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06-24
第 1 版
1. 毛主席语录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 《中国是第三大国吗?》
【本刊讯】意大利《晚邮报》五月三十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该报编辑部召开的一次讨论会,题目是《中国是第三大国吗?》。参加讨论的有,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巴黎社会主义计划化研究中心领导人、被西方认为是最正统的毛泽东思想的注译者之一的夏尔·贝特兰,著名科学史学家、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乔治·德桑蒂拉纳,《泰晤士报》评论员、前驻中国外交官理查德·哈里斯,伦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肯尼思·亨特,英《经济学家》杂志《中国通讯》专栏的作者埃米莉·麦克法夸尔,以及美国汉学权威、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政治科学教授卢西恩·派伊。现将这一讨论会的发言摘要如下:埃德加·斯诺:目标 《晚邮报》:我们这次讨论的题目是《中国是第三大国吗?》,如果您也归纳了中国是大国的几个原因的话,那么您觉得首先是哪些呢? 斯诺:我并不认为,中国领导人会说,他们的国家是世界上的“第三大国”,或者是“第一大国”;相反,他们说,今天在世界上,毛泽东思想正在世界范围内为马列主义理论和马列主义理论的实现作出最有效的贡献。他们认为,中国还是一个技术落后的国家。他们最大的希望是,使中国能同技术上最先进的国家并驾齐驱,而又不致落入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精神破产所特有的那种腐败和堕落之中。 《晚邮报》:您认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哪些方面对于欧洲文明来说是最有意义的? 斯诺:中国人在努力消除阶级特权的残余和不平等的残余;努力把每个人的贪婪和“只顾自己”的个人主义改造成为集体利益服务的精神。他们努力使人们了解到,使国家现代化是有益于大家而不是有益于少数人的美化山河和发展人民文化生活进程的一部分;努力首先满足人的要求,而不是机器的要求。所有这些,对于贫富悬殊的、造反的青年一代同反动的老年一代冲突的西方世界说来,是“有意义的”。 《晚邮报》:您认为中国的哪些东西在十年之内会成为使西方舆论感到最为惊奇的东西?您对中国的未来总的有哪些预见? 斯诺:可能的事件会有很多。在最好的情况下,中国通过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的活动实行群众性的明智的管理,可能会部分地达到我前面讲到的那些目标。 毛泽东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他还说,“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以此来鼓励人民。 在复兴阶段,中国根据西方的启发,对科学和文化做出了根本性的贡献。我相信,今天,中国正处在它的悠久历史中更大复兴的前夕。然而,现在中国仅仅是处在复兴的前夕。但是,无论是用核武器,还是用别的武器,如果不把那些想要摧毁中国的国家自己变成“废墟”,再也不能把中国变为“废墟”了。夏尔·贝特兰:思想意识 《晚邮报》:经过文化革命之后的今天,经典的马列主义理论和毛的理论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什么?如何用简练的、大家都懂的语言来归纳这些差别? 贝特兰: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使马列主义有了一个决定性的发展,我们可以说这是马列主义的第三阶段。 毛泽东的思想明显地把马克思著作中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的结论推进到了顶峰。毛泽东的思想就是系统地运用了实践同理论相比实践第一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毛泽东指出,认识的过程总是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把理论放到了正确的地位。这个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使认识有一个飞跃。这一过程的动力最终是社会实践本身,它包括三种形式: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总的说来一直是承认的,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出这方面的所有结论。 这种关系的发展,使人们可以用全新的方式来解决科学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解决可能使人民群众把这些认识变为自己的认识的问题。这些科学的认识也创建了新的政治实践,这种政治实践不允许党“高于”群众。中国共产党认为,这一点是一系列原则的基本点,比如,党的干部应当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领导应当过普通群众的生活,应当参加体力劳动等等。 《晚邮报》:那么可以说,在中国,党和群众建立了新的关系吗? 贝特兰:一般说来,马克思主义的第三阶段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选择和奉行“群众路线”,这一路线的根据是,群众创造历史。这并不是说要机械地追随群众,而是说应当承认,在确实使广大人民群众行动起来的运动中,总是有些正确的东西,总是有些政治上有益的东西。毛泽东的“造反有理”这二论点正是基于这一点。党必须分析造反所揭露出的矛盾,以便制定政治路线。 党为了领导群众,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活动和主动精神中得出教益,尽量使群众的希望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相符合。 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就是大规模地运用这些思想,以巩固和扩大党群关系。埃米莉·麦克法夸尔:经济实力 《晚邮报》: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的前景是哪些? 麦克法夸尔:有两种乐观的人将来也许会对中国感到失望:一种是认为中国会自动成为和转变为世界大家庭的驯服的成员的外交家,一种是认为中国会向大量外国商品和投资大开大门的商人。在乒乓时代,毫无疑问,北京比自从一九四九年共产党人掌权以来任何时候都更加向国外开放。但是,这个政权将继续根据它自己的全部特有规则来行事。这在经济方面就意味着,中国仍将遵循它的自给自足的法则,只把它的经济努力中的很小的一部分用于对外贸易。 在这些前提之下,北京毫无疑问非常有效地注意着国外出现的新吸引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前景比迄今为止任何时候都大,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同外部世界的联系加强了,而且也是因为经济在文化革命之后有了明显的恢复,现在,经济正在以新的速度非常迅速地发展着。 《晚邮报》:在这种情况下,预计对外贸易会怎么样? 麦克法夸尔:工业的发展必然使中国成为一个不只是在像冶金和机械这样的机械产品方面的数量上很大的重要市场。很多欧洲工业家都希望在文化革命之后向中国人出售成套设备。 有一个国家至少是在一段时间内还不会成为希望占领中国市场的人们的一个威胁,这个国家就是美国。尼克松总统可能会取消对中国贸易的大部分限制,但是,特别重要的限制是不会取消的。中国在它能在别的国家购买到它所需要的一切,并能够销售它所生产的一切时,没有经济上的很大的需要来同美国作生意。因此,乒乓外交将不会象预料的那样在世界贸易的基本趋势方面引起任何重大改变。当然,中国将会购买更多东西,并且也可能向它的新伙伴提供很多报偿。但是,这肯定不是实现大贸易家们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梦想的幸运的机会。中国将仍然是世界工业国家中最能自给自足的国家。肯尼思·亨特:不仅仅是原子方面 《晚邮报》:在世界战略平衡中,中国的作用是什么? 亨特:显然,中国的政策使全世界感到迷惑,它左右着亚洲发生的事件。在军事上,美国和苏联是大大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力的。但是,中国有真正的战略力量,有很大的潜在力量。现在,它特别注意军事活动中两个对立的极端方面:一个是核武装,另一个是民防。 《晚邮报》:在这支武装力量后面的工业支柱怎么样? 亨特:在中国,能够象俄国或者美国那样满足这样一支部队的需求的工业体系还不存在。但是,武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 中国军队的最大缺陷在于雷达、通讯设备和运输方面。这支军队主要还是步兵。由于地理方面的原因、由于它的群众有很大的抵抗能力,中国在反对地面入侵危险方面的自卫的潜在力量是很大的。人们说:“敌人将淹没在中国人的汪洋大海之中。” 《晚邮报》:核方面怎么样? 亨特:一九七○年,中国只进行了一次核试验,但是现在,它更接近于解决使它的核武器命中目标的问题了。 《晚邮报》:可以说它是军事上的第三大国吗? 亨持:现在,美国和苏联对中国的核优势是全面的,但是,这三个国家之间肯定会形成核均势的时代已经不远了。理查德·哈里斯:和平和革命 《晚邮报》:目前,中国对亚洲其它国家的外交政策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哈里斯:一九四九年,共产党领导人掌握政权时,在建立国际关系方面没有一点经验。只有到一九五二年之后才逐步开始同它的邻国实行共处的政策。这些国家有缅甸、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柬埔寨。 《晚邮报》:那么,后来的文化革命使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哈里斯:从文化革命爆发以来——在文化革命期间,中国的政策似乎是又奉行旧的仇外的路线了——中国又回到共处政策,遵循的仍然是五十年代的原则。但是,越南战争仍然没有解决,目标直接是美国“人民”的乒乓外交这剂药不会使毛主席对美国政府作出肯定的评价。对于苏联,毛仍然坚持原来的情况,当他认为合适时,他仍然会说出戴高乐式的“不”字。 《晚邮报》:那么,中国的政策今天在亚洲的目标是什么? 哈里斯:中国的政策的目标是建立更广泛的和平共处,同时又要支持武装革命运动。 迄今为止,无法克服的障碍是印度支那的战争。在美国人从亚洲大陆撤出之前,中国的“解冻”不会扩展到整个亚洲。乔治·德桑蒂拉纳:最深刻的科学 《晚邮报》:如果文化联系开放的话,中国科学的哪些方面能够大大影响西方的科学? 德桑蒂拉纳:如果那样的话,西方只能受到中国古典科学成就方面的影响,比如,草药、针灸、陶瓷及类似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符合我们的科学技术观点的。 有一些东西西方是不注意的,这就是,他们进行的努力,以及在中国,科学也是为改造人的灵魂服务的。卢西恩·派伊:巧妙的外交 《晚邮报》:您对中国目前的权力机构如何看? 派伊:似乎是,中国在文化革命的动乱之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今天,在这个国家,局势好象是正常化了:当局宣布了法令,保持了秩序,经济重新繁荣起来。但是,在基层,还是很不稳定的。 综合起来可以说,今天,中国是一个有秩序的国家,经济在缓慢地改善,但是,我们不能期待工业会迅速大发展。矛盾的是,虽然内部虚弱,但我们仍然可以预料,中国的外交活动会相当地多。中国的外交完全不是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外交了。
第 2 版
1. 美报文章:《巴尔干各国加强关系以对付大国的扩张》
南报说大国总是在进行损害巴尔干地区人民的活动,只有每一个巴尔干国家的独立国策得到体现,才能进一步恢复相互之间的合作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四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巴尔干各国加强关系以对付大国的扩张》,摘要如下: 巴尔干各国间的关系——共产党阵营的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及罗马尼亚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两个盟国土耳其和希腊——现在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加趋于协调一致。 这些巴尔干国家担心大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冲突可能蔓延到地中海地区,因此它们团结起来,以对抗这种影响。这些国家在历史上是国际政治中的脆弱的走卒。 每一个巴尔干国家现在都说,愿意在东南欧进行广泛的合作。 最近,关键因素是小小的阿尔巴尼亚。 今年年初,它在经历了与南斯拉夫的二十年的敌对关系之后,同后者恢复了睦邻关系。 上月,它甚至采取了更加重大的步骤,与希腊重建了外交关系——大使级——尽管它们在意识形态上有很多分歧。 当然,每一个巴尔干国家所说的都是出自本身的动机,尤其是保加利亚,必须被认为是苏联巴尔干政策的喉舌。 但是,大多数国家己采取了使关系正常化的具体步骤,尽管它们之间存在政治分歧。它们已开始扩大贸易和促进其它有意义的交流。 据研究巴尔干事务和利害关系的职业专家说,这个过程,如果继续发展的话,可能发展成为更为重大的区域性协议。 事实上,不管他们出于何种不同的动机,巴尔干六国已开始奉行“现实的政治”和谋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继续进行陈旧的争吵。 正是一九六八年苏联干涉捷克斯洛伐克内政,才使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形成一个阵营,使阿尔巴尼亚信服地从它在十年前与赫鲁晓夫俄国决裂以来所选择的“冷宫走了出来”。 【本刊讯】南《新闻周报》十九日以《悄悄的外交》为题,刊登了德拉戈斯拉夫·兰契奇写的一篇评论。摘要如下: 政治上四分五裂五花八门的欧洲地区尽管没有采取许多引人注目的步骤和发表响亮的声明,但是最近却悄悄地在小心翼翼地面向世界的同时,越来越专注自身的问题。最近两周巴尔干成了旧大陆政治上最活跃的一个地区:总的说来,部长的会谈和外交活动似乎不仅反映了关系普遍正常化的过程,而且也反映了各个国家之间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南斯拉夫外长特帕瓦茨在从北京返回的途中在雅典停留,而仅在一天之前他的罗马尼亚同行科·曼内斯库经过了数天看来是成功的访问之后离开了这里。几乎在同时,贝尔格莱德正式宣布任命了驻地拉那的大使。 倾向于已被希腊的报刊和外交称之为“睦邻关系的典范”的雅典,预料也将同地拉那互派大使。 希腊已表现出有决心同东面的邻国土耳其发展合作,希望改善关系。 总的看来,在巴尔干开展的这一频繁的外交活动显然纯粹是在双边关系,而不是在多边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看来,现在主张巴尔干加强合作的主要角色是罗马尼亚人和希腊人。 但是,巴尔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个特别敏感的地区,在这里巴尔干以外的大国的战略利盒交织在一起,这些大国在巴尔干国家常常有自己的代言人,多边合作大都没有取得特别丰硕的结果。 伊利亚·加拉沙宁是古老的塞尔维亚王国的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早在一百年前就认为巴尔干人民的独立问题决不仅仅与一个大国有关,而且也关系到巴尔干以外的大国。加拉沙宁第一个提出了“巴尔干是巴尔干人民的”这一原则。他认为,无论是谅解还是争吵,无论是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大国照例总是在进行损害巴尔干人民的活动。 经验表明,从圣斯特法诺和约和柏林会议至今,在这方面很少有什么改变。 因此,看来巴尔干国家之间要进一步恢复合作只有每一个巴尔干国家的独立的国策得到体现才能实现。 因此我们愿意说在双边基础上的接触,对世界这一地区局势的正常化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
2. 蓬皮杜说地中海国家不愿别人干预
【法新社土伦十九日电】共和国总统蓬皮杜在出席了标志着大规模的全国演习结束的阅兵之后,在土伦市政厅发表的讲话中说:“法国在地中海应起作用,应有一个位置。” 国家元首继续说:“这个地中海对我们来说具有很重大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有很长的地中海海岸,而且因为我们同沿岸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密切的和友好的联系。地中海是我们通向非洲,尤其是通向北非的道路。” 蓬皮杜总统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了海军的重要性以及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为重建一支能经得住冲突的考验的国家海军而进行的努力。 【路透社法国“克雷孟梭号”航空母舰十九日电】(记者:塞登)蓬皮杜总统在回答一个问题时说,法国和地中海国家不愿意别人干预。他说:“我们不希望看到地中海有陌生的舰队出现。” 美国在地中海的第六舰队的一些部队,包括载有“鬼怪式”喷气机的“勇猛号”和“福莱斯特尔号”航空母舰参加了“马纳特七十一”联合演习。 英国、西德、荷兰、意大利、比利时和西班牙空军的飞机也参加了这次为期一星期的演习。 外国海军和空军扮演敌军,在假使地中海发生了一场严重危机之后,进攻法国领土并威胁法国的核导弹基地和其它主要设施。 蓬皮杜总统说虽然他欢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部队和别的部队参加这次演习,但是法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态度并没有变。这次演习于昨晚在这里结束。 外国力量是根据法国和有关国家之间签订的长期的双边协定而参加这次演习的。 法国自戴高乐将军逝世以后加强了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国军队的军事合作。戴高乐在一九六六年使他的国家仍然留在北大西洋联盟组织内的同时,退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统一军事指挥机构。
3. 美国防部官员杜林说:秘密报出包括美现在的作战计划
【美联社华盛顿二十一日电】美国国防部的一名官员二十一日说,《华盛顿邮报》据以写成关于越南战争的文章的秘密文件,可能包含着有关当前作战计划的情报。 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帮办丹尼斯·杜林说,文件包含着有关越南战争作战计划和军队调动的极敏感的情报。 《邮报》的律师威廉·格伦顿与杜林对质时问他有任何作战计划是现在的吗? 杜林说,“有过去的,也有现在的”。 这时,美国地区法院法官格哈特·格塞尔打断了质询,并说有关这项报告的最机密的内容的进一步证词,要等到杜林作证以后举行秘密审问时才提供。 杜林的证词是政府第一次公开声称,文件包含着当前的作战机密。 这份有争议的文件收入在题为《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七年的美国和越南关系》的四十七卷的研究报告中,因而文件中最新的部分至少已有四年之久。杜林说,研究分类的绝密情报的工作是根据国防部长莱尔德的指示在一九六九年开始的,并且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杜林说,在进行了最初的审阅以后,作出的决定是,这些文件“极其敏感,不应传到行政部门之外。” 【美联社华盛顿二十一日电】地方法院法官格塞尔今天再次拒绝禁止《华盛顿邮报》继续发表关于越南问题的秘密研究报告。但是,美国政府立即提出上诉,高一级的法院把停止继续发表文章的禁令延长到星期二(明天)。 格塞尔在第二次拒绝政府要求时说,刊登这些文件“对公众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同时政府也没有证明它所说的透露这些文件对国家安全有危险的说法。
4. 美《波士顿环球报》也报道美侵越秘密报告
【美联社波士顿二十二日电】《波士顿环球报》今天刊登了一篇材料,据该报说这是国防部的关于越南战争的根由的四十七卷秘密研究报告中的迄未发表的部分。该报说,一九六一年十月,泰勒将军曾建议肯尼迪总统下令派一支八千人的特遣部队到南越去。 该报说:“肯尼迪总统在遇刺前曾加紧采取隐蔽的行动来反对北越,并把顾问人数增加到一万六千人”,但是“他从来没有按照泰勒的建议派美国的一支地面部队去”。 该报说,这些文件“是《波士顿环球报》昨天得到的”。该报主编托马斯·温希普说,“我们认为发表这个材料是符合公众的利益的”。 该报得到的文件内容摘要如下: ——“泰勒将军在一九六一年曾建议肯尼迪总统派八千名美国作战部队进入越南,但是警告说这个行动可能导致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和扩大战争。当时在越南的美国军队有一千人。 ——“约翰逊总统在一九六八年三月三十一日宣布部队结束对北越的轰炸以后,立即决定着手实行一种同后来尼克松总统实行的相似的越南化政策。 ——“一九六四年六月二日,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政府高级官员在檀香山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讨论了在越南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美国太平洋部队司令费尔特海军上将公开主张让美国司令官们作出这种抉择。 ——“苏联担心共产党中国的反应,拒绝了美国在一九六五年五月提出的一项要求,即要求它通知河内说即将停止轰炸,希望这样做能有助于通过谈判结束战争。” 该报说,它的报道第一次透露了“肯尼迪政府在使战争升级方面起的作用”。 该报报道说:“据这个秘密报告说,早在一九六一年五月十一日,肯尼迪总统就批准了一个越南问题特别小组提出的关于采取隐蔽的行动的计划。 “据五角大楼的研究报告说,肯尼迪总统批准的这些隐蔽的行动包含在第五十二号国家安全行动备忘录中。” 《波士顿环球报》说,总统还指示,“我们”对老挝车邦附近的共产党空中再供给活动“发动地面游击进攻,包括在必要时使用美国顾问”。 研究报告表明,“他还指示国务院发表关于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对越南共和国(南越)进行侵略的责任的白皮书。”
5. 美民主党全国主席奥布赖恩说:尼克松支持过侵越战争的每一步骤
【合众国际社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二十一日电】民主党全国主席拉里 ·奥布赖恩说,他的党主张“在国家安全范围内”完全透露关于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情况。 奥布赖恩在十九日举行的全国民主党州长会议上讲话时批评了他的共和党对手堪萨斯州参议员罗伯特·多尔,因为多尔就最近发表关于战争的保密文件一事批评了民主党政府和一味想引起轰动的报道。 奥布赖恩说,多尔知道,“在整个六十年代,我们卷入东南亚战争的每一步骤都得到共和党国会议员的支持,特别是得到理查德·尼克松的支持”。
6. 美联社报道:同秘密报告有牵连的人急忙表白与己无关
【美联社华盛顿十九日电】在美国首都,人们对传递消息者是谁的兴趣超过了对泄露秘密的那些消息所感到的兴趣。 关于是谁把这四十七卷的绝密历史材料泄露给《纽约时报》?曾经接触过这个秘密报告的人们和部门赶忙宣布他(它)们没有向《纽约时报》提供消息。前国防部长克利福德说,他的那份报告仍然安全地保存在他那里,并且说对所说的事情他一无所知,因为他从没读过这个报告。国务院甚至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它已数了它所保存的这份报告的份数。
第 3 版
1. 日本公明党发表声明:谴责日美玩弄“归还”冲绳的大骗局
【本刊讯】日本《公明新闻》十八日登载了公明党就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发表的声明,如下: 我们党早就主张,在日本领土的一部分的冲绳归还祖国怀抱的时候,应该无条件地全面归还。 然而政府和自由民主党不仅不要求全面归还冲绳,反而对国民的要求支吾其词,而容忍军事优先。这就给冲绳和我国的将来留下了严重的祸根。因此,政府和自由民主党的所谓不带核武器、同本土一样、于一九七二年归还,只是幌子,在归还协定中根本没有满足本土和冲绳国民的要求。就是说: 一、协定的前言中肯定日美双方在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实现归还。这就站在认为韩国、台湾的安全和我国的安全是不可分的这样一种军事认识的立场,同意美方要在今后维持冲绳基地机能的要求,并且把这一点同使事前协商成为有名无实、让美军自由使用基地、本土冲绳化、安全条约的变质等直接联系起来,加剧亚洲的紧张局势。 二、撤除核武器问题,在协定中根本没有任何记载。协定第七条中引用联合公报第八项,为“贮存核武器”、“重新运进核武器”留有余地是很清楚的。政府以协定第七条中所说日本担负撤除核武器费用这一点来保证撤除核武器,这只能说是欺骗国民的。用它来说明不带核武器是骗人。三、县民要求的整顿和缩小基地是非常小规模的,撤除计划是不明确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冲绳归还以后也仍然是作为军事基地中的冲绳而保持其军事价值,而且是企图半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四、SR71和第七心理作战部队等本土所没有的战略性特种部队在归还以后还将留在冲绳,在国内法中必须设定特别措施,承认美国之音广播电台继续存在,而且还要使它有延长使用的可能。这是加剧国际紧张局势的最大危险,而且是明显违反和本土一样这一原则的。关于对美要求债权问题,也没有充分保证复原赔偿等以满足针对美军给县民带来的人和物的损害的正当要求。 五、关于资产的交接包括许多应该无偿移交的东西,都决定高价收买,是不能接受的。
2. 《外相报告并没有消除疑问,「完全抹煞」归还冲绳协定》
【共同社东京二十二日电】题:外相报告并没有消除疑问,“完全抹煞”归还冲绳协定 爱知外相为了要求对归还冲绳协定给予谅解,二十二日到达冲绳,向屋良主席等人报告了谈判的原委和协定的内容。同日晚上搭日航班机回到任所。 外相动身的时候在机场接见记者说:“不带核、同本土一样地归还冲绳是肯定无疑的。只是归还时间尚未确定。不过,已经强烈地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县民希望在七二年四月一日归还的心情。我相信,屋良主席也理解了本土政府的真意。” 外相还强调说:“我希望县民在此时要断然放弃不安和疑虑之感。” 然而屋良主席却说,“虽然承认政府的诚意,但疑问依然没有冰释”。还有,冲绳县祖国复归协议会对外相的访问采取“完全抹煞”的态度。给人留下的强烈印象是,外相的“飞行报告”距离消除县民的复杂表情还十分遥远。 外相同日中午同屋良主席举行会谈,接着分别会见了琉球立法院主席和琉球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并出席了琉球商工会议所主办的讲演会,精力充沛地做了关于归还冲绳协定的报告。 通过这些活动,外相发出了以下呼吁:(1)协定贯彻了不带核和同本土一样的基本原则;(2)虽然说基地的密度同本土一样,但归还后所有的基地由于日美安全条约在使用方面都将受到限制,基地的职能和性能将会完全为之一新;(3在要求美国赔偿方面并没有能够取得成果,但本土政府今后将体谅县民的心情继续进行努力。 外相反复强调说:“不能对归还冲绳感到不安。要确信佐藤政府的诚意,一致地全力建设一个和平的冲绳县。”
3. 新加坡《民报》评论:《论美日归还冲绳协定------ 一支被严密收藏的“腹剑”》
【本刊讯】新加坡《民报》十七日以《论美日归返冲绳协定——一支被严密收藏的“腹剑”》为题发表时评,摘要如下: 日美之冲绳岛交还协定,全文包括九项条文,其中除了“例行公事”的,权益与要求的放弃,法权与资产之移交外,另附“地区与设备之规定”,“美国之音转播站之未来活动”等条件的规定。准此而观,美与日本签署的归返冲绳协定,实是“有条件的归返”。 人尽皆知,冲绳岛是美国在亚洲最前哨的重要军事基地,也是突出在中国大陆之侧的一支进攻的矛头,美国凭此“鹰瞵狼步”,威临印支,在过去的五六十年代中,它对美国的贡献殊巨。以前矛头锋镝,光芒四射,现在日美签署移交冲绳协定之后,它的锋芒,如支“腹剑”,已被更严密的深藏起来。 拆穿的说日美交还冲绳协定的签署,是两国共谋的杰作:日本借此以和缓国内人民反美的情绪,美国凭此以掩世人耳目,继续作其变相的占领。 这就是日美签署归返冲绳协定的真相和意旨。
4. 中曾根叫嚷“必须重新审查宪法”
【共同社东京二十一日电】防卫厅长官中曾根二十一日上午视察了福冈县久留米市陆上自卫队预备干部学校,他在训示中说:“借归还冲绳的机会,今后重新审查宪法的气氛将会出现高潮。”同时重申他的想法说:“必须重新审查宪法。” 中曾根长官过去曾经说过,“在七十年代后半期需要有重新确任宪法的行动”。不过,长官此次在久留米的发言是基于下述理由,即伴随着冲绳的归还,业已出现了在制定现行宪法的当时未曾参加的冲绳一百万同胞能够参加宪法讨论的情况。
5. 马耳他新总理明托夫宣誓就职
【美联社马耳他瓦莱塔十七日电】五十岁的社会党人多米·明托夫今天在欢喜若狂的场面中,正式宣誓就任总理,他决心要使马耳他脱离西方的轨道,使这个地中海岛国保持严格的中立。 莫里斯·多尔曼总督在这位工党领导人在马耳他一九六四年独立以来进行的第二次大选中以微弱的多数取得胜利以后,把他召到总督官邸委任他组成政府。 他在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五八年间曾是这个岛国的领导人。 【德新社伦敦十七日电】自从九年前赢得独立以来,这个地中海的马耳他岛第一次选举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政府。 马耳他的十字架是否将变成反西方的重新结盟的象征呢? 观察家们无论如何都肯定,明托夫对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采取比他的前任奥利维尔更为独立的立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海军部队,特别是美国第六舰队的船只在英国同马耳他于一九六四年签订了一项为期十年的防御协定之后,迄今为止一直能够无偿地使用这个岛屿上的港口的优良设备。 人们认为可以有把握打赌,明托夫将改变这种局势,使许多马耳他人感到很高兴。不很肯定的一点是,他是否将走得更远,向除了英国船只以外的所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舰队关闭瓦莱塔港口。 这位社会主义者的政治对手们说,他同利比亚的革命政府有着密切的接触,他越来越希望把马耳他拉入阿拉伯范围,使它成为一个不承担国际义务的国家。西方观察家们认为,马耳他已成为使苏联“最感兴趣的”国家,成为它在地中海越来越增加的它的力量的一个目标。 但是人们仍然在揣测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建立在最微弱多数的基础上,以及不受强有力的罗马天主教堂的欢迎的政府能否(有力地)推行这些政策。 在罗马的执政人士中,明托夫的当选被认为是地中海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6. 法新社就第八届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发表评论说:同南非“对话”是首脑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
【法新社亚的斯亚贝巴二十日电】二十日,埃塞俄比亚首都有人认为,关于南非特别是关于同比勒陀利亚政府对话的问题,将支配二十一日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第八次非洲最高级会议的工作。 于十九日结束其第十七次会议的非洲统一组织外长们准备的建议将提交非洲国家首脑会议。这些建议和问题特别是关系到非洲国家同殖民主义、种族隔离和新殖民主义对非洲的经济剥削进行斗争的问题。 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关于他从一九七○年十月起以第七次非洲最高级会议主席的身份到欧洲和美国执行的使命的报告,将居议事日程的首位。人们认为,卡翁达总统将追述西德、意大利、英国和法国政府对他旅行中提出的停止向南非出售武器的要求所作的回答。 据可靠的消息,卡翁达总统将建议成立一个由阿尔及利亚、马里、喀麦隆、赞比亚和肯尼亚代表组成的关于向南非出售武器的“常设谘询委员会”。 部长理事会十九日通过的关于同南非对话的声明将成为争论的中心。象牙海岸代表团团长、乌弗埃一博瓦尼总统的代表阿斯万以及一小部分支持象牙海岸论点的国家将可能批评由非洲统一组织四十一个成员国中的二十七个所同意的文件。 阿斯万是要求把象牙海岸总统关于“通过中立谋求和平的报告、关于卢萨卡宣言和某些国家实行的不结盟”的主张列入议程。人们认为,如果不能使象牙海岸满意的话,它将不仅会考虑退出这次会议,而且会考虑退出非洲统一组织。 【德新社亚的斯亚贝巴二十日电】消息灵通人士说,在黑非洲与南非对话问题上的争斗,有使明天在这里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最高级会议黯然失色之势。鉴于预料到会的国家首脑很少,这里的人士今晚认为,会议不会作出什么重大决定。
7. 赞比亚《每日邮报》揭露:南非正利用“对话”问题破坏非洲团结
【本刊讯】赞比亚《每日邮报》二十一日刊登一篇文章说: 我们呼吁宣布对非洲统一组织进行抵制的那些国家重新考虑一下。 同南非对话问题是一个紧急的问题。非洲统一组织的成败现在取决于这个问题。南非正在利用这个问题来破坏非洲团结。 非洲统一组织主席卡翁达总统曾警告说,如果敌人利用非洲领导人使非洲遭到破坏,领导人自己将受到谴责。非洲领导人在亚的斯亚贝巴必须始终记住这一点。 赞比亚反对少数人统治。我们已保证建立非洲统一,为此,我们对对话问题的态度从未改变。 除了对话问题以外,乌干达问题大概要引起激烈辩论。三十二个非洲统一组织成员国同意会议地点从坎帕拉改到亚的斯亚贝巴。 英国已经表明它不在乎非洲人对向南非出售武器一事想法如何。英国正在武装法西斯分子,同意向沃斯特出售武器。非洲现在必须显示它的武力。
8. 象牙海岸总统挑拨一些非洲国家同我国的关系
【法新社阿比让十八日电】乌弗埃一博瓦尼总统十八日说,如果“非洲统一组织坚持拒绝象牙海岸代表向各国首脑转达我的建议的可能性,我们将由此得出结论”。 象牙海岸总统最后揭露某些非洲国家元首的不结盟。乌弗埃一博瓦尼说:“打算同人民中国搞不结盟,可能把他们的国家引入共产党集团”。
9. 法新社报道:出席会议的十四国首脑名单
【法新社亚的斯亚贝巴二十一日电】到今天早上已有十二位非洲国家和政府首脑以及两位副总统到达亚的斯亚贝巴,参加今天下午开幕的非洲统一组织最高级会议。塞内加尔总统桑戈尔、人民刚果主席拉乌尔少校、索马里革命委员会主席西亚德·巴雷是今天上午到达的。 十九日到达的有喀麦隆总统阿希乔、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尼日利亚总统戈翁、博茨瓦纳总统塞雷茨·哈马、坦桑尼亚副总统卡瓦瓦、苏丹领导人尼迈里少将、乍得总统托姆巴巴耶、毛里塔尼亚总统达达赫、冈比亚总理贾瓦拉以及塞拉勒窝内副总统索里·科罗马。
第 4 版
1. 《纽约时报》综述美侵越秘密报告(五)
因此,他曾在另一项备忘录中推论说,即令轰炸北越不能迫使河内叫越共罢手,“这样做也会表明,(美国)是个‘好医生’,愿意恪守诺言,愿意采取强硬态度,愿意冒风险,愿意流血,严重地挫伤敌人。” 而这一部史书虽然表明政府中存在着怀疑和忧虑,但是它也揭示出,最高一级决策者们(他们的态度会起重大作用)中间有着一种基本的信心,即确信如果这个最强大的国家决心使用其雄厚的力量,那么对方就会屈服。 罗斯托先生在那年秋天绘腊斯克国务卿的一项备忘录中愿意明确地说出这种信心,他说:“我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一边的焦虑心情和混乱思想。但是,可能存在一种倾向,即低估对方的焦虑心情和混乱思想,并且低估由我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像这样一个国家地行事的话)这一简单事实而来的、对其结果的那种幅度有限但是却是实在的影响。” 据此,在六月月中,政府贯彻执行了五月二十三日计划中的另一项内容,这项内容是由洛奇大使首先作为他的“胡萝卜加大棒”手段而制定的。六月十八日,加拿大在国际监督委员会中的新任代表西博恩先生,应美国政府的请求,拜访了河内的范文同总理,这是他的两次秘密拜访中的第一次。 华盛顿企图通过西博恩先生向北越转达对东南亚的准备性军事部署的更确切、更可怕的含义,对于这种含义,当时在公开场合的宣传比较含糊。 分析家说,当时西博恩先生向范文同总理强调指出,虽然美国在东南亚的抱负是有限的,它的意图也“基本上是和平的”,但是它的耐心却不是无限的。西博恩先生说,美国完全知道河内控制越共的程度,“一旦发生升级,其结果当然是会对越南民主共和国本身造成最大的破坏”。 这项研究报告说,北越总理“完全理解西博恩先生所转达的这一警告的严重性和含义。”至于西博恩先生是否还端出愿给予粮食和其他经济援助这一“胡萝卜”,则没有说。 这部史书的作者说,在六月三日的白宫会议上,总统显然还已批准继续为谋求国会通过这项决议而努力,因为这样做的计划工作继续在快步进行。对北方的进攻 华盛顿努力使西贡在政治上实现某种稳定,在军事上维持住对付游击队的战线,可是,在越共的打击下,这种努力结果等于零。阮庆将军由于害怕和神经质,违背了他在五月会晤中对洛奇先生和国务卿腊斯克所作的诺言,即在公开宣布打算对北方宣战和打算开始轰炸战役以前要同华盛顿协商。 七月十九日,他在西贡“统一大会”上以好战口号和言词发动了“向北方进军”的宣传运动。同一天,像这部史书的作者所说的那样,当时的南越空军司令阮高其空军中将就联合计划工作“向记者们泄露了秘密”,美国和西贡政府为了在老挝进行地面和空中攻击,自从六月以来一直在约翰逊总统的批准下进行着这一计划工作。 在七月二十三日同泰勒将军(他刚刚替换洛奇当了大使)举行的一次情绪激动的会晤中,阮庆将军声称,北越士兵在北部省份的战斗中同越共游击队员一起被俘。他说,美国应该认识到,战争已经进入一个需要采取新措施的新局面。 七月二十四日,在另一次情绪激昂的会晤过程中,阮庆将军问泰勒大使是否要辞职。这位大使要他不要辞职,并且打电报给华盛顿,敦促美国同南越暗中共同计划轰炸北越。这位大使说,这种共同计划的工作会成为一种手段,可以遏制“向北方进军”的宣传运动,也许会通过这一美国给予支持的保证在西贡军界内部造成政治上的某种稳定。 这份研究报告说,国务院立即授权泰勒大使“告诉阮庆:美国政府已经考虑了对北越的进攻,这个进攻可以开始进行,例如,如果南越持不同政见的派别的压力变得太大的话。他务必对此保守秘密。” 为了约束南越军人,这个大使还受权进行空中行动的联合计划工作。 五角大楼的报告略而不谈一九六四年七月最后几天的情况,但是国防部武器系统估计小组一九六五年对东京湾事件的指挥和控制问题的研究报告摘要(《纽约时报》在获得五角大楼报告的同时也获得了这个报告)补上了这几天的事态演变。 这份研究报告透露,在七月二十五日显然为了讨论西贡这些危急的事态发展而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以后,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以非美国飞行员驾驶的无标志飞机对北越的若干目标(包括河内的鱼雷艇纵队在沿海的基地)进行空中攻击。 助理部长麦克诺顿七月三十日把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备忘录送给了腊斯克先——生。 五角大楼的报告现在说,对北越进行的34A偷袭——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五月十九日向麦克纳马拉先生提出的报告中所谓的“开始得慢了”以后——在夏季则在速度和规模上都增大了;虽然分析者没有提供什么详情。参谋长联席会议曾经对麦克纳马拉先生说,受过训练的破坏小组、利用电子收集情报的设备、空投用的C—123运输机和对付沿海袭击的巡逻快艇,使这个计划具有“越来越大的实战能力”。 七月三十日午夜,南越海军突击队在威斯特摩兰将军指挥下对北越在东京湾的湄岛和纽岛进行了两栖袭击。 正当进行这个进攻时,美国“马多克斯号”驱逐舰在相距一百二十到一百三十浬的地方,向北驶入东京湾执行该年第二次“德索托”收集情报的巡逻任务。它的航行命令说,这只船不要开到离北越海岸八里以内、也不要开到离东京湾北越岛屿四里以内。改变航向 这部史书的作者没有说,“马多克斯号”舰长是否得到关于34A袭击的通知。他确实说,“马多克斯号”八月二日曾两次改变航向,以避免受到仍在这些岛屿周围海面搜索袭击者的北越三艘鱼雷艇和一队帆船的集中攻击。 这艘驱逐舰同一天到达了它原定巡逻航线的最北点并又向南转航。 这部史书的作者说:“当(北越的)巡逻艇在大约十浬的距离内开始朝它高速驶来的时候,这艘驱逐舰离海岸二十三浬,并正继续驶向国际水域”。他解释说:“这些巡逻艇………把‘马多克斯号’错当成了南越的一艘护航舰了。” 在接着发生的交战中,这些鱼雷艇中有两艘被从“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起飞的飞机击毁,该舰当时停在南面,研究报告没有说明为什么停在那里。第三艘巡逻艇被“马多克斯号”上一门五英寸口径大炮直接击中而沉没。 第二天,八月三日,约翰逊总统下令“滕纳·乔埃号”驱逐舰增援“马多克斯号”,并要这两艘驱逐舰重返东京湾,这一回指示靠近北越海岸不超过十一浬。另一艘航空母舰“星座号”受命尽快同“提康德罗加号”会合。 这部史书的作者认为,从对“马多克斯号”的首次袭击来看,这些增援行动是“一种正常的预防措施”,而不是企图利用这些驱逐舰来诱发另一次袭击,以便为对北越进行报复性空袭找到借口。 报告说,“再之,由于在这种增派军舰的活动的同时还明确地(公开地)宣布打算继续巡逻和坚决地警告越南民主共和国再发生这类事情将造成可怕的后果,可以预料,这几艘军舰的参加巡逻与其说是挑衅,不如说是一种威慑行动。” (五)
2. 美用热塑料条作路面交通指示线
【本刊讯】香港《今日世界》一九七○年九月十六日报道: 驾驶汽车的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倾盆大雨中,没法看到路面上的交通指示线。 现在,美国公路上的交通指示线面貌革新,无论白昼黑夜,天晴下雨,驶车人都可以看到那鲜明触目的热塑胶条指示。 热压塑料条是用几种树脂混和了一种颜料和有反光作用的玻璃小珠,再加上些填充料制成的。这些混合料用高热溶化后拖拉出来,或者从一个模子中挤压出来,在路面上形成一条耐久的指示线。 现在,永久标志线公司是全美最大的热压塑料条制造发行厂家。它的制品展延在缅因到加利福尼亚的许多公路上,应用在加拿大、菲律宾、南非、以色列、澳洲和委内瑞拉的道路上。 该公司按美国材料测试协会所定的标准来测试出产的制品,看它们的颜色耐久性、反光度、粘结力和耐刻划力是否合格。 在进行颜色耐久性的试验中,热压塑料要放在太阳灯下照射一百小时,再检查颜色是否有可以察觉的变化。反光度的测试中采用百分之一百的氧化镁作反光因数。按这一因数定好的测光仪,被用来比较永久标志线和氧化镁的反光差,必须相当于氧化镁反光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才算合格。 把永久标志线展铺在水泥地上时,最好用一种粘封剂,但是在柏油路面上,它本身的热就能使它粘结。该公司的测试中不能采用粘封剂而要求每平方英寸有一百五十磅的粘结力,以符合操作需要。 美国材料测试协会的耐刻划测试,足以证明永久标志线是否能适于任何气候条件。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测录下结果,要保证在任何温度下那条线都不怕往来车轮的摩擦。 另外有一种试验,把永久标志线加在一块水泥块上,放到华氏一百二十度的烤箱中去,经过二十四小时后取出来放到华氏零下十度的冷冻库中,再经过同样的时间。然后,把水泥块取出,仔细检查线上面是否有裂纹。 原料之一是杜邦公司出的颜料“克罗勒”(KROLOR)。杜邦公司方面的人说,“克罗勒”黄色和橙红色颜料,是专为像永久标志线那样需要耐高热的制品而设计的铬化铅和钼化铅类制成的。 黄色的克罗勒最耐久不变。混合的原料常要加热到四百度以上,颜料的耐热不变,是极重要的,假使颜料褪色,或者和混合料脱开,或者自行分解,这种热压塑胶条作为公路交通线的功效就大为削减。但是,克罗勒颜料的稳定性到华氏六百度都不变。这种颜料在任何气候和道路状况下都不会褪失,而且能受得起化学品的考验。 杜邦公司颜料部是在一九六四年制成“克罗勒”颜料的。当时杜邦公司要研究制造专供高温加工用的,属于黄、橙红、红色类的颜料。最初制成的是淡黄色,后来陆续出现的有橙红、橙黄和另一种谈黄颜料,都属于“克罗勒”一类。 克罗勒颜料被采用供世界各地作公路交通指示线之用,同时也在开拓新的用途。在芝加哥,克罗勒红颜料被用作常出事的道路交叉口处的警戒线,测试其效果如何。出了芝加哥市区到那国际机场去,可以见到另一种克罗勒颜料被用来标志出停车场所在。飞机中滴落下来的液体,大约只要十五分钟就会把普通的标志线溶化掉,因此每月要重新漆过一次。但是试用中的热压塑料,几个月后都不见溶化。 在制永久标志线时,要将克罗勒颜料加到特别配合的树脂和填充料(石灰粉)中去。混合料经溶化后,把微细的玻璃珠加进到那热压塑料中去,增加它的反光性能。灼热的塑料被注入二十五磅及五十磅的箱中去,一夜间冷却结硬,就连箱一起销售。 塑料运到工地去后,被捣碎成小块,装进卡车后面的大锅中去。永久标志线卡车通常装有两个有一千磅或二千磅容量的大锅。一锅之中装划白线用的塑料,另一锅装黄色塑料。锅中温度可以加高到华氏三百八十度至四百二十五度,把塑料再溶化成液体状。卡车在路上行驶时,灼热的液体热压塑料被压通过模型流到路上去。永久标志线这样划好冷却后,形成厚八分之一英寸的标志线。普通永久标志线伸展出来时有一定的宽度,有三英寸、四英寸、五英寸、六英寸、八英寸到十二英寸的不同宽度,也可以特别指定所需宽度。 永久标志线的优点相当多。在路上划线,方便、迅速和安全。划线时不用在路上周围设置许多拦阻汽车的标志。塑料只消五分钟就干了,不像油漆,往往要几小时才干。因此,不用有人打旗拦车。划永久标志线的马克三型“长线”卡车可以装十吨塑料,划线的速度可达每小时三英里至八英里。这一辆车不断划线,可以划八小时以上而不必停车。快干和不断划线,使车辆交通不受阻碍。 至于成本问题,初划永久标志线时比油漆贵。但是,永久标志线的寿命,在同样条件之下,要长八至十六倍。 于一九六六年八月在芝加哥的艾登斯快车道划永久标志线,三年后去检查,看不到什么损毁,颜色照旧——这路上每天总计有十二万辆车来往。假使用的是油漆线,我们估计三年中至少要重漆十二次。在油漆线中混和反光用的细玻璃珠,不到几个月珠子就磨坏了,油漆上沾满了油污和轮胎纹。永久标志线那八分之一英寸的厚度中全有细玻璃珠。在标志线逐渐磨去时,珠子的反光作用不减。塑料不受油污和灰尘沾污,下雨冲洗后那些污迹消失了。在大雨中,永久标志线界为突起,不难清楚看出。 美国许多州的安全委员会都推荐永久标志线,美国商业部编行的交通指挥设备手册中,也推荐这种标志线。不过有些路面上并不适于采用永久标志线,像砖地、石块或者石板地,都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