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07-12

第 1 版

1. 里根称赞科·阿基诺和平处理未遂政变

法新社报道,美国总统里根给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写了一封信,称赞她对七月六日发生的未遂政变处理得当。

2. 贝鲁特东区有二千五百名美国专家

据黎巴嫩《使者报》报道,在贝鲁特东区有二千五百名美国人,其中大部分是军人。据悉,一些美国专家正在担任训练黎巴嫩军队的任务。

3. 巴基斯坦立法维护伊斯兰教

据法新社报道,巴基斯坦议会七日修改了宪法,规定《古兰经》和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言行录为立法的依据,凡亵渎穆罕默德者将被处死。

4. 内部权力斗争加剧 亲苏政策不会改变

【合众国际社曼谷七月十日电】外交分析家说,黎笋的逝世会进一步加剧越南党内争权夺利的斗争。由于预计最高领导人要退休,党内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争权斗争。预计,争夺领导权的主要对手是黎德寿的追随者和长征的支持者。人们普遍认为黎德寿一派是注重实效的改革派,而长征一派则是比较教条的共产党人。    范文同总理曾多次表示想退休。预计,他在今年十二月召开第六次党代会之前会退位。    长征、黎德寿与黎笋属同一代人,但是在年轻的领导人在争夺党的创始人让出的权力的时候,他俩成了他们的代表。分析家们说,一旦宣布黎笋的继承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哪一派在党内占上风。    但是他们又说,无论谁在这场竞争中获胜,越南的亲苏的对外政策都不可能有任何变化。越内外政策会有缓慢变化    【美联社曼谷七月十日电】尽管官方没有提及任何人可能接班,但外交官们说,他的死可能为较为开明的领导人开辟道路。    曼谷的一位消息灵通的外交官预料,以亲苏强硬派著称的黎笋的死将会改变力量对比,从而有利于党内那些较年轻的和有改革思想的党员,他们是希望结束越南孤立于西方状态和通过资本主义方式的刺激来推动困难的经济。    这位要求不公布姓名的外交官说,任何变化很可能会来得非常慢。曼谷的这位外交官说,在党代会以前,党可能会选出一位临时的领导人,或者更有可能的是,将临时的领导权交给另两位最高人物:国务委员会主席长征和总理范文同。猜测谁是接班人    【路透社曼谷七月十日电】西方外交官说,黎笋之死并不意味着在越共今年晚些时候举行代表大会之前,越南政策会出现重大变化。这些外交官说,目前没有明确的肯定继任者,但他们说,武文杰(越南经济改革的推动力量)和阮文灵(黎笋的门徒)有可能会成为越南新的领导人。      眼下将实行“没有黎笋的黎笋路线”    【时事社曼谷七月十日电】题:阮文灵很可能被晋升,越南也逐步转变为采取灵活而又开放的路线    黎笋的死,将宣告动乱不堪的越南现代史的一个时代的结束。看来,以后的领导机构眼下将实行“没有黎笋的黎笋路线”。而且,在世代更换的同时,越南很可能逐渐转变为采取灵活和开放的路线。    可以说,黎笋路线的实质是在国防方面采取强硬路线,在内政方面采取灵活的对策。    长达十七年的黎笋时代的结束,使走向高龄化的越南领导机构替代更换的速度加快了。另外,黎笋总书记属于党内亲苏派成员,对外一直采取强硬的路线。他的死,表明越南的对苏、对华外交以及柬埔寨政策将出现微妙的变化。还有可能导致东南亚形势出现变化。

5. 西哈努克说黎笋逝世不会导致侵柬政策的改变

【法新社北京七月十日电】柬埔寨抗越联合政府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今天说,越南领导人黎笋的逝世不会导致越南改变对柬埔寨的政策。    西哈努克亲王说:“我认为,黎笋,的逝世不会导致越南在柬埔寨推行的殖民主义政策发生任何变化。那种政策会依然如故。”    西哈努克亲王说,他第一次会见黎笋和越南现在的最高领导人长征是一九六九年参加胡志明葬礼的时候,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一九七五年九月。在那段期间里,他同他们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西哈努克亲王在一项声明中说:“自那以后,黎笋和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甚至连间接的接触都没有。”    他说:“一九七九年后,黎笋、范文同和阮基石之流变成了我们国家的敌人,因此也就成了我的敌人。”    但是这位亲王又说,同范文同和阮基石不一样,“黎笋先生从来没有说过任何侮辱我的话”。

6. 中国对美国援助台湾的怒气上升

哈里森文章说美坚持向台出售武器和技术,使美中关系不断出现紧张状态;美应迅速采取行动稳定中美关系    【美国《洛杉矶时报》七月六日文章】题:中国对美国援助台湾的怒气上升(塞利格·哈里森发自华盛顿)(原编者按: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塞利格·哈里森最近在中国和台湾呆了一个月,这是他研究台湾问题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日趋紧张的气氛,给中美    关系造成自七年前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最严重的两难处境。    共产党书记胡耀邦最近在北京接贝我时,对美国的对台政策提出了空前未有的指责。接见时外交部副部长朱启祯在座。朱启祯上周的华盛顿之行,标志着中国开始坚决行动,迫使美国把减少对台北的军事支持作为美国政策更广泛的转变的一部分。胡耀邦对美国是否有诚意履行同中国达成的限制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协议表示强烈怀疑,他警告说,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不友好,如果你们继续长期采取不友好的态度,我们是不能容忍的,。胡耀邦指责里根政府中的    “某些人”“想把台湾当作抵押品,以使我们成为美国的忠实盟国。但是我们再三说过,中国不会成为盟国。我们希望成为友好国家,但不是盟国”。    里根政府因为作出了两个互相冲突的承诺而陷入困境:一个是对美国国会作出的承诺,另一个是向中国作出的保证。从一九八二年的公报签署以来,美国对台湾的武器销售已每年减少二千万美元。但是,当去年北京得悉美国已开始许可向台湾出口先进技术供其制造比现有军事装备先进的武器时,中美关系又再度紧张起来。    最近几个月里,由于美国防部刊物上报道了台湾用十亿美元制造“本国的防御性战斗机”的计划的秘密详细内容,透露这种飞机将使用最新型号的美国发动机和航空电子技术,中国的怒火大增。    胡耀邦说,尽管八二年的公报中“没有直接提到”,但是“显然包括技术转让在内。出售武器与出售制造武器的技术有什么区别”?    中国除担心军事力量对比以外,还认为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是一种征兆,说明了美国对台湾前途所抱的意图。北京设想,在今后的四年里中国与台湾的接触和贸易逐渐增加,最终导致谈判,台湾可以根据北京的“一国两制”主张取得“高度的自治”。迄今为止,美国一直不肯赞成这种主张。    北京认为,如果美国比较迅速地减少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数量,那会表示美国对统一采取比较中立的态度,而目前的政策表明,美国想使事实上独立的台湾永久存在下去。    许多美国官员说,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关心程度实际上并不象它说的那样,而只是利用这个问题来使美国处于守势,以便在其他问题上取得让步。他们说,中国现在真正关心的仅仅是经济现代化,北京需要同美国合作来获得迫切需要的工业技术。但是这种估计危险地低估了国家统一这个目标在中国政治中的深刻意义。美国应该迅速采取行动,表明它尊重一九八二年的公报,以此来稳定同北京的关系。

7. 法苏「特殊关系」部分恢复

【路透社莫斯科七月十日电】法国总统密特朗这次对苏联的访问证明巴黎和莫斯科恢复了和睦关系。    通过互访,密特朗现在是西方唯一同戈尔巴乔夫交往最密切的领导人。    西方外交官说,密特朗的这次访问证明,克里姆林宫和法国戴高乐派的中间偏右政府之间的“特殊”关系已部分地恢复了。    【法新社莫斯科七月十日电】法国总统密特朗今天结束对这里的四天正式访问时说,法苏关系已经扩大和改善。    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讲话时说,他在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会谈中已在范围广泛的问题上,尤其是在安全问题和裁军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他承认,因法国对华盛顿的战略防御计划所持的看法而给双边关系造成的障碍尚未克服。    他说:“法国认为,苏联关于削减常规武器的建议是积极的,是很令人感兴趣的。”    密特朗称赞戈尔巴乔夫是“杰出人物”。他强调说,法国不会单独同莫斯科就限制军备问题举行谈判。他维护法国在同苏联的关系中采取“独立自主”的态度的权利。他强调说,法国仍然是“它的盟国的    盟友”,这指的是它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结盟和它同美国的亲密友谊。

8. 日成立绿色乐园推进委员会

【《日本经济新闻》七月十日消息】题:农林水产省成立绿色乐园推进委员会    农林水产省九日成立了农村地区信息化设想推进委员会。委员会成立的目的是,从专业角度研究“绿色乐园设想”的具体做法。委员会本年度首先要对农村信息需求的特点和适应这一特点的软件的研制方法进行调查,争取在一九八八年左右制订出不同类型的地区信息化推进计划。    绿色乐园设想是作为本年度的新型计划提出来的。    目的是分段利用新的信息传播手段,提高农业的生产率,促进流通合理化。农水省已经指定岩手县等全国二十个地方作为对象,每个地区制定出自己的具体的设想。

9. 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杜绝学生作弊

【美国《华盛顿邮报》七月三日文章】题:中国在同大学生的作弊行为作斗争(记者邵德廉发自北京)    据官方报纸报道,中国已采取新的措施,防止似乎在大学入学考试中普遍存在的作弊行为。    但是,中国的老师和学生都说,这个问题只有改进教学方法和实行已答应要进行的教学改革,才能解决。    中国的一位大学教师说,考试要背的东西太多,许多学生感到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作弊。这位教师说,作弊行为经常是相当公开的,但是,有些监考老师干脆不管不问。北京大学的一个学生说,大多数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荒谬可笑的”。教师的评级是根据他们的研究和发表的著作,而不是看他们教学的好坏。要求学生大段大段地背教科书,而不是要求他们独立思考。

第 2 版

1. 交通运输问题阻碍江门市迅速发展

【香港《南华早报》六月十九日文章】题:交通运输问题使迅速发展中的城镇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记者路易斯·刘)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江门市是个开放的经济区,也是个侨乡。该市一九八五年的工农业年总产值为六十亿元,差不多比一九八○年增加了一倍。    去年的出口贸易也达一亿美元,比一九八四年增长百分之六点七,但是官员们认为,他们本应干得更好些。    从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五年,江门市已签订了价值两亿美元的企业合同,其中八千多万美元来自外国投资者。    有六百多家合资和联合企业经营纺织、电子产品、皮革、工艺品、轻工业、化工产品、机械、采矿和农业产品。    随着先进的外国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正在采取行动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成资本和新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该市一直在作出努力,以便把农业生产转变成生产消费品。官员们认为,他们尚未开发旅游业资源。他们开始朝这方面努力。然而,交通运输工具不足已经阻碍了该市经济更迅速地发展。尽管江门市邻近港澳,但是,它在那里的农产品市场中没能占据较大的份额。    新上任的江门市长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善这个城市的交通运输状况。在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改善之前,该市的工业投资将维持在目前水平。

2. 吉普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路上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六月十二日一期文章】题:吉普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路易丝·多罗萨里奥发自北京)    北京吉普有限公司被人们看成是中外合资企业的典范,但这家公司也曾为一些问题所困扰,现在经过中美双方高阶层的干预之后,这家公司的外汇问题已得到了解决。    尽管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但这次事件集中反映了合资企业中存在的困难——一般认为这是在中国做生意会遇到的最麻烦的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外汇短缺、有关各方的愿望不同和劳动生产率低。    在合资企业中,中国方面乐于提供地皮、劳动力和资金,但不提供外汇,而且合资企业不能无限制地向中国国内市场倾销产品。在北京的外国商人抱怨,虽然外国投资者一再疏通,而且中国还公布了有关合资企业的管理规则,在理论上放松了对外汇的控制,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化。据悉,已有许多小型的、仓促建立的合资企业关门了;一些合资企业的问题还挂着。    现在仍然困扰着美国汽车公司的还有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北京吉普车厂的四千名工人,组装一辆吉普车平均需要八十八个工时,而在美国俄亥俄州只需三十二个工时。美国汽车公司还要帮助三百多家中国供应厂商取得许可证,或是帮助其他合作者同现在美国汽车公司的海外供应商做出安排,在北京生产某些零部件,以便提高当地生产的零配件比例。最艰巨的任务是降低北京吉普的成本和提高质量,使之能有足够的竞争力,以便打入国际市场。    另一个使人们长期担心的问题是,中国会不会在它对北京吉普车厂所承担的义务问题上改变主意。

3. 结婚讲排场 喜事变忧事

【纽约《北美日报》六月十九日文章】(作者冯羿)中国人把婚嫁看作大红喜事。然而,当今的大陆,特别在农村,婚嫁并不尽是喜事,有不少人甚至有苦难言,硬着头皮去完成终身大事。    笔者在厦门市访问时,经该市妇联介绍,了解到当地惊人的婚嫁新风,为之愕然。    据厦门市六个县、区的调查情况看,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是娶媳妇还是嫁女儿,家长们都必须拿出巨款应付。为此,不少人从孩子发育时期就省吃俭用,乃至东筹西借、变买东西。据对厦门市思明区一千六百一十五对新夫妇调查结果,男方普遍花费五千元以上,女方也在两千元以上,有的阔气人家甚至花了一万多元。开元区四百九十六对结婚青年中,花费在千元以上的有六十二家,五千元以上的有六十二家,万元以上的有八家。新婚夫妇们认为,现在时兴斗阔气,赛排场,不这样花钱会被人耻笑。一位陈姓娘家竟然将一万元现金用镜框镶挂在墙上作嫁妆,新郎接新娘时,用了三辆汽车去运载嫁妆,还在市区内招摇而过。    在农村,能有许多发明创造。同安县新圩乡某村订出村约,将聘金分为三等:最低的是平价,一千八百元;中等的是议价,两千三百元;最高的是高价,三千六百元。他们将娶媳妇视如买化肥,实在闻所未闻。    那么,怎样确定身价呢?这要根据父母对儿女婚事的态度。父母赞同者按平价处理;有一方父母反对者按议价办理;双方父母均反对者则按高价出售。在市郊的沧乡,还有新发明,娶媳妇要过“四关”:一是“吃茶关”,男女要交出八百到一千元请亲家“吃茶”;二是“订亲关”,男方要付给女方一千到一千二百元;三是“请客关”,大办酒席,一般得花费二千至五千元;四是“回婚关”,接新娘时,新郎要带十二种礼物,款数视情况而定。    如此沉重的负担,使得许多青年男女无法顺利完成“男婚女嫁”的任务,只好想法子逃避。同安县去年一年就有一百余对男女未婚先孕;市郊近几年有二百二十二对男女结婚不登记。如此物极必反,恶性循环,自然而然也构成社会问题。大红喜事也就变成忧事了。

4. 广州交通管理亟待改善

【旧金山《时代报》文章】(记者俊雄)广州是一座古城,其市区形态早已定型,很难改变。把旧城区推倒,重新规划建造,无疑是不现实的。发展卫星城的建议,毕竟是属于遥远的将来。甚至市府制定的近期计划,也要需时一两年。看来要解决燃眉之急,不能不考虑加强交通管理。    表面上看,广州的交通管理亦有了若干的进步。主要道路用栅栏和安全岛分隔成快、慢车道,不少马路划为单行线,路口的信号灯也能行使其令行禁止的权威。但是,这些措施和手段并未能完全消弥今日广州交通的混乱,则也是显而易见的。    广州街道本来就窄,再分隔成快、慢车道,则更显其窄。机动车道上,汽车相对而行,有时真象彼此擦身而过,吓人一跳。不少马路很远没有出口,且盘旋转弯,划为单行线后,一旦进入,司机晕头转向如入迷宫,难于寻找正确的行车路线。十字路口虽有信号灯,但直行车与转向车之间,汽车、自行车和行人之间抢道的现象仍十分严重。有些路口虽划上人行横道线,但没有指示灯,不知何时应是人行,何时应是车过,于是人车短接,险象环生。少数交通警察态度欠佳,能力及修养不足。如此等等亟待完善的地方还很多。    毫无疑问,广州向外面世界学习了不少现代交通管理的办法,但以充分考虑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创造出一种合适的、有效的交通管理系统的标准来衡量。似乎还有一定的距离。

5. 香港《中报》文章:《蒋经国磨刀霍霍向“郝家班”》

【香港《中报》七月七日文章】题:蒋经国磨刀霍霍向“郝家班”(作者高墉)蒋经国显示仍大局在握    七月一日上午九时,国府新旧国防部长在国防部会议室交接,由政务委员李国鼎监交,自参谋总长郝柏村以下的各军种首长皆列席观礼。    上午十时,国府新任国防部长汪道渊、国安会秘书长蒋纬国、政务委员萧天赞、驻南韩大使邹坚在总统府宣誓就职,由蒋经国亲自监誓。    这两场“加官晋爵”及“走马上任”的仪式,代表六月十八日及二十五日蒋经国两次人事令的正式落实。蒋经国不寻常的亲自监誓,说明了他对这次人事任命的重视,也说明了他对外显示仍“大局在握”的用心。    两次人事令既已落实,七月二日以后,一连串的人事异动亦将随之展开。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参谋总长一职的下落。步步为营不动声色    国民党内部知情人士指出,郝柏村没有当上国防部长,他的军事生涯也告结束。蒋经国去年底将汪敬熙调参军长,今年六月又将汪道渊调国防部长,郝柏村的去路已全部被封死。这是蒋经国深谋远虑的高招,其步步为营,目标正对参谋总长郝柏村。    蒋经国处置郝柏村的手法,可用“不动声色”加以形容。三中全会是一个分水岭。全会前郝柏村“圣眷正隆”,号称“郝师弟”的宋心濂调国家安全局长,郝柏村本人又膺选三中全会中心议题的“六人小组”之一。当时甚至最谨慎的分析家都认为蒋经国有意借重郝柏村,稳定“后蒋经国时代”。“郝家班”一词突然炙手可热,军方奔走郝柏村门下者络绎于途。郝柏村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连俞国华都奉命拉拢郝柏村。    然而,三中全会后,蒋经国经过周详部署,他的真正意图终于显露。军方在中常会的比重下跌:马纪壮除名,老派军人袁守谦及高魁元虽然不动,但只具有象征意义,余下掌握军权的军人宋长志及郝柏村,一个在六月调为战略顾问,另一个亦将随后被打入冷宫。至此,军方已等于全部被排出中常会。蒋经国“不能也不会出现军政府”的两次诺言,表面上似乎兑现了。处置郝柏村棋分四步走    郝柏村在中常会排名下跌,是蒋经国处置他的第一步。三中全会后,蒋经国指定中常会“十二人小组”构成“太上中常会”,其中没有郝柏村,这是蒋经国处置他的第二步。接着,蒋经国特颁命令,蒋仲苓、刘和谦、陈守山、郭汝霖、许历农、温哈熊等重要将领留任,其中独不包括宋长志、郝柏村、邹坚、蒋纬国,敏感的人已猜到这四人将不久于位,只是不知如何调动而已。如今证明,这是蒋经国处置郝柏村的第三步。蒋经国处置郝柏村的第四步,则是六月十八日在中常会宣布国防部长易人,事前居然未让郝柏村得知,使郝柏村当场尴尬不已。    “郝家班”的存在是一个事实,“郝家班”受到某些老派黄埔将领支持也是事实;因为军方有军方的利益需要保护,军方也必然有意介人“后蒋经国时代”慕后掌权。这解释了蒋经国处置郝柏村何以需要如此步步为营。    然而,处置了郝柏村,并不等于处置了“郝家班”。蒋经国将军方排出中常会,以及在去年行宪纪念日宣示“不能也不会出现军政府”(该讲稿是他临时自备的,其中必有“隐情”),针对的与其说是郝柏村一人,不如说是“郝家班”。    如此,“郝家班”或黄埔系在郝柏村下台后的动向,就仍有待观察,郝柏村的失势未必表示“郝家班”的瓦解。微妙的权力之争    蒋经国与“郝家班”之间的关系已变成一种微妙的权力斗争关系。六月二十八日李光耀抵台访问,蒋经国亲自前往机场迎接;七月一日汪道渊等人的就职仪式,蒋总统亲自监视;七月七日全国军事会议预订召开,也将由蒋经国亲自主持。这种不寻常的持续露脸,显示蒋经国将有“大举”,而根据过去几年的例子,他第一次持续露脸是为整肃王升派,第二次是为整肃河北帮及竞选连任,第三次是为江南案的一连串发展,这次无疑就是冲着郝柏村及“郝家班”而来。    国府已有五年多未召开全国军事会议,全国行政会议也有许久未召开,最近二者却突然相继恢复召开,蒋经国准备“运用”权力及“夺回”部分废驰的权威,用心是明显不过的。他喊出了一个“不能也不会”,目标针对郝柏村及“郝家班”;另一个“不能也不会”,目标针对蒋孝武、蒋纬国。然而,蒋纬国已担任国安会秘书长,蒋孝武则不但没有在新加坡韬光养晦,反而频频返台。至于另一个“不能也不会”,光是撤换郝柏村是不够的,失去了郝柏村的“郝家班”仍可能借尸还魂,伺机再起,不会象王升派或河北帮如此容易摆平。

第 3 版

1. 苏科学家研究人体「特异功能」

【本报讯】苏联《消息报》的科学评论员最近发表文章说,有特异感官的人多年来在苏联引起各种议论,有人惊叹,有人斥之为江湖骗子。严肃的研究人员曾一度被耸人听闻的消息所造成的不健康气氛吓住了,不敢研究人体的非常属性。现在这种情况才开始改变。    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和光学学院院长杜利涅夫研究了一位苏联妇女的非凡能力。这位妇女名叫库拉金娜,卫国战争期间曾是某坦克军团的报务员,受过重伤。她可以隔一定距离(甚至在隔着玻璃的情况下)使天平摆动,消散某些波长的激光辐射,发出磁场脉冲。    莫斯科的古利亚耶夫院士还用传送器证明她的身体周期性地发出声音,其劈啪声持续几百分之一秒钟。    苏联科学院无线电和电子研究所的一批物理学家还研究了另一名叫达维塔什维利的妇女的非凡本领。    她进入“工作状态”后,手附近红外热辐射发生变化,微弱的发光现象增强,磁场加强,出现电场的低频振荡。    人的手都放出热流,而达维塔什维利处于“工作状态”时的手温可上升几摄氏度,并且随着手的运动所放出的热流也发生变化。所以她能靠手的作用,对病人进行不接触的按摩。

2. 南非反种族主义的电影事业

近年来,南非反种族主义斗争风起云涌,一群电影工作者,推波助澜,或透视某一侧面,或剖析整个社会,披露种族隔离的罪恶,白人当局的残暴,黑人平民的苦难,方兴未艾的斗争。    他们的作品,有低哀泣诉的故事片,有实录风云的纪录片,还有类乎投枪匕首的录像片。    故事片多产生于八十年代初,其时水波乍起,巨浪未兴。艺术家奉献一杯苦酒,催人思索。克里斯托弗·戴维斯根据纳丁·戈尔迪迈尔的作品改编的六部影片,以微妙笔触,描述种族隔离带来的痛苦。新近摄制的《生意经》,属这一类型。它描述白人老妇与黑人女仆之间的关系,读之哀婉动人,却无激愤之情。    斗争波澜迭起,使某些影片政治色彩日趋浓重。凯文·哈里斯的《斗争从内部爆发》便反映了反种族主义斗争的勃兴。    艺术家的剖析不能鞭辟人里,有其思想限制,也有客观制约。影片尚在制作,便受当局监督。上述戴维斯的影片,制作十八个月,便受保安警察两次光顾。片成之日,又受审查,凡有触犯当局之嫌,一概删去。实际上,就连一些调子十分温和的影片也不为当局所容,只能在国外寻找市场。    纪录片类似宣传报道,观点率直。《阿兰·布萨克,为正义作出选择》是此类影片佳作。布萨克,一位基督教徒,最初带有传统的种族主义观点,最后宣布种族主义为异端邪说,并领导了世界新教联盟,现被警方关押。南非主教会议最近委托摄制的《离乡背井》,讲述黑人居民被迫搬离家园,流落他乡的情景。《亲爱的祖父,你无立足之地》一片讲述的是,当局毁坏开普敦黑人社区,居民被迫搬至隔离小镇居住。伦敦电影节上映该片时,大获好评。    录像片出现于八十年代初,它为廉价拍片开辟了道路,黑人城镇居民开始自己录制影片,南非很快出现了一个大众摄象运动。影片在黑人城镇就地录制,就地放映。一部录像片,反映黑人生活的一个横断面,他们遭受的奴役歧视,内心的愤懑怨怒。众多录像汇综一起,就构成了一幅种族主义罪恶的巨幅画面。录像片艺术略显粗糙,但因为真实,且属黑人亲身经历,因此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类电影工作者的活动最易受到警方干预。    南非当局倒行逆施,使反种族主义的电影工作者日趋艰难。一九八四年,保安警察袭击了约翰内斯堡一家电影制作中心,没收大量胶卷,逮捕著名电影工作者卡尔文·普拉卡西姆。去年七月警方又一连逮捕三名电影工作者。南非反种族主义的电影事业面临严峻考验。(泉生)

3. 男子亦可生儿育女?

【香港《新晚报》七月五日报道】女性怀孕生子,这似乎已成千古不变的定律。    然而,随着科学日益发展,这一规律将被打破,不久的将来,男性怀孕生子的时代就要来临,女性将失去生子的专利权。    美国开创男性生育的专家谢特尔,是首次研究试管婴儿技术的科学家之一。    他说,目前从理论上来说,男性生产健康的婴儿是完全可能的。    谢特尔说,众所周知,女性怀孕是在腹内,但在子宫外也能坐胎,既然她们能在宫外怀胎至足月,何以男人不行呢?    澳大利亚专家通过动物试验也证明雄性确实能怀孕生子。墨尔本莫纳斯大学的哈丁博士介绍说,他们把老鼠胚胎移植到雄鼠体内,已获成功。虽然这在人类身上未实现,但从理论上来说。男性是完全可能怀孕的。

4. 世界名著《飘》再度挤入畅销书榜

【香港《中报》六月二十六日报道】已出版五十年的文学名著《飘》,最近又重新挤入《纽约时报》硬皮书畅销榜上。    这部描写美国内战及黑奴解放前后南方生活面貌的小说,书中人物郝思嘉及白瑞德爱恨交织的缠绵悱恻,仍然不因时光流逝而长留人们心中。    文学评论家杰奎斯·巴善二十三日表示,有的书在一代一代的更替中会再次风行。像《飘》就是这类的古典小说之一。尽管在表面上,看不出该书中有何奥妙的文学及心理学蕴涵,但它确有其内在的魅力。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固然不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可以说是很好的作家。她对时代素材的处理方式,留给人们无尽的神往遐思。这部长达一○三七页的小说,在漫长的五十年中,读者的喜爱不变,果然在它“五十大庆”那天(六月二十二日),宝刀不老再度高居畅销榜上第十名。

5. 电子计算机与音乐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二十二日电】苏联第一位成为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研究生的作曲家维克托·乌里扬尼奇认为:“今后几十年的艺术将越来越多地运用科学和技术的成果。”目前,他正在进行有关在音乐创作中运用电子计算机的论文答辩。    乌里扬尼奇说,“在一个音阶中,共有十二个音,它们之间最小频率的音程是半音。但是,目前的技术能力能够把这种音程划分成上百个甚至上千个组成部分。譬如,如果使复调音乐的声音数目达到一千个,音色就具有原本的、不断变化的色彩。”    这位作曲家认为,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多架手风琴,可以使人的听觉产生一种新颖的音色。    乌里扬尼奇还认为,尽管新音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电子计算机的各种数据储存,但是,作曲家的天才、人的灵感在创作中仍将具有决定性作用。

6. 从大家闺秀到政治家(完)

哈桑·伊扎数年后发现,事情的经过不象萨达特所说的那样。    “大约在一九八二年五月中旬,”哈桑·伊扎追叙说,“即在萨达特逝世后一年半,我在开罗见到了伊格巴勒的弟弟赛义德·迈齐。我跟他打听他姐姐的情况。他告诉我,她姐姐住在附近,如果我想去看她的话,他愿意陪我去。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伊格巴勒家里,共叙旧情。伊格巴勒替我洗衣服,给安瓦尔和我做饭的情景历历在目。在谈话中,她对我的责备象响雷般击中了我。”    “你不该让安瓦尔再婚,我当时已怀孕,而且快要生了,”伊格巴勒对伊扎说。    “可是安瓦尔向我发誓,他在监狱时,你们已离婚了。”    “骗人!我的三女儿是在他同吉汉结婚之后几个星期出世的。”    “我惊呆了。萨达特原来对着《古兰经》假发誓,仅仅是为了娶吉汉!在我们组成第一个自由军官组织时,不知他对自己的誓言是怎么想的?我轻信了萨达特,在同意他同吉汉结婚之前,我为什么不去核实他的话呢?”    “没有,,伊格巴勒接着说。“他没有把我休掉。哪个法官会准许休掉怀孕九个月的妻子?”    “更糟糕的事还在后头。我问伊格巴勒,萨达特给她和她的女儿是否留下一笔使她们的日子过得好一些的钱。”    “没有,”她答,语气里显然带着辛酸,“没有留下一个子儿。幸运的是,政府每月给我们补助二百五十埃镑。虽说数目不可观,但是能使我们维持生活,没遇到过多的困难。”    伊扎说:“我情不自禁地拿吉汉和她的孩子还在开罗宫殿或在亚历山大和其它地方的行宫里的豪华生活同伊格巴勒和她的女儿的清苦生活作比较。    “我还得知,在第二次结婚初期,萨达特去看望过他的第一个家庭,但是在吉汉的明确要求下,后来再也没有去看过。    “这就是在总统夫人的角色中,维护埃及妇女权利、想把自己塑造成为在世人眼里的伟大女性的她所产生的影响。”(完)

7. 鼻鼾患者的福音

【香港《新晚报》六月二十三日报道】美国最近发明一套新设备,可说是鼻鼾患者的大救星,初步试验效果非常理想。    新设备包括一具面罩和一个气泵装置,主要作用是徐徐把空气泵入患者鼻孔,防止患者突然窒息。    患者自然要整个晚上戴着面罩,开始的时候可能不太习惯,但只需过度一段短时间,便可习惯了。    在新设备发明之前,鼻鼾患者往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但患者容易受到感染。新设备在这方面是个突破,患者不会由于晚上缺氧而白天出现心痛及精神不振。

8. 图片新闻

【合众社传真图片】美国“拍立得”公司负责人推出新型号的光谱“即拍即有”摄影机,在他们后面的是一个二十四英尺高的模型。这种电子控制的自动对准摄影机采用新式的长方形“拍立得”胶卷,售价约为二百二十五美元。

9. 汽车防盗报警器

据日本《国际技术情报杂志》报道,日本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新颖的汽车防盗报警装置。当窃贼强行开启车门对车体施加冲击力时,安装在车门碰撞部分的振动传感器会立刻感受到这一冲击,并通过设置在驾驶座下的信号发生器,把信号用无线电方式,由汽车天线传递给汽车主人携带的微型受信器,这时,受信器的报警装置会立即发出警报。    (新)

10. “看的听觉”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可以替代读唇术的眼镜,这种眼镜能使耳聋者“看”演讲。    他们利用一个锡制的麦克风收录声音,进而将声音转成暗号,输送到一个香烟盒大小的微电脑中,然后利用电脑的记忆片解析讯息,再经由镜片上的两极真空管呈现影象,使耳聋者能“看”到演讲者所说的话。(瑛)

第 4 版

1. 莫斯科派来的冷冰冰的人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七月七日文章】题:莫斯科派来的冷冰冰的人    他的姓,美国人听起来很熟悉。这个姓,念起来的发音,同他的前任的姓很相似。但是,莫斯科的前任驻美国大使好比是黑海海边刮来的一股暖风,而这位新人,则是俄罗斯草原上刮来的寒风。    莫斯科派到华盛顿接替多勃雷宁的杜比宁,是一位西欧问题专家,不会讲英语,也从来没有到过美国。    在里根总统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第二次首脑会谈的前景尚难预卜之际,杜比宁的任务尤其重要。这位新使节六月二十三日向里根递交了国书,同时呈交了戈尔巴乔夫的一封信,并同总统举行了四十分钟会谈。    多勃雷宁当了二十四年驻美大使,外表和蔼欢快,举止文雅大方,在华盛顿和莫斯科都能同最高层人士来往,有些交易往往亲自拍板。他担任华盛顿的外交团团长,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似乎把美国看成第二故乡。    形成对比的是,杜比宁能讲法语和西班牙语,人们不大了解他在克里姆林宫内的份量,只知道他执行莫斯科的强硬路线。他五十五岁,一九五五年开始外交生涯,在巴黎工作过一段时间,在莫斯科主管外交部欧洲司,一九七八年出任驻西班牙大使。他在马德里期间的最大成就是促进了苏西贸易和友好关系,导致卡洛斯国王一九八四年访问莫斯科。但是,在杜比宁任大使期间,西班牙驱逐了十几名苏联外交官并加入大西洋联盟。    尽管他执行强硬路线,但他在西班牙时常常也显出一点活泼可亲的样子。他和他的妻子利埃娜在马德里工商界里交游甚广。在潘普洛纳的奔牛节活动中,他穿一件红色的印花衬农,并且说他是从海明威的小说里了解到这个节日的奔牛活动的。    他今年三月被任命为苏联驻联合国大使后,同美国要削减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人数的企图进行斗争。美国一位驻联合国官员说,“他是个难对付的人。”他在纽约以服装讲究和注意打扮著称。有一次,安理会正在激烈辩论时,他掏出梳子把银灰色的头发梳理了一下。    杜比宁在担任驻联合国大使仅两个月后又被任命为驻华盛顿大使,使外交官们感到惊讶。原来,大多数人以为会派一名有经验的美国通来担任驻美大使。选择杜比宁一事表明,多勃雷宁将从远处左右克里姆林宫同华盛顿的接触。杜比宁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一位同学预料,他将掌握足以应付的英语。

2. 间谍行业中的巨人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六月十六日一期文章】题:间谍行业中的巨人    据苏联变节者提供的情况,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的组成如下:    克格勃有九万名职业军官,还有十五万名技术人员和文职人员。总部在莫斯科,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内都有分部。关于其预算,说法不一,有人说六十亿美元,有人说一百二十亿美元。    约一万名特务从事海外的活动,其中二千五百人派驻在国外。在美国大概有五百人,大多数披着外交官外衣混在华盛顿的苏联大使馆、纽约市的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和联合国本身的苏联工作人员内。    在苏联,几乎所有重要组织内都有克格勃第一局的人,他们监视干的活动;或者是有第二局的人,该局负责国内安全。特务们审查干部档案,监视工作人员的可疑行动。    有一支二十五万人组成的穿军装的精锐部队在国境线上巡逻。这支部队比整个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人数还多,配备有巡逻艇、坦克、直升飞机、装甲车和经过追捕人犯训练的军犬。在各个口岸检查外国人护照的都是表情严峻的克格勃军队。

3. 克拉克西辞职之谜

【美国《新闻周刊》七月七日一期文章】题:克拉克西能幸存吗?    上周,正当贝蒂诺·克拉克西在海牙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领导人商谈全球性政治问题时,他的联合政府在国内闹分裂了。在六月二十六日的一次秘密投票中,意大利议会否决了政府的一项财政提案,而仅仅在此之前几分钟,一些议员还对这项提案和政府投了信任票。这个举动的倾向十分明显:联合政府中的一些成员试图搞垮这位社会党总理的历时将近三年的政府。    这场突变危机使意大利人感到震惊。在战后意大利成立过的四十四届内阁中,克拉克西内阁历时最久。在他领导下,意大利不景气的经济已转变为欧洲最有活力的经济之一,克拉克西因此颇得民心。秘密投票结果传出后,国家电视台就说,“公众想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    表面看来,责任在于六十多名投票反对自身联盟的匿名代表,但事实上,这些“暗箭伤人者”是不大可能单独行动的。更有可能的是,这次倒台举动是联合政府内部一个或更多党派领袖玩弄的第一个争权回合。然而,出面推倒这个人们记忆中意大利最成功的政府的是谁呢?    嫌疑最大的自然是天主教民主党。该党领袖德米塔是克拉克西在联合政府中的大对头,人们普遍认为他对总理职位存有觊觎之心。而且,天民党自己提出,作为五党联合政府中的最大政党,天民党理应执掌总理职权。虽然该党发言人否认搞过策反活动,但该党一位有权势的议员坦率地说,四个月来,一些党员一直在议论要分享政府权力。另一个有嫌疑的人竟是克拉克西本人。罗马传闻他可能为了巩固自己在联合政府内的地位而策动这场危机。有些人甚至推测他打算一举破除联合政府,迫使总统解散议会和提前两年举行大选,这样他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巨大声望为社会党争取更多的议席,目前该党在六百二十四个议席中只占七十三席。但克拉克西称上述猜测是无稽之谈。    毫无疑问,议会中的这次秘密投票促使了内阁分裂,并导致克拉克西辞职。但他仍然是领导下届政府的一个很有实力的候选人,即使落选,他仍将是意大利政坛上的权势人物。无论谁获准组阁,五党联合政府在弥合分歧方面都可能要经历一个艰难时期。

4. 白宫记者团

【美新署文章】题:白宫记者团    他们是跟随美国总统周游列国的随行团中一个半永久性的集体,他们携带着传播新闻的各种器械和电子设施坐满了一架喷气式客机。    他们属于一个被称作白宫记者团的混合体。这个集团的成员在不断变化,但是目的却始终如一——报道美国元首的活动和思想。他们是记者队伍中一批精明强干的人物,虽然承受着负有巨大责任的压力、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忍受着睡眠不足的辛劳,却一心要弄到他们要报道的消息。    白宫的计划拟订者是在尼克松总统一九七二年访问中国的时候体会到通讯革命的影响的。尼克松总统和中国东道主会晤的新闻,通过电视在人们吃早饭的时候传遍美国的千家万户,结果使尼克松在社交上和政治上大出了风头。尼克松登上长城的电视画面一连几天成了人们聊天的话题。由于总统海外旅行的影响对白宫十分重要,新闻界的代表现在也参加为总统海外活动做准备的先遣队工作了。虽然无人认为新闻界对总统的海外之行拥有否决权,但是摄影机的角度和图片的影响无不在白宫的考虑之内。    跟随总统出访的记者多达三百五十人,他们或是随大队记者一起乘一架包机或是加入总统的随行队伍参加全部或部分旅行。有人把总统这种兴师动众的海外之行讥笑为马戏团旅行。竞争是记者团队伍庞大的原因所在。没有那家新闻机构依靠竞争对手来获得消息。这意味着每一家大的新闻机构都坚持要派自己的代表随总统出访。紧张的日程和狭小的房间使特邀记者小组应运而生,这种形式既满足了新闻界要目击总统活动的需要,又解决了场地狭小的困难。    特邀记者小组的规模可略大也可略小,但是基本队伍由十一人组成。这十一人是:两人组成的一个电视摄影小组;一名电视直播记者;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各出一名记者和一名摄影师(共四人);一名灯光技师,一名代表各报的记者;一名代表三大刊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时代》和《新闻周刊》)的记者;一名无线电工程师。这个特邀记者小组可以随总统乘坐空军一号出国访问。空军一号是一架经过改装的波音—七○七客机,自从六十年代以来一直作为总统的专机。记者小组在机内有一个供自己使用的舱位。    特邀记者小组有责任向其他记者介绍(通常用书面形式)空军一号上面或记者小组所知道的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记者小组还负责向其他记者提供录音带和录像图片。特邀记者小组不断地发消息,有时还披露重大新闻。总统或他的高级助手有时会到记者舱去介绍情况或聊天。    新闻机构不惜代价派记者随总统出国访问,目的在于提高声望,同时也是为了营利。

5. 纽约当局财源广进 商贩抱怨血本无归

【合众国际社纽约七月八日电】纽约市官员夸耀,在历时四天的自由神像庆祝活动中,获利二千五百万至三千五百万美元;但街头商贩说,这个过于铺张浪费的场面,造成财政灾难。    商人和官员等七日一起估量七月四日自由神像庆典的盈亏。这次爱国庆祝既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人到来,也为纽约带来一笔金钱。这是一九七六年庆祝美国二百周年独立纪念日以来规模最大的爱国庆祝活动。    市长科克援引筹备组织和旅游局的统计数字说,游客在假期花费了五亿美元,也就是为市财政部门带来二千五百万至三千五百万美元营业税收入。    不过,纽约市要耗费约一千万美元,以支付警察、消防员、医疗人员和卫生工人的超时补薪。    尽管官方发表悦人的消息,但街头商贩却说,庆祝活动造成财政灾难。商贩还有很多箱积压的商品未能出售,如T恤、装饰品、汽水、啤酒和食物。    商贩六日晚施展浑身解数,在极度酷热的街道上,兜售积压货品,并埋怨周末的庆典使他们血本无归。商贩向路人大叫“请买T恤——我要回家。”    六日下午,所有食品和大部分商品都要半价出售,自由神像头冠由五美元减价至一美元。

6. 英国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西敏寺

英国王子安德鲁定于七月底与平民莎拉·弗格森结婚,婚礼将在伦敦西敏寺举行。    据美国出版的《世界百科全书》介绍,西敏寺坐落在伦敦议会大厦附近,是世界著名的、也是英国最美丽的教堂之一。它始建于公元一○四二至一○六五年间。英王亨利三世于一二四五年加以扩建,使之成为英国最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建筑之一。十六世纪时,亨利七世再加以扩建,两座塔楼于一七四○年完工。这座教堂长一百五十六米,交叉通道延伸六十二米,中殿宽十二米、高三十一米,西侧的双塔高六十九米。它目前是伦敦一景,旅游者都要到那里去观看一下,摄影留念。西敏寺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英国历史上有许多大事与该寺有联系。从英王威廉一世(即“征服者威廉”一○二七——一○八七年)起,英国的国君,除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八世以外,有三十七位国君是在西敏寺加冕的。在英国,死后葬在西敏寺是最大的荣誉。    有许多英国国王和王太子以及王族的婚礼是在西敏寺举行的。在那里举行的第一次王室婚礼是公元一一○○年亨利一世与玛蒂尔达。现在的母后一九二三年与英王乔治六世结婚,在位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结婚,安妮公主一九七三年结婚,都是在西敏寺举行婚礼。该寺可容纳一千二百人。现在的王太子查尔斯和太子妃戴安娜的婚礼则是在圣保罗教堂举行的,因为查尔斯是王储,婚礼规模较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