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06-27
第 1 版
1. 毛主席语录
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 。
2. 埃德加·斯诺访华文章:《同周恩来的谈话》(国内部分)
【本刊讯】意大利《时代》周刊二月二十八日刊载埃德加·斯诺的一篇文章,题为《同周恩来的谈话》,全文如下: (《时代》周刊编者按:同共产党中国最高领导人有着友好关系的埃德加·斯诺发表了北京政府的观点,并且谈了他自己的看法。由于这篇文章具有极大的文献价值——在文章里,十年来第一次正式报道了有关中国国内形势的数字和材料,所以《时代》周刊全文发表,让读者自作结论。)周恩来向我们谈了中国的实力 在一次长时间的谈话中,周恩来总理向我提供了有关中国生产情况的重要数字,这是十多年来第一次公开的数字。去年十二月份,《时代》发表了总理接见我们时的谈话,那篇谈话大部分是谈国际问题,这次主要是谈中国的国内问题。象前次一样,我们的谈话是非正式的。所以文章的形式是,只能引用一小部分总理的原话。当然,国际和国内问题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再次简短地谈到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台湾问题,甚至美国以前也承认这个岛屿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美国坚持这样一个虚构的事实,即一九四九年在大陆失败后逃到这个岛上的流亡者蒋介石是代表中国人民的真正的政府而保持同台湾的联盟。在一九五五年以来举行的中美会谈中,北京一直坚持两点:美国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必须同意就从这个岛屿和台湾海峡撤出美国武装部队问题进行谈判。正象上次总理向我谈到的,尽管如此,只要美国愿意严肃地讨论台湾问题,谈判的“大门仍然是敞开的”。这一次,在我问到有关华盛顿建议重新谈判的问题时,总理以一个外交家的微笑回答我。(已故的乔治·马歇尔将军以前曾说,这个外交家是他遇到的最能干的谈判家。)他回答说:“无可奉告。”“我们准备承受一场战争的重担。”当中美就次要问题进行的谈判不能引起很大的兴趣时,一些观察家把一个苏联代表团——这个代表团就是要解决中苏边界争端的问题——来到北京这一事实看作是大门向着严肃的愿意谈判解决问题的人开放的一个新证明。在中国目前在同外国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的后面是,农业和工业的生产速度恢复了,这是在国家摆脱一九六六年至六八年文化革命的不协调状态之后实现的。由于这次变动是深刻的,新的国家领导机构还不完善,所以听到总理说基础经济受到相当有限的损失时是令人吃惊的。周恩来坦率地说,在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由于工厂出现一些混乱、交通中断、损失了一些工作时间,所以工业生产降低了一些。总理没有缩小过去的困难,而是从中国的新形势——他说形势是大好的——出发说:“我们可以说,我们的所得远远超过所失,领导‘纯洁’了,群众取得了革命的进步。”总理还说,尽管一九六七——六八年工业生产减产,但是五年计划(一九六六年至七○年)所规定的指标实际上是达到了,而且有些指标大大超过了。我问总理说:“可以估计一下一九七○年工业生产的总产值吗?”他回答说:“大约九百亿美元。这个数字只包括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不包括商业和服务业。”“公社呢?”“在文化革命期间,公社的生产从来没有减少。”总理说,由于刘少奇的干扰,在五十年代犯了一一些错误,另外一些是在“困难时期”——一九六○年至六二年采取决定性的调整措施时犯的。然而,“现在,我们的农业持续发展已经有九年了。”西方的经济学家把粮食产量当作中国农业形势的指标。直到不久之前,很多西方经济学家还一直认为,一九五七年是最高纪录,当时正式公布的粮食产量是一亿八千万吨。以后,北京政府犯“浮夸”的错误使人们很难相信中国的统计数字。自那时起,很少有人敢于作出负责的估计。现在总理说了,因此,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刻。周恩来说:“一九七○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超过两亿四千万吨。另外,国家储备粮大约四千万吨。公社也有自己数量不等的储存。”正象我在访问期间看到的那样,公社社员也保存有一部分储备粮。总理解释说:“当然,储存不集中在少数几个大粮库里。”“我们不这样做。相反,你看到了到处都有一些小粮仓。我们的目的是,各地要自给自足。我们要备战备荒。”“既然有剩余,为什么中国还要继续进口小麦呢?”这些进口同中国的产量比起来是为数很小的。“在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价格低于大米”,周恩来回答说,用一些大米交换小麦和其他产品是合算的。例如,中国向古巴和锡兰出口大米以换回糖和橡胶。此外,中国还需要上百万吨粮食援助越南和其他国家,这些出口必须有相应的储备。至于化肥,总理说,目前生产一千四百万吨左右,从一九六六年以来有了很大增加。国家尽量要在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即一九七五年达到三千万到三千五百万吨肥料。总理还谈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产棉花、棉纱和棉布最多的国家。去年,中国生产了八十五亿米棉布。钢的生产在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受到了革命的冲击。过去五年中的年产量在一千万到一千八百万吨之间,但是,现在的生产能力改进和扩大了,因此,可以预见今年会迅速增加。石油的生产在不断增长,一九七○年已经达到了二千万吨以上,就是说可以满足中国目前的需要。还发现了许多别的油田。在“扩大铁路网和复线”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一条连接越南边界的新的复杂的铁路干线已经竣工。这项工程很少向人透露,在外国,人们几乎一无所知。周恩来说,一九七○年的农业产值大约占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二十五。根据这一比例计算,中国一九七○年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农业总产值大约为一千二百亿美元。然而,没有任何可靠的指数来把中国的“产值”按西方的方法换算成“国民生产总值”。“产值”这个概念省略或缩小了重要的“劳务价值”,例如租金、私人所有的农村房屋(现在增加了几百万间,都是互相帮忙盖起来的),由军队和义务劳动修建起来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也没有计算遍布全国城市和农村的防空地道网,这些大部分是不取报酬志愿修建的。整个的防空系统要值几十亿美元。国家既无内债,又无外债 中国的生产数字是以人民币元的稳定价值来计算的,换算是二元四角合一美元,这是一九五三年规定的。从那时至今,中国从来没有发生过通货膨胀,国内物价稳定,而且有很多项都降了价。中国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个人所得税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必需品都比别的地方便宜:比如食品就是一个明显的实例,现在是品种繁多,数量充足。最后是,在最近十年里,由于农民们花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辛勤劳动,三千万英亩(一千二百多万公顷)荒地成了能生产粮食的可耕地,而其成本几乎不超过他们的粮食消费,那末这些地的收获怎么样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当中呢?考虑到这些情况,人们也许会想,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可能同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所设想的数字不相上下,但是谁能证实它呢?但不管怎么说,很可能的是,在最近五年里,由于处于和平的环境之中,中国的发展速度使全世界都感到震惊。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按人口平均收入方面,中国仍然是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原因是,虽然广泛推广避孕药,它的人口仍然快接近八亿了。 不用说,周恩来总理自己没有进行这种“国民生产总值的推算”。他是反对“投机家”的,比如,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他坚决拒绝采用像“走资派”刘少奇以前建议的那样使用国家彩票来增加收入。他还说,由于毛主席坚持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的原则,中国没有借债,避免了目前世界上不少地方遭受到的通货膨胀的危险。 接着我们一下子转到了国内政治问题,我们讨论了一些总理认为是外国歪曲了的事实。有人说整个共产党在文化革命期间被解散了。总理现在说,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党员被清除出党,很明显,在一些领导部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在一九六九年召开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和政治局委员多数换成了文化革命期间涌现出来的新干部,那些没有当选的人虽然让他们到农村“锻炼”去了,但几乎仍然都是党员。在毛泽东领导下,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革新。农民、工人、红卫兵和人民解放军战士代表大会正准备派出参加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这次人代会的目标是制定新宪法,新宪法将规定国家的性质、将来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形式以及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毛泽东的目标之一是,精简行政机构,取消双重领导。在大城市和省城,我看到,调整普遍地是相当厉害的,但在首都,是特别严格的。总理说:“过去,中央直属机构有九十个,现在只剩下了二十六个。现在这些机构都由革命委员会领导,并且都建立了党的核心小组。” “过去,中央政府部门的干部有六万多人,现在只有大约一万人了。” 那些失去了职位的干部到哪里去了呢?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到农村的“五·七干校”去了。这样称呼是因为毛泽东在五月七日发出一项指示。在这些学校里,社会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再教育是同在田里的劳动结合起来的,这些劳动常常是在很少有人耕作过的土地上进行的。干部们在经过劳动“锻炼”之后,一部分将分配到新的岗位上去,一部分将替换在职的干部。至于另外的人,总理说,有一些已经六十多岁了,因此准备让他们退休。另有一些决定全家到公社去,还有一些到工厂工作。 “从前在城市里工作的最有能力的干部,经过‘五·七干校’的再教育之后,将到各地去加强那里的领导工作,或者已经去了。加强工矿交通运输部门的领导以及从前属于政府现在下放给地方的机构的领导,需要很多人。” 这一下放政策也反映了要各地区和地方能自给自足的努力,不仅是在粮食方面自给,而且也要在部分是建立在农村电力的发展这一基础上的工业化方面达到自给。正在大规模地有组织地把受过教育的青年和城市人口以及培养出的新干部迁移到内地和各省的居民点去。仅上海一地从六五年到今天就迁出了大约一百万人。移民总数、包括最初发动文化革命的红卫兵的学生在内,估计大约有好几百万人。“毛泽东思想是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总理说,在文化革命期间,农村公社连续取得丰收以及工业得到恢复并在新技术方面取得进步,应归因于人民的坚强团结和人民忠于毛泽东的教导和领导。这要在新宪法中明确地肯定下来。新宪法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是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是“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另外还将规定,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周恩来还说,宪法将保障人民在文化革命期间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所创造的新形式: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周恩来说,宪法还保障罢工的自由。 几个月来,数百万中国人讨论了宪法草案,但这个文件对外国人还是保密的。因此,在这篇报道中无法拿它同其他国家的宪法或者被文化革命废除了的中国旧宪法作比较。 接着谈到了总理想要人们清楚地了解的最后一点。外国报纸显然是错误地报道了军队的作用,说它统治着党和政府。周恩来说,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永远也不会发生;这一点,对那些想要分析领导的组成的人,将会越来越看得清楚。关于这一声明的具体复杂的原因,将在关于人民解放军的特点的另一篇文章中详细谈到。(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周恩来解释说,中国的各级革命委员会由群众组织的代表、领导干部和军队的代表组成,在各级革命委员会中,工人和农民占大多数。在各级革命委员会中,老中青要有一定的比例。所有各级革命委员会都是在党的领导之下而不是在军队的领导之下进行工作。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将来根据新宪法组成的各级政府。 中国总理在我同他进行的所有谈话中,同中国政府其他领导人没有什么不同,也是很谨慎地谈到美国在印度支那的战争。毛主席谈话时平静而又坚定,由于文化革命的胜利和在生产、人民的团结及备战方面都取得了激动人心的胜利,他的整个威望在最近更提高了。这里的观察家们预计西贡和金边可能垮台,看到中国正在加强它的政策以应付新时代的挑战。同时,尼克松的加强轰炸和加紧破坏以便象他说的那样部分地撤出美国地面部队的理论,正在给中国增加新的朋友,以前是在柬埔寨,现在是在老挝。今年中国的外交也有益于别人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想统治东南亚的破产当中得出教盒。反响可以从拉丁美洲对美国控制的挑战、美国在西欧、非洲、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影响日益下降当中看到。 我个人的印象是,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发展是中国在国内的主要目标,在对外方面是,在和平共处万隆原则的基础上重建和扩大国际关系。同时,中国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准备通过给河内和同北越结成联盟的印度支那各国人民以更多的援助来粉碎美国在亚洲的计划。 考虑到国内外的形势,尼克松可能被迫不等到一九七二年的总统选举就设法同北京进行认真的谈判,这种谈判肯定不只局限于台湾问题了。
第 2 版
1.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文章:《扩大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将排挤美国贸易》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日登载了该报记者哈里·埃利斯从波恩发回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扩大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将排挤美国贸易》、《农产品竞争将加剧》,摘要如下(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本刊注): 西德高级官员承认,扩大的共同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歧视美国。 出现这种歧视将是由于在英国、爱尔兰、丹麦和挪威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时需要对四个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作出特别安排。美国的农业经营者 将受到影响 最关重要的方面是农产品的出口,农产品在美国出口总值中占大约四分之一。 欧洲经济共同体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本来就是美国农业经营者的最重要的顾客。而世界最大的食品进口国英国加入后,欧洲经济共同体对于美国农业经营者来说将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 为了对自己的农业经营者给予优惠,共同市场成员国对从这个集团之外进口的所有农产品都征收各种不同的税率,以便使它们的价格高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生产的产品。 当这个组织从六国扩大到十国时,瑞典、奥地利、瑞士和葡萄牙以及新西兰和其他英联邦食糖生产国将分享拒绝给予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利益。 据说,勃兰特总理认为美欧贸易是他在访问华盛顿期间打算同尼克松总统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强调了大豆这个因素 德国官员们指出,尽管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统一的农业政策是限制性的,但美国农产品的销售额在去年增加了。 美国专家们承认这一事实,但是强调指出,大豆销售量(欧洲经济共同体在这方面是没有竞争力的)的猛增,是美国农产品销售额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官员们说,更加意味深长的是美国向欧洲经济共同体出口的小麦和其他粮食减少了,因为共同体自己的生产大大地增加了。 共同市场已经积存了大量的剩余小麦,因而正在补贴它的农业经营者,以便以较低的价格在第三者的市场上出售这种粮食。 因此,美国的小麦销售不仅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内部而且在第三市场上都受到了危害。 美国的柑桔种植者说,他们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销售量下降了。 其他受影响的美国农业经营者是烟草种植者。赞成放宽贸易限制 预料勃兰特将告诉尼克松总统,西德将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内部施加的影响以促使放宽贸易限制。 然而,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统一的农业政策方面勃兰特却不能作出任何能使美国安心的保证——而共同市场的这个方面是使美国利益遭到最大危害的方面。 西德是照下述设想行事的,即共同市场不久就要扩大到包括十个成员国,再加上同另外一些欧洲国家保持特殊关系。 据说,勃兰特极其重视这种情况将对西欧产生的刺激作用。但是,他承认,也许必须在美国和欧洲之间作出新的经济、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安排。
2. 蓬皮杜就英国同共同市场谈判达成协议说:这是欧洲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法新社巴黎二十三日电】政府发言人阿蒙在内阁会议说,总统强调指出,在卢森堡同英国进行的谈判的结果将标志着我国历史和欧洲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法国“准备继续作出它的积极贡献,以便继续朝着最具有建设性的欧洲方面前进。” 阿蒙说,总统强调这一日子对欧洲历史的重要意义时追述说,由此达到的欧洲的巨大成果在海牙协定中已经开始萌芽了。刚刚发生的事情是在海牙进行的工作取得的成果。法国是出于一种积极的精神同意和英国谈判的。谈判结果取决于英国是否愿意转向欧洲和接受欧洲的规章约束。 英国首相希思同总统会谈时表明有这种愿望,英国代表团在谈判中也表明有此愿望。
3. 格韦茨曼评古外长罗亚访苏公报
【纽约时报新闻社莫斯科电】(本刊二十三日收到)(记者:格韦茨曼) 苏联和古巴发表了一项公报,以显示两国关系近几年来有了发展,得到了改善,但是公报却故意在对拉美政策上含糊其词。 一些西方外交官认为,这种含糊其词的情况可能说明古巴外长罗亚(他已于星期一结束了对这里进行的十一天正式访问),在对这个半球各种非共产党政府要遵循的适当政策上,没有同苏联领导人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 外交官员们说,古巴在经济上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苏联的援助 , 它显然想避免同莫斯科进行公开论战,莫斯科拉拢各个拉美政权而不顾它们的政治色彩如何。但是,这项公报表明,虽然哈瓦那避免论战,可是它没有支持苏联政策。 苏联对拉美的政策已经在最近几个月里的一些言论中讲明了。它包括:敦促各地共产党作最大的努力同民族主义集团结成联合阵线,必要时甚至可以扮演从属的角色以支持它们。 据认为,苏联领导人最近几个月以来已经敦促古巴把它主要精力用于重建它的经济。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巴伊巴科夫最近曾在古巴讨论象扩大古巴电气化之类的今后工程计划。 据认为,俄国人坚持要古巴对拉丁美洲各国采取“低姿态”,而不要以革命口号恐吓它们,以换取(苏联的)这种援助。 过去苏联一古巴文件常常谈到美国对古巴的政策,可是这次公报却没有提及,这是不寻常的。俄国人已经要美国放心,他们将不在古巴建立核基地,他们在过去也己作出保证要保卫古巴抵御进攻。但是美国和古巴之间的紧张局势,现在是处于低潮。所以任何那样一种言论目前都可能引起拉丁美洲其它地方的担心。而俄国人在这些地方是想要显得只有兴趣于正常国家关系。
4. 齐奥塞斯库同柯西金等进行会谈
【法新社莫斯科二十四日电】塔斯社报道,罗马尼亚主席、共产党首脑齐奥塞斯库今天下午在从乌兰巴托飞到这里作短暂逗留期间会见了苏联总理柯西金。 塔斯社说,参加柯西金一齐奥塞斯库会谈的还有苏联政治局委员苏斯洛夫、罗马尼亚总理毛雷尔和现在正在苏联访问的副总理勒杜列斯库。苏联党首脑勃列日涅夫没有在场。 【路透社莫斯科二十四日电】今天,当齐奥塞斯库访问了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以后在回国途中在莫斯科作短时间停留的时候,克里姆林宫对这位具有独立思想的罗马尼亚领导人在外交上采取了故意冷落的态度。 在他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飞抵这里的时候,他受到苏联总理柯西金的欢迎,共产党人士说,他同柯西金进行了三个半小时的会谈。 但是,按照共产党首都通常遵守的严格的礼仪,齐奥塞斯库是有资格期望在这里同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会谈的。 同齐奥塞斯库职位相当的勃列日涅夫或波德戈尔内都没有去机场。外交观察家觉得很难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是为了回敬罗马尼亚同莫斯科的中国对手的调情而故意摆出的冷淡态度。 在中苏发生公开分裂的早期,苏斯洛夫是批评中国牌共产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安排他出场是适于表示苏联对齐奥塞斯库的活动感到不快。 此间观察家感到,在齐奥塞斯库访问北京结束时发表的中罗公报中的一段话也许使苏联领导人最为恼火。公报说,中国人将永远支持罗马尼亚人的“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斗争”。 【南通社布加勒斯特二十四日电】罗马尼亚党、政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在进行了三星期出访——包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正式访问以后于今天返回布加勒斯特。布加勒斯特的政界人士对罗马尼亚高级代表团成功的亚洲之行感到满意。
5. 瑞士报纸评论说:苏对齐奥塞斯库访华反应强烈
【本刊讯】瑞士《联邦报》六月十日刊登了一篇评罗党政代表团和南外长访华的文章,题为:《中国正在欧洲立足》,摘要如下: 当南斯拉夫外交部长特帕瓦茨正在去中国的途中,罗马尼亚国家和党的首脑已完成了他的亚洲之行的另一阶段。由罗马尼亚和中国的政治家们签署的联合公报首先是反对苏联和美国两个大国的霸权,美苏作为“帝国主义政策的标志”无视小国人民要求自主和独立的愿望。 巴尔干地区最近的事态发展显示出,莫斯科对贝尔格莱德和布加勒斯特的压力变大了。因此,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北京寻找更强大的后盾,它们从而便利中国在欧洲立足,就更加显而易见了。周恩来的这段话说得很清楚,他祝愿罗马尼亚人民在反帝斗争中取得胜利并希望为这场未来的斗争作最好的准备。莫斯科对齐奥塞斯库的国事访问反应一般已很强烈,对周的这番话就特别强烈了,这点是预想得到的。 尽管人们不应过高地评价这两次访问,但是——南斯拉夫外长的访问和罗马尼亚党的首脑的访问——这两次访问表明了当前政治事件中的崭新苗头。北京处在向欧洲大跃进的前夜,处在进一步动摇克里姆林在东南欧地位这样一个阶段的前夕,然而可以肯定这个阶段不是一天之内就可以完成的。 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这两个巴尔干国家之所以关心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意识形态的分歧不要变得太大,是因为他们首先是想到自身的安全,他们的安全自从“勃列日涅夫主义”产生以来便成问题了。北京答应给罗马尼亚人更多的军火援助,同时帮助扩军。这两个邻国,再加上阿尔巴尼亚,仍然感到受人威胁,要在毛那里找到支持来抵消莫斯科的压力,这个结论仍然存在。
6. 英加入共同市场问题达成最后协议
【合众国际社卢森堡二十三日电】共同市场发言人宣布,英国和欧洲共同市场今天就英国进入兴旺的大陆贸易集团的条件达成了最后协议。 协议是在上午达成的,当时英国谈判代表里彭和共同市场六国外长对一些重大的悬而未决问题达成了一揽子交易。除若干小问题有待以后解决以外,这项协议已经扫清了道路,使英国首相希思可以谋求英国议会批准关于进入市场的条件了。 如果英国议会接受这些经过十一个月激烈讨价还价而拟订的条件,英国将在一九七三年一月一日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由于有关英国在加入后第一年对共同市场农业基金支付的数额达成协议,因而出现了最后的突破。 在这以前,部长们还对有关的最微妙的政治问题达成协议而扫清了道路,那个协议是关于减少新西兰黄油和奶酪对英国的出口的。 在捕鱼问题上,英国和六国商定七月十二日同冰岛、丹麦和挪威举行会谈,讨论修改共同市场的捕鱼章程。 【路透社卢森堡二十三日电】在英国和共同市场六国就英国进入这个共同体的主要条件达成最后协议时,今天在欧洲出现了新的曙光。 在这里的欧洲中心进行了长达十四小时的整夜会议之后,双方取得了将改变欧洲政治和经济面貌的一个突破。 法国外长舒曼说,他不再把里彭看作一个谈判代表,“而是把他看作欧洲共同体的一个成员”。 在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射入房间的时候,比利时外交大臣阿麦尔说:“已经破晓的这一天是欧洲这几年来具有最重要意义的一天。” 西德的谢尔的评价是:“这是历史上的一个真正重要的时刻”。荷兰外交大臣伦斯说:“现在一切都解决了。”
第 3 版
1. 卡翁达、卡瓦瓦等说非洲首脑会议开得成功
【中东社卢萨卡二十四日电】卡翁达在参加在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统一组织最高级会议之后回到卢萨卡时说,会议取得的结果是非洲国家的大胜利。 塔斯社援引卡翁达的话说,非洲统一组织防务委员会已得到具体的指示,要它确切地确定为保卫非洲革命事业对付其敌人而必须采取的措施。 【本刊讯】达累斯萨拉姆二十四日消息: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出席非洲统一组织最高级会议的坦桑尼亚代表团团长坦桑尼亚第二副总统卡瓦瓦,昨天从亚的斯亚贝巴回到这里,在机场对记者讲话时说,非洲的敌人曾经预言,非洲统一组织会在所谓与南非“对话”问题上发生分裂,并因此而受到削弱。但是,与此相反,他们的预言已证明是错误的。他说:“最高级会议非常成功地闭幕了,我们在这次会议之后更加统一了。实际上,我们在与南非对话问题上所用的时间很少。” 他说:“非洲统一组织坚强得多了,不了解非洲统一组织的宗旨和目标的人越来越少了。” 关于解放斗争,他说,几乎每一个谈到这问题的国家元首都强调非洲统一组织的成员国必须加强对解放运动的物质支援。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法新社内罗毕二十四日电】肯尼亚外长蒙盖今天在他出席非洲统一组织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最高级会议后回来时在机场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虽然沃斯特打算在“对话”问题上使非洲分裂,但是,非洲通过非洲统一组织最近的最高级会议变得比过去更加坚强和团结了。最后,这位部长说,应该找到一种办法来帮助班图斯坦人,以阻止他们变成南非的“傀儡”。他说,“我认为,我们不能再对在南非的我们的非洲兄弟采取无动于衷和忽视态度。终究是他们在进行最后的战斗,非洲应该尽力帮助他们赢得他们的独立”。 【法新社蒙罗维亚二十四日电】利比里亚总统杜伯曼今天表示,他对刚刚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最高级会议的结果“很满意”。 这位总统在他的每周一次的记者招待会——在他前往欧洲进行治疗前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时说,他高兴的是,这次最高级会议没有通过“过激的”决议,特别是关于中东冲突的“过激的”决议。 杜伯曼总统还重申他反对同南非进行任何“对话”。 【法新社拉密堡二十四日电】喀麦隆总统阿希乔在拉密堡作短暂逗留之后离开乍得前往达喀尔。 他在行前说,非洲统一组织第八届最高级会议加强了这个组织,并指出,这个组织并不反对同南非对话的原则,而是要使这个倡议从属于南非政府改变对这个国家的大多数黑人的态度。
2. 法新社评论:《亚的斯亚贝巴会议:积极的总结》
【法新社亚的斯亚贝巴二十三日电】题:亚的斯亚贝巴会议:积极的总结 非洲国家首脑会议第八届会议是自非洲统一组织成立以来开得最快的一次会议,它于今天上午以全面拒绝同南非对话的一切主张而告结束。 总结是积极的,因为尽管象牙海岸的对话建议引起了动荡,但团结再次实现了。只有乌弗坎一博瓦尼总统和支持他的倡议的其他几个国家的元首处于孤立的境地。 据观察家们的看法,非洲是要再一次避开外国影响的枷锁。当会议要求这次会议的执行主席毛里塔尼亚总统达达赫同“非洲的元首们”磋商使中东从死胡同中走出来的最好办法时,人们便明显地感觉到了这一点。 统一的意志也巧妙地回避了一个威胁这次会议开成功的问题,即乌干达代表权问题。国家首脑们毫不犹像地决定接纳阿明将军的代表团,而坦柔尼亚和赞比亚总统也不再坚持反对。况且这种接纳完全是理论上的,因为阿明将军己决定不派代表,而导致中非共和国总统博卡萨也不参加。 整个南非问题成了争论的基本内容,如果说不是争论的全部的话。因而除了拒绝对话建议之外,会议还决定延长“卡翁达使命”,这个使命是负责向一些西方国家交涉,要求它们停止向南非提供武器,不过要在新的执行主席领导下执行这个使命罢了。 然而,除了关于南非问题的决议以外,还有另外两个决议。 第一个决议谴责北大西洋联盟的成员国特别是美国、联合王国、联邦德国和法国支持葡萄牙政权的“殖民战争”。 第二个决议肯定“非洲国家对它们的自然资源拥有永久的主权,并且为了民族发展的利益有自由处置的权利”。
3. 达达赫说:非洲统一组织将对单方面同南非“对话”的成员国采取行动
【合众国际社亚的斯亚贝巴二十三日电】毛里塔尼亚总统达达赫今天说,非洲统一组织将对单方面同南非对话的任何成员国采取有力的行动。 非洲统一组织主席达达赫主持了于今天结束的历时三天的非洲统一组织最高级会议。 记者问道,如果一个成员国单方面地去同南非对话,非洲统一组织将怎么办?达达赫总统回答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还没有规定对这样一种情况进行惩罚一事,但是非洲统一组织将是非常严厉的。” 他说,最高级会议在它今天上午通过的宣言中写上了它反对对话的“全球性立场”。他还说,如果有成员国违背宣言精神,“非洲统一组织将不得不采取一些步骤,但是我不能在这个时候预言它们将怎么做”。
4. 《在严格保密下如何动员人力准备一系列报道》
【本刊讯】美《国际先驱论坛报》十八日转载《华盛顿邮报》记者奥伯多弗十七日从纽约发回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纽约时报〉如何动员人力准备这一系列报道的》,全文如下: 记者一个接着一个地不见了:第一个是尼尔·希恩,他是一位研究越南问题的老手,现在担负着特殊的任务;然后是赫德里克·史密斯,他是一位不久将被派往莫斯科工作的外交记者;接着是E·W·(内德)·肯沃西,他是环境问题专家。 过了不久,他们在《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的同事们开始对他们的去向感到疑问了。某人说,希恩“正有任务”。史密斯“就要去研究俄国人了。”肯沃西“正在度假。” 当工作人员问分社的消息主编罗伯特·费尔普斯时,他回答的是,“不要问”。 实际上,他们已经离开首都,在纽约希尔顿旅馆第十一层楼住了下来以便准备一篇浩繁而强有力的报道:如在五角大楼秘密档案中所谈的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内情。在保密情况下寄出的 被《纽约时报》一些工作人员称为“X计划”的这篇报道,几乎是在同它所根据的五角大楼的原报告一样那样保密的情况下准备的。 著名历史学家莱曼·巴特菲尔德的儿子,也是企业家赛勒斯·伊顿的外孙福克斯·巴特菲尔德放弃他当新泽西州郊区记者的正常任务,不见了,搬进了希尔顿旅馆。 《纽约时报》对外新闻部的三个编辑在该报办公室里看不到了,搬到隔着十个街区的希尔顿旅馆。 有关印度支那和越南战争的书籍集中起来成了一个图书室,搬进了这家旅馆。详细记载美国军事和外交活动以及政府官员公开讲话的大部头的大事记都悄悄地准备出来。 上周,座落在西四十三号街的《纽约时报》排字间里的一个角落搭起临时的围墙,选派了一组靠得住的排字工人在这小间房子里工作。告诉他们对他们正在准备出版的材料不要向任何人讲。版已排好 星期六(十二日)下午,正在准备星期日(十三日)的报纸的编排的人接到通知说,将刊登一篇特殊的报道,从第一版头上开始,在新闻版连续刊登六整页。版巴排好,一切已准备就绪。 下午五点许,大约在第一批付印的报纸截稿时间的前一小时,负责整个这个报道的人在电话中通知一个编辑说:“在五十分钟内我们将开始印,然后出版”。希恩先生在工作了几个月以后仍然几乎没有时间聊天。他在旅馆的房间里用打字机打字,为下一篇报道作准备。 希恩先生在三个月前得到了五角大楼的这份长达七千页的关于战争历史的秘密报告。差不多就在那个时候,他为《纽约时报》的星期日书评写了一篇广泛评述在越南可能发生的战争罪行的文章。 这是一篇为书评写的空前深入而又长的文章。它的篇幅共占十九栏以上,并在《纽约时报》的读者以及该报的某些编辑中引起了争论。 这里和华盛顿谣传,希恩先生目前的计划在《纽约时报》内部引起了争论。这个计划已在全国引起了争论,并使政府向法院提出停止发行的要求。报道了辩论情况 自由撰稿人纳特·亨托夫在纽约的五月二十日出版的《乡村之声》刊登的一则消息中说,《纽约时报》正在发表一篇“突破性的、从未发表过的有关白宫、五角大楼和东南亚的报道”。他说,他从《纽约时报》内部的一个人士那里获悉,“内部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亨托夫的那则只有一段的消息(唯一的事先透露出来的消息)问道:“要把这篇报道公开发表吗?”他说,他希望这个问题将鼓励编辑们发表这个消息。 另一位同《纽约时报》许多人员接近的人士说,发行人阿瑟·苏兹贝格起先对这篇报道是冷淡的。但是他的编辑们说服了他,使他相信必须发表这些东西。 编辑主任罗森塔尔驳斥了关于曾经发生过任何重大的内部争吵的消息。他说,在这家报纸的高级人员中进行了“许多令人心烦的讨论”,但是“谁也没有提高声调讲话………谁也没有对谁大叫大嚷”。 罗森塔尔说,只要这家报纸能肯定五角大楼的历史材料是可靠的,他就毫无疑问地认为《纽约时报》将发表这些东西。 在有人问及苏兹贝格是否曾反对发表这个报告时,罗森塔尔回答说:“没有。” 据这位编辑主任说,这家报纸所确定的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是:“我们不是在发表《纽约时报》撰写的战争史,而是报道(五角大楼的)研究报告以及说明这个报告的文件”。因此在美国法院发布禁令前刊登的三篇报告主要通过编纂这部历史的五角大楼的小组的人们的看法说明了对这场战争作出决定的过程。受到支持的工作 从《纽约时报》投入的人力和经费来看,至少在最近几周内它支持这项工作是不容怀疑的。据《纽约时报》人士说,希恩为了这项工作离开他在华盛顿的家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史密斯离开大约五周,肯沃西则离开大约一个月。 一直在根据这些五角大楼文件进行写作和编辑的人,现在仍在忙于准备将来那几部分的报道,他们相信各法院将会按他们的要求进行裁决。据说,他们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时,既感到兴奋,又感到吃力。其中的一名人员向他的一位朋友说,“我得到的主要印象是”,政府官员就秘密文件中所涉及的那段时间内的战争“对我所说的话是胡扯”。他叹一口气说:“我上当了”。 罗森塔尔说,工作人员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团结一致,因为他们对这些连载文章有一种共同的自豪感,这些连载文章使现在和过去在华盛顿的决策人都感到震动。 他还高度赞扬了那些不去打听他们的同事到哪里去了,或者知道到哪里去了而代为保守秘密的记者。 罗森塔尔说:“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想了解别人正在干些什么的”。这位主编高兴地补充说:“一家报纸能够守口如瓶,在我看来还是第一次”。 (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本刊注)
第 4 版
1. 美参院外委会举行对华政策意见听取会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二十四日电】(记者:伊丽莎白·沃顿)在参议院外委会今天举行的一系列对华政策意见听取会的开幕式上,电视机在进行实况广播,摄影机的闪光灯不断闪动,座席上挤满了听众,以及一些要竞选总统的见证人,电影明星和满满一屋子肯尼迪家族的人出席。 六名参议员和一位女议员对威廉·富布赖特主席所谓的“要认真重新考虑我国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或者缺乏关系——的问题”发表了讲话。 他打算以后听取有资格的中国问题专家和政府官员们的意见,但是,开幕式要由有魅力的人物来发言。 见证人包括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和乔治·麦戈文,他们一致认为,应该把目前由台湾国民党政府把持的联合国大会席位和安全理事会席位让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有的见证人今天都赞同废除已达十六年之久的台湾决议案。 这项决议案授权在必要时使用美军来保卫台湾和佩斯卡多尔列岛(即澎湖列岛——本刊注)。 马里兰州参议员小查尔斯·马赛厄斯(他建议废除这个决议案)说,这不影响同国民党政府的存在的共同防御协定。 纽约州参议员雅各布·贾维茨警告说,如果美国在把联合国席位交给大陆中国的问题上,“继续采取保住最后一道壕沟的态度的话,那么它将在外交上遭到十分严重的失败”。 但是,贾维茨和爱达荷州的弗兰克 ·丘奇拒绝了麦戈文一肯尼迪所主张的一项“一个中国的政策”。贾维茨和丘奇说,他们赞成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而不采取任何具体行动驱逐福摩萨。 阿拉斯加州参议员迈克·格拉韦尔说,全世界都拒绝采取孤立大陆中国的政策,他希望美国不要使这项政策存在下去。 夏威夷州帕特西·明克女士说,国会应当对为使中国和美国关系正常化所作的一切努力予以充分支持和合作。她说,两个中国的政策是不现实的。并且说,除了不继续支持国民党政权外,没有别的真正的出路。 【美联社华盛顿二十四日电】四位美国参议员今天要求让大陆中国进入联合国,但是他们在美国将来同福摩萨的中华民国的关系问题上意见不一。 这些不同的意见是在参议院外委会开始就美中关系举行意见听取会时发表的。 富布赖特说,我们面前摆着一些问题,总统必须迅速对这些问题作出决定,我认为国会能够帮助总统制订出明智的政策,如果允许它这样做的话。 纽约州共和党参议员贾维茨建议美国放弃它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排除在联合国之外的做法。 他主张奉行一种肯定的政策,这就是支持把联合国的中国席位从台湾政府转给大陆中国,但是却不象在去年阿尔巴尼亚提案中所建议的那样明确地驱逐台湾。 贾维茨说,中国席位的转让应当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即允许台湾自行申请取得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如果它愿意这样做的话。 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建议实行一个中国方案,让北京政府享有席位,而不提台湾的前途或者象恢复外交关系这样的问题。 肯尼迪认为“双重代表权”、“两个中国”和“一个中国,一个台湾”的建议是为了把北京置于联合国之外的一些手法。 肯尼迪说,自从一九五○年以来,联合国一直刻板地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但是那个中国始终是一个不对头的中国。 “现在,至少当我们即将达到可以奉行一个中国——对头的中国——的政策的目标的时候,我们不能让自己被两个中国政策的迷惑人的吸引力引入歧途。” 民主党参议员迈克·格拉韦尔要求美国接受联合国大多数会员国显然希望接纳大陆中国的意愿,而让关于台湾前途的分歧由台湾和北京解决。 南达科他州民主党参议员乔治·麦戈文要求美国停止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 他建议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出所有美国军队,停止对台湾政府的“一切军事援助”。 爱达荷州民主党参议员丘奇、马里兰州共和党参议员马赛厄斯要求通过他们提出的关于取消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九日的福摩萨决议的提案,在那项决议中,国会授权总统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保护福摩萨和佩斯卡多尔。 他们说,这项提案将收回宪法规定的美国国会宣战的权力。 参议员富布赖特说,尼克松政府不反对取消福摩萨决议,因为它认为这项决议当时所针对的危机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美国国务院在给美国政府的一项报告中说,无论在进行应急计划工作方面还是在实际处理我们的对外关系方面,都不能认为福摩萨决议具有法律上的或者宪法上的权力。 国务院说,美国在一九五五年共同防务条约中对中华民国承担的防务义务将不会由于取消福摩萨决议而受到影响。
2. 意大利外长在向参院提出的政策报告中说:中国在联合国的权利不用很久就将得到承认
【安莎社罗马二十四日电】意大利外长莫罗深信,“不用很久,中国取得它在联合国中的席位的权利就将得到承认。” 这位意大利外长是在今天向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提出的一份重要政策报告中说这番话的。 他还说,当这个问题在联合国大会中提出来辩论时,“我们认为,意大利的态度无论如何将同这样的情况保持一致,那就是:我们以前已经承认北京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 他在报告的最后一章中谈到亚洲问题,强调在那个大陆发生的基本变化。 他在谈到这一点时发表了他的主要论点:“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世界上主要是两极平衡的情况,现在看来,正在逐渐被多极平衡的情况所代替。” 他接着指出,对这个局势进行现实的估计就得考虑日本和中国的存在。关于日本,巨大的经济潜力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将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关于中国,由于最近有一些迹象表明,它对外部世界打开了较大的口子,因此观察家们抱有很大的期望。 关于中国,莫罗部长还说,他深信它将很快得到它在联合国中的权利 ——“虽然我们注视着联合国会员国们演变中的态度,但是我们认为,意大利的态度无论如何将同这样的情况保持一致,那就是:我们以前已经承认北京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这位外长接着表示他赞扬外贸部长扎加里最近对中国的访问。他说,这次访问有助于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联系,而且为两国更紧密和有成果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3. 意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和米兰商会举办促进意中关系的讨论会
【安莎社米兰十七日电】意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和米兰商会今天在这里举办了由两国代表参加的讨论会。 参加这次集会的人中有中国驻罗马大使馆商务参赞高竹峰、参议员朱塞佩·卡龙和意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主席维托里诺·科隆博。这次集会是以“与中国会晤——考虑和前景”为主题的。 科隆博说,这次会晤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对“中国实际情况”的客观和广泛的了解以及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4. 杰克逊说今年将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澳
【路透社阿德莱德二十四日电】澳大利亚乒乓球协会主席杰克逊今天晚上说,今年将邀请北京派一个乒乓球队访澳。 【美联社阿德莱德二十四日电】杰克逊宣布,还将向中国球队询问,它是否希望这次对澳大利亚的访问也包括新西兰。
5. 斯诺简介
斯诺是美国比较严肃的资产阶级作家兼记者。长期以来,同情我国革命,尊敬毛主席,注意研究中国问题。一九三六年曾访问我西北苏区和红军,次年写了《西行漫记》一书,宣传了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超过积极作用。一九六○年和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年又两次访问我国,一九六○年后写了《大河彼岸》一书。他在许多资产阶级报刊上发表过根据毛主席同他谈话所写的文章,基本上是如实报道。此外,对我国内形势(如工农业生产)和我对外政策(如对越南问题)以及我对台湾问题的立场,也均作了较客观的阐述。斯诺的文章,在西方有一定影响。
6. 启事
一、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的七篇访华文章,本刊现已登完;其中《同周恩来的谈话》(国际部分)一文,登在六月七日的《参考消息》上(题为《周总理同斯诺的谈话》)。 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医疗革命》一文中,反修医院“有两千六百个床位”应为“有六百个床位”。“小儿麻痹症、麻疹、伤寒等疾病也已经用注射剂……”应为“……用疫苗……”。《中国象一个七亿士兵的大兵营》一文中,“从朱绍庆那里得知”应为‘“从朱少清那里得知”。“前西安共青团书记刘玉生”应为“前西安市共青团委员刘育生。”《艰苦奋斗到二○○○年》一文中,“马陆公社……”应为“马桥公社……”。特此更正。 《参考消息》编辑部六月二十七日
7. 哥伦比亚《时代报》社论:《中国的现状》
【本刊讯】哥伦比亚《时代报》五月九日发表社论,题为《中国的现状》,全文如下: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切都是巨大和壮观的。把所有的形容词用来形容它,也是不够用的。一切都要用最高级的辞:它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国家,同样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它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把俄国人的观念远远抛在后面。它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大陆。 简直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巨大的国家那么多年来近乎处于国际关系的隔绝状态。我们说她处于这种状态,是因为一切使人认为她快要摆脱孤立状态了。一方面,北京政府本身做出了第一个姿态,这个姿态立即得到美国政府的欢迎,另一方面,国际上对共产党中国开始出现一种认识,即改变对她的态度。 按照这种思想,在最近几个月,毛泽东的中国逐渐在西方民主国家中大大扩充它的关系。意大利、加拿大、智利(下一个是秘鲁)已经同这个古老的帝国——它现在是一个鲜红的帝国——恢复了关系。而尼克松总统同时也宣布对有关美国同中国贸易的正式条例进行新的修改,采取和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现实相一致的态度。 因此,这一切使人们相信,中国处于摆脱孤立的前夜,在这种孤立下,她过去一直抱着比逻辑更不妥协的观念。这些事实必定会明显改变当代国际政治情况中的许多资料,当然将不断地制造一些法律上的问题,特别是在联合国中。但是这是时代所要求的,而且现实主义已积极地回答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