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06-18

第 1 版

1. 外电评述:赵紫阳在米兰谈西欧六国之行

【法新社米兰六月十六日电】来访的中国总理赵紫阳今天说,他的欧洲之行加强了该地区同中国的关系,他要求进一步加强关系,他说这是符合世界和平的利益的。    赵说,欧洲同中国关系的加强对维护和平来说是重要的。他今天在意大利北部的这个城市会见了工商界人士,从而结束了对意大利的四天访问。    他在总结十八天的欧洲之行时对记者们说,我这次访问欧洲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中国同西欧的贸易能有增长,这一目的基本上达到了。他谈到中意关系时说,还有许多合作的领域有待开发,还有许多渠道有待沟通,许多潜力有待挖掘。    【美联社米兰六月十六日电】中国总理赵紫阳今天说,一个强大的、联合的欧洲同一个奉行独立自主政策的、稳健的中国能对维护政治稳定和世界和平起重要的作用。    赵在这个意大利北部工业城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同西欧的合作也能起到“制约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作用。”    赵是在对西欧进行十七天的访问的最后一天讲这番话的。    【安莎社米兰六月十六日电】中国总理赵紫阳今天相信欧洲与中国将会加强经济关系,并表示希望加强政治关系将有助于世界和平事业。赵在结束对意大利的四天访问时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为这次欧洲之行确定的所有目标均已达到。

2. 荷建议同苏会谈部署导弹问题

【法新社海牙六月十六日电】荷兰外交部一位发言人今天说,荷兰已向苏联建议就部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导弹问题举行双边最高级会议。    他说,莫斯科还没有对荷兰的建议作出反应。在提出这项建议之前,荷兰议会于星期三(六月十三日)夜间投票通过了一项计划。这项计划表示,如果苏联把它的SS—20导弹的数目控制在目前的水平,荷兰将不部署分配给它的四十八枚北约导弹。    这里的苏联大使馆就荷兰报纸关于葛罗米柯将于今年秋季前来此间访问的一篇报道发表意见说,“苏联外长可能于十月或者十一月(到此间)访问。”

3. 外电评述:北京举行黄埔建校纪念会

【美联社北京六月十六日电】中国主席李先念星期六(十六日)说,他和其他年老的共产党领导人希望能在他们去世以前同台湾实现统一。    七十三岁的李先念在一百多名黄埔军校校友举行的建校六十周年纪念会上讲了话。黄埔军校是由革命家孙中山于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六日在广州附近创建的。中国的共产党人和台湾的国民党人都尊崇孙中山。    李先念对这些黄埔校友说:“对于统一,共产党已提出了许多建议。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国统一这一天。”官方的新华通讯社报道了李的谈话    。    北京已保证要让台湾在共产党的旗帜下保留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结构和国防力量。但是,国民党人拒绝了所有这些建议。许多外交官说,统一在许多年内都不大可能实现,也许在几十年内都不大可能实现。    中国大部分高级领导人都已到了耄耋之年。他们之中有许多都曾参加过内战。许多人都宣布与台湾统一是他们最急迫的目标之一。    新华社大量报道了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是力图表明共产党人想同国民党人合作的宣传努力的一部分。    【路透社北京六月十六日电】据新华社今天的报道,中国正在利用在它最闻名的军事学院建立的联系来促进国民党统治的台湾岛同大陆的统一。    广东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在北京聚会,纪念该校建校六十周年,并号召实现祖国统一。    现居美国的黄埔校友李默庵和前国民党高级官员蔡文治写了一封信,呼吁蒋介石的儿子、台湾领袖蒋经国接受北京提出的谈判建议。    另一位校友徐向前元帅被提名为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他表示支持李默庵的这一呼吁。

4. 根舍谈西欧联盟外长会议时强调:西欧应在西方联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德新处波恩六月十四日电】外交部六月十三日提供了联邦外长根舍六月十二日同自由柏林电台记者关于西欧联盟外长会议的谈话。    根舍说,从欧洲人的某些讲话中我再次得到这样的印象,即他们认为美国人应为欧洲工作,而且应作为免费服务的托管公司为欧洲工作,就是说,欧洲人对美国人进行挑剔,而美国人则为我们的安全操心。我们自己为此做的事情不够,而期望美国人最终保护我们。这不可能是一个联盟的意义所在。现在必要的是增加欧洲在西方联盟中的份量。只有当欧洲人在安全政策上更紧密地合作,更好地阐明自己的利益并在联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时,这才可能做到。换句话说:我们所要的是加强西方联盟的欧洲支柱。

5. 苏报就安德罗波夫诞辰发表赞颂文章

【路透社莫斯科六月十五日电】今天,苏联报纸上出现了对已故主席安德罗波夫的热烈赞颂,人们认为这是故意暗示,他以往的盟友在执政的政治局中仍居于有力地位。今天,报界为了纪念安德罗波夫诞辰七十周年和他当政的十五个月而发表了这些文章。    西方外交官说,他们对他的领导作风大加赞扬,旨在向公众表明,现在在以曾是他的对手的契尔年科为首的政治局内仍有大力支持他的政策的人。    一位外交官说:「这种赞扬在把安德罗波夫树为模范领导人的同时,还加强了这样的推测:在领导集团的敌对派别之间仍然存在不和。」    苏联的做法一般是,几乎不提死去的领导人,而对克里姆林宫的在职领导人大加赞扬。

6. 叙利亚向贝卡谷地紧急增调军队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六月十六日电】叙利亚今天向黎巴嫩贝卡谷地紧急增调部队,它说,以色列准备在那里发动一场战争,以便为美国军队在中东建立一个立足点。    【科威特通讯社贝鲁特六月十六日电】黎巴嫩一家周刊星期六(十六日)说,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上周曾到黎巴嫩中部的贝卡谷地视察驻在那里的叙利亚部队。    《帆船》周刊说,这位苏联军事领导人是在部署在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和以色列的部队间的紧张局势加剧后去那里视察的。

7. 《从中世纪到二十世纪》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五月二十一日文章】题:重访中国:从中世纪到二十世纪(作者:该刊副主编约瑟夫·弗罗姆))(原编者按:中国正在经受共产党第二次革命的阵痛,主要是消除遭到种种灾难性失误的第一次革命所遗留下来的混乱局面。    这就是本刊副主编约瑟夫·弗罗姆重访中国时获得的最强烈的印象。这次是他目睹一九四九年毛泽东夺取政权的最后阶段之后第一次访问中国。要是把那时的情况同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个对比,变化之大,可以说是再令人震惊不过的了。今天,如弗罗姆在下面的电讯中所报道的那样,中国领导人又从事着另一场改革运动,这是一场立意坚决的运动——在西方的帮助下使这个大国现代化并把它带进二十世纪。)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中国当前显赫的领导人邓小平力图使其落后的国家现代化的做法是有其理论根据的。邓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计划逮住现代化这只“老鼠”,这些改革措施鼓励个人首创精神和经营有限的自由企业,给予物质刺激而不是空喊口号,依靠西方、特别是美国和日本提供先进技术、训练和信贷,他认为这些都是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    本记者采访了从中国高级官员到农民和造船厂的工人共几十位中国人,参观了农村、工业区、大学以及住房建筑工程。我发现邓的共产党第二次革命涉及到中国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一位喜气洋洋的青年农民曾在严密组织的生产队里劳动,现在他告诉人家从他办起了培植蘑菇企业以来怎样在一年之内收入增加了近两倍。他成为一个新兴的富裕农民阶级的典型——每年收入达五千美元,比过去平均年收入超过二十倍。    位于上海郊区的宝山钢铁公司是自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国最大的工业建设项目,该公司经理说明了几乎所有的装备是怎样由日本提供的,一个日本技术人员小组是怎样帮助建造这个工厂的。    一位负责住房的上海官员透露,明年该市将把二十万单元住房卖给具有创业精神的住户,这些人家不愿再列在等待官方分配公寓住房的名单上。从毛主义的绝对平等的理论角度上看,这就带有异端邪说的味道。    农村和城市中许多家都有了收录机、电视机,在一些家庭里还有小洗衣机和电冰箱。这样一些可以惬意地享用的物品按照美国的标准仍然是算不了什么的。然而,在一个三十年来只生产极少的生活必需品的土地上,这些物品代表着一次消费者的革命。白白浪费的岁月    三十五年前,本记者目睹了毛反对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的革命达到最高潮的盛况,当时中国是一个充满着担心,感到松了一口气,而且是怀有希望的国家。当时,有钱人、地主和蒋的支持者惊恐不安,几十万人因此而飞到了台湾寻求避难之地。我记得,由于恐慌使得如脱缰之马一样的通货膨胀加剧,我是怎样不得不提着一箱子钞票去付我在上海的最后一顿晚餐费的。    农民当时怀抱着希望,认为他们可以期望有一个较好的未来,拥有自己的土地并通过劳动获得充分的好处。随着毛的解放军向前挺进,消灭了压迫人的地主制度。    大多数中国人赞扬他们所认为的毛的两大历史成就,大规模重新分配财产的运动,从而消灭了少数富人与广大穷人之间极不平等的现象;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实现了空前的国家政治统一。    官方一致的说法指责的不是毛而是四人帮——毛的遗孀及其三个同谋人在他末年企图夺权。    六十年代末,发生了最后的灾难    ——毛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位在北京的观察家对我说这场可怕的运动是“中国人的一次大惨剧”。(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中国人告诉你,文化革命使中国经济濒于崩溃,几乎逃避不了挨饿的农民有两亿之多。这场革命还制造了信任危机。打破“铁饭碗”    邓力图修补失误的三十年所造成的破坏,废除人们所称的“铁饭碗”或“大锅饭制度”。他提出了“生产责任制”,把报酬同个人作出的努力联系起来。    这些改革措施产生的引人注目的影响在中国农村最为明显,而农村是这个国家十一亿人口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的生息之地。在参观了无锡郊外的一个区后了解了这样一个情况。那里的公社已经解散。他们没有像过去那样由队长分配任务然后从公社收入中提取平等的份额,而是由农民承包一块土地并按固定价格向国家提交定额规定的产品。其结果是家庭平均收入每年从二百二十五美元左右增加到三百五十美元到四百美元。干劲最大的人能挣到这个数目的许多倍。    人们越来越富裕的例证到处可见。在我参观的一个镇上,三十年来几乎没有建一所新房,而现在,有近百分之九十的家庭搬进了新的住房。大多数家庭都有收录机,多数人在去年买了电视机。不到五年前,这样的奢侈品是看不到的。    南京曾经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一位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鼓励个体的制度的另一个方面。在一个自由市场中,摆在几个狭窄街道两旁的几百个个体户货摊买卖兴旺。出售的商品有蔬菜、水果、鸡、活鱼和鳗鱼鳝鱼。买主很多。农民商贩所赚的钱都可以归他们自己。    共产党领导人是否担心所有这一切会导致新的富农阶级出现呢?他们坚持认为不会。开放的大门    据一些熟悉共产党在中国统治初期情况的人看来,人们今天对于一般的西方人,特别是对美国人,采取的态度是格外叫人感到吃惊的。    我在一九四九年所获得的强烈印象是,毛决心断绝中美关系。    今天,数以千计的美国游人成了中国风景画卷上引人注目的特色。他们是外国旅游者中的主要部份。    与西方游客蜂涌而至的情况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在经济上向西方开放。同几乎任何一个主要企业的经理谈话后就会很快认识到,中国越来越依靠西方的技术和知识。    在政治方面,中国人是比较谨慎的。他们公开宣称,他们坚持奉行不与其他国家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计划生育    整个中国,无论是最大的城市还是最小的农村,都有一个普遍进行宣传的题目:提倡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中国目前的统治者承认,除非庞大的十亿人口受到控制,现代化不可能获得成功。    几年前,目标是:“两个孩子好,一个孩子更好”。但是一九八二年的一次人口调查表明,人口从一九四九年以来增加了一倍,此后定出了新的目标:“只生一个”。    人口统计学专家已经提醒未来会发生的问题,因为将来赡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青年人数正在日趋减少。但是共产党官员说,这是他们在下个世纪可能担心的某个问题。还会发生动乱吗?    在我实际上每次同人们谈论改造中国社会所作的努力时,总要产生一个经常是不言自明的问题:鉴于中国的历史,特别是过去三十五年的历史,爆发另一次激烈的运动是否是不可避免的呢?各种回答都有——是、不是和也许。    一位研究这个国家的历史并密切观察最近曲折变化的事态的西方外交官提出了最乐观的预测。他说,“过去上百年间,当中国人谋求一种会实现现代化并为他们国家取得国际地位的政策的时候,他们一直是以一种过激的而且经常是激烈的方式改变方针。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一亿人死亡。现在,支持邓的各项政策的意见一致的局面正在形成,流血斗争可能结束。”

第 2 版

1. 秀丽的河山 热情好客的人民

【香港《亚洲杂志》六月三日一期报道】题:八十七岁才得以实现的梦(记者:斯科特)    布兰奇·卡斯珀只身在中国大陆旅行了六千多英里。她已是一位八十七岁高龄的老太太。    她在离开中国回美国途经香港时说:“我并没有多少钱。我发现同中国老百姓接触最好办法是不要乘头等车、船旅行。”    布兰奇身着夹克衫、粗斜纹布裙,足登旅游鞋,显得整洁、精神矍烁。在六个星期的旅游中,她背着全部行装,到她想去的地方旅游。她先从香港到上海,然后去杭州、苏州、无锡、青岛、北京、西安、昆明、桂林、阳朔和广州,最后回到香港。她乘坐火车、汽车和轮船旅行,靠自己懂得的有限的汉语排队为自己购买车和船票。    她说:“市内的公共汽车通常是非常拥挤的,但总是有人站起来给我让座。有一次,我在西安市郊找不到公共汽车站了,因此向过路的一位骑自行车的人招手请求帮忙,我就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回到市中心。”    布兰奇说,秀丽的湖光山色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更使她难忘的是她在中国所遇到的那些热情好客的人民。    她说:“许多青年人与我攀谈来练习他们的英语。我简直不能相信,他们靠跟电台学英文竟学得那么棒。但是在我整个旅行中最精采的一幕,是我应邀到桂林附近阳朔一个小食品店主人家作客。    “我和一位华侨朋友走进一座不大的庭院,登上狭窄的木板楼梯。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住着他们一家人。女主人在我们进门后不久就出去了。不大一会儿,她就带回满满一篮子红桔、柚子、甘蔗、干鲜柿子和核桃。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一家人的深情厚意。”回顾她在中国的整个旅行,布兰奇笑了并承认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说:“但是,亲眼看看中国始终是我多年来的梦想。”

2. 巴基斯坦报纸评我军政领导人访问欧美

【巴基斯坦《东方报》六月十一日评论】中国的问题是,它的武装部队应该加以改组并用尖端武器装备起来。然而,作为一个有十亿人口的国家,要不加选择地进口武器是不现实的,它应该进口生产现代化武器的技术,然后自己制造军火。既然中国国防部长访问美国,这些问题也会加以讨论。中国军队只有根据现代化方针加以改组并用现代化武器加以装备,才能赶上同美国和苏联的差距。。    与此同时,中国总理在布鲁塞尔同欧洲经济共同体领导人进行了会谈。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将设法打入这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国家的市场。中国也想从欧洲经济共同体工业的惊人发展中得到好处,使它的三十余万家传统的工厂现代化。假如双方达成某些协议,苏联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它的刻板态度。

3. 中美将合拍一部电视连续剧题材是本世纪的中国历史

【合众国际社北京五月九日电】《根》的作者哈利今天说,中美将第一次合作拍摄一部有关二十世纪的中国的电影。身为该片制作人之一的哈利,于五月四日到北京进行对该计划的研究工作。他表示,这部电视连续剧,将在辛亥革命七十五周年(即一九八六)的十月,在中国电视上播映。    哈利说:“我们要涵括这个世纪的头八十年,从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的诞生,到尼克松访华及中国对西方开放。”他表示,这部连续剧将由中国电视台和制作人诺曼·里尔的洛杉矶“大使电视公司”合作摄制。他说:“中国人已看过《根》并为可以看到这样的介绍西方的书而高兴。”    “大使电视公司”的发言人麦克·格雷德表示,中美两国的观众,将看到两个不同的拷贝。    (转载纽约《美洲华侨日报》)

4. 港报载文谈孙立人的近况

【香港《新晚报》六月十一日文章】题:孙立人的近况又如何    在国民党的将领中,当年不少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孙立人将军是其中的一个。孙在“弃文从武”之前,是北京清华大学的学生,获得理工学士之后,才入国民党军事学校受训,后来又到美国西点军校深造。由于他具有真才实学而又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于是官运亨通,扶摇直上。他担任过宋子文的税警团长,在抗日战争中,出任新编第一军军长,也曾当过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而愈获蒋的信任。    计算起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孙立人将军,已是八旬以上的老人了。而当年以莫须有的“兵谏”罪名,被送到台中软禁,已超过四分之一世纪。近二十多年来,有关孙立人将军的情况,外间知之甚少。美国旧金山《时代报》,近期却有一篇关于孙的报道,其中有些内容倒不是外间普遍所知。报道说,这些年,孙立人靠莳花锄草,打发余暇。每年除在台北三军总医院作例行体格检查之外,平日则“闭门思过”,深居简出。    所谓闭门种花,大抵也象张学良将军“研究《明史》”那样,实际上就是软禁的一种方式。    报道说,几年前蒋经国曾派“总统府秘书长”马继壮去探视过孙立人,试探孙想不想晋见“蒋总统”?而为孙将军所婉拒,但却提出三点要求:一、正式退役;二、请公家代修住房;三、恢复自由。这三项要求,得到蒋经国的批准。据这项报道说,孙立人的退休金本来应为新台币七十万元,但孙只实得五十万,另二十万到了哪里去了,不得而知。今年初出版的《传记文学》,曾刊载台湾清华校友向孙立人致赠纪念盾的文章。此文传为台北当局授意发表,藉此透露孙立人这位老校友已恢复自由。孙立人被软禁二十多年,从无人问闻,而在恢复自由来做文章,可谓不问可知了。    孙立人“兵谏”案之所以成谜,一直被认为是一宗冤案,到了今天还是如此。这项报道说,当年任台湾“总统府副秘书长”的黄伯度,曾多次示意孙立人自尽,但都为孙所拒。其中内幕倒是值得注视的问题。

5. 香港《成报》报道:英拟九七年后撤走一批港英官员

【香港《成报》六月十二日报道】英国政府可能会考虑在一九九七年后,撤走数以千计的外籍及本地雇员。    伦敦灵通政治消息人士说,被撤走的人士,一为其职位“太过敏感”,而另外一些则由于以前    “过份忠心”,不便留在本港。他说,撤走的人数达四位数字,包括该等官员的直系亲属。英政府已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但制订计划为时尚早。    该名消息人士又说,被撤走官员当中,有高级警务人员及其他执行法纪的人员,包括情报人员、特警及移民官员。

6. 港报说大陆与香港之间应有更多交流

【香港《天天日报》六月十二日社论】题:中港之间应有更多交流    “中港除了经济交流之外,是否还可以从事更需要的政治及生活体验的交流?”这样的一个主题,如果没有“九七后中国恢复在港行使主权”的决定,也许没有甚么意义,但由于有了这个决定,也就有了重大的意义。    今日的香港市民,虽然与大陆近在咫尺,未必真正了解中国的政治进步情况,所以才会受到危言的耸动。    今日的香港公职人员,将来肯定会有许多继续留在所属机构服务;而将来的香港,自然要在许多方面与国家发生密切联系。但许多在港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对于国家各有关部门的行政架构,工作程序,却是茫无所知。    在大陆方面,许多将来或现在要与香港发生联系的干部,也不见得对香港能有充分的了解。有不少干部,甚至在印象中,还以为香港就只是一个“骄奢淫逸,纸醉金迷”的地方,而不知道香港人是如何努力工作,如何有计划地发展事业的。因为认识不深,可能怀有一定程度的轻蔑之心。    这些,其实都更需要及早以“交流”来增强彼此的认识与消除误解。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北京当局要在收回香港之际,能够一切操作如常,不致发生脱节现象,现在就应有计划地大量派遣与香港有关的干部前来“了解香港”。而且也应该大量吸收、容纳香港各方面的人才,回大陆去进行适当的学习或是参予工作,将来再成为联系香港的“桥梁”。易言之,为消除隔阂,增进各方面的联系工作,现在就应着手致力。

7. 英刊报道中国的环境污染严重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五月十九日报道】哈尔滨在没有风的日子,能见度只有二十码。北京自五十年代以来烟雾弥漫的天数已经增加了两倍,每年达到二百天。重庆的酸雨侵蚀金属每年达一毫米,并对农作物造成广泛损害。直到在最近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中国人才把恢复“清洁、美丽和安静的环境”列入他们开列的要在本世纪末实现的一长串目标的清单中。    最近,中国开始采取刺激措施,使工厂厂长们象关心生产那样关心环境。这些厂长们在突击发展经济的同时,重犯了西方工业化初期所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在北方,主要是工业燃煤和家庭燃煤造成空气污染。沿海城市天津,每天黄昏时,呛人的浓烟涌入狭窄的街道。在哈尔滨的冬季里白雪上面复盖着一层深灰色粉尘。这个城市著名的冰雕上也沾满了烟灰。    中国有关污染的统计数字缺少可信性,因为它的污染监测还没有实现系统化。据中国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部说,中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废物有五十亿吨。《人民日报》最近透露,每天流出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为七千二百万吨。    在中国,人们刚刚开始注意杀虫剂和其他农用化工产品的危害。上海地区最近已经禁用“滴滴涕”了,但是农民们不大愿意放弃这种农药,因为它很有效。在西藏,“滴滴涕”使用得很普遍。四川农民发明了一种能使成熟的柑桔留在树上达八十天之久的“生长调节剂”,因而受到表扬。但是后来才知道,这种“调节剂”含有一种能致死的二氧化合物。    过去三年中,中国通过了环境保护法和海洋保护法。各地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数目已增加了一倍,达到六百五十个,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增加了三倍,达到二万六千七百人。迄今为止,防治污染工作一直集中在北京、上海和一些风景优美的旅游区。    清除污染需要先进的、花钱很多的技术。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估计,要使工业污染得到控制,需要花二百五十亿美元。

8. 美将继续支持香港“在国际上的地位”

【合众国际社纽约六月七日电】美国驻香港总领事伯顿·莱文今天说,在英国结束了对香港的管理之后,美国将继续支持它在国际上的地位。    伯顿·莱文在美国香港协会上说:“我们已明确表示了我们对取得一项解决方案的关心。我们感到高兴的是,英国和中国都抱有这同一目标并正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他说:“我们无疑还期望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一九九七年之后能继续在香港休息和娱乐。”    他说,美国是香港的头号贸易伙伴,去年的双边贸易总额达八十多亿美元。香港有百分之四十的产品出口到美国、现在有七百多家美国企业在那里有办事处。    这位总领事说,美国在一九九七年之后,将继续支持香港加入象国际邮政与电信协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多种纤维协定这样的国际性协定。    莱文说:“我可以向你们和香港人民保证,美国有关香港的行动将以我们对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的重视为指导。”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据此间美国高级外交官说,美国政府打算在一九九七年中国收复香港后,在外交和军事方面仍同香港保持来往。

第 3 版

1. 日本发现最古老的宫殿遗迹

【日本《朝日新闻》六月二日报道】到一日为止,在奈良县樱井市胁本的胁本遗迹灯明田地区,发现了据认为是古代宫殿遗迹的大规模建筑遗迹。从出土的陶器等来确认,这是五世纪后半叶到六世纪初的我国最古老的宫殿遗迹。    现在进行挖掘调查的是“矶城、磐余宫殿调查会”,现场位于距樱井市中心以东二点五公里处的朝仓谷山麓。在大量出土古坟时代陶器的胁本遗址中心附近,挖开一个二十米长、五米宽的挖掘坑,在地下一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建筑遗迹和铺石遗迹。    有十二个柱穴,估算柱子的直径有二十五到三十厘米,为树立往子挖的坑有七十到九十厘米见方。现在还不知道整个情况,但确认了东西有两个柱间(柱间距离为二点七米)、南北有六个柱间(往间距离为三点三米),从而知道那里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立往建筑物。从出土的须惠器和土师器来看,这可能是五世纪后半叶到六世纪初的遗迹。另外,铺石遗址上有三口陶锅扣在土坑上,并排的土坑被火烧过,很可能是祭祀用的。

2. 喀布尔发掘一座一千六百年前的佛教寺庙

【美联社伊斯兰堡三月十七日电】苏联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今天说,在阿富汗的考古工作者在喀布尔发掘了一座有一千六百年历史的“宏伟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的遗址是在首都的马兰吉山上。那里还出土了一些赤陶塑像和铜币。    使馆的新闻公报没有透露这次发掘工作的详细情况,但是它说:“毫无疑问,用当时的标准衡量,这个城镇的生产力和文化是非常发达的。”    公报说:“‘这些发现证明阿富汗人的祖先信奉的是贵霜国内普遍流行的佛教。”

3. 日本考古人员在埃及发现公元前一千八百年的尸体遗骸

【塔斯社开罗六月十四日电】日本早稻田大学考古人员在埃及卢克苏尔附近发现公元前十八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的一个古代坟场,挖掘出四具男尸和四具女尸的遗骸。日本考古人员半年来用电子器械对其中一具少女颅骨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制成法老之国少女的电子照片。根据头骨复制人面的艺术又增添了新的一页。埃及一考古权威人士在谈到少女肖像的复制工作时说,这是埃及考古发展史上一起「非常重大的科学事件」。的确,作为遗产从古代埃及人手中接受下来的许多木乃伊,只能给人一个关于死者外貌的近似形象,今后可以根据日本学者的发现建立一座埃及法老时期伟大活动家肖像馆。

4. 苏考古学在塔吉克发现刻在岩石上的“画廊”

【塔斯社杜尚别六月九日电】考古学家在塔吉克这个苏维埃中亚共和国的库拉明山脉的山坡上,发现了刻在岩石上的“画廊”。    学者们把它称为举世无双的“阿什特岩画群”(根据这里的阿什特居民而得名),并且认为,它不比中亚的一些优秀岩画    “博物馆”逊色。    古代艺术家刻在岩石上的数万幅岩画的画面千姿百态。其中有一颗颗太阳的标志。还有许多雪豹、骆驼、山羊等动物的图案。最引人入胜的是人物刻像:骑士、弓箭手和大型狩猎场面。学者们认为,这些岩画是从公元前一○○○年起到十二世纪这么长的时间里雕刻出来的。他们认为画廊的“创始人”是塔吉克人的祖先——萨基人,古希腊人曾称他们为“中亚的西徐亚人”。

5. 合众社介绍:苏联列宁图书馆

【合众国际社五月十一日电】苏联最著名的列宁图书馆在世界各地收集资料以编制禁书索引。    列宁图书馆馆长尼古拉·卡达绍夫说:“我们的原则之一是,了解我们敌人的情况。”    他说:“从苏维埃开始执政的时候起,列宁就强调,专家们应到国外去收集所有已出版的有关我国革命的材料,以便了解我们的敌人在写些什么。”    “这些作品不让我国的一般群众阅读,而是用于研究,以便采取措施对付我们的敌人。”    列宁图书馆收藏了二百四十六种文字出版的两千五百万册图书,而且每年收集一百万册新版书籍。卡达绍夫最近在接见记者的时候说,该图书馆每年仅从美国就购买大约四千册书。    他说:“我们希望扩大同美国的接触,交换图书是促进相互了解的最好办法。”    他对一位美国记者说:“贵国的书受到我国读者的充分利用。”但是,当记者问哪些人可以借阅这些书的时候,争论就变得激烈起来。    卡达绍夫提高嗓门,涨红了脸问道:“你为什么总是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反对宣传战。”    “西方出版的刊物中有许多观点同我们不一致。我们感到担忧和采取慎重的态度是很重要的,所以,可以借阅这种材料的人数是有限的。”    卡达绍夫说,苏联的第一个原则是了解西方关于苏联在写些什么东西。国际部主任奥尔加·季亚卡诺娃说,在她参观过的美国图书馆当中,她发现有许多图书馆(包括国会图书馆)在这方面采取了不负责任的态度。    她说:“贵国图书馆不购买反美作品。”。    卡达绍夫说,根据列宁图书馆的政策,该馆还收藏了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这样一些苏联作家撰写的书。卡达绍夫将索尔仁尼琴称之为“敌人和卖国贼”,说他的书不值得一    读。    卡达绍夫说:“我本人对索尔仁尼琴不感兴趣,不想读他的反苏作品,我们收藏他的著作,但不鼓励人们读他的书,不公开出借这些书。”    被认为有反苏内容的材料小心翼翼地收藏在离列宁图书馆主馆数英里远的一座建筑物里,只有得到批准的专家才能阅读这些材料。    在苏联各图书馆,陈列图书和期刊杂志的书柜是不让人翻动的,读者借书时必须在一张活页卡片上填写自己要索取的材料的目录。许多苏联人甚至不要求借阅被认为有问题的著作,因为人们有一种不正常的想法,认为这些借书单最终会到了克格勃秘密警察局的手中。    如果一位学生、一位工人或者一位专业人员要到列宁图书馆借书的话,他必须要他所在单位开出申请借书证的介绍信。    列宁图书馆有二十二个阅览室,各个阅览室的用途都不一样。每个阅览室进口处都有穿制服的门卫看守。读者进出阅览室时,携带的提包要打开检查。    要是有读者由于疏忽,离开阅览室时带了一本杂志,那么,他的借书证将被停止使用两周,而且在门口还要被羞辱一番。    期刊部有一万五千种外国杂志,其中包括禁止入境的美国新闻杂志。

6. 苏联的博物馆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十五日电】阿尔巴特街上古老的普希金纪念馆的修复工作已经完成。这是诗人普希金居住过的、在莫斯科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所房子。这次根据文献资料,恢复了房子原先的外形、布局和室内装潢。    俄国剧作家亚历山大·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和俄国著名作家谢尔盖·阿克萨科夫纪念馆也于今春在莫斯科揭幕。正在筹备中的还有优秀歌唱家费奥多尔·沙利亚平纪念馆。将设在莫斯科近郊察里津诺庄园的全苏民间实用艺术博物馆将成为众多的艺术品的汇集地之一,展品将分放在二十座石头建筑里。    现在苏联共有一千八百个国立博物馆。沙皇时代,只有二百一十三个。苏联各种博物馆中收藏着五千七百万件历史珍品和艺术珍品,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去年参观者就达一亿六千万人次。苏联博物馆与世界上的近百个博物馆保持联系。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十五日电】苏联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今天迁人莫斯科市中心苏沃洛夫街心公园一座古老建筑物内。    上世纪初,这座庄园的主人是彼得·卢宁将军,他是在西伯利亚流放中丧命的十二月党人米哈伊尔·卢宁的亲属。这座楼的名字叫“卢宁之家”,是莫斯科美丽的建筑物之一。现在这里成了展馆,主要展出苏联东方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印度、中国和日本等国的展品。首展的是亚美尼亚画家哈恰特良的作品。

7. 格蒂博物馆大量收购图片

【科通社洛杉矶六月八日电】有消息说,设在美国洛杉矶的格蒂博物馆,花费了约二千万美元用于收集图片,该博物馆今天对此消息表示否认。然而,它却证实,它已经获得了一万八千多张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图片,其中有些是世界最著名的艺术摄影,而且即将运抵洛杉矶。    按照已故石油商人保罗·格蒂的遗愿,他这座博物馆获得了十六亿美元的捐款,而且必须每年开支这批款项的百分之四。    如此惊人地收购艺术图片的行动,已经多次对艺术界产生了冲击,令人担心的是,世界许多艺术珍品将被财源雄厚的格蒂博物馆吸收。

8. 塞万提斯图书博物馆

【苏联《消息报》五月十四日日报道】西班牙人怀念自己的伟大同胞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不久前,在托莱多的托博索镇开设了收集塞万提斯作品的图书博物馆。这家图书博物馆的开设适逢《堂    ·吉呵德》作者逝世三百六十八周年纪念日。图书博物馆共计有译成世界上三十种文字的这位大作家的三百多册书籍。

9. 伦敦在下沉

【合众国际社伦敦五月六日电】请忘记威尼斯的悲凄境地吧,伦敦现在一寸一寸地在下沉。它成了造成英格兰北部从海中上升、南部下沉的一次大地质“跷跷板”运动的受害者。    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说出伦敦下沉的具体数字。但是在伦敦大桥附近挖凿罗马时期修建的码头的考古学家发现,一千九百多年来,这些码头比现在修建的码头低五米。    这就是说,每一百年下沉二十三厘米。    而威尼斯在上个世纪只下沉了二十厘米。    由于北海汹涌海潮可能淹没正在下沉的伦敦市,伊丽莎白女王本周主持泰晤士河十个水闸的落成典礼,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式防水堤,可以在三十分钟内升高挡住向东伦敦伍尔韦奇倒灌的海水。

10. 埃及发现一具二千多年前完好的木乃伊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六日电】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一具在沙土中沉睡约两千年的儿童木乃伊,至今保存完好。据当地报纸报道,科学家们在对法尤姆绿洲进行全面发掘时,遇到许多墓地,从中发现一个完整的、略小于一般棺材的木棺。棺内有一具十岁男孩的木乃伊。墓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首饰和珠宝。

11. 墨西哥发现一座「美洲豹神庙」

【埃菲社六月四日报道】墨西哥最近发现了一座公元前一千四百二十三年至六百五十年间兴建的「美洲豹神庙」,该庙宽十四米,长十九米,庙内每个墙角都树立着一块石碑,每块石碑上都雕刻着一只美洲豹。    这座「美洲豹神庙」是在距墨西哥城一百五十公里的格雷罗州山区墓地发现的,这是迄今所了解到的西班牙人抵达中美洲之前的最古老的建筑物。据发现这一古迹的人类学家瓜达卢佩·马丁内斯和克里斯萧娜·涅德尔贝格说,这座庙是墨西哥古代部落欧尔梅卡人兴建的,欧尔梅卡人的文化被认为是西班牙人抵达新大陆前的中美洲文化之母。

12. 打捞拿破仑舰队残骸第二阶段工作开始

【德新社开罗六月十日电】打捞和搜寻一七九八年被纳尔逊指挥的英国海军,在亚历山大港附近阿布基尔湾击沉的拿破仑舰队残骸的第二阶段行动已经开始,大批埃及和法国潜水人员参加了这一行动。    这个消息是埃及文物管理局局长艾哈迈德·卡德里今天在这里宣布的。他说,第二阶段的打捞工作将持续两个月。    据卡德里说,埃及海军军官和来自埃及潜水联合会、埃及文物管理局和尼罗河救护队的潜水人员,将同有名望的雅克·迪马指挥的法国潜水员一起,参加这次打捞行动。

第 4 版

1. 别开生面的人象拔河

据新加坡报纸报道,马来西亚某州家长教师协会为一所学校筹款,最近举行一项别开生面的人象拔河赛。共有一百人合力向一头二十八岁的大象「古纳」挑战,结果以二比一的比数击败「古纳」。

2. 老祖母动手术得等四十年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私营卫生研究院对英国国营卫生局动手术等候名单所作的一项调查报告说,一名曾祖母必须再等候四十年才能动手术,如果她能活到那个时候的话,她将达到一百一十八岁高龄。这个报告还说,大约有七十万名病人等着动手术。卫生研究院建议把病人调到等候同类手术的病人较少的地方,以使病人缩短等候时间。

3. 南朝鲜司机最鲁莽

据法新社报道,南朝鲜的十万名汽车司机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鲁莽的汽车司机,他们之所以暴躁是因为他们每天被迫向雇主交出一笔固定收入。南朝鲜报纸说,南朝鲜的汽车司机通常要工作十五到十八小时,每天最少要交出八十美元的钞票给老板。司机们为了多赚钱拼命开快车,所以事故不断增加。据报道,南朝鲜平均每天有二十人在这些鲁莽司机的汽车轮下毙命。

4. 加拿大自由党新领袖约翰·特纳简介

约翰·特纳在加拿大自由党全国代表大会六月十六日会议上当选为党的领袖。    特纳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七日生在英格兰里士满。特纳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渥太华度过的。他从小就对涉足仕途担任公职有浓厚兴趣。他十六岁时考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一九四九年进牛津大学读法律。一九五二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一九五七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进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读民法和专修法语。一年后返回加拿大,在蒙特利尔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律师。    一九六二年特纳当上了众议员。    一九六五年特纳进皮尔逊内阁任不管部部长和消费者事务部部长等职。    一九六八年特纳第一次竞选自由党领袖,但以失败告终。新领袖特鲁多见他颇有才气在组阁时便请他入阁,并委以重任。他先后出任副总检察长、司法部长和财政部长。一九七五年九月因同特鲁多在经济政策上发生分歧而辞去财政部长职务。以后便重操旧业在多伦多经营麦克米伦——宾奇法律事务所。现在他还是国内外许多大公司的董事和律师。    特纳是一位老资格的自由党党员,其从政的资历同特鲁多不相上下。虽然在退出政治舞台的九年里他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就公共事务发表见解,但是他同他在党内的许多支持者始终保持着广泛的接触,井同加拿大所有关键地区建立了重要联系,扮演了有确定继承权的“‘流亡王子”的角色。金融界和企业界对他颇有好感,因为他的许多主张,尤其是经济方面的主张符合加拿大企业主的利益。报界把他描绘成一个“冷漠的贵族”。人们普遍认为他属于自由党内的保守势力。(李纯)

5. 卡斯特罗不参加经互会是因对苏不满

【埃菲社华盛顿六月十五日电】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位专栏作家指出,菲德尔·卡斯特罗因为对苏联最高领导最近的表现不满,决定不参加最近举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最高级会议。    《华盛顿邮报》记者、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成员方丹写道,这位古巴最高领导人由于被迫参加抵制洛杉矶奥运会而“对俄国人十分恼火”。据方丹说,格林纳达危机后,苏古关系出现倒退,现在又由于古巴被迫和苏联一道抵制奥运会而进一步恶化。

6. 南报评经互会最高级会议

【南斯拉夫《政治报》六月十六日报道】题:没有多大转变    刚刚结束的经互会最高级会议发表的文件给人的初步印象是,相互对所有主要问题做了妥协。实际上,最高级会议在经互会迄今的政策和实践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和转变,但是从长远看,做出了在不同程度上令人振奋的对大家庭有利的各种让步。可以说,鉴于莫斯科拥有盟国的经济所必需的能源和原料,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苏联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作用。    在会上,公众得不到各代表团团长发言的文本,也得不到关于会谈情况其他官方材料。但是据说,协调立场不是没遇到困难,在各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和经互会的共同利益之间是逐渐求得平衡的。苏联得到的是,继续进一步加强所谓的大家庭,进一步协调和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必要的明确分工的同时使整个经济得到发展。其他成员国得到了在某种严格条件下获得原料和能源的保证,虽然接受了更高水平的一体化,可是没有否定自身发展和同西方贸易的自主性,尽管从文件可以看出,在这方面有某些重要的修改。    在能源方面要求加强纪律,这是苏联提出的“最强硬的”条件。显然,苏联人再也不想容忍这样的作法:他们向伙伴们提供原料和能源,而伙伴们把最好的商品出口给西方,换自由外汇。    【南斯拉夫《战斗报》六月十六日报道】题:给西方的建议    前不久,东方提出条件:要么从西欧撤走美国的导弹,要么不谈判。契尔年科前几天还非常明确地重申了这一点,可是在经互会最高级会议的文件中没提这一点。这次会议的文件不仅是经济性的,而且是政治性的。因而,对西方的这种态度,可以认为是希望出现转折的一种愿望。    【南斯拉夫《信使报》六月十六日报道】题:经互会要同欧洲共同体合作    经互会成员国首脑通过签署维护和平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政治宣言,呼吁欧洲共同体领导人促使两个经济联盟签署促进相互贸易和经济联系的协定。这个文件还表达了经互会成员国希望同所有国家扩大经济关系的决心。

7. 德国王朝后裔安霍特以喷气机排管绘画

美联社自迈阿密报道,德国王朝后裔安霍特,以波音707喷气机的排气管作画笔,把几十桶颜料喷射在大幅白色油布上,这就是他所说的“喷射艺术品”,每幅索价高达二十五万美元。安霍特在一个星期六早上,一口气完成了五幅“巨画”,平均每幅仅用时十分钟。这些“绘画”只是一些红、黄、蓝、粉红和紫色的色块和斑点。他振振有词地大声喊道:“不要企图解释这些画”,“艺术家希望能表达他自己,要有与众不同的表现。”他还对观赏他“作画”的记者说:“这是杰作,如果无人购买,我自己会买下来的”。美国是他五大洲旅行的第一个目的地,他利用迈阿密国际机场的发射台作为画室,完成了五幅“艺术品”。

8. 四十年前的空投银币之迷

据法新社报道,四十二年前抗日战争时期来华的美国牧师费德斯和一百多位知名人士在中国广西深山中避难时,不知谁从空中投下一篮银币,救济他们,使他们度过三年的艰苦日子。多年来,费德斯一直在海内寻查,企图解开空投银币之谜。    最近,他接到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中称当年这件事是他干的。当时他是美国空军第十四中队的一名军士长,这些钱是他向自己的同胞募捐来的,为的是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一天,他所在单位的飞机奉命到敌后空投救灾物资,于是,他把这一篮银币一起投下去。

9. 苏联奖励妇女生三个孩子

据路透社报道,苏联政府正采取措施,奖励妇女生三个孩子。政府规定凡是生三个孩子的妇女,可以优先购买紧张的生活用品,不必在商店排队。还可以在住宅内装一部私人用的电话。    据报道,近些年来由于苏联人口出生率下降,将使苏联劳动力减少,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一年苏联将减少一百万个劳动力,这将严重影响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据说近些年来苏联一些妇女不愿生孩子,很多家庭只有独生子女。这将引起家庭和社会结构、经济方面的变化。

10. 印尼大象群又闹种植园

据印尼报纸报道,印尼北苏门答腊地区最近有一群为数三十六头的大象,连续两天大闹一个油棕种植园,毁了六百五十公顷刚刚培育的油棕幼苗。在象群头一天侵袭后,种植园工人又种上了新的油棕幼苗,但是象群第二天又来侵袭,毁坏了新种上的幼苗。据当地居民说,这个油棕种植园位于该象群的旧栖息地。从一九八二年以来,大象就经常侵袭该种植园,寻找食物。

11. 易怒者易患心脏病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一名医学专家经过二十五年的研究发现,脾气暴躁的人比一般人患心脏病的比率高出五倍,死亡率也比一般人高得多。这位医学专家说,他研究了芝加哥地区一千九百宗病例,发现多数心脏患者发病前就脾气暴躁,发病后难以控制自己。他认为对心脏病患者,不能只靠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精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