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01-05

第 1 版

1. 香港《南华早报》社论《中国突出的一年》

【本刊讯】香港《南华早报》一月二日发表一篇题为《中国突出的一年》的社论,摘要如下:    一九七五年将作为不止在一个方面最突出的一年载入中国漫长的历史。这一年标志这个国家又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也是另一个四分之一世纪的开始,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民要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里都取得很大进展。    意义更大的是,在这一年里,中国稳步前进,并使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发言权。    这一年的调子和步伐几乎正好是在年初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规定的。新政府行政官员的班子已经定下,并且在国内和国外人们一定会高兴地说,许多老人又回到了他们的岗位上。他们的经验和行政管理专门知识对新一代的领导人    ——他们正在接替长征时期的老战士——来说将是非常宝贵的。此后几个月在经济和政治上取得的稳步发展证实了这一政策的正确。    这还证明了毛主席作出的决定明智,即准许不顺从的老干部作自我检查,如果承认错误就让他们重新积极参加政治生活。    在这些老干部的指导下,正在出现的一批领导人正在学习指导国家的艺术,同时也为政府中最年青的有前途的成员提供了提升的机会。    在经济方面,这一年一定是最满意的一年。粮食产量达到最高纪录,计二亿八千多万吨,尽管遇到了许多自然灾害。    下半年时,开展了一场重要的运动,其目的是要对产量产生重大影响。现在已普及全国各地的“学大寨”运动,不仅旨在宣传自我牺牲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而且旨在一九八○年时实现全国农业机械化,那时加上现有的灌溉系统和农田改良,将大大地提高农业产量。    工业方面也是如此,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绩最显著的还是石油。原来的油田扩大了,新油田投入了生产,预料产量又将创纪录。五个大规模的石油化工综合企业,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工厂,在同时建设或扩建,其目的是要把中国生产的原油的大部分予以加工利用。与西方观察家所预料的相反,中国大概将把产出的原油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而不是用作进口的资金。    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是放在开发石油资源方面,但也没有忽视其它工业部门,过去一年里,建立了许多新厂,扩建了港口设施,并且改进了陆地交通。    工农业方面的这些成就为中国着手执行今年开始的第五个五年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方面的这个运动并不是去年开展的唯一的运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毛主席马上就指示全国要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个指示的目的是防止中国倒退回资产阶级的做法。    年中开始了第二场意识形态方面的运动,告诫人们不要向苏修投降。这又引起了普遍的猜测:这场运动大概是针对最高领导集团中的某些高级领导人的。但是,这种猜测业已证实是毫无根据的。    快到年底时,第三场运动又开始了,是要捍卫毛主席教育革命的思想。这场运动还在继续,但是几乎可以肯定,虽然对其优缺点要详细地进行讨论,但是这种讨论对前进的主要方向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中国领导人虽然忙于国内事务,但是他们没有忘记这个国家在国际上所要发挥的作用。中国觉察到了它所认为的世界冲突的主要策源地后,从不放过任何机会抨击苏联的“称霸野心”。中国对于完全依靠别人不抱幻想。它在加强自己的防卫力量的同时,在外交上也采取新的主动行动,最近它释放了三名苏联机上人员。人们解释这一行动时必须审慎,但是看来中国对莫斯科采取了更不妥协的态度。    总之,当这个国家进入新的一年的时候,它的领导人可以满意地回顾一下过去十二个月这个国家取得的成绩。

2. 福特公司评论员同全国广播谈安哥拉问题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三日电】福特总统今天说,美国没有训练派往安哥拉作战的外国雇佣军。但是,他不否认政府正为这种训练活动提供经费。    福特还说,美国在为了使苏联结束它在安哥拉提供军事支持的活动而进行的外交努力中,正“取得某些进展”。    福特是今天在白宫图书馆同全国广播公司的评论员约翰·钱塞勒和汤姆·布罗考进行的十几分钟谈话中发表这些意见的。    福特在回答问题时断然说:“美国没有训练派往安哥拉的外国雇佣军。”但是,福特继续说:“为了设法有所帮助,我们确实花了一些联邦的钱——美国的钱。但是,我们没有训练外国雇佣军。”    当有人问到美国是否正在为训练派往安哥拉的外国雇佣军提供经费时,福特回答说:“我们正在和另外一些国家合作,这些国家觉得为安哥拉人提供自行作出决定的机会是适合他们的利益的。我认为这是联邦政府应尽的责任。”    福特说,他认为苏联在安哥拉的行动“同缓和的目的和目标是矛盾的”。    他说,在努力使苏联和古巴结束它们在安哥拉的卷入方面正取得进展,但是,“我不能断然说,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所希望达到的”。    至于缓和本身,总统说,为了这个国家的最大利益,“为了世界稳定和世界和平的最大利益”,缓和必须继续下去。    他预言,当美国人民仔细看一看缓和的好处时,他们将支持而不是反对缓和。他说,在一九七六年的竞选运动中,“我认为任何一个说要放弃缓和的候选人到头来都将是失败者”。    他说,美国正同包括苏联在内的各国一道努力,设法使现在打内战的安哥拉三派找到一项“反映安哥拉多数人民观点”的解决办法。    他说,正在同苏联和非洲统一组织中的一些非洲国家一道作出努力。

3. 美报文章《估计我们同苏联的关系》

说苏军事力量一直在加强,美现在处于全面的劣势,过去的教训应使美领导人警惕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一月二日刊登杰克·安德森和莱斯    ·惠顿合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估计我们同苏联的关系》,摘要如下:    正好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我们需要认真看一看我们同苏联对手一起走的道路。    当然我们是支持谋求减少紧张局势的政策的。但是过去的教训应该使我们的领导人警惕,不要产生安乐感。基辛格让我们看的拥抱、碰杯和笑容满面的宇宙航行员太多了。    为了使缓和的精神有所进展,美国最近几年放弃了许多有利条件。我们允许我们的军事力量发生危险的下降,从对苏联人的优势降到平衡,现在又降到全面的劣势。    在限制武器方面,我们接受了不利的处境。我们以使自己的粮食涨价为代价,多次使克里姆林宫摆脱了农业的灾难。我们给了苏联人极有价值的经济信贷和技术知识,换来的是蹦蹦跳跳的芭蕾舞女演员和体操运动员的访问。    我们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条约、贸易代表团和动人的外交友好姿态积极支持克里姆林宫加紧对东欧和苏联人民的控制,这使我们的荣誉受到损伤。换回来的是,人家告诉我们,合作和人员交流将会出现新的气象,同时铁幕后面的生活将逐步自由化。这并没有实现。    相反,我们看到的是苏联在国内的镇压加紧了,对东欧的剥削加强了,为达到吞并南斯拉夫的目标施加了新的压力,重新强调西方内部的革命行动,野心勃勃地想接管安哥拉作为使非洲在镰刀和斧头的旗帜下重新成为殖民地的更大计划的一部分。    在整个缓和时期,苏联的强大武装一直在加强。而且在新的五年计划里将继续加强,强调重工业超过消费品的生产。    有见识的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说我们这个国家是得了鸵鸟式的病症,把我们的头埋在沙里,看不到发生的事情。    “苏联人已经把他们的军事编制人员增加到四百万人以上……近年来,他们培训了比我们多三倍的水下和水上战斗人员。他们正在多生产百分之七十的战术飞机。在地面部队的装备方面,生产比率为七比一或八比一。    “我们所干的是逃避现实。”    此外,特工人员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出克里姆林宫的暴虐行径的持续性。例如,在前总理赫鲁晓夫时期曾发生一个事件:雅库茨克的爱斯基摩人为苏联的氢弹试验放射出的辐射线所毒害。人民委员们为了不让这个消息传开,就把这些爱斯基摩人屠杀了。较近的消息显示出雅库茨克的上述传统如何在持续下来。在中苏边境附近,有一批伐木工人由于饥饿而实行和平抗议,游行到最近的一个小市镇去。红军边防部队以他们企图逃往中国为借口用机枪把他们给扫射死了。    在卡拉干达,一家冶金工厂工地上的工人们由于饥饿而骚动起来。他们的抗议立即为苏联的坦克、大炮和直升飞机所粉碎。    因此,我们再一次懂得了我们露出的一切笑脸和表示的一切好感都不会使冰山融化。但是,自从我们最后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看到了冰山如何在增大、我们如何在收缩。

第 2 版

1. 法报文章《北欧:苏联的海军压力》

说由于连结白海和波罗的海的宽阔的运河竣工,苏将能够明显地加强它在北欧的海军机动性和有效性    【本刊讯】法《费加罗报》一月二日刊载一篇文章,题为《北欧:苏联的海军压力》,摘要如下:    苏联在北欧的海军战略正在展开。由于连接白海(通往北冰洋)和波罗的海的宽阔的运河竣工,苏联将能够明显地加强它在北欧的海军机动性和有效性。    这条通过奥涅加湖和拉多加湖,连接白海的科拉半岛以南别洛莫尔斯克港和列宁格勒的运河,是沿着一九三二年的比较狭窄的和不太深的水道开凿的。据从接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人士处得到情报的英国《卫报》记者说,这条三百二十公里长的运河扩大工程是最近竣工的。这条运河的宽度和深度足以为象四千二百吨和五千二百吨的驱逐舰这样的军舰所利用。    因此,一些西方军事专家认为,苏联能够加强其海军在波罗的海的出现,并摆脱设置在挪威或军舰上的雷达设施和在巴伦支海距离挪威海岸以北一千公里的斯皮茨伯根群岛地区活动的飞机的监视。    专家们强调指出,苏联的水面舰艇以及潜水艇也能从巴伦支海上的摩尔曼斯克基地,不需要绕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就可到达重要的修理中心列宁格勒。摩尔曼斯克港已成为苏联核潜艇的主要基地,而且它是苏联通向自由海的唯一的出口。    鉴于北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以及人们注意到苏联人加强出现的斯皮茨伯根群岛,对北约组织和对苏联具有同样的战略重要性,西方军事专家们认为,苏联军队对新运河的利用可能使北大西洋防务的任务,在北欧地区发生冲突时更加复杂化。同时,苏联在对科拉半岛增加力量。    驻欧盟军最高司令黑格将军确信,苏联正在积极地施展其在北欧的海军战略。黑格上星期在巴黎的讲话中强调说,苏联人竭力使他们的海军“拥有可在世界任何地方进行作战的结构”。

2. 美报报道《欧洲人怀疑缓和是否能成功》

【本刊讯】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欧洲人极为怀疑缓和是否能够成功》,摘要如下:    中欧国家的人们近一时期对东西方关系的发展进程感到没有把握和怀疑。    其所以如此,部分是由于华沙条约国家在近在咫尺的地方不断增加兵力,部分是由于人们更加意识到苏联正在奉行扩张政策,而美国作出的反应越来越不足以与之相抗衡。    就在参加布鲁塞尔会议的北约国家的部长们看到关于苏联军事发展情况的严峻报告的前几天,瑞士的《新苏黎世报》评论说:“事实上,从缓和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是很难为它辩护的。”这家报纸是欧洲立论最为严谨的报纸之一。    这个地处中欧一隅的中立国家天天都有这方面的报道,即:美国对外政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它国内围绕即将到来的全国选举而进行的党派活动所决定的,而这种作法对这些小国    ——就奥地利和瑞士而言也是中立国家——的生活有着重大影响。    这些欧洲国家里的普通人同样十分疑心,由于邻近的拉丁语国家中共产党参加政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美国必须在一种不利的背景下把苏联当作一个值得信任的对手同它谈判。    最近,奥地利电视台报道了莫斯科已经或正在非洲和中东的一些战略地区扩大其影响。它多次评论说,莫斯科在安哥拉如果获得成功的话,苏联就能控制向欧洲和美国运送石油的通路。这家电视台还报道了苏联在南也门和索马里进行的另外一些活动。    《新苏黎世报》评论说:“现在看来,基辛格式的共处改革的内部矛盾比它取得的成就更为清楚得多……不能说这项政策提供了更大的安全。安全赖以建立的力量对比已经变得不利于西方,这一点是比过去明显得多了。”    苏联的坦克生产能力是一年七千辆,而美国和德国的坦克生产能力是一年各七百辆;华沙条约国家方面实际拥有一万九千辆坦克和四千架飞机,而北约组织方面实际拥有七千辆坦克和两千五百架飞机。这两项对比提出了两个重大问题。    这里再次指出,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是为了抵消苏联集团在常规武器方面的优势。人们问道,如果西方在核武器方面和常规武器方面都处于劣势的话,那还有什么均势可言?    苏黎世的报纸指出,缓和是一个长期的概念,不能从一时一事对它加以判断。可是这些报纸也说,即使是这样,如果打算让公众相信缓和的话,缓和就要象其他长期概念一样,必须取得明显的效果,而不是让人们看到关于未来的幻影。

3. 希腊政府发言人说:巴尔干会议将于二十六日在雅典举行

【合众国际社雅典一月三日电】一位政府发言人今天说,希腊及其除中国盟友阿尔巴尼亚以外的巴尔干邻邦将于一月二十六日在雅典举行会议,以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这位发言人说,参加这次会议的将有希腊、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会议预定至少举行十天。    代表们将分成四个委员会,研究贸易、交通和通讯、环境保护和能源等问题。    政府人士说,这次会议的长期目标将是促进巴尔干地区在公共生活一切方面的合作。

4. 苏宣布将在与土耳其伊朗接壤地区举行军事演习

【塔斯社莫斯科一月四日电】计划自一月二十五日至二月六日,在库塔伊西、埃里温和第比利斯地区举行南高加索军区部队军实兵演习,以完善战斗训练。    陆军兵团和部队以及空军部队将参加演习。

5. 美联社说:共同市场各国有迫切理由更加紧密团结

【美联社布鲁塞尔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电】(记者:卡尔    ·哈特曼)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西欧共同市场已具备了开始向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的目标前进所需要的一切——只差向这个目标出发的热情了。    英国在一九七五年年中曾以很大的多数投票赞成继续作为共同市场成员,从而保证了丹麦和爱尔兰也留在共同市场内。希腊已表示要参加共同市场,西班牙预料不久也会要求参加。原有的六个成员国之间不存在发生任何分裂的危险。    共同市场和欧洲大陆其他非共产党国家    ——瑞典、挪威、瑞士和奥地利——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各成员国有迫切的理由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无论是在自从它们联合起来以后就一直是它们最关心的经济问题方面,还是在国内外政策的一般性问题方面,都是如此。    从当前的衰退中恢复过来,仍然是成问题的。失业人数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预料在下降以前还会增加。物价仍然在迅速上涨。    各成员国希望提出他们保证石油和其他原料供应的主张(这些主张常常和美国政府的主张不同),但是,它们恰恰在希望怎么办、的问题上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各成员国政府迄今都未表示愿在超国家的基础上作出决定。但是,它们知道,它们若是各自单独行动,在世界事务中只能发挥比较小的作用,而联合起来    ——便举足轻重。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刊登一篇专稿,题目是《共同市场开始以一个声音说话,欧洲共同体在一九七五年弥补了几个缺陷》,摘要如下:    九国的欧洲共同体或叫共同市场正在回顾一九七五年,这一年是:共同体作为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的因素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年;英国最终断然决定“加入欧洲”的一年。    据这里共同体的很有资格的观察家说,这些就是欧洲共同体过去这一年的主要成就。    除了这些成就外,共同体国家一九七五年在它们所宣布的把国民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方面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据这里的老练的观察家说,虽然在过去的十二月里成员国中的经济一体化大部分停顿下来了,但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政治合作却进展的“非常迅速”。现在九国的外交部长每三个月会晤一次,专门制定合作行动的新办法;他们的政治司长几乎每个月举行会晤;外长们的小组委员会则更加频繁地进行会晤。    在过去的一年里,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签订了所谓“洛美协定”。九国今年九月在联大关于经济问题的特别会议上和九月前在东西方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上表现出了“欧洲的同一性”。    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谈判中,共同体继续作为一个单一的实体采取行动;十二月月中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巴黎举行经济会议时,共同体也是作为一个单位出席的。欧洲共同体在象塞浦路斯这样的地中海问题上也采取了行动来发挥共同体的作用。    这里的一位长期注意共同体事务的人士说:“共同体已制定出一些越来越有可能产生共同政治立场的办法。”

6. 飓风袭击西北欧造成严重损失

【法新社伦敦一月三日电】飓风昨晚袭击了北欧,大雪和每小时一百一十二英里(一百八十公里)的暴风交加,给英国造成二十一人死亡,西德至少九人死亡。    飓风还使英国、西德、比利时、丹麦、荷兰、奥地利、东德和法国损坏了大量财产。由于暴风带来了洪水泛滥,今天有成千上万的人撤离了西德和丹麦地势低洼的地区。    这次飓风最大的地方是西德黑森林地区和汉堡以及苏格兰的西南部。    爱尔兰共和国和北爱尔兰也受到了这次飓风的袭击。    空中和海上交通运输陷于严重混乱状态。数千名旅行者在飞往贝尔法斯特、都柏林和苏格兰的班机取消后,不得不在希思罗机场过夜。英格兰南部通往大陆的渡船被迫耽搁几小时。    据报道,英国各地财产损失很大,有的公路和铁路被刮倒的树木阻塞了,高压电缆铁塔被推倒了,电话线被刮断了。    在汉堡,当该市的堰堤挡住了巨大的潮汐的时候,当局今天松了口气。然而,今天港口的活动全部停止,仓库被淹没了。官员们说,在一些地区,水位比一九六二年的洪水还要高。他们还说,明天早上巨大的潮汐仍然可能造成危险。    不来梅和不来梅港的港口也遭到了类似的袭击。    【路透社伦敦一月三日电】当飓风昨晚和今天刮过西北欧的时候至少造成了二十八人死亡,并且在陆地和海上造成了广泛的损失。    英国的气象专家认为,这次风暴是来自大西洋的一股强大的低气压造成的。    【美联社一月三日电】(原电无发报地点)飓风今天在整个西北欧怒吼,至少使三十五人死亡,并摧毁了庄稼、使航运中断而且有可能在荷兰和丹麦造成洪水泛滥。

第 3 版

1. 英《观察家报》评论非洲形势《布满危险的大陆》

【本刊讯】英国《观察家报》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布满危险的大陆》,摘要如下:    一九七五年,非洲的政治和经济运动严重衰落了。    眼前最危险的挫折要算是安哥拉危机了。这是因为:武装冲突和国际卷入混在一起的局势,除非很快得到制止,否则就可能改变整个南部非洲的前景。    现在看来安哥拉斗争可能产生两个结果。一个是非洲统一组织严重分裂,而且俄国奉行坚决的政策就可能造成人运(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通过源源不断的外部支持,主要是俄国的支持,而取得危险的权力。而另一个可能是,非洲统一组织重建团结,施加足够的国际压力来制止外来的军事干涉,从而产生一个有活力的安哥拉联合政府。    安哥拉事态发展已使南部非洲的白人领导阶层如此震惊,以致将使在罗得西亚实现和平解决更加难以实现了。    南非总理沃斯特继续奉行他为和平解决罗得西亚问题而做的政治探索。    我现在可以透露一些情况:由于明显的原因,史密斯没有告诉他自己的选民,罗得西亚的四个保安系统的负责人在一九七五年起草了一个秘密报告。这些负责人在报告中提醒他说,由于大约有八千名罗得西亚黑人现正在坦桑尼亚的一些营地接受训练,罗得西亚的白人可能经受不住一场持久的游击战争。    在一九七五年中不仅是在南部非洲增加了发生暴力冲突和国际卷入的风险。在非洲大陆的东北角,即战略上敏感的非洲之角,继续陷入了混乱,已故皇帝塞拉西的继承人仍然投身于对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进行一场他们毫无希望取胜的战争,因而面临着他们在这一古老帝国的其它地区的权威似乎全部瓦解的局面。    莫斯科由于觉察到在红海和印度洋沿岸沿海国家中有扩大苏联影响的机会可趁,便突然改变其政策,答应积极支持埃塞俄比亚的军人统治者,这是在没有其它盟国愿意扮演类似角色的情况下的一种诱人的许诺。虽然美国人继续向埃塞俄比亚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但他们承担的义务仍然太少,不足以对俄国提供的大宗的援助许诺起有份量的竞争作用。    非洲之角的混乱使两个毗邻国家——苏丹和肯尼亚深为忧虑。苏丹领导人尼迈里在致力调解时谨慎从事。而肯尼亚在年迈的肯雅塔总统越来越无力的领导下,起不了带头作用。    肯尼亚的另一个邻国乌干达,在阿明的暴虐和反常的政策下在继续受难,他的政策也在这一地区的其它地方引起了较为广泛的担心。而担心的一个特别原因就是阿明越来越依赖俄国人提供军事支持。    与此同时,在前西属撒哈拉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潜在的冲突地区。摩洛哥国王哈桑适时地采取了主动,在佛朗哥将军奄奄一息的日子里,获得了在他的王国和毗邻的毛里塔尼亚共和国之间分割这块盛产磷酸盐的领土的许诺。但是这一发展使邻国阿尔及利亚强烈不满,它宣称自己决心帮助波利萨里奥阵线。撒哈拉的斗争仍然充满着危险。    总之,一九七五年是把非洲大陆引向一个动乱不安和处于危急关头的一九七六年的一年。

2. 英报报道《在战争中行贿的丑闻》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一月三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在战争中行贿的丑闻》,摘要如下:    自由党领袖索普昨晚挑起了一场关于共产党金钱问题的国际风暴。这场争论是在他声称俄国人给了一位非洲政治领导人以有史以来最大的贿赂之后爆发的。    伦敦的外交部官员坚持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二千五百万英镑的黄金的事。据说,这些黄金已存入瑞士银行,以便作为非洲国家承认安哥拉马克思主义政权的酬金。    但是,索普说:“我对我的消息的可靠性毫不怀疑。来源是无可非议的。我不能透露是谁把俄国人行贿的事告诉我的。”    索普先生最初是在向他的支持者发表的新年文告中披露俄国人行贿的详情的。他警告说:“俄国人很可能在非洲建立起了他们第一个永久性的桥头堡。其后果是无法估量的。”    【安莎社伦敦一月三日电】伦敦的右翼日报《每日邮报》今天在这里声称,一位非洲国家元首从苏联方面得到了二千五百万英镑的黄金,作为他承认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在罗安达成立的安哥拉人民共和国的报酬。    这家报纸在评论这则消息时把苏联在非洲“扩张它的帝国”的做法同希特勒奉行的战略相提并论。    英国自由党领袖索普对这家报纸的记者说,他不想透露这个已经被莫斯科“收买”的国家的名字,但是他将向预定下周在亚的斯亚贝巴开会、进行非洲统一组织关于安哥拉问题的辩论的一些非洲领导人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    这位英国政治家的目的显然是要推动“非洲统一组织”要求联合国为使非洲中立力量对这块领地进行干预而作出努力。    索普说:“我们必须使独立的非洲国家不再感到被苏联帝国主义所包围。”

3. 美联社评苏报就安哥拉局势发表的文章

【美联社莫斯科一月三日电】苏联今天对它在安哥拉实行的政策进行辩护,并要求停止外国在那里的武装干涉。但是此地的西方专家们说,这番话看起来并不包含任何明显的迹象表明克里姆林宫对这个非洲国家的政策要改变。    这番话是以共产党报纸《真理报》社论的形式发表的,并由官方的通讯社塔斯社全文播发。    这篇社论否认苏联要在安哥拉建立军事基地,要求停止外国在那里的干涉。然而,没有提到古巴士兵,他们无疑是在苏联的赞同下投入战斗的。    西方专家们研究了这篇文章后,认为它表明莫斯科面对美国人的不满,采用了比较温和的语调。

4. 佩雷斯谈巴勒斯坦问题

【路透社特拉维夫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电】以色列国防部长佩雷斯今天说,以色列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方面应该更为积极,但却再次说,以色列不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会谈。    佩雷斯在与《晚报》记者谈话时说,以色列应该“更为谨慎而积极地”提出它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并且把巴勒斯坦人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区分开来。    佩雷斯的这番话与总理拉宾的态度大不相同。拉宾说,并不存在象巴勒斯坦实体这样的东西,并认为问题只能在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讨论中加以解决。    外长阿隆最近曾表示不同意拉宾的立场,他说约旦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没有专利权”。    佩雷斯在接见记者时重申了他主张的让巴勒斯坦人在约旦河西岸实行地方自治的建议,但也同意让以色列人定居在现无阿拉伯人居住的地区。    佩雷斯说,应尽一切努力来避免形成一种“会把俄国人带到耶路撒冷门口和安曼附近来”的局势。    他说,不应允许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基地从黎巴嫩南部转移到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也不应选择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而不是约旦国王侯赛因来作为谈判伙伴。    佩雷斯说:“解决巴勒斯坦人问题的真正办法是欧洲人提出的解决办法——开放边界、自由移居、组成一个共同市场以及每一个人有权保持民族和宗教特性。”

5. 德新社自耶咱撒冷报道说:以色列带着严重的内部问题度过一九七五年

【德新社耶路撒冷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电】以色列正带着身后的一些严重的内部问题度过一九七五年,期待着一九七六年能找到一个摆脱日益增多的国内问题的紧急出路。    这是因为经济和财政正面临尖锐的危机,同时对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人互相接近的严厉立场动摇了,长期以来这一直是被禁止的,来自执政机构队伍中的批评声音正在瓦解拉宾总理的立场。而以色列国内少数的非犹太人正在造政府对少数人政策的反。许多以色列人特别是他们当中的青年都想要“活下去”,他们认为只有迁移到国外才能实现这一愿望。至于经济方面,以色列正面临一些严重问题,如果不恶化,那也没有改善的可能。尽管一九七五年通货膨胀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为去年膨胀率的一半,但财政问题却一天比一天严重。    值得提及的是,财政部去年“借了”几十亿纸币,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将在实际面对赤字的情况下开始。    此外,总理拉宾就期望美国将继续弥补以色列预算的百分之二十这种幻想提出了警告。其次是,以色列人将受到在现在应交纳的附加税以外,政府还要强征新赋税的威胁。    国家提供的补贴将减少,面包、牛奶、石油和其它主要食品的价格将上涨百分之四十以上。    政治方面,以色列第一次出现了对过去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立场的频繁攻击。    尽管拉宾除了断然拒绝建立巴勒斯坦国以外,并没有制定任何旗帜鲜明的政策,但是他通过一系列没完没了的讲演和谈话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实际上不仅拒绝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还拒绝与任何巴勒斯坦人进行任何直接的政治会谈,除非是由约旦代表他们。    前外长埃班,前反间谍机构的头子巴列夫和议会国防与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阿斯哈格都造了这一立场的反。    当拉宾遇到来自工党高级负责人的猛烈攻击——他们指责他擅自作出决定和他有孤立主义倾向——时,拉宾曾以辞职相威胁。    在耶路撒冷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高级负责人的骚动只不过是一场暂时的骚动,拉宾以进行新选举的威胁把它压下去了。

6. 拉宾将于本月下旬访美

【美联社华盛顿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电】以色列总理拉宾已接受福特总统要他于一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四日访问美国,就当前中东形势进行深入商讨的邀请。    副新闻秘书约翰·卡尔森今天宣布,拉宾在他为期九天的访美期间将参观其它几个美国城市,同其他美国官员举行会谈。    卡尔森说,拉宾这次访问将成为美以之间关系密切的象征,并且将为两国领导人“深入商讨当前的中东形势”提供机会。自从拉宾担任总理以来,这将是第三次对美国进行访问。他以前分别在一九七四年九月和一九七五年六月访问过这里。    拉宾这次对美国正式访问是在埃及总统萨达特的一次类似访问之后,萨达特总统秋天曾在这里同福特会谈。

第 4 版

1. 《朝日新闻》报道《在大选之前缔结日中条约》三木、河野会谈一致表示要促进缔约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一月三日以《在大选之前缔结日中条约——三木、河野会谈一致表示要促进缔约》为题报道:    参议院议长河野,二日访问三木首相,就日中关系、通常国会的前景等当前整个政局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恳谈。其间,河野议长特别强调必须加速缔结悬案中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河野议长表明,对于同中国进行的谈判,他将采取从旁协助的立场,并说:“首相今年计划历访东南亚各国,但是,如果不在确立这种日中关系之后进行,则是没有意义的”,从而敦促首相做出决断。    对此,据说,首相表示了他对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是积极的,并说,“希望在大选之前一定实现条约的缔结”,从而表示他希望在通常国会正式审议这个问题之前找到同中国政府进行谈判的线索。    首相的想法是把缔结日中条约作为大选的“重要项目”之一,而且联系到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九日访日,期待中国方面做出某种表示。特别是缔结条约谈判的焦点——“霸权问题”,日本方面去年通过宫泽外相和乔冠华外长在纽约举行的会谈,已详细地说明了“日本”对“霸权”的想法,但是,对此,中国方面保留了态度,对于这一点,看来首相也正在注视着。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一月三日报道:    自民党内大多数人认为,首相之所以决定把日中谈判作为外交方面最重要的课题,“其内心是因为面临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才把日中关系问题当作题目的”。首相在年初记者招待会上暗示在一九七六年度预算通过以后解散国会,也可以说,首相在解散国会以前解决日中问题是企图以此来突出自己的形象。    不过也存在着这样微妙的问题,就是如果首相只考虑到大选,过分急于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就将会使日苏关系恶化,破坏日、中、苏关系的平衡。在政府和自民党内也有人认为,“由于中国方面对三木政权的基础是否巩固尚有疑问,所以中国方面将在观察大选的结果及其以后的人事安排以后才会真正动作起来”,从而对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持悲观的看法。    一般认为,对于首相和外相来说,将根据同一月九日来日的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举行的日苏外长会谈的结果,确定进行日中谈判的最后方针。

2. 日报报道《三木加紧使亚洲版朗布依埃会议具体化》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一月一日以《三木首相加紧使亚洲版的朗布依埃会议具体化》为题报道:    三木首相把一九七六年的外交课题置于亚洲外交方面,准备倡议由东南亚国家联盟五国和日本举行首脑会议。这个构想可以说是去年十二月在巴黎郊外朗布依埃召开的“发达国家六国首脑会议”的亚洲版。据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已基本表示赞同。首相希望今年夏季以后在新加坡召开,就是想把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和召开首脑会议相并列,作为今年亚洲外交的两大课题。    【本刊讯】日本《经济学人》周刊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一期刊登小木曾功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朗布依埃以后的亚洲》,文章说:    在赫尔辛基全欧安全合作首脑会议(七月三十日到八月一日)之后,在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召开了主要国家首脑会议(十一月十五日到十七日)。    赫尔辛基会议,首先结束了第二次大战后在欧洲的冷战,其目标是巩固东西方之间的缓和。朗布依埃会议,是为了重新巩固西方的政治理想及其同盟,就如何重建千疮百孔的资本主义交换了意见。在这次会议上,试图在东西方之间、西方先进国家之间、还有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之间这样一些国际政治、西方经济、南北之间“建立”新的“基础”,然后在亚洲集中力量摸索如何在印度支那战争以后的世界中生存下去。这就是明年伊始东南亚国家联盟首脑会议和西贡失陷前日本带头争取召开东南亚开发部长会议的努力。亚洲的关心如今已把舞台从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为主题的会议季节转到自己的主题上来了。

3. 《台湾政论》发表专论谈台湾问题

【本刊讯】《台湾政论》月刊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号刊登署名邱垂亮写的一篇专论,摘要如下:    在一位好友的宴会上遇到了柳教授。柳教授北方人,出身富家,父亲曾当过银行经理。大陆沦陷前,他刚从北平一所国立大学毕业,政府撤退到台湾的时候,大概感觉到自己背景和毛泽东的共产革命水火不相容,因此追随政府避难台湾。十多年前,他前往美国留学,从一家很有名的大学获得博士,最近他应聘前来澳大利亚大学主持重要研究工作。    柳教授在台湾的十多年中,怀才不遇,对国民党的集权专政和台湾社会的种种畸形发展,因而有深深的不满。他敢说敢言,曾严厉批评过政府的种种不当措施。据说,政府当局曾对他采取过镇压手段。    在美国十多年中,他受到美国自由主义和左派思想的影响,开始对“祖国”的大陆有了新的评价和新的幻想。他参加了很多各色各样的“统战”活动,在“回归”“认同”的叫声中,他变成了毛泽东的忠实信徒,坚决主张支持“统一运动”。    在宴会中,我们的谈话很快就转变成一场相当激烈的辩论会。他有几个论点,颇值回味深思,特节录如下:    他认为“祖国”已经强大,成为世界第三强国。从国际政治和军事武力的角度看来,他的看法实属事实,不须否认。    他又认为,中国大陆的人民现在生活在一个和革命解放以前完全不同的康乐平等社会,再也没有以前百万人饿死的大饥荒和乞丐满街破烂畸形的社会型态,大陆人民现在普遍比以前生活得好。大陆社会普遍比以前平等,再也没有富商巨豪和剥削广大农民的大恶霸大地主,都是事实,没有否认的必要。    他又说:华侨和外宾到大陆访问,到达北平、上海或其他城市时,可以自由自在到处走动,不受限制。他的说法似是而非;第一,所有到大陆访问的客人一切行程都要事前安排;第二,访问大陆的华侨或外客,实在无法自由自在走得很远。柳教授的“自由走动”实在意义有限。    柳教授对台湾我国当局的严厉批评主要有两点:第一,他认为台湾是一个贫富最不均的社会。在那么一个繁荣的社会中,台湾有太多的人民生活在极端贫穷的环境中。而且因为它的基本资本主义的剥削经济制度,台湾的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一定没有缩小改善的可能。    第二,他认为国民党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权完全依赖少数的特权阶级和严酷的独裁统治,因此,非常不可能诚心诚意革新,创设一个真民主真自由的社会。蒋经国院长的种种改革都是形式化、表面化的政治魔术,完全缺乏可信性和实质性。如中央行政机构缺乏台籍同胞的参与,中央民意机构缺乏代表性,国民党各方面的控制太严厉、太专制,台湾没有思想言论自由等等,虽多属事实,柳教授却顽固地不肯承认,十多年来很多方面已经有了确实显著的改进。    他一再强调,解决上述两个严重的政治问题,绝不是有限的革新运动可以达成的。他相信台湾人民要想“当家做主”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在台湾本土人民武装起义推翻国民党的独裁政权,第二是台湾人民团结起来奋斗争取早日和“祖国”和平统一。    柳教授是世界一流的人才,怀着一身沉痛的反共血泪,却不能理性地支持台湾国民党领导的政治制度,一位和中华民国有过几十年的生死关系,到头来都完全背弃这个源渊深长的祖国,而转向迫使他流浪天涯的共产“祖国”“认同”和“回归”。世界各个角落,不知有多少柳教授!

4. 蒋帮《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政论月刊被处分停刊一年》

【本刊讯】蒋帮《中国时报》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刊登题为《台湾政论月刊社被处分停刊一年》的消息,全文如下:    台北市政府新闻处昨天通知《台湾政论》月刊社停止发行,自今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起至六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止,为期一年。    市政府新闻处认为《台湾政论》违反出版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之规定,乃依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三款,停止该刊发行一年。    出版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之情节是:“触犯或煽动他人,触犯内乱罪或外患罪。”    市政府新闻处在通知中指出,该刊十二月一日发行的第五期,邱垂亮所撰文章涉及“煽动他人触犯内乱罪”。

5. 日本时事社报道《莫斯科电台广播:日苏和平条约谈判需要时间》

【时事社东京一月四日电】题:莫斯科电台广播:日苏和平条约谈判需要时间    无线电通讯社消息:三日莫斯科对日广播谈到日苏和平条约谈判,这是连续发表的关于日苏关系问题的第二篇述评。这篇述评指出:“苏日和平条约由于众所周知的不是苏联方面的原因,也许需要一定的时间。”述评的要点如下:    一,目前(在日苏关系上)还存在的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和平条约。苏联是赞成缔结和平条约的。关于这个问题,一九七三年日本总理大臣访问莫斯科时以及一九七五年两国外长会谈中都交换过意见。众所周知,双方达成了继续审议这个问题的协议。    二,当然在解决和平的调整问题时,应该考虑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而产生的、现在仍存在着的现实性。    三,众所周知,日苏和平条约谈判由于和苏联方面没有关系的别的原因也许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种情况会不会对扩大日苏关系造成障碍呢?一九七五年初苏联方面提出的缔结日苏两国间睦邻合作条约的建议可以成为两国间的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的一步。    四,最近,中国领导离间日苏关系,企图把日本拉进北京的反苏路线,对此我们不能不表示严重担心。中国领导的这种企图的最明显的表现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中国要求把霸权条款写进条约。中国领导人并不隐讳写上这一条款的日中条约是把矛头对准苏联的。    五,不禁令人吃惊的是,在日本正在试图就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找出某种妥协性的条文或措词来。这不是表达方法的问题,而是想把矛头指向苏联,破坏亚洲和平的北京的实际政策问题,这难道不是很清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