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04-05
第 1 版
1. 南通社驻北京记者诺瓦契奇报道说:中国禁止反动大字报的行动是成功的
【南通社北京四月三日电】(记者:亚历山大·诺瓦契奇)北京昨天采取了大扫除运动。近几个月来人们围在那里以获得新情况的大字报已被从许多街道的墙上洗刷掉了。 由于自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禁止张贴宣传“反对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主张的大字报以来已过去了几天,因此,整个说来,这个行动可以说是成功的。 当然,“民主墙”仍然保留着,这段墙大约有一百米长,上面仍然贴着很多“大字报”,其中有些大字报因北京当局的决定而对邓小平提出了批评。 揭掉“不合适的”大字报的行动是否是对中国民主的一个打击? 如果把民主仅仅理解为个人有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话,那么,北京革委会的决定无疑是一个限制措施。但是,由于象在“民主墙”这些地方争取民主的斗争一直没有胜利,因此北京市革委会的决定对在中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并不是至关重要的。 中央党报在解释北京当局作出的这个决定以及上海和其他一些城市的市政当局作出的决定时特别写道,抽象的谈论民主会导致无政府主义、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和危害“四个现代化”。 最后一种解释是实行限制措施的关键性解释。实际情况是,大字报不仅具有尖锐的不同看法,而且立场也完全不一样。 总的来说,看来大字报在领导人和舆论中间引起的不安,大于对“四化”政策和国家的稳定所给予的帮助。 当然,人们不应该忘记,正是大字报常常用来表达十分进步的意见和各种看法,帮助丰富了这个国家的政治思想。使领导人特别伤脑筋的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主义”的出现。 这实际上包含了领导人对待近来特别是年轻人常常提出的要求的立场。他们要求尽快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在上海和其他城市里,青年们要求让他们从几年前被送去的乡村返回城市。 这是领导人不能立即解决的中国几大社会问题之一。现在有几百万青年在城市里根本没地方安置他们。因此领导人强调必须逐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和纠纷。 为建立秩序而采取的行动本身并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大量问题。但是这一行动可以帮助稳定局势,为逐步满足人民希望解决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要求(其中大部分要求领导人认为是应当解决的)创造比较正常的条件。
2. 巴基斯坦内政部宣布布托已在四日凌晨被绞死
【法新社伊斯兰堡四月四日电】巴基斯坦内政部发布的一项公报说,布托先生已于今天凌晨二时被绞死。 【路透社伊斯兰堡四月四日电】据官方宣布,前总理布托于今天凌晨在拉瓦尔品第地区的监狱被处决,不到八小时后就被安葬在他的家乡信德省。 处决布托的过程就象执行军令那样准确。 他于上午二时走上绞架,上午四时左右,一辆军用卡车在严密保护下开进监狱。 不久后,卡车开出来。当这辆卡车飞速开到附近一个机场时,一切交通都中断了。 随后,一架飞机把他的尸体运到信德省的苏库尔机场。 他的尸体用直升飞机由那里运到布托在瑙德罗的农庄附近的一个墓地。 上午十时半,葬礼完毕。 巴基斯但电台说,包括两名叔伯在内的家属在墓地旁进行了葬礼祷告。 但是布托的伊朗出生的妻子努斯拉特和他的女儿贝娜齐尔未能参加,因为她们两人被软禁在拉瓦尔品第郊区的一个警察所里。 【美联社拉瓦尔品第四月三日电】被判处死刑的前总理布托,今天在死牢里同他的妻子和大女儿泪汪汪地进行了长时间会晤。 亲友们说,布托夫人努斯拉特和她的女儿贝娜齐尔·布托得到通知,在布托因一九七四年任总理时下令进行政治性谋杀而被处以绞刑之前,她们可以最后一次会晤他两个半小时。
3. 日外务省对我决定不延长中苏条约表示欢迎
【时事社东京四月三日电】题:努力保持同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 关于中国三日通告苏联废除含有敌视日本条款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事,外务省人士表示欢迎说:“值得赞扬。”同时强调了日本今后也将从独自的立场来发展同两国的友好关系的方针。外务省指出:(一)中国过去也一直说该条约已“名存实亡”,表现出了严厉的姿态;(二)从通告中可以看出这样一种考虑:不想使中苏关系比现在更加恶化,等等。认为中国不会借此机会对苏联采取更为严厉的行动。另一方面,外务省认为苏联眼下在外交上采取报复措施的可能性不大。并且分析说:“不能认为废除中苏条约会立即对亚洲产生特别的影响。” 但另一方面,正当中越军事冲突等中苏在亚洲的对立加剧的时刻,将密切注视苏联今后的反应。 【时事社东京四月四日电】题:就中苏条约废除一事,田中官房长官评中国的措施 三日晚上,田中官房长官就中国通知苏联,废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事发表谈话说,“中国已按照迄今所表明的态度决定废除这一条约,对此,我国也表示赞赏”。 【共同社北京四月三日电】(记者:边见)中国政府三日正式通知苏方废除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同时建议举行旨在改善两国关系的会谈。 表明废除这一条约的事实,事前曾通过日本驻北京使馆通报我国政府。中国通过这一外交行动,履行了在去年夏天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时所许的“诺言”。 黄华外长会见了苏联大使,表明了要废除该条约的希望。此外还重申了中国政府的立场:“中苏两国之间的原则分歧,不应妨碍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维持正常的国家关系。”而且还建议中苏双方为解决两国间悬而未决的问题,改善两国关系举行谈判。 中越关系由于前不久的战争而恶化到了极点,现在又要废除同苏联的条约,可能因此而造成紧张。中国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才采取了上述对付办法。 驻北京的日本大使馆人士认为,这次通报废除条约是“完全履行了日中条约谈判时的诺言”,因而表示好感。部分有关人士曾经“怀疑”,由于同越南打仗这种重大的情况变化,中国是否会不提出废除条约。正因为如此,更认为这是日中两国的外交渠道畅通无阻的表现,并以更大的安心感而表示赞赏。
4. 巴特寮通讯社报道:冯维希在外国治病后返抵万象
【法新社曼谷四月四日电】巴特寮通讯社今天宣布: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兼教育、体育和宗教部长富米·冯维希在外国治疗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之后,乘专机返抵万象。 据说,这位副总理上星期曾要求在某个第三国避难。
5. 外电评述我人大常委会决定不延长中苏条约
【南通社北京四月三日电】中国外长黄华今天通知苏联驻北京大使谢尔巴科夫,中国政府向苏联建议就改善相互关系和解决两国间的问题举行谈判。黄华外长还正式通知苏联大使将废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废除二十九年前由斯大林和毛泽东在莫斯科签订的这项条约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可是提出中苏举行谈判的建议却使人感到很意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中国不坚持要有任何“先决条件”,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现在向人们提出的问题是:这项条约的废除是否可能意味着两国进行谈判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中国愿意在不提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同苏联谈判,这是中苏关系中出现的一个新因素。它可能最终导致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步改善,尽管两国的利益有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长期存在而没有缩小的现实可能性。 【合众国际社北京四月三日电】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天表决,决定不延长同苏联签订的和平友好条约。 一位西方分析家说,由于中国对莫斯科在最近的中越边界冲突中支持河内一事很恼火,“我推测他们想再次公开给俄国人一记耳光”。 他说,如果苏联不作出引人注目的反应,中国废约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实际影响。但它们的反应是“谁也猜不透的”。” 共同社援引中国人士的话说:“预料在中国宣布废约后,苏联会利用这一点加紧反华宣传。” 【法新社北京四月三日电】黄华先生所说的中苏两国之间的原则分歧不应妨碍两国之间正常的国家关系的这番话并不是什么新东西。然而,中国提出的中苏双方就解决两国间悬而未决的问题,改善两国关系举行谈判的建议却引起了观察家们的兴趣。一位通常消息灵通的苏联人士说这个建议是企图表明中国方面不缺乏诚意,因而不予考虑。 【时事社东京四月三日电】 北京三日电:这项条约曾经是中苏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象征,它的废除意味着中苏同盟的瓦解;它将成为一个起点:走向中国在美苏中这个世界三极结构中同苏联决裂,而同美国加强合作关系的新局面。
第 2 版
1. 美议员肯尼迪敦促美给予中苏最惠国待遇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四月二日电】参议员爱·肯尼迪在一篇重要的对外政策讲话中敦促美国让苏联和中国也享受正常的贸易条件,以改善同这两国的关系。 他还要求召开一次在印度支那确立和平的国际会议,并且由于宾夕法尼亚哈里斯堡附近三里岛核反应堆的危机,敦促所有国家重新考虑核能的危险。 肯尼迪的这些话是准备于星期一在纽约市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的一篇讲话中说的。他的参议员办公室已在华盛顿公布了这些内容。 这位马萨诸塞州民主党人是国会中争取同北京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领袖。他指出美苏关系一直在严重恶化。 他说:“不幸的是,在美苏关系中,促使人们克制和合作的因素已逐渐减少。莫斯科和华盛顿的领导人过份轻易地重新采取了对抗的抉择,看来不愿竭力争取合作。 “我们两国的贸易关系带来一个纠正这种状况的机会。给予最惠国贸易地位的待遇,如果是经过慎重安排的,就能够带来促成比较积极的关系的新的推动力量。” 最惠国地位将保证一个国家享有美国为它的最优惠的贸易伙伴提供的同样贸易优惠。现在享有这种地位的共产党国家只有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波兰。 肯尼迪指出,苏联人去年曾允许三万苏联犹太人移居国外,今年可能允许多达四万人离开。 他说,“如果中国对移民问题采取积极的政策”,中国也将能够取得最惠国地位。 肯尼迪断然反对关于给予中国最惠国地位而不给予苏联这种地位的任何想法。 关于其他问题,肯尼迪还敦促美国设法通过双边接触以及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来说服越南撤出柬埔寨。他说,美国应当表明它愿意考虑“从走向克制和合作的角度出发”同河内建立正常关系。
2. 卡特总统到三里岛核电厂视察
【美联社宾夕法尼亚州米德尔城四月一日电】卡特总统今天视察了陷于瘫痪的三里岛核电厂,他说,他听说,尽管反应堆发生的事故可能迫使人们大规模撤离,但是辐射强度“对所有有关人员来讲还是相当安全的”。 卡特警告那里的居民,撤离仍然可能是需要的,他要求他们如果要撤离的话,就按官方的指示去做。 卡特保证对这个事故进行“彻底调查”,并且说,他将“亲自负责向美国人民汇报这件事故的情况和将来核安全的状况”。 总统视察过工厂后对记者说:“现在来说应从这次核事故中吸取什么教训,还为时过早。”他同夫人罗莎琳是乘直升飞机来宾夕法尼亚州的。 总统在控制室大约呆了十分钟,三月二十八日当该厂冷却系统发生故障时,第一个警告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核管理委员会的官员正在设法处理密封的反应堆圆盖顶部冒出的氢和少量的氧。 他们想减少冒出的气体,这样就可以有较多的冷却水进入反应堆的中心。但是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因为冒出的气体可能爆炸,炸掉圆盖的顶部,逸出危险的放射性物质。 卡特乘黄色的轿车到核电厂,然后到米德尔城大会堂向记者介绍这次视察的情况。他说,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是首先要关心的、压倒一切的问题。 卡特说:“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使反应堆中心冷却到安全的标准。”总统说:“象我们一贯做的那样,在过渡时期要作出细致的准备,估计到种种意外事件,而最重要的是,有关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将居第一位。” 【合众国际社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四月一日电】卡特总统今天视察了陷于瘫痪状态的三里岛核发电厂,听取了有关这一危机及可能造成的灾难的简短汇报。官员们说,发电厂的情况是稳定的,但是民防局正在制定计划以便在必要时从附近的城市撤走数以千计的人。 核管理委员会主席亨德里在华盛顿说,住在米德尔城和戈尔兹博罗等附近小城镇的成千上万的居民已经逃离,离现场十英里远的哈里斯堡的一些居民在他们认为较为安全的地方与亲戚朋友住在一起。 【美联社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四月三日电】关于遏止三里岛上核发电厂的危险的努力已经取得进展的消息传开之后,感到宽慰的居民们今天开始结束他们自行离乡背井的生活,重返他们由于害怕而离开的家园和工作岗位。 估计有八万人到二十五万人,由于危险程度显然在减少,正在慢慢地返回家园。该地区各银行的储户争先恐后地向银行提款准备万一要疏散时使用,这种现象今天已经停止了。
3. 施莱辛格说美核电厂事故是操作上的错误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四月二日电】能源部长施莱辛格今天说,尽管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的反应堆发生了核事故,卡特总统仍将要求国会加快批准建造新的核工厂的计划。 施莱辛格说,看来宾夕法尼亚州的不幸事件是操作上的错误而不是设计上的错误。 他说,与此同时,卡特和他的核能顾问们正在对这个事故引起的问题进行“技术研究”。 曾经领导原子能委员会的施莱辛格说:“在我们还没有对技术发展进行全面研究之前……就匆匆作出判断未免为时过早。” 【美联社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四月二日电】核管理委员会的一位官员今天说,在报废的三里岛核反应堆内的一个危险的气泡“正在明显地缩小”。他还说,燃料温度正在下降,放射物的逸出也受到了控制。 核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负责人哈罗德·丹顿说:“我认为今天比昨天安全一些。”
4. 香港《镜报》文章《好莱坞七十五岁了!》(下)
过去十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好莱坞的大电影制片公司,从管理到所有权,大多发生了变化。好莱坞八大影片公司,大有江山依旧,人事已非之慨。从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三年,好莱坞八大影片公司中,有五家营业亏本。 一九七四年以后,好莱坞八大影片公司的业务全面好转,无一赔钱。 目前,好莱坞面临的问题是:赔钱的时代会不会再回来?美国电影商的看法是,如果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就有可能避免赔钱历史的重演。根据近年的经验,单拍一部巨片十分冒险。另一种教训是,《基宝与林芭》和《大亨小传》,制片公司原来以为会大赚其钱,结果却是商业上的惨败。这说明,把生前红得发紫的电影明星的恋爱史和著名作家的作品搬上银幕,并不保证赚钱。主要原因是:七十年代的电影观众,不同于五十、六十年代的电影观众,社会风气改变了,观众的兴趣也改变了。 近几年来,观众人数相继打破纪录的影片,是《教父》、《冲天大火灾》、《大白鲨》、《洛奇》、《星球大战》、《周末狂热》、《油脂》和《第三类接触》。《星球大战》一九七八年上半年在美国和加拿大上映,票房收入超过了二亿二千万美元,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它的特技引人入胜,片中充满花样翻新、别开生面的噱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美国许多人对现实不满,希望从虚无缥缈、逃避现实的幻境中寻求慰藉。 电视录影机对好莱坞电影业可能产生影响。一九七八年美国销出彩色电视录影机四十万部,欧洲各国销出二十万部,日本六十万部。这种录影机,不但可以录放电视节目,也可以放映影片或节目录音带,使用的方式跟录音带相同。至于录影机的流行是否会扩大影片市场,目前还很难预测。可以肯定的预测是,家庭影片在美国虽已流行,但不会使电影院受到太大的打击。观众看大银幕上的大影片,仍是一种非家庭影片所能代替的享受。 一九六○年代末期,美国唱片业的大本营在纽约,那时美国其它城市也录制唱片,就是很少在好莱坞。但是今天,几乎所有的大唱片公司,都已经以好莱坞为大本营。唱片业与电影业合流的趋势已经形成。一九七七年美国唱片业的销售超过三十亿美元,这个收入比电影业还多。 跟纽约,克利夫兰等闹财政危机的城市一样,星光熠熠、生意滔滔、财源滚滚的好莱坞也还是有隐忧的。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估计,近年美国人私自翻制影片的罪行,每年使美国电影业在全世界失去八亿美元的收益。 好莱坞电影业目前的另一隐忧是,各公司虽然纷纷宣布大成本的制片日程表,但在美国通货膨胀已重新加剧的情况下,影片的制作成本日增。尽管这样,在进入一九七九年的时候,好莱坞电影制片商在表面上欢乐如常,他们的影片收入在票房纪录上继续上升,年轻人也都在争购他们的另一种出品——唱片。 在好莱坞这个溶合艺术与商典的地方,金钱至上,赚钱就是一切。(下)
5. 美报报道:《苏科学家断然拒绝接受一位党的高级领导人》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三月二十七日以《苏联科学家断然拒绝接受一位党的高级领导人》为题报道: 苏联一个有威望的机构拒绝接受一位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为其成员,这还是头一次。 苏联科学院拒绝接受谢尔盖·特拉佩兹尼科夫为正式院士,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行动,特拉佩兹尼科夫自从一九六五年以来一直是党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自从一九六六年以来任最高苏维埃科学委员会主席。 特拉佩兹尼科夫自从一九七六年以来为科学院通讯院士,一再要求被接受为正式院士,但是科学院迄今没有作出正式决定。 科学院以二百一十二票对一百三十七票的多数拒绝了他的请求,这件事之所以成为可能仅仅因为科学院(它成立于苏联政权产生之前)保持了无记名投票的特权。 正是由于这种特权,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教授仍然是科学院正式院士,尽管许多人想把他赶出来。萨哈罗夫教授作为科学院正式院士参与投票取消特拉佩兹尼科夫的候选人资格,甚至能够在辩论中发言,声称这位候选人关于农业集体化的著作不足以使他成为科学院院士。 特拉佩兹尼科夫多年来一直享有强硬派的声誉。六十年代他反对利别尔曼教授的经济改革计划。 克里姆林宫虽然采取许多方法使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萨哈罗夫不敢大声公开表示支持人权和自由事业,但是迄今克里姆林宫没有剥夺萨哈罗夫的苏联国籍。萨哈罗夫作为物理学家在科学界享有的声誉,以前授与他的许多高级勋章,苏联公安警察的高级官员甚至都承认的他的功劳,诸如大家都知道的他在完善苏联氢弹方面所作的贡献,这一切似乎都使克里姆林宫犹豫不决,没有彻底地把萨哈罗夫教授放逐出去。
第 3 版
1. 国际战略研究所前副所长肯尼思发表文章谈中越冲突的影响《威信冲突的困境》
【本刊讯】日本《中央公论》四月号刊登国际战略研究所前副所长肯尼思·汉特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威信冲突的困境》,摘译如下: 看来,二月十七日开始的中国进攻越南将对亚洲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的意图从政治意义来看,中国的政策不仅是对抗越南侵略柬埔寨,而且,对苏联和越南针对中国和东南亚而造成的侵略性威胁必须采取某种行动,这大概是中国的最明显的动机。 毫无疑问,中国在进攻越南时,也考虑到了与其世界战略相关连的问题。 中国的意图是,通过进攻越南向越南和苏联表明,如果苏越采取扩张主义行动,那么中国将毫不踌躇地使用军事力量。从世界战略的观点出发,中国认为越南和苏联是第一个打击目标。 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对越南采取军事行动,使人们认识到中国反对越南及其背后的苏联的扩张主义的决心。这可能是出于中国的长期战略。苏联的困境可以设想,中国进攻越南在苏联引起了严重的问题。中国对苏联的军事同盟国采取了军事行动,苏联必须作出选择。 苏联大概无论如何也不想失去对越南的影响。如果苏联不采取任何行动,那就将丧失对越南的影响,另方面,苏联如果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那么也不能不考虑其内在的危险。如果中苏两国发生冲突,那就有可能发展为无法控制的危险事态。 苏联不仅对中国问题,而且在非洲大陆和最近发生政变的伊朗等世界各地都有它的战略利益。因此,苏联不得不考虑对世界的影响。此外还不能丧失世界的“均势”,所以同美国之间的关系虽是微妙的,但必须维持良好的关系。同美国之间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即将达成协议。因此,苏联大概正在从短期方面和长期方面考虑条件,研究其行动。 虽然这样说,但不能完全排除苏联在中苏边境地带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如果苏联对援助越南无所作为,那么苏联的威信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但是如果采取军事行动,那也许会发展为大规模的战争,苏联正处于这样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姑且不谈边境问题,可以设想,苏联在海上阻止中国船只的行动或武装占领西沙群岛。但是,这些行动是过分的军事行动,所以苏联将避免采取这种行动。美国采取局外者的立场关于美国对中越争端的政策,首先要指出的是,除韩国外,美国将从亚洲大陆撤退军事力量,因此要阻止在大陆发生争端是困难的。它不得不承认在大陆发生的争端,就是以这种认识为基础的。美国办得到的是采取政治行动。因此,无论亚洲大陆发生任何事情,美国只能采取观察家式的局外者的立场。 当然,美国不希望在亚洲爆发战争。 在华盛顿政策负责人中间有不少人是以并非不愉快的心情看待中国对越南入侵柬埔寨而采取惩罚行动的。并且,任何人都不希望越南在东南亚具有占统治地位的影响。如果越南的影响加强了,东南亚国家将要求美国阻止越南的影响。 美中两国相互保证不谋求霸权。但是,美国没有认为中国进攻越南是谋求霸权,而且认为中国是针对越南及其背后的苏联加强影响而采取行动的。但是,如果中国长期在越南部署军事力量,并向其他地区扩大冲突,那么有可能谴责中国是霸权主义。西欧的复杂心情西欧国家也同美国一样,不希望亚洲再发生冲突。 不容置疑,越南入侵柬埔寨是造成这个地区不稳定的原因。关于这场冲突,在西欧国家中爱和憎这两种感情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因发生争端,稳定局势受到损害而感到遗憾的感情和欢迎中国站出来阻止越南扩张主义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军事行动是对越南的扩张主义设下的障碍。并且,西欧存在着这样一种情绪:越南背后的苏联在非洲大陆积极行动,伊朗政变时也寄予莫大的关心,在世界各地,苏联频繁活动,太过火了。因此,出现了欢迎中国坚决反对苏联的气氛。 西欧国家许多人希望中国站在“反霸权主义”的立场上,在不损害其形象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对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就想干到底,对这一点,西欧产生了某种赞赏之情。日本的立场日本需要东南亚形势稳定。通商自由和公海自由对日本是必要的。如果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推行扩张主义政策,那么将对东南亚的形势产生影响,日本也将受到巨大的影响。据我个人的看法,对越南的未来是比较乐观的,我认为扩张主义将会受到遏制。因为越南的动向与中苏两国的利害关系密切相关,将迫使中苏两国作出牺牲。 日本在贸易方面在东盟国家中有巨大的利益。如果越南今后推行扩张主义政策,那日本就难免要在政治上处于比现在更加软弱的地位。考虑到这种形势,日本将来是否能对东盟国家采取不搞任何政治的政策,将成为问题。 从结论来说,可以认为,中越冲突将对世界战略形势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东南亚争端,苏联必将对此倾注力量。因此,对西方来说,得到了战略性利益,但是,这并不有助于东西间的稳定。 并且,中苏间的军事冲突,不管其程度如何,必将对东西方关系的稳定产生巨大影响。远东形势和欧洲形势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苏联不会在远东和欧洲“两条战线”上同时挑起事端。如果发生中苏冲突,那么世界战略形势将极其不稳定。 大概有必要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2. 台报文章《 埃及的沙漠新城》
【本刊讯】台湾《青年战士报》三月十七日译载美联社一篇文章,题为《埃及的沙漠新城》,摘转如下: 埃及首都开罗与苏彝士运河之间的沙漠地带,正有一个新兴的计划城市逐渐成形——除了公寓住宅之外,还有一个回教的清真寺、购物中心、电影院以及工厂。在沙漠的烈日下,一幢幢的建造起来了。 这座沙漠中的城市,预计造价为十五亿美元。据估计到了二十世纪末,会有五十万埃及人定居在此沙漠城中。埃及的文明孕育发展于尼罗河流域;几千年来埃及人在此狭长的地带建立家园。埃及政府目前在沙漠中建造城市,正表明萨达特总统突破尼罗河流域,发展沙漠地区的决心。主持其事的埃及前交通部长阿德海先生说:我们无他法可想 ——我们必须在沙漠中定居,否则现有城市的膨胀会吞下宝贵的耕地。 这座沙漠城,已命名为罗马丹,为纪念回历上一九七三年中东战争爆发的那天,埃及计划建造八座同一类型的沙漠城,以吸收该国快速增长的人口。(埃及目前人口为四千万,据估计公元二○○○年时,将达六千万。) 目前有五家建筑公司,一千名工人,赶工建造这座罗马丹沙漠城,埃及官方预测到一九八○年底将有十五万人定居此新城。 阿德姆先生说,新城的公寓已预售一空。不久埃政府就要开始标售该城的其他建筑物。 埃及人对此沙漠新城是否有兴趣呢?谁愿意在沙漠中定居呢? 埃及总统萨达特,目前极力鼓吹青年,作定居沙漠的先锋。此外房产专家也说,如果该城的就业机会高的话,农村的农民便会舍开罗而移居此新城。 埃及全国面积一百万零二千平方公里,沙漠占去了其中的百分之九十六。因此埃及人在传统上对沙漠始终采半信半疑的态度。有一位五十二岁的木匠,他住在开罗,和十三个人共挤一室。他说即使政府白送他一间公寓,他也不会住到沙漠里去,但是他想,也许他的儿子会对沙漠感兴趣。另有一位二十二岁的工人,他晚上在开罗读农校,表示,一旦学业完成,他会迫不及待到沙漠定居。因为沙漠新城中,有的是自由,有的是机会,对埃及,对他个人均极适宜。
3. 联合国粮农组织蝗虫专家说:蝗虫正在伊朗阿曼等地孽生
【路透社罗马三月十六日电】在某些专家满怀信心地预言蝗虫永远不会再构成严重威胁之后还不到十八个月,世界就将面临着十六年来最严重的蝗灾。 在历史上和技术方面第一次动用财力和人力准备同蝗灾作斗争。然而事与愿违,政治和战争的影响,使数以百万计的人面临饥饿的威胁。 就在这时,在蝗虫的孳生地,无数的蝗虫正脱卵而出,并将在三十天内经过五次态变而变为成虫。再过一个月,它们也将开始繁殖,每只雌蝗一次产卵达一百个。而且,每个两克重的蝗虫每天将吃掉和其本身一样重的农作物和禾苗的叶子。 具有冷酷讽刺意味的是,蝗虫孳生地正是控蝗小组不能进入的地区,也是灭蝗飞机无法飞行的地区。这些地区是伊朗、阿曼的部分地区、也门、厄立特里亚和欧加登等地区。 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总部(该组织在协调对付沙漠蝗虫的斗争)的蝗虫专家琼·罗伊说:我们在黑暗中进行战斗。“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所有这些地区都有成群的蝗虫,但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我们去不了。”例如伊朗,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去年十二月份就知道那里有成群的蝗虫。伊朗南部今春多雨。由于未采取控制措施,那里的蝗虫正在繁殖。如果联合国粮农组织能采取行动,大部分蝗虫可以被杀死。但象现在这样,蝗灾是必然的。 及早捕捉蝗虫是进行控制的必要部分。在幼虫期——即在蝗虫生长不到三十天和成虫没有长出翅膀之前在地面上消灭蝗群是比较省钱和容易的。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它们就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和进行破坏,吃光它们发现的一切绿色植物。 罗伊说:“蝗虫自己的飞行能力每小时只有二十公里左右。但如果遇上顺风,一群蝗虫在一次飞行中可从沙特阿拉伯的空旷地区飞到印度的古吉拉特——两千公里。”一群密集的蝗虫能在三千米的高空毫不费力地借助风力滑翔,在从大西洋到西南亚的广阔地带上,风把它们带到哪里就在那里降落。在它们降落的地方,简单的算术就说明了后果如何。 世界已经将近十七年未遭受严重的蝗灾了 ——这是有记载的历史中最长的一段缓和期。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利用这段时间发展了技术,准备用于蝗虫回来的那一天。已在沙特阿拉伯和索马里等国使用了这些技术并收到了成效。 每天两次研究卫星发回的地球照片,以便发现潜在的蝗虫繁殖区的降雨量。再把这些结果同另一颗卫星“地面卫星”发回的指出哪里的植物正在发芽的照片进行比较。只要这个小组报告哪里有大量的蝗虫,轻型飞机就飞到那里喷撒杀虫药。当蝗虫仍处在幼虫时期,用极低浓度的药就有效,从而使杀虫行动既简单,代价又低。在顺利的时候,在全世界范围内,一年观察和控制蝗虫的总开支也不超过一千五百万至两千万美元。 但是,一旦它们长上翅膀能飞的话——象一九六二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所出现的情况那样,就会大大增加困难、开支和危害。 罗伊说:“我们需要消灭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的蝗虫才能使蝗虫的数目不增加。由于有数以百万计平方公里的地方要进行调查,要消灭每一个蝗虫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第 4 版
1. 香港《七十年代》月刊刊登小船义男的访华文章:《中国宾馆闻见录》(三完)
还有奇怪的事。有一天来了很多朝鲜客人,他们人多,有些就被安排在靠近我们的邻桌。这本来也是不足为奇的事。但是没想到中国人又要我们再搬一次“家”,搬到离朝鲜人老远老远的、连他们大声说笑都听不到的地方。据说中国人的理由是:“因为日本人和朝鲜人合不来”(?)真是不好理解,哪怕真的“合不来”,难道日本人和朝鲜人真会在中国的饭店里打起来不成?“合不来”的人恐怕是有的,但不是我们。我们同样到中国来,同样是中国人的客人和朋友,难道我们彼此之间不可以成为朋友而要蒙中国饭店的人给制造分离吗?如果饭店的人聪明一些,倒应该让同到中国去的所有外国人也都彼此成为好朋友才对,因为朋友的朋友也应该都是朋友。内宾,灯光,电话机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国大城市接待外宾的饭店,就其容量来说,都是很具规模的。但很可惜的是,中国的饭店还远不能做到“物尽其用”。诚如好些人批评的那样,包括北京饭店在内,每一座饭店至少有二、三层甚至更多的房间是供工作人员、小汽车司机或内宾住宿用的。内宾如果是高干,那是完全应该的,但是如果是开个什么会议而来的代表,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同样,饭店本身的工作人员或汽车司机,也完全可以在饭店附近解决住宿问题,把房间全腾出来供外宾使用,从增加外汇收入着眼,不是很好的吗? 关于饭店内部的设备,北京饭店(新楼)无疑该列入一等的,但除了北京饭店以外,其它的饭店就差多了,其中最令人感到头痛的就是灯光太暗。晚上若想做点书写工作,几乎不大可能,一会儿就累得眼睛发痛。 饭店客房内的桌椅、橱柜多已陈旧变形,开关也不方便,盥洗室的池子、水龙头好些都已残缺损坏,应予以定时修理。民族饭店的电话机,每打一次电话,一定拨得指头发黑,这种几十年前的老式电话机,是否还应该继续使用?床单、毛巾想是应该天天换的,特别是夏天,没有冷气设备,更有勤洗勤换的必要。 以接待外宾为主的饭店,菜食方面自然应该适当地考虑到外宾的特点,象北京饭店、新侨饭店那样,菜食就少放油,做得比较清淡,比较适合日本人的胃口,而民族饭店则充耳不闻,不管你个别要求多少次,他们总是大油大油地照样给你端出来,而且花样总是那几样,三两天就吃腻了,吃的方面,可以说北京饭店最好。但若说到西餐,则北京饭店的牛排和其它所有的饭店一样,全都嚼不动,还多半要劳请厨师再切成小块。准长沙式筷子不知道民族饭店的经理先生是否以为白种人、黑种人不能使用中式筷子吃饭,因此在饭厅里配用着的全是准长沙式的又长又粗的筷子,以便他们又长又大的手掌可以把筷子握紧了而菜不致掉下来?但是,那种筷子似乎也太特殊了一点,因为唯独“民族”有而他家无,虽然听说是楠木做的,可是就是用楠木做筷子,非得做成那么又长又粗不可?记得有一天晚上用膳,遇到了坐在邻桌的几位刚抵北京的日本姑娘,她们泪眼汪汪地看着桌上的长筷发愁——不得其门而入。中国人也许会以为她们太娇气,但是在日本人看来,那是粗汉和历史上的叫化子使用的。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满足每一位顾客的希望和要求,但也同时准备一些小型筷子和方便筷子(用后即扔掉的),不是既符合卫生又少了麻烦吗?桌布和碗碟一个大饭店,又是接待外宾的,餐桌桌布用过一次之后,应该更换一条,这是符合常理的。但似乎除了北京饭店、国际俱乐部以及上海的少数饭店以外,别的饭店都还做不到,因此常常见到服务员用大条帚在就餐过的桌布面上清扫,一、两次后把桌布翻过来再继续使用,据说一张桌子一天只配用一块桌布。 饭店的碗碟杯盘,那些因为磕磕碰碰造成了缺口或损伤的,就不应该再拿出来使用。遗憾的是连北京饭店也不注意这一点。中国既然是瓷器的祖国,用更多更漂亮的碗碟杯盘,定时更新更换,不但有可能,而且也是有必要的。旅客指南旅馆或饭店简介、旅客指南这类小册子,无论你住进外国的什么旅馆或饭店,总是可以在你一进入房间就看到,这对方便旅客的生活会起到很大的指导和帮助的作用,但是这一类的小册子在中国的任何一家饭店都是没有的。前面说了北京饭店有一个“请勿打扰”的纸牌子,再看看桌上还有一张告诫住客使用房内设备时的注意事项,别的带指导性的文字的东西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实在是很大的不足和欠缺,比如要打个电话,怎么要总机也不知道,非得亲自去问服务员不可。有关饭店内部的设备、出租汽车的使用、游览场所等等,对于一个初到北京的人,仿佛进入了无门之林,完全不知东南西北。自来水日本人或在日本住惯的人以及欧美人等,都喜欢喝生水,按中国人的说法叫“凉白开”。在日本一打开自来水龙头就可以喝,而且不会闹病不会拉肚子,这并不是日本的水从天上降下来就能喝,而是日本的自来水公司都有一套完善的自来水过滤(消毒杀菌)装置,所以自来水送到口中就能喝。 近几年来,由于日本游客迅速增加,所以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的酒店、饭店也差不多都添置了这一套设备,使自来水一打开就能喝,从而大受日本游客的欢迎。遗憾的是无论是北京、上海或天津,自来水是不能生喝的,而且水质不大好,自来水一打开常常带有一股泥土味或腥味,这在上海和天津尤其严重,就是煮开了也一样,残存的怪味总是去不掉,怎么也喝不下去。我不是要中国人去学日本人喝生水的习惯,但是作为招待外宾的饭店,如果使用一套不贵的设备,就能省去把水烧开再让其冷却的麻烦,既方便客人又省人力和燃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出租汽车北京的出租汽车约有半数以上是日本丰田牌小汽车,在日本坐惯了,到了北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短程坐坐上海牌,甚至比丰田还舒服一些。因为上海牌车顶高,座位适中。 我想说的是,出租汽车数量太少,有事的客人往往因为等车而浪费了一大段时间。 在服务态度上,一般来说,小汽车司机对日本客人都比较友好,但是却都普遍有个例外,那就是在他们快要下班或过了下班时间而未能回到驻地休息吃饭的时候,他们的情绪往往会变得急躁难耐,比如,你那时候想要车的话,他们常会这样回答说:“时间长了可不行!”“我还没吃饭呢!”“晚了就没饭吃了!”或者“不行,不走了!”那时候,不管你是经理或董事甚至国会议员,他们也会掉转车头,一走了之。 什么原因不完全清楚,但可能象人们常听说的,他们常常超时工作,可是没有任何加班费。既然中国的出租汽车还不足,汽车司机的辛苦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怨言和情绪变化也就可以理解了。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目前,不可否认中国社会的娱乐生活仍然太少而单调,特别是晚上,除了不容易看上电影以外,再就是时间有限的电视了。电视机在中国仍然是高价的奢侈品,除了北京饭店房租一百元人民币的房间以外,其它的饭店均无配备电视机的。所以外国旅客一到了晚上就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了,作为长驻的商社代表,最苦恼的便是这一点,十天半个月还不要紧,时间长了,可真是太不好受了。难怪他们聚餐喝酒时,常常会无缘无故地为一句不当笑的话或一件没有笑的价值的事而哈哈狂笑一阵,甚至早餐也猛喝啤酒,据说都不外是心中恼闷的自然发泄。更有许多人,如果不是公司的派遣,自己绝对不会提出愿意到北京当常驻联络员。这也可能就是他们常说的“北京病”吧?(三完)
2. 《上海重新出现旧风气和颓废现象》
【本刊讯】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三月二十六日刊登该报记者迈克尔·帕克斯发自上海的一篇报道,题为《上海重新出现旧风气和颓废现象》,摘译如 下: 上海正在重新出现它过去的生活风气,有人担心过去的颓废和下流的风气也会出现。 青年男女成双结对走向照像馆,脱下蠢笨的毛式蓝制服,换上西方传统结婚礼服拍摄结婚照……美国、英国和法国的电影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莎士比亚的戏剧影片《无事生非》和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演出的门票被抢购一空……年轻人积极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以期贸易扩大和找到工资高的职业。 由于中国领导人想要使生活中恢复一点乐趣并重新争取人心,在经历了十年文化革命的清教徒式生活之后,整个中国的生活正在松弛下来。 在中国最大的、最开通的城市上海,恢复正常是比较容易的,然而,如果走过了头,也是比较危险的。 这个城市在过去两个月中出现了卖色情照片的事……一帮一帮的十几岁青年使左邻右舍感到可怕……贩毒最近在有限基础上重新出现……大批旅游者和外国商人的来到导致有些人卖淫。 上海的《文汇报》说:“如果我们忽视这种超自由化的倾向,它很快会变成时代的潮流,中国的现代化将会落空。”这家报纸又说,中国要学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但决不仿效它的腐朽生活方式。 上海处于长江口附近,有一千一百万人口,它象纽约一样,中国人长期以来抱着怀疑的心情看待这个城市,尽管它把自己看成比别的地方先进得多。 上海人仍然感到自豪,比较自信,好象是说:“我们才是重要人物”。理发馆的女部挤满了要烫发的妇女,服装和百货商店里五颜六色的新式衬衣和服装,一拿出来便卖光。 上海一位西方银行家说,“上海再也不会象你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那种是个放任自流的地方了。但是,在过去仅仅的一年内,上海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它以前的繁荣。” 从南京路到曾经是十分有气派的外滩一带的主要商业区,每天流动着数以万计的市民和外地人;手表、电视机、自行车一类的高价商品卖得就象家庭必需品那样快。
3. 日本记者自北京报道《中国被迫搞军事现代化》
说中国通过对越还击战在军事现代化方面肯定取得了不少经验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三月二十六日刊登该报记者青木发自北京的报道,题目是《中国被迫搞军事现代化,主要是改进常规武器》,摘译如下: 以中越间发生的武力冲突为转机,中国军事现代化很可能重新作为紧迫的问题而提出来。据料,在总结这次战斗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军队内部要求军事现代化的呼声将高涨。 从中国的现状来看,未必有迅速提高军事现代化的条件。现在正在进行的重新研究经济工作的动向也是其中的一例。不用说,军事现代化是与这种倾向背道而驰的。 中国领导人再三强调维护边境的和平与安全,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大前提。他们也不能忽视军队的这种动向,所以将被迫作出某种反应。鉴于这种情况,在北京的西方军事人士中间有很多人认为,即使谋求整个经济平衡是前提,但是在这一范围内,军事现代化可能会逐渐占优先地位。 可以认为,当前,军事现代化也将根据中越间的战斗经验,着眼于改进常规武器。 因此,中国通过与越南战斗,在推进军事现代化方面,肯定取得了不少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