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09-25

第 1 版

1. 苏外长建议成立国际和平部队保护海湾航道

合众社二十四日报道,谢瓦尔德纳泽在联大发言时提出这一建议,他说,「海湾局势十分危险,有可能失控」。

2. 西德建议灵活执行巴统规定

据《南德意志报》二十三日报道,西德建议北约其他成员国把巴统有关东西方贸易的禁运规定搞得灵活些。

3. 劳雷尔说菲政府内有数百名菲共人员

法新社报道,菲律宾副总统劳雷尔二十三日发表声明说,数百名菲共分子在公职部门和地方政府任职,科·阿基诺知道其中许多人的名字。

4. 美众议院二十三日批准向尼加拉瓜反政府军提供三百五十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

美众院议长赖特说,希望这是向尼反政府军提供的最后一笔援助。

5. 美官员说驻南朝鲜联合国军一九九○年可能部分撤出

正在南朝鲜访问的美国会调查团分析家尼克什二十三日在汉城建议南朝鲜现在就开始为此作准备。

6. 埃及将对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军舰增收通行费百分之二十五

外电说,这是埃一高级官员二十三日透露的,并已得到运河管理局官员证实。

7. 西德外长根舍要求苏联赦免鲁斯特

根舍二十二日向苏外长提出这一要求后,谢瓦尔德纳泽答应苏将研究这一问题。

8. 伊朗大使警告澳大利亚不要卷入海湾战争

伊驻澳大使艾哈迈德·阿塔里二十三日说,伊将在全世界范围内报复美国,澳要想不遭报复,就不要站在美国一边。

9. 英法呼吁对伊朗实行制裁

合众社二十三日报道,这是英法代表在联合国表示的。英外交大臣强调,首先应实行武器禁运,防止武器落无视联合国的国家手里。

10. 匈报文章:东欧的改革之夏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新的、质的变化,人们重新认识了就业、承包等概念,但仍有妨碍改革之果成熟的因    素    【《匈牙利青年报》8月28日文章】题:东欧的改革之夏(作者    米克洛什·加博尔)    对于职业的东欧观察家来说没有平静的夏天。最近几个月中,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加快了,这是一种新的、质的变化。以往的决议、指示只是强调要完善以前的体制,给它们加点油。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却在考虑把管理体制换一换。    1987年改革的设想是早就提出来的,现在进行重大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从东方刮来了一股春风,苏联的改革和公开性政策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和政治气候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舆论以前所未有的兴趣注视着目前在苏联发生的一切,对苏联的改革表示极大的同情。    如果要总结一下1987年改革之夏的事件,任务还是艰巨的:没有什么令人注目的举动,没有重大突破,但有些国家作出了一些政治决定,为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保加利亚作出了进行重大改革的决议。保共中央通过的宏伟的改革计划,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决定在保加利亚的经济中严格实行商品和货币关系,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原则,按照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    捷克斯洛伐克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也加快了。经过了20年之后,在政治词典上又出现了“改革”这个词,专家们正在勾画这种改革的轮廓。    对于就业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放弃完全就业的基本原则。但也都估计到,由于要进行必要的结构改革,有的亏损企业会破产,因此有些人会暂时失业。    对于承包的概念也开始有了新的理解。以前人们一致认为,不折不扣执行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理想“主体”。现在则强调扩大承包者活动的重要性。    是什么妨碍改革之夏的果子得以成熟呢?在各社会主义国家中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认为,以前的状况对他们更有利,重新倒退回去并不是不可能的。苏联提醒人们注意,在口头上人人都支持改革,但改革往往是要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东欧的政治气氛在变化,一些领导人的作风也在改变。

11. 日报就中导协议评中苏关系

【日本《读卖新闻》9月23日报道】题:新的缓和可能为修复中苏关系开辟道路    美苏就消除中程核武器达成协议,可以期待进一步推进缓和。这种摸索向新的缓和时代迈进的作法与“邓小平战略”(军队建设从“盘马弯弓箭不发”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的方向是一致的,它证明了向这方向先走一步的中国的正确性。中国对美苏达成协议表示欢迎,这是不言自明的。    在外交方面,随着发生战略转变,中国的外交开始从70年代以苏联为“假想敌”的反霸外交向美苏等距离外交转变。新的缓和时代的到来很可能加速这种动向。在对苏关系方面,中苏政府关系在急剧得到改善,而另一方面,党的关系却一直未得到修复。    但是,如果从废除中导向战略核裁军的方向发展,进而如果新的缓和向解决地区纠纷的方向发展,那么修复中苏两党关系这个历史的课题也就会自然地找到解决的途径。    当然,中苏关系即便改善也不会达到50年代中苏同盟的地步。但是,当新的缓和取得进展,中国的等距离外交实现之时,中国同东欧国家的合作关系也会加强。到那时日中关系象过去那样只靠“友好气氛”恐怕已经不行了。    最近一个时期,因日中间贸易不平衡、经济合作止步不前,光华寮问题等,人们已经可以感到中国方面出现了“摆脱日本”的迹象,正因为如此,新的缓和时代的发展,也会给日中关系带来影响。

12. 阮文灵对美刊谈越经济改革等问题

【美国《时代》周刊9月21日报道】题:让我们把战争搁在一边,为创造和平的前景而努力——越共总书记阮文灵同记者的谈话关于美越关系我们想要忘记过去。我们希望看到美国取消禁运,希望双方坐下来谈判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如双方配合起来寻找在战斗中失踪的美国人的遗骸。希望全部美国人回美国去,如果父亲想要他的儿子归来的话。如果越南妈妈想去的话,也应该允许她去。两国都无意在我们之间保留一道鸿沟。让我们把战争搁在一边,为创造和平的前景而努力。我保证,在我们国内没有一个美国战俘。如果有的话,我们将立即把他交给美国。关于经济改革我们面临着40年战争破坏带来的困难。后来在重建祖国的工作中,我们犯了错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我们明白了错误和为此付出的代价。我们太草率、太简单和太主观。我们试图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这个必要时期来建设社会主义。今天我们正在通过进行深刻、彻底的改革纠正这些错误。    我们的人民需要、并希望增加粮食生产,他们的愿望会达到。同时我们将通过增加消费品以满足需求的办法来克服通货膨胀。这将是一种导致煤、石油、木材、茶和冷冻海味等出口产品有剩余的均衡的发展。我们将解雇不合格者和依法查办那些滥用职权和贪污腐化的人,我们新任命的年轻经理们将靠动脑筋作决定,而且心地诚正。关于越南出兵柬埔寨我认为,我们去那里并不是一个错误。即使在同美国交战最激烈的时刻,也没有发生象(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1978年入侵我国时那样残酷屠杀越南平民的事。我们除了反击以外没有别的选择。

13. 苏企业将自订年度和五年计划

【塔斯社莫斯科9月21日电】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伊万·西拉耶夫今天对《真理报》记者说,苏联企业将自己制订和批准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自主支配所挣到的钱,任何人也无权收缴。    国营企业法将从1988年1月1日起生效。    在这种情况下赋予各部机关的是更高一级的职能,它们不再象现在这样对生产进行业务领导。各部的生产总局将逐步撤消。    西拉耶夫认为,这样的改革可以进一步精简各部的人员,而且会使设计人员和定货单位、生产者和用户之间的相互联系更方便。    西拉耶夫说,减少多余环节的问题越来越尖锐了。已经合并了4个部,机关人员精减了1226人。为了更好地管理基础部门,决定把一系列联盟—共和国部改为全联盟部。这样可以避免重复领导。

14. 石油抵制比武器禁运更有效

【路透社巴林9月23日电】题:对伊朗实行武器禁运已不太可能,抵制它的石油也许更为有效(记者斯蒂芬·朱克斯)    派驻在海湾的外交官今天说,对伊朗实行武器禁运只有象征性的价值,抵制伊朗的石油可能是使德黑兰的战争机器停止运转的唯一有效的办法。    正当美国开始争取国际上对一项武器禁运行动的支持的时候,这些外交官说,几乎不可能制止德黑兰得到武器。    西方一位高级外交官说:“武器禁运不能是滴水不漏的……它将是一个象征性的姿态,老实说,伊朗会在乎吗?”    伊朗政府在1979年伊朗国王被推翻之后被迫到黑市上购买武器,8年多来它已同隐蔽的军火商人们建立了联系网,并且逐步建成了它自己的军火工业。一些外交官认为,一种更加有效的——尽管从政治上讲同样重要——办法是实行世界范围的石油抵制,切断伊朗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从而阻止它购买武器。外交官们说,联合国对南非实行的军用物资禁运已经实施10年了,但是几乎没有效果。

15. 哈梅内伊说伊朗不反对安理会决议

【法新社纽约9月23日电】伊朗总统哈梅内伊今天再次强烈谴责美国袭击伊朗在海湾船只的行径,但没有重复他先前发出的要进行报复的威胁。    同时他还缓和了把联合国安理会轻蔑地称之为“文件工厂”的语调,说他的政府仍愿意通过谈判解决两伊战争。    哈梅内伊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袭击伊朗船只“或许是里根政府犯的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甚至大于伊朗门错误”。    但他说,伊朗“没有拒绝安理会598号决议”,伊朗“不反对安理会作为一个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的机构”。“我们作为侵略的受害者应当支持安理会”。

16. 启事

本报10月1日休刊一天。

17. 一位能源专家预测:下世纪初亚太地区石油将主要依赖进口

【合众国际社新加坡9月23日电】一位重要的能源专家说,到2000年,亚太地区90%的石油将由海湾供应。    伊朗总理的前能源顾问费雷敦·费沙拉基22日预计,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依赖石油进口的地区。    费沙拉基在第三次亚太石油会议上说,这一地区净出口石油的主要国家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所消费的石油将比它们生产的石油多。费沙拉基说,“据估计”对海湾石油的依赖“到1990年将迅速增长为65%,在1995年为75%,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将为85%至90%”。

第 2 版

1. 「上海出口周」二十二日在利比里亚开幕

来自蒙罗维亚的消息说,这次展销会是上海组织的,其八家进出口公司展出三百多种产品,展销会将于九月三十日结束。

2. 加纳向私人出售可可和咖啡种植园

加纳通讯社二十一日说,政府已决定将五十二家亏损的可可和咖啡种植园卖给私人,加纳人和外国人均可购买。

3. 李永德徐璐谈深圳印象

【香港《明报》9月24日报道】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和徐璐,今天将乘下午3时半的飞机往厦门。昨日他们到深圳特区及中英街,昨晚回广州逛新华书店及西湖路夜市。    昨日他们到深圳特区及中英街后,李永得表示,深圳特区的发展,是中国大陆改革的起点,目的是赚外汇、带动工业发展,而深圳比内地城市的政策更灵活。不过,他认为深圳的产品如果内销,所得的利益会较外销为大。    他表示,深圳特区跟台湾从前的高雄一样,都是刚开始的工业区,对国家很有贡献,是未成熟而新开辟的城市。    李永得说,他们到深圳的目的,是因它为香港到大陆旅游的必经之地,而且他们说有些人也从台湾到深圳投资,所以,他们认为深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采访点。其次,深圳特区在中国大陆是经济特区,它的发展相当成功,在广州市时,看到很多工业产品都从经济特区出产,因此,他们想去了解它的发展情况,因为台湾人也对这个被宣传为特区重点城市的地方有较深认识。    离深圳之后,他们由中旅社经理带领到了中英街。徐璐认为,中英街只是一条小小的街道,但却非常讽刺,因为只是一路之隔,就有两个不同社会及制度。    至于深圳联检大楼中方的海关人员服务态度,她觉得有些关员也不太凶。她认为,很多国家的海关人员都是凶巴巴的,尤其是美国,而深圳关员却不算嚣张。    另外,李永得将北京、广州跟台北比较,他认为,广州从市容外观以至人民生活及价值观比较接近台北市,因为在广州有很多的个体户,从商店的陈设以至商品销售来讲,都见到广州市的经济较北京活泼,而且是比较多元化,比较接近台北,这些包括他们所看的夜市,都跟台北很相像,但广州市政设施方面则比台北落后很远。    广州与北京比较,北京的市容比较有气派,但人民生活水平就较低。    广州市的市民,他们对自己有相当的信心,他们感到比起北京以至国内的其他城市,他们穿着以至讲话都很有自豪感。

4. 巴基斯坦外债达一百一十七亿美元

巴官方人士二十三日说,在巴所欠的这些外债中,一百亿是欠西方的,十亿是欠石油出口国家的。

5. 赞比亚减少经南非出口铜等矿产品

美联社二十一日说,现在经南非出口的只占其矿产品出口的百分之九,其余已全部改经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出口。

6. 香港举办国际玩具展

法新社说,二十一日开幕的这届玩具展可吸引一万二千名买家、主要来自日本和美国。

7. 美国农民计划大量饲养鸵鸟

台湾《经济日报》二十二日报道,由于美对南非的经济制裁使美短缺大量鸵鸟皮,美农民准备饲养这种动物以供制作皮包和牛仔靴之需。

8. 日中邦交正常化谈判的台前幕后(完)

急谋妥协方案    吃了饭之后,首先在田中房间,后来在大平房间,召开作战会议。一项一项地研究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再次表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并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立场”,日本方案,后面增加一句:“坚持根据菠茨坦公告第8项的立场。”    根据历史经验,开罗、菠茨坦两公告的精神,台湾应还给中国,这是日本政府政治立场,今后也坚持下去。    后来在谈判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时成为最大问题的霸权条项,决定在这个阶段写进去。为什么?一名谈判当事人说:“条约局是反对写入的。但是日方关于日华和平条约的处理、战争状态结束、对日赔偿请求权问题有求于中国让步之处甚多,这样一切都按日方主张办理,就不是谈判了。而且日方过分拒绝霸权条项,中方更要坚持,应避免这种情况。”    此外,日方又接受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    在半夜拟成了妥协方案,高岛归纳成条文,第二天上午交给了大平。不打不相识    9月27日,浓云低垂,象征着谈判前景严峻。但代表团一行按照中国的日程,由姬鹏飞陪同,游览万里长城。    但是负责谈判的大平没有心思游览,他把日方妥协方案交给姬鹏飞,说道,“这是日本的最后方案”。    第三次田中周恩来会谈,是当天下午4时10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日本的妥协方案,姬鹏飞已交给了周恩来。    田中说:“今天游览了长城等好地方。”    周恩来提到田中角荣的日本列岛改造论。“长城是6000公里,日本列岛改造论计划修6000公里的高速公路。”    田中高兴地转移话题,会谈经过两小时,周恩来根本未提日本的妥协方案。日方也知道周恩来在等待某个人的批准,这个人就是毛泽东。第三次田中周恩来会谈结束了。日方代表团在迎宾馆吃饭,韩叙礼宾司长找到桥本中国课长,说晚上八九点钟,毛主席会见田中。代表团准备会见,过一会周恩来来了,他陪同田中到了毛主席住处。关于会见的情况,二阶堂告诉记者团,毛主席说:“吵架吵完了吗?不吵架是不行的。”    “不,和周总理谈得很圆满。”田中说。    “不打不相识,吵了架才能成为好朋友。”    “的确如此。”    后来的谈话也很沉默,讲到书架上的书,毛主席拿出6本《楚辞集注》,送给田中。    “我喜欢读书,知道对身体不好,但不读书,睡不熟。”    会见约1小时,田中站起身告辞,毛主席送田中到门口。    “‘吵了架,才能成为好朋友。”这句话留在田中脑海里。    (完)

9. 美《商业日报》说:中国将大量进口计算机

【美国《商业日报》9月10日报道】题:中国需要计算机(记者约翰·凯利发自香港)    一名研究负责人说,中国使经济现代化的决心给美国计算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机会。    国际数据公司业务主任许先生在一次讨论会上说:“中国在今后5年内尚无力获得它所需要的全部技术。但是它的确需要许多东西,最后终会得到的。”    他承认,许多外国公司觉得在中国做生意令人非常失望。    但是,他说,尽管中国有许多问题,他认为,那里同计算机有关的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    他说,到1990年,中国需要60万台微型计算机。

10. 中美合资玻璃厂在深圳投产

【美联社深圳9月3日电】中国官员昨天在这里为一家一亿美元的玻璃厂正式主持了开幕式。引进设在匹兹堡的这家美国公司的技术是中国自1979年以来引进的最大和最现代化的项目之一。    美国这家玻璃公司总经理罗伯特·尼德伯杰估计,这家工厂到明年初就有可能赚钱。    这家工厂目前有350名中国雇员在美国经理和顾问的指导下工作,但是,尼德伯杰说,最终将完全由中国人来管理这家工厂。这家工厂每年能生产18万吨高质量玻璃。其中50%在国内市场销售,50%向香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的市场销售。    尼德伯杰说,这一合资企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成功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如果失败就会使外国投资者不愿意再来。

11.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社论:国民党当局双向探亲的虚伪性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9月22日社论】题:国民党当局双向探亲的虚伪性    关于司法院院长林洋港提出的如何处理居留大陆的两万名台胞返乡探亲问题,由李登辉召集的五人专案小组作出的研议结果令人失望。其结论是,原则上准许返台探亲,但手续上应符合现行相关法令规定。这项结论表面上看来是准许,暗地是不准。    所谓现行相关法令,仅定于国安法施行细则内,该细则第十二条规定:“离开沦陷区未在自由地区连续住满5年,或已住满5年未取得当地居留权和在台湾地区无直系血亲者,不予许可入境。”    对于“返台”探亲的台胞也要用这条“相关法令”,很显然暴露国民党对于探亲措施采取了单向政策,其所秉持的人道,也具有双重标准。在人道主义的影响下,它不敢公然地反对双向探亲,因此在文字上大耍花样,说是‘‘原则上准许”,以骗众人耳目,并以掩盖其违反人道的作为。    五人小组的这项初步结论,其实仍然是“原地踏步”,尚未解严之前,入台的条件如此,探亲的开放政策未实行前亦如此。由此可知,台湾当局对于双向的探亲政策,并不热衷,这“返乡探亲”的开放也不具诚意。如果台湾当局真正秉持人道,确有诚意开放两岸自由来往探亲,就不应再有任何限制,首应修改有关法令,尤其是国安法。

12. 李庆华辞职耐人寻味

【台湾《自立晚报》9月20日文章】题:李庆华辞秘书长职个人原委耐人寻味(记者胡星来)    四天前,近日来积极主张厘订整体性大陆政策、认为应以更开放态度面对探亲问题的中华民国自强协会秘书长李庆华以“个人健康理由”,向自强协会提出辞呈。    李庆华今年38岁,是执政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李焕的次子。自今年5月就任团结自强协会秘书长以来,积极推动会务活动,分别举办了‘‘毋忘七七”、“解严过后”、“大陆探亲”三次演讲会,无不有声有色,极受社会瞩目。尤其是一周前所举办的“大陆探亲”座谈,由于适值新闻热潮,吸引了罕见的人潮。    就在这场盛会之后不到几天,社会气氛突然转变,李庆华不得不暂时离开他的“舞台”。    熟识他的朋友指出他具有“政治人”的特质。从大学时代参与“保钓运动”,留美期间组织“美东中华青年学会”,定期举办国是座谈,领导地区留学生党务工作;乃至于回国后的种种作为,每每驻足于敏感政治问题的边缘。自从探亲政策公开讨论以来,李庆华积极而又毫不避讳的态度,终于造成他去职的原因。    自从政府决定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经媒体披露之后,李焕曾经在一项党内会议中指出:“我们不是要取代中共政权,而是要促使大陆政治民主、新闻自由、经济开放”,内中涵意引起广泛讨论,使社会各界对于大陆政策问题长期蓄积的疑问与意见,顺此管道渲泄而出,形成一股强大而过份乐观的社会力量。    李庆华在此时,建议政府应设立大陆事务部、厘订全盘性的大陆政策,与执政当局“审视情势发展,谋定而后动”的决策态度不搭调,加上近数月来所衍发的数项背景因素,终于使李庆华不得不离开此一民间团体的职位。

13. 蒋经国以轮椅代步

【香港《快报》9月24日报道】据中央社报道:蒋经国总统今后将经常以轮椅代步。    他昨日以执政国民党主席身份主持党中央常会会议,在结束时向与会人士作了一段谈话。他为了进出会场方便,有时使用轮椅到中央委员会主持常会,他觉得使用轮椅对与会人员或欠礼貌,但他说,自从主持常会使用轮椅以来,觉得很有帮助,所以今后将经常以轮椅代步,并请大家谅解。

第 3 版

1. 苏新版百科全书介绍布哈林等人

【本报莫斯科9月9日电】在公开和开放的口号下,苏联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4月16日付排、1987年1月9日付印的新版《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百科全书》(上一版是1977年8月4日付印的),一改过去不提“反面人物”的传统,列上了布哈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的条目,并给予了评价。现将这4个条目摘译如下:布哈林(1888—1938)政治活动家。1906—1937年为共产党员,参加过1905—1907年革命。在帝国主义发动的战争期间,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民族自决和最低纲领的理论等方面犯了错误,遭到了列宁的严厉批判。二月革命后,曾任莫斯科市苏维埃执委会委员、俄国社会民主党莫斯科市委委员,曾任《社会民主工党人》和《斯巴达克》杂志的编辑,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进行过斗争。反对布列斯特和约,是“左派共产党人”的首领,后来公开宣布,这是他最大的政治错误。用列宁的话来说,布哈林是个“勤勉的经济学家,这一直受到我们的支持,但是他在政治上阴险毒辣和摇摆不定”。1920—1921年,在关于工会问题的辩论中,是“缓冲派”的首领,后来同托洛茨基结盟。列宁在《给代表大会的信》中说:“布哈林是极可贵的、极大的党的理论家,但他的理论观点能否说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很值得怀疑,因为其中有烦琐哲学的东西,他从来没有学过辩证法,我想,他从来没有完全弄通过辩证法。”托洛茨基(1879—1940)政治活动家。1917—1927年为共产党员。1897年起参加社会民主运动。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参加了孟什维克。他以“不断革命”的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相对抗。参加过1905—1907年革命,曾任彼得格勒市苏维埃主席。在反动统治年代为取消派分子,是各种反列宁集团的组织者。在第一次大战期间,在战争、和平与革命的问题上,反对布尔什维克。1917年5月回国。在党的六大上被接纳入布尔什维克党,当选为中委。    在武装起义问题上,坚持等待策略,受到列宁严厉批判,因为这一策略会危及起义的成功。十月革命后曾任外交人民委员。1918—1924年,任海军人民委员,1920—1921年,在关于工会的辩论中反对列宁,1923年起是反对党的总路线的托派首领。列宁在《给代表大会的信》中指出了托洛茨基的才干和工作能力,同时认为他是一个异常自信的人,喜欢行政命令。列宁在说明托洛茨基的政治信仰时指出了他的“非布尔什维主义”。1926年起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党集团首领,1929年由于反苏活动被逐出苏联,托洛茨基在国外仍积极参加反对苏共、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活动。季诺维也夫(1883—1936)政治活动家。1901—1927、1928—1932、1933—1934年为共产党员,参加过1905—1907年革命,反动统治期间对取消派、召回派和托派表现了妥协态度,因此,列宁早在1911年就称季为“不彻底的托派”。1908—1909年流亡国外,是《无产者》和《社会民主党人》杂志编辑部成员。曾为《星》和《真理报》等布尔什维克出版物撰写,与列宁合著了《社会主义与战争》(1915年)一书。由于不相信社会主义革命能在俄国获胜,在党中央会议上同加米涅夫一起反对武装起义的方针,号召采取防御性的等待策略,号召苏维埃同立宪会议合作。10月18日在《新生活报》上以自己和加米涅夫的名义反对武装起义,泄露了中央的秘密决议。列宁称他为工贼,要求把他开除出党。由于不赞成党的方针而离开中央,但很快承认了错误,于1917年9月回到中央。在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上反对“左翼共产党人”。1925年起是“新反对派”首领之一,随后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党集团的首领之一。加米涅夫(1883—1936)政治活动家。1901—1927、1928—1932、1933—1934年是共产党员。1905—1907年革命参加者,1908年起流亡国外,曾为《无产者》和《社会民主党人》撰稿。对取消派、召回派和托派表现了妥协,因此,列宁早在1911年就称他为“不彻底的托派”。党的四月代表会议和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委。曾为《真理报》编辑之一。在7月的日子后曾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逮捕。由于不相信社会主义革命能在俄国获胜,在党中央会议上同季诺维也夫一起反对武装起义的方针,号召采取防御性的等待策略,号召苏维埃同立宪会议合作。10月18日在《新生活报》上以自己和加米涅夫的名义反对武装起义,泄露了中央的秘密决议。列宁称他为工贼,要求把他开除出党。1925年起是“新反对派”首领之一,随后是托—季反党集团首领之一。

2. 毕加索的一段罗曼史

【美联社纽约9月17日电】艺术大师毕加索在1915至1916年间,曾与一位巴黎妇女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罗曼史。这是艺术史学家和传记作家约翰·查理森在16日出版的《住宅与庭院》杂志10月号上披露的。    查理森曾是毕加索的朋友,他说,这位妇女名叫加布里埃尔·德佩尔·莱斯皮纳斯,1888年出生于巴黎。她遇到毕加索时27岁。    但是,毕加索对这段罗曼史一直守口如瓶,连他最亲密的朋友都不知道。    查理森推测,毕加索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当时他的情妇埃娃·古埃尔因患肺结核即将死去,他正处于极度悲伤之中,也可能是因为莱斯皮纳斯小姐与美国雕刻家、诗人赫伯特·莱斯皮纳斯有爱情纠葛。她于1917年与赫伯特结婚。    这家杂志还发表了毕加索与莱斯皮纳斯小姐来往期间为她作的画和素描,许多画的空白处都有毕加索写给她的情书。    查理森说,最令人惊奇的“是在一幅素描的镜框底部夹着一张小纸片,毕加索在上面写道:‘我已请求善良的上帝允许我向你求婚’。”    他说,毕加索在这之前从未表现出对结婚感兴趣,尽管他后来有过2个妻子和许多情妇。    据这位传记作家说,这段罗曼史从历史角度讲极为重要,因为它填补了这位艺术大师婚姻史上的一段空白。

3. 张学良送蒋到南京以后(十)

“我在井上温泉的时候,张治中先生偕同夫人、女儿,看望了张学良,在那里吃了一顿饭,他两人谈了两三个钟头,我避开了,不晓得他们谈些什么。……我在井上温泉一个月,同张学良谈做诗,谈明史和历史上的人物。……1947年张学良不过47岁,看来他的身体在长期囚禁生活中,已经拖得很坏了。我快要离开了,问他有什么事要我办?张学良说:‘你到了南京,如果看见莫德惠,请把我在这里的情形告诉他。’我到南京后,把张学良和我的谈话以及我对他的考察所得,连同张学良亲笔写给我的诗,用书面报告了郑介民,并由郑介民转报了蒋介石。    “1947年12月,刘乙光到了南京。他见过蒋介石后对我说:‘张治中到台湾同张学良见面,委员长很不高兴,当面吩咐我,以后非经他批准,任何人不准去看张学良。’”    至于张严佛所说张治中在台湾会见张学良,我想把他二人所说有关联的一段话,摘录于后,以为印证。    张治中在《三访幽禁的张学良》一文中曾说:    “第三次会见是1947年10月间,地点在台湾新竹。当时我当西北行辕主任,在为新疆问题极度紧张工作之后,去作休假旅行,到了台湾。张汉卿那时关在台湾新竹。当时台湾警备司令彭孟缉是我的学生,我到台湾后即向彭提出要去看张汉卿。彭很犹豫,不敢答应。我当时对彭说:‘一切责任我负,不会连累你。’彭才勉强答应。    “1947年10月30日清晨,我带着我的妻子女儿一家人搭火车到新竹,再改乘汽车去看张汉卿。汉卿住的地方叫井上温泉,距新竹约有两小时汽车的行程。他住的是一所平房,四周全是山,屋旁有一个温泉,风景林木很幽静,附近没有居民居住。我们是上午10时到的,张汉卿已预先知道,早站在院子里迎接。我这次同他见面,觉得他比以前瘦了许多,也苍老了一些,眼睛显得比以前小了。据他自己说,因为眼睛有毛病,看书很费力。那时陪同他住的是赵四小姐。我的家属由赵四小姐和那个副官陪同出去游玩,只有我们两人在屋里谈话,我们谈得很痛快。他说他希望能恢复自由,问我他何时能恢复自由?我安慰他说,国内总要和平的,国共终于要恢复和谈的,国共和谈成功之日,即他恢复自由之时。他听了很高兴。”    (十)

4. 杀虫剂和工业废物威胁人类健康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九月十九日发表一份新的研究报告,题为《消除毒物威胁:控制杀虫剂和工业废物》。报告指出: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以及抛弃工业化学废料,使大量有害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在全球范围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5. 苏规定驻苏外国人须接受艾滋病检查

美联社九月十六日报道,苏联卫生部八月二十九日规定,在苏联居留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外国人必须接受艾滋病检查。苏联国内现已发现一百多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已有三名非洲国家的留学生死于艾滋病。

6. 美科学家发现一种中间化学物

美国《科学新闻》九月五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伯克利实验所的研究人员,鉴别出一种过去未发现的中间化学物,这种化学物在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硫酸盐离子的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7. 世界上最大的富豪们

【路透社纽约9月19日电】英国女王、住在阿肯色州农村自己开一辆敞篷运货小卡车去上班的男人和俄亥俄州前州长的女儿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答案是:根据《幸福》杂志的评定,他们全是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富人。最新一期的《幸福》杂志说,全世界共有132个这样的富人。    《幸福》杂志说,世界首富是现年41岁的文莱苏丹。    他有两个妻子、3个儿子、6个女儿、1788个房间的宫殿、他自己的小国和250亿美元。    最富的美国人——也是世界上第三位最富的人——是阿肯色州本顿维尔的萨姆·穆尔·沃尔顿,现年69岁,就是拥有那辆卡车和87亿美元的那个男人。他是拥有1072家联营折扣商店的沃尔马特商店的总头。    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现年67岁,拥有200亿美元,是世界上第二位最富的人。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现年61岁,是世界上第五位最富的人,拥有74亿美元。    安妮·考克斯·钱伯斯现年67岁,和巴巴拉·考克斯·安东尼,现年64岁,两人共有25亿美元。她们是詹姆斯·考克斯的女儿。考克斯原是农村的穷孩子,靠出版发行发了财,曾3次出任俄亥俄州州长,1920年参加过总统竞选。    另外一些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富人是: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得克萨斯州工业家H·罗斯·佩罗特、发行人鲁珀特默多克、埃斯蒂·劳德、威斯敏斯特公爵、约翰·威拉德·马里奥特、约翰    ·塞恩斯伯里爵士、约翰内斯·图尔恩·翁德·塔克西斯、堤义明和赫斯特家族与洛克菲勒家族中的一些人。

8. 为拯救患病儿童:卡特发起募捐

【合众国际社纽约9月11日电】前总统卡特和演员哈里·贝拉方特今天在美国发起了一场筹集资金运动,以便帮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拯救那些病魔缠身的儿童的生命。    卡特说,美国领导人有道义上的责任一起努力使这些筹集资金的运动获得最大的成功。卡特本人在亚特兰大开办了一个“卡特中心”,以帮助孟加拉国的儿童。    美国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官员说,筹集的这笔资金将帮助这个基金会更加接近于实现它眼前的目标,即将发展中国家每日死亡的近4万名儿童的人数减少一半,这些儿童往往都是死于一些容易防治的疾病。    这场运动包括一系列的活动。

第 4 版

1. 美苏为何赞同结束两伊冲突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9月22日文章】题:超级大国为什么要全力解决海湾战争    今天,在两伊战争进入第八个年头的时候,美国和苏联都对这场战争的结果表现出空前的兴趣。这与战争的三条地面战线任何引人注目的变化无关,与海湾战争是当代历时最长、伤亡最大的中东冲突(外交人士估计至少已有50万人死亡)这个事实也无关。    一些分析家认为,它们现在可能正在全力以赴结束冲突,原因有两个:    第一,为结束海湾战争而进行外交合作,是因为莫斯科和华盛顿担心“油轮战”把一个或两个超级大国拉进去,特别是在它们集中于裁军问题的时候。    美国要求停火的愿望比较迫切,要是不停火的话,美国可能不得不长期留在那里或者甚至介入与伊朗的冲突。对华盛顿来说,现在的利害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而莫斯科在联合国安理会赞成停火以及它自己同伊朗和伊拉克谈判,部分原因是为了防止大规模升级。    第二,国务院和苏联问题分析家都认为,莫斯科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希望避免出现一种使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允许西方大规模部署军力的局面。如美伊对抗,最近欧洲5国派遣军舰和阿拉伯国家给予一定合作的情况加强了出现那种局面的可能。    在海湾合作委员会6个盛产石油的君主国中,苏联人只同科威特有牢固的关系。对于起关键作用的沙特阿拉伯,苏联至今尚不能施加影响。    苏联和美国行动的动机的区别突出表明批评美国政策的人提出的一个论点:苏联的政策是精心筹划的,而美国实际上只想赶上去,因为向伊朗出售武器的交易使它在阿拉伯人心目中的声望下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苏联问题专家说,苏联的主动行动部分原因是莫斯科对美国的行动感到不安而采取的。    一位美国官员说,两个超级大国最终都想同反复无常的伊朗改善关系,而双方都试图阻止对方抢先。

2. 美国计划派军队保护汉城奥运会

在板门店的一位美国高级军官九月二十二日说,美国目前正计划派一支海军部队去南朝鲜帮助汉城政府确保一九八八年汉城奥运会的安全。

3. 汤姆斯和尤伯杯羽毛球决赛明年在吉隆坡举行

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九月二十三日宣布,比赛将于明年五月二十三日到六月五日在马来西亚首都举行。

4. 波兰一篮球教练因行贿被判刑

波兰波兹南女子篮球队教练因用二千零三十美元向另一支球队行贿,被法院判处一年徒刑、罚款六百七十八美元,并在四年内不得担任教练工作。

5. 约翰逊再夺金牌

不久前在罗马田径锦标赛中创一百米跑世界纪录的约翰逊,二十三日在东京国际田径赛上以十秒二九再次夺得金牌。

6. 南斯拉夫奥委会主席到汉城

他是在九月二十三日抵达汉城的,他将与南朝鲜体育官员讨论一九八八年汉城奥运会问题。

7. 美国队在国际赛艇比赛中成绩优异

一九七八年国际赛艇比赛二十三日在南朝鲜举行,美国队夺得八个项目中的五块金牌。

8. 缅甸酝酿进行改革

【《远东经济评论》9月17日一期文章】题:缅甸酝酿进行政经改革    日益加剧的经济问题,加上今年稻米灾难性歉收,已使缅甸最高领导层不得不考虑改革了。    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于8月10日举行,77岁的奈温在会上谈及“缅甸社会主义道路”的种种失败和缺点,这是他第一次承认政策本身可能有缺点,而非在政策执行方面出错。9月1日,政府解除对大    米、玉米和豆类贸易的限制,此举使缅甸老百姓能自由买卖、加工、储存和运输主要食粮;自从奈温于1962年在不流血政变中上台以来,这还是破天荒第一遭。    许多缅甸人对基本政策改变都抱有怀疑,但驻仰光的外交官却留下深刻印象,认为奈温已觉察到国家当前问题的紧急性。这些问题包括:国内食米短缺,原油产量大幅度下降。在奈温8月10日的讲话中,“改革”是属于突出地位的字眼。他说,“改革是永恒的,是不可避免的。改革迟早总会到来;为了与时代协调一致,必须进行改革”。    除经济改革外,他还考虑进行最温和的政治调整。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现正拟出最少三项宪法修改草案,以便提交给10月举行的党中央委员会会议讨论。草案包括下述建议:把党名称改为缅甸社会民主党;准许超过一名候选人角逐党各级选举;容许人民议会向奈温办公厅提交多一份报告书。据说,缅甸因食米不足导致仰光一曼德勒铁路上的两列火车遭到抢掠,同时,在缅甸北部和掸邦,农民与当局之间也发生冲突。    大部分分析家把危机部分归咎于农作物歉收,以及农村官员强行收购农民的所有谷物。政府规定农民以低价把粮食卖给公家,却要以高价在黑市购买粮食,于是他们索性把农地弃耕,不再种植。    许多分析家认为,由于现时的财政困难,缅甸只有让外国直接参与勘探和开发国家的陆上石油,才能使原油产量提高。奈温如今发出的改革呼吁,可能标志他已克服了担心外国经济剥削的偏执恐惧。

9. 南朝鲜「两金」之争白热化

【本报平壤九月二十三日电】(记者朱克川)自八月底至九月中,南朝鲜的执政党民正党和第一大在野党民主党就修改宪法和今后的政治日程问题全部达成了协议。    面临今后的竞选政局,民正党早在六月十日就已确定总裁卢泰愚为该党的总统候选人。    但是,金泳三和金大中领导的民主党却正在同室操戈。    过去的历史表明,「两金」团结起来,对汉城的军人政权就会构成巨大威胁。但是,自从六月二十九日卢泰愚宣布接受民主党的主张之后,金大中和金泳三互相争权的矛盾就日渐暴露出来。两派势力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办公处,「两金」时常发表相互掣肘的谈话,随着改宪日程的结束,两人争当总统候选人的冲突也空前激烈。不久前,他们的派系组织进一步加强了各自的竞选体制,一些主要党务人员互相攻击,几十名青年党员甚至发生了武斗。    金大中和金泳三早些时候都曾表示民主党将以单一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但九月二十三日金大中要求金泳三退出总统竞选遭到拒绝,金泳三助手提出双方应继续谈判,争取到九月底达成一致阋见。

10. 南朝鲜拒绝南北双方直接会谈建议

【美联社汉城9月24日电】南朝鲜今天拒绝了北朝鲜提出的就联合主办1988年奥运会进行直接会谈的建议。    南朝鲜是在其奥委会委员长金宗河给北朝鲜奥委会委员长金有顺的一封信件中宣布拒绝北朝鲜建议的。    金在信中说,联合主办奥运会的问题应继续在国际奥委会的主持下进行讨论。    金说,“因此,我认为,如果南北朝鲜奥委会之间再举行另外的会谈,这将无助于已经在进行着的洛桑会谈取得进展,而且只能引起混乱和使事情变得更为复杂”。    他说,“所以,如果我们能在洛桑会谈中就这些十分重要的根本问题达成协议,南北朝鲜奥委会将可以讨论诸如自由穿越边境等其他问题”。

11. 卢泰愚据国际奥委会的报告宣称:「朝鲜没有能力」举办5项比赛

【法新社东京9月19日电】南朝鲜执政党领导人卢泰愚19日在东京说,国际奥委会派遣的一个小组发现,北朝鲜没有能力举办国际奥委会同意让它主办的1988年奥运会5个项目的比赛。    国际奥委会派遣了一个小组去北朝鲜考察。这个小组后来报告说,“北朝鲜甚至没有能力主办这5个项目的比赛”。去过朝鲜的外国记者、体育官员以及其他人士说,北朝鲜正在高速度地建设体育设施,其中包括拥有15万个座位的平壤主体体育场。

12. 南朝鲜采取措施防止恐怖活动

【美联社汉城9月21日电】一些官员21日说,南朝鲜正在加强安全保卫措施,以防国际恐怖主义分子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期间从事破坏活动。    法务部官员说,移民局官员们已列了一份涉嫌恐怖分子名单,并在各机场和港口加强监视,以防任何可疑分子混进南朝鲜。    这些官员说,当局一直与国际警察组织以及其他海外警察机构保持联系,跟踪那些有可能对汉城奥运会构成威胁的恐怖主义分子的行动。南朝鲜当局将严密监视可能有破坏汉城奥运会企图的1274个犯罪组织的成员。    奥运会举行期间,将保持对全世界涉嫌恐怖分子的监视。

13. 美国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出丑

迈克·泰松由于被控强吻一位十八岁的剧院女工作人员,他预定参加的拳击比赛被推迟举行。

14. 卡斯特罗在庆功会上大加赞扬

【埃菲社哈瓦那9月18日电】古巴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称赞了参加第10届泛美运动会的古巴运动员的表现。他说,尽管运动员受到无国籍者的挑衅,但是没有一个人逃跑。    卡斯特罗在为古巴运动员举行的庆功大会上向表现突出的运动员颁发了证书和奖章。同时,他说:“你们给帝国主义上了一堂难忘的一课,上了一堂体育吉隆滩课,一堂道德吉隆滩课。”卡斯特罗指的是1960年古巴吉隆滩事件,当时古巴击退了在吉隆滩登陆的美国雇佣军入侵。    卡斯特罗还称赞了古巴拳击运动的胜利,古巴获得拳击比赛12块金牌中的10块金牌和一块铜牌。    卡斯特罗在对运动员讲话时还感谢美国人民外古巴体育代表团的尊敬、友好和赞赏态度。

15. 1988年汉城奥运会期间:外国游客不需签证逗留30天

【美联社汉城9月22日电】南朝鲜法务部今天说,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期间,前来南朝鲜游览的外国人可以不需签证在南朝鲜逗留30天。    汉城奥运会组委员计划向参加奥运会的外国官员发放一种特别的身份证。

16. 卡斯特罗发表声明:支持朝鲜关于联合举办奥运会立场

【法新社哈瓦那9月19日电】古巴主席卡斯特罗呼吁,除非朝鲜南北双方共同举办1988年奥运会,否则社会主义国家就抵制这届奥运会。    卡斯特罗最近发表声明说,社会主义国家应支持朝鲜的立场,否则就是在“道义上作了让步”。    他说,即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支持朝鲜,古巴也准备单独干下去,哪怕原计划由古巴主办的1991年泛美运动会因此而易地举行,古巴也在所不惜。

17. 漫画:两金争夺王位

(原载日本《朝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