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29

第 1 版

1. 秘鲁革命青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

【本刊讯】利马消息:秘鲁革命青年正在自觉地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秘鲁青年遵循毛主席的教导,走出学校,与工人、农民一起劳动,同时,宣传无产阶级政策,为建立广泛的革命群众组织打下基础。遵循毛主席关于“认识从实践始”的英明教导,越来越多的青年走出课堂到具体实践中去进行革命工作。有一组青年在秘鲁南方(库斯科)各地区与成千名农民在一起工作,另外一组青年在阿亚库乔省的各地区工作,同样,有几批革命青年正在提高特别在普诺、库斯科、万卡约、阿亚库乔、帕斯科等省进行的夺地斗争的农民的觉悟。    这些青年与农民打成一片,学习他们的印第安人语言,采用他们的习惯并进行农业劳动。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很多青年认识到,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农民一边。他们中间的一个人说,在这个斗争中,他们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并坚决自力更生,他们证实了这样一个无可争辩的真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智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    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宣传毛泽东思想,向人民作口头宣传,共同分析和学习,并且在城市的墙上写大标语。例如,在阿亚库乔的一个广场上,有这样一个标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在利马也有这样的大字标语:“中国革命万岁”,“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等等。    另一方面,尽管大力镇压,在正在进行激烈斗争的工科大学(利马),大学生在反对反动的一七四三七法的抗议集会和进军中,突出毛泽东思想,高举有毛主席画像和毛主席语录的标语牌。他们展出了毛主席的画像和越南斗争的图片。今天,万卡约和皮乌拉城的学生斗争同样蓬勃开展,在利马“圣马尔科斯”和阿雷基帕“圣阿古斯丁”大学也出现同样的情况,他们在斗争中应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革命青年和人民懂得,在夺取政权的战斗中,斗争是艰巨的、长期的,也正因为这样,要用暴力打击以美帝为首的新老殖民主义的反动统治、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它们将无疑遭到彻底失败。

2. 英----苏联问题专家要美准备对付苏修侵捷事件重演

【德新社华盛顿二十六日电】英国的苏联问题专家罗伯特。康奎斯特在一份昨天发表的报告中对美国参议员们说,苏联的现领导人“在智力上”是“第三流”的。    据这一报告说,康奎斯特在美国国会的国家安全和国际活动小组委员会于去年十二月十五日举行的秘密会议上说,象苏联总理柯西金和党负责人勃列日涅夫这样的人是第一批不是斯大林时代的人。    他对于定于今年复会的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持悲观态度,他说:克里姆林宫希望的只是使西部阵线平稳下来,以便能自由地对付共产党中国。    他建议拟出外交应急计划以防将来一旦发生类似苏联为首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那样的事件。

3. 香港《明报》报道说:美正唆使佐藤政府策划「驱蒋吞台」阴谋

【本刊讯】香港《明报》二十四、二十五日以《台峡的一股暗流》为题,连载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佐藤访问美国返回东京之后,曾经说过,日本将考虑改善对大陆的关系。    关于这一件事,华府已有一些走廊客在耳语,认为日本已暗向美国提议,由它企图改变台湾的地位。传言虽然至此而止,但是我们假如留心一下,日本的棋路还是可以揣摸一二的。    首先,我们知道,自尼克松总统就任以来,美国之“中国通”圈子中,出现了一位新明星——前驻日大使赖肖尔。他的论调一向主张美国赋予日本以居间地位来改变台湾的任务。    在此有两点首先应说明的:    第一点、台湾是战败的日本放弃的土地,当杜鲁门总统派遣第七舰队协防台湾的时候,曾经说过:将来台湾的地位,将由联合国或者对日作战国家来加以解决。因此一直惹起日本的遐思。    第二点、那就是以往的“两个中国”论调,日本认为是旧调新弹最恰当的时候了。    赖肖尔一向希望台湾独立,赖肖尔的主张并不新鲜。比较新鲜的地方,在把日本作为扯线人。    当然,这样主张,其间有相当的原因。中共口口声声说美国干涉内政,如果美国透露这一企图,必被中共抢白,日本当局也一样的会被抢白,但由日本来做,终较比美国自然一点。由于今天中共和苏联的关系恶化,日本似乎有了试探的机会。    自尼克松总统就位以来,他屡次向中共试探赓续华沙会议。这是一个“谜”,所以是“谜”,由于没有人能看到美国的动机。只有把这件事情与赖肖尔的说法并起来看,才能有意义。意义是,尼克松的“微笑攻势”在替日本铺路。    由此看来,今年台湾海峡是不无风云的。    在二十年前,美前国务卿艾奇逊曾经说过:中国的问题,要等远东的尘埃落定以后,才能加以处理。现在的尼克松,可能认为尘埃已经落定了。去年尼克松曾两次接见前国务卿艾奇逊,看似讨论越南问题;但越南问题,并非他之所长,有可能,艾奇逊所指的,却是中国问题。

4. 香港《大公报》载文介绍:英医生洪若诗自华回国后出版回忆录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二月二十七日载文介绍英国医生洪若诗所写的在新中国工作十五年的回忆录,摘载如下:    一位在中国居住并且工作了十五年的英国外科医生,在回到英国之后,写了一本回忆录,介绍中国的医学进步情况,上个月底刚刚出版。    书名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AwayWithAllPests……)——一个英国外科医生在人民中国》。作者是洪若诗(J.S.Horn)    单说这本书的封皮,就设计得很为别致。红色封皮,封面上是一名穿着深色棉袄的外国医生,骑在一头毛驴上。医生肩膊上还挂着一个十字包。封底则是毛主席亲笔写的满江红词全阕。最末一句,“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想必就是书名的由来了。    这位英国医生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他的骑着毛驴的照片作为封面呢?难道他在中国一十五载,就没有其他的交通工具为他代步?这个问题,在本书的后半部中,是有答案的。他在平时出诊或做其他工作时,本来也有一位名叫老李的司机为他驾驶汽车,但是,他深深感到医疗事业面向农村的路线的正确,又深深感到“赤脚医生”大有前途,因此,他特别使用了这幅照片,来表示他这一名医生,愿意走的是哪一条道路。    洪若诗医生是一九五三年来中国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他曾经到过上海,对于当时的中国,留下的是苦痛的记忆,只见满街是乞丐,满街是妓女,到处是贫困,到处是苦难。    事隔十七年,洪若诗却又志愿前来中国工作了。这一转变,当然有他的动机。作者在书中写道:有一天,我和妻子看治理淮河的电影片,发现修河工人们都是赤脚。这时,我和妻子对望了一眼,她说出了我心里的话:“他们一定需要大量急救医生。”我这样说,并不打算给人以一种印象,说我们是根据人道主义到中国的。全世界打赤脚的工人农民很多,而我们除了中国之外,并没有想到其他国家去。因为我知道,中国人民的觉醒达到高潮,那里发生的事情将对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包括我自己的国家——发生极大的冲击。    洪若诗在中国负担的是医学教学工作,但也不时出诊。他觉得在中国最为与众不同的是人同人的关系。在《我的老师——病人们》一章中,他写了许多小故事,介绍中国病人对这位英国医生有着怎样的启发。    有一次,他接到电话,需要他马上乘飞机飞往某地去出诊,打电话时,飞机已在机场发动,准备起飞了,他匆忙赶到机场,途中,他心想病人一定是什么大人物,怎知到了目的地一看,却原来是一名十四岁的放羊女孩子,因救火而大面积烧伤全身皮肤。他不仅为了这件事深有感触,而且也从这一名小姑娘身上得到无限勇气。    洪若诗回英国时,治疗聋哑的新针疗法还没有出现,因此书中并没有这一部分在内,不过,他还是对于中医的学问作了重点介绍,并以“东方和西方的婚姻”来比喻中西医结合。他认为这一条路是大有前途的。    详细作了介绍的,则有断臂断指再植、治愈大面积烧伤、制造人工胰岛素成功等等。但是,他所推崇的还不单在这一方面。他认为,中国基本上消灭和控制了开放性性病和血吸虫病两件事,是全世界的创举。书中在《征服淋病》一章中,甚至用了放大体字,向读者交代:“关于中国有关性病的目前情况,可以用一句话讲完:即,中国大部分地区内已完全消灭了性病,在全国范围内已完全控制了性病。”这件事,本已是了不起的大事。对于一个来自西方的医生来说,自然更加了不起了。    洪若诗在最后部分,集中全力写了医疗事业下农村的情况。他从亲身感受及所见所闻,介绍了许多新人新事。    这一两个月来,洪若诗在英国各地发表演说,谈中国医学,也谈文化大革命,很受欢迎。作者在本书后记中这样写道:“在这本书里,我写了一些有关中国在医疗方面的进步情况。其实,其他的每一个部门中,(尤其是最重要的部门——中国人民的政治观点的革命化和道德品质)也有同样的进步。    “我相信,由于文化大革命,未来几十年中的成就还要更加巨大,比我所曾亲眼看到的成就要巨大得多。”

第 2 版

1. 苏修图谋建立对中国的包围网

【共同社曼谷二十日电】苏联现在正在积极打入东南亚的各个国家,显然有双重目的,增加它的政治影响和扩大它的出口市场。    人们认为,克里姆林宫显然打算在英美从这个地区撤出之后,增加它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其政治目的是建立它心目中对中国的包围网。    此外,莫斯科看来是谋求在这个地区为它的产品扩大市场,在这个地区获得原料。    这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大概会积极响应莫斯科的作法,虽然它们对俄国作法的真正意图有它们各自的猜测和怀疑。    当《真理报》的澳非地区主编去年十二月访问马尼拉时,菲律宾的报纸隐约地要求恢复菲律宾和苏联的外交关系。还说,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中唯一同莫斯科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    苏联的新闻工作者别利亚耶夫访问菲律宾,据说是旨在试探马尼拉时使两国外交正常化的反应。    马尼拉的外交人士自此一直在推测,马科斯总统可能在他的四年任期中使得对苏联的关系正常化。    苏联的许多货船去年经常访问菲律宾港口。马科斯总统和夫人观看了去年十一月俄国芭蕾舞在马尼拉的演出。俄国的文化和贸易代表团也访问了菲律宾。    预料马科斯政府将通过苏联塔斯社建立分社和苏联及东欧国家建立贸易处逐步加强同莫斯科的接触。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一度被人称为“美国仔”,现在欢迎苏联参加亚洲和太平洋理事会了。    预料在不太久的将来,两国将有外交关系。    这个地区的另一个反共的国家泰国目前在谈判同苏联缔结通商和航海条约。    泰国的第一个大规模的经济代表团在去年六月和五月访问了苏联和东欧国家。    当时,苏联方面表示有意从泰国购买橡胶、食糖、锡和玉米,以便使泰苏贸易差额有利于泰方。    经济部长汶乍纳·抑他空透露,苏联建议在必要时多利用一些苏联的货船来促进泰国的出口。    《曼谷邮报》坚持认为,泰国应该多从苏联得到资本资产,特别是用于农业方面的。    在一九六九年春天,苏联重新提出,俄国的飞机使用曼谷机场。几年前,苏联国营的民用航空总局沿卡拉奇、德黑兰和仰光一线开辟航线,没有获得泰国的准许飞进泰国。    这次,泰国当局似乎已表示首肯,作为出口泰国农产品的交换条件。    据说,俄国驻曼谷大使馆打算把商务处从大使馆内搬出去,另找一所房子。    马来西亚在一九六七年将近年底时同苏联签订了一项贸易协议,次年春,苏联在吉隆坡设了大使馆。    马来西亚和苏联在一九六九年初曾互派经济代表团进行访问。九月二十日,苏联贸易展览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开幕,为期三周,规模之大在东南亚是空前的,展品达两千种左右,共有二十万人参观。    在政治方面,据说拉赫曼总理对勃列日涅夫建议的“亚洲安全体系”主张表示了兴趣。    去年十二月,一艘苏联潜艇在马六甲海峡浮上了海面,马来西亚政府承认了这是像苏方所说的偶然事件。    一九六八年六月,在苏联贸易展览会正在新加坡举行的时候,新加坡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俄国的船只在四年以前是不准进新加坡港口的,而现在它们正在把新加坡当作基地使用。    除了这些分别联系外,苏联还表示过打算打入以亚洲为基础的国际组织。    苏联表示愿意给亚洲开发银行以捐款,这使该银行的成员感到高兴。    去年下半年,当一次讨论台风问题的会议在马尼拉举行时,日本、南朝鲜、台湾、菲律宾、香港、老挝和泰国一致同意让苏联参加这个团体。    因此,在今年三月到九月之间,苏联将和这个团体一道参加台风观测活动。    这表明苏联是多么积极想改善同亚洲国家的关系。预料在一九七○年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上升。

2. 美报报道:苏修正扶植印尼修破坏印尼革命

【本刊讯】美《国际先驱论坛报》二十一日发表了卡诺从雅加达发回的一则电讯,标题是《俄国和印度尼西亚》。摘要如下:    尽管俄国人目前企图改善他们在整个东南亚的地位,可是他们在这个地区最大的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却没有什么进展。    俄国人在这里同在这个地区的其他地方一样,似乎陷入一种根本的困境。    另一方面,他们渴望通过同苏哈托将军的政府保持正常的国家关系,能在这个千岛群岛上继续呆下去。    同时,他们对强烈反共的苏哈托政府显然感到不得不表示他们的不悦,以便赢得迄今主要接受共产党中国影响的残存的左翼分子的同情。    然而,直到现在为止苏联的这种两面战略没有发挥作用。这种战略激怒了执政的印度尼西亚当局。    两国关系紧张的最明显的迹象是它们显然未能就印度尼西亚欠苏联八亿美元的债款问题达成协议。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马利克上周向记者谈话时透露,他不久可能访问莫斯科,讨论债务问题并设法使俄国重新提供援助以继续兴建它所中断了的经济工程、并为失修的苏联军事装备提供零件。    目前,苏联驻这里的外交官说,除非印尼开始偿还债务,克里姆林宫不打算再提供资金来完成那些工程。    据某些西方人士说,俄国人和他们在当地的追随者看到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受到摧毁并不是完全不高兴的,因为这个党在政变前的时期是同北京站在一起的。    的确,这些人士认为,这里的亲莫斯科分子和苏联代理人给印度尼西亚军队提供了情报,使共产党残余分子一九六八年年中企图东山再起的活动受到镇压。    最近莫斯科电台广播继续攻击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奉承”北京。    去年春天,苏联杂志《共产党人》刊登消息说,组成了一个被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小组”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新派别,组织这个小组大概是为了对付亲中国派。    苏联这家杂志在扼要说明这个小组的“紧迫任务”时告诫不要“过早地”搞暴动,劝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集中力量缓慢地、慎重地重新开展他们的运动。    这里的消息灵通人士相信,北京要求残余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坚持毛泽东式的游击战,而莫斯科却劝他们审慎从事。

3. 《印度快报》载文谈:美苏在印度洋进行军事扩张

【本刊讯】《印度快报》一日在“武装部队”栏里刊登一篇题为《印度洋战略的两个方面》的文章。摘要如下:    毛里求斯总理来印度访问同印度海军节庆祝活动显然是没有多大的联系的,但是近两周发生的这两件事情,从印度洋的角度来看,突出表明声明要和平和受到军事压力的种种强制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实现印度洋的和平是一个伟大的理想,这不只是言不由衷的外交官,而且是直率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和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也会给予支持的。    美国从印度洋的东侧正以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监视。最近投入这场争夺战的新客当然是苏联,它对旧的霸权提出挑战并进行破坏,它在东非、西亚、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中段都在加强兵力,并且派出军舰在印度洋各处活动。一旦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苏联将是距离印度洋最近的大国。    印度洋基地的重要性同样是可信的,虽然在别的地方有些基地正在撤除。毛里求斯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它受到各个方面的极大注意这一点来看,它的重要性同它的面积是不相称的。有多达七家大的国际航空公司的班机都定期在毛里求斯的普莱桑斯机场着陆,还有许多国家在它的沿海正在寻找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的方便。英属印度洋领地表面上看来可能是无害的,但是在情况危急时,这些领地可能变成为向苏联或者共产党中国的心脏地带发动核攻击的基地。

4. 苏修撮合印巴关系旨在反华

【本刊讯】巴基斯坦《幸福》杂志二十五日刊登了一篇社论,标题是《俄国在印巴次大陆的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社论摘要如下:    现在俄国正在设法使巴基斯坦相信它对巴基斯坦的友谊。俄国非常清楚,巴基斯坦人民和俄国政府之间不存在友谊的共同基础。这里的人民知道,俄国一贯利用它的否决权阻挠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在耻辱的塔什干宣言发表之后,俄国决定扩大它的对外政策的范围。它正在设法改善印巴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要求巴基斯坦牺牲克什米尔。如果俄国想使巴基斯坦忘掉克什米尔的话,这种政策可能证明对巴基斯坦是极端危险的。如果巴基斯坦从它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退却的话,它将不可能在印度前面维护自己的任何合法权利。    但是俄国认为,如果印巴关系继续紧张下去,迟早它们当中有一方将被迫谋求中国的支持。    俄国将不遗余力地同巴基斯坦建立友好关系。但是因为这里的人民群众不喜欢俄国,而且因为武装部队在巴基斯坦享有政治上的极重要的地位,因此,俄国可以采取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取悦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在这个问题上,斯蒂夫在《亚洲情况调查》月刊上写道,“苏俄在巴基斯坦人民中间是不得人心的,因而它除了促进同巴基斯坦武装部队的友谊以外没有别的办法,而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在政治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使武装部队感到满意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俄国向它提供最现代化的、发展的武器。”俄国正是用提供军事援助的办法得以使巴基斯坦同中国保持疏远。也正是用这种办法,它不仅获得了干涉巴基斯坦内政的一个机会,并且也使它能够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巩固它在这个国家的地位。    另一方面,俄国正在放出“诱饵”以图扩大它的影响。在这方面,它将利用从政客到诗人的各种人物。    巴基斯坦人民应当彻底明了俄国方面的这个阴谋。    俄国已不再是大约二十年前的俄国。在很大程度上,它本身已经变成了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巴基斯坦要接受俄国的军事援助的话那就不要忘记接受美国军事援助的后果。巴基斯坦曾经为了自己的防务谋求过美国的军事援助,这种援助的最后结果就是签订塔什干协议。    巴基斯坦应当牢牢记住,美国在十四年以前就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那只是为了使它不致于落入俄国的势力范围;俄国今天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也只是为了使它不致于落入中国的势力范围。苏修重工业、动力和运输部长到印度活动    【本刊讯】据《印度斯坦旗报》十八日报道,苏修重工业、动力和运输部长日加林同印度钢铁和重型机器制造部部长斯瓦兰一月十七日在新德里举行了会谈。

5. 南斯拉夫《新闻周报》记者自印报道:苏修分子谈“亚洲集体安全系”黑货

【本刊讯】南斯拉夫《新闻周报》十一日以《亚洲条约的新细节》为题,刊登一篇报道,摘要如下:    去年年中,莫斯科官方提出了关于必须缔结一个亚洲集体安全条约的主张。这个主张虽然尚未充分阐述,却已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上引起了巨大的兴趣。中国的反应是坚决拒绝,断言这是“新的反华阴谋”;还有一些亚洲国家持保留态度,要求作出更明确的说明。    近几天来,从苏联的一位(诚然,不是官方的)人士获悉了一些比较详细的说明。我们驻新德里的记者在其报道中谈到了这一点。    苏联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扎多罗日内博士断言,不仅澳大利亚,而且美国,都将被邀请来参加亚洲集体安全条约。    这个条约将设有大会、安全理事会和几个专门机构。大会将由所有成员国的代表组成,其中每个代表拥有一票。大会将选出负责安全问题的理事会理事。各大国将担任该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其中将有日本和印度,还有美国和澳大利亚。    由于扎多罗日内并不担任任何官方职务,他在东京的讲话不能被认为是苏联政府的官方立场。但是,此间认为,如果他事先没有同苏联有关的官方人士进行磋商,他就不会谈这么详细的细节。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可能最好是把扎多罗日内的讲话当作莫斯科放出的“试探气球”,以便试探一下亚洲和西方的反应。

第 3 版

1. 威尔逊同吴丹会谈中东局势并曾同加拿大总理会谈共同市场等问题

【美联社纽约联合国二十六日电】英国首相威尔逊今天从渥太华抵达这里同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举行了一小时私下会谈。一位英国发言人后来说,两个人讨论了世界问题,其中包括中东问题、尼日利亚问题和向发展中的国家提供援助的问题。    这位发言人又说,关于中东问题,他们研究了局势“和四大国会谈前景。”    【美联社渥太华二十五日电】英国首相威尔逊今天到达渥太华,同总理特鲁多举行会谈。    【法新社渥太华二十六日电】英国首相威尔逊在赴纽约之前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今天在这里举行的会谈中讨论了尼日利亚问题,欧洲共同市场问题和英联邦问题。    英国首相在渥太华逗留的二十个小时中,同特鲁多会晤了五个半小时。    威尔逊在谈到尼日利亚问题时说,英国准备回答拉各斯提出的任何援助要求,特鲁多也同意这种看法。    他在谈到罗得西亚问题时说,英国的政策仍然是不承认史密斯政权。    【法新社渥太华二十六日电】英国首相威尔逊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今天举行了会谈,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两国间的贸易问题。    加拿大外交部长夏普和加拿大及英国高级官员也参加了今天的会谈。    据说,加拿大人关切英国进入共同市场会对加拿大一英国贸易产生的影响。    加拿大去年向英国出口了价值十一亿一千四百万美元的货物,主要是谷物和原料,共进口了价值七亿九千万美元的英国货物。    一位加拿大人士说,昨晚的会谈是讨论国际事务的某些方面问题,其中包括尼日利亚、中东、越南局势、安全问题、裁军和东西方关系。

2. 威尔逊抵美并开始同尼克松会谈

【美联社华盛顿二十七日电】欢迎仪式之后,尼克松陪同威尔逊来到他的白宫办公室,举行第一次认真讨论问题的会谈。    两位领导人讨论了各种问题,从越南问题谈到尼日利亚问题。    新闻秘书齐格勒说,他们表示对解除那个非洲国家内战后人们的痛苦感到关心,并将继续就这些努力进行协商。    会谈还包括军备控制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欧洲的前途和欧美关系以及中东和中国问题。    在总统和首相单独会谈的同时,国务卿罗杰斯和其他美国官员同英国与他们对等的官员在内阁办公室会谈。    英国大使弗里曼和美国驻英国大使安南伯格也参加了会谈。    【美联社华盛顿二十七日电】据今天的消息说,英国首相威尔逊对他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第一轮会谈感到“很高兴”。    英美两国的领导人在尼克松的椭圆形办公室会晤了差不多两小时之后,一些高级人士提供了这个情况。    威尔逊是到这里作为期两天的访问的。他今天上午向尼克松建议英美建立一种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关系”来解决七十年代的社会问题。    外交人士事后对美联社记者说,在同尼克松举行会谈时没有提起重新建立两国间的特殊关系的建议。    这些人士又说,他们不排除尼克松和威尔逊明天再度会晤时把这个问题提出的可能性。    这些人士说,中东问题主要交给两国外长、即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和英国外交大臣斯图尔特去讨论。    与此同时,罗杰斯安排在今天下午同美国财长戴·肯尼迪和其他高级官员一起参加在布莱尔大厦举行的经济问题会议。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英国首相威尔逊昨天到达这里,前来谋求英国和美国之间的“新的特殊关系”,以解决贫困、人口集中、城市腐败现象和污染“这些大量没有解决的问题”。    但是,当这两位领导人举行九十五分钟的会谈(先是单独会谈,然后他们的顾问也参加)时,一些更紧迫的问题占去了他们的时间。    他们最“感到不安”的问题是尼日利亚问题和把食物及其他救济物资运给挨饿的比夫拉人的问题。    但是,中东危机占去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    引起不安的经济问题和美国发生衰退的可能性是他们要讨论的第二位问题。    威尔逊在同总统会谈之后,参加了国务卿罗杰斯在国务院举行的午餐会。    罗杰斯在午餐会上把英美之间的亲密关系说成是“自由世界的力量”。    【路透社华盛顿二十七日电】总统和威尔逊就广泛的问题举行了会谈,但是也许构成白宫会谈的主要问题的是: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和威尔逊的这种担心:尼克松总统的通货收缩政策可能引起损害英国和欧洲经济的衰退。    首相今天下午在同财政部长戴维·肯尼迪和尼克松政府的其他经济和财政负责人员举行会谈时将详细地研究经济和财政问题。    政界人士和报纸上发表的意见都强调这样的信念,即尼克松总统为控制通货膨胀而进行的斗争的成败将对英国的经济地位和威尔逊在大选即将到来的时刻的前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 美新处报道:尼克松和威尔逊的讲话

尼克松鼓吹「美英在一起许多事情可能办到」威尔逊强调要说明英美「特殊关系」    【美新处华盛顿二十七日电】在英国首相威尔逊阁下到达时,总统和首相互相致了词。下面是两人致词的全文(本刊有删节)。总统致词:首相先生:我很高兴能在今天欢迎你作为一个老明友来到这里。    我在看了过去的记载后注意到,这是你第二十一次访问美国。    我在回顾自从我一年前就职以来我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也注意到我们曾在伦敦会晤过两次;我们之间有过很多来往通信;我们曾通过电话交谈过好几次。    温斯顿·丘吉尔有一次访问我国时曾说,如果我们在一起,那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我们今天可以说我们是在一起的,而且正呆在一起。许多事情是有可能办到的,我相信我们的会谈将使其中一些事情成为可能的。威尔逊首相致词:我要非常热烈地感谢你今天上午欢迎我到白宫来。    正如你所说的,这是自从你在刚好一年前就职以来我第三次有机会同你一起讨论世界事务、讨论我们两国和全世界的共同问题。    今天,我的同事外交大臣和联邦关系大臣以及我将获得很大荣幸,能够同你、同国务卿和贵国政府的其他重要成员进行讨论,特别是讨论你和我几个月来一直在交换着信件的那些问题,而且正如你说的,我们将在一起这样做:讨论严重的国际人逍问题,即尼日利亚的苦难和饥饿问题和我们各自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那里的当局向我们提出的请求;讨论对世界的援助和世界的贫困问题;讨论有关战争和裁军的国际问题;讨论国际经济和金融问题。    我本着我昨晚在美国国土上讲的一些话的精神,知道我们都准备在共同问题的基础上,交流和分享我们在需要努力对付的问题上的共同经验和共同想法,这些问题一直是存在的,现在必须把这些问题列入国家和国际议事日程的前列。    总统先生,我昨天晚上就是本着这种精神设法说明我们过去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关系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中意味着什么的。英窘象毕露要租用挪威船运输海军直升飞机    【德新社伦敦十一日电】据说,英国国防部今天对计划租用挪威运输船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挪威举行的演习运输海军直升飞机一事感到非常尴尬。    《星期日电报》说,英国没有足够的军事运输力量,所以它被迫采取这样不寻常的措施。

4. 用水热法从贫矿石中生产脱氟磷酸盐

【本刊讯】苏《真理报》去年八月二十六日刊登一篇谈生产脱氟磷酸盐的文章,摘要如下:    近来,地质学家正在西伯利亚、中亚和苏联的一些欧洲地区加紧寻找含磷原料。与此同时,在研究精选和化学处理贫磷矿的经济方法。    我国研究和使用了一个所谓水热工艺:将天然磷酸盐在高温下用水蒸汽处理。于是气态氟化氢(把它可以加以有效地利用)分离出来,一种脱氟磷酸盐化合物便形成。这种产品无论用作肥料或饲料,都完全符合标准要求。由磷灰石精矿制造的磷酸盐含百分之三十八到四十的可吸收的五氧化二磷,是过磷酸钙的两倍;由卡拉套磷钙石制造的过磷酸钙含有百分之二十八到三十二的五氧化二磷,经过浓缩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六。脱氟磷酸盐容易同其他肥料混合,并容易保存,不结块。    水热法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天然磷酸盐、液态和气态燃料,少量的价廉的掺和料(砂子和磷酸)就可以用作原料和材料。    江布尔过磷酸钙厂从一九六七年起就利用卡拉套磷钙石制造脱氟磷酸盐。在这里这个工艺第一步就是用强化的气旋动力技术装置来处理。试验表明,对于处理叶戈里耶夫斯克、维亚茨基和其他产地的“贫”磷钙石,水热工艺也是适用的。水热工艺甚至可以从低品位的磷钙石中获取质量好、较价廉的产品。

5. 美设计出一种新的消防服装

【本刊讯】香港《华侨日报》一月九日报道说:    美国的消防人员将穿上更轻,更安全,更耐久而灵便的防火衣,这成套的防火衣是佛罗里达州艾格林空军基地人员研究设计的,有上装,裤子,手套,长靴和头盔,它用铝化“诺迈克斯”纤维料制成——那是一种不溶化,耐高热的尼龙,不会燃烧,它的重量仅及八点四磅。    艾格林基地的消防人员们十分欣赏这种新的防火衣,发射“阿波罗”的肯尼迪角太空中心的二十五名消防人员,也喜欢这种新装。    他们都认为这种防火衣易于穿著,旧防火衣上用五个按钮,五个扣子,裤子在腰处结上,新装中的裤子可以像工人装那样套上,那合身的上衣只要稍一动作就完全封套好了。    艾格林基地消防主任史启迈特氏是这种新防火衣的创始者,他说:“我们的消防人员在八十余次行动中穿用这种防火衣,并未发现什么磨损的情形。”    据说,这种新防火衣的寿命,会比目前通用的防火衣长四倍。

6. 一种硬度四倍于钢的碳纤维

【美联社伦敦十月二日电】英国核科学家声称,他们已发现了一项生产廉价的碳纤维的方法,这种纤维可以代替汽车、飞机和其它产品中的金属。    碳纤维很可能使全世界的工业的越来越大部分发生变化。    碳纤维——这是一种革新的原料,它的坚硬四倍于钢,而重量只是钢的四分之一——是自从发明人造纤维和特种钢以来世界上原料方面的最大的发展。    目前,这种新材料每磅的成本为五十到一百英磅,它是用人造纤维制造的,看上去象一绺一绺墨黑的头发。    原子能委员会在报告中估计成本将大大降低。    报告说,「目前认为,用大吨位数量生产的碳纤维,其生产成本可以每磅不到五英磅。」

7. 含成比石墨硬比金钢石软的新物质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四日电】莫斯科的基本有机化合物研究所获得了几克新物质“卡尔宾”。    它与金钢石和石墨一样,是碳的存在形式。关于是否可能有第三种形式的碳的问题,直到最近没有得到解决。由乙炔合成这种物质的科学家曾经不得不长期地求证它对金钢石和石墨的亲缘关系。它同金钢石和石墨的区别在于它的原子排列方法同它们不一样。在自然界游离碳只会以金钢石和石墨形式出现。    卡尔宾是一种玻璃光泽的黑色粉末。这个化学随性物质比石墨硬,但是比金钢石软。    研究所认为,卡尔宾可以用于工业。人们发现它具有半导体性能。

第 4 版

1. 美国经济学家承认:美国处在新的经济危机中

【合众国际社纽约二十三日电】本周的一切迹象表明整个企业情况不妙,因此分析家第一次取得一致看法,并且愿意说,美国的经济处在衰退中。    《商业日报》在沃利斯写的一篇社论中写道,“根据经济学家对衰退所下的定义,美国已处于衰退之中。”    这种定义所根据的是本周发表的主要指数之一国民生产毛值。一九六九年第四季度的国民生产毛值年率是九千五百三十亿美元,在因物价变化作了调整以后,与以前没有变化。在经济学家看来,当国民生产毛值连续两个季度不动或下降,经济就是处于衰退中。    本周的指数清楚说明,在一九七○年第一季度,国民生产毛值不会上升。《商业日报》说,“用现代经济术语来说,美国现在处于企业衰退中,即使企业活动处于或接近于纪录高峰也罢。”    本周报道的帮助专家们作出决定的指数有:    ——消费品价格在十二月份上升了百分之零点六,是六月份以来上升得最多的。    ——十二月份的工业产量下降为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五九年平均数的百分之一百七十点九,比十一月份下降了百分之零点三,是第五个月连续下降。    ——本周的汽车产量比上周下降了百分之七,这个全国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据估计,在美国,每七个就业的人中平均就有一个人是在直接或间接地同汽车业的活动有关的部门工作的)是因销售量减少而产量下降的。    【本刊讯】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十九日刊载一篇文章,题目是《放慢的迹象——企业的最近的趋势》,摘要如下:    摩根保证信托公司在最近的调查报告中说,“衰退是很可能发生的”,伴随而来的是失业人数将有相当大的增加。    美国最大的股票经纪公司梅里尔·林契—皮尔斯—芬纳—史密斯公司的经济学家预料将会出现“一个全面的衰退”。    越来越多的估计企业情况的人认为,国家九年来的第一次衰退业已开始。    劳工部长舒尔茨一月六日告诫说,政府货币管理机构的政策“太死”,而且可能会加速现在的放慢步伐。舒尔茨说:“我们不希望经济盘旋下降。”    就业人数减少。在越来越多的人谈论裘退的情况下,说明企业下降的迹象几乎一天比一天普遍了。    许多仍在工作的人正在缩短工时。这意味着成千成万的工人的工资将要减少。    从所有这些迹象中可以看出,失业工人的数量在这个时期将继续增加。    通用汽车公司宣布,它一方面将在下个月解雇三千八百名工人,一方面将短期关闭它的十二个汽车工厂。克莱斯勒公司由于把一九七○年头三个月的生产计划削减五万辆汽车(或百分之十三),也将关闭一些工厂和解雇一些工人。一些钢铁厂和电视机厂的工人已经接到解雇的通知。在东北航空公司的雇员中至少有百分之十的人已被解雇。    工业产品甚至从去年七月以来就在下降。    钢铁制造商在一月初减少了对他们在今后几个月可能出售的钢铁数量的估计。汽车制造商在去年十二月份销售停滞之后,把关于一九七○年第一季度汽车购买量的预计数字减少到比一年前低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水平。    大多数其它部门的零售贸易也不景气。    公众的悲观情绪。据密执安大学的调查,消费者对商业的前景的看法已经达到十多年以来的最低沉的程度。这种情绪经常会影响到购买计划。    人民收入增加的速度是越来越慢。事实上是没有能够赶上物价的上涨。    十一月份的房屋修建率比十月份下降百分之六,而比一九六九年一月低百分之三十二。    利润减少。各家公司的利润反映了在劳工和原料方面成本增加的压力。一九六九年第三季度的利润在扣除捐税以后比第一季度减少百分之四,预料在把各公司现在正在纷纷发表的第四季度的报告综合起来以后,利润还要下降。    股票市场的价格反应了对公司的利润和红利的比较暗淡的看法。道—琼斯统计公司的工业股票平均数现在比十一月初低大约百分之六,比五月中旬低百分之十七。衡量商业活动的最大尺度、即美国货物和劳务总产量或国民总产值的增长慢得像爬行一样。    然而,和造成商业萧条的所有这些因素相反的是,仍然存在着难于克服的通货膨胀的迹象。    消费品价格正在以每年大约百分之六的速度增长,很少有下降的迹象。

2. 美政府高级官员哀鸣:尼克松将面临经济危机的最糟糕局面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日刊登企业和财政主编罗文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先报告一个好消息:美国经济在一九七○年将以艰难而缓慢的速度增长,物价的增涨幅度差不多将和去年一样,失业人数将增加,利率将只略略下降——而且是到年底才会这样。    再报告一个坏消息:经济可能出现轻微衰退,失业人数接近百分之六,实际国民总产值将下降,公司利润下降将近百分之十五。    你可以在著名的经济学家普遍持有的这两种预计中作出选择。    特别是弗里德曼“金融学家”学派持比较暗淡的看法,这一派认为,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逐步限制政策已经决定了一九七○年的局面。    但是持这种观点的还不只弗里德曼一人。沃顿财政和商业学校和摩根保证信托公司都同意这种观点。    这两种看法中哪一种看得比较准应当是清楚的,对此有很大发言权的一个人是联邦储备委员会将上任的新主席伯恩斯。    把这位虽不断定但也不排除一九七○年会发生衰退的著名经济学家的话概括起来就是:“不管怎么看,今年将是个日子不好过的一年。”首先,在普通消费者和商人受影响最大的方面——高利率和高价格——将不会有很大缓和,因为通货膨胀是非常根深蒂固的。    “金融专家们”争辩说,一九七○年的唯一问题是,衰退的情况将糟到什么程度?弗里德曼本人认为,失业人数的增加很可能达到大约百分之六,即使联邦政府银行立即放松货币供应。他认为,继续紧缩银根将导致一九五七年到五八年间那种艾森豪威尔式的衰退。    政府高级官员在同《华盛顿邮报》记者的一系列谈话中承认,“不能忽视发生一次衰退的可能”。他们是痛切认识到这种可能性的:尼克松今年秋天在国会选举期间将面临着最糟糕的两种局面——衰退以及伴随而来的物价继续上涨。    还应该补充一点:联邦政府显然无力真正控制经费开支,并且国会可以随意重新调整税收结构;这些情况几乎可以肯定在未来的几年中会出现新的通货膨胀的高潮。

3. 格列奇科抵东德同乌布利希会谈

【德新社柏林二十六日电】苏联国防部长安德列·格列奇科元帅今天在早些时候飞抵这里进行一次没有宣布的访问之后,同东德领导人讨论了军事合作问题。    据东德通讯社“德通社”说,格列奇科和东德共产党领袖乌布利希“意见完全一致地”讨论了“进一步发展苏联武装部队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人民军之间的兄弟般合作”的问题。    东德总理维利·斯多夫、国防部长海因茨·霍夫曼和国家安全部长埃里希·密尔克上将参加了会谈。    在苏联方面,阿勃拉西莫夫大使,驻东德苏军新总司令库利科夫上将和一位高级助手参加了会谈。    没有迹象表明格列奇科的突然访问与西德总理勃兰特今天的到西柏林和在那里举行有争议的波恩联邦议会委员会会议有什么关系。    东德坚持认为,由于柏林的特殊地位,西德的存在是非法的,同时苏联的党报《真理报》最近提出了关于“危险的后果”的警告,但是它没有加以具体说明。    【路透社东柏林二十六日电】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今天到达这里,同东德领导人乌布利希以及他的国防和保安方面的高级官员进行会谈。    东德官方通讯社德通社所发的一条关于他到达这里的简短报道没有提格列奇科此行的目的以及他将逗留多久,但是苏联大使馆一位官员说,他可能在这里呆“一些时候”。    东方集团人士说,这位苏联元帅的访问的目的是要抵消勃兰特访问西柏林以及西德议会正在那里举行的会议的影响。    【美联社柏林二十六日电】据德通社报道,苏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今天到达东德。    它没有说明他抵达何地,也没有说明此行目的何在。

4. 香港《经济导报》专题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西德的经济危机》(未完待续)

【本刊讯】十九日出版的一期香港《经济导报》杂志发表一篇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西德的经济危机》的专题资料,文如下:美国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曾遭到多次经济危机的袭击。这是美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的最好证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先后经历了一九四八——四九年、一九五三——五四年、一九五七——五八年、一九六○——六一年四次经济危机。一九四八——四九年危机:美国一九四八——四九年的经济危机是在战后一度“繁荣”之后出现的。战后,美国各经济部门需要加速固定资本更新,在战争时期被推迟了的积存的国内购买力要求实现,同时被削弱了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也要从美国进口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因此,在一九四六——四八年美国的经济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但是在这些暂时性因素基础上出现的“繁荣”是不可能持久的。紧接着,从一九四八年十月开始,美国便爆发了一九四八——四九年的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从一九四八年十月到一九四九年七月,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百分之十点五。与一九四三年比较,一九四九年的工业生产下降百分之三十三。这次危机除个别部门外(如小汽车及建筑业),几乎所有工业部门都受到危机袭击。钢产量从一九四八年的八千○四十万吨,下降到一九四九年的七千○七十四万吨,即下降百分之十二点一。    固定资本投资从一九四八年的二百二十一亿美元下降到一九四九年的一百九十三亿美元。破产企业数目从一九四八年的五千二百五十家增加到一九四九年的九千二百四十六家。失业人数从一九四八年的二百○六万人增加到一九四九年的三百四十万人。批发物价指数降低了百分之六。危机期间还出现了大批商品卖不出去、国内外贸易额下降、铁路货物运输量减少和股票跌价等现象。    一九五○年六月,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暂时打断了这次危机。由于战争的刺激,美国的工业生产在一九五○至五三年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二。但是即使在高涨时期,由于人民购买力的萎缩,轻工业部门仍然在一九五一至五二年发生了局部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一九五三年,随着侵朝战争的被迫停战,美国又爆发了战后第二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一九五三——五四年危机:从一九五三年五月到一九五四年三月,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百分之十点二。虽然这次危机没有波及到所有的工业部门,但从钢铁、煤炭、纺织等工业部门来看,下降的情况也很严重。一九五四年与一九五三年比较:钢产量从一亿吨下降到八千零一十二万吨,即下降百分之二十,大大超过一九四八——四九年危机时期下降的幅度。煤的产量下降百分之十四,纺织工业下降百分之六。固定资本投资从一九五三年的二百八十三亿美元减少到一九五四年的二百六十八亿美元,即减少百分之五点三。受危机袭击而破产的企业一九五四年达到一万一千零八十六家,比一九五三年增加了二千二百二十四家。一九五四年完全失业人数高达三百六十万人,超过了一九四八——四九年危机时期的失业人数。危机期间,国内外贸易额缩减,铁路运输量下降。    一九四八——四九年和一九五三——五四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没有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西欧各国当时还没有从严重的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战后这些国家的固定资本更新及军备竞赛,使得工业生产还处在上升阶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