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10-08

第 1 版

1. 台十日将在金门前线燃放五千五百支高空烟火

台湾《大华晚报》二日报道,为庆祝双十节,将于当晚七至八时在大担岛和金城体育场燃放这些烟火。

2. 台首次允许一商人与在大陆的儿子团聚

据《香港时报》报道,基隆港港警所五日同意大陆船员李宗池(三十八岁)登岸探望他从未谋面的父亲李禧仁(六十六岁)。当父亲乘小船前往泊锚的外籍商船接儿子时,热心的群众在岸边观望。

3. 达赖明年初去欧洲活动

英国《金融时报》五日报道,这将是他对欧洲进行的首次正式访问。

4. 日本左翼极端分子赤军正在复活

日本《每日新闻》六日报道,他们有可能重新在国外进行恐怖活动,其中包括劫持飞机和袭击大使馆。

5. 苏联承认两架直升机侵入巴基斯坦境内

苏外交部发言人皮亚德舍夫六日说,这是因能见度差和燃料用完被迫在巴基斯坦着陆的,他要求巴保证六名机组人员的安全。

6. 西德青年鲁斯特已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请求赦免

皮亚德舍    夫六日说,苏正在根据有关程序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7. 苏最近向西方专家展示的化学武器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

美裁军谈判代表弗里德斯多夫六日在日内瓦说,它们决不是苏武库中最新式和最重要的化学武器。

8. 苏提出新的限制核试验建议

据法新社七日报道,苏联高级裁军官员卡尔波夫六日说,苏联迫切希望同美国达成一项协议,把核试验限制在每年进行四次,每次爆炸当量为一千吨。

9. 两伊战争有可能从「袭击战」升级到「袭城战」

伊拉克六日出动数十架飞机轰炸伊朗境内的目标,伊朗方面也发誓要袭击伊拉克各地的目标。

10. 乌尔班说波兰将出现真正的突破

【合众国际社华沙10月6日电】权力很大的共产党政治局6日讨论了经济改革计划中一个引起巨大震动的措施。预料这个措施将在党和政府内部遭到反对。    波兰政府发言人乌尔班说,政治局会议之后将在8日举行由200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10日举行议会特别会议。    乌尔班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这项改革计划时说:“将会出现真正的突破。我们将大步前进,充分利用波兰经济的潜力。”    这项改革计划建议调动私人积极性,允许个人和合作社办企业,只需进行登记,不用申请营业执照。这项计划还允许企业不受国家计划机构的严格控制,享有较多的自主权。    不过,这项计划还要求再提价,可能实行工资冻结。由于自1982年政府首次试图改革经济以来有过几次大涨价,因此提高物价与冻结工资相结合的措施可能很不得人心。    乌尔班在谈到这项计划时说:“今天我不能向大家提供这个引起巨大震动的措施的细节。这项计划是由雅鲁泽尔斯基的顾问们起草的,5日已被部长会议批准。”    一位看过这个长达39页的计划草案的人士说,这个计划对解决波兰经济问题的态度是“彻底革命的”。他说,如果实现这个计划,波兰的改革将比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正在实行的改革全面得多。    但是他警告说,即使这个计划在纸面上已获得通过,它也面临一场如何执行的艰苦斗争,因为这个计划可能使党政干部的地位受到威胁。这位人士说:“我认为政治机构可能以各种方式进行抵制”。    乌尔班在记者招待会上表明,政府不打算让非法的团结工会参与执行这项计划。他指责团结工会甚至没有看过这项改革计划就拒绝了这项计划。团结工会创始人瓦文萨5日说,如果共产党允许工人自由参加工厂中的工人委员会,团结工会就支持这项改革计划。英报说波将进行人事调整    【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6日文章】题:波兰将采取行动清除领导班子中的障碍    预料在11月中旬召开的中央委员会全会上将着手对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人事结构进行调整。    波兰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将军上周末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时说:“我所说的就是首先对经济进行深刻的改革……和重新确定管理的原则,其中包括中央的重要改组。”    预料在即将采取的措施中包括举行一次公民投票以取得公众对经济改革的支持和大大削减政府各部。    据说,波兰领导人受到一些部长以及由200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中的大批委员反对改革势力的“围攻”。    执政的政治局准备的一份文件透露出党内那些拼命想保住自己职位和特权的强硬派和新出现的改革派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分歧。

11. 英《观察家报》说:苏将撤销对布哈林等人的判决

【英国《观察家报》10月4日报道】题:俄国最后终于向布哈林道歉了(记者安德鲁·威尔逊发自莫斯科)    在下个月的十月革命70周年纪念来到之前,可望发生50年来苏联历史上震动最大的事件之一。在今后3个星期内,预料苏联最高法院将撤销30年代对布哈林和其他被斯大林清洗的人所作出的叛国罪判决。布哈林是在1938年被处决的,列宁的政治局中几乎所有其他委员也都被处决了。斯大林指责他们阴谋反对他。    预料这次恢复名誉的范围会包括“一切参加917年11月活动的人”。    这个方案找了一个方便的法律上的说法就把当时所有革命人物中最有争议的一位——托洛茨基——排除在外了。这是因为托洛茨基从未受到审讯,斯大林只是把他流放国外。因此,撤销这些判决并不涉及他。    给他们恢复名誉是想给下个月的隆重庆祝活动锦上添花。在11月7日的庆祝活动之前,11月6日将以党的领导的名义发表一篇重要的讲话——这篇讲话肯定将由戈尔巴乔夫来发表。    这一举动在意识形态领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动作,因此领导集团不能单靠自己来采取这样一个行动。他们有两种选择:由最高法院发公告或者由最高苏维埃作出决定。戈尔巴乔夫看来已选择了由司法部门采取行动的做法,认为这一办法搞得最快,又最不容易遭到新斯大林主义顽固分子的反对。

12. 苏进行工业物资供应改革演习

【塔斯社顿涅茨克10月6日电】乌克兰顿涅茨矿区进行的试验,已成为对苏联的工业物资技术供应工作即将进行改革的一次总演习。这里的130个企业、科学研究所和组织已经改行生产工具、原料和材料批发购买的办法。新制度代替了由各部和主管部门集中分配的做法。顿巴斯地区国家物资供应局领导人尼古拉·库兹涅佐夫对试验情况发表评论说,改革在苏联经济中产生的批发贸易,首先有助于生产的实际需要。现在,参加试验的各企业在下一个经济年度开始前两个月,根据实际情况向国家供应机关预订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资,而通常的做法是提前整整9个月在生产计划尚未完全制定出来的时候提出申请。可是,随着供货期限的到来,企业不得不收下所申请的一切东西,尽管这些东西渐渐地变得不需要了。于是,工厂的库房里积满了多余的物资。随着改行批发贸易,剩余和积压物资明显减少了。

13. 驻京外交官们说:世界上没有哪国政府支持西藏独立

【路透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    倪斯毕)外交官们6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会支持西藏独立。    一位西方外交官说:“所有的大国都有它们自己的少数民族问题。所以它们不会指手划脚,吩咐中国人在西藏做些什么,从而把注意力引向自己。”    在拉萨附近的寺庙里,谣言四起,说西藏的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将在纽约联合国发表讲话,还说这个世界组织将帮助西藏在那里取得独立于中国的席位。外交官们说,达赖喇嘛上个月到美国国会发表讲话,公开提出中国军队撤出西藏的政治要求,这表明他强化了他的手法。    达赖喇嘛的政治要求遭到北京强烈的反对。    外交官们说,跟达赖喇嘛在中国镇压了1959年西藏叛乱、结果他本人逃亡到印度之后曾向联合国发出呼吁时一    样,各国政府不会对中国在西藏的所作所为提出抗议。    一位欧洲外交官说:“一个国家必定是想要找碴儿同中国干仗才会把西藏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甚至象同中国有着边界问题的印度,也不会那么做。”    一位亚洲外交官说,他认为外国政府甚至不会就西藏所发生的情况私下向中国提出抗议,因为就是私下提抗议也会触怒北京,而这是没有哪个国家想干的。一些外交官预见到,对那些支持达赖喇嘛的外国人,不论是在华盛顿向他提供讲坛的美国国会议员,还是在拉萨向中国人投石头的旅游者,中国讲话的措词都将更加强硬。

14. 「亚东关系协会」买地皮令人怀疑

【日《朝日新闻》10月6日报道】据悉,在东京都中心地区的地价猛涨使各国的使领馆为房租大幅度提价而叫苦连天的情况下,林野厅以自由契约的形式将都中心地区的职员宿舍旧址卖给了亚东关系协会(驻日代表:马纪壮)。亚东关系协会将在这块土地上修建包括“公邸”在内的新办事处。    亚东关系协会是台湾的事实上的“驻日大使馆”,负责给前往台湾的旅游者发签证,并对驻台日侨和日本在当地的企业提供方便。在谈判出售这块土地时,林野厅出于对中国政府(它对“两个中国”非常敏感)的考虑,是通过协助同台湾进行民间交流的日方财团法人“交流协会”进行的,当时还听取了外务省和大藏省的意见。    后来,外务省亚洲局中国课认为,“同台湾虽然没有外交关系,但有民间往来”,亚东关系协会是“在促进这种交流中从事公很强的业务的民间团。大藏省国有财产一课在了解到外务省的这一判断后也说:“签订自由契约没有问题。”    这次出售土地是在周围的居民几乎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    附近的居民持怀疑态度说:“在东京都中心地区的地价高涨、有的外国使领馆不得不因房租昂贵而关闭的形势下,为什么以对待地方公共团体一样的条件对待没有外交关系的台湾的派出机构呢?这不是给予它特殊的照顾嘛!”

15.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拒绝承认兰布卡政权

澳新总理七日说,不会接受兰布卡新宣布的共和国,而只承认斐济总督加尼劳的政权。

16. 美妇女观念更新 重生女不重生男

【合众国际社纽约10月1日电】《家庭》杂志昨天说,同以往的信念及调查结果相反,现在大多数美国妇女认为,假如只可以得到一个孩子,她们宁愿选择女儿,也不要儿子。    《家庭》杂志访问了5万名女读者,结果发现60%受访者宁愿选择女儿。    这项研究的发起人托莉瓦博士说:“我认为,这项研究显示美国妇女的前景一片大好。很多女士高兴地看到她们的女儿享有她们从前没有的机会。”    社会学家估计,人们对女婴的态度约在20年前开始改变。    托莉瓦说:“转折点在60年代末期,美国妇女大多数都出来干活,所以便促成这次转变。”    托莉瓦又说,这项研究同时又反映了过去妇女受制于丈夫的意愿和态度的情况很普遍,她们都不愿意表达希望得到女婴的愿望。

第 2 版

1. 中国成功打入海外建筑市场

【在伦敦出版的《南方》杂志9月17日一期文章】题:中国在海外的大发展。    中国承包公司最近成功地打入海外建筑市场带来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许多公司,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承包商希望打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的承包公司以其合理的价格和良好的工程质量与美国和欧洲在非洲和中东的传统市场上进行激烈竞争。    直到两三年前,中国的公司在海外主要还是靠援助取得承建工程的合同,其中最光辉的典范是坦赞铁路。    中国加入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有助于铺平中国公司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    3月,中国的一家公司在投标中击败英国,赢得在乌干达整修1300公里长的一条公路的合同,价值4000万美元。最近,中国民用工程建筑公司又赢得尼泊尔一条公路的整修合同,价值1030万美元。    在国内,中国的许多承包公司也有许多工程可搞,其中包括提高天津港的能力和开发辽东湾的近海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这些工程将由世界银行和国际贷款机构贷款。这些贷款是这些机构提供的11亿美元贷款中的一部分。    尽管好几家国际承包公司对其中的一些工程有兴趣,但他们不大可能交上好运。一位英国承包商说:“中国拥有实力强大的一支建筑工人和民用工程师队伍。难道长城是哪家外国承包公司修建的吗?”

2. 澳大利亚也是世界债务大国

澳大利亚目前债务约七百二十亿美元,每年出口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用来还债。

3. 世界银行等支援印度营造森林

据印政府新闻稿报道,印每年丧失森林一百五十万公顷,为此,世界银行及美英等国五年内资助印六亿三千万美元,用以营造森林。

4. 日本对泰国投资逐年增长

由于泰国近几年经济发展顺利,日对在泰投资兴趣大增,今年前八个月已提出申请一百一十七项,共约十亿美元。

5. 印尼船舶开始对东南亚中东出口

据时事社最近报道,特别是在西德技术援助下生产的小型高速艇具有相当竞争力,未来深具出口发展潜力。

6. 台拟拨款成立对东南亚投资专户

据《香港时报》五日报道,台「经济部」拟在海外经济合作发展基金中提拨一亿美元,以提供前往该地区投资厂商所需融资。

7. 伊朗油轮增加

据《中东    经济研究》五日报道,由于伊拉克的猛烈空袭,伊朗为保持其石油出口能力,已把油轮的数量增加了近一倍。

8. 第三名台湾记者到北京

【香港《新晚报》十月六日社论】题:第三名台湾记者到北京    又一位台湾记者到达北京进行采访活动。他是继《自立晚报》李永得、徐璐之后的第三人。    这名二十八岁的记者名叫钟俊升,是以《人间《杂志特约记者的名义前往的。这个做法与《自立晚报》及李徐二人不同。    《人间》是创刊未到两年、以报道文学、报道摄影为主的图文并茂型月刊,主编是陈映真。他几个月前曾到过香港,介绍创办《人间》经过。    钟俊升说,他原在《人间》杂志社工作,是摄影兼文字记者,不久前辞去职务,以自由撰稿人身份到大陆观光采访。杂志社在他临行时说:「带些题目回来。」    另一个不同地方,则是钟俊升的停留计划是两个半月,比徐李两人的两个星期要长出很多,想去的地方也多出很多。但是,他们都强烈希望了解大陆的情况,作为新闻记者,还希望能将自己采访所得介绍给更多的人。    钟俊升在离开台湾之前,已经知道台湾当局将对《自立晚报》及徐李二人进行「惩处」。但他仍然按照计划由东京转道北京。由此可见,前往大陆的热潮一旦出现,「惩处」起不了什么作用。

9. 台“新闻局”官员称钟俊升两年内不得再出境

【美联社台北10月6日电】《人间》杂志的老板说,钟俊升已辞去他在这家杂志的职务,以免国民党政府因他的采访找这家杂志负责人的麻烦,但他仍将向这家杂志发稿。    政府新闻局不愿对神的大陆之行发表评论。    它说,钟并没有向新闻局提出申请。    但是,官员们说,由于他去中国访问,在他返回台湾后,两年内将不得出国旅行。    这位老板说,他的杂志并没有对钟的这次采访提供经费,但他保证要为    钟提供的消息和图片付“一大笔稿酬”。

10. 产品尚可取 人却不大可信

【《日本经济新闻》9月21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社对于以在中国的政府机关工作的中坚干部为对象进行了一次舆论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那些将肩负今后中国重担的年轻尖子们,虽然对日本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表示赞赏,但对日本人和日本文化却感到不大亲切。    80%以上的人对日本产品的印象是质量上乘,容易使用,在这些方面被调查者认为是可取的。    相反,也有57%的人认为,日本企业在向中国出口产品的时候有意识地降低了质量,这些产品的质量不如面向日本国内的同类产品的质量。对于产    品出现毛病和故障时的对    ,认为日本企业缺乏诚    实的人比认为可以给予一定评价的人多一些。被调查者认为日本产品很可靠,相反,他们对日本人却似乎感到不信任。    特别是对在中国工作的日本企业人员,虽然程度不尽相同,但回答“表示不满”的人却超过60%多。作为其理由,占首位的71%的人认为“态度傲慢”,其次是“过份注重金钱,小气”,“说话不算数”。对日本感到不亲切的人达到53%。

11. 老挝大米减产

据老挝农业部官员说,老挝今年大米比去年减产二十六万吨,缺粮可能达十五万七千吨。

12. “藏独”阴谋不会得逞

【本报讯】香港一些报纸10月4日纷纷就西藏发生的政治骚乱事件发表社论或评论,现分别摘登如下:    《天天日报》社论:中国的西藏自治区,最近连续发生政治骚乱。    许多世纪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但国际的野心分子,却显然一直在觊觎我们这片神圣的土地。而且是挑唆民族感情,利用不肖离心分子,“不遗余力”。只就这一次严重事件发生的同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不寻常的巧合”。首先是一直在印度流亡、从事活动的达赖喇嘛“应邀访美”,发表了不少不利于中国团结藏族的言论。而美国的一些政客,亦以桴鼓相应的姿态,发表了一些对此人“支持”的谬论。    在西藏的示威骚乱发生之际,竟然也有美国记者“及时出现”。我们希望保持民族团结有责的北京当局,不是止于对分裂主义者的“指责”,而必须对阴谋策动者加以有力的反击。    《明报》社论:今年夏天,名作家陈若曦在拉萨会见班禅额尔德尼,班禅向她指出:过去几十年,“左”的干扰太多;这几年政策比较落实,西藏已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在这种情形下,包括达赖喇嘛在内的所有西藏同胞,应该“向前看”、而不要老是“不堪回首话当年”;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汉藏团结”是西藏唯一可能的出路,而不是晕头转向妄想搞“西藏独立”或“印藏融为一体”。    西藏对中国内地各省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但是,中国朝野人士绝不可能接受“藏独”。达赖喇嘛和他的支持者应该清醒一    点。    《信报》评论:西藏自13世纪以来就属中国版图,长期以来中央政府对蒙藏都采取宽松政策。    而鼓励藏人闹独立,原是19世纪英国老殖民地主义者的把戏,但即使是在晚清列强瓜分中国呼声甚嚣尘上之际,阴谋也未得逞,因此这次虽然打出“人权”的旗号,看来是徒劳无功的。    过去西藏的宗迷信加上奴隶社会统治方式,是违背历史潮流的,绝对不能容许复辟。

13. 深圳大学把5万首唐诗贮进电脑

【美联社深圳9月19日电】题:脍炙人口的中国诗歌和小说贮进电脑    深圳大学已把近5万首唐诗贮进了电脑此举是诗歌研究中的一次革命。    上个月,深圳大学完成了为共有25卷、1万页、330万字的《全唐诗》编制电脑研究系统的繁复工作。这2200位诗人的48900首诗贮存在95个磁盘里,这些磁盘能在几秒钟内提供大量的信息。    深圳大学的一位讲师说:“这个电脑在一分钟内干的事需要一个人干三个月。它能做常人实际办不到的事情。”    例如,这个软件能查找任何一句诗,或任何一句话,并能迅速告诉你它的原诗和它在书里的具体位置。    这个软件还清楚表明唐诗特别喜欢描写月、风、云、山,因为这四个字在全唐诗中出现的次数都在12000次以上。    深圳大学的研究人员去年首先为一部中国古典名著设计一套研究系统,把18世纪的小说《红楼梦》贮进磁盘。

14. 台湾《 联合报》报道说:美国对台开放探亲既欢迎又迷惑

【台湾《联合报》10月5日文章】题:华府看开放大陆探亲与“中国结”(该报驻华盛顿特派记者王景弘)    在中国问题上,华府、台北和北平很少有皆大欢喜的局面。这次台北决定开放赴大陆探亲,可说是三方面难得的一致。难得的一致    虽然台北尚未正式宣布开放探亲的办法,美国驻北平大使洛德已抢先公开对此项“和平进展”表示欢迎。中共则一面表示欢迎,一面又认为光是探亲不够,台北应接受他们的“三通”,作为“和平统一”的前奏。    比较而言,最得意的还是华府。台北下的是险棋,可能获若干胜利,但民间错误的过高期望和因此造成的混淆、处理不当,也有副作用。北平要求的是“三通”,台北的开放探亲距“三通”仍远。只有华府置身事外,政策虽未变,情势却依其政策所预期的方向在发展。纳闷的地方美国既认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应循自然演进的过程,从美国利益出发,华府欢迎开放探亲、间接贸易这类“和平进展”,自不待言。但是,在另一个层次上,若干对台北持同情态度的国务院官员,虽然也接受台北的说词,相信开放探亲纯粹基于人道立场,台北仍坚持“三不”政策,不接受中共的“统一”方案,但他们私下对这样急剧的发展,仍感到相当纳闷。    第一,他们对开放的时机感到纳闷。他们相信执政党列为最优先、最急迫的工作是政治革新,应该是内部变革稳定后,如有必要,再调整大陆政策。现在却把开放探亲的事情移到前面,突然间使“统”“独”之争炽热化。    第二,他们对处理开放探亲的过程与人民心态感到纳闷。开放办法未定,风声已频传,揣测纷纭,过度提高人民的期望。政府目前既无意改变“三不”政策,也无意改变反共及光复大陆的立场,但在开放探亲所激起设法要突破禁忌的狂热中,一般人防共、对中共的敌意可能受削减,造成混淆和难以想像的怪事。    第三,他们对台北在“台湾问题”转趋平静之际,台北突然决定把探亲化暗为明,使“台湾问题”又受渲染,也感到纳闷。美国国务院对台湾居民经第三国赴大陆探亲的事了如指掌,这种事台北执法当局采取不干预态度,也是基于人道的考虑。现在把它公开化、合法化,在形式上是朝向解决台海两岸争执的过程踏出一步。    第四,开放探亲之后,压力势将集中在直接贸易的问题上。台湾经济既需要市场和原料,商人将不断要求与大陆直接贸易,政客自然也推波助澜。    这种压力政府能挡多久?经济挂钩,中共可以操作运用的机会更多,政府关系更难避免。这种不断冲击、不断演进的变化,除非是台北的本意,否则踏出这一步,也令人迷惑。

第 3 版

1. 英国研制成功船用「黑匣子」

英国《独立报》十月二日报道,英国已研制了第一只船用航行数据记录器「黑匣子」。它能详细记录船舶运行的六十种数据,包括吃水深度、舵角和警报系统的情况。

2. 遗传缺陷可能导致患者小细胞肺癌

美国《纽约时报》十月一日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遗传缺陷可能导致患小细胞肺癌症的证据,这种痛症在所有肺癌中占百分之二十。

3. 美伊海湾冲突实录(一)

暗中撒网    在美国海湾护航舰队旗舰“拉萨尔”号的一间住舱里,舰队司令伯恩森少将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着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他微闭着双目,心远神驰,仿佛又回到了远在万里之外的故乡。忽然,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伯恩森随手拿起电话,只听值班参谋说:“报告,刚收到一份重要情报。”伯恩森从沙发上一跃而起,回答说:“我马上来。”    7月24日,由美舰护航的科威特油轮“布里奇顿”号触上了1颗伊朗水雷。事隔不久美国油轮竟然在霍尔木兹海峡以外的阿曼湾中也触上了伊朗的水雷。    面对这种局面,里根总统召集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防部长和三军参谋长参加的联席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大家认为美国必须在海湾采取更强硬的立场。最后里根总统说:“根据联合国宪章和战争权力法决议,我授权美国驻海湾部队,如遇伊朗方面的敌对行动,可以武力回击。”    8月8日,美国海军1架P一3侦察机在海湾上空巡逻时,几架伊朗飞机靠了过来。美国认为这些伊朗飞机不怀好意,立即派F—14战斗机前往迎击。美战斗机向伊朗飞机发射了2枚导弹,但遗憾的是,一向“百发百中”的美国导弹这次却打了个空,美国痛感失去了一次“教训”伊朗的机会。    随后触雷事件屡屡发生。自5月17日1艘苏联船在海湾触雷以来,先后已有7艘外国船只撞上了水雷,人员死亡达10人。各国对这种神秘的水雷战均感惶惶不安纷纷派军舰前往海湾护航扫雷时间,海湾战舰云集,竟达70多艘。但神秘的水雷仍是层出不穷,弄得各国商船谈雷色变。美国等西方国家同声指责这些水雷是伊朗布设的,但伊朗却矢口否认,反过来还指责美国暗中捣鬼,并且公开表示愿意出面扫雷。但美国认为,伊朗一面扫雷一面布雷,因而总想找机会敲一下伊朗,却苦无证据,只好耐下心来静待良机。    “拉萨尔”号的作战室里灯光通明,伯恩森少将和舰队诸指挥官正凝神听取情报部门的报告。情报说,最近总有一艘神秘的伊朗船只在美舰经常活动的水域出没,目的不明,据分析可能在海中布雷。这天赐良机,伯恩森岂能放过,他说:“过几天就是两伊战争爆发7周年的日子,伊朗很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搞点名堂。严密监视它的动向,一有情况立即向我报告。”一张大网悄悄地向这艘伊朗船撒了过去。(一)

4. 利用氮气使鱼仓速冷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九月二十六日报道,日本制成渔船用的鱼仓速冷系统。该系统产生的氮气从鱼仓底部喷射,混有冰块的海水迅速均匀冷冻仓内的鱼。氮气发生装置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不需任何原料。

5. 苏《星火》周刊总编辑谈新闻改革

苏联《星火》周刊总编辑维大利·科罗季奇应新华社《瞭望》周刊编辑部的邀请,对我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访华期间,在同中国同行的交谈和座谈中,科罗季奇谈了他就任《星火》周刊总编辑后,对刊物进行改革的一些情况。    科罗季奇是1985年6月出任在苏联有相当影响的《星火》周刊的总编辑的。在他到任之前,《星火》办得比较拘谨,题材狭窄,内容枯燥,特别是关于党政领导人的外事活动报道占了很大的篇幅。说教式的长文连篇累牍,而抨击弊端的短文却少得可怜。为了改变现状,科罗季奇上任后狠抓了以下三件事:    第一,向苏共中央致函,要求给他更多的自主权,改变周刊现行的工资制度,提出在原定的工资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总编辑有权解雇或聘请工作人员。苏共中央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经过深入调查和严格考核,他辞退了一批不称职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择优选用了一批合格的记者和编辑,表彰了一些工作成绩突出的记者编辑,并提高了他们的工资。这一措施结束了“吃大锅饭”、“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局面,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给周刊带来了活力。    第二,大幅度调整了版面,决定不刊登内容空洞的稿件,压缩有关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的报道,增加读者感兴趣的、反映社会生活各个侧面的文章,评论、小品文、采访记、小说和摄影作品等。于是,不少内容新颖,文字生动的各种体裁的作品与读者见面了。版面的调整使《星火》周刊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变得活泼多样,富有生机。    第三,贯彻了“公开性”原则,主张“历史无空白”,“现实无禁区”。科罗季奇自1985年6月以来,《星火》周刊陆续发表了一些过去多年或从未发表过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苏联记者、作家爱伦堡回忆录的某些章节。此外,一些长期被束之高阁或被打入冷宫的作品也纷纷出现在《星火》周刊上。在他的倡议下,《星火》开辟了“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专栏,聘请当代苏联著名诗人叶·叶甫图申科主持这一专栏。《星火》还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会,邀请经济、理论、文艺、新闻界代表就某些有争议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科罗季奇的上述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过去,《星火》周刊在报亭橱窗里陈列几天都无人问津,如今,《星火》成了最畅销的杂志。    现在,《星火》的发行量已增加到了150万份。    科罗季奇说,《星火》周刊在办刊方针,报道思想和经营方式方面的改革还只是初步的,今后还要花很大力气,把改革引向深入,使周刊真正办成读者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的刊物。(郑耀华)

6. 「他把光明带向黑暗的角落」

【美国《迈阿密先驱报》8月9日文章】题:米特·菲尔·朗,一位精力充沛的小伙子    在戴德县,《迈阿密先驱报》有62名记者和18名摄影记者负责当地新闻;在布劳沃德,该报有32名记者和7名摄影记者。    在印地安河县,只有一个。不是采访摄影各一个,而是总共只有一个。他名叫米特·菲尔·朗,印第安河分社社长、记者、摄影记者。菲尔是一名好记者,也是一位称职的父亲和丈夫。他还是一位有着20年经验的老记者。    20年前,作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实习生,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先驱报》上。之后,菲尔·朗这个名字便屡屡见于报端。大多数报道都是他在维罗比奇的17年半时间里写的。菲尔每天几乎都有一篇报道——或者两篇、三篇,甚至四篇。这位40岁的老记者说:“我就是喜欢我的工作。我喜欢追猎,去猎取那些好题材。”    菲尔的同事德克斯特·菲尔金斯称赞他在采访棕榈湾枪击事件时的表现说:“菲尔·朗非常勇敢。他能透过迷雾看问题。他就象现场编辑。他始终非常沉着、冷静、善于思考。而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小伙子。”    最近我和他一起工作了一天,很有收获。他走得很快。用主编韦策尔的话说,他还是20年前那种急匆匆的样子,‘“他精力充沛,酷爱工作,全身上下都洋溢着热情”。菲尔的同事都对菲尔追踪题材的本领感到惊奇。皮尔斯堡一位记者说:“当我们都去参加一个会议而唯独菲尔没去时,我们都要担心他究竟干什么去了。”    菲尔的身边总带有一个旅行包,以便随时可以启程。只要维罗比奇以北佛罗里达任何地方爆发重大新闻,迈阿密的编辑们就打电话给菲尔。菲尔早准备好了。    菲尔不仅采访,他还摄影,并自己冲洗相片。他总是拖着一个装满照相器材的包。他还兼修理,几乎能修理所有东西。他的汽车上装有一个工具箱。    这很不简单。菲尔说,在一个面积511平方英里,有着8.6万人口的县里采访,最大的困难是“要紧盯着所有事态的发展,一刻都不能放松”。他每天都要写三、四篇报道。他说:“既然我想做这个工作。那我就必须做好。不过,有时候,你也必须有所克制,以免为了赶出第四篇(报道)而糟踏了前三篇。”    一位名叫莫菲的读者在来信中说:“请继续把光明带向黑暗的角落。”毫无疑问,他会这样去做的。

7. 心脏病患者的救命电话

【合众国际社新泽西州特伦顿9月19日电】题:电话挽救心脏病患者的生命    美国新泽西州布朗斯米尔斯的德伯勒心肺研究中心的一位医生发明了一种象公文包大小的新装置。心脏病患者发病时,这种新装置可以立即接通电话,帮助医务人员及时赶到病人身边进行抢救。    这种叫做医用电话除纤颤动器的装置现在正等待联邦粮食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这种电话除纤颤动器是手提式的,它可以存放在易得突发性心脏病的患者家里,也可以存放在饭店和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这样就可以使心脏病患者能立即得到训练有素的医生的及时治疗。心脏病患者在发病或心跳不规则时自己或由他人帮助把这个装置的插头插入任何一架电话机的插孔里,接收站在20分钟内就可以接到病人发病的信号。患者或患者的陪伴人员可以通过这个装置的一个扬声器与医生对话,并按照医生的指示把一些电键固定在病人的胸部,这样就可以向医生提供心电图数据,并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抢救按摩。

8. 新型电源:电化学电源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8月27日报道】苏联科学院乌拉尔分院电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建议,不通过涡轮机和发电机而直接从燃料获得电力。他们研制的新型电源现在正在进行试验。    研究所副所长斯捷潘诺夫说:“这是一个象吸尘器大小的‘电池’。在陶瓷圆筒内装着称作固体电解质的元件。燃料流——天然气、氧或酒精使固体电解质加热并通过表面。结果,产生电流的过程开始了。”    体积小,简单。在边远地区用这种电源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柴油机发电站。还有其他一些构思,例如借助不大的、自动操纵的电化学装置保护干线管道不受腐蚀。    斯捷潘诺夫解释说:“方法是大家已知道的。被损坏的不是管道本身,而是专门置于其内的正电极。但为此需要电源。我们建议采用功率为1000瓦的电化学电源。燃料是被输送的天然气。把负极同    管子联结起来,而正极同金属芯棒联结起来。计算表明、需要几年,它们才会被完全破坏,显然,更换金属芯棒要比修理管了简单,这能节约千百万卢布。约千百万卢布。”

9. 亚佐夫谈军队报刊在改革中的作用

【苏联《红星报》报道】题:深刻揭示改革的经验    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大将在接见军报领导人时说,苏联军队的报纸、刊物、军事出版社对武装力量的改革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说,使人高兴的是,报刊办得更加尖锐和更大胆了。它们正在学习同读者讲真话。这在改革的现阶段,在要求提出更多建议、分析错误和改进实际工作方面尤其重要。    那么,在现阶段,期待军报做些什么呢?    亚佐夫强调,重要的是通过报刊培养每个军人对国家安全所负的紧迫的责任感。同时,报刊言论的全部力量都必须用来揭示诸如职责、良心、荣誉、责任、原则性、树立功勋的意愿这样一些概念。    军报应当对党的决议作出有效反应,积极满足陆海军部队的需要和需求,解决部队的问题。要更好地了解陆海军部队的实际生活,更深入地研     究部队正在产生的变化。在这里也应当广泛地利用公开性:批评缺点,消除缺点,深入揭示改革的经验。要更多些求实精神,更多地具体分析,包括批判地分析改革的实际情况,更少些泛泛地议论改革的意义和益处。    在谈到报刊批评的问题时,这位部长指出,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对待这种武器:避免耸人听闻、不尊重个人和向来不尊重军事干部的做法。报刊的言论应当激励人们认真思考、工作,应当动员人,鼓动干劲,而不要使人失去自信。报刊上的任何似是而非的、不客观的、有倾向性的和任何不准确的报道和言论,都无助于改革。他说,军事委员会、司令部、政治机关应当迅速对报刊言论作出答复,而不是敷衍了事地作出反应,更不要只是维护狭隘的本位主义的利益。

第 4 版

1. 日本如发生意外情况美将派州警卫部队

【日本《产经新闻》9月30日晚版报道】题:日本如发生意外情况美国将派出州警卫部队    据日美安全保障关系方面的人士9月30日透露,美国州警卫部队的干部在上月底曾有一大批人来日本访问,首次同陆上自卫队干部就日本的防务问题交换了意见。因严重的兵员不足而苦恼的美国陆军,最近明显地加强了州警卫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使之成为现代化部队,以备派驻国外。这次大批干部来日本访问,再次表明,在日本发生意外情况时,美军除派出驻守夏威夷的第25轻步兵师之外,将认真考虑派出州警卫部队。    美国的陆军州警卫部队在战时可以编入正规部队,但平时,它由州长指挥,承担救灾和镇压暴动等任务。以前它在装备方面也只是适合完成上述任务之需的程度。

2. 格拉芙患病动手术

这位世界头号网球女选手已住进医院,近日接受手术治疗,将有一段时间不能参加大型国际比赛。

3. 马来西亚将举办明年的羽毛球汤姆斯杯和尤伯杯比赛

两杯比赛明年五月二十三日到六月五日在吉隆坡举行,马来西亚队和两个奖杯保持者中国队直接进入决赛。

4. 前爱尔兰足球明星威克·麦金尼在南非身亡

五日夜,麦金尼驾车外出,大风刮倒一棵大树,砸在他的汽车上,麦金尼当即身亡,他十九岁的儿子受伤。

5. 世界杯冠军阿根廷队将参加澳大利亚足球友谊赛

这场足球友谊赛有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和沙特阿拉伯队参加,明年七月举行。

6. 南太平洋橄榄球队在南非十战全胜

但队员违反禁令去南非比赛之事肯定将受到惩罚。

7. 十项全能和拳击冠军另有新招

一九八四年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汤普森和前世界次轻量级拳击冠军巴里·麦圭根将参加明年的系列汽车大奖赛。

8. 罗西决定退出足坛

一九八二年世界杯足球赛意大利头号功臣罗西表示,由于左膝伤病严重,他不得不决定正式退出足球比赛,但今后干什么尚未考虑好。

9. 为参加国际比赛二名南非田径明星移居瑞士

他们是南非一九八五年马拉松冠军马克·普拉特杰斯和全国标枪冠军比尔。

10. 外电评穆巴拉克连任

【合众国际社开罗10月6日电】政府今天说,穆巴拉克以埃及现代统治者中最低的赞成票比率当选连任6年任期的总统。    内政部长巴德尔在国家电台和电视台宣布昨天的公民投票结果时说,参加选举投票的人有97.12%的人赞成穆巴拉克连任。穆巴拉克是唯一的候选人。    这个比率是1952年革命以来埃及统治者所得到的最低的数字。纳赛尔和萨达特通常声称得到99%以上的人赞成。    许多埃及人对投票漠不关心,开罗参加投票的人数不多。埃及的选举由内政部监督(该部负责内部安全),而且没有什么独立的监督者。    政府说,参加选举的人在88%以上,但是西方外交官和反对派人士对选举的结果和参加选举的人数表示怀疑。    左翼报纸《国民报》的政治分析家侯赛因·法赫米在一篇谈话中说:“人们因为生活费用高、贪污腐化和通货膨胀而心烦意乱。在这种情况下这种选举结果是很难相信的。”    西方外交官们说,赞成票比率减少,反映了穆巴拉克希望以描述较为现实主义的选举结果来显得比他的前任民主。他们说,这看来并不反映得人心的程度下降。    一位外交官说:“穆巴拉克正试图提高信誉水平。他正试图显示一个较为民主和开放的社会面貌。”    另一个外交人士说,赞成票比率下降可能反映了两个反对党决定抵制公民投票,或是对穆巴拉克投反对票。    穆巴拉克竞选的主题是稳定。    但是西方外交官和分析家们一致认为,穆巴拉克如果要防止埃及滑入甚至更糟糕的经济窘迫处境,就必须作出棘手的变动。    虽然意识到必须解除国家补贴给国家财政带来的重大负担,但是穆巴拉克也意识到基本商品提价必然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危险。

11. 北约将以高技术常规武器对付华约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9月22日专稿】题:在中程核力量方面取得的进展使得高技术常规武器成为突出问题    如果中程核力量协议成为现实,那么所有的中程核武器就将被销毁。这将使北约更多地依靠常规力量来制止苏联对西欧的攻击。    在常规力量方面,西方不大可能同华沙条约国军队的实力相比。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解决常规力量不平衡的办法,是利用西方的高技术优势研制先进的常规武器。正在发展中的技术包括“灵23”武器:能极其准确地找到和袭击目标的精密制导武器。    “灵23”武器利用先进的传感器除了能发现雷达等的电子信号外,还能发现不同种类和不同程度的热与声。这种武器利用它自身的微计算机能在众多的以假乱真的仿制品中辨认出真正的目标。然后飞向目标。    同北约武器库中甚至是“小型”的核武器相比,高能量的非核武器如果投向军事目标,对攻击地点周围的平民造成的损失也要小得多,而且还没有辐射散落物。    高精密武器可以用来攻击坦克和防护得较差的弹药补给车辆,以及重要的桥梁、铁路和机场跑道。    英国皇家空军大臣梅森的看法是,华沙条约国部队的空中力量、增援部队或地面部队的再补给那怕是短时间地推迟,都会使进攻乱了套。如果西方能使华沙条约国军事计划人员感到混乱,使他们对于控制进攻速度的能力拿不准,那么“不必使用核武器就将大大增强威慑力量”。

12. 菲军队先发制人举行“演习”

【合众国际社马尼拉10月6日电】军队10月6日对可能发生新政变的集结地区发动突然袭击,并举行被官方称之为从黄昏到翌日晨的安全保卫“演习”,保卫科·阿基诺的总统府。警方人士说,在下午5时30分对总统府附近的8所住宅和一处仓库进行袭击时,至少有20名忠于被赶下台的马科斯的军人和文职人员被捕。    这些人士说,这些“先发制人的措施”是在接到有关情报后采取的,情报说叛军计划在政府雇员扬言要在7日举行的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时发动一场政变。    马尼拉的警察局情报处负责人胡安尼托·拉加斯卡上校证实了这次袭击,但拒绝详谈。    发言人说,与此同时,数百名军队部署在阿基诺夫人官邸附近,进行了长达12小时的全面保卫演习。    发言人通过无线电广播要求居民不要恐慌,说这只不过是一次训练。    他们说,当天早些时候还在马尼拉郊外奎松城的总部举行了一次类似演习。    但是,首都驻军司令亚历山大    ·阿吉雷准将透露说,当局预料叛军会发动一场进攻。    在总统府监督军队演习时接受采访的阿吉雷说:“有报告说有些人蠢蠢欲动。因此,我们不得不进行演习,在他们动手前先发制人地采取行动,同时做好准备。”    阿吉雷说:“在这一地区以外,我们还对一些秘密储藏大量火器的场所或集结地点进行不断袭击。”    阿吉雷说,上星期五对总统府附近一处房子的袭击缴获了几件火器。他说,这是当局正在寻找的大批武器弹药的一部分。    同时,菲律宾54岁的总统对美国电视网的记者关于她曾被绑架的询问不屑一顾。    科·阿基诺说,雷纳尔多·卡巴瓦坦上校领导的叛军是这次策划叛乱活动的支持者。    卡巴瓦坦是1月份那次未遂政变的领导人之一,那次政变活动目的是要把流亡夏威夷的马科斯迎回国内。    阿吉雷说,其他叛军可能同卡巴瓦坦携起手来,这些人可能包括奥纳桑上校。

13. 戈尔巴乔夫不一定失败

【西德《法兰克福汇报】9月21日社论】题:戈尔巴乔夫不一定失败    每当听不见关于戈尔巴乔夫的消息时,西方就会有谣传,说这位总书记肉体病了,说他政治上病了;说他担任苏联最高领导的时间不长了。于是马上就得出结论,认为在苏联正如人们看到的那样什么也改变不了,认为它象当时沙俄一样没法进行改革。    其实,戈尔巴乔夫在其任职的两年半时间内已改变了某些事物:苏联经济在试验新的机制;文学和艺术有了较多的自由;国家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第一次看到政治领导要求它真正采取法治国家的行动;报纸发表谄媚奉承的文章比较少了;某些公民,包括基督教徒在内鼓起了勇气抱怨对他们的压迫;现在在公开谈一些迄今不能说出来的事情。    那么,传统的压力会最终使革新的努力窒息吗?苏联反对改革的人也许非常强大,戈尔巴乔夫迟早会因他们而失败?这些人肯定有许多权力和影响;他们也在运用这些权力和影响。也许戈尔巴乔夫已平毁了他们在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堡垒。下面这种想法是没有现实根据的,即认为在莫斯科有一个坚信戈尔巴乔夫的班子在分工合作,一切迹象表明,苏联领导机构中的不同观点反映了“新阶级”的多种多样的利益和情绪。    戈尔巴乔夫必须同贴近自己周围的阻力作斗争。迄今为止他一再地对付下来了,他不是剥夺了象罗曼诺夫和格里申这样一些危险对手的权力吗?不是把对外政策老手葛罗米柯排挤出了外交部门吗?    “劳动群众”中的不满情绪戈尔巴乔夫肯定是估计到的。要求提高效率,对有缺陷的工作给予物质惩罚的人是会引起千百万工人的反对的。要求政府机关遵守法律并威胁要对不守法者进行制裁的人,在干部大军中是不会有许多朋友的。    斯大林的那一代人抵抗了变革者赫鲁晓夫,最后甩掉了他。接着在勃列日涅夫领导时,他们试图尽可能恢复以前的状态。在当前的年代他们才离开大大小小的实力地位。后继的较年轻的人不一定都倾向于改革。欧洲中东部和东南部的盟国的许多有地位、有名声的共产党人支持他们,这些共产党人长期来私下劝苏联,不要再作为过时东西的象征出现在世界面前。    戈尔巴乔夫能走多远,他是否能保住自己,这是不能肯定的。但是,认为他注定会失败,必然会象赫鲁晓夫那样倒台——这种预言是没有根据的。

14. 有问有答的“政治野餐会”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10月5日电】人们上周末在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府卢布尔雅那附近的一个游览中心举行了一次“政治野餐会”,大约有3000人参加。    在这次聚会上,人们通过批评、赞成或反对以及鼓掌或吹口哨的方式对南斯拉夫社会中发生的许多事情发表见解。    在人们称之为斯洛文尼亚的伦敦海德公园“演说者之角”的这次聚会上,当人们谈论到一些“热门”的话题时,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联盟主席团主席约热·斯莫莱等共和国和卢布尔雅那市官员成了人们提问的对象。参加野餐会的每个人可以有5分钟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的机会。    不能参加这次露天聚会的人就以书面形式提出问题。这类形式的会议在南斯拉夫是不常见的。    斯洛文尼亚社盟主席团主席斯莫莱对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他上台回答问题大约有20次。    由于出现了涉及价值8亿美元的空头期票的“阿格罗科梅尔茨”金融丑闻,提问题的人一再要求南斯拉夫国家银行行长、财政部长和社会筹记局局长辞职。    人们还谈到南斯拉夫对外政策所存在的问题。我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弱点是对欧洲太不重视,处理的是我们是否要在伊斯兰会议上获得观察员地位这一类问题,而不是我们将如何参加尤里卡计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