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08-06
第 1 版
1. 法报评论:毛主席诗词------中国半世纪来历史进程的里程碑
【本刊讯】法国《战斗报》六月二十五日刊登居伊·布鲁索莱撰写的题为《毛泽东的诗词》的文章,摘要如下: (原编者按)“《埃尔纳》出版社不久将出版由居伊·布鲁索莱翻译和注释的毛泽东诗词集。这部文学著作将及时地向我们揭示当代最杰出的人物之一的人们最不了解的方面。这部著作中只有三十多首诗词毛泽东迄今发表的只有这些。人们将会深深感到,他的诗词不是一个活动家的消遣,不是一种雅事,远远不止是消遣和雅事。他的诗词反映了各个不同方面和各个不同时期,他的诗词是他丰富多采而完整的著作的一部分,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必须把他的诗词同他的讲话和思想联系起来,他的讲话和思想,常常也是诗人的讲话和思想。 “居伊·布鲁索莱介绍诗词的评述和对每一首诗词的具体注解,缺点是把毛泽东的诗词同全部著作分割开来,但是也有个优点:说明毛泽东的诗词的时代背景,阐明了诗词的意义,不懂中文的西方读者是不容易理解其意义的。我们尤其懂得,中国的诗词和法国的诗词是不一样的。 毛泽东的诗词是古体诗,维克多·赛加朗给我们举了不少例子:毛泽东的诗词是新中国革命史的里程碑,是新中国革命史上最兴盛时期的结晶。这些诗词刻划了中国革命最崇高的形象,是中国革命的理想的反映。” 毛泽东的诗词大部分是在“叛逆”中写成的。……但是,即使在他不享有他的资历规定的地位的时候,这位诗人也保持着他的应有的责任感。而且,他反而有了充分的时间,有利于批判这个社会;对社会负责,始终是他的天职。就是在流亡的年月里,他也在不断尽到进行教育的职责,这也是他的主要职责。即使在流亡的年月里,他仍然是捍卫伦理和文学传统的英雄。 毛泽东的政治著作和小红书是保持这样的风格,他的诗词也是这样,这些在形式和立意方面都是与传统文学相联的。 对古典的形式将另作研究。现在来谈谈诗词的立意。这些诗词的教育意义何在?这些造诣高深的诗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毛泽东的诗词,有半数以上(至少有二十来首)或多或少直接地回顾了国内战争的一个片断,或者是过去四十年的政治生活中的一段细节。这些诗词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各阶段,作者在这个历史时期中选择了一定的时刻和一般能确定时间与地点的事件。拿地图和编年史一对照,诗词好象是在特定环境中在某地树立的里程碑,以强调、纪念和歌颂事件的典范意义。 这些里程碑标志着毛泽东所走过的路程,因此也标志着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进程。有的回顾了红军的战斗,有的描绘了行军途中令人神往的景色,其他一些是对毛泽东所率领的人翻山越岭和强渡桥梁的功绩的歌颂;一首诗追忆了毛泽东学生时代的那个城市,毛泽东在那里斥责军阀的为非作恶;另一首诗回忆了毛泽东在一座正在兴建的建筑工程附近游泳横渡长江,这是激发革命者战胜自然的豪情壮志的诗篇。
2. 谴责佐藤政府反华 要求改善日中关系
【本刊讯】日中贸易联络协议会今年七月十六日发表《声明书》,谴责佐藤政府反华,要求它改善日中关系。摘要如下: 我们在回顾过去漫长的日中关系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来考虑战后日中关系的时候,认为只有早日实现日中关系的正常化才是我国应该采取的基本政策,才是国民舆论的大势所趋。 再洞察最近的世界形势,可以看出国际政治正出现新局面,各国都认为中国的存在是无可争辩的事实,都想改善同中国的关系的动向正在加强。 反过来看看我国的现状,我们深感忧虑的是,我国政府对中国的姿态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最近几年,反而使日中关系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在贸易问题上,政府今天还仍然认为吉田信件是有效的,给日中贸易设置了重大的障碍,严重地妨碍着日中贸易的正常发展。而且还忠实地遵守遏制中国政策的一环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规定,继续实行对中国的出口限制。 今天我国政府对中国采取的态度,是忘记了我国曾对中国进行过侵略的历史和战后两国间还没有恢复和平的事实,是对拥有七亿人口、同我国有着极深厚的关系的邻国采取根本错误的强硬政策,这不仅会给日中关系的将来深深埋下祸根,而且会蚕蚀亚洲的稳定与和平的基础。这是我们根本不能容许的。 我们在这里强烈地要求政府坦率地认识世界以及亚洲的目前形势和日中关系的历史背景,从根本上改变对待中国的政治姿态,迅速地、勇敢而果断地撤除政府在日中之间已经设置或现要设置的种种障碍,实现日中关系的正常化。
3. 日《人民新闻》揭露日当局进行反华宣传
【本刊讯】日本《人民新闻》七月二十日报道:最近,海关和资产阶级报纸勾结起来,大肆进行反华宣传,说什么中国货轮装载着大量武器和弹药。任何国家的远洋航轮都携带着自卫武器。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从上海和天津到日本的海上,美国 ——它正援助盘踞在中国领土台湾的蒋介石伪政府反攻大陆——的专事侵略的海军的舰艇和飞机横行霸道,在这个海域航行的中国船舶不知什么时候会遭到它的攻击。而且,日本是一个由反动政府统治的国家,它还没有和中国恢复邦交,追随美帝,缔结日美安全条约,采取反华态度。 可见,中国船舶是在敌人的地区里航行。因此,它采取商船所许可的最大限度的自卫措施,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反动宣传机关进行这种反华宣传的目的是什么呢? 对于积极参与反华的日共修正主义集团说来,这是值得欢迎的事情。因为对于他们这些对暴力革命怕得要死的人来说,所谓中国向日本秘密运进大量武器弹药的宣传是最好不过的材料,可供它进行反华、反暴力革命和议会主义的宣传。 对于苏修社会帝国主义集团说来,这些消息可以用来在日本人民中间散布中国的威胁,挽回自己的“威信”。
4.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二十九)
苏专家要求特权和享受 足立:现在苏联政府外交政策的根本态度,归纳起来就是:对拿起武器起来革命的世界人民,不顾一切地进行阻止;另一方面却又假惺惺地“援助”,目的则在于宣传。它对亚、非、拉美国家,进行和西方帝国主义同样的投资,帮助对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反动势力发展,扼杀革命力量;又借“援助”对方,要挟对方听自己指挥。 如果看不清苏联政府援助的本质,还以为苏修表面不错,因而对它抱有幻想,这就会给本国革命带来重大的损害。苏联修正主义集团已和美帝携手,企图瓜分世界。我们透过许多事实,证明和苏修决不能结成反美统一战线。 新谷:苏联和中国对非洲国家两种援助的根本不同点,不必从理论上来谈,非洲人从现实中已经充分体会到了。非洲同学们对此非常了解。苏联的技术专家打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招牌,实质上和当年白人殖民主义者到非洲去的目的是相同的。他们一到非洲国家,就要求特殊待遇,许多专家在工程契约满期后也不愿回国,千方百计继续留在国外过其白人贵族式的生活。他们在国外有高级住宅住,有汽车代步,挥金如土,吃喝玩乐,样样俱全。 自一九六○年苏修突然全部撤走在中国的专家后,中国经历了一段非常艰巨的岁月。中国从苏修反面教员中得到了教训,它在对新兴国家的援助中,采取完全不同的内容,如对马里等国帮助当地人民种植水稻,使人民能够自力更生。中国技术人员到了非洲,在气候条件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尽全力摸索试种水稻的经验,他们有的一到非洲就病倒,仍然顽强地工作。 他们和非洲工作人员拿同样的待遇,不要求任何特殊享受。援助额的多少是另一问题,单是中国这种真诚的援助精神,就使当地人民深受感动。在莫斯科,我们碰到不少非洲学生,他们的祖国同时接受中国和苏联的援助。这些学生对两种援助的差别非常清楚,并常常说给我们听。 原田:什么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援助?一个由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对于正在进行解放斗争的人民,从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来看,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在最前线作战的战士,因此要给予一切必要的支持和援助,这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人民不可推卸的国际义务。 世界上凡是起来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人民,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就是自己的斗争,必须坚决地和他们站在一起。 但是,以苏联为首的一些修正主义国家,把自己应负的国际主义义务看作是沉重的负担。因此,他们才认为“越南人民的胜利,全靠苏联的援助”,强要越南人民感谢自己。当人民的解放斗争激烈化,引致苏联和美帝国主义之间的磨擦加剧,影响到苏美“和平共处”的路线时,苏联政府就向解放运动施加压力。它给越南的一点点“援助”,不过是以此为饵,要挟越南人民放弃对美帝的武装斗争。 这种假援助是违反越南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二十九)
第 2 版
1. 依靠贫农 团结中农 开展人民战争
【本刊讯】《印度斯坦旗报》三十一日刊登自詹谢普尔(比哈尔邦)发回的一则消息,摘要如下: 比哈尔邦纳萨尔巴里最高领导人萨蒂亚纳拉亚纳 ·辛格,在对本记者进行的九十分钟谈话中提供了下面这些和另外一些惊人的事实。 决定对进行这种“战争”的地区的选择的三个考虑是:这个地区要有自立的经济,远离政府的重要据点,并有基础深厚的群众运动使该地“易于感应”。 尽管这位印共(马列)核心“内阁”的成员侃侃而谈,但他却小心翼翼地不说出他认为合乎这些考虑的地区的名字。不过,在谈到乔塔那格普尔地带时,他说,它具有“当代印度社会的一切内部矛盾——原始的农民、先进的工人阶级、资本的集中和赤贫。它还拥有密林和山地,一直伸延到中央邦”。他说:“你会很好地估价它的意义。” 他说,“我们用传统的武器去获得现代化的复杂的武器;我们的补给者是地主和邦警察。我们与他们交战,夺取他们的武器;武器问题并不使我们担心。” 比哈尔邦党组织的这位三十八岁的书记一度坦率承认他的党参与了比哈尔邦的各次武力夺取作物案件和其它事件。但他说,在许多情况中,通过间接的办法对“造反的”农民进行领导。他拒绝透露这个间接的领导意味着什么。 辛格说,比哈尔的斗争是百分之九十七对百分之三的斗争。据他说,比哈尔的人口有百分之四十是无地的,百分之三十拥有一乔塔到七比加的土地,百分之二十是中农,拥有五到二十比加的土地,百分之七是富农,拥有二十比加多一点,其余的百分之三是“不知道自己的土地在什么地方”的人。他说,这个百分之三的阶级拥有这个邦的耕地总数的百分之三十。 他说,“我们的战略是中立富农,我们将不攻击富农。中农是我们的亲密盟友,无地农民和贫农是我们的先进的队伍,是我们的支持者的核心”。他说,他们将以这些人发动一场“人民”战争。 提到印共和印共(马),他认为这些人“根本不是共产党人”。他说,“不相信革命的人就不是共产党人。” 辛格表示,目前,他们集中于七个邦——西孟加拉、安得拉(特仑甘纳)、北比哈尔(以穆沙哈里农业区为中心)、北方邦(特别是喜马拉雅山麓平原地区)、喀拉拉和泰米尔纳德。
2. 印报报道:印又成立一「革命共产党委员会」组织
【本刊讯】《印度斯坦旗报》七月二十六日报道: 一个新的左翼共产党集团,印度的革命共产党委员会,号召从八月九日起开始进行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将全部帝国主义的势力,包括美国和俄国的势力,从这个国家驱逐出去。 这个可能是第八个潜在的共产党的委员会,是由拉什·比哈里·高希领导的,它已开始与尚未成立任何党的各个不同的共产党集团会谈,以便在八月九日采取联合行动。虽然还不能肯定这个委员会是否已从这些集团中的任何一个接到肯定的反应,据猜测,已与共产党、“红色人民”、“时代英雄”和“南国”这样一些机构的领导人进行了接触。 这个委员会说,它要执行的初步任务是一方面在全国开展一次广泛的群众运动,另一方面,使革命者为在工人阶级和农民的帮助下进行游击战争作好准备。在一张传单的七条口号中已代表这个委员会宣布了八月九日的计划。这些口号是: (一)抵制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制造的商品。(二)摧毁为实行自动化而运来的一切机器。(三)抵制帝国主义的银行。(四)停止放映外国影片。(五)发动一个把帝国主义直接控制的全部工厂收归国有(不给赔偿)的运动。(六)否认印度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签订的全部经济协定,这些协定标志着半殖民主义。(七)不让达赖喇嘛集团在印度的国土上反对伟大的中国。 为委员会散发的传单阐明了它企图遵循的一个明确的亲华路线。
3. 比斯塔重申印军事和情报人员必须从尼泊尔撤出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七月二十一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尼泊尔领导人坚决要求印度撤出》,摘要如下: 比斯塔首相说,如果印度从尼泊尔撤出军事和情报人员的代价是关闭尼—印的开放边界的话,尼泊尔愿意付出这笔代价。 在十八日的一次私下接见记者的谈话中,他重申了下述要求:印度撤出它驻加德满都的人数不多的军事代表团和在尼泊尔边境线一带一些哨所工作的无线电报务人员。 比斯塔首相承认,他之所以终于把这个问题公之于尼泊尔报界是希望此举使问题能加速解决。他否认两国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而使印度有权在这里保持军事代表团。他说:“主权是不能让步的。” 一位尼泊尔高级官员说:“在撤退问题上,本政府将寸步不让。”印度同样直率地坚持说,由于它同这个小小的喜马拉雅缓冲国有“特殊关系”,所以它有权监视驻于尼泊尔边界沿线的、其打击力量能达到印度平原的中国部队。 比斯塔在办公室喝咖啡时接见了记者。他不同意那种认为尼泊尔要求印度撤走人员是中国施加压力的结果的说法。他说:“中国同尼泊尔内政毫无关系。” 这位首相说,尼泊尔愿与印度、中国都保持友好关系。 有人问,如果印度由于被迫撤消它对西藏边境的监视而封锁了它在尼泊尔南部的开放边界,他将如何反应,比斯塔回答说:“如果印度那样想的话,那么,我们当然已准备好对付这一着。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这不会真的就阻止了我们和其它国家的联系和贸易。但是我想印度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尼泊尔人所最感不解的可能是印度拒绝采取现实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像这里的大多数外交官一样,明白在尼泊尔的人数很多的印度经济援助代表团可以在不穿军服的便利下执行差不多是收集情报的任务。
4. 印西孟邦工人大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路透社加尔各答四日电】西孟加拉的约二十万黄麻厂工人今天举行罢工以支持他们提出的增加最低工资的要求。 劳工领袖到各工厂地区呼吁保持镇静。 这次罢工影响到六十四家工厂,将使这个行业每天损失一千万卢比(五十五万英镑),其中外汇方面的损失占百分之七十五。 这是黄麻工业三十二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罢工。 在这次罢工之前,举行了几个月的谈判,外贸部长巴加特在昨天曾试图作最后的努力来求得解决。工人要求每月的最低工资为二百六十四卢比(将近十五英镑),而不是现在的一百四十二卢比(八英镑)。 他们还要求让临时雇工成为固定工人,要求建立一个委员会调查黄麻业的一切方面的问题。 一个工会领袖说,罢工是全面和和平的。 上次黄麻厂罢工是在一九三七年,持续了十个星期。
5. 苏修又将给印度一批舰艇
【路透社新德里三十日电】国防部长辛格今天在这里说,苏联已同意给印度一些潜水艇和新式军舰。 辛格是在议会上回答问题时讲这番话的。他拒绝透露细节。这位部长说,印度必须从国外购买军舰,只有莫斯科作出有利的反应。一艘苏联潜水艇已在印.度海军中服役,还定购了三艘。
6. 苏修表示愿帮拉赫曼集团建飞机工业
【路透社吉隆坡七月三十日电】苏联飞机工业的代表尤·弗列罗夫正在马来西亚作三周的访问,试探出售飞机的可能性。 他相信,他的价值三十二万英镑的雅—四○式短程喷气式客机和价值四万英镑的卡—二六式直升飞机能够在这里出售。弗列罗夫还说,苏联政府将愿意帮助马来西亚建立飞机工业,如果这被认为是行得通的话。
7. 外电报道:美机轰击非军事区 南越战场继续沉寂
【美联社西贡三日电】军方发言人今天报道,美国的战斗机和炮兵部队昨天曾两次轰击北越的部队和非军事区内的火箭发射场。 同时,在只有七百五十名美军撤出战斗区的情况下,南越的战场上继续保持沉默。 【路透社西贡一日电】据美军发言人说,今天清晨B—52轰炸机三次袭击非军事区以南不远的地区,这个地区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架救护直升飞机坠毁地点西南二十到二十六英里。 这些袭击的目标是轰炸北越的掩体、仓库区和部队的阵地。 【合众国际社巴黎二日电】一位盟国官员昨天说,参加越南和平谈判的美国代表确实认为,目前在战争中出现的沉寂有政治意义。 这位官员说:“我们并不认为,这种沉寂是共产党人为逐步降级而有意识地采取的一种行动。我们的看法是:共产党军事活动的减少是由军事原因所决定的。” 【美联社纽约三十日电】(记者:瑞安)在尼克松总统访问西贡时,越共引人注目地没有采取暴力行动,这可能再次引起人们对战场上的沉寂——现在已持续约七周之久了 ——的意义进行猜测。 现在的问题是,越共在目前的沉寂期间是再次节省人力和物力以便在以后采取行动呢,还是的确是一种暗示,表明在幕后正在进行某种交易,而北越不想加以破坏。 北越人可能不想破坏巴黎和谈,或者不想承担破坏和谈的责任。 【美联社华盛顿三十日电】美国的官员们看来越来越深信,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能在下月下令再次从越南撤走相当多美国作战部队。理由是,地面战斗中出现的相对沉寂局面现在已经持续了六个星期,他们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将无限期的持续下去。 一些权威人士开始认为,共产党作战水平的降低,的确可能是由河内作出了使战争降级的基本决定的结果。
8. 一批侵越美军撤走 一批泰国帮凶军开进
【路透社西贡一日电】今天有两千七百五十多名美国士兵离开南越,这是计划在本月底以前撤退的二万五千名美军中的一部分。 美军司令部宣布,明天将又有九百五十人离开南越回美国,这将使自从七月八日以来从战区调走的总人数达一万一千二百余人。 【合众国际社西贡三十日电】空军喷气式运输机星期三(三十日)从越南运走了一营美国陆军。 第九师这个营的七百五十人是飞往夏威夷的。 【本刊讯】据泰国报纸报道,约五百六十名泰国帮凶军已于三十日分乘八架军用运输机开往南越。 这是他侬集团自七月份以来派往南越的第五批帮凶军,总人数已超过二千人。
9. 印原则同意自尼边境撤走军事人员
【本刊讯】加德满都七月二十五日消息:尼泊尔外交大臣拉杰班达里,昨天在全国评议会提问时间答复临时提问时说,印度原则上接受了尼泊尔提出的本着相互的利益、尊严和平等,从尼泊尔北部边境检查哨撤走印度人员的要求。 有人请拉杰班达里说明尼泊尔政府对印度外交部长在议会里的声明的态度。 印度外交大臣宣布,印度原则上同意尼泊尔提出的撤走驻在北部边境检查哨的印度人员和改变印度军事联络代表团的地位的要求,并且准备在官员一级讨论这些问题。 拉杰班达里说,对于印度政府的反应一定程度上符合尼泊尔的观点,我表示欢迎。 拉杰班达里说,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尼泊尔和印度之间的友好关系一直在发展,并且将继续发展。 拉杰班达里表示相信,尼印之间不管有什么问题,都能够通过相互讨论来解决。他说,尼泊尔主张谈判,不主张对抗。
第 3 版
1. 尼克松自罗返国途中同威尔逊会谈
【合众国际社英格兰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三日电】尼克松总统在布加勒斯特受到一百多万罗马尼亚人的热烈欢送以后,今天在这里会见了威尔逊首相。 总统在这里按照计划停留一百零五分钟等待飞机加油时,受到威尔逊和几千名欢呼的群众的欢迎。他说,他确信他的这次旅行有助于使世界各国人民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威尔逊在简短的欢迎词中说,“我希望总统觉得此行虽然辛苦,然而是有收获的,事实很可能证明,当此行的全部影响发挥出来时,此行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合众国际社米尔登霍尔四日电】尼克松总统在进行了十二天环球访问后,昨天首途回国。 尼克松昨天在这里停留了两小时又二十一分钟并且同英国首相威尔逊举行私下会谈。 在尼克松的“空军一号”喷气式飞机起飞赴华盛顿后,威尔逊对记者说,在“普遍地和非常深入地讨论”世界局势时,他从总统那里听到重要的分析意见。他说在基地司令官寓邸进行的一个多小时会谈里“所讨论的事情上,我们没有任何分歧”。 威尔逊说,“尼克松对亚洲局势、东西方关系形势的估计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对在这方面的态度,意见非常、非常接近。” 他说,他们讨论了“中苏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全部关系”,并且还说,他对“尼克松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亚洲局势的越南这一根本问题的估计”印象很深。 首相说,他和总统还商谈了英国重申希望参加共同市场的问题。 他说这次讨论是使他今年晚些时候去华盛顿的“连续不断的对话的一部分”。 【路透社英格兰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三日电】尼克松总统和威尔逊首相今晚在这里就亚洲和欧洲的政治和安全问题会谈了一个多小时。 威尔逊在会谈后对记者说,这次会谈是“极其有价值的”。 威尔逊对记者说,总统向他“如实地叙述了”他这次访问的结果。 威尔逊首相透露,他将访问华盛顿,以同尼克松总统举行会谈,日期将在尼克松今晚回到华盛顿后不久决定。 【美联社英格兰米尔登霍尔三日电】总统同首相举行的会议被说成完全是非正式的,没有谈到有关英美关系的任何重大问题。但是,首相表明,尽管气氛是快活的,他觉得他同总统的交谈涉及了很大的范围。 威尔逊对同尼克松一起旅行的记者们说:“我认为,在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处理的事情同我们二月份两天的时间所处理的一样多。” 首相说,从总统得到了关于他的世界旅行的全面报告,他们谈到了将会有助于“今后计划工作”的很大一部分问题。 尼克松谈到这次会晤时说:“我们谈得很好。” 【法新社米尔登霍尔三日电】在总统离开以后首相告诉记者们说:“在略略超过一小时的期间内,甚至在汽车上,直到最后一分钟,我们讨论了大部分世界问题。” “我就他的这次访问向他提出了许多问题,他向我说明了他的印象,既谈到对亚洲之行的印象,也谈到有关东欧问题的印象。” “这次会谈的一部分是关于东西方关系问题。我们也讨论了中东问题和将来在裁军方面的行动。”威尔逊说,他在会谈后感到对于越南实现和平的希望比较鼓舞了。
2. 英一旅长著文承认英已无力影响美政策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三十日以《为什么英国只能倾听》为题,发表了汤普森(英军旅长)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在此欧亚大陆上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的时候,尼克松总统将于周末来到伦敦。 不幸的是,在一九七一年前从这个地区撤走英国军事力量的决定使威尔逊先生几乎没有什么选择余地,只得摸索和倾听。因为他几乎拿不出或者完全拿不出任何东西来影响美国的政策,使之有利于我们具体的国家利益。 自本世纪初以来,英国一直依靠自己的无形出口(海外投资、航运、保险和银行业务的收益)来平衡自己的贸易帐目。这些收入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来自印度洋地区——那是由从好望角到澳大利亚和包括新西兰的好多国家组成的广大的地区。 英国在这个地区的投资约为四十亿英镑。 英国的政策应如何呢?总的来说,我们必须反对美国的想纵容俄国遏止中国的思潮,而尽可能地鼓励对这两个强国都实行一种灵活的外交,以保证它们当中任何一个都不致控制亚洲大陆。 如果俄国在南亚的影响取得支配一切的地位,那么英国在那里的利益将处于严重的危险中。 我们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保持驻军对于防止形成这样一种威胁起了很大作用,并且在一旦发生这种威胁时为美国的行动提供了一个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竭尽所能来鼓励美国继续奉行其在波斯湾和印度次大陆抗衡俄国势力增长的政策。 政府关于在一九七一年底以前放弃英国在苏伊士以东地区的军事地位的决定,如果予以贯彻,就会摧毁英美在这个地区进行合作的基础。 我认为,一九六八年表面上是为了改善我们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和便于我们进入欧洲而作出的那个危险而不适时宜的决定,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
3. 美帝担心西德不再听命于美国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七月十八日刊登了自波恩发出的一篇文章,题为《德国根据它不能依靠美国这一点来重新估价其政策》,摘要如下: 德国发生变化的最明显的征候之一是德国制订政策的人有了一种新倾向:作出所谓他们自己的报告。直到最近,当德国仍然把眼光朝国内看时,政府往往主要是依靠它的盟国,尤其是依靠美国提供德国眼下不了解的重大问题的资料。 但是,现在它不再这样做了。 这种新的倾向的最令人感兴趣的、而且是最近产生的结果是,外交部两个或者三个重要官员之一在几个月前在亚洲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旅行。其根本目的是对美国在越南失败的后果做出判断。事实上,之所以进行这次旅行是因为在国内人们普遍做出这样的预言: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不能坚持到底而等到体面的解决。 正如上面所谈的这位官员告诉我的那样,他整整跑了“半个圈,从朝鲜、日本,经过东南亚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他又哀叹地说,“在所到之处,稍微一看就可以发现人们对美国匆忙从越南撤退害怕得要死。”他继续说,“最糟糕的是,这些征候在日本特别明显”。 无疑,之所以如此强调日本是因为德国人深知,日本是同他们一起兴起的另一个大国。 我曾问过一个也许是波恩政府最重要的一个常务官员的人:德国自己对美国没有求得体面的解决就撤退的作法有什么反应。开头,他说,“将会感到松了一口气,因为这里没有一个人喜欢这种战争”。接着他又说:“就在这种宽慰之后很快就会深为失望。人们会普遍感到,我们再也不能像我们过去长期以来所做的那样去依靠美国了。” 总之,正如在这方面的上次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德国和日本合起来正在形成一个经济集团或经济势力,很快就会同苏联本身的力量相等。再发展下去,他们联合起来的力量肯定要超过苏联的力量。 不久,他们将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发挥出这种力量,德国会首先这样做。因此,实际的问题是,美国是继续加强它同这两个新兴的大国的早已非常密切的关系,还是让这种关系受到危害,甚至是受到瓦解。
4. 西德总理定七日同尼克松会谈
【德新社华盛顿二日电】国务院今天宣布,西德总理基辛格抵达美国首都的当天将同总统尼克松举行两次正式会晤中的第一次会晤。一位发言人说,首次会晤——将是秘密的——将于八月七日在白宫举行,即在西德政府首脑抵达美国两天以后进行。
5. 美通讯社报道苏在登月方面落在美国之后 苏修领导集团内部引起激烈争吵
【纽约时报新闻社布拉格二十八日电】消息灵通的东欧人士说,“阿波罗—11号”的胜利和苏联“月球—15号”宇宙飞船未能令人满意地完成任务在克里姆林宫领导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吵,并在整个苏联集团内造成紧张。 据说,争论和互相责备包括了勃列日涅夫。据说,由于美国星际航行员登上月球以及不载人的“月球—15号”在月球表面坠毁而引起的失望和感到尬尴的情绪,在勃列日涅夫于上星期在华沙同东欧共产党领导人会谈时谈得很多。 这位苏联党的首脑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波德戈尔内于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在波兰首都同波兰共产党首脑哥穆尔卡、捷克斯洛伐克党第一书记胡萨克和东德总理斯多夫进行了商谈。 据说,聚集在华沙的共产党领导人对于东欧对美国的宇宙功绩反应热烈的消息感到恼火。 据说,这种反应——人们认为这种反应表明对美国和美国生活方式的留恋和暗暗同情——在苏联集团中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 ——最强烈。
6. 一颗小行星月底将从地球掠过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六月八日电】有一颗有朝一日可能妨碍宇宙旅行的微型行星,将于八月二十七日闪电般地在相距五百六十万英里处飞过地球。 全国地理学会说,这颗小行星是“小行星乔格拉福斯”,它是一块空间岩石,半英里到一英里厚。 由于“乔格拉福斯”对科学的重要性,也许对宇宙探索的前途还有重要意义,因此全国地球学会最近拨出了两笔款子,使天文学家在这颗小行星飞经地球时可以研究它。 在这个小行星于八月二十七日接近时,北半球将看不见它。 天文学家估计约有五万个小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迄今为止所研究的最大的一个小行星“塞里斯”,直径约五百英里 (八百公里)。 小行星也许是四十七亿年前构成太阳系剩下的碎屑和碎片。它们也许是一个一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轨道中围绕太阳转、后来由于某种原因炸开的行星的碎块。或者是,它们是很久以前两个行星相撞的碎屑。赫里克计算,“乔格拉福斯”(全国地理学会的简称)在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将逼近至三百一十万英里。其它一些小行星,由于天文学家看不到,甚至更接近地球。
7. 美两个宇宙飞行器逐渐接近火星
【德新社华盛顿七月二十二日电】两个美国宇宙飞行器从地球起飞运行了九千六百万公里之后,已于今天接近火星,准备向地球发回这个“红色行星”的电视图象。 第一批图象将由“水手六号”于七月三十日发回,播发一小时又三十分。第二天它将播发一小时二十七分。 几天以后,“水手七号”将于八月三日飞经火星,播发四次图象,九十一张。
8. 美苏载人空间飞行的一些统计
【美联社休斯敦空间中心二十四日电】随着“阿波罗—11号”的飞行,美国和俄国人上空间的纪录现在是:表格见原版面
第 4 版
1. 日本《社会新报》评尼克松到亚洲及罗马尼亚活动
【本刊讯】日本社会党机关报《社会新报》七月九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就要正式展开“竞争的共处”,越南战争后的美苏关系——苏联想要“包围中国”,美国则要在东欧集团中打入楔子》,摘要如下: 在东南亚和东欧,美苏的“和平共处体制”已经面临新的局面。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在访问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五个东南亚国家以后,于八月三日访问罗马尼亚。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事件。它象征了这个“已经面临新的局面的美苏和平共处体制”。尼克松对东南亚五国的访问,是对苏联的战略的第一个反击;苏联的战略就是,利用据料会在“越南战争以后”出现的美国势力的后退,利用英军在一九七一年撤退,利用东南亚各国首脑从越南战争中学到的自主防御构想等,积极地设法接近东南亚,以图一气完成包围中国网(所谓“亚洲集体安全保障体系”)。尼克松对罗马尼亚的访问则是尼克松的积极的策略,就是要利用奉行经济民族主义的罗马尼亚的自主路线,在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打进一根楔子。只能认为,不干与对方的势力范围的“老的和平共处体制”已经崩溃,新的局面已经出现。这种新的局面就是,即使同样在“和平共处体制”下,也不承认势力范围,要一面互相激烈地渗透,一面“共处”下去。挡回去——尼克松访问东南亚的目的尼克松对东南亚五国的访问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选好时机,第二个是带有防御的性质。印度、巴基斯坦不用说,连菲律宾、泰国等也都在修改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为了准备好对付越南战争以后和英军撤退以后的亚洲形势,美国必须一步一步慎重地研究它的新的外交政策。尼克松选择了这样一个时期出访,是十分适合时宜的。 但是,苏联抓住美英势力后退的机会,企图以“亚洲集体安全保障”的名义下包围中国,于是采取了接近东南亚的政策。从美国被迫要对付苏联这种政策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尼克松的出访是防御性的。 首先看一看东南亚五国的国内形势和它们对美国关系的变化。尼克松的第一个访问国是菲律宾,正如马科斯总统指出的,“英国正在从亚洲撤退。如果在尼克松政府手下,美国也要从亚洲撤退,那么,亚洲各国就需要发展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区域性安全保障体制”。由此可见,菲律宾想要摆脱迄今全面依赖美国的关系的倾向是强烈的。 在泰国也可以看到同样的倾向。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可以称做“美苏较量的集中点”的场所。尤其是,印度对美国的关系在印巴争端的时候,由于美国停止向印度提供武器援助,而开始呈现出微妙的阴影。但是,在印度三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一年到六六年)期间所负的外债总额九十四亿六千八百万美元中,欠美国的债务是二十六亿美元。所以,对于印度来说,不能一下子就使它同美国的关系后退。但是,由于苏联积极进行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印度正在逐渐加强亲苏的倾向。 其次,巴基斯坦对美国的关系比印度对美国的关系更为冷淡。 在对美国的关系冷却起来的过程中,巴基斯坦对苏联的关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它的目的是,一方面,从苏联得到尽可能多的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同时牵制苏联对印度的援助。 越南战争以后的亚洲形势、一九七一年英军的撤退等情况给东南亚各国的对美国关系造成了这样的冲击。它又是苏联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的基础。苏联抓住美英势力后退之后将产生的真空状态,抓住东南亚各国出现要摆脱依附美国的倾向,已经迅速地加强了接近东南亚的态度。它出于因中共九大、世界共产党会议的召开而变得束手无策的对华关系的考虑,也必须加紧向东南亚扩张,完成对中国的包围网。转航向——尼克松访问罗马尼亚的目的 从这种目的出发,苏联对印巴两国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正在急剧增加。 此外,苏联也在积极设法接近菲律宾和泰国。 尼克松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访问东南亚五国的。它的目的显然是要制止这些国家接近苏联。但是,尼克松访问罗马尼亚就带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在这里,美苏换了个位置。 如所周知,罗马尼亚遵循的是一条以经济民族主义为基调的“自主路线”。它的内容是,要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中心,推进大规模的工业化计划。 要实现这样的工业化政策,就要求在机械设备、技术、原料方面,超越经互会的圈子,而同西欧市场直接挂钩。尼克松就是要访问这样一个罗马尼亚。对于刚刚用所谓“有限主权论”压服了“捷克自由化”的苏联首脑来说,这将是一次厉害的“挑战”。 美苏的和平共处体制似乎正在从不斗争的共处转变为互相激烈挑战的斗争的共处体制。(本刊注:文中小标题是原有的)
2. 法新社认为:尼克松去罗活动是对苏修施加压力
【法新社莫斯科三日电】据此间观察家认为,尼克松总统对罗马尼亚的访问使苏联领导人受到震惊,犹如去年捷克斯洛伐克奉行一月后的政策所受到的第一次震惊一样。 由于美国总统的访问所出现的局面同一九五六年布达佩斯暴动和去年布拉格事件之间的区别是,罗马尼亚的“背离”是直接得到华盛顿的支持的,而且布加勒斯特政权在国内坚持的政策使克里姆林宫没有提出批评的理由。 观察家们认为,苏联感到自己正处于它一九四五年在东欧实行控制以来史无前例的局面之中。 人们认为,克里姆林宫对尼克松总统访问布加勒斯特持保留态度这一点表明苏联领导人必须认真作出抉择,它不能作出在中苏关系不好的时候破坏苏美的协调关系的事情和采取东欧不致逐渐崩溃的行动。 据此间美国人士说,尼克松总统在进行访问时是意识到这一点的,并想在美国同苏联领导人进一步进行深远的谈判之前首先看看莫斯科的反应。 这些人士认为,选择用来对苏联施加压力的时刻是理想的。在最近的二十年中,这个国家几乎从未处在这样一种微妙的局面中:捷克斯洛伐克的局势、乌苏里江上的战斗、“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和苏联安纳托利·库兹涅佐夫叛逃英国都一直是新闻。 但是此间的另一些人也认为,美国在这样一个时刻采取行动是一个错误。 人们担心,这可能最终引起苏联政策的强化,甚至更换领导,目前的领导,尽管发生了捷克斯洛伐克事件,是受到温和的保守主义和深有现实感的人的指导的。 苏联共产党报纸《真理报》今天间接提到了罗马尼亚,它回顾说“五个兄弟国家”在一年前对“帝国主义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阴谋”作出了“正确的”反应。 观察家们认为,这篇文章是意味深长的。
3. 苏修作家库兹涅佐夫叛国逃英
【合众国际社伦敦三十一日电】由于其小说而在国内受到批判的苏联作家库兹涅佐夫昨日获得英国政府允许留在英国。 英国内政大臣卡拉汉在这位有争议的小说家要求内务部官员给予帮助后批准库兹涅佐夫的避难要求。 他得到正式批准于二十四日同一位翻译飞抵伦敦。库兹涅佐夫是来伦敦搞关于列宁在伦敦的生活的文章的研究工作的。
4. 美帝头目尼克松回到华盛顿大肆吹嘘其罗马尼亚之行的“重大意义”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四日电】(记者:汉斯莱)由于在布加勒斯特受到一百万罗马尼亚人欢呼而兴高采烈的尼克松总统昨晚在结束了环球之行回到国内时说:“政治思想上的分歧不能永远使全世界人民陷于分裂。” 他在倾盆大雨中到达郊区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时受到几百人的欢迎,其中有政府的高级官员。 他接着向美国人民发表关于他的这次旅行的广播和电视谈话。 当他回到国内时,他在布加勒斯特得到的成功显然在他心上占最大的份量。他把那里对他的热情洋溢的友好表示说成是他在六十多个国家的旅行中的最动人的经历。 他在谈到美国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个共产党国家进行的第一次访问中受到的欢迎时说:“政治思想方面的深刻的分歧不能永远使全世界人民陷于分裂。这对全世界有重大意义。我们可以在世界上同在思想方面有分歧的国家和平相处。” 尼克松说,在他访问过的所有七个国家内,他都看到了“阿波罗精神”。 【法新社米尔登霍尔三日电】美国总统尼克松今天离开这里,返回华盛顿,从而结束他的世界旅行。尼克松总统在动身前说:“我预计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不会再出来旅行,除非我在下月改变我的心意。” 提到可能同苏联统治者举行最高级会议的问题,他说:“如果我们能安排这样的会议,我希望这个最高级会议将是关于月球的。” 尼克松说他可能在今后的一个月中作出再次到国外旅行的决定,他这番话增强了这样一种印象:最高级会议是很可能召开的。
5. 合众社报道:罗欢送尼克松和尼克松举行告别宴会情况
【合众国际社布加勒斯特三日电】有一百多万罗马尼亚人今天欢欣鼓舞地欢送尼克松总统回国,他们突然表现的亲美情绪是那样强烈,以致使美国特务机关的卫兵和这个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都感到恐慌。 在尼克松到达机场时,人群有四层。在沿着通往机场的公路上,今天欢送的人群在有些地方有十八层。 在空军一号飞机到达时,在跑道欢迎的大约有五千人——在今天告别时,有一万人挤进来了。 尼克松看来几乎感到恐惧。 街道上的热闹情况使得在会议室里同齐奥塞斯库进行的政治会谈失色。 戏剧性事件是在街道上的“乌拉、乌拉、阿波罗、尼克松、乌拉、乌拉”的不断欢呼声。尼克松夫人说,“真是不可思议”。白宫观察家说,布加勒斯特的欢迎超过了尼克松在三十年来的旅行中受到的任何公开的欢迎。 【合众国际社布加勒斯特三日电】今天有人开玩笑地指责尼克松总统比罗马尼亚人更民族主义,因为他为了为齐奥塞斯库举行告别宴会而运来了白宫磁器、金质餐具、玻璃杯、美国蛋黄、空军乐队和甚至是侍者。 只有布景的花是在布加勒斯特借来的。宴会是尼克松在极为现代化的、设备极好的玻璃和大理石宾馆举行的。 尼克松在祝酒时说,“我们这次已设法尽量把我们能够从美国运来的东西运到布加勒斯特。 “座位牌、牛肉是从堪萨斯市运来的,豌豆是从加利福尼亚运来的,西红柿是从佛罗里达运来的,棕榈心是从夏威夷运来的。” 他又说,“没有把花运来是因为你无论到世界的什么地方都找不到像布加勒斯特那样漂亮的花。” 他还指出,空军乐队是从威斯巴登用喷气机运来的。 齐奥塞斯库在致答时感谢总统“用从美国运来的这些东西招待我们。”这位罗马尼亚领导人说,“听了尼克松总统说牛肉、火柴、香烟、酒和香槟酒全是从美国运来的,我就想:人们说罗马尼亚人是民族主义的,这是不公平的。我认为美国的代表们在这个方面也能比我们跑得更快些。” 尼克松还用双关话说,把空军乐队运进罗马尼亚的目的不是要使华沙条约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条约起作用,因为“对我们来说,音乐是和平的语言,而不是战争的语言。” 齐奥塞斯库接过了话头,他说:“的确,音乐是用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促进和平的。使音乐不必绕弯就能传到各处,这也许是件好事,消除军事集团,让音乐可以自由地传送吧。” “我们可以把华沙条约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都变成在音乐领域里进行国际合作的工具……然后让这两个集团彼此竞赛吧。” 齐奥塞斯库举着一杯香槟酒为尼克松祝酒,说尼克松“已答应将来总有一天要重访罗马尼亚”。 接着,齐奥塞斯库说“为美罗两国的友谊,为世界和平”而干杯。 【美新处布加勒斯特三日电】尼克松在政府的宾馆为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而设的午宴中说: “我们不能在美国大使馆招待罗马尼亚总统和政府成员,我们对此感到遗憾。 “我回想起在一九六七年当戴维斯大使在美国大使馆为我设午宴的时候,在屋里要容纳二十五人或三十人以上是比较困难的。我已经作出了一个决定:我们将开辟一个新的大使馆馆址,这样,我们下一次就能在美国大使馆举行这种宴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