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2-14
第 1 版
1. 锡兰朋友歌颂毛主席 赞扬新中国
【本刊讯】科伦坡消息:锡兰甘帕哈各界人民五日举行公众集会,庆祝甘帕哈锡中友好协会成立。 会议厅里坐得满满的,许多来晚了的人不得不站在窗外。主席台上端悬挂着巨幅的中国国旗和锡兰国旗,正中悬挂着毛主席像。一些朋友在会上讲了话。他们热情赞扬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高度歌颂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 锡兰自由党联合书记卡拉纳戈达说:“今天,中国为亚洲和世界树立了榜样。帝国主义者和资本家害怕中国,而我们亚洲人则为中国感到自豪。我们可以从中国学到许多东西。大家知道,过去中国多年受美、英、日帝国主义者的剥削和压迫。帝国主义者不让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存在。中国不被人尊重,被人否定。但是,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站起来了,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国。毛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亚非拉人民把毛主席当作他们自己的领袖,沿着他指引的道路前进。” 亚非作家协会秘书长、锡中友好协会副主席森纳那亚克首先谈到了中国给予锡兰的慷慨援助。他说,中国是第一个给予锡兰援助而不是贷款的国家。他接着说:“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一九四九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上升起了红旗,为中国人民指出了社会主义道路。帝国主义的反动势力被赶走了。从此,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毫无疑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最伟大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不是通过投票选举,而是通过人民同反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只有彻底粉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才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 他谈到中国文化革命时说:“帝国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的报纸攻击和诋毁这场革命,因为他们了解这场革命的意义和目的。他们怕得要死。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表明,想要消灭社会主义的有两类敌人:第一类是从外部发动战争和侵略的帝国主义者;另一类是钻到社会主义内部散布资本主义影响、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资本主义的走资派。他们是帝国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的代理人。社会主义的敌人在不能利用前者的时候便利用后者。由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革命,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铲除资本主义毒草。因此,世界上有许多地方都曾经升起过红旗,但是,只有天安门上的那面红旗保持着新鲜的颜色,光彩夺目,迎风飘扬。毛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在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的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甘帕哈锡兰自由党主席、甘帕哈锡中友好协会主席钱德拉森纳博士赞扬中国二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并表示甘帕哈锡中友好协会将为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相了解做出最大的努力。 另外还有几个人讲了话。所有的讲话都受到了雷鸣般掌声的欢迎。会后放映的中国影片倍受欢迎。
2. 《纽约时报杂志》刊载戴维斯的一篇文章鼓吹美帝对中苏实施“力量平衡”战略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杂志》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七日一期刊登约翰·佩顿·戴维斯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约翰·佩顿·戴维斯说,美国创造了“力量的不平衡局面”,这给它带来了烦恼》。(原编者注:戴维斯在美国驻外机关事务处任职多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大战期间曾在中国工作,在战后曾在苏联工作。)文章摘要如下: 莫斯科和北京把华盛顿看做敌人;莫斯科和华盛顿把北京看做敌人;北京和华盛顿把莫斯科看做敌人。各方彼此都是另一方反对第三方的潜在盟国。 承认这种局面——即敌人可以是盟国而同时还是敌人——是力量平衡战略的基础。它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一个国家支持援助两个敌对国家中较弱的一个,而这两个国家又同时都是敌人。这种作法的目的是要纠正不平衡的局面。这是为了制止两国之中一国取得支配地位,从而成为更危险的敌人。其目的是造成一种力量僵持局面,即使仅仅是暂时的也好,以阻止侵略和征服的行动。 力量平衡是一种合算的战略,要求自己投入最小的力量,或根本不投入任何力量。而且,它可以部分地——即使不是全部地——分散较强的敌人对自己的注意力(这种注意是令人不快的),使之转移到对立的敌人身上去。并且,也许其中最使人高兴的是,这种战略使实行它的人在同两个敌人讨价还价时处于有利的地位,往往能够迫使他们给他一些好处和向他作出一些让步。 苏联和中国是不大可能结合起来的,除非我们不分清红皂白地对双方都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采取一致行动。 在两个赤色巨人互相对立的这种局势中,中国在一些重要方面都是比较软弱的。 奇怪的是,把中国比较落后的经济和它众多的分散的人口放在一起来看,意味着它在军事上并不象先进的工业社会那样脆弱。然后从防御观点看,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只要它在政治上团结一致的话。 在同样的条件下,它还具有对它南部的国家发动进攻的强大潜力。制止它这样干的最有说服力的外部力量将不是美国,而是虎视眈眈注视着中国北部边界的俄国。 同我们真正有关的是两个红色巨人,而苏联的危险性要大得多。怎么对付他们呢?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退到隔离状态,不理睬他们。这是不切实际的,虽然我们很想这样做,但是走这条路是不可能的。 另外,我们可以用一种办法来对付两个对手,这就是只要苏联是对美国的安全的更大的威胁,就鼓励北京发挥遏制莫斯科的作用,并使其能够发挥这种作用。这就是采用一种力量平衡战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政府是否能够采用一种需要有二种极大的洞察力和极高的智慧的战略。现在也不能肯定的是,美国人民是否具有支持实行力量平衡政策的性格和气质。政府和公众都不习惯于有意识地考虑实现力量平衡。仍然有许多美国人把外部世界看作是要末服从动员在国际关系上运用善意和理智的做法的,要末是美国粗暴地使用武力(他们认为这是可能的)所能控制的。所以,如果实现力量平衡战略是我们力所不及的,我们就不应当尝试。这样做将会丢脸,而且还有更坏的结果。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懂得和欣赏力量平衡的主张,我们就应当小心地开始把这种战略付诸实施。我们应当在莫斯科和北京的拉锯战中间保持中立,这两个阵营都不会感到很意外。 我们无需大大改变对苏联的态度。不要那么急切地期望克里姆林宫将会在越南、北朝鲜、中东和限制武器的问题帮助我们,那可能是有意的。如果华盛顿对苏联的建议始终不把门关死和保持一种正确的、庄严的态度,这应当足够了——而且我们的情况可能更好一些。 在我们的活动中,北京是个关键因素。当北京对我们的反应有时候是尖酸刻薄,而有时候是盛气凌人而从未和蔼可亲的时候,我们绝不要感到惊讶。它对我们是长期牢骚满腹的,它傲慢地改变了清朝最后几代皇帝的思想。我们并不想全力以赴地争取同北京交个朋友;这对我们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所以我们必须克制一种自然的倾向,那就是争取同我们与他们谋求共同利益的那些人交朋友。 我们应当密切注意的倒是北京同莫斯科的关系。这是我们的真正利益所在。我们希望尽力使北京在使莫斯科又担心又注意的同时保持对它的独立。这看来可能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从目前的立场上前进一大步。 一旦我们进入了中苏的拉锯战,我们的第一个行动应当是朝对中国采取中立态度的方向前进,抛掉四分之一世纪以来对毛泽东采取的僵硬无益的态度。我们应当开始像对待莫斯科那样对待北京。这首先意味着取消我们对中国实行的经济制裁。尼克松政府已经朝这个方向跨出了第一步。 我们也可以同意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行动,但是我们一定不要主动采取这一行动。接纳中国的问题实质上是我们并不在乎的问题。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几乎并不比成为全国地理学会的成员要重要一些。(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接纳北京进入联合国的问题引起了福摩萨争端。在这里,我们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个错误纠缠住了,这个错误是宣称应该使福摩萨脱离日本。现在我们能够做的事至多是说,显而易见,北京政府是中国政府。至于福摩萨的政权,我们已承认它是一个独立国并同它建立了条约关系。但是,如果出现统一这两者——这最终是可能的——的行动的话,我们应该表明我们将不予反对。 福摩萨的政府把自己称做什么,这一点我们并不介意。如果它坚持认为它是中国,那我们不要畏缩不前。我们承认了两个刚果。我们完全忍受住了比台北问题上更加奇异的想法,那就是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当作了同苏联无关的正式联合国会员国。 因为北京坚决要求取得福摩萨,我们反对这一要求就会使华盛顿和北京不可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这在目前肯定会是这样的。 我们只需说,我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政府,我们将欢迎在这样一个能够在互相尊重和礼遇的基础上保持外交关系的时候,北京提出建立外交关系的建议。我们一定不要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即恳求北京同意建立这种关系。 单方面承认而不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这可能是一种奇妙的安排,但是这并不妨碍以各种非正式的方式进行接触和沟通情况。这也不会成为相当大的障碍,妨害像我们为了构成力量均势而希望举行的那种经济谈判。 某些小小的政治姿态能够有特别大的效果。譬如,在称苏联有权干涉一个兄弟国家的勃列日涅夫主义的问题上,我们的国务卿在回答记者把这种主义同中国联系起来的一个问题时,可以宣布我们将不同意这样一种侵略。而且,我们的确也应该这样做。如果莫斯科把它的权力扩大到中国的话,这是违背我们的利益的。 也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我们是可以轻松地采取和北京相似的立场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微妙的边界争端。我们可以从历史角度,对于中国领土受到欧洲帝国主义掠夺一事对中国很真诚地表示同情。如果说我们不能让北京取得福摩萨的话,那么我们至少可以以有限同情态度看待其对俄国提出的带有民族统一主义色彩的要求。 作这样一些冷静的表示,再加上放宽经济限制,应有助于在某种程度上矫正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不平衡状态,会使中国人认为除了战斗或屈从于俄国人之外可能还有别的办法可想,也会使克里姆林宫头脑清醒起来,使它知道在克里姆林宫压服中国的运动中,我们已不再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它的盟友了。 按照力量平衡的传统,这些措施是代价不大的。 我们还应当走多远?要对这个问题作出决定,就必须先看一看我们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做到哪些事情。这不是一个突击性计划,它是一个低姿态的计划,目的在于促进别人采取行动。 二十五年来,民主党政府和共和党政府一直固执地执行一种我们所发明的挥霍无度的战略——一种力量不平衡的战略。
3. 英国报纸自莫斯科报道:苏修中亚军区已取消军队一切休假
【本刊讯】英《每日电讯报》十二日自莫斯科报道: 昨天晚上莫斯科的非官方消息说,俄国驻在靠近中国新疆边界的中亚军区的军队已经取消了一切休假。 一位政府发言人既未证实也未否认这种消息。 停止休假的消息是在官方透露出中亚军区司令们已下令他们的部队加强战斗准备之后传出来的。
4. 巴基斯坦公众舆论赞扬我对巴友谊真诚无私
【本刊讯】拉瓦尔品第消息:巴基斯坦公众舆论继续谴责巴基斯坦一小撮进行反华宣传和破坏巴中友谊的阴谋。 据《建设报》十一日报道,莱雅普尔附近托巴特辛格的巴中友协在它的决议中指出,若干时候以来,某些反人民的分子通过毫无根据、自行编造的消息十分积极地展开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领导人的恶毒的宣传,其唯一的目的是要破坏日益增强的巴中友好联系。决议说,这些帝国主义者的代理人这样做是要博得他们的主子的欢心,并间接为印度扩张主义者效劳,以便剥夺克什米尔人民的自决权利,因为今天的中国在世界上是克什米尔人民自决权利的最大支持者。 决议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不干涉巴基斯坦的内政,从不进行反对巴基斯坦领导人的欺骗性宣传”。 决议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每一次严峻考验的时刻总是站在巴基斯坦的一边。在一九六五年九月战争期间中国宣布支持巴基斯坦这一举动证明了中国对巴基斯坦无私和真诚的友谊”。 决议敦促巴基斯坦政府密切注意这些反人民、反祖国的分子。 据这家报纸报道,西巴基斯坦的哈里普尔的巴中友协主席阿卜杜勒·萨马德·贾维德·马利克在对报界发表的一次谈话中强烈谴责了反华宣传。 他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巴中友谊。
第 2 版
1. 泛亚社说:菲律宾反政府运动出现「两大主流」
【本刊讯】香港《星岛日报》十日刊登“泛亚社”九日发自马尼拉的报道说:“菲反政府团体产生两主流,背景极复杂,一主推翻马科斯,另一测图加利用。”全文如下: 本社记者经过一周之观察后发现强有力之反政府运动,已产生两大主流,背景极为复杂,但可断言者,即此两大主流,不论何者得势,俱对现总统马科斯及美国无利,倘若两大主流合而为一,则马科斯之处境将更为严重。一个主流可称为推翻马科斯派,其行动纲领为造成“全国痛恨马科斯”之气氛,此一主流之上阵作战者为一部分学生与青年团体,幕后支持者为在野之政党,某坚强而最保守之教会,以及另一教会之社会主义运动,甚至传说某大国之情报局一部分人物,亦参与其事。另一主流为势力日增之“菲律宾民主运动”,此一主流,亦包括许多学生团体,其纲领为保留马科斯之地位,理由则为推翻马科斯之行动如果太过积极则军队中之右翼分子可能发动政变,而使当前之“进步运动”遭受威胁:因之,此一主流主张保留马科斯之地位,但将迫马科斯实施革新,而所谓革新,则为(1)反政治迫害,(2)反美,(3)反地方封建主义,(4)反法西斯,(5)推行真正之全民族“民主斗争”,此一主流系采“放长线”之作法,颇为可怕,亦极为精明,与此间许多敏锐观察家之判断正相符合,许多观察家认为“今天最不希望马科斯倒台者为共党”。
2. 菲律宾数万工人学生举行大规模示威
【法新社马尼拉十二日电】在大约五万名学生和工人今天下午聚集在闹市区的米兰达广场,举行一夜的反政府抗议示威的时候,成卡车的全副武装的菲律宾部队通过马尼拉的一些街道。 抗议大会的组织者早些时候曾宣布取消闹市区的这次示威,以便开好与此同时在几个大学校园里举行的集会。他们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决定在米兰达广场举行集会。 据悉,在郊区的奎松城的国立菲律宾大学正举行一次类似的抗议集会。 示威者们实行了他们要在闹市区集会的原订计划,“以便把问题直接告诉给人民”。 他们主要是抗议“法西斯主义的马科斯政府”,抗议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分配的不平衡,以及警察在一月二十六日和三十日两次骚乱中的暴行(共有六人被击毙)。 局势是很紧张的,但在举行集会时,米兰达广场一般来说是平静的。 店铺老板们这一天关门了,他们因为担心受到破坏,事先用木板把店铺钉起来。 马尼拉的许多政府部门在把雇员打发回家以后,也关门了。 政府军队在一些有战略意义的地点待命,准备开进任何发生麻烦的地点。大约有四百名马尼拉警察也部署在离米兰达广场几百米的地方,此外还有二百名警察作为备用。 据马尼拉市长比列加斯说,在集会会场上没有部署警察,以免同示威者发生摩擦。 集会的组织者,包括非常好斗的学生团体菲律宾民族青年组织和工人的“菲律宾社会党”,昨天宣布,在十日晚同马科斯总统举行会见之后,他们取消了在闹市区的集会。 他们说,在会见中,马科斯同意停止对他们的总部的监视和偷听电话,并在任命国防、教育、军事和经济部门的官员方面给予他们以发言权。 据这些组织者说,马科斯还同意研究撤消美援计划和这里的一些基金会的可能性,同东欧国家公开进行贸易和文化联系的问题,以及考虑学生们关于驱逐他的内阁中三名“亲美”部长的要求。 这些组织者在声明中还谴责美国中央情报局居心险恶地插手当前这场全国危机。 示威者拿着标语牌,上面写着:“马科斯,现在我们要摊牌”,“打倒法西斯”,“革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忘记一月三十日惨案”。 在发狂的群众的叫喊声中,一长串发言者依次到台上讲话,谴责在这个国家“民主死亡了”,他们说,只是对“富人和特权阶层”来说,民主还存在。 【路透社马尼拉十日电】菲律宾学生约一百五十人,今天在马尼拉的“总统府”前举行长达六小时的示威,除了抗议警察在最近的学生示威中施暴之外,并要求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改革。 参加示威的学生手持标语牌,在“总统府”正门的铁闸外举行游行示威。这是学生计划在本周内举行多次示威的第一次。示威学生提出的要求包括了:审讯那些不支付起码工资给工人的制糖厂厂主,审讯一名非法拘禁一名工会领袖的省指挥官和委任那些没有政治关连的法官担任审讯案件。 学生的指责只是菲律宾政府面临许多难题的其中之一,其余的还有严重的外汇危机问题,要实施严厉的节约问题和大大削减政府开支等。
3. 在群众运动的压力下马科斯被迫部分改组内阁
【法新社马尼拉八日电】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好斗的学生要求政府改组的情况下今天部分地改组了他的内阁。 在新任命的人员中最重要的人是司法部长胡安·庞塞·恩里莱。他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年轻人。他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接替了原国防部长埃内斯托·马塔。 另外还宣布有五个内阁阁员有变动。 马科斯说,他改组内阁是为了使政府更能响应“改革的要求”。他强调必须使包括在街头游荡的那些人在内的人们有一个代替混乱的办法。 其他的新任命的是总统执行秘书亚历杭德罗·梅尔乔,财政部长塞萨尔·比拉塔,司法部长费利克斯·马卡西亚尔,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普拉西多·马帕,总务部长康斯坦西奥·卡斯塔涅达。 【美联社马尼拉九日电】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星期日宣布四位部长要退休不干了。以下是四位部长的姓名—— 一、国防部长马塔;二、财政部长罗墨迪兹;三、兵役部长乌图塔卢姆,四、科学发展部长萨尔塞多。
4. 美官员惊呼菲形势值得担心
【美联社华盛顿二日电】美国官员正在密切注意菲律宾事态的发展,那里发生流血示威后,马尼拉学生指责警察粗暴。 美国官员描述菲律宾未来形势,认为“值得担心”。华盛顿一般认为菲律宾目前的抗议运动尚未了结,还会继续下去。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似乎要采取必要步骤,使学生平静下来,不让形势再趋严重,但他的政府正面临一个严重的考验。
5. 莱尔德同阮文绍等就战争“越南化”进行密谈
【合众国际社西贡十二日电】国防部长莱尔德今天同阮文绍总统和南越其它高级官员会谈了越南化的进展,并再次强调了尼克松政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继续撤出美军的“不可改变的”计划。 莱尔德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惠勒将军开始同陈善谦总理、美国大使邦克和驻越南的美军司令艾布拉姆斯将军进行了一天的会谈。 这些人首先在陈善谦的办公室简单地谈了一些情况,进行了非正式的交谈,然后再举行一小时的秘密会谈。 后来,美国人驱车前往独立宫,以便进一步谈些情况,进餐,还同阮文绍和副总统阮高其举行了几小时的秘密会谈。 消息灵通的盟国人士说,莱尔德在同阮文绍和阮高其会谈时再次强调了政府提出的越南化计划三个阶段的策略——把“战斗任务”移交给南越,美国将为南越地面部队提供支持的阶段以及美国将起顾问作用的阶段。 他说,美国在第二阶段将保持在越南的战斗部队,但是他们驻在这个国家是为了保护美国支援部队,而不起“战斗作用”。 【美新处十一日电】华盛顿《明星晚报》上刊登记者布雷德舍从西贡发出的一篇报道。报道说: 这里的分析家认为北越当前的主要目的是破坏和甚至摧毁越南化计划,但莱尔德部长认为北越实现不了这个目的。莱尔德是在这里同美国官员谈了一天之后这样说的。 记者们问莱尔德,他认为南越政府是否真的相信美军是要回国的,它是否正在为此作出计划。 莱尔德说:“我们在第二阶段(撤军)的计划工作上对他们一直很坦率。我并未像某些消息所说的那样发现他们不愿进行合作。” 【法新社西贡十一日电】莱尔德今天同艾布拉姆斯举行高级会谈来研究越战局势。 消息灵通人士说,他听取了高级情报军官和作战军官的汇报。 莱尔德强调指出,到今年四月十五日止,将有十一万五千美军撤出。 他明白表示,“新的”越南化计划将在他结束访问回国后,与一九七一年预算同时提交给国会各委员会。观察家们说,这句话看来暗示,莱尔德打算加速推行越南化计划。
6. 德新社报道:美军内对美从南越“再撤军”意见不一
【德新社香港十一日电】两个美国高级官员目前的访问很可能是越南战争前途的决定因素。 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惠勒,被尼克松总统派到南越实地调查是否不久再撤走一批美国军队问题。 换句话说,尼克松想了解战争“越南化”的实际进展情况。 这向五角大楼的头子提出一个困难的任务,因为甚至美国驻西贡使馆的官员们对南越军队现在是否能够承担更大的战争负担的问题都有分歧。 驻南越美军司令艾布拉姆斯并没有排除这种可能性:共产党军队可能在湄公河三角洲进行主要的较量,因为他们宣布的四天休战已过去了。 这将意味着使战争越南化的尼克松主义第一次受到真正考验,因为在美国军队撤出三角洲以后,只有南越军队驻在那里。 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各有不同意见的问题,这就是美国高级指挥官对尼克松政府是否打算宣布在四月十五日以后再撤走五万军队一事保持沉默的原因。 一位美国高级军事顾问认为,整个越南化计划是建立在非常动摇的基础上的。
7. 越美巴黎会议举行第五十四次会议
【合众国际社巴黎十二日电】陷入僵局的越南和谈今天在北越派了它的最低级的代表团参加会议之后,举行了最短的一次会议。 第五十四次全会在开了仅三小时五十分后,由于双方互相指责对方阻碍进行互让的谈判而中断了。但是四方同以往一样,同意下星期四再开会。 位居第三的河内代表阮明伟在北越的两个高级代表没有出席的情况下发言,指责美国出席巴黎会议只是为了“装饰门面”。 【美联社巴黎十二日电】范登林在谈判中首先发言,他再次提出了南越关于举行私下和秘密会谈的主张。他还再次提出了他的政府的同北越人直接会谈的要求。 【法新社巴黎十二日电】阮氏萍今天指责美国在它撤出在南越的军队的政策方面施加了“一个又一个条件”。 阮氏萍说,越南人民“决不接受”会危及他们的独立和主权的条件。 在含蓄地提到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讲的美国军队的撤出将分阶段进行的话时,阮氏萍提出了下述三项要求: 一、美国人撤出他们的军队而不附加条件; 二、他们必须全部撤出。这就是说,必须不留下美国士兵,不管是地面战斗部队、支持部队或者后勤部队。 同时,他们必须撤出外国盟国的全部军队,撤出全部军事装备,关闭在南越的军事基地; 三、美国人必须迅速撤出他们的部队,而不能按照拖延若干年的计划来撤退。 她接着重申了临时革命政府的要求,即美国必须在六个月内完成撤军,还谈到了安全保证和实际撤离的日期。 【法新社巴黎十二日电】美国今天警告说,只要对方坚持认为美国无权要求他们“采取任何步骤来实现和平”,越南和谈就不可能有进展。
第 3 版
1. 约旦当局被迫暂停实施反动禁令
【合众国际社安曼十三日电】约旦政府和巴勒斯坦游击队昨晚达成协议,从而结束了他们之间几乎达成爆发内战程度的危机。 安曼电台说,双方同意: ——停止各方的挑衅行动。 ——冻结一切措施和杜绝产生紧张局势的原因。 【法新社安曼十二日电】据官方今晚宣布,约旦政府决定暂停实施本周早些时候颁布的关于限制在它的领土上的巴勒斯坦突击队的一切措施。 安曼电台援引官方公报说,侯赛因国王、政府代表和巴勒斯坦组织的代表今天会谈三次,研究目前局势。 电台说,双方同意不采取任何行动或者挑衅行动,约旦最近决定的措施暂停实施。将重新研究这些措施并在新的基础上联合作出决定。 【路透社安曼十二日电】当侯赛因国王和突击队代表团结束了第三轮会谈时,巴勒斯坦游击队组织今晚命令他们在安曼的部队停火。 突击队代表团成员说,双方同意结束这个国家的紧张局势,恢复正常生活。 【路透社安曼十二日电】约旦国王侯赛因和巴勒斯坦游击队的领导人今天在这里举行了第二次会议。在这以前,伊拉克和叙利亚都发动了外交玫势,支持突击队反对侯赛因提出的新的严厉的安全措施。 【路透社贝鲁特十一日电】法塔赫发言人在这里说,法塔赫突击队和约旦军队今晚在安曼发生冲突。 发言人说,双方是在约旦首都的塔杰山发生冲突的。他说,约旦军队中有一些伤亡,但是没有谈其他详细情况。 这次冲突是在约旦当局和巴勒斯坦突击队组织出现一天越来越紧张的局势之后发生的。 巴勒斯坦突击队今晚说,他们将使用武力阻挠约旦当局实行他们的新安全措施。 贝鲁特的巴勒斯坦武装斗争指挥部发言人说,所有十个突击队组织的一次会上决定,宣布处于戒备状态和保卫巴勒斯坦人在约旦的一些关键的聚集区。 发言人说,已建立了一个游击队联合指挥部指挥为了对付企图镇压突击队的任何势力而采取的行动。 【美联社贝鲁特十一日电】当约旦政府和巴勒斯坦突击队在政府新近实行的一系列反游击队的限制问题上紧张局势高涨时,今晚在安曼爆发了零星的枪声。 在安曼的西方外交界人士——他们在有人从贝鲁特打电话问及时报道了这次枪击事件——强调这次事件不大,类似开火在约旦首都经常可以听到。 一位外交官说,“无迹象表明会发生什么大事。看来是在当局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 【合众国际社安曼十三日电】阿拉伯游击队昨天在安曼街头同约旦陆军进行了战斗,同时他们的领导人匆忙安排举行会谈以设法防止发生全面战争。(设在开罗的巴勒斯坦游击队电台昨晚报道,战斗在“继续进行中”,游击队已攻克并占领了一个贝都印警察局。) 游击队领导人和约旦政府官员整天举行会谈,游击队人士在会谈后说,会谈是“积极的,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昨天拂晓首都枪声不断,满载游击队的吉普车架着机关枪在市内大街上疾驶。 【法新社安曼十二日电】法塔赫发表的一项公报说,约旦的治安部队和“巴勒斯坦群众”今天傍晚在瓦哈达特营发生了一场冲突。公报说,在下午九时战斗仍在继续进行。 【合众国际社安曼十三日电】约旦军队和阿拉伯游击队星期三(十一日)在安曼进行了战斗。这场战斗今天仍在这个城市的塔杰山地区继续进行。
2. 约旦首相和黎巴嫩内政部长抵开罗策划镇压巴勒斯坦游击队的阴谋
【德新社开罗十一日电】约旦首相塔尔霍尼和黎巴嫩内政部长琼卜拉特明天(十二日)将在开罗开始同埃及政府会谈,据认为会谈是与约旦和黎巴嫩的游击队危机有关。 可靠人士今天早些时候在贝鲁特说,约旦和黎巴嫩两国政府打算在控制游击队活动方面在战略上相互配合。 【合众国际社安曼十三日电】约旦首相塔尔霍尼已飞往开罗,进行两天秘密访问。安曼电台说,他带去了写给利比亚国家元首卡扎菲的信。卡扎菲目前也在开罗。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日电】可靠人士今天透露,黎巴嫩内政部长琼卜拉特在二十四小时内将飞往开罗,同纳赛尔总统就限制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突击队活动问题举行会谈。 去年十一月三日,黎巴嫩代表团同突击队领导人在开罗举行会谈后,曾宣布他们就突击队在黎巴嫩领土上的活动范围问题达成协议。协议的条款从未公布过,但是据了解两个要点是,突击队不在黎巴嫩领土内向以色列开枪,不在难民营内训练突击队。 可靠人士说,琼卜拉特飞往开罗同纳赛尔总统(据认为他是开罗协议的“保证人”)磋商正是由于在履行上述协议方面有实际困难。 据信约旦目前的紧张局势也是由于琼卜、拉特的决定造成的。
3. 合众社报道:阿拉法特同苏修官员会晤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一日电】法塔赫游击队领导人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游击队代表团前天晚上秘密到达了莫斯科,并在昨天同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一些成员会晤。 塔斯社昨天晚上报道了上述会晤消息,但没有具体报道这位巴勒斯坦领导人何时到达这里。 一些东欧人士说,他们除了同他们的东道主亚非团结委员会的一些成员会晤外,也会见了其他苏联官员。 这是苏联人同巴勒斯坦游击队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会晤。 苏联人在前一个时期内无视游击队的活动并在晚些时候委婉地对它提出了批评之后,最近曾替它进行了一些有利的宣传。 于去年十二月访问莫斯科的、以安瓦尔·萨达特为首的埃及高级代表团显然曾劝告苏联人要给巴勒斯坦的解放运动以官方的鼓舞。 开罗的一些法塔赫人士说,这里的会谈将是“很重要的”。 【德通社莫斯科—开罗十日电】据传,阿拉法特于九日离开开罗。在这之前他受到埃及总统纳赛尔接见。今天开罗《金字塔报》刊登阿拉法特对记者的谈话说:他相信可靠的苏联对他的游击队的支持,他说他的游击队要和全世界的自由运动建立联系。 据说他将率领一个由若干个游击队组成的代表团访问苏联,显然是为了使苏联改变立场,使它相信今后提供援助都会有利于阿拉伯国家。 很难说苏联政府是否很有可能改变它所阐明的立场。 然而,观察家们指出,最近苏联的政治策略似乎表明,苏联政府不希望由于援助阿拉伯游击队而使中东危机进一步加剧。 【法新社巴黎十日电】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发言人卡迈勒·纳赛尔,在开罗同全法通讯社记者谈话时说:“阿拉法特的访问将使巴勒斯坦和苏联之间的友谊和谅解得到发展,同时将使巴勒斯坦战争的努力加强。”
4. 罗杰斯同塞拉西会谈
【美联社亚的斯亚贝巴十一日电】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今天抵达这里,同海尔·塞拉西皇帝和正在这里访问的南斯拉夫总统铁托举行会谈。 他在机场受到代表海尔·塞拉西皇帝的外交大臣伊弗鲁和宫廷大臣特费拉·基达内沃尔德的欢迎。 罗杰斯是乘飞机从突尼斯抵达这里的,这是他这次十个非洲国家之行的第三个目的地。 【美联社亚的斯亚贝巴十一日电】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今天与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会晤半小时。
5. 铁托与罗杰斯在亚的斯亚贝巴会谈
【合众国际社亚的斯亚贝巴十二日电】美国官员们说,铁托总统和美国国务卿罗杰斯昨晚在这里进行一小时十五分钟的会晤时一致认为,应当达成某种限制向中东运送武器的协议。 罗杰斯和铁托谈中东问题时花了二十五分钟,比谈其他任何问题时花的时间都要多。 罗杰斯是前往埃塞俄比亚皇宫拜会铁托的,他在离开皇宫时说,这是“一次很有益的会晤”。 【法新社亚的斯亚贝巴十一日电】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和南斯拉夫总统铁托今晚在这里会晤时,铁托说,他希望尼克松总统不久能访问南斯拉夫。 这次会晤是根据华盛顿的建议安排的。会晤时在座的还有南外长特帕瓦茨、铁托总统办公厅主任斯莫累、国务院顾问佩德森和负责新闻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麦克洛斯基。 美国的一个发言人说,会谈中除了谈中东问题以外,还谈了美南关系、东欧局势和防核扩散条约问题。 但是美国人士表示,会谈的一大部分时间谈的是中东问题,罗杰斯在会晤结束时相信铁托总统在解决中东问题方面能起“建设性的”作用。 虽然这些美国人说这次会谈是“很有益的”、“融洽的”,他们不肯说罗杰斯是否曾要求铁托总统在即将访问开罗时担任中间人。 这些人士说,两人都对中东紧张局势加剧感到非常关切。 【美联社亚的斯亚贝巴十一日电】罗杰斯可能希望铁托会帮助向纳赛尔总统澄清美国在这场危机中的政策。然而,铁托在这一问题上与美国的观点无疑是不一样的。 这位南斯拉夫领导人十日晚在皇帝举行的宴会上说,这场危机越来越接近于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公开进行军事冲突的地步,在这点上,他责怪了以色列。
第 4 版
1. 美苏签订「科技文教交流」协议
【美新处华盛顿十日电】美苏十日签订了关于在一九七○年和一九七一年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其他方面进行交流的协议。这项协议是从一九五八年以来签订的第七项协议,它把双边交流计划又延长了两年。 代表美方签字的是欧洲事务助理国务卿希伦布兰德,代表苏方签字的是苏联外交部文化关系司司长隆科夫。协议从一九七○年一月一日起生效。除了“人和人的环境”这个新领域以外,协议规定的行动计划大体上同先前的协议一样,这就是在科学、技术、农业、卫生、医学、教育、表演艺术、出版物、展览会、电影、无线电和电视、文化、自由职业和体育方面进行交流。 关于人和人的环境的部分规定在海洋学、城市运输、空气和水的污染和有关环境的其他问题方面进行交流。协议还规定在研究生和进行研究工作的学者人数方面比一九六八年和一九六九年协议有所增加 ——从三十人增为四十人,双方的重要的表演艺术团体都从三个增为五个。两国还打算交换博物馆中的陈列品。 协议第一次规定互派教授和讲师讲授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学和社会科学。 美国官员们还指出,谈判这个协议所花的时间是自从一九五八年一月二十七日在华盛顿签订第一个交流协议以来最短的。在签字仪式上,两国代表团团长都指出进行谈判的气氛是认真的。 助理国务卿希伦布兰德说,谈判代表“在达成协议需时之短和敏捷程度方面”创造了纪录。 隆科夫说,剩下来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实施”新协议中“写下的一切”。 美国打算向苏联派出哈克尼斯歌舞团、阿尔文·艾利美国舞蹈团、冰上节目表演团、埃林顿乐队和密执安大学室内乐队。苏联说,它将向美国派出莫斯科交响乐团、冰上马戏团、莫伊塞耶夫舞蹈团、大剧院歌剧舞剧团和鄂木斯克歌舞团。
2. 英刊报道:苏修复辟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日益加深
【本刊讯】英《经济学家》周刊一月二十四日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衰退中的俄国》,副题是:《勃列日涅夫先生的政府显然已逐步走向类似当初使赫鲁晓夫下台的那种经济衰退。为什么会这样?他将会有何种遭遇?》,摘要如下: 现在,显而易见的是,苏联国家经济计划委员会的主要经济学家们上个月不得不对最高苏维埃说,一九六九年对于俄国经济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失望的年头,随后,勃列日涅夫公开责备了所有有关方面。 现在苏联各地正在举行党的干部和各种工厂团体的会议。 出了什么毛病呢?按俄国经济现在所处的阶段来说,应该是很容易地作到每年有大幅度增长的。要是是一个正统的资本主义的政府的话,几乎可以肯定能在现在使俄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苏联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劳动力仍然陷在生产力很低的农业上;如果俄国采取欧洲其他国家和亚洲的先进国家所采取的通过价格刺激来促使农业效力提高的作法,那么,这部分人口中有多达三分之二的人就将能够不断地转到生产效率高得多的制造工业上去。 俄国声称国民收入每年的增长率是从大约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九,虽然一九六九年显然有所放慢。不幸,俄国的这种说法势必受到猜疑。如果你看一下俄国在五十年代末的工厂平均工资,然后把它同六十年代末的工厂平均工资比较一下,你就不能轻易地同意这样一个看法,过去十年,俄国按人头计算的实际工资一直在按每年百分之六左右的速度增加。如果看一下俄国人自己对各种家庭耐用消费品产量(一般为日本产量的大约一半)的估计,或者看一下某些事实,那么,就更有理由不同意这个看法了。根据很粗略的估计,并刨去一切应刨除的价格高低的差别,人们可以说,按俄国产业工人平均工资计算,他们的购买力按英镑来算每周不到十英镑。农村地区,人们的收入就更低得多了,增长也更慢。 对于一个具有像俄国这样的教育水平和技术知识水平的国家来说,这种标准可说太可怜了。在六十年代初,许多俄国人自以为知道自己主要错在哪里。他们需要推行所谓的“利别尔曼改革方案”,逐步走向市场经济。 改革后的制度的主要特点是销售价值代替生产价值在多数企业中成了体现成功与失败的权威性的标准。说来奇怪(说来也糟糕),必需品的价格同以前差不多,受到的定量分配方面的控制也同以前差不多,尤其是许多原料仍然保持着集中分配的办法。供不应求的现象继续在加剧。 结果是早就可以料想到的。在一九六六到六八年,对并不属于很必须的以及“权力下放”的项目的投资大大增加,但是,建筑材料和其他物资对于这种投资是不予供应的。因此,勃列日涅夫透露苏联各地又出现了投资“分散”和基本建设工程完不了工的混乱局面。总之,那些“权力下放”的工程有许多并不是真正根据对市场情况进行科学的估计而决定的。许多基本建设工程的选择和相继出现实际上是按照地方上某些显要人物的意图办事的。更加糟糕的是,对于更多的重要物品之所以要加强控制是由于产量不够充分。可以看到,有许多基本物资是列在勃列日涅夫所批评的产量未达到计划数字的物资名单上的。有些工厂,由于控制得较紧、纪律较严和奖金较少,所以年轻的工人不愿意去那里工作,而其中有些正是生产最基本的物资的工厂,现在在那里生产这些基本物资的是工作效率不高的老年人。 由于俄国经济最近这样乱七八糟,所以,很可能会采取某些新的、适当的行动,在较大程度上依靠市场经济,如果这样做的话,最后就很可能导致社会的某些变化,从短得多的时期里说,导致某些政治上的变化也是可能的。赫鲁晓夫下台的部分原因是统治集团被上次经济衰退搞得心烦了。目前的经济衰退所引起的厌烦情绪无论对柯西金或者勃列日涅夫说来——或者对他们两个人说来——都不是什么舒服的事。但是,对于当前对俄国的领导集团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宫廷式政治斗争的发展方向,局外人是谁也不可能作出聪明的预言的。
3. 苏修拼凑华沙条约「联合部队」遇到困难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九日刊登《洛杉矶时报》记者卡拉瑟斯从维也纳发出的一篇报道,标题是《莫斯科的盟国对建立一支统一的军队的主张反应不热烈》,摘要如下: 据传,莫斯科想要建立完全由苏联统率的华沙条约组织的统一的军队的努力遇到了严重的障碍。 访问维也纳的东欧人士昨天说,克里姆林宫力图巩固它的西翼,主要是为了使苏联能够更为自由地在苏中漫长的边境一带加强防务,但是它没有从盟国那里得到所希望的热烈的响应。 最大的困难是在本周出现的。当时罗马尼亚主席齐奥塞斯库说,罗马尼亚士兵只受罗马尼亚人的指挥。这一挫折对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来说,并不出乎意料。最近,这位国防部长对若干欧洲国家的首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访问。 这使人们非常怀疑华沙条约组织的俄国司令很自信的话: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都愿意把它们的某些部队交给苏联指挥。 莫斯科遇到的其他困难没有这么明显。然而,东欧人士表明,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格列奇科本来不会感到有必要进行这么集中的一系列访问。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为了加强华沙条约组织而作出的努力同莫斯科鼓吹的作出全欧安全安排的主张背道而驰。 莫斯科在推行军队统一的计划方面有着有利条件,因为在波兰、东德、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都驻有苏军。某些人士说,莫斯科认为,建立这样一支多国军队来支持勃列日涅夫主义是很理想的。 莫斯科看来决心要大力推行这一计划,尽管它的盟国存在民族主义情绪。
4. 英报报道:苏修又在对罗施加压力
【本刊讯】英国《爱尔兰时报》九日刊登保罗 ·霍夫曼从维也纳发出的一篇报道,标题为《据说俄国又在日益加强对罗马尼亚施加压力》。全文如下: 据这里的东欧问题专家说,经过几个月的沉寂之后,苏联又在日益加强对罗马尼亚施加压力。 观察家们认为,莫斯科正在坚决要求罗马尼亚参加一体化的华沙条约军事部队,并坚决要求把苏联和其他华沙条约国部队在罗马尼亚国土上举行春季联合演习的时间表定下来。 政治分析家们说,近几天来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布加勒斯特和莫斯科之间正酝酿着新的纠葛。 从齐奥塞斯库上星期四(五日)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武装部队领导人的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可以看到,有可能出现危急局面的清晰的迹象。 他说:“只有罗马尼亚党、政府和最高军事司令部才是罗马尼亚武装部队的领导者,只有它们才有权对我们的军队下命令,只有它们的命令才能在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执行。” 齐奥塞斯库强调说,共产党国家之间现有的条约“排除对缔约国和缔约国军队的内部事务的干涉”,他说,“罗马尼亚军队拥有一贯履行对我国人民、对兄弟的社会主义国家内我们的同盟者和朋友的义务所必需的一切”。 人们对于齐奥塞斯库讲话中的一段话感到特别有兴趣。他在这段话里追述说:“历史提供了无数事例,说明当时拥有优良装备的强大军队遭到了失败是因为它们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齐奥塞斯库举出越南战争作为一个例子,但是齐奥塞斯库讲话的正式文本使一些分析家觉得,他可能指的是苏联也许会像一九六八年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占领罗马尼亚。 他说:“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对军队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训练。” 齐奥塞斯库主张“毫无例外地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进行密切的军事合作。罗马尼亚已通过华沙条约同它的三个邻国苏联、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结成了联盟。它的第四个邻国南斯拉夫也是一个共产党国家,但是一直置身于苏联集团联盟之外。齐奥塞斯库的话似乎表明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有可能进行军事合作。 自从捷克斯洛伐克遭到入侵以来,齐奥塞斯库和铁托一再地会晤,每次都强调两国的关系融洽。 罗马尼亚党的理论家尼古列斯库—米齐尔六日在农泰尔法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上重申了一个共产党国家不能干涉另一个共产党国家的事务的观点。观察家们认为他讲这番话是又一个表明苏罗关系紧张的迹象。 上周早些时候,罗马尼亚报纸刊登的专稿追述说,苏罗友好条约是二十二年前签订的,但是这些报纸没有提到条约是否要续订。 一九四八年缔结的条约的有效期限为二十年,有一项条款规定可以自动延长五年。既然双方中没有任何一方宣布打算废除这项条约,它就自动延长到一九七三年。
5. 格列奇科继续在波活动
【波通社华沙十一日电】以格列奇科元帅为首的苏军代表团今天上午,在访问什切青的第二天,在波兰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上将的陪同下,访问了波兰人民军第十二机械化师。随后苏联客人前往瓦尔斯基造船厂,在那儿同造船厂全体职工举行了会晤。 格列奇科在群众大会上讲话说,我们到贵国来同战友会晤,这再次证实了把波兰同苏维埃国家、把波兰人民军同苏军联系在一起的牢不可破的友谊。 下午,以格列奇科为首的苏联代表团来到卡托维兹。苏联军事代表团在前往贝利斯科—比亚拉的途中访问了上西里西亚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