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1-10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伊朗学生仍然占领着美国使馆
法新社说新外长巴尼萨德尔可能说服霍梅尼改变对美特使的态度 【法新社德黑兰十一月八日电】伊斯兰学生在这里的美国大使馆扣留着大约六十个人质。他们今天要求把美国驻这里的代办布鲁斯 ·兰杰交给他们。 学生们在大使馆的扩音器上宣布一个公报说,他们有证据表明,“据在大使馆发现的文件说,布鲁斯·兰杰长期来一直是个间谍”。他们要求当局把他交出来作为人质。 学生们说,(伊朗外交部)不得让这位使节离开伊朗,他们打算派一个代表团去外交部看住他,因为兰杰在大使馆星期日(四日)被占领以后就去外交部避难了。 【合众国际社德黑兰十一月八日电】数千名示威者今天朝着被占领的美国大使馆进军,他们欢呼阿亚图拉·霍梅尼拒绝了美国要就释放作为人质被关在大使馆内的六十多名美国人的要求。 示威者高呼:“伊斯兰获胜利,帝国主义被消灭。” 示威者拿着霍梅尼的巨幅招贴画和卡特总统的漫画以及抬着贴上标语的绞刑架,标语要求伊朗国王从他正在治病的美国返回。 有几个示威者拿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招贴画。有消息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将设法使这些人质获释,但是没有迹象表明正在采取这一行动。 【法新社德黑兰十一月八日电】德黑兰一消息灵通人士说,现在正式统治伊朗的革命委员会很快将实行改组,以容纳占多数的非僧侣人员,而且它的组成将首次公诸于世。 消息灵通人士说,正在新政府中崭露头角的一个关键人物是阿希哈桑·巴尼萨德尔。据说他接近阿亚图拉·霍梅尼,而且可能说服他重新考虑他的拒绝和美国人会谈的态度。 这些人士说,今天革命委员会已任命巴尼萨德尔为伊朗新外长,同时还掌握石油部和预算和计划部的工作。 巴基斯坦报纸《战斗报》报道说,曾经帮助华盛顿与北京进行首次接触的巴基斯坦,据说正在充当调解人与伊朗人接触。 【路透社德黑兰十一月八日电】伊朗革命法庭今天下令对现在纽约医院的被废黜的伊朗国王发出逮捕令。 他正在那里治疗癌症。 官方的波斯通讯社说,法庭起诉人签署的这项命令,要求伊朗国王立即出庭受审。 波斯通讯社说,已把这份命令交给外交部转给伊朗国王。
2. 外电报道法外交国务秘书在巴黎透露说西欧『九国』将干预美驻使馆人员被扣事件
【法新社巴黎十一月八日电】题:伊朗大使馆:法国外交国务秘书的声明 法国外交国务秘书贝尔纳—雷蒙星期四在巴黎透露说,“九国”将就在美国外交官被非法监禁在它们的大使馆一事对伊朗进行干预。 在他作为客人出席了外交记者协会的午宴之后,贝尔纳—雷蒙指出,法国和它的伙伴对非法监禁美国外交官一事十分关注。正在进行一些接触。现在还不能说九国将怎样和以何种方式进行干预。目前进行的接触可能导致要进行干预或导致由共同体主席出面劝告伊朗当局。 【美联社梵蒂冈城十一月八日电】梵蒂冈一位人士说,罗马教皇派出的一名使节今天动身去德黑兰,他接受了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授权,将设法帮助使扣在美国使馆的人质得到释放。 这位人士说,这位使节是安尼巴莱·布尼尼大主教,他动身时带了一封教皇给霍梅尼的信,信中要求保证所有人质的安全与自由。 布尼尼大主教是罗马教皇派驻德黑兰的大使。 【法新社斯德哥尔摩十一月八日电】外交部一位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美国已要求瑞典政府尽力设法营救被扣在美驻德黑兰使馆的美人质。
3. 万斯就美驻德黑兰大使馆情况发表讲话
说美要采取它所能采取的一切途径使人质获释 【国际交流署华盛顿十一月八日电】题:万斯关于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情况的讲话 下面是万斯国务卿十一月八日发表的关于美国驻伊朗德黑兰大使馆的情况的讲话全文: 自从收到关于我国驻德黑兰大使馆被接管的第一个消息之后,总统在他的高级顾问的协助下,一直在领导我国政府争取安全释放我们的人员的活动。 我们曾多次得到保证说,那些被扣留的人不曾在肉体上受到伤害。我们希望他们能履行这些保证。 情况是极端困难和微妙的。我确信所有的美国人都了解我们正在作出的努力是不能在众目睽睽下进行的。但是,请允许我向你们保证,我们正在通过我们所能采取的一切途径争取使他们早日安全获释。我们的一切行动将继续受到这个压倒一切的目标的指导。 我要特别对那些被扣留在德黑兰的人们的家属说,你们的痛苦我们是充分理解的。我们将继续夜以继日地为他们的获释而努力。 我们已经宣布我们准备派出总统的个人代表前往伊朗同伊朗当局讨论释放我使馆人员的问题。 有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其他人一直在帮助我们。我们感谢他们作出的努力。 我们在进行这些活动时需要得到美国人民的继续支持。这并不是玩弄词藻的时候,而是进行不事声张的、谨慎的和坚决的外交活动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最重要义务莫过于尽其所能保护美国公民的生命了。我们将重视这个义务。 【法新社华盛顿十一月八日电】国务卿万斯今天说,美国要在“极其困难和微妙”的情况下,采取它所能采取的一切手段来保证这些人质的“安全和早日获释”。 这位国务卿说,美国对出来帮忙的“许多政府和其他的人”表示感谢。他要求美国人民给予支持,并警告说,美国政府的努力“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 万斯在记者招待会上宣读了他的声明,声明没有提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名字,也没有提到美国国内积极抗议德黑兰事件的任何组织。他也没有提到在德黑兰采取行动的伊朗学生。然而,他指的显然是所有这些人。
4. 共同社报道:《首相组阁后说希望年轻人充分发挥作用》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八日电】题:首相组阁后说,希望年轻人充分发挥作用 经过难产之后,终于组成了第二次大平内阁。完成组阁工作的大平首相,八日晚在首相官邸向记者团谈了自己的抱负,他说:“想赶紧填补迄今的政治空白,推进政策的实施。”同时,他表明了自己对新内阁的期待,说:“让年轻人加入内阁,是想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但是,关于首相自己兼任文部大臣的背景,他说:“不想兼任时间太长。”对于有人猜测的首相打算让新自由俱乐部议员入阁一事,他说“还不能公开”,避开了正面谈这个问题。记者的提问和首相的回答如下: 问:组阁是难产的。刚刚结束了组阁工作的心情如何? 首相:我一直很着急,想早日组成内阁,不给行政留下空白。组阁晚了,很对不起。我想赶紧填补迄今留下的政治空白,不辜负国民的期望,推进政策的实施。 问:作为组阁人,你认为第二次内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首相:毅然决然地起用年轻人入阁,希望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问:在组阁问题上,你感到最难办的是什么? 首相:因为是在产生了龟裂之后组阁,所以必须尽量谋求党内和谐,不失去活力。 问:有人说你想起用新自由俱乐部的田川诚一……。 首相:那种事情还不能公开。 问:会成为联合政权吗? 首相:我知道有各种问题。总之,请暂时让我干一段再说。 问:党内的人事问题放到组阁后解决,是因为未能搞成举党体制的缘故吗? 首相:因为党内的人事问题非常难办,虽然是异乎寻常的,但还是先决定了政府方面的人事。可是也有人主张赶快确定党内三位主要干部,因此想不等到这次任期结束便尽早搞。 问:本周就搞吗? 首相:关于什么时候搞,现在还没有安排具体日程。 问:请对为政治出现空白感到焦急的国民讲句话。 首相:终于可以应付局势了,我们将竭尽全力跑步前进。
5. 塔斯社谈伊朗局势
【塔斯社德黑兰十一月八日电】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继续控制在拥护阿亚图拉·霍梅尼的大学生手里,他们还扣留了美国的人质。 由于伊朗和美国的关系趋于紧张,这里便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不久前同巴扎尔甘总理谈了些什么呢? 为什么这次会晤是在伊朗领袖霍梅尼事前不知道的情况下举行?布热津斯基围绕伊朗局势策划了哪些阴谋?所有这一切都与巴扎尔甘政府的辞职和由伊斯兰革命委员会取而代之的问题有关系。 拥护霍梅尼的大学生公布了一些说明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进行反对伊朗革命的间谍活动和颠覆活动的文件。残存的文件中有一份文件谈到了美国给被推翻的国王提供政治避难所的问题。 【塔斯社华盛顿十一月八日电】国务院发言人在这里宣布,因为伊朗当局暗示,美国总统特使克拉克「不应当在这个时刻去伊朗」,他便在伊斯坦布尔作了停留,并将在那里停留到「伊朗当局澄清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为止」。
第 2 版
1. 《芬兰画报》转载美报文章:《生活在苏联阴影之下的芬兰》
【本刊讯】芬兰《芬兰画报》九月七日的一期转载乔纳森·坎德尔在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的一篇文章,题为《生活在苏联阴影之下的芬兰》,摘译如下: “芬兰化”一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西方政治家和评论家们的口号——他们因苏联显然具有一种对名义上独立的国家施加压力的力量而忧虑重重。 由于苏联提出抗议,挪威去年不肯让西德作战部队进入自己的领土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演习。人们说这是芬兰化起的作用。土耳其不同意侦察俄国导弹实验的U—2型飞机飞越自己的领空,这也被认为是芬兰化的缘故。 正在竞选西德总理的施特劳斯有一次曾警告说,西德对苏搞缓和的日益加强的政策带有芬兰化的味道。美国的保守派政治家们也已经使用这个措词来形容一种可怕的前景,即将出现一个不再信赖美国的中立的西欧。 人们重新用这个臭名远扬的措词对芬兰来说是一个辛辣嘲讽。一方面芬兰人坚持说,他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在苏联阴影之下过着舒适的生活而又没丢掉西方的观点、生活方式、政治和经济制度;另一方面从来不能保证芬兰安全的西方,对芬兰的态度却似乎已从一种无能为力的同情态度转变为一种有点蔑视的态度。 芬兰总统吉科宁访问西德时,曾气愤地对东道主说:“我们芬兰人既不需要保护人也不需要理解我们的同情者。” 他还问道,“芬兰制定了解决自身安全问题的基本政策难道真的那么难以理解吗?这一政策是符合芬兰自己的利益的,是芬兰人民自己的政策,芬兰真诚地拥护这一政策,而不是被迫接受的,这难道真的难以相信吗?” 吉科宁总统一直坚持说,芬兰的模式不是出口货。一位保守党政治家解释说,“吉科宁的意思是说西欧国家决不应该希望同苏联建立我们那样的关系,东欧国家也决不能建立起这样的关系,不管它们多么希望建立这种关系。”吉科宁肯定会否认这样的解释。 从赫尔辛基的市容来看,芬苏生活相差何止二百英里——从赫尔辛基乘船到列宁格勒要走二百英里。 但是在政治上谁都能看到苏联势力的影响: ——芬兰的外交政策是审慎地中立的或者说它表现出来的中立程度正好使它能在苏联的这一边站得住脚。 ——在外交事务中批评苏联的举动是罕见的。在侵占匈牙利和捷克事件上,芬兰也只限于表示遗憾而已。 ——人们普遍承认,莫斯科非常注意不让在芬兰出现一个可能抱有反苏观点的政府。 ——苏芬关系根本不是政界或新闻界认真讨论的议题。 一位芬兰政府官员在回答是否相信俄国人能阻止一个他们认为过于亲西方的总统候选人当选的问题时说,“我们决不会让他们处于那种地位。用体育术语来说,在我们的政治制度里那样的候选人甚至不能进入半决赛。” 最近一次的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在所有芬兰人认作是“友好”的国家中,苏联名列前茅。一家报纸主编在评论这次民意测验时指出,“一种刻板的公式”已经印在芬兰人的脑子里:“我们的宣传工具和我们的政治家用俄国人使用的同样词汇来形容苏芬关系,诸如‘合作’和‘友谊’等单词,而在我们自己的政治词汇中,通常是不用这种词汇的。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知道俄国人喜欢这些字眼。” 这种现实政策已经产生出一种特殊类型的政治家。他们通过给人如下的印象而步步高升:同俄国人有交往;知道俄国人的意图;得到俄国人的信任,但并不出卖祖国。吉科宁总统就是这类政治家的样板。芬苏间有时也出现一些小的分歧。 芬兰隶属于瑞典王国几百年。从一八八九年至一九一七年芬兰是沙皇俄国的一部分,俄国革命后它才获得独立。那时候芬兰共和国几乎是从死亡之中诞生的,因为芬兰共产党人和保守党人之间爆发了残酷的内战——内战以保守党的胜利而告终。在三十年代芬兰必须在两个大国德国和苏联之间搞平衡,以便维持自己的生存。因为芬兰拒绝让与一块苏联认为对于确保列宁格勒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土,俄国人在一九三九年入侵了这个国家。战败的芬兰同纳粹德国结成联盟反对俄国人,于是当一九四一年德国向苏联进军时,芬兰人就站到了德国一边。 当时用笔名贝加·贝依奇写文章的乌尔霍·吉科宁,是主张与德军联盟反对俄国人的最热情的鼓吹者之一。但是正当一九四三年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吉科宁公开倒向了苏联一边,并且在战后第一届政府内出任司法部长,审判了那些同德军联盟的芬兰战犯。 芬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了八万五千人(芬兰现在人口只有四百七十万),百分之十的肥沃土地割让给了苏联,并向它赔款三亿五千万美元。但是斯大林——其原因直到现在历史学家也不能解释清楚——拒绝了置芬兰于共产党的统治之下,甚至还准许了同情亲德分子的联合党人巴锡基维当选为总统。 一九四八年签订的芬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规定了芬兰同苏联的特殊关系。缔约双方保证“决不缔结或加入任何旨在反对缔约另一方的同盟或联合。”条约还规定,芬兰必须——如有必要,得由苏联予以援助——击退通过它的领土对苏联发动的进攻。一条单独的条款规定,“如果断定武装侵略威胁”确实存在,缔约双方应互相磋商。 战后俄国人不时地提出过要同芬兰进行军事磋商的可能性——这种做法包含着苏联要更直接影响和控制芬兰的威胁。当欧洲局势紧张和俄国人想要对西方国家施加影响时,这种情况通常就要发生。最新的例子发生在去年,据说一位俄国将军当时提出要同芬兰进行军事磋商,其明显的目的是使挪威取消邀请西德部队进入其领土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演习。 从一九五六年开始担任总统的吉科宁先生,以反对地区战略均势的任何可能的变化而著称。战略均势的任何可能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增加对芬兰的压力。现在吉科宁正在为反对巡航导弹而奔忙,因为巡航导弹可能低空飞越芬兰领空,从而使俄国人提出将它的反导弹防御系统推进到芬兰境内的要求。 “我想不出芬兰还需要些什么,”芬兰总理科依维斯托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的贸易比任何国家都自由和多样化。我们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的成员国。我们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有贸易协定关系,同时我们又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联系成员国。” 同本世纪初一样,俄国仍是芬兰的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芬兰对共同市场的出口占芬兰出口的一半以上。芬兰三分之二的进口燃料是俄国提供的,其中主要是石油。几年前国外广泛流传一种习惯说法,俄国人认为必要时可以用关闭石油龙头的办法对芬兰施加压力。但是在这个西方竭力想从石油输出国组织那里得到可靠的石油供应的世界里,芬兰几乎抱有一种沾沾自喜的看法。 “在一九七三年芬兰没遭受到石油禁运,今天我们也没有油荒,”工商部能源顾问塞堡·汉努斯说,“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同俄国有着一种物物交易关系。我们用我们的工业品偿付进口的俄国能源。” 同俄国的贸易关系也有助于芬兰造船业,比其他许多国家更容易地摆脱世界造船业的危机。芬兰的特产破冰船在最近几年内绝大多数都是卖给苏联的。 由于吉科宁先生近八十岁了,关于总统接班人的猜测正在与日俱增。但是他先前树立的形象 ——一个在同苏联保持特殊关系方面不可缺少的人物的形象——看来不再使人感到严重不安了。
2. 外电报道:美三K党徒在北卡罗来纳州一城市重新活跃起来
【法新社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十一月四日电】在这里的反对三K党的抗议游行昨天遭到枪击,造成四人死亡和十人受伤之后,警方今天逮捕了十二名据说是种族主义组织三K党的成员,并指控他们犯了谋杀罪。 但是在这场示威游行中,一位受了伤的领导人的妻子伯曼佐恩夫人说:“当我们想举行一次反三K党的游行时,发给我们的游行许可证规定,我们不能携带武器……他们知道三K党人是有武器的,而他们却强迫我们赤手空拳地举行反对三K党的示威。” 一位目睹这次事件的人昨天说,两辆卡车冲向了这次由“工人观点组织”所组织的游行队伍,向抗议者提出诘问,然后用自动步枪扫射人群。有一些示威者用左轮手枪进行了还击。 【美联社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十一月五日电】一个新组成的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昨天说,上周末对一次反三K党集会发起的袭击是阶级斗争——而不是种族冲突—的结果。 昨天在这里举行“三K党必亡”集会的领导人之一内尔森·约翰逊说,这个组织已经脱离工人观点组织而赞同一个叫作美国共产主义工人党的组织。约翰逊与共产主义工人党的其他人再次谴责说,政府官员和三K党应该对参加这次集会的一些与会者遭到袭击负责。 约翰逊是个黑人。他说,共产主义工人党的党员们认为他们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他说,美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但是苏联是一个更帝国主义化的国家。美国共产主义工人党是上个月成立的,是成立了五年之久的工人观点组织的一个支系。扬由于“安全的原因”不愿意说出这个组织有多少党员。 【法新社华盛顿十一月六日电】总统的发言人昨天说,卡特对美国南方新发现的反对黑人、反对犹太人和反对外国人的三K党组织的力量感到关注。
3. 挪威一艘大货船驶经大西洋中部时失踪
【美联社伦敦十一月三日电】海洋突然又发生另一宗神秘事件——一艘载有十九万吨巴西铁矿砂运往日本的巨型商船,显然在中大西洋失踪了。 南非空军三日展开长程侦察行动,搜索这艘挪威拥有的、总载重量为二十二万八千吨的“伯格文加号”及其四十名挪威、丹麦、菲律宾船员。 但是,由于搜索区为一万八千平方英里,是涉及很大面积的海洋的。 另一艘姊妹船“伯格伊斯特拉号”,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西太平洋失踪,船上载有同样的货物。二十天后,两名幸存船员在救生筏上获救,叙述了发生神秘爆炸,船一边被毁,使该船沉没海底。 南非电台说,失踪的“伯格文加号”最后一次无线电报告是在十月二十八日,当时它位于开普敦以西一千一百公里。据船主、奥斯陆的伯奇森说,它原定于三十一日再作报告,但音讯全无。 它原定于二日在非洲最南端出现,以驶往印度洋,但全无踪影。 【法新社奥斯陆十一月三日电】失踪的挪威油船“伯格文加号”的船主今天承认,“伯格文加号”大概已遭遇不测。伯格辛轮船公司说,该公司现已排除这艘载着石油和矿砂的货船只是失却无线电联络的理论。 排水量七万多吨的“伯格文加号”载有四十名船员,自二十九日以来一直断绝音讯。在二十九日那天,在罗加兰无线电站的挪威商船标图中心还曾经与船长通话。(原载香港《大公报》)
第 3 版
1. 玻政变领导人纳图什同意放弃总统职务
他说正同议会谈判以组成临时政府,准备明年举行总统选举 【合众国际社拉巴斯十一月八日电】在政变中夺取权力的玻利维亚陆军上校昨天同意放弃总统职务,从而结束了一周之久的政治危机。 纳图什上校昨晚在全国电视台上发表讲话,告诉玻利维亚人,他已取消了戒严令,停止了新闻检查,并已要求议会组织一个新政府,以便恢复文人统治。 纳图什对公众说,正在同议会举行谈判,以组成一个临时政府来准备明年五月举行的总统选举,在八月六日成立一个新的文人政府。 他要求人民理解“外部和内部的形势,这些形势要求武装部队采取这个行动”。 纳图什还释放了政治犯和担保劳工组织和大学的自由。 他说,他推翻格瓦拉的行动“不是政变,而是尝试进行一场真正的社会革命”。 据议会和天主教会人士说,武装部队和议会正在谈判成立一个执政委员会来治理国家,直到明年五月选举为止。 预料,纳图什和议会议长利迪亚·盖莱尔将是这个执政委员会的成员。 显然没有谈到格瓦拉复职的事,他仅执政了八十三天。现在不知道他在何处。 预料,玻利维亚总工会将于星期四取消抗议纳图什的政变的一周之久的总罢工。 【法新社利马十一月六日电】玻利维亚外交部长吉·贝德雷加尔今天在法新社独家电话采访中宣布,玻利维亚新政府得到了巩固,尽管还明显地存在某些正在克服的问题。 部长说,议会的特权是得到尊重的,虽然确实同某些众议员发生过一些事件。 他还说,哥斯达黎加和一些欧洲国家已宣布,它们决定继续同玻利维亚的外交关系,这等于承认新政权。
2. 时事社援引汉城美军电台的广播说:金载圭将军被法庭叛处绞刑
【时事社汉城十一月七日电】南朝鲜的美军电台六日夜晚广播说:朴正熙总统枪杀事件主犯、南朝鲜前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将在最近期间被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南朝鲜戒严司令部六日晚断定朴正熙枪杀事件是金载圭个人有计划的行动,同时透露军事法庭即将开始审讯有关人犯,据传金载圭可能被处极刑。(转载香港《文汇报》)
3. 美军方研究报告说:美对伊朗的错误政策加剧了局势的恶化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七日电】(记者:弗雷德·霍夫曼)美国陆军的最高专业学校之一今天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美国政策的“错误”,包括大量销售武器的做法,促使亲美的伊朗国王倒台。 堪萨斯州利文沃思堡的美国陆军指挥和参谋学院出版的《军事评论》上有一篇文章说:“可以认为美国对伊朗的政策有错误,加剧了局势的恶化。” 在这所军事学院学习、准备担任军事助理的一些军官写的这篇文章,对于文章称之为“美国在去年冬季导致伊朗动乱的动荡局势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批评。 谈到卡特总统的行动,文章说:“到局势变得严重的时候,美国总统宣布他个人支持伊朗国王的行动是同要求自由化联系在一起的。” 文章说,这是向当地的反对派表明,美国对这位君主的支持显然是含糊的。
4.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使者抵德黑兰 否认他们要为释放美国人质进行调停
【合众国际社德黑兰十一月八日电】巴勒斯坦通讯社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使者阿布·瓦利德今天抵达德黑兰,但是他立即否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要为释放扣押在美国大使馆的几十名美国人质进行调停。 巴勒斯坦通讯社说,这位巴勒斯坦官员“今天抵达德黑兰是为了同伊斯兰共和国领导人举行重要的会谈,但是否认他的来访是为了在美国领导人和伊朗官员之间进行调停”。这位官员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军事行动助手。 国务院的官员指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对所传它在德黑兰的调停努力发表了“彼此矛盾”的声明。一位官员说:“目前我们弄不清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想些什么。” 【美联社科威特十一月八日电】巴勒斯坦的一个高级代表团今天前往伊朗首都。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军事顾问沙阿德萨耶勒证实,该代表团飞往德黑兰,“是与伊朗官员讨论这次美国使馆事件的性质”。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七日电】众议员保罗·芬德利今天说,由阿拉法特的高级军事指挥官率领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两人代表团应他的要求已前往伊朗,设法使被当作人质关押在伊朗的美国人获得释放。 芬德利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今天上午阿拉法特的主要助手打电话告诉我,阿拉法特已决定派一个代表团去德黑兰。”
5. 香港《大公报》文章《泰国的佛饰》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泰国人的佛饰》,摘要如下: 泰国人以陶土或铸模制造佛像的习俗,究竟什么时候开始,现在还无从查考,但相信在好几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最初的佛像是摆设在寺庙里面,供善男信女膜拜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消灾纳福。后来有些佛像出现在人们屋内的饰架上,继而发展为一种佛饰,即以陶土或五金铸制的、像指头一般大小的佛像。 到泰国去的游客,不管在首都曼谷,或者内地的小城镇,甚至偏僻的农村,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泰国人的脖子上挂着一种佛饰垂及胸部。这些挂佛饰的人,其用意似乎不仅仅在装饰,更重要的则是视佛饰为神圣的标志,代表了神圣的力量,能有趋吉避凶的保护作用。 如果用金项链挂佛饰,当然有炫耀自己的用意;但也有些人是用银项链挂上的;有的甚至只用一条小绳。别小看这条小绳,它对避凶纳吉也在冥冥中参与了作用,因为它经过著名佛寺里的住持或高僧念过符咒的,当然也就很珍贵的了。 即使是用陶土烧制的佛饰,有些在边上却镶嵌了金属。以玉石雕刻的佛饰,尚属少见,虽然泰国著名的玉佛是用绿宝石雕制的,但看来泰国人并不兴用玉石之类的首饰。用玉石雕刻的佛饰是很稀少的了,而全部用金铸制的倒是经常可以看见。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由于挂佛饰的人不讲究美观,而在于灵验。但更主要的是经济问题,如果用金玉铸制,佩戴佛饰的人恐怕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普遍了。 泰国的善男信女对待他们的佛饰是虔敬的。到太平间去还得把佛饰解下;晨起夜寝时把佛饰放在掌心中合十祝拜,口中念念有词,无非是保佑平安罢了。 如果能够得到出土的佛饰,当然是有很大价值的。但是,这样的佛饰很少发现。许多游客前往泰国,都少不了要到一些著名的寺庙去进香膜拜,或到集市去,选一尊喜爱的佛饰佩戴在脖子上,希望在整个旅途上有一种安全感。 在泰国,对于佛饰的交易应该注意的是不能说“购买”或“售卖”,只能说是“承租”或“出租”。泰国人认为,对佛像是不能说买卖的,否则就是亵渎神明,失去了驱凶纳吉的作用。
6. 肯特评巴扎尔甘政府辞职后的伊朗局势
说巴扎尔甘政府辞职消除了霍梅尼的支持者与政府之间的权力之争,但霍梅尼及其助手的权力上升可能使其它政治紧张情况严重加剧 【美联社十一月六日电】(原电无发电地点)美联社撰稿人托马斯·肯特(美联社编者注:托马斯·肯特原为美联社驻德黑兰记者) 伊朗软弱文官政府的垮台,使得伊朗整个国家都处于阿亚图拉·霍梅尼以及圣职人员最紧密的联盟的控制之下。 这种权力新的集中的现象可以消除霍梅尼的支持者和政府之间不断争夺权力的斗争。自从二月伊斯兰革命以来,这种斗争就一直是伊朗混乱的根源。 但是观察家们认为,霍梅尼及其狂热的伊斯兰助手们的权力的上升,可能使其他的政治紧张情况严重加剧。 数月来,伊朗的许多知识分子、开明的政界人士和少数民族的成员,一直是把巴扎尔甘政府看作是他们的盟友的。 虽然霍梅尼要求封闭那些“非伊斯兰教”的政党并且把那些反对的少数派斥之为“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蠢人,而政府的官员却一直是比较温和的。 巴扎尔甘曾想给伊朗带来在国家控制之下的虽然粗糙但还有用的革命公正。忠于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法庭虽然处决了旧政权的数百名秘密警察和政治家,但是巴扎尔甘一直主张由政府法庭来处理这些案子。 有人说,政府官员还要求伊朗要缓和它同美国的关系,而霍梅尼对美国的攻击一直是更为激烈的。 现在,据说已经接管巴扎尔甘的权力的伊斯兰革命委员会是一个接近霍梅尼的秘密机构,据信由十五人组成。有名的成员都是些重要的阿亚图拉——伊朗最高一级的宗教人物 ——以及少数有着强烈的伊斯兰教信仰的世俗的知识分子。 据信,霍梅尼如果不是该委员会的正式成员,也是它的精神领袖。在霍梅尼和委员会之间没有发生什么争执的迹象。大多数外界观察家认为,委员会实质上是一支清一色的力量。从伊朗的权力结构中抹去了政府,这就使革命委员会、一心想实现自治的少数民族、开明的知识分子以及左翼集团成为争夺政权的主要竞争对手。 革命委员会大概会重新掌握对国家电台和电视台、军队、政府警察以及亲霍梅尼的武装的革命卫队的全面控制权。革命卫队过去是经常同巴扎尔甘的警察争夺权力的。 开明知识分子所得到的支持主要来自国外,以及某些普通的工人。这些工人对霍梅尼已感到幻灭,因为他许下的结束失业、贫困以及其他社会弊病的诺言并未兑现。自由主义分子在全国报界还有一定的势力,报界还不是全由政府控制的。 霍梅尼政权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少数民族,它在三千四百万人口中占将近一半。其中最难以驾驭的是四百万库尔德人,他们同政府军和革命卫队已经打了几个月的仗。还有就是一百万的阿拉伯人,他们居住在胡齐斯坦省,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盛产石油的省份。激进的阿拉伯人已经为了要求实现政治自治而破坏油管。 伊朗的左翼分子可能会从政府的解体中得到好处。但是这个国家的左翼分子是分成各个不同的集团的:从亲莫斯科的共产党(追随的人比较少)直到“伊斯兰式”的左翼分子,他们赞成某些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但是激烈反对莫斯科。 还有托洛茨基分子和亲中国的左翼集团。但是很少有观察家认为左派会在国家事务中起什么重大的作用,除非它能争取更多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来支持它的事业,并把它内部各派互相竞争的力量统一起来。
第 4 版
1. 香港《天天日报》社论:《谈“民主幼稚病”》
说今日的中国更需要的是秩序与安定,不宜以幼稚盲目的攻讦作为“言论自由”,侈谈“民主权利” 【本刊讯】香港《天天日报》十一月六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谈“民主幼稚病”》,摘要如下: 近年以来,大陆所掀起的一阵“民主风”,以及因这些活动而引起的政治风波,例如“魏京生被控案”,以至于日前外电消息报道,《北京之春》以及《探索》等刊物已告相继停刊等,都已引起海外人士的注意。 在大家冷静的观察之下,相信都可以看到而且承认,中国这两年来,言论自由的尺度,显然是在随着政府人事的变动而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此之前,甚至没有人有兴趣讨论到大陆的言论自由问题,但至于今日,则是连大陆的人民也在公开运用这种自由权利,而且在进一步争取这种权利。我们自不能否认,这是一个政治进步的现象,也完全符合于“政治现代化”的要求。 但是,以中国人民的政治经验来说,也应该明白,对这种进步,只能出之以鼓励,使之能够循序渐进,而政府当局,相信亦乐于使人民逐渐享有这种基本权利。 不幸的是,正当这种自由逐渐“回授”于人民之时,一些急进份子或者患有“民主幼稚病”的份子,却忙不迭采取了一些剧烈的反对立场,挺身而出表现了他们一切“为反对而反对”的态度,很象是“只要自己做了民主烈士,就有民主”。这种态度,是在无目标与病态意识之下,向正在“回授”民主权利的政府挑战,而不是在以协商的精神,共同推动民主,所以实际上只有扰乱民主的进程。 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今日的处境,更需要的是秩序与安定,而经不起太多因偏激而造成的纷乱。 强敌苏联窥伺之下,是唯恐中国不乱。 国家现代化工作尚待完成,亦不能予阴谋份子以破坏之机。 这是任何具有理智的人民必须要有的共同认识,所以不宜以幼稚盲目的攻讦作为“言论自由”,以煽动性的言论来侈谈“民主权利”。 自然,我们这样说法,也绝不是否定民主活动,相反地,我们且以为,作为一个以党领导国家的政府,必须充分了解,“党治”并非政治的终极目标,只不过是全民政治的过渡,所以也应该有一个更长远的计划,以教育普及人民对治理国家的认识,然后退身而为“人民的管家”。
2. 合众社报道:美国西德今年头八个月同中国贸易额都超过十三亿美元
【合众国际社北京十月二十五日电】今天美国和德国政府透露的贸易资料表明,西德正在尽最大努力取代美国而变成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美国商务部报道了美国和中国截至今年八月三十一日止的八个月间大约十三亿二千万美元的来往贸易情况。 同时,德国政府估计它同中国在同一时期内的来往商品贸易为十三亿九千六百万美元。 美国的实际贸易额可能比这个数大大,因为商务部的估计是根据只反映商品价格的船边交货价格,而德国的统计是根据到岸价格计算的。 但是,这说明德国在使自己成为中国的工业机械供应国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美国和德国都远远落在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日本后面。去年日本和中国的来往贸易大约为五十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达到大约六十亿美元。 商务部估计,今年一至八月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为九亿六千四百一十万美元,而进口为三亿五千五百七十万美元。 但是,美国的出口一大半(百分之五十四点三八)是农产品。德国出口的大多数是工业品,其中包括采矿机械。 美国出售的物品有:价值一亿七千五百五十万美元的玉米,价值一亿六千三百二十万美元的小麦,价值一亿四千九百七十万美元的原棉以及价值三千五百九十万美元的豆油。 中美贸易已突破了一九七八年的十二亿美元,今年将刷新纪录。外交人士认为,最后的数字将是十五亿至十七亿美元之间。有些中国人估计为二十亿美元。 这将主要取决于今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国人购买美国农产品的数量。近几个月来,中国人同美国工业公司签订合同的数字已减少。 德国对中国出口的成功部分原因是由于它愿意提供贷款。 施密特总理今天透露,迄今为止,西德银行已向中国提供十六亿美元(三十亿德国马克)的贷款。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将达到创纪录水平,今年头八个月共达三亿五千五百七十万美元。这一数字已超过一九七八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约三亿美元的销售额。 纺织品一直是中国在美国市场上赚取外汇的主要产品,但是在两国未能就限制中国布匹和服装向美国市场出口达成协议后,于今年五月规定了出口限额。 美国商务部估计,今年一至八月中国向美国出售了价值四千五百七十万美元的原油。 其中很大一部分为美国在海湾各国的炼油厂所购买。
3. 日《朝日新闻》报道:《中国在开发陆地油田方面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一月七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中国表明在开发陆地油田方面也积极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摘译如下: 据透露,中国不仅沿海部分的海上油田,而且陆地油田的开发也准备积极地推行与包括我国在内的外国石油公司合作的方针。 这是中国方面第一次在开发陆地油田方面表明“门户开放”的方针。我国石油业界认为:今后,这一合作只要走上正轨,中国石油对日本的出口量也就可能大幅度增加。 中国方面过去在海上油田的开发方面依靠外国的合作,但对比较容易开发的陆地部分则是一直贯彻了自力更生的方针。人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决定对陆地油田的开发也采取积极引进以西方先进国家为中心的外国技术和资金,原因是,从去年年底以来,中国提出了优先把国内资金分配给农业和轻工业的新政策(调整经济政策)。中国为了实现既定国策——“四个现代化”,需要引进必要的成套设备和技术,而石油是获得外汇的最大来源。人们认为,从这种情况出发,中国有必要首先加快开发容易着手的陆地油田,因此,才重新着眼于同外国石油公司合作。 据我国石油界人士说,中国已经向正在进行联合开发渤海海底油田谈判的石油公团提出了如下要求:除渤海油田外,在南疆油田的开发方面也希望得到技术合作。南疆油田位于内陆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而且,美国各石油公司正在从几乎所有方面对该油田的开发实行合作。该人士推测,今后中国在石油开发方面,似乎要进一步实行对外国“开放门户”的政策。
4. 共同社报道:《外务省说首相访华将按预定计划进行》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六日电】题:外务省事务当局说,首相访华将按预定计划进行 外务省人士六日就大平首相访华日程问题说,“事务当局的想法是,希望按预定计划进行”。表明了没有改变十二月上旬实现访华的方针。最近有一种看法认为:因自民党党内抗争,推迟新内阁成立,访华日程可能改变。外务省人士的讲话就是从外务当局的立场否定上述看法的,最近将取得大平首相的同意。 外务省人士指出,一、事务性准备正在按预定计划进行;二、中方没有提出推迟日程安排的要求;三、中方也要安排,不能轻易延期。他说:“最终将由首相作出判断,但我认为没有必要更动日程”。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六日电】题:中国注意大平政权的稳定程度,抓紧准备接待首相访华 中国一直强烈关心并注视着日本政局最近的动向,对于大平首相再次当选一事,表示欢迎,感到宽慰。 因为还有个在现代化建设上要求日本积极协助的问题,因此,希望日本政局稳定是中国的真正的立场。中国政府更打算抓紧作好接待预定于十二月上旬访华的大平首相的态势,准备在首相逗留北京期间,就日本提供日元贷款问题最后取得承诺。
5. 美联社报道:我允许八名藏胞赴印探亲
【美联社新德里十一月六日电】达赖喇嘛的一位发言人今天说,中国允许八名西藏人探望流亡在印度的亲属。据说,这是中国第一次批准这样的探亲活动。 发言人札西旺堆对本社记者说,于上月抵达这里的最后一批人中有《西藏的女儿》一书的作者仁钦·多尔玛·“玛利”·达林的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和一个重孙。 他说,预料他们将拜见西藏的前神王达赖喇嘛。 他现在住在印度最北部的达兰萨拉。
6. 美《鞋业新闻》报道:中国皮鞋在症状打开销路
不少美商直接到中国制鞋厂定货 【本刊讯】美国《鞋业新闻》十月三十一日刊登发自广州的一则报道,题为《中国的“老主顾”避开交易会直接到工厂去》,译载如下: 在美中开展贸易接近一周年的时候,购买中国鞋类的老主顾避开在这里隆重举行的一年两次的交易会直接到工厂去。 中国官员说,许多希望同中国做生意的美国进口商已经进行了初步接触,把在中国的时间花在检查生产情况,而不是花在在交易会上观看产品式样上。 据说马萨诸塞州北伊斯顿的格林销售服务公司的代表现在就在上海的一家工厂里,该公司每年在这里买大约二十万双晚会上穿的男鞋。上海分公司的皮鞋部的张永说,“他们是我们的老朋友。自一九七四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同他们做生意。” 张说,费城的普赖默斯鞋履公司今年买了大约十万双女凉鞋和儿童皮鞋。他说,高级鞋贸易公司是一个新主顾,它今年订购了十万双女皮凉鞋。 大连分公司的皮鞋部负责人魏说,希望参加长达一个月的交易会的美国新主顾有金尼鞋公司和基姆勒公司。他说,他们分公司是专门做劳动时穿的皮鞋的,已经向本科国际进口公司出售了大约十万双。 这种鞋很受欢迎,一些商人甚至带来了他们在纽约买的这种鞋的样品,看看大连是否能向他们提供这种产品。魏说,这种鞋的批发价格是大约八点五美元一双。魏说,寻找这种皮革是中国的鞋业的主要问题。美中鞋类贸易中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