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01-25
第 1 版
1. 路透社说我相信目前经济政策和人民公社的作用/但胡说我工人和农民对暂时的困难“感到不满”
【路透社北京21日电】(记者:麦克德默特)中国共产党今天宣布它信任这个国家目前的经济政策,包括作为农业基础的人民公社的作用,并宣布了进一步进行整风的计划,以消灭残余的“反动分子”和“坏分子”。 过去一周在毛泽东主持下在这里举行的党中央委员会全会结束后发表的公报说:“鉴于农业生产连续两年遭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1961年全国必须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 在公报中概述的1961年计划还包括在今年减少重工业中的基本建设,增加轻工业产品数量,增加消费品和副食品的供应量。 党的公报说,副总理、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概述的1960年经济计划和1960年经济指标对于中国工业生产水平的增长表示满意,公报举出了钢、煤、机床和技术人员培养工作的成就。公报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40%以上,即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平均每年增长率提高了一倍多。 党的公报说,由于“在1959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后,1960年又遭到百年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1960年)农业计划没有完成。但是它说,在过去三年中,人民公社的组织日益巩固,灌溉和农业机械化的情况大大改善。 公报说,“我国在过去三年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说明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 公报说,由于农业歉收和轻工业原料不足而造成的供应问题是“急需解决的”。它要求作巨大努力增加对居民的消费品和副食品供应量。 观察家说,采取这些措施显然是由于这里接到消息说,许多地区靠配给很少的食品生活的农民和城市工人感到不满。
2. 路透社报道《人民日报》有关人民公社的社论
【路透社北京23日电】中国共产党报纸最近一直要求更有效地计划使用人力,并且强调必须为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提供更多的刺激。 若干星期以来,中国的报纸上经常出现关于总结自从1958年成立农村人民公社以来的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中包括《人民日报》上刊登的长篇理论文章。 这里的外国观察家们在近几个月来听到许多消息说,除了今年的水灾、旱灾和虫灾(官方认为这些灾害是二十世纪内最严重的一次)引起的困难以外,农民已经大大失去了早些时候对集体化的热情,而且工作也不如过去努力了。 这些观察家说,这种情绪有一部分是由于农民这种信心造成的:共产党人能够防止饥饿——就是在今年和去年的旱年也是如此——,从而消除“不工作就挨饿”的威胁,这种威胁在历史上长期以来一直保存在他们的脑子里。 报纸没有说“革命热情”有所衰退,它列举了为防止这种可能而采取的措施,认为共产党官员必需为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加倍努力。 这些措施包括增加以公社和低级生产单位的利润为基础的奖金的比重、改善公社的食堂、增加休息天以及加强政治教育。 《人民日报》写道,“人民群众常说,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天梯,天堂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到达天堂的天梯是要一段一段攀登上去的。” “以生产队为基础的所有制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的阶段。还须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创造必要的条件,才能从这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3. 陈诚对美国记者谈肯尼迪上台说“深信”肯尼迪是蒋帮“坚定朋友”
【中央社台北21日电】据合众国际社记者自台北发出消息,中华民国副总统兼行政院长陈诚今天接见记者说,如果美国肯尼迪总统的新政府对于美国外交政策作任何改变,“那将是比前任政府政策较有建设性及较积极的改变。” 陈副总统未作详细说明,但他说他“深信”肯尼迪将是中华民国政府一位“坚定的朋友”。 陈副总统是在台北市区的副总统官邸中单独接见合众国际社记者时发表他的评论。 陈副总统说,“肯尼迪先生是充分知道国际共产主义的险恶的。” 他认为肯尼迪的政策是“一种时刻准备应付战争,但同时亦准备与共党谈判和平”的政策。肯尼迪已宣称“将为保卫西柏林而战”。陈副总统列举此点为美国新总统决意不姑息共产主义的一个例证。
4. 西德通讯社报道:尼赫鲁将同不丹和锡金大君会谈
说两国同印度由来已久的分歧将暴露出来;宣传会谈将讨论我国的“压力”问题。 【德意志新闻社新德里21日电】预料这个月晚些时候在这里开始的会谈将决定喜马拉雅国家的政治命运。 尼赫鲁同不丹和锡金大君的会谈预定在1月的最后一周举行,这次会谈可能使某些由来已久的意见分歧暴露出来。 但是,议程上的主要问题将是共产党中国对这两个疆界毗连的国家不断增加的压力问题 不丹的国防部队是由差不多用中世纪的武器武装起来的人数极少的边防警察组成的。锡金驻有几连印度军队加强它自己的民兵的力量。但是,这些部队绝不能制止中国的任何集中的攻击。 这个国家是印度在喜马拉雅防御体系中最容易受到进攻的部份之一。因为如果中国从拉萨经亚东到纳都拉关山口的现代公路建成了,那么甚至轻型坦克都能轻易地开进锡金。 内部纠纷加剧锡金的不安定局势。 另一方面,印度要在不丹修建公路的首次尝试已经遭到许多人的反对,这些人担心这会不断增加这个国家对印度的依赖。 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不丹同大国(包括人民中国在内)建立外交关系和申请加入联合国,用这些既成事实来对付印度政府。 包括吉格梅·多尔吉首相在内的许多不丹政治家认为,大国承认不丹比印度的全部军队更能保障不丹不会受到北京公开的或秘密的侵略,在不丹的难行的山地,印度军队的作用被认为是很成问题的。
5. 法新社说公报笔调坦率/但诬蔑这是“悲观”的声明
【法新社巴黎21日电】(记者:法新社前驻北京记者乌尔曼)中国共产党宣布了剧烈的措施来应付粮食供应和消费品的严重缺乏,它昨天第一次承认了这种情况。 中央委员会的公报号召一切有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以改进粮食和消费品的生产和分配。 另一项决定——它至少像其他决定一样重要——是建立中央委员会的六个局,集中在中国的主要地区。党的机器是要加紧它的控制。 公报重申党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 公报是以坦率的笔调写的,这同“大跃进”开始时发表的捷报成了显著对照,公报加重了过去两年来比较悲观的官方声明。
6. 美联社诽谤我“一切情况都不好”
【美联社东京23日电】共产党中国发生些什么事情?中国最高司令部1月14日至18日在北平举行会议后所发表的长篇公报谈到了主要的麻烦问题。 当然,公报说,由于“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过去三年取得了“伟大成就”。 可是一再提出了粮食不足的问题,把它归咎于“在1959年的严重的自然灾害之后,1960年又遭到百年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 北平公报再次暗示说,一切情况都不好。 【美联社东京22日电】由于共产党中国谋求补救农业上的严重挫折(这些挫折归咎于自然灾害),它制定了更为强硬的国内政策。以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为首的最高领袖在1月14日到18日在北平举行会议并决定: (一)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 (二)加强农民的公社。 (三)加紧它的所谓的整风运动以对付“极坏分子……破坏”赤色政权。 (四)“削减基本建设和加强轻工业来保证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这个纲要包含在北平电台广播的一则公报中。 科学家和农业专家被委派探索减轻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粮荒的办法。这次自然灾害被说成是百年来大陆中国所遇到的最严重的灾害。
7. 肯尼迪同美国军事、外交首脑接连举行会商
【美联社华盛顿23日电】肯尼迪总统和他的新政府中的高级国防和外交官员星期一对美国的国家安全计划开始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检查。 为了寻求同共产党集团取得有保卫的和平,肯尼迪在上午九、十点钟开始同他的重要助手们举行会谈,并商定在休息一下进了午餐后继续进行讨论。 同这位新总统会谈的是国务卿腊斯克和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 出席会议的还有肯尼迪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邦迪、副国务卿鲍尔斯和负责国际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尼采。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兰尼兹尔也出席了会议。 有人要求白宫新闻秘书塞林格谈谈这次会议的情况,塞林格只是说,这可以说是一次讨论国家安全方面的政策的会谈。 【美联社华盛顿23日电】肯尼迪在上下午举行两次会议一事表明,肯尼迪要优先在加强美国的防务的同时设法缓和东西方紧张局势。 据报道,星期六在莫斯科跟赫鲁晓夫会谈的汤普森大使在一封秘密信中严峻地提醒了以后会遇到的麻烦。 据了解,汤普森的报告说,赫鲁晓夫虽然在谈话中对与肯尼迪政府达成协议抱有希望,但是在私下对各项问题仍然采取那种使西方以前的希望破灭的强硬态度。 外交官员们说,赫鲁晓夫对肯尼迪用的办法就是他对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用过而没有成功的老办法。 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肯尼迪与腊斯克和麦克纳马拉的会谈可能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一、仔细研究美国军事防务的现状。 二、拟订新政府外交方面的主动行动,以挫败苏联在老挝、刚果、古巴和柏林的计谋。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22日电】肯尼迪把他在白宫的第一个星期日变成了一个急促行动的会议。他今天召见了他的外交政策顾问以讨论一项概述赫鲁晓夫对美苏未来关系的看法的报告。 关于赫鲁晓夫与汤普森会谈的报告是在他与鲍尔斯、腊斯克午餐会谈的时候收到的。国务院这两位官员与肯尼迪和总统助理邓肯一起会谈了三个半小时。 【美新处华盛顿23日电】肯尼迪总统将在下周向国会联席会议提出他的第一个国情咨文。 新闻秘书塞林格星期一说,这项咨文不会包含具体的立法建议,但是在以后的其他咨文中将向国会提出这种建议。 塞林格还说,肯尼迪总统不会提出一项新的预算咨文,但是将在他向国会提出的一些特别咨文中提出预算建议。
8. 费耳特叫嚷在亚洲加紧反共/担心我炮击沿海岛屿
【美联社夏威夷檀香山21日电】美国的太平洋最高司令说,亚洲的斗争是极关重要的,牵涉到三亿多人民不受共产主义束缚问题。 费耳特海军将军在这里在一次讨论国家安全问题的讨论会上说,“我们目前是在一场求生存的战争中。”“亚洲的问题是极关重要的……共产党的目标就是进行帝国主义的征服。” 有人问,下次战斗将在什么地方进行,费耳特回答说,下次战斗“将在亚洲的一切自由国家里进行。事实上在各个国家里已经在进行会战”。 他警告说,共产党可能在台湾海峡进行另一次炮击,看看美国保卫国民党中国的堡垒岛屿福摩萨的决心如何。 费耳特说,“今天有决定意义的地方是东南亚,特别是南越和老挝。在这里,我们碰到了叛乱分子在目的在进行帝国主义征服的北越、共产党中国和苏联的支持下进行的武装游击战争。”
9. 不丹大君和首相到加尔各答
【印新处新德里23日电】不丹大君在多尔吉首相的陪同下于1月22日到达加尔各答,他是来作私人访问的。他们将在加尔各答停留几天,然后前往新德里。
第 2 版
1. 文翁鼓吹联合国派观察团到老挝
【路透社万象23日电】老挝首相文翁昨天说,成立中立国观察团应当成为解决长期存在的老挝危机的第一步。文翁在接见记者时说,这样一个代表团可能由联合国成立,但是他不肯详述这种主张。 他对英国的建议表示有很大的保留,英国建议恢复老挝国际监督委员会,而排除召开老挝问题会议的主张。 文翁说,“只有在国际委员会有有效的办法和足够的权力制止共产党国家给老挝叛乱分子的援助的时候,它才能够有助于在老挝重新建立真正和持久的和平。” 他说,他看不出目前同左翼叛乱分子谈判有什么意义。 文翁在提到富马时说,他的爱国心和善意是无可怀疑的。 文翁说,“他为了民族和睦进行了值得称赞的努力。他的努力所以失败是由于他没有能够使那些由于共产党的宣传和煽动而误入歧途的人听命于他。”他说,“现在老挝王国政府指责富马仅仅是因为他仍然认为他自己是首相。但是,王国政府希望他直到现在所一直表现的爱国心和良知将战胜其它一切感情,并且希望这位亲王不久会放弃这种不能称为负责的态度。” 有人问,老挝政府是否将接受外国志愿军同它自己的军队并肩作战,这位首相说,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没有感到需要接受外国志愿军。 文翁说,“但是,他们的出现将给共产党国家得到公开派遣志愿军到这里来的借口,加强它们已经派到这里来的军队。” 【美联社万象23日电】政府人士星期一透露,文翁的老挝政府将向联合国控诉共产党北越进行侵略,并要求派一个调查委员会到这里来。 在内阁于星期六作出决定后,已经向现在驻在美国的特使坎番·班雅发出指示。 同时,政府决定要求东南亚条约组织派遣代表团到老挝调查局势。 没有马上获悉是否已经向联合国提出控诉。传叛乱集团内部对恢复国际委员会意见分歧 【美联社万象23日电】老挝政府领导人之间对是否应当恢复国际监督委员会以结束这里的危险的内战一事意见纷纷。这些分歧很可能是文翁政权为什么对通过国际调停以恢复和平和统一持模棱两可的态度的缘故。 据信,在内阁里占优势的一派反对按照原来的形式(由加拿大、印度和波兰组成)恢复国际监督委员会。“温和派”持另一种意见,他们主张立即无条件恢复国际监督委员会。还有一派认为,在富马亲王领导下进行的实现和睦和中立的企图已经失败了,只剩下以武力来解决的办法,或者完全成功或者完全失败,即使这要冒着使国家分治的危险。 官方的态度可能随着战场上的发展而变化。
2. 南越人民武装在安春省积极打击伪军
【合众国际社西贡23日电】据这里接到的消息说,一支民兵同一大股共产党游击队交火一个多小时,有67个人死亡。 这次冲突是最近在西贡西南180英里的安春省发生的。 简短的消息说,死者有七人是民兵,其余是共产党游击队。另有6个民兵受伤,三人失踪,大概是被叛乱分子俘虏。 在同一个省分里,一批持有步枪的穿蓝制服的“共和国青年团”成员与一支叛乱部队发生冲突,打死四个人,包括一名上尉和一名中尉。 据另一个消息说,一个省长在对西贡西南40英里的茶句县进行视察时受到越共叛乱分子三个连的伏击。 省长在回到省会茶荣时,所乘汽车受到伏击。他的车子由乘中型吉普的民兵护送,民兵使用在吉普车上所架的机关枪进行还击。进攻被击退,但是一名保安人员和另外三人被叛乱分子打伤。 越中芽庄的车事法庭对一百多名越共叛乱分子判处了从6年到无期徒刑不等的徒刑或苦役。 据说被告是在这个地区进行活动的“共产党干部”。 据越南报纸消息,反政府的“越共”叛乱分子加紧在越南南部的几个省分进行游击活动。
3. 老挝爱国军队在蒙卡西同叛军激战/汶勒承认叛军进犯蒙卡西的计划受挫
【合众国际社琅勃拉邦23日电】政府军星期日在王都以北大约50英里的蒙卡西同寮国军队发生冲突,这里的军事当局说,这次战斗可能是大规模战斗的前奏。 老挝陆军司令汶勒说,这场战斗发生在蒙卡西西部,当时两连政府军出去寻找据说从班南博向蒙卡西移动的寮国军队。 蒙卡西是政府在这个城市以北的最后一个重要堡垒,它常常被称为北方的门户,因为它控制着通往湄公河的一条长谷。 这里的军事当局说,这是一个关键地区,万一这个地方失守,王都将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汶勒在那里有两营军队和两名他的最优秀的指挥官。他一直大批运入补给品和装备,打算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这个城镇。 汶勒说,在万象—琅勃拉邦公路上往北前进的政府特遣队未能按照预定计划在星期日拿下蒙卡西,但是不久将把它包围起来。 汶勒星期五访问旺永,以便同向北挺进的特遣队司令乌通·萨纳尼空会谈。这次会谈大概同企图对叛乱分子发起钳形攻势的计划有关。
4. 吴努就柬建议答复西哈努克
【美联社金边23日电】柬埔寨国家电台指责吴努对解决老挝危机的建议采取了非常消极的态度。 这个评论是在传说吴努答复了西哈努克关于举行14国会议的建议以后发表的。电台引吴努的话说: “我们原则上不反对亲王的这样一个建议。但是我必须真诚地说,我非常怀疑这样一个会议会产生具体的结果。“我十分怀疑一次新的扩大的国际会议会作出任何令人高兴的结论。” 这封信说,但是,如果举行这样一次会议,缅甸将参加。 国家电台评论说,“就缅甸来说,它并不同意(柬埔寨)关于恢复国际委员会的活动或举行日内瓦协议签字国的新会议的建议。” “缅甸对于至少是旨在帮助老挝摆脱困难的这些建议表示了怀疑,而未提出任何建议,不可能设想有比这更为消极的态度了。”
5. 尼赫鲁说不会立即就老挝问题征求肯尼迪意见
【法新社新德里20日电】印度总理尼赫鲁今天在这里说,他不会立即去征求美国总统肯尼迪对老挝局势的意见。 尼赫鲁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的时候说:“我不会很快就到美国去,肯尼迪也不会很快就到印度来。” 记者问总理对于肯尼迪接管美国的领导权有何反应,他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人们不能对于你随时都预料到的任何事情作出反应。”
6. 东南亚集团今将再开会讨论老挝局势
【合众国际社曼谷23日电】东南亚条约组织代表理事会订于星期三开会,准备就老挝局势“交换意见”。 秘书长沙拉信准备在明天飞往巴基斯坦,参加东南亚条约组织主持的大学校长会议开幕式。东南亚条约组织发言人说,巴基斯坦驻泰国大使、东南亚条约组织理事会代表哈米德·纳瓦兹汗将担任星期三会议的主席。 没有迹象表明,成员国存在的意见分歧有任何改变,这种分歧使东南亚条约组织对在它的大门口发生的危机采取“不卷入的旁观”态度。
7. 印报说印度国大党日益腐朽失去民心
【本刊讯】《印度斯坦旗报》1960年11月14日刊登奇特拉森所写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尼赫鲁今天满71岁了。40多年以前他就出现在印度的政治舞台上,而且从那时以来一直是领导的核心。就得天之厚而言,这的确是一种罕有的现象。 同20年前或甚至10年前相比,这个国家已经有更多的人不那么倾向于崇拜英雄了。在老于世故的人们当中,现在甚至有明显可见的迹象,表明对于尼赫鲁先生的领导感到一定程度的厌倦。……出于人类对新东西的绝对爱好,这个国家的许多人也许喜欢看到这个国家的领导有所改变。 但是预料在最近的将来这种变化是不会发生的。只要尼赫鲁先生身体仍然健康而又不自动辞职(除非发生异乎寻常的事情,他大概是不会辞职的),他将仍然担任我们的总理。国大党作为一个组织需要他,以便在选举中得胜;他也需要国大党,以便获得进行统治的民主的手段。虽然他献身于国大党的精神一向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对于国大党人从来都是并不怎么尊重的;随着时间的消逝和国大党内人的因素的日益衰老,他个人对于国大党人的蔑视增加了。但是他是知道他必须赖以工作的工具的性质的。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国大党的事务看来是太复杂和太粗俗无聊的时候,他就要设法以个人的身分发挥作用。但是作为一位非常老练的政治战略家,他是认识到国大党的价值的,国大党仍然是这个国家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组织。如果国大党对尼赫鲁先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尼赫鲁先生对国大党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今天的高级领导机构中,如果人们不把尼赫鲁先生算在里面的话,是一付衰朽、疲沓和麻痹的令人难过的混乱现象。我们的统治者们对人民的统治已经有14年了,因而他们当中产生了不愿意会见普通人民的根深蒂固的心情;他们一刻也不能忘记他们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和群众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堵墙。他们已经丧失了昔日的勇气和责任感,失去了不久之前还常常在他们的灵魂中燃烧着的火焰。他们也许还能够管理他们本地的选区,但是他们当中,谁能以同样的胆量面对特里凡得琅和加尔各答、亚格拉和阿麦达巴、浦那和西隆的群众呢?谁能有效地攻击共产党和社会党呢?谁还能够使国大党在人民面前显示出是一个抱有雄心大志,并且为建立社会主义式样的社会而积极奋斗的组织呢?现在在这个国家所建立的并不是社会主义结构,尼赫鲁同——比如说——德赛一样了解这一点。但是尼赫鲁先生的领导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造成一种幻想,并且把这种幻想散布给别人。 崇拜英雄的人、拍马屁的人和历史学家过去一直而且今后将会从许多角度对尼赫鲁的领导作出评价。40多年来,他所受到的一片赞扬声,毫无疑问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变坏了;但是现在谈这一点已经太迟了。我们作为一个人,是容易喜欢拍马屁的;这是我们的封建和宫廷传统的残余。尼赫鲁先生所受到的称赞也许是太多了,他所遇到的批评和反对也许是太少了。因此他才能那样大发慈悲,以致让克里帕拉尼和阿苏卡·梅达这流人物进入议会,而没让国大党反对他们! 尼赫鲁先生的领导地位所以没有受到挑战,其神妙之处大概在于:他使几乎每个人都感到失望,但是并没有过分触犯任何人。 他初次登上印度舞台的时候,是一位火气很盛的年轻社会主义者。但是他已经使一切国内外的真正社会主义者感到失望。他已经使革命者和保卫现状的人同样感到失望。他已经使真正的国大党人感到失望,因为他毫不掩饰他对于甘地的经济主张和传统价值的蔑视。但是他并不过分地充当打破偶像的人,而使维护传统的人害怕。他已经使共产党人失望……他已经使美国人感到失望,这是因为他仍然有些左倾;他已经同样使俄国人感到失望,这是因为他在国内是反共的;他甚至已经使非洲人感到失望,因为他未能同他们完全站在一起谴责欧洲人。 他唯一没有使之感到十分失望的是英国人。但是他最近在联合国的所作所为,甚至连英国人也是难以忍受的。他们本来指望他会是相当成熟的,足以成为一位亚洲的英国赞助者;但是他对于在刚果发生的事情和大国盲目地把世界推进核深渊中去的做法,感到极大的正当愤怒。
8. 英记者报道:尼赫鲁情绪低落表示要辞职
【路透社伦敦21日电】《每日先驱报》今天在从新德里发回的对尼赫鲁的独家访问记中说,印度总理尼赫鲁决心要辞职。 该报记者安东尼·卡修说,尼赫鲁对他说,他已厌倦社会生活。 他又说,他考虑退休已有一些时候了,但是现在他真的希望下野。 尼赫鲁说,他的党国大党不同意他的这一打算,但是他能够下很大决心,因此他肯定将会退休,虽然他没有说在什么时候。 【路透社新德里22日电】尼赫鲁对英国记者说他决心辞去总理职务的消息使这里的亲密同事们完全感到意外。 一位内阁部长说,“决不会让”尼赫鲁“辞职”。 他反映了一般的看法,那就是认为:如果尼赫鲁退出印度政治舞台,就会给国大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他又说:“他大概是会放弃这个念头的。目前伊丽莎白女王对印度的访问可能使他低落的情绪振奋起来。” 尼赫鲁最近说他“觉得厌倦”,但是除了这句话以外,这里今天并没有什么迹象说明有任何新的事态发展促使尼赫鲁公开宣布他要辞职的决定。但是这里的观察家们认为,尼赫鲁说这番说可能是由于对他自己的党在印度的一些邦发生争吵日益感到厌恶。 这是尼赫鲁第二次宣布他希望辞职。据这里的政治观察家说,这一次要劝说尼赫鲁留任,可能比较困难。 但是他们认为,尼赫鲁不可能在下一届选举之前辞职,因为如果他退出积极的政治活动,那就是对国大党的选举前景的一个不可挽回的打击。
第 3 版
1. 麦克米伦同霍姆等讨论肯尼迪就职演说
【美联社伦敦22日电】麦克米伦首相星期日同他的两名最亲密的顾问研究了国际局势。 外交大臣霍姆同国防大臣沃金森同他举行了会商。 政府人士说,讨论了肯尼迪的就职演说,特别注意到他充满希望地强调谋求和平这一点。 沃金森出席会谈表明,希望裁军和诸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武器等问题也在首相的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讨论的其他问题是关于首相下周末访问戴高乐总统等问题。 【新华社伦敦22日电】英国《每日电讯报》21日发表一篇文章,题为《肯尼迪先生的希望》。摘要如下: 总统在昨天的就职演说已经使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我们的希望不是建筑在纯粹主观愿望的基础上的、我们的乐观也不是建筑在公开臆想的基础上的。他的周围团结着一个人才内阁,但不是一个由有雄心壮志的部长们组成的内阁,他已表明他是真正理解这种需要的,即:担任这个职位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远见能力、即历史观点以及熟练的政府所要求的那种对冷酷的政治、冷酷的政策和冷酷的谈判的冷静态度。 但是光立志争上游和理解问题还是不够的。肯尼迪先生的困难时期还在后面。至少我们知道他看到了必须继续对之采取行动的真正敌人——暴政、贫穷、疾病和战争本身。诚然,应当提醒我们,要抬起头来专心致志地坚定注视着这四个敌人。但是抬起的头一定不能成为茫然无绪的头。一切人合作对付共同敌人以及在最高级会议上相视而笑并不会清除肯尼迪先生脚下的场地上复盖着的许多绊索——从国内的黑人公民权到亚洲最微妙形式的共产党渗透。要审慎地通过这些绊索而同时又朝着一个明确一贯的方向前进,就要求充分具备肯尼迪先生所列举的品质——勇敢、明断是非、正直和忠诚。
2. 日本社会党就肯尼迪上台发表声明/表示希望美国新政府在外交方面造成“新风气”
【共同社东京20日电】社会党20日对于肯尼迪新政府成立一事发表声明,说“欢迎新总统表示要处理裁军、保卫美元等很多问题的热情,同时希望冷静地估价日本的反对新安全条约运动”。声明如下: 一、组成肯尼迪新政府的人们正在慎重地谋求同保守势力妥协,不能希望(他们)实行划时期的改变政策。 但是,和平共处是世界的大势,希望新总统在美国外交方面造成新风气。 二、希望说过“我们不是单纯反共”的新总统冷静地估价日本的反对新安全条约运动,彻底认识到取消这个条约会造成真正的日美友好关系,并向着这个方向前进。还希望对中国采取现实的态度,确定积极的办法。 【共同社东京20日电】外务省正在注意肯尼迪政府的外交政策负责人腊斯克、史蒂文森、鲍尔斯等人在美国参议院所作的证词。外务省人士特别重视史蒂文森、鲍尔斯相继警告说“也许不可能阻止共产党中国参加联合国”,“即使共产党中国被允许参加联合国,美国也不应该退出联合国”的一点,认为肯尼迪新政府将会逐渐采取适应同中国有关的国际形势的变化的灵活态度。据说对中国问题主张积极论调的史蒂文森和鲍尔斯两人也表示了不改变如下的美国外交政策基本方针的态度:反对在目前情况下承认共产党中国,坚持要保卫台湾。因此,美国的对中国政策在新政府下面不可能有迅速开展的情况。但是,也不能不考虑到这些发言是任命时在参议院所作的证词这样一个限度,在这个限度下面来说,谈到共产党中国参加联合国的前途的部分等等是相当积极的发言,这是外务省人士的看法。外务省人士认为,从这些美国外交新领导人的谈话看来,在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召开以前,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和环绕中国的国际形势也很有变动的可能性。外务省人士根据这样的判断,认为应当研究日本的对中国政策。
3. 印度报业托辣斯报道:联合国人士评肯尼迪就职演说
【印度报业托辣斯华盛顿21日电】在联合国,肯尼迪的就职演说被认为提供了这样一个前景:在今后四年内,美国的政策将是坚定的、精力充沛的和有力的,但是同时是友好的、讲道理的和和解的。
4. 南发言人诬蔑中国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20日电】南斯拉夫外交国务秘书处发言人孔奇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中国最近对南斯拉夫的攻击,南斯拉夫驻北京代办为此提出了抗议。孔奇说,这种攻击是在阿尔巴尼亚和中国关系中利用正式国事访问和其他机会作为反南斯拉夫运动的借口的作法的继续。 孔奇说,这是一种故意使同南斯拉夫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的政策,他强调指出,这种政策毒化了国际气氛,所有这一切的目的是反对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
5. 美国国务卿腊克发表声明:说美将自由运用外交途径同其他国家打交道
【美新处华盛顿23日电】肯尼迪政府打算“自由地利用外交途径同其他国家政府进行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讨论和磋商”。 国务卿腊斯克在一篇正式声明中发表了这个意见,这篇声明是由新闻发布官怀特在星期一向记者宣读的。 下面是国务卿腊斯克的声明全文: “肯尼迪总统和我打算自由地利用外交途径同其他国家政府进行正式的以及非正式的讨论和磋商。 “外交途径的价值在于它的秘密性质。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公众有权利、也需要充分了解外交事务活动的情况。但是这种权利不能扩大为立即完全透露我们的大使和驻在国政府的一个高级官员之间的每一次的交谈的情况。 我们清楚地了解新闻界对汤普森大使1月21日在莫斯科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先生会谈很感兴趣,这种兴越是可以理解的。 “汤普森大使在那次会谈后说,他除了证实这次谈话谈的是苏美关系问题以外,没有意见发表。在目前,对汤普森大使的谈话没有什么可补充的。” 一些预定要举行的国际性会议将按照通常的方式举行。不过,官员们说,一大部分国际关系问题——包括为可能预定要在将来举行的高级会议作准备问题——将通过外交途径来处理。 官员们指出,最近若干年的倾向一直是几乎一切重大问题都设法通过很高级的国际会议来解决。 【美联社华盛顿23日电】国务院新闻发布官怀特对记者说:“总的来说”,这的确意味着不再强调通过匆忙地举行国家首脑会议来设法××国际问题的想法。 按照国务院的术语,“外交途径指的是利用正规的大使和正规的外交人员作为派到国际组织和这类组织去的使节。 【路透社华盛顿23日电】国务院的官员们说,对腊斯克的谈话有两点必须注意:(一)可以认为谈话意味着肯尼迪总统打算在同其他大国政府的谈判中将更多地利用正常的外交途径,而改变试图通过高级会议来解决几乎每一项重大的问题的倾向。(二)可以认为新政府将采取措施以防止在和外国政府进行谈判或交换意见期间过早地透露会谈情况。
6. 《纽约时报》承认:肯尼迪政府不会改变对苏基本政策
【路透社纽约23日电】今天《纽约时报》在一篇发自华盛顿的消息中说,肯尼迪总统不会改变对苏联的基本政策,但是只要俄国人表示愿意诚心谈判,他就愿意重新开始谈判。 由施密特署名的这篇报道说,肯尼迪愿意“参加最高级会议”,但是他并不急于参加而且坚持主张慎重准备。施密特说,俄国对西方提出的恢复老挝国际监督委员会的建议的反应将表明它的总的意图。 在古巴问题上,施密特说,有些外交人士担心肯尼迪对卡斯特罗政权采取“太坚决、太迅速的”行动可能会疏远拉丁美洲的舆论。
7. 刚果政府处决庞果
【法新社利奥波德维尔22日电】斯坦利维尔电台昨夜宣布庞果被处决,为卢蒙巴在伊利沙伯维尔所遭受恶劣的对待报仇。庞果是利奥波德维尔公安局局长。
8. 西德政府宣布:阿登纳取消原定下月访美计划
【德新社波恩20日电】西德总理阿登纳将不是像他自己原来宣布的那样前往美国参加美国和西德议员会议以及可能同美国总统肯尼迪会晤。 政府首席发言人埃卡特今天在这里说,双方已经谈妥,肯尼迪先生首先必须有充分的时间来熟悉他所负的责任重大的任务。 发言人又说,美国新总统和波恩总理的个人会晤有一天会到来。
9. 南斯拉夫当局提前释放德热拉斯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20日电】塞尔维亚人民共和国内务国务秘书处今天有条件地释放了德热拉斯。 据南报报道说,德热拉斯向南联邦执行委员会提出了自己的出狱申请。 【路透社贝尔格莱德20日电】德热拉斯今天从监狱里获释后说,他的看法“基本上”没有改变。 德热拉斯一度被看成是铁托的可能继承人,因进行“敌对宣传”被判九年徒刑,服刑四年另两个月后获得假释。 今晚他在家中对路透社记者说,他不会发表公开声明,或从事政治活动,但是他希望出版他在狱中所写的五本手稿,其中一本是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事诗体小说。 【美联社贝尔格莱德20日电】这里的共产党问题专家认为,铁托决定释放德热拉斯出狱是南斯拉夫希望加强同西方及亚洲社会党关系的表现。
10. 刚果合法政府得到人民广泛支持
【本刊讯】1月18日出版的《纽约时报》刊登了该报驻华盛顿特派记者华莱斯 ·卡罗尔的电讯,标题为:《联合国在刚果的任务使美国感到不安;肯尼迪可能采取行动》。摘要如下: 美国对于刚果的趋势和联合国在那里的作为越来越感到不安。 现在似乎可以肯定,肯尼迪政府的顾问们将对该政府说,它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来纠正一种不好的局势。 这里的人不想在刚果“单独干”。政府的常任官员仍然认为,美国和它的盟国必须继续通过联合国进行工作,以便给刚果人民一个发展他们的国家的机会。 然而,这里已经产生了一种看法,认为应该对联合国在刚果的工作重新进行冷静而周密的估计。 下面是一些最近发生的使华盛顿感到不安的事态: ——卡萨武布总统,蒙博托上校和陆军委任的由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的势力已在逐渐消失。 ——某些联合国在刚果的代表和部队一直支持这种趋势。 ——支持卢蒙巴的军队由于作战顺利实力一直在增长和扩展。 ——据传,可能得到苏联援助的阿联据说正在空运军事给养给东方省的卢蒙巴军队。 由于这些情况,这里的一些重要的外交家认为,肯尼迪政府将会立刻碰到以下的一些基本问题: 美国和它的盟国能够让对西方怀有敌意的军队接管刚果吗?如果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那么美国及其盟国将怎样来扭转这种趋势呢?英国杂志说转移卢蒙巴表示蒙博托集团的削弱 【新华社伦敦20日电】英国《新政治家》1月20日刊载了关于刚果的一条消息,题目是《三巨头的势力削弱》,摘要如下: 本报记者写道:把卢蒙巴转移到伊利沙伯维尔的罪恶行为似乎暗示着统治刚果的三巨头卡萨武布总统、蒙博托上校和冲伯的力量正在削弱。在刚果内部,迹象开始表明甚至美国对于他们的宠信也有另外的考虑:蒙博托的力量显然正在减弱。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的话,一定会使卡萨武布的影响有所削弱。蒙博托掌权只是由于他找到了给他的士兵们发饷的办法,这使他得以控制刚果最强大的一支军队。联合国只给他的军队发了一个月的饷,自从那时以后也不得不倚赖其他来源,据猜测是美国和比利时。现在看来他缺少钱,他的一些军队由于没有发饷,已开始哗变。无论如何,这反映美国和比利时对蒙博托的信任,事实仍然是,当哗变扩大的时候,蒙博托正在失去他唯一的重要性。由于卡萨武布把他的大部分政治影响寄托于同蒙博托的谅解之上,他的威望也在下降。 走向全面内战的趋势似乎使哈马舍尔德和西方国家相信,使卢蒙巴重上舞台是再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
11. 「联合国军」人士传刚果政府得到外界武器援助
【印度报业托辣斯利奥波德维尔22日电】联合国权威人士今天在这里说,一些装满武器的卡车已在几天前到达基伍省。 这些人士说,供应的来源不明,可是联合国可以证实伦杜拉将军领导下的亲卢蒙巴军队正在得到外界的武器。
12. 「联合国军」撤离卢埃纳地区
【法新社伊利沙伯维尔22日电】联合国在伊利沙伯维尔的发言人今天宣布,联合国军摩洛哥部队将撤离卢埃纳的欧洲人区和非洲人区,因而只控制那里的机场和煤矿设备。 卢埃纳在伊利沙伯维尔—加米纳铁路线上,最近一直遭到巴卢巴族人的猛烈袭击。 因而,卢埃纳的欧洲人居住区将处于加丹加宪兵的保护之下,非洲人区处于巴卢巴人控制之下。 联合国曾希望充分控制卢埃纳,以恢复这一地区的铁路交通,可是加丹加当局不愿撤退他们的宪兵。
第 4 版
1. 表示相信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
【本刊讯】最近访问过中国的希腊记者帕那约托普路斯以《中国人民》为题在希腊《自由报》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 作者在文章中描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同以前生活的对比,谈到古代文明及其充满贫困、奴役和饥饿然而叉充满着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历史。他谈到中国人民为了过幸福的生活所作的巨大努力,谈到人民公社的成就,工业和文化的发展,谈到今日中国妇女的地位以及中国人民的勤劳。 作者说:“中国人民说:我们不是一个半发达的国家,而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因此,要做的事情多得很。我们需要坚韧与和平。五年后再来吧,那时候你将发现我们的情况好得多了。”作者又说,我相信这些话。他接着说,中国人民是非常敏感的人民,他们不愿意落在其它国家后面。他们设法什么都做,而且比其它国家的人民做得好。你可以从展览馆里看出这一点,那里全是中国制造的展览品。国家工业化是主要目标。 在谈到工作速度时,这位希腊记者写道:“中国人民必须走完的路程很长,如果他们走得慢,就将错失时机。目前国家与国家之间敌对状态不允许他们耽误时间。跃进是必要的,中国人力图跃进。这便是你遇到这么多生活中鲜明对比的原因。一方面是人力车,另一方面是超声波设备。中国人知道,这是速度问题,谁袖手不动谁就注定要迅速灭亡。不停的劳动是中国的目标。每个人都工作,只有最老的人才休息。” 帕那约托普路斯在谈到妇女的地位时写道:过去,妇女的命运是被奴役和被轻视。但是现在事物变了。作者最后说,中国人民都在努力争取共同的幸福。
2. 一西班牙记者著书诬蔑我国
【中央社马德里讯】西班牙报业出版社,于十月间发行一本新书,名为《毛泽东——赤色的成吉斯汗》。该书作者为西班牙一位很有名的青年记者路易斯·昂松。 该书作者曾就共党“和平共存”的不可能性,详予分析,并引用教宗庇护十二世1954年的圣诞文告:“和平共存非真正的和平,乃是一种冷酷的、恐怖的平静”作者并申言:“和平的获得,在于遵守自然的法则,并尊重人类的尊严及自由!”又说:“错误地接受‘和平共存’,就相当于准备战争”。
3. 英共《世界新闻》发表文章说:严重的自然灾害没有阻止中国前进/赞扬我国人民满怀信心和决心面对着未来
【新华社伦敦讯】英共《世界新闻》在1月14日发表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同自然界作斗争》,摘要如下: 数千年来,居住着亿万勤劳的人民的幅员辽阔的中国,所遭到的自然灾害一直格外严重。谁也不会知道,以往死于这些灾难的人有多少,在暴君和入侵者的统治之下,人民对这些灾难束手无策。水灾和旱灾每年发生,给中国的农村留下了饥饿、瘟疫和失望,给城市留下了荒灾。 人类尚未到达可以控制自然界的一切力量的阶段,而且即使在推翻了暴君、入侵者和剥削者的统治以后,中国仍然不得不同那些能够在广大地区造成严重破坏的自然界力量作斗争。打击上加打击 例如在1959年,约有六亿亩耕种面积为水灾和旱灾所毁。在中国人民还没有从这一严重打击中完全恢复过来之前,又发生了1960年的更其严重的灾害。 全国受到这种或那种灾害——主要是农业的世仇水灾和旱灾——的耕地面积占全部耕地的一半以上。 这样,中国在农业方面便遭到了挫折,它的一些工业随着其依靠农业的程度也受了影响。 如果在以前、在中国人民尚未从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时发生了如此大规模的灾害,那就不仅会使千百万人死亡和得病,而且会使更多人彻底毁灭。在那时,是不会有什么组织起来的行动来抗灾,而且也得不到抗灾所需的资源。今天,情形不同了。尽管灾害很大,既没有失望,也没有任何失望的理由。反击 全国共产党正忙于动员人民抗灾、弥补损失并尽量补救——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作物所遭到的重大损失。他们一直在作准备,现在正在应付冬季,深信他们能够依靠集体努力来渡过困难,能够更好地应付1961年可能遇到的天灾。这些挫折使他们前进的速度放慢了。但是并没有阻止他们前进。通过农业和工业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将能摆脱天灾所造成的大部分痛苦,中国正以那种使它得以摆脱剥削者和压迫者的枷锁的信心和决心面对着未来。 (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
4. 法记者曼德著《中国及其影子》一书谈我国在亚非拉美的巨大影响
【本刊讯】瑞士《洛桑日报》1960年11月26,27日合刊刊载文章,介绍法《费加罗报》记者提博尔·曼德写的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中国及其影子》。 《洛桑日报》写道,“中国使人害怕。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但是,按照万有引力的规律,中国却又正在吸引着群众。从这种矛盾便产生了两种态度:决心否定中国,将它置于我们的考虑之外;或者贫困的人民希望以它为榜样。曼德在本星期索伊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中国及其影子》,试图采取第三种态度:明智的态度。当人们读完这本书,就会深信中国存在着,它有缺点和优点,它不是什么妖魔鬼怪,也不是一个可以模仿的榜样;是朋友也罢,敌人也罢,反正它是以自己的真实面目存在着的。” 下面是该报发表的这本书中的一节,谈到我国在新独立国家中的巨大影响。摘要如下:成功的秘诀 一位年青的巴西教员有一个发现:他的国家的问题同中国的完全相似。他说:“如果使用同样的方法,巴西在一代的时期内也可以成为一个大的强国。”来自几内亚的一位黑人工会工作者对中国迅速地培养出一大批技术人员的能力似乎格外感动;他无论如何要知道中国学生是怎样既在学校学习又在车间学习的。一位年青的印度经济学家完全被中国动员劳动力一事迷住了。他一个劲地说:“你想想看,中国没有失业现象,如果我国所有的闲人都能工作……” 我向他反驳说,除了其它原因之外,也许由于气候关系,印度人不如中国人那样能做强体力劳动,他作了一个无奈何的手势拒绝我的意见说:“也可能,不过,如果中国能作到从10前进为30,我们用同样的方法也应当从10进到20。可是实际上,即使我们超过15,也是不容易的……” 这更增强了我的这种看法: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当把中国的经验(就其影响来说)看成更加革命,对贫困国家的前途更加有关系。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可以证明这种印象。 中国革命有其农民基础,而在所有不发达国家,大多数的人是农民。在中国,政府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并不是一小撮城市特权者内部移转权力,而是从这一小撮人转移给占据大多数的农民。 第二,在任何不发达国家,任何政府——民主或极权——都还没有找到把统治农村的失业或半失业造成的力量用于建设目的的方法。由于成立了公社,不仅消灭了失业,而且连从事副业的人也变成了生产性劳动。尽管还需要几年才能作总结,但是,公社制度在中国似乎是有益的。按照本地条件,这些经验变一变就可以用于其它人口多、农业为主的国家中达到同一的目标。 最后——这是前两种变革的结果——中国的经验之所以是革命的,还由于它在发展现代化大工业的同时,也发展非集中化的小工业。在大部分不发达国家中,人们要末建立大工业,要末兴办小土工业。中国的经验使得毋需靠接受不得的投资,就可以在农村中实现相当现代化的创造过程:农村小型工业不仅是有利于整个工业发展,其结果也改变了有着几世纪传统的因循保守的农民的精神和习惯。 (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
5. 日本时事通讯社出版《中国共产党史资料汇编》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1月5日在第三版刊登一则广告,介绍日本时事通讯社出版发行的、波多野乾一编辑的《中国共产党党史资料汇编》(日文原名为《资料集成——中国共产党史》)。 据广告介绍,这套《中国共产党党史资料汇编》是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波多野乾—根据1920到1937年的资料编辑而成的,共七册,约六千页,预计今年6月15日即可全部发行。 广告还介绍了日本各界人士对这套《中国共产党党史资资汇编》的评语。 曾任日本驻土耳其大使的上村伸一说:“编者毕业于东亚同文书院,并且曾经以特派记者的身份长期住过中国,后来又在外务省从事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工作。这套书不单是在桌上进行研究的成果,而且它的特点在于编者用脚和耳朵搜集了资料这一点。” 东京大学教授植田捷雄说:“这套书几乎搜罗了纲领、党章、宣言、决议、通电和同共产国际有关的文件等所有文件的全文。” 《每日新闻》编辑局次长橘善守说:“名叫《中国共产党史》的书籍出版了很多,但是,其中大多数只不过是把共产党中国官方出版的党史翻译过来或者根据不可靠的资料写成的。”
6. 瑞士《洛桑日报》承认我政权巩固但诬蔑我遭受“严重经济危机”
【新华社日内瓦讯】瑞士《洛桑日报》13日载文承认我国人民政权巩固,但诬蔑我遭受“严重经济危机”。 文章说,“这也是真的:去年年底时,这个六亿八千万人口的国家人民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之一,北京电台曾说,这是“中国百年来遭到的最坏的一系列自然灾害”。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严厉的措施,特别是使千百万城市工人、公务员雇员、知识分子到受灾的农村去。这意味着最初只影响到农民的危机,接着又影响到工业方面。 “然而共产党肯定说,1960年建设计划规定的基本数字,在主要产品方面,都已达到指标。关于钢,去年的产量达到1850万吨,即是说稍微超过了计划规定的指标。因此,了解中国人传奇式的毅力、这国人民令人难于置信的劳动能力和顽强性的观察家们都认为:以为象这样严重的经济危机可能动摇——那怕是动摇一点点——政权的巩固,都是肤浅的看法。”
7. 美国宣传机器就我开展狩猎活动进行歪曲宣传
【美新处香港15日电】共产党中国的缺粮现象反映在北平报纸和广播中。 本周最新的标志是北平在农民中间发动的一个空前未有的、全国规模的鼓励在冬季进行狩猎野兽的活动。 官方的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在一篇社论中要求农村干部在群众中“积极地推动”狩猎飞禽野兽的活动。它提出的理由是:“充份地利用自然资源、增加收入、消灭害兽和保护农业生产。” 北平号召群众进行狩猎还是绝无仅有的事。
8. 法《回声报》社长著《25年来的红色中国》/认为巨大的中国不能忽视
【本刊讯】巴黎《国际论坛》周刊1960年11月11日在《现实与历史》栏刊载卡泽纳弗写的一篇文章,介绍法《回声报》社长埃米尔·塞文—希来伯所著的《二十五年来的红色中国》一书。摘要如下: 当要了解一种象中国革命这样重大的现象时,随便那位观察家的看法都有道理。而著该书的这位观察家看过1935年,再看1960年。二十五年了,恰恰就在这期间发生了革命。 我不按他二十篇文章的顺序来介绍,只指出其中一些摘要。首先是中国的庞大:“目前,世界上每四个人当中有一个中国人。二十年后,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 从另一方面看:毛泽东说:“中国是一张白纸。中国是一个大而穷、并且落后的国家。我们必须化几十年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国家。” 无论如何,由于这个苏醒的巨人,我们面对着明天世界上一支巨大的力量。福摩萨问题一旦获得解决——势必解决——,接纳人民中国加入联合国也得到解决——势必解决——,那时,我们将面对一个具有世界美好文明、它并不和我们一样看待世界的、自身极其强大的民族。 中国认为,北京是地图的中心。法国在极西部,美国在极东部。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但是1980年将成为十亿人口的、目前的6、7亿人的观点,是值得予以考虑的。
9. 英报宣扬一诬蔑我国的反动册子
【新华社伦敦讯】英国《每日电讯报》1960年11月25日刊载了德斯蒙德·唐纳利介绍修赞·拉宾著的《蚁蠓》一书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西方花了十多年来理解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重要意义。最初,对毛泽东政府的评价是有怀疑的,并且怀疑这个政府是否完全控制得住中国大陆。 同时,也有许多的空想作者曾设想蒋介石会获得胜利重新掌权,但是,最后所有这一切都破灭了,人们正在开始认识到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的门楼上宣布这个新政府的成立具有同1917年俄国革命同样的重要意义。尽管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在中国发表的确实的材料仍然很缺乏。 拉宾采用了一种不寻常的办法,他到香港去并且从最近逃出中国大陆的难民那里得到原始材料。结果写出了一本生动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