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04-02

第 1 版

1. 梁厚甫文章《苏联的矛头会指向东南亚吗?》

说世界战略形势已呈现一个新趋势,自埃以签约和美决心支援北也门之后,苏联可能伸手的地方,要么是西欧,要么是远东;如果它同西欧国家订一个“互不侵犯协定”,苏联的矛头就会指向东南亚    【本刊讯】新加坡《南洋商报》三月二十六日刊登梁厚甫的一篇专稿,题为《苏联的矛头会指向东南亚吗?》,摘要如下:    巴黎的《世界报》三月四日至五日,刊登了一篇文章,从《世界报》这一篇文章看来,我们至少可以理解到世界战略形势上,已呈现一个新趋势,那就是:自从以埃签订单独和约以及美国决心支援北也门来对抗南也门的进攻以后,苏联可能认为,目前南进的路线,已遇到了阻挠,因而企图向别处来伸手。苏联可能伸手的地方,要就是向着西欧,要就是向着远东。如果勃列日涅夫的如意算盘可以打得通,能和西欧国家订一个“像是互不侵犯协定的协定”,那末,有一个时期不会向西欧来下手,其当然的结论,自是指向远东了。    苏联的矛头指向远东,依《世界报》的看法,可能是“惩罚”中国。    凡是伸手而足以引起世界大战的地方,苏联都不想向它伸手,就现在已知的地方,计有三个,一个是柏林,一个是沙特阿拉伯,一个是中国。    (一)向柏林来伸手,亦即是向西欧来伸手,在赫鲁晓夫的时候,曾有向柏林来伸手的企图,勃列日涅夫由于受过了教训,现在改采政策,不要硬来,而要软来,希望和西欧国家签署一个“像是不侵犯协定的协定”,其目的是,暂时不动西欧,而要软化欧洲,等到苏联在欧洲侧翼做好工夫以后,才将欧洲拿下来,那是期待瓜熟蒂落的做法,这一个做法,容易理解。(二)沙特阿拉伯是富油国家,有了沙特阿拉伯,西欧才可以生存。沙特阿拉伯可以说是西欧的灵魂,因此,年来苏联向南来发展,在中东方面,拿到了阿富汗,拿到了伊拉克和叙利亚,却要超越了沙特阿拉伯所在地的阿拉伯半岛,而南向红海出口地的南也门和埃塞俄比亚,显然未敢向沙特阿拉伯来动手。伊朗也是富油国家,最近发生动乱,苏联虽在暗中策动,但是所采的是高度掩蔽的手法。(三)中国也是苏联要避开的地方。其原因在于:如果苏联对中国采用传统武器,中国广土众民,早有游击战术经验,苏联初时纵能得利,但最后将如四十年代日本之“泥足深陷”。强如美国,其将军们也认为对中国用兵,是无法想像之事。    如果苏联对中国动用战略武器,如核弹飞弹,中国产业集中的地方,在其东部,而东部却邻近受美国核子伞保卫下的日本。中国吃核子弹,日本也感到身受。此所以美国战略学家众口一词,认为苏联如投核弹,无所谓投向中国或投日本之分。    基此原因,苏联的矛头如果指向远东,其可能的结论,就是指向东南亚。    越南是远东的古巴。古巴的存在,为着牵制美国;越南的存在,为着牵制中国。东南亚之所以能够用武,就是,东南亚虽是美国关切的地区,但不是美国有条约义务的地区。    到这里,是不是说:东南亚的危机,是相当现实的?这又不是。因为重山叠水,国际形势上要经过若干的转折,才会到来。首先,赫尔辛基声明的签字国,是否真会签署一张“像是不侵犯协定的协定”,目前还是未知数。苏联目前显然企图以这一张“像是不侵犯协定的协定”来求换取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定。如所周知,卡特总统相当热心于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定的,卡特总统能否固定心旌,不入苏联的圈套,这也是一个未知数,目前中东的局势,像是呈现曙光,有可能堵塞苏联南进之路,但天下间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如果苏联南进之路堵塞不来,苏联还是可以循看旧踪的。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越南的存在,毕竟是东南亚问题,只要越南一天有着为苏联向东南亚火中拣栗之心,东南亚一天都要警戒。

2. 英结束对马耳他一百八十年的统治

【德新社瓦莱塔三月三十一日电】英国今天完成了从马耳他撤出它的陆军和海军的工作,结束了在这里的一百八十年的统治。    英国的统治是在当地时间午夜之前一分钟正式结束的,当时降下了英国国旗,升起了白红两色的马耳他国旗。这个升旗仪式是明托夫总理作为马耳他“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的积极中立”的新政策的设计者所作的努力的顶峰。

3. 阿拉伯外长财长会议决定对埃及实行制裁

【美联社巴格达三月三十一日电】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今天一致同意,由于萨达特总统同以色列签订了和平条约,要对埃及政府采取全面的经济和政治抵制措施。    伊拉克外交部长哈马迪宣布,十八个阿拉伯国家的外交和经济部长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一致通过了对萨达特政权实行严厉制裁措施。只有阿曼和苏丹没有参加这个协议。    强硬派政权同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保守派就萨达特在阿拉伯阵营受排斥的程度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后通过的这个协议使观察家们感到意外。    哈马迪和参加会议的其他官员们说,阿拉伯联盟决定:    ——从这个条约上星期一(二十六日)签字之日起,停止对埃及的一切经济援助、技术援助、贷款、存款和所有联合发展项目。还禁止所有阿拉伯国家向埃及出口石油。    ——立即撤回驻开罗的所有大使,在决议建议的一个月内同埃及断绝一切政治和外交关系。    ——“在适当的政治条件出现之前”,暂停埃及在二十二个成员国的阿拉伯联盟的成员资格,把阿盟总部由开罗迁到突尼斯首都突尼斯。    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发言人欢呼这个协议是“为反对美帝国主义和萨达特政权而斗争的阿拉伯世界的伟大胜利。”    发言人阿卜杜勒·阿布·米泽尔又说,这个游击队组织认为会议决议“是开头,而不是结尾。”    哈马迪强调说,阿拉伯国家已受到全部决议的约束,只有关于在一个月内切断外交关系的“建议”是个例外。    这个协议是强硬派集团的明显胜利,但是保守派显然也赢得了强硬派的让步,即受制裁的国家不包括美国。    【路透社巴格达三月三十一日电】看来这次会议的决定反映出沙特阿拉伯人的态度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强硬派阿拉伯国家的强大压力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对萨达特总统采取了比原先设想的远为强硬的态度。    但是这些措施远远没有满足巴勒斯坦人提出的要求,即把美国也包括在受制裁的国家之内。

4. 中国搞现代化所要注意的问题(续二完)

人口尽管是个经济因素,但还要其它互补的输入物资配合,象机器设备等,然后才能够真正地产生效率,否则就要变成一种阻力,因为是这些新生人口必须养活,吸收了农业里一大部分能力,于是农业吃紧,它支持工业的资源便减少,农产出口换取外汇的条件也给削弱了,后果是拖累了工业和整个经济。    记者:吸引外国的投资有没有甚么好处?    薛:引进外国投资的目的,主要是想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然后在国内别的环节建立外部性经济,这是最重要的。外国投资连同技术要能在中国生根,使其它部分因这些技术而得到好处,这是个检定的标准,假如无法达到的话,吸引投资就没有重大意义。不外是政府多征收点税而已,但投资的利润终究有一部分会汇出去。    外国投资的作用是否显著,便要看当地的吸收力强弱而定,这方面日本是个典型的良好例子,它的吸收性极强,中国也应培养类似的力量。长远而言,中国民族聪明,人材绝对不缺乏,问题只是怎样用脑筋,目前的情况限制很多,国内的配备不足够,也影响了人力的发挥,要等待政府创造有利的气候,在各个环节的人才能够尽他们的力量,利用现有设备,把人力作最大的发挥,甚至再创造其它有利的环境。    记者:中国要赶上美国或日本的工业水平,是否需要避免什么错误?    薛:我觉得中国有许多优良的特点,值得加以保持,但并非毫不区别地全部保持,追求西方的先进技术经验,是否必定要把中国的社会制度彻底改革呢?我不以为然。    如果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人民决心改造好国家,可以按照本身的形态和方式来发展,技术是中性的,但社会怎样建立,中国却有自己的一套,我们的制度和外国不同,团体的价值观念也有很大区别,为什么一定要向西方看齐呢?不过,在引进西方技术的时候,常常不知不觉地会把很多风气也接收过来,影响了中国原有的特点。    我们不应该完全模仿西方的发展模式。据我的观察,日本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但即使发展到今天的阶段,它仍受两股力量的支配,一股来自中国,另一股是西方的。中国的影响是“尽忠”的观念,对国家和服务的公司都要忠诚,讲究道义,加上西方的创业精神,两股力量便很惊人。日本传统的看法是,成功可分为多个方面,商业是其中之一,发财是可以接受的,并不违背个人的品德修养。中国却鄙视商贾,德高望重的人不屑一顾。而另一个极端是西方,只要有钱,就表示有能力,活在世上,现实的快乐最要紧。日本是东西方价值观的折衷,社会有其特点,又吸收了别人的好处。    中国可在固有的模式下,周详地修改经济结构,发展外国的技术,但社会中珍贵的东西却不应随便放弃。    记者:那么中国现代化成功后,它的模式是否会和其它国家不同?    薛:我认为应该有所不同。(续二完)

第 2 版

1. 剑桥经济政策小组发表评论说:八十年代英国经济前景暗淡

【合众国际社伦敦三月二十八日电】剑桥经济政策小组今天发表的最新评论说,八十年代英国的经济前景将是暗淡的。到那时,从北海石油得到的好处将渐渐减少。评论说,“甚至在短期内失业人数很可能增加,通货膨胀也很可能加重。”    评论说,“假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八十年代的失业人数可能增加到二百五十万到三百五十万,通货膨胀率可能上升为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    温·戈利负责的实用经济部研究小组在一些方面享有盛名,它每年准确地预言政府政策对失业和国际收支的影响,检验如货币贬值和普遍控制进口这种可供选择的策略。    今年他们从欧洲经济共同体和目前的国际贸易制定——这种制度不再能够导致适当的经济增长——的角度来分析英国存在的问题。    他们认为石油贸易不是主要问题。昂贵的石油价格已被吸收,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盈余实际上也不复存在了。    评论说,现在有一种危险,这就是:八十年代可能出现严重的世界经济衰退,这是因为,象日本那样具有超级竞争能力的工业国与象英国那样不景气的国家之间的不平衡越来越大了。尤其是美国现在开始在贸易方面遇到了压力,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这种压力使英国受害越来越大。    该政策小组说,欧洲经济共同体反常的预算转移和食品价格,使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之间的悬殊愈来愈大。按人口计算,英国对其它成员国的工业产品的出口目前在共同体中居最后一位。    按这种预算,英国每个纳税人每年要支付约五十镑(一百美元),而共同体中最富的成员国丹麦每个纳税人每年却得到三百镑(六百美元)左右的补贴。    政策小组还建议采取区别对待的作法,以利于从第三世界国家进口,从而加速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建议改革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预算,建议共同体要认识到英国必须承诺采取特别措施来解决它的国际收支问题。    剑桥经济政策小组预见到英国下届政府的一个策略性问题,即:如果它奉行限制政府的预算和货币供应量的政策,那就会加剧通货膨胀。评论说,普通的补救方法,如收入政策和英镑贬值也只能使情况稍有好转。评论说,从长计议,确保大量投资和使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唯一办法是以快得多的速度发展经济。在英国,在这样做时还得辅以对进口实行控制。    评论说,在实行进口控制的同时发展经济,现在是英国渡过难关作为一个工业大国生存下去的唯一办法。    评论在谈到欧洲共同体反对实行进口控制的规定这一难题时说:“如果面临的困难象英国面临的困难那样严重,并且一时还达不成协议的话,那就有理由单方面打破这种框框。”

2. 美核电站逸出相当于一次大规模核试验的散落物

【法新社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三月三十日电】据这里的一位放射问题专家说,在哈里斯堡附近的三里岛上的核发电站二十八日逸出的散落物,相当于一次大规模核试验带来的散落物。    匹兹堡大学放射学系的斯顿格拉斯教授说,他昨天在距离该发电厂四千米处记录的放射物数量比正常放射物数量多十四倍。    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罗斯说,官方就这次事故发表的声明是当局企图掩盖这次事故的严重性的一种尝试。    这个核电厂的所有者爱迪生公司和政府的核管理委员会一致认为,人为的错误大概是引起这次逸漏事故的原因。在二十九日进行的试验表明,在逸漏事故开始时在离这家发电厂七千米处放牧过的一条母牛的牛奶中有一种放射性气体碘131。    在离这个岛三千米以内居住的一万五千居民还在等待着证实这种逸漏出来的放射物是否具有长期影响。    观察家们一致认为,这次逸漏事件是迄今为止一家核电厂发生的最严重的事件,它严重打击了美国的核能源计划。    【法新社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三月二十九日电】有三百三十二名著名的美国医生今天要求关闭美国所有的核发电站,因为这里附近的三里岛上的核发电厂继续逸出略带放射性的蒸气。    由于该厂昨天上午发生故障,带放射性的蒸气污染了广阔的地区。但拥有该厂的爱迪生公司一位发言人柯里说,继续进入大气层的蒸气“只是含有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适度的放射性”。    同时,参议院核控制小组委员会主席、参议员加里·哈特说,这个厂在第二阶段发展中安装的九百兆瓦的反应堆,自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使用以来,由于发生故障或不合官方的规格而被迫停止转动四次。这些医生,包括哈佛医学院放射学主任艾布拉姆斯在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整版广告,要求关闭所有核发电厂。    广告说:“我们要求暂时停止建造核发电厂、分阶段撤除现有工厂和制订一项节约能源和发展的确存在的其他能源的全面计划。”

3. 路透社报道阿尔巴尼亚正加强同西欧的联系

【路透社维也纳三月二十六日电】斯大林主义的阿尔巴尼亚这个欧洲的隐士,正从其数年的意识形态的硬壳中脱出来,以谋求同西方进行更为活跃的贸易。    尽管这个小小的巴尔干国家继续在其宣传上激烈反对共产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但是,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官正积极地在西欧谋求建立新的商业关系。    阿尔巴尼亚外交官说,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弥补阿尔巴尼亚去年同中国决裂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阿尔巴尼亚自己现在正在设法获得西方的现代化机器和技术。现在,阿尔巴尼亚已开始参加西欧的贸易博览会,而且迅速地增加政府间的联系。阿尔巴尼亚的新政策的第一项成果,是同地拉那的亚得里亚海邻邦意大利签订了一项新的增加往来的贸易协定。    本月,法国同阿尔巴尼亚签订了一九七九年的贸易协定,奥地利商务官员正在积极地研究向地拉那增加机器出口的办法。阿尔巴尼亚为了繁殖的目的最近购买了奥地利的一些纯种牛。    此外,这个国家的领导人霍查说过,阿尔巴尼亚将不同「帝国主义」的美国、「犹太复国主义」的以色列或「种族主义」的南非做生意。但是,阿尔巴尼亚外交官们说,现在有同邻国希腊和南斯拉夫,以及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立的奥地利和瑞士以及法国和比利时增加贸易的良好前景。

4. 港报文章《英国老人孤独凄凉》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二月十一日刊登一篇发自伦敦的文章,题为《英国老人孤独凄凉》,摘转如下: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四日,英国的市政当局协进会发表了一份名为《为老年人服务》的报告。这份报告是由英国的七大都市当局提出的,目的在引起政府注意,注意各大城市目前出现的、老人数目越来越多所引起的问题。    以往,在英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里,高龄者都是由自己的家人照顾,他们在人口中只占一个不大的比例。工业社会的到来,“核子家庭”便形成了。所谓“核子家庭”,就是夫妻和子女构成的小家庭单位。小家庭单位必然是比较流动的,通常是在丈夫工作地点的附近定居下来。今天,英国老人与已出嫁的女儿同住的只占百分之四,已婚儿子接父母中一人来同住的,只占百分之零点七。现在老年人是极不可能获得子女提供住所和照顾的了。由于医学的进步,新药物的应用和免费医药服务,老年人的寿命比五十年前长了许多。以目前来说,英国人口中超过六十五岁的人数越来越多了,其中最引起地方当局关切的,却是七十五岁和八十五岁以上的人数也在日渐增加,因为正是这一组老人给当局提供的社会服务增加了压力。    目前,地方当局对于老年人是提供特别服务的,如“送餐上门”——当局用车子把热呼呼的午餐送到老人家中。这顿午餐虽然取费很少,但是仍由老人的养老金中扣除的。当局还给不能照顾家务的老人或年老夫妇提供家庭服务。全国性的免费健康服务,对老年人也作出规定,如派人作定期的健康探访,给患慢性病老人派家庭特护等。卫生当局目前正面对着的问题是,患慢性病的老人,占据着全国所能提供的病床的半数。直至目前为止,当局用于对主要是老人患的残疾的起因和医治的研究的经费就不多,而对这些老人残疾的治疗和处方也只是止痛片。过去有些志愿和慈善团体义务照顾老人的人数已越来越少了。    到目前为止,对老人的服务仍是十分零碎的。当局既没有进行老人登记,对于照顾老人,谁也没有任何特别责任。英国各地区每天都送牛奶的,有时送奶人也会报告某家某层门外的牛奶,多天没有人收取的情况,警方凭他们报告可能发现——有时太迟了——房内的老人患了重病甚或已死亡。老人独居的户口,据最近调查,全国有二百万户。    靠养老金养活的老人——现称老公民,在要求社会福利各项权利上是叫得最响的一群。大多数老人既无工作,又得不到子女的赡养,在生活费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他们是最受影响的一群了。假如他们的养老金实在太少,他们是有权利向当地的社会安全部门申请小量的补助添火御寒,添衣或房租等额外补助的,还可以要求取得免费供应牛奶的保证。可是,关于这些额外补助办法,并不是人人皆知,因此,有资格申领这种补助的老人也就无从申请了。    英国以及欧洲的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对于健康良好的老年夫妇,退休金应该是最后一次的全部薪金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然而英国的年在六十五岁以上的人,收入低于官方规定的贫穷线以下的,约占百分之二十。    不少老人居住残旧老屋,由于收入很少,没有修缮房屋的余力。他们家里的气温之低,连青年人也抵受不了。燃料是那么贵,为了取暖,恐怕要花去老人养老金的一大半。老人最容易受伤风传染,这是医生所公认的,并指出体温过低是造成冬天老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就在不久前,伦敦商业广播电台的广播人员向听众呼吁,请他们在圣诞以前,把旧毛毡拿出来,捐赠给老年人,因为,据他们说,许多老人目前靠盖报纸来抵御寒冷。    英国一些社会学家根据调查提出一份报告,指出英国老人过着的并不是他们认为满意的生活。老人感到自己无用,感到社会崇尚的是青年人,老人已被遗弃。一九七四年,英国曾进行一次全国性的民意测验。问到老年公民,在垂暮之年什么事情最使他担心时,他们举出老年人感到最害怕的有四方面:怕罪恶,怕生了病得不到适当的照顾,怕没有足够应用的生活费,怕寂寞。关心老人福利的人是同情老人这种感受的。    这次英国七大都市当局报告的提出,就是要促使英国政府和全国人士,注意老年人和退休者的各项问题。

第 3 版

1. 美报专稿《开罗的前途和美国的援助》

认为美增加对埃及的军援,开辟了美埃之间广泛的防御关系;美埃建立军事关系将加强西方在中东的影响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三月二十九日刊登一篇专稿,题为《开罗的前途和美国的援助》《向埃及提供武器,但是规定了美埃军事关系的限度》,摘译如下:    三年前,美国结束了它对埃及实行二十年的武器禁运的做法,并向它出售了六架C—130赫尔克里士式军用运输机。从这一迈得不大的步子及其在政治上和心理上产生的影响开始,美国现在继续往前走,以加强它同萨达特总统的政府的军事关系和开辟一种范围很广的防御关系。在今后的三年中,埃及很可能将获得大量的喷气式战斗机、驱逐舰、坦克、潜水艇、装甲运兵车和防空武器。    对中东容易受苏联扩张主义影响表示担心的政府官员们认为,在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以后,美国和埃及建立军事关系将会大大加强西方在那一地区的影响。不打算签订正式条约虽然美国眼下不打算同那个地区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以色列或者同人口最众多的国家埃及签订一项正式防御条约,但是,它的确打算增加美国海军和空军访问这两个国家的次数和增加使用埃及港口设施。    一些政府官员说,此外,埃及可能填补亲西方的伊朗政权垮台所留下的真空。萨达特表示,假如美国向他提供足够的先进武器,他愿意以有限的方式承担伊朗国王认为自己在那个地区承担的警察角色。    但是预料埃及在中东的军事作用是有限的,因为政府迄今一直拒绝向它提供它谋求的所有武器。埃及的武器库已经用空埃及库存的苏制武器(包括六百多架战斗机和一千六百辆中型坦克)由于缺少备件和技术落后,现在正日益减少。    国防部的一位高级官员说:“在不久的将来,加强埃及的军事力量对我们只有有限的战略影响,因为它们实际上处于相当糟糕的状况。重建埃及军事力量将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也不会向他们提供建立某种强大的新部队所需的那种武器。”    萨达特本人对美国的大规模军事卷入问题也许持有一种矛盾心理。    虽然萨达特必须使他的武装部队乐于用美国武器替换破旧的苏联武器,但是他对表面上似乎过分依赖美国,尤其是在他由于同以色列签订这项条约受到阿拉伯各国严厉批评的时候,在私下表示有些担心。寻求非军事援助然而,萨达特还希望美国提供大量非军事援助    ——用于农业生产、建立一种新的电话系统和住房建筑方面的资金。    一位政府官员说:“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埃及能够接受的就这么多了。埃及和美国都知道这一点,而且希望采取慎重的行动。”    这位官员说,从战略角度看,美国利用埃及在西奈新得到的一些空军基地可能取得某些军事上的好处。

2. 美国防部人士说:苏增派一艘导弹驱逐舰到阿拉伯海并尾随美舰队

【美联社华盛顿三月三十日电】美国国防部一些人士今天说,苏联已经加派一艘导弹驱逐舰到阿拉伯海—印度洋地区并且尾随正在阿拉伯南海岸附近巡航的一支强大的美国航空母舰特混舰队。    不愿透露姓名的这些人士说,苏联的两架“图—95熊式”远程侦察轰炸机本周早些时候在距“星座号”两公里处飞行,这显然是苏联为了监视本月早些时候发生也门危机期间派到那个地区的美国海军部队而进行的活动。    距这艘航空母舰约三百公里处的F—14战斗机,发现了并且拦截了据信是在苏联中部起飞的这些俄国远程飞机。    五角大楼官员们说,国防部分析家们认为,一艘苏联克里瓦克级导弹驱逐舰从地中海经过苏伊士运河开进印度洋地区的活动,是俄国对美海军在那个地区加强力量作出的反应。    据说,自从八万吨的航空母舰“星座号”于三月十六日开抵阿拉伯半岛附近以来,这支特混舰队一直为至少一艘苏联水面舰艇所尾随。    自从伊朗的动乱在去年十一月月中成为华盛顿所深切关注的问题以来,美国海军一直留驻在印度洋。    白宫和五角大楼都没有表明“星座号”和美国的其他军舰到底要在阿拉伯海停留多长时间,但是,明显的迹象表明美国将试图在那个地区无限期保持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使沙特阿拉伯和波斯湾同美国友好的其他产油国家感到放心。包括在正常情况下停泊在波斯湾的常驻中东的少量海军力量在内,美国在整个地区共拥有十一艘舰艇。    加上克里瓦克级驱逐舰——一位高级海军军官一度把这种驱逐舰称为“水上武装最齐全和最有效的驱逐舰”,俄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军舰增加到约二十二艘。但是,其中只有约五艘是作战舰艇。其他是搜集情报的舰艇和支援舰艇。

3. 塔斯社报道《反苏分子的论据是谎言》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二十八日电】题:反苏分子的论据是谎言    塔斯社政治评论员谢尔盖·库利克写道:    贝京和萨达特安排在埃以单独交易成交时在美国国会的讲话,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语气。不论是“胜利者”高傲动听的空谈,还是投降分子卑躬屈膝的嚎叫,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赤裸裸的反苏主义。贝京和萨达特同唱一个调子,用“苏联威胁”来吓唬他们的美国听众,他们大肆渲染,编造说几乎所有不支持埃以交易的近东国家都变成了“苏联武器库”这种离奇的情景……    贝京和萨达特的谎言是何等地不加掩饰,以致透过这种谎言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到为什么编造反苏谎言的目的。他们在美国国会演出反苏合奏,希望弄到尽可能多的美国武器。

4. 香港《七十年代》月刊文章《密克罗尼西亚风情画》(上)

说密克罗尼西亚包括二千一百个有人及无人居住的大小岛屿;岛上的居民约有十二万人,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在二十五岁以下,学龄儿童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三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月刊一九七八年九月号刊登一篇题为《密克罗尼西亚风情画》的文章,摘要如下:    去冬离美前夕与许多朋友告辞时,他们对我的去处——密克罗尼西亚那份极为陌生的表情,使我想到可能还有不少人对太平洋上这撮“微群岛”有同样的生疏之感,因而触动了我介绍密克罗尼西亚的心意。然而长途飞行之后,一踏上地图上这个针眼大小的黑点开始,几乎大部分的时间全被语言训练占去了,所余的时间还不足以去适应生活的突然转变和对一般风土人情的了解。屈指已有半载,半年来所见所闻,对本地的风俗习惯及其过去与现在,略有认识,特简介之。隐现太平洋上的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包括二千一百个有人及无人居住的大小岛屿,分布在夏威夷群岛以西,菲律宾以北,北纬二至二十度间的一片大海洋上,其面积几与美国版图相当,但陆地的总面积却只有美国最小的州罗德岛的一半。就地理环境而言,密克罗尼西亚除了太平洋群岛托管区外,还包括美属关岛、英属吉尔伯特群岛及独立的瑙鲁岛。    这撮“微群岛”或由不知年代的火山熔岩堆积而成,或由珊瑚礁石形成,从空中俯视,有如池中被农人捞过后剩下的几小点浮萍,隐隐约约漂浮不定。但是真正着地一看,则到处是葱翠、浓密的高矮树丛,放眼看去,就见水连天、天连水茫茫一片,岛上的风光确如许多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优美而安详。椰子树下的草裙风情也还未全部被现代文明所摧残。长年的炎炎赤日烤灼不了高耸入云的椰树和槟榔。这些傲岸的热带树木,不仅能在烈日的煎熬和日以继夜的呼啸海风中为自己的生存而顽强搏斗,而且是岛上海洋风光的主要标志。它们供给人们主要的饮料和食物,还能防风挡雨。岛民们盛食置物的工具,婚丧大典的礼品、饰物,甚至是婴孩的摇篮,无不采自这些与他们日夜厮守一起的树木,它们的用途之广,要不是亲眼见到,委实难以想象。五个精怪的传说岛上居民的历史,根据考古学家与人类学家的研究推测,大概起始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根据文字线索,一般认为岛上居民来自东南亚及菲律宾一带,不过各岛的居民都用自己的语言编述了一套人类最早在岛上出现的神话。雅朴区就有这样一个神话:    很早以前在雅朴本岛上的索龙村,有五个精怪自一口淡水井中出来,其中有一个名叫古士尼的,有一天突然离开了他的同伴出海去了,就此一去不返。于是他的同伴中有两个就乘了竹筏到处寻找,可是他们找了两个月也不见古士尼的踪影。    很久以后的一天,四个精怪意外地看到一个男人及一个女人,还有一群孩子来到这里,就问他们从何而来,来人回答说:“我们是从西北方的马来亚来的,因为你们的朋友古士尼曾告诉我们如何到这儿来。他要我们转告你们,他很健康,总有一天会回来探望你们的。”精怪中的一个又问道:“你们是神还是人?”那个男人说:“我们是半神半人,我的名字叫旺,我的妻子叫利比亚,最大的女儿叫茹利亚。”精怪就说:“啊!你们是到雅朴岛上来的第一个‘人’了。”    过了好几年,这家人决定要到一个较大的岛上去,他们就要求精怪带路,精怪的条件是要他们留下一些孩子,可是孩子们都哭着不肯留下,后来只有长女茹利亚答应了,于是这家人就乘坐一根木柱,由一只小鸟带他们到另一个岛上去了。    又过了很多年,在雅朴岛上的四个精怪中,有一个回到井里去了,另外三个有一天又看到一对男女,于是问他们从何而来,那对男女回答说:“我们是从西北方的印度来的,你们的朋友古士尼在海上告诉我们如何到这儿来。我的名字叫万,我的妻子叫茹玉娜。”从此雅朴岛上就有了三个精怪和三个人,人口就这样繁殖开了。    其他岛上则另有类似的神话流传。年轻的居民复杂的语言根据一九七三年的人口统计数字,现在密克罗尼西亚的居民约有十二万人,多数集中在各区的中心。人口分布不均并不为奇,但叫人瞠目的是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在二十五岁以下,学龄儿童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三,比例相当大,因此教育问题也就更为复杂。此外,因为岛屿分散,交通不便,语言种类也多,主要的有九种。这些语言多属口语而无文字,近年来在美国的资助下,聘请了语言专家与各区的本地人合作,才审定了一套适用于各种口语的拼音文字,以便保存各区的语言及其传统文化,并方便教学。    随着文字语言的差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也各不同,但一般可用“简”、“朴”二字来概括。新旧(指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影响及密克罗尼西亚各区的传统)相间的现象到处可见。只是新旧的比例各区不一,雅朴区为最保守的一区。今以该区的衣食住行为例,简介于后。(上)

第 4 版

1. 南通社记者评述北京市革委会通告

【美联社贝尔格莱德三月三十一日电】南斯拉夫通讯社从北京发出的一则消息今天说,中国首都禁止所有“反对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字报、小字报、标语、杂志、照片和类似的非正式材料。    南通社说,这个决定是北京市革委会两天前作出的,今天由《北京日报》发表。    南通社说,北京的外国观察家说,这个决定的目的是加强纪律,同时也是对大字报对领导提出的各种批评的答复。    南通社说,北京的观察家认为,这项禁令和报纸的一些评论是在邓小平副主席三月十六日在一次秘密会议上所表、示的态度的启发下发出的。南通社说,它获悉,邓在会上反对滥用民主和所谓“保卫人权”小组和运动。据从非官方获悉,他还批评中国人同外国人的“接触过多”。    南通社援引北京的观察家的话说,据认为,这道禁令是限制性的,是在“清明节”前夕颁布的。过去“清明节”是人民表示他们的不满的日子。    【法新社北京三月三十一日电】驻中国首都的几个外国记者近来遇到了中国年轻人向他们索钱的事。    最新发生这类事件是:一个中国年轻人写信给本社记者,要求给他“一笔”钱,他说记者曾“答应”因他最近一次谈话而付给他这笔钱。他要本社记者用挂号信把钱寄到北京一个地址。    三月月中,首席副总理邓小平谴责中国有些人向外国人“出卖国家机密”。他还制止中国年轻人在去年十一月开始民主运动和十二月开放舞厅以后同西方人逐渐建立的较自由的关系。

2. 港报文章《中共四化计划面临困难》

【本刊讯】香港《快报》三月二十七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中共四化计划面临困难》,摘要如下:    北京当局终于已认识到我们早就指出的一点:不先搞好赚钱行业,要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中共手上有多少资金,大家心知肚明。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时坦陈中国是“一穷二白”的国家,此后经过大跃进的三年灾害和文化革命的十年浩劫,一穷二白的国家更是民穷财尽,元气大伤。打倒“四人帮”后,大陆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顿时改观,但是经济上的深邃创伤却不是凭民心大振所能弥补的。从一九七七年八月中共“十一大”确定大建设的方针后,在这一年余时间内同时展开了几万项基本建设工程,其中包括一千几百个大中型基建项目。这些惊人数字是三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社论首次透露的。社论透露北京当局已认识到不可能有足够资金来完成所有这些项目,因此其中一批必须停下来。    社论指出只有四类基建工程是不能停下来的,这四类是:石油、外贸、旅游、民生。前三类都是赚钱的行业,民生则是花钱的,但这笔钱不能不花,大陆人民已经贫苦了三十年,在趋向现代化之际若仍要人民继续含辛茹苦,那末大家不免要质问现代化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篇社论有个冠冕堂皇的题目:《在前进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进》。文内使用了许多政治术语,只有他们的“自己人”能够完全明白这些术语的含义,连在北京的西方记者也都把这篇重要社论的用词译错了。只有真正看得懂这些词汇的人,才能明白这篇社论的重要性,它的最重要意义就是扭转了经济路线中的一些偏差,暂停进行一些好高骛远和不切实际的大规模建设工程,集中全力于发展赚钱行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这篇社论的真正意义就是号召“在建设中赚钱,在赚钱中建设”,不能再只顾发展建设而不顾资金来源,当前急务是筹集资金,然后才谈得上大规模建设。    这种道理很简单,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干部却不一定都有足够认识。例如在石油问题上,目前正在广东、上海、河北等地建设几座大型的石油化工综合企业,而最能赚钱的大量开发海底石油工作却至今仍在“只闻楼梯响”阶段。又如在外贸和旅游方面,至今仍有为数不少的中上层干部在发展外贸和旅游的问题上强调“政治影响”和“友谊”。其实,赚钱就是赚钱,友谊就是友谊,根本不需要混为一谈,任何事情一和“政治影响”混淆在一起,简单的事就变得复杂难办了。

3. 美报报道《中国报纸和电视台办理广告,征求外国客户》

【本刊讯】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三月二十五日刊登该报记者迈克尔·帕克斯从上海发回的一则报道,题为《中国报纸和电视台办理广告,征求外国客户》,摘译如下:    在中国的报纸和电视中已开始出现推销消费品的广告,其中包括可口可乐饮料和新式服装的广告,尽管这种做法在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是向资本主义倒退。    这些广告的风格是简单明了的,没有任何麦迪逊大街采用的那种“隐晦示意”的手法。(麦迪逊大街是美国广告业中心——本刊注)但是,这些广告却反映了政府在努力满足越来越考虑消费的社会的要求。    尽管迄今为止报纸上所登的一切广告以及电台和电视台上的一切商业节目都是介绍国内产品,但是,中国唯一的广告公司——它在一九六六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关闭,刚刚在这里恢复营业——现在正想同外国做生意。    虽然国内登的广告都是推销消费品,但是,大多数外国公司的广告将是推销工业产品,如机器、机床、先进技术和出口业务等(包括航运)。    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在这里说:“几乎不接受外国推销消费品的广告,中国不打算进口大量的消费品,因此我们不想引起人们对外国消费品的需求。”    根据美国的标准,中国的广告费是便宜的:    在国家电视台上播映十五秒钟的广告,价钱大约是六百美元。一分钟是一千六百八十美元,如排在星期六和星期日晚上观众最多的时间里,加收百分之二十的费用。    该公司还可以设计在电影院放映的广告幻灯片和影片,并可以在全国的火车、轮船和告示牌上安排广告。

4. 美联社报道:美专家谈访华印象

说中国打算收缩扩大重工业的计划,但没有看到中国打算削减农业现代化计划的任何迹象    【美联社香港三月二十六日电】对中国进行了十天访问今天回来的美国农业专家预言,美国向中国销售农业机械、农产品,尤其是同扩大中国的牲畜和家禽业有关的农机和农产品的数量将会增加。    这个代表团是由美国农业部官员和美国各个农业贸易发展机构的代表组成的。他们说,中国方面几次告诉他们,农业在中国的现代化计划中仍然居于“首位”。    在最近几星期里,北京已表示,它打算收缩扩大中国的重工业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但是这个代表团说,他们没有看到中国还打算削减农业现代化计划的任何迹象。    美国农业部农产品外销局局长托马斯·休斯说,同他在去年秋天随美国农业部长鲍勃·伯格兰访问中国时相比,现在,中国方针上的唯一不同之处是,中国人在确定目标方面“正在努力做得稍稍井井有条一点,稍稍具体一点”。    休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们正在比较仔细地检查他们正在设法做的事情。他们正在设法稍稍缩小一点规模,他们想先了解某一样东西的效果,然后再到全国各地加以推广。”    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专家罗伯特·多利森说,中国目前正在试验美国重型农业机械和灌溉设备,而且有种种迹象表明,这些试验是相当顺利的。    他说:“我认为我们将看到美国农业机械销售量将会增长,但是增长幅度不会象国内有些人预料的那样惊人。他们打算以小心谨慎的步伐进行。”    休斯等人说,中国人明确地表示,他们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最优先的考虑是“增加向人民提供的肉食和家禽的数量”,以增加人民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    全国饲料业主协会的施佩希特说,中国人对增加牲畜的数量不象对增加牲畜的重量和生产率那么感兴趣。    他说,改进牲畜的饲料是提高家畜生产率的关键,并说他的组织    ——美国饲料谷物委员会和美国家畜业将合作帮助中国发展自己的饲料业。    美国种子贸易协会国际市场部主任托姆·安德伍德说,中国人了解到家禽和蛋类是蛋白质的廉价来源,他们对发展这些行业感兴趣,尤其在大城市周围。    美国西部小麦联合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尤金    ·维克斯说,他同中国达成了建立一座“模范面包厂”的协议,以帮助让中国人改为吃西方式的面包。他说,这座模范面包厂还是一个培训工厂,但第一批技术人员将到美国去培养。    该美国代表团还同中国农业部达成一项非正式协议,商定互派种籽、牧场管理、饲料加工、实验设备、农业教育以及新鲜和加工过的水果和蔬菜方面的技术代表团。    休斯预言,由于两国要进行上述互访和该代表团同中国农业专家进行了“极好的会晤”,美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会增加。    中国曾说,到一九八五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从目前每年不到三亿吨增加到四亿吨。但是休斯说,“我们认为,他们要达到这个指标有困难。”    他指出,中国粮食生产的精耕细作程度已经非常高,他还指出可耕地、农业设备和肥料有限以及气候难以预测,这些是中国人要达到上述指标的困难问题。    施佩希特在谈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总规划时说,看来中国领导人“非常侧重”使人口稠密的包括上海、北京和广州在内的“东部地带”实现机械化。    安德伍德说,他们还表示对开发牛羊遍野的西北草原感兴趣,“他们认为”那里“是一个没有开发的宝库”。他说,中国人正在研究“牧场管理方法和新的草种”。

5. 《美国商业》杂志报道:《商务部制订对华贸易计划》

【本刊讯】美《美国商业》杂志三月二十六日一期刊载题为《商务部制订对华贸易计划》的消息说:    商务部工业和贸易局已开始制订促进对华贸易计划,它将包括设立美国商务办事处、举行展览会和技术销售座谈会、以及使美国公司和中国采购者会面的其他活动。    商务部促进贸易专家正在讨论的计划:将由美国在一九八○年在北京设立一个商务办事处,以向前往访问的美国企业界人士提供方便和帮助。    还将在一九八○年在北京举行美国全国商业展览会,由大约一百家美国公司展出大约十类产品。往后的展览会可能在广州或其他主要工业城市举行,主要展出油气勘探和生产设备、电子和采矿设备。    工业和贸易局准备每年组织大约七次技术销售座谈会,介绍美国先进设备,如果得到中国邀请的话,从今年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