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07-12
第 1 版
1. 美报专稿《北京颁布了吸引投资的规定》
哈佛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专家科恩说这个法律是第一个现实的步子,是很令人鼓舞的一步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七月九日刊登巴特菲尔德发自北京的一篇专稿,题为《北京颁布了吸引投资的规定》,副题为《新法律对同外国公司合办企业作了规定》,摘译如下: 中国今天颁布了它的第一项合资经营企业法,这项法令将允许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并把部分利润汇回国。 这项措施是为了把迫切需要的外国技术、管理方法和资本吸引到中国来。虽然该法没有讲明诸如公司和个人税率以及将如何确定利润和亏损这些重要问题,但是它没有规定外国股份的最高限额,并为外国公司规定了一些重要的免税。 数月来,人们普遍预料要颁布此法,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这项法律是在与美国签订了一项贸易条约的后一天颁布的,如果得到美国国会的批准,这项贸易条约将使北京得到它长期以来一直谋求的关税方面的最惠国待遇。 过去,共产党竭力反对外国在中国投资的主张,认为这是一个世纪的帝国主义活动的遗物。 哈佛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专家科恩说此新法是“第一个现实的步子,是很令人鼓舞的一步”。他说,中国人在仔细研究了当前世界的实践以后,“试图为外国企业提供一些总的指导方针”。 但是科恩教授告诫说,作为初迈出的一步,该法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有意含糊,只有经验将表明中国将如何实际运用此法律。预料不久将宣布关于执行此法的一项更详细的法律。 科恩教授获准离开哈佛大学来这里逗留一年,他是作为库德特兄弟法律事务所——一家国际法公司——的顾问活动的。他应中国贸促会的要求,今年春天在北京领导了一次关于搞合资企业的讨论会。 科恩教授说,该法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规定了凡是提供“以世界标准来衡量的现代化技术”的外国投资者二至三年内免税。此外,凡是将其分享的一份利润的一部分重新在中国投资的股东“可以申请归还已付的部分所得税”。 该法表明中国关心不要再发生象在最近的一些交易中已经发生的那种情况,即由于买了过时的设备而受剥削。 该法在外国参加的时限上是含糊其词的。 多数国家对合资经营企业的时间不作限制,但是中国的新法表明北京关心不要永久背离中国不要外国拥有所有权的原则。 科恩教授说,另外两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公司的税率以及如何确定利润和亏损。中国和外国公司将必须就记账的一种共同的语言达成协议。
2. 美报述评《新条约将大大削减中国纺织品进口税》
说卡特因在国内问题上的苦恼可能推迟把中美贸易条约递交国会的时间 【本刊讯】美国《新闻纪事日报》七月九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新条约将大大削减中国纺织品进口税》,摘译如下: 根据周末在北京新签订的中美贸易条约的条款,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税将削减百分之五十之多,有的甚至减得更多。 这项内容广泛的贸易条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互相给以最惠国关税待遇,取消了美国对中国和其他共产党国家设置的高关税壁垒。 在这种新的最惠国待遇下首先受益的是纺织品和服装(这一类别在中国现在对美国的出口中已占很大比例)。中国运到这里的十种主要产品中有四种是纺织品。 条约已经正式签字,所以现在卡特总统可以把它提交国会批准了。 但是政府官员们在周末没有说明白宫是否将把要求国会批准这个条约作为最优先办理的事项。 可是,卡特最近在经济和能源问题上的苦恼和另外几个因素可能推迟把条约递交国会的时间。另外的因素包括还需要美国国会暂缓实行目前的由于中国的移民政策而对北京实行的贸易限制,以及美国可能担心莫斯科的反响。 条约一提交国会,国会将有六十天左右的时间来批准或否决条约,但是不能对条约内的规定提出修正案。 从中国运到美国的四种主要纺织品的税率变化中,可以看出一些在实行最惠国待遇后美国对中国货物减少关税的幅度之大。 数量最大的一类——白色棉织衬衫——的关税将从百分之十七减少到百分之九点三,另一种主要货物羽绒将由百分之二十减为百分之十五,制服装用的细羽绒将由百分之二十减为百分之十五,数量占第四位的纺织品——白色棉织床单 ——将由百分之十三点五减为百分之七点六一。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七月十日报道: 美国政府官员今天说,苏联不肯就移居国外问题向美国作出可以换取美国贸易优惠待遇的那种保证。 结果,原来想同时对中国和苏联提供信贷和关税优惠条件的美国政府,现在只准备向中国一家提供了。
3. 西方商业分析家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合众国际社北京七月九日电】(记者:莫斯比)中国颁布了一项外国投资法,大力吸引西方商人到这个中央王国来。但是商业分析家们今天说,这个新的法律对于一些极为重要的问题没有作出回答。 西方商业分析家们赞扬这个投资法澄清了很多曾经阻碍外国人进行较大的投资的问题。 一位分析家说:“从我们以前和现在所知道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跃进。” 但是他列举了以下不足之处: 这个投资法没有讲清楚西方商人是否有权雇用和解雇中国雇工。 虽然这个投资法说,外国商人的投资比例至少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但是它没有就商人的投资最多可以达到多大比例规定一个限度。商人们曾希望,这个法令规定一个具体的限度——大概是百分之四十九。 它没有对专利或者版权提供保护。 中国可以在仍处于起草阶段的法律中对一些没有得到回答的问题加以解决,但是,人们曾普遍指望新投资法能把外国人的投资最多可以达到多大比例的问题讲清楚。
4. 共同社报道:日拟与我谈联合开发钓鱼岛石油问题
【共同社东京七月十日电】题:内阁会议同意就开发尖阁石油问题同中国举行谈判的方针 园田外相十日在内阁会议上就开发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等岛屿 ——本刊注)周围的石油问题表明将同中国方面举行谈判的方针,征得了内阁会议的同意。 森山运输相联系到石油不足问题提出建议说:“在这样的时期不能出现石油不足的现象。尖阁列岛的领有权问题暂且不谈,是否可在石油问题上同中国方面进行联合开发?”外相的发言就是继这项建议之后作的。外相对这个建议完全表示赞同。他说:“我也考虑了那件事,领有权可作别论,想立即同中国方面举行谈判。”
5. 法新社报道苏报刊发动激烈反美宣传攻势
说苏美首脑会议之后只不过四周,苏报刊就给人以两个超级大国在各大洲都在进行十分激烈斗争的印象 【法新社莫斯科七月九日电】(记者:狄龙)旨在促进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缓和的维也纳最高级会议之后,接踵而至的,实际上是苏联报刊所发动的一场激烈的反美宣传攻势。 美国所提出的建立一支机动干涉力量的建议,成了苏联发泄满腔怒火的目标,但美国在其他不同地区——包括尼加拉瓜、阿富汗、东南亚和罗得西亚——所执行的政策也受到了苏联的怀疑、批评。在苏美两国国家元首勃列日涅夫和卡特在维也纳进行轰动一时的拥抱之后只不过四周,苏联报刊就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两个超级大国在各大洲都在进行十分激烈的斗争。 苏联党报《真理报》今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加强了对美国要求建立干涉力量的建议的攻击,指责美国谋求重新扮演它以前所担当的“国际宪兵”的角色。 苏联认为,目前的石油危机可以归咎于资本主义“无度地挥霍终会枯竭的自然资源”,而美国对这场危机的反应是提出这样的主张:建立一支远征队,以使石油生产国“恢复理智”。 与此同时,苏联政府报纸《消息报》指责美帝国主义在非洲大肆活动,“以便破坏进步政权的稳定”。在联合国,苏联指责美国在印度洋加强军事潜力。 苏联报刊甚至认为,美国五角大楼在越南难民悲剧中插了一手。苏联报刊认为,西方掀起的反越运动的目的,是复活杜勒斯在冷战时期所建立的东南亚军事同盟——东南亚条约组织。 在阿富汗,亲苏政权正在同穆斯林反叛者进行战斗。在阿富汗问题上,塔斯社长篇引用了巴黎日报《费加罗报》的一篇报道,表示怀疑美国是在利用事态煽动伊朗反对苏联。 此外,苏联报刊指责美国谋求在尼加拉瓜以另一个“亲美反动”政权取代索摩查总统的政权。 苏联的立场是:多年来凡是缓和方面的一切努力都是苏联作出的,而美国则是被迫“显示力量”,以抚慰国内的鹰派并弥补它所遭受的损失。 中国先于莫斯科得到了美国的最惠国贸易待遇,这件事使苏联大为恼火。显然,在美国参议院准备就批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问题举行辩论的时候,克里姆林宫是不愿进一步帮助卡特总统的。
第 2 版
1. 英国保守党一研究小组指责:美苏核条约威胁英安全
【路透社伦敦七月九日电】英国保守党的一个研究小组今天批评了美苏新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认为该条约威胁英国的安全,要求保守党新政府考虑同法国在核方面进行可能的合作。 这个小组既不代表保守党的官方意见,也不代表保守党集体的意见。该小组在今天发表的一项研究文件中说,新的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将会限制英国在八十年代选择新一代的战略核力量。 公布这个文件的时间与美国参议院开始就批准这项有争议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辩论的时间不谋而合。这项文件是由独立的防务研究专家福斯德尔和辛克莱搞的。玛·撒切尔首相的政府已强烈表示支持新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文件说,新协议可能标志着英国不可能从美国得到一种新的战略导弹系统,来取代它的过时的北极星潜艇和V轰炸机。文件说,协议可能限制向英国转让技术,这将会妨碍英国在今后十年制造自己的低飞巡航导弹力量。 【法新社伦敦七月八日电】执政的保守党的一个研究组织今天发表的一项报告说,在第三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期间,英国应当谋求与法国和西德采取共同立场来维护“欧洲的利益”。
2. 《中肯》文章《北约的日益缩小的海军力量》
【本刊讯】在伦敦出版的《中肯》双周刊六月二十九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北约的日益缩小的海军力量》,摘译如下: 据《简氏战舰年鉴》的主编和前皇家海军情报军官约翰·穆尔说,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来说,“世界似乎到北回归线就终止了”,同时北约国家由于反对向南非提供支持而正在丢掉世界上四个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之一。 穆尔(五十八岁,他在六年前退役前一直是皇家海军研究苏联海军情况的专家)是研究全世界海上力量的第一流的权威。在谈北约十五个国家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情况的一期特刊的重要序言中,他指责北约国家向俄国提供经济支持,从而资助了对北约组织最强有力的威胁,以此来“割自己的咽喉”。他说,一九七三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谈到,在连续三年的时间内,美国和苏联之间的贸易价值二十亿美元至三十亿美元。在同一年,当时法国的总统蓬皮杜同意在苏联投资五十亿法郎至七十亿法郎。同时威尔逊保证英国要提供数以亿计英镑的低息贷款。 “由于西方准备补贴苏联继续发展实力,因此苏联利用这种红利来谋求同北约建立一种不那么直接对抗的关系,这对苏联来说是很理智的,因为这样它不仅可以达到破坏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那种制度的财产,原封不动地移交给共产党俄国的代理人。” 穆尔指出,当北约的海军驻扎在本土水域的时候,俄国人可以自由使用各地区的海洋。他们充分利用这种自由把军队和装备部署到许多地区。
3. 香港《明报》短文《欧美人士结婚纪念》
【本刊讯】香港《明报》六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短文,题为《欧美人士结婚纪念》,转载如下: 欧美人士对于结婚周年纪念日十分重视,每年各有名称:第一年叫纸婚;第二年棉婚(厚一点);第三年皮革婚(有韧性);第四年毅婚(缠紧);第五年木婚(硬心了);第六年铁婚(夫妻关系牢了);第七年铜婚;第八年陶器婚;第九年柳婚;第十年锡婚;第十一年钢婚;第十二年绕仁婚;第十三年花边婚;第十四年象牙婚;第十五年水晶婚。 以后每五年一个名称,二十年搪瓷,二十五年银婚(是个大典);三十年珠婚(珍珠般可贵);三十五年珊瑚婚;四十年红宝石婚;四十五年蓝宝石婚;五十年金婚(是第二个大典);五十五年翡翠婚;六十年钻石婚,是夫妇一生中最大的庆典,可是,能享受金婚庆典的夫妇,少之又少。
4. 在伦敦出版的《简氏武器系统年鉴》报道:美空军研制一种新的反坦克武器系统
【美联社伦敦六月二十七日电】今天关于现代化武器的一项新的调查报告说,集中大量坦克进行攻击的威胁,正使大国武装部队在对策方面花“大量的钱”。 权威的《简氏武器系统年鉴》说,美国空军正在研制的一种系统叫做独眼龙式系统。 独眼龙式系统由若干种武器组成,用降落伞投下。当它从战场上空降下来的时候,它审视地形,找出可能的目标。如果目标是坦克,独眼龙式系统从其容器中选择最适合的反坦克导弹,用雷达波束使它自动跟踪目标,然后将导弹发射出去,进行它的破坏性飞行。 人们把这个发展计划称之为“大面积反装甲武器”。《简氏武器系统年鉴》说,在“袭击破坏者”这一名称下,美国陆军正在研制它自己的炸毁坦克的武器,包括激光导弹、火箭以及能够用火炮和火箭发射或者空投的地雷。 一九七三年西奈战役中用导弹武装起来的埃及步兵狠狠打击了以色列坦克,但人们仍然象过去一样惧怕坦克。 北大西洋联盟和共产党华约参谋人员分析西奈坦克战斗后,很可能决定了使用他们的装甲部队的不同办法。
5. 美《幸福》杂志汇编美国五十家最大的非工业公司
美电话电报公司是美第一家拥有一千亿美元以上财富的公司 【合众国际社纽约六月二十七日电】根据《幸福》杂志汇编的“五十家最大的”非工业公司的名单,庞大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一九七八年已成为第一家拥有一千亿美元以上财富的私人美国公司。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除岁入一项以外,从各方面衡量都是全国最大的公司。实际上,有些分析家把它排列在工业公司的范畴内,例如它的股票就被包括在道琼斯工业股票的平均数之内。 一九七八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有一千零三十三亿美元的资产,营业岁入为四百一十亿美元,纯收入达五十三亿美元,并有九十八万四千零四十四名雇员。它的股票在全国为人们所拥有的范围是最广泛的,接近三百万股东。 现将它同《幸福》杂志刊登的一九七八年五百家工业公司名单中居第一位的通用汽车公司作一比较:通用汽车公司的资产为三百零六亿美元,销售额为六百三十二亿美元,纯收入是三十五亿美元,雇员为八十三万九千人。 在旧金山的美洲银行公司,在商业银行的名单上居各银行之首,它拥有资产九百五十亿美元,在所有的美国公司中,它仅次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居第二位。在纽瓦克的安全保险公司拥有五百亿美元的资产,它在保险业集团中是居于首位,但它同前两者相比则名列第三。 在芝加哥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无论在资产、销售额和纯收入方面,在零售商业公司的名单上都保持了它的领先地位。加利福尼亚州的安全百货公司在销售额方面名列第二,其次是密执安州特罗伊城的玛尔特公司。但在资产和纯收入方面,玛尔特公司却居第二位,而安全百货公司则分别为第六和第七位。在哈特福德的艾特纳人寿和意外事故保险公司,在资产、岁入和纯收入方面,都居各种金融公司之首。在营业额和收入方面,联合航空公司都超过环球航空公司。
6. 美国《纽约时报》专稿《美国不结婚而同居的人自七0年到七八年增加一倍》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六月二十七日刊登一篇专稿,题为《国情普查局发现不结婚而同居的人自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八年增加了一倍》,全文译载如下: 国情普查局二十七日报告说,不结婚而作为夫妻生活在一起的人数在近十年的头八年中增加了一倍多,而在二十五岁以下的人当中则增加了八倍多。 这份新的研究报告以详细的统计数字记载了结婚、离婚、儿童教育和生活安排等方面所发生的极其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在近十年席卷全国,给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后果。 这些变化表现在:推迟或放弃结婚的趋势增长,以及离婚、无夫之妇是户主的家庭的数目和只同父母的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的数目急剧增长。 变化是如此巨大,以致国情普查局发现,到一九七八年三月止每五个美国家庭中就有一户是一个人,从一九七○年以来猛增了百分之四十二。此外,国情普查局的专家们估计,今天出生的所有儿童将有一半只同双亲的一方度过“相当”一段童年时期的生活。 这份根据去年的全国调查进行的研究报告发现,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八年,男人第一次结婚的平均年龄由二十二点八岁增长到二十四点二岁,女人第一次结婚的平均年龄由二十点三岁增加到二十一点八岁。 研究报告发现,自一九七○年以来,同居或者称之为“由两个毫无关系的异性成年人组成的家庭,用国情普查局的话来说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一十七,即增加了一倍多。研究报告还发现,在全国这样的家庭有一百一十万户,只占四千八百万个正常的夫妇家庭的很小一部分。 一九七八年,在每十户未结婚而同居的家庭中,双方的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的有七户。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有一个或者更多的孩子同他们在一起生活。 未经合法批准而同居的趋势主要是青年中的现象。四十五岁以上的人为户主的,未经结婚而同居的家庭的数目从一九七○年至一九七八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然而四十五岁以下的人为户主的,这样的家庭的数目增长了五倍,二十五岁以下的人为户主的这种家庭的数目增加了七倍。 在一九七○年,国情普查局报告说有二万九千对二十五岁以下的同居者;一九七八年的调查说有二十三万六千对。然而,这种增加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今天人们比较愿意透露这样的安排。在二十五岁到二十九岁之间的没有结过婚的妇女的比例,从一九六○年的百分之十点五升为一九七八年的百分之十八,增加了百分之七十。同样年龄的男人数字,则从百分之二十一增加到百分之二十八,增加了三分之一。 研究报告认为,这种趋势同年轻的成年人中间结婚前追求进修和干体力活等非家庭乐趣的愿望日益增长有关。但是,研究报告还说,这“不一定表明终身过独身生活的人数的激增”。 随着离婚的人数的增加,这种婚姻的趋势使得过独身生活的人的人数惊人地增加起来。虽然这种人中间的大多数仍是年龄大的寡妇,然而在年轻的男人中间增加得最快,在年轻的妇女中间,增加的速度稍为慢一些。在三十四岁以下的男人的人数增加了两倍多,三十四岁以下的妇女的人数增加近两倍。即使在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的男人中间,过独身生活的人数的比例也增加一倍多一些。必然出现的趋势是建立以妇女为主的家庭。没有男人的家庭的数目从一九七○年的五百六十万个增加到一九七八年的八百万个,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三。
第 3 版
1. 日报报道《苏联对难民问题感到危机》
说难民问题对苏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投上了阴影,苏越的东南亚外交面临考验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七月十日刊登该报驻莫斯科记者新井的一则电讯,标题是《苏联对难民问题感到危机,意识到对东盟的外交,谴责的矛头专门对准美中》,摘译如下: 越南问题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它不仅对东盟国家同越南的关系,而且对苏联扩大对东南亚影响的趋势也投上了阴影。苏联正为此而感到苦思焦虑。苏联的报道机关近来连日议论这个问题,对中国和西方的“宣传运动和意识形态的破坏工作”进行了猛烈的谴责。由此也可以看出苏联的危机感。此间的西方外交人士认为,克里姆林宫为了防止它在东南亚影响减弱,可能会进而采取某种外交措施。 苏联对越南难民问题的主张,可以归结为全面支持越南的立场这一句话。苏联一味谴责造成难民问题的责任在于美中两国。 然而,苏联的宣传机器在这个问题上尽量避免直接指责东盟国家。塔斯社在有关不久前举行的东盟国家外长扩大会议的评论中,非难日、美、澳利用难民问题施加压力,让东盟国家反对越南。 但是,目前据认为是能够对越南发挥影响的唯一国家苏联,如果仅仅是指出美中的责任而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就很可能导致难民问题的直接受害者东盟国家脱离越南,增加对苏联的不信任的结果。近年来苏联扎实地建立起来的同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也很可能出现裂痕。由于难民问题,可以说,不仅越南而且苏联的东南亚外交也迎来了考验的时期。美报报道《莫斯科承认越难民问题是紧迫的》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七月九日刊登该报记者戴维·威利斯发自莫斯科的一篇报道,题为《莫斯科现在承认越南难民问题是紧迫的》,摘译如下: 克里姆林宫现在终于承认,越南难民问题是“十分紧迫的”,需要“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解决”。 但是它显然还没有决定,或者说还没有准备好建议以什么办法解决。它也没有表现出要越南减少外流的难民人数。 这是近几天来对苏联报刊评论作一番研究之后得出的总的印象。从中可以看出,克里姆林宫的态度改变了,它本来不重视难民问题,称它是“所谓”难民问题,现在则持关心的态度,认为它是真正的难民问题。 观察家们说,但是也可以看出,克里姆林宫大体上只是对外界局势作出反应,它不愿意也不能够参加国际上为避免悲剧加重而作的努力。 当亚洲外交官员把越南强迫难民外逃,同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实行种族灭绝和大破坏的政策作比较的时候,苏联人无法回答。 一位亚洲人士说:“那个论点似乎是确实使苏联官员们感到不安的唯一论点。” 苏联并不是在《真理报》或《消息报》上而是在《农村生活报》上承认难民问题是“十分紧迫的”。 这表明克里姆林宫确实是这样承认的(因为《农村生活报》是苏共中央出版的),但是这也表明,克里姆林宫还不愿意让此消息登在《真理报》或《消息报》这两家更为重要的官方报纸上。
2. 《印度快报》发表社论说:越迫使其公民大批外流的作法十分残忍
【本刊讯】《印度快报》七月九日发表一篇题为《越南难民》的社论,摘译如下: 河内迫使其华裔公民大批外流的作法十分残忍,不要对它同意参加拟议在日内瓦举行的越南难民问题会议的态度抱过大的希望。 如果河内决心赶走其全部华裔居民(他们的人数在被有计划地驱逐出去以前有一百万以上),这个问题所将达到的严重程度,必定会使准备收容更多难民的大多数国家的人道主义本能全部发挥出来都难以应付。 因此,日内瓦会议必须协力制定出一些措施来,迫使河内懂得,世人在并不因为越南要除掉政治上带来不便的公民而有义务轻易放过它。河内说,它将在解决难民问题上进行合作,“条件是完全从人道主义角度处理这个问题”。河内在这种情况下侈谈人道主义,将使日内瓦会议的大多数与会者觉得是无与伦比的无耻表现。因为河内不仅明知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将在公海淹死,仍然用破烂不堪的漏水小船把难民送出去,而且还利用难民的绝望心情向他们勒索重金。 最多可以指望河内同意让难民比较有秩序地离境,以便可以更安全地把他们输送出去,每批之间相隔均衡的时间。
3. 日报社论《谷物继石油之后发生不安》
说小麦大豆玉米等谷物的国际行情开始迅速上涨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六月二十六日登载一篇社论,题目是《谷物继石油之后发生不安》,摘译如下: 小麦、大豆、玉米等谷物的国际行情在开始迅速上涨。日本对这些谷物的需求,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依赖海外的,因此势必会受影响。希望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 在人们注意石油的时候,粮食也悄悄地进入了危机状态。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三月,日本列岛的冬季气候反常,很暖和。但是苏联、欧洲、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却完全相反,变得很冷。因此,小麦等冬季种植的谷物遭受寒流袭击,全都大量减产。据说,特别是苏联的歉收,可能比一九七二年到七三年那次更严重。 苏联自己不公布实情,所以真相不明。但是有种种传说:(一)苏联开始在美国增购和抢购谷物。(二)据美国人造卫星观察,苏联小麦减产百分之三十。上述结论是综合这些动态和传说后推测出来的。事实上今年以来苏联在大力进口谷物,例如在大批租用不定期航行的货轮等等。另外,估计欧洲、中国、印度、非洲的订购也将增多,因此谷物的供求情况突然紧张了。 在这种情况下,芝加哥的谷物行情到了六月就加快了涨势。例如八日到二十二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小麦约上涨了百分之二十,玉米也上涨了百分之十六,还有大豆也上涨了百分之十三点三。从春季前后就在逐步上涨,到今天便开始巨涨。小麦是一吨一百七十美元,比去年贵了百分之五十。 因此,担心能否保证日本进口必要的数量和能否加快日本的物价上涨。关于供应的不安,因为有一九七三年美国大豆,连已经订立了合同的部分,都完全停止向日本出口的惨痛经验,所以现在就有必要开始进行政府之间的谈判。去年以前是丰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要生产国有五千万吨以上的剩余库存,所以也有人认为足以弥补今年的减产。但是事实未必会象估计的那样发展。
4. 日报登载共同社播发的一篇报道《苦恼甚多的巨大城市------东京》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六月二十日登载共同社播发的一篇报道,题目是《苦恼甚多的巨大城市——东京。国土厅调查结果:交通混乱加剧,狭窄的住宅密集,防灾设施不足》,摘译如下: 正在研究首都东京的改革计划的国土厅,在十九日召开的国土审议会(首相的咨询机关)首都圈整备特别委员会上,说明了题为《巨大城市东京圈的现状》的调查结果。 根据这个调查结果,突出了巨大城市所存在的问题:一、东京的人口下述现象正在进展:城市中心人口在减少,而城市四周人口在增加,急需缓和铁路等大量运输机构的混乱;二、地价的上涨成了整备公共设施的障碍;三、由于人口过密,活动空间明显不足,防止灾害机能降低等。 这是以一九七三年全面检讨新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时的调查为基础,加上后来进行的国势调查和事业所、住宅统计等材料重新修订的。 据调查,东京圈(东京、埼玉、千叶、神奈川等一都三县)的人口,截至一九七五年为二千七百零四万二千人。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二点四,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二。 虽然人口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具有放慢的趋势。而且,从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五年,在东京圈出生的自然增长率低于从地方转入东京的社会增长率,但在一九六六年以后,自然增长率反而增加了。 东京圈人口分布的特征是,一九六○年以后,一方面城市中心逐渐变成空洞,另一方面向城市四周的郊外扩散。 因此,从城市四周到东京各区上班、走读的人口剧增,而城市交通设施的整备工作没有跟上,各条上班、走读的路线的混乱程度超过了百分之二百。 地价依然很高,不仅取得土地困难,而且招致了地租和房费的高涨。特别是,在人口剧增地区,无论如何也需要整备以教育设施为中心的公共设施,这给地方财政带来了负担。 关于住宅,虽然住宅户数超过了家庭数,但平均每户的居住面积在相当程度上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何解决“狭小过密”的居住环境是一大问题。 并且,市区化的进展,不仅木造住宅的密集地区广为扩展,而且绿化区也在逐渐减少,代之而来的城市防灾上的安全设施也没有充实整顿。
5. 西哈努克说他想在日内瓦难民会议上发言
【法新社北京七月九日电】柬埔寨前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今天对本社记者说,他想设法在七月二十日到二十一日召开的日内瓦印度支那难民会议上发言。 西哈努克亲王在从平壤打给本社北京分社的电报中说,他将在星期天同他的妻子莫尼克搭乘法航班机去巴黎。 西哈努克亲王说:“但是如果不允许我在日内瓦会议上讲话的话,我将到法国去向高棉难民致意,”并说,他将在法国呆到十二月份。这位前国家元首是否能参加日内瓦会议,现在仍然很不肯定。这主要是因为越南反对。更不用说亲越南的金边政府反对了。金边政府正象被推翻的波尔布特政府一样,想要参加联合国的这次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暗示过,西哈努克亲王作为私人不能被邀请参加这次完全是政府间的会议。
6. 日报报道日汽车司机达四千万人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六月二十日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迎来汽车司机四千万人的时代》,摘译如下: 汽车司机四千万人的时代到来了——据警察厅的统计得知,截至六月十八日为止,取得驾驶执照的汽车司机达到了四千万零三千八百六十七人。从总体看,十人中有四点七人取得驾驶执照。 从最近六年间取得驾驶执照的司机的增加率来看,突出的是,男子增加百分之二十一,而女子却大幅度增加了百分之八十,在去年新取得驾驶执照的司机中,女子终于超过了男子。
第 4 版
1. 外电报道:台湾一官员说台湾愿供给大陆农业资料
中文报纸《纽约日报》社论说台湾「农委」主任李崇道的谈话难能可贵 【法新社台北七月五日电】据中华民国一高级农业官员的话说:如果中共要索取资料作为农业改革的依据,基于人道立场,台湾将愿意提供。 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崇道在接受《联合报》记者的访问时,发表上述的声明。此项提供说明,在今年美国转而承认北京之后,这是台湾和大陆之间的首次自动的接触。 李崇道这样说:“我国的农业成就,国际间有口皆碑,过去三十年来,农发会的前身农复会,配合外交部,推展农业技术援外,也很有成就,农发会愿意提供资料给开发中国家,如果中共的农业改革要台湾化,基于人道立场,改善大陆同胞的生活,农发会也乐于提供。” 【本刊讯】纽约中文报纸《纽约日报》七月七日发表题为《欣见和平统一露曙光》的社论,摘要如下: 据外电及中央社消息报道,台湾农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崇道,五日在台北报上发表访问谈话,说是如被要求,台湾将以农技资料提供中国。 不必讳言事实,凡是稍为了解台湾政治现实的海外华族,都会了解李崇道博士的谈话难能可贵。 在台湾当局一再郑重声明决不与北京作任何模式的接触的环境下,李崇道的谈话如果事前不经官方同意,非但他本人不会信口开河,乱冒被控“投敌”“叛国”大罪的危险,就是刊出访问谈话的那张报纸,无论记者编辑老板即使吃了豹子胆,恐怕也不敢以身家性命去违屡次明示的“国策”。现在李崇道居然能在报上刊出这种谈话,不论其附带的条件(如经要求)以及解释的理由(基于人道)如何,显然揭示了“国策”至少已有了比较弹性的演展。 溯自中美建交以来,北京屡向台北表示和平统一的意愿,并且不断提出通商、通航、通信、民间互访等取消猜疑以沟通情谊的办法;但是均遭台北断然的拒绝,一直斥为统战的伎俩。而今经由李崇道提出此种坦率建议,台湾当局无疑改变了决不与北京接触的初衷。如今只须北京愿意要求,则不论繁简多少,台湾的农业技术资料势将寄往大陆,三十年来的人为隔绝,终将被台湾协助中国农业现代化而立予消除。这层僵硬的外壳一旦打破,经由各种交流而逐渐走向和平统一的大道,断非双方的统战或单方的梦想了。欣见阔别的亲人已露可以团聚的曙光,能不使海外华族喜心为之翻倒!
2. 中央社报道:台湾采取措施促进轻工业发展
【中央社台北六月二十七日电】经济部主管部门,决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国内轻工业的经营,促进这项工业的继续发展。 在轻工业方面,纺织工业因劳力密集程度较高,受工资上涨影响已趋缓慢,必须要从设备及技术方面着手,以有效改善经营。 过去一年来,国内的纺织厂商,都在纷纷购置高效率自动化设备,增加的种类有精梳机,无梭织布机,拼捻线机,自动筒子机,梳棉机,滤纱机等约五百台。在提高技术改进产品方面,纺织品设计中心,已在专家协助下,完成新式样图案及草图共一百六十多种,正在提供国内厂商采用及推广中。 洋菇罐头也因欧洲共同市场的排斥和匪货的竞争,台湾菇罐外销已现疲态,今后将辅导业者,按市场状况,进行契作及计划生产,免致造成农工损失,并安定外销秩序。
3. 孙运璇谈台湾与大陆统一问题
【合众国际社台北七月七日电】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孙运璇于周六说:北京必须放弃共产主义,而且转向“自由企业制度,保证人权和私有财产所有权”,然后台湾才会跟中国大陆统一。 孙运璇提出这种诺言,显然是在对抗中共的“统一运动”。 孙运璇在向来自世界各国二百六十名华人学者的会议上说:“统一是国内外中国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但他又说:台湾和大陆只有在一个“拥有民主和宪法政府,为人民福利服务”的国家之下统一。 北京多年来企图通过颠覆、渗透,甚至在一九四九和一九五八年两次通过武力以图占领台湾。 更令人注意的是:孙运璇第一次没有把中共称为“共匪”,这是台湾政府官员在公开或私下场合的标准用词。 台湾坚决拒绝与中共通讯、贸易、文化交流或达成任何协议,与中共同坐在一张桌上谈判也是不可能的。
4. 美刊文章《越南战争旧话重提》
【本刊讯】美国《时代》周刊四月二十三日刊登兰斯·莫罗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越南战争,旧话重提》,副标题是《两部影片的得奖标志着从一场失败的战争中吸取教训的努力》,摘译如下: 国民所能想象得到的美国人在越南的不幸遭遇,大部分都是通过电影和电视获得的。 他们每晚在起居室内,活生生地感受了他们的战争。越南战争是如此熟悉地被记录下来,以至真实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 可是到了七十年代后期,这种越战题材大量涌现的情况竟变得十分遥远了,就好象十八世纪的大觉醒运动或对印第安人作战那么遥远。这里,除了单纯的时间流逝的原因外,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这个国家历史上最长的一次战争,军事上仅有的一次失败存心进行压制。这种遗忘简直达到了全国都健忘的程度。两三年前,作家代理人会对作家说:“你写的什么书我都可以销售,但是不能销售关于越战的书。” 可是现在,心理上禁闭越战题材的时间之锁,看来已经期满打开了。打字机已经噼噼啪啪地打出了好多作品,其中充满着自白、谴责和对历史的修正。 上个星期,越战题材又以一种令人吃惊的但又恰如其分的方式闯进了大多数美国人的思想意识的前沿阵地,这指的就是学院奖授奖仪式,估计美国有七千万电视观众观看了这一仪式。这样,又是电影和电视把“战争”带了回来。 几年来由于其越战时期的河内之行而遭到强烈谴责的简·方达,因在影片《荣归》中扮演的角色而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荣归》是一部反战片,它满怀同情地集中表现了美国负伤老兵的苦难遭遇。 在洛杉矶的多箩西·钱德勒大厅举行的三小时二十分钟的授奖仪式快要结束的时候,约翰·韦恩给一九七八年最佳影片颁发了奥斯卡奖。该奖奖给了另一部以越战为题材的影片《猎鹿人》。 五年前,一个裸体快跑者比之一个逞勇显能抱怨战争的奥斯卡奖获得者,更能为人接受。但是,正如上星期洛杉矶的《先驱者考察报》头条新闻说的那样:“战争的题材终于取胜。” 电视在试图拍摄自己的《猎鹿人》,即《友军的炮火》。这是根据布雷恩一九七六年写的非小说类文学作品,由美国广播公司摄制的电视片。卡罗尔·伯内特和内德·贝蒂扮演衣阿华州农场的一对夫妇。他们由于自己的儿子在越南被美国人自己的炮火误中身亡,转而反对这场战争。 剧作家戴维·雷布的三部曲《帕夫洛·赫梅尔的基本训练》、《棍子与骨头》、《飘带》,探讨了越战时期军事行动的残酷性。这个星期,在曼哈顿,男演员迈克尔 ·莫里亚蒂将开始演出戴维·贝里的话剧《射击场的目标》。这同样是一部暴露战争残酷的作品。 对战争进行检讨的作品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发表出来。战争小说和回忆录中的佼佼者,从许多方面来看,应首推迈克尔·赫尔的《派遣》(一九七七年)。这个曾在越南呆过一年,为《老爷》月刊进行战事采访的赫尔,能够准确表达士兵们和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十分欣赏战争带来的令人恐怖的魅力。 最近,又有一些写得极好的关于越战的书:蒂姆·奥布赖恩的《追逐卡奇亚托》,拉里·海涅曼的《关闭的营房》,弗雷德里克·唐的《死亡地带》。 电影、电视、话剧、回忆录终将围绕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经历构成神话般的现实。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灾难性的堑壕战,几乎毁灭了英国最优秀最聪明的一代人(也毁灭了法国和德国的一代人)。而它是如此新奇和陌生,以至于一群有高度写作能力的人至少用了十年时间,才逐步形成了对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概念。现在,对越南战争的认识也正在经历着同样的过程。 与此同时,印度支那发生的事件,主张修正观点的历史学家们和其他专家们重新考虑的努力,正在使人们对美国在那里发生的悲剧采取一种新的看法。这场战争曾在美国人的思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它现在又获得了一套全新的认识:船民们在逃跑、淹死,前南越士兵关在四周有铁丝网的重新教育营里,波尔布特在柬埔寨建立的杀人政权。当法国人在十九世纪中叶开拓殖民地于印度支那时,越南人正好是在征服柬埔寨的过程中。现在他们又入侵了柬埔寨,并把老挝也收为它的附庸,竟发展到了差不多接近于越南可能上升到霸主的地位。 所有这一切交叉混乱状态的现实政治对美国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将为美国卷入这场战争减轻道义上的许多负担。反战批评者过去经常认为,现在还仍然常常认为,在美国政策的背后,美国犯了无比凶恶的帝国主义罪。至少现在看来再持这种看法已不那么站得住脚。东南亚发生的新冲突,对于分析美国在那里所干的事情,又增加了回顾起来令人困惑的一个因素。听到了要求重新考虑的新呼声。马萨诸塞大学一位政治学家冈特·卢易在他一九七八年出版的《美国在越南》一书中打了可能是主张修正对越南战争看法的第一枪。卢易检讨了美国卷入的过程,并得出结论说,虽然这场战争打得不成功,可是它是合法的,不是邪恶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从越南问题吸取的正式外交政策教训,比之更为深刻的心理和对个人的意义要容易接受些,后者将在今后的岁月中展现出来。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家亨利·格拉夫说:“美国第一次懂得了,并不是它企图做的每件事情都能取得成功的。”我们视为体面、荣誉和骄傲的事情,并不能在全世界令人满意地实现,使得其他人象我们所认为我们应该被看待的那样看待我们。这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那就是《猎鹿人》反映的内容。 亚北大学精神病学系主任,哈里德·维索茨基博士有些夸张地把《荣归》和《猎鹿人》这样的影片称之为“我们的纽伦堡审讯的好莱坞版”。但是一个国家审讯被它打败的敌人要比理智地审判它自己的失败容易得多。胜利所需要的只是白痴的咧嘴一乐,而失败则要求忍耐和随机应变。美国人不应该由于舞台上对难免的错误进行校正而变得忍耐不住。很可能,美国最深刻的道德教益是南北战争。但是两个民族都知道,整个国家几乎还没有开始汲取其中所包含的全部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