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03-26
第 1 版
1. 共同社报道:《胡总书记中曾根首相会谈详报》
【共同社北京三月二十四日电】题:胡总书记、中曾根首相会谈详报 中曾根首相同胡耀邦总书记会谈时,双方发言要点如下:胡总书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其本质是不结盟。这是因为,一经结盟就会影响广泛地结交朋友,而且也无法抑制对方的越轨行为。 中国衷心期望朝鲜半岛实现和平,促进统一。 关于中苏关系,根据现状,不可能大幅度地改善关系。 就日中关系来说,我去年秋天从日本回国以后,中央举行了会议。我在会上报告说,日本朝野都期望日中友好。出席会议的人一致认为,中国也要举国上下诚心诚意地同日本发展友好。要把面向二十一世纪这个意思传达到中国的基层。 我国的国内形势是稳定的。经济增长也远远超过了当初的预计,农业尤其好。在日中经济合作问题上,中国不忘记日本的友情。中曾根首相:我要豁出生命为发展日中关系而尽力。我想,日中两国互通有无,就会成为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 在对华经济合作问题上,输出入银行提供的贷款要比上次有所增加。中国一定要使企业对于向中国投资感到放心,希望中国参加签署国际专利条约。 如果日中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提出希望在北京建立日中文化交流中心,就加以考虑。
2. 外电评述中曾根在北大的演讲
【合众国际社北京三月二十四日电】中曾根首相说,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加可能引起日本和亚洲邻国的担心,但是,他发誓说,日本和中国永远不再打仗。 中曾根还敦促中国研究制定商业法以鼓励日本人投资。 中曾根在北京大学向学生发表演讲时说,中国和日本的领导人都一致认为,他们两国的亲善关系将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这位首相又表示日本担心,“中国会不会对日本的安全保障以及亚洲的和平与稳定给我们以及近邻各国带来令人疑虑的影响?”他表示的这一担心冲淡了他前面的讲话。 日本政府一位发言人说,这番话除反映了日本人的看法外,也反映了东南亚国家的看法。他说,对中国军事力量的担心“不是现在存在的,而是潜在的担心”。 【美联社北京三月二十四日电】(记者:格拉德斯通)日本首相中曾根今天保证,中国和日本“决不会再次发生战争”,不过,他说,他的国家对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和对外开放的保证尚有疑虑。 他的演讲作了实况转播,这是这个共产党控制的国家的一个少有的事件。 他说,正如一些中国人对日本要实现稳定、和平与繁荣的保证有怀疑一样,“我们对贵国也有同样的感觉”。 他说:“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四化政策’及其对外开放政策是否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路透社北京三月二十四日电】(记者:霍尔)日本首相中曾根今天竭力想减轻中国对他的国家复活军国主义的疑虑,但是,他表示东京对中国目前重新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否会改变也有疑虑。 中曾根问道,“整党”以及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等国内政治动向是否会影响到这些政策? 外交官们说,他的警告似乎反映了日本的担心:在制订目前方针的负责人邓小平退休之后,中国领导人是否能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3. 安莎社说:中曾根访华是要加强经济交流
【安莎社北京三月二十三日电】日本政府首脑中曾根今天到北京访问,主要目的是要加强双边经济交流,但也是要在美国总统里根来这里访问之前大约五个星期的时候,探听中美关系的现状。 除了一九八二年春曾有过明显改善以外,各种阴影一直在折磨着双方的政治关系,而且一九八二年春的改善,也很快由于中国抱怨日本以前的军国主义精神复活而黯然失色。 然而,即使在争论的高潮期间,北京似乎也抱有促进两国间经济合作的愿望。 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胡耀邦四个月前访问东京,双方看来都已冷静下来,并致力于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双边关系。 【合众国际社北京三月二十三日电】中国今天第一次公开指责苏联威胁它的安全,要求莫斯科减少它在亚洲部署的核导弹。 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援引赵紫阳总理对来访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讲的话说:「我们认为,对中国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苏联。」 这是中国第一次公开指责苏联是个威胁,尽管中国领导人在同来访的官员们进行私下交谈时这样说过。这些讲话是正当中国同苏联的官员就关系正常化问题在莫斯科举行第四轮磋商时发表的。
4. 胡耀邦到宾馆同中曾根安倍话别
【日本共同社三月二十五日电】胡耀邦总书记二十五日上午八时半到中曾根首相一行下榻的宾馆话别。在同出来迎接的中曾根首相握手之后,胡总书记对在首相旁边的安倍外相说:“今天来话别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是来见你。”在这次访华中,这天是外相与胡总书记第一次见面,胡总书记的话似乎有那么点味道,承认外相是中曾根首相的可能性很大的接班人。胡耀邦总书记特意到宾馆去话别是异乎寻常的,外相也感到很满意。
5. 美联社说:里根处理美中关系时对台湾作了微妙平衡
【美联社华盛顿三月二十四日电】美国总统里根在采取行动改善同中国的关系的时候,作了微妙的平衡以使台湾放心,他仍然是一个可靠的朋友,不会为了安抚北京而牺牲它的利益。 他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美国同中国的联系在里根头两年执政期间逆转以后又开始好转了,而台湾的官员说,他们同华盛顿的关系比在卡特总统执政时的关系好多了。 一名高级台湾代表在谈话中说:“我们对这届政府非常欣赏。”他说,与卡特政府最显著的差别是,“我们可以在比较友好的环境中工作。”台湾人对里根下月的中国之行似乎并不过份担心,虽然他们希望不进行这种访问。 里根是在强大的亲台力量的支持下当政的,他长期对北京的共产党政府抱敌视态度。 作为保持平衡的行动的一部分,里根政府有时也屈从于北京的压力,尤其是北京所提出的要华盛顿同意最终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的要求。
6. 中曾根访华花絮
饭香礼炮响 【时事社北京三月二十四日电】题:饭香礼炮响 访华第二天早晨,中曾根首相比平时醒得还早,不到七点钟就起床了。他对进到寝室内的官房副长官水平说,“中国的欢迎真感人”,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对中国的热烈欢迎十分感动。首相对欢迎仪式上放的十九响礼炮似乎尤其感兴趣,他说:“也可能与广场四周全是建筑物有关系,礼炮的回响很大,肚子都被震动了。” 吃早饭时,他特别喜欢稀饭,一边说“真香”、“真香”,一边把稀饭吃得精光。说:“中国的菜太好吃了,体重增加了可不好办。”茑子夫人也随和着说:“我一天就增加了两公斤。担心回国之前衣服没法穿了。”中国孩子坦率 【日《读卖新闻》三月二十五日报道】中曾根首相在北京大学讲演,一开头就说:“我这段话稿子中没有。”然后披露了在胡耀邦家中共进午餐时的小插曲。 首相说:“我夫人问胡总书记的孙子,他喜欢爷爷,还是喜欢奶奶。他犹豫了一下,考虑一分钟之后回答说:‘爷爷’。问他为什么喜欢爷爷,他说爷爷常带他玩。在我家里,如果问我的孙子,他也会犹豫,但他的回答会是‘爷爷奶奶都喜欢’。中国的孩子坦率,日本的孩子带有政治性。”他的话引起哄堂大笑。(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汉语发音准确 【时事社北京三月二十四日电】中曾根首相擅长讲演,他在读讲稿前,看着会场上悬挂的“中日友好代代相传”标语说:“二十一世纪的日中关系就拜托大家了”,并微微鞠躬。 首相为了准备讲演,学习了汉语。他在结束讲演时用汉语高呼“日中友好万岁”。人们一致的评价是:发音准确,学习成绩优良。 讲演会之后,中曾根首相与北京大学的二十名学生座谈。学生们问:“首相在大学时代也怕考试吗?”首相沉吟片刻之后,回答说:“由于我题押得好,所以考试总是及格的”,说完大笑。
7. 法美在对苏政策方面存在分歧
【法新社华盛顿三月二十四日电】在密特朗总统今天结束的对华盛顿进行的两天访问中,法国和美国重申了两国的“历史性友谊”,但是在对苏联、中美洲和第三世界的问题上,思想上仍然存在着分歧。 这位法国领导人已经启程前往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进行他访美活动中的非政治性部分,他在“两国联盟的生命力”和“一起捍卫自由”的共同意愿问题上同里根总统意见一致。 但是,他们在西方如何看待苏联、中美洲的稳定以及富国和穷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问题上则有分歧。
8. 加强中日合作的又一步骤
【波兰《华沙生活报》三月二十三日评论】日本首相中曾根正在开始的对华访问,无疑将是在加强和加深日中合作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步骤。不过,这也将是这样的步骤,在这一步骤里,伙伴们传统地保证自己信誉将占据重要位置。中美关系缓慢而逐渐地解冻,使得中国对东京——华盛顿的主要盟友——也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态度。不过,这里指的不仅仅是对美国或日本的姿态,而且指中国对世界和对话更加广泛地开放。苏中关系的活跃便是其例。
9. 里根同契尔年科近月来交换四封信件
【美联社纽约三月二十三日电】据电视新闻报告,自二月份以来,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交换了四封信件。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网昨天在晚间新闻节目中说,这种通信是二月初由里根开始的,当时,布什副总统去莫斯科参加安德罗波夫的葬礼时交了一封信给契尔年科。契尔年科回了信,往来信件一共四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说,尽管苏联人坚持他们的立场,没有任何将取得突破的迹象,但是苏联人的语气是有礼貌的,这使白宫感到鼓舞。 同时,美国驻苏大使哈特曼说,为了就实质性分歧同苏联人建立更广泛的联系,正在作出努力。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三月二十三日电】美国驻莫斯科大使说,在华盛顿和苏联之间不存在有关核武器或其他问题的秘密谈判。 在一个月中第二次回国述职的哈特曼大使说,两国官员定期就他们关心的许多问题举行会谈。 哈特曼说:“我今天说不出他们的政策是怎么回事。但我首先认为莫斯科内部意见不一,也许有某种程度的领导权之争。”
第 2 版
1. 谢劳士在纽约《美洲华侨日报》撰文说希望在北京搭出租车难的情况有所改变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一月十四日文章】题:北京的出租汽车(作者:谢劳士) 在北京搭出租汽车不容易,半途拦截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一,出租车没有明显标志,你不知道何者是出租车,何者系私人座车;第二,北京的出租车似乎还没有半途上客的习惯。要搭车必须到各大宾馆的门口或者车站。 北京搭出租车难,阿谢去年去时这样感觉,今年再去,情况并没有改善,而且更难。像北京饭店这样的大酒店,也每每要苦候半小时以上才可上到车,更勿论小酒店和街头的出租车站了。无论饭店和一般出租车站,都有调度室,人员最少一个,多则四、五个人,搭车要先向调度室登记,司机回来后要向调度室报到,然后由调度人员分配车辆和人客。这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效率怎能不低?其实,只要让搭客自己排队上车,便什么也解决了。增加调度一个环节,实在是费时失事。乘客搭车难,但各大饭店照例有许多空车泊在店前,街上也有空车在跑。有人没车坐,有车没人坐。曾就这个问题请教司机,司机答称:“这是个体制问题。”内地的朋友所谓体制问题,每每是指大锅饭的体制。阿谢问:“现在不是有奖金制吗?”司机答称:“做不做奖金一个样,人人平均。”实情如何,阿谢没有研究。但北京作为首都,游客日多,搞好出租汽车服务确大有必要。希望明年阿谢再到北京时,情况应有所改变。
2.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短评:《闻中国民航清理门户》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短评】题:闻中国民航清理门户(作者:陈山笠) 近阅报章,获悉效率低礼貌差、安全水平不高的中国民航将进行整顿,清除无能人员。笔者近十年来曾多次回国,皆本着“爱国主义”精神,尽量搭乘中国民航。十年来,中国民航的服务质量鲜有改善,我这个老顾客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越来越动摇。欣闻民航决心整顿,爱赘数言供作参考。 一次笔者自莫斯科搭乘中国民航返京,起飞不久已是晚餐时刻,众乘客饥肠辘辘,皆盼有一餐中国美食。岂料端上来的却是又硬、又冷的面包和上面结了一层油的火腿肉。据闻,自莫斯科起飞的民航班机,机上伙食均由苏联航空公司代理,但乘客不知,不免埋怨、失望。中国民航可能也知道乘客心理,因此早已准备一些青豆牛肉饭分飨乘客。这虽不是佳馔、美肴,但亦稍可补偿。 乘客正在用餐时,突然传来啧啧的吸吮果汁之声。抬头一望,机上服务人员正在剥食黄橙橙的桔子。众乘客眼睛一亮,同时惊喜地一起发出了“哦!桔子!”这样的赞叹。在苏联即使是在外宾下榻的高级旅馆,新鲜的水果也是难得一见的,因此乘客不免骚动起来,互相询问:“我们是不是也会有桔子吃?”所幸的是最后大家每人都分到一个。 既然称之为中国民航,就应该表现出中国的特色。从机上的装潢、供应的饮食,一直到服务人员的服装、态度,都应该体现这种特色。中国向以瓷器、漆器闻名于世。中国民航机上使用的各种器皿,为何不讲求一点美观,一点中国特色。 其次,再就机上供应的餐饮而言,中国菜是全世界最脍炙人口的美食,日航机上就让乘客可以选择日本料理。笔者不知中国民航为何不能提供相同的机会 。 中国向以礼义之邦著称,中国的待客之道也有悠久的历史。服务人员在乘客都未享用之前,连门帘都不拉上,就大大咧咧地坐在台子上翘起二郎腿吃将起来,不仅失态,而且有违待客之道。 本报短评专栏曾数度对中国民航提出谏言,实在是鉴于它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面橱窗,服务质量好坏,与对中国的观瞻攸关。爱之深责之切,我们衷心希望,中国民航能够确实进行整顿,让漆在民航机上的五星红旗,飞遍五大洲四大洋,而且显得亲切、可爱。
3. 南报评胡耀邦关于我对外开放政策的讲话
【南斯拉夫《政治报》三月二十日述评】(该报驻北京记者:兰契奇)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说,中国将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以便吸引外国投资者把资本和现代化技术投入在中国大陆上建立的联合企业,或者甚至在沿海经济特区自己建厂。他强调指出,中国不会放弃已经宣布的政策,而是将更多地向外部世界开放。他说,特别是邓小平不久前视察经济特区以后,这一政策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支持。 胡耀邦暗示,将在中国整个黄海沿岸的城市建立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高级领导人第一次提到外国企业主在中国建厂的可能性,当然要在中国的法律和条例规定的范围之内。 据估计,已签署合同的外国投资总额接近五十亿美元,其中十五亿多美元的投资已经投入使用。这主要包括工业合作、补偿贸易和石油勘探。外国对合资企业的投资,是中国最感兴趣的,因为能吸收外国的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组织生产的经验。 尽管在最近五年中,继通过联合投资法以后又通过了十五项补充法律和规定,以便吸引外国投资者,但是应该承认,正如一位经济学家不久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所说的那样,如果从全中国看,在吸收外资方面没有收到明显效果。 这位经济学家认为,吸收外资缓慢有几个原因:外国人对可能发生的政治变动有顾虑,并且特别对可以提取的利润不满意,尤其对中国不发达的经济立法感到遗憾。 据中国的消息灵通人士认为,在管理合资企业的过程中,问题出在如何处理私人资本和经济的市场标准同国家所有制和集中管理的行政计划经济的关系上。规定合资企业经营自主和自主地作出决定,但实际上,这种企业遇到了官僚主义和意识形态的障碍。胡耀邦的讲话反映了领导要消除内部的抵制现象的决心。但同时也是向那些拥有最现代化技术和资本然而对向中国经济投资不太感兴趣的外国伙伴讲的。
4. 日本采用资本输出等方法打入欧洲共同市场
【新加坡《联合晚报》三月二十日文章】题:欧洲有两个小东京 日本为了向西欧国家打开合资经营的道路,派出大批商业行政人员,西德和伦敦都因此出现了“小东京”。 西德的杜塞尔多夫只是一个中等城市,但在这个城市中就有二百五十家日本公司,八家银行和十八家维修服务公司。市中心还有一幢十二层高大厦,成为日本商行和文化中心。 在欧洲政治经济金融心脏的伦敦,更有三万日本人,绝大部份是商业代表、行政人员和他们的家属。至于牛津和剑桥两个文化古城,更有不少攻读学士、硕士、博士的日本学生。 在西欧,日本人真是无处不在,和世界各地一样,但是由于西欧仍然是世界经济中心,因此比其他国家更为显著。日本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十国的贸易,一九八三年出超达一百○四亿美元。早在这个纪录数字出现之前,西欧国家就有反对日货倾销的呼声,无奈有些国家主张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自然不能言行不符,另一些国家则和日本在经济上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既要和日本做生意,就不能限制日货进口。 至于日本,则早已看到他们对欧洲诸国的输出,迟早会达到对方不能容忍的程度,因此就采用输出资本、在外国投资、或实行合资经营的办法。本月初日本日产汽车和英国签署了一项历来最大的合同,在英国投资七千万美元,设汽车装配厂,从后年开始,每年生产汽车二万四千部。 这家英国日产,已经引起英国人和共同体的关注,原来该厂生产的汽车,暂时计入日本输英额,也就是说英国不再买直接由日本输入的汽车,只买在英国装配的日本车。但是,这家工厂将来如果再增资四亿二千万美元,其产品就将被视为“共同市场产品”,到时就连西德、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生产的汽车,都要蒙受影响。实际上是日本汽车业通过在英国设装配厂的渠道,摇身一变而成为共同市场产品,可以打入欧洲十国汽车市场而通行无阻了。
5. 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大投资国
【科威特通讯社东京三月十三日电】据半官方的日本外贸协会在今天发表的一份年度报告中说,日本已取代法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英国和联邦德国的第四大投资国。 报告说,到一九八二年底为止,日本在海外的直接投资是二百九十亿美元,比一九八一年增加四十五亿美元。 报告说,日本增加了在美国的投资,使日本同美国投资的巨大差额减少了五十亿美元,这是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 报告说,由于世界经济的持续不景气和美国实行的高利息制,许多工业化国家不太愿意在海外投资,一九八三年全世界的海外直接投资比一九八二年下降了百分之零点三。
6. 土耳其别称-------闺阁之国
【香港《快报》二月九日、十日文章】题:土耳其别称“闺阁之国” 伊斯兰教允许一夫多妻制。因而自古以来,人们常把土耳其称为“闺阁之国”。男人可以同时有四个按穆斯林方式结婚的妻子。这个数目正好是伊斯兰宗教法典限定的“合法”妻子数目。土耳其男人可以到教长那里登记同每一个这样的妻子结婚。但是公民婚姻登记处只准许男人同他的四个妻子中的一个进行正式结婚登记。事情就是这样奇怪:多妻之夫形式上只有一个妻子,他的多妻的家庭就算作一夫一妻的家庭了。 除了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外,在乡村和小城市还存在买卖婚姻的现象。有时,结婚聘金高达一辆小汽车的价钱。 结婚聘金使许多青年小伙子,特别是穷人家的孩子处于困难的境地,他们无法攒够这么多的钱,于是,就出现了另一种婚姻形式——抢亲。农村青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把姑娘抢走,然后同她一起逃到山里、森林里或者附近的城市里隐藏起来。 法律规定,法院在审理每一件抢亲案件时,首先要调查清楚,抢亲是否经过姑娘的同意。如果姑娘事先未同意,抢亲者就可能被罚十年监禁。但是,很少姑娘承认是被强迫抢走的。因为经过抢亲事件之后,即使再回到父亲的家里,她也会被人们看作是“名声败坏”的女人,再出嫁就困难了,无论如何谁也不会对她出足够的聘金。所以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一般都是照顾抢亲者,让他们登记结婚。如果小伙子有个已到结婚年龄的姊妹,他所看中的姑娘又有个兄弟,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好办多了,可以实行“换婚”两家互相交换新娘,就都可不出聘金了。 还有一种风俗,贫苦家庭的小伙子拿不起聘金,就用自身代替聘金,当“入赘女婿”。“入赘女婿”通常不能马上结婚,必须先在未来的岳父家干二、三年的活。人文学称这种婚姻为“劳役婚姻”。“入赘女婿”的生活是艰难的。而且,他的男性自尊心也受到了损害。 婚礼也有特点:新郎家到新娘家来接亲时,按照习惯,新娘的亲属总要和新郎的亲属“争吵”一番,装作不愿意把姑娘嫁给对方的样子,要求把新娘“赎回”来。当婚礼车队拉着新娘向丈夫家出发时,新娘的亲属们“百般阻拦”,他们把长凳、垃圾箱扔到路上,再一次要求“赎回”姑娘。 婚礼进行得相当安静和文雅。按照土耳其的风俗,夫妇之间亲热的举止,不仅要避开外人的耳目,甚至也要避开最亲的亲属。在婚礼上,先为新郎、新娘祝酒,之后就是简单的舞会,舞伴一般都是直系亲属,有权和新娘跳舞的除新郎以外,还有她的近亲。 农村的婚礼要持续好几天,因为有许多的传统仪式。把新娘的头用布蒙上,用马驮到新郎家,有时也用骆驼。 有些村子还有这样一种风俗:新娘不能直接走进房子,要从站在门槛上的未来婆婆的裤裆下钻进去,表示承认婆婆对她的权威。第二天白天,举行揭盖头布仪式。揭下盖头布,新娘就是妻子了。
第 3 版
1. 三菱集团成立“技术联谊会”
【《日经产业新闻》二月二十七日报道】题:三菱集团在尖端技术和信息方面结成联合阵线 以三菱商事为干事公司,三菱集团二十多家企业将在三月分成立“技术联谊会”,作为新的集团组织。这个组织以各公司的技术最高负责人(副经理或专务董事)、研究所所长为主,进行定期协商。其目的是将它作为在发展尖端技术和新的信息传播手段方面集中集团的智慧,联合研制尖端技术商品、联合推进有关最新技术的业务的大本营。三菱集团有一个总经理会,它决定整个集团的战略方向,名叫“金曜会,这个“技术联谊会”便是金曜会的“技术翻版”。这可以说是企业集团为适应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开展新的业务的空前未有的尝试。 技术联谊会是三菱商事倡议成立的,该公司的技术室作事务局进行筹备工作,将于三月二十七日召开第一次会议,正式成立。 在这个联谊会中,各公司将就各自领先进行的尖端技术和尖端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情况、新的信息传播手段等与尖端技术有关的新业务计划等坦率地交换意见。 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三菱集团建立自己的“技术库”。这种形势是:尖端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交换和相互提供最新技术情报是不可缺少的;希望极力避免重复投资、不必要的研究开发和开办业务方面的竞争;越来越需要不同行业之间就应用尖端技术、促进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业务等问题进行调整和合作。 因此,三菱商事公司积极地向各企业作工作,促进了这个技术联谊会的成立。
2. 加拿大广播公司技术顾问谈:微电子技术革命的意义和作用
【波兰《政治》周刊一月二十一日报道】加拿大广播公司新技术事务顾问托马斯·艾德接受波兰记者采访,谈了他对微电子技术革命的伟大意义和作用的看法。 艾德博士说,微电子技术的迅速普及正迫使原有的工业结构和组织结构进行改革,这种改革进行得如此迅速和如此广泛,以致于超过了人们的预料。 微电子技术革命是一场关系到整个民族富裕还是贫穷的大事。譬如说加拿大吧,如果拒绝参加这次革命,很快就会跌落为二等或三等国家。微电子技术,这是关系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利润、减少原料消耗、净化环境和加强人们相互交流的大事,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吗? 看看那些当年没有及时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吧,正经受着由此引起的各种后果。今天,参加微电子技术革命是必须的,否则就会落入文明发展的边缘地带。这不仅是一场经济变革,也是政治和社会变革,这种变革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今天许多人说的革命,实际上只是一个新时代的曙光。艾德博士说,不推广微电子技术的国家,不久的将来顶多还可以出售些原料。是否参加这场革命,将戏剧性地加大国家间发展上的差距。更有甚者,这个不断深化的鸿沟也关系到智力领域。发展电脑资料中心、发展卫星通讯、个人普遍使用电脑等,这一切异常有助于人的智力发展。同时也相对使与此无缘的人的智力减退。 形势要求不发达和中等发达的国家付出巨大的努力,政治家要有富于幻想般的想象力,整个社会要付出艰巨的劳动代价。面对这场革命,贫穷者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竭力摆脱落后状态。他们的希望在于,譬如开发软件,这需要的投资最少,又可以调动许多专家的往往是无处施展的才能。
3. 扁平电脑屏幕
【美国《新闻周刊》三月九日报道】题:扁平电脑屏幕 目前,计算机整机日趋小型化,但其部件——阴极射线管却仍是十磅重的大家伙。现在,有了扁平屏幕。明年,由于应用场致发光技术,小型计算机将比今天的便携式计算机屏幕更大、更亮。场致发光技术从三十年代末就已开始研制,但直到最近制造商才想出如何应用在商业性生产上。场致发光屏幕是一块四分之三英寸厚的板,中间有磷光薄胶片,前后是带电极的绝缘板。当电子计算机的指令到达绝缘板上的电极时,磷光体就随着闪闪发光。这种固体屏幕仅重两磅,比TRS—80型100和NECPC—8200型电子计算机上的液晶屏幕更明亮,映出的内容也更多。
4. 保南将建全国数据传输系统
【保通社索非亚三月十三日电】保加利亚计划到一九八五年底建成一个全国数据传输系统。 这个系统建成之后,全国各地的所有计算中心之间将有可能广泛地交换各种各样的情报。同时,这个系统将确保这些计算中心同世界上的各个数据库取得联系。这个新系统的建立将促进国民经济管理和科技情报交流的某些过程的自动化。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三月二十一日电】今年南斯拉夫将开始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传输网。 南斯拉夫专家取名为UPAK的这一传输系统将以整套通讯网为基础,并依靠现有的PTT传输线。该系统将分两期建成。第一期将在贝尔格莱德、卢布尔雅那、萨格勒布和萨拉热窝建立通讯中心,于明年完成;第二期工程将于一九九○年完成。
5. 波罗的海海水越来越清洁
【塔斯社列宁格勒二月十四日电】苏联水文学家认为,波罗的海海水正在缓慢地,但确定无疑地变得越来越清洁。 苏联科学院海洋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发表的一篇报告说,向波罗的海排放有害物质的数量减少了。其中沿岸各城市,尤其是为净化城市污水进行大量工作的苏联沿岸城市污染波罗的海的现象明显地越来越少了。 各条河流依旧带入大海大量有机物,这主要同从土壤里冲出来的农用肥料有关。海洋环境生物自动净化过程发展得也很迅速。每年仅仅通过捕捞的鱼类(年总捕捞量约一百万吨)就从波罗的海提取出二万七千吨氮,四千五百吨磷,十三万五千吨碳。每年沉积海底并形成矿物化合物的生物物质和有机物在四千四百万吨以 上。
6. 第二十二届国际出版联合会代表大会在墨西哥举行
据埃菲社三月十四日报道,国际出版者联合会在第二十二届大会上提供的资料表明,拉丁美洲地区最近几年出版书籍的数量有很大的增长。该地区在一九八三年共出版了三万六千多种新书。印书所用纸张的年消费量达三百吨。拉丁美洲主要出版书籍的国家是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和墨西哥。此外,拉丁美洲每年出口书籍的收入为七千三百万美元,每年进口书籍的金额达三亿美元。 据该国际出版机构说,拥有三亿人口的拉丁美洲共有一万个公共图书馆,但是图书馆部门同书籍市场之间缺少联系。这次大会是从三月十一日到三月十六日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参加会议的有全世界四十三个国家一千多名代表,中国代表作为观察员参加了这次会议。 (芹)
7. 尼泊尔青年中吸毒人数增多
【美联社加德满都三月九日电】加德满都,过去是西方的嬉皮士成群结队地涌来吸这里种植的大麻叶,如今尼泊尔的吸毒者却在放纵抽吸进口的烈性毒品。 托马斯·加夫尼牧师在加德满都经营那里唯一的一个戒毒中心。据他说,尼泊尔青年吸烈性毒品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加夫尼估计,尼泊尔有五千到八千人染上毒瘾,其中百分之九十九是本国人。他说,吸毒人数不断增加的原因是精神颓废、缺少就业机会、家长管教不严以及毒品商人和贩卖者贪得无厌。
8. 不用氯化法来提取黄金
【美国《新闻周刊》二月二十日报道】美国一位化学家研制出的一种新的黄金提取法,这种方法可以从本来应当抛弃的毫无价值的岩石中把一丁点黄金都滤出来。诺曼·哈伯说,这种技术用于低品位的矿石,譬如每吨只含有0.003盎司黄金的矿石时,比采矿业使用的标准的化学提取法——氯化过滤法更为有效。哈伯说,这种方法比氯化过滤法简单、迅速而且对环境也安全。 用这种方法提取黄金,每一盎司黄金只需花费十美元。 哈伯说,这种方法同黄金的“基础地质化学”有关,换句话说,同使得微细黄金粒子形成天然金块的化学机制有关。哈伯说,“我们的方法标志着自从氯化过滤法出现一百多年以来,在黄金化学中取得的第一次真正进展。”
9. 五年后将出现新的人工心脏
【法新社斯特拉斯堡(法国东部)三月六日电】题:五年后将出现新的人工心脏 五年之后,全世界每年约有五万病人将能得益于一种新的人工心脏。 这种新的人工心脏是由马塞的蒙蒂埃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研制的。 由欧洲动力装置制造公司制造的这种人工心脏,使用的是一种经过碳化的陶瓷材料。这种材料是为生产火箭的喷口而研制的。 蒙蒂埃教授今天在斯特拉斯堡说,这种被叫做“科拉泵”的人工心脏,可以使病人在自己的心脏恢复正常工作之前,在二十个小时之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蒙蒂埃教授是在欧洲关于生物材料的腐蚀与渐变讨论会上讲这番话的。 蒙蒂埃教授说,目前,还只在动物身上做过短时间的实验,但取得了完全成功。 根据计划,一九八四年将把这种人工心脏长时间植入动物体内。
10. 从国外回日本的青年都面临重新适应环境的问题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出生在国外的日本青年回国后普遍感到孤独,他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后,好象来到异国他乡的陌生人。成千上万从外国回到日本的青年都面临重新适应环境的问题。 一些日本回国青年由于不能用流利的民族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而遭人白眼,甚至亲戚朋友对他们“非日本式”生活方式感到厌烦,认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接受的文化上的倒退。人们称他们是“浪人”。 许多回国青年一回国,首先碰到的是找职业难。他们整天为寻找职业四处奔走,但却常常碰壁。公司不是考察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而动不动就说:“他是从国外回来的!”拒绝录用他们。 在受教育方面他们也受到歧视,他们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因为名牌大学招生时仍然强调一些传统的科目,如数学、日本文学和历史等,这些科目他们在国外学得很少。而他们的一些特长又得不到发挥,一些老师在上英语课时甚至不允许他们英语说得太流利。 这些回国的青年人由于感到孤独、沮丧和倍受歧视,从而产生了对立情绪。据报道,一个十九岁的回国青年因为同他的家人吵架,结果用刀子把他的婶娘刺死,用扳钳把他的叔父打伤。日本报纸惊呼,这是“异国文化的冲击”。 这些问题已引起日本当局的重视。去年,政府拨款七千一百万美元,用于和回国青年有关的项目,其中主要是在世界各大城市建立七十四所日本式学校,并为国外上学的日本儿童开周末补习班。目前,与父母在国外生活的日本学龄儿童大约有五万人。(王军)
11. 越南青年迷恋西方刺激音乐
【法新社河内三月十日电】越南文化当局反对越南青年迷恋于西方的“刺激音乐”(迪斯科、摇摆舞和流行音乐),主张在青年中重新提倡民族音乐和歌曲。 《西贡解放报》最近发表了一位著名音乐作曲家的文章,文章严厉批评了文化当局在一九七九、八○和八三年期间对西方文化“放松了”警惕,以致使“刺激”音乐渗透到所有的国家的(现代音乐的)歌舞剧团,把唱歌变成了“吼叫”,把伴奏音乐变成了“震耳欲聋的噪音”。 他在对“西方国家的青年用音乐和歌曲作为反对社会非正义的武器”表示“同情”后说,他不明白为什么越南青年——“曾赢得全世界敬仰的英雄们”的子女们,现在竭力模仿他们父辈“手下败将们的生活方式”。
第 4 版
1. 哈克总统提升一批高级军官
在巴基斯坦国庆节前夕,军人统治者齐亚·哈克将军三月二十一日宣布给武装部队的一些人员晋级。 据国防部的一项公告说,海军参谋长卡迈勒海军中将晋升为海军上将。有四名空军少将晋升为空军中将。在陆军中,阿里少将和布特少将晋升为中将。 (合众国际社)
2. 美向苏丹空运埃及的空防装备和人员
英国报纸《卫报》三月二十三日说,美国已开始向苏丹「军事空运」埃及的空防装备和人员。 (科威特通讯社)
3. 秘鲁举行全国总罢工
三月二十二日,在抗议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全国性大罢工开始后,警察同罢工者发生了冲突,恐怖主义分子爆破该国主要铁路的一些部分。 (美联社)
4. 克里姆林宫在等待下一个入主白宫的人
【英国《每日电讯报》三月二十一日报道】题:克里姆林宫在等待下一个入主白宫的人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之前,俄国在武器谈判方面将不会采取什么新行动。 在超级大国的关系中,这种僵持局面可能会维持几个月。《消息报》外事评论员鲍文排除了里根总统和克里姆林宫新领导人契尔年科早日举行最高级会谈的可能性。 他在布拉格电台同记者谈话时说,如果举行最高级会谈,那“就意味着向里根扔了一个救生圈”。 他认为,应该让这位美国领导人在他自己一手造成的问题中自作自受。驻莫斯科的西方外交官认为,在美国大选结束之前,俄国在裁军方面不会采取重大的主动行动。 然而,外交官们说,为了争取世界舆论,莫斯科很可能继续宣扬它已提出的“和平建议”。 克里姆林宫正在要求西方跟它共同宣布不使用武力,尤其是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西方外交官认为,在限制中程导弹和战略核武器会谈还没有恢复的情况下,签订纯属宣传性的协议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研究美国问题的俄国高级专家阿尔巴托夫说,里根政府是美国几十年来最危险的政府,他对西德电台一位记者说,苏美关系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坏……处于最低点”。 记者问:莫斯科是否会采取象同意举行最高级会谈这样的行动——这在总统选举年对里根可能有利。阿尔巴托夫回答说:“我们不想卷入美国大选。至于最高级会谈,我简直无法理解它会有什么结果……希望从实力地位出发同我们举行会谈是不符合我们的利益的。” 莫斯科还没有明确表明,它喜欢哪一个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但是,它已以赞同的调子援引了他们批评里根的各种讲话。 俄国报纸广泛地报道了共和党黑人候选人杰克逊的讲话,他们对参议员哈特的政策表示了相当大的兴趣。 莫斯科电台的国际广播以赞同的口吻报道,哈特在竞选运动中尖锐地批评了现在的共和党政府的政策。 《真理报》昨天引用了哈特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这家克里姆林宫报纸在引这篇文章时说,他“尖锐地批评了里根政府的军国主义化政策”。
5. “请等等……”
说明:图中旗子上的文字为“共同体”,在雨中挨淋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原载联邦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6. 日报说美国南朝鲜军事演习是攻击型的
【日本《朝日新闻》三月二十四日报道】参加美韩“协作精神—84”联合军事演习的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二十一日夜晚同苏联核潜艇冲撞事件,说明了苏联多么注意这次演习。可以说在自由世界规模最大的今年的这次演习中,美韩两军动员了具有强大攻击力量的“黑鹰式”多用途直升飞机,首次进行了一九八二年决定实行的“空地作战战术”训练。今年演习的特点就是打击敌人纵深的攻击型的演习。但是,仔细地看演习的内容,可以看出,尽管是仰光爆炸恐怖事件后的第一次演习,美韩两国的行动则是超出想象的冷静。 首先是参加的兵员数。从一九七六年由四万六千名美韩两军参加开始的这一演习,一九八三年增加到了十九万一千人,今年达到二十万七千人,是最多的。但是,从其内容来看,美军参加人数从去年的七万三千人大幅度减少为六万人,参加的航空母舰也从两艘减为一艘。也有人认为,韩国部队人数增加是因为乡土预备军参加了演习,实际规模是缩小了。 据军事专家说,演习采取了以“蓝军”和“橙黄军”分东西地区对阵的方式,都没有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队为假想敌人。也就是说,没有编为相应程度装备的假想敌,自始至终都是一般性的军事演习。 还有一点引人注目的是,据认为美韩两国对今年的协作精神演习的报道进行了限制。与去年相比,韩国报纸对今年军事演习的报道格外保守。美国方面也是如此,据说去年美国还邀请了美国地方记者前来参观,但今年却是一概拒绝。
7. 伊朗炮火下的巴士拉
【法新社巴士拉三月十九日电】题:伊朗炮火下的巴士拉(特派记者:勒克莱) 一颗炮弹落到房上,现年五岁的哈利勒严重受伤,被送进了巴士拉大学医院。跟他一样的有数百人,据医生说,主要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都是被炮弹打伤的。一个月来,这个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每隔一小时或两小时就挨一发炮弹,而且炮弹是无目标地乱轰。 这个医院的院长沙拉比对记者说,“一个月内,三十七人被打死,与落下的炮弹数相比,这还算是走运”。他还说,“受伤者已有好几百人,我们每天收进七个至十个受伤者”。 一位妇女名叫罗海娅,被截掉一只胳膊。她哭着大叫道:“霍梅尼为什么向我们开枪?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什么都没有 干,我们都是老百姓。” 新闻记者在这所大学医院能见到的所有受伤者都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都是在自己屋里被打伤的。 医生们认为,伊朗炮兵距巴士拉三、四十公里远,他们炮轰这个城市,没有打任何军事目标。伊朗甚至炮轰最神圣的地方:离市场两步远的大清真寺的正面弹痕累累。 每天的炮轰虽然未能使有百万居民的这个城市成为一座空城,但却造成了一种人心惶惶的气氛。 几天时间,阿拉伯河两岸人们散步时的那种宁静,那些无忧无虑的咖啡馆,便成为了遥远的回忆,巴士拉开始被埋葬起来,沿街筑起真正的沙墙,门和窗都被堵死。 昔日繁荣的港口巴士拉,现在不再繁荣了:一百二十艘船已在它的大门口生锈,市场上四个商店中就有一个关门,饭店里面空无一人。如果说,居民们在雷雨中低头的话,那么,他们表示不能在“霍梅尼的炮弹”前逃跑。
8. 美国在联合国的表决中经常处于少数
【美国《纽约时报》三月十四日文章】题:报告说美国在联合国中经常处于少数 据今天在此间散发的一份美国研究投票情况的报告说,去年联合国绝大多数成员国投票反对美国的数字常常五倍于投票支持美国。在去年十二月结束的联合国大会中,所有国家中表示支持美国的总的来说占百分之二十五点五。只有作为一个集团的西欧国家和以色列在投票中有半数以上是支持美国的,以色列的投票记录表明它百分之九十三点三次的投票赞成美国的立场。西欧是百分之五十三点八。据这项研究报告说,五十个非洲国家投票支持美国的次数为百分之十八点六。美洲三十四个国家支持美国的次数为百分之二十六点八,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四十一个国家投票时站在和美国一边的次数为百分之二十一点五。 在不结盟的国家中,支持苏联立场的投票次数为百分之八十左右,而支持美国的次数为百分之二十。这项长达一百五十九页的研究报告是根据去年通过的立法写出的。看来向报界散发这项报告是为了强调里根政府宣布的政策,即在估价给予一个国家多少援助时要考虑它在联合国的投票记录。 这项报告列出了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认为涉及到美国最根本的价值观念或利益的十个“关键性问题”。这项报告说,在这十个关键性问题中的六个问题上,美国在表决中遭到多数票反对。 在那些美国得到多数票的问题是挫败了对以色列会员资格的挑战,谴责苏联干涉阿富汗和越南干涉柬埔寨。
9. 世界和地天气和报纸要目(三月二十五日)
波恩(阴5℃—10℃)《每日镜报》(西柏林):法国命令部队撤出贝鲁特 莫斯科(多云-5℃—0℃)《真理报》:华约在会谈中提出削减军备开支的建议 罗马(晴3℃—18℃)《时代报》:意大利共产党掀起了规模空前的抗议活动 巴黎(阴(2℃—15℃)《世界报》:法国部队将在三月三十一日前撤出贝鲁特 华盛顿(凉2℃—13℃)《华盛顿邮报》:马尼拉军队处于戒备状态 伦敦(阵雨3℃—10℃)《泰晤士报》:恐怖爆炸事件威胁到女王对约旦的访问 里约热内卢(晴20℃—30℃)《圣保罗州报》:萨尔瓦多发生袭击事件 (合众国际社)
10. 阿尔及利亚提出结束两伊战争十点方案
科威特一家报纸三月二十二日报道,阿尔及利亚提出了一项结束伊拉克和伊朗之间长达四十三个月的海湾战争的十点泛阿拉伯和平方案。 《祖报》说,伊朗对这一方案最初的反应是积极的,最后结果要取决于叙利亚对德黑兰所施加的影响。(美联社)
11. 阮基石请澳一公司去越勘探石油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三月二十日报道】题:越南希望布罗肯希尔产业公司参加勘探石油 越南即将邀请布罗肯希尔产业公司的一个高级代表团在今年晚些时候访问河内,此举是要促使这家澳大利亚公司重新回到越南水域勘探石油。 来访的越南外长阮基石昨天在悉尼对布罗肯希尔公司的负责人说,邀请已经发出来了。 据布罗肯希尔公司的人士昨天说,该公司实际上肯定将接受这个邀请,虽然它对越南将就联合作业提出怎样的条件抱着警觉的态度。公司的一些高级负责人还抱有很大的决心:即使参加的话,也决不容许危害布罗肯希尔公司在中国沿海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