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12-28
第 1 版
1. 外电就毛主席七十六岁寿辰纷纷报道:毛主席身体非常健康
【共同社北京二十六日电】(记者:岩崎)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今天七十六岁,但是这里官方没有计划举行祝寿活动。 北京电台和《人民日报》用大标题发表了衬托毛主席生日的新闻报道以及有关首都地区人们把毛泽东的语录用于实际行动的运动的新高潮的新闻报道,从而以间接方式庆祝这一节日。 外交人士说,毛泽东亲自禁止官方举行任何祝贺他生日的活动。今天在北京街道上看不到什么称颂毛主席的标语。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毛泽东很健康。 【路透社香港二十六日电】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今天七十六岁,但是中国过这个节日时官方没有举行任何庆祝活动。 在最近几个月中看到过这位中国领导人或同他谈过话的外国访客说他很健康,思想敏锐。据说他仍然每天游泳。 【合众国际社香港二十六日电】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今天是七十六岁了。 在毛泽东上几次公开露面时在场看到他的那些外交官们说,他精神很好,身体很健康。 就人们所知,在他的七十六岁寿辰时,他的健康情况仍然是相当好的。 【法新社香港二十六日电】毛泽东主席今天开始过七十六岁。在国庆节时曾同这位主席握过手的一些外国代表后来说,他握手时是很有力的。现在普遍的一致意见看来是,尽管他上了年纪,毛泽东在七十六岁时仍然是很健康的。
2. 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本刊讯】香港消息:女作家汉素音二十三日在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为她举行的招待会上,畅谈访问中国的观感。 她对二百名中外人士说:在即将来临的新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里,人们将看到——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中国所担当的任务。人们将看到截然不同的两种趋势,一种是:世界大多数的人民都力求更了解中国,和中国保持更好的关系;另一种趋势是:有某些人却以为这是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威胁,去反对上面的一种趋势。于是,越来越明显地摆在人们面前的就是要进行一种抉择,到底跟随那一种趋势。 汉素音在回答来宾的提问时,谈到中国的备战情形。她说,正如她在菲律宾说过的一样,中国的备战是为了自卫,是广泛的,是全国性的。每个男人、女人和小孩,都在准备自卫。全国人民都在准备,而他们确是为了自卫。她说,在边境的那一边(指苏修),事实上正在动员,并正在沿边境大片地区撤退人口,就像企图要有所行动或至少保持一个长时间的警戒一样。因此,中国也要有所准备,他们还有大量的储粮。 汉素音说,这次旅行是她过去十三年来的第十四次,也是最使她兴奋的一次。她能有机会再到中国旅行非常感激。这是一次很美好的经历,除非你亲身去看看,否则你不可能真正理解在中国的农村和工厂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她表示此行令她非常感动。 她说:她强烈感到,不应当遗忘文化大革命对整个国家所起的良好的巨大影响。她强烈感到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的思想已朝着科学及接受科学的概念上面获得真正的解放。这种情形过去是根本无法想像的。所以,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种不可以单纯用物质方法去估计或衡量的力量。她说,这种事物不是可以用电子计算机来衡量的,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将会在未来数年有更大的发展。 有人问汉素音为什么她在谈文化大革命时强调它的精神方面。汉素音回答说,她在《二零零一年的中国》一书里,是把文化大革命看成一个总动员。这动员包括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她说,她这次强调精神方面,是由于她最初是不相信这一部分的。而现在她觉得这比一般人所估计的更为要紧。 汉素音谈到中国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她指出,过去二十年来有人在对中国实施“禁运”的同时,还对中国的进步诸多阻挠,很自然地,就更激发中国的自力更生运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祖国。她认为最重要的是自力更生的做法已经深入人心,深入到下一代。整个青年一代认识到什么是革命,并将会把革命继续下去。 汉素音提及她访问亚洲各地的旅行,指出使她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思想对人民大众的影响。她相信只要有革命的形势存在的话,人民一定会依靠自己的力量闹革命。但是,中国革命五十年的丰富经验,已给很多人提供了教材,提供了经验。
3. 索尔兹伯里发表文章谈美帝外交动向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二十一日刊载索尔兹伯里的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上周的倡议使得不自然的、捉摸不定的美国、苏联和共产党中国的三角关系朝新的、航路不明的,但是可能是比较有把握的方向发展。美国的行动规定大大修改美国长期来对中国的贸易禁运,自从一九五○年六月爆发朝鲜战争以来,这是美国对北京采取的第一个基本倡议。 虽然华盛顿没有谈到台湾的地位这一棘手问题,(中国一直坚持台湾的地位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是美国的步骤使人们产生了中美长期来的冰冻关系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希望。 最意味深长的是,华盛顿是独立地、单方面行动的。 美国的这个行动的时间和范围特别意味深长。这个行动是正当美国同莫斯科为了如何缓和紧张局势并就军备和核危险这种基本大问题达成协议而进行探求到半途时采取的。这个行动是在莫斯科和北京为解决其关系中的危险的紧张局势而作的不那么全心全意的努力暂停时采取的。 华盛顿采取行动向北京表明它对于走向比较正常的关系深感兴趣,这一事实着重说明了中苏关系中的顽固的创伤。 华盛顿的一些发言人煞费苦心地强调,这个行动不是为了使俄国难堪,也不是为了利用中苏僵持局面。他们还力图平息台湾自然而然产生的疑虑:美国一向对国民党中国抱有的友情在起变化。 但是一个清楚的事实是: 美国对中国的兴趣和关心由于中苏之间的危险冲突而明显地增加了它担心这个争端可能突然升级成一场大陆战争或核交火。 自从尼克松当总统以来,甚至在他接任以前,美国对于如何结束中美关系的僵局的兴趣就小心地显露出来了。大家知道,尼克松认为,同两个共产党大国建立一种新的、比较平衡的关系,时机已经成熟。他还知道必须参照中苏之间目前的极端敌对情绪来小心地行事。 莫斯科现在必须决定到底是继续北京谈判、撤销谈判、以不同的战术继续进行,还是重新在军事—外交—宣传方面施加压力。 苏联将考虑美国旨在改善对华关系的公开外交来作出决定。
4. 美国务院供认美帝侵占我台湾政策不变
【共同社东京二十五日电】特派记者铃木华盛顿二十四日电:有消息说,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的警备体制将改变成必要时巡逻。这项措施将作为美国针对改善美中关系,具体的说就是针对正式恢复美中大使级会谈所放出的一系列诱饵。 美国把第七舰队的第七十七机动部队派往台湾海峡,是在发生朝鲜战争的时期。实际上这仅仅是徒有虚名的,只拥有很少几艘舰艇。 【共同社东京二十五日电】特派记者中岛香港二十五日电:就美国缓和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的警备体制的报道,此间消息灵通人士说,“这是美国接近中国政策的新的措施”。据说,尼克松政权拥有对华政策的很多纸牌,它的第一张是七月份的缓和旅行限制的措施,接着,在本月十九日又宣布了对华禁运的缓和措施。这次的措施可以看作是第三张。 人们强烈认为,在美国接二连三地打出这些纸牌之后,美中会谈的恢复是越来越近了。 【美新处华盛顿二十四日电】国务院说,最近美国削减海军一事不会妨碍美国履行其对中华民国的防御义务的能力。 国务院发言人麦克洛斯基是在二十四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问到美国第七舰队是否减少了在台湾海峡的巡逻时强调了这一点。 麦克洛斯基说,“由于最近美国海军的削减,因此需要改变一下我们力量的部署。” 他又说,“然而,这决不会影响美国向中华民国承担的防御义务,也不会影响美国军队执行根据美国和中华民国政府之间的共同防御条约所规定的任务的能力。” 在记者问到美国目前在台湾海峡的舰只是否减少时,其他官员们说,可能减少了。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二十五日电】记者问,这种重新部署是否同美国与共产党中国的关系有关,麦克洛斯基说,他看不出有什么关系。
5. 蒋帮说美舰仍在台湾海峡活动
【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电】国防部军事发言人陈钟琇少将今天说:据他的了解,台湾海峡美舰仍在实施巡逻中。 据外电报道,美国第七舰队将减少对台湾海峡的巡逻。中央社记者今天曾就这个问题,向国防部军事发言人求证。 陈钟琇少将说,据他的了解,台湾海峡美舰仍在实施巡逻中。他没有作其他进一步的评论。
第 2 版
1. 日本《每日新闻》惊呼:日本物价飞涨 通货膨胀即将来临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十四日发表社论,题目是《要对“物价”采取积极政策——担心发生正式的通货膨胀》。摘要如下: 今年度的零售物价上涨速度,无论如何也不会停止在政府所预料的百分之五的程度。从今春以来就扶摇直上的零售物价,到十月为止已经连续上涨了八个月,即便按十月的水平一直维持到明年三月来推算,估计今年度的上升比率也要达到百分之五点七。 明年度的前景也颇为悲观。虽然政府的估计还没有发表,但据最近各大私营银行整理的资料,都估计明年度的零售物价上涨速度要超过百分之五。从一九六○年零售物价猛涨以来,已经连续十一年每年平均实际上涨百分之五以上。 而且,最近零售物价的上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孕育着一个很可能进一步地加劲猛涨的问题。这就是,过去零售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中小企业产品价格或服务行业用费的上涨;而现在大企业产品价格(不包括耐久性消费品)的上涨,成了零售物价上升的直接原因。 据日本银行调查,今年度前半年(四月至九月),大企业加工食品价格的上涨比率,相当于过去处于衰势的上涨比率的四点六倍,相当于其他工业品的二点四倍。在此期间,公益事业费上涨一倍,总平均上涨为一点一倍。可以看到,大企业的产品价格,是多么地突飞猛涨。 大企业产品价格这样地上涨,大体上是同工业产品的批发物价上涨相对称的,而批发物价的上涨,意味着抬高零售物价水平的开始。批发物价到今年十一月已经连续上涨了十个月,刷新了十三年来的纪录,平均每年上涨率大幅度地提高到百分之四点一。而从一九五四年以来到去年为止的十五年里,平均每年上涨率为百分之零点五。长期来在世界上算是最稳定的批发物价,竟然猛涨到这种程度,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联系到零售物价来看,这意味着,过去用来抑制零售物价的所谓批发物价的向下压力,一下子变成了积极地上升压力的作用。综合物价水平的上涨,也就是说最使人担心的正式的通货膨胀来临的日子,目前正在日益逼近。需要用比过去更加紧急而富有综合性的政策来应付物价问题。
2. 日本劳动力研究委员会发表报告:日本就业人口继续下降技术工人严重不足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四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经济审议会展望劳动力需求情况》。摘要如下: 经济审议会(会长,东京电力公司经理木川田一隆)的劳动力研究委员会(主任并木正吉),三日编制了“劳动力需求的展望和政策方向”的报告。报告指出,今后我国的劳动人口的增长趋势将下降,同时,中年、老年和女劳动力在人口组成中的比例将上升。报告说,为了使我国经济的生产率继续提高和今后继续发展,考虑如何运用老年劳动力和妇女劳动力,是个重要课题。 这个报告,是作为经济审议会改进工作制定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一九七○年——一九七五年度)的参考资料而编制的。 “展望”的梗如下: 在劳动人口的增长趋势下降的同时,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七五年度,劳动人口(十五岁以上)增长数为四百零五万人,估计每年平均增长五十八万人,每年平均增长的比例为百分之一点一,同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六八年度增长百分之一点八相比,比例有所下降。这是受到过去的出生率下降的影响。 二、为了今后仍能继续高速度地发展经济,需要比过去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求每一个工厂和企业,努力从政府投资、发展技术、人手过剩时代的雇用管理中解脱出来。 促进工业部门适应劳动人口老年化的情况: 一、劳动人口,除了增长趋势下降以外,并且在迅速地老年化。一九六八到一九七五年度,劳动人口中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年人,将减少二百六十六万人,二十五岁到三十九岁的人,也只能增加一百三十五万人。增加的劳动人口,大部分是四十到四十六岁的人(增加四百九十三万人)。特别是四十到四十六岁的女劳动力,在有生产能力的人口中所占比率,从百分之五十七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四。 二、另一方面,工业部门所最需要的中学和高中毕业生锐减,中学毕业生将减少一半,即从一九六八年的三十九万人减少到一九七五年的十四万人。高中毕业生从八十四万人减少到六十六万人。与此相反,大学毕业生都增加两倍以上,即从十四万人增加到二十二万人。 三、根据这种变化,企业界有必要重新探讨长年雇用制,采取延长一定年限制以及根据职业种类和能力调整工资和雇用的制度。 为了使就业人口的组成便利劳动力的流动,在就业人口的组成发生变化时,劳动力在工业部门之间流动,这是需要的。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七五年度,第一次产业(农林水产业)的年率为百分之六点一,趋势是继续下降,就业人口从一九六八年度的九百八十八万人下降为六百三十五万人。在全国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从一九六八年度的百分之十九点八下降为百分之十一点七,接近目前的西德(一九六七年为百分之十)。 为了发挥人力扩充职业训练,现在,技术工人缺少一百八十四万人。今后由于学历普遍提高,希望成为“白领阶层”的人越来越多,技术工人不足的问题,将进一步严重。 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七五年度,“白领阶层”的比例将从百分之二十二上升为百分之二十七,“蓝领阶层”(指工人阶级的上层)将从百分之三十八上升为百分之四十一。
3. 日本《东京新闻》报道:日今年中小企业倒闭将超过八千万五百起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六日刊登一条消息,标题是《上月企业倒闭创今年最高纪录——一年达八千五百起》。摘要如下:在紧缩银根的影响下,金融机关对营业情况不佳的中小企业,进行严格的有选择的贷款,因此,企业倒闭的增加趋势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倒闭的大部分是小厂商,而且十二月份还有岁末的特别贷款,因此,估计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但是私营的信用调查机关认为,明年一至三月,倒闭的高涨可能来临。 据东京商工兴信所调查,十一月份企业倒闭(负债一千万日元以上)达八百四十八起,比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二点八,超过了三月的八百二十五起,成为今年的最高纪录。负债额为五百二十四亿九千九百万日元,比上月增加百分之十九点八,仅次于今年最高纪录的七月(七百五十六亿九千四百万日元)。这家兴信所估计,从今年一月到十一月,倒闭起数为七千八百五十一起,年内将超过八千五百起。 在十一月份的倒闭企业中,建筑业倒闭二百四十一起,以压倒地多于其他行业而领先。由于受到禁止使用人造糖精的影响,糖精行业也发生倒闭现象,引人注意。
4. 日本垄断资本加紧发展钢铁石油化学等工业(一)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十一月二十五日以五个版的版面刊登日本经济专辑,总题目是《经济巨人日本》。 这个专辑由图片和文章组成;文章有四篇,现摘要登载如下:(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 一、《鹿岛港——争取成为“世界第一”的工厂群》 单调的海岸线弓形地向远方延伸,冷漠的沙滩一望无际,汹涌的太平洋的浪涛拍打着海岸。这便是茨城县鹿岛滩的旧景。但是现在已经完全是另外一派景色了。 鹿岛滩沿岸的寒村,现在正要再生为争当“世界第一”的工厂群。包括港湾区、住宅区、商业区在内,总面积是二万零一百八十六公顷。计划在一九七五年度最后建成。 鹿岛港是一个水深二十一至二十三米的人工港;它全部竣工后,将成为世界第一的深水港。 钢铁、石油精炼、石油化学、电力、机械金属等三十一家第一流的公司将在这里的工厂区建厂。到七十年代,一个向世界第一挑战的大型联合企业即将诞生。这也就是“经济大国”日本的新的象征。二、《从零开始,达到世界第二位》钢铁、汽车、石油化学等部门 进入世界性企业的行列 日本的工业水平自确保仅次于美国占自由世界第二位的地位,已有几年,而且在继续发展。 在国际舞台上能够充分进行竞争的大企业,一直在逐年不断增加。首先是造船,早就(一九五六年)占了世界第一位。在生产范围方面,棉纱、晶体管收音机、缝纫机、桌上电子计算机、二轮车等,都已名列世界的前茅。 还有工业界的“领袖”——钢铁、汽车、石油化学、电力等,也都挤入了世界第三位以内。 而且,作为先进经济国家之一的决定性条件都具备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比重,日本在这十年多来也迅速提高了。同时,高度的生产力也带来了出口的增加。高速度发展的盈余国家国际收支人们一直说,国内的经济增长率越高,国际收支就越恶化。然而最近,日本却打破了这样的“常识论”。经济高速度增长和国际收支的盈余并驾齐驱。 一九六五年十月以后,景气走上了上升的轨道,至今已经有四十八个月了。在这个期间,去年度的经济增长率实质上是百分之十四点三,创造了国际收支盈余额达十六亿美元的纪录。今年度的国际收支的盈余额,估计将接近十八亿美元。出口仍然是顺利的。 人们还普遍地认为,明年度的“贸易收支的盈余幅度将继续扩大。资本收支的赤字即使增加,来年度的外汇储备也将达到四十四亿美元”。总之,日本的国际收支的盈余已经固定下来,这个判断成立了。自由化的浪涛是猛烈的国际化的波动但是日本在世界中面临的考验还在今后。西德已经决定马克增值。同对西德一样,外界对国际收支有盈余的国家日本的经济加强了压力。只要今后仍旧保持大型景气,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日元应该增值的议论就会进一步高涨起来。 同时,国内经济方面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虽然说是“经济大国”,也决不是样样都好,不容只追求美妙的梦幻。 在国内,缺乏劳动力的状况日益严重,这是个最伤脑筋的问题。工资和物价,生产力的关系也是难于解决的问题,还有城市化的发展和损害公益等等问题。总之,发展中的日本在它的舞台背后,有着复杂的情况。 幸而,目前企业的成绩是称心如意的,以今年前九个月的决算来看,是连续八个月的增加收入和增加利润。有很多人认为明年即使多少要下降一点,但也仍然是增加收入和增加利润。虽然是这样,但在跨进了正式的自由化阶段以后,采取什么样的前进办法,是决定今后新的成败的问题。为此,就要实行经营革新。目标是争取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第一流的“经济王国”。以高塞度向二千亿美元的经济发展 成长着的日本现在活力还没有衰退。说明经济规模的国民生产总值次于美国,占自由世界的第二位。而且出口的增长在过去的十多年来是高速度的,超过了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的两倍。国民生产总值战后重新从头开始的日本经济,就象不死乌那样苏生了。回顾一下国民生产总值的足迹,就可以看到,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是在一九五一年。而在一九五五到一九六五年代的前半期就早已摆脱了“战后”的状态,简直是以极快极快的高速度发展起来,开始登上了国际舞台。 经济发展的尺度当然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就是经济增长率。减去物价上升部分,实质增长率在一九六八年度是百分之十四点三。 其结果是,一九六八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五十二万九千零六十七亿日元,以美元折算是突破了一千四百亿美元,超过了西德(一千三百二十二亿美元)。在自由世界中,是仅次于美国的八千六百五十七亿美元,占第二位。(待续)
第 3 版
1. 亚非人民日益觉醒 西欧帝国气息奄奄
【美联社伦敦电】(年终专稿)(记者:加弗向)古老的欧洲跌跌撞撞地从六十年代走了过来,适应了世界均势的巨大变动,冷战溶化了,社会变革的新浪潮出现了。 在力量和金钱方面,这个大陆不再是靠从远地得来的贼赃过活的世界的中心了。亚洲开始努力地站立了起来。非洲经过若干世纪的睡眠已经觉醒了。变化之风把一度足以夸耀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帝国都吹到历史里去了。真正的权力已经最后以伦敦、巴黎、柏林转到华盛顿、莫斯科、北京了。 在道德上,欧洲的青年从和平抗议转到暴力行动和造反。争取核裁军的运动同越南和平运动合并了。这些运动成为了各国抗议运动的焦点,一直到很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位不知名的名叫科恩—邦迪的学生帮助开始了导致法国总统戴高乐下台的事态发展的时候为止。 这个十年是从当时是苏联总理的赫鲁晓夫勃然大怒退出在巴黎举行的四大国最高级会议向已故艾森豪威尔总统抗议U—2间谍飞机飞行开始的。当时共产党人修了柏林墙。这是以欧洲在中间分为两半为象征的冷战的最高潮。 但是这个十年结束的时候是巨大的俄国和中国共产党分裂了,欧洲的东西方集团向着中心逐渐接近了。 整个六十年代,哼的唱的是变革的曲调。 抗议和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两个孪生子,模糊了冷战长期以来很整齐的界线,逐渐消除了国家的权威,打破了家庭的框框。 在东面,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努力要摆脱莫斯科的控制——结果只是苏联坦克在一九六八年隆隆地开进了布拉格。在西面,戴高乐的一心要建立介乎美国和俄国超级大国之间的“第三势力欧洲”,导致了法国退出北大西洋联盟的军事系统,把英国保持在共同市场之外。 变革达到了底层在欧洲很大一部分地区,头发都越留越长了。 吸食毒品的人越来越多。颓废派成倍增加。年轻妇女把裙子缩短到了膝盖以上,并且开始穿透明的衬衫。 六十年代还取得了医疗方面的巨大进步——避孕丸和心脏移植。除俄国以外的欧洲人口从四亿二千五百万增加了三千七千万。苏联从二亿一千四百万增加到了二亿四千三百万。在这个十年里,几乎所有欧洲战时和战后不久的年代的伟大领导人都去世了。 在德国,阿登纳不大情愿地辞去了他一直以家长式的诡计多端担任的总理职位。丘吉尔死于一九六五年。社会党人威尔逊和勃兰特起而领导英国和西德政府,而一个苍白无色的集体领导接替了丰富多彩的赫鲁晓夫。戴高乐也从世界舞台上消失了。
2. 香港《大公报》载文报道:今年是英国经济危机加深的一年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二十一日刊载一篇谈英国一九六九年经济危机情况的文章,摘要如下: 在西方总危机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一九六九年英国在财政经济的严重困境中陷得更深,而在进入一九七○年的时候,经济前景更加不妙。 大量事实证明,一九六九年是英国经济危机加深的一年。 人们知道,英国对外贸易,是常年入超的国家。以一九六八来说,它的对外贸易逆差额高达七亿零五百万英镑,达到一九五一年以来最严重的程度。即使在一九六九年头七个月,英国的对外贸易也还是连月逆差。根据伦敦《泰晤士报》十一月四日的报道,一九六九年一月至七月英国贸易逆差额,累计达二亿五千三百万英镑。 英格兰银行的贴现率,在一九六九年二月二十七日由百分之七再次提高到百分之八,至今仍无降低的迹象,这是英国财政经济危机深重的另一个重要标志。由于英格兰银行的贴现率保持在“超危机水平”上,英国金融市场的银根奇紧,商业银行放款的优惠利率更从九月十七日起由百分之八点五提到百分之九。 英国财政经济危机深重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债台高筑。截至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底止,英国名义上有黄金外汇储备十亿四千三百万英镑。但是,英国是“靠着借来的钱和借来的时间过日子的”(英国首相威尔逊语),它的家档空虚得很,“把口袋翻转过来就发现一个便士也没有了”(英国《观察家报》语)。目前,已知的英国外债约有六十亿英镑。外债大量增加,借新债还旧债,已成为英国财政的恶性循环。 一九六九年四月十五日,工党政府向议会下院提出了一九六九——七○年度的预算,被称为是“一个走投无路的政府提出的一个陷在死胡同的预算”(英国保守党领袖希斯语)。工党政府企图通过这个预算,在一年内增税三亿四千万英镑,把困难转嫁到英国平民身上。因此,同一般人生活密切相关的许多物品都增了税,其中包括汽油税和某些食品、纺织品的购买税。英国人民被迫进一步勒紧裤带。 在这个财政年度里,工党政府还进一步限制工资和紧缩信贷。在这种措施下,英国国内市场的零售贸易严重下降,包括汽车、机械、纺织品、无线电收音机、电视机、家俬、寝具以至酒类在内的零售生意都走下坡;中小企业倒闭与日俱增,单是马歇尔和斯尼尔格罗夫集团在英国伯明翰和其他三个著名城市开设的百货公司,就有四家已定期在一九七○年一月底停业关门;汽车、建筑、机械制造、造船、棉纺织和煤炭等工业部门,纷纷出现生产停滞和下降情况。 上述事实表明,英国政府是在日益深重的财政金融危机的夹缝中,踉踉跄跄地度过一九六九年的。在它进入一九七○年的时候,美国的生产“过剩”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 对于严重依靠对外贸易、出口总额有百分之十四是直接向美国出口的英国来说,一九七○年将是一个困难更深的年头。 在工党政府的“限制”和“紧缩”的政策下,一九六九年英国的物价上涨了百分之六,失业人数增加——官方公布的失业人数由一九六九年十月份的五十五万一千人,增加到十一月份的五十七万一千人。
3. 英《泰晤士报》正面临其一百多历史中最大的财务危机
【路透社伦敦二十日电】一度是英国正派典型的《泰晤士报》面临其一百八十一年历史中最大的财务危机。 一周前《泰晤士报》总编辑汉密尔顿发给职员的一封信,透露“《泰晤士报》正在为其生存而挣扎”。 《泰晤士报》今时今日的困境,实在是一种讽刺。因为,在这三年中,报纸销路涨了百分之六十,总数达四十五万份,总收入也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七。
4.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汽车销售量急剧下降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二十五日节译刊登了英国《泰晤士报》十九日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根据英国交通部昨天发表的统计数字,十一月份新车的登记数字(按:实际上为新车的销售数字,下同),为五万八千二百部,这是一九六六年底以来的最低数字,这个数字此去年同一个月减少将近百分之二十七。 十一月份新车的登记数量为五万八千二百部,而去年十一月份新车的登记数量则为七万九千四百部。这是一九六九年第一季以来同去年同一个月份比较的最大幅度的下降。至此,今年头十一个月的新车登记量,已比去年同期减少百分之十一点五了。 汽车工业界人士对最新发表的统计数字,感到特别忧虑,原因是这些数字表示,今年冬天汽车市场甚至可能比他们原先预料的更加黯淡。 今年头十一个月英国(不连北爱尔兰在内)新车的登记量为九十三万六千四百零二部,看来,全年的新车登记量将大大低于一百万部。纵使连同北爱尔兰,全年的登记量也只有一百万部多一些。这些数字都是一九六三年以来的最低数字。 汽车制造商存在的一大忧虑是:假如汽车工业要等到政府明年春天提出新预算时才放宽对分期付款购物的限制或削减购物税,那么,由于潜在的买车者将等到政府采取这类行动后才买车,今年冬天的汽车市销售量将大大降低。 昨晚,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主席道格拉斯·理查兹说,十一月份新车登记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分期付款购物的严格限制和购物税率的高大。他抱怨说:“政府压缩英国汽车工业及其零售商太过厉害了,时间也太长了。” 汽车经销商协会说,“除非政府响应我们提出的许多建议,放宽分期付款购物的限制,否则,局面将日趋恶化。”与此同时,商业车辆也受到“压缩”的影响。这类车辆十一月份的登记量为一万八千五百三十九部,而去年同一月份为二万零九十部。
5. 美《时代》周刊说:七十年代美国将被群众暴动「撕烂」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二月十九日转述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提前出版的十二月十九日美国《时代》周刊指出,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家们“令人惊奇地”一致地认为,在即将开始的新的十年里,充满整个六十年代的对抗的精神,将不仅不会约制,恰恰相反,它将会大大地发展。美国的其他少数民族:印第安人、华裔美国人等,很可能和美国黑人联合起来,参加黑人的斗争。“新的少数派”(指造反者)将令社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妇女权力”等口号将“不再是开玩笑,而将成为社会必须面对的战斗的声音!” 这家刊物说,美国社会的重要的上层建筑:联合企业、工会(指黄色工会)和政府,将不能逃脱被反对的命运。它指出,今天造反的学生,将成为明天成人社会中的成员、工人和有投票权的选民,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将带着青年时代的理想踏进社会,改变那时候的政治气候。 《时代》周刊预测说,新的十年的大部分时间中,美国将更加分裂,将成为更多暴动、更加“偏激”的社会。它引据美国全国暴力事件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新的年代里,美国可能变成被杀戮、“恐怖主义”所“撕烂”的国家,许多美国城市将变成充满了敌对情绪和仇恨的武装城堡。
6. 美《时代》谈六十年代的“十大新闻”
【美联社纽约二十二日电】美国《时代》周刊今天列举了六十年代世界的十大新闻: 一、建造把东柏林和西柏林分开的共产党墙。 二、中苏分歧表面化。 三、一九六二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四、中国在一九六四年进行第一次核爆炸。 五、一九六五年美国开始在越南增兵。 六、毛泽东在一九六六年开始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七、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在一九六七年进行的六天战争。 八、一九六八年的(越南)春节攻势。 九、苏联人一九六八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十、戴高乐一九六九年辞职。
7. 路透社报道:十年来西欧学生运动高涨
【路透社伦敦十五日电】“和平的人士,我们要和平。”这一直是在过去十年中青年们在斗争中高呼的口号——青年们曾经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以证明这一点。 氢弹的阴影、越南战争、关于神经战和细菌战的小声的谈论、不同种族的人们之间的激烈冲突,所有这一切使得明天的公民们经常不得不去考虑,他究竟是否还有任何前途。 青年人的反应是普遍的愤恨和不满。从而产生了两大派——学生积极活动分子和爱好和平的颓废派。双方的青年人都敢大胆地讲话。 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其中有许多是反对美国在越南的战争的)在大西洋两岸已成了平常的事。在南美、欧洲、非洲和亚洲,学生们起来造反和进行暴乱以反对限制他们活动的过了时的大学制度,反对上一代作出的规定。 到处有一些领导人,如居住在英国的巴基斯坦人阿里、出生在法国的德国公民科恩·邦迪和成为英国议会议员的爱尔兰姑娘德夫林,一时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他们都有一些话要讲,尽管这些话并不总是很清楚。但是对他们的追随者来说,他们已经说得够清楚,因此产生了响彻全世界的强有力的反应。 年青人的声音是巨大的——老一辈人不得不倾听,并且有时还要采取行动。
第 4 版
1. 英《金融时报》报道苏今年棉花减产
【本刊讯】英《金融时报》十一月二十七日刊登该报记者写的一篇报道,题为《俄国棉花收成不佳》,摘要如下: 从俄国棉花种植场传来的消息仍然远不是令人鼓舞的。到十一月中,在各地收获了四百七十万吨皮棉,比去年同期减少一百万吨。其中,刚好三百多万吨产自乌兹别克。 俄国今年的产量要同去年生产的六百万吨相当的这种希望现在确实是微乎其微的。要是风调雨顺,到十二月一日可能达到五百万吨这一指标。
2. 苏修土库曼第一书记被撤职
【路透社莫斯科二十五日电】官方消息今天报道,担任苏联中亚细亚土库曼共和国的共产党第一书记达九年之久的巴雷什·奥维佐夫已被免职。 塔斯社和《消息报》发表的消息说,土库曼共和国总理穆罕默德·纳扎尔·加普罗夫接替他的职务。 没有说明这次更换的理由。这次更换是昨天在阿什哈巴德举行的该共和国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决定的。但是观察家们认为,这可能同这个与伊朗、阿富汗交界的共和国的经济困难有关。 中央委员会会议还选举前副总理奥拉兹穆赫麦多夫接替加普罗夫任总理。全国党的负责干部(官员)政策的书记伊凡·卡皮托诺夫参加了这次会议。没有宣布奥维佐夫担任什么新职务。 这是今年来第二个苏维埃共和国的党领导人被免职。七月份,高加索的阿塞拜疆共和国的老资格的党的第一书记维利·阿洪多夫的职务由当时担任该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秘密警察负责人盖达尔·阿利耶夫接替。 【路透社莫斯科二十五日电】莫斯科电台说,奥维佐夫被撤职是由于他在工作中有严重缺点。
3. 法新社报道:苏出现强烈寒潮影响明年作物收成
【法新社莫斯科二十三日电】在异常温暖的秋天之后的一次突然的凛烈的寒潮,对俄国的春麦和其他某些一九七○年作物很可能给予了严重的打击。 从上星期三、四以来,在俄国中部各地每天的气温是晚上低达摄氏零下二十五度。在这些地区雪盖得很薄,不能防止麦子受冻。 在这次突然的寒潮以前,异常高的温度打断了一些果树的冬伏期。
4. 法刊报道:苏修侵捷使苏军发生动荡
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和反华,清洗了数百名高级军官,提拔了大批年青的亲信 【本刊讯】法《时代价值》周刊在十二月十五日——二十一日一期刊登了皮埃尔·德维勒马雷斯的一篇文章,题为《红军重新就范》,摘要如下: 大战以后,苏联最高司令部曾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今天,平均年龄在六十岁以上,因此它是最老的。特别在一九六八年——一九六九年,在莫斯科或在一些军区飞速地提拔了一批人。这些被提拔的人,虽然是年青的将级军官或校级军官,但是没有担任关键的职务。担任这些职位是要求任职者属于党的机关的。 在斯大林时代,在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柏林担任指挥职务的所有元帅和将军,所有担任苏联十五个军区(基辅,敖德萨,明斯克,哈巴罗夫斯克,列宁格勒等)领导的人,都属于苏联(党)中央委员会,或者属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央委员会。 在赫鲁晓夫时期基本上保持了这一传统,但这一传统在一九六八年由于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武装干涉所引起的动荡而被推翻了。 在对布拉格干涉十五个月之后,在全年中进行的严酷的清洗已经涉及到数百名高级军官和部下。某些人遭到清洗是由于“癌症”。但是,陆海军的政治部主任叶皮谢夫将军说,“共产党目前的组织网和党员的分布,能够把军队的所有主要机关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一系列的退休、变动职务、降级的活动大大地改变了军事机关的组成情况: ——二月二十一日:舒鲁波夫将军被委任为敖德萨军区司令。 ——三月十六日:西索耶夫海军中将升为黑海舰队司令。 ——三月二十一日:约诺夫将军被提升为边防军总部副司令。 ——七月三日:霍穆洛上将被任命为西伯利亚军区司令。 ——七月五日:坦卡耶夫上将被任命为北方集团军(驻波兰)司令。 ——八月七日:托卢勃科上将从战略火箭部队第一副司令提升为远东军区司令。 ——十一月十一日:利亚申科大将被任命领导一个新建立的军区:即“中亚”军区。军区司令部设在阿拉木图,军区管辖哈萨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共和国。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从此后成为一个单独的军区。 ——十一月十三日:库利科夫将军代替在东德的科谢沃伊元帅。 ——几星期以前,伊凡诺夫斯基将军好象被任命为莫斯科军区司令。 在这九个将军中,只有一个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利亚申科。然而,他是那些赞成干涉布拉格的军人之一。 其他的八位都给配上了将军级的政治助手。在波兰、东德等地也一样。 在莫斯科,最后,空军总司令维尔希宁元帅直至今年一直是同时任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国防部副部长的职务。 然而今年夏天,库塔霍夫被任命担任空军总司令这个职务,但是,在一九六七年,他仅仅是一名中将,一名普通党员。 有几种解说:首先,从一九六八年八月到今天为止,军队的“不安”是事实。这种不安导致了清洗,由于清洗又导致新的晋升和人事变动。 人们把那些趾高气扬的技术专家安置在使北京不得不对此加以考虑的岗位上。比如托卢勃科被安置在远东。 在总参谋部,“地位上升的人”是索科洛夫将军,他也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但是,他仅仅是将军级,仅仅是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在潘科夫斯基将军去世和维尔希宁元帅被清洗之后,巴夫洛夫斯基将军在任职的五个副部长中,是一名出类拔萃的人物。这个机构领导八个兵种和行政机构(装甲兵部队、战略火箭部队、化学兵部队、军事学院等)。 巴夫洛夫斯基是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清理行动的组织者。
5. 《纽约时报》载文:《苏联经济不妙的一年》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二十一日刊登了该报记者哈里·施瓦茨写的一篇文章,题为《苏联经济不妙的一年》,摘要如下: 苏联领导人上周最后承认,今年苏联经济使他们失望。他们透露,在一九六九年总的来说苏联的生产比自从赫鲁晓夫于一九六四年被清洗前以来任何一年都增长得缓慢。 去年农业产量下降了,虽然不像一九六三年那么急剧。当时赫鲁晓夫总理为了向苏联人民保证充足的面包供应不得不迅速地从国外购买数以百万吨计的小麦。今年工业生产的增长比上一代任何时候都缓慢。 这些非常不光彩的结果至少由于两个原因使目前的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感到为难。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和他们的同僚从赫鲁晓夫手中夺取政权时提出的理由之一是,他胡乱地指导苏联的经济,并且严重地妨碍了它的发展,而现在苏联目前的领导集团很容易遭到类似的批评。 更加糟糕的是,一九六九年糟糕的情况使预定明年为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举行的盛大庆祝活动提供了不妙的背景。赫鲁晓夫经常吹嘘,苏联将在一九七○年在经济上赶上美国,在生产和生活水平方面都超过它。 这一背景情况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苏联最近的评论强调气候恶劣对今年产量下降所起的影响。据指出,今年极其寒冷、冰雪特大的一月和二月妨碍了许多生产活动,而在一九六九年年中,某些地区发生水灾,另外一些地区发生早灾,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 西方观察家一致认为,不利的气候部分地说明今年苏联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但是他们提到了另外两个因素。它们的消极影响可以归咎于管理苏联经济的人所犯的错误。 这些因素之一就是,苏联的摊子铺得太大,它试图同时进行它目前的资源远远维持不了的经济活动。 公开承认的劳动力严重缺乏现象——主要工业中心的最尖锐的问题——是说明苏联承担的义务过重的最明显的证据。由于工人的缺乏如此紧迫,克里姆林宫不得不在最近几个月中下令削减政府中的办事机构人员。并对一些年老的退休人员、病人以及其他的没多大用处的人增加了物质刺激,使他们担任工作。但是,像在苏联这样的计划经济中,劳动力缺乏现象的存在很自然地表明制定计划的人把事情搞糟了。 使苏联经济发展减缓的第二个基本因素是因为劳动生产率仍然低和资金仍然少,许多新的投资回收率继续下降。苏联经济学家们最近几年在抱怨完成一些新的厂矿工程所需要的时间之长令人感到吃惊时特别强调了滥用资本的现象。 这些困难的主要事例之一是,现在正在建设中的、为苏联人民生产菲亚特牌汽车的伏尔加河畔的陶里亚蒂城巨大的汽车制造厂。苏联当局在一九六六年初认为,这个工厂到现在将会接近完工,并能在一九七○年大体上生产五十万辆汽车。 根据这一设想,目前正在执行的五年计划在一九七○年的汽车生产指标是七十万至八十万辆。但是,最高苏维埃在上周被告知说,一九七○年的新指标还不足原定指标的一半。不得不做出这种削减的主要因素是陶里亚蒂城工程进度缓慢,那里的工厂远远地落后于预定的计划,所以苏联领导人现在只期望在明年得到三万辆汽车就行了,而不是他们原来希望得到的数以十万辆计的汽车。 对柯西金总理来说,在俄国当前的经济困难中最不吉利的是他在一九六五年发起的经济改革未能取得他期望取得的成果。苏联的大部分工业现在都在根据这一新制度进行生产。这个新制度强调利润并鼓励提出改进企业管理的倡议,但是,老的缺陷未克服,反而出现了新的缺陷。
6. 特勒认为:苏修反华侵捷处境日益孤立
【合众国际社伦敦十四日电】(年终总结稿)(记者:特勒)“共产主义已经败坏到走上了通往资本主义的最漫长和最艰难的道路。” 东欧一位年老的、做了一辈子共产党员的人最近说了这番无可奈何的话。 六十年代两次使共产党地位动摇的事件使这位老共产党员失望,一次是中苏分裂,一次是一九六八年以苏联为首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第一次事件标志着共产主义的团结一致崩溃了。 第二个事件粉碎了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共产党员的忠诚和信任。 由于这种分裂使东欧国家和各地其他共产党要求有更多的独立性,东欧国家仍然受到武力压制。 许多专家认为,六十年代开始的世界共产主义的四分五裂在七十年代将继续下去,克里姆林宫一度拥有的牢固控制将进一步消失。 欧洲集团以外的共产党为了使俄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一事为它的党员所接受,日子很不好过。有许多党在捷克事变后失去了大量正式党员。有些党,包括欧洲主要的意大利党和法国党基本上仍然是不妥协的。 中立国家,有许多是所谓不结盟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想到要对莫斯科领导的共产党战略重新看待。具体的说,其结果是对同共产党集团密切合作冷淡下来了,有的还退了回去。这在新兴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最为明显。 在经济上,共产党集团国家的发展,包括苏联本身的发展使这种制度不那么吸引人。 十年前,赫鲁晓夫总理公开夸耀俄国七十年代经济上将赶上美国。实际上自那时以来,两个强国的技术差距明显地扩大了。 东欧国家最近开始分散管理他们的经济,实行物质刺激和利润原则,俄国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这样做。 密切注视共产党事务的观察家认为,由于上述的一切,尽管俄国和集团国家重新进行压制和加强了控制,在未来的十年里,要求在政治、社会、思想意识以及经济上有较多自由的愿望将更加强烈。他们的论断是,七十年代共产党势力范围内部将有许多变化,莫斯科将仍然是领导者,但不那么是个统治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