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2-25

第 1 版

1. 毛主席为世界革命指出方向

【本刊讯】我国有关单位最近收到一位智利朋友安东尼奥·卡斯蒂略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题为《献给世界伟大天才的诗》,全文如下:    正当人间掀起了大动荡,    在那里不断发生分裂、丑行、卑怯、污秽,    以及战争、社会斗争、兄弟隔阂,    我向你致敬,啊!……世界伟大的智慧……    有时我仿佛置身梦境,紧张而清醒,    从远方敬仰这位勇敢的、富有才能的公民。    他为世界指出彻底变革的革命方向,    同身份低微的无产者在一起,从不计较个人……    这促使我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笔,    从遥远的地方不顾一切地放开声喉,    我向你致敬,人类卓越而崇高的旗手,    中华民族的骄傲,思想的领袖……我要凝视你的国土上的太阳,决不在无耻的雇佣军前后退一步;我要永远牢记伟大领袖的伟大语录,它是一切热爱自由的人民的堡垒和卫护……崇高的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以后,和平、信心,永    远向前,这是神圣的一年,圣洁为你的诞生祝福;而在一九六九年的十二月,全世界都拥抱这照耀环球的最高砥柱。我们要让普天下的人们,庆贺这一世界欢乐的顶峰,让万众一心,齐呼人民前进,前进,……如果我们要把奴役制度和帝国主义扫除干净。在这崇高回忆的时刻,大地在震动。啊,被压迫者的超人、灵魂、心脏和生命!昨天,今天,明天,你都永放光芒,为了向往正义和自由的人民……我跟着你,思想的堡垒和指南,光辉的公民,一切受苦人的杰出天才;我从这遥远的兄弟民族,向你致兄弟般的敬礼,祝你万寿无疆,这是各国人民的心愿……我所知道的你们伟大解放进军的英勇斗争,任何人都永远不会遗忘。今天,在这一九六九年的十二月里,如果真有上帝,愿他永不熄灭你们伟大生存的辉    光。我用这发自纯朴心灵的诗句向你敬献花环,向你祝福,向你致衷心、朴实、兄弟般的问候。希望在你的时代,卑贱人们的善行使者以及伟大    中国的儿女,是一切受苦人们的号手。    安东尼奥·卡斯蒂略    (本刊注:原诗为西班牙文,共分十节,每节第一行的第一个字母加在一起正好组成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名字:MAOTSETUNG)

2. 日《国际时评》载文谈中美苏关系

【本刊讯】日本鹿岛研究所发行的《国际时评》今年一月号登载该所专务董事茂木政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苏中关系的展望》。摘要如下:一、美苏关系以尼克松为首的美国最高领导机构对苏联的不信任,基本上没有改变,苏联领导机构对美国的猜疑,也已成为一种固定观念。但是,双方已经面临着顾不得这种感情和信念而下决心开始谈判的局面。二十五年来的核军备竞赛的结果,在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投下了抑郁的暗影。美国每年的军费约为八百亿美元,这样巨大的支出继续了二十五年。但在近年来出现了通货继续膨胀,保卫美元,工业军事集团的弊害等情况,先是从经济方面开始感到伤脑筋,而随着越南战争的长期化,终于变成了深刻的政治问题。过去,五角大楼的要求几乎可以无条件地在国会通过,但在一九六九年初,这种惯例被打破了,围绕着政府提出的反弹道导弹网的预算,展开了尖刻的论战,这项计划虽然以赞成与反对所差无几的多数而勉强通过,但它突出地说明了美国在为军费的重压而苦恼,这是一个新现象。苏联的情况也是一样,不,我认为它比美国还更加苦恼。    苏联为了在核武器的数量上同美国保持均衡,不得不牺牲了很大部分的民需和和平工业。如所周知,今天苏联在衣食住等方面的国民基本生活水平,不仅赶不上美国,也赶不上西欧各国和东欧的一部分共产主义国家。其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军备竞赛。苏联在内政方面受到沉重的军费压力的程度,远远地超过了美国。    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限制反弹道导弹和多弹头分导重新进入大气层运载工具。停止这种竞赛,进行更加经济的、合理的保持核武器均衡,实在是一项困难的工作,这项工作可能在七十年代的初期进行。如果能够前进一步或半步,那么美苏就能真正地和平共处。    这是新的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的最大着眼点。二、美中关系美国的遏制共产党中国的政策是亚洲政策的基础,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对共产党中国的看法和所感到的共产党中国的威胁,最近颇有变化。    实际情况是,主张极端的遏制政策和极端的调和政策,恐怕都是少数,大多数是主张一面警惕一面设法以某种形式接近共产党中国。然而,这些议论的共同之处是不危及台湾的地位。如果是这样,那么,从美中双方的基本立场来看,实际上打开美中关系是不容易的。但,至少是有一种与过去不同的,即寻求共处的方式的气氛逐渐地增强了。这种气氛很可能为美国的收拾越南战争以及中苏关系的演变所左右。三、中苏关系中苏关系不仅比不上美苏关系,也比美中关系更坏。一度曾纷纷流传苏联要对中国发动战争,从中苏关系的现状来观察,这种可能性不能一概否定。    今天,苏联在国际关系方面,是主张维持现状的最保守的国家。在第二次大战掌握到手的对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统治权和德国的分裂状态,是不能改变的,这是它的外交的核心。对于所发生的有可能打破这种现状的纠纷,它都猛烈地反对。因此,对于所谓民族解放战争,虽然在概念上是支持的,但实际上都在极力地制止它扩大。对于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的想法,在这一点上也没有不同。    所以,它同共产党中国有着根本的利害冲突。不管共产党中国怎样抓住这一点来攻击苏联,苏联也不会改变维持现状的政策。勿宁说,这种倾向反而会进一步加强。    中苏关系,今年仍将是一进一退的形势。    苏联为了得到一个有利于对美国谈判的材料,很有可能作出中苏和解的姿态,展开牵制外交。

3. 美刊传蒋帮不久将派“记者”去苏

【美联社纽约二十二日电】《新闻周刊》今天报道,俄国同共产党中国的越来越大的分裂和华盛顿—北京会谈,已使俄国采取行动来同国民党中国保持比较友好的关系。    该周刊说,“苏联同共产党中国的日益疏远和北京—华盛顿会谈的恢复使克里姆林宫和国民党都感到不安。台北的一些军官正在学习俄文,中国国民党的通讯社不久可能派遣一位记者去莫斯科。至于俄国人,他们现在有一些专家在研究国民党的理论,苏联的官方文件已不再称台湾的国民党中国政府是‘蒋介石匪帮’了。”

4. 美国大财阀洛克菲勒将去香港活动

【本刊讯】据香港《大公报》十三日援引外电报道:美国大通银行宣称要在香港“为东南亚及远东区的顾客”举行所谓“研讨会”。    “研讨会”定三月十二日在香港举行。美国大财阀、该银行董事长大卫·洛克菲勒,将会来港主持,并称将会谈及“世界经济及美国在亚洲的金融政策”。    据外电称,大通银行在东南亚地区举行“研讨会”,这是首次。显见事情并不寻常。    【本刊讯】英《舰队街信札》十九日刊载一篇文章,题为《美国和中国》,摘要如下:    美国政府决定让美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同中国进行非战略物资的贸易,并且中美恢复了在华沙的会谈,这在东京产生了惊人的影响。日本企业家认为这两个行动是美国向中国发动经济攻势的开端,这样将会在他们认为是将来他们最有价值的市场上进行剧烈的竞争。    特别担心的是美国石油公司——埃索美孚东方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联合石油公司——的长期计划。日本人说,这些美国石油公司正在计划在远东建造或者正在实际建造炼油厂,这些炼油厂的生产能力远超出这个地区将来可能的需要量。他们担心过剩的产量的一大部分将运往中国。据说,设在日本的美国石油公司已经在研究如何进入中国潜在的市场。    日本人说,美国石油公司感兴趣的不仅向中国出售石油,而且向中国出售石油化学品,特别是肥料,而目前日本在向中国出售大量肥料。    在伦敦,人们认为这些疑虑是极度过分的——除非日本人有情报证明目前美中解冻的速度比看来可能的速度快得多。但是日本人对于他们对华贸易的前景有阴郁的看法,只要有迹象表明竞争将增加,他们就会发火。

第 2 版

1. 巴报抨击尼克松对印巴的政策

【本刊讯】《巴基斯坦时报》二十一日发表了一篇社论,评论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印巴次大陆局势的政策声明。    社论说,尼克松的声明几乎没有表明华盛顿对这个次大陆的态度有任何重大的改变。相反,它给人这样的印象:尼克松只是在走着他的几个民主党的前任的老路。    社论提到尼克松在他的讲话中提出的这样的建议:“美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它们的朋友携手合作以防止再次发生浪费人力物力的危险的冲突”,社论说,“巴基斯坦一向欢迎友好国家的这种建议,它从来没有迟疑过同新德里举行有意义的谈判以解决使人烦恼的争端。但是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法拉卡问题和其他有争执的问题上采取拖延的态度,由于大国对印度的支持,助长了它的不妥协态度。美国对于是非曲直难道不是不置可否,拒绝对新德里施加它的影响,以保证爆炸性的印巴冲突得到公正的解决吗?难道美国没有用先进的武器扩大印度的军械库,从而助长了这个地区军事上日益不平衡吗?这些先进的武器在一九六五年曾被用来对付巴基斯坦。”社论又说,“他们应当致力于促进这些浪费人力物力的争端得到公正的和平等的解决。分清是非,不区别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如果他们不谈论什么开创美印巴关系的新阶段就是一句空话。”    《建设报》二十日在社论里评论尼克松的讲话时指出:“提出要巴基斯坦同印度和解并实行经济合作的建议的真正意图不外乎是:巴基斯坦应无视两国之间的争端而在实际上承认印度对克什米尔的非法占领。”    今天新出版的英文报《新时代报》说:“外交人士当中的普遍感觉是:除非印度政府同意举行有意义的谈判来讨论悬而未决的印巴争端,巴基斯坦是不能欢迎任何关于同印度合作的建议的。”

2. 《巴基斯坦时报》谴责巴右派的反华宣传:中国是经过考验的可靠朋友

【本刊讯】《巴基斯坦时报》二十日刊登了该报专栏作家阿卜杜勒·马吉德所写的一篇文章,评巴基斯坦国内最近的反华宣传。    文章说,在宗教外衣的掩盖下,一股反华的暗流正在找机会蔓延。    文章说:“这种做法根本解决不了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只会破坏我国同中国之间的最友好的关系,为互相冲突的、强硬的外国压力的进入巴基斯坦铺平道路,使巴基斯坦在一个不友好的世界上变得更没有朋友。”    文章说:“那些企图通过批评人民中国的领导和社会制度来美化伊斯兰教的人不能不暴露他们可悲地缺乏政治才干,尽管他们可能装出一副什么样的嘴脸。这种批评忽视了中国在解决社会、经济和技术问题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贡献。从列宁时代起出现的这些问题再也不能用任何一个现成的办法予以解决。”    它还说,“这个国家的爱国舆论认为同中国保持最密切的关系是这个民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发现中国是一位经过考验的可靠的朋友。我们同那个尚未被正式承认是超级大国的国家签订的边界协议并不是强加于弱小邻国的不平等条约。这项条约同印度继续在印巴边界问题上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照。当我们的盟国不履行它所参与作出的联合国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决议时,人民中国申明它无条件地支持克什米尔人民在印巴保证下自行决定他们前途的权利。在印巴上一场战争中,中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印度的进攻力量在西巴战场上遭到了严重的挫折,战斗不扩大到东巴的原因是中国对印度发出了最后通牒。”    它说,“本国非常感激中国在巴基斯坦历史最危急的关头坚定不移地支持巴基斯坦。周恩来也公开对巴基斯坦让中国有同外界联系的机会表示感谢,并且多次对于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的友好表示作出相应的表示。”    文章继续说,到过中国的巴基斯坦人证实他们在中国受到非常亲切的接待,并且行动丝毫不受约束。中国把巴基斯坦视为朋友,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中国在中巴关系方面是无可指责的。某些自称热爱伊斯兰教的领导人把北京作为在“主义”问题上的斗争的对手。中国领导人却从未提到巴基斯坦的意识形态。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该疏远一个忠实的然而敏感的朋友。

3. 谴责美把间谍装置设在印占克什米尔

【本刊讯】巴基斯坦《晨报》十一日消息,克什米尔政治工作人员会议昨天在这里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他们对于把美国从白沙瓦附近的巴达贝尔基地撤走的间谍装置设在印度占领的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地区一事表示感到不安。    在全查谟和克什米尔穆斯林会议主持下举行的会议上通过的一项决议指责说,美国政府的这一行动将使克什米尔问题更加复杂,因为这等于是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有争议地区进行无端的干涉和侵略。    据认为,在拉达克建立这个基地除了是美国包围中国的运动的一部分之外,也是对新近打通的连结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丝绸之路的一个威胁。    决议还指出,大批人民被赶出了这个地区,以实现印度政府和美国延长过去对这个邦的殖民主义控制的这一阴谋。    决议说,然而,克什米尔人民不会容忍印度和美国战争贩子的政治和军事侵略,他们将肃清他们土地上的一切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残余。    会议通过的另一项决议重申,克什米尔人民认为中国是他们的诚挚和可靠的朋友,并表示他们感谢中国多年来一贯向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提供的援助。    会议还表示克什米尔人民决心发动游击战争,他们认为,游击战是解放他们的唯一办法。    会议还敦促巴基斯坦政府把联合国观察员赶出自由克什米尔。

4. 美报说巴苏将扩大双边贸易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二日登载一则报道,摘要如下:    根据巴基斯坦和苏联的贸易官员最近签订的新的贸易议订书,两国将扩大彼此的贸易。    它们的双边贸易总值将从一九六九年的四千二百万美元上升到今年的五千二百五十万美元。    苏联在近几年中向巴基斯坦提供了相当多的贷款。自一九六一年以来,苏联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亿八千万美元的经济援助。    苏联官员非常希望苏—巴的一部分贸易通过途经阿富汗的陆上贸易道路进行。运货大马车在这条路上的试行表明,这条路比经过好望角遥远的海路要便宜和快得多。

5. 巴基斯坦人民党刊物《胜利》载文揭露:美阴谋以重新提供武器来影响巴政局

【本刊讯】巴基斯坦人民党刊物《胜利》(前译《幸福》——本刊注)一月十八日发表了一篇社论,标题是:《决不能容忍美国干涉大选》《……罗杰斯的讲话是对我们的荣誉的公开的挑战》《美国重新供应武器只是为了施加政治压力》《不能以防务名义出卖巴基斯坦的主权》,摘要如下:    一月九日的各报都用不光彩的字眼刊登了这个消息:美国将恢复对巴基斯坦提供武器。这些武器就是那些在我国边境遭到印度侵略、英勇的巴基斯坦战士用鲜血筑起长城保卫国家的时候,美国停止供应的武器。停止供应武器,是为了在我们英勇的战士能够用这些武器大败他们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印度的时候,使我们英勇的战士无能为力。但是今天,在有一个丢脸的、可耻的塔什干协议,禁止把印度称作敌人的时候,取消不供应武器的禁令的“好消息”发表了。    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现在为什么美国突然变得那么同情巴基斯坦呢?    原因是明显的。由于十分明显,美国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加以掩饰。一方面美国是无耻的,一方面我们已经失去了荣誉感。所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明白地说,由于美国停止供应武器,政治压力遭到了挫折。所以,取消美国不供应武器的禁令,就使美国的政治影响加强了。    “我们分析了我们用停止供应武器的办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迫使一个国家改变它的政策。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们采取停止供应武器的办法没有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换句话说,武器是施加政治压力的手段。但是能够加强这种压力的办法是提供武器,而不是停止供应武器。停止向巴基斯坦供应武器,其目的是为了促使它改变政策。然而,如果认为罗杰斯先生的这段话是真实的,那么他们没有能够用这个手段达到他们的目的。现在他们想用恢复武器供应的办法达到这个目的吗?    现在读者可以自己来估计一下,美国同意卖武器给我们到底是为了加强我国的防务,还是为了改变我国的政策,使之适合它自己的全球利益?    实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够以容许美国干涉我国的内政、外交作为对它的武器的报酬吗?在经过四年之后,美国出于明显的原因,想到向我国供应武器,这个原因就是一九七○年是大选年,而它想加强它在巴基斯坦的政治影响,以便为在我国搞一个它所选择的政府铺平道路,难道这不是事实吗?很明显,在阿尤布下台以后,它正在寻找一个能镇压巴基斯坦群众运动的新傀儡。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中央情报局雇用的一个代理人被任命为驻巴大使。    但是巴基斯坦的一亿二千万人民不准备不惜代价去购买美国武器。他们想作一个有主权的、独立的民族。他们能够保卫自己。印度是他们的唯一的敌人。克什米尔是我们两国争端的根源。但是在塔什干宣言以后,克什米尔问题已被打入冷宫。在政府一级已对印度采取了这样的态度,即印度不被当作敌人。那么到底谁对巴基斯坦构成了威胁?我们为什么要为了一个“抽象的”敌人把我们的主权和独立抵押给美国。    只有在为了对印度进行圣战,收复克什米尔,而美国和俄国的警察官员们不再阻拦我们的这种圣战的情况下,人们群众才能够同意购买这些武器。没有这个条件,我们根本不能接受美国武器。一亿二千万人民把这些武器当作对他们荣誉的大挑战而加以拒绝。不能以防备一个想像的、抽象的敌人的名义出卖巴基斯坦的主权。

6. 叶海亚同美国际开发署头目会晤

【本刊讯】《巴基斯坦时报》十二日报道,叶海亚总统昨天在这里接见了美国国际开发署暑长汉纳。在历时九十分钟的会晤中,叶海亚和汉纳讨论了美国支持巴基斯坦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和防洪计划问题。    叶海亚说,虽然这个国家尽了最大的力量去动员用于发展工作的财力,但是它还是需要外国向其经济和社会计划提供援助。    汉纳说,他深信,美国将继续向巴基斯坦的发展工作提供大量的援助。    汉纳在单独和巴基斯坦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的会晤中说,美国今年给巴基斯坦的援助至少会和去年一样,也可能更多。    他再次保证,美国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将继续给予关心。

7. 美联社报道世界银行的一项秘密报告:说巴外债累累正要求西方增加“援助”

【美联社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十六日电】可靠人士今天说,世界银行的一项秘密报告说,在今后五年中,西方向巴基斯坦提供的援助必须增加八亿美元,否则,这个伊斯兰大国获得的援助还不够偿付外债。报告说,提供援助的西方国家和日本在一九七五年以前给巴基斯坦的援助平均每年必须增加一亿六千万美元,以满足这个有一亿二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在援助和还债与利息方面的需要。    报告说,巴基斯坦从这个财团的十国所提供的援助中每年净得约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其余的都用来偿付过去二十年累积起来的四十多亿美元公私债务和利息。    报告说,这个财团必须把它的援助增加到每年平均五亿九千万美元,以使巴基斯坦每年得到必需的二亿八千五百万美元来偿付债务和支付每年百分之六点五的增长率所需要的发展费用,增长百分之六点五是定于七月份开始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规定的目标。    报告说,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实际援助几乎已经等于零了,因为巴基斯坦需要偿还的债务就把从这些国家获得的援助勾消了。    据说巴基斯坦正在要求这些国家增加援助,以弥补它在债务方面必须偿还的款项。

第 3 版

1. 法国总统蓬皮杜赴美活动

【法新社巴黎二十三日电】蓬皮杜今天下午乘法国空军的DC—8式飞机前往华盛顿,他是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的第三位法国总统。    在蓬皮杜的前任中只有奥里奥尔和戴高乐两人访问过美国,这是两国之间的将近两个世纪的友好关系中的奇怪现象之一。    蓬皮杜总统的正式访问将在明天开始,他定于上午十时半到达白宫。    这次正式访问将历时九天。他将同尼克松总统进行两次密谈,除两位总统本人外,只有两个译员在场;将在华盛顿举行一次有四百人出席的午宴;将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说。他接着将参观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角的空间中心,对旧金山和芝加哥进行短时间的访问,然后回纽约同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会谈。    没有为这两位从未见过面的总统的密谈拟订议程。但是从最近《纽约时报》和其他报纸刊登的蓬皮杜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法国元首和美国领导人关心的主要事情。    观察家们特别强调两位国家元首或法国外长舒曼和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将讨论的问题中的两个问题:    ——法国对地中海和阿拉伯世界的政策。    ——同共产党世界、特别是东欧的关系。    双方大概还会提出它们在对召开欧洲安全会议的主张采取的态度方面所持的观点。这个主张是苏联及其盟国提出的,但是西方对此持保留态度。    【合众国际社巴黎二十三日电】美国官员们说,蓬皮杜准备对尼克松总统采取“十分坦率的态度”。    【美联社华盛顿二十三日电】法国总统蓬皮杜今天抵华盛顿,同尼克松总统共同努力消除两国间存在的猜疑。    法国总统到这里访问完全是非正式的,但是,美国副总统阿格纽和他的夫人前往巨大的空军基地欢迎这位法国国家首脑。    【法新社华盛顿二十三日电】大约一万人今天在蓬皮杜总统预订到达这里前几小时参加了由犹太人组织的反对法国在中东的政策的示威。    早些时候,示威者列队走过在白宫对面的公园中的拉费特纪念碑,递交了一份请愿书,反对把法国军用飞机卖给利比亚    ——这是被指责为会煽起中东冲突的战争之火的一笔交易。    在华盛顿纪念碑附近设立的一个台上矗立着一些用法文写的标语,上面写着“法国万岁—打倒蓬皮杜”。

2. 罗杰斯结束在非洲十国的活动

【合众国际社蒙罗维亚二十三日电】美国国务卿罗杰斯昨天对非洲十国访问后离开这里。    罗杰斯说,他发现非洲领导人有些担心中国共产党人可能在这里进行的活动,但是他不认为在这方面有任何带有重要性的东西。    罗杰斯说,他的非洲之行使他懂得了不少事情,主要是美国同这个地区的主要国家紧密合作改善他们的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罗杰斯说,美国想澄清它在非洲的努力不是冷战内容的一部分,而是,真诚地希望帮助这个大陆的各国了解改善生活的办法。    【法新社利比里亚蒙罗维亚二十二日电】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同利比里亚总统威廉·杜伯曼举行了将近两小时的会谈后今天离开这里回国,从而结束了他的为期十六天的非洲十国之行。    他离开前对记者们说,美国无需为它过去对非洲的政策表示歉意。    他说,他的旅行是成功的,将使华盛顿能够调整自己的政策来适应非洲和非洲人民的需要。    罗杰斯说,在他逗留在利比里亚的二十四小时期间,他同杜伯曼总统的会谈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美联社蒙罗维亚二十一日电】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今晚到达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这是他非洲十国之行的最后一站,他在这里受到了迄今为止安排得最好的欢迎。    【美新处利比里亚蒙罗维亚二十二日电】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在结束非洲十国之行时认为,如果非洲国家能在一起工作的话,非洲的前途是光明的。    罗杰斯在二月二十二日到达利比里亚,他从加纳来到这里。这位国务卿说美国在非洲的作用是帮助各国政府保持稳定和支持区域性经济合作。    他说,他们感到,美国在援助其非洲朋友的能力限度之内,已经许下了现实的诺言。    罗杰斯说,他已清楚表明,美国的目的不是要参加冷战式的争论,而是美国认为,它在非洲的作用是一种友谊、互相信任和进行合作的作用。

3. 美报说蓬皮杜上台以来法美关系好转

【本刊讯】美《明星晚报》十八日刊载博罗维克从巴黎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蓬皮杜带来“困难”》,摘要如下:    蓬皮杜的新政权一上台马上向华盛顿保证它具有良好的意图,事实上,几个月来情况在不断好转。    上月透露法国向革命的、富于战斗性的利比亚军政府出售大量武器后,美法关系尖锐下降。    预料中东问题将是蓬皮杜和尼克松会谈议程上的主要项目。两个总统在一起将总共会谈三小时。    这是蓬皮杜和尼克松第一次见面。    爱丽舍宫传出话说:“我们不想取悦任何人,而只想解释我们的行动。”    他的助手说,对中东问题已经谈过无数次了,蓬皮杜准备保持他的态度。    法国官员说,在这次访问中法国不会提出什么关于越南的倡议。陷入僵局的越南和谈就在法国举行,所以法国认为它不应当干预这场冲突。    法国人认为,尽管最近在向利比亚出售喷气机问题叫嚷了一阵,美法的观点并没有那么多的分歧。    外交部的一个官员说:“在大多数对外政策问题上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即使在我们真正分析对中东冲突的态度时,我们同美国人的分歧也没有那么大。”    【本刊讯】二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的美《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了戈茨巴勒发自巴黎的一篇报道,标题是《蓬皮杜和尼克松》,摘要如下:    在过去一年,法美关系已改善到双方都可以说不存在“基本”分歧的程度。    自从越南和平谈判开始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在改善,俄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和法国金融危机也使两国更靠近了。    后来两国关系继续得到改善。    在这种情况下,两位总统在二十三日如何开始会谈呢?    关于向利比亚出售鬼怪式飞机问题的争论只是给舆论界看的。华盛顿表面上对这笔交易表示愤怒,以便平息美国国内支持以色列的情绪,但是华盛顿继续提醒法国人说,美国对法国人呆在利比亚比对俄国人呆在利比亚要高兴些。    法国人承认进行这笔交易的时机不适当。    法国人认为利比亚是地中海国家,是在法国势力范围以内,而不是中东国家。尼克松肯定要就法国如此重新强调马格里布的态度向蓬皮杜提出询问,并问他这是否意味着法国已降低了它的目标;戴高乐时代的对外政策是从大西洋伸到乌拉尔的。    在尼克松去年访问这里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问题谈得不多。这次这个问题将受到较大的注意。    这里的官员非常希望探索美国的态度,看看随着英国和共同市场的谈判快要进行,美国对共同市场的政策是否有了改变。    美国批评共同市场只是一个经济组织,在政治联合方面几乎没有取得进展。    法国对此很敏感,它争辩说,每一个实现经济统一的步骤都是一个实现政治统一的步骤。    但是美国外交官们并不掩饰他们对共同市场感到的失望。    美国显然不大愿意付出经济的代价,如果政治统一的目标不能实现的话。    蓬皮杜将就此对尼克松进行探索。

4. 罗杰斯答应给加纳一千五百万美元

【合众国际社阿克拉二十三日电】政府昨天宣布,国务卿罗杰斯在他昨天在这里访问时,答应向这个西非国家提供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经济发展援助。    一项官方声明说,罗杰斯告诉布西亚总理说,美国将提供这笔贷款来资助加纳进口原材料、另件和基本设备。    美国自一九六七年曾向加纳提供两项贷款,总值为三千五百万美元。加纳在一九六九至七○财政年度进口了价值三千万美元的商品。

5. 阿联一周刊透露:苏修已交给苏丹一批米格式飞机

【法新社开罗二十二日电】阿联《鲁兹·优素福》周刊今天在这里发表的一篇采访苏丹国防部长哈立德·阿巴斯中校的谈话中透露说,苏联已向苏丹提交了超音速“米格”战斗机。    上周当苏丹驾驶员的“紧张的”训练计划开始时,几中队新飞机在喀土穆上空首次进行飞行。这些飞机是根据去年在莫斯科谈判达成的军事协议提供的。    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的阿巴斯中校在谈话中说,他们的飞机数量和潜在能力已经大大增加。他说,一直在从苏联和埃及得到援助。

6. 苏修将以增加军援进一步控制阿联

【路透社巴黎十六日电】一家法国杂志今天说,苏联可能在今年年底以前向埃及提供最现代化的“米格—23”喷气式飞机和萨姆—3型导弹,并把军事顾问增加一倍,从而达到五千人。    《亚非》双周刊编辑西蒙·米莱在该刊最近一期上说,俄国的这些作法是支持纳赛尔政府的三阶段计划的一部分。    这家专门报道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运动的杂志说,计划规定如下:    外交攻势阶段——其中包括在目前四大国关于中东问题的会谈范围之外进行“坚定的和积极的”的讨论——是以苏联总理柯西金最近写给尼克松、蓬皮杜和威尔逊的信件开始的。    这家杂志说,如果这个阶段失败,华盛顿向以色列提供更多的“鬼怪式”喷气式飞机,那么俄国将提供“新的、新式的、威力强大的防守性和进攻性武器”,并更仔细地研究埃及的军用物资购货单。    它又说,这些武器将包括一百五十架装配有炸弹舱的“米格—21式”战斗机、萨姆—2型和萨姆—3型地对空导弹和最现代化的“米格—23”喷气式飞机和“苏霍伊—9式”战斗轰炸机,这些能对付以色列的“鬼怪式”和“海市蜃楼”喷气式飞机。苏联迄今一向拒绝向它的处于战时的任何盟国(包括北越)提供“米格—23”飞机和萨姆—3型导弹。    《亚非》双周刊说,在这个计划的第三阶段,俄国将对埃及实行空中保护并为萨姆—3型导弹配备人员,以使埃及武装部队增加作战潜力,而在比苏伊士运河更远的地方同以色列交战。

7. 埃班抵波恩并同谢尔会谈

【法新社波恩二十二日电】以色列外长埃班今晚飞抵这里。这是自从西德一九六五年承认以色列以来以色列政府中第一个成员对波恩进行正式访问。对他的访问采取了严密的安全预防措施,访问将于二十五日结束。    当他乘德国空军的一架飞机从慕尼黑抵达这里时,在机场上受到西德外长谢尔的欢迎。    在他逗留期间,将同海涅曼总统和勃兰特总理会晤。    【德新社波恩二十三日电】以色列外交部长埃班今天在实行严密的安全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开始在这里外交部举行政治会谈。    埃班先同西德外交部长谢尔进行了私下会晤。    两国代表团随后开始正式会谈。    【德新社波恩二十三日电】以色列外交部长埃班二十二日在这里说,以色列将为在中东成立一个“主权国家的大家庭”而努力,这个大家庭尽管有各种分歧,都将一致采取忠诚的态度,并且都将一致关心超越自我利益。    这位部长是到达时发表谈话的。    埃班表示,希望他的三天访问将有助于为欧洲、中东和全世界取得和平的前途。    他说,他到联邦共和国来,是进一步增进以色列同欧洲的关系的尝试的一部分。

第 4 版

1. 勃兰特表示西德将继续同苏修波修会谈

【德新社波恩二十日电】西德总理勃兰特今天透露,三月间将继续举行西德与莫斯科以及波兰进行的一系列会谈,并将同时在东柏林举行政府首脑级的会谈。勃兰特断然否认,他的政府是仓促地与莫斯科、波兰以及东柏林举行会谈的。    他强调说,所有的这些会谈,包括他自己即将进行的对东柏林的访问,都将遵循他在就职时的对外政策宣言中着重强调的那个方针。    【法新社波恩二十日电】勃兰特总理今天宣布,巴尔将在三月份的第一个星期返回莫斯科,现已为继续举行德苏会谈准备妥当。    勃兰特还说,外交事务国务秘书杜克维茨将在三月九日回华沙,与波兰政府继续举行会谈。    他说,莫斯科会谈仍然是探讨性的,迄今为止,会谈是有益的,而且不是令人沮丧的。他又说,但是会谈中出现了困难。    他说,至于华沙会谈,是“愉快的”。但应该预料会谈是长期的。    他不接受反对派的指责,反对派指责他在同意与莫斯科、华沙和东柏林举行谈判问题上操之过急。    【美联社波恩二十一日电】西德总理勃兰特和东德总理斯多夫下月隔着谈判桌面对面地坐下来时,各自将提出他的政府的首要目标。    对斯多夫来说,其首要目标将是要波恩政府在外交上充分承认它,对勃兰特来说,其首要目标是改善同东德的关系,而不正式承认它。他希望改善德国的政治气候,减轻人民对紧张局势的负担。    东德人同意举行这次会议这一点就已经有所让步。一旦会谈得以举行他们是否会一动不动那还有待于观察。    东德人显然感到有人在催促他们至少表现出一种起码的良好愿望,并且跟上关于进行会谈的建议。

2. 外电外报评苏修西德和加紧勾结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九日电】一名美国官员昨天表示他认为苏联目前之所以希望缓和欧洲紧张局势,是因为莫斯科越来越担心它同共产党中国的边界问题。    这个官员认为中苏论战是苏联人要求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之间举行欧洲安全会议的三个原因之一。    这位不能公布姓名的官员表示,他认为莫斯科想缓和同西欧国家的紧张关系,“以便一心关注于中国边界的苏联不必担心东欧的边界。”    这位官员认为,苏联想要召开这种会议,也是竭力要正式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国家的边界,特别是西德同东德之间以及西德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的边界。他说许多西欧国家并不认为这些边界是永久边界。    他说,华沙条约国家还想“购买和换取西方的战略性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对他们来说是无法得到的。    另一些官员说,西德当局选定这个时机来设法同苏联谈判互不侵犯条约,是为了利用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紧张局势。    他说:“德国人正设法利用苏联的这种心理,那就是至少想要使人看起来好象他们是同意缓和的。他们正设法利用苏联对中苏论战的一切担心心理。”    【本刊讯】西德《商业报》十七日发表一篇社论,谈苏修和西德会谈,摘要如下:    外长葛罗米柯和国务秘书巴尔在莫斯科就放弃武力问题举行的会谈将结束。在举行实质性谈判之前,这个“探讨性阶段”是具有特别的重要的意义的。今天,苏联的处境比过去更为狼狈。在东欧的霸权一再遭受新的巨大的压力的考验,而克里姆林宫不总是企图用外交的手法、而也用军事力量来解决这种局势。无论是经济上的欧洲经济共同体,还是军事上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些联盟都是对付莫斯科在西方的扩张的。    因此,苏联对外政策的可能性就又面临这种抉择,要么继续巩固在东欧的霸权和把东欧伙伴更紧地和莫斯科联系在一起,要么就要再次在一次巨大的力量的较量中改变西欧政治图景以有利于克里姆林宫。    德苏对话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而波恩外交策略的最紧要的任务将是:在进行正式的缔约谈判之前准确无误地弄清楚莫斯科对放弃武力有些什么想法。无论如何,“探讨性”的会谈不能够局限于继续排除过去和现在一贯在东西方关系中存有的各别措词的不同。更主要的是要从苏联人那里了解,他们在同联邦共和国缔结放弃武力协定问题上是否还继续坚持联合国宪章在第五十三条和第一百○七条关于敌对国家附带条款中给予他们,德国的战胜国所拥有的干涉权。    德苏对话的结果将不仅对联邦共和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西欧也是如此。这就是说克里姆林宫的对外政策的目的在最近时期比过去更清楚一些了,而对准这个方向不是波恩一家的任务。

3. 格列奇科叫嚷:国际局势紧张要「保持警惕」

【路透社莫斯科二十三日电】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今天纪念苏联武装部队日时,号召在国际紧张局势持续的情况下保持警惕。    他在苏联各报都刊登的命令中指出越南战争、以色列在中东的“挑衅”和西德“复仇主义势力”是制造这个紧张局势的因素。    他和武装部队总政治部主任叶皮谢夫将军都没有像华沙条约部队总司令雅库鲍夫斯基那样攻击中国正在进行的战备。    观察家们说,为什么选择由雅库鲍夫斯基元帅攻击中国,就不清楚了,但是可能是这样的,他的讲话是为了表明,苏联同中国的边界争端是整个华沙条约联盟的事情。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二十三日电】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在《真理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吹嘘苏联的“带核弹头的巨大的导弹能够使地球任何部分的侵略者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塔斯社莫斯科二十一日电】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说:“苏联军队同华沙条约国友军一起是保卫社会主义成果的强大力量。”格列奇科写的文章刊登在《共产党人》杂志“纪念战胜德国法西斯二十五周年”栏内。    部长写道:“现在苏联的强大是地球上社会主义与和平的主要堡垒,是侵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苏联不准备对任何人发动进攻。”苏共和苏联政府“正采取一切措施使我国的国防能力和陆海军的战备状态保持在我们面临的任务所要求的水平上”。    【塔斯社莫斯科二十一日电】苏联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扎哈罗夫元帅在莫斯科报纸《消息报》上发表文章,纪念苏联陆、海军建军节。    扎哈罗夫元帅称战略火箭军的形成是苏联军事机构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特征,它在决定性的程度上决定了军事方面的革命。扎哈罗夫写道:“目前的这一代苏联军人,忠于伟大的列宁的遗训,时刻准备保卫祖国,使它不受任何侵略者的侵犯。”    【南通社莫斯科二十二日电】苏联高级军官们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来庆祝明天苏联建军五十二周年纪念日,他们在这些文章强调了军队和军队的现代化军备    ——尤其是战略导弹——的重要意义。例如,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在党的机关刊物《共产党人》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特别指出苏联军队的军备是最现代化的。

4. 香港《大公报》载文:《尼克松的“一个半战争”战略》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九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尼克松的“一个半战争”战略》,转载如下: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昨天提出的特别咨文中宣称,七十年代的美国军事战略,将是“一个半战争”战略。    什么是“一个半战争”战略?它的由来如何?今后,美国的军事战略将有什么变化?这是大家注意的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朝鲜战争之后,美国的战略曾有过几次反复的变化。这些变化之所以出现,大概不出三个原因:第一,国际形势的变化;第二美国侵略目标的变化;第三,新式武器的变化。    艾森豪威尔在朝鲜战争末期执政之后,使用一文一武,文是杜勒斯,武是雷德福。杜勒斯施展的是“大棒外交”、雷德福采用的是“全面报复战略”。他们到处组织军事集团,用核战争和核讹诈来恫吓全世界人民。但是这样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并不能应付世界各地——尤其亚非拉三大洲的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一九五八年的中东事件,标志着艾森豪威尔主义及其手下亨哈二将的策略彻底破产,加以巴格达条约变成没有巴格达的巴格达条约,越南人民革命武装开始出现,于是美国战略被迫作了新的转换。    在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交替之际,前任陆军参谋长泰勒的军事主张抬头了。他提出了既打核战争、又打常规战争的两手战略。在越南进行的“特种战争”,就是根据泰勒的战略思想而进行的。这也是泰勒后来出任肯尼迪的白宫军事顾问,驻越南大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直接负责指挥侵越战争的原因。    在五十年代后半段中,国际局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五七年在莫斯科讲话时指出:“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那时,现代修正主义虽已露头,公开的大论战、大搏斗还没有开始;因此,在肯尼迪上台、麦克纳马拉开始执掌五角大楼时,他们的战略思想仍然是以中苏两国为假想敌的。就在肯尼迪上台前不久,美洲地区出现了大事,古巴人民推翻了反动亲美的巴蒂斯塔政权,加勒比海风雷震荡,美国后院宣告不稳。    以上种种,便是肯尼迪和麦克纳马拉在一九六○年一月上台时所面对的国际形势。为此,麦克纳马拉根据泰勒的两手战略的军事思想,拟制了“二个半战争”战略。这个战略,在整个六十年代中,始终是美国军事的基调。    所谓“二个半战争”战略,就是准备同时进行三场侵略战争——两场大战,一场小战。两场大战,一在欧洲,一在亚洲,一在加勒比海。    在这个战略之下,美国在海外维持了庞大军事基地,在国内拼命扩军备战。麦克纳马拉一年又一年地向国会提出庞大的军事预算,将美国老百姓缴纳的税款,送上垄断资本军火商的荷包。    根据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肯尼迪上台之前的十五年中,美国军事预算总和是五千多亿美元。而肯尼迪上台后的九年中,美国军事预算总和就增加到六千多亿美元。这都是“二个半战争”战略给美国军火工业带来的好处。    六十年代的十年,是全世界革命人民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以苏修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伟大斗争蓬勃发展的十年。新中国成为当代反帝反修的强大的政治力量。美帝、苏修在世界各地遭到了空前的挫败;至于它们自己,也在一方面加紧勾结,一方面加紧争夺。    除了国际形势的变化之外,美国经济也遭到了空前的危机,美国人民的斗争使美国当局惶惶不可终日。曾经吹嘘二十世纪是“美国世纪”的华尔街老板们,无可奈何地哀叹美国进入了“困难年代”。美帝国主义正在急剧没落。    去年七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东来亚洲,在关岛发表了被称为“尼克松主义”的关岛演说,那时,“一个半战争”的战略已经在酝酿中了。    尼克松回国之后不久,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海外基地小组会议主席薛明顿马上提议,将“二个半战争”战略改为“两战争”战略,即小战交由联合国去打理,两项大战由美国进行。    但是,到了去年十月十九日,通常反映美国国务院意见的《纽约时报》透露了“一个半战争”战略之后,尼克松政府军事战略的篮图便大致拟订出来了。这个战略的内容,正如尼克松在咨文中所称:既准备在亚洲或欧洲打一场大战,又同时准备在其他地方打一场小战。    这个战略,与过去的“二个半战争”战略有相似之处,即既打核战争,又打常规战争。但也有不相似之处,即认为目前已没有了在欧洲或亚洲同时进行两场大战的可能性。    过去的“二个半战争”战略,既然要在欧洲侵略,也要在亚洲侵略,那么,就必须在欧亚两洲同时部署兵力。“一个半战争”战略出现以后,兵力的部署因之也可能出现变化。    从目前的迹象来看,美国今后的军事部署将改为“远程作战”,即在本土或其他地方保留主力,一旦进行侵略作战时,便星火赶往。尼克松正在越南推行的越战“越南化”,就是“一个半战争”战略的一部分。    在这个战略之下,美国可能撤退一下前进基地。但是,这些基地的撤除,绝不意味着尼克松所说的什么美国今后不再充当“世界宪兵”了,相反,美国当局还要继续玩弄他们的反革命两手策略。    美帝国主义的没落越来越为加速,“一个半战争”战略也必然像过去的美国其他战略一样,无论怎样变,也逃脱不了注定灭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