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10-06

第 1 版

1. 中国的信心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三日社论】题:中国的信心    本周早些时候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大规模庆祝活动,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现政治领导层和整个中国具有的自信心和乐观态度。    让我们暂时忘掉这种以彩车和彩旗,色彩鲜艳的龙,边奏边走的乐队和展示新式武器的形式进行的庆祝活动吧。这一切看起来给人深刻的印象,与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相适应。但是,在庆祝一九四九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五周年的活动中,最令人感兴趣的也许是参加庆祝活动的人数以及他们的欢乐情绪——参加庆祝活动的人大约有五十万。    换句话说,参加庆祝活动的人数大约相当于波士顿、布里斯班或里昂这样一些大城市的人口。    中国领导阶层对于让如此众多的人参加庆祝活动感到非常放心——丝毫不担心中国在六十年代中期到末期的文化革命造成分裂时出现的狂暴的街头示威和疯狂的聚众闹事——其本身就充分说明了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在有着稳定的政府。    中国务实的领导阶层这些天非常有理由感到高兴。现代化计划正在顺利进行。世界各国的公司都渴望在中国大陆获得一席立足之地,作为同中国合资经营计划的一部分,在机场和港口码头的出入口,许许多多中国人由这里去外国学习和做生意,而大批外国旅游者也经过这里来到中国。    中国仅同美国的双边贸易估计将从去年的四十四亿美元增加到今年的五十八亿美元。    在政治方面,邓小平领导下的政府由于同伦敦就中国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主权的问题达成的新协议而受到中国公众的热情拥戴。毫无疑问,邓先生在他的国庆讲话中再次要求同台湾实现统一。    当然,所有这些并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没有任何重大问题了。他们的确面临着从继续同他们强大的邻国苏联对抗到需要更快地使他们的政府机构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尽管这样,至少在目前,中国正处于政治上很稳定的一个时期,使整个东亚地区可以有较大的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同东亚地区本世纪漫长的年代中发生的冲突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照。

2. 中国的进步引起世界注意

【澳大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先锋报》九月二十九日文章】题:祝贺人民中国    值此十月一日人民中国庆祝它的三十五年之际,《先锋报》向人民中国表示欢迎并致以祝贺。    过去三十五年来人民中国的进步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它犯过错误,并坦率地承认这些错误。它还公开地从思想上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它这样做已使全世界无产者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教益。    人民中国继承了一    个遭受过帝国主义蹂躏的落后的国家。人们以很大的信心和热情完成了民主革命和向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过渡这个艰巨的任务。    新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宏伟大厦已经逐步形成。    中国的进步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它正在急速前进,而如果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的飞速进步是完全不可能的。

3. 中国国庆典礼-讴歌生活水平提高

【日本《东京新闻》十月二日晚刊述评】题:中国国庆典礼——讴歌生活水平的提高(记者青木)    迎来三十五岁的中国一日在北京和其他城市举行了军事检阅和由工人、农民、市民参加的庆祝游行,并举办了焰火晚会,掀起祝贺的热潮。记者站在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上,观看了这一盛况,感到时隔十五年之后重又举行的阅兵式和游行,色彩斑斓艳丽,着意装饰打扮,每个人都在讴歌、赞颂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庆祝活动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党中央的目的——向国内外显示中国国内的稳定和团结。    这天,许多中国老百姓都注视着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讲话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    建国三十五年的中国正在稳步而顺利地提高着生活水平。时至今日,这一点已经不容置疑。邓小平在这天的讲话中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心,就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党中央现在正努力通过整党来创造条件,以便现代化路线更容易贯彻。    在这天的游行活动和头一天举行的欢迎三千名日本青年的联欢大会上可以看到,中国的年轻人完全变了,他们非常时髦,可以说,开放政策如今正在使中国的面貌迅速改变。

4. 米尔斯基就中国国庆节撰文说:中国在世界上扬眉吐气

【英国《爱尔兰时报》十月二日报道】题:中国正在恢复它的自豪感(作者:米尔斯基)    (原编者按:值此中国革命三十五周年之际,米尔斯基探讨了在中国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发展。)    今天是共产党在中国取得胜利三十五周年的日子。对于曾经为夺取全国政权而斗争了二十多年,并于一九四九年进入北京的那些人来说,现今中国的面貌已经变得认不出来了。    一九四九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其中包括邓小平在内,都希望有朝一日人民能够吃得好、身体健康、有文化,并且具备现代世界的某些特征。在经历了国际上蒙受耻辱、国内分崩离析之后,中国第一次能够作为世界上的伟大国家之一扬眉吐气了。    现在中国虽说仍然是一个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    ——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事实已经证明,中国领导人所抱的希望是有充分根据的。    中国人民现在吃得饱了,政府在向人数居世界第一位的人民提供极为重要的医疗方面做得比其他许多贫穷的国家要好,现在还正在逐步消灭文盲,同时许多人正在加速学习科学技术。中国的农业产量现在达到了五十年代初以来从未达到过的水平,而且产量不久将进一步增加。代替人民公社的是八亿农民的创业大军,政府鼓励他们充分利用他们的土地来“致富”。    知识分子一直是历次政治运动的目标,受到不公正对待,现在他们因为受过良好教育,在“红”这方面基本符合要求而成为大家的榜样。    在对外关系方面,中英关于中国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的协议,是中国的一个无可否认的胜利。它最明显地显示了中国的新地位,以致它能在谈判桌上战胜曾经用武力夺占香港的一个帝国主义大国。中国人被告知说,铁女人就范了。    中国一方面同美国发展关系,一方面同它的敌手苏联继续进行缓慢的谈判。多年来北京对美国抱有敌意,因为美国一直企图摧垮这个共产党政权,而且至今仍坚持同台湾保持关系。但如今北京已同华盛顿建立了“友好关系”。    中国决心同它的国际敌手保持和平,在国内保持安定,文化革命中的那种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5. 德新社说:科尔访华主要为加强两国经济关系

【德新社波恩十月四日电】西德总理科尔将于十月六日前往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这一访问主要是为了加强两国的经济关系。    西德最主要的工商界人士将与总理同行,反映出的访问日程中有签订几项经济协定的安排。这些协定中包括大众汽车公司同人民共和国的长期合作协定。    西德另一家较大的公司——电站设备联合公司希望获得建立一个反应堆的权利。    据工商界人士说,这次访问是在北京对购买机器和设备感兴趣,因而西德公司在中国的机会增加的时候进行的。    中国和西德去年的双边贸易总额为四十七亿马克,比一九八二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五。一九八四年上半年的贸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点五。    从商业角度说,西德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科尔希望在北京期间将得到关于中国目前的政治趋势及其在亚洲和在东西方总的形势中所起的作用的第一手情况。据此间官员说,他的中国主人表示,欧洲事务将是讨论中的一个主要议题。    自中国和西德于一九七二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科尔是到中国访问的第二位西德政府首脑。

6. 下周国际要闻预报(10月8日----10月14日)

8日欧洲议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一    周会议    联邦德国国防部长韦尔纳同意大利    国防部长斯帕多利尼在意会谈8日—15日尼泊尔外交大臣卡特里访问中国9日欧洲共同体和非洲、加勒比及太    平洋国家的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    议,讨论关于新的洛美协定问题9日—11日阿拉伯联盟特别首脑会议在摩洛哥    举行10日北约的意、英、希、土和美国部队    在地中海和爱奥尼亚海开始举行为    期一个月的军事演习13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访问巴基斯坦13日—24日第十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在上海    举行(辛济之)

7. 夏鼎基返回香港时说:北京国庆游行印象深刻

【香港《文汇报》十月四日消息】香港布政司夏鼎基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庆祝活动后,三日中午由北京返抵香港时在机场向记者发表的谈话说,正如大家所知,我们获得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的邀请,在北京逗留了四天。有关方面为我们安排了很充实的程序,而我们由始至终都受到热情和丰厚的招待。星期一早上的游行给予我们很深刻的印象,而晚上的焰火表演则非常壮观。在星期日晚上我们出席设于人民大会堂的国宴。我们很留心聆听赵总理在国宴上的谈话,以及星期一早上邓主任在游行时发表的演说。我相信各位也会像我们一样,注意到他们两位都认为中英会谈的结果为世界各国树立了重要的榜样。就是证明国家之间的问题如何可以得到和平的解决。

第 2 版

1. 庆祝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

【香港《中报》十月二日纽约讯】九月三十日下午,在纽约唐人街容闳小学门前,从三层楼房顶上直垂路面燃点一排排红色鞭炮,三只威武的雄狮在锣鼓声中翻腾起舞。在这一片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纽约各界华侨九百余人开始了长达五小时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活动。    庆祝大会在容闳小学的大礼堂举行。东安公所前主席张荣达代表大会主席团致词。他说,三十五年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使得海外华侨能够扬眉吐气地生活。他希望美籍华人、华侨团结起来,“为促进中国实现四化和统一大业作出努力”。    又讯:旧金山各界华侨、华人约一万人,九月二十九日在当地最大的会场    ——马斯孔尼中心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    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王灵智教授主持了庆祝大会井发表了讲话,旧金山唐人街元老、八十五岁的黄湛礼以及当地一些华侨和华人团体的负责人也在会上讲了话。他们赞扬祖国三十五年来所取得的各种巨大成就,赞扬中美两国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的日益发展,并且高度评价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万人盛会数千人欢宴    【香港《文汇报》十月四日旧金山航讯】题:万人盛会前所未有——记旧金山华人庆祝三十五周年国庆    旧金山的华人,这几天连续沉浸在欢乐之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的各项活动,自九月二十六日起即全面铺开。在旧金山华埠主要街道都板街上,一周前已挂起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的中英文巨大横幅。二十六日,北美及香港地区十二家报纸,同时刊登了旧金山湾区各界华人庆祝“十一”委员会的全版广告,还发表了一百五十三人的主席团名单,其中有学界泰斗、社区领袖、商界巨子、科技精英及文化名流。另外,还有旧金山著名五大堂口的侨界领袖,有过去“反共救国团”的中坚,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此类庆祝会。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十时,华埠“新华书店”的鞭炮燃放,正式拉开了庆祝活动的序幕。湾区各界华人朋友,从各地向旧金山市中心的马斯孔尼中心集中。原准备容纳七千人的会场,由于广大侨胞的一致要求,在最后时刻,增至一万人,但仍有许多侨胞向隅。一万人的盛会,开创了除中国以外地区华人庆祝“十一”国庆的先河,是前所未有的。    下午二时,庆祝大会开始。全体起立,奏中美两国国歌,此时很多观众热泪满面。    晚上六时起,在中国城的八家餐馆同时举行了三千五百人参加的晚宴。很多华侨兴奋地说,往年不过是三、四百人的小规模,今年如此盛大的庆祝,实在出乎意料之外,原订六家餐馆两千五百人,现增加到八家餐馆三千五百人,仍满足不了广大侨胞的要求。    十月一日上午十时,在市政府市长办公室,举行了隆重的升旗典礼。旧金山市长范斯坦及中国总领事唐树备,亲自将中国国旗升在市府大厦上。    王灵智教授说,自一八五○年起,旧金山就是北美地区华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天我们能有万人庆会,能在市政府大厦升起中国国旗,是祖国繁荣强大的结果。

2. 华人学者颜清泊博士谈:澳大利亚华人现状

【香港《华人》杂志八四年第四期文章】题:颜清湟博士谈澳洲华人    澳大利亚籍华人学者颜清湟博士,年约四十多,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很健谈,坦率。他生于福建,长在马来西亚彭亨州,早年就读于吉隆坡尊孔中学,后考入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澳进修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历史系。颜博士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史造诣较深,近年来从事华侨史和华侨问题的研究,出版了《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森美兰史》、《雪兰莪史》等专著,发表了大量关于华侨问题的论文。澳洲华人的职业颜先生说,七十年代以前,澳大利亚华人只不过五万左右。据有关资料记载,最早到澳的华人,是一八四七年第一批运到澳大利亚的契约华工。以后陆续有零星的华人迁来,他们当中有些当淘金工人,有些开餐馆或种植果菜。一九七三年以后,澳大利亚政府对亚洲人放宽了移民限制,华人有较快速度的增加,来自新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华人比较多,特别是一九七六年以后,接受了七万多印支华人难民,使澳大利亚华人达到十六万人左右。    澳大利亚华人现在的职业,比起老一辈华人要广泛多了,特别是年青一代,受了现代教育,许多人不再满足于开餐馆、做小生意,而是投身于教育界、医疗卫生界、工程技术界等。近十年从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来澳定居的华人,亦有很多是专业知识分子。不过,餐馆工作仍是华人当中占比例较大的一项职业。华人的社团组织颜博士除致力    于教学研究外,亦热心于华人社团工作。他是南澳洲中华会馆主席。澳华人社会与其他国家华人社会相同的一点,便是有许多华人社团;不同的是,这些社团的组成多不以籍贯、职业为界线,许多是跨行业、跨籍贯的。较出名的有悉尼的澳华公会和侨青社,墨尔本的侨友社,亚德雷的中华会馆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团体政治观点不尽相同,但大都是以争取和维护华人合法权益、开展华人社会的福利工作、传播华人文化为主旨的。政府处理一些华人问题,如移民、教育问题等,华人社团领导人便往往成为华人的代言人,向政府反映华人的意见和要求,争取政府采取有利于华人的措施。华人社团举行活动,经常邀请政府有关人士和当地两大政党负责人参加。许多社团领导人也亲身参加到政府的一些咨询机构中去。华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先生说,现在澳大利亚华人为了在当地更好地立足和扎根,以取得事业的成功,大部分都已加入澳籍,保留中国籍的老华侨已是少数。第二、三代的华裔有许多已经不懂华文,家乡故土观念淡薄。但现在,许多华裔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关心自己的「根」,研究怎样保留华人传统文化。七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政府亦采取了比较开明的「多元文化政策」,鼓励各少数民族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成立专门机构和拨款实施这个政策。这就给华人社会保留和发展中华文化传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颜先生指出,中华民族有源远流长的宝贵文化传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华裔年青一代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加深作为华人的自豪感。    当前,澳大利亚的华人社团组织,大都注意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大都办了中国的舞蹈、音乐、国画、武术等学习班,吸收了大批华裔青年参加学习。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中秋、春节等,各华人社团都举行传统的庆祝,举办中国民族节目的演出如舞狮活动等,有时还放映中国电影。    颜先生还说,许多华人都希望中国向海外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如发行一些武术、舞蹈、舞狮等的录像带,以供海外华人学习。

3. 风景迷人的秀姑峦溪

【台湾《青年战士报》文章】题:秀姑峦溪激流挑战(作者:萧安)    本省风光明媚的溪流不只一条,有怪石激流的更不在少数,但是文明的污染,使得大多数溪流逐渐衰老,甚至死亡。台北市的内、外双溪,台北县的南、北势溪,或许都曾是玩激流舟的好去处,但是现在岸边垃圾四处,水中废物漂流,虽然激流舟兴起了,而谁也不愿与垃圾、废物“同流合污”。    幸好,我们还有一条秀姑峦溪可以“享受”。“秀姑漱玉”虽然早已列为台湾八景之一,但是秀姑峦溪的崛起,却似乎是不久之前的事。    的确,秀姑峦溪有她迷人的地方,青山峡谷,奇崖怪石,风景堪称一流;加上可享泛舟之乐,可冒激流之险,城市人的“自然渴望”,在这里全找得到。    秀姑峦溪的“激流舟”,通常是以花莲瑞穗大桥作为出发点,由此而下二十三公里,流至长虹桥东流入太平洋。这二十三公里的流程,是秀姑峦溪的精华,除了二十三处大小不等、状况不一的激流外,还有大峡谷、帝王石谷等慑人心魄的瑰丽景色。    当人们乘上激流舟,从瑞穗大桥顺流而下,第一处激流转眼即到眼前,橡皮艇开始旋转跳跃,浪花盖顶而下,人们一愣之后,发觉全身溅湿了,“参与”大自然的喜悦,也同时浮现在心头。    几个激流之后,溪畔突然宽阔了起来,放牧的水牛在水中泡着,白鹭鸶悠闲的站在牛背上,与惊涛骇浪中的心情比较,竟是如此的安详、可爱。    一道激流,一处平静,如此周而复始,中途站奇美村在望了。上得岸来,简单的便当也变得美味无比,回忆经历过的激流,再遥想未来的路程,心绪似乎也象激流般的翻腾不已。    奇美村以下的十六处险滩,昆仑滩、荡妇滩、万物相、万象石等,一个比一个刺激,一个比一个震撼心灵。尤其景观由此而下,转变为两壁高耸的峡谷,奇岩怪石,美不胜收;清澈的溪水映着雪白的大理石,“秀姑漱玉”果然名不虚传。    四个小时后,在长虹桥上岸,每个人带着一身水,一脸笑,一肚子急欲与亲朋好友倾吐的经历,结束了这难忘的旅程。    秀姑峦溪的一段已划为“候鸟保护区”,供鸳鸯悠游,飞鸟歇足,这多吸引人呀!

4. 全台规模最大的妈祖庙

位于台南市安南区土城的“正统鹿耳门圣母庙”,占地十五公顷,堪称全省规模最大的妈祖庙。相传清朝顺治年(公元一六六一年),延平郡王郑成功东征台湾,鹿耳门港水浅,舟师难近台江。当时郑王备香案于船首祷告皇天,得鹿耳门圣母显灵相助,潮水骤涨丈余,战舰因此顺利进入鹿耳门港,大败荷兰军队。    郑王于翌年大兴土木,建圣母庙于鹿耳门港南畔北线尾岛,每年春秋两祭。清道光十一年,圣母庙被大水冲毁,只得把圣母等百余尊神像,寄祀在台南海安宫;到民国七年,土城人将诸神迎回,寄奉在海安宫。    目前耗资做第三度重建的圣母庙,紧邻郑成功登陆鹿耳门纪念圣地约六百米,远望金碧辉煌,非常壮观。(摘自台湾《中国时报》)

5. 多姿多彩的蝴蝶谷

台湾省历来享有“蝴蝶王国”的美誉。台湾地区蝴蝶类约有四百余种,其中凤蝶是最高贵的一群,而小灰蝶的种类则最多,几乎占台产蝴蝶的四分之一。更有趣的是,在蝴蝶的家乡——蝴蝶谷,聚集了数十万乃至百万只以上的蝴蝶,蔚为大自然的奇观。    在台湾,有三种组成、意义和形态完全不同的蝴蝶谷。它们是:    一、生态系蝴蝶谷。高雄美浓镇双溪上游和六龟乡红水溪上游,有大面积的铁刀木森林,这是现存的淡黄色蝶类的繁殖地。由于这里的自然环境能供应大量的黄蝶族群繁衍所需要的食物,使黄蝶代代稳定在此产卵、生长和化蛹,进行生活史的循环,因此称为生态系蝴蝶谷。    二、紫蝶幽谷。在屏东万峦山南边一座山谷中,聚集着几十万只蝴蝶,它们都是为避冬而来。经常可见的蝴蝶有紫斑蝶、圆翅紫蝶、小紫斑蝶、端紫斑蝶、琉球青紫斑蝶、小纹青斑蝶、淡色青斑蝶、姬青斑蝶。这些蝴蝶互不排斥异种,完全和平混栖于蝴蝶谷中。    三、蝶道型蝴蝶谷。生活在深山中的蝴蝶,必须飞到各地觅食,它们所经过路线称为“蝶道”。这些蝴蝶飞行中停息在流水旁边吸食水分或采集花蜜,构成另一种美丽的蝴蝶谷景观。台东县大武溪、知本溪及大南溪上游地带的云蚊蝶谷,便是典型的蝶道型蝴蝶谷。另外,台北县福山和乌来间的青凤蝶谷,屏东县泰武乡的彩蝶谷,亦为蝶道型蝴蝶谷。    (摘自台湾《青年战士报》)

第 3 版

1. 日本的百岁老人

【德新社东京九月十一日电】日本厚生省今天说,日本现在有一千五百六十三名百岁或百岁以上的老人,在这些老人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一百一十九岁的男子。    这个数字表明今年百岁老人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二百零九名。厚生省说,他们中有三百四十七名是男子,一千二百十六人是女子。    超过一百一十岁的只有一人,他是九州德之岛的泉重千代,年龄为一百一十九岁,他作为世界上活着的年龄最老的人被载人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日本政府将向九百五十四名在本财政年度已过百岁或将要过百岁的老人赠送银杯和其它纪念品。

2. 晚年开始学习的老寿星

【塔斯社巴库九月四日电】在苏联阿塞拜疆(外高加索)南部有一个座落在高山上的村庄,村名叫比拉班德,它的学校里的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姓一个姓——盖达罗夫。他们全是一百一十九岁的退休老人阿卜杜拉·盖达罗夫的后代,这位老人开始学习文化时已经步入老年了,也就是在一九二○年苏维埃政权在边疆区获胜的时候。    老人很聪明,是农村青年最好的顾问。但是他自己,用他的话说,一辈子都在向儿子和孙子们学习。他的后代现在有七十六个。老人还在同他们一起日积月累地掌握学校里的书本知识。阿卜杜拉特别喜好文学,在大学教这门学科的儿子阿利盖达尔曾辅导过他。    现在,在长寿老人阿卜杜拉一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比半个世纪以前全州的教师还多。在他们家中还有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医生、农庄机械师等,其中许多人是在其他共和国上的学。

3. 本报讯

本报编辑部经常收到读者来信,对本报登载的一些报道和文章的内容、观点、措词和名称,提出不同意见、批评、乃至「抗议」。对此,我们作如下说明:    本报是一家国际时事参考性报纸,主要转载外国通讯社、国外和港台外文和中文消息及文章等,介绍世界各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科技、体育、文艺等多方面的新情况和新动向,供读者参考。为了帮助读者开阔眼界,了解世界,我们发表这些消息和文章时,均保持其原来面貌,中文稿件,文字只删不改。如外国通讯社把世界上一些地区甚至香港称为「国家」,台湾报刊把北京称为「北平」等,我们一般不予改动。    从明年一月一日起,《参考消息》将改为「限国内发行」。它作为参考性报纸的性质不改变。国内所有单位和公民个人无需证明信都可以到邮局订阅(随中央和地方报纸一起投递),为了避免新读者产生类似误解,我们特作此说明。

4. 关于咨询工作

本报自六月份起初步开展了为读者服务的提供信息业务,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人力和经验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如我们报道了外国的药品和出版的书,常有读者来信要求代购,或要求我们转信到国外。对于这类要求,我们恕难满足。    本报九月三日发表的保加利亚用刨花和聚乙烯制成建筑材料,九月十一日发表日本改革黑板,九月十八日发表「打蛋器」式风车等稿后,均有读者来信希望得到进一步资料,我们已转告投稿人收集,有了进一步材料之后,我们再通知索取上述材料的个人和单位。

5. 治疗老年骨病有新方

【美国《新闻周刊》九月十七日报道】题:治疗老年骨病有新方    美国有多达两千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其中许多患者认为,现在还无法控制这种疾病。幸运的是,医生们正在设法传播这样的福音:骨质疏松症可通过饮食、激素和锻炼加以预防或控制,在发病初期甚至可以用药物治愈。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种族也是其中一个因素:成年白人的骨质密度比黑人低百分之十,因此比较容易患这种疾病。对妇女来说,消瘦和矮小也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但是研究人员现在认识到,还有三种可以控制的最重要的因素。    最容易纠正的因素也许是饮食中的钙质不足。人从二十五岁开始就应该注意摄取足够的钙,但是绝大多数注意热量的美国妇女限制食用钙质丰富的奶制品,每天只摄取四百五十到六百毫克的钙,远远达不到美国政府建议的从食物中摄取八百毫克的标准。骨质疏松症专家们现在一致认为,甚至这个标准都太低了。纽约康奈尔大学医疗中心的理查德·里夫林说:“钙已经成为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最重要的饮食因素。”他说,如果每天钙的摄取量增加到一千至一千五百毫克,那就更有可能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了。    低脂肪牛奶、酸乳酪、牡蛎、虾、扇贝、豆腐以及某些青菜,都是钙的最好来源,而不会使人发胖。也可以服用钙片。为了使钙得到充分吸收,服用适量的维他命D(每天四百到八百国际单位)也是必要的。加钙牛奶和阳光是理想的钙来源。    对妇女来说,雌激素是第二种关键的保护因素。在绝经之后,卵巢就不再产生雌激素,于是骨质密度开始不断迅速下降。但是如果在绝经后几年之内开始服用少量雌激素,骨折的情况就会明显减少。许多医生和他们的病人都不肯利用雌激素预防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其理由有两点:首先,这样做可能大大增加患子宫癌的风险;其次,在妇女的余生中应不断地服用雌激素。不过,新的研究表明,把雌激素同孕酮合起来使用就会减少患子宫癌的可能性。    对男女患的骨质疏松症都有影响的第三个、也是最近发现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不活动。据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产科学和妇科学教授莫里斯·诺特洛维茨说,以负重的姿势(如骑自行车、跑步或快步走)进行的锻炼促进新骨的形成。同服用足够的钙一样,早在三十五岁之前就必须开始进行经常的锻炼,以便使骨质密度达到顶峰。在绝经之后必须继续服用钙和坚持锻炼才能防止骨质密度出现不正常的损失。非常奇怪的是,身体过重也能减少发病的危险,因为体重的妇女产生的雌激素多,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负重的活动。    检查:预防是眼前控制骨质疏松症的最好方法。但是即使真的发病,医生们现在的检查和治疗能力也比过去强得多了。一种先进的新技术是称为光子密度测量的低辐射扫描法,甚至骨质密度损失百分之一都能用这种技术检查出来。标准的X光只有在骨质密度损失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情况才能分辨出来。现在正进行一些研究,以便对几种可能有助于扭转骨质密度损失的化学药物是否有用进行估价。最有希望的化学药物似乎是氟化纳。一些研究人员推测,只消两三年的时间就能研究出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也就是将使骨头再生的方法。但是即使是现在,由于对钙、雌激素和锻炼对这种疾病的破坏的控制作用有了新的了解,它的威胁小了很多。

6. 「同炸弹住在一起的老奶奶」

【美联社莫斯科九月十三日电】九月十二日一期的苏联《文学报》(周刊)刊登一则消息说:在一位老妇住房的地底下,有一颗炸弹已埋藏了四十三年之久,当爆破专家最后决定清除这颗炸弹的时候,有两千人不得不从乌克兰别尔江斯克市撤出。    这则消息说,这座亚速海海滨城市的街坊邻居们都把这位七十四岁的季·米·布拉甘佐娃称为“同炸弹住在一起的老奶奶”。    四十三年前,当纳粹军向这座当时是小镇而今天却成为拥有十二万八千多居民的城市进攻的时候,一颗炸弹穿透布拉甘佐娃住房的屋顶钻入地下。    在交战双方激烈战斗期间,当局没有时间过问这件事。    所以,布拉甘佐娃将屋顶和地板修补修补,又继续在这所房子里住了下来。《文学报》说,关于这件事,这位老妇很有意见,可是当局一直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前不久,当局在这个地区架设了电话线,通知爆破专家到这个地区调查埋藏在地下的爆炸物。    布拉甘佐娃决定再试一试,请官方过问一下埋在她家地底下的那件危险物,这次写的信终于得到了积极的答复。    《文学报》说,爆破专家发现,这位老妇睡的床下正好埋着那颗二百五十公斤重的炸弹。    当局引爆了那颗炸弹,炸毁了这位老妇的住房。《文学报》说:“这位老奶奶家的炸弹已被清除,她不久将获得一所新住房。”

7. 台一八旬老翁参加马拉松

【台湾《体育世界》九月十四日文章】人能活到八十岁,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人生大事。活到八十岁,每天竟然至少还能跑十公里以上的距离,更是一件难能可贵、令人惊讶而钦佩异常的事,在嘉义市,就住着这么一位老公公。说他是老公公,实在是有点不太恰当,他的外表看来,好象是五十多岁的人而已,顶多称个“老先生”,但是,一听到他是民国前六年出生的时候,不禁令人咋舌。    他叫吴朝江,一个“疯”迷跑步的老跑者,跑了十余年,现在是退休在家,而哪里有比赛,就会看到他。今年台北迷你马拉松,他的赤脚和年龄,在比赛中出足了风头。(“迷你”为“小型”之意——本报编者注)

8. 百岁厨师

莫斯科市第一小吃店厨师长谢苗·格里申已经一百零一岁。据说,他是全球年龄最大、工龄最长的厨师。    这位老寿星须发皆白,满面红光,腰板硬朗,谈吐风趣,乍一看象位六、七十岁的大学教授。    整整九十年前,他从图拉省的农村到莫斯科谋生,先在一家餐馆刷了两年盘子,随后又给厨师当下手,每天要洗几大桶菜,给四十多只鸡脱毛,累得眼冒金星,但他还是偷着看师父干活,悄悄地学西餐手艺。    谢苗勤奋好学,两年后就到当时第一流的布拉格饭店掌勺,不久又升为厨师长。    他说:「现在有些年青人光想造飞船,学核物理,其实,当厨师也很有意思。」他回忆起七、八十年前的一件事。    一天晚上,谢苗当班,跑堂喊:「顾客叫你去!」他吓得半死不活。到餐厅一看,列夫。托尔斯泰伯爵端坐桌旁。原来大文豪很喜欢那天的菜,一问是图拉老乡做的,一定要当面道谢。大文豪亲自斟酒,谢苗婉拒:「我不会喝酒。」老托尔斯泰笑着说:「请便。不过要感谢您的手艺啊!」    谢苗还毫不客气地当面提出过名作家基利亚罗夫斯基书中在炊事上的外行话,与大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话过人世沧桑。    谢苗热爱苏维埃祖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餐厅生意清淡,他改学了司机。十月革命后驾车送赤卫队巡逻,到一九二一年革命政权稳固了才重新当他的厨师长。卫国战争爆发时,他已年近花甲,还想上前线,安排他给军人做饭,他才满意了。谢苗善于翻花样,红军战士对他的饭菜赞不绝口。    谢苗能上能下。二十年前,他调到第一小吃店,这双会做三百多种名菜的「金手」要做大众菜了。很快,附近音乐学院的学生和剧院的演员都成了第一小吃店的常客,因为这儿的饭菜价廉物美。谢苗每天早上七时起床,喝一杯加糖的浓茶,吃一片黑面包,便兴冲冲地上班去了。有人问他今后的打算,老寿星漫不经心地说:「先凑满一百年工龄再说呗!」(世良)

第 4 版

1. 诚实的政治家

一位国会议员问另一位:「你怎么一口咬定你是个诚实的政治家,何以为证?」    「我从不撒谎,从不否认:我是被收买的,谁掏腰包,我就为谁效劳。我是说到做到的。」

2. 假期

一名商务代理人由于风暴在亚速尔群岛耽搁了。他估计风暴几天内停不了,就给圣地亚哥的总公司发了电报:「因风暴耽搁,候示。」复电:「您今年的假期从昨天算起。」

3. 好闹钟

伊万进了钟表店。「我想买一只好闹钟。」售货员说:「这种闹钟包您满意。它先闹,您不醒,它就鸣汽笛,再不醒,就发出炸弹爆炸声,再不醒就对您喷凉水。实在没辙了,它就打电话给您领导,说您病了。」

4. 写鉴定

局里要求给毛驴写个鉴定。    狗熊写上:「头脑迟钝,固执己见。」    狐狸说,「别犯傻了,你不知道上级要提拔他?!」「那叫我写什么好呢?」    狐狸写上:「毛驴同志稳重谨慎,立场坚定。」(译自苏联《鳄鱼》杂志)

5. 杀害台尔曼的凶手是谁?

今年是著名的德国共产党主席台尔曼被害四十周年。四十年来,台尔曼的家属一直在为揭露并法办杀害台尔曼的凶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台尔曼一九三三年三月三日希特勒上台刚一个月的时候被捕,在未经任何起诉和法庭审判的情况下,他被监禁在各种牢房中达十一年之久。一九四四年九月十六日,纳粹发表的官方公告称,台尔曼已于八月二十八日在盟军对魏玛镇郊的一次空袭中丧生。但空袭发生在八月二十四日,目标也不是魏玛,而是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军火厂和党卫队工事。    集中营里被炸死的四百名犯人中没有台尔曼。事实上,他从未被关押在任何一座集中营。    实际上,台尔曼只是在所谓的空袭前十天,即八月十八日半夜才被带进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大门。他被面朝下由四个人抓着四肢直接带到阴森森的巨大焚尸炉前,被四颗手枪子弹夺去了生命。当晚在焚尸炉工作的波兰犯人马里安·兹戈达认出执刑队中有党卫队少尉沃尔夫冈·奥托。    一九四七年,美国占领当局审判布痕瓦尔德党卫队军官时,奥托的罪状之一是杀害了台尔曼。他是集中营长官之一,曾野蛮拷打犯人并亲手杀死十五名犯人。他还是纳粹行刑突击队成员,该队用一发子弹击入后脑的方式杀害了成千上万的苏联战俘。他被判处二十年苦役,但对杀害台尔曼的起诉在开庭前被悄悄地撤消了。    一九五二年奥托被提前释放后,隐姓埋名到西德一所私立学校任教。十年后的一天,前德国政治犯路德维希·兰德韦尔路遇奥托,立志要重新起诉他。台尔曼的家属向兰德韦尔提供了他们手头上掌握的波兰人马里安·兹戈达和其他人的证词。一九六二年四月,兰德韦尔正式向法院起诉。但克利夫斯地区的法院以主要证人兹戈达已死亡为借口不受理此案。一九七二年,波恩内政部正式宣布,台尔曼之死不能被用作起诉谋杀的根据,因为无法证实他的死与暴行有关,或是出于卑鄙的或个人的动机。    尽管如此,台尔曼的家属继续坚持要把奥托提交法庭审判。台尔曼的女儿伊尔玛·加贝尔·台尔曼上月宣布,她再次向西德法院提出诉讼。她说,前纳粹律师四十年来为阻挠对纳粹罪犯的起诉起了明显的作用,她还指责西德法院有一贯保护纳粹罪犯的传统,但却利用职业禁止法不许公职部门雇用思想进步的人。    (译自1984年9月1日英《晨星报》)

6. 波恩国家级厨师──拉特斯

【德新社哥本哈根八月三十日电】西德总理科尔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至少在吃饭问题上是这样。    他除了对家禽和野味有某些保留外,对吃什么东西都不在乎,厨师给他做什么,他就吃什么。    这一小小的秘密是「波恩国家级厨师」、三十六岁的贝尔恩德。拉特斯八月三十日在哥本哈根透露的。西德总统理夏德。冯。魏茨泽克和科尔总理食用的美馔佳肴都是由拉特斯负责烹任。    拉特斯是波恩的一些德国大饭店的首席厨师,也是厨师长——为各国总统和王室烹饪的厨师——俱乐部的成员。    这些厨师长们聚集在丹麦首都,举行一年一度的烹饪最高级会议。    在波恩富有创造性的八年中,拉特斯差不多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领导人献过手艺。他的烹饪杰作往往活跃了总统或政府首脑讨论世界政治局势的气氛。    在他的烹饪王国里——对在哥本哈根聚会的二十五名厨师高手来说大概都是这样——不存在不同的阵营,东西方关系很久以来就是缓和的,因为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爱好珍馐佳肴。    在一次丰盛的午宴上,拉特斯对本社记者说,为苏联已故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摆的筵席「真是妙不可言」。    他受到的最好的赞誉之一出自美国总统里根的夫人南希之口。上次在波恩举行北约首脑会议期间,他曾为在莱茵河泛舟的南希做过饭。    南希特意对他的杰作表示感谢。在所有正式宴会上,他的杰作都是严格按照法国的烹饪技术制作的。    拉特斯解释说,这就是为什么为一位法国总统或部长烹饪使人感到饶有兴味的原因。    当总理或总统出国正式访问和发送举行答谢宴会请柬时,他总是相随左右。    同接近波恩领导人和外宾的所有人一样,这位厨师长也要接受安全检查。    虽然中世纪使用「试食侍从」的做法已成为历史,但是如果来宾属于需要采取「一级保安标准」者,所说的来宾中通常就有一位同僚在锅台旁提出建议或帮助一起烹饪。    拉特斯通常通过外交途径提前两个月了解到什么时候将有重大活动。    在阿拉伯国家,含酒精的饮料是严格禁用的,不言而喻,在款待阿拉伯国家的宾客时,不能有任何含酒的调味汁。    在通常情况下,家禽的内脏也是禁用的。    迄今为止还没有出过差错,只有一次发生了一点小问题:有一次计划用野生草莓作为来访的瑞典国王和王后筵席上的甜食,但踏破铁鞋也没能找到一颗野生草莓,结果只好改变整个菜单。

7. 日本许多战前珍贵影片付诸一炬

据美联社自东京报道,日本国家电影中心九月三日发生大火,不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和德国、法国等外国电影付诸一炬。贮存在电影中心一座大楼顶楼的三百部电影被烧毁,烈火延续了五个多小时。警方说,当时电影中心约有工作人员一百人,但全部安全疏散。该中心职员没有透露被烧毁的是哪些影片。

8. 盟军监狱仅存的纳粹战犯

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现在是西柏林斯潘道盟军战犯监狱中仅存的犯人了。今年他已满九十岁。他在囚禁中度过了四十三个年头。    在一座可以囚禁六百名犯人的红砖结构监狱中,他身居昏暗狭小的牢房,靠读书或看电视度过光阴。他生日那天的唯一优待,可能是厨房职工为他准备一份特殊的饭菜。如果家属要求,会批准他从未见过面的三个孙儿女前来探视。    赫斯仍由英、美、法、苏四国的三十名士兵组成的分队轮流看管。狱中的四名典狱长也分别来自上述四国。    赫斯如同其他纳粹头目一样,当年也曾在狂热的群众面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现在他是世上最孤独的、又是费用最高的阶下囚。为其负担费用的联邦德国政府最近透露,一九七○年以来,这笔费用已高达二千万西德马克(合六百五十万美元)。仅去年一年,纳税人不得不补贴斯潘道监狱二百三十万西德马克。    赫斯的儿子沃尔夫·吕迪格尔和其他家人认为继续关押赫斯“已失去了任何法律和道义上的意义”。几年来他们一直恳请战时盟军释放赫斯。他们诉诸法庭,向社会公开他们的要求,并在国家领导人和政治家中斡旋,但都徒劳无益。    尽管西方盟国已愿意释放赫斯,但无奈苏联对此充耳不闻。一次一位苏联官员说:“他必须把惩罚之酒喝到最后一滴。”在纽伦堡,赫斯只被判为协助策划战争罪,未判处死刑。但是苏联和其他某些国家,一直把他视为纳粹统治的象征。尽管他为寻求与英国人的和平协定,在一九四一年曾传奇性地孤身飞往苏格兰,苏联人却对此不予考虑。    年长日久,这位被编为七号的囚犯的各方面条件也有所改善,尽管十分有限。他原来的六英尺宽,八英尺长的牢房已扩大了一倍。相邻的几间被改成了图书室、起居室和单独的浴室。他的厨师并不象看守那样每月轮换。探视时间也从每月三十分钟增加到一小时。一九六九年为他装了一台电视机。但是直到现在,他仍然只允许每个月与外界通信一封——经过检查的——并且字数不超过三千。    他的妻子伊尔莎,现年八十四岁,住在巴伐利亚的一个村子里。到斯潘道来对她已力不从心了。她在一九八一年最后一次见到她的丈夫。探视时,不允许任何实际的接触,亲吻和握手都是禁止的。一九八二年因沃尔夫·吕迪格尔拥抱了他父亲一下,使英国方面受到责难。    赫斯他严禁在谈话或通信中触及纳粹的往事、监狱状况或对其被释的努力。在法律上他孤立无援。四个典狱长及数名武装看守始终恪守职责,执行规章制度。赫斯已是一个历史的幽灵——西方盟国都愿把他从其栖息的牢房中释放出去。但是由于他的历史骇人听闻,也由于同苏联人的交涉复杂,因此谁也不会单方面地为这个老人打开通往自由的大门。那个驼着背的孤零零的人,仍然在监狱院子里踯躅、喂鸟,不同任何人交谈。    (译自英国《泰晤士报》)

9. 里根玩笑话引起的风波

【日本《读卖新闻》十月一日消息】题:远东苏军八月十五日曾发出“从现在起同美军处于战斗状态”的密电    据东京的军方人士九月三十日透露,在终战纪念日——八月十五日这天,远东苏军曾发出一封“从现在起同美军处于战斗状态”的密电,这封密电似乎意味着要对美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为此,日美两国政府极度紧张,并向美军和日本自卫队发出了紧急警报。大约过了三十分钟,在监听到远东苏军内部的“撤回刚才的电报内容”的密电后,事态才归于平静。但电报的背景却一直没有搞清。    据这位军方人士说,这封“对美开战”的密电,是在八月十五日下午四时左右,由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根据地符拉迪沃斯托克发往苏联特种部队的旅部所在地乌苏里斯克的。监听到这一密电的日美两国政府立即向美军和自卫队发出紧急警报,但据说,由于紧急程度极高,一部分联络没有来得及译成密码,而直接以明文发出    但日美两国政府却未能发现苏军活动有什么异常,由于很快就监听到“取消开战”的电报,结果,日本政府内部只有中曾根首相周围、防卫厅、自卫队与外务省一部分人知道这一“重大事件。”    政府人士三十日说,“中曾根首相始终沉着冷静地对待这件事,他指示:‘总之,动员各种手段,搞清苏联方面的态度是前提’”。    苏联发出密电的真意是什么?日美两国政府内部认为这样一种可能性最大,即苏联被里根总统的玩笑之谈激怒而采取了“报复”行动。    说该份“报复”电报是由远东发出的,理由是:欧洲部署着SS—20和潘兴Ⅱ式等导弹,双方有十五到二十分钟即可到达的核导弹对峙。因而有不能只认为是针对里根的玩笑话进行的一种报复就了事的危险;而美国在远东没有部署核弹道导弹。据说很多人认为,发电报的指令是从克里姆林宫发出的。    不过,这位军方人士指出,也不能说没有这样的可能:(一)苏联远东军想在进行挑衅、制造误会之后攻击特定的美军飞机和舰艇;(二)企图观察美军和自卫队等对密电有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