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08-27

第 1 版

1. 希拉克内阁辞职/法总统德斯坦任命巴尔为总理

【法新社巴黎八月二十五日电】德斯坦总统今天接受了希拉克总理及其政府的辞呈,并且感谢他们“所进行的改革”,和他们对职务的“忠诚”。    希拉克对记者们说,他们所以决定辞职是因为“我不拥有我认为为有效地履行总理职责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辞职”。    希拉克曾在一九七四年选举中帮助德斯坦当选总统,共执政八百二十一天。    他的内阁曾三次改组,共有阁员四十一名(其中有五个妇女),其中十六个是部长,其他的都是国务秘书。    今天的宣布结束了政界自六月份以来因为有可能要改变总理人选而悬而不决的局面。    政界完全意识到总统和总理在划分政治责任问题上有分歧。德斯坦一向表示赞成总统制的政府。    同时,希拉克在议会中的戴高乐派朋友都屡次批评国家元首提出的计划。    但是,虽然这次辞职完全在人们意料之中,政治观察家们对希拉克讲得如此露骨却感到惊讶。这是戴高乐在一九五八年创建第五共和国以来历届卸任总理中第一次这样讲话。    【法新社巴黎八月二十五日电】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德斯坦星期三(八月二十五日)晚任命五十三岁的经济学家、无党派人士、迄今在希拉克政府中任外贸部长的雷蒙·巴尔为总理。    【本刊讯】巴黎八月二十五日消息:下面是法国新总理巴尔今晚对报界的谈话:    “共和国总统最近任命我为总理。我认为这是他给我的巨大荣誉,我对他对我的信任十分感动。我不掩盖任务的困难。新政府的政策的主要目标将是同通货膨胀斗争和维持我国货币的稳定。    “无论这一行动如何艰难,它对于确保法国的自由、进步、独立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行动对于使我国在欧洲和在世界上起它应有的作用,也是必要的。我将坚决地和本着公平的精神进行这一行动。    “我相信,法国男女公民通过共同的努力,能够战胜他们在一个困难和动乱的世界上所必须应付的问题。至于我,在共和国总统的崇高权威下,我将履行总理的全部职务,我将只本着国家的利益努力承担刚交付我的重任。”

2. 共同社报道:三木、福田、大平会谈事实上决裂

【共同社东京八月二十五日电】题:三者会谈事实上决裂    三木首相和福田副总理、大平藏相二十五日下午在首相官邸举行第二次三者会谈,协商了收拾混乱政局的办法。在这次会谈中,三人就国会临时会议问题和对包括三木下台的政局前景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但是,会谈一直存在意见分歧,事实上是决裂了。    因此,三者会谈决定就此结束,把收拾事态的任务委托给三木首相和党的机关。中曾根干事长等党的四位领导和参院议员会长安井将在二十六日早上举行五人会谈,进行党内的调整工作,争取本周内有所结果,制订出收拾方案。    首相准备根据这一收拾方案在党的总务会上表明决心,坚持由自己来主持国会临时会议。但是,反三木阵营由于会谈决裂而变得态度强硬起来,试图重新构筑战线,以便按照两院议员全会的决议,在国会临时会议前逼三木下台。    如上所述,党内的亲三木阵营和反三木阵营又尖锐地对立起来了,看来党执行机构的调整工作难以进展。    【共同社东京八月二十五日电】题:三木、福田、大平举行第二次会谈,在召开国会临时会议之前实现人心一新的想法消失    三木首相和福田副总理和大平藏相的第二次三者会谈,二十五日下午二时于首相官邸举行,历时两个半钟头。会谈是接着二十四日的第一次会谈。    据政府人士透露,三者会谈的结果使“在召开国会临时会议前实现人心一新的想法消失了”。这表明要由三木首相召开国会临时会议,负责查明洛克希德事件和处理财政特例法案等悬案。    但是,关于三木首相的下台时间,首相同福田、大平两位大臣之间仍有分歧,未取得一致意见。并且,在这次会谈中,首相对福田和大平两位大臣担心的“临时会一开幕就解散”的问题,表示了否定的想法。    【时事社东京八月二十五日电】大平藏相二十五日下午在大平派全体会议上致词说:“关于如何根据两院议员全体会议的刷新党的决议,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态度使党为之一新,需要具体地加以研究。”他再次表示要逼迫三木首相表明下台的时期。

3. 外电评德斯坦任命巴尔为法新总理

【美联社巴黎八月二十五日电】据说,德斯坦同四十三岁的希拉克之间有个人的矛盾和政策的矛盾。德斯坦撇开这位总理而独揽外交、军事和财政大权。    希拉克的离职使德斯坦遇到了一个微妙的政治问题。希拉克在总统选举中同这个党的正统派决裂之后,便重新控制了共和国民主人士联盟这个戴派政党。这个党在国民议会中拥有最大的议员集团,德斯坦需要有这个戴派的支持才能有效地统治法国。爱丽舍宫的一项声明说,德斯坦感谢希拉克和他的阁员们在过去两年中“为改革所作的努力”。    据说,这就是总统和总理之间矛盾的主要点之一。德斯坦坚决主张在政府程序中作出一些小变革。据说,尽管希拉克在改革工作中是忠于总统的,但他认为,如果法国希望改革的话,它将会挑选左派候选人当总统。    【美联社巴黎八月二十五日电】据悉,自认为是改良主义者的吉斯卡尔在如何对付法国经济恢复问题上与较为保守的希拉克存在重大分歧。    由于左派在民意测验中有时比非社会主义党派领先,人们认为吉斯卡尔想要在明年全国市镇选举和一九七八年举行的议会选举之前全面控制政府机构。    希拉克在国内政策方面具有广泛的独立行动范围,而且是最大的多数党戴高乐党的有效领导人。据预料,巴尔则将完全忠于总统,而且没有政治权力基础,尽管他一直与戴高乐派保持联盟关系。    【美联社巴黎八月二十五日电】今天德斯坦总统提名雷蒙巴尔为这个国家的新总理,这样一来,戴高乐将军的影响就渐渐消逝,以致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完全不见了。法国总理对戴高乐的天才及其富于进取性的政策连口头上也不加以恭维,这是一九五八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现象。    德斯坦说,他之所以任命巴尔,是因为巴尔是法国最优秀的经济学家,而法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通货膨胀年率达百分之十点六,失业率为百分之四,法郎疲软,自三月份以来它同美元的比值下降了百分之九点五。    【法新社巴黎八月二十五日电】显然,一个戴高乐派总理的去职是法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德斯坦毫不隐瞒他想看到由戴高乐派、中心民主党人和总统自己的独立共和党人组成的政府议会多数更倾向于“中间偏左”。观察家们认为,在任命巴尔后,德斯坦总统看来准备接受挑战,并承担这一点所会带来的一切风险。    【合众国际社巴黎八月二十五日电】法国总统德斯坦在一场政治意志冲突达到顶峰的时候今天解除了闹独立性的戴高乐派总理希拉克的职务。这一行动可能迫使提前举行议会选举,而这次选举可能导致共产党和社会党联盟的胜利。

4. 日报报道《苏联海军异常增强》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八月二十五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苏联海军异常增强,在日本近海,戒备日美中的接近,炫耀武力,活动频繁》,摘要如下:    苏联舰队在日本列岛四周和印度洋等亚洲地区的频繁活动,引起人们强烈的关注。尤其是七月上旬在冲绳海域展开的海空联合大演习,更加引人注目。因为在冲绳近海进行正式训练是第一次,而且大体可以肯定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大将本人也参加了这次演习。演习的军事目的,据认为是提高反潜进攻能力,但是,它的背景好象有下述政治意图,即苏联认为“最近,美中两国的接近,军事因素很大,其中心就是日本”,苏联《消息报》因此对日本、美国和中国的接近抱有高度戒心,(海军演习)就是要对这个“联盟”打进楔子。    据认为,苏联在日本四周炫耀武力加强军备的目的有二,第一是在越南战争结束以后,争取在这个海域扩大制海权。第二是对日美中接近的“牵制球”。苏联《消息报》八月上旬发表了题为《新太平洋主义和日本》的文章,六月下旬苏联《真理报》间接地批评了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关于“缔结中、日、美、澳四国联盟条约”的讲话。《真理报》还严厉批评了七月八日日美安全协议委员会设置的“日美防御合作小组会”。苏联的这一系列反映,表明对于由日美中等国组成的“对苏包围圈”该是多么神经过敏。可以肯定,苏联的判断是,在日本四周进行演习,对制止日美中的军事接近是有作用的。

第 2 版

1. 法报文章:《暑假后的四大发愁问题》

【本刊讯】法国《巴黎日报》八月二十三日以《暑假后的四大发愁的问题》为题,发表西尔万·古兹的文章,摘要如下:    不管将来谁进马提翁大厦和财政部,他们都将遇到一系列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彼此或多或少紧密地联系着,使得要在今秋确定一项经济政策成了一件真正伤脑筋的事。未来的财政部长将在他的办公桌上发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干旱、通货膨胀、法郎、对外贸易等问题。干旱:一个意外事件花费很大在经济方面遇到的所有困难中,今夏的灾难性干旱所直接引起的困难,就其性质本身而言是很难预见到的。七月间,总统便警告舆论界,要它提防这一灾难的经济后果。    干旱的主要代价,都由农民、特别是畜牧者承担了。损失的估计随着人们向政府汇报还是向行业组织汇报而有所不同:六十亿法郎或一百五十亿法郎。然而,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必须找一笔钱,很多的钱,用来对受旱灾者“实行全国支援”。    到哪儿去找这笔钱呢?在这方面没啥绝招;要么在这笔已经很大的费用上增加预算赤字,要么通过发行债券的办法求助于储蓄,要么最后一招,要求最富有的纳税人作出额外的努力。    采纳第一种设想的可能性很小,这恰恰是因为财政方面的亏空已经很大了。采纳第二种设想也没有更多的可能,利用储蓄来补偿农业经营者的损失,实际上也有不利之处。    因此剩下就靠捐税了,但还未最后确定下来。然而人们正在研究一种追加税的办法,这种追加税可能是累进的,专向那些已经缴纳了五千多法郎的所得税的纳税人征收。然而,这样一种措施可能引起干部们的不满,职工总联合会主席夏庞蒂埃认为,这些干部“不愿只由他们作出牺牲”。    通货膨胀:首先要制止价格和工资的竞赛不管官方专家们对当前的通货膨胀作了多么明确的分析,政府负责人最近竭力提出一个说法:“正是名义工资收入的过分增加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们可以预料工资收入政策未来几天将恢复其试探作用:使价格上涨百分之八,使工资提高百分之十(年速度),这将是政府的目标。    不过,为了实施这样一种政策,社会伙伴的同意,虽不说是合作,但是必要的。人们可能想用希拉克在七月末大肆宣布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来强制雇主照办。惩罚或相反地在贷款方面给予优惠,可能是这样一种政策的工具。    反通货膨胀的斗争也是要使一九七七年预算计划平衡的原因之一。象平常一样,首先,集体装备要在这项节约预算中付出主要代价。    在几年来这些装备受到牺牲的情况下,这样做本身就是严重的。这样做也可能破坏公共工程部门和更普遍言之破坏依赖国家订货的各部门的复苏势头。    最后,制止价格上涨的必要性,将导致当局决定在贷款方面从严掌握。在下半年,贷款的总的范围将紧缩。货币一般地说将更值钱——即使这只是因为法国银行为了货币的原因而奉行高利息政策也罢。最后,在春季已经受到制裁的消费品分期付款办法,将更加困难。法郎:间接地对付跌价在出现了法郎在美元、马克、瑞士法郎面前大跌价的灾难性的一个月(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之后,人们目前估计会有某种稳定。但是,至少必须捞回一些失掉的地盘。为此,迄今为止官方的一个理论是,应该间接行事。“请你们为我们好好节省,我们就给你们搞一种好法郎”。上层人士正是有点像是这样来看待这场震撼我们货币的货币危机的。    因此,除了货币发生新的意外情况以外,谈不到恢复对汇兑的控制或对汇兑市场有一个更加积极的干预政策的问题。对外贸易:不可避免的逆差七月底,法国从今年年初以来从国外买进出口货物入超五十五亿七千八百万法郎(约合十三亿六千五百万美元)。在渡假之前,估计下半年至少应是平衡的,这可能把全年的逆差限制在五、六十亿法郎。法郎对美元(我们主要用美元进口石油)和马克(联邦德国是我们的头号供应者)跌价,这就改变了预计。除非恢复法郎价值,否则就必须预料至少出现一百亿法郎的逆差(约合二十一亿二千万美元)。

2. 《福特发动攻击》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八月二十一日发表社论,题为《福特发动攻击》,摘要如下:    福特总统接受提名的演说是一篇政治杰作。同里根州长很有技巧地发表的简短的附言式讲话一起,它使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在雄辩的词藻方面达到了有效的顶点。    总统阐述了三个主题,这些主题可能成为他的竞选运动的基本格局。他没有点尼克松的名而追述了福特政府在两年前开始执政时所存在的那些阴暗情况,并把自己勾画为使政府恢复了正直和坦率的一位正派人物。    最后,福特先生把自己与杜鲁门联系起来。杜鲁门是以前的一位总统,他与反对党控制的国会不和,在开始进行全国性竞选运动时,民意测验和报纸也都说他在竞选中要失败。福特争论说,全国的差不多每一个未解决的问题都要归咎于由民主党控制的顽固的和不负责任的国会。    从其广泛的构想来说,这种论点在政治上是正当的,如果福特总统能够保持他在接受提名演说中达到的水平,他一定会在十一月为自己获得选票。但是,如果从事实和理智的角度来研究而不是从其政治效果来研究这些主题,那么这个论点的许多弱点就立即昭然若揭。例如,总统充分利用在职总统的有利条件而争论说,他提出的是成就而不是诺言,但他接着提出了他自己的一长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诺言,包括在一九七八年使预算平衡,减少所得税,恢复充分就业。    对国会进行的猛烈的、杜鲁门式的攻击攻得好,但是没有对美国老百姓的需要表示关心的记录可言。而且,他对国会的具体批评有一些显然是很差劲的。    福特总统处于很大的政治困难之中,因为在作了英勇的开端之后,他在过去两年中未能为国家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他令人惊愕地选择了参议员多尔这个党派性强、成就不出色的人作他的竞选伙伴,是说明福特的眼光和判断力的局限性的最新例子。一篇强有力的演说抵消不了这种错误和失去的良机,但它的确表明,福特总统在处于最好状态时能够成为一位有效的竞选者。如果民主党人不认识这一点,他们将面临艰巨的战斗。

3. 路透社报道:西方摇摆音乐在苏联和东欧盛行

【路透社维也纳八月二十二日电】摇摆音乐在共产党国家的音乐界曾经是不受欢迎的东西,而现在则迅速变成受人尊敬的时髦玩艺儿。    东欧国家文化界的大多数官员对于留长发、穿奇装异服和演唱嚣闹的音乐采取容忍态度了,虽然仍持怀疑目光(主要是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    在意识形态方面处于前线的东德,共产党领导人十分清楚赶时髦的人们的潜在力量,因此对他们加以控制。    虽然边界封锁,但是东德各地几乎都可以看到或听到西德的电视或广播节目,因此东德人早就认为,最好是使年轻一代的兴趣适应摇摆音乐,这比压制要好一些。    其结果是,摇摆音乐在当局的监视下流行起来。    当局特别选拔了一些团体,让它们接受演出和马列主义的训练。    如果他们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获得证书,在大型舞厅、音乐剧院和夜总会公开演出。    其收入取决于演出者所达到的官方级别。“一级”独唱者一夜的收入可达一百三十马克(四十四美元)。如果他升到“三级”,收入可以增为三倍。    东德最流行的一派的服装,当地共产党报纸斥之为,“蛙人和科学幻想小说的奇异混合”。    一九五八年的一项法律规定,演出者的节目百分之六十必须是非西方节目。    匈牙利的气氛比较自由化,摇摆音乐统治和流行音乐界已有十年之久。在这个一千万人口的国度里,登记注册的专业性摇摆音乐团体有一百七十六个,业余的至少有六百个,其中一百个在布达佩斯。    “奥米格”和“火车头”这两个主要的摇摆乐队,其唱片各销售了约二百万张,它们都到苏联、美国、欧洲各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演出过。    “奥米格”乐队是去西方的第一个匈牙利乐队,它在一九六八年到英国访问演出。    时髦的超级明星按当地标准来说是富有的,不过同他们的西方同行比较起来则算不了什么。    最近在体育场举行的一次有一万名观众的音乐会,“奥米格”每个成员收入一千五百福林(不到一百美元)。    人们抱怨的一个条件是匈牙利制造的设备太差,大多数乐队在国外演出时用自己的收入购买设备。    露天摇摆音乐会目前在夏季流行于布达佩斯。当局不赞成留长发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作为摇摆音乐的前辈的爵士音乐在匈牙利更是根深蒂固了。一九六五年以来,它就在一个音乐学校设立自己的系。其课程也包括摇摆音乐。互相争高下的斗争是很激烈的。    波兰是爵士音乐在东欧的大本营。音乐事业兴隆一时。象切斯瓦夫·涅门这样一些大演出者,其唱片销售量数以百万计。    涅门既是歌唱家,又是作曲家,三十来岁。象他这样的专业音乐家都参加了波兰爵士音乐协会,后者负责社会保险、甚至退休金事宜。因此可以无后顾之忧。对于留长发,文化官员也不再管了。    在捷克斯洛伐克,当局还不容忍非正统的音乐和生活方式。爵士音乐和一般流行歌曲可以演唱,但是在六十年代盛行的那种摇摆音乐则被取缔。一些非正统音乐家和艺术家由于“流氓作风”而将受审。    三个捷克青年由于允许在一个青年俱乐部演出非正统音乐而被判三十个月的徒刑。广播电台和舞台上不再有摇摆音乐了,这是一九六八年华约入侵以后在文化方面进行镇压的一部分。    苏联的流行音乐发展情况不一样。    头发留在领口以上的干净整洁的年轻人仍然哼着得奖的爱国歌曲,如《我永不离开共青团,我将永远年轻》。    牛仔裤受到鄙视,爵士音乐也是如此。西方的唱片如《超级明星耶稣》在黑市卖价很高。    主导的趋势是歌颂爱情和美丽的民歌,配着西方音乐并有鼓和电吉他伴奏的一种奇怪的大杂拌。可以说明这个堡垒正在垮下来的一个新趋势,是电台每周有三十分钟的节目播送西方最流行的音乐《走遍全球》(它甚至以滚动的石头为主题),其目的显然是要把年轻听众从西方电台的音乐节目中吸引过来。

第 3 版

1. 叙利亚总理率代表团访问约旦

【德新社安曼八月二十五日电】叙利亚总理赫莱法维今天率领一个高级代表团到达这里同他的约旦对手举行为时三天的会谈。这次会谈是在叙利亚—约旦最高委员会的范围内进行的。    叙利亚代表团的成员中有外交部长哈达姆、经济与贸易部长伊马迪、计划部长胡拉尼耶和叙利亚中央银行行长达卡克。    定于今晚开始的会谈将集中讨论各项经济和贸易问题以及两国之间的外交政策的协调问题。    赫莱法维在到达时对记者说,这次会谈是“决定性的和重要的”。他又说,在这次讨论中两国的首相和总理将最后确定两国首脑在以后一次会上将要讨论的计划和议题。    赫莱法维自八月一日接任总理以来,这是他第一次访问约旦。他说,叙利亚和约旦的合作是实现阿拉伯民族伟大目标    ——全面统一——的第一个步骤。    约旦首相巴德兰说:“约旦和叙利亚所做的事应该是为真正的阿拉伯统一而努力的一切阿拉伯人的榜样。”    【合众国际社安曼八月二十五日电】叙利亚总理阿卜杜勒·拉赫曼·赫莱法维率领一个四人的叙利亚代表团今天到达这里进行三天访问,以举行贸易、经济和外交政策的协调方面的会谈。    他告诉新闻记者,约旦和叙利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协调和合作,是实现全面统一(阿拉伯民族的目标)的第一步。    这次会谈是在星期三晚上由赫莱法维和约旦首相巴德兰主持的叙—约联合委员会的会议上举行的。

2. 肖费勒和罗杰斯抵赞同卡翁达会谈纳米比亚等问题

【路透社卢萨卡八月二十五日电】美国的两名高级使节今天在这里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会晤,从而开始了他们的非洲之行。他们此行目的是要为美国努力消除南部非洲紧张局势的下一步行动作准备。    美国国务院负责非洲事务的高级官员威廉·肖费勒和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威廉·罗杰斯同这位赞比亚领导人一起会晤了大约三个半小时。没有透露会谈的内容。但是,外交人士说,这两位使节大概是就基辛格国务卿同南非总理沃斯特可能举行的第二次会谈一事征求黑非洲人的意见    。    基辛格博士打算在下周就南部非洲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这些人士说,这两名使节大概想在这篇讲话定稿以前,了解一下卡翁达在对待南部非洲问题上的情绪。    这两位使节明天将去扎伊尔,接着去坦桑尼亚访问,可能还要去莫桑比克。    【美联社卢萨卡八月二十五日电】两位美国官员今天到达这里,以便对黑人领袖们在缓和爆炸性的南部非洲局势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现场的估价。    美国负责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肖费勒和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罗杰斯说,他们还将同南部非洲的游击队领导人举行磋商。    这两位美国人在到达卢萨卡机场时举行简短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将接触南部非洲的全部问题。我们肯定会讨论纳米比亚(西南非洲)问题,但是我们在此行中将不同南非人举行磋商。”    他们还说,将同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们继续举行高级的磋商。他们指出,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于今年初在卢萨卡同罗得西亚的非洲人全国委员会国外派的主席恩科莫举行过讨论。    两位美国人在出席卡翁达总统在国家宫为他们而设的宴会之前,同赞比亚的代理外长保罗·卢萨卡举行了会谈。他们在国家宫同卡翁达总统进行了磋商。

3. 《苏联人寻求在天堂的一个立足点》

【本刊讯】美国《洛杉矶先驱考察者报》八月十一日刊登一则发自伦敦的消息,题目是《苏联人寻求在天堂的一个立足点》,全文如下:    苏联一个政治军事联合小组目前正在运用“友好”的说服方法,以便在可以监视太平洋大部分地区的一个优美的岛屿王国建立遥远的基地。    俄国人是在追求在汤加建立具有海空战略意义的基地,由于人民的友好,汤加在历史上曾被誉为“友谊之岛”。    苏联人向汤加提出的具有诱惑力的项目包括:免费修建一个国际机场、建造旅游设施和提供一大笔硬通货贷款,如果汤加需要的话。据悉,苏联的这种企图正引起西方战略家们的深切不安,特别是引起正在注视着(苏联与汤加)谈判情况的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战略家们的深切不安。    如果苏联的谈判获得成功,红色海军就将在从夏威夷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航海线上得到潜艇船坞和海军航空站。菲律宾就会成为容易击中的目标,通往日本和中国的通道也完全容易受到攻击。    目前的估计认为,拥有三百艘各种舰只(包括四十艘核潜艇)的苏联太平洋舰队可能把汤加作为主要的集结地区使用。    这个小小的君主国总共拥有一百五十个岛屿和露出地面的岩层区以及九万二千稀少的人口。只有三分之一的岛屿上有人烟。    在四个月以来的谈判中,俄国人已表示非常希望到汤加的许多荒芜地区去“帮助开发”。    苏联向汤加的求爱也使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詹姆斯·霍洛韦上将的警告显得突出了。他的警告是:美国海军在这些情况下正在衰退下去。而且,战略力量均势由于苏联在对准北约组织欧洲成员国的核导弹上安装多弹头而遭到破坏。    接着就是新建航空母舰“基辅”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地中海。该舰很容易被调往太平洋。    汤加过去在吸引外国投资以使其一个世纪来未变动的经济比较能稳定方面没有成功。    汤加是斐济—夏威夷—塔希提三角线上最少有人旅游的地方之一,在英国受过教育的汤加国王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俄国人只是最近在汤加的一个政府代表团从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磋商中空手而归之后才知道汤加对新的投资感兴趣。    随着红色海军向全球扩展,俄国人曾垂涎三尺地注视着汤加,但是他们估计西方的区域性利益会封锁住他们进入汤加的门路。    当汤加不能引起    (其它国家)任何热情时,苏联人向汤加派去了大使和一个享有很高权力的军事代表团。这是苏联的一个小小的送礼品的计划,以便在汤加换取价值无限的基地,作为进入太平洋的钥匙。

4. 英、美官员就南罗等问题进行磋商

【法新社伦敦八月二十四日电】英国权威人士说,英美政府代表今天在这里就罗得西亚、纳米比亚和南非问题举行了磋商。    美国方面出席会议的是基辛格国务卿的两个高级助理、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威廉·罗杰斯和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威廉·肖费勒。    外交部次官安东尼    ·达夫代表英国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两位美国代表预定要去黑非洲访问,他们将在那儿会晤赞比亚和坦桑尼亚领导人,很可能还要到其他黑非洲国家访问。    据认为,他们的使命是为基辛格和南非总理沃斯特的第二次会谈作准备。    观察家认为,英美政府希望说服南非政府把纳米比亚(西南非)独立日期从预定的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提前。    另外,它们还希望比勒陀利亚对罗得西亚总理史密斯施加压力,要他接受英国的计划,即在十八个月到两年之内在罗得西亚实现黑人多数统治。

5.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社论:《中东新的力量对比》

说中东力量对比又发生了变化:黎巴嫩陷入一团混乱,最后可能永久分裂;巴勒斯坦人的力量削弱了;阿拉伯各个强国处于混乱状态;只有以色列的地位加强了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八月二十日刊载社论,题为《中东新的力量对比》,摘要如下:    全世界审慎地期待中东问题在走向最后解决方面取得进展,这似乎还是前不久的事情。然而,中东力量的对比又发生了变化,造成一种完全捉摸不定的局面。黎巴嫩陷于一团混乱的状况,这个国家最后可能永久分裂。巴勒斯坦人的力量削弱了,被弄得灰心丧气。阿拉伯各个强国处于混乱状态,没有方向感或目的感。    在过去几个月之内,只有以色列的地位加强了。它高兴地注视着叙利亚使其所保护的、住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屈服,同时忙于增强它在黎巴嫩南部的影响,办法是向黎巴嫩的基督徒提供医疗援助和就业机会。以色列的斗志还由于它成功地袭击恩德培而增强了,这引人注目地表明,以色列的军事能力并未受到损害。    总而言之,现状对以色列是很有利的。×××    今天的气氛在许多方面都使人回想起一九七三年十月战争爆发之前的气氛。当时看起来局势也可能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仿佛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不团结已排除了爆发敌对行动的可能性。    然而事实无情地粉碎了这种满不在乎的心理,这是西方应当回想起来的一个事实,如果它今天倾向于盲目相信一种虚假的和平的话。    显然,在黎巴嫩的局势和美国国内政局自行调整之前,要想恢复外交势头是不能有什么作为的。但是华盛顿的新政府将必须把中东问题视为应当早日优先处理的一个问题,而竞选总统的人们现在要想出一些新的作法并不是什么为时过早的事情。重要的是,美国公开表现出一种决心要在这一重要问题上有所行动的态度。    今后的一大问题是,巴勒斯坦人下一步将会怎么办。他们目前处于一种精疲力竭的状况。他们正象在一九七○年被赶出约旦时一样,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然而,不能忽视他们。在他们一旦重整旗鼓的时候,西方应该牢记,唯有在(约旦河)西岸建立某种巴勒斯坦实体,才能为中东找到一种永久的解决办法。    ×××    甚至埃及、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都不能撇开巴勒斯坦人不管;它们要是那样做,就要冒招致比把巴勒斯坦人从约旦驱逐出去之后所出现的更加重大的问题的危险。而且,巴勒斯坦人大量地迁徙到波斯湾地区,在象科威特这样一些国家成为有知识的上层人物,他们在这些国家可能对一些保守的政权构成一种挑战。随着他们的这种迁移,阿拉伯领导人将被迫努力争取对这个问题的一种永久性解决办法。    而且,如果说这些压力还不够大的话,俄国人肯定会使巴勒斯坦问题保持下去。

第 4 版

1. 香港《文汇报》刊登寄自英国的通讯:《遥看地震》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八月二十四日刊登史晶寄自英国的通讯,题为《遥看地震》,摘要如下:原提要:唐山地震发生后,西方的报章、电视按他们的立场和常识去报道,一味靠估,令人厌烦;后来买了《文汇报》等几份爱国报纸,才了解了地震的真实情况,并看到许多有关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从中,还体会到在对待天灾方面,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立场和世界观……    七月二十九日传来不好的消息,令我们很不安。电视台一连几晚报道北京附近地震的新闻,总是说灾害很大,破坏很大,六百万人口在帐幕里住………没有其他的详情,使人心牵挂。《泰晤士报》驻香港记者的特稿,也是一连串的只瞎猜伤亡及损失的估计,使人心理上更慢慢地由担心趋向于不耐烦,心潮更是起伏不平。几个月前的意大利地震,我们就习惯了听这种报道,每晚,电视广播员一次又一次的向你报告,听后不免有一种感觉:这真是一次历史性的大惨剧。    然而,这种惨剧性的心理,在有关北京地震的报道中却突然中止了。一两个“中国问题专家”的形容和估计,经几天的发挥,已经没有了后继之力。    电视沉默了,《泰晤士报》沉默了。我的心却焦虑起来了。好,“找份香港来的报纸看看”。    在唐人街买到了《文汇报》、英文《大公报》和《新晚报》,一连几天的报纸。如饥似渴的看。看完了,这回却真正的睡不着,为什么呢?    原来祖国是这样报道大地震这件事的。二十九号新华社详细报道了地震的时、地、强度和影响范围;也报道了中央对灾区人民的慰问和鼓励。报道也指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很大损失”。其实这是灾情的最完整的报道了,为什么我们要如“慈善筹款”一样,喜听到一个个数字?为什么要斤斤计较于一些数字?这对受灾的人民有何帮助?    但祖国的报道除了没有忘记慰问受灾者和受灾者的家属,更没有忘记更广大的救灾的民众。这些以千万计的民众的豪迈气概和先公后私的事迹,如雪片飞来,这真是不同的气象,它鼓舞了中国人民,鼓舞了海外的同胞,鼓舞了许多中国的朋友。灾害虽大,社会主义的力量更大。    我很高兴有这次的反省,对天灾的报道原来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立场,不同世界观的看法。和自然界的斗争是个长久的现象,但我们在每次斗争中都要动员人民,争取进步。    只报伤亡,不报抗灾的消极态度,不单是不公正的报道,而且是在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中站在倒退的一方。BBC电台现在虽然停止报道北京情形多时了,但是在最近一次仍口口声声说北京还未公布伤亡数字。让它们等吧,救灾重建,我们应分秒必争。    前进吧,社会主义祖国!

2. 阿根廷发生集体残杀三十名游击队员事件

【路透社布宜诺斯艾利斯八月二十日电】阿根廷内政部说,今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以西的一个村子里,发现三十人被谋杀,并将尸体抛弃在一个“游击队墓地”里,这是阿根廷现时政治暴力一次最大的屠杀。    他们说,在离这儿六十公里的法迪马村找到二十一个男子和九个女子的尸体。    一份内政部公告说,军政府认为这是“失去理性的集团的疯狂行为”,旨在扰乱安宁。    消息灵通人士说,被屠杀的是持不同政见的左翼庇隆主义者,他们是在阿根廷活动的两个主要游击队组织之一。    有人揣测,这次新的屠杀,是对游击队杀死退休将军亚迪斯的一种报复行动,亚迪斯最近才被委任为组织一九七八年足球世界杯赛的国家委员会主席。    【拉丁社布宜诺斯艾利斯八月二十一日电】安全机构今天加紧清查三十名左派游击队员遭到多种处决的事件。    三十个人的尸体是昨天清晨在离此间西北六十四公里的一块空旷地上发现的,这些尸体无法辨认,因为他们遭到机枪扫射后,又在原地被炸药炸毁,尸体残缺不全。    用多种方法进行的这次处决,在这个国家自七十年代初以来的政治暴力中是空前的,它遭到了各阶层的一致谴责,军方发言人说,已经下令“详细而深入地调查,直至水落石出”。    从毁尸灭迹的地方的一个标语来看,这三十个人可能是“蒙托内罗斯”组织的游击队员。    用英文出版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先驱报》发表一篇严厉的社论指出,“给外界的印象是,一场地下内战正在冲击阿根廷”。    它说“打击恐怖主义是不能用反恐怖主义的,只能靠法律的力量。”    该报指出,“正直的人们竭力用下述看法安慰自己:这个罪行不可能归咎于搞颠覆的左派,而是为了报仇进行的屠杀”。    【拉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八月二十一日电】发现三十具尸体一事在本首都激起了强烈的震惊。    内政部说此事是“残暴的”,一位陆军高级将领说,应该受到陆军的“愤怒的谴责”。    据报纸报道,在尸体旁发现写有“蒙托内罗斯之墓”和“他们被枪毙,因为是祖国的敌人”等字样的标语。    政治观察家们回顾说,不久前,“阿根廷反共联盟”绑架了记者马里亚诺·格龙多纳,通知他,该极右组织将继续“消灭共产党”。    这个事件标志着“阿根廷反共联盟”的重新公开出现,这个组织承认在推翻庇隆主义政府之前杀害了数百名左派人士和同情者。

3. 香港《新论坛》文章:《台湾的考试灾》

【本刊讯】香港《新论坛》月刊八月号刊登一篇题为《台湾的考试灾》的署名文章,摘要如下:    台湾大专学校联合招生,已于七月二十六日发榜,这一次联招,暴露了台湾学校的招生制度和整个教育制度的弊端,联招发榜前后,台湾各报刊对该举之不当议论纷纭,有人指出这是一场“考试之灾”,更有些青少年在考试中对台湾的考试制度、教育制度提出抗议。读书为考试据报道,台湾今年大专学校应试的有九万多人,录取的有二万六千多人,录取率是百分之二十七点六;约有七万人落选。七月二十七日台湾《联合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这次大专联考,有七万人被拒诸校门之外,文章说:“把事情弄得严重的主要的原因,是社会上的升学主义太浓厚”。为什么台湾那么多的人要读大专呢?这是目前台湾的社会制度逼出来的,台北出版的《文坛》七月号,发表了《考试之灾足以害国论》的文章,这篇文章说:“考不上大专,就得一生向命运低头,如果不甘心,就得准备做盗娼之类的害群之马或无业游民。所以,青年人都忍受一切,拼命准备考试。”    据台湾《自立晚报》报道,一个从海外来到台湾的学人对台湾教育提出这样的批评:“教育部只办联考,不办教育!”台湾政治大学一位外籍教授说:“台湾的大学教育,是世界上最坏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之下,造成了进学校不是为了求取知识而是为了考试的怪现象,《文坛》七月号那篇文章又说:“每天考试,把孩子都考麻木了”,“记忆学识是为了考试,学识早已走了样,为考试而求学,考试是一种手段,绝对不是学问。再说,今日之世所需要的人材,绝对不是读通四书五经所可能事,甚至不是记熟课本那些答案所可能事;尤其不是现在那套考试办法所可选拔出真正的人材。人人皆知考试的苦恼,早有人知考试不是学问,可是我们就是没有勇气去改革。”其实认为台北当局不办教育的说法,是不恰当的,不过他们所办的教育,是腐朽封建的教育,这次台湾大学联考,反映了台北当局积极地向学生灌输孔孟思想,例如国文科的作文题目,竟是“仁与恕互相为用说”,很明显,其用意无非要求学生对孔子学说作一番申述。学生身心受摧残台湾《自立晚报》连载了一篇主张废除大专联考的文章,这篇文章说:联考“摧残学生身心,影响国家建设,动摇国家根本!”七月二十七日台湾《中国时报》,刊登《放榜之后话联考》一文,这篇文章着重分析了联考对青少年的心理困扰,文章说:“联考所引起的问题似乎已成为社会特征症状之一。每年接近夏天,我们总可以从报纸中看到因它而引发的热潮,其中最明显的是,有关使头脑清醒和消除疲劳的药物广告突然上升,补习班的速成课程和考前猜题也充斥市面。这种现象正在逐渐加深,因之而起的心理困扰也就开始层出不穷。”该文出自台北市立疗养院主治医师兼儿童精神科主任尹远程手笔,文章显示了由于教育制度,包括升学、联考制度的不合理,造成青少年三种心理困扰:一是精神官能症增加,据估计目前台湾患有精神官能重症者大约有十五万八千人;二是少年犯罪人数增加,在不到十年之间,青少年犯罪人数从每年四千多人增加到每年一万七千七百多人,其中在学青年占的百分比是三十九;三是学校心理卫生问题,台北某“国立大学”新生之中,有百分之三十点七显有各种心理、生理症状,其中有些是需要专家治疗的。这篇文章说,“不少学生对联考都存在着若干心理困扰,因为耐不住这种心理压力及挫折而产生了精神症状,甚至有离家出走或企图自杀及自杀的事件发生,这是一个悲剧。”这篇文章认为这次大专联考不仅有七万以上的落第考生,心理受困扰,“假设,一个有考生的家庭,至少有三个人的生活受到影响(父母亲和考生本人),那么目前至少已有三十万人正在遭受困扰。”联考欠缺公平台湾许多教育界人士对目前台湾的考试制度都表示不满,台湾报纸就曾报道一位省中校长甚至担心现行联考制度会有“机毁人亡”之日。不过也有人认为联考制度还有一点可取之处,就是公平。台北当局经常吹嘘大专联考制度在世界上办得最公平,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平等而已。    在大专联考制度下,实际上有钱人比穷人有利得多。有钱人的子弟读的是设备和师资较好的中学,全天读书,而且还进补习学校或请家庭教师补习,一年考不上改年再考;穷人子弟读的中学师资较差,又没有补习班,没有钱请“家教”,下课后又要帮着家庭劳动。如果在乡下,中学的师资和设备更差,下课后往往要帮忙种田。    因此,说台湾的大学联考有什么公平,简直是一种笑话,台湾的整个社会制度都不合理岂会出现合理的考试制度?台湾学生的心声台湾的青少年学生,对当局推行和宣扬的教育制度和孔孟之道,呈现出不满的情绪。    有一名考生在试卷上写了一段批判台湾考试制度、教育制度的文字。这位考生毕业于一所“明星学校”(著名中学),她多年以来一直向往着大学的生活,然而她却毅然牺牲上大学的机会,在考场用她的笔杆,向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联考制度,提出有力的控诉,她写道:“我们只不过是一群联考制度下的牺牲者,教育至此地步,实令人痛心不已!”“我没有缺考,却作了无言的抗议”!我们从这名女孩子的“无言抗议”中,仿佛听到台湾一般青少年的心声。可以预料,他们的沉默控诉,终将爆发出猛烈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