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0-24
第 1 版
1. 外电评述:华总理和施密特在宴会上的讲话
【法新社波恩十月二十二日电】中国主席华国锋今天告诫他的西德主人,要谨防正在威胁全球和平的谋求“世界霸权”的尝试。 华国锋是在西德总理施密特为他举行的宴会上讲这番话的。 宴会后,施密特总理强调德中合作不是针对“任何第三方”的,这显然是指华主席对“霸权主义”——这是中国人对苏联的称呼 ——的攻击。 尽管施密特没有具体提到华主席的讲话,但他重申德国打算坚持缓和政策。他说“这种缓和政策已取得积极成果”。 关于柬埔寨问题,施密特表示支持通过谈判取得一项以民族自决为基础的解决办法。 总理还表示支持他所谓中国“要通过谈判渠道解决甚至是困难的问题”的愿望,这是指目前在莫斯科举行的中苏会谈。 【美联社波恩十月二十二日电】(记者:罗伯特·里德)华国锋总理今天保证中国支持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国,并呼吁“热爱和平的人民”团结起来反对“霸权”。霸权是北京对苏联的一种称呼。 华是在到达这个国家第一天中的一次宴会上说这番话的。在这以前,施密特总理为波恩的缓和政策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解。 施密特在讲话中强调西德希望避免在欧洲再发生一场战争。 施密特说:“没有和平,就不可能有人类的进步。我们德国人,我们欧洲人都共同努力从两次世界大战中吸取教训,这两次大战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因此,我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和平的政策。” 华在宴会上的讲话中,还赞扬西欧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次讲话对苏联人的攻击比华十五日开始欧洲四国之行在巴黎发表的讲话对苏联人的攻击要少。西德官员珍视同莫斯科的关系。他们希望不要使这次访问成为对苏联的讨伐。 华在讲话中说,战后把德国分成亲西方和亲苏两个国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东德今天傍晚发表了一项声明,对华重新统一德国的呼吁作出了强烈的反应,指责中国支持“德国帝国主义实现其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复仇主义目标”。这项声明是由官方德意志通讯社散发的。 “两个德国的存在不仅是现实——因为这已在一系列欧洲条约和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中得到法律上的肯定。而且这也是欧洲和平和安全的一个因素”。 【路透社西德布吕尔十月二十二日电】(记者:保罗·泰勒)中国领导人华国锋今晚对德国统一事业表示支持,对苏联进行了不加掩饰的攻击。 华说,国际局势的紧张是由于在进行“谋求世界霸权的活动”的缘故。这是对莫斯科的明显攻击。 华的讲话势必会使他的西德东道主感到为难。西德人特地说过,他的访问不应当损害他们同苏联的关系。 西德总理施密特今晚在布吕尔的奥古斯图斯堡宫为华举行了宴会。
2. 外电评述施密特和华总理举行会谈
【合众国际社波恩十月二十二日电】(记者:韦林顿·朗)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首脑华国锋今天表示相信,“德国的繁荣昌盛只会有利于世界和平”。 他还说,中国“尊重德国人民统一的愿望”。这一讲话很可能会使苏联感到恼火。 华在同施密特总理进行的第一次会谈中概述了他的看法。中国和西德的外交部长、国防部长以及研究和技术部长参加了第一次会谈,然后,他们在这两位最高领导人在翻译陪同下就政治问题进行认真的单独会谈时分别举行了会谈。 今天上午华的正式访问开始了,施密特在他的莱茵河畔的办公处迎接他,陪同他检阅了三军仪仗队。 尽管气温将近零度,但当华到达时,明媚的阳光照射着总理府的前院。他和施密特都没有穿大衣,这位德国人热情地用“极好的天气”这句话欢迎他的中国贵宾。 中午,华前往隔壁的哈默施米特宫,同卡尔·卡斯滕斯进行简要的会谈并共进午餐。 午餐后,华向战争与专制主义受害者纪念碑献了花圈,然后驱车前往波恩洛可可式的市政厅在来宾登记册上签名。几百人在市公园里观看了献花圈仪式。 在市政厅,栏杆外面约有一千名群众,华在走到市政厅台阶最高一级时,向热烈鼓掌的群众挥了几下手。 【美联社波恩十月二十二日电】(记者:罗伯特·里德)在中国总理华国锋今天同施密特总理举行首次会谈的同时,西德领导人明确表示,他们不愿放弃同苏联集团搞缓和的政策。 发言人伯林说,施密特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简要地说明了西德认为在欧洲保持军事上的均势有益于和平这样一种信念。 【德新社波恩十月二十二日电】西德总理施密特和中国总理华国锋今天赞扬了中德自七年前建交以来在两国的关系方面取得的进展。 施密特和华国锋将在这里举行两次会谈。他们在第一次会谈中一致认为,波恩和北京有重要的共同利益,两国之间不存在任何问题。 两国领导人在会谈期间强调了对方的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施密特对于中国对德国问题所表示的了解向华表示感谢。
3. 西德外长根舍谈同中国的关系
【德新处波恩十月二十二日电】题: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联邦部长根舍十月二十一日答德意志电视二台记者问) 答:……在巴黎,中国人在其政治估计方面没有提出新的调子。我们知道这一点,反过来说中国方面也晓得,我们对在联盟和欧洲共同体的可靠基础上奉行缓和政策赋予何等重要的意义。我想,对于中国人正确地估价我们的政策来说甚为重要的是,在他们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访问时就所有重要的世界政治问题进行会谈。 问:我们的东方政策、我们与莫斯科缔结的条约是否限制我们对北京的活动余地? 答:不,而且我想,倘若德国的政策自行进入一种必须在其对苏联关系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之间作抉择的境地的话,那将是十分错误的。在这方面实际上不存在利益的冲突。我们通过与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缔结条约而创造了奉行缓和政策的前提。另一方面,我们对于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关系感兴趣。这不仅有着政治上的原因,而且也有经济上的原因。我想,总的来说,中国决定从其起先自己选择的自我孤立状态中走出来,参与世界政治,并从而也在世界政治中和为世界政治承担责任,这对世界大家庭来说是个收获。而且我还想,假如有人试图主动地去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话,这也是完全办不到的。十亿人民是孤立不了的,而且要想作这种尝试也是不明智的……这个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而且它也越来越决心在世界政治中扮演它的角色。 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我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关系并不妨碍我们与其他任何国家的关系,因而也不影响我们同苏联的关系。
4. 美《新闻周刊》文章《华来访问》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十月二十九日(提前出版)一期发表一篇文章,题为《华来访问》,摘译如下: 中国的主席华国锋上星期抵达巴黎后不久就到工人阶级居住区的一条普通的大街戈德弗鲁瓦大街进行了一次礼节性朝拜。华在这条大街上十七号的一家小旅馆大门外面揭开了盖在大理石纪念牌上的帷幕。这个纪念牌是纪念这所简陋的房子的最杰出的客人已故周恩来的。 中国的这位国家元首在初次访问西方的时候迅速学会了在公共关系中使用夸张法。但是华的访问——在三周期间周游法国、西德、英国和意大利——除发表词藻华丽的讲话之外还有更多的内容。从根本上说,华的访问是为了推动实现北京的两个重要目标:建立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友好联盟,要求西方提供中国经济现代化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华的访问对双方都提供了增进相互了解的机会。 法国报纸对中国客人的访问发出了热情的赞扬声。 自信:华参加了按习俗前来访问的官员都会参加的仪式。 但是华的访问也有真正实质性的东西。这位中国领导人在公开场合和私下会晤时似乎都很自信,法国官员有很深的印象。法国新任命的驻华大使克劳德·沙耶对《新闻周刊》的伊莱恩·西奥利诺说:“他在每一种场合下都是完全镇静和从容的。通常,一位国家首脑对其他国家的详细情况是不大清楚的。但是使我惊奇的是,华对欧洲的了解就象大多数国家首脑了解他们自己的国家一样。” 华在其他方面也使法国人感到惊异。一位中国问题的老手说:“他是一位老练的人物,很能应付西方颓废的、腐朽的气息。” 反击:华关于苏联“霸权主义”具有危险性的立场却没有变,第一天晚上在爱丽舍宫举行国宴祝酒时他就表明了这一点。 这位中国领导人在讲话中四次提到“霸权主义”,说这种主义威胁欧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的稳定。华强调,中国认为西欧是制止苏联扩张主义的必要抗衡力量。华讲话之后苏联作了还击,就在这时有消息说,苏联主席用个人名义打电报给欧洲各国领导人提出他的建议。 北京坚持认为,华去西欧是国事访问,看来情况确是这样的。同样,在华本周和下周访问其他国家时,日程表上的重点预料也是进行礼节性谈话和进行公共关系方面的活动。
第 2 版
1. 梁厚甫介绍美国一本新书:《重建美国人的梦想》
【本刊讯】香港《明报》十月一日刊载该报特约记者粱厚甫的一篇美国航讯,介绍美国一本新书《重建美国人的梦想》,摘要转载如下: 最近,QED书局出了一本新书,书名叫做《重建美国人的梦想》,作者是罗伯特·林格。这本书虽然出版仅仅三天,看来已具有非小说性的畅销书的态势。 罗伯特·林格是一位以文笔流畅见称的作者,不是甚么政治学或者经济学上的专家与权威。这本书虽然有三百○三页,但其中的理路,用一千来字就可以完全介绍出来。 (一)美国人的梦想是甚么呢?美国人的梦想是要求有一个名副其实的产业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前,美国确是一个产业自由的社会,而且有了成绩。民主党的罗斯福执政,引进了一些“社会民主主义”的立法,美国开始有了“社会安全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同时也脱离了金本位,而政府操纵了印刷纸币,即是放宽与收缩通货的大权。以此,美国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半资本主义半社会主义的社会。 (二)正因为如此,故政府的权力,大到无与伦比,实际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受着政府的干预。本来,罗斯福是民主党的总统,民主党下台,共和党上台,应该是人亡政息,但是,美国却不是如此。继杜鲁门做总统的是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在经济上的施政,对民主党完全是萧规曹随。继艾森豪威尔的又是民主党的肯尼迪与约翰逊,肯尼迪的“新边疆”,约翰逊的“大社会”,是罗斯福思想的翻版,并加以扩大。尼克松和福特起来,虽然是共和党的总统,但积重难返,吃的完全是民主党的剩余。卡特本来是一个两不象的总统,故其经济施政,动摇于两党之间。口头上是产业自由,施行的却是干涉政策,由于胆子还未够大,故对两方面都未走到了尽头。但人们已起了“领导无方”“优柔寡断”的印象。 (三)美国实行“大政府主义”以后,在经济上所呈现的祸害是甚么呢?美国人口是二亿多一点,其中约有五千万人是老弱和贫困的,要靠“社会安全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供养。约有五千万人是未及岁的,虽然不等政府供养,但实际也是成年人和有生产能力的人的负担,对未成年人的供养,已列入正规的家庭预算中,老百姓不以为苦,老百姓所感到困苦的,就是政府用租税的形式,把他们的收入,拿去百分之二十五至四十五,供养那些要靠“社会安全”和“社会福利”来生活的人。在这样租税制度之下,由工人而至资本家,都丧失了生产的劲儿。收入被拿去了百分之二十五的,大半是工人,而收入被拿去百分之四十五的,是资本家。资本家留下来作为“再生产”的资本,不少已走入了国库内边卡。因为这样,今天美国已呈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一般工厂的设备,比不上西欧和日本之新型,甚而比不上一些新兴国家(例如以色列和巴西)。 (四)上面所称的祸害,还未到了极致,最大的祸害,就是美国已成为一个“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国家。美国的人口虽然不能说是太多,但美国的政府却以鼓励“不劳而获”来作为经济施政。一个年入不满五千元的生产者,也懂得算一下,如果自己一点工作都不做,而申请政府的“福利救济金”,实际所得比五千元的工资的还要好,为甚么不停手。这样的现象,就带来了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得到了救济金的人,尽量的去买东西,但生产额是萎缩了,这当然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有力的原因。 (五)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曾在报纸上刊登全版广告,平列了卡特、康纳利、布朗、里根、肯尼迪和福特六个可能是明年总统候选人的照片,而用大字写一个问题:“他们有甚么共同的地方?”下边的解释是:他们同样的主张“大政府”,同样的不肯信“产业自由”,同样的不是美国立国信念下的产品,换上一句话,六个都是一样的人。美国的人们花心思去竞选总统,那是白费气力自讨苦吃之事。 以上就是这一本书的主要论点。这一个论点对不对呢?从美国的群众看来,这一个论点是对的。美国的群众用极端明显的事实把这种心情来加以说明,那就是,连年总统大选,一是投票的人数,愈来愈低,二是候选人票额的差距,愈来愈小。投票数量低,说明群众对政治已感到厌倦,票额的差距小,那就是书中所指出的,六个可能的竞选人,其实是同一类的货色。
2. 法国《震旦报》报道法国民意测验结论:《法国人不再相信黄祸》
【本刊讯】法国《震旦报》十月二十日和二十一日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震旦报〉—法国经济和社会调查所的民意测验:法国人不再相信黄祸——一旦发生中苏冲突,他们中百分之三十四的人将支持中国,百分之十四点九的人将支持苏联》,摘译如下: “《震旦报》—法国经济和社会调查所”举行了民意测验,我们现将调查情况发表如下。 大量的法国人(百分之六十五点一)不再相信“黄祸”。中国不再使人害怕。文化革命曾一度使人不安。毛逝世后,我们百分之四十七点九的同胞支持中国,反对中国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点九。 法国并不太相信各国参谋部及政府官员们所考虑的中苏冲突的可能性。百分之五十六点九的法国人相信这样一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仅百分之二十三点九的人认为它不可避免。然而,如果他们的乐观主义失望了的话,百分之三十八点四的人将站在中国人一边反对苏联。中国是否是因为已成为西方的客观盟国而不再使人感到不安?人们完全可以这样想。人们将注意到,法国共产党声称属于它的那些工人,在这个问题上也同样有站在中国一边和站在苏联一边的。马歇追随莫斯科的行动几乎未能改变我们这份简短总结的情况。同时还要说明的是,青年工人中绝大部分都支持中国。 中国总理今天上午可能带着对在我国逗留感到满意的心情启程。 (法国经济社会调查所为《震旦报》作的民意测验。测验时间:一九七九年十月十七日、十八日和十九日,全国有代表性的民意测验对象:五百五十人)。
3. 法新社报道:《加夫拉不久将赴中国研究拍摄〈人类状况〉的可能性》
【法新社巴黎十月十九日电】题:加夫拉不久将赴中国研究拍摄《人类状况》的可能性 电影导演科斯塔·加夫拉和摄制者雅克·巴尔将于本月底前往人民中国,以便研究在什么基础上能够在这个国家摄制《人类状况》。 实际上,根据十月十七日签订的法中文化协定,已决定法国可以到中国拍摄这部影片,这部影片取材于安德烈 ·马尔罗的著名小说,该小说描写了一九二七年上海的革命事件。
4. 西德总统进行为期两年的徙步旅行
【路透社西德霍瓦赫特十月十一日电】西德总统卡斯滕斯今天兴致勃勃地走出去,穿过了田野。这是他预计要对全国进行的为期两年的徒步旅行的第一步 。 六十四岁的卡斯滕斯,打算从波罗的海的这个德国北部港口步行到阿尔卑斯山脉的西德南部边界,距离大约是八百五十公里。总统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要亲自同西德人民接触。 这位高大而瘦弱的卡斯滕斯先生,在他的夫人薇罗妮卡的陪同下动身进行这次旅行,为期三天的头一个行程尽管天气寒冷,但都是好天气。计划第二阶段将从十一月九日开始,到十一日结束。
5. 合众社报道法国里维拉地区遭受海啸袭击
【合众国际社法国尼斯十月十六日电】法国里维拉一段长三十六英里地区星期二遭受两次海啸袭击,最少七人遇难,帆船、游艇象火柴盒般被卷出海,一些度假小镇的海边建筑物被冲毁。 由接近意大利边界的芒东开始,沿地中海海岸延伸,越过主要旅游中心尼斯,而至有三十九万二千居民的昂蒂布市,都受海啸冲击,浪高十英尺。 警方说,尼斯海岸的主要部分没有受海啸影响,但六名建筑工人正在海港区建造一所船坞时被卷入海中淹死。 在昂蒂布市,一名商人被卷下海淹死。 昂蒂布市一位商人说,“海水往后退三百多码,然后以一股巨浪向岸上直扑,淹浸了一切东西。” 这两次海啸发生时间是午后不久,人们认为它的成因是暴雨使瓦尔河河水上涨,引起近岸水下发生土崩。 在地中海发生海啸是十分罕见的。海啸通常是继水下地震后发生,但在海啸发生前,该区没有发生过地震。(原载香港《新晚报》)
6. 美联社报道:美国年岁最大的人查利·史密斯去世
【美联社佛罗里达州巴托十月六日电】政府官员认为是美国年岁最大的人查利·史密斯去世了,终年一百三十七岁。史密斯是在一八四二年被作为奴隶带到美国的。 据一位发言人说,史密斯十月五日在巴托一家疗养院里无病而终。过去几年,他作为一个著名人士一直住在这家疗养院里。 史密斯一直搞不清他自己的生日,因此对他的年龄有一些疑问。当他一百一十三岁时,人们还看到他在佛罗里达中部摘桔子。 政府社会保安官员说,他们在新奥尔良找到了可靠的文件证明他确实是被卖做奴隶的,同时也在得克萨斯州找到了能与之相印的证件,从而证实了他的年龄。 一些年来,史密斯老爱回忆往事,并且能够讲述在他的故乡利比里亚海滩上发生的事情。 他说,一八五四年他十二岁时,约翰·泰勒是美国第十任总统。他追忆说,当时他看到一条船系在码头上,就跑过去看,有一个人把他骗上船,说船上有结了许多糖果的“糖果树”。史密斯说:“从此我再没有见到我的妈妈了。” 这条船把他带到新奥尔良后,被人放在拍卖台上卖给得克萨斯州一个名叫查利·史密斯的牧场主,他的名字就是这个牧场主给起的。史密斯说,他原名叫米切尔·沃特金斯,但是从十二岁开始改名为史密斯。 林肯总统签署解放黑奴宣言后,史密斯成为一个自由人。 他不知道自己确切的生日,因此那位牧场主选择七月四日美国独立日作为他的生日。
7. 法《晨报》报道法国出版《巴黎-北京》杂志
【本刊讯】法国《晨报》十月十八日以《(巴黎—北京〉:一种关于华人的新杂志》为题报道: 法国出版了一种关于华人的新杂志,这既是指人民共和国的华人,也指台湾人、香港人和散布在东南亚各地的华人。该杂志起一个合时宜的名字:《巴黎—北京》。 这个进行“法—中交流”的双月刊杂志的社长、汉学家齐亚内说,该杂志是“关于现代华人的文献资料与研究的法国第一种科学杂志”。
第 3 版
1. 外电报道:泰军向柬境内越军开炮还击以示警告
【美联社曼谷十月二十二日电】泰军司令部今天说,昨晚泰国军队向柬埔寨境内开炮还击以警告越军迫击炮部队,因为他们向靠近边界的一个泰国露天市场开了炮,打死了四人。 这支越军迫击炮部队昨天向泰国这个市场一连发射了二十发炮弹。昨天,越南迫击炮打死打伤泰国境内的人已经是连续第三天了。 泰国官员说,由于发生了炮击事件,又由于柬埔寨的战火可能越过边界蔓延到泰国境内,因此泰国将把在靠近边界难民营中的六万多难民进一步内迁,泰国平民也将撤离。来自曼谷以东大约二百公里的亚兰地区的难民,将迁到离边界大约五十公里的新设的难民营。 泰军司令部说,已指令一百辆卡车和大轿车在本周内把这些难民迁走,还指令军队在新的难民营中向难民提供药品。此外,将把边界沿线的泰国村民迁到军事防线后面去。
2. 江萨在同内阁成员举行的一次特别会议上说:如有必要泰将要求派志愿军保卫边界
【美联社曼谷十月二十二日电】据泰国一位政府发言人说,江萨总理今天说,“如有必要”,泰国将要求派志愿军去保卫柬埔寨边界,但是又说,泰国将继续执行互不侵犯政策 。 总理府发言人乌坦·萨尼翁上校还说,江萨在同内阁成员举行的一次特别会议上说,泰国“将维护其荣誉”,但是,如果泰国领土在这场慢慢升级的柬埔寨冲突中遭到侵犯的话,它不会采取惩罚性行动。 这位发言人说,江萨还扼要谈了泰国将收容所有难民(包括越南“船民”在内)的政策,他估计这项政策执行后,可能使已经在这里难民营里将近二十万难民增加一倍多。 这位发言人说,总理还重申了泰国对援助柬埔寨境内有病的和挨饿的柬埔寨人的政策,他说,越过泰国边界运送的食品一定要平分给冲突中双方控制下的人民。他说,如果有任何援助落入作战人员手中,泰国将保留停止执行计划的权利。 【法新社曼谷十月二十二日电】泰国今天召回了驻越南大使哥颂·信图瓦南达,并且召见了越南驻泰国大使黄保山,谴责越南“有计划地侵犯”柬埔寨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 一位官方人士说,上一星期,这位泰国大使收到了越南外交部对泰国的印度支那政策提出的严厉谴责。 今天召见这位越南大使是一种报复行动,并且交给了他一份备忘录,指出泰国坚持了对印度支那局势采取的“一贯政策”,“尤其是自从越南有计划地侵犯民主柬埔寨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来”。 这份备忘录说,虽然泰国希望保持和加强同越南的友好关系,“但是,它不能宽恕违反指导各国之间的和平关系的公认准则的行为,或违背联合国宪章原则的那些行为”。 备忘录还说,“它对于威胁着泰国安全和东南亚安全的局势也是不能漠不关心的。” 该备忘录说:“泰国不断地同老挝改善关系一事生动地表明,泰国对它的印度支那邻国是光明磊落的。” 该备忘录说:“不应该让一心想到中越角逐的心情扩大范围,把泰国和东盟其他成员国也包括进去。”它强调说:“东盟目前在联合国作出的努力是积极的、不偏不倚的行动,旨在使印度支那冲突得到政治解决而不是军事解决。” 该备忘录强调说:“政治解决是保持在南亚持久和平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友好睦邻关系的唯一办法。”
3. 哈克说将在巴实行一套新的伊斯兰政体
【合众国际社拉瓦尔品第十月二十一日电】军人总统齐亚·哈克将军在今天发表的同记者的谈判中说,他将在巴基斯坦实行一套新的伊斯兰政治体系。 齐亚接见了无党派的乌尔都文早报《自由报》的记者。官方的通讯社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刊载了这次接见的消息。他在接见时说,不久他将着手采取实际步骤,建立一个代议制伊斯兰政府。 齐亚在上周宣布十一月十七日的大选无限期地推迟时说:“我们的民主应该受伊斯兰精神的影响,那些在这样一个民主制度中当选的人应该真正热爱伊斯兰……。” 【合众国际社伊斯兰堡十月十八日电】流动军事法庭今天开始就地审判任何对齐亚·哈克总统新近为平息政治和社会混乱而采取的镇压行动提出挑战的人。 这种在拉瓦尔品第组成的法庭受权对刑事案件作出即决裁判。 据消息说,整个国家的气氛是平静的,因为在城市有大量的警察巡逻。 伊斯兰堡收到的消息表明,被控从事黑市和投机活动的人在齐亚·哈克十月十六日宣布的强硬路线法令前首当其冲。 在距这里一千二百公里的海德拉巴,流动法庭判了一个店主一年徒刑、鞭打十五鞭、罚款二万美元,因为他囤积和在黑市倒卖食糖。他被当众脱去衣服鞭打。 【美联社卡拉奇十月十八日电】据官方今天夜里宣布,信德省军事管制首席执行官兼省长阿巴西陆军中将已经在该省设立了四十个简易军事法庭,其中包括特别军事法庭。在旁遮普省、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也设立了类似的军事法庭。
4. 苏刊文章:《崇拜魔鬼的人们》
【本刊讯】苏联《科学与宗教》杂志今年第七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崇拜魔鬼的人们》,摘译如下: 在东方的一些国家,一般在山区,居住着叶基德人的神秘教派。他们主要生活在伊拉克,操库尔德语,但是从人种上说,并不都属于库尔德族。很久以来,这个教派就使旅行者神往。事实上,这些把魔鬼作为主要的神来崇拜的人们,又怎能不使人感兴趣呢? 东方问题学者格拉西莫夫,在伊拉克期间曾访问了叶基德人居住的村庄。他讲述了他所了解到的叶基德人的情况: 我的旅行路线是从伊拉克的摩苏尔到库尔德地区。沿途的村庄里,基督教堂与清真寺比肩而立。这是亚述人的教堂,这一生活在穆斯林环境中的古老民族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宗教。同样,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早已背叛先知穆罕默德的教义的叶基德人,也毫不动摇地坚持着自己的信仰。 叶基德人总计有两万人,其中一万一千人住在伊拉克,其余的分布在叙利亚、土耳其、伊朗和苏联。阿拉伯历史上最早提到叶基德人是在十二世纪。历史记载,谢赫·阿提·伊本·穆斯菲尔是这一教派的创始人。关于他的生平缺乏足够的资料。根据一些阿拉伯史料的记载,谢赫是倭马亚人的后裔,出身于麦加的望族。 叶基德人的信仰有什么特点呢? 众所周知,谢赫·阿提原来是拜火教教徒。看来,因此才在叶基德人的信仰中反映出拜火教关于世界两种起源的概念:善与恶,光明与黑暗。他们既崇拜魔鬼,又信仰善的体现者——神。但是,却又认为,神的一切行为都是通过魔鬼来实现的。不知什么原因,他们把魔鬼想象成孔雀的形状。叶基德人对孔雀像顶礼膜拜,在宗教行进行列中,人们抬着小铜孔雀,用香料熏它,用金器或银器祭祀它。当这一仪式结束后,这个小铜孔雀就交给祭祀物奉献最多的人保管。叶基德人甚至于不吃公鸡肉,因为公鸡的样子象孔雀。他们认为,魔鬼不喜欢蓝颜色,因此这种颜色不吉利。于是蓝色就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被排除了。你不会看到叶基德人穿蓝色衣服,在他们的屋子里没有任何蓝色的东西。叶基德人的男子从不剪发剃须,他们把头发梳成辫子,头人戴一顶瓜皮形的毡帽。他们每年朝拜一次神圣的谢赫坟墓。仅在十二月份斋戒三天,并且,在把斋的每一天开始时,都面对着初升的太阳作祷告。 叶基德人恪守自己教义的机密,在极其隐蔽的地方作祷告,以免被人发现。假如找不到隐蔽的地方,他们就吻右手掌代替祷告。叶基德人的妇女享有比穆斯林妇女更大的权利。例如:姑娘们可以自由选择未婚夫,也可以拒绝别人为她选定的未婚夫,妇女在丈夫离去一年以后可以再嫁。现在,伊拉克的叶基德人主要居住在摩苏尔省的一些偏远山区。马克鲁布山一带是叶基德人村庄集中的地区之一。在这里,在艾因—西夫尼居住着他们的宗教领袖“米尔”。他也是谢赫·阿提墓地的看守者,谢赫墓地位于距离这里十二公里的鲜花盛开的腊里什山谷。在伊拉克西北部,介于摩苏尔和哈布尔河之间靠近叙利亚边界的辛贾尔山区也住着很多叶基德人。 他们来到这人烟稀少的山区并非偶然,是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迫害和不许他们进行宗教仪式的土耳其人的压迫,把他们赶到这里的。 叶基德人在每年十月十三日的伊德·贾迈牙·阿什——谢赫·阿提节,去朝拜一次谢赫·阿提的坟墓。朝圣活动在这个日子前十天就开始了。谢赫的陵墓显然不是在他死去以后立即兴建的。这是一座不大的,里面空空荡荡没有任何装饰的小教堂,有两个突出的椎形圆顶。教堂门的上方一块三角形的大理石板上,雕刻着两只孔雀和两头狮子。门的右边是一条熏黑了的垂首翘尾的蛇。关于蛇,在叶基德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诺亚的方舟”漂到辛贾尔山后,破了一个洞。水涌进船舱,诺亚惊慌失措,请求蛇用它的身体堵住漏洞。“好吧,”蛇回答说,“不过我做这件事要有个条件,就是你要允许我咬人。”诺亚迫不得已同意了蛇的条件,但是他很快就后悔了,因为洪水退了,而蛇却繁殖了很多。可能,在叶基德人崇拜的形象里之所以有蛇,是因为它是与魔鬼联系在一起的。 在教堂刚一进门的地方放着一个大水罐。对着门的地方是一个大理石砌成的石穴——谢赫·阿提的坟墓。人们进门的时候,要迈过门槛,但脚不能碰到它,因为门槛是神圣的。进来的人把钱币放在门槛上,以此来祭祀谢赫。 每年的第一个礼拜五,在叶基德人的村庄里开始宗教娱乐活动——塔瓦非。有趣的是,当地居民——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们也都参加这一持续一月之久的活动。我的穆斯林朋友赛义德讲述了这些活动的盛况。节日前夕,即礼拜四晚上,全体居民不分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乡村广场上。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举行仪式,这些仪式是要严守机密的。节日的清晨,人们很早就起床,吃加里苏——一种用肉和油在大锅里煮成的麦粥。乐手们吹起细长的木笛,敲起板鼓和大鼓。人们给他们钱,用浅铜碗端茴香酒给他们喝。人们在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 辛贾尔山里的妇女是很美的,身材匀称,长着蓝色的眼睛。她们穿着色彩鲜艳的短袖衫,又长又肥的白色连衣裙和灯笼裤,头上包着一块绣着一串小珠的白细布。跳起舞来,她们活象被裹扎得严严实实的洋娃娃,步调从容地绕着圈子缓缓移动。舞蹈持续近三个小时。然后男子们跨上骏马,朝空中放枪,开始飞跑。午饭后,继续跳舞。这次,教派领袖米尔的家属也参加。 赛义德告诉我说,很多穆斯林都把叶基德人当作非常亲密的朋友,甚至在举行割礼的时候,允许他们抱自己的婴儿。对于东方的穆斯林来说,只有对至亲好友才肯委托这件大事。
第 4 版
1. 香港《明报》连载:基辛格回忆录《白宫岁月》的中国部分(完)
台湾问题棘手双方颇有歧见 我经过多次访问之 后,对这一切大宴、敬酒、音乐等等,已显得 颇为寻常了,但我得承认,在第一次遇到这场 面时,我确是深深感动。那时这位中国总理开始到每一桌上 ,向美国官方代表团的人员逐一敬 酒,同时军乐队奏起“美哉美国”的曲调。这军 乐队是中国军队的一部分,二十年之前,我们曾和这支军队打仗交锋。不管怎样,尼克松在华盛 顿生日的那天,居然可以引用毛泽东的话来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那么在外交上,显然已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事实上,双方的观点在冷静地渐趋一致。 结束这次访问的公报,对于全世界以及中美 两国人民都是一个象征。这公报同时可以指引两 国政府机构遵守政策的新方向,因为双方的文件来往,未必两国所有的各级政府机构都能看到。这公报又可成为检验两国关系的标准,只要华盛 顿继续正式承认台北是全中国政府的所在地,那么中美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就不会是正常的。 台湾是一个棘手问题,在我十月间那次访问 时,我们已经同意,每一方都可申述己方的立 场,在其他问题上也是如此。北京宣称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并坚称台湾是中国的一省。它 指出,台湾的将来如何,是内政问题,在美国的 声明中,我同意对于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的观 点不表示异议:“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 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 省。美国对这立场不表异议。”至于北京方面, 同意在他们的声明中不抨击美国和台湾所缔结的 共同防卫条约,甚至对此一字不提,而只要求美军撤离。台湾和平解决美国极表关切 双方同意声明,主张中国统一,但由此而引申出来的若干问题,直至尼克松到达北京时,双 方仍有歧见。中国方面要我们声称,和平解决是美国的“希望”。我们却坚持要肯定这是美国的一种关切,事实上,用到“重申”的字眼,表示 这是一种具有连续性的承担义务。中国方面要求我们无条件的答应,美军全部撤出台湾。我们只肯把撤军说成是一个目标,除此之外,决不愿再多一分承诺,即使这样,我们仍然坚持,要把撤军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以及缓和一般亚洲紧张局势这两件事连系起来。 乔冠华实际上是外交部中的主要人物,他和我必须在二十小时之内解决这些歧见,就像在我那次秘密访问时那样,双方都把对方推向最后的时限,且看谁的弹性更大些。极度亲善的表面之下蕴藏着决心。 乔冠华提出了一个方案,这终于首次符合了我们的基本原则。只要我们声明中同时提到美军全部撤离,那么我们声明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切,中国就不再反对。双方注意中心在于世界均势 我们得到乔冠华的同意,声明我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省”,这样,就消除了台湾从属于中国的含义。修正之后的这一节声明是这样的: “美国方面宣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此立场不表异议。美国政府重申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切。美国政府期待有此发展,宣称最终目标是将美国一切军队及军事设施撤离台湾。同时,当该地区中的紧张情况渐行削减时,美国政府将逐步削减在台湾的美国驻军及军事设施。” 公报中关于台湾的这一段文字,并不是那一方压倒了对方;在有胜有败的基础之上,不可能建立起具有建设性的关系来。两个主权国家想合作做什么事业,只有双方都乐于遵守的协议才能持久。这样做,是将台湾问题暂行搁置,双方都维持自己的基本原则。虽然在台湾问题上的歧见继续存在,但我们和中国的修好加速进展,因为中美双方关切的中心是一致的,那是在于对全世界均势的威胁。 我在上海所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一定是一九四九年以来发生于中国土地上最矛盾的事件之一。一个外国官员解释,他是在和正在尽地主之谊的政府谈判,不过他本国却要继续承认和地主国敌对的那个政府,作为主人的政府如要去攻打这个敌对政府,他本国的政府要以武力进行防卫。我引述刚在几个星期前发表的总统外交政策报告中的若干有关章节,重申防卫条约继续有效。中国人很明智,没有任何反应。我们的主人明白轻重缓急。北京传译人员胜于美方译员 从中国人对公报翻译文字的处理,也可看出他们对要点的把握。在所有的会谈之中,我们都用北京人员作传译,主要因为尼克松认为国务院的译员会走漏消息;此外,他们译员的能力也远胜于我们的。有人认为这中间有毛病,其实不然,因为中国方面受英文本的约束(再者,中国方面的人员许多人懂英语,霍尔德里奇懂中国话。如有争议,以英文本为准。)由于时间紧迫,我们甚至去检查一下中文译文的机会也没有——在跟俄国人打交道时,要是省略了这一步,那简直便是自杀。令人大为吃惊的是,我们后来才知道,中文译文其实比英文原文更对我们有利。 上海公报之异乎寻常,正有如这公报所确定的新关系。公报的开头部分提出了双方对于大量问题的歧见,包括朝鲜、越南、日本。关于美国的立场,以和缓的措辞来阐述,强调我们对于和平解决、个人自由原则以及世界各族人民社会进步,承担有义务,必须为之努力。这是我们首次向中国人民申述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要强调美国拥护人道和希望。中国方面的措辞较为强硬,但比之一贯的风格,调子是已经大大降低了。对于在文革期间成长起来的干部,美国人和中国领袖会谈的景象,已经令人难于忍受,要全部抛弃革命高调,那是决不可能的。 上海公报规范两个大国的关系,长达七年之久,双方从来没有为公报的文义发生争辩,直到一九七九年中美正式建交而加以取代为止,它的成功,或许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完)
2. 日《产经新闻》记者报道我国自由市场情况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十月九日晚版刊登该报驻香港特派记者石川康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给中国带来通货膨胀的“自由市场”》,摘译如下: 目前,无论到哪个城市去,都可看到“自由市场”非常繁荣。据新华社电,仅卖农产品的,全国就有三万三千五百二十七个“自由市场”,这是个了不得的数字。“自由市场”出售的主要是“业余劳动”生产的副食品,这些却都是国营市场或商店没有的产品,产品新鲜而质量好。价格通过“协商”这一自由经济的方法决定。它已成为正给理应没有通货膨胀的中国带来通货膨胀的原因。最近,利用访问中国的机会,参观了一下“自由市场”和作为“自由市场”源泉的“自留地”。 我参观的是桂林繁华街道上的“自由市场”。不巧由于下雨,街道非常泥泞。就在这样的街道上摆着近百个露天货摊。同蔬菜类混杂在一起的有,泥鳅等淡水鱼、贝类、鸡、鸡蛋、猪、田鸡……一般副食品,真是应有尽有。买一袋不足一公斤重的蜜桔,价格是一元,一问一对蝾螈,说价值五元。这对于工资还不到日本的二十分之一的中国来说,价格高得惊人。 在市郊,有人向观光客人卖画。桂林真不愧为“山水画的故乡”,果然是以山水画为主。象报纸那样大的一张山水画,要价十五元,但我一说“六元”,他立即表示同意。卖画的人大多是失业青年。其收入远比“认真”工作挣到的钱多,听说也有的人一天能挣相当于工厂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此外,有搭着摊篷的面条馆、冰棍摊。在长沙还有气枪射击游戏场。在广州,有今年夏天批准“恢复”的修理鞋、锅、伞和自行车等的修理店以及携带旧缝纫机的简易修补店等,生意非常兴隆。 这些都的的确确是“自由市场”,好像其中也有无牌照的黑市商人。在广州的繁华大街,有几个人在路边摊开纸卖耳环等首饰,我一拿起照相机准备拍照,他们便改变脸色,收摊逃走了。 从文化大革命到“四人帮时代”,这种自由市场被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而加以禁止。现在之所以对自由市场大开绿灯,是为了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弥补粮食不足,同时也是对失业采取的措施。尽管全国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人口即七亿多是农民,但中国却缺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农户平均年收入只有七十三元九角。拿工厂工人来说,年收入平均为六百四十四元,农民的收入只不过相当于工人收入的九分之一左右。所以,没有生产积极性是有道理的。不仅奖励农户,而且从实现“现代化”的角度说,也在奖励“被排挤出去”的人“恢复工作”,例如在修理等行业是有事可做的。据说农产品今年以来已提价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 虽说是“自留地”,但每人只有五分地,在生产上是有限的。可是,长沙郊外的幽静的田园正在向外扩展,只是与农家毗连的自留地种满了黄瓜、西红柿、土豆和豆类等,长势茂盛,简直无立足之地。其他地方的农家似乎也不例外。农民的积极性、热情和顽强的意志好像都倾注到了这一方面。 据桂林某农家说,五分旱田一月可以收入三十至四十元,一年可以收入四百元左右。
3. 达赖结束在美国的活动
【合众国际社波士顿十月十九日电】达赖喇嘛今天向美国告别,结束了在美国四十六天的访问,他是西藏流亡的领导人,是全世界一千二百万佛教徒的精神指导。 他在哈佛神学院举行记者招待会告别时说:“仁爱是不难做到的,也不是复杂的。我们希望人类幸福。这就是我们的信息。” 在他访问的早些时候,在谈到西藏面临的问题时,他说,西藏有常设驻军,移民是受限制的。他说,六百万西藏人的苦难处境稍有改善,但是情况仍然很严重。 这位四十四岁的宗教领袖自称是“世界公民”,他说,他到美国来是要“亲眼看看这个国家,并同各种各样的人谈话”。 他给各佛教中心和自加利福尼亚到新英格兰的各大学带来了信息,谈到人类的仁慈和同情心。、 他说:“许多人表示对西藏的文化极感兴趣,对西藏人民表示同情,我深受感动。” 【合众国际社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塞尔莫十月二十日电】(记者:伊斯特汉)达赖喇嘛在一般地提到“改善”同中国人的关系和表示他希望“有一天”能回西藏时,他否认他选定在这个时候进行访问是为了向华盛顿施加压力,从而迫使中国人为他回去提供方便。 他说:“中国政府(现在)比较温和、合理、现实和宽容了,但是当然,话说得很肯定(他们是否会准许他回去)还是为时过早。我们是谨慎的。” 但是他又说:“我们有权保持我们的特点和我们的文化。这是我们的主要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