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10-27

第 1 版

1. 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决策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十月十二日文章】题:中国开放十四城市与对外经济关系(作者:齐风)    今年五月,中国宣布进一步对外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使这些城市更放手地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中国根据创办经济特区的经验和当前实际情况作出的重要决策。这一步如果走得好,就会加速经济振兴,急剧扩大对外经济关系。中国的决定宣布之后,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反响。外国投资者纷纷探询进一步开放的含义和做法,研究如何利用时机打入中国市场,捷足者已经同开放城市进行接触,甚至开始进行合作的洽谈。这预示着中外经济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进一步开放的含意    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中国已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现在为什么又要“进一步开放”,有什么变化?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经济上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五年来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没有的,对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同实际需要相比,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规模还不大,需要进一步打开局面。创办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尝试。四个经济特区中进展较快的深圳特区已经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    进一步对外开放还意味着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中国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闭关锁国,有些人对于西方世界的一切东西敬而远之,或不加区别地予以排斥,不能博采众长,发展和壮大自己。其实,世界人民所创造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对各国都有益。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和深圳特区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要让十四个沿海城市放开手脚,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大胆地吸收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在指导思想上和政策上不是收而是进一步放。正孕育着一场激烈竞争中国很多沿海城市在历史上就是外国要求开放的口岸,不过那是西方列强为了掠夺的需要,用武力强加于中国的。现在,情况不同了,中国是在拥有充分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对外开放的,目的在于更快地发展本国经济。    选定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都有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在工业发展方面也各有特色。如原来五口通商之一的宁波,拥有世界罕见的深水良港,开发利用后可以成为年吞吐量上亿吨的巨型港口,孙中山先生当年设想在浙东建设东方大港的愿望就可能变成现实。    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宣布之后,赵紫阳出访欧。洲,很多国家和经济界人士纷纷表示愿意积极扩大同中国的经济合作。最近,到中国开放城市进行考察和洽谈投资事宜的外商骤增。一些实力雄厚的大财团、大企业,如日本的松下、三井、三菱等公司,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杜邦公司,西德的西门子公司,荷兰的菲利浦公司等等,都先后派人到中国联系,表示愿意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合作,有的已经初步确定了合作的项目。    目前,已到中国进行投资的以港澳地区客商居多,美国和西欧近年来增长势头较大,与中国毗邻的日本显得过于谨慎,迈不开步子。但是,形势正在起变化,外国到中国投资也在利用各自的优势,各有竞争高招,谁胜谁败,尚难预料。变化的新起点    中国一大批沿海城市的进一步开放将使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中国的方针已很明确,今后沿海经济要面向国际市场。因此,沿海地区的对外经济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状况。十四个沿海城市的进一步开放,可以说是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新起点。    中国是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很多外国人都有这个看法。随着中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扩大,市场的潜力也正在逐步发挥出来。十四个城市的进一步开放,使中国市场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

2. 库纳耶夫在东京指责日本对外政策

【共同社东京十月二十五日电】题:苏联政治局委员强烈谴责日本外交    时隔九年来日本访问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团长是党政治局委员库纳耶夫),二十五日下午到国会分别拜访了众议院议长福永和参议院议长木村,就日苏关系的现状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同意,为了促进日苏的相互理解和扩大对话,要扩大议员的交流。    但另一方面,库纳耶夫团长又说:“日本对和平和裁军并不积极,而是一味地支持华盛顿的立场,这怎么能同广岛、长崎的悲惨体验相称呢?”严厉地谴责美国和日本的对外政策。    福永众议院议长首先肯定了一九六四年以来已长达二十年的日苏议员交流,他说:“这对增进两国的相互理解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于日苏关系的现状,他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的形势很严峻。”他说:“在这种时候更需要促进两国对话,以消除因误解而产生的无谓的不信任感。”    库纳耶夫团长对苏联的外交政策自我称赞一番,他说:“苏联正在为缓和紧张局势、巩固和平努力。”    他同时又谴责西方说:“国际形势的恶化是由于西方的侵略造成的,其原因在于以破坏军事均衡为目的的美国政权的行动。”    关于日苏关系,他说:“最近处于停滞状态,有时还在后退,其责任不在苏联。”暗指关系恶化的责任在日本。    木村参议院议长强调了归还北方领土的问题,他说:“作为战后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北方领土问题,和平条约不能缔结,国民期望能尽早归还。”    库纳耶夫团长没有触及到领土问题,他谈到了苏联方面的努力,他说:“苏联为改善对日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

3. 马尼拉举行要马科斯辞职的游行集会

美联社说阿基诺事件调查委员会的报告迫使最有势力的军人下台,同时激起要马科斯辞职的呼声    【法新社马尼拉十月二十五日电】数以千计的示威者今天游行到马尼拉中心广场,要求马科斯总统辞职,他们指责他“策划”了去年杀害他的政敌阿基诺的事件。    这次抗议示威是自从一个官方的调查委员会昨天得出下述结论以来的第一次,即:阿基诺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在马尼拉机场被暗杀是由于一个“罪恶的阴谋”的结果,这个阴谋同武装部队参谋长贝尔将军有关,贝尔将军是总统的心腹。    前参议员、菲律宾反对党德高望重的老人塔纳达对据警察估计有五千人的听众说:“现在,马科斯应该辞职,因为菲律宾人民大声疾呼。”    塔纳达赞扬调查委员会“在暴露真相方面的勇气”,但是,他说,报告“不完全”。因为它没有把马科斯总统包括进去。防暴警察同经过大街的三公里长的游行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塔纳达引用了调查委员会三个重要的调查结果,他说,这些调查结果使马科斯政府威信“扫地”。    【美联社马尼拉十月二十四日电】阿基诺事件调查委员会今天认为,武装部队参谋长贝尔将军与谋杀阿基诺的阴谋有牵连,从而迫使这个国家最有势力的军人不得不下台,同时又激起了要求马科斯总统辞职的呼声。    贝尔在写给马科斯的信中要求“准予休假”以准备受审。    自从马科斯在一九七二年独揽大权以来,这是第一次有一个非反对派的非军事机构如此公开地向军方提出挑战。军方一直是马科斯的主要支柱。    在调查小组的律师别恩维尼多·陈宣读委员会的调查结果以后,在委员会调查室内旁听的大约四百人发出了长时间的“马科斯辞职”的喊声。

4. 苏准备发射一枚大型火箭

【美联社伦敦十月二十三日电】英国的一批业余太空观察者说,苏联人正在准备发射一个载重量很大的新的大型火箭,以便把设备送入太空去建立一个轨道站。这个火箭的功率将大于美国「土星五号」火箭。    著名的凯特林太空监视小组的成员汤姆森在《自然》杂志上写道,「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乘员去年十二月拍摄的咸海以东拜科努尔的分辨能力提高的照片显示,这个综合设施似乎有一个新的发射台。    汤姆森说,这些照片显示了「三座很大的新楼房,因其规模,所以大概是运载工具装配楼。可以看到的是这个新的火箭可能形成的阴影。」他估计,这个火箭约为九十米高。    据信,这种火箭比美国发射阿波罗登月飞船的「土星」式火箭威力还要大。    汤姆森指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所拍摄的照片「清楚表明,在拜科努尔正在进行范围广泛的活动,为西方了解苏联当局继续对太空计划进行投资的意向提供了证据」。

5. 台湾向美购买二十多亿美元浓缩铀

【中央社华盛顿十月二十一日专电】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驻美代表钱复博士说,中美间的商务经济关系和文化交流一直继续进行,未经中断也未降低。这一切都在使两国共同蒙利。    他说,仅在三星期前,他与美国在台协会签署了一项协议。    中华民国将根据协议向美国购买价值二十多亿美元的浓缩铀,以支援台湾电力公司的核能发电计划。    他又说,这项协议将提供台湾八个核能发电机组未来三十年所需的浓缩铀。

6. 下周国际要闻预报(10月29日─11月4日)

10月29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在日内瓦    举行全体会议    经济互助委员会部长级会    议在哈瓦那举行10月29日—31日日芬兰外长韦于吕宁访问波兰10月30日印度国防部长恰范访问苏    联10月30日—11月4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问联    邦德国11月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    联邦德国11月4日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国    务大臣里夫金德访问波兰11月4日—6日世界超级女排锦标赛在香    港举行    (辛济之)

第 2 版

1. 体型与穿着的关系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题,体型与穿着的关系    身材高大的女青年,衣服不宜太长,应该穿一些不会太显露体型的衣服,而且在某些场合的衣料要选配适当,松衣宽裙都极其适合。    如果你发觉自己过胖,最好是选择深色净身的衣料。缝制款式简单的衣服时最要紧是肩部要狭,领口较低,而腰部的位置要端正。    体型过小的女青年,适宜用轻巧的衣料,太厚和粗笨的衣服或饰物都是不适当的。    身体太瘦的女青年,应多穿稍为硬的布料与密褶的裙子,因贴身的丝质会使你显得更瘦。同时也不宜穿没有袖的衣服。此外,宽腰带装饰,或者衣领及袖口镶捆宽花边或绉褶等,都是有效的陪衬。    腰短腿长的女青年,避免穿长及臀部的短褛,这样可把适当的臀部露出来,然后穿上衬丝袜的素色鞋子。    如果你的胸部过小而臀部太大,就应尽量注意把肩部放宽,更应注意口袋、领和颈巾的配搭,而且要把夺目的饰物配在上身;至于裙子方面,素色和深色比杂色大花更适宜。    相反,如果你的胸围健美,而臀部过小时,就应穿着深色的短外套,浅色的裙子,上衣最好是前边开钮扣,肩要狭,所有突出胸部的衣物都不适宜穿着。    上面所列述的,只不过是一般例子,但有的高而瘦或矮而胖的人就要稍有变化,不能墨守成规。最重要的是,记住浅色可把物体放大,深色可以使物体缩小,直线可以把物体拉长,平行线则会使物体增加横度。记住这几点原则,对于穿衣配搭的秘诀,尽可窥其大概了。

2. 一种腌制蔬菜的新技术

台湾大学园艺学研究所,最近研究成功能大幅度降低含盐量,延长贮藏时间,提高品质的腌制蔬菜新技术。    这种新技术,是先从实验室培养出能产生孢子的乳酸菌,大量接种在蔬菜上,使它在发酵初期即能迅速繁殖产生乳酸,抑制杂菌生长。    台大研究的结果表明,用这种技术腌制的蔬菜,可以改善传统腌菜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大幅降低盐份的使用量,缩短发酵时间,保持蔬菜的皮脆及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将乳酸菌接种在辣椒上进行发酵时,盐份可由传统的百分之十降为百分之四,发酵时间由二十八天以上缩短为八天,辣椒的辣味、色泽、保存时间等均比传统方式为佳。    经过用乳酸菌腌制的黄瓜、胡萝卜、甘蓝和芥菜,贮藏两年后,色泽、脆度和风味均佳。腌制茄子、青椒、大白菜等,效果也很好。    (摘编自台湾《联合报》)

3. 新饮料------「太阳蜜」

【塔斯社伏龙芝九月九日电】苏联吉尔吉斯的一批专家制成了一种蜜质饮料——「太阳蜜」。这不是商店里出售的那种人造蜜(在人造蜜里,蜜只是少量地添加在糖浆里),而是用天然原料制成的产品。它是一种含有蜂蜜所固有的全部成份的蜜。    「太阳蜜」的研制者之一、吉尔吉斯科学院院士阿尔特梅舍夫说,知道了蜜的生物化学组成,我们就象垒积木一样,用必要的成份来「造」蜜。这首先要有含蜜草(鲜草和干草都一样),然后把从这种草类中提取的含水精汁同发酵酶混和。在一定的温度下,在普通搅拌器里停留一定时间,便奇妙地变成「太阳蜜」。    手工制作的蜜的成份可以改变。比如说,需要加强蜜的解热性能、发汗性能、增进胆汁分泌的性能以及其他性能——这是极为简单的:只要把从相应的蜜草中提取的精汁添加在母液中就可以了。

4. 巴金在港谈写作与生活

【香港《大公报》十月十八日专访】题:巴金谈写作与生活(记者:叶中敏)    巴金抵港的第二天早上(巴金于十六日抵港参加香港中文大学第二十七届学位颁授典礼并接受该校颁授的名誉文学博士荣衔),几位文化界朋友相约到中文大学看望他。    中大校方周到地作了安排,巴金和女儿小林、儿子小棠及同来的《文艺报》编辑、《巴金评传》作者陈丹晨四人一起,住在一幢家庭式的宾馆里。在宾馆楼下的客厅里,巴金先生穿着白衬衣,结上红色条子领带,看见客人就从沙发上站起来,尽管来的都是熟人或晚辈。大家看见他精力充沛,神情愉快,都很高兴。小林和小棠告诉客人说:「爸爸今年的健康状况比去年还强,到香港那天是因为怕人挤才坐上轮椅,平日出入是不用它的。」为了不让老人劳神,大家都不打算提出什么严肃的话题,只是希望他谈谈写作和生活近况。    「最近有些报道说我病好了,弄得有人写信来问我有什么妙方,其实那是宣传。这种帕金森病是很难治的。我现在主要是两手发抖,写字困难。很多老年人都有这种病。我的病情吃药后还算是控制得较好的。」    翻着香港三联书店昨日上午送来的新书《病中集》,巴金对客人说:「这里面的文章是很不容易写出来的。其中有二十多篇是在医院病床上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有时一天只能写一、二百字。」前年,巴金在家中楼上书房不慎摔了一跤,跌断了左腿骨,住了一年医院,病愈后左腿短了三公分,走路要用拐杖帮助。    《病中集》是巴金随想录的第四册,与前面三册一样,是老作家对十年「文革」的惨痛回忆和对自己的深刻剖析,内容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巴金随想录仍在继续写,第五集将在明年与读者见面。    至于,随想录以外的另两个写作愿望:翻译俄国作家赫尔岑的《回忆与随想》,巴金说,他可能完成不了这部巨著,但他一定要翻完控诉尼古拉一世黑暗暴政的第一部分;至于长篇小说《一双美丽的眼睛》,只是开了个头:「我的时间已不多了,有时要做的事时间不够,但不想做的如题字一类的事,却常常找到我头上,实际上我的字写得一点也不好。」    虽然书写吃力,但他仍然坚持一笔一划的写:「我不习惯用录音机,一对着它我就紧张得连话也讲不出来。写作是手工艺。」    在记者携去的《家》上签名时,巴金说,这书我先后改过八次,八○年改了最后一次,序言、后记也写过好几次。有人认为作品出版后不应该多作修改,巴金不同意:「作家写东西又不是学生的考试卷子,写出来后不能改。作家经过生活,有些事情过去不了解的,现在了解得比较充分了,就有责任说出来。为什么不能改?为什么不让我进步?」    《家》描写的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和家庭,但今天内地仍有不少年轻人在看《家》,而且受到感动和鼓舞。巴金说:「《家》的主题是反封建,我希望它的历史任务早日完结,不过今日看来还不能,封建残余势力还在影响我们年轻的一代。」    在座的有人提到诺贝尔文学奖。巴金笑着说:「文学作品是很难有世界标准的。生活培养作家,读者养活作家,对作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有读者买他的书。」

5. 中国影片和新加坡市场

【新加坡《联合晚报》十月六日文章】题:一股清新的细浪——谈中国影片和本地市场    在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国影片在新加坡曾经掀起过无数的热潮,例如《女篮5号》、《五朵金花》《刘三姐》、《马兰花》、《甲午风云》、《齐鲁英豪》等,在本地都曾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然后,由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延续至将近整个七十年代,中国影片在本地却消声遁踪。    这种情形一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出现了转机,然而,经历了十多年隔膜,尤其是本地客观环境的重大改变,中国影片却再也不能掀起一如过去的那种热潮。或许除了中港合拍的《少林寺》之外。但是接着上映的几部同类型影片,也再不能获得《少林寺》那样的热烈反应。这充分地说明了中国影片在本地市场,仍然是处于初解冻期的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我们回顾过去,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年中国电影在本地掀起阵阵热潮的时间,大致上是在一九六五年以前。当时,新加坡建立在本土认同基础上的国民意识显然只是处于初度觉醒的阶段,而过去整百年来移民社会所凭据的“故土认同性民族(更正确地说,应该称之为“种族”)意识”,仍然十分浓烈。这种情形,自然就表现在对任何来自故土事物的激情反应上。    新加坡在一九六五年独立后,本地人民在感情认同的定位上已经出现了重大的转移,本土建国意识和国民意识的确立,使本地观众在感情上和中国影片出现了越来越远的距离;另外,随着年长一辈的逝去和年轻一代的成长,更加速了这一距离的扩大。在这种感情因素日益消失的情形下,中国影片在本地的再出现,再也不能重现过去的热潮是很自然的事。    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事业在历时十年的文革中受到冲击,文革后在元气大伤状态下重新振兴时,在技巧等各方面明显的落后,加之拍摄的体裁与本地观众出现认识上的距离等问题,也对中国影片重新进入本地市场,却呈现欲振乏力的欠佳反应,有着极大的关系。    当然,还有极重要的一点,就是今日的新加坡人在生活方式上已和过去极不相同,在视觉娱乐范围里,至少电视与录影带的普遍出现,已对本地电影市场,形成极大的冲击和削弱的威胁性力量。    我们相信,目前的情形虽然不太十分令人乐观,但却也并不表示完全没有希望。这希望,是在于中国影片是否能进一步加强和确立自己本身的精神特色和风格。    因为,在这些年来,本地所见的中文电影可说几乎全是打打杀杀、嘻嘻哈哈、十分商业化的片子。然而,近一两年来,中国影片和目前已臻泛滥的港台影片所形成的风气与一般印象,有着很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但在于影片中的清新景物与演员的面孔,更重要的是,从演员的演技及故事内容中,所蕴藏及焕发出的极细腻的人性光辉。换言之,这些中国影片所展现的特色,是一般海外中文影片所欠缺的。    我们相信,这种作用的加强、提升和扩大,不但有助于中国影片在本地市场取得一席之地,也有助于使本地观众在观赏范围里,增添一种新的选择,更有助于我们从这股清新翻滚着的细浪里,使被现代都市生活刺激得近乎麻木的神经与感情获得相对的滋润和温暖,重建自我的尊严和信心。

6. 奚秀兰谈在内地演唱

【香港《文汇报》十月十五日文章】题:奚秀兰谈在内地演唱    今年来,奚秀兰风尘仆仆,数度在内地几个地方演唱。难得的是,夫婿谢嘉亮大力支持,只要抽得出空便陪伴左右,加以协助。    奚秀兰说,结婚之后,她即以家庭为主,帮丈夫搞制衣生意。如今丈夫见她越唱越开心,到处受欢迎,便不想妨碍她的兴趣,随她喜欢了。在内地掀起的奚秀兰热潮,可算是她歌唱事业的第二个高峰。    最近一次是九月份,先后在广州、成都演唱。她说:“广州那次,是我第一次在内地唱歌收取酬劳的。”邀请她的是中国大酒店。中国大酒店不但给予酬劳,还提供协助。她在成都搞的“拯救熊猫”筹款演唱,所有器材都是香港运去,由中国大酒店赞助。    她在成都的城北体育馆演唱了四场。“这四场绝早爆满!”奚秀兰说:“所以主办当局,在彩排时也安排了观众入场,同样满座。”    奚秀兰说,有关方面曾说希望明年能安排她到多个省份演唱。    问她:‘‘有没有考虑接受邀请?”她点点头:“时间适合、各方面配合,我很喜欢在内地演唱;事实上,人民热情、风光又好,这几次经验,令我眼界大开。”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邓朴方来港期间,曾送了一幅画给她作纪念,感谢她为该会义演。

7. 图片新闻

上图是台湾健友实业公司研制的“电脑计步鞋”。它是由精密的集成电路组成,整个鞋底布满线路,穿者只要轻触鞋底,电脑计步机即开始运转,能显示步行、慢跑、快跑、甚至后退的步数。(原载台湾《经济日报》)

第 3 版

1. 卡拉扬重返柏林交响乐团

【德新社西柏林九月二十五日电】七十六岁的管弦乐团指挥明星卡拉扬今天重新开始了同柏林交响乐团的排练。在此之前,他由于同一些乐师工作关系紧张而与柏林交响乐团中断关系数月之久。    一位大提琴演奏家对本社记者说,这次排练中演奏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B小调弥撒。排练“很正规,与往常一样,排练是在有条不紊和全神贯注的气氛中进行的”。    他说,在指挥与管弦乐团之间“象往常那样简单寒暄”之后就立即开始了工作。    在写给管弦乐团的一封表示和解的信中,卡拉扬称巴赫的作品显示了人道与基督精神,这将使他们之间能本着以前的合作精神重新建立联系。    不过,观察家们说,导致同卡拉扬中断关系、彼此取消举办音乐会合同的那些分歧远没有消除。根据签署的一项合同,卡拉扬是柏林交响乐团的终身首席指挥,他仍然要求在任命指挥与乐师的职位方面拥有发言权。与此相反,根据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出自己的决断的管弦乐团成员,则不准备让他们的这位长年的指挥拥有反对他们作出决定的额外的权利。

2. 一种与提琴相似的新式乐器

据罗通社英文周刊《罗马尼亚新闻》九月二十九日报道,罗马尼亚音乐教师扬·德卢设计出一整套新式乐器,这些乐器与提琴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这些乐器在罗马尼亚国内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起人们很大兴趣。    扬·德卢一九六九年设计出一种介于小提琴和中提琴之间的乐器,由罗马尼亚一家木材厂按专利进行生产。该厂先是制出样品,后已投入批量生产。这种乐器取名VIOLENA,在交响乐队中取代第二小提琴。VIOLENA目前已有三个品种:第一种在音色上区别于小提琴和中提琴,第二种在尺寸上略有增大,第三种专门用于演奏符合世界科学、技术和艺术潮流的新曲谱。    德卢还设计了一组称为VIODE的乐器,由同一家木材厂制造。这组乐器分五件,每件可分别取代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但是与上述乐器不同的是,这五件乐器都放在手臂上拉。其中每一件乐器又可分为四种基本音调不同的规格。这些乐器可以演奏各种音调,能够单独组成乐队。罗马尼亚的一个乐团已用这些乐器成功地演奏了莫扎特和威瓦尔第的作品以及罗古典作曲家的作品。    这些新式乐器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兴趣。    迄今为止,罗马尼亚本国以及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已购买了制造这种乐器的专利。    而英国和美国则不仅购买了制造这些乐器中每一件乐器的专利,而且还购买了制造整个乐队所需的这种乐器的专利。

3. 节奏鲜明的扎伊尔音乐

【美联社金沙萨九月十一日电】尽管普通扎伊尔人买不起唱片,但扎伊尔那种节奏喧闹、鲜明的音乐已成为这个国家影响最深远的输出。    从六十年代起,前比属刚果的流行音乐一直是非洲大陆南至赞比亚、东至肯尼亚、西至塞内加尔这一大片地区唱片音乐节目广播员们的支柱。    扎伊尔两位最主要的音乐家塔布里和佛朗哥在欧洲和美国的崇拜者越来越多。去年,塔布里到法国和比利时巡回演出,举行音乐会,佛朗哥到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演出,吸引了许多观众。    对西方人来说,他们的音乐听起来象是拉丁美洲的伦巴舞曲,节奏鲜明而紧凑。    但问题是,谁影响了谁?    塔布里在同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拉丁美洲国家的音乐受了被贩运到那里的非洲黑奴的影响。”    扎伊尔音乐成功的关键是鲜明的节奏感。    这种林加拉语民歌的内容充满着人生不幸遭遇,乡土味很浓。    这种音乐甚至在象肯尼亚这样的国家也很流行,虽然那里很少有人懂得林加拉语。    一位肯尼亚人最近给内罗毕一家报纸主编写信,抱怨官方的肯尼亚之声电台听起来就象是一家扎伊尔电台,并说,“听这种听不懂歌词的音乐简直头痛极了。”    这封信招来了一些反驳。一篇文章的作者说,播放扎伊尔音乐的唱片音乐节目广播员是“爱国的非洲人,因为他们使电台有了真正的非洲特性。否则,人们还以为他们收听到的是美国或英国的电台呢”。    。    在金沙萨喧闹的夜总会里,这支有特色的乐队要在午夜以后才开始演奏。塔布里说:“这是要表明这支乐队是多么重要。”    乐曲一响,大家就去 下舞池,踩着拍子旋转起来。    能听懂歌词的人知道,这些歌曲有的是歌唱赢得的和失去的爱情,有的是歌颂同贪官污吏斗争的事迹,有的反映的是在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二百美元的国家维持生活是何等艰难。    塔布里也唱同样主题的歌曲,常常在音乐会上即席编词。他最近在一个城市贸易博览会上演唱了他的很受欢迎的《娜拉的爱情》。    这首歌的内容是一位姑娘同一位大学生恋爱后被抛弃的故事。那个流氓许诺毕业后就结婚,但却为了钱娶了另一个女人。    尽管塔布里在这里很受欢迎,他估计他的唱片集在扎伊尔只有百分之五的销路,因为一张唱片要花六百扎伊尔(十六美元),对大多数扎伊尔人来说差不多等于一个月的工资。    许多扎伊尔音乐家现在都是以象牙海岸的阿比让或是欧洲为活动中心。    虽然佛朗哥和塔布里的名字在扎伊尔和非洲很大一部分地区家喻户晓,但是他们并没有西方流行歌曲歌星所拥有的那种财富的标志:华丽的装饰和排场。    在穷困的国家举行音乐会是得不到多少钱的。佛朗哥和塔布里最近在肯尼亚和乌干达巡回演出,引起了公众很大的兴趣,但经济上是失败的,因为许多歌迷买不起门票。

4. 从天生聋子到音乐才子

据英新处报道,英国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有个人人称奇的才子,他,天生一个聋子,却弹得一手好风琴,能唱一首又一首颇为动人的歌曲,前不久还被选为沃德姆学院音乐学社的社长。这位天赋独特的「聋才」名叫保罗。惠特克,年方十九,是该院音乐系二年级学生。    说起保罗的身世,则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他出生于英格兰北部的哈德斯菲尔德的一个音乐家庭,但由于不足月便降生,幼体缺氧,且害黄疸病,双耳不幸全聋。他有两个姐姐,大姐二十四岁,自三岁上就成了聋子,然而却能把吉他弹得婉转动听,现在伦敦一所大学攻读理科。二姐二十一岁,自幼也酷爱音乐,现在苏格兰东北部的阿伯丁大学专攻音乐。    保罗的父母对一出世便失去听觉的儿子十分疼爱,处处加以细心照料,同时又不断给以种种鼓励,使他从小与姐姐们一起接受音乐的熏陶。保罗五岁始学钢琴,八岁时参加当地教堂的唱诗班,十二岁上改弹风琴。据保罗说,他是根据别人的嘴唇动作来学习声乐的。小学毕业后,保罗到离家不远的布拉德福德中学的聋哑班念书。中学毕业后,他曾去报考英国最老学府之一杜拉姆大学,因为那里有培养聋子学生的专门教师和教学设施,但并未成功。继而,他进了当地一所工科学院。一年后,在父母和学院导师的劝说下,他又去叩过一连串其他大学之门,均遭拒绝。不久,保罗母亲找来一份牛津大学简介,其中的沃德姆学院使保罗大为神往,他壮胆前去面试,结果竟被录取。    保罗六岁时,伦敦的一位耳科专家鉴于他耳聋严重,曾断言他日后毫无成才希望。谁知保罗在音乐之家的精心培育下,认定音乐道路,锲而不舍,执著奋斗,终于跨进英国一流学府深造。而且仅仅过了一年时间,便蜚声整个校园,成为莘莘学子的中心人物。    目前,保罗正在沃德姆学院全力攻读音乐。作为音乐学社社长,他已组建了一个学院歌唱队,吸收本院和其他学院的学生参加。保罗说,这个歌唱队将来可能发展成为整个牛津大学的歌唱队。但是他的雄图远非如此。他希望在离开牛津大学后,为聋子开办一所音乐学校。    自从最近英国电视台介绍了他的事迹后,保罗收到了一大叠来自许多国家的感谢信,一位罗马尼亚小姑娘来信感谢他给了她新的希望。如果保罗将来创办聋子音乐学校获得成功的话,无疑将会给许许多多「双耳失灵」的人带来更大的鼓舞。(陆文岳)惠特克在弹钢琴

5. 巴黎设俄国歌唱家夏里亚宾纪念牌

【苏联《消息报》九月二十二日报道】为纪念俄国男低音歌唱家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夏里亚宾而设立的纪念牌,在法国首都隆重举行揭幕仪式。    纪念牌设在巴黎埃洛大街二十二号宅院的墙壁上,夏里亚宾在那里住过,并死在那里。    巴黎第十六区副区长、国民议会议员梅斯曼以及法国公众代表,在揭幕式上介绍了夏里亚宾在巴黎的演出盛况,叙述了他同高尔基、拉赫曼尼洛夫、佳吉列夫、法国著名文化活动家的会见情况。特别强调指出了夏里亚宾对法国音乐产生的影响。

6. 苏出版肖斯塔科维奇作品集

【塔斯社莫斯科九月十七日电】德米特里    ·肖斯塔科维奇(一九○六——一九七五)作品集,成了苏联音乐学家和联邦德国音乐学家进行创造性合作的结果。苏联作曲家协会领导人吉洪·赫连尼科夫为肖斯塔科维奇作品集写了首篇文章,作品集包括实际上遍及这位作曲家作品各个方面的许多研究性著作。文章作者们分析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作品和室内乐作品、声乐作品、电影音乐和戏剧音乐等。    这本出版物是苏联国内外对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一贯感兴趣的范例之一,是专门为一九八五年三月之前将于杜伊斯堡举行的音乐节编纂的。    在苏联,无论是在音乐厅,还是从广播和电视里都能听到肖斯塔科维奇的乐曲。所有交响乐队、室内乐团的节目中以及主要独唱演员的音乐节目中都有肖斯塔科维奇的曲子。这位作曲家的作品列入我国各音乐学校和音乐学院的教学大纲。    苏联音乐出版社出版这位作曲家的作品选集。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爱好者们已经得到了二十六卷选集。一年之后打算出完最初计划的全部四十二卷。后面这些卷的质量将会更好,这是因为,决定把以前未发表过的包括芭蕾舞曲在内的肖斯塔科维奇作品总谱收进去。

第 4 版

1. 尼克松成了百万富翁

最近美国报刊不断出现理查德·尼克松的名字,电视对他作了特写报道。这位前总统本人也愿意抛头露面,向记者发表谈话,以‘‘老资格国务活动家”的面目出现,并已成为百万富翁。    大家都还记得他在白宫的不幸结局,他实际上是从那里被赶出来的。    一九七四年八月九日中午尼克松卸去第三十七任美国总统的职务,暂时退出了政坛。他卖掉了在纽约的别墅,在新泽西买了地产,过着宁静的阔佬生活。作为前总统,他每年领取十九万美元的养老金。国家还每年给他三十万美元用来维持他的私人秘书班子。在新泽西买地产也是有利的买卖。他还有其他完全属于个人的收入:对记者发表谈话和公开演说的酬金。仅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发表长篇讲话,前总统就得了五十万美元。    每天太阳一升起他就起床,从卧室来到厨房,自己准备早餐。然后一名警卫驾车送他到纽约华尔街他的事务所。在那里他口述信件,写回忆录《再也不要打越南战争》。他打电话给仍然忠实于他的许多朋友——金融家雷博佐,一些参议员,特别是前参议员、自由派麦戈文。他们建议他去达拉斯共和党人议会总部并发表讲话,他拒绝了。他同自己的一些朋友在高级饭店或是“21”俱乐部共进早餐,在餐桌上他可以看到基辛格和黑格,这两位前国务卿现在都与里根合不来。    在他被迫辞职的十年来,尼克松的唯一生活目的是争取精神上恢复名誉,并使美国人承认他作为前总统是“老资格的国务活动家”。现在他的名字已不再引起仇视。尼克松因水门丑闻而发财,成了真正的百万富翁、幸福的父亲和幸福的丈夫。他的两个女儿朱莉·艾森豪威尔和特利莎    ·科克斯都体面地出了嫁,并使尼克松有了外孙,她们常到新泽西来看望父母。尼克松夫人的健康状况很好,她受过两次打击,需要休息。    最近几年尼克松的“恢复名誉”收到了效果。他开始发表演说,同记者谈话,出国访问,集资建立尼克松图书档案馆。已经收集了七百万美元,但是还需要一千五百万美元才能实现他的宿愿。他的功绩是无可置疑的:在他任副总统时,苏美关系开始“解冻”。这是由于赫鲁晓夫同尼克松在莫斯科的美国展览会上,在一个标准中等家庭的厨房里进行了“厨房辩论”;尼克松为美国“开放了”红色中国,同毛建立了或多或少可以接受的关系。(王鹤年年译自《新俄罗斯言论报》

2. 身世各异的三位女王丈夫

欧洲有三位同女王结成终身伴侣的亲王。他们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浦亲王、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丈夫亨利亲王、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的丈夫克劳斯亲王。他们是如何成为这三位权势煊赫的女人的丈夫的?童年悲惨的菲利浦亲王    菲利浦亲王的父亲是希腊的一位亲王,母亲是英国公主。一九二二年希腊爆发革命,他全家被迫客居巴黎。其父去世后,母亲到一座东正教修道院修行。他被舅父英国海军上将蒙巴顿收养,来到英国。蒙巴顿非常关心对他的教育,注意培养他的绅士风度,送他到当时欧洲最有名的达特默思海军学院深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是一艘驱逐舰的中尉,后成为他舅父的副官,一九四五年在东京参加了日本向盟军递交投降书的仪式。    战后他回到伦敦,不久就同伊丽莎白公主相爱。这时菲利浦加入了英国籍,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同伊丽莎白结婚,并被封为爱丁堡公爵,获亲王尊号。他同女王的夫妻生活堪称典范,生有三子一女。    菲利浦是一位有头脑和思想开明的人,他曾致力于减少繁文缛节,甚至为此而得罪王室中一些非常有影响的人物。由于他的努力,女王才增加了同人民的接触。既会学习也会寻欢作乐的亨利亲王    亨利亲王出生于法国一个富有家庭,祖父在越南拥有两万多公顷稻田和一些企业。在法国人撤离印支时,他们一家才回国。他是一位既会学习,也会寻欢作乐的大学生,会说汉语和越南话,曾获得硕士学位。他同玛格丽特在法国时就认识,在伦敦开始恋爱。当时亨利是法国驻伦敦使馆的外交官。他本来可以在外交界大展宏图,但爱情使他放弃外交生涯,成为丹麦女王的丈夫。他们于一九六七年六月十日结婚,亨利获丹麦亲王头衔。    婚后,丹麦人由于他过去的风流韵事而担心他故态复萌,但亨利一直非常注意身份,没有什么失检之处,因而受人尊敬。目前他们有两个男孩,家庭生活美满。他同女王总是设法避开一些礼仪活动,尽可能享受着他们能共享的时间。他们都爱好古典音乐,并注意教育孩子。从讨人嫌到受人敬的克劳斯亲王    当朱利安娜女王宣布她的女儿贝娅特丽克丝公主将要同德国人克劳斯结婚时,许多荷兰人都感到遗憾,尤其是犹太人对此极为不满。因为克劳斯曾参加希特勒青年团,并在驻意大利的第九十坦克师服役,曾被英军俘虏,进过集中营。战后他回到德国,在汉堡学法律和政治经济学,大学毕业后在西德外交部任职。    贝娅特丽克丝是在一次婚礼上认识沉默寡言、颇有绅士风度的克劳斯的。他们一见钟情,很快就谈到结婚问题。但是朱利安娜夫妇不同意这件婚事,禁止女儿同克劳斯交往。贝娅特丽克丝以绝食进行反抗,宣称非他不嫁,女王夫妇只好让步。一九六六年三月十日二人举行婚礼后,克劳斯获荷兰亲王头衔。    婚后的最初一些日子里,克劳斯亲王过得很不轻松,不得不忍受一些闲言碎语,并在正式场合受到怠慢。直到一九六七年他们第一个男孩降生时,他才摆脱了不幸处境。当时荷兰人纷纷上街庆祝荷兰王室在经历九十六年的女性世袭后第一次有了一位男性成员。几年后,他们又生了两个男孩。目前克劳斯在荷兰人心目中是一个正直、勤劳和彬彬有礼的人,也是一位好丈夫。    贝娅特丽克丝女王于一九八○年继位后不久,克劳斯亲王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不得不进入瑞士一家精神病院就医。官方说他生病是由于“用脑过度”,但有人认为,他的精神失常是由于生活过于紧张。    直至一九八三年九月,他才重新在公众中露面。(李在芹编译自哥伦比亚《克洛莫斯》杂志)

3. 日本的大臣夫人

日本的大臣夫人不能仅限于在家当贤妻良母,而且要成为丈夫在官场生涯中的得力助手。每年出席二百次婚礼    第一次入阁的建设大臣水野及其夫人,过着分居生活。水野住在东京的议员宿舍,四十九岁的阳子夫人则守在老家千叶县。夫人一年仅参加红白喜事就忙得不亦乐乎,其中出席婚礼约二百次,葬礼压缩到最低程度也不下五十次。此外,还要参加名目繁多其他仪式。    丈夫当上大臣,夫人们也心满意足,认为以前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有的夫人说,我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大选区,谁家生孩子、办喜事、老人去世等等,这些对下次选举能起什么作用,我都要考虑。    夫人们不能因为丈夫当上大臣而在化妆和服饰上太讲究,但也不能太朴素。为了能同当地打成一片,连方言及习惯都要注意。有时别人拿出东西招待,即使不喜欢,也要闭上眼睛强咽下。“忍”字为上,助夫君成功    作为大臣夫人,须谨记忍耐。中曾根夫人说,家庭琐事和选区里的麻烦,不能让丈夫知道。文部大臣森喜朗的夫人说,“全家在一起吃饭,一年就有数的几次”。    农林大臣山村的夫人为鼓励因落选而苦于筹不到资金的丈夫,还帮助丈夫筹措资金。在今春日美农产品谈判的关键时刻,丈夫烦恼地说,“也许要因追究责任而辞职”。但夫人却为他打气,“即使辞职也不能让人追究责任”。    自治大臣田川诚一的夫人说,“傻也是一德”。她说:“我就是由于某些地方傻,所以,周围的人为我做了不少事情。”    中曾根夫人在结婚三十五年后才第一次知道丈夫不喜欢吃蛋黄酱。中曾根说,愉快的合家团圆才是政治家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说,过着同这种说法相差甚远的生活的正是政治家本人。从夫人聚会看“政界缩影”    中曾根夫人于今年二月,在都内一家饭店为第二届中曾根内阁的大臣夫人举行午餐会。大臣夫人聚会始于池田内阁,现在已成惯例。这次,包括官房副长官的夫人在内,共二十二人出席。    就连座位顺序也要考虑周到,为避免因“上座、下座”而互相埋怨,实行抽签。由于正值自民党大选惨败不久,中曾根夫人向各位夫人致歉:“我的丈夫也感到有责任,我代他向各位致歉。今后仍请多多关照。”    刚由新自由俱乐部入阁的自治大臣田川诚一的夫人正在养病。她担心由于自民党同新自由俱乐部刚刚“联合”,如不参加,可能又会有“不少猜测”。她就拄上拐杖,在护士陪伴下,出席了聚会。她幽默地说,“我的丈夫是一个顽固的人,自民党如感到有什么不合适,随时都可以把他赶走!”    尽管只是一个不谈政治的聚会,但仍然是政界缩影。矛盾的心理    “如果重新投胎,决不当政治家的妻子”;“不想让他只当一届大臣就罢休”——这就是两种矛盾的想法。    藤波夫人在去年年底的大选后就病倒了,在医院住了六个月。总是笑嘻嘻的文部大臣夫人也于五月中旬垮了下来。原因是选举太累以及对选举过于牵挂。    对这种生活,夫人们想法各异。有的夫人说:“既然已到这个地步,拚死命也不能让他落选。”有的夫人还说:“说男人有升官欲望,立志掌权,女人也一样。”有的夫人甚至声泪俱下地说:“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想过上正常人的婚姻生活呢?”    (张爱平编译自日本《朝日新闻》晚刊)

4. 约旦王后聊家常

约旦努尔王后在“国王和我”的谈话中谈到她是如何照料现年四十九岁的侯赛因国王的。努尔是四个孩子的妈妈,据她说,她已经学会把王宫的个人生活、照料国王以及参加社会活动这三者安排得井井有条,她已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微妙平衡。    王后身材苗条,个子比她丈夫还高。她向记者赞扬了国王的为人。她说:“他把我当成同志,又把我看作贤妻良母。我们常在一起坦率地讨论所有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但我从不在政治问题上提建议。我从他的政治经验和生活阅历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我尽量不扰乱他的思想。”    她还谈了如何履行社会人道方面的职责。“我尽量在发展新的建设项目方面给予协助,帮助政府把约旦社会引向更美好的未来。”    有人问:国王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关怀子女?王后说:“国王总是尽可能地抽空关怀子女。抚养孩子是我俩共同的责任,我们希望由他们来实现我们的愿望和理想。我们尽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热爱,使他们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的人。”    努尔王后以积极倡导约旦妇女生活变革而闻名。她说:“这方面已有明显变化。”    “一九七五年,参加工作的妇女不超过百分之五,而今天,妇女已占劳动力的百分之二十。大学里也发生了变化,女生已占半数。今后的目标是在工作上也要实现平等。妇女已在许多方面,如政府部门显示才干,有一名妇女当过社会事务大臣,在本届内阁中,青年妇女沙拉夫当了新闻大臣。还有一名妇女当过全国咨询委员会委员。我相信,将来也会有女议员。妇女已取得选举权,这将对现在仍由男人控制的整个政治领域产生长远影响。”    努尔王后说,她有时忙得“连轴转”。“我尽量处理好家务和工作的关系,因此我时常失眠。我要自立,因为我充满热情,因为我的生活不寻常,每天都有新内容。”    (王昌滨译自以色列《晚报》)

5. 死亡率

一位发达国家外交官问一位黑非洲国家的大使:    「贵国的死亡率想必不低吧?」    「跟你们那儿一样,每人死一次。」

6. 书呆子找工作

格林先生进了一家大公司的经理室,扶了扶眼镜问:    「能否在贵公司谋份差事?.」    「喔,你想找工作?行啊,过十年再来吧!」    「十年后的上午还是下午?」    (译自苏联《鳄鱼》杂志)

7. 穷亲戚和阔亲戚

「何塞,你有没有穷亲戚?」「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阔亲戚呢?」「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