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10-08
第 1 版
1. 亚行可能从明年开始向中国提供贷款
亚洲开发银行总裁藤冈真佐夫六日在大阪说,中国明年肯定会当选为亚行董事会成员,亚行将于一九八九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十二届年会。
2. 特尔戈维什特将成为罗「第二首都」
齐奥塞斯库九月二十四日在该市举行的一次群众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使特尔戈维什特成为「第二首都」。
3. 蒋纬国患血癌
台《中央日报》最近有关他病情的报道不真实,他实际得的是血症。
4. 美苏关系不是唯一的一场球赛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六日社论】题:打中国牌 国防部长温伯格本周要到中国访问,这个时间对于华盛顿和北京来说都完全可以说是很合适的。在温伯格访问中国之后,美国军舰要到中国港口访问。 温伯格的这次访问无论原先被安排成一种什么性质的访问,它都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外交和战略姿态,因为温伯格是在美苏两国本周要在冰岛举行“首脑会谈之前的会谈”的情况下前往中国访问的。 在当前的外交结构中,令人感兴趣的一点是,美国军舰要访问中国一事不是华盛顿,而是北京宣布的。这也同美苏两国正在为里根总统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举行会谈作准备有关。这肯定引起了莫斯科的注意。 不管美国本周是否在故意打“中国牌”,温伯格和美国军舰访问中国的消息都不会不对莫斯科产生作用。戈尔巴乔夫一直在极力打他自己的“莫斯科一北京牌”。 人们不会忘记,苏联在其东部同中国接壤的边境地区一直驻扎着重兵,从而耗费巨额国防开支。温伯格和美国军舰的访问显然会提醒克里姆林宫注意到,寻找办法削减东线的防务力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温伯格和美国军舰的访问还会促使莫斯科意识到,不论雷克雅未克本周出现什么情况,美苏关系都不是城里唯一的一场球赛。温伯格在香港谈访华 【路透社香港十月六日电】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今天说,他希望在明天开始的对中国四天访问中加强华盛顿与北京之间刚刚开始的科学和军事联系。 温伯格从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乘飞机到香港,开始他的环球旅行。他对随行记者说:‘“我们已有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我认为,我们非常有效地继续发展(同中国)的军方之间的关系。” 温伯格说,他希望同中国官员讨论范围广泛的双边和国际问题,其中包括美国不断增加的对北京技术转让和数量不大的武器出售以及拟议中的美国军舰访问中国问题。 温伯格带了里根总统给邓小平的一封亲启信。他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参观西昌的中国航天中心。塔斯社说温伯格扮演不光彩角色【塔斯社莫斯科十月五日电】从美国再次传来似乎“毫无防备的西方”面临着“苏联的军事威胁”的痛楚呻吟。 这种消息的来源也是众所周知的: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先生,他在前往一系列亚洲国家的途中来到安克雷奇(阿拉斯加州)并发表了讲话,五角大楼的头子用苏联的军事实力增长的说法来吓唬听众,说什么苏联在弹道导弹的生产方面“超过”美国一倍,潜艇超过近两倍,而轰炸机甚至超过五十倍。 五角大楼的头子的这番话是在苏美最高级会晤即将在冰岛开始,并把在沿着限制核武器和太空武器的道路前进方面取得实际结果列入会晤议事日程之前的那一周里抛出来的。这是偶然的巧合吗? 众所周知,温伯格先生是多么卖劲地(尽管毫无结果)反对苏美日内瓦最高级会晤的。目前,他的态度仍然是这样的:温伯格大谈所谓的“苏联的军事威胁”,如果不是想破坏,至少也是想为苏美对话制造困难。 他扮演了一个在取得相互谅解和缓和的道路上设置障碍的角色,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是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5. 美报文章:《二十一世纪:太平洋时代》
【美国《商业日报》十月三日文章】题:二十一世纪:太平洋时代(作者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丽贝卡·布罗卡德) 里根总统把二十一世纪称作太平洋时代。许多美国人同意这个看法。他们指出了该地区大多数国家,从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到日本、南朝鲜、澳大利亚、台湾和亚洲其他许多国家在经济上取得的显著进步。 去年,北美和亚太地区在商品和劳务方面的贸易额为三千七百二十亿美元,比欧洲共同体内部的贸易额多百分之十五。到二○○○年,仅西太平洋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将占世界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 美国已开始把经济、政治和安全方面的重点从西欧转移到太平洋。一九八五年,美国与亚洲的贸易总额达一千八百七十亿美元,比美国与欧洲共同体的贸易额多百分之二十五。美国今年在该地区的商业投资将达三百三十亿美元,仅在日本的投资就达九十亿美元。亚洲在美国的投资为二百三十亿美元。 里根总统本人把相当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太平洋,这是可以理解的。他访问了日本、南朝鲜、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南太平洋。内阁成员及其高级助手也把亚洲问题看作是头等大事,并经常访问亚洲国家首都。亚太地区对美国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华盛顿、莫斯科、北京和东京激烈竞争的地区。苏联显然认为,它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远东各州的发展。这可能是苏联不断在该地区扩军的根本原因。同时,中国和日本是军事潜力极大的强国。 环太平洋地区的生气蓬勃的景象促使各国政府、学者和实业家着手研究一个正在出现的太平洋经济共同体的前景。尽管大多数美国人对他们在欧洲的根怀有感情,但是美国在今后的岁月里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会是在大洋的另一边,在亚太地区。
6. 田中为康复加紧锻炼
【日本时事社东京十月三日电】题:《月刊·越山》最近一期报道了前首相田中角荣在轻井泽别墅生活的情况 前首相田中角荣的机关刊物《月刊·越山》十月三日首次报道了前首相田中从九月四日到十一日在长野县轻井泽别墅生活的情况。 田中前首相携夫人花子和女婿直纪等人乘「奔驰」汽车出发,途中没有休息一直开到别墅。田中角荣「精神很好,一点也没有疲倦的样子,兴致勃勃地作了这次旅行。」 田中前首相在别墅期间早晨很早就起床,到院子里散步之后进早餐。上午和下午都在为恢复健康而加紧锻炼,直到汗流浃背。据说他还常常眯着眼睛看孙子们在院子里打网球。这也是他的一大乐趣。
7. 戈尔巴乔夫将携夫人到冰岛赴会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月六日电】白宫发言人斯皮克斯今天说,获悉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已决定带夫人参加本周末冰岛首脑会晤,里根政府感到惊讶。 斯皮克斯对记者说:““根据我们的理解,这次会晤人数有限、程序简单,是纯事务性的。” 去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举行第一次会晤时,两位第一夫人成为重要的新闻人物。但这次,直到十月五日,两位第一夫人都预定呆在国内,以便有利于两国政府谋求低调和不那么正式的气氛。斯皮克斯强调,社交活动不是周末会晤的组成部分。 里根总统和南希本人今天都说,她不会去冰岛参加周末首脑会晤。 【美联社冰岛雷克雅未克十月五日电】冰岛总理赫曼森今天宣布,美苏双方已决定选择雷克雅未克市政府宴会厅霍夫迪作为里根—戈尔巴乔夫最高级会晤的地点。 他还说,戈尔巴乔夫将带夫人赖莎参加最高级会晤。 冰岛国营电视台说,美国黑人领袖杰西·杰克逊在最高级会晤期间也将来雷克雅未克。冰岛《晨报》昨天引用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的话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将举行三次会晤。预定在十月十一日举行两次为时两小时的会晤,第三次会晤在十月十二日举行,会晤多长时间未定。
8. 埃菲社说:中苏第九轮磋商气氛良好
【埃菲社北京十月六日电】中国和苏联今天在双边接触明显解冻的时候开始了一轮政治会谈,讨论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问题。 这次会谈是在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即将会晤以及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即将访问中国的前夕举行的,这是两国代表近年来举行的第九轮会谈。 接受采访的外交人士说,双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乐观情绪,会谈的气氛是四年来最好的。 东欧人士认为,苏联可望为消除对话的障碍提出新的建议,中国也将采取一种不象过去那么敌对的立场,以利于谈判取得进展。目前,两国都承认,两国关系至少在贸易方面和文化与技术交流方面正在发展。 两国还有可能讨论他们的主要领导人在条件成熟时举行会晤的问题。
9. 对险胜感到高兴 对偏袒深感气愤
【法新社北京十月六日电】中国的体育迷们今天听到中国队在汉城亚运会上险胜的消息后都松了一口气。但是这种庆贺心情并没有消除对南朝鲜的反感浪潮。中国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刊登了中国队总共获得九十四枚金牌、八十二枚银牌和四十六枚铜牌的消息。《人民日报》和其他几家报刊还发表了祝贺性的评论。南朝鲜以九十三枚金牌、五十六枚银牌和七十六枚铜牌的成绩获得第二名。南朝鲜出人预料的强大使中国的体育迷们在十六天的亚运会比赛期间越来越感到不安,这更使他们对所谓汉城裁判员的偏心感到不满。中国的主要体育报纸《体育报》今天扼要地谈到了南朝鲜人的所谓拙劣表现。这家报纸在一篇从汉城发回的报道中说,当地的官员们采取了不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手法。 中国的愤怒集中表现在有争议的羽毛球和篮球比赛上,中国人声称南朝鲜裁判员在中国与南朝鲜的这两项球类比赛中偏袒他们自己国家的球队。 一位大学生说:“我们到一九九○年再跟他们算账,那时该轮到我们指派裁判员了。”一位本人不是运动员的年轻干部发誓要击败所有前来参加未来比赛的南朝鲜人。 体育迷们说,他们对中国乒乓球队在男女团体和男子双打比赛中出人意料地输给南朝鲜尤其感到懊丧,尽管大多数人都承认,这些比赛是公正的。
10. 美报说苏渴望达成军备控制协议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六日专稿】(保罗·奎因—贾奇发自莫斯科) 戈尔巴乔夫打算同里根总统在冰岛举行临时性会谈的想法,再次突出说明他是何等渴望就控制军备的主要方面达成一项协议。苏联领导人这种迫切的心情同他打算在国内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的雄心勃勃的计划直接相关。 戈尔巴乔夫头等重要的大事是从根本上改革苏联的经济体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需的部分资金将来自国防预算。但是,在消除目前存在的军备竞赛的威胁之前,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和财力致力于经济改革。苏联为防御付出的代价是非常高的。西方分析家估计,苏联在这方面的费用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四。比华盛顿的防御经费高出大约一倍。
第 2 版
1. 美报认为:美企业家在华做生意难有美方原因
【美国《华尔街日报》九月二十九日文章】题:中国企业领导人在风格上让步,但不在意识形态上让步 许多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企业家都抱怨工作环境不利。他们批评政府官僚主义,服务行业组织得很差,当地雇员效率低,做生意开支大。他们的某些意见是有道理的。中国政府公开承认,它的许多企业管理不善,工人效率低。它已允诺要降低外国投资者的开支。 但是,不应该把责任完全归到中国人身上。同中国人一样,美国人也需要检讨一下自己的缺点,使他们的方针能适应在中国做生意。办法如下:*美国经理人员延长在中国的任期现在他们在中国的平均任期不到三年。相比之下,日本经理人员在中国的平均任期是十三年,而德国企业家的一般任期为八年半,澳大利亚人八年,法国人七年,英国人六年。 无怪乎绝大多数美国企业家都想使他们公司的短期收入达到最大限度,以便向总部显示自己的能力,影响他们未来的晋升。同样也难怪他们的长期战略相对而言是软弱无力的。 与此有关的是,绝大多数美国公司总部的经理人员对中国市场判断不准。他们拟定的公司对中国的战略纯粹是美国式的,通常要求投资迅速获得收益,而实际上事情在中国运转起来要缓慢得多。即使驻在中国的一位经理认识到这一点,他要说服他在国内的上司常常也很不容易。*应该有更多的在华做生意的美国企业家学习汉语现在他们当中会讲普通话或任何地方方言的人寥寥无几。 *一位中国记者所说的“源出于美国传统的个人主义的公司个体主义”态度应该改变这种提法大大有助于说明日本公司和一些欧洲公司在中国为什么常常比美国公司占优势。例如,日本和法国贸易公司很容易从它们的政府那里为中国买主弄到出口信贷。然而,在美国,出口贷款通常由美国商业银行提供,它们要的利率较高。 说明公司个体主义的另一个例子是,美国贸易公司的经营范围一般限于它们各自的行业。没有任何美国贸易公司在中国从事多行业产品的推销。*加强雇主和雇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美国经理人员下班后很少同雇员们交往,而中国经理在工作之余有很多时间都同他们的工作人员在一起。美国经理应该远比现在更多地注意当地工作人员对他们公司的态度。如果中国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公司和他们的雇主有好感,他们的效率就会提高。*在安排合同方面要有更大的耐心绝大多数美国人抱怨谈妥合同很难。虽然美国人对外国人比较直率,中国人却比较慎重。 与此有关的是美国的时间观念。美国人通常感到,中国人时间观念较差,他们常常对在中国办成某件事所需花的时间牢骚满腹。经过几轮谈判之后,美国人就不耐烦了。他们焦急地等待中国人拿出最后答复来。他们指责中国人没有诚意、太多疑,而事实上中国人只是想仔细地研究一下这些建议确系自己没有被人所利用。许多可能达成的协议由于这样的误解而告吹了。 *最后,应该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对美国人和中国人来说有不同的含意例如,就拿去年在上海成立一家合资企业的一家美国公司来说吧。美国股东坚持主张,应根据不同的职位拉大薪金差距,总经理的薪金大约是看门人工资的十倍以上。而中国合伙人则想使他们的工资大体保持相等。 关于美国在华公司的当地雇员的工资,也发生了与此有关的争论。 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公司必须从一个政府机构雇用工作人员。这个政府机构索取的工资比当地工资高几倍。工资直接付给政府,政府转过来付给雇员的工资只是它收取的工资的一小部分。外国投资者认为,这样做破坏了他们建立工资和奖金奖励制度的努力。 但是,政府有几个原因不想让美国公司的雇员拿到的工资超过为当地公司工作的雇员。首先,这可能使当地劳动力市场出现不稳定,转过来又会威胁到中国公司的人事政策。 在所有在华做生意的外国人当中,日本人最善于做生意。当一家美国公司在中国签订一项合同的时候,该公司的实力通常在于它的先进技术。但是,如果一家美国公司的技术和一家日本公司技术处于同一水平,那么,通常能够得到合同的总是那家日本公司。中国有一种说法:“美国公司是一流技术,三流的推销方法。日本公司则是二流技术,一流的推销方法。”要是作一点努力,三流的推销方法是可以变成一流的推销方法的。
2. 日本计划扩大招收中国留日学生
【《日本经济新闻》十月五日报道】政府已着手研究旨在大量接收来自中国和韩国的留学生和技术进修生的具体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积极接收中韩两国的年轻人,使他们正确理解日本的国情,并有助于改善因前文部相藤尾的发言等而经常发生摩擦的日本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目前,日本政府研究的具体措施有:第一,扩大新接收的、由日方负担生活费用的“国费留学生”;第二,邀请以中国和韩国为中心的技术进修生。 据外务和文部两省调查,一九八五年五月,在日本的各国留学生约有一万五千人。其中,中国留学生两千七百三十人,韩国留学生三千一百四十一人,这两国约占留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九。不过,由日本政府每月补助十三万到十七万日元奖学金的“国费留学生”,中国为三百一十三人韩国为四百零二人,为数甚少,其余的都是由本国政府派遣的私费留学生。 政府的目标是到二十一世纪时确立接收留学生十万人的体制,国费留学生的数量将逐渐增加。据文部省说,本年度日本新招收的外国留学生为一千八百一十五人,明年度预定再增加二百三十人,扩大到二千零四十五人,并正研究在亚洲地区优先接收中韩两国的学生。
3. 汉字简化与规范化
【新加坡《联合早报》九月三十日报道】中国正式废除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可以说是汉字简化过程中的一次大消化和大扫除,对于推广汉字的使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追随中国彩简体字的新加坡而言,汉字简体化的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给汉字简体经所起的效果是弊多于利,也许是求简心切,第二批简体字大多数不顾及汉字的发展规律;中国民间大量出现自创简体字、滥用同音字的现象,第二批简体汉字的推出难辞其助长歪风之咎。 我国学校自一九七一年开始教简体字,本地华文报章也自一九七九年开始改用简化字。我国简体字的推广已有十五年的历史,态度非常谨慎,我们舍中国第二批简体字不用,证明是明智之举。在汉字简体化过程中,我国只能唯中国马首是瞻,不能另辟蹊径,但也不能跟得太紧。在我国,现在“合法”简体字有两千两百多个,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障碍,今后的问题是如何去加强汉字在我国社会中的规范化。
4. 台当局在亚运中处境尴尬
【香港《中报》十月一日至三日连载文章】题:国府当局在亚运中的尴尬处境(记者阮次山)“淡化处理”亚运新闻 由于台湾并未派代表参加本届亚运会的体育竞技,国民党曾下令国内各传播媒体对亚运新闻“淡化处理”,然而,这么一个大规模的运动会,台北方面无论如何试图“淡化”还是无法掩盖住此次运动会所传出的信息:中国已经是个体育强国,而此信息带给台湾同胞的刺激与影响是国府当局所不愿意见到的。这次亚运会,台湾新闻媒体派了近十名记者来采访,他们发回的新闻用什么方式描写,均无法把中国所得的奖牌数字窜改,对台湾读者而言,这些数字都是铁的证据,台湾新闻媒体若对中国大陆运动员加以丑化,只有徒令读者或观众反感。南朝鲜华侨轻视台当局 旅居南韩的华侨对中国选手在汉城亚运会的表现,又持何种态度?国府驻此间的外交官对这些华侨在亚运期间的行为又如何控制?如何避免南韩的华侨因中国选手在亚运会的表现而倾向中国呢? 这个问题得从此地华侨的处境谈起。旅居韩国的华侨大半是山东人。多年来,由于南韩政府加诸此间华侨的种种限制,旅韩华侨迄今无法出现巨富型人物,一般华侨均经营小餐馆、小买卖,经营大贸易者根本没有。 同时,由于南韩政府对本国人民所加的种种出国限制和纳税体系诸多不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旅韩华侨为享受一点出国自由及纳税方便,再加上国府迄今仍和南韩维持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些华侨仍然持有“中华民国护照”,仍然未入南韩国籍。 目前全南韩华侨共有两万人左右。 据一位经营餐饮业的华侨对本报记者说,老一辈的华侨对国府还有向心力,但是由于国府官员在此间很少对华侨有所照顾,当与台湾国府关系最密切的朴正熙时代,华侨所遭遇的各种歧视和不便,国府官员都没有出面排解。现在南韩当局有意无意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华侨所受到的照顾就更少了。这位表示不便透露姓名的华侨说:“这也就是年轻一辈的华侨对国府都抱着轻视态度的理由。”对华侨进行恐吓 由于南韩政府在原则上持坚决反共的立场,国府驻南韩的官员顺理成章地把台湾那套极其僵硬的反共政策和作风也进口到南韩,并加诸旅韩华侨身上。 第十届亚运会在汉城举行,令国府官员左右为难的是:中国大陆派了一个实力强大的代表团到此参加各项竞赛,台湾方面则无资格参加本届亚运会。而且,可以预料的是,中国大陆这次有备而来,试图在夺取亚运的金牌数字上,打破历届亚运纪录,无论国府官员如何不愿意,亚运期间,南韩的报纸、电视、电台必然大量播出有关亚运的新闻,基于同胞的感情,南韩华侨不会对中国大陆选手的表现无动于衷。一名年轻的华侨还告诉本报记者说:“大陆选手表现得好,我们中国人都觉得有面子。” 国府官员当然不会如此想。据一位南韩英文报纸记者告诉本报记者说,南韩官员曾告诉他,在亚运举行之前,南韩政府已照会过国府驻南韩的大使馆,亚运期间不希望国府的大使馆发动华侨对中国大陆的选手或官员有任何敌视行动,此间国府官员否认此一传说。不过,国府驻韩国大使馆领事部在九月十三日向各华侨团体、中文学校、华侨经营的餐馆、商店,发出了文号为韩领 (75)字第二三八二号函,对此间华侨团体和个人在亚运期间的行为与态度有所指示。 这份官腔十足的函告对南韩华侨是否具有“教化”作用,我们便评论,但是此函对持“中华民国护照”的南韩华侨所发挥的恐吓作用,倒是十分明显的。在亚运期间,国府官员还命令各华侨小学和中学训令学生不准看亚运会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汉城华侨高中这两天还在大门口贴了两张标语:“打倒共产主义,实行三民主义”。在本报记者采访过的华侨中,几乎没有人同意国府大使馆这种做法,但是由于护照的签发权仍在国府官员手中,这些人都不愿意披露姓名。 一位李姓华侨告诉本报记者说:“我们韩国华侨一直饱受弱国小民的痛苦,因为大使馆(指国府)在韩国政府和社会中并无地位,我们华侨有了事,即使被人打了、欺负了,大使馆也帮不上忙,有时候也不愿帮忙。”
5. 亚洲开发银行将向中国提供贷款
该行总裁藤冈真佐夫六日说,业行可能明年开始 向中国提供货款。中国明年肯定会被选为该 行董事,该行第二十二届年会将于一九八九年在北京举行。
6. 芝加哥市场粮价下跌
六日大多数谷物期货价每蒲式尔降三至五美分,大豆期货价 每蒲式尔降十美分以上,因为天气预报中西部近期内将比较干燥,有利于收割。
7. 苏联加拿大签订小麦协定
苏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上周访加期间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 的谷物协定,至少向加购买二千五百万吨小麦和饲料。
8. 台湾购买三十亿美元美国谷物
台湾同美国谷物出口商签订了一项协议,在今后五 年购买一千八百余万吨美国玉米、大豆、小麦、大麦,价值约三十亿美元。
9. 北海石油价格微升
六日伦敦市场十一 月交货的北海布兰特油每桶从十四点二美元涨到十四点五美元。
10. 美今年石油储备量下降
国会图书馆四日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今年美原油储备量比去年降低百分之二点六,从二百八十四亿桶减到了二百七十七亿桶。
第 3 版
1. 新闻记者采访世界麻烦地区越来越难
【美联社纽约九月十三日电】最近几个星期以来,在当今动乱的国际舞台上的某些麻烦地区,收集新闻已经成为一种更加艰巨的任务。 自由之家——设在纽约的一个对全世界的新闻自由及其它自由进行监督的民间组织——掌握的统计数字表明,从一九八四年到一九八五年,遭到殴打或恫吓的记者人数从三十一人增加到七十六人。有八个国家加紧了新闻检查,只有两个国家放宽了新闻检查。 南非在六月份公布的一项限制规定,禁止记者进入黑人区,禁止报道治安部队的活动,禁止公布被拘留者的身份和报道具有颠覆性的声明。 普遍遭到人们蔑视的有关禁止报道警察活动的禁令九月三日再次实行,其范围有所扩大。现在禁止记者出现于任何骚乱现场、被禁止的集会或警察活动的场合。 自从智利本月爆发由左派分子煽动的反政府暴力行动之后,皮诺切特总统的军人政府查封了六家反对派杂志,并封闭了英国的路透社和意大利的安莎社设在当地的分社。 智利本月出现的暴力行动也包括一次暗杀皮诺切特未遂事件。 智利一位知名的左派记者何塞 ·塔皮亚被一些身分不明的带枪歹徒绑架并杀害。还有人扬言要杀死另外三名智利记者。 其它国家的政府也严格限制记者进入政治动乱地区。一九八二年四月,叙利亚军方血洗哈马城,镇压了那里的反对派,据说造成三千人到五千人死亡。当时,外国记者只许呆在离哈马城一百六十公里的大马士革。 今天,在斯里兰卡这个南亚岛国,记者们只有在获得政府允许后才能进入泰米尔少数民族游击队活动的大片地区。 各国政府不仅仅只是想封锁有关叛乱的消息。 当尼日利亚在一九八五年五月粗暴地驱逐数十万外国劳工时,当局拒绝发给外国记者入境签证,不让他们报道这一消息。那些已在尼日利亚的外国记者受到骚扰和威胁,不准报道有关这一驱逐事件的消息。 以色列一直实行一种永久性新闻检查制度以及对新闻界的其他限制。 外国记者有关一系列问题的报道,其中包括对军方、水利和能源、移民和外国贷款问题的报道必须先交给军方的新闻检查官审阅。这些检查官经常删去其中的细节。 与此同时,以色列的警方和军方一般禁止记者出现在以色列占领的西岸地区的骚乱现场。 在东方集团国家,特别是在苏联,收集消息也许是最困难的。在这些国家,政府几乎控制了所有的消息。 同苏联历届政府相比,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领导通过举行记者招待会以及同外国新闻界保持的其它官方接触给人一种更加开放的印象。美国驻莫斯科的记者甚至访问了苏联占领下的、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尽管他们的旅行受到了严密的监视。 对世界其它地区的战事报道也由于官方的限制而严重受到干扰。 在伊朗—伊拉克冲突中,两国政府只是偶尔允许外国记者在有关人员带领下走访边界前线。其结果是,双方关于胜利和伤亡的说法无法得到证实。 一九八二年,在福克兰群岛引起的英阿战争中,阿根廷只允许阿根廷官方通讯社的记者进入战区,英国方面则严格检查了随英国战舰采访的记者——所有记者都是英国人——所写的有关报道。 一九八三年十月,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时,在战斗开始后的四十八小时内,禁止记者进入这个加勒比海岛国。 当美国海军今年三月同利比亚海军在地中海发生冲突时,美国记者只获许在第六舰队的舰只上呆了很短一段时间。
2. 美文盲越来扫越多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九月二十七日文章】题:美国一览:文盲的时代 布什夫人巴巴拉在扫盲问题上发表的演说比里根夫人在吸毒问题上发表的演说多五倍。 即使按保守的估计,美国今天的文盲比吸毒者还要多几百万人,但是扫盲经费只是帮助吸毒者戒毒经费的一个零头。曾经宣布九月为全国扫盲月的里根总统,却提议每年削减主要的联邦扫盲计划经费,只是由于国会的力争,才使经费保持在一亿美元左右。 国情普查局今年春天宣布“百分之十三的美国人是文盲”,估计有一千七百万至二千一百万人。教育测试处对三千六百人所作的抽样调查表明,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能看懂长途公共汽车行车时刻表,其中包括百分之四十的大学毕业生,黑人能看懂的不到百分之三。以八年级(十三、四岁)的阅读能力为标准,百分之四十七的黑人、百分之二十九的西班牙裔美国人和百分之十五的白人不及格。种族之间成绩悬殊,主要反映了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抽样测试的人中,有百分之一的人非但不能书写,而且说话表达能力也很糟糕,说明要教育目不识丁的人将是一项进展缓慢的工作。抽样调查得出的另一个结论是,在信息时代用教小学的办法来教成年人是行不通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文盲是国家苦难的根源。美国广播公司和公共广播系统正在联合执行一项代号为‘‘美国扫盲”的计划。但是,由于一些成年学生失去信心和学校里功课跟不上而缀学的人数,再加上移民,每年新增加的文盲比扫除掉的文盲还多二百万人。
3. 英国人爱写信
【苏联《在国外》周报八六年第三十八期报道】英国议会下院每年大约要收到六百五十万封信件。每个议员每天平均收到三十三封。这些信件大部分涉及的是住房问题,其次是社会安全保障问题,第三是要求改进教育系统。 进行这项调查的邮局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使用电话并没有减低英国人写信的兴趣。家有电话的人写的信甚至比无电话者还要多。一九八四至一九八五年,英国私人投寄的信件总共为六亿九千五百万封,比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二年多五千三百万封。英国成年人每年平均要寄四十一封信,其中的十六封写给朋友,其余的寄给政府官员。而在一八八五年,一个英国成年人大约写二十封信。
4. 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二)
英国的九五之尊 在英国国内,伊丽莎白二世和欧洲其他立宪君主一样“统而不治”,实权操在首相和内阁手里。但女王在礼仪上的作用和对舆论的影响则是毋庸置疑的。 英国名作家米尔顿说,英国人有一种观念,即他们“庄严地宣誓效忠于国王的尊严”。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英国宪法》一文中指出,英国的“王权实际上已经等于零”,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英国更崇拜统而不治的人物”。 所有的英国人,包括大权在握的首相在内,见到伊丽莎白女王都得屈身施礼。内阁大臣和国会议员都称政府为“女王陛下的政府”,政府官员们都是“为女王陛下效劳”。英国人还喜欢在军队和各种机构前面冠以“皇家”二字,比如“皇家海军”、“皇家空军”、“皇家音乐学院”、“皇家金融交易所”,等等。女王的生日是英国的国庆节,英国的国歌叫《上帝保佑女王》。女王一年一度要去议会发表施政纲领性的讲话,讲话稿虽是首相拟定的,但当国会开幕那一天,女王身着绛红色王袍,头戴镶珠嵌翠的王冠,乘一辆金碧辉煌的中世纪大马车,卫兵跨马,仪仗威严,浩荡行进。到了国会,待女王坐定,大法官便将盛有讲稿的盒子跪呈女王。 伊丽莎白女王还被称作“荣誉的源泉”。她每年都要在白金汉宫封授爵位。凡被授予爵位的人,都要在女王面前单膝跪下,随后由女王手持宝剑在他(她)的肩上轻轻一按,于是,这个人马上就由一个普通平民变成了贵族。如今,在英国上议院(即贵族院)有一千一百九十六名议员,其中六十四名是女贵族,有三百四十九人是终身贵族,即其爵位到死为止,子女无袭爵权,其余全部是世袭贵族。贵族院议员平均年龄为六十三岁,八十岁以上的人有九十五人。这些议员全不拿薪金,但上一天班可拿七十九英镑的车马费。英国政府每年拨出巨款作为王室的“专用款项”。一九五四年,政府花二百二十五万英镑建造了一条豪华的“不列颠”号皇家游船,供女王四出巡游。一九八三年,又花了三百七十万美元将这艘游船整修一新。这条游船长一百二十五点六五米,宽十六点七六米,总吨位五千八百六十二吨。当女王乘坐时,船上配备二十一名军官,二百五十六名水兵,还有一支由二十七人组成的皇家海军军乐队。在船上,全部水手都得穿特殊橡胶底鞋,以免发出打扰女王的噪杂声。军官们下达命令时大都用手势。另外,女王还有一个专机飞行中队和一辆专列。她的飞行中队被称作“英国皇家空军女王飞行队”,由一百八十名官兵组成,拥有三架运输机和两架直升飞机。这些飞机保养标准最高,在国内领空飞行时,要建立被称为“紫色航线”的空中交通管制走廊,以示女王的座机。 凡此种种,大概都是为了体现伊丽莎白女王是国家的“九五之尊”、“大英帝国的象征”。(二)身着戎装的女王在检阅御林军。
5. 西柏林“人工火灾”多
【苏联《在国外》周报八六年第三十九期报道】西柏林一年平均要发生七千起左右的火灾。消防队每九十分钟就要出动一次救火。 绝大多数火灾是故意纵火造成,目的是得到保险金。警察局认为,西柏林至少有三百名职业放火者,他们被不动产占有者所雇用。
6. 美国女歌唱家凯特·史密斯
凯特·史密斯是美国著名女歌唱家,今年夏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 美国总统里根在致哀时说:“凯特·史密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爱国主义者。她演唱的《上帝保佑美国》曾使我们大家激动不已,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噙着热泪听她演唱这支歌的。” 《上帝保佑美国》一歌是美国作曲家欧文·伯林一九三八年专门为这位歌唱家谱写的。作为一首最著名的爱国歌曲,在某些场合它一度取代了美国国歌《星条旗》。有的人还想把它作为正式的美国国歌,但未获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史密斯演出生涯的鼎盛时期,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举办的一次演出活动中,她一人推销了一亿零七百万美元的战争公债,成为推销战争公债最多的一名演员,她在当年是常常被人提到的三、四名杰出的美国妇女之一。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访问美国时,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把她引荐给这两位贵宾,他说:“这位是凯特·史密斯;她就是美国。” 在那些年里,她举行了一系列广播演出,总收入达六亿美元。她录制过三千来首歌曲。她演唱的六百首歌曲,均流行一时。她还在电视台演唱过一万五千余次,收到过两万五千多封歌迷们的来信。 史密斯一九○九年五月一日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格林维尔,以后在华盛顿长大。不过她四岁以后才会说话。五岁时就能唱歌。八岁开始到军营演唱。她没有受过正规音乐训练,父亲也对她迷恋音乐深感不安,特意把她送到医院当护士。只干了几个月,她便主动辞职,进了基恩剧院,以后到百老汇。开始时,演出喜剧。由于她身材高大粗壮,常常扮演被取笑的角色。为此,她总是到化妆间羞愧得痛哭流涕。 一九三○年的一天晚上,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一名代表特德·柯林斯在剧场听了她的演唱,被她迷人的歌喉吸引,劝她不要再演出喜剧,建议她当一名歌唱演员,邀她与自己合作。她接受了他的建议,从此两人合作了三十四年,直至一九六四年柯林斯去世。 一九三一年五月一日,她二十一岁生日时,柯林斯为她在电台里安排了十五分钟的广播节目,举行了首演式,从此开始了广播演出生涯。一九五○年开始参加电视台的演出。 一九七六年以来,她一直重病缠身。一九八二年,她坐轮椅出席了里根总统颁发自由奖章的仪式。里根在授奖仪式上说:“凯特·史密斯总是用她的心灵演唱歌曲,我们也总是用心灵聆听她演唱。” 她终身未婚。(曹玉茹)
第 4 版
1. 美苏重大的核潜艇事故
【美联社华盛顿十月六日电】题:核潜艇事故一览表 自从第一艘核潜艇美国的“舡鱼”号于一九五四年下水以来,已有数以百计的美国和苏联的船员在核潜艇事故中丧生。下面是已经公开透露出来的核潜艇事故一览表: 一九八六年十月六日苏联一艘核潜艇在起火爆炸后,在百慕大以东沉没,致使三名船员丧生。 一九八六年四月一日配备核弹头“海神”式导弹的美国潜艇“纳撒内尔·格林”号在爱尔兰海触礁。潜艇所受的损坏已迫使海军将它拆毁。 一九八四年王月二十一日苏联一艘潜艇在日本沿海与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相撞。 一九八三年夏季据美国情报官员说,苏联一艘潜艇在北太平洋沉没,使九十名船员丧生。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六日美国两艘潜艇“拉霍亚”号和“大鱼”号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沿海进行水下试验时相撞,但是只受到轻微损坏。 一九八一年四月九日美国导弹潜艇“乔治·华盛顿”号与日本货船“日照丸”相撞,使这艘水面船只在日本最南端的沿海附近沉没。 一九八○年八月二十三日苏联一艘“E—I”级核潜艇在日本沿海起火,拍发无线电求救。日本官员后来说,在这次事故中有九名船员丧生,三人受伤。 一九七七年二月五日美国潜艇“梭子鱼”号与海军一艘舰只所拖的声纳装置相撞,使潜艇的潜望镜和上层结构受到损坏。 一九六八年五月二十一日美国攻击潜艇“锯鮋”号在大西洋亚速尔群岛附近失事、艇上有九十九名船员。 一九六八年根据最近销密的中央情报局文件,苏联一艘潜艇在北冰洋科拉半岛附近沉没。 一九六八年苏联一一艘潜艇在太平洋沉没,后来美国试图找到这艘失事潜艇的努力部分获得了成功。 一九六三年四月十日美国潜艇“长尾鲨鱼”号在离新英格兰海岸三百五十四公里处失事,艇上共有一百二十九人。调查结果表明,这艘潜艇是在没有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水下试验的。 一九六一年根据最近销密的中央情报局文件,苏联一艘潜艇在波罗的海失事后船员由于受到辐射而丧生。
2. 苏核潜艇是怎么沉没的?
【路透社布鲁塞尔十月六日电】(记者理查德·巴尔姆福斯)北约的一位军事专家今天说,导致苏联的一艘核潜艇失去行动能力并最终下沉的那场爆炸和大火可能是由于该潜艇上的一枚核导弹的马达出了故障而引起的。 这位专家不想披露姓名。他说,只有一次力量非常强的爆炸才能在这艘扬基一级潜艇的耐压船体上炸出一个洞。该潜艇已于今天早上沉没。 他强调说:对于发生这次爆炸的原因可能有许多解释,其中包括电火花、燃料或润滑油外溢、备用电池释放出氢气或者供生命维持系统点火用的氧气等因素引起爆炸。 但是他说,他认为最有可能的是“一个导弹马达着了火”,点燃了导弹管内的燃料和可燃气体。这艘潜艇携有十六枚SSN—6核导弹。 他说:“这样一个直径三四英尺以上的洞一定是力量很大的一次爆炸引起的。这个洞太大了、根本无法修补。” 现在还缺乏有关这次事故的细节,但是他说,这艘潜艇最终下沉大概是由于这个洞太大了,无法填补,或者是由于抽水设备失灵而致。 英国国防部一位高级人士说,这次爆炸和起火发生在潜艇右侧的二号导弹发射井内。 北约专家说,在海上起火对于潜艇来说是最可怕的危险之一。他说:“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要很快把火扑灭,然后要把烟清除。如果是特别浓的黑烟或有毒的烟,那就更糟了。”他说,在事故刚发生时死去的艇上人员就可能是被烟熏倒的。” 【美联社波恩十月六日电】西德海军的一位官员说,可能在十月六日与苏联潜艇一道下沉在百慕大北面的核导弹不会在水下爆炸。 西德国防部首席发言人乌尔里希·洪特说:“不存在这艘下沉的潜艇发生核爆炸的危险。”
3. 多哥动乱的缘起
九月二十三日夜,一支五十多人组成的雇佣军悄悄越过加纳——多哥边界,潜入多哥首都洛美,接着向埃亚德马总统居住的兵营发起进攻,企图推翻埃亚德马政权,杀死埃亚德马。 枪声使洛美居民大为震惊。多哥治安部队和军队迅速采取行动,与入侵者展开激战。经过一周来的清查残敌,洛美局势已恢复平静,前来支援的法国伞兵也已撤离。 一向政局稳定的多哥为什么会发生这场动乱呢? 事件发生之后,多哥政府指责加纳方面向恐怖分子提供了“方便”。 九月二十七日埃亚德马总统在洛美宣布,据被俘虏的一名叫卡尔的多哥箱袭击者供认,恐怖分子是在加纳被招募和受训的,他们中的一些成员就住在加纳。 那么谁是雇佣军的招募者呢?据报道,一个名叫吉尔克里斯特·奥林匹欧的多哥人是这次事件的组织者。他策划这一行动,目的是成立一个多哥革新委员会,以取代现政权。吉尔克里斯特是多哥前总统奥林匹欧的儿子。在一九六三年一月十三日,埃亚德马第一次发动军事政变时推翻了奥林匹欧的统治,并枪杀了奥林匹欧。他的儿子吉尔克里斯特逃亡到邻国加纳,后加入了加纳国籍,他总想伺机重返多哥,报杀父之仇。一九七七年十月他曾组织过一支数十人的雇佣军,武装袭击洛美,因多哥有关当局事先得到情报,作了防范,结果没有成功。九月间这次袭击洛美的雇佣军是他于今年年初在加纳招募的,经过数月的训练,结果又遭惨败。 那么加纳为什么容忍小奥林匹欧闹事呢?据透露,多哥和加纳关系始终不太友好,历史上他们有关于西多哥归属问题的争端,多哥不少人认为西多哥居民都是属于多哥埃维族的,划归加纳后不合情理。加纳国家元首罗林斯执政后,所选择的道路与多哥不同,方针、政策各异,双方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据消息灵通人士说,罗林斯当年政变途经洛美时,曾被多哥军警扣押一夜,至今他耿耿于怀。加纳方面的报道揭露说,有一些加纳人不满罗林斯政权,他们聚集在洛美有反政府的活动受到多哥的支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支持反对派,因而两国关系常有摩擦,互有戒心。 这次入侵事件虽已平息下去,但小奥林匹欧这一伙反对势力的存在,仍然是多哥政局不稳的一个隐患。(秦殿杰)
4. 日本“八四友会”举行第六次会议
【本报讯】据日本《赤旗报》十月二日报道,日本“八四友会”一日在东京本乡的“章文馆”举行了第六次会议,来自九州、大阪、山形等地的二十人出席。与会的最高龄者是日共名誉主席野坂参三,他已经九十四岁,此外还有该会会长、八十一岁的中村善太郎,其他与会者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八四友会”是由战前在日共野坂参三领导下的在中国参加了抗日战争的伙伴们建立的。他们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一道冒着日本侵略军的炮火进行了抗日战争,他们也是为日本人民的解放而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八四友会”的名字就是取了八路军的 “八”字和新四军的“四”字。 野坂到达会场时,全体与会者鼓掌欢迎。野坂主动地谈了他在延安的生活和体验。 他说:“大家难得相聚,让我们一起谈谈在延安时的情况吧。在日本人当中,没有人有诸位这样宝贵的体验了!”他还披露了他的健康法。他说:“我保持健康的秘诀是,同医生搞好关系,拼命地使唤自己的头脑和两只脚,再加上注意保护内脏。这也是防止老年痴呆的秘诀。” 在野坂回去以后,“八四友会”的伙伴们交谈到很晚才依依惜别。
5. 日本阿伊努族批评中曾根歧视少数民族
【日本《赤旗报》十月三日报道】在日本关东地区居住的阿伊努族组织,最近向中曾根首相送去一封公开质问信,对他说“日本是个单一民族国家”的讲话提出抗议,批评他歧视少数民族。据调查,目前北海道有阿伊努族六千七百零四户、二万四千一百六十八人,东京有阿伊努族四百零一户,六百八十九人。
6. 冰岛会晤是公共关系演习
【法新社华盛顿十月五日电】美国《新闻周刊》民意测验表明,被调查的八百五十七名美国人中,百分之三十二认为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举行的最高级会谈将在军备控制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百分之五十八的美国人认为即将在雷克雅未克举行的首脑会晤是一次公共关系的演习。
7. 迅速 坦率
【英国《每日电讯报》十月六日报道】题:核潜艇失火增加了新的坦率的交流(记者斯迈利发自莫斯科) 俄国当局极其迅速地(按照俄国通常的做法来衡量)承认,他们的一艘核动力潜艇三日在大西洋失火,这表明戈尔巴乔夫不想在仅过一周就要同里根在冰岛举行会谈的时候触怒里根。 但是,俄国坦率地承认这次潜艇失火事故这一点同戈尔巴乔夫要求以更加“坦率”的态度更公开地对待苏联生活中的缺陷的主张是一致的,尽管坦率的程度不能超出苏联一党制的限度。 俄国人对这次核潜艇事故的态度比对四月份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态度更加坦率,是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的。四月份、由于苏联迟迟不公布那次核事故的全部真相,曾使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感到很气愤。 至于这次核潜艇事故,美国人很可能在它发生后不久就知道了。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说,俄国人是在美国情报机构发现这艘潜艇出事之后四个小时将此事通报里根的。 值得注意的是,苏联还决定让塔斯社公开报道了这次事故,从而使苏联老百姓也知道了这件事,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苏联宣传机构只向普通老百姓报道苏联的成就和西方的灾难。
8. 美报文章:英国国内正在酝酿反美主义
【美国《华盛顿时报》九月二十五日文章】题:英国国内正在酝酿反美主义(作者彼得·阿尔蒙德) 工党在民意测验中持续领先,到一九八八年夏天时它很可能组成下届英国政府。 美国也为工党可能取胜的前景和美国的核武器会被排斥于英国之外——或许还会导致北约的分裂——而感到十分担忧,以至于国防部长温伯格对工党的防务政策进行了美国高级官员迄今所作的一次最强烈的公开攻击。工党领袖金诺克更加直截了当地指责温伯格“干预了”英国的防务辩论。金诺克先生与玛·撒切尔首相不同,他因有勇气采取反对美国利益的立场而可望得到更多的选票。对于一向习惯于把玛·撒切尔和英国看作是他们最亲密的盟友的美国人来说,就在英国舆论表面下存在的对于美国的实力和影响抱有的怨恨和妒忌情绪可能使他们震惊。 英国人自己承认,他们的国家正在更加靠近美国。六月份举行的一项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百分之六十的人同意这一说法。但是,承认两国正在更加靠近并非表示人们赞成那样做。百分之六十七的人说,他们不希望变得更象美国人,百分之六十二的人说,他们不喜欢在美国生活,还说里根总统是自尼克松水门事件以来最不得人心的美国总统。 市场和民意调查组织今年二月进行的一次国际民意测验引起了很大震动。英国只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认为美国和苏联对世界和平造成同样的威胁,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实际上认为美国比苏联的威胁性更大。 英国人由于独立作主的余地愈来愈小,因而在正式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十三年之后,他们感到陷入了一场同欧洲的没有爱情的婚姻之中,在文化上和经济上接连受到折磨。美国仅仅是这种失望情绪得以发泄的一个大而熟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