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12-22

第 1 版

1. 英公司观察同中国签订大宗合同的前景

【法新社伦敦十二月二十日电】在昨天签署了解决香港前途问题的中英协议以后,英国各公司都在观察同中国签订大宗合同的前景。    在玛·撒切尔首相同中国领导人一起庆祝了就一九九七年将香港归还中国问题举行的两年会谈所取得的结果之后,两国政府宣布,由新任命的不管部大臣杨勋爵率领的一个重要贸易代表团将于明年三月访华。在该代表团访问之后,中国总理赵紫阳将于明年年中访问伦敦,然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可望访华,这将是英国君主首次访华。    虽然金融分析家们预计上述贸易代表团将集中讨论向中国出售高级技术商品的可能性,但是,关于在其他方面签订利润丰厚的合同的谈判早已开始。    撒切尔夫人昨天在北京说,她讨论了在中国近海石油设施、采矿机械和铁道设备方面,使英国参与其事的可能性问题。    所讨论的另一问题是飞机制造公司英国航空航天公司准备向中国出售十架具有中等运输量的BAE—146型飞机,供中国地方航空公司使用,如果签订了协议,该公司可望在中国做其他生意,诸如就零部件等签订附带性合同。    一项十亿英镑(十二亿美元)的合同目前正在讨论之中,据报道,接近新年可签字,英国电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也开价要向大亚湾的核发电站提供常规设备。大亚湾离香港八十公里。    目前,英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只占微不足道的百分之三,但是撒切尔夫人和赵先生都谈到贸易关系的新时代,人们认为,到了那个时期这个数字可能会大大改变。    贸易方面进一步的附带利益预期将通过香港得到。今天发表的国民威斯敏斯特银行关于香港的经济预测说,英中协议有助于恢复对这块领地的未来的信心,它的经济很可能仍然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之一。

2. 契尔年科会见明托夫时说:苏美谈判主要取决于美态度

【塔斯社莫斯科十二月十九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契尔年科今天接见了马耳他共和国总理明托夫。    契尔年科和明托夫满意地指出,最近几年来,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基础上的苏马关系在政治、贸易经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大步的进展。契尔年科说,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全人类最迫切的任务是消除增长了的核危险。苏联正为此作出它力所能及的一切努力。一个鲜明的例证就是,苏联提出了一项倡议,这项倡议有可能同美国就与核武器和宇宙武器有关的各种问题开始新的苏美谈判一事达成协议。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华盛顿是否会对这种谈判表现出诚实的和建设性的态度。苏联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3. 苏《远东问题》季刊谈里根对苏对华政策

【苏联《远东问题》季刊一九八四年第三期编辑部文章】题:理智的政策——反对恐怖和冒险的政策    我党曾经指出,被迫试图适应时代的根本变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目前美帝国主义也没有失去这种特点。这一点特别明显地表现在里根政策的两个重要方面——美苏关系和美中关系中。    苏联政府不止一次地警告美国:在西欧部署新型导弹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部署“欧洲导弹”绝不会加强美国的安全,就象企图把军备竞赛带到宇宙一样,里根政府在同苏联关系的所有方面采取的行动都没有考虑到对美国可能产生的后果。用讹诈的方法可使苏联在谈判中易于让步,这种想法也是冒险。世界公众对里根访华(一九八四年四月底)的两个方面理所当然地感兴趣:联系到维护和巩固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问题,美中会谈有什么意义和美中关系的性质如何。我们且不提访问为竞选作广告这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另一点:利用“中国牌”来反对苏联,不管美国总统为自己提出的这个主要目的是否已经达到。    华盛顿在亚洲的反苏挑衅意图和作法、在那里也制造国际紧张局势的企图和关于“苏联威胁”的鼓噪,无助于解决亚洲大陆的和平问题。但是,我们感兴趣的还有一个更“个别”的问题——这项政策是否有现实的基础和成功的可能?    许多国家的国际观察家都强调指出,美中关系的具体实质是很一般的:美国希望看到中苏对立的局面,而中国则对美国的工艺技术,其中包括军事技术感兴趣,以实现本国现代化。此外,这些观察家还认为,至于说到经济联系,那么北京认为,日本作为伙伴国比美国更好。同时中国领导人也不止一次地表示关心改善同苏联的关系。众所周知,中国当局既没有把这位客人对苏联进行的粗暴下流的攻击发往太空,也没有在报刊上刊登。中国在联合国支持关于不允许宇宙军事化、建立和平的南极大陆和宣布中美洲为无核区的决议案。    苏联不止一次地重申:它愿意改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这种愿望也为中国领导人所理解。    在求实和心平气和的气氛中,我们两国的代表正继续进行会晤和谈判。苏中之间的贸易大大增加,文化、科学和体育联系更广泛地发展。毫无疑问,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亚洲和远东的和平与安全事业。这唯独不合那些想从加剧苏中关系中捞取好处的人的心愿。苏联人民衷心祝愿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争取世界和平、加强亚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的斗争中取得巨大成就。

4. 外电评述阿尔希波夫访华

【共同社东京十二月十九日电】苏联第一副总理阿尔希波夫从二十一日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苏联政府高级官员访华,是自一九六九年九月柯西金总理在北京机场同周恩来总理会谈以来时隔十五年之后的第一次。阿尔希波夫访华是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一个象征性的重大事件。    尽管在政治上双方一致同意要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一基本原则,但苏联对中国方面提出的实现关系正常化的三项条件,依然坚持“不能损害第三国的利益”这一立场,丝毫没有作出让步。目前,中苏两国正在逐步发展经济关系。但是,这主要是以边界贸易为中心的局部经济交流,距离恢复两国的正式经济关系还相当遥远。    对于中国通过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苏联基本上是持批评的态度。中苏两国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路线上产生的意见分歧,似乎不容易消除。    【合众国际社北京十二月二十日电】西方外交官们今天说,美国谨慎地注视着级别很高的苏联使节阿尔希波夫本周对中国的少有的访问。    驻北京的西方外交官们说,阿尔希波夫同中国政府领导人的会谈可能使中苏在经济、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关系密切起来,但是,不大可能在使这两个共产党对手分裂的敏感的政治问题上取得突破。    有人问华盛顿如何看待阿尔希波夫访华一事,一位高级的西方外交官说,“中苏任何时候举行高级会谈”,这对美国来说,“都是感兴趣的和重要的”。    这位外交官说:“然而,我们同中国人的关系已经走得够远的了,因此,他们每次对苏联人微笑的时候,我们都不会感到紧张。”    他说,北京和莫斯科“正朝着实现比较正常的关系前进,至少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不过,他们在政治方面仍然存在大的主要障碍”。    他说:“我们早已经过了那个阶段。我们已经建立了实质性的关系,我认为,没有太多可担心的。”    他说:“他们(苏联领导人)认为(当然是在防务方面),中美关系的发展是有分寸的。”    他说:“他们自己同中国的关系现在也不同了。他们觉得不那么受威胁,不那么担心中国的行动,他们认为,中国现在比较可以预料,在政治上比较稳定。”    【美联社北京十二月二十日电】(记者:布莱德里)十五年来职务最高的苏联客人阿尔希波夫副总理将于十二月二十一日到达北京进行会谈。外交官们说,会谈将使莫斯科一九六○年撤销的技术援助得以恢复。    他的访问预示着中苏关系将会热乎起来,尽管他们仍将是战略上的对手、政治上仍存在着重大分歧。    许多苏联援建的重工业工厂急需技术改造,外交官说,这也是中国邀请阿尔希波夫访问的主要动机。    据一位亚洲国家的高级外交官说,阿尔希波夫将签署关于建立经济、科学和技术委员会以研究在这些方面进行合作的协议。    这位外交官估计,中国将再次邀请苏联人重新装备业已过时的工厂,而中国人将在食品、服装和轻工业产品方面增加对苏联的出口。    一位苏联人士估计苏联技术人员将重返中国,但是他说,采取的行动将是不引人注目的。    一位外交官说,向莫斯科发出的这种信息可能是:贸易和经济关系可以加强,但对于造成其安全的威胁,中国将坚决保持其独立性。

5. 日共《赤旗报》说:中英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值得高度评价

【日本《赤旗报》十二月二十日评论】题: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对国际政治也有一定影响    香港问题得以解决,这确实会促进中英关系的发展。    与此同时,可以认为,它对国际政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是中英两国通过谈判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领土问题。英国把在上个世纪用武力得到的殖民地香港归还给中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通过谈判解决领土问题这一点值得高度评价。    二是在中英联合声明中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其目的在于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    这表明,中国在一九九七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保证五十年不改变香港现在的社会制度。

6. 美报报道《申请离港的居民不多》

【美国《华盛顿时报》十二月十九日报道】题:申请离港的居民不多(记者莫顿发自香港)    这里居民移居国外的统计数字并没有证实人们普遍抱有的一种推想:由于将来将由中国共产党人来统治香港,香港有大批人员外流。    过去六年里香港移居美国的人数没有达到(美国)移民归化局规定的大约两万人的限额。

第 2 版

1. 洛杉矶华人今昔

【香港《华人》月刊文章】题:洛杉矶今昔谈(作者:滕健耀)上个世纪的后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华工开始涌入掘金。赶热闹又来了头批的广东难民,他们掘金不成而流落此邦。继后加利福尼亚改为州,赶修横贯铁路,又移来劳工,多是被骗贩的“猪仔”。漫长的越洋航行、“猪仔”的封仓待遇、疾病传染流行,小半数未睹此岸已身亡魂消,葬海祭鱼腹了。    华工攀山岩、爬峻岭、修建铁路,由西走东;爱尔兰路工由东奔西,于盐湖城接轨。华工披雪冒寒,历尽艰苦,奋勇夺魁,先抵终点,砸下最后一棵铆钉。大功告成后,连一个清洁工的工作亦不可得,只得再流浪。为谋生计,有的于街头巷尾洗浆熨烫,有的集聚一隅,开小食店,卖“杂碎”。地区无可选择,只有那不值一顾、耗子横行的火车站前后仓库地带可供华工暂住。先起于圣彼得街,后延至山街、宽街;前者称旧唐人街,后者是新唐人乡。    谚云:“在家千日好,出门百事难”。万不得已绝不离乡背井,远游谋生。这两批一世祖们,有如飘出祖国的松籽,随风播荡,随波颠送,渺渺茫茫,无寄托,无根基,任凭“命运”的遣派。遣往个歇脚处,图个落地生根,挣扎向阳。    一生没有见过学校门的一世祖,决不放弃子女的教育的机会,十之八九入大学,习特技,进而成为专业人材,贡献社会。    二世祖茁壮成长,参天争荣。巍然大树而今比比皆是。卡特曾对邓小平赞道:“华裔人数之少,与其对国家贡献之大,不成比例。”    五十年代中期的统计,全国的华裔不过二十五万,而大学助教以上的有八千多名。(各种专科医生及工程师尚不在其中)。由卡特时代迄今,华裔增至八十万,专科学者增添了三倍以上。仅洛市的华裔专科医师便有一千二百多。    五十年代中,拙荆之同班同学之孀母被选为“美国之母”。她凭那双手浆洗衣服教养出五个子女:两名教授及医师,工程师、教师各一。似这般可歌可泣的父母,一世祖中该有多少。    战后的四十年代,第三世祖入境。其不同于前者,这是一批中国的优秀的八千专业子弟。其后,一半留居。其半生的成就,人所多闻。    自七十年代,大批的台湾、港澳知识分子移居此邦,接替了四十年代的“老兵”。大量的资金进入纽约与洛杉矶市投资建设。最显著的是蒙特瑞公园区的新中国城。一片高级的新式建筑,街上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中文广告招牌,昼夜闪烁,号称“小台北”。    七十年代情况大变,港台的资本涌进,华贵食坊处处,佳馔美馐,南筵北席,不亚港九台北;从此,乡亲不再遭罪了!    有竞争方能改善,有改善就是进步。餐店如斯,个人如斯,国家如斯。    五十年代初,洛城的华裔,据领事馆的统计只约两千五百人,而今之华裔四海云集,已远超十五万人,来自港台南洋,菲国、新加坡、南韩、日本、尤其是越南难民华裔为数众多,又皆能口操汉语普通话,只才短短的几年,已脚踏实地地创业设店,自生自立。    虽去国四五代,依然保存不失勤奋的民族性。甚喜,甚慰。

2. 闻名于世的台湾八景

台湾八景,举世闻名,现简介如下:双潭秋月。日月潭是台湾胜景之冠,素有“双潭秋月”之誉。它的北半边形状象日轮,南半边形状似上弦月,故称日月潭。湖的四周青山环抱,树木苍郁,山峦重叠,幽邃无比。山峰倒影湖中,一派诗情画意。尤其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当夕阳在天,晚霞一片,湖面上飘起轻纱般的薄雾,煞是好看。待到新月初升,霞光、青辉相映潭中,宁静、优雅,更给潭畔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这也是“双潭秋月”盛名的由来。潭畔的山麓上,建有许多亭台楼阁:环湖公路两旁,绿树成荫,曲折有致;龙湖阁、涵碧楼,清幽素雅,是观赏湖光山色的极好场所。此外还有玄老寺、玄奘寺、慈恩塔、文武庙、孔雀园、化番社等都是旅游的好去处。祝山观日。阿里山的绮丽风光,是以云海壮观、日出奇景、擎天神木、艳丽樱花四景闻名。山上时而白云缭绕,雾气升腾;遥望山谷,风起云涌,犹如海中潮浪;有时,白茫茫的云雾滚滚而来。眨眼间把上下左右的景物全部吞没;但一阵风过,团团白絮化成朵朵玉莲,顺着峡谷、林间缥缈而去。祝山观日楼的日出奇景,使人拍手叫绝。其他的旅游点也甚多,如慈云寺、高山植物园和高山博物馆、三千年神木、三代木、姐妹潭和孔雀溪等。玉山积雪。巍峨挺拔的玉山,耸立在台湾岛中央偏南,阿里山东侧,中央山脉以西;主峰高三千九百五十米,为台湾第一高峰。该山常年积雪,远望如玉,尤以月夜望之,玉色璘璘,晶莹耀目,故称之为“玉山”。其美景主要以奇峰、香环、积雪、林涛取胜,为攀山、滑雪的好去处。清水断崖。清水大断崖在宜兰县清水站以南,号称世界第二大断崖。全长约二十一公里,海拔七百米。沿途景物险峻奇特,公路蜿蜒盘旋,抬头是峭壁连云,俯首是万丈深渊,令人惊心胆战;远望碧浪滔滔,海天一色,雄鹰翱翔,海燕戏水,游览其间,可以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威力,天地造化之奇异。鲁阁幽峡。鲁阁幽峡在清水断崔以南,它是立雾溪峪谷的总称。这是一条从太鲁谷到天祥之间约二十公里长的大理石峡谷。沿途山岭直入云霄,峡谷深不见底,溪流蜿蜒如带,飞瀑溅若银珠,景色尤为奇绝。沿途的旅游点很多,如太鲁长春、长春祠、太鲁阁、不动天王祠等等。澎湖渔火。澎湖列岛由大小六十四个岛屿组成,每当夜幕低垂,万家渔火通明,倒映水中,彻海通红,涟漪起处,宛若条条金蛇浮动,和天上繁星相辉映,使人如入幻境。澎湖列岛的最大特色就是寺庙众多,全县仅九十七个镇,但寺庙竟有一百四十三座,其中以马公的天后宫和观音亭最为壮观。大屯春色。大屯火山群在台湾的北边,是由十六个火山喷发口造成的圆锥形山体组成。大屯山居于群山之中,海拔一千多米,顶上有呈漏斗状的喷火口,直径三百六十米,深六十米;喷火口雨季积水成湖,称为天池。大屯风景区有大屯、七星、纱帽、竹仔、面天、莱公坑及小观音等处。    安平夕照。安平古堡位于台南市,它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城镇。    (小雨摘编香港《快报》)安平夕照清水断崖一景

3. 第一位华裔太空人--张福林

【台湾《联合报》十二月十二日报道】美国太空总署已宣布,在明年八月的“哥伦比亚号”太空梭(即航天机,下同——本报注)飞行任务中,将有一位华裔太空人参加,担任重要的太空科学研究工作。    这位华裔太空人是三十四岁的张福林博士。他是目前美国太空总署八十多位太空人中,唯一的美籍华人。    张福林博士于一九五○年出生于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市。他的祖父张文廷,早于一九○五年,与两位胞兄,从广东移民至哥斯达黎加。    张文廷与一位哥斯达黎加小姐结婚,有一子,即张福林的父亲张瑞孟。张瑞孟共有三男三女,张福林排行第二。    张福林从小即对太空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曾经在家里装备了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室,解剖小动物,并且研制玩具火箭。    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张福林感到非常震惊。七岁的张福林从此立志将来要从事太空科学工作。    初中时代,张福林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了一个太空航行队,合力装置了一个模拟的太空船驾驶舱,扮演太空人飞行。    张福林读高中时,正是美国与苏联在太空竞赛最激烈的阶段,美国积极地发展其“阿波罗登月计划”。为了实现做太空科学家与太空人的愿望,张福林决心去美国读书。读完高中后,于一九六八年来到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市,翌年进入康涅狄格州立大学。一九七三年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所。一九七七年自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    一九七七年,张福林首次参加太空总署的太空人甄选,未被录取。但他并不气馁,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从事热溶合的电离子物理研究工作,多次在科技会议及刊物上发表优异的研究报告。    一九七九年太空总署二次招考太空人,他再度提出申请,被遴选为二十四名高级科学家的太空人之一,接受了一年的训练,取得了随太空梭进行研究任务的资格。据说,张福林计划在完成太空飞行之后,将把太空新知系统地介绍给华人同胞,鼓励更多的华裔青年,在未来从事太空发展事业,使华人在全世界的科学领域中,获得更大的荣誉。

4.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浦大邦在台去世

【合众国际社加利福尼亚州里弗赛德十二月十七日电】里弗赛德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知名物理学家罗伯特·浦(浦大邦)教授本月十五日在台湾逝世,享年四十九岁。    浦是在商讨在台湾建造一个同步加速器辐射源设施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的。    他正在协助台湾的中央研究院组织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    浦一九三五年生于北京,十七岁时来美。    【本报讯】据台湾《中国时报》十二月十六日报道,浦大邦博士是江苏常熟人。    他系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博士,担任加州大学里弗赛德分校教授。    浦大邦从事高能物理实验,也做一些原子分子科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在美国科学界虽不是最顶尖的科学家,但是成就确是杰出的。他曾担任过美国众议员的科学顾问。

第 3 版

1. 挪威发现默片《圣女贞德》拷贝

【苏联《劳动报》十二月一日报道】在奥斯陆近郊迪凯马克旅馆的地下室里,发现了由默片时代著名导演丹麦人卡尔·德赖厄导演的默片《圣女贞德》的拷贝。专家们把这部影片列为世界电影史上最好的十部片子之一。    这部影片仅有两部拷贝。一部拷贝在柏林发生火灾时被烧毁了,第二部下落不明。现在这部拷贝被发现了。    丹麦电影博物馆工作人员在细心研究了这部拷贝之后证实,它是德赖厄作品的原本片。现在,国际电影专家仍正在意大利的维罗纳查看这部影片的拷贝。

2. 埃及头号女影星法滕·哈玛玛

法滕·哈玛玛在银幕上一出现,数以百万计的阿拉伯男女观众的心就开始激荡起来。她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女性,棕色的头发,忧郁的目光和动人的嗓音使人想起五十年代的意大利电影明星。    作为情节剧皇后,哈玛玛能在拍摄前迅捷地修改电影剧本的某些细节,以减少庸俗的镜头,增加真实感。她二十年前就获得了“埃及头号女影星”的称号。    哈玛玛“安分守己”。她既不喊女权论的口号,也不支持这个或那个埃及政党。但是,她的一部由赛义德·马尔祖克一九七五年导演的影片《我要求解决》取得了卓越的功绩:改变了埃及妇女的社会地位。    出身贫穷的哈玛玛还是一个神童:她六岁时就被埃及一家大杂志用作封面女郎,随后又在穆罕默德·阿卜杜勒·瓦哈卜(他今天仍是活跃的作曲家和翻译家)的影片中担任主角。接着,由于当时埃及剧院院长扎基    ·图莱马特的帮助,她成为专业演员。    一九五○年在开罗有名有利是不够的。一个年轻姑娘为了堵住“流言蜚语”,就必须早结婚。因此,哈玛玛决定找一个丈夫并且找到了。他身材高大、英俊、强壮和有胡子。他就是出身于埃及大资产阶级和有才能的电影艺术家埃杰丁·佐勒菲卡尔。他们的生活由于小女儿纳迪亚的出生变得更加美满,但哈玛玛继续拍电影。幸福的日子并不长久,他们不久离了婚。埃杰丁·佐勒菲卡尔于六十年代初去世。    哈玛玛在摄影棚里遇到了她的第二个丈夫。她在朝夕之间就使他成了名演员。他名叫阿马尔·谢里夫。他们生有一个儿子塔雷克;哈玛玛为致力于她的家庭和更好地选择电影剧本而减慢了工作速度。    哈玛玛的第二次婚姻也是以失败而告终,但这一失败同她在电影事业的成功是相一致的。她在六十年代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敞开的大门》(一九六三年),《罪孽》(一九六四年),《忠诚》(一九七○年)和许多其他影片。她的最后一部影片是由亨利·巴拉卡克导演的,(片名由法滕·哈玛玛的名字缩合而成)这部影片一九八四年摄制完成,在四月底在巴黎开幕的第二届阿拉伯电影节上首次上映。片名:《法特玛被捕之夜》。    法滕·哈玛玛受到了法国和阿拉伯报界的朴实和高度的评价。    法滕·哈玛玛现年五十三岁,并已做了祖母(她的儿子塔雷克已结婚并有一个孩子),但她仍然演年轻角色。谁也不会感到不舒服。(冯大富、胡中鈇编自《青年非洲》周刊增刊)

3. 美在苏开拍电视系列版《彼得大帝》

这里是苏联的苏兹达尔古城。它沐浴在冬季落日的红色余辉之中,郊外是白皑皑的一片雪原,显得那样幽静、安谧。    “预备,开始!”随着美国电影导演马尔温·乔姆斯基的一声令下,宁静的雪原上突然出现了五百名苏联士兵,他们身穿十七世纪俄国的戎装,踏着积雪发起了冲锋。在附近的一座山丘上,矗立起一座古老的寺院,酷似三百年前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    这是美联社报道好莱坞在拍摄电视系列片《彼得大帝》的景况。经过一年的谈判,准备,资金筹措和导演更迭,好莱坞电影制作者终于闯进苏联这座沉睡的小城,古老的寺院变成了电影拍摄的布景,旅馆成了电影制作组的大本营。再过几个月,那个曾梦想把俄国变成欧洲的一个庞大帝国的彼得大帝,将要出现在世界各国的电视屏幕上。好莱坞为这部计划放映十小时的电视系列片投资两千六百五十万美元。    影片是根据美国作家罗伯特·梅西写的一本彼得大帝的传记拍摄的。这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独资摄制的作品,该公司在世界上拥有这部影片的专利权。    同苏联谈判拍摄合同是去年十一月开始的。主持谈判的是好莱坞的一位负责人卡茨,谈判进行了四个月后,由于预算费用扶摇直上而一度中断,到今年八月份,好莱坞把影片的所有权卖给了全国广播公司。    卡茨说,根据合同,苏联方面提供拍摄影片所需要的一切——作为临时演员的士兵、建筑人员、两座旅馆、一家餐馆、坦克。另外还有一头奶牛,为的是在开幕的场面中加强农家院落的声音效果的。    电影脚本的处理权属于制作者,苏联人对剧中的某些历史观点是有争论的。“如果他们从历史的角度提出反对意见,我们倾听。如果他们从政治角度对彼得大帝的塑造表示不喜欢,则另当别论。”    卡茨最后说,令他意外的是,谈判这项合同比较轻松,他猜想,这是苏联人在美苏关系紧张的时刻,想显示一下两国还是可以继续进行合作的。    在影片中扮演彼得大帝的是马克西姆利安·谢尔,而参加拍摄涉及到彼得大帝从十岁登基加冕到他同其第二个妻子卡捷琳娜,也就是后来的卡捷琳娜一世女皇结婚这段时间的经历的片断的演员则有劳伦斯·奥利维尔、瓦尼萨·雷德格莱夫、奥马尔·夏里夫、西德安娜·席库拉以及六名苏联演员。    苏联人是很合作的。艺术指导亚历山大·波波夫率领的建筑人员,精确地再现了克里姆林宫中心广场,包括俄国历代沙皇登基加冕的大教堂,重新造起了莫斯科古老的木屋。然而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者们不仅体验到苏联人的合作,也感受到苏联官僚主义带来的麻烦。    卡茨说,“我们今天需要九百名士兵拍战争场面,明天需要五百名士兵拍另一个战争场面。摄影组为此必须不断地向各主管部门送申请文件。每天要用三小时驱车到莫斯科找苏联影片出口公司,通过这个公司才能同苏兹达尔城的党政军的机构打交道。”    其次,苏联的拍片制度同美国电影制作的风格也发生矛盾,苏联拍一部电影是在一年前先把拍摄计划制订完善,然后以西方三倍的时间拍摄,这样的拍摄过程当然会进行得令人惊异地顺利。而西方拍片却多是在现场出自于自然,因而在苏联拍片就出现了怪问题。例如十一月十六日上午,拍摄工作被迫推迟,因为租用军队的坦克上的钥匙丢失,必须找到钥匙开上坦克才能越过一片泥塘去拉布景和其他设备。    还有,拍摄影片的人来自美国、英国、爱尔兰、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苏联、瑞典、埃及、加拿大和瑞士。国籍不同,语言各异。虽然全国广播公司拨款二万美元,专门作为给苏联摄制人员开办语言课的经费,而语言的交流和翻译仍是拍摄工作中的最大问题。    卡茨没有夸大其辞。在茫茫的雪原上,马尔温·乔姆斯基正裹着风雪大衣,戴着皮帽子,围着大围巾,冒着零下15℃的严寒,同摄影指导、两次奥斯卡摄影奖获得者维托里奥·斯托拉罗一起,向拍摄现场的演职员们发号施令。而他们两人的每句话都必须同时译成俄语、德语、意大利语和其他语种,才能把参加拍摄的各色人物调动起来。    (李文诰摘自美联社十一月十六日电讯)

4. 大明星荟萃微型电视连续剧

微型电视连续剧是与百集以上的巨型电视连续剧相对而言,片子长的不过一二十个小时,短的只几十分钟或上下集。它是七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由于短小精悍,所以一入世就受到观众的喜爱。十年来,美国观众对微型电视连续剧的迷恋程度有增无已。    今年,美国三大商业电视网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竟相以重金聘请海内外大明星主演微型电视连续剧。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十一月二十六日报道,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在十一月中旬各推出一部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的微型剧进行较量。前者推出的是《埃利斯岛》,剧长七小时,分四集,叙述赴美移民的故事,由一流演员法耶·邓纳卫和已故的理查德·伯顿领衔演出。伯顿是当代英国最杰出的影剧两栖演员,今年八月病逝。该剧首集即吸引了晚上黄金时间观众的百分之三十五。后者播映的是《致命的梦幻》,只有上下两集,描写一个医生因谋害其全家而被判刑,由卡尔·马尔登和伊娃·玛丽·圣特主演。据评论家估计,这出剧足以与《埃利斯岛》抗衡。    此外,美国三大电视公司眼下正在加紧制作规模较大的微型电视剧。明年三月,全国广播公司将播出《公元》。此剧描绘耶稣死后的罗马帝国内部的纷争事件,分六集,每集长二小时,预计耗资三千万美元,由三十二个明星演员和二千四百名配角演员和临时演员参加演出,真可谓是明星云集了。    该公司还将在明年晚些时候推出《彼得大帝》,长十小时,由国际明星劳伦斯·奥利维尔和瓦尼萨·雷德格莱夫领衔演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将于明年四月播出长达十三小时的《宇宙》。美国广播公司则正在拍摄一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连续剧:《战争与回忆》。该剧长二十小时,据说耗资将达到创纪录的六千万美元。在美国,一家电视网只要观众越多,它的广告收费也就越高,而广告收费最高的是在晚上黄金时间。受欢迎的微型电视连续剧一般都在黄金时间内播出,如果客户想在这个时间内插映广告,就得支付巨金。例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索价为每三十秒钟十万零二千美元,美国广播公司次之,九万五千美元。(陆文岳)

5. 史诗《虎皮武士》将搬上银幕

【苏联《劳动报》十一月二十七日文章】苏联格鲁吉亚十二世纪诗人绍塔·鲁斯塔维里万古流芳的史诗《虎皮武士》将搬上银幕。日本电影工作者和格鲁吉亚电影工作者们在第比利斯签订了联合拍摄三卷集动画片的合同。影片摄制将以日本一家大电视公司为基础。    鲁斯塔维里的名字早就超出了本国范围,日本人也非常熟悉他在八世纪前写成的天才诗篇。作品的英雄主义精神使各国人民感到亲切。格鲁吉亚国家电影业委员会主席德瓦利什维利说,「把鲁斯塔维里的天才史诗拍成电影是非常复杂的任务,我们所签订的合同授权格鲁吉亚电影工作者作出艺术决定,而日本公司则完全保证影片拍摄的技术方面,影片计划于明年开拍。」

6. 图片新闻

行将四十六岁的意大利电影明星克劳迪娅·卡迪纳莱在意大利最新片《克拉雷塔》中扮演墨索里尼的情妇,引起观众褒贬不同的反应。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说,她是“我最钦佩的活着的女演员”。(原载十二月十日美国《时代》周刊)

7. 宇津和三浦又搭挡拍电视剧《黑色福音》

据日本《朝日新闻》十一月二十六日报道,曾在电视连续剧《血疑》中扮演大岛茂的宇津井健和扮演光夫的三浦友和,最近又参加拍摄了一部名为《黑色福音》的电视剧。《黑色福音》是根据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情节是以警察调查侦破一起与走私事件有关的谋杀案为主线展开的。宇津井健在剧中担任主角——警察藤泽刑事,三浦友和扮演他的助手。(颖)

第 4 版

1. 日本:没有目的的一代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题:日本:没有目的的一代    他们看上去是天真无邪的,男孩子们身穿上过浆的黑色校服,姑娘们穿的是藏青色套头无袖衫。可是,一会儿功夫当他们躲进灌木丛,再走出来的时候,衣着打扮就象匪徒或克摇摆音乐演奏者。这种场面几乎每星期天都在东京代代木公园里出现,上百名青少年聚集在这里跳舞、奏乐,宣告他们脱离成年人的权威而独立。第二天,这帮孩子们又穿上校服,在学校里拼命读书,因为在日本激烈竞争的经济中,期终考试能够决定他们的前途。实际上,使许多日本人忧虑的不是青少年的反抗精神,而是他们以宿命论的态度接受现状。    十七岁的中学生渡边由美说:“我没有任何梦想,毕业后能找到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可是暂时我就喜欢毫无目的地消磨时光。”    “毫无目的”对战后的日本很难说有代表性,因为日本的生产率    和内聚力使美国和欧洲感到羡慕。可是这种传统的工作道德标准正日益消蚀。日本青年研究所所长千国说:“十年前,年轻人都很肯干,并且把他们的工作看作是他们生存的主要理由。”他说,可是现在日本大体上满足了它的经济需要,“青年人不知道他们下一步该往哪儿走。”    为了能上好学校,得到好工作而在日本的等级森严的阶梯往上爬时,必须作出重大的个人牺牲,青少年已对这种个人牺牲感到怀疑。总理府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日本学生中只有百分之二十四点五的人对学校生活感到完全满意,而美国的数字是百分之六十七点二。    人们常常提到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使学生苦不堪言的日本教育制度。虽然外国人常常赞扬日本的教育强调基础知识,但它倾向于强调考试和机械地学习,而不那么强调创造性和自我表现。自民党教育委员会会长海部俊树说:“个性、能力、勇气……这些东西从分数上是看不出来的,因而完全被忽视了。一些青少年对此感到灰心,因而中途退学,并且放荡起来。”去年日本学校内发生暴力事件达二千一百二十五起。在接着出现的强烈呼吁声中,中曾根首相任命了一个特别小组来考虑教育改革问题。而一些保守的领导人正谋求恢复战前那种强调道德教育的做法。    可是,上述情况也许主要是由日本的生活方式决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越来越集中。一亿一千九百万人口中有百分之七十六住在城市,密切的邻里关系和大家庭已让位于不同外界来往的两代人组成的家庭。过去十年中日本的离婚率已上升百分之五十,自杀事件也增加了近四分之一。东京都的一位警督说:“父母都工作,当他们无法给孩子们以充分的照料时,就给他们钱。”    青年具有反抗性,这在日本不是新出现的现象。例如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学生们的抗议活动常常导致同警察发生流血冲突。然而他们那时至少有一个事业。一位人类学家说:“你可以碰见很多年轻人,他们看来是没有方向的,似乎不信奉任何价值观念体系。”    一些评论家坚持认为,日本青年现在最需要的是一种挑战感。一旦日本感到在经济或文化上受到严重威胁,日本青年将会努力奋斗战胜对手。(参东英)

2. 苏联人如何待客?

【苏联《星期》周刊第三十七期文章】请客须知    请客首先要看自己房间的大小,一次最好不超过十位,以便于照顾所有的来宾和找到共同的话题。当然预先考虑一下谈话的题目更好。接待客人要事先作好准备,包括打扫房间,洗刷餐具。    旧时请客有很多讲究,谁请谁,谁坐什么位置,都成文不成文地规定得很严格。现在只有在外交场合才这样。    请柬应提前数天发出,可用打字机打,但不得复写。非正式场合,可电话通知。被邀请者如因出差或生病不能出席,应提前告知主人。    客人要准时赴约,主人也要记住请客时间。如果客人来时,主人还在梳洗打扮,客人会觉得不自在。可是也不要走另一个极端,迟到二、三十分钟,这也会使主人和先到的客人不舒服。    殷勤的女主人不要忘记在桌上放香烟、火柴和烟灰缸,有礼貌的客人抽烟时应征得女主人同意。女主人即使很不喜欢烟味或家里有孩子不宜抽烟,也要表示同意。    来宾要对主人表示谢意,最好带一束鲜花(注意花枝一定要单数),也可带一盒点心或糖果。客人送来的东西不一定当场打开品尝。主人家里如有孩子,不要忘记给他带礼品。不少人爱送巧克力,其实带盒彩色笔或儿童益智游戏器材更合适。    请客时,餐具要摆得比平时整齐美观。    配菜和沙拉可以放在旁边的小桌上。如果客人太多,桌子太小,可以举行冷餐会,准备酒类、饮料、凉菜、热的夹肉面包和简单的热菜,由来客自取,但数量要足。    如果在厨房请客,用浆过的白桌布、高级餐巾和水晶高脚杯就不相称了。可以用花桌布和餐巾纸。盘子和酒杯要风格相同,例如,古色古香或「土里土气」都很别致。还可用草编篮子放面包,用瓦罐盛葡萄酒,用平底锅放第一道菜。    饭后再请客人到房间里喝咖啡及其他饮料。    桌布是餐桌上最重要的点缀品,对它应当爱护,但也不能因噎废食。餐巾的市料和色彩要与桌布相同。也可用餐巾纸代替,整张或对角裁开,叠成三角形放在盘子旁。    菜单中有热菜时,每个座位前应放一中盘(离桌沿一厘米),盘内放小汤盘,盘子左侧放叉,右侧放刀,刀外侧放汤匙。要是有奶酪、水果和冰淇淋,吃甜食用的餐具放在汤盘前方,也可等吃甜食时再上。    菜上桌时,不要忘了在菜内放上公用叉或匙,有的菜这两样餐具都需要。    桌上当然要摆花,而且一定要鲜花,但不要让它妨碍大家用餐,花香不能压过饭菜的香味。    如果请的全是孩子,主人定菜单时,要注意两点:第一,饭菜和饮料不能有损于孩子健康’第二’从桌上掉下的东西不会弄脏或弄坏桌椅或地毯。夹肉面包和馅饼可以做得小一点或者切开后再上桌。    (王南枝)

3. 「贝尔格拉诺」号覆没记

英国核潜艇“征服者”号一位军官的日记详细叙述了在马岛战争中击沉阿根廷巡洋舰“贝尔格拉诺海军上将”号的过程。伦敦《观察家报》刊登了这位军官日记的详细摘要,没有透露作者的姓名。    这个英国军官四月三十日的日记写道,晚上,收到英政府批准“摧毁”阿根廷“五月二十五日”航空母舰的密电。    日记说,当天十六点,发现由“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和一艘油轮组成的阿根廷舰队。    五月一日一整天,“征服者”号在约一万米外监视着阿根廷舰队,“等它向北航行,进入禁区”,可是阿根廷舰队却向西驶去。    这位军官说,这天夜里躺下后,心情很激动,因为他认为,他们将采取行动,“施放一对‘MK—24’鱼雷”。    五月二日的日记开头写道,“阿根廷人并不蠢,他们谨慎地绕开禁区,在禁区以南十八海里,真叫人扫兴。”    日记接着写道:“今天十四点,收到密电,批准我们击沉‘贝尔格拉诺’号,不管它在不在禁区内。我们跟了它二十五小时,在潜望镜里已能看到它了。追踪了一会儿以后,约十五点,我们作好了战斗准备。指挥舱里顿时紧张起来。我们下潜到离巡洋舰四千米的地方,它的两翼是两艘驱逐舰。    “约十六点,我们向‘贝尔格拉诺’号发射三枚‘MK—8’鱼雷,人们十分振奋,四十三秒后,听到第一声爆炸,接着又是两响。控制室里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日记说,站在攻击潜望镜前的艇长发出了起航的命令,大家歇斯底里般地喊叫、拍手,两三分钟后才安静下来。    这位军官强调他们当时正在水下潜行,在攻击行动五分钟后,听到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他们以为是深水炸弹爆炸,全都惊呆了。艇长命令做逃避动作。全艇一片寂静,笑声消失了。潜艇全速航行了一小时。最后减速,上浮,升起潜望镜,从原攻击地点以外十八海里的地方进行观察。几分钟后,又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大概又是一颗深水炸弹爆炸了。    他写道,“我突然觉得我们被击中了,感到恐惧,开始发抖,出冷汗,恶心。我想到被我们打死的人。”    当他知道潜艇没被击中后,情绪缓和了些。他们向大本营报告击沉“贝尔格拉诺”号之后,接到命令:“女王陛下政府批准摧毁全部阿根廷军舰。”第二天,他们返回“贝尔格拉诺”号沉没的海域。    《观察家报》刊登的日记摘要以六月九日的一段文字收尾。这位英国军官在这一段中写道:“征服者”号奉命进入阿根廷十二海里领海,侦察一支由两艘驱逐舰和一艘油轮组成的阿根廷舰队。(沈安译自埃菲社电讯)

4. 列支敦士登掠影

列支敦士登国王从他在半山的中世纪古堡往下俯视莱茵河上游,视线所及处,便几乎是他领土的全部。今年九月初,约瑟夫二世把大权移交给其长子亚当。新的国君立即向二万六千四百名子民保证:“不会有太大改变。”    列支敦士登位于瑞士和奥地利之间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欧洲最富的国家之一。人均工业出口值是西德的两倍。目前只有十几个国民失业,四十名警察是唯一的武装力量,近三十年来没有发生过工潮。    不过,这块有二百六十五年历史的阿尔卑斯山乐土是近几年才富起来的。二次大战前,列支敦士登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几乎没有工业,商业也不发达,多数居民以农耕维持赤贫生活。一九三八年约瑟夫上任后,情况才开始改变。亚当说:“我们早在里根还是一位演员时,便已实行里根式的经济政策。”    列支敦士登政府中只有两名内阁部长支领薪水,国会十五名议员除车马费之外,一无所获。工人的所得税平均是百分之六,富商巨贾最高也只缴百分之二十。该国发行的邮票常是外国集邮者的珍品,这方面的收入是一亿一千万美元,占年度预算的十分之一。    列支敦士登尽量保护从商的国民,使其不受监视。透露别人的财务状况,最高会被判处六个月徒刑。    列支敦士登皇家拥有该国第二大银行,在美国有牧场,在欧洲各地也有产业,此外,还拥有一批世界上最珍贵的私人藏画。    由于该国经济稳定,亚当大概会在外交政策上进行改革。可是亚当的改革将十分温和,大概只会设法减少对瑞士的依赖。瑞士是唯一在该国驻有使节的国家。亚当说:“列支敦士登必须摆脱瑞士的扶持,自食其力。”要实现亚当的理想,此一世外桃源仍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    (摘自美国《国际周报》)

5. 一个西德人在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地处印度洋,是个热带国家。在皮肤黝黑的土著居民中却有一位金发碧眼白皮肤的雅利安人。他同当地人一样赤着膊,腰际裹一条布。    此人是西德达姆施塔特的一位富家子弟,名叫约阿希姆·布洛埃姆,原先他在西德一家大公司供职,薪俸优厚。但他看不惯家里的市侩习气,决定同“文明社会”一刀两断。八年前,他二十二岁,带了十九岁的女朋友西尔维娅远走高飞。他俩辗转到了马尔代夫。    不久,女朋友爱上了路过当地的意大利青年,要回欧洲。约阿希姆一气之下失手打死了她,随即悲痛地晕了过去。他被当地法院判处终身监禁孤岛。    这个孤岛叫富拉杜岛,有一百四十三个土著居民。他们热烈欢迎新来的岛民,给他盖了茅屋,教会他捕鱼和采椰子。约希阿姆的父母奔走求告了六年,为儿子争取到了特赦。    约阿希姆有权重归“文明社会”了,但他已“乐不思蜀”,不愿离开纯朴善良的当地居民。他写信给父母:“我这辈子就留在这儿了。”他娶了一位当地姑娘,过着自食其力的简朴生活。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大的象爸爸,小的象妈妈。(译自苏联《星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