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09-07

第 1 版

1. 秘鲁《红旗》评论:《“缓和”与裁军的事实》

【本刊讯】秘鲁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红旗》今年第五十九期刊登一篇题为《“缓和”与裁军的活生生事实》的评论,摘要如下:    所有的人都将逐步相信,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和美帝国主义两个超级大国所鼓吹的所谓“缓和”是一种蛊惑人心的吹牛,在各国人民心目中,它们是一伙奸险的小人,它们鼓吹“缓和”是为了掩盖它们争夺势力范围和称霸世界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只能导致新的世界大战,正如白天过后即来黑夜,惊雷之后必有暴风雨一样确实无误。    每一个超级大国都疯狂地发展其军事威力。它们是世界上主要的军火生产者和军火商。他们利用数以百计的人造卫星互相监视,通过数以千计的特务互相进行间谍活动。并且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把对方从自己控制的地盘排挤出去。他们没有一个月不在挑起或谋划流血或不流血的政变。    最近二十年的世界历史(也就是说,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集团在苏联进行反革命政变算起)就是这一激烈争夺的历史。必须指出的是,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俄国社会帝国主义更富于侵略性,因为它是一个渴望取得霸权的超级大国,也就是说,它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纳粹德国一样,处于出击和进攻的态势。    请看近年来在世界上发生的几件事情就可以知道超级大国之间的“缓和”是怎么回事。    俄国社会帝国主义在智利通过“人民联盟”政府取得了优势影响,把美帝国主义排挤了出去,美帝国主义用一九七三年九月的野蛮军事政变给以回击。    俄国社会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在卡埃塔诺法西斯政权被推翻之后,控制了葡萄牙政府。在激烈的争夺之后,美帝国主义的盟友又夺回了控制权,把莫斯科的代理人排挤出去。    社会帝国主义在对埃及控制多年之后,由于他们的胡作非为和美帝国主义的活动而被驱逐出去,美帝国主义和他的欧洲盟友开始控制了这个国家。    在安哥拉即将取得独立的时候,俄国社会帝国主义拉拢正在那里斗争的三个解放运动中的一个组织,承认它是安哥拉人民的唯一代表,使它与另外两派对立。这种罪恶活动导致了安哥拉解放运动之间兄弟自相残杀的战争。    俄国社会帝国主义利用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为其走狗们制定的新战略(即政治欺骗)钻了空子,向拉丁美洲次大陆进行渗透。    这种“缓和”只不过是象老鹰打扮成鸽子一样的荒谬欺骗而已。实际上是在为称霸和搞战争准备而进行疯狂争夺。我们所有革命者都必须努力对超级大国建立霸权的企图进行揭露和斗争。哥伦比亚报纸的评论【本刊讯】哥伦比亚《时代》九月一日发表一篇题为《苏联的攻势》的评论,摘要如下:    苏联从各方面加紧施展外交手段,企图给世界舆论造成假象,让人们看到它一只手上拿着的橄榄枝,而根本不让人知道它的另一只手拿的是什么东西。    苏联的外交攻势显然是以军事为基础的。实际上,正如英国海军情报处透露的,即使苏联不是一个拥有很多海外基地的大国,它的海军舰队上的各种实际战斗人员也比美国多二倍。    苏联在地中海、印度洋、红海拥有一支越来越“显示自己的旗帜”的海军力量,“正如人们在当年说英国舰队一样。当然,这不是为了显示旗帜而显示旗帜。俄国有一项精心策划的海军扩张政策,在必要的时候,它既可以是威慑力量,也可以是行动力量。危险在增,更大的危险是它的狡猾”。

2. 英报报道:《俄罗命令前沿盟国建立掩蔽所》

【本刊讯】英国《星期日快报》九月五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俄国命令前沿盟国建立掩蔽所》,摘要如下:    在俄国大谈和平并且为可能发生的战争作准备时,俄国的前沿卫星国之一捷克斯洛伐克正在完成一个深处地下的掩蔽网,以便在万一发生东西方核冲突时保护成百万的人民。    昨天获悉,这笔费用达成亿英镑。而共产党捷克斯洛伐克的傀儡政府奉莫斯科之命却最优先考虑这个掩蔽所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情报机构已经预见到克里姆林宫领导中最上层的变化,并奉指示要弄清楚为什么搞这些掩蔽所。    西方政治首脑首先想知道,苏联控制的布拉格政府花这笔巨大的费用,是否进一步表明,俄国准备回到威胁着五十年代的冷战政策。    英美情报人士本周末证实了《星期日快报》收到的由目击者提供的关于捷克大挖掩蔽所的消息。    它们着重说明了英国保守党领袖玛·撒切尔今年早些时候发出的关于苏联威胁日益增长的警告。    这些消息说,同西德接壤的捷克斯洛伐克正被置于几乎是战时的状态之中。    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大的城镇,特别是工业区或军事区,都在挖掘防核弹的掩蔽所。    在首都布拉格,五年来一直在造该市的新的地下铁路网,目前还未完工。    但是挖地道的工程队挖得如此深以致公民们毫不怀疑,整个地铁网是一个巨大的防空洞。    红军在布拉格有步兵和装甲师。它的军火工厂、重工业和熟练工人都必须得到保护以免受克里姆林宫今后拔剑张弩可能造成的后果。

3. 基辛格同沃斯特继续会谈

【路透社苏黎世九月五日电】沃斯特今天在这里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举行第二天会谈,旨在为罗得西亚和西南非(经过南非五十七年的控制后正在走向独立)拟定解决办法。会谈历时四小时又二十分钟。    其后,基辛格从饭店二楼的会议室陪送沃斯特下楼,穿过一群记者来到门口。双方都没有发表讲话,但是基辛格私下告诉一位记者,会谈继续在取得进展。    美国官员们在今天下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天的会谈讨论了纳米比亚和罗得西亚问题,并说已取得进一步进展。他们拒绝具体地说明是否在两个问题上都取得了进展。    已经建立了工作小组以便在今晚继续讨论。    【法新社苏黎世九月五日电】南非总理沃斯特今天在这里说,南非决心为在南部非洲实现和平作出努力,但是并不准备对罗得西亚占少数的白人施加压力使之把权力交给占多数的黑人。    沃斯特在苏黎世举行的周末会谈中对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随行记者说:“南非的作用始终是为了创造这种气氛,就是使和平成为可能并使人们坐在一起共同商讨他们的事务,通过商谈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问题。”    这位南非领导人说,他认为在罗得西亚实现和平解决是可能的,而且这可能成为在整个南部非洲实现和平的第一步。    他又说:“我认为,作为第一个阶段,在黑人同黑人展开对话,白人同黑人展开对话的情况下,在罗得西亚实现和平解决是可能的。因为这不仅是黑人同白人之间的问题,而是黑人同黑人和黑人同白人之间的问题。这是事实。”    关于纳米比亚(西南非)的前途,沃斯特说,南非不想要它的一寸领土。    沃斯特还说:“有些人说,西南非洲属于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是西南非洲的政党之一,而这种政党有二十多个。”观察家们认为这是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纳米比亚主要的民族主义运动——西南非洲人民组织。    这位南非总理接着说:“南非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要由西南非洲人民通过他们的当选代表来决定西南非洲的前途。”

4. 合众社报道旆莱辛格来华访问

【合众国际社东京九月五日电】美国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将在中国进行广泛的参观访问。    陪同他的一位官员星期日说,根据中国官员们拟定的十七天的日程,施莱辛格将前往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地。这位官员说,施莱辛格预定在北京逗留的几天期间会见一些中国领导人。    施莱辛格——他主张美国保持强大的防御态势——赴北京途中在星期日到达东京过夜。    这位官员说,施莱辛格的访问是“私人访问”,他没有携带给中国官员们的任何官方文件。    施莱辛格将是受到中国邀请的第二个没有担任公职的美国人。第一个是前总统尼克松;尼克松在今年二月访问了中国。中国邀请施莱辛格的一个原因显然是,施莱辛格关注苏联军事力量不断加强。    【路透社纽约九月五日电】据《新闻周刊》今天报道,当白宫一些低级官员要求去年秋天被福特总统解除职务的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帮助总统准备他同卡特举行的辩论时,施莱辛格再次被触怒了。    这家周刊在九月一期的《潜望镜》栏里说,施莱辛格曾发誓说,如果不向他道歉的话,他将不同福特政府发生任何关系。他只由于批评削减国防预算和福特—基辛格的缓和政策而被解职的。

第 2 版

1. 哈希评论:《基辛格在为三项外交而工作协定可能有助于福特的竞选运动》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九月三日刊登哈希的一篇评论,题目是《基辛格在为三项外交工作而工作;协定可能有助于福特的竞选运动》,摘要如下:    在对外政策方面将出现一次三重冲击,如果到十一月二日选举时,两党的票数非常接近的话,这种冲击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因此美国民主党必须作好对付这三重冲击的准备。    共和党国务卿基辛格现在不是在谋求一项而在谋求三项外交成就,而每一项成就本身都将是他的上司和政治领导人福特总统的一笔重大的纯政治财产。他的目标是:    (1)同苏联达成一项第二阶段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协定,这项协定将限制在第二代战略武器的竞赛方面的范围和费用。    (2)同非洲南部的政治力量作出一项安排,根据这项安排南非将加快使纳米比亚(西南非洲)黑人独立的步伐和加快重新打开在罗得西亚从白人统治和平地过渡到黑人统治的可能性。    (3)在中东实现一种看得见的和甚至可能是契约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将表明以色列和它的阿拉伯邻邦处于一种相互容忍的状态,而不是处于他们目前所处的公开宣布的相互敌对的状态。    世界舞台上发生的所有这三项重要变化都突然成为可能的了。所有这三项变化基辛格先生都看到了。所有这三项变化进展得可能都比所看到的要快。    对民主党人来说,这提出了一个问题。总的来说,美国政界把基辛格可能取得的三项胜利看成是“好的”。并且在此时执政的任何一个党的国务卿都将希望取得全部三项胜利。    至于这三个问题中的每一个问题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希望最大的大概是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自从四年前一九七二年八月第一项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被批准以来,毕竟一直在为第二项条约做打基础的工作。这方面的最新消息是美国声称苏联在东欧部署了“多弹头”中程导弹,美国谈判代表把这说成是苏联战略武器的“大规模的、无理由的扩展”。    为了增加讨价还价的筹码,苏联人和美国人在进行决定性谈判之前部署或准备部署某种新式武器,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一方越是抱怨对方最近的行径或是不轨的行为,达成协议的日期可能越近。    南部非洲可能是下一个最有希望使局势改善的问题。有关各方的身上仍然留有由于对安哥拉问题处理不当而带来的伤痕。    基辛格当前要做的工作是说服南非总理沃斯特,要他加快和改进他的关于在纳米比亚实现多数自治的建议,以达到使北部的一些主要黑非洲国家能够真心地同意或甚至称赞的程度。这将使在联合国的非洲集团不会采取爆炸性的行动,并防止眼下发生任何危机。它还将创造在罗得西亚问题上可能取得进展的气氛。    中东问题是三个问题中希望最小和困难最大的问题。如果获得成功的话,那么,在基辛格的功劳王冠上将会闪耀着一颗最晶亮的宝石。但是,阿拉伯和以色列的敌对情绪在这两个民族中是如此根深蒂固和如此习以为常,以致没有什么外交家真正认为现在有可能取得任何决定性的进展。但是,最近一些日子里仍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以色列边境对阿拉伯人来说与过去任何时候相比都没有那么严峻和比较开放了。一些著名的以色列人认为,埃及可能真心实意地要和平不要战斗。以色列和叙利亚彼此在避免发生任何冲突方面是心照不宣的。气氛已经发生了变化。

2. 美联社说柯西金不久将下台

【美联社莫斯科九月四日电】(记者:乔治·克里姆斯基)最近几天内一系列令人费解的事件使这里的外交界人士猜测,柯西金总理在当政府首脑十二年之后不久将下台。    在四天的时间里出现了一系列逗人的迹象:最初是一家伦敦报纸刊登了一则有关柯西金健康情况的惊人消息,接着是苏联任命了一位新的第一副总理,然后柯西金没有出席一次重要的仪式。    对于长期观察克里姆林宫事务的观察家来说,这些事件不只是巧合。他们看到了一幅正在展开的图景,就是七十二岁的柯西金将体面地引退,为自从尼    ·赫鲁晓夫一九六四年被逐下台以来苏联最高统治集团中的首次重大更动作准备。    某些西方专家说,这种迹象似乎旨在使苏联人民和全世界对一次更动作好思想准备,尽可能不引起什么惊讶,这种更动可能在九月晚些时候或十月初的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进行。    一位西方外交官说,“如果柯西金下台,克里姆林宫希望这件事看来象是一次有条不紊的移交,而不是一次改组。”    克里姆林宫问题观察家认为,在苏联领导集团中比较年轻的政治局委员马祖罗夫是柯西金最可能的继任人。    他们猜测,提升吉洪诺夫是为了保证移交顺利,并在移交期间帮助政府处理日常事务。    另一个经常被提到可能作为总理候补人的人就是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乌斯季诺夫在经济管理方面富有经验,他还是勃列日涅夫的心腹。    几年来经常有谣言说,柯西金即使没有病倒的话,至少也被他的职务的重担搞得疲劳不堪,并且在等待适当的时机以便体面地引退。最近的事件表明,这个时刻可能已经到来。    【路透社莫斯科九月五日电】老挝总理凯山    ·丰威汉率领政府和人民革命党代表团今天抵达莫斯科。观察家们注意到苏联总理柯西金不在欢迎行列中,而丰威汉四月份来访时,柯西金曾到场欢迎。流传消息说,柯西金在最近游泳时心脏病突然发作,差点淹死。

3. 在伊朗的三名美军事顾问被打死

【路透社华盛顿八月二十八日电】国务院发言人今天对于三名美国军事顾问在德黑兰郊区一次伏击中被杀害一事表示愤怒。    国务院发言人说:“这一残暴的、毫无意义的杀害行为使我们感到震惊、愤怒和难过。”    他说,伊朗国王已对这一杀害事件表示遗憾,而且伊朗当局已保证尽力查获凶手。

4. 日《苏联问题调查月刊》文章:《苏联:拚命导入资金》

说苏把经济的发展托靠于欧美资本,这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曾经使用过的手段没有什么两样    【本刊讯】日本《苏联问题调查月报》一九七六年第八期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拼命导入资金》,摘要如下:    据西方金融机构传闻,苏联在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五年一年之间,从西方借入的长期银行贷款已超过一百亿美元。苏联最近的特征是,对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银行贷款,表现出异常的热情。这对苏联来说,早已是“理所当然”的国际行为了。    看来,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基本设计已大体上具有雏形。然而其真相是,在实行基本计划的保证方面并没有顺利地取得进展。据认为,其致命弱点就在于资金——资本的枯竭。所以,苏联从欧美国家(包括日本)挨个拼命地借入长期银行贷款,好象是要以开发和提供资源作为支付条件的方式为中心来展开活动。可以看出,苏联的姿态是要把经济的扩大和发展托靠于欧美资本。    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关系,其特征与其说是扩大商品的贸易量,倒不如说是一直在采取开发经济、大型设备项目投资这类综合性形态。    苏联的作法,首先是从签订政府之间的为期十年的经济、工业领域的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开始的。一面在政府之间签订协定,让苏联的贸易公司同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开展具体的科学技术交流,另一面则按商业合算进行交易。协定以有助于提高对方重要产业技术水平为原则,从而成为向对方进行渗透的动力。    第二个阶段,就是向取得大规模设备投资——缔结大型项目协定发展。由此,这五、六年间,靠导入欧美技术和设备投资的已多达五十余宗。    最近的趋势是,以生产和开发资源进行偿还这种类型显著增多。产品分享方式就是其中之一。举最近的一个具体例子,西方的奥地利、意大利、西德、法国各公司同苏联的开发天然气项目结合,由西方提供输送天然气的大口径钢管和设备,苏联则以长期供应西伯利亚天然气作为回报。而在第三阶段,为了综合地发挥这些效果,还要使长期银行贷款活跃起来。苏联方面的文献指出:这种国际惯例“有助于提高就业率和增加出口”。由此,苏联就可以从西方导入先进技术产品和购买商品。    在苏联,“高速度发展经济”的理论,被说成是目前的普遍认识。如果说不断地加快发展经济,并以“导入外国资本”这种手段来推动它的话,那么这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曾经使用过的手段没有什么两样,“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不是和其它经济没有什么不同了吗?    对于苏联以这种形式打入欧洲经济,是否可以评价为仅仅扩大经济交流,使经济地区变得更加广泛的一种现象呢?苏联制订的臭名昭著的“国际分工论”的面目,就在这里表现出来了。“国际分工的优越性”多少总会变为不利的,这当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而苏联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越性,使用“有限主权论”这种手法,这表现为过分的介入政策。正如资本主义的世界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一个标志那样,既然苏联继续这样地追求扩大经济,推行高速度发展政策,其本质早晚要暴露无遗。    在日本,也使人有同感。苏联虽然想把“欧安会”描绘上缓和的美丽色彩,但却从衣服里面露出了铠甲。苏联对日本也提出了“亚洲安全保障”这个建议。如果日本是例外的话,那么,亚洲国家许多是发展中国家。在那里,开展多边的经济交流,扩大了采取贸易形态的不等价交换的矛盾。压制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无论在技术、经济援助方面,对对方的介入程度都必然要很大。军事性的东西首先要表现出来,并已经陷入了加强苏联太平洋舰队那样的境地。    苏联似乎正在重新振作它的对日经济外交。八月份接待了以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土光敏夫为团长的代表团。这是邀请外交的卷土重来,从中可以看到它要在日中经济关系上打入楔子的企图。    如今,苏联有必要回顾一下失败了的开发秋明油田计划的问题。这个项目是从西西伯利亚到纳霍德卡,沿中苏边境铺设一条六千七百公里长的输油管道,通过这个输油管道向日本输送二千五百万吨石油,而日本则给于三十亿美元的银行贷款,作为这一建设的资金。这是一九七三年签订的计划,但是落空了。最大的原因在于苏联强制推行单方面设想。但是,苏联还要卷土重来。    苏联要在今后五年内使其贸易量达到增长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五,而这样的经济关系恐怕是危险的。它将比现在更加暴露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似是而非的本质,更加强它的军事色采。    对它必须严加警惕。

第 3 版

1. 阿拉伯国家外长会议决定:阿拉伯最高级会议十月份在埃及举行

【合众国际社开罗九月五日电】一些外交人士今天说,阿拉伯国家外长会议已经把拟议中的一次最高级会议推迟到十月份的第三周举行,希望黎巴嫩当选总统萨尔基斯那时候会给这个战乱频仍的国家恢复一定程度的和平。    阿盟秘书长里亚德说,这次有二十个阿拉伯国家首脑参加的最高级会议将讨论一项包括两点的议程,即黎巴嫩局势问题和促进阿拉伯团结的措施问题。    埃及外长法赫米和里亚德都已明确表示,最高级会议之所以不立即召开,是为了使萨尔基斯将会代表黎巴嫩出席会议,而不是由现任的强硬派总统弗朗吉亚来参加会议。弗朗吉亚的任期将于九月二十三日届满。    这些人士说,此外,推迟最高级会议到十月份的第三周举行,部长们的目的是要给萨尔基斯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让他好设法调解以结束历时十七个月的内战。    这些人士说,埃及和沙特阿拉伯主张召开范围有限的最高级会议。这次会议应由他们以及那些和危机直接有关的势力——黎巴嫩、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参加。    开罗和利雅得认为,小型的最高级会议成功的把握更大些。因为它将排除许多(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争端。    这些人士说,但是由于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和摩洛哥的强烈反对,这个意见被放弃了,达成了一项折衷协议,即要求召开一次泛阿拉伯最高级会议,但要推迟到十月份举行。    【法新社开罗九月五日电】观察家们认为,规定召开最高级会议的时间对叙利亚来说是外交上的一个重大胜利。叙利亚赞成最高级会议推迟一个半月举行。    另一方面,选择开罗作为会议的地点,这是埃及的成功。早些时候,某些阿拉伯国家反对在埃及首都举行高级会议。    某些观察家认为,叙利亚和埃及各有成功,这可能预示着开罗和大马士革之间会出现和解。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卡杜米对记者说,他的组织认为,叙利亚必须“尽快”从黎巴嫩撤军。    然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却支持一致作出的决定,在十月底举行最高级会议。    他对记者说:“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我们已接受举行会议的决定。    “会议必须举行,而且越快越好。”    形势看来显然对叙利亚人有利。大马士革避免了在黎巴嫩可能在军事上遭到的失败,它看来可以合情合理地腾出手来,设法在十月份的最高级会议之前完成它在黎巴嫩所扮演的毛遂自荐的“和平宪兵”的角色。

2. 苏联驻黎巴嫩大使回国

【法新社贝鲁特九月四日电】使馆人士今天说,苏联驻黎巴嫩大使亚历山大·索尔达托夫最近回到莫斯科。    这些人士说,索尔达托夫这次回国仅是休假,但保守的基督教派电台报道,他被“召回是要同苏联政府进行磋商”。    【法新社尼科西亚九月三日电】在尼科西亚收听到的阿姆希特电台广播说,黎巴嫩外交部长和内政部长加米耶    ·夏蒙三日谴责苏联“破坏外交和政治惯例”。    在回答一位记者提出的关于在苏联驻贝鲁特大使被召回后,黎巴嫩是否召回驻莫斯科大使这一问题时,夏蒙说:“我们还不知道莫斯科的行为是否是一种不满的结果,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将有权力”(召回黎巴嫩大使)。

3. 英报发表文章评印度宪法修正案《独裁》

【本刊讯】英国《苏格兰人报》九月二日发表题为《独裁》的社论,全文如下:    印度宪法修正案提出的“基本义务”之一是“发扬和睦和同胞精神”,而人们可以把这个宪法修正案确切地称为独裁(巩固)法案。这意味着,一定不得发表任何言论,更不用说采取行动使甘地夫人的、她的可怕的儿子的、也是国大党的趾高气扬和贪污舞弊的政权回到现实中来。昨天,反对党对这项法案提出了谴责,它们表现了异常的团结,它们的谴责完全正当。这项修正案正式确定了行政部门的扩大了的权力,砍掉了宪法规定的司法部门的作用。虽然一些反对党议员在人民院里讲的抱怨的话由已经缩小了的、工作有种种不便的外国记者团透露到世界其他国家了,但印度人自己无法听到或读到对他们的独裁者的批评。    司法部长戈卡莱说,对新闻报道没有事先作检查,全国对宪法修正案作了详尽的辩论。他的这种说法清楚地表明了印度政府的做法既不诚实又愚蠢。如果他相信这一点,他就是精神错乱,如果他希望别人相信,他就是欺骗自己。当政权压制新闻报道,当国大党的反对者们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受到限制时,怎么谈得到自由辩论或自由选举呢?    这个政权是危险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己欺骗自己的。把印度社会传统的实况的不愉快的部分收拾起来,并不等于消除或解决这些传统的根本问题。贪污没有受到惩处,而是在政治的中心继续有所发展,因为一个贪污腐化的党的权力加强了。如果甘地夫人所作所为得到民众的很大的赞扬,为什么不让这种情况不受检查、也不受阻挠地由报界报道呢?如果广大的印度人诚然确实对实行的独裁无动于衷,这并不意味着独裁者们是强大的。印度不象俄国(在那里没有民主的传统),也不象俄国的卫星国(在那里俄国军队的驻扎或它的威胁起着维持纪律的作用)。受过教育的、明白道理的、有政治觉悟的各阶层在独裁制度巩固的情况下受害最大,除非它们出卖给国大党了。当甘地夫人的诺言经证明是虚假的,而失望情绪比她实行独裁的头十四个月更广泛地扩大时,这个集团里迟早会发生反叛。

4. 合众社报道英·甘地计划明年初举行大选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九月三日电】执政的国大党的一位人士今天说,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计划明年年初举行议会大选。    这位在党内地位极高的人士说,甘地夫人很可能在今年十二月解散议会,并宣布明年二三月间举行大选的计划。    本届议会已经延长了一年任期,明年二月期满。这位人士说,甘地夫人不打算利用她的紧急状态权力再延长议会的任期。    这位人士说,然而,总理不大可能结束七五年六月她宣布实行的全国紧急状态。这位人士说,紧急状态很可能要大大放松,允许反对派在适当的限度内参加竞选。他还说,狱中的反对派领导人多数可能获释。    这位人士说,甘地夫人还打算利用大选作为对修改了的宪法的一次公民投票,并预料会取得大胜利。据这位人士说,甘地夫人如果得胜,她将利用这次大选结果反击反对派的指责。反对派曾指责修改宪法是不得人心的,是违背人民利益的。    这位人士说,甘地夫人希望这次选举能赢得人民对她实行紧急状态以来采取的行动(包括修改宪法)的支持。    一位反对党领导人说,在实行紧急状态(无论怎样放松)的情况下举行的选举“将是一场丑剧,是不会令人信服的”。    “总理应采取的作法是停止修改宪法,取消紧急状态,使各政党完全有活动自由,使报纸可以自由出版和发表见解,然后再举行选举。”    “在大大修改了的、旨在建立实际上的一党国家的宪法之下举行选举有什么用呢?”

5. 《印度快报》指控印度政府的新闻检查

【美联社新德里八月二十五日电】印度最后尚存的几家独立于政府的报纸之一《印度快报》指控英·甘地总理的政府以出版前检查为幌子来使这家报纸遭受损害。    印度这家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在本星期向孟买高级法院提出的请求书中说,上星期一实行的出版前检查令使得政府审查员将报纸的出版时间推迟「十到十二个小时之久」。.    请求书说,出版的推迟使《印度快报》和它的星期日版《星期日旗帜》周刊的发行和广告遭到「严重的,无法弥补的损失」。    《印度快报》在由总编辑签名的请求书中指控说:「存在着一种蓄意以出版前的检查为幌子来扼杀这两家报纸的政策。」    「《印度快报》和《星期日旗帜》要补上那几天减少的发行量极为困难。」.    请求书说:「每天都造成这两家报纸在财政和信誉上的巨大损失。」    它还说,由于审查员的武断和无定见的做法,这份发行全国的报纸八版中有七版受到了损害。    请求书对这项检查令的合法性提出异议,并要求法院制止。

6. 弗朗吉亚说开罗协定规定:在黎巴嫩只允许十二万巴勒斯坦人居住

【法新社贝鲁特九月三日电】黎巴嫩保守派阵营在要求严格执行“开罗协定”时,不仅提出了巴勒斯坦在黎巴嫩的武装存在的问题,而且还提出了“过剩的”巴勒斯坦人的存在问题,按照保守派领导人的意见,这些巴勒斯坦人应分配到其他阿拉伯国家去。    弗朗吉亚总统在黎巴嫩《狩猎者》周刊星期四(九月二日)发表的一次谈话中,第一次透露“黎巴嫩国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一九六九年十一月签订的开罗协定规定,被允许在黎巴嫩居住的巴勒斯坦人的数目是与联合国处理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办事处所登记的难民数目一致的,即约十二万”。    敢死队在一九七○年九月后逃出约旦大量流入黎巴嫩,后来来自叙利亚和埃及的“拒绝阵线”的巴勒斯坦人到黎巴嫩越来越多,最后巴勒斯坦解放军的五个旅来黎巴嫩援助他们的兄弟作战。因此,估计目前在黎巴嫩约有四十万巴勒斯坦人。    如果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同意执行弗朗吉亚透露的开罗协定的这一条款,它就得规定二十多万巴勒斯坦人离开黎巴嫩。    《旗帜报》在谈到这种可能性时认为,这样的做法会遇到严重的困难:    一、确定那一类巴勒斯坦人应离开黎巴嫩,这会引起争论。属于这一类的巴勒斯坦人可能拒绝服从离开的命令。    二、好几个阿拉伯国家在黎巴嫩事件及其落在阿拉伯世界的尘埃的影响下,可能拒绝接受大量的巴勒斯坦人。    三、在确定那些巴勒斯坦人去其它地方避难的问题上,各敢死队组织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    。

第 4 版

1. 日本的评论家松冈洋子新著:《第三次世界大战会发生》(二)

军需优先、军备大扩充、并且向外扩张    这样控制民众的消费,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以此扩大重工业特别是军需工业,就必然要和向外扩张的政策相结合。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垄断的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当然要同现有帝国主义中高人一头的大国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把扩充军备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一直拼命加紧增强军事力量。苏联在经济和金融方面不及美国,却要在军事力量方面努力凌驾于美国之上。    苏联工业企业的百分之六十同军需生产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第九个五年计划中,有关军需生产的机械制造业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自动化计量器和装置增加了百分之八十,电子计算机产品增加了三倍。在同一期间内,消费资料的生产减少。可以说,因为工业投资的百分之八十五都投入以军需为主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对消费资料的生产只投资百分之十五,出现这种结果是理所当然的。    苏联增加国防开支的状况,近来日本的新闻界也报道了。据英国国防大臣五月十八日在英国下院的报告说,苏联的国防开支实际上是每年增加百分之四,不仅超过美国百分之四十,而且远远超过欧美各国的国防开支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这就是说,在一九七五年度,估算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一到十二。与此相比较,美国为百分之六点七,英国为百分之五点七,法国为百分之四点六,意大利为百分之二点八,西德为百分之五。    在军需生产上放了这样大的重点,经济当然就会变成畸形的,就会影响民众的生活。怨声载道是必然的。不满和抵抗好象正在日益扩大。但是,由于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紧紧地统治着,暂时还不会发生足以动摇资产阶级领导集团统治的爆炸性状况。这样认为是妥当的。    这样的经济结构,在国际经济方面不能不是帝国主义性质的。苏联挥舞勃列日涅夫“创造”的“国际分工论”和“有限主权论”的大棒,强迫经互会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这种关系就是苏联经济结构在国际方面的帝国主义性质的反映。    苏联也一贯把向经互会各国供应原料和燃料作为掐对方脖子的工具。一九七五年,这些供应品的价格大幅度地提高了,尤其是石油竟一举提高到了二点三倍。而且,苏联以提供这些原料和燃料为先决条件,要东欧各国为苏联的基本建设提供资金、设备和劳动力。    这能称为“兄弟国家”的关系吗?而且,苏联还在这些国家中驻扎常备军,施加军事压力,所以,这正应该说是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关系。社会主义阵营已经不存在了。    对第三世界的经济关系也一样。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七三年,苏联向第三世界输出的资本总计一百五十五亿美元。设立了称为“合办企业”的跨国企业,通过不等价交换收刮对方国家的资源。这种办法和帝国主义历来的办法毫无二致。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四年,非洲各国因为贸易条件恶化,在同苏联的关系上,估计遭受二十四亿美元的损失。如果从换货贸易来看,这期间的剥削就更加残酷了。例如,一九五五年,苏联提供金属切削机床一台,就要取得咖啡一点八吨;到一九七四年,同类型的机床一台,就必须以咖啡四点二吨来换了。    苏联到一九七五年为止,同四十九个发展中国家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其中二十六个是非洲国家。苏联尤其重视石油资源丰富的北非和蕴藏着重要地下资源的西非,拨出援助总额的百分之十二去进行地质调查和地下资源调查。他们所说的“生产合作”,就是苏联提供资本和技术设备,而要求对方国家拿出劳动力、资源和第一次产品来作为代价。    社会帝国主义同资本帝国主义非但没有两样,而且更加凶狠毒辣。比如,苏联在一九七四年给了孟加拉国一千二百万英镑的贷款,可是利息高达一年百分之四,而西方帝国主义则是百分之二点五。    苏联还是一个武器输出国。一九七三年的武器输出金额是二十五亿美元,到一九七四年就一举翻了一番还多,达到五十五亿美元。    苏联推销武器“有和美国资本主义的经商方法相同之处”,《东京新闻》驻华盛顿特派记者报道说:“苏联为了推销武器,也对输出对象国的高级官员行贿。为什么要这么搞呢?首先,大批生产武器,那末包括研制费在内,成本就会降低。其次,廉价出售武器可以充作在安哥拉等第三世界扩张势力的材料。并且为了大量进口粮食也必须赚取外汇。”    人们把靠推销武器赚钱的人称为“军火商”。做“军火商”是帝国主义的属性之一。    那么,“无偿”的“援助”有没有问题呢?苏联向越南“无偿”供应了武器;可是把这看作革命力量之间的“国际合作”,就太天真了。    苏联的“援助”总是企图把对方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拉进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在提供武器的时候,也就提出了条件,譬如派去操作武器的苏联人员,要对方提供基地作为供应武器的代价,等等。三、使人想起第二次大战前夜的最近形势在安哥拉,苏联强硬,美国软弱    美国和欧洲各国已开始迅速地提高了对苏联的警惕性,一个原因就是苏联干涉安哥拉。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安哥拉挑起内战,投入了本国的军事人员和外国的雇佣军;可是,美国却没有能够进行正式的干预去同苏联对抗。这不外乎表明美帝国主义明显的衰退倾向。    欧洲各国看清了这一点。因此,它们醒悟到,为了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防止苏联的侵略,必须依靠自身力量。    在安哥拉内战上,比美国没有能够干预更加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苏联霸权主义。(一)以民族解放斗争为幌子,在它的名义下进行干涉,从而谋求扩张势力;(二)越过本国周围的地区,到遥远的非洲西岸去建立据点。    苏联将在安哥拉顽固地呆下去,直到被安哥拉人民用实力赶出去。因为安哥拉是苏美争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据点。从地球仪上看,安哥拉到彼岸巴西的距离并不比东京到夏威夷远,安哥拉是把非洲大陆和拉丁美洲连接起来的交通枢纽,谁控制了安哥拉,谁就不但能够对非洲大陆而且能够对美洲施加强大的影响。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就是在推测世界大战爆发的日期上,苏联称霸安哥拉的事实提供了重要的暗示。苏联在这个时期干涉安哥拉,可以比作成为第二次大战序幕的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    等到美国不能容忍苏联扩张而想用军事力量去制止的时候,世界就将进入战争状态。苏联对安哥拉的干涉使得世界朝这个方向大大地接近了。战争的因素已经进一步增加了。西欧将引起侵略    美国《纽约时报》的军事专家米德尔顿断言:如果苏联在最近三四年里在欧洲打一场使用常规武器的闪电战,那末西欧就不可能打赢;西欧已经脆弱到了这种程度。    把以华沙条约部队为中心的苏军和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中心的美军作比较,可以看到:苏联正在不断地强化实战部署,到今年初,驻扎东欧的总兵力已达到四十六万;美国驻扎在欧洲的部队则由于慢性的无准备的结果而不满二十万。    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垄断集中程度比苏联低,而且它作为帝国主义的力量正在加速衰退,因此,它的弱点已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分裂。这可以大致分为“缓和派”(即对苏绥靖派)和对苏强硬派两派。如果集中到政界来看,就可以认为包括肯尼迪等一批人的一些民主党人是“缓和派”,迄今被叫做“右翼”的人大致属于对苏强硬派。(二)

2. 共同社报道:《苏联就前往北方领土扫墓事发来最后通知,扫墓将告吹》

【共同社东京九月四日电】题:苏联就前往北方领土扫墓事发来最后通知,扫墓将告吹    莫斯科三日电:据日本驻莫斯科大使馆宣布,关于原预定七日动身前往齿舞、色丹扫墓的代表团的入境手续问题,苏联外交部三日下午通知日本大使馆说:“只要没有取得护照和签证,就不同意前往扫墓,这一方针不变”。日本方面认为从扫墓团的日程等情况看来,这实际上是“最后通知”。    关于前往日本方面主张是“北方领土”的择捉、国后、齿舞、色丹四岛扫墓问题,过去都是每年向苏方提出要求,在苏联允许一部分人去的时候,都不办理手续,如护照、签证等,而是拿外务大臣发的身份证就可以入境。    苏联这次采取上述态度,是再一次表明在“北方领土”问题上根本无意向日本方面让步。可以认为,这是根据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在今年二、三月召开的苏共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的精神提出来的,那个报告对这个问题表示了严峻的态度。    另一方面,日本根据过去的原则不会同意,因此,不仅今年,而且今后前往北方四岛扫墓看来是要告吹了。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九月五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限制到北方领土扫墓,影响到日、中、苏关系,外务省担心波及到日中条约》,摘要如下:    政府今年向北方地区派遣扫墓团问题,由于苏联方面所主张的渡航手续,事实上已经取消。据认为,这件事情的背后,反映出苏联政府对我国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明显的政治意图,因此,它已经超出有关扫墓的手续问题,将对我国的最大外交案件的北方领土问题和缔结日苏和约问题产生严重影响。另外,中国对北方领土问题,强烈批判说“是苏联霸权主义的最大表现”,如果日本接受了苏联在扫墓渡航手续上的主张,可以预料将反转过来影响到因“霸权条款”的处理而停滞不前的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中止扫墓问题将对今后的日、中、苏三国关系产生复杂影响。    问题虽然表现在扫墓渡航手续这个技术的方面,其本质却关系到领土问题,政府认为,这项手续的变更,当然是由苏联最高首脑作出的最高判断,这是为了牵制日本国内高涨起来的归还北方领土的要求。

3. 时事社报道:《外务省人士说,将敦促苏联就扫墓问题重新作出考虑》

【时事社东京九月四日电】题:外务省人士说,将敦促苏联就扫墓问题重新作出考虑    由于苏联对扫墓团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政府决定今年暂停扫墓。但是,外务省人士四日下午表示:“打算于下周在外务省邀见苏联驻日大使波利扬斯基,敦促苏联重新作出考虑”。    对于苏方的强硬态度,外务省内也有一种意见主张应向苏联提出抗议。但是,由于北方领土问题本身是日苏之间的一个微妙问题,因此,决定避免采取抗议那种强硬的外交措施,而是顽强地要求苏联重新作出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