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04-19
第 1 版
1. 为欢迎周总理访问尼泊尔成立接待委员会
【印度报业托辣斯加德满都16日电】这里成立了一个以助理司法部长霍拉·普拉沙德·乔希为主席的正式接待委员会,以安排接待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工作,他将于26日来这里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 据悉,将由两架伊柳辛飞机运送中国领导人。 一些中国官员已经来这里几天,以最后确定中国领导人对这个喜马拉雅山王国访问的安排。
2. 合众国际社评吴努关于和平共处的讲话
【合众国际社仰光17日电】昨晚吴努在他的官邸的花园里举行了宴会来欢迎周恩来。 吴努在举杯为周恩来敬酒时,赞扬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并且说周恩来对于缅甸同中国之间的睦邻关系的不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使得长期悬而未决的和难以处理的边界问题得到解决,并且为持久的和平奠定了基础。 他显然提到中印边界争端,虽然他没有具体的提到印度的名字。他说,各国之间的和平和友好关系可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这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世界,必须估计到甚至在那些赞成这些原则国家之间也可能发生分歧。
3. 美联社认为:周总理在缅国宴上讲话是针对印度的
【美联社仰光17日电】在中国总理周恩来发表的“和平和友谊”的讲话的背景下,共产党中国和缅甸星期日举行了正式会谈,周的讲话看来是针对愤怒的印度的。 周将于星期二飞往新德里,预料他在那里将受到冷淡得多的接待。他在那里将同尼赫鲁总理就爆炸性的中印边界争端进行一周的困难的讨价还价。 中国同缅甸的长期的但是不那么激烈和复杂的边界争端正走向解决。 周星期六晚上在宴会上的讲话看来是强调,这可以是解决同印度的争端的一个榜样。 周在宴会讲话中不断提到所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不侵犯),他在这六页长的讲话中大部分是谈缅甸边界争端。 虽然还需要一个联合委员会进行讨论以确定实际的中缅边界,然后才能签订条约,但是周预言在最后解决方面不会有麻烦。 中共领袖的讲话还多次谈到所谓万隆精神。 预料在这里举行的正式会谈中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许多观察家认为周在这里的四天停留是一个机会,来向非共产党世界表现一副友好的和和解的面孔,然后再前往比较是敌对的印度。
4. 尼赫鲁声称“决不能改变”印对边界问题的立场
【印度报业托辣斯高哈蒂16日电】再过三天,中国总理周恩来就要到印度首都来同印度总理就两国边界争端举行会谈。尼赫鲁先生今天傍晚在这里说,“我们决不能改变我们的立场”。 这位总理是在群众集会上讲这番话的。他说,虽然他们的态度应该坚决,可是他们应该对中国总理表现出十分有礼节。尼赫鲁又说,虽然边界争端使印度人民非常激动,可是如果对将作为“我们的客人”前来访问说周恩来先生有什么不尊敬的话,那将违反印度的一贯的和文化的传统。 尼赫鲁说,他不可能预测他同中国总理讨论印中边界争端的会谈将会产生什么结果。他说,但是这种会谈是符合印度的和平协商政策的。 【印度报业托辣斯提斯浦尔15日电】总理今天说:在沉睡的东北边界被惊醒以后,印度面临着“一次新的考验。” 尼赫鲁先生是今天在这里的一次群众大会上讲话时讲这番话的,他说,这个“边界问题不只是在今天一朝的问题,而是今后许多年的问题。他又说,我们的这个问题将存在十年、二十年,甚至四十年。 尼赫鲁先生在谈到中国的时候说,在今天印度的邻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情况下,甚至在友好的时日,东部边界也会是一条活的边界。如果不存在友谊,那么边界上也会发生危险。 【印新处新德里16日电】尼赫鲁总理4月15日为一项房屋工程揭幕,这项工程是守卫印度东部边界的军队在70天这个创纪录的时间内完成的。 尼赫鲁在为了这个仪式而聚集的大量士兵发表的简短讲话中赞扬了他们的自助精神、积极性和合作努力。 尼赫鲁对士兵说,虽然印度将执行它的同各国友好的政策,但是“我们将以我们的力量保卫我国的自由和完整。” 总理说,“我们在我们的边界上面临着新的和严重的危险。我们只有作为一个强大而团结的民族才能对付这些危险。因此,我们必须忘记我们的一切小争吵,并使我们自己有充分的准备和永远保持警惕。”
5. 合众国际社煽动尼赫鲁对我“强硬”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16日电】尼赫鲁总理在星期三同周恩来会晤讨论两国的边界争端时将得到印度舆论的支持,印度舆论要求他对共产党中国采取强硬政策。 周预定在星期二到达这里讨论2500英里长的有争议的喜马拉雅边界。预料,他所采取的策略是十分可以预言的。但是尼赫鲁仍然是一个未知的因素,尽管他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他在去年12月边界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曾说,“在对于事实有这样完全不同的意见的情况下,不可能达成原则协议。” 但是他在上月邀请周恩来到这里会谈,虽然他曾一直坚持说,仍然没有谈判的基础。 尼赫鲁是很喜欢研究历史的,他一定知道,一个错误的行动会使人称他是亚洲的张伯伦。
6. 周恩来总理同吴努举行会谈
【法新社仰光17日电】来访的周恩来总理和缅甸总理吴努在今天上午聚首,举行周恩来星期五上午到达以来的第一次正式会谈。这次会谈将举行到本地时间12点30分为止。两位总理今天上午讨论的题目没有透露。 【路透社仰光17日电】中国总理周恩来今天上午开始同缅甸总理吴努和其他缅甸政府首脑举行会谈,就划定两国之间的边界而言,缅甸官方人士对于会谈的成功结果表示乐观。 据这些人士说,吴努同周恩来之间的私人友谊将有助于目前会谈的成功。 【美联社仰光16日电】中国共产党总理周恩来星期六在仰光河上游览,在这个时候,他对缅甸的友好访问开始着手进行正经事情——可能包括印度边界纠纷。 关于完成最近的中缅边界协定的正式谈判将于星期日举行。 周总理同缅甸总理吴努已经进行了若干次非正式的会谈,包括他们悠然地在河上游览的时候。 周恩来在灿烂的阳光中开始进行他的一系列的正式礼节上的访问。 他显得很舒畅,并且经常微笑,阳光强烈和温度接近一百度,周把自己弄得显得很凉爽和舒服。 这是周在前往印度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进行可能是激烈的讨价还价的途中精神松懈的停留的第二天。 周在仰光河上两个多小时的巡游中以一半时间同缅甸总理谈话。 两国总理并排坐在第一层舱板下明亮的桌子旁,在烈日下,在河水混浊的仰光河上巡游。旁边坐着中国外交部长陈毅和缅甸外交部长藻昆卓。他们同样在进行认真的会谈。 缅甸官员说,预料,在最后完成关于最近签订的边界协定的工作或其他问题上不会发生纠纷。 【路透社仰光16日电】中国总理周恩来今天在对缅甸进行访问的第二天用大部分时间在河上巡游,并且同缅甸总理吴努和其他缅甸部长们进行了半认真的会谈。 来自缅甸文化部文工团的六名姑娘在仰光河上的政府游艇上为中国客人们表演了歌舞。 周仔细观看了仰光的河边一带,并且说,它像上海的外滩和黄浦江,他然后转向缅甸海军负责人丹佩准将,并且问他,缅甸海军是否有任何潜水艇。周说,“我们正在建造潜水艇,但是,用原子能作它们的动力的问题仍在实验阶段。” 吴努说,缅甸有铀沙。 周转向缅甸财政部长德钦丁,并问,缅甸生产了什么。德钦丁说,缅甸可以出售剩余大米。 中国副总理陈毅元帅在乘船巡游的过程中一直同缅甸外长藻昆卓生动地讨论外援问题。
7. 缅反动势力妄图破坏周总理访问气氛
【美联社仰光16日电】吴努在星期六晚上举行的国宴上讲话时说,中缅两国“现在正处在一个和平、睦邻关系和互利的密切合作的新时代的开端”。 然而,有些人不同意。在英国统治时担任首相并且在日本占领期间担任首席部长的巴莫博士说这个边界协定“几乎是出卖国家”。 【新华社仰光17日电】亲西方的报纸“民族报”今天以“尼赫鲁:一个难于对付的人”为题发表社论说:“吴努总理昨天曾经顺口对来访的中国总理讲起,需要说服‘民族’,使它相信‘和平共处’政策的真诚。周先生没有施展他的极大的说服能力来说服‘民族’,也许他把他的论据留起来去讲给印度听是很对的,因为正是在那里,他的争辩技艺和他的辩证法将要动用到极点。 “我们缅甸有一句老话:‘碰痛了脚才会喊娘’。印度人完全相信‘潘查希拉’,的确就像是碰痛了大脚趾头一样。 “在缅甸,没有什么政治家了解片马、古浪、岗房的历史,甚至不知道它们在地图上的什么地方,而在印度则不同,那里有些人物和团体准备就历史问题进行战斗。”
8. 说讲话强调中缅协议可作解决中印争端的榜样
【合众国际社东京17日电】据信,共产党中国总理周恩来和缅甸总理吴努今天已经开始进行认真细致的工作,讨论他们所声称的把中缅边界变成“持久和平”的边界的目标。 周定于下星期二到达新德里。预料他将用同缅甸达成的协议作为范例,来争取解决红色中国同印度之间的更大得多的边界争端。 【共同社东京17日电】仰光电:可以认为,周总理访问缅甸的目的是显示中国正在为同毗邻各国建立和平关系而进行着努力,以此作为日后访问印度的前奏曲,并且企图改善印度的舆论。
9. 尼赫鲁返回新德里
【美国之音18日广播】印度总理尼赫鲁已经在边界视察完毕,回到了新德里。尼赫鲁这次视察是为了亲自研究一下纠纷地区的情形。
10. 外电报道我隆重纪念万隆会议五周年
【法新社北京17日电】中国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郭沫若今天在这里举行的一个万人集会上说,美“帝国主义”是非洲人民最危险的敌人。 这次集会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大会堂内举行的,举行这次集会是为了纪念万隆亚非会议召开5周年并庆祝最近成立的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驻北京的所有亚洲国家的外交官员都出席了这次集会。它同3月19日为庆祝“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成立而举行的一次类似集会是一模一样的,当时郭沫若也发表了一篇非常相似的演说。 郭今天再次把“美国帝国主义”当作他主要的攻击对象。 另一方面郭强调了中国作为万隆会议的与会国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个倡议国对现在正在为独立而斗争的非洲人民所给予的支援。 【美联社东京18日电】共产党中国的一位高级官员星期天在北平举行的一个万人集会上号召“加强所有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郭沫若说:“亚非各国人民更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起万隆精神的旗帜,维护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把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迅速地、全面地、彻底地、永远地埋葬干净!” 北平在过去一年中由于同中立的印度发生边境冲突而在亚洲国家当中丧失了威信。它现在再度批评美国。它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者”正在亚洲发动“武装侵略和颠复活动”。
第 2 版
1. 外电报道:印官方将限制周总理同人民群众接触
【美联社新德里17日电】印度政府宣布周恩来访问的简单的日程,其中包括的全是仪礼所要求的一些礼节。 当周恩来在星期二抵达的时候不会致欢迎词,也不会驱车走过德里的闹市。周恩来和尼赫鲁将乘坐一辆有篷的汽车走一条最短的路线前往印度总统府。 虽然尼赫鲁将举行宴会,普拉沙德总统和拉达克里希南副总统将举行午宴,但不会为中国总理举行群众欢迎会。这是所有的反对党派所要求的。 【法新社新德里17日电】这里的政治观察家今天说,印度政府已经严格地限制人民中国总理周恩来在这里的访问期间公开露面和进行社交活动。有消息说,周恩来在抵达的时候将不乘坐作正式访问所用的传统的敞篷汽车。
2. 印“闪电”周报呼吁支持中印会谈
【新华社新德里16日电】“闪电”周报今天发表社论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呼吁人民不仅表示支持尼赫鲁—周恩来会谈,而且也表示相信总理,相信总理有能力谈判一个和平而体面的解决边界争端的办法。” 社论说,“一小撮反民族的分子利用中国问题来煽起一个诽谤尼赫鲁的运动,要求人民大规模干预这个争端。” 社论说,“事实上,无论是刺客和印度报纸的控制者,还是他们在克里帕拉尼、贾雅普腊卡希和马萨尼等印度亲美议员集团中的同盟者(他们现在正在叫嚣反对假想的把印度领土让给中国的行动),都丝毫不代表印度舆论”。 社论说,在尼赫鲁和人民之间出现了一批受外来势力控制的报纸大亨和政客,他们决心破坏存在于领袖和人民之间的民族团结,要把印度及其自由和尊严出卖给美国、巴基斯坦和军事联盟。
3. 印度报业托辣斯宣传中印会谈“不会有结果”
【印度报业托辣斯新德里17日电】一架印度专机已离开首都去仰光接运中国总理周恩来和随行人员,以便在新德里进行六天的会谈。 会谈日程将在4月20日上午举行预备性会谈后决定。消息灵通人士相信,在预备性会谈中将决定两国总理是在译员的帮助下单独会谈呢,还是在专家的帮助下作为一个代表团进行会谈。 就印度方面而论,他们似乎认为“没有会合点。” 在会晤的前夕,印度和中国重申了它们在关于二五○○英里长的边界是否已经划定这个基本问题上的相反的立场。因此,首都的政治观察家认为会谈不会是“有结果的”,除非中国总理在很大程度上前进,以迎合印度的观点。 【全印电台16日广播】时事述评 下星期二中国总理周恩来将和尼赫鲁总理讨论中印边界问题。不仅是中印两国的人民……都在以很大兴趣等待着这次会谈的结果。中国政府答复印度函件的照会也已经在本星期内发表。中国的照会显示出中国的立场并没有改变。
4. 印度反动政党破坏中印会谈不得人心
【新华社新德里17日电】反动和教族政党印度人民同盟不顾印度舆论的反对,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了示威,它宣布的示威目的是要破坏尼赫鲁同周恩来举行会谈的气氛。 今天的示威标志着早就加以宣扬和准备的“不屈服周”的结束,但是他们只搜罗了大约500名暴徒来举行示威。 他们抬着的标语牌写道:赶走侵略者;尼赫鲁要坚定;当心周的笑脸。他们的领袖们疯狂地喊着这些口号。 示威者从旧德里走到总理的官邸,领队的是臭名远扬的印度人民同盟议员巴志帕伊、全印人民同盟主席达斯和它的总书记乌帕德亚亚。他们向尼赫鲁提出了备忘录,要求他不要谈判边界纠纷。这些反华分子在尼赫鲁官邸前面大肆发表反对中国的演说。 40分钟以后,他们悄悄地解散了,而甚至没有引起他们自己群众的任何响应。 【印度报业托辣斯新德里17日电】由全印人民同盟主席达斯为首的一个六人代表团后来会见了尼赫鲁总理,并向他递交了一份备忘录。代表团发言人在会见尼赫鲁以后说,“尼赫鲁对我们说,他坚持他在人民院和联邦院一再申述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政策。” 【美联社新德里17日电】虽然所有反共产党的反对党派一致批评尼赫鲁邀请周恩来,但是大多数其他的人都没有参加星期日的示威,以遵守尼赫鲁主张必须把这位客人当作贵宾看待的要求。 只有一个党——激进右翼印度教大会党——宣布了在周恩来实际进行访问期间举行示威的计划。除了印度教大会党以外,所有非共产党反对党派都将在星期日晚上举行最后的抗议大会。 【法新社新德里16日电】今天在围墙和栅墙上出现了这样的标语:“尼赫鲁,对侵略者周恩来的态度要坚决”。这是极端右翼的人民同盟干的事。
5. 印尼陆军发表一叛乱分子的信宣传叛乱集团要求军人执政
【新华社雅加达14日电】印度尼西亚陆军新闻处昨天公布的叛乱分子的信透露,叛乱集团希望雅加达成立军政府,以便同地方上的叛乱分子妥协。这封信是中苏门答腊叛乱集团的“官员”罗斯曼写给叛乱魁首艾哈迈德·侯赛因的。 罗斯曼写道,“鉴于雅加达政局的发展,为了实现我们的斗争目标,我们应当深远地想到将来我们可能取得的成就。”他建议派代表团到雅加达来寻找“第三方面”,以便实现“第一点”和“第二点”规定的目标。在已公布的信中删去了这两点。 罗斯曼在信中说,他的建议是以下列理由为基础的:“只要政界领袖控制着政府,印度尼西亚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愿望就无法实现。因此,十分需要有军人随时控制政府。人们相信,有了军政府,各地区的愿望和利益就有了保障,因为我们知道,中央和地方上的军事领导人是互相合作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革命政府’推翻苏加诺总统和解散‘朱安达内阁’的要求将会实现。”
6. 沙斯特罗阿米佐约著文纪念万隆会议
【新华社雅加达16日电】曾经担任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主席的前印度尼西亚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16日在“印度尼西亚火炬报”上著文纪念万隆会议五周年。文章说,在过去五年当中,万隆会议的原则和精神已经被国际上公认为目前和将来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万隆会议的十项原则已经被应用来解决国际间的困难问题。 文章说,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由于万隆精神的鼓舞,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非洲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日益濒临死亡。由于万隆精神的影响,亚非各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万隆精神的基础上加强亚非的团结,才能获得对付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力量。 文章说,五年来,在万隆精神发展的五年当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令人失望的迹象,特别是一些亚非国家之间的争端和争吵。事实上,如果用万隆精神来处理这些争端和争吵的话,那么情况就不会变得那么紧张,那么难于解决。” 此外,文章还说,万隆会议的许多经济和文化决议解决得不那么令人满意。一些亚非国家仍然遭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蹂躏。 【安塔拉通讯社布达佩斯17日电】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和他的随行人员星期日离布达佩斯前往奥地利进行三天访问。 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苏班德里约星期日下午在匈牙利议会大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关于召开亚非会议的问题时强调说,印度尼西亚完全支持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的主张,因为在这样的会议上,能够在亚非国家间达成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一致的协定。 苏班德里约博士谈到国际形势时说,在巴黎举行的最高级会议,应当有亚非国家参加,特别是印度尼西亚。谈到他访问匈牙利期间得到的印象时,他说,匈牙利人民和政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相信,有现在这样的精神,匈牙利将会继续发展。
7. 美总统居心何在?
【合众国际社汉城17日电】白宫新闻秘书哈格蒂和他的一行人员今天上午到达金浦机场,并且立即为艾森豪威尔总统今年6月的访问进行准备工作。 哈格蒂和他的一行人员(包括秘密保安人员)在视察了机场以后直接前往第八军总部,就艾森豪威尔计划到前线的视察进行详细的讨论。 这一行人员然后就到前线去了。 他们还将视察李承晚总统的山麓别墅,以便作出安全安排。 【美联社汉城17日电】总统新闻秘书哈格蒂星期日说,艾森豪威尔总统在6月访问东方期间,没有计划会见菲律宾总统加西亚或中国国民党总统蒋介石,随便是在他们的国内或国外。
8. 外电报道米高扬在巴格达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
【路透社巴格达16日电】苏联第一副总理米高扬今天在这里说,伊拉克和苏联都不想改变目前的经济援助协定。他是在乘机赴莫斯科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讲话时说这番话的。 有人问他,在他为时一星期的访问中进行的谈判的主要结果如何,他回答说:“没有进行谈判,日程上没有这一项。 “我们自己利用了同卡塞姆和他的部长们会谈的机会来促进相互的谅解和加强关系。这些会谈对两国都有好处。” 有记者要米高扬证实这样一个谣言,即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将要访问伊拉克,米高扬说,在会谈中没有提出过这个问题。他说,赫鲁晓夫希望访问尽可能多的国家,“没有任何东西阻止他在将来访问伊拉克。” 米高扬站了起来,为一位女记者的讲话鼓掌,这位记者对于苏联对阿拉伯问题的态度大肆称赞。 【阿拉伯通讯社巴格达16日电】米高扬先生还否认由于赫鲁晓夫访问法国,苏联对阿尔及利亚的政策发生任何改变。他说,俄国对阿尔及利亚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将继续给予坚定不移的支持。 【美联社贝鲁特16日电】记者问,莫斯科为什么不承认阿尔及利亚的叛乱政权。米高扬说,莫斯科对叛乱分子的帮助比某些承认叛乱分子的国家还要大。这显然是指阿联,但是米高扬不肯加以阐述。 【法新社巴黎14日电】这里的观察家今天指出,米高扬对伊拉克的访问的目的和成就仍然是一个谜。 米高扬虽然受到伊拉克公众的总的说来还算热烈的欢迎,但是官方对他的接待却是有礼貌而冷淡的。比方说,很少有公共建筑物挂起苏联的旗帜,给来宾举行的欢迎仪式规模也是最起码的。
9. 阿尔及利亚政府代表团到达巴格达
【路透社巴格达17日电】以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贝勒卡塞姆为首的一个“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六人代表团今晚从开罗到达这里同卡塞姆总理举行会谈。 卡塞姆将军和其他内阁部长到机场上去迎接这个代表团。代表团包括财政部长弗朗西斯和军备交通部长布苏夫。 巴格达电台说,他们将在明天开始讨论一般问题,特别是阿尔及利亚问题。 【法新社突尼斯17日电】布尔吉巴总统星期六晚间接见了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总理阿巴斯和新闻部长亚齐德。人们没有透露任何有关这次会晤的目的。
10. 印尼政局动向
【新华社雅加达15日电】“印度尼西亚火炬报”形容苏加诺出国以后印尼表面上平静的政治局势是“缓缓流水下面的激流”。这家报纸14日说,各个政党,不论大小,不论在合作议会里有没有席位,都在秘密地进行活动。在议会中拥有席位的一些政党,早些时候就已举行了会议,讨论当前的形势,并且作出了结论。 这家报纸指出,在议会里没有席位的政党正在进行有计划的破坏活动。“民主同盟”的一些头目正在那些仍然争取等着瞧政策的领导人当中进行分裂活动。这个同盟的一些重要头目到各地去寻求“群众的支持”。 一些右派报纸差不多每天都在批评合作并且大谈其改组内阁。这些报纸在反对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参加内阁的借口下进行煽动和挑拨。“指南针报”威胁说,如果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参加内阁,不仅在国内会引起忧虑,还应当考虑到外国因素。这会在印度尼西亚导致更加混乱的政治局势。这些报纸还号召“民主同盟”加强反对活动。 “印度尼西亚火炬报”也谈到内阁改组。它指出,内阁应当建立在三个支柱之上——政治集团、职能团体和武装部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参加内阁是绝对必要的。“指南针报”在昨天的社论中反对改组内阁。“东星报”指出,它觉得很难理解右派报纸为什么竟在内阁问题上大喊大叫。它说,然而,“鉴于以往政府对付反对活动的经验,我们必须十分警惕”。
第 3 版
1. 狄龙鼓吹设法抵制中苏的巨大影响
对苏联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深感不安;叫嚷必须严肃地看待中苏对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与援助,说这是对“自由世界体系”的挑战,美也要以“高速度发展”来对付。鼓吹加强“共同安全”计划来抵制中苏的影响。 【美新处劳诺克15日电】副国务卿狄龙今晚在这里弗吉尼亚州商会一年一度的宴会上发表谈话说: 共产主义的新面貌是以巨大的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和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来支持的。由于苏联统治者现在看来认识到大战的危险,他们越来越迫切希望通过非军事的策略——通过外交、贸易、经济援助、宣传和颠复——来实现他们的扩张野心。他们集中力量来取得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成就并期望以苏联物质方面的进展来为自由世界的新近发展的地区树立有力的榜样并成为一块有力的吸铁石。 不管苏联在今后年代所采取的策略行动的性质如何,“共处”的特点是共产党冷酷无情地下定决心和施加压力来颠复和控制所有其他国家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只有共产主义将取得胜利的世界,这一点是从列宁到赫鲁晓夫的每一个苏联领袖所公开宣称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苏联发起了一个坚决的、机智的运动来渗透、影响并最后攫取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国家,它利用熟练的宣传和“贸易与援助”的手法。 中苏集团在1954年以为数不大的一千一百万美元开始了对自由世界国家的经济援助,接着就迅速提高了它每年的这种经济援助的水平。去年增加了将近十亿美元。到1959年结束时,这个集团总共承担了二十五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就今年而言,已经又承担了将近六亿美元。 这笔总数的大约90%仅仅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的十三个国家。那个集团通过订立迅速的、长期的、总括性的协定以及通过集中注意一些有明显的政治和心理影响的计划,已经提高了它的援助的效用。 共产党的援助建议典型地包括两方面,即派遣该集团的技术人员前往新兴国家,以及在该集团的机构中训练那些国家的人员。在1959年,有五千名以上的非军事的共产党技术人员派往新兴地区。在过去四年间,有将近四千名学生和受训人员在共产党国家里学习。 该集团已经小心谨慎地把它的援助运动同它的扩大了的贸易建议联系在一起。共产党同新兴国家的贸易在1954年为八亿美元左右,到1958年增加了将近两倍,即大大超过了二十亿美元。去年上半年贸易总额在十亿美元以上。必须积其严肃地看待共产党的这种努力。这种努力是对整个自由世界体系的挑战,特别是对作为我们的自由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基础的经济自由这一概念的挑战。 如果我们要对付这种挑战,我们必须加强我们自己的经济以及我们自己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 即使共产主义并不存在,高速度发展也应是我们的目标。但是我们不能无视这一事实:苏联工业生产发展的年率约为8%,而我们自己的年率约为4.5%。苏联不断以这种增长速度的对比来向新兴国家显示它自己的共产主义形象,声称这是经济发展的理想蓝图。当然,苏联要实现它所吹嘘的“赶上和超过”我们这句话尚需好多年,但是,除非我们发愤自励,否则就会被它赶上。 如果我们要对付苏联的挑战的话,我们必须通过我们的共同安全计划继续作出足够的努力。
2. 英不甘心受约束 仍想自制核弹头
【合众国际社伦敦16日电】权威人士今天说,英国想要不受美国的束缚,自己生产由美国供给的“北极星”式导弹所需的核弹头。 这些人士说,英国希望以此办法保持一支独立的核威慑力量,作为它的防御政策的主要依靠。 据说,英国和美国已在原则上就这种战略达成谅解。 英国希望在严格的双边基础上供给它“北极星”式导弹,但是据悉,它准备遵从美国要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做出比较广泛的安排的计划。
3. 英新处对最高级会议散布怀疑气氛
【英新处伦敦14日电】再过一个月就要举行四国政府首脑的最高级会议了,在西方这方面,正在大力进行准备工作。 关于裁军,目前的前景不是太有希望的。 在整个德国问题(统一问题)上,看来取得任何进展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但是,肯定应该有可能在柏林问题上达成一项临时协议。 第三个讨论题——东西方关系——怎么样呢? 在这个项目下有另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里正在对它加以研究和讨论。 难道不能来一个停止论战吗?难道外交关系不能更正常和友好吗?难道我们不能改善我们讨论分歧的气氛吗? 这是一个吸引人的,当然不是不可能的想法。在一项议定书中订出这样一种谅解或者拟定出各国政府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都不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如果能够有一种“和解”的话,一种相互的虽然不是成文的谅解以关闭热源和以友好的方式而不是以敌对的态度来对待分歧的话,难道不能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些分歧(或许在其后几次最高级会议上)吗? 这里的人们心目中很有这种想法。 【本刊讯】伦敦“泰晤士报”4月13日社论说: 人人都能同意这样一个看法,即如果东西方之间能够商定一套劳埃德先生一直称为“国际优良行动准则”的条例的话,世界将要太平得多。如果有什么着实和实际可行的东西出现,那将是再好没有,但是如英国政府所感到的,重点必须放在切实可行、可资证明和精确上面。
4. 美刊物综述资本主义各国对美看法
【本刊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4月18日登载了一篇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题为“杜勒斯死后一年——盟国对美国的政策怎么看”。摘要如下: 在赫脱当政以来的这一年中,其他国家政府感到他们在和美国打交道时有了意义重大的变化。 如果到全世界走一趟,你就可以发现,美国现在在全世界的面貌和杜勒斯当国务卿时是不相同了。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驻在国外主要地方的国际新闻人员发现了这一 点。 英国人认为有这样一种变化:认为对过去美国坚强有力和有目的的领导的印象现在消失了。正在代替这种印象的是和蔼和更具有灵活性的印象。 英国认为,决定美国政策方向的是“事态发展而不是人”。正如一位外交家所说:“如果杜勒斯还活着的话,美国的外交政策和赫脱执政时的外交政策在实质上会是完全一样的。 法国人认为,自从赫脱就任国务卿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变化是从明确转变到含糊。 在法国常常听到有人埋怨说,自从杜勒斯死后美国对于西方世界一直没有进行强有力的领导。与此相反,赫脱趋向于听任盟国分歧的发展,直到最后他才设法和解。 德国外交官们认为,赫脱当国务卿后美国外交政策没有基本改变。他是在奉行杜勒斯的原则,然而,在作法上却有改变。 意大利人认为美国的政策没有根本的改变。他们认为,唯一的区别是,赫脱所采取的作法要比杜勒斯的作法沉着一些、更巧妙一些。 对拉丁美洲人来说,美国今天的外交政策比杜勒斯时期似乎更柔和也更冒险些。正如有一位外交官所说,“你们从一个威胁者变成一位文雅的人。” 日本人感到赫脱缺乏魄力削弱了美国在西方的领导。
5. 戴高乐22日去美 美国准备拉拢一番
【美新处华盛顿14日电】国务院今天宣布,已指定副国务卿狄龙担任戴高乐在4月22——26日到华盛顿作国事访问时的护送官。 【美联社纽约13日电】当法国总统在美国作客时,美国将先后出版他写的两本书。 西蒙和舒斯特联合出版社将于4月25日在这里出版“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第三集(也是最后一集)“1944—1946年的拯救”。 标准书籍出版社将在4月26日出版戴高乐的“剑锋”。 【合众国际社巴黎17日电】戴高乐在访问加拿大和美国的两周期间,预料他在公开场合将是讨人喜欢的,但在私人将是一个顽固的谈判者。 渥太华和华盛顿的报纸消息向法国人保证说,他们的总统至少将受到同本月早些时候在伦敦受到的同样热忱的欢迎,虽不说是同样讲究仪式。 【美联社华盛顿10日电】戴高乐访美时,美国将为他定做一张床,供这位六尺四寸的长人睡觉。目前迎宾馆的床都是标准长度,长六尺二寸。1945年戴高乐来美时睡的是六尺二寸的标准床。安排接待工作的一位人员说:时代不同了,现在他更重要得多了。
6. 乘机鼓吹仆从国家要更多依赖美国
【合众国际社波士顿16日电】“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星期五评论说,英国放弃一项长程导弹的制造计划是一个走向盟国团结的行动。 这家报纸说,“如果受到这一行动最为直接的影响的其他西方盟国也效法的话,这个行动可以导致扭转最近大西洋世界走向不团结的趋向。”“这意味着更进一步的依靠美国的导弹…… “空间时代保卫西方自由的费用之庞大以及发展和改制武器必须保持的速度之高,很容易使任何一国的预算感到吃不消…… “但是西方大国一直奉行着过份‘独立’以致不能很好地为盟国的安全服务的防御政策。…… “盟国现在必定要造成一个把它们的关系导向团结的新机会。” 【美联社纽约15日电】“纽约时报”星期五说:“英国政府决定放弃它自己的远程导弹计划和依靠美国得到这种武器,这样就开始了西方防务结构的一次重要的重新调整。” 社论说: “作出这一决定的基本原因是,即使是在经济上最强大的欧洲国家英国,也发现要在导弹方面赶上美国和苏联是花费过大而无法办到的事情,特别是发展新的机动的导弹。 “这也意味着英国正在结束它已经执行很久的保持独立的战略力量的政策。对英国是正确的东西对其他每一个自由欧洲国家——包括法国在内——甚至更加正确。法国已经在倾其全力来发展核弹头,但是,象英国一样,它将发现要发展它自己的远程载运系统是困难的。” 【路透社纽约15日电】“纽约先驱论坛报”社论说: “英国政府由于宣布放弃它的‘蓝光’导弹计划已经使国家和党的自豪感服从于经济上现实的考虑。这不可能是一个容易作出的决定,这同戴高乐总统坚持发展一种核武器的态度成了一个明显的对照。 “法国用来证明它有必要以高昂代价谋求获准进入核俱乐部的几乎一切论点肯定适用于英国的导弹计划。” “华盛顿邮报”说,英国的决定“对一个如此易于遭到导弹突袭的国家有特别的意义”。 这家报纸说,重要之点是英国愿意在长期战略方面依靠外国制造的一种导弹——美国的‘闪电’导弹。 “这已经遇到认为这种政策是最后放弃英国独立战略能力的那些保守党和工党议员在政治上的反对,这是不足为奇的。但是,这种反对忽视了这一点,就是纯粹属于一国的外交和军事政策一般地服从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有成员国有义务奉行的政策。 “麦克米伦政府只不过是正视了事实。它已经取消浪费地重复美国的计划,并指出一种合理增进英国在西方联盟中的作用的道路。”
7. 美国对仆从国不大放心
【合众国际社纽约16日电】“纽约时报”今天在社论中强调了西方国家在即将同苏联举行的最高级会议上采取一致政策的重要性。 报纸说:“本星期在华盛顿会谈的六国外长已经对将在最高级会议上向赫鲁晓夫总理提出的基本问题达成协议。某些枝节问题尚待解决。但是除非有出乎意料的情况,西方在最高级会议上的态度现在已经肯定。 “这个态度牢牢地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在德国重新统一和柏林问题上,西方国家要求用和平谈判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并且警告赫鲁晓夫总理不得采取他一直在扬言要采取的单方面行动。同时,它们要这个苏联统治者履行他自己说的赞成各国人民自决的话。因此,它们继续支持它们以前的和平计划的基本原则,要求在欧洲安全的范围内,从‘大柏林’重新统一开始,用自由和适当监督下的选举逐步实现重新统一。 “仍然有待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果赫鲁晓夫总理真的实现他的威胁,同他的东德傀儡签订单独‘和约’,以准备新的柏林封锁,西方将怎么办。” 【共同社东京15日电】华盛顿电:西方外长会议这次讨论只是消极的讨论。例如,在柏林问题上,会议只是讨论如何抑制苏联单方面的行动,贯彻维持目前状态(的原则)这个问题。而且,据说将在最高级会议上采取这样的方针:在讨论裁军问题时敷衍应付,还要避免讨论停止核试验问题。这种做法,看来也只不过是肯定了消极的方针。这样,使人深深感到这次外长会议自始至终都是有气无力,死气沉沉的。 因此,美、英在停止核试验问题上同法国的矛盾,美、法在柏林问题上和英国不同的态度等重要问题,好象都可以说是原封不动地留待以后解决了。
第 4 版
1. 法共“人道报”驻北京记者报道:我城市公社化运动迅速形成高潮
【本刊讯】法共“人道报”4月12日刊载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让—埃米尔·维达尔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在中国城市里,二千万居民现在已组织了城市人民公社”。全文如下: 在副总理李富春宣布在中国城市迅速发展人民公社以后的几天里,人们立即展开了一个与1958年农村成立人民公社同样盛大的运动。 1958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一项决议中说:城市人民公社组织起来比农村人民公社复杂,只有在经过一个仔细的试验时期之后才能广泛地建立。现在是时候了。 在河北、河南和黑龙江三省,城市人民公社几乎遍及所有的城市。“北京日报”今晨报道首都建立了五个城市人民公社。其余的将在最近几天建立。 事实上,北京各区和其他城市区一样,一切组织人民公社的工作都已准备好。一年半以来,已建立五万个公共食堂,有二亿五千万人在食堂用饭。 有一万多个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服务站。 这些集体组织使那些愿意到街道居民自己创办的五六万个街道工厂和小工厂工作的妇女能够去从事生产。这些工厂以它自己的手段,即与农村人民公社工业单位相类似的手段发展着。这些市区的某些工厂已经发展,最近,我参观了一个拥有500名工人的工厂。总共200万名工人(其中大部分是过去的家庭主妇)今天在街道工厂从事劳动,这些工厂1959年生产20亿元,今年将比去年超过两倍。 此外,这些小工厂一年半以来还培养了300多万男女工人,他们现在在大的国营企业工作。 这一切将提高家庭生活水平20%到35%。 城市人民公社的经济职能是把消费区改变成生产区。居民们建立的工厂和小工厂,是以帮助国营大工厂生产为任务的,这些小工厂围绕着国营大工厂而组织起来。从事一部份生产,提供有关的零件和半制品,这就使得国营工厂的生产迅速提高。 城市人民公社今后就成为城市的基层组织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最近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两千万居民从现在起已经是人民公社的社员。但是,事情发展是迅速的,这个数字在几天之后将被突破。
2. 合众国际社承认:人民公社制度将使我国变成幸福大家庭
【合众国际社香港12日电】由于北平正在把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赶进公共食堂,“像在公寓那样伸手拿东西”的情况今天在共产党中国已经成为现成的事了。 既然城市公社已经得到正式和公开批准,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同邻居一起吃饭。 人民公社首先在1958年春天在农村地区建立,中国的大约五亿农民有90%左右被赶到公社里去。但是在城市里建立公社引起较大的问题。 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让城市公社计划宣告结束,相反,他们挑选某些城市作为试点。重庆就是其中之一。 据3月22日的“北京周报”说,由于过去两年实行公社计划的结果,给城市增加了大约33万个劳动力。 在2月间,大陆的刊物,特别是地方报纸开始首先提到公共食堂,然后提到好些城市“组织经济生活”问题。那时:进行实验取得的进展显然足以开展全国性的运动。 2月间,“天津日报”报道了集体生活思想中出现了“新高潮”。在天津,在六星期里,大约有一万名家庭妇女脱离家务劳动,参加到劳动大军里去。 在北平,一个街道公社的工厂的生产量将比成立公社前增加二十倍。 如果这一切实现的话,毛泽东想把中国变成一个巨大的幸福大家庭的决心将被证明是正确的。
3. 波「人民旗帜报」评我城市人民公社说中国在新的大跃进之前
【新华社华沙讯】波兰统一工人党卢布林省委机关报“人民旗帜报”4月12日以“中国在新的大跃进之前”为题发表了一篇短评,评我城市人民公社。全文如下: 中国再一次以新的勇敢的试验使世界惊奇,按照存在了两年的农村人民公社的榜样在城市中组织同等类型的公社。城市人民公社一般包括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工业企业周围的整个区的居民。公社主要的组织原则是吸引补充的劳动力参加生产,利用所有的原料资源,因此建立附属大企业的小工厂和服务站,接受以前的家庭妇女或者没有被使用的劳动力参加工作。这些企业在生产中利用大工厂不用的废物或者其它原料。为了使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公社中组织了托儿所、食堂、洗衣店和缝纫店等。1958年成立的第一批试验性的城市人民公社,已经成功地通过了考验。例如第一个城市人民公社的摇篮哈尔滨市大大地发展了工业。在大工厂的周围产生了许多的辅助性的小型和中型的企业。去年城市人民公社的工业产量比1958年增长了70%。郑州“红旗”人民公社以拥有四十七个工厂,一七○个服务站和巨大的文化教育上的成就而值得骄傲。这个公社,还有自己的电影院、无线电广播中心和阅览室。由于组织了各种训练班,全公社一万八千名社员中没有一个文盲。这个公社还耕种着一百公顷土地,依靠社员的力量建造了三千间住房,在十五条街上种了树。 日益成为群众性的城市人民公社,无疑地将导致工业产量的巨大增长,导致实现继续的大跃进。大跃进使中国有可能摆脱几世纪来的落后状况并站在世界工业强国的前列。
4. 尼赫鲁在米萨马里“难民营”讲话
【印度报业托辣斯米萨马里15日电】尼赫鲁总理今天在这里说,政府将作出安排来教育印度西藏难民中的儿童以及成年人,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尼赫鲁先生是在米萨马里难民营向2,500名西藏难民讲话时说这番话的。尼赫鲁说:“几天以前,我收到达赖喇嘛大师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要求我为教育从西藏到这里来的青年人作出安排,因为他十分希望他们能够利用在这里逗留的机会训练自己从事各种有益的工作。” 尼赫鲁说:“我完全同意达赖喇嘛这封信中所说的话,我希望能够作出安排,不仅教育你们之中的少数儿童,而且也教育成年人,特别是那些希望在高级教育中进一步学习的青年人。”
5. 黎「呼声报」谴责「亚非西藏会议」
【新华社贝鲁特13日电】“呼声报”今天又刊载文章严厉谴责目前在新德里举行的“关于西藏和反殖民主义亚非会议”,说它是历史上最滑稽的会议。 报纸指出,“这次会议是由美国有势力的当权者组织的,与会代表都是亚洲和非洲最反动的分子。美国的有势力的当权者以纽约酒吧间老板选择吃鸡蛋——吃到死为止——大王的办法来选择他们的成员……。” 报纸然后谴责“会议”提出的这种口号:“达赖喇嘛回到西藏去……。蒋介石回中国去担任统治者”。它说:“如果与会代表头脑发热,如果他们是言行完全一致的,毫无疑问,他们会要求苏加诺和印度尼西亚人民走开,以便荷兰女皇有决定恢复她在雅加达和万隆的皇位的自由”。 报纸在这里质问说:“难道新德里等待会议要求尼赫鲁和普拉沙德离开印度,然后向参加会议的人说:到华盛顿去?” 报纸简单地评论了印度政府对这次“会议”所采取的态度。 【新华社新德里14日电】今天的“印度时报”报道说,“亚非理事会的成员将谋求劝他们的政府使联合国把西藏问题列入在1960年9月举行的下一届联合国大会的议程。 “理事会的执行委员会作出了大意如上的决定。以纳拉扬为首的这一理事会是由参加最近举行的关于西藏和反殖民主义亚非会议的国家各派两名代表组成的。”
6. 美报诬蔑城市公社是“野蛮组织”
【中央社旧金山12日英文电】“奥克兰论坛报”今天把中国共产党在城市中建立工业公社说成是“在他们走向彻头彻尾的野蛮状态方面的另一个步骤”,同时说,这意味着,那些住在城市中的人们享有的不多的“自由”现在没有了,而且他们将受还要更严厉的和更野蛮的组织化的无情束缚。 【中央社纽约12日英文电】4月18日一期的“时代”杂志注意到现在正在中国大陆上出现的城市人民公社制度。 “时代”杂志今天在“共产党中国——建立城市人民公社”的标题下发表的消息说:“由于农村人民公社巩固的建立,四亿中国农民现在都在公社食堂吃饭,共产党的人民委员们准备对城市居民采取严厉手段。
7. 更正
本刊4月15日第四版“德记者赞扬我今年国民经济计划”稿中“德意志通讯社驻北京记者”应为“‘新德意志报’驻北京记者”。
8. 蒋帮中央社就人大会议进行歪曲宣传
【中央社香港12日电】据此间研究中国大陆匪情的专家指出,共匪第二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后,它的对内对外策略将有所转变。对外将以较温和的姿态微向右转,对内则将以更左倾的盲进路线,在政治及经济上要求作更激烈的压榨。 此一专家说,共匪对内政策的趋向激烈,是它继续“大跃进”不顾众怨的“改革运动”及建立“城市人民公社”的必然趋势。 周匪恩来的演讲甚至未正面提出“解放台湾”的滥调,这是过去历次“人代会”上从未有过的迹象。
9. 美联社就马寅初被免职诬蔑我国
【美联社东京16日电】共产党中国显然已经窒息了竹幕里面的最后一个直言无讳的批评者的声音——马寅初博士的孤单但是大无畏的声音。 这位在国际上受尊敬的美国培养出来的学者在3月26日被免除了北平大学校长的职务。 马是中国敢于坚持己见的为数不多的人士之一。 【美新处香港15日电】北平政权的强求知识分子观点一致原则的有力的批评者马寅初,已经被免去了他所担任的北平大学校长的职务。 马博士一向是共产党力图压制中国国内独立思考和迫使知识分子一致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做法的直率的批评者。他是坚决主张中国的经济发展放慢和采取更“平衡”的方式的。 北平曾不时设法迫使马博士改变这些观点,但是这位78岁的教育家运用他作为北平大学校长的威望,坚持抗拒这些尝试。
10. 印克里帕拉尼在美鼓吹“援助西藏难民”
【路透社纽约13日电】人民社会党领袖克里帕拉尼今天说,虽然他不反对接纳中国加入联合国,但是“当中国对于侵略西藏和今天侵略印度负有责任的时候,我当然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故意鼓吹让它进入一个庄严的地方”。 他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讲这番话的。这次记者招待会是在他为了对美国作六星期的访问抵达这里之后不久举行的。克里帕拉尼是印度中央救济西藏难民委员会的主席,他将扼要地介绍现在为住在印度的难民所作的工作,而且将呼吁捐款。
11. 法新社记者猜测我“五一”节前将有全国城市实现公社化
【法新社北京13日电】(记者:乌尔曼)现在正在人民中国各地推行大规模的运动,要在五一以前完成组织城市人民公社的工作。 观察家们认为,这个运动的目的是要在五一(在人民中国的日历上,五一是仅次于十一国庆节之后最重要的一个节日)的时候向全国人民提出城市生活完全组织成城市公社的“胜利报告”。在北京,贴了成千上万的以前用于结婚或其他喜庆事件的“双喜”字。现在,他们庆祝一个接一个的地区享受公社的“天堂般的生活”。 在各街道委员会中正在进行着紧张的工作。在街道委员会中,年轻的红领巾“少先队员”回答当地居民的询问,整理登记表,并且张贴传单。 现在非常强调的是,城市公社并不意味着放弃剩下的私有财产,如家具和寝具等,拆掉院墙或者搬到新的宿舍去住。总的来说,当局似乎设法避免由于这类过分热情的事情引起普遍的恐惧心理。随着运动的蓬勃展开和报纸不断发表新的成就的消息,开展这个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把仍然过着比较个体的生活的最后一批人组织起来。据认为,这些人的人数不会超过三千万人,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因为城市居民有一半以上已经在有着自己的公社组织的大企业中工作。 第二,这个运动的目的是要减少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差别。非常强调城市公社的“多样化经济”——在象重庆、北京等城市中一切可以找到的空地上利用业余时间种植蔬菜和养猪。 第三,通过改进分配办法和加紧控制来节约粮食。没有个人购买东西的现象就可能制止许多农民要到城市中寻找副食品和好吃的东西的倾向。 第四是思想意识上的原因,对北京的领袖们来说,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据认为,在1958年建立了现有的乡村公社以后来完成城市的公社,是朝着代替目前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前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