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1-22

第 1 版

1. 英报评述基辛格对国际形势的看法

说基辛格认为伊朗国王的倒台是美在全球特别是在中东地区声望大降的结果;他同意西方战略家的看法,苏对美的军事优势将在八十年代初的某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认为对西方来说,中国的政策是一个有利因素,不然世界舞台将会是暗淡的    【本刊讯】英国《每日邮报》十一月十七日刊登保罗·约翰逊的一篇文章,题为《基辛格:西方为什么必须在发表他的回忆录的前夕强硬一些》,摘译如下:    昨天上午,基辛格在记者招待会上熟练地为他在东南亚的业绩辩护,他举出日期、时间、地点和文件,让人一望便知他是一位高级职业家。但是在下午,在他在克拉里奇斯的寓所里,他抽出时间来带我在八十年代前夕从容不迫地、私下周游他所看到的世界。    他说:“伊朗国王的倒台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地理政治事件。世界在心理上的均势已经改变了。”    他认为,这是“美国在全球,特别是在那一地区声望大降的直接结果”。    他对白宫未能支持这位国王、甚至未能向“一位作了我们三十七年忠实朋友并且是美国六位总统的坚定盟友的领导人”提供庇护,显然感到很痛心。俄国人:“一种诱惑力”    基辛格同意西方一些战略家的这种看法:苏联对美国的军事优势将在八十年代初的某个时候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认为,即使立即开始作出重新武装的努力,在三、四年时间内美国甚至也不能开始纠正这种不平衡的局面。    他感到忧虑的是,苏联领导人在国内经济方面正在遇到越来越大的麻烦,因而可能面临着这样一种必要性:在八十年代初作出大的、不得人心的决定。    “如果苏联届时唯一致力的事是取得全面的战略优势,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用一种冒险的对外政策来掩盖或推迟国内问题。”    他认为,苏联情不自禁要做的事情将是,利用古巴和越南创造使对西方友好的国家激进化的机会。    关于越南问题,我问他是否喜欢中国作东南亚的警察的主张。“我认为这是一种极重要的发展,这可以制止越南统治东南亚。    “当我五月份在新加坡时,我发现亚洲其他领导人也有此看法,认为中国对付越南的行动使他们免于崩溃。”撒切尔夫人:“一支新力量”    因此,对西方来说,中国的政策是一个有利因素,基辛格认为,不然的话,世界舞台将会是暗淡的。    “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恢复人们对美国的力量和决心的信心,要从中东着手。这将要求我们作出重大努力。”    他认为,在为恢复美国的信誉而努力方面,玛·撒切尔是一位主要的盟友。“她是今天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支真正有创造性的力量之一。在她选举获胜之前,我的夫人对我说:‘那样不寻常的人是不会被选上的。’我对她说:‘我们正在奔向一个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需要选举不寻常的人。’”    【法新社伦敦十一月十六日电】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今天说,在一九七四年未能迫使以色列撤出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是“我在任职期间最抱歉的事情之一”。    基辛格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要是美国在一九七四年七月达成脱离接触协议的时刻,解决了西岸问题,并研究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作用,实现全面的和平本来是有可能的。    这次记者招待会是为了在英国发行他的回忆录《白宫岁月》而举行的。他在会上还承认美国过高地估计了伊朗在朝着建立一个比较自由的政府方向发展的能力。    基辛格说:“我们认为伊朗的经济发展将会导致产生立法政府”。    他说:“这种判断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建议伊朗国王建立反映多元社会的制度。”    基辛格又一次说,在他看来,美国无权驱逐国王。他说,如果美国驱逐国王,那将“令人厌恶”。基辛格说,为了维护国家的团结,他支持卡特同德黑兰进行较量,无论政府作出什么决定。

2. 美国政府官员说:安德鲁·扬将去伊朗设法使美人质获释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日电】政府官员们今天说,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安德鲁·扬已被告知,他将受到伊朗当局的接待。他将飞往伊朗以设法使至今仍被扣留的人质获释。    这些官员说,扬不是应政府的要求进行这次访问的,而是他自愿承担这一任务的,他相信,他将能够同伊朗宗教当局打交道。

3. 日报报道:《大平首相开始正式准备访华事宜》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一月十九日刊登一条消息,标题是《大平首相开始正式准备访华事宜》,摘译如下:    大平首相在自民党三干部的人事安排业已完毕、大选以后的党内斗争也已告一段落的情况下,开始正式准备十二月五日起的访华事宜。日中之间目前没有急待解决的悬案,这次访问中国,将同华国锋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直接会谈,以加深相互的理解,加强友好亲善的关系,并就美中苏、朝鲜半岛问题等整个亚洲形势交换意见,但最大的问题是就日前中国提出要求总额五十五亿美元的日元贷款的对策。    二十日晚,为首相访华作准备的先遣队(团长是外务省亚洲局参事官渡边)动身。首相这次访问中国,是在任外相时期的一九七二年九月日中邦交正常化和一九七四年一月日中航空协定谈判时访问中国的继续。是签订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以后我国首脑第一次访华,大来外相将随行。    接近首相的人士就这次访问解释说:“日中两国首脑虽然没有特别的问题要谈,但自然地进行交流就有意义”。邦交正常化以后,各种实际业务协定一个接一个都已签订。在这个阶段,首相访问中国也可以评价为“日中新时代的第一步”。    从这个观点出发,首相准备在北京发表演讲《今后日中关系》,以强调日中关系的稳步发展。关于成为问题的对华日元贷款问题,以外务省、通产省、大藏省为核心的提供贷款数额和条件等的落实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这笔对中国的日元贷款不仅是经济问题,对日中团结的政治意义也很大。对于首相来说,处理对中国的日元贷款问题,有必要不过分刺激苏联,与就亚洲情况交换意见合在一起,将给以细心的照顾。

4. 卡特中断休假同高级顾问商谈伊朗局势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日电】美国总统卡特二十日离开他的戴维营休息别墅飞往白宫,去同他的外交政策顾问们商谈伊朗的不祥局势。    总统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步出停在白宫南草坪上的直升飞机,脸色阴沉。他没有象往常那样向记者招手,就径直走进室内。    卡特在飞回白宫之前,同包括国务卿赛勒斯·万斯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内的外交政策顾问在电话上作了交谈。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日电】白宫星期二通过新闻秘书乔迪·鲍威尔发表的关于伊朗问题的声明全文如下:    有报道说,在伊朗政府支持下被作为人质非法扣留在德黑兰的美国公民可能在不久受到某种“审讯”。    如果这样做,将是对国际法和基本的宗教原则的公然违反。伊朗政府将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全部责任。    美国正在通过联合国和其它一切可以运用的途径使这个问题得以和平解决。这比美国可以采取的其它补救措施更为可取。    这种补救措施显然是联合国宪章所承认的。伊朗政府必须认识到它所造成的局势的严重性。(声明完)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日电】卡特政府今天第一次暗示美国可能要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如不释放作为人质被扣押在美驻德黑兰大使馆的美国人的话。    这种含蓄的恫吓是白宫发言人鲍威尔在卡特总统从戴维营回到华盛顿以后发出的。卡特回华盛顿是要同高级顾问进行磋商。白宫官员们说,军界领导人也参加了磋商。    根据联合国宪章,受别国侵害的国家有权采取自卫性的军事行动并有权要求安理会采取制裁行动,其中包括停止经济往来或海、陆、空联系。据悉,鲍威尔的这一声明是要向伊朗革命领导人发出严厉警告,表明美国不再排除行使自卫权的可能性。

5. 霍梅尼发表讲话:坚持要审讯美人质

【路透社德黑兰十一月二十日电】阿亚图拉霍梅尼今晚说,有证据证明,美国大使馆剩下的人质都是间谍,并预言如果把他们送交革命法庭审讯,就会出现卡特的丑闻。    阿亚图拉向全国发表讲话说,卡特总统「患的是同穆罕默德·礼萨(前伊朗国王)一样的病」。    阿亚图拉说:「卡特认为世界就是他和他周围的人,但是世界是一个海洋,他们只不过是水粒。卡特说,这些人质是外交官,但是根据证据,已经证明这些人是间谍。」    阿亚图拉的讲话是纪念明天开始的穆斯林阴历第十五世纪的到来。他的讲话表明,剩下的人质免不了要长期当俘虏。    阿亚图拉霍梅尼的讲话今晚说:「如果把这些间谍送交法庭审判,就会出现卡特的丑闻。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都知道被赶下台的伊朗国王是有罪的……(在伊朗国王下台后)留下这些间谍在德黑兰是卡特的一个严重的失败。」    他又说:「卡特想从经济战线来吓唬我们。他没有军事勇气来袭击我们。胜利必将属于乘着石油的风浪前进的人民。」

第 2 版

1. 法新社报道:《苏联:勃列日涅夫的继承人问题》

【法新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五日电】题:苏联:勃列日涅夫的继承人问题    莫斯科的观察家认为苏联党和国家首脑勃列日涅夫的继承人问题,可能要在明年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上解决,二十六大最初预定在一九八一年召开。    最近出现的一个新迹象,证实了一些时候以来外国观察家所支持的这一看法。负责中央委员会书记处党的事务的基里连科在十月革命六十二周年庆祝仪式上所发表的讲话表示,下一次党代会将在列宁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时,即一九八○年举行。    勃列日涅夫的“被保护人”契尔年科缺乏才干的情况,最近已导致西方专家修改他们的推测。而苏联首都的人士,是以极大的怀疑态度来对待关于莫斯科党的第一书记格里申可能担任最高职务的传闻的,此间人士普遍认为格里申太“没有特色”了,以至于他不可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本刊讯】法国《晨报》十一月十四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勃列日涅夫可能在明年放弃权力,他可能亲自安排他的继承人事宜》,译载如下:    勃列日涅夫是否已对他的继承人事宜作了安排?他是否打算在他去世之前放弃权力,以便使他的继承人具有合法性?无论如何,这是昨天《洛杉矶时报》在一篇引用了“西方人士的话”的布鲁塞尔消息中提出的假设。    例如,按照这家报纸的说法,正常地预定在一九八一年举行的党代会可能要在明年召开,总书记的职务可能要临时让格里申担任,他六十五岁,是莫斯科地区党的首脑,而且在举行正式仪式的场合照像时,他多次站在勃列日涅夫旁边。契尔年科,六十八岁,他十月六日在东柏林曾获得了民主德国的最高级勋章马克思勋章,而且此时他被苏联报纸称为勃列日涅夫的“亲密”的同志,他大概也被列入了继承人的名单。他可能要占据一个为他设置的、在目前的领导机构中还没有的职位:共产党副总书记职位。至于勃列日涅夫的另一位亲信、常常被描绘为勃列日涅夫的可能接班人的基里连科,《洛杉矶时报》则没有谈他可能担任的任何具体职务,但该报透露说,他的职务的变动是西方观察家最为注意的目标。例如,当一些危言耸听的谣传说苏联国家元首逝世了的时候,正是基里连科上月去了匈牙利,目的是使卡达尔安心,并使他相信勃列日涅夫只是进行一次例行休假。按该报引用的“西方人士的说法”,这一举动大概可以证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继承问题确实正在安排中。假如情况真是这样,假如勃列日涅夫能够再活相当长一段时间以保证新领导班子最终组成的话,那这大概是苏联历史上的一次创举。不论是列宁、斯大林,还是赫鲁晓夫事实上都没有成功地使他们所考虑的继承问题得到保证,这就会使一些研究克里姆林宫问题的专家说,《洛杉矶时报》的消息是不大可能的。

2. 英报评霍查的《中国纪事》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十一月十五日刊登一篇发自贝尔格莱德的报道,题为《一位阿尔巴尼亚局外人的日记,他认为世界其余国家现在同他的步调完全不一致》《只有斯大林没有挨霍查的骂》,摘译如下:    政治家们通常不在他们掌权的时期里发表他们的回忆录,但是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袖恩·霍查先生,即使从共产党的标准来看,也是一位不平常的政治家。他掌握大权已有三十五年,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国家相继同三个国家结成联盟,而后又破裂,先是同南斯拉夫,然后是同俄国,最后是同中国。    他刚刚发表了他的一千九百页的日记,题目叫《中国纪事》。这是一部内幕作品,评述了中国—阿尔巴尼亚关系的状况。中阿之间“永恒的、牢不可破的联盟”是在一九六一年开始的,并在一九七八年破裂,其始末经过,同前两个联盟一样。    霍查的日记象中阿联盟本身一样,稀奇古怪,引人入胜,更加令人感兴趣的是,使读者对这位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的性格、根深蒂固的怀疑、极端的骄傲、共产党政治舞台上那种狂热和幽闭恐怖,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霍查对毛主席和毛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怀疑了。    他的结论是,毛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中国革命并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中国没有资格算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阿尔巴尼亚就成了世界上唯一剩下的、真正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基地了。    为了进一步表明其观点,他谴责了共产党世界过去和现在的几乎所有领导人,说他们是叛徒、假马克思主义者、美国代理人、或资产阶级的走狗。    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是一个冒险家,他掌管着一个腐败的政府。    苏党领袖勃列日涅夫高谈共产主义,但听起来就象缚在狗尾巴上的一只锡罐头似地叮当作响。    在被霍查骂到的一帮中,只有斯大林例外,他没有挨骂。因此,可以毫无疑义地确定,霍查是唯一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领导人。这一点显然就是日记想要证明的事情。    归根结蒂,可以这么说,在意识形态上,阿尔巴尼亚同世界其他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任何国家,都有分歧。但是霍查似乎要表达的是这样一个信息:阿尔巴尼亚需要世界,因此,在希望同所有国家建立认真的关系——那些“居心叵测”的国家(美国和俄国)除外,那些仍然“没有履行其债务”的国家(英国和西德)除外。    自相矛盾的是,这部日记为阿尔巴尼亚推行一项比较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准备了条件。这项外交政策是一年前在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现在正在取得某些进展。目前阿尔巴尼亚正在加紧特别是同西欧进行外交接触和其他接触,它同南斯拉夫的关系也在继续改善。

3. 英报刊登罗宾·史密斯的报道:《西德因吸海洛因而死亡的人数上升》

【本刊讯】英国《观察家报》九月三十日刊登罗宾·史密斯发自西柏林的一篇报道,题为《在西德因吸海洛因而死亡的人数有所上升》,摘译如下:    想成为一名艺术家的玛丽塔小姐(二十一岁)比她的女友、一位失业的教员英格大几个月。一天晚上,这两个姑娘在一家酒吧间里一边默默地喝着一瓶香槟酒,一边写着信。然后,她们带着九十片安眠药,二支海洛因注射剂和一根用尼龙布搓成的绳子,去寻找“一处能把一切抛到脑后的地方”。第二天上午,人们发现她们俩用尼龙绳吊死在铁路桥上了。    几周以后,仍然是在西德的这个中等城市    ——靠近亚琛的杜雷镇,人们又发现另外两具尸体。这两人是西格弗里德(二十六岁)和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十六岁)雷娜特。他们因吸海洛因要花费越来越多的钱,而且也意识到今后只有偷盗和当娼妓才能支付这笔开销,于是,他们在一个森林小屋里写下了最后一封信。雷娜特用头巾将自己吊死了。她哥哥剪断头巾,将她的尸体放在俱乐部房间里的沙发上,然后他用绳子套着自己的脖子,悬梁自尽了。    象这样的惨事几乎每天都在西德的城镇中发生。海洛因显然是杀人的凶手,但死亡的原因并非是过量海洛因,因此官方不会将他们列入吸毒死亡的人数表上,人们也不会想到这是长期吸海洛因损坏健康的结果——因心脏和肝脏负担过重而在医院里死亡。    但官方发表的吸毒死亡人数仍是十分说明问题的。一九七八年西德和西柏林有四百三十人死亡,而今年的死亡人数将要超过六百名。据统计,西德约有六万名吸海洛因上瘾的人,它已成为欧洲吸毒最严重的地方,而法兰克福已取代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最大的海洛因市场了。    英国和法国也有它们的吸毒问题。法国已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它有三万五千名吸毒上瘾的人。不过,这仍只有西德吸毒人数的一半。而且西德吸毒问题最严重的是小学生吸毒上瘾的人数越来越多。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成了毒品贩子的主要目标。他们给十一岁,甚至于八岁的孩子设下的圈套是:剥开胶丸让孩子们用鼻子吸一吸里面的海洛因。    世界上吸毒人数最多的城市要数美国的纽约,但因吸毒而死亡的人数比率最高的要数西柏林。    西德舆论长期并不重视吸毒问题,现在相对而言较为关注此事,但仅是较多地从对家庭的危害方面注意吸毒问题的严重性。今天,吸毒问题已取代了父母担忧的主题——恐怖活动。    《我们动物园车站的孩子们》一书出版之后,一些家庭至少因对他们的孩子产生怀疑而陷入痛苦之中。这本书是一个吸毒上瘾的孩子名叫克里斯蒂安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是由两名自由记者用录音机录下她的谈话,然后编辑成书的。它是目前一本最畅销的真人真事的小说。    克里斯蒂安告诉人们,她是怎样在这个国家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度过平静的童年生活,然后在一个肮脏的西柏林贫民窟过日子。当她的双亲婚姻破裂后,她父亲经常打她,而她却在这个贫民窟的少年集团里找到了她的安慰。在这个集团里,头头的话就是法律,凡禁止做的事就值得去干。克里斯蒂安在她十四周岁生日的前几周,开始用鼻子吸海洛因了。不久,她就同十五岁的情人一起,在动物园车站灯光昏暗的肮脏走廊里,把他们自己卖给了别人,听候使唤。克里斯蒂安有时不去车站改去被人称为“小孩地带”的十字路口。在那里,少年们一个挨一个地在顾客面前走过,毒品贩子们则在旁等待着少年们拿他们得到的酬金去换取海洛因。这些孩子不能不搞到这点海洛因,否则就无法挨过这一天。    克里斯蒂安的故事中一个惊人的方面是,她竟能有如此非凡的精力和说谎的本领。她不仅是一个吸毒成瘾的人,而且还是一个业余的妓女,同时又是一个中学生。克里斯蒂安有三个朋友死了,这才使她清醒过来。她母亲也发现了她的内幕,把她捆起来送上一架开往汉堡的飞机。她现已十六岁了,戒毒已一年。然而她十分明白,重新堕落还是可能的。    西柏林警方对于《我们动物园车站的孩子们》持不以为然的蔑视态度,认为这本书完全是耸人听闻的。但是,一些社会工作者,如塔姆先生认为,这本书既写得令人震惊,但也恰当地描述了一些受害儿童无法逃避的生活现实。而且从某种观点来看,这本书还没有写出它发表之后的吸毒问题惊人发展的事实。

4. 埃菲社报道《英国:吸海洛因时髦》

【埃菲社伦敦十月十日电】题:英国:吸海洛因时髦    据此间警方今天报道,海洛因和其他毒品的消耗量在最近几年中显著增加,这已成为类似酗酒那样的严重社会性问题。    在这里,完全靠吸“硬”毒品混日子的人数已达到五十至五十五万人,官方掌握的数字仅为四千多人。    报道说,据英国内政部估计,四年前,吸毒人数是一万二千人。四年来,海洛因的黑市不断扩大,这完全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

第 3 版

1. 布热津斯基指责苏联煽动伊朗反美

美报说看来美光提出非正式抗议是不够的,而需要做更多事情,但目前看不到任何处理新的国际危机的新战略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月十九日刊登埃文斯和诺瓦克的一篇文章,题为《在无可奈何地扭扭手以后,怎么办?》,摘译如下:    当总统对巴库的秘密电台向伊朗进行大量的反美宣传感到十分气愤的时候,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去苏联大使馆同多勃雷宁共进不是没有意义的午餐。    毫无疑问,布热津斯基十一月十二日向俄国使节提出内容未经宣布的指责显然是必要的,就苏联的“伊朗之声”煽动伊朗激进分子反对美国以及就它所谓的“诡计多端的布热津斯基”这种轻蔑的说法,向莫斯科提出警告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布热津斯基的指责具有卡特在伊朗危机中所采取的许多行动的同样的特点。这就是作出反应和答复,而不是看来显然需要的这样一种行动:制定一项卡特的新战略来对付史无前例的新危机——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    卡特在危机的头几    天是无可奈何地扭扭手,在那一阶段,他提出派克拉克去同统治伊朗的激进分子谈判,但遭到轻蔑的拒绝,于是他转而对伊朗石油、学生和资产采取坚决的行动。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不是仔细斟酌的新战略的结果,而是卡特的白宫收到了大量的政治怨言的结果,他们要求显示力量。    十一月十二日,“伊朗之声”鼓动说,为了使美国接受伊朗的要求,“必须采用甚至比现在的措施(即占领美国大使馆)更为有效的办法和手段”。    由于这样赤裸裸地鼓动对美国使用暴力,看来,光是提出非正式的抗议(那怕由布热津斯基提出也罢)是不够的,而需要做更多的事情,那怕损害卡特希望参院通过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愿望也罢。    但是,目前看到的任何事情都不像是一个处理新的国际危机的新战略。首先,应当加强美国衰落的军事力量,但是白宫高级官员的言论正好相反:照常行事。

2. 在美苏人士称苏反对伊朗扣留美人质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日电】苏联人士今天说,苏联认为伊朗扣留美国人质是公然违反国际惯例,这样可能对其它国家造成威胁。不能透露姓名的这些人士说,苏联反对继续关押这些美国人。这些人士还说,他们被扣押意味着其它国家的外交官无法感到安全。    这些人士暗示说,苏联也许会在幕后设法帮助美国以便争取这些美国人得到释放,但是他们说,他们无法提供具体的详情。据悉,苏联人最近降低了他们的电台广播一些伊朗消息的调子,美国认为这是令人不愉快的。

3. 波斯通讯社报道:伊朗不接受把美元作为石油支付货币

【美联社尼科西亚十一月二十日电】伊朗官方的波斯通讯社今天报道说,将不再接受美元作为伊朗石油的支付货币。    在尼科西亚收到的这家通讯社的一条电讯说,这是由“一位消息灵通人士在(伊朗)中央银行宣布的”。    波斯通讯社的这则报道说,“从今以后,只能用德国马克、瑞士法郎和法国法郎购买伊朗石油。”    这家通讯社还说,一个新的关于伊朗外汇政策的计划,已提交这个国家执政的革命委员会审批,但是它对此未作详细的说明。现在还不清楚的是,对美元的禁令是否还需要得到革命委员会的批准。    【法新社布鲁塞尔十一月二十日电】《证券交易所回声报》今天在这里报道,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昨天要求日本和欧洲石油进口商,包括比利时国民石油公司,停止通过美国银行支付伊朗原油的购款。    布鲁塞尔《晚报》报道,伊朗石油公司打电报给法国石油进口商和比利时国民石油公司,并附上了一份所谓的不再被用来结算石油账目的美国银行的黑名单。    【路透社维也纳十一月二十日电】石油输出国组织人士今天说,石油输出国组织不打算放弃以美元作为偿付手段的规定。    伊朗昨天要求石油出口拒绝用美元付款。

4. 巴游击队领导人说:苏向伊保证不容许美对伊采取军事行动

【美联社贝鲁特十一月十九日电】阿亚图拉霍梅尼的一位高级助手今天被援引说,一旦生病的伊朗国王死去,伊朗就准备同美国重建正常关系。    德黑兰的伊马姆阿亚图拉蒙塔扎里在接见贝鲁特《使者报》记者时说,美国是“不敢进攻我们的,除非它发疯,除非它希望使自己陷入另一场越南战争”。    【美联社贝鲁特十一月十九日电】一位巴勒斯坦游击队领导人说,苏联向伊朗宗教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保证,它决不容许美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尼·穆·萨利赫在贝鲁特的一次群众集会上说,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是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团访问莫斯科期间向该代表团透露这一保证的。    萨利赫说,“葛罗米柯上周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团说,霍梅尼已经得到通知,苏联决不允许美国对伊朗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萨利赫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的一位高级助手。阿拉法特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他回到贝鲁特后给霍梅尼发了信,通报了他在莫斯科就伊朗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事件同苏联官员会谈的结果。

5. 美数千人示威支持在伊朗的美人质

【美联社十一月二十日电】(原电无电头)由于伊朗继续扬言要把在伊朗的美国人质当间谍审讯,美国反应强烈起来。有几千人今天在华尔街地区示威,表示支持人质。    在吃午饭的时候,前参议员詹    ·巴克利说:“我们不会因为恫吓而让步”。这时群众就欢呼起来,摇动小型美国国旗。    巴克利说:“美国人民不会再把另一面脸凑上去挨打。我们必须确保,此事不会被谅解,也不会被遗忘。”    前国务卿基辛格今天说,由于缺乏全国领导,美国变得软弱无力,而且造成了现在在伊朗面临的那种危机,但他将支持美国卡特总统政府为了结束人质危机而进行的一切活动。    基辛格说,伊朗宣布它打算审讯留下的美国人质“是欺人太甚,我要支持政府和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一切”。    基辛格是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向全国共和党州长们说这些话的,就在这之前不久,州长们通过了一项决议,谴责民主党执政的白宫和国会使美国人民在国内遇到经济困难,在国外不得安身。    在其他地方,生活在美国的伊朗人正由于感到他们居住国对他们怒火中生而灰心失望。    移民局的官员们今天说,马里兰州、特拉华州、宾夕法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正在把一百多名伊朗学生、访问者和其他人驱逐出境。    在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技术学院的校董会说,尽管释放了一些被扣在大使馆的人质,上星期五所作出的禁止让一百零四名现在在该校上学的伊朗学生再次注册入学的决定将依然有效。    纽约示威者的领导人雷·吉姆勒保证将发动“数十万人上街,如果不立即释放人质的话。”    民主党众议员马·比亚吉说,这次集会证明,尽管“一个头脑成问题的宗教领袖”采取了行动,“美国或美国人都没有丧失意志”。    群众所拿的标语牌包括“用核武器对付霍梅尼”和“霍梅尼和伊朗学生该死”。

6. 英国《每日电讯报》文章:《坦桑尼亚徘徊于破产的边缘》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十一月八日刊登该报记者发自内罗毕的一篇文章,题为《坦桑尼亚徘徊于破产的边缘》,摘译如下:    权威的西方分析家今天晚上说: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正在为他的政治前途而战,目前他的东非国家正在“破产的边缘徘徊”。    尼雷尔没有资金来赔偿坦桑尼亚于去年没收的五千名英国人和肯尼亚人的资产。    伦敦—罗得西亚矿业和地产公司总经理罗兰公开指责尼雷尔“明知故犯”,他没收该公司的“意图是为了逃避还债”。    罗兰甚至把他这封电报送给肯尼亚最高检察长恩琼乔一份,昨天该电文被刊登了几段,这一来使得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之间已经紧张的关系又受到一次压力。这两国边界已封闭了两年多。尼雷尔政府处于非常深刻的经济危机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个代表团上月访问达累斯萨拉姆时就表示:“紧缩你们的财政政策,否则我们就不会再给你们钱了。”这实际上等于是最后通牒。    据这些西方人士说,尼雷尔拒绝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他心中肯定明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不可能再帮助了。在乌干达的军队推翻阿明八个月后,坦桑尼亚在乌干达还驻有三万军队,乌干达目前一直在敦促他们撤军。    尼雷尔在两天前说:“我想强调一下,军队还得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的确这对我们来说是额外的负担,但是我们包下来,就象我们对南部非洲的解放斗争那样。”    人们对我说,更现实的解释是,目前在坦桑尼亚,失业的现象很严重,而且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商业和贸易已陷于停顿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尼雷尔是不敢让他的军队回到经济上一团糟的国内的。生活在国外西方观察家们指出,虽然这支军队呆在乌干达,但是他们住在国外,相比来说,生活得不坏。    这支三万人的大军中,大约半数是民兵和其他志愿兵,“对于他们携带AK—47式步枪和其他武器返回目前经济上一团糟的坦桑尼亚的前景,尼雷尔肯定是不放心的”。    西方观察家们注意到,尼雷尔自有政策。与南非的关系罗兰说,他对尼雷尔对一项议案的讲话感到气愤,这是一个提交给坦桑尼亚议会使接管伦敦一罗得西亚矿业和地产公司资产合法化的议案。据报道,尼雷尔说:“这次立法的目的是要结束这家公司与南非种族主义的和非法的罗得西亚政权之间的罪恶联系”。    在肯尼亚,有二千五百名股票持有者愤愤不平,他们因没收伦敦—罗得西亚矿业和地产公司的资产而受到影响。人们对尼雷尔的反感与日俱增。坦桑尼亚的领导人们和肯尼亚总统莫伊一直在报纸和电台上对骂。    肯尼亚企业界受此影响的部门有,汽车商行、统一股票和快速运输公司。

第 4 版

1. 《日本经济新闻》文章:《中国实行特区制,经济有了生气》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十一月九日刊登该报编辑委员稻田晃久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实行特区制,经济有了生气》,摘译如下:    深圳被北京中央政府指定为特区之一,那里正在变成一个充满生气的新天地。也引进华侨资本正确的叫法是广东省宝安县深圳市,包括郊区在内,这个市的总面积约达两千平方公里。在新的工业贸易特区,设立了七个加工产业区和六个旅游设施,大量吸收华侨资本和旅游者花的钱,正在成为现代化经济的典范。在深圳,从香港开出的具有两方面执照的卡车可以自由地出出进进,香港的电力公司也向这个城市供电,在华侨资本的资助下,衣料、机器零件、玩具和鞋等轻工业正在蓬勃发展。    在广东省,类似于这样的特区除与澳门接壤的珠海外,还有汕头,福建省有厦门。总之,目的是引进遍布在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广东和福建的华侨的资本。今年六月十日,福建省就设立了主要同海外进行交流的福建投资企业公司。始终是在试验阶段可是,目前这种特区只是连接华南的海岸线的“点和线”。副总理谷牧也说:“不打算在大陆各地建立特区。首先要看清现在的特区的成果,这是关键。”他强调了广东和福建两省的特区是“试验性的”。    尽管如此,各省行政当局好象都在考虑将来,认为:“只要中央政府现在实行的积极地从西方国家特别是日美引进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现代化政策不变,国内的经济政策也不得不改变过去那种划一的统制经济,实行具有发挥各地特长的地方分权性的经济。”    譬如:浙江省在出产丝绸、风景之地杭州市设立了华侨投资公司。另外,据说拥有大量的有色金属资源的湖南省希望政府授权同海外直接打交道。因宣布了“合资法”而出现的势头虽然还没有被正式确认为特区,但是其它各省中也颇有谋求取得某种程度的“自由”的空气。首先是中央政府七月公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成了对他们的重大支持。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谷牧副总理等人希望慎之又慎。虽然使用了“特区”这一名称,然而,如何使刚刚开始的这种试验和社会主义经济协调起来,还是问题。

2.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日代表协商日元贷款问题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十一月十五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为落实对华贷款,从今天起进行政府间协商》,译载如下:    预定大平首相即将于下月上旬访问中国,为了最终落实一直未解决的对华贷款(由海外经济合作基金提供日元贷款)问题,日中两国政府决定于十六、十七日两天在东京进行协商。据外务省说,中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谢北一于十六日来日本,将同外务、大藏、通产等有关各省干部就成为日元贷款对象的大型项目和贷款的规模等具体地交换意见。预计政府根据这次协商,早则于下周就可以决定日本的对应方针。    九月份访日的中国副总理谷牧,要求政府提供总额多达一万二千亿日元的贷款,以推进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政府基于这一要求答应说:“大平首相访华时将作出具体回答。”

3. 加中贸易委员会负责人努森谈加中贸易问题时说:加拿大跟不上形势应采取补救办法

【合众国际社温哥华十一月十四日电】(记者:德布·范德格拉赫特)加拿大—中国贸易委员会两主席之一卡尔弗特·努森今天告诫说,除非我们“采取补救办法”,否则在增多同中国做生意的机会方面,加拿大可能输给其他国家。    努森说,“在目前在中国的贸易机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加拿大在那里的影响是不够的。”努森也是经营纸浆和纸张的大公司麦克米伦—布洛德尔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虽然我们的许多竞争者增加了在中国的活动,但是加拿大的活动跟不上形势。    “除非我们采取补救办法,否则,其结果是加拿大在中国的影响将减少。”    努森说,该委员会已就在北京设立一个加中贸易委员会办事处作为加拿大各企业的情报联系点一事同联邦政府和中国政府进行接触。该委员会由加拿大的九十五个大公司组成,包括新斯科舍银行、科明科有限公司、阿尔康铝有限公司、伊顿有限公司和赫德森湾石油和天然气公司。    努森说,这个委员会还打算在一九八○年举行一系列工业部门的会议,并且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座谈会来讨论中国的贸易法和贸易实践及其他教育计划以鼓励加拿大企业在中国做生意。

4. 日《产经新闻》文章:《地球最后的大油田北极海》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十月十七日刊登该报记者信原尚武的文章,题目是《地球最后的大油田北极海》,摘译如下:    北极海海底油田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大油田”。现在,这里即将揭开竞相开发激战的序幕。    北极海即将变成争夺权益的场所。但是,这里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处在严寒和黑暗之中,夏季也受到冰山的袭击。    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从油田开发到原油输送,待解决的问题堆积如山。于是各国专家正在认真研究修筑人工岛、建造潜水油船以及用飞船运输原油等,可以称之为“向科学幻想故事挑战”。拥有可供五十年消费的数量据估计,世界的终极石油蕴藏量合计为两万亿桶,其中五千亿桶主要埋藏在北极海等开发困难的地区。    目前,除共产党国家外,世界各国消费的原油量,平均每天为三千二百万桶。以这个数字为基础,把迄今生产的原油量(一万亿桶的三分之一)换算成消费年数,则约为三十年。因此,估计今后将发现的一万亿桶,约可供九十年的消费,而其中沉睡于北极海等处的石油,约够四十至五十年的消费。    据说美苏两国使用人造卫星和地面勘测装置,正在对蕴藏量进行详细调查。此外,加拿大、法国、挪威等今后也将展开勘查、试钻作业,围着加拿大的波弗特海、阿拉斯加(美国)、布尔德湾、西伯利亚乌连戈伊北部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侧等北极点进行激烈竞争。最大的敌人——冰山要开发北极海的油田,光靠过去的技术和经验是解决不了的,难题还多得很。从十月份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是极光季节。严寒和黑夜支配着一切,海面上覆盖着两、三米厚的冰层。    因此,只能在七月到十月的四个月的时间里进行钻探。就是在这期间,最大的“敌人”仍是冰山。因为,一旦流冰涌来,从钻台到海中的设施全都要遭到破坏。    据多姆石油公司的调查,浮在波弗特海上的冰山,大的高出海面十三米,它在水下的部分厚达四十五米。现在,不少正在进行钻探作业的地点,是在离海岸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的海域,水深三十到四十米。该调查说:“这些地点,每次冰山袭击,海底设备都要受到严重破坏。”    在这种状况下,象北海油田和波斯湾等开发一般海上石油使用的象高楼似的固定钻台,起不了什么作用。因此,正在研制一种能在北极海使用的特殊的移动钻台,以便能够在冰山涌来时,迅速地甩掉扎进海底的钻头躲避灾难。    另一方面,在海底部分,如果打成的钻孔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也会被冰山扫平。因此需要在钻孔的周围再向海底深挖九米,挖成一个上大下小的饭碗状的坑,使钻孔处于这种“饭碗”的底部,从而免遭冰山的破坏。    但是,将来进入生产阶段,是不能在每次冰山袭来时采取逃避方式的。    因此眼下正在计划建造人工岛。水深十五米左右的比较浅的开发地点适合于造人工岛。    但是在海洋上营造陆地却是耗资巨大的艰巨事业。另外,还在研究在水深十五到六十米的地方建造经得起冰山冲击的大型高台。建造破冰油船开发北极海油田还有另一个困难,即开采出来的石油如何运出的问题。拿即将打出原油的波弗特海来说,在七到十月份的夏季,冰块融化,因此也可以利用一般油船。    但在其他季节,由于海面全部封冻,油船就没法使用。    作为其解决办法,多姆石油公司目前正计划建造称为“十级”的十五万吨级的破冰油船。    所谓“十级”就是指具有破碎十英尺(约三米)厚冰的能力。在海底建设生产基地因此,目前有这样一种设想:把生产基地建在海底,输送原油也将用大型潜水艇。因为这样就无需破冰,而且可以用雷达探测流冰的位置,躲避流冰,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另外也在研究,把长五十到一百五十米的塑料圆筒沉入海底,里面装上十万吨原油,用潜水艇拖着圆筒航行。    另一方面,作为空中运送方法,正在研究飞行油船设想。    据说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正在计划用飞船运送。这种设想的内容是:把“气球”的下半部分作为油桶,在里面装上原油或石油的半成品,用喷气发动机稳妥地运送。

5. 波《人民论坛报》报道:《从煤矸石中提取珍贵原料》

【本刊讯】波兰《人民论坛报》十月十七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从煤矸石中提取珍贵原料》,译载如下:    波兰—匈牙利合股公司“哈尔德克司”公司已成立二十年了。该公司利用匈牙利专家提出的方法,从煤矸石中提取水泥、生产砖的原料,以及煤矿用以填充报废坑道的材料。    匈牙利方面提供了专利和工艺,而波兰西里西亚煤矿的矸石场则成了加工的基地。第一所从事这种生产的工厂是一九六一年投产的。今天,“哈尔德克司”公司已经拥有六所工厂。这些工厂使用的原料就是卡托维兹地区十五所煤矿生产煤时所淘汰的废料。    迄今为止,“哈尔德克司”公司的工厂共耗用了五千七百万吨煤矸石,年加工能力已达五百五十万吨。从加工的煤矸石中提取了六百万吨煤,煤的平均含热量为五千七百卡路里,提取了五百万吨水泥原料,四百万吨制砖原料和近一百五十万吨生产加气混凝土的补充材料。    所获得的煤,有一半归匈牙利方面所有。    一家英国公司向“哈尔德克司”公司购买了从煤矸石中提取煤的专利。    “哈尔德克司”公司的工艺已经在比利时、土耳其和其他一些国家加工煤矸石的工作中得到顺利应用。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对煤的需求增加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哈尔德克司”公司的活动发生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