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08-30

第 1 版

1. 蒙代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美中友谊将继续蓬勃发展

【合众国际社北京八月二十八日电】(记者:阿维森)中国总理华国锋接受了卡特总统提出的访问美国的邀请。两国今天在充满中美友好的气氛中签署了有关水力发电和文化交流的新协议。    蒙代尔在人民大会堂同华进行长达两小时的会见时转交了卡特的邀请。他否认美中两国不断发展的关系是针对包括苏联在内的其它国家的。    蒙代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美的友好不是针对任何人的。”    蒙代尔说,卡特以个人的名义邀请华明年访问美国,华“用他自己的话说,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华也邀请卡特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    ——人们预料那将是在一九八○年初的某个时候。    人们认为,利用美国技术在中国建造水力发电厂以及在一九八○年和一九八一年文化交流的两项协议表明中美关系的重大发展。    蒙代尔和邓在华的参加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签字仪式上签署了协议。华也是党的主席,人们认为,华参加签字仪式表明两国对最近这两项协议的重视。    蒙代尔在签字仪式结束后发表的讲话中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华国锋总理参加了签字仪式更能引人注目地说明我们双方对这些协定是多么地重视。”    他说:“虽然迄今我们在从海运与捕鱼科学到空间技术等方面已经签定了中美合作的十项议定书,但是今天签署的这项协定是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协定。”    他说,水利发电协定将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努力,现在,由于中国极其缺乏工厂所需要的电,现代化的努力受到阻碍。蒙代尔说,这项协议同时也有益于美国的私营公司在中国的国土上建造电厂,因为他们将得到补偿。    虽然蒙代尔的访问是要加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但是副总统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以避免直接引起苏联的反感。苏联公开怀疑美国来中国别有用心。蒙代尔在星期一(二十七日)发表的一次主要记述中美关系的讲话中(这次讲话的实况已向全国作了电视转播)说,任何国家企图削弱或孤立中国的行径都将是违反美国的利益的。    在他今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到:如果一个国家在它与中国的来往中威胁到美国的利益,美国准备采取什么行动。蒙代尔回答说:    “你所提出的问题的本身,就给你作了回答。我认为,很清楚,中国的安全与独立有助于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他说,美国并“不打算与中国建立军事关系”,而且也没有考虑出售武器帮助中国庞大但却落后的武装部队实现现代化。    蒙代尔说,在同邓和华会谈的十二个小时期间,他越来越坚信美中友谊将继续蓬勃发展,这是符合两国的利益的。    蒙代尔说,在会谈期间没有讨论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援助问题,只是“泛泛地”提了一下,但是“对印度支那的形势进行了相当多的讨论”。    【路透社北京八月二十八日电】(记者:厄恩肖)蒙代尔在北京举行两天会谈之后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讲话说,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越加强,国际社会就会越加稳定。    他说:“一个强大和现代化的中国是有利于美国的,同样一个强大和繁荣的美国也是有利于中国的。虽然在我们两种制度之间有时有一些深刻的意识形态分歧,但是在广泛的全球和区域性问题上,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但是这位副总统强调说,尽管预料在八十年代中,双边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将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我们并没有军事关系而且也不预料会建立这样一种关系”。    蒙代尔说:“通过这次访问,我们已为我们在八十年代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我们已使‘正常关系’这句话,具有实际意义……”    蒙代尔说:“在经济方面,我们一致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友好国家,在发展水电方面应该能够利用美国政府、美国公司和企业的独家的专门知识。”    华计划中的美国之行和卡特的中国之行或许是星期二(二十八日)中美会谈中的最重大成就,副总理邓小平在会谈中起了重要作用。    【美联社北京八月二十八日电】(记者:格雷厄姆)蒙代尔在会见了华之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还宣布美国将在广州开设一个美国领事馆,这是“三十多年来我们要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领事馆”。他说,这将是设在临时处所的一个七、八人的办事处,领头的是理查德·威廉斯。    他说,中国政府将在休斯敦和旧金山开设领事馆。

2. 时事社东京消息:《政府领导人说大平十二月访华》

【时事社东京八月二十九日电】题:政府领导人说,大平首相十二月访华,也在研究访苏    政府领导人二十九日早晨就大平首相大选后出访的日程说,“正在研究先去中国的问题”,并且就访华的日期透露,也可能是今年十二月。他还透露,首相为了在外交上取得平衡,访苏问题也已经和访华问题一起在进行研究。

3. 美报社论:《蒙代尔在中国》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八月二十八日发表一篇题为《蒙代尔在中国》的社论,摘译如下:    美国新的对华关系需要美国副总统蒙代尔目前对中国的访问给以明显的推动。要使这一关系造福于两国,造福于世界和平,就要使中美两国人民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情况。今年早些时候,美国人已通过他们不受限制的新闻机构认识了中国副总理邓小平。现在,处在共产主义制度之下的中国人也第一次被准许听了一位美国领导人向他们发表的讲话。在蒙代尔在北京大学发表历史性的广播讲话之前,还有另一个表明中国实行新闻自由的少见事例——二十年来第一次公开讨论中国经济情况。这两件事都适宜于华盛顿和北京关系“正常化”取得进展。    应当指出,这种正常化在一些宣传得比较少的方面是进展相当迅速的。在各种级别上就技术和教育这样一些问题达成的协议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内就签订了。据一位不在政府中任职的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说,这样迅速地取得成就简直是“奇迹”。而最大的奇迹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贸易协定的签订。    但是最近,同起初那阵风比较起来,似乎有些沉寂了。由于美国立法程序的缘故,中国一直在担心使它享受最惠国地位的贸易协定能否生效。美国人看到中国的经济问题,也不知道“新的对华贸易”究竟有多大的潜力。    蒙代尔的这次访问是他的一名助手称之为“为正常化的骨架充实一些具体内容”的做法的一部分。使这一进程继续下去,对双方都是重要的。    但是,对于这一进程必须联系在结束几十年断绝往来的局面所带来的最初的欢快情绪过去之后出现的情况去看。今年夏天,北京坦率地公开讨论了中国的经济问题。据认为,这不仅是为了让中国人了解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而且也是为了让美国实业界人士了解这些情况。    据报道,政府将不把给中国最惠国待遇一事同给苏联同样待遇一事连系在一起。    国际政治形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美国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要不偏不倚,这是重要的。历史并没有说明,我们同一个共产党大国建立良好关系,必须牺牲同另一个共产党大国的良好关系。相反,同一个共产党大国建立良好关系反倒会促进同另一个共产党大国的良好关系,因为哪个共产党大国都不想既彼此为敌,又与美国作对。    所以,应当把蒙代尔在北京向损害中国稳定的国家——虽然没有点名但意思是指俄国    ——发出的警告同美国与莫斯科保持稳定的关系这二者结合起来。莫斯科和华盛顿不能让美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采取的必要的后续行动损害得之不易的苏美缓和,之所以要这样,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本身就是理由,而且是充分的理由。

4. 《美中关系达到成熟新阶段》

【共同社北京八月二十八日电】(记者:松尾)题:加强支援(中国)现代化的态势,美中关系达到成熟的新阶段    美中两国领导人互相强调在八十年代要加强广泛领域中的纽带。在邦交正常化八个月以后,美国副总统蒙代尔访问中国;当初有人认为访问可能只是“加强现有的轨道”,但实际上却是铺平了通向成熟的美中关系新阶段的轨道。    副总统蒙代尔说,现代化的强大的中国的存在符合美国的利益,这是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原由。他保证要在年底以前批准美中贸易协定,还表示准备要求国会授予总统以五年内提供二十亿美元进出口银行贷款,奖励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权限。他签订了协助中国建设水力发电站的协定。    美国石油公司已经开始在勘探中国所重视的海底油田方面进行合作。蒙代尔副总统这次访问中国,进一步加强了美国支援中国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态势。    美国已经告诉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可以按需要增加。美国丰富的资金力量和优秀的能源开发技术的引进,美国企业的投资,在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上无疑会带来巨大的效果。对中国来说,加强经济力量,是同苏联对抗所绝对必需的;同时,对美国来说,则具有无可估量的战略意义。蒙代尔副总统和中国领导人都确认了这个共同的战略,加强了美中的团结。    密切经济关系,是这次蒙代尔副总统访问中国的最大目的。至于外交政策,美中两国之间几乎不存在必须由两国领导人紧急调整意见的问题。

第 2 版

1. 法新社评述:苏对西欧战术核武器现代化计划的反应

说苏联对这个计划感到不安,苏报刊最近掀起一股强大的宣传攻势,将对比、荷、特别是西德施加压力    【法新社巴黎八月二十六日电】题:莫斯科和北约组织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    巴黎外交观察家们指出,北约在西欧的“战区武器”(战术核武器)的现代化的计划,使苏联感到强烈不安,最近一些星期,苏联报刊掀起了一股有力的宣传攻势。这些观察家们预料,苏联会就这个问题对比利时、荷兰、特别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施加强大的压力。    因为按照这个计划,正是要在这三个国家的领土上部署比目前被认为是过时的“潘兴一式”导弹更加精良的“潘兴二式”核弹头导弹(因为这种导弹更加准确,射程更远)。    苏联报刊多次反对它认为能危及世界和平的这些计划。这场报刊宣传运动有三个主要论点:    一、据莫斯科说,北约组织战术核武器现代化的目的是改变欧洲现有的平衡,因为这是战略性的新的力量(即能袭击苏联领土),而不只是战术性力量(即不能达到苏联领土,而只能达到其华约盟国的领土)。    莫斯科认为,华盛顿寻求以新的“潘兴式”导弹,改变存在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之间的平衡,使之有利于西方,以便能够在“第三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中处于“实力地位”。    二、克里姆林宫认为,这些计划是完全与缓和相违背的。    三、这些新导弹的布置是与西欧各国的利益相违背的,因为它将使西欧变为苏联核力量的随时可以攻击的靶子。这一威胁是八月九日由苏共中央委员会机关报《苏维埃俄罗斯报》明确发出的。据《苏维埃俄罗斯报》说:在由美国挑起的全面冲突中,用各种导弹和巡航导弹武装起来的西欧,将成为苏联导弹的“核打击目标”。    报刊认为这种“全面冲突”的危险产生于美国的新战略,这种新战略认为近东是“美国有权随时用武力干预的一个地区”。    因此,设置在欧洲的每枚新导弹,都将给在其领土上部署这种导弹的国家增加危险。    外交观察家们认为,苏联企图通过这种宣传运动来分化西欧国家同美国的关系,使欧洲舆论保持对核战争危险的不安情绪,正如苏联在反对中子弹时所做的那样。    这些观察家们指出,不过,莫斯科现在所处的局面比以前谴责中子弹时的局面更加棘手。这一方面是因为,“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第二阶段”协议尚远未批准,克里姆林宫应当避免采取一种可能冒犯美国参议员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因为拥有“SS—20”中程导弹的苏联自己,并不能免遭任何指责。    此外,苏联的宣传攻势,目前只限于报刊,领导人尚未象以前对中子弹那样地发动攻势。不过,到时,调门会明显起变化。    这些观察家们认为,苏联特别会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施加压力,以使有关国家拒绝在它们土地上部署这种武器。这些人士认为,比利时与荷兰看来对这种压力的抵抗微弱,因此波恩可能很快处于孤立的境地。    况且,联邦德国在八月十五日已受到塔斯社的明确指责,它被指责为旨在破坏“北约与华约现有力量近似平衡”的“危险的军事计划”“制造舆论”。    观察家们指出,迄今为止,施密特总理对这个问题显得十分谨慎,他承认北约组织的力量现代化有好处,但他也坚持协商减少这些力量以及苏联及其盟国的力量。

2. 苏社会科学院一名副院长参加美共“二十二大”

【合众国际社底特律八月二十四日电】一位苏联共产党官员二十四日说,不批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将使苏美关系大大倒退一步。苏联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最高苏维埃成员彼得·费多谢耶夫是来参加美国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的。给前来美国参加美共代表大会的苏联代表以入境签证,这还是第一次。

3. 英刊报道:《阿尔巴尼亚的蜗牛运向西方》

【本刊讯】英国《观察家报》八月二十六日刊登里斯蒂奇发自贝尔格莱德的报道,题为《阿尔巴尼亚的蜗牛运向西方》,摘译如下:    (原文提要是:一场革命席卷着欧洲食物品尝界:阿尔巴尼亚的蜗牛在世界市场上已胜过法国的蜗牛,阿尔巴尼亚的西红柿出现在维也纳最时髦的饭馆里。)    自从一年前中国同阿尔巴尼亚断绝了一切贸易以来,阿尔巴尼亚不得不为本国的产品寻找新的出路。    阿尔巴尼亚的蜗牛、蔬菜、铬铁矿以及白兰地酒,能够拯救由于中阿断绝贸易关系而濒于崩溃边缘的阿尔巴尼亚经济吗?    由于阿尔巴尼亚领导班子潜在的危机,这个问题更加重要。恩维尔·霍查统治这个国家三十多年,现在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他的副手穆罕默德·谢胡,一位卓越而冷酷的军事指挥官,据说现在在巴黎病得很厉害。    霍查谋求在清洗中撤换一切潜在的反对者。    分析家猜测,接管这个国家的比较年轻的人可能使这个国家走上崭新的道路。贝尔格莱德最有经验的一位西方外交官说,“霍查之后的时代比南斯拉夫铁托之后的时代更加重要”。    西方担心阿尔巴尼亚可能转向苏联集团,西方之所以有这种担心是由于阿尔巴尼亚的战略地位。    从水路来说,阿尔巴尼亚离意大利只有三十五海里,如果一支苏联舰队驻在阿尔巴尼亚,那会打破巴尔干和地中海的整个战略均势。

4. 西德《世界报》介绍开车省油的十种办法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七月二十七日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拉姆斯多夫赞扬开车者节省汽油》,全文译载如下:    联邦经济部长格拉夫·拉姆斯多夫(自民党)夸奖德国开车者说:他们在开车时自觉地节省汽油。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雷达装置所测量的结果表明,开飞车的现象总的来说比以前减少了。拉姆斯多夫说:“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引起那些赞成由国家来规定行车速度的人的考虑。”    事实上,比勒费尔德的埃姆尼德民意测验所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百分之九十四的小汽车拥有者希望能得到有关节省汽油的介绍材料。因此,波恩的汽车业总联合会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其中介绍了十种节省汽油的办法:    1、精确地校准气化器和喷射装置。    2、点火要准确有力,一点就着。    3、只有使用比较干净的空气滤清器才能使发动机正常工作。    4、发动机在技术上必须没有毛病。活塞环和阀门漏气的话会增加燃料消耗。    5、使用环形轮胎,并注意轮胎的气压。    6、发动机起动后立即开走,不要原地空转。    7、及时换挡,不要从低挡一下子换高挡。    8、等速驾驶可以避免费油的加速和急刹车。不要猛踩供油踏板。    9、保持中等转速,这样发动机可以充分利用燃料。    10、遇上交通阻塞时应关掉发动机。

5. 美报专稿:《美共在底特律举行会议》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八月二十五日刊登一篇专稿,题为《在美共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该党在底特律举行会议》,摘译如下:    美国共产党本周为庆祝它成立六十周年举行了纪念活动,它在成立之际就预言美国资本主义注定要灭亡。    在这里召开的该党第二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有来自二十九个州的大约四百五十名代表参加,此外还有五百多名来宾。许多来宾是外国共产党派来的代表,他们第一次得到美国的签证前来参加这次历时三天的会议。    代表们表决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这些决议主张使这个党变得温和一些,至少同这些年来分裂出去的那些小党的激烈观点相比是这样。    会议工作人员在大厅中四处巡视,不让图片摄影记者和电视摄影记者把任何代表的面部照下来。会议工作人员还从大会新闻处,赶走了在那里要求发给记者证的一名激进的革命共产党党员。    该党六十九岁的总书记格斯·霍尔,在他所准备的五小时发言中,攻击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裁减人员的行动,攻击卡特政府、国会和“公司对人民发动的攻势”。    霍尔的讲话考虑到了底特律地区的工人大多数都参加工会的特点,他呼吁“左派和中间派结成能使整个工会运动脱离右翼的阶级合作政策的联盟”。    一名发言人说,霍尔没有到会发表这一讲话,因为他因背痛住进了医院。    大会除发表重要讲话时以外,一律不许新闻机构的代表到场。除了由党的官员安排和监督的采访以外,也不许记者采访代表。    美共是六十年前从社会党中分裂出去成立的。参加这次代表大会的似乎主要是白人,虽然也有不少黑人出席。    拥有一百五十万成员的联合汽车工人工会,对于一个其纲领要求同工人运动的主流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的政党到这里开会,没有作出什么祝贺的表示。    美国共产党在苏中分歧中是站在莫斯科一边的,它还站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一边反对以色列。大会关于美国种族主义问题的决议草案,还敦促采取“反对新妥协主义、非种族化、黑人民族主义、毛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和反苏主义”的立场。    这次大会将以八月二十六日在底特律闹市区举行一次“人民重于利润”的群众集会而宣告结束。举行这样一次集会的事已在黑人居住区和公共汽车上张贴的海报(其中包括霍尔先生和戴维斯小姐的照片)中大肆宣传。    霍尔是该党每四年推举一次的美国总统候选人。他在一九七六年的选举中,从七千八百万张选票中得了五万九千票,比他在一九七二年得到的二万六千票有所增加。    【法新社底特律八月二十六日电】美国共产党第二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在这里结束。大会结束时,一位好斗的黑人中央委员会委员安吉拉·戴维斯发表讲话。戴维斯小姐还要求美国参议院批准同苏联签署的新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她是代表生病的党的总书记霍尔讲话的。美国共产党今年将庆祝它建党六十周年。它说它拥有三万党员,但是联邦调查局估计它在整个美国的党员人数不过五千人。    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会议不让报界记者参加,但是让他们进去听戴维斯小姐发表的演说。戴维斯目前在旧金山大学教哲学。    【美联社底特律八月二十四日电】美国共产党教育方面的负责人詹姆斯·杰克逊博士,在美共第二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约一千名美国和外国的代表们发表讲话。    杰克逊说,美国共产党没有在美国工人中产生多大的影响,部分原因是没有象德布斯那样英俊的领袖。德布斯是三十年代一位孚众望的美国社会主义者。

第 3 版

1. 英报评越南侵略军占领下的柬埔寨现状

说迹象表明,饥馑象一支无情的敌军,不久将包围和逐渐压垮柬埔寨的许多地区;东南亚人对越表示怀疑并夹杂着恐惧心情,他们说让更多柬埔寨人饿死是符合河内利益的    【本刊讯】英国《观察家报》八月十九日刊登马克·弗兰克兰发自曼谷的一篇评论,摘译如下:    在越军进入金边以来的七个月里,新政府    ——以韩桑林为首的柬埔寨人民革命委员会,未能使任何人相信现在是它在治理柬埔寨,或者哪怕是相信它有治理的能力。    这个弱点是造成印度支那目前的不稳定状态的主要原因。所有有关国家全都意识到这种情况所包含的机会和危险。越南人和他们的苏联盟友无法弥补这个弱点,便想加以遮掩。中国、泰国和西方为了想给越南人和俄国人一个教训,则正在攻这个弱点。    种种迹象表明,饥馑象一支无情的敌军,不久就将包围和逐渐压垮柬埔寨的许多地区。目前这几个月的雨季本是种稻季节,但是所有的报道都说,只有极少一部分耕地已经播种。    越南坚持国际上不承认韩桑林政府就不得援助柬埔寨。    从来就没有几个有见识的人相信,红色高棉是听中国摆布的,但是,中国人是在尽他们的力量支持波尔布特的游击队继续作战。    对越南人说来,结束这种局面的唯一办法是使韩桑林政权成为一个真正的政府。但是,无论河内多么想办到这一点(不过当然不会到让韩桑林独立自主的程度),在柬埔寨却根本无法就地取材。这说明了柬埔寨的悲剧。    换言之,柬埔寨是这样一个国家,不管越南人在还是不在,都再也不能够很好地治理自己了。这一点从韩桑林政府本身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个政府的成员中没有一人是高棉领导人的自然继承人。高棉领导人曾经出了西哈努克,后来出了亲美的朗诺,最后出了波尔布特。    这一代人不是死了就是四散了。据密切注视柬埔寨局势的一名西方外交官说,这种打击“不论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对其生存和国格都是一种考验”。    情报机构提供的消息表明,韩桑林甚至无法拼凑一支能够同红色高棉残部匹敌的军事力量。人们猜测,韩桑林的军队也许只有一万五千人。据信,波尔布特的正规军多达二万五千人,其中大多数在西南部活动。    韩桑林部队的唯一明显的军事任务,是保卫从金边东南通往越南边境和胡志明市的公路。    获准进入柬埔寨的外国专家说,他们认为,现政府不可能提供为管理任何规模的外援计划所需要的人力和技术。    实际工作只好由越南人去做,这也许就是韩桑林政府拒绝在允许外援官员监督和分配救济物资的原则上作出让步的原因。    其他东南亚人开始对越南人表示怀疑,而且夹杂着恐惧心情。他们对西方人说,让更多柬埔寨人饿死是符合河内的利益的。泰国一位高级官员说,越南人是“种族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越南正让大批越南人定居柬埔寨东部,就象他们在另一个仆从国老挝东北部定居一样,这看来是毫无疑问的。    在越南人决定进攻柬埔寨的时候,他们是否知道“他们的”柬埔寨人会是这样不顶用的人呢?为了削弱波尔布特的游击队,他们现在必须在这个国家里维持一支十六万人的军队,时间至少是两年,这是西方专家估计的最短时间。虽然越南自身经济困难重重。    目前,越南人的自豪和柬埔寨人的苦难仍然是不可分割的可悲的一对。

2. 日报报道:《日政府将对柬提供粮食援助》瑞典准备向柬伪提供二千五百万克朗的援助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八月二十五日刊登一条消息,标题是《日本政府将对柬埔寨提供粮食援助》,摘译如下:    国际红十字会根据战乱连绵的柬埔寨将于秋天出现粮荒的预想,正在继续对波尔布特和韩桑林两政权提供粮食援助问题进行试探工作。我国决定的方针是,如果国际红十字会要求予以合作的话,即使要求向我国没有承认的韩桑林政权提供粮食援助,也将予以接受。这一方针是外务省人士二十五日透露的。虽然外务省强调这一方针出自人道观点,没有政治意义,但是,这是我国从一贯支持波尔布特政权的态度中走出一步。    【本刊讯】瑞典《瑞典日报》八月二十五日报道:瑞典外交大臣汉斯·布利克斯昨天下午答应,至少将给柬埔寨提供二千五百万瑞典克朗的援助。

3. 美刊谈第三世界儿童情况的文章:《儿童年》(上)

原编者按:联合国已宣布一九七九年为国际儿童年,以望引起人们对如此多的儿童遭受的苦难的注意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七月二十三日一期刊登怀特和詹森自曼谷,莱瑙克斯自波哥大,普罗菲特自图茨瓦纳以及穆尼自纽约合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儿童年》,摘译如下:泰国:一家血汗工厂中的生活马恩十二岁上被带到曼谷,心想她是同她一家外出旅行。相反,她父亲——一个自己动手种地的小农——把她卖给了一个职业介绍所,得到八十美元。马恩作了不长时间的保姆后被卖到一家工厂。在这家工厂,她同其他五十八名女孩每天工作十五个小时,包糖块。按理应该每天付给她们五十美分,但是谁也没有拿到什么钱,因为厂主说她们必须交纳膳宿费。她们住在工厂上面的一个蟑螂成灾的房间里。马恩在那里的四个月里,有两人因没有得到治疗而死亡,六人因长期蹲着工作而成为瘸腿。厂主命令马恩和其他孩子背着瘸腿女孩上下楼梯去工厂,强迫她们工作。    这种经历对于泰国儿童来说并非不寻常。成千上万的人是契约工或在工厂做工,虽然劳工法禁止十二岁以下的儿童做工。当局估计,在曼谷一万七千家工厂和家庭手工业中,五千家是血汗工厂;它们大都雇用童工并且习以为常地违反法律中有关工时、卫生条件和安全保障的规定。这些儿童通常被以五十至一百美元的价格卖给工厂,用以补充他们的父母每天从地里得到的七十五美分的收入。父母并不一定残忍,只不过是贫穷,并且不了解曼谷的工作条件。他们还相信不老实的职业介绍所的话,这些介绍所保证说这些孩子将得到很好的照料。    职业介绍所和血汗工厂的这些行为通常得到政府的默许。工厂检查部门的前负责人阿拉威巴承认,许多非法工厂是在他们“妥协”之后获准开办的,因为这些工厂是泰国经济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解释说:“如果我们对这些人采取激烈措施的话,大多数工厂就会关闭,从而影响有关行业的成千上万工人。”即使执行劳工法,血汗工厂厂主也往往可以轻易地逃脱法律制裁。阿拉威巴说:“为了工业的发展,我们在执行现行规定时必须灵活。”哥伦比亚:弃之街头十岁的马撒和十二岁的格洛里亚住在波哥大电话公司用来存放电缆的一个十英尺深的洞里。他们负责为七个男孩组成的一伙做饭和打扫这个洞。马撒说:“如果我们缺什么,我们就出去偷。”十二岁的欧塞维奥衣衫褴褛,流落街头。他四岁时因遭到母亲毒打而逃离家门。在几次进出教养所和被警察追逐的情况下,欧塞维奥靠乞讨、捡破烂和偷窃活命。    马撒和格洛里亚、欧塞维奥所过的日子,是波哥大大约五千名街头儿童的日子的典型。被称为“流浪儿”的这些孩子大都在五至十五岁之间,他们要末是从家里逃出来的,要末是被遗弃的。司法部的一个发言人说:“在哥伦比亚,只有百分之一、二的人有能力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基本必需品。事实是,许多母亲将她们的孩子抛弃街头。”    这些青少年常常陷入雾都孤儿式的社会最底层,生活在阴沟洞里和空地上,以在垃圾堆里翻找罐头盒和从汽车里吸汽油,作乞丐讨得几分钱甚至卖淫为生。他们的违法生活是波哥大的犯罪率在南美洲最高的原因之一。各种组织机构在帮助这些流浪儿过正常生活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他们当中大多数变成了顽固的犯罪分子——不知不觉地被定为社会上的不可救药分子。    父母的虐待以及贫困乃是孩子离开家庭的主要原因。估计波哥大三分之一的父母虐待子女。鼓励男子有几个家的强烈的大男子主义传统也加剧了这个问题。据米钦俱乐部(一个照顾街头儿童的私人机构)说,与女人同居的丈夫们常常打不是他们自己生的子女。恶劣的生活条件使情况恶化了。    哥伦比亚百分之二十七的人生活极端贫困,年收入不足七十五美元。对钱的需求如此急迫,以致母亲们常常合法或非法地卖儿卖女,让人家收养:一个金发蓝眼婴儿在纽约黑市可卖二万五千美元——尽管哥伦比亚父母们只得到这笔钱中的一点点。(上)

4. 日报报道:《苏联对亚洲形势感到焦急》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八月二十七日刊登该报驻莫斯科记者新井的一条消息,标题是《伊朗右摆、阿富汗混乱,苏联对亚洲形势感到焦急,攻击为“日美中的策动”》,摘要如下:    苏联对动荡的亚洲形势深深地感到不安和焦急。在克里姆林宫面前出现的是,由于日美中三国针对莫斯科进行了“策动”,亚洲已开始出现对苏不利的“逆风”。    去年以来,阿富汗建立亲苏政权,伊朗革命使美国后退,柬埔寨的亲华政权崩溃等,在亚洲发生了一系列动荡,形势是对苏联有利的。    但是,最近风向开始变化。尽管苏联在军事和经济上拼命地支持阿富汗,由于伊斯兰教徒的反抗,使苏联在混乱局面中深深地陷入泥潭。    明显右摆的伊朗形势也使苏联头痛。    曾经一个劲地为伊朗革命捧场的苏联舆论,最近也发生了变化。虽然用词慎重,但对镇压以人民党为首的左派势力以及库尔德民族运动,明确地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对旨在一党独裁的霍梅尼政权的政策表示忧虑。    随着越南由于“难民问题”而国际信誉日益下降,苏联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在下降。在“难民问题”上,虽然也有吃到美国和中国的宣传战苦头的一面,但苏联和越南的主张显然是没有道理的,难以说服国际舆论。    (苏越)对于柬埔寨中立化和柬埔寨国际会议,也流露出了反对的味道。    但是,加强新政权的基础和国际的认识,是需要时间的。    在这种背景下,苏联的报道机关对日美中三国的亚洲战略的攻击越来越猛。    《真理报》指责说,作为中美建交的直接结果,美国已摆脱了“越南冲击”,在北京的全面支持下,在亚洲开始新的航空母舰外交。    《消息报》对以“苏联军事威胁”为借口的日本重整军备和军国主义化的动向敲响了警钟,说这是加强日美韩三国的军事合作以及支持这一合作的中国“危险的图谋”。    美国副总统蒙代尔从二十五日访问中国和日本,克里姆林宫将警惕地视为日美中三国新的加强合作的步骤,自然会大作文章。

第 4 版

1. 英《新科学家》消息:《不需要维修的电瓶》

【本刊讯】苏联《在国外》周报一九七九年第三十一期译载英国伦敦《新科学家》杂志刊登的一则消息,题目是“不需要维修的电瓶”,摘译如下:    “氯化物联合公司”研制出一种价钱不比普通电瓶贵而实际上不需要维修的电瓶。这种电瓶只需要在每年一度的汽车技术检修时充填一次蒸馏水就够了。    大多数电瓶利用九与一之比的铝锑合金电极。但是锑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在过剩电流进入电瓶时更是如此。    这种现象发生在电瓶已充好电但是直流汽车发电机或没有控制电压仪表的充电整流器继续向电瓶输送电流之时。在过剩电流作用下,开始产生“气体逸出”——电瓶电解液中的水蒸发,这时就不得不向电解液中加水。“氯化物联合公司”的专家们决定将锑的含量降低到百分之五。此外,这些专家还确保了锑在铅中的更均衡分布,以此来保持足够的强度和避免在锑聚集处出现“黑斑”。为了改善合金的均质状态使用了硒。    结果这种电瓶的使用寿命,如同大多数其它电瓶的寿命一样,可达三年半。由于要节约燃料,汽车企业主极力要在汽车中安装重量小的电瓶,这则是寻求确保电瓶最大使用寿命中的障碍。为了制造长使用期电瓶,必须在电极表面镀上以铝为基础的“活性材料”附加层,因为铝是离子产生的源泉,离子进入溶液并且确保电瓶的工作。

2.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宫崎义一文章:《从物价看到的中国的“现代化”》

【本刊讯】日本《东洋经济》周刊八月十一日刊登一篇京都大学教授宫崎义一的文章,题目是《从物价看到的中国的“现代化”》,摘译如下:依靠票证制使物价保持有计划的稳定我作为日中经济协会调查委员会访华团的一名成员,从五月二十日到六月八日在中国进行了二十天访问。这期间,我在北京、南京和上海等地参观了政府各机关和大学。我访问中国这是第三次。这次也同前两次一样,我尽可能地收集有关中国物价的情报。这是因为,我着眼于迄今为止虽然有许多人介绍了关于中国经济的一些情况,但是几乎没有原始的物价材料。并且,我认为在物价问题上能集中地反映出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各种问题。人们说,中国的物价同日本或欧美先进国家比较,是非常稳定的,事实确是如此。作为一个线索,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位常驻北京的日本人的家庭生活费账簿上反映出来的基本消费资料的价格情况。其中,鸡蛋、牛肉、羊肉、猪肉和鸡肉等肉类价格以及自来水费有稍许变动,但其他物价在以往八年里完全没变。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即使从这本家庭收支账上也可以看出,从整体来说,中国的消费资料零售价格是稳定的。如果再细分一下,可以看出有如下特点:    假如把消费资料分为三类,即(一)生活必需品、(二)耐久消费资料、(三)奢侈品(还可以分出第四类——外国人消费的商品有另外一套价格系统,这将在下文谈及),那么,可以看到,其最大特点是有计划地使第一类商品,即生活必需品的零售价格稳定。    在这类生活必需品之中,粮食、食油和棉花自一九五五年以来直到现在一直采取票证制。    这是因为,中国想依靠票证制由国家保证所有九亿人口都得到最基本物资的平等供应。因此,严格禁止某人要比别人多储备的行为,并且也不允许倒买倒卖或买卖票证等投机活动。票证是由国家提供供应的“保证票”,并不意味着个人有“购买权”。从去年开始准许自由市场开放中国把这种通过票证制推行有计划地使物价稳定的政策作为基本政策,但是,值得注目的是,从去年开始除国营价格市场之外,又准许自由价格市场(集市贸易)开放。    在北京郊区已开放了十三处自由市场。    一来到这种自由市场,就能不时地听到安装在树上的大喇叭发出的警告声:“严格禁止买卖粮票、油票和布票!”如上所述,在自由市场上毕竟只限于人民公社的自留地产品或副业产品的交易,是严禁人民公社生产队集体劳动创造的产品和配给品的交易的。种类丰富价格便宜的蔬菜早市下面介绍一下国营菜市场上海市一个早市的情况。    从我们下榻的锦江饭店步行五分钟就可到卢湾区巨鹿路菜场。我在一九七五年访问中国时也曾去过这个菜市场。虽说是菜市场,但并不是特有的建筑物,而是在道路两旁设置的半永久性的早班店铺。营业时间是上午五点至九点。    出售的东西是前一天晚上从郊区人民公社运来的。种类丰富的蔬菜、鱼和肉类都是新鲜的,并且价格便宜。在这些店铺中,也有卖油炸食品的店铺。它们都是全民所有制,属上海市商业局管辖的国营企业。因此,不论哪家店铺都在价目板上写着当天的商品价格。当然,同一种商品,无论在哪家店铺价格都是一样的。    我曾把这些商品的标准价格同一九七五年当时的标准价格进行了比较。其中猪肉稍许上涨了些,但其他商品不是相同就是反倒下降了一些。最近国际价格大幅度上涨实行票证制的基本消费资料的价格,对中国人和对外国人是完全一样的。并且,煤气费和电费也没有差别。只是自来水费差别很大。从那位驻北京的工作人员的家庭收支账上可以看到,每人每月自来水费是五点六元。但普通中国人的家庭,四口之家也只两元左右,平均每人不过零点五元而已。外国人交费多的理由是用水量大,比如浴室用的次数多、水洗厕所等等。虽然这样说,但对外国人另有价格系统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此外,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友谊商店的零售价格以及国内航线的机票价格等等,对外国人也都采用较高的国际价格。最近,采用这种国际价格的原则好象已经普遍实行。比方说,我们下榻的南京丁山宾馆的房费从今年六月一日开始上涨一倍,提高到二十五元。有一位日本人任南京大学日语教师,他长期住在丁山宾馆。虽然他在中国拿特殊的工资(月薪五百元),但仅够支付二十天的房费,真感到难办。另外,据说北京饭店从今年四月一日开始啤酒的价格每瓶从零点四八元提高到零点九元,几乎上涨一倍。在北京外事人员服务局工作的司机和女服务员的工资也都分别上涨了。前者从二百三十元提高到二百五十元,后者从一百五十元提高到一百六十元。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外国游客的费用也大幅度提高了。    在上海,街头上树立着醒目的广告。例如,在上海的繁华大街延安东路树立着日本航空公司的大广告;在南京路树立着比它还胜一筹的东芝公司和三菱汽车公司的引人注目的漂亮的广告。    我在上海广告公司曾经问过广告价目。5×5(米)的广告牌,半年价七千元,5×7(米)的大广告牌(半年)价一万四千元,如果树立在繁华大街就要一万七千元。据说,霓虹灯广告半年四万元,橱窗展览,三个月为七千元。    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因报纸而异。占用一栏一厘米,一次为四十二元;电台商业广播一分钟二百元;电视广告一分钟八千八百元。目的是赚取外汇最近,中国为什么大幅度提高了国际价格呢?    过去,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也有区别,确定价格的原则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国内一般群众不购买的奢侈品常常是高价的。比方说,有名的端砚、翡翠、白檀香扇和书画古董等等。这些奢侈品承担了赚取外汇的任务。现在,中国为赚取外汇也在努力发展旅游事业。关于最近提高国际价格的背景,不能不看到上述那些情况。但是,首先还是如我上面讲过的那样,在革命成功后的三十年间,中国国内零售物价一直是稳定的,但是,日美欧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零售物价却大幅度上涨了,尤为甚者是在石油冲击之后。这些价格上的差距,就是中国提高国际价格的根本原因,这大概是不应否认的。

3. 苏报文章:《电梯》

【本刊讯】苏联《消息报》七月六日刊登波波娃的题为《电梯》的文章,摘译如下:    电梯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一百年?两百年?不,它的历史要古老得多。早在古罗马尼禄王朝(公元五四——六八年——本刊注)时代,就有一位历史学家提到过一种靠奴隶们用绳子吊拉木板而往上升的办法。但是,这种升降器也绝不是最早的载客升降机。这样的升降器是在一名勤勉好学的古罗马兵士远征回国后,谈到一些东方国家早已在使用这类装置之后才制造出来的。    在科洛西姆斗兽场发现了一个壁坑,看来古时候在这个壁坑里装有一架升降机,用它从地下把角斗士和野兽运送到角斗场上去。它是用六十个奴隶起动的。十八世纪的法国史料中也谈到过一种升降机,其作用则由一些身强力壮的奴仆来完成。    十八世纪中期在皇村和莫斯科近郊的库斯科沃庄园里,建造了俄国的第一批载客升降机。    而在一七九三年,库利宾在冬宫安装了一架升降机器。    一八八○年德国制成了第一部电梯。从那以后,靠电动机和钢索系统上升的乘坐箱,便长久地进入居住在多层住宅里的城市居民的生活中。    在十九世纪末叶,汉堡制造了一部罐笼式电梯。这就是所谓不停地运行的电梯。它是由许多无门的乘坐箱组成的,这些乘坐箱在各层楼之间仅向一个方向    ——向上或向下运动。乘客在电梯运行中进出,因为电梯的速度不那么快(每秒钟二十五至三十厘米),主要是行政大楼和公共大厦使用这种电梯。譬如,在莫斯科的俄罗斯联邦商业部里现在还有一部这样的电梯。    在我们的时代,已研制了一些结构新颖非凡的升降机。例如,捷克斯洛伐克研制并已试验了用压缩空气开动的电梯。    在乘坐箱下面装有一条可伸缩的管子,其各个环节是象手提式收音机的天线那样逐渐伸展的。功率强大的压气机将空气压入管子中。在下降时不需要任何动力,因为正在下降的乘坐箱便将空气从管子里挤出来了。这种压缩空气升降机不会发出声响,既可靠又很经济。    哈尔科夫市制成了一部电梯,对这部电梯来讲,要上升到一公里的高度并不成问题。它不用任何钢索和电缆,却有一个用一些滚轮做成的特殊螺旋。它的电动机是通过专门的集流器(类似普通的无轨电车)获得动能的。这部电梯能在任何角度以每分钟十八米的速度把重达半吨的货物往上递送。

4. 台湾报纸报道:《最新乳癌检查器》

【本刊讯】台湾《青年战士报》八月十五日以《最新乳癌检查器》为题报道:    许多妇女,对爱克司光检查乳癌,深感困乱,现在用一种新的乳癌检查器,名叫热量说明警告器诊察技术,不使用放射线。    现在尚未广泛应用,但这种新的检查,称为图解的电热尺已经在纽约市斯罗恩癌症中心试验。    它的用法,是衡量乳房组织及前额之间不同的温度,乳房区域的温度,高于前额的温度,认为有怀疑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