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08-16
第 1 版
1. 印度尼西亚发生强烈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部门说,十五日当地时间凌晨三时三十九分,在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和苏拉威西岛之间的摩鹿加海发生了里氏七点四级的强烈地震。
2. 美国决定拔款建造新的航天机
据美国一家杂志透露,美国政府计划在下年度拨款一亿五千万美元,以建造一架能代替「挑战者」号的航天机。这架航天机的造价估计为二十亿美元 。
3. 贝·布托被捕
外电报道,贝·布托是十四日率领一支军队去卡拉奇一个贫民地区举行集会时被警方逮捕的。三十天后才能被释放。美国国务院同日发表声明,对此表示遗憾,认为此举违背在巴基斯坦恢复民主的做法。
4. 拉·甘地保证要在几个月内制止锡克教分离主义者的杀人行动
他是在十五日庆祝印度独立节大会上作出这一保证的。
5. 一位英国商人在华经商诀窍
【合众国际社上海八月十三日电】(记者戴维·琼斯)许多外商异口同声地说在中国做生意遇到不少问题,很失望,而且他们的愤怒溢于言表。但是,与此同时,一位英国总经理对此不理解,他在中国赚了很多钱,他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办不到。 英国索恩·埃米电子公司香港分公司总经理沃德说:“我们所得到的是中国人的帮助和合作。”他是在最近去上海参加由索恩公司帮助装备起来的一个钠灯具厂的启用仪式期间说这番话的。 沃德说:“我们得到了中国方面很好的合作,我认为没有哪个国家能提供比它更好的合作,中国人民的确是非常好的人民。” 沃德说,索恩公司已经完成或者即将完成在中国兴建六个工厂的工作,这些工厂有的生产葡萄酒杯,有的生产煤气表。同时该公司又签署了关于再建三个工厂的协议,而且还在讨论别的工程项目。 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顺利。 用美国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的话来说就是,许多国际公司现在抱怨“成本高、搞价格欺骗、外汇控制太严、进入中国市场机会有限、官僚主义拖拉作风、缺乏够格的当地有关人员以及对事情无法作出预测”。 沃德说,由于他的公司所涉及的项目从本质上说是技术转让而不是兴办合资企业,所以象劳动力成本高和外汇控制严等许多具有共性的问题,他的公司都没有碰到。 索恩公司为上海灯具厂进口和安装设备,培训经过挑选的工作人员,有少量在该公司设在英国的工厂培训,其他人员就地接受训练。 尔后,索恩公司向对方索取事先商定 的报酬,并把工厂交给中国的管理人员。现在索恩公司只是该厂的顾问。 沃德已同中国人进行过好几次谈判。他说,他以前没有在共产党国家做生意的任何经验,也没有同中国共产党人打交道的任何特别感受。 他说:“官僚主义作风肯定是有的,但是,当我们谈判一项合同时,坐在谈判桌周围的人给人以有充分权威的印象,因此谈判也就象在其他任何地方一样进行下去。” 上海灯具厂工程之所以取得成功,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挑选了布赖恩·坎内尔作为工程经理,他生性活泼又很有头脑,他的个性非常适合他担负的那份工作。 他说:“重要的是与中国人交朋友,如果你有问题,就请他们帮忙,你对他们真诚相待,他们对你也真诚相待。争取签订合同的最好办法是同他们交朋友。” 沃德说,如果说索恩公司在中国做生意很成功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选择合适的人员来负责这里的工作,在采取实际行动之前计划要细致。 索恩公司因在中国进行技术转让取得成功而受到了鼓舞。它现在正悄悄地寻找在中国进行合乎时宜的合资企业投资机会。
6. 里根签署一项法令以对付日在高技术领域的挑战
【美联社华盛顿八月十四日电】美国总统里根十四日签署一项旨在便于得到日本科技文献的法令。 里根在一则声明中说,“最近几年来,其他国家,尤其是日本已对美国在诸如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光导纤维和机器人等高技术工业的领导地位提出了挑战”,而日本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全国协同努力,搜集、翻译和运用外国科学技术情报。因此,美国联邦机构和私人机构应共同努力来鉴别和确定日本技术文献。
7. 英报评吴学谦讲话:中国对苏联的动机仍不信任
【英国《金融时报》八月十四日文章】题:中国表示欢迎苏联的建议(罗伯特·汤姆森发自北京) 北京表示欢迎苏联进一步密切两国关系的举动,此举可能成为这两个共产党超级大国关系中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外交部长吴学谦昨天到苏驻北京大使馆进行不寻常的拜访时,表明他的政府对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近的讲话予以“重视”。 尽管近几年两国关系在好转,但这一最新事态发展是自一九六○年中苏分裂以来两国关系的最大改善。 莫斯科与北京的关系若彻底好转,将会对美国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已成功地利用它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损害了苏联的利益。 外交官们认为,这位外长昨天的举动是试图打消人们的期望,即中国必定会提出某些建议来回报莫斯科,作出建立更友好关系的表示。 一些外交官认为,中国对莫斯科的动机仍然不信任。 有一件有趣的事情间接地说明苏联是在耍花招,这就是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阿尔希波夫正在北京治病。一 位观察家指出,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一九七一年对中 国进行秘密访问,为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前往中国铺平道路时,也是声称有病而躲过众人耳目的。
8. 共同社报道:贾丕不急于访华开展外交攻势
【共同社东京八月十三日电】题:贾丕才副外长急于访华,苏联开展对华外交攻势 驻北京的东方外交人士十三日说,为了进一步向中国说明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关于改善对华关系的提案,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贾丕才定于九月份访问中国。自从戈尔巴乔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发表演说以来,苏联方面除了阿尔希波夫第一副总理已访华外,塔雷津第一副总理预定下月上旬访华,届时将同赵紫阳总理等中国首脑举行会谈。苏联正在加强对中国的外交攻势。 另据这位人士说,贾丕才副外长将作为苏联外交部代表团的团长访华,除了同吴学谦外长会谈外,还将同钱其琛副外长重点就中苏关系和柬埔寨等问题进行协商。 贾丕才访华表明了苏联来不及等到第九次中苏协商,而想赶紧同中国方面协商改善两国关系问题的热情和紧迫感。这位东方外交人士说,贾丕才很可能携带补充戈尔巴乔夫讲话的追加提案来华。
9. 恩里莱说:马科斯支持者阴谋策划政变
【路透社马尼拉八月十四日电】国防部长恩里莱今天说,他掌握的证据表明,科· 阿基诺总统于下月访问美国时,马科斯的支持者将阴谋策划一次政变。恩里莱在一次慈善募捐午餐会上说,这一阴谋计划绑架阿基诺夫人和菲律宾政府高级官员。恩里莱说,这一阴谋计划要求忠于马科斯的人在马科斯从夏威夷返回前把阿基诺夫人和其他领导人作为人质扣留在马科斯的家乡北依罗戈。 政变的确切日期未定。
10. 印尼外长说中国对柬问题显示灵活态度:现在该由越南表明立场了
【本报讯】新加坡八月十四日消息:来访的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穆赫塔尔今晚说,中国在柬埔寨问题上显示出更大的灵活性标志着朝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穆赫塔尔在谈到中越关系时说,就连苏联也表示,希望中国和越南变得亲密起来。现在该是越南人来表明他们的立场了,因为中国说过,解决柬埔寨问题是中越关系正常化的前提。 穆赫塔尔今天上午同新加坡外交部长达纳巴兰讨论了柬埔寨问题。有消息说越南人撤出柬埔寨之后,中国将不再坚持要红色高棉在柬埔寨联合政府中占主导地位。他就这一消息发表评论说,这是一种新发展。
11. 越党报就长征访苏发表社论称:越苏随时准备同中国关系正常化
【本报讯】河内八月十三日消息:越南《人民报》今天发表社论说,长征十二日在苏联会晤戈尔巴乔夫,是越苏传统战斗团结的“新的光辉表现”,是发展越苏友谊和全面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晤再次肯定了苏越在国际局势评价上的“一致”。 社论说:“在会晤中,两位总书记肯定,越南和苏联随时准备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认为这对亚太地区局势健康化和巩固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戈尔巴乔夫海参崴讲话后:苏党刊仍刊登反华文章
【本报讯】苏联《共产党人》杂志第十一期(八月六日付印)刊登柬伪总理韩桑林的文章,其中指名攻击中国。 这篇文章声称:“一九七九年一月七日的历史性胜利,挫败了北京统治集团的阴谋诡计,他们妄想把柬埔寨当作在印度支那半岛和东南亚实现其霸权和扩张野心的基地。”“中国对柬埔寨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奉行的不友好和对该地区局势有影响的政策,使人们极为遗憾。”韩桑林文章是在戈尔巴乔夫不久前提出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建议后在苏共党刊上发表的。
13. 苏中央电视台观察家批评苏国际报道歪曲现实
【本报讯】莫斯科八月十三日消息:苏联中央电视台政治观察家茨韦托夫说,电视台国际新闻没有什么变化,因为记者和编辑“很难抛弃多年来的刻板公式的枷锁。的确,这副枷锁又重又坚实”。 他在今天出版的《文学报》上发表文章说,他在日本拍的许多电视新闻片都是根据这样一种调子:把东京郊区铁路工人停工一小时叫做“日本劳动人民的阶级搏斗”,把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一个业余文艺团体的演出描绘成“苏联艺术的胜利震撼日本”。他说,他和其他编辑记者之所以这样处理新闻,是因为他们“按时代产生的公式工作。而新闻的公式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夸张。公式歪曲现实,最后使人迷失方向。而电视观众就逐渐失去对我们的信任”。他说,他同别的新闻工作者都感到这一点,但他并没有设法改进工作,因为他害怕出事。 他举了一个例子。电视台收到一封匿名信,称赞国外的生活,对苏联的生活没有说什么好话。工作人员准备好对这封信的答复打算在电视节目里播放。负责审稿的编辑对答复本身没有意见,但是坚决不同意播放。他说:“说不定人们会认为我们这里有不满分子。”
第 2 版
1. 新加坡画坛耆宿黄葆芳
【新加坡《联合早报》八月六日文章】题:耆宿画家赴京展出——访黄葆芳先生(作者吴启基) 面坛耆宿黄葆芳应中国之邀,将于九月间赴京展出作品,这是本地画家得此荣誉第一人,势必在该国造成轰动。 黄先生此行,是由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策划安排,展出定于今年九月三日至十三日,在中国最大的北京美术馆举行。据所知,友谊促进会的领导人对此特别重视,理事长林默涵亲自率员参与其事,老版画家、促进会顾问古元也与林理事长共同发出邀请函。 这位在新加坡画坛活动了半个世纪的耆宿画家,于一九三五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留校任教。他原本修读艺术教育课程,所学包括美术、文学。美术一项,他兼习中、西画,他自嘲说‘“这是我画风庞杂的一大原囚。”黄先生早年多画油画,六十年代因工作繁重告停,八二年起又画山水,最多的当数花卉。 上海美专校长刘海栗、教师王个 ,日后都对黄先生影响很大,象王个 是中国清末绘画巨匠吴昌硕的及门子弟,师承如此,也导致黄先生在画风上遵循吴派。实际上,黄先生并非只走现成的老路,他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时间的推移,个人无论在思想、感情、技巧等方面,都有不同。此外,许多南洋风物,也是中国所无的,这就是变化的契机所在。” 谈到这最后一点,他说:“记得我刚到新加坡时,内心充满好奇,有时站在一棵木瓜树下,静观自得,可以呆看一小时之久。对那些阔叶芭蕉,我也兴趣盎然,只可惜这里的有些题材,无法用水墨处理,原因是,有些本地瓜果形态呆板,毫无美感可言。”八二年,他登临黄山,深受自然奇景的震慑,回来后也兼画山水。言及这种题材上的转换,他说:“中国画讲求笔墨、意境,至于题材上的不同,转换倒无大碍。” 黄先生也对天下第一奇书《红楼梦》素有研究,力作不少,已收入《引玉集》(一九八三年出版)一书中,而被中国学刊、学报转载者,也不在少数。中国学者对他的评价是:“黄先生对大观园的园林建筑及《红楼梦》的绘画艺术,较有研究,代表性论文有《大观园的布置》。”而他一篇指出上海耗资五百万人民币建造的大观园有违原著本意的论文《大观园模型商榷》,也极受瞩目。黄先生也能诗善书。 这次送展的八十幅作品,为画家本人满意之作,其中特别侧重南洋风物题材的表现,余者则为他所专长的花卉、山水及一幅抽象画作。 据他说:“当年教过我的师长至今仍健在的,有刘海栗、王个、谢海燕三位,同班同学中十七位当了中国画院院长,教授则更多。我这次去,也会去看看祖师爷吴昌硕故居保留的工程情况。”对这次被邀的感想,七十四岁的黄先生谈道:“我在新加坡艺坛活动了半个世纪,中间没有间断。这次被邀,深感荣幸,只是自己的艺术表现成就不大。至于站在交流的立场,意义上还是说得过去的。”
2. 丘成桐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奖
【香港《中报》八月五日报道】出身香港、第一位荣获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大奖”的华人丘成桐,近日再获颁被视为个人研究经费中地位最崇高的麦克阿瑟基金奖。 与著名将领麦克阿瑟并无关系的这个基金会,每年在全美年龄未满四十岁的科学、文艺以及社会服务界人士中,选出才能特殊超群者,颁予一笔优厚奖金。此笔奖金之所以崇高,一则若基金会认为该年某领域并无适当的人选,则不予颁发;二则奖金纯为馈赠,并无条件,得奖人事后无须对该会提交任何作品。丘成桐荣获的此笔奖金为十九万二千元。 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继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修读了二年即完成大学四年全部课程,转至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陈省身教授旗下深造博士学位的丘成桐,现年三十七岁,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数学系教授,并经常受聘于学术地位极其崇高、当年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坐镇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作短期的研究。 丘成桐于三十三岁时即因其在微分几何上的成就,荣获被视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大奖,近年曾往中国大陆及台湾讲学,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3. 黄以静培育出对人体无害的爱滋病病毒
八月一日,美国马里兰州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员、华裔女科学家黄以静,向报界公布了她培育出一种新的爱滋病病毒的成就,并宣布这种病毒在试管试验中对人体细胞无害,可能有助于发展一种抗爱滋病的疫苗和治疗方法。 这个消息一传开,立即在医学界和报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黄以静一九六五年毕业于香港玛利诺女子英文中学,随后到洛杉矶加州大学读细菌学,六八年入研究所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获博士学位后,在马里兰州国家癌症研究所工作至今。 三个月前,另一名也是来自香港的华裔科学家胡小乐宣布,他以遗传工程技术,改变牛痘病毒,培植出一种可以在黑猩猩等动物身上产生爱滋病抗体的疫苗,因而可能给人体以抵抗爱滋体的免疫力。 这两项科学成就被当地报界称为美国“两岸互相辉映”的辉煌成就,这两项成就能否应用于医学实践,尚待进一步实验。但是,尽管如此,科学界认为这是预防爱滋病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 黄以静对记者说,她和胡小乐的研究成果并非巧合,“中国人在美国科学界中,一般来说都做得很好,我认识几位中国科学家都有根高成就”。她认为这与民族性有关,“我们一向勤奋工作,不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我们较能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情”。 黄以静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她的丈夫史托尔从事医学研究。他们有两个女儿,大的十四岁,小的三岁。(本报特约记者沈安纽约来讯)
4. 如何洞穿顾客心理?
【台湾《经济日报》六月二十五日文章】题:洞穿顾客心理(作者张月琴) 推销员和顾客洽谈生意时,最重要的是要针对顾客的态度而有所应变。如果对每位顾客都千篇一律地去应付,倒不如用录音机来得实际方便。因此,一位优秀的推销员必须因时、因地而有所应变能力才行。了解共有心理现象顾客的态度、表情固然因人而异,但也有其共同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说,准顾客们大都喜欢受人恳切地接待及受人尊重。所谓推销,不外是推销商品与亲切感,所以对顾客必须表示敬意,更要以诚恳的态度相待。因此,推销时的态度与谈话,都要十分讲究与注意。分别年龄和性别如果顾客是老年人,则谈话内容要适合老年人的胃口;如果是年轻人,则要找适合年轻人的话题;而小孩子也不能忽视,必须谈些他们所喜欢的话题。顾客在社会各阶层普遍存在,甚至对于男性与女性的顾客,谈话内容也须有区别才好。了解顾客性格在谈话时,推销员必须察知对方的性格,以便投其所好。例如,注重理论的人,则谈话内容务必要条理井然、层次分明;注重情感的人,讲一些感性的事实必能引起他的兴趣,注重利益的顾客,则必须说明如何才能获利,而且最好举例为证。此外,犹豫不决的人,或是好好先生、疑心深重的人,都必须妥为应付,抓住他们的心理,才能收到实际效果。迎合准顾客兴趣洽谈生意时,与对方建立和善的感情,非常重要。尽量谈与对方兴趣相投的事,对生意晤谈的进展会有莫大的助益。因此,推销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来应付各类型的顾客。如能调查顾客的爱好与兴趣,事先准备好谈话资料,更能奏事半功倍之效。预知顾客的反应在谈生意时,如察觉到对方不悦的表情,便须赶紧转换话题,进而努力从对方抵抗感最少的方面去谈。莫与顾客争论在推销过程中,千万不能与顾客争论,当顾客对商品的品质与性能优劣,提出反对意见时,如果固执地和他争论是最愚笨的,倒不如先接受他的意见,然后再逐项加以补充说明。 反驳顾客的意见,并非明智之举,因为将导致他“恼羞成怒”而不购买你的商品,最后吃亏的还是推销员。对顾客要有耐心有些顾客喜欢逞威风,尤其是公司或机关的采购人员。如果碰到这种情形,千万不能发脾气,应该保持良好的风度,忍耐力越高,就越能达到推销的目的。
5. 竞争激烈的美国玩具市场
【巴西《圣保罗州报》六月十六日文章】题:玩具市场不可小看(作者卡洛斯·阿尔贝托·托雷斯】 在美国市场上,玩具是生意兴隆、竞争激烈的商品之一。美国玩具市场每年的进口额是二十多亿美元,许多国家在这一市场中占有份额,成了这些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一九八五年,按零售价格计算,美国玩具销售量是一百二十亿美元。 在美国销售的玩具基本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也是最重要的一类是娃娃和动物,也叫填充式玩具。其它两类是带发条、电池的玩具及儿童用小车和自行车。近年来发展很快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喜爱的游戏玩具。这种玩具尚未打入传统的玩具领域,尚未被十四岁以下的儿童所接受。 现在在美国,娃娃一类玩具中十有八九是按照电视和电影中的超级英雄的形象制作的。制片厂在电视中介绍新的儿童电视连续剧时,同时登出新的超级英雄娃娃广告。 每年的十一和十二两个月是美国玩具的销售旺季,占全年销售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近年来当地制造商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制造商的数字减少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合并引起的。小制造商为了逃避竞争,往往致力于生产富有创新性的玩具和面向特殊消费者,例如对婴幼儿有教育意义的玩具。而传统的玩具生产部门则越来越集中在大制造商手里。 美国的玩具进口主要集中在亚洲,特别是南朝鲜、台湾和香港。 在美国市场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玩具的安全性。美国法律规定,禁止出售可能会给儿童的健康和体质带来危害的玩具。还有一项全国范围的规定,医院一旦发现儿童因玩具而受伤,有义务向当局说清所发生的一切。近年来,三百多种玩具被禁止出售并且从市场上消失了。
6. 两种文化在「万里长城」上握手
美国《洛杉矶时报》七月九日刊登一篇题为《两种文化在「万里长城」上握手》的文章,评介美籍华人彼得·王最近拍影的一部新影片《万里长城》。 文章说,彼得·王拍摄的《万里长城》「是如此激动人心,清晰明白而又引人入胜,以致你真能原谅其中的任何不足之处。这是在中国大陆拍摄的第一部美国影片。不久前,要取得这样的成就可能还需要两国政府采取特殊的外交行动。」文章说,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温和的,常常是保持一点原味的文化冲突的喜剧。这种喜剧对中美两国既作了可敬的描述,也作了轻微的讽刺。我们听到中国爵士乐队的演奏,看到在长城上进行的橄榄球赛,以及激动人心的乒乓球赛。」 《万里长城》是彼得·王和雪莉·孙合写的,由王执导,由孙制片。王还在影片中担任主角——硅谷工程师方乐。王把故事集中在两个地位相当的家庭上:旧金山的方家和北京的赵家。方家已彻底美国化,赵家则完全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方先生和赵太太是兄妹,在方先生因把咖啡溅到老板身上而被迫离家去美以后,东西方关系的解冻才使他们团聚了一个月。 文章评价说,「彼得·王具有古怪的卓别麟气质,又带点中国特有的乡土气与实用主义。他作为作家和导演,也象他作为演员一样,从不强装硬做。他还有极好的地域感和通过舞台布景来表现人物的非凡才能。他的每一个静镜头都传达了一种宁静而丰富的情调和气氛。影片具有政治性,但又不太明显。当公司的晋级不公平地忽略了方的时候,我们就闻到一种种族歧视的味道。」 文章最后以赞美的语气说:「《万里长城》树立了一个稍作大胆尝试的榜样:独立制作低成本的影片可能取得什么结果。影片里有阳光池塘,欢声笑语。有些演员还很逗人。整个影片就象两种文化之间的和解,在这种和解中,哪一方也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双方都因这种交流而得到许多好处。」(霍金根摘译)
第 3 版
1. 印尼疾病流行影响旅游业
路透社八月四日报道,两个月来,由污染的水造成的疾病使印度尼西亚一百三十二人死亡,使一飞机的旅游者取消了旅行计划。
2. 喝桔子汁能防口臭
台湾中华社八月六日报道,牙医师指出,喝桔子汁可以预防口臭。 高雄牙科医师蔡吉政说,口臭的主要成因是牙菌斑内的细菌放出含硫气体,而口水可以抑制细菌生长,桔子汁则可以促进唾液腺分泌口水。
3. 塑料门窗框
据塔斯社报道,库斯塔奈钢筋水泥制品厂开始用聚氯乙烯生产门窗框。 据库斯塔奈托拉斯的专家们说,以前,住房建设没有利用这种塑料结构,被白白地浪费掉。专家们经过多次试验证明,用聚氯乙烯制成的产品丝毫不比木制品差,在某些方面甚至还优于木制品。塑料制品更实用,外形美观大方,不易损坏。
4. 黑人与欧洲文化(三)
普希金:他的曾祖父是埃塞俄比亚人 俄国十九世纪伟大诗人普希金有一个黑人直系亲属,他为此感到自豪:他的曾祖父是埃塞俄比亚人,名叫易卜拉欣。他的命运是异乎寻常的。他出生在热带地方,却走进了俄罗斯的冰天雪地。 易卜拉欣是阿比西尼亚一位君主的子孙,他出生在现厄立特里亚境内的马雷卜河畔。在土耳其人入侵后,他被当作人质送到了君士坦丁堡。苏丹没有忘记他的高贵出身,便让他做了宫廷侍从。 当时,欧洲国家的宫廷盛行用黑人青年做侍从。彼得大帝也赶时髦,委托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送他几个‘‘样品”。这样,易卜拉欣和另外两个非洲孩子到了圣彼得堡。 彼得大帝一世感到易卜拉欣非常可爱,非常机灵,因此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他一七○七年为易卜拉欣洗了礼,并自愿做他的教父,并选择波兰王后做他的教母。 易卜拉欣在彼得大帝的身边渡过了青少年时期。彼得大帝越来越赏识他,不久他便成了随身仆人和马伕,后来又成了私人秘书。彼得大帝一七一七年带他去巴黎,并让他留在巴黎学军工艺术。易卜拉欣参加了西班牙战争,在战争中头部受了伤。后来他进了沃邦在梅斯创建的炮兵学校,毕业时获得上尉军衔。易卜拉欣一七二三年回到圣彼得堡。彼得大帝于一七二五年去世。宫廷内的阴谋家把他梳放到喀山。安娜·约安诺夫娜女皇上台后,他又回到了宫廷。他在这时同美貌的厄多克西结了婚。他对妻子的不忠感到愤怒,因而迫切要求离婚,因为他自己也有一个名叫克里斯蒂娜·舍伯格的情妇。由于一位好心神甫的帮助,他还没有离婚就同这个情妇结了婚。 厄多克西同他打了二十年的官司。在此期间,他的第二个妻子为他生了十一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叫奥希普·阿勃拉莫维奇·阿尼巴尔,他是普希金的祖父。阿尼巴尔象他的父亲一样,为了同所爱的女人结婚,他就伪造了他第一个妻子的死亡证。宫廷中议论纷纷,说阿巴尼尔的后代都具有一夫多妻制的本性。 普希金在自传中谈到了他祖父的荒唐行为,但他对曾祖父却十分崇敬。普希金为他的曾祖父写了一篇题为《彼得大帝的黑人》的文章,但没有能写完。这也许是因为种族主义思想在欧洲正泛滥的时代,普希金不愿承认他是非洲人的后代。 (三)
5. 吸烟史话
【南斯拉夫《新闻周报》六月二十九日文章】欧洲的吸烟史准确地说是从一四九二年十月十三日开始的。这天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上写道,印地安人出于崇拜将一种植物的干叶卷起来点燃后吸吮其烟。印地安人将一些叶子送给哥伦布。虽然哥伦布没有吸,但是他的一些同伴却吸得很起劲。今天已经得知,这种植物就是一种带有尼古丁的烟叶。 几十年之后,西班牙人开始在圣多明各种植“多巴哥”(烟草)并将这种“多巴哥”运往欧洲,认为这种植物是一种极好的装饰品。法国驻葡萄牙领事让·尼科将这种植物作为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赠给卡特林·梅迪西斯皇后。此后,尼科便成了光荣的尼古丁的传播人。由于人们都相信它有医疗作用,因此这种植物便成了圣物和灵丹妙药。 一五八六年,沃尔特·佩利爵士将抽烟斗的习惯传入英国皇室。两年后,他以年幼的女王的名义建立了一个烟草公司。尽管英王詹姆斯一世于一六一九年曾下令禁种烟草,以杜绝吸烟,同时规定吸烟者需交百分之四十的税金,但吸烟的恶习仍然在整个欧洲大陆近东和远东流行开来。 不管是纳税、禁烟、将抽烟者革除教门、绞死或割鼻(十七世纪初在俄国)、没收家产、坐牢还是杀头(土耳其苏丹穆拉特四世和中国皇帝),一切都无济于事。吸烟人冒着生命危险席地而坐继续吸烟。 只是到上个世纪后半叶,抽烟斗的人才把吸卷烟的人排挤掉了。 上个世纪末,纸烟出现了。在今天,这种纸烟已成为吸烟者缩短自己的寿命和他人寿命的最广泛的形式。不管有无过滤嘴,也不管是什么牌号,人们仍在起劲地吸着。 南斯拉夫种植烟草是土耳其人留下的。可以说,这是土耳其统治南斯拉夫五百年留给我们的历史“苦役”,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也摆脱不掉这种奴役。南斯拉夫去年生产了五百七十七亿零一百万支香烟,这就是说,南斯拉夫人每人每天平均抽七支。 事实已完全证明,吸烟具有致命的危险。塞尔维亚保健局彼得·博罗维奇博士说,“凡是经过肺部的烟尘都会直接导致疾病。每一口烟都在肺里留下二亿至五亿个惰性烟尘颗粒,而这只是已鉴定出的香烟中含有的一千多种毒物之一和四十种致癌物质之一”。调查证明,每一百名肺癌患者之中有九十五人至九十八人为吸烟者,其余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是在烟污染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
6. 选美对谁有利?
【埃菲社巴拿马城七月二十一日电】题:选美大会变成了买卖 世界选美大会于二十一日在巴拿马城结束,二十二岁的委内瑞拉姑娘巴尔瓦拉·帕拉西奥斯·特德被选为一九八六年世界小姐。第二名为美国姑娘克里斯蒂·菲克特,第三名是哥伦比亚十八岁的玛丽亚·莫尼卡·乌尔维纳。 此届选美大会自九十天前就开始准备了。为了这届选美,仅巴拿马就拿出了一百八十万美元,并同时向世界七十七个国家进行现场电视直播。耗资之巨大,场面之华丽,真令人瞠目。 然而,十九日在巴拿马城召开的一个妇女座谈会说,在巴拿马城举行的本届世界选美大会,实际上是“剥削妇女的一笔复杂交易的伪装”。 参加了以“选美与妇女权利”为题的座谈会的一位女历史学家说:“这种选美只是二十世纪的商品社会如何对待妇女的一个样板。如果只是象选美组织者所说的那样,这是密切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又何必让姑娘们穿着游泳装去显示她们的乳房呢?在我们的社会里,身体的美并不是在事业上取胜的保证。” 为了这次选美大会,巴拿马旅游研究所不惜提供了将近二百万美元的巨资。但是,该研究所负责人对记者说,这笔投资将从被选美大会吸引来的旅游者们那里赚回来。 巴拿马在国际旅游组织的代表胡安·巴雷拉说:“来巴拿马的旅游者已经饱和,巴拿马城各三星至五星级旅馆的两千多个房间都已客满。”除平常每年的四万游客以外,本届选美大会又吸引了很多新的旅游者,收入将会相当可观。 然而,这位旅游界人士又说:“参加选美的七十七位小姐要整整工作一个月,但不领取工资。”
7. 登楼梯可长寿每登一级多活四秒
【美联社波士顿八月六日电】这是长寿之道:舍电梯而登楼梯,每拾级一步,可在世上多活四秒。 得出上述延寿妙算的两位医生认为,他们的推算虽是随口而出,但用心是要使人相信运动确对健康有益,即使是行楼梯这样小事。 拾级而上的好处是比蒂医生和赫林顿医生,星期四致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主题。 两位医生的推算,除在约翰士·鹤健士大学的楼梯底作实地调查外,主要是根据最近发表的成人轻微运动对身心有益的研究报告,加以补充发表的。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接受调查的男性,若平时步行,运动或行楼梯,每星期可消耗二千卡路里的热量,他们的死亡率会较四肢不动者低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年届三十五岁才开始运动的男士,若持之以恒,到八十岁,会比坐着不动者长命两年。
8. 美国人家庭财产
【美联社华盛顿七月十八日电】美国国情普查局今天说,它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典型的美国家庭拥有的财产净值为三万二千六百六十七美元,但是一个典型的黑人家庭拥有的财产还不到一个白人家庭的财产的十分之一。 该局是第一次对美国家庭财产做出估计。它说,全国百分之十二的家庭掌握了家庭财产的百分之三十八。 研究报告发现,典型的黑人家庭财产净值三千三百九十七美元。它说,拉丁美洲裔家庭的财产情况仅比黑人家庭略好些,平均家庭财产净值为四千九百一十三美元。 研究报告说,美国最富的家庭占百分之十二,平均财产净值为十二万三千四百七十四美元,占美国全国家庭财产的百分之三十八。这些人控制着所有股票的百分之六十三,控制着所有证券和金融市场基金的百分之五十三。 最富的这百分之十二主要是白人,受过良好教育,担任白领职务或是自己开办的企业的老板,每年收入为四万八千美元或者比这更多。 从职业看,最富的人属于包括个体经营者和专业工作者在内的行业集团,财产净值平均为十六万三千六百一十五美元。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人财产净值最少,只有五千五百九十七美元。 黑人家庭中几乎三分之一,即百分之三十点五的人没有财产或负债,几乎一半以上,即百分之五十四的黑人家庭财产不到五千美元。 相比之下,白人家庭中百分之十一没有财产或负债,百分之二十六的人财产不到五千美元。 最富的家庭中,财产在二十五万美元以上者,白人家庭占百分之六点五,拉美的家庭占百分之三点一,黑人家庭占百分之零点六。
9. 孩子虐待父母
【法新社巴黎七月二十五日电】据在这里举行的儿童精神病大会说,目前,儿童遭虐待已引起社会上广泛关注,可是父母遭到自己孩子毒打则往往不为人们所知。因为被打的父母怕丢脸面而不愿意把这种事说出去。据悉,在美国,十五至十七岁的少年当中,至少有百分之十打过自己的父母,而在加拿大要高达百分之十五。在日本,青少年因虐待父母被送往精神病院也是常有的事。 据曾调查过巴黎一家精神病院里三十五个病例的三名专家说,这些孩子(三十三名男孩和二名女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或是年长的。他们从十一岁时就开始有要强行为和对父母粗暴无礼。 从家庭条件来看,这些孩子多数属于上层社会家庭的子女。他们的父亲都是一些银行家、法律教授、教师、文职官员、商人,而母亲也是教师、律师和从事其他职业的妇女。
10. 保存蔬菜的有效方法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九日电】臭氧、碳酸气和伽马辐射一起发挥作用,可使蔬菜和水果的完好率提高近九倍。保存农业食品的新方法是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出来的。 研究表明,臭氧和碳酸气的综合作用有助于储藏室消毒,延缓蔬菜衰老。 实验室主任尤里莫伊谢耶夫博士对塔斯社记者说:“在实验室进行的试验证明,新方法是有效的。百分之九十六的马铃薯没有失去本身的味道和营养价值,能够保存到六月份。”
第 4 版
1. 别出心裁 甘冒风险
【多米尼加共和国《加勒比报》七月二十六日文章】题:哈桑二世 继承摩洛哥王位二十五年来,哈桑二世总是喜欢独出心裁,经常采取令人意想不到的、有时甚至是甘冒风险的行动。 摩洛哥人已经习惯于这种说法,即哈桑有真主保佑,是神灵附体。哈桑治理摩洛哥总是秘密制定自己的计划,然后突然公之于众,以期取得最大的成效,而且到目前为止,他的很多计划都得到了圆满执行。哈桑二世的声望和影响远远超出了这个仅有二千五百万人口的北非国家在世界上所起的作用。 一九六一年,父亲穆罕默德五世逝世。哈桑二世继位后不久,便陷入了一场同刚刚独立的阿尔及利亚的边境冲突之中。作为国王的哈桑二世的第一个英明决定,他同当时的阿尔及利亚总统艾哈迈德·木·贝拉举行了会谈,并在会谈中作出了慷慨的让步,致使在这片撒哈拉大沙漠中出现了十二年的和平。 但是,哈桑的军队对他把几千平方公里的沙漠拱手让给阿尔及利亚表示不满,一些军事首领准备发动军事政变。一九七一年七月,当哈桑二世在斯希拉特的海滨宫殿里庆祝自己的生日时,二千名士兵发起突然袭击,结果,数百名宾客中有近百名被打死。在激战中,哈桑突然从藏身的地方挺身而出,站到了一群士兵面前。他伸出右手,接受传统的表示虔诚的吻。士兵们顿时一齐跪倒在地。战斗就这样突如其来地结束了。 一年之后,又发生了一起空军的未遂政变。当时,哈桑二世在访问法国后返国途中,四架F—5飞机拦截国王的座机。此时,飞机已接近拉巴特。哈桑二世镇静自若,下令驾驶员按规定航线飞行并正常降落。拦截的飞机束手无策,只好对停机坪投下了数枚炸弹,而哈桑二世却安然无恙地走出了飞机。这次事件使摩洛哥人对他们的国王是神灵附体更加深信不疑。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听说过发生什么背叛国王的事件了。 哈桑二世多次同以色列领导人举行秘密会晤,安排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对耶路撒冷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 一九八三年,哈桑二世又一次打破了阿拉伯世界的禁忌,邀请了几百名在摩洛哥出生的犹太人(其中很多人住在以色列)前来摩洛哥参加会议。对此,阿萨德大骂哈桑二世是“叛徒”,并同拉巴特断绝了关系。 一九八四年,经过极端秘密的努力,哈桑二世同利比亚国家元首卡扎菲突然签订了一项“联盟条约”。这位摩洛哥国王分辩说,他的最终目标是使卡扎菲脱离他所支持的恐怖主义。但是,这种说法未能使美国总统里根相信。条约在华盛顿造成了一片惊愕,间接地导致了约瑟夫·弗纳·里德大使的回国。 七月中旬,哈桑二世“由于健康原因”取消了他对美国的访问。现在推测,真正的原因无非是以色列总理佩雷斯对摩洛哥的访问。
2. 卡斯特罗:古巴无可争议的领袖
【多米尼加共和国《加勒比报》七月二十五日文章】题:菲德尔·卡斯特罗(作者美联社记者乔治 ·杰达) 一天夜晚,菲德尔·卡斯特罗突然决定翌日上午举行一个盛大而隆重的仪式,欢送他的贵宾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 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召集五十万人谈何容易。但对于卡斯特罗来说,只需一声令下就行了。黎明时,人们匆忙地为拉·甘地的启程作准备。动员了群众团体,调动了平常用作公共交通的汽车,共有五十万古巴人欢送这位印度领导人。 此间的一位杰出外交官以这件事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卡斯特罗在夺取政权二十七年后、年龄近六十岁时,继续控制着这个国家,仍然是古巴无可争议的领袖。 从马埃斯特腊山上下来赶走独裁者的这位当年年青的游击队员,掌握政权的时间比同时代任何其它领导人掌权的时间都长。 卡斯特罗的胡子已经变白,但他仍显得年轻和精力充沛,甚至比过去还瘦了点。他仍然在他的同胞以及其他由于他的政权而受益或遭殃的人中引起尊敬或恐惧。 卡斯特罗的追随者对他的崇拜达到五体投地的地步。国家的政策对这些人来说,就象教皇的诏令对于教徒一样的重要。 在国际领域,卡斯特罗仍象二十多年前那样富于挑战性。二十多年前,他在“山姆大叔”鼻子下面把一个忠实反共的国家如愿以偿地带入了苏联集团的范围。尽管存在着对卡斯特罗的崇拜,但今人吃惊的是古巴人谈论卡斯特罗时的无拘无束的方式,他们仅仅称呼“菲德尔”。人们对卡斯特罗的奉承并不吸引卡斯特罗本人。 卡斯特罗说:“在古巴永远看不到一座我的雕像,看不到用我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学校、一条街道及一个村镇,或其它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因为我们没有要我们的人民相信,而是要他们自己思考。” 卡斯特罗能够保持革命热情的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于一个军事上强大并一直保持敌对的邻国的存在,与一个“‘外国魔鬼”为邻使他在政治上得到了好处。 对于卡斯特罗来说,古巴这个舞台太小了。他认为,他的革命是总有一天将扩大到整个第三世界的一场反美运动的先锋队。六十年代,他企图通过游击战争向拉丁美洲地区输出革命。七十年代,他把注意力移到了非洲,他根据自己的同一思想,在非洲大陆的一些国家里部署了几万名古巴士兵。 卡斯特罗实行了企业国有化,铲除了赌博和卖淫,虽然华盛顿实行经济封锁并几次想暗杀他,但他活下来了,他接受了莫斯科几十亿美元的援助并使古巴成为拉丁美洲最稳定的国家之一。 在古巴发生的事情中很少有卡斯特罗不知道的。今年一月份当自由哈瓦那饭店发生火灾时,卡斯特罗亲临现场,观看消防队员救火淋湿了衣服。 他传奇式的口才丝毫未变。四月份,在打垮猪湾侵略二十五周年之际,卡斯特罗作了长达三小时的讲演,听众始终目不转睛地听着。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都羡慕卡斯特罗的口才。莫斯科对古巴来说是军事和经济援助的可以信赖的提供者,古巴通过支持苏联在世界上的战略利益来报答苏联的援助。卡斯特罗在国外被看作是听从莫斯科指挥的一个仆人,但是很多古巴人认为卡斯特罗是古巴民族主义的化身。 但是,什么是古巴革命的成绩呢? 据一位驻哈瓦那的外交官说,革命使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古巴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卡斯特罗感到自豪的是,古巴没有失业,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医疗和教育。卡斯特罗得到的最大支持来自农民。卡斯特罗喜欢拿统计数字来证明在学校、道路、医生、教师、电视机和电冰箱的数量上,在社会福利及其他方面,同一九五八年相比,古巴今天取得了多么大的发展。如果里根对卡斯特罗表示蔑视,那么这位古巴领袖也不退让。今年四月当里根命令袭击利比亚时,卡斯特罗把这一行动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轰炸欧洲城市相提并论,并说美国总统是象希特勒一样的“肆无忌惮的机会主义者”。 然而,当讨论到同美国改善关系与保持较好关系时,卡斯特罗的回答是:“我是一个革命者并将永远是一个革命者,我不会为了同象美国这样的国家保持关系而改变我的任何原则。”
3. 安于做百姓的铁托之子
【美国《迈阿密先驱报》七月三日文章】题:铁托之子尽管有父亲之余荫却满足于当小人物普通老百姓 已故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之子米沙·铁托始终只想当个老百姓。甚至在他父亲去世已六年的今天,他和他的妻子以及两个孩子仍安宁地住在原来居住的萨格勒布居民区,认识他的邻居二十八年来一直叫他米沙。他现年四十七岁,身材矮壮,健谈,蓄着黑黑的山羊胡,爱穿舒适的圆领衫而不喜欢南斯拉夫官员的标准灰色套装。他怎么想就怎么说,而他之所以能这样,也许是因为不管米沙是否喜欢,他的长眠的父亲仍在庇护着他。 但是,他对参与党内政治极为反感。他有一次与记者谈话时说:“如果你赞成他们所做的,那就没有必要参加进去。如果你不赞成,而且只有你一个不赞成,也没有必要去掺合。”十九岁离家 但是,历史却缠着这位不愿靠显赫父亲余荫的米沙·铁托。他十九岁离家,自己奋斗,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直到当上一家小石油公司的负责人。 他作为萨格勒布石油公司负责对外关系的副经理,奉公司之命协助安排最近在亚得里亚海布里俄尼岛召开的第二十八届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 这座风景秀丽的岛屿使这位始终不想沾家庭光的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我在这里生活过两年,小时候每年夏天都要来这里。我十九岁离家,离开这个岛。我恨这个地方,曾发誓再也不回来。这里太寂静了。只有担任警卫的士兵。除了吃饭和游泳,没有别的事可干。”生活并不轻松 “我父亲?”他嘻嘻一笑,“我在吃早饭和吃午饭以及乘小艇来回时能见到他。他总是在工作。即使晒日光浴时也在写。有时他也去户外游游泳。他没有时间同我谈话。” 米沙承认做一个伟人的儿子生活并不轻松。他说:“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父母老爱唠叨。有一天,我父亲把我喊去,说:‘我听到了一些议论,我告诉你,我对你有些意见。’ “我告诉他:‘信不信,我对你的意见更大。’他看了看我,又说:‘是的,你说得对。’争论就此结束。”乘电车上班 离家以后,米沙就不再因为自己是铁托的儿子而烦恼了。 他说:“我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坐电车上班。唯一的麻烦是,我父亲去世后,每个人都截住我说他们是多么悲痛。这样差不多持续了半年,但是现在我又是一个普通公民了。”几年前,米沙·铁托被任命为克罗地亚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但他本人不愿干。他承认:“在企业界,总有可能把自己的主张付诸实施,你努力工作,但你可以看到成果。这对一个人来说就满足了。能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果,这一点很重要。” 他说,南斯拉夫既不是东方的产物,也不是西方的产物。他说:“我们不是资本家,我们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们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不属于南方也不属于北方。我们总是与众不同,这就是我们的问题。”
4. 历经二十五个春秋的柏林墙
【路透社波恩八月十日电】题:柏林墙造成了德国的分裂,但却为缓和铺平了道路(记者马克·伍德) 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是德国历史上最令人伤感的日子之一。这一天,柏林被一分为二,整个德国也随之被分裂成了两个意识形态彼此对立的国家。 但是,从这一天开始构筑起来的柏林墙也迫使它两边的德国人最终认识到了他们在战后欧洲所处的地位的现实,并为十年后发展起来的缓和与合作铺平了道路。 二十五年过去了,两个德国变成了两个不同的社会,在这两个国家里,有些差别是很大的,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别正在日益缩小。 柏林墙使双方一直作了很长时间的重新统一的美梦变成了泡影。 西德社民党领袖福格尔在纪念柏林墙落成二十五周年时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柏林墙使波恩和东柏林最终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的命运完全取决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 在过去的几年里,东西德关系一直是整个全球政治气氛的寒暑表,近年来,由于美国人同俄国人的关系紧张,破坏了东西德试图加强接触的努力。 柏林墙迄今已经历了二十五个春秋,两个德国都已成了各自营垒中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效益高的样板。但是东西德的生活标准仍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