别试验和改革是抱有一点怀疑态度的。这是因为苏中关系没搞好,而且我们的国民经济是通过其他方法管理的。现在,特别是今年苏共中央六月全会之后,情况变了。    中国的经验并不是全部适合我们的条件,苏联处于较高的发展阶段。    但是,经济政策方面的差异再也不会成为,而且也不可能成为苏共同中共疏远的原因。相反,两党都希望使社会主义在本国上升到新的高度,这种共同点为合作、学习彼此的经验和相互支持创造扎实的基础。    两国之中任何一国的每项成就,都会提高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潜力,使社会主义在世人心目中更有吸引力。

7. 台湾一些企业家在巴拉圭投资

据埃菲社十四日报道,这些企业家正研究在巴拉圭生产化肥、纤维和纸张以及皮革制品等八项计划的可行性。

8. 原料供应与价格捉摸不定是主因

【美国《世界农事》月刊文章】题:中国的谷物和含油种子的加工部门可能吸引投资者,如果原料供应和销售的问题得到解决(作者美农事顾问唐纳德·泰勒)    由于人们日益要求不仅增加面粉食品和食油的数量,而且提高它们的质量,中国谷物和含油种子的加工部门的发展正在得到促进。在中国城市地区面食品正在变得非常普遍。城市快餐馆的迅速建立也使这一需求扩大。该部门工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国生产的基本谷物和含油种子的加工质量普遍低劣。因此,为供应旅游业所用的高质量面包,磨面所用小麦的大部分必须进口。现在做了一些工作改善国内小麦的磨面质量,但进展缓慢。一个有关的问题是大多数基本加工厂和设备落后。    因此需要投资和技术,有经验的外国农事公司大概最有能力提供这些帮助。但这些投资一般没有实现。    为什么多国公司不大愿意投资呢?答案在于中国的谷物和含油种子的发售制度。任何想在中国谷物加工业投资的外国公司都面临混乱的原料供应状况。供应日益控制在个体农民手里。谁也不能肯定地预料,一年以后谷物和含油种子的自由市场购买价格将会如何。对将来的原料供应和价格捉摸不定,是阻碍外国投资的最重要因素。

9. 《东京新闻》分析:中国改革胜过苏联的四大因素

【日本《东京新闻》11月16日文章】题:中苏竞相进行改革    关于中苏改革竞赛,如果说现在谁可能获胜,那么,就不能不回答说“仍然是中国”。可以设想如下几种理由:    不言而喻,被社会主义的外壳束缚得最紧的不是建国后38年的中国,而是迎来革命胜利70周年的苏联,这是第一点。    第二,中国的生产水平绝对低于苏联,相对地说,这容易使改革出成果。如果改革不能取得明显的成果,那么,早晚总要受到拘泥于社会主义原则的保守派的干扰。    第三,不能不认为,邓—赵体制所推行的改革路线比毛泽东时代的禁欲式的革命理论更符合于精于谋利的中国民族。相反,70年来一直受共产党支配的苏联人民只要不受国家强权的限制,就无法自己采取行动。    第四,香港和东南亚华侨的存在也是对中国改革路线有利的因素。但是,如果中国不改变强行实行“人治”的素质,似乎改革就不可能有很大的进展。这是因为,如果只进行经济改革,而不进行政治改革,不久就会碰壁。不过,中苏改革理应以国内外的政治稳定为大前提。所以,希望能尽量在长时期内维持这种状态。

10. 许多父母不让独生子女当运动员

【南朝鲜《东亚日报》11月14日文章】题:中共体育界前途暗淡独生子女不愿当运动员    中共作为控制人口政策的一环开展了“只生一个孩子”运动。现在出生的所谓“独生子女”由于利己和傲慢的性格以及什么都靠父母的倾向而成了社会问题,尤其给培养运动员的工作投下了阴影。大部分“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愿意让他们的子女当运动员。    据说,中共“独生子女”的父母为其子女不惜一切,甚至把收入的一半以上作为教育子女的费用。    但是,拿运动员的情况来看,能当运动员的时间比较短,只有极少的人在不能当运动员之后转为教练,继续从事体育工作。大部分人由于没有受过职业教育,只能从事简单劳动。    所以,“独生子女”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选择公务员、军人、教育家、科学家、医生、艺术家等稳定而有“出息”的职业,不希望选择活动时间短而又不稳定的体育运动员这一职业。    因此,中共有关体育人员担心地说,中共体育界难以培养各个项目的出类拔萃的年轻运动员了。    如果大部分“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愿意让他们的子女当运动员,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缺少优秀运动员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11. 因刊登中共「十三大」照片台湾《中国时报》被当局严重警告

【《香港商报》11月16日报道】题:台《中国时报》受警告(作者流波)    有台湾“两大报”之称的《中国时报》,在11月3日受到台湾新闻局警告,理由是该报接二连三地刊登中共“十三大”领导人的照片,违反了新闻局的规定,同时该报对中共“十三大”有关新闻的处理亦被认为不当。    中共“十三大”是举世瞩目的事件,《中国时报》不但派员到香港搜集与大会有关的消息情报,还通过它早就设立的“中共问题研究室”,发表有关中共“十三大”的新闻稿及分析性的专栏文章。在最后两天中,《中国时报》先后在第一版及第二版刊出了中共“十三大”会议过程中的部分照片,分别是:11月2日在第二版刊登了一张赵紫阳与胡耀邦在一起互相微笑的照片;11月3日该报又在第一版的右下角,把中共政治局常委五个新任委员的照片,全部刊登出来,而且还在第二版刊出了一张中共“十三大”会议中的一个镜头的照片。这种做法在台湾新闻局看来简直是把令箭当鸡毛。因为它曾规定由其管辖的报刊不能刊登中共“十三大”的任何照片。    在几乎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台新闻局在11月3日下午召开内部紧急会议,商讨如何惩处《中国时报》问题,结果,一致决定严重警告《中国时报》。    事后据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中国时报》是大报,其老板余纪忠又是国民党的中常委,所受处分可能还要严重些。

12. 提高主管工作效率的十种方法

【台湾《天下杂志》月刊10月号文章】题:公文越堆越高怎么办?    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资讯决策教授傅列雷的研究发现,70%的主管表示,职位愈高,必须处理的文件也愈多。有效率的主管通常也最擅长铲除堆积如山的文件。以下10种方法可以帮助主管提高工作效率:一、先找出文件的来源有些部属以为,主管是按照他们呈递文件报告的多寡,决定他们的工作表现。聪明的主管应当明确地告诉部属,即使没有冗长的书面报告,你也知道他们有没有把工作做好。二、以谈话代替书面报告采用口头报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文件流量增加。    主管应当自己作判断,能用一通电话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发备忘录、开会或散发公文。三、必要时,书面报告愈短愈好美国某家大企业的副总裁指出,他们对简短有力的提议,印象特别深刻,如果建议案过长,他们可能连看都不看了。    专家们建议一种名叫MADE的方式,可以协助你撰写一份简短有力的报告。M(Message):写清楚你的讯息,对方究竟应当知道些什么?A(Action):你到底打算采取什么行动?D(Detaila):细节部分,包括哪些人、什么事、时间、原因、方法、地点等等,不见得要把所有细节都列进去,只需详列必要的消息。E(Evidence):若有任何附件有助于对方了解问题、采取行动,就应当特别提一笔。四、避免写写改改的习惯应该先以大纲代替草稿。跟所有相关的同事讨论大纲,再把必要的细节填进去,这样比写完草稿再来修正省事多了。五、表格有时比公文恰当表格可以帮助你节省时间。为了免于每次都写相同的东西,可以事先统一设计简介、谢函等等。六、备忘录不一定要满天飞发备忘录时,仔细想想哪些人真正需要这份文件,再将公文发给他们。    需要通知全体员工的消息,应当尽量使用布告栏。七、授权让部属先帮你处理部分文件告诉部属哪些文件重要,哪些文件可以直接处理,只要指示清楚,又能放心授权,主管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作更有意义的事。八、避免拖公文,赶快批阅不同性质的文件,分别放在不同的架子上。速办的文件,应当与其他不急的文件分开。重要文件必须马上采取行动。九,在文件上注明销毁期限应当指示秘书所有存档的文件何时失效,可以销毁以节省空间。相同的情形也适用在电脑档案。档案资料愈少,愈能节省寻找资料的时间和成本。十、分清事情的优先次序一位工作表现特优的人,会不会因为忽略文件的处理而被开除?请看这样一个实例,皇家壳牌石油马来西亚分公司的一位主管,有一次突然气冲冲地跑进董事会中,将一大叠公文摊在会议桌上,理直气壮地问道:“你们到底要我去填公文还是去勘探石油?”这个人后来变成分公司的负责人。

13. 意大利去年外援达二十六亿美元

意政府一份报告说,这个数字占国民生产总值千分之四,使意成为次于美、日、法、西德居世界第五位的提供援助大国。

第 3 版

1. 一天做几小时的功课,才算有效率?

【台湾《中国时报》5月1日至8月31日刊登连载文章】题:小学生用功术原编者按:根据日本国立千叶大学教授、千叶大学附小校长多湖辉原著写成的《小学生用功术》,不但提供父母、老师指导小孩用功读书之通,而且对成年人在自我管理时间分配上,也颇多启发与助益。    有一阵子流行一句话“四上五落”,意思是说要考上一流大学,一天睡眠不得超过五小时,若超过五小时,就会名落孙山。这句话确实在日本风行过一阵子。可是实际追踪调查考上一流大学的学生,结果发现他们每天几乎都睡足八小时左右。    孩子一天应该做几小时功课才适当?    就算是高中生,从学校回来以后,在家能够集中精力用功的时间,以两小时到四小时为最大限度;而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小学生,顶多以两小时为限。再继续读下去,效率不但不能和时间成正比,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身心,结果造成孩子讨厌读书。    有不少家长常沾沾自喜地说:“我家的孩子从学校一回来,就关在书房,除了吃饭时间以外,都不出来呢。”其实,孩子就算躲在书房,也未必一直都在读书。做功课与其求量,不如求质。家长必须了解这点,应该及时把孩子从书桌上“解放”出来。    (注:从今日起,本报将选登部分章节)

2. 山下大将与菲律宾珍宝之谜(四)

一开始,“日本之星”的寻宝活动是严格保密的。他们在马科斯的参谋长贝尔的一幢大楼里呆了两个月,然后便突然消失了,连地址也没有留下。    很多人怀疑辛格劳普除寻宝之外还介入政治,有些人干脆就认为他的真正目的是政治。在这方面,也有许多蛛丝马迹。有一次,辛格劳普曾自诩为“里根的秘密武器”。美国政府某个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也曾认为,辛格劳普负责在台湾和南朝鲜寻宝,为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筹集资金。    当辛格劳普获准寻找山下奉文大将的这些宝藏时,科·阿基诺政府中那些左倾的部长们显然是遭到了打击。曾为中央情报局工作过的吉姆·费勒尔,被任命为地方管理部长。看来,菲律宾将变成反共十字军的一个得心应手的舞台。    “日本之星”每到一个新的寻宝点,辛格劳普就去拜会当地的大地主及其他头面人物。他不厌其烦地宣传,共产党的威胁迫在眉睫。他极力主张成立“有力的民众团体”。    辛格劳普的努力并非完全徒劳。在他的身后,一个个号称“坚决反共”的组织成立了。其中,有一个名为“机智”的组织最为突出。该组织的常见工作方法是:它的成员到每个居民区挨家挨户去登记拥有武器的平民人数,然后询问其是拥护民主还是拥护共产主义。到夜里,该组织的信徒们在街上巡逻并设下路障,所有未在名单上登记的行人都被他们视为共党分子。    “机智”的头头名叫弗朗索·卡立达,他同时也是该地区的警察局长。他的办公室看上去就象是暴力展览室:办公桌上放着机关枪,书架上满是手榴弹。卡立达的计划很简单:“我要把共党分子的肉一片片割下来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经验明是共党分子,我立刻下令枪毙他们。”他本人并不认识辛格劳普,“但我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他说。    在全菲律宾,象“机智”这样的组织一下出现了好几十个。这些都是极右派人士承头搞起来的,名称都充满了宗教气息:“耶稣之旅”、“新十字军”、“上帝的心”、“守卫天使”。每个组织都有一个类似牧师的人指挥,有统一的制服,有自己的宗教仪式和自己的护身符。    “锋刃”这个组织穿红T恤衫,头上束宽发带,发带上印着耶稣头像。    几周前,“锋刃”组织获官方允许在街上“徒手巡逻”。他们抓住了一个他们认为是共产党的男子,就用猎刀把他大卸八块并切下了他的脑袋。马尼拉有家报纸说他们还喝了这个男人的血。(四)

3. 大学生活的挑战与适应

【台湾《中国论坛》文章】题:大学的挑战与适应(作者李振清)须预防并发症    高中毕业生一进入大学,或多或少都有一种错觉:经过了中学6年的煎熬后,终于可以进入大学去轻松轻松了。有些学生可能是在中学里,过度用功,以致进入大学后,开始产生了‘“倦怠症”。甚至有些中学老师有意无意地灌输给高中生一种错觉:好好地拚,一旦进入大学,你就可以痛痛快快地享受绚丽、轻松的生活了!    疲倦加上误导,往往会造成新鲜人适应新环境的困惑。因为,由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所,其正常的身心负荷,应该是成等差或等比级数地增加的。随着心智的成长、思想领域与接触面的增广,大学生应该是属于真正感到愈来愈忙、时间不够用的一群。然而,时下的许多大学生流行逃课、迟到、逃避作业,甚且热爱“方城之战”——打麻将。    试问,忙碌、紧张而刺激的大学生活会“无聊”吗?大一众多的导论课程、语文课、必修课,已经让新鲜人忙得像在过“高四”的生活;比起高三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有“无聊”的时刻呢?到了大二,为了准备进入学术堂奥,又要求大家摩拳擦掌,大有分秒必争之势。大三、大四的研究方法观念之吸取,以及多元兴趣的培养,足可使人大叹“人生苦短”“时不我予”。举目四望,大有“野鹤无粮天地宽”之境界,愈是往高处爬,就倍觉时间消逝之快。导师是领航员    大一导师是新鲜人在进入大学后第一位遇到的老师,也是真正可以请求指点迷津的“朋友”。大一导师是各系精挑细选,能够跟新鲜人沟通,为之解决各种涵括在“传道、授业、解惑”范畴内的问题之老师。新鲜人此时宜应摆脱掉中学时代畏惧老师的那种不正常心理。任何的疑惑,都应主动地找老师解决。甚至与其他各科教授间的争执、同学间的活动、相处。也可以请导师来协助。导师的经验、见解、判断,往往可以在同学们处于一种尴尬或抉择时,提出适时可行的参考意见。    新鲜人应养成主动找导师的习惯。师生的沟通多了、不但有助于学习动机和方法的提升,更可为未来的研究与就业提供正面的作用。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常接近导师或各科老师,是确定求学生涯方向与人生经验所必须的途径,何不试试?求学要懂方法    大学的读书方法,着重思考、理解、讨论,期能融会贯通:要由过去的精读外加上泛读;除了课内教材外,更要多到图书馆去找寻相关资料,藉多元的管道与各种参考资料,引发自己的学习动机与研究成效。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要经常“问道”于老师的原因。换句话说,中学的读书方式,仿佛由老师牵引着学生的手小心翼翼地前行。大学里的求知方式,则如同由老师指引出一个方向,让学生独立、自力去探索。学生有跌倒的时候,但不能气馁;尝试失败了,一定得自行再重来。    谈到大学课程,除了重思考、推理外,如何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研究方法”来整理系统化的知识,则是不可忽视的。在此原则下,学会记笔记、整理资料、利用资料卡、挖掘问题、追求答案、启发新知等等,均是配合上课、演讲、阅读所应进行的工作。    除了必修科外,新鲜人要逐步学会慎选课程与教授。有的课程虽然艰困,但极可能对未来的进修有益。有的教授虽然要求严格、功课重,但此种老师才真能嘉惠学生呢!总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原则,外加其他方法的应用,则可锦上添花,到头来终会有成就感的。课外也有课业    进了大学后,课业为重,男女间的友谊则应以平常心待之,以便维系同学间的基本纯友情。随着时间的流转,一切顺其自然较佳。同时,个人心智的成熟,欲望的自我克制,对别人的尊重,也都是在大学生活中,所应学习的“课业”。    大学生活的另一特色是课外活动多,团体生活也较高中时代积极。除了参加一个社团外,衡量自己的时间,尽量参加班级的课外团体活动如郊游、登山、健行、舞会、甚或义务活动。如此不但会逼自己上课更专注、更会善用时间,也可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感情。也惟有如此,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才真能体会绚丽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到头来,他们会为大学生活下如下的注语:忙碌中带些悠闲,紧张中渗着刺激,艰苦挣扎中又充满着无限的远景和希望。    祝福所有的新鲜人,掀起生命中崭新的一页。

4. 越南环境污染 已到「危险点」

【美联社曼谷10月5日电】越南通讯社10月4日在一份报告中说,按照目前的砍伐速度,越南的森林到2000年将完全消失,而且环境污染的程度也已经到了“危险点”。    这家官方通讯社把越南的环境保护情况描绘得十分可怕,指出许多大城市的工业污染严重,水土大量流失和野生动物资源遭到破坏。    越通社说,越南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从1945年的43.8%下降到1984年的23.6%,平均每年损失森林面积达16万公顷。    这家通讯社说:“按照这样的速度继续下去,到2000年,越南的森林将砍伐殆尽。”    据报道,有些珍贵木材树种,以及象独角犀牛、野牛和孔雀等动物正面临绝种的危险。有些动植物品种已经消失。这家通讯社的文章说:“我国大多数工业设备和技术装备都缺乏消除和处理废物,有毒气体、垃圾和噪音的能力。”

5. 小型碳纤维制军用飞机

美国《大众    科学》月刊十一月号报道,美国一家公司推出的这种小型遥控军用飞机,其机身用碳纤维和层压板制成,能运载和它自身重量相等的载荷。能携带视频传感器和干扰装置,甚至还能携带弹头。

6. 作家拉斯普京导演扎哈罗夫获今年苏联国家奖金

【塔斯社莫斯科11月10日电】苏联作家瓦连京·拉斯普京的中篇小说《火灾》获1987年文学方面的国家奖金。正如评论家们指出的,这部小说贯穿着这样一个思想:必须更新人的道德关系的基础。小说围绕着一场林区大火展开情节。它是苏联文学界最早的一部标志改革时代开始的小说之一。    50岁的拉斯普京的每一部作品都提出尖锐的道德问题。他的小说《最后的期限》、《活着,就要记住!》、《别了,马焦拉村》和《火灾》都是畅销书。他的小说在法国、英国、联邦德国、西班牙、美国和日本都有译本。    【塔斯社莫斯科11月7日电】莫斯科列宁共青团剧院院长马克·扎哈罗夫被观众和批评家誉为莫斯科最佳导演之一,他成了1987年度苏联国家奖金的获得者。他由于执导话剧《良心的专政》、《尤诺和幸运》而获得这一崇高奖赏。    扎哈罗夫剧院第一次上演米哈伊尔·沙特罗夫的话剧《良心的专政》成为我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一构思独特的话剧号召大家采取不妥协和明确的公民立场,同违反列宁的生活准则的现象作斗争。扎哈罗夫对塔斯社记者说,“我们在讨论中依据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进入革新和对苏联社会生活进行根本改造的时期。我们认为,这样做就是我们在实际参加改革的进程。”导演在《尤诺和幸运》这出戏中鲜明而令人信服地表现了这部建立在历史材料基础上的作品的道德思想和哲学思想,大胆和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音乐史诗隐喻剧的手法。

7. 推土机大功率机镐

苏联《技术和科学》月刊第九期报道,美国履带拖拉机公司的专家们制成的这种机镐,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一点五倍。移动一吨多石土壤的费用几乎减少百分之七十。机镐还装有减震装置。

8. 再充电蓄电池

英国《新科学家》十月一日报道,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研制的这种蓄电池可在边远地区储存太阳能和风能。它用充电的钒溶液代替普通的铅酸蓄电池充电板,通过改变溶液使这种蓄电池充电。

第 4 版

1. 看球赛逃班受严惩

意大利足球队十一月十四日同瑞典队在那不勒斯比赛那天,那不勒斯一家医院的护士和雇员中有二百三十人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去看比赛,致使四百多位病人无人护理。带头逃班的三十九人被警方拘留,还有一百九十一人被指擅离职守。

2. 板球明星不愿当电影明星

阿克拉姆是巴基斯坦板球明星,他击球出手极快,许多电影导演看中了他,有意邀请他拍片。但他说赛事太忙,无暇应约拍片,并说他对电影不感兴趣。

3. 苏联摔跤队第八次蝉联世界杯赛冠军

苏联队是于十五日在纽约奥尔巴尼州立大学击败古巴队和美国队之后夺得这一荣誉的。古巴队和美国队分获第二和第三名。

4. 想看和想被人看的“剧场型社会”

【日本《朝日新闻》11月4日文章】题:剧场型社会:“想看和想被人看”的欲望(作者编辑委员西岛建男)    中曾根政权时代结束,竹下新政权时代开始。80年代是日本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人们的意识在信息化和高技术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时代。    也许可以把中曾根时代视为“剧场型社会”。表演和导演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小小的节目却起了重要的作用。象发达国家首脑会议及天皇在位60年纪念仪式等政治节目,一幕接一幕地演给大家看。    但是,表演节目给人看的时代同时也是观众这个“看”的一方进行监视和管理的时代。    首先让我们从市场买卖的角度来探讨这种剧场型社会的时代背景。“卖东西”和一种演出业相似,这个时代的表演就象是“卖东西”。把出售商品的地方作为舞台装置,把顾客视为观众,让人们用视觉观看很有趣味的演出。这样的作法在日本已经十分流行。    这种消费社会的剧场化,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而形成了“想看和想被看”的欲望。    精神医学家、筑波大学教授小田晋称这个时代为“猫型人”的时代。他说:“对有趣的事、引人注目的事和自我陶醉的事就大加赞扬,他们以漂亮、讲排场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象这样的猫型人已变得多起来。相反,象忠实于主人的狗一样忠于公司的中年一代却反而因患忧郁症而自杀,而且这样的人比以前有所增加。”    剧场型社会的病理是作为剧场型犯罪表现出来的。怪人21变的古利克森永事件和“可疑的子弹”三浦和义事件象征了中曾根时代。剧场型犯罪如果没有新闻媒介加以报道,犯罪就不会成立。三浦最初扮演了妻子被人杀害的悲剧中的主人公角色,而且,在事件被广泛地宣传出来之后,三浦又成为被“怀疑的对象”。    据小田教授说,到了80年代以后,连美国也对精神医学的性格标准加上了3种人的形象特征,一种是自爱性人格,这种人具有自我陶醉的性格。第二种是表演性人格,这种人的性格类型是想让自己引人注目。第三种是界限性人格,即被称为所谓的适可而止的人。在中曾根时代,上述三种类型的人增多了。    政治学者、东京大学教授佐佐木作了这样的分析:政治结构变为剧场,总理大臣的直接领导性得到了加强。    佐佐木说:“政治的剧场化使政党的组织变弱,也使政治的组织遭到破坏。剧场型首相无论如何也不得不增强偶然性和投机性。一种波拿巴主义的色彩加深了,即要对利害相反的两个方面都能很好地加以迎合,因为这是为赢得群众而进行表演的剧场型政治家的天性。”

5. 英报报道:莫斯科有人抗议叶利钦被解职

【英国《泰晤士报》11月17日报道】题:使叶利钦出丑引起人们的抗议    在克里姆林宫具有感人的超凡魅力的改革者、前苏共莫斯科市委书记鲍里斯·叶利钦上星期当众出丑并被解除职务之后,人们以苏联国内从未有过的政治方式进行了抗议。    这种抗议使克里姆林宫领导集团感到十分为难,该领导集团一再设法减少叶利钦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15日晚上,为支持改革运动而新成立的那些非正式政治团体中有40人在莫斯科一家工厂的大厅里举行会议表示支持叶利钦。    据在场的苏联人士说,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被民兵冲散了。    亲叶利钦的激进派认为,叶利钦被解职一事表明保守派开始对苏联国内最近发生的许多变化作出强烈的不利反应。据这些苏联人士说,这些激进分子以支持改革和公开性为名正式提出了要求举行示威的申请,但遭到了莫斯科市当局的拒绝。    甚至在叶利钦被解职之前,他的支持者们就企图为他起草一份请愿书,这种努力遭到了共产党官员的破坏。    在群众不满的情况下,昨天叶利钦迅速失宠的现象继续存在有迹象表明叶利钦现在又被开除出政治局。群众的不满情绪也许会给戈尔巴乔夫带来更多的政治问题。    《真理报》刊登的一篇关于拉脱维亚共产党领导人帕特拉斯·格里斯基亚维休斯逝世的讣告上有除叶利钦以外的全体政治局委员及候补委员的签名,这表明叶利钦的政治地位在继续下降。    根据苏联党的规定,叶利钦钦正式失去他在政治局的席位只能由307人的中央委员会作出决定才算数。

6. 法报分析:阿拉伯国家同埃及复交原因

【法国《世界报》11月17日文章】题:继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和摩洛哥之后科威特和北也门同开罗复交    伊朗实际上成了埃及的最好盟国。正是由于伊朗对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威胁的升级,这些阿拉伯国家才最终决定同埃及恢复邦交的。开罗从1981年以来就在军事上支持伊拉克(15亿美元的武器弹药),它确实是能够给海湾国家提供有效的持久支援的唯一强国。海湾国家事实上担心现在海湾的西方舰队有朝一日会脱身而去,就象1984年美法部队从黎巴嫩撤走那样。    事实上,海湾国家从去年开始就想同开罗恢复关系,但因怕伊朗报复和怕叙利亚发怒而犹豫不决。伊朗对科威特的袭击和大马士革与德黑兰之间象是发生了不和这两件事,给了想重新回到埃及“‘老大哥”怀抱的国家以鼓舞。    好几个月前,科威特就同开罗一起研究“促进防务合作的途径”。而且,在11月15日恢复关系之后,二个埃及军事代表团就到了科威特。    然而,德黑兰与埃及穆斯林多数派之间的联系的存在,迫使埃及政府谨慎小心行事。开罗的新闻媒介只是悄悄地报道了宣布复交的公报。    事实上,埃及当局是想防止尼罗河谷穆斯林多数派再度发生暴力事件。    但是埃及的谨慎也是由这样一件事情所决定的,这就是埃及手中还缺少一张王牌: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虽在几个月前已向开罗作了保证,但还未同埃及恢复关系。

7. 戈尔巴乔夫阐述对外政策新思维

【塔斯社莫斯科11月2日电】戈尔巴乔夫在十月革命70周年庆祝大会上作的报告中谈到苏联对外政策的新思维。他说:    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全面地阐述了新的对外政策构想。这个构想的出发点是下面的思想:尽管现世界矛盾重重和组成现世界的各国有着根本的差别,然而,这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是相互依附的、它是一个固定的整体。    我们对和平的设想和坚定方针贯穿着对话的愿望——开诚布公的和诚实的对话,考虑到彼此关心的事情和世界科学的结论,不企图占谁的便宜或欺骗谁。经过这两年多的时间我们有信心地说:新的政治思维不仅仅是声明和号召,而且是行动的哲学,也可以说是生活的哲学。    现在,在全世界历史新的转折时期,我们也要在理论上研究向稳定世界推进的前景。从列宁主义学说的立场出发,利用它的方法论,给自己提出一些难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帝国主义的本质。众所周知,主要的军事危险的根源就在这里。当然,社会制度的性质不可能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改变。但是,在世界发展的当前阶段,在世界相互依存性和整体性的新水平上,是否能对这种本质产生这样的影响,即杜绝它的最危险的表现呢?    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同第一个问题有关:资本主义能不能摆脱军国主义,不搞军国主义它在经济上能不能发挥作用和不断发展呢?我们邀请西方国家来草拟和比较和平时期经济计划,也就是使经济走上和平的轨道,这是否是空想呢?    第三个问题。资本主义体系如果没有它赖以生存的根源之一——新殖民主义能维持下去吗?换句话说,这个体系如果不同“第三世界”进行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的不平等交换能发挥作用吗?    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还要提出一个问题。希望把对世界正处在灾难性危险之中的理解变为实际政策,这能有多大现实性呢?要知道无论理性的论据多么有力,责任感多么强,无论自我保存的本能多么大,还是有不管怎样也不能低估的和取决于经济利益因而也是取决于阶级利益的东西。    在这方面我们仍然忠实于列宁主义传统,列宁主义的实质本身。我们正是这样行动的,把新的思维注入对外政策活动,用从实际政策中得到的经验加以纠正,使它更明确。    当认识到必须同资本主义国家一起建立安全世界的时候,我们作何打算呢?    战后时期证明了决定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主要进程的矛盾的深刻变化。主要进程的这样一种发展,它在过去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战争,引起资本主义国家本身之间的世界战争。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资本主义不仅由于上次战争的教训,而且由于害怕自己在已成为世界体系的社会主义面前被削弱,不愿意使内部矛盾发展到极限。内部矛盾已经转化为相互间的技术竞赛,利用新殖民主义来“缓和一下”。    过去面对法西斯的威胁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结成联盟,难道今天,当全世界都受到核浩劫的威胁,全世界都必须保证核动力的安全、克服生态危险这样一个局面时,不能由此得出某种有教益的结论吗?    其次,资本主义经济能否在不进行军事化的情况下发展呢?在这里使人想起了日本、西德、意大利的“经济奇迹”。许多国家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是在军费最低的条件下发生的。    第三个因素是同发展中国家的非等价的剥削关系。发达的资本主义过去不能,将来也不能没有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发达世界和发展中世界之间的关系中的危机后果也同样是如此。如果事情发展到爆发的边缘,如果继续依靠剥削“第三世界”致富已不再可能的话,那么没有剥削就不能存在的这个制度,就可能成为在政治上十分尖锐的问题。总而言之,从这个观点来看,资本主义面临着严峻的选择:要么使事情导致爆发,要么考虑相互联系和完整的世界的规律,这个世界要求在平等基础上实现利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