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06-13
第 1 版
1. 日中渔业协议会副会长说这是对岸政府的强硬手段
【共同社东京11日电】第三次日中渔业协定到明天就要期满,因此,社会党今天以铃木委员长的名义打电报给中国的周恩来总理,表示“希望暂时还象有协定的时候那样处理。” 社会党决定在明天召开国际局和恢复日中邦交特别委员会联席会议,商量对策。 【共同社东京11日电】水产厅长官奥原今天就中国拒绝延长日中渔业协定的消息发表谈话说,延长协定的事情遭到拒绝,是令人遗憾的事。但是我国水产业界准备按照同有协定时期一样的精神,诚实地遵守规定,大概不会给中国方面添麻烦。希望水产业界人士自己约束自己,不要因为没有协定,就乱搞。 【共同社东京11日电】日中渔业协议会副会长山崎喜之助谈:要变成没有协定的状态,大体上是预料到的。根据电报,知道这是对岸信介政府的强硬手段,而不是我们渔民自己的责任。因此,我认为,这次没有协定的状态不是冷酷的无协定状态,而是温暖的无协定状态。我们这方面要努力定出包含日中渔业协定精神的国内规定,不给中国添麻烦。因此,11日下午要在渔业协议会会议上研究办法。 【共同社东京11日电】福冈电:日本西部的东经一百三十度以西拖网渔业的各个基地表现出暗淡的情况,要求早日解决日中关系和签订政府间协定的活动变得积极起来,各地正在相继举行市民大会。 因为第三次日中渔业协定将在12日期满,即使从13日起在协定划定的界线外边谨慎地进行捕鱼,但是,仍然有因侵犯领海而被拘捕或枪击等的顾虑,捕鱼数量不可避免地将会减少。 【日本通讯社东京10日电】日本新闻记者会议在10日举行的第四届大会上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岸信介政府改变对中国不友好的态度,尊重民意打开目前日中两国间的紧张状态,促使两国经济、文化早日恢复正常关系,并早日实现互换常驻记者。 决议指出,为了增进日中两国人民互相间的理解,尤其是为了打开两国间的紧张局面,在目前的情况下应首先实现互换记者。决议坚决表示,日本新闻记者会议全体会员将为此竭尽力量努力到底。 大会全体与会者一致反对,现在日本新闻报纸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写成“中共”,因此决定将一同展开废除这种称呼的运动。
2. 内容提要
1、日经济企划厅官员评我十五年赶上英国(第一版)2、怀特公开宣布美国正运送坦克和飞机武装黎约伊“对抗”阿 联(第二版)3、艾麦会谈结束,未就经济问题作出决定(第三版)4、苏驻美大使说社会主义必将获胜但这同和平共处原则并不矛 盾(第四版)
3. 印报评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去十三陵劳动
【新华社新德里讯】印度“德里时报”6月1日刊载卡尔楠所写的一篇题为“通过分析的眼光”的文章。 文章说,“有一则消息说,中国毛泽东主席在烈日下在一处工地劳动了五个半小时。他和周恩来总理与朱德副主席同十万工人在他们在北京附近修筑的水坝和水库工地一道进行了劳动。这是在同时间竞赛,因为,如果水坝和水库在十五天以内完不成的话,全部工程就有被夏季大雨冲毁的危险。鄙人想请读者注意这件事情的用意,不是要宣传中国的建设工程,尽管这样做本身就是一种友好的行动。但是,当我想到这位伟大的领袖在烈日下实际劳动了五个半小时的时候,我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一向认为,不应该邀请我们的政治领袖们‘仅仅在仪式上铲第一下土,,或者仅仅在基地上放一盎司混凝土,而是应该请他们像其他工人一样劳动上几小时。 文章接着指出:“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这种铲第一下土——照例旁边围着一群摄影记者,而且有半打的新闻官员准备以他们为题材写“特写”——是英国总督时代的典型。领袖在实际上同工人一起劳动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的,这个意义就标志着我们两种制度的不同。我们的政治家是坐在扶手椅子里的政治家,我们的官员是官僚主义的官员。 “这将是一个屡试不爽的试验——请政府的一位部长到某个乡村发展计划的工程中去劳动五小时,看他怎样反应。他就会拼命逃走。这个建议会被认为是鲁莽的,胆敢提出这种建议的下级官员或者工程师可能非常了解会产生什么后果。 “中国的不同在于,那些处于领导地位的人是直接从防御工事那里、直接从街头上来到委员会办公室和各部去的。这就造成了所有这些不同。他们并不是坐扶手椅子的人。这是不是也是我们两个计划之间的不同呢,我们的意思是说官僚主义的计划和人民的计划之间的不同呢?在这里,工务局人员和营造人员是执行计划的现场人员。而在中国,政治家、官员都是现场人员。他们是看到过实际行动的人。但是各个国家的历史是不同的。我们是否能够用意志来改变它呢?可能。天下有什么事是人不能做的!”
4. 香港英当局为无理阻止悬旗进行狡辩/英外交部抵赖英机曾故意侵犯我领空
【新华社香港11日电】香港政府发言人今天为其无理阻止中国学校悬挂国旗一事进行狡辩。 发言人对我国向英国代办提出的抗议发表谈话说:“通常,香港并不禁止悬挂任何国家的国旗。但是,香港政府对维护安宁和良好的秩序很关心,因此,不鼓励以可能会引起事件或者破坏安宁现象的方式或者在可能引起这类事件的场合广泛或经常悬挂国旗。在悬挂国旗具有半政治意义的5月1日这样一些场合尤其如此,而教育司认为这样一些场合是不宜由学校举行庆祝的。 “正是根据这种政策,教育司才没有答允八所学校要求在5月1日只悬挂中国国旗的请求,同样,新侨中学要求在5月10日举行节目带有政治性质的校庆的请求也被拒绝了。” 【路透社伦敦11日电】一位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英国正在研究共产党中国的一项抗议。这个抗议照会硬说,香港的中国居民被阻止悬挂他们的国旗或者唱中国国歌。 发言人不能说明何时给予答复,或者是否将给予答复。 【路透社伦敦11日电】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英国已经答复了共产党中国最近提出的抗议,“有礼貌地驳斥了所谓一架英国飞机曾经故意飞过中国领土上空的说法”。 发言人说,复文是“若干天以前”在北京递交的。 中国于上月底提出的抗议指责一架英国军用飞机在东南亚条约组织演习期间侵犯了中国领空。 外交部发言人今天说,“从来没有在香港或香港周围举行过什么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演习”。
5. 日经济企划厅官员评我十五年赶上英国:说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雄传气势感到“可怕”
编者按:日本“东京新闻”4月7日发表了日本经济企划厅调查科长后藤誉之助所写的一篇文章,评论我国十五年赶上英国,标题是“对共产党中国生产力的估计”,付标题是:“亚洲的经济竞争”“日本是竞争的对手”。转载如下: 最近美国和英国的驻日本记者先后前来访问我。我以为在目前这样时候,他们会问到有关金融紧缩的问题,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却是:“在十五年到二十年以后,在亚洲经济中占有领导地位的,是日本?中共?还是印度?你认为究竟是哪一国?”我知道,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兼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去年11月在10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之前,曾宣布说在今后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里,苏联在工业生产上将赶上和超过美国。我认为美苏之间的这种经济竞争,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体系的竞赛中,是比军备竞赛和人造卫星更为重要的竞争点,其推移过程值得密切注意。但是直到外国记者提出上述问题以后,我才注意到以前忽略了的一个问题,即亚洲也存在着同类性质的竞争,也就是说经济力量的远东奥林匹克已经开始,日本并不是一名观众,而是一个竞争的当事者。十五年后将赶上和超过日本 中国从今年四月开始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去年12月在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并且提出了远景计划。他说:“今后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在第四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即1972年,我国将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上赶上并超过英国。” 中国根据什么抱有这样的野心呢?下面是作为李富春报告的依据的中英两国的长期工业发展远景数字(中国研究所米泽、山内两人摘自2月1日人民日报),我又加上了印度和日本的远景数字(请参阅下表)。中国、英国、印度和日本工业发展比较表 注:(1)中国1957年栏括弧内数字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际增长率。(2)中国1972年栏括弧内数字是推算出来的必要增长率。(3)英国1972年栏括弧内数字是1941—1956年每年平均的增长率。(4)日本1962年栏括弧内数字是新五年计划预定的每年增长率。(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关于这个表上中国同英国的比较,还需要作若干说明。以钢锭为例:英国1941—1956年每年平均的增长率是3.5%,根据这个增长率和现在的生产量计算,1972年的生产量是3646万吨。中国在1972年要在钢锭产量上赶上英国,达到4000万吨,必要的增长率则是13.8%。这个必要的增长率,比起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际增长率31.2%要低得多。因此他们认为“到1972年赶上英国是轻而易举的”。但这个想法本身不用说是有问题的。因此,中国1972年的数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发展数字。但是煤和肥料在第二个五年针划的最后一年,估计是可以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印度一栏,是把它的第二个五年针划的目标照样列入的。日本1972年的数字,则是根据新五年针划预定的每年增长率推算出来的。大米产量十年内 将达到同一水平先把英国放在一边,且来比较一下中国、印度和日本。印度即使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也还赶不上日本前年的实际生产水平,因此远东奥林匹克的角逐者就剩下了日本和中国。 日本的新五年针划和中国的第二个五年针划恰好时期相符。中国如能按计划实现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目标(虽然这里还有许多疑问),在钢锭产量上将达到1200万吨,将超过日本1956年的产量。但是同一年日本的钢锭产量可达到2000万吨,因此仍然是日本居先。不过目前存在于彼我之间的工业生产力的距离却将逐渐缩小。从上面所列的比较表看,中国到1962年将赶上日本现在的水平,并且准备在1972年以前就超过日本。中国不把日本,而把英国当作它要赶过去的第一个目标,这显然是没把日本放在眼里,令人不快的,但是在农业方面,似乎很明显的是以日本作为竞争对手的。 不久以前曾到日本视察的中国农垦部长王震,在回国以后发表谈话说,十年以后中国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可以赶上日本,十五年以后,在所有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上,都可以超过日本。 对于这种远景,有很多人马上可以举出若干反证。如说“中国的庞大的计划目标,只是一种宣传,要实现是决不可能的”,“过去是从无到有,所以增长率很高,今后会降低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领导者之间的倾轧越来越尖锐了”,“人民生活很苦,越来越不满,这会妨碍计划的实现”等等。当然,我也并不那么天真,完全相信中国的说法。但是,他们虽有上述各种弱点,而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却是事实。特别是中国把十五年赶上和超过英国和日本当作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以赴,这种气势,我以为是可怕的。 落后的国家把某一个先进国家作为假想敌,并把赶过它去作为“国家的目标”,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一种常见的手段。十六世纪英国把赶上西班牙作为“国是”,终于在1588年打败无敌舰队而称霸。十七世纪中叶,英国国内内战频仍,国力衰退,国外则有荷兰、法国的抬头,遭到威胁。现在已经成为经济学古典著作的威廉·皮蒂的“政治算术”(1690年)一书,就是为了论证英国在经济力量上不低于荷兰、法国而写的。十九世纪中叶,新兴起的德国,为了推动迟于英国而开始的产业革命,由于国家落后,没有殖民地,又缺少自然资源,因此特别致力于发展创造人造资源的化学工业,最先把“人工蓝”的合成试验成功,排挤了大英帝国的重要财产“天然蓝”,而使其趋于没落。在二十世纪中叶的今天,苏联把赶上和超过美国作为“国是”,终于在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方面超过了美国。中国也逐步明确提出了赶上和超过英国和日本的目标。日本已经处于受到挑战的地位。在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以不带成见的眼光对中国(可能的话也对苏联)的经济发展力量首先给以客观的估价,然后应该明确认识到,日本为了不被赶上,需要付出多大努力,需要完成多大的工作量。战争时期,我们有一个口号是“坚持到胜利”(尽管它是错误的)。战后十二年间,又在“一切为了复兴”的口号下拼命干过。现在,国民生活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以上,我国正处于一种松劲状态。考虑到上述中国的挑战,为了推动我们的社会更向前进,提出一个能够唤起国民注意的某种国际目标,在我们来说不也是很必要的吗?
第 2 版
1. 怀特公开宣布美国正在运送坦克和飞机武装黎约伊“对抗”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11日电】国务院发言人怀特今天说,美国正在运送“数目有限”的坦克和飞机给伊拉克、黎巴嫩和约旦。 怀特在回答记者们的时候不愿意说明运送飞机的数目。 怀特指出,美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给予“那些表示决心保卫它们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中东国家以军事援助。他说:“根据这些计划,美国一直向伊拉克、黎巴嫩、约旦和其他国家供应某些项目的军事装备。 怀特说,这个决定“是在数月前作出的”,这显然是否认这样一条已经发表的消息:运送喷气机的决定是在艾森豪威尔总统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目前举行的会谈中作出的。 有人问:还有哪些中东国家得到美国的军事援助,怀特指出:美国过去向沙特阿拉伯提供了这种援助,军事装备的零件不时运给以色列,还有向土耳其和伊朗提供军事援助的计划。但是,怀特表明,最近运出的喷气战斗机是运送给伊拉克、黎巴嫩和约旦的,以帮助加强它们对付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力量。 其他官员们透露,运给约旦和黎巴嫩的飞机是根据一项美国军事购买计划在英国建造的霍克飞机公司的“猎人式”后掠翼喷气机。 运给伊拉克的飞机是美国F—84型飞机,这种飞机不是超音速的,但是,这种飞机仍然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威力的武器。它的时速为六百五十多英里,航程为一千五百英里。它能够运载四千磅炸弹,六挺五十毫米口径的机关枪和二十四门五英寸口径的火箭。 正在运送给这三个阿拉伯国家的飞机究竟有多少架,这是一个军事秘密。一位国防部官员说,五十架这个数字“稍为高些”。 【美联社纽约11日电】“纽约时报”星期三报道,英美两国已经完成了用大约五十架喷气战斗机增强伊拉克、约旦和黎巴嫩的力量的安排。 这家报纸刊登的一则华盛顿消息说,供给这些飞机的计划已经考虑了一些时候了,艾森豪威尔总统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星期二在白宫会谈时决定加速执行这些计划。 “纽约时报”说,美国将供给伊拉克一中队F—84喷气截击机。这家报纸又说,美英两国将供应约旦十八架英国制的猎人霍克式喷气战斗机,供给黎巴嫩十二架同样类型的飞机,费用均由英美两国分担。一个美国空军中队通常有二十五架飞机。 “纽约时报’’说,所有这三个阿拉伯国家都曾要求给予这种军事援助。 “纽约时报’’说,麦克米伦和艾森豪威尔是在一些顾问的敦促下采取这个行动的,这些顾问“着重指出了中东的长期危机,特别是黎巴嫩的独立蒙受的不断的威胁”。 “纽约时报”又说,英美供给这三个阿拉伯国家战斗机的计划是出于要维持那个地区的军事力量平衡的愿望,特别是由于埃及已经从共产党国家得到了大量武器,其中包括俄国供给的潜水艇。
2. 缅报鼓吹建立两党制
【新华社仰光11日电】仰光英文报纸“民族报”和“卫报”都在第一版上登载了一幅照片,题为“议会民主的胜利”。 这张照片是在6月9日宣布了不信任动议表决结果之后议会会议结束时拍的。在这张照片里,可以看到前副总理吴巴瑞和吴觉迎走到政府座位上去祝贺吴努总理和他的部长们在投票中获得的胜利。 “民族报”在照片下面的说明中说,“人们将永久记住”这张照片,视为“标志着缅甸两党制的建立和议会民主的成熟。” “民族报”对于吴巴瑞—吴觉迎派作为一个强大的反对党而出现表示欢迎,并且希望“他们能够作为主要反对党而得到他们应有的地位。” 社论强调说:“吴努应当在国家的重大问题上同吴巴瑞协商并且尊重他的意见。”
3. 缅甸政府决定解散对付人民军的民团
【新华社仰光11日电】据“卫报”9日报道,缅甸最高当局已经决定解散民团,并且已经指定了联邦秘书长美钦貌漂为首的四人委员会来执行这个决定。 民团是在1955年组织起来的。组织计划是由国防部总参谋部起草,经国防委员会批准的。这个计划是要以武装和训练村民并协助他们打击反政府部队的办法来对付地下部队的人民军。 民团是由陆军、联邦宪兵和警察招募和训练的,归陆军司令、副长官、县警察和官员以及包括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和全缅农民协会的地方领袖等组成的县保安委员会指挥。 据传,已有四万五千名村民根据这个计划受了训练。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经常在陆军或警察的领导下担任流动的任务。 最近两年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和全缅农民协会的地方领袖们已经在民团组织中发展了他们的力量,并且在一些地方保安委员会中获得胜利。
4. 巴病人得不到现代的医药治疗拿烟毒充当百病的万灵药
【合众国际社达卡10日电】在这个炎热的省会里,毫无希望的烟瘾者每天在政府监督经营的商店门口排队等候购买他们的配给鸦片。 对东巴基斯坦成千的人来说,鸦片是他们所知道的可以把他们从各种疾病和苦恼中解救出来的唯一办法。庸医和乡村医生把鸦片当作医治从急性痢疾到胃癌,从糖尿病到性病的万灵药。 一个政府官员对合众国际社记者说:“我国大约有85%农民得不到现代的医药治疗。如果他们一旦由于医药原因开始吸用鸦片的话,他们立刻就会成为鸦片的俘虏而变成吸毒者。” 据海关人员说:政府每年从印度进口大约六千磅鸦片,并且把它分配给三百家经政府批准的分配商。另外,每年还有一批数目不详的鸦片通过印度边境走私过来。 只需几分美国钱就可以买到少量的鸦片。在估计有二万名的吸毒者当中,每个人平均吸一“拖拉”(折合0.4盎司)鸦片。 在最近几个月中,印度表示:它可能要停止供应东巴基斯坦鸦片,这样使土著人不得不寻找另一种麻醉剂。有一种很通用的代用品就是用一种叫做甘贾的麻制成的带甜味的烟草。 甘贾是一种使人迷醉的烟,吸甘贾的人一般以强壮的渔民和农民居多。它是在政府严格地监督下生长的,通过鸦片商店出售。今年政府计划生长几乎有一万八千磅甘贾,比去年稍有增加。
5. 共同社妄谈:我给东南亚各国贷款
【共同社东京11日电】根据日本银行最近进行的调查,共产党中国在最近五年间给东南亚各国的信用贷款达二十五亿元(约合十亿美元)。这个情况说明共产党中国为了开辟新市场,正在积极活动。 在这十亿美元的贷款里面,80%是给北朝鲜和北越的,其余的20%是给埃及、柬埔寨、尼泊尔、缅甸、锡兰、印度尼西亚等国的。 主要的出口货是纤维制品,此外有大米、纺织机、水泥等。最近输出的还有工作母机、公共汽车、卡车等重工业产品。特别显著的是纤维制品的廉价输出。 越来越有力的看法认为,今后对于共产党中国向东南亚这样发展的情况必须,比对日中贸易中断的情况更加提高警惕。
6. 安理会在美国操纵下通过有利黎政府的提案
【路透社联合国11日电】安全理事会今天决定赶紧派一队观察员到发生骚乱的黎巴嫩去。 苏联在表决瑞典提出的这个提案时弃权。其余全部十个国家都投了赞成票。 哈马舍尔德秘书长说,从联合国驻耶路撒冷停战监察组织派出的观察员们明天就可以到达黎巴嫩。 【印度报业托辣斯贝鲁特11日电】联合国驻加沙部队司令伯恩斯将军昨天突然到达这里,并且立即与索勒哈总理进行了磋商。观察家们说,伯恩斯就沿黎叙边境建立联合国观察小组的问题同总理进行了初步商谈。 反对党在一项声明中警告说,“如果派来国际警察部队或者美国警察部队,那将会在这个地区燃起烈火”。声明说,这个党“并不是西方的敌人,但是,如果派来国际部队,那就可能使这个地区与西方之间的最后一丝联系断裂。”
7. 泰外长认为裁军会议最终必须有中国参加
【新华社香港10日电】据泰国“图画新闻”8日报道,泰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那拉底7日说,国际裁军会议最终是必须有中国参加的,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 那拉底是在答复记者询问关于苏联倡议中国参加国际裁军会议的问题时发表这番谈话的。他说,国际裁军会议如果没有中国参加是不能收到完全的效果的。 那拉底认为,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参加联合国的裁军谈判,因此联合国裁军谈判的决议对中国没有任何约束力。
第 3 版
1. 艾麦会谈结束未就经济问题作出决定/美政府内部对英国“相互依赖”建议看法不一致
【路透社华盛顿11日电】麦克米伦今天结束了华盛顿之行,他同艾森豪威尔就一个主要问题进行的会谈所获得的进展使他感到满意。这个问题是确定西方的“某种新的经济方面的想法”来对付苏联的威胁。 他们没有就这一问题作出政策性决定,也没有预料他们作出这种决定。美国经济学专家预言,美国政府要过些时候才会对所建议的任何行动计划作出决定。但是,大家都知道,麦克米伦期望今年能作出一些决定。 这里的官员们说,麦克米伦“反复说明”了他对怎样可以达到互相依靠的看法,他在说明时的劲头比艾森豪威尔政府中某些成员所预料的要大得多。 这里的专家们私下评论说,有好几个有势力的人物同情首相的主张,譬如杜勒斯的狄龙。他们还说,但是政府迄今还没有一致的看法。 专家们说,今年九月在新德里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会议上可能会第一次清楚地表明美国官方的看法。 【路透社华盛顿11日电】麦克米伦在准备对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的一篇演说中说,他和艾森豪威尔的会谈并没有议程,他们没有发表任何形式的公报。他说:“实际上,我们讨论了绝大多数的当前重大问题。” 麦克米伦在谈到他们的观点的一致程度之后说:“那自然并不是说,我们在每一个问题上都可以决定一个政策。决定你要到那里去自然是比决定你如何到达那里要容易些。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一些经济问题。” 这次会谈的一大部份是讨论在经济、政治以及防御方面互相依靠的必要性的。麦克米伦曾要求加强合作以对付苏联的经济渗透。 他说,他已和总统和杜勒斯举行了一次“名符其实的充分而坦率的讨论”,并回顾了互相依靠方面的进展以及英美同盟的情况。 他说,“英美之间的谅解和友谊今天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是一种有利的合作,对全世界来说和对我们自己来说都一样。” 【路透社华盛顿11日电】麦克米伦今天说,他同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就最高级会议的前景广泛地交换了意见。他又说:“我认为我们的意见非常接近。” 这位首相是在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演说后回答问题时讲这番话的。 首相说,“我们不希望举行一种会成为笑剧的最高级会议。如果会议能够取得某些肯定的成就,我们就希望举行最高级会议。我的意见是这样:如果会议能够获得比较小的解决办法,或许在裁军方面取得某些进展,那就值得。但是我想我同意总统和杜勒斯的意见:要求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最高级会议必须包括对各种各样的政治问题进行广泛的辩论。 “换句话说,有两个条件,首先是有取得某种成就的相当大的可能性,议程应当广泛,议程应当无所不包,而且我们不应受否决权的约束。” 有人问首相是否知道怎样才能够使共产党中国参加一项视察禁止核试验情况的计划和其他有关的限制军备的安排。 他回答说,据他所知,中国共产党人还没有核计划。他又说:“当然,如果在某个时候就这个方面或裁军的任何其他方面达成协议,那么,很显然,为了使这项协议有效,就必须使它不是包括西方国家、而是包括凡是有资格参加的一切国家。如果要使这种协议有效,那么它就必须是广泛的。” 在谈到同共产党国家的贸易的时候,首相说,西方必须把军事安全所需要的出口管制和可以认为是进行经济战争的管制区别开来。他说:“我认为目的在于阻止或希望阻止共产党国家的正常发展的管制是没有什么用的。”
2. 英国内政大臣巴特勒在下院说:莫斯科外交会谈已取得某种进展
【路透社伦敦10日电】内政大臣巴特勒今天说,在莫斯科举行的讨论最高级会议准备工作的外交人员会谈已经取得“某种进展”。 巴特勒是在下议院代表麦克米伦回答若干议员的问题时讲这番话的。这些议员询问在为召开最高级会议进行准备方面进展如何。 他告诉他们说:“三位驻莫斯科大使同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的会谈正在继续举行。我们已经同苏联政府达成协议,认为会谈应当严守秘密。因此,我只能说已经取得某种进展。关于最高级会议的进一步安排应当由外长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作出,如果他们完成准备工作而感到满意的话。”’ 反对党领袖盖茨克尔询问莫斯科会谈大概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3. 麦克米伦到加拿大
【美联社渥太华12日电】麦克米伦星期三夜里由华盛顿搭机到达这里,同迪芬贝克总理和加拿大的其他领袖们举行历时两天的讨论。 在两天的访问中,预料首相将集中力量讨论经济问题。 他将扼要地向加拿大的领袖们报告他同艾森豪威尔举行会谈的情况。 据悉,麦克米伦在这次渥太华会谈中的目的是想弄清楚加拿大政府倒底有什么打算,特别是在经济问题上。 据信迪芬贝克更关心的是了解英国政府对国际问题的态度。
4. 杜勒斯下月初将赴法和戴高乐会谈/法内阁发言人谈法国对裁军的态度
【路透社巴黎11日电】法国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今天说,杜勒斯将于7月5日到巴黎来同戴高乐举行会谈。 这位发言人在回答问题时说,艾森豪威尔和戴高乐都不可能离开他们自己的国家,因此艾森豪威尔建议,由杜勒斯到巴黎来同法国新政府进行接触。 戴高乐已经同意这一建议。 这位发言人说,现在正在进行商谈,以安排定当麦克米伦和戴高乐之间的会谈。关于戴高乐同阿登纳之间可能举行的会谈现在一点也没有确定。 这位发言人在回答进一步的问题时表示,不相信有些人士认为戴高乐、杜勒斯、麦克米伦和阿登纳会举行“四大国”会议的推测。 【美联社华盛顿11日电】美国国务院星期三说,杜勒斯将于7月5日前去巴黎,同戴高乐进行会谈。 国务院新闻发布官怀特说,杜勒斯将及时赶回华盛顿,以陪同艾森豪威尔于7月8日前去加拿大作为期三天的访问。 怀特说,杜勒斯接受了戴高乐提出的在巴黎会商的邀请。他说,杜勒斯还将同法国外交部长德姆维尔进行商谈。 【美联社巴黎11日电】内阁发言人星期三说,已经向杜勒斯发出邀请,约他到法国来同戴高乐进行会谈。 消息灵通的外交人士说,会谈的范围可能扩大到包括麦克米伦和阿登纳。 这次邀请是在戴高乐内阁讨论法国外交问题的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的时候宣布的。 戴高乐自就职以来已经通过外交途径试探了各方对于举行西方各大国会谈的意见。这些会谈将是同苏联举行任何最高级会议的前奏。 戴高乐肯定打算同阿登纳和麦克米伦单独进行会商,如果在杜勒斯来巴黎期间这一批人凑不到一起的话。 内阁发言人马尔罗说,星期三的内阁会议支持西方对于原子裁军的观点,即原子裁军必须有充分的监督,并且有适当的预防措施。 马尔罗还说,法国同俄国的关系现在已经改善了。 【合众国际社巴黎11日电】戴高乐政府今天决定向世界大国提出一项实行“全面而有监督的”世界裁军的计划。 这件事情是由内阁发言人马尔罗宣布的。他说这个计划将完全是法国的计划。 【路透社巴黎11日电】一位政府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法国希望有真正的、完全的和有监督的裁军。 今天在戴高乐主持下的一次内阁会议上拟定了法国在可能举行的裁军会议上的态度。 这位发言人说,法国的态度是这样:它希望有真正的裁军,并且希望它是真正的、完全的和有监督的。 有人向这位发言人问起法国制造原子弹的事情,他回答说,这个问题今天没有讨论。他表明,他的意见并不是说法国正在制造原子弹,或者并没有在制造原子弹。
5. 意天主教民主党组阁遇到困难
【合众国际社罗马9日电】今晚看来,成立一个新的中间路线联合政府的希望很是暗淡,意大利似乎还会成立一个在左右两派之间保持不稳定的平衡的天主教民主党少数派内阁。 这会使一切事物原封不动地保持在5月25—26日那次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的大选以前的情况。天主教民主党在选举中得到了进展,但是仍然没有得到多数地位。左翼社会党也有进展,强有力的共产党保持了原有的地位。 天主教民主党的书记范范尼希望同社会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组织一个中间偏左的联合政府。但是人数很少的共和党人却在昨晚表决暂不作出任何决定,到十月份他们举行党代表大会以后再说。 社会民主党领袖萨拉盖特在休假后已于今晚回到罗马,同他的助手进行商谈,该党人士说,他可能也决定暂时不参加政府。 有很大一部分社会民主党人似乎都不想在十一月份南尼在左翼社会党举行代表大会结束以前参加政府。这两个政党长久以来一直在商谈合并问题。 这一切使得天主教民主党除了组织一党内阁以外几乎别无其他抉择,这个一党内阁在议会中没有自己的多数,只好事情自行澄清。大多数天主教民主党人都希望这样一个内阁能够得到社会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甚至可能还有南尼的非正式的外界支持。 但是在大选前由佐利总理领导的一个类似的全天主教民主党内阁只得到保皇党和法西斯党右派的不受欢迎的支持。
6. 巴西政府限制人民前往民主国家
【中央社里约热内卢11日电】巴西政府为防止该国人民前往中国大陆,现已规定巴西护照不适用于旅行中共地区。苏俄及其他铁幕内的地区也在禁止前往之列。 巴西政府已规定凡由联邦警察厅签发的护照均已加盖印记,注明该项护照不适用于中国大陆(包括外蒙、西藏),北朝鲜、北越、苏俄及共党控制下的东德、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地区。
7. 美英发展核武器情况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讯】美国已经进行了大约一百另九次核爆炸,英国进行了十七次。 这些数字提供了一个粗略的尺度,说明这两个国家原子武器发展的情况。 这些数字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麦克米伦在这里进行商谈时说,只有美国向英国提供核武器情报时它才能够同意停止试验。 有了这种情报,英国就能增加多种目的的原子武器储存,而不必再花很多钱到澳大利亚和圣诞岛的试验场去进行试验。 英国进行原子武器生产比美国和俄国迟很久。如果它能够继续维持它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美国建立的原子伙伴关系,它更将满足于永不生产一颗原子弹或氢弹,而让这种费用浩大的事情由美国来进行。 但是1946年的原子能法取消了这种伙伴关系,因为这个法案要使原子弹的生产为美国所垄断。 俄国在1949年9月打破了这种垄断。英国人勉强地决定他们最好也成为一个原子国家。他们在1952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原子武器试验。 在以后的这些年,所有这三个国家已经逐渐加强了它们的试验。 英国的这种武器建设在这三个国家中显然是最小的。英国的一系列的试验中没有一次试验在规模方面已经接近美国或俄国的计划。 氢弹的出现刺激英国作更大的努力,尽管这个国家在支出几十亿镑的时候只能够拨出成百万镑作为核武器的经费。 英国在1955年2月宣布,它正在发展氢弹。美国在1952年作了第一次氢弹试验,俄国接着在1953年进行了试验。 英国在1955年以后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能宣布要进行第一次氢弹试验。那次试验是1957年5月15日在圣诞岛举行的。
8. 美成立翻译工作者工会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11日电】美国最大的工会今天宣布成立一个独特的新的职业工会:翻译工作者工会。它是由从事十二种以上语言的翻译工作的专家们组织的。 这个新的工会是由受雇于私人公司和美国政府机关的口译和笔译人员组成的。这个工会说,很多会员是在国际会议上担任翻译的专家。 美国劳联—产联发给这个新工会一个证书,授权它代表加拿大和美国的翻译工作专家。 这个工会的会员擅长的语言有亚美尼亚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德文、荷兰文、俄文、瑞典文、日文、中文、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文、土耳其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和罗马尼亚文。其中有些会员擅长几种语文。
第 4 版
1. 苏联驻美大使在美发表演说:指出社会主义最后必将获得胜利
【美联社巴尔的摩11日电】苏联大使缅希科夫星期二晚间预言共产主义将比民主制度寿命长。但是,他又说,在这段时期里这两者应该做好朋友。 缅希科夫是在巴尔的摩市律师协会一年一度的拥挤的晚宴上讲这番话的。在这同时,大约有一百五十人的纠察队平心静气地绕着这所房子游行,手举着抗议这位俄国人来临的标语牌和旗帜。 缅希科夫在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中说:“我们相信,最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将会获胜。但是,这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并不矛盾。 “大家都承认,解决引起争执的问题和持久和平的问题是没有捷径可循的。我们不能闭起眼睛故意不看到今天长期不断地存在着危险的紧张局势,有人在储存氢弹,目前存在着军事联盟和军事集团,有人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有人正企图在某些西方国家里建立火箭发射基地。” 但是,他又说,“如果我们衡量一下所有这些事实,考虑一下所有这些因素,那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两个不同体系之间的和平共处是全世界唯一可能的解决办法。” 在宴会开始以前,他同记者们作了简短的交谈。 记者问他对外面游行的纠察队有什么意见。“我对他们并不看得太认真。我发现他们并不代表美国人民的真正感情。” 你认为什么是增进谅解的第一个具体步骤?“单方面停止试验核武器。这是第一步。” 【法新社巴尔的摩10日电】苏联大使缅希科夫今天晚上在这里说:如果苏美两国缔结贸易协定,苏联可以购买好几十亿美元的美国货物。 他说苏联反过来也可以向美国供应许多他们“感到兴趣的”产品。缅希科夫认为这些交易可以作为东西方和平共处政策的一部分。
2. 开罗报刊说:苏领导人10月间访阿联
【路透社开罗11日电】“最后一点钟”周刊今天报道,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和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将在10月访问开罗。 纳赛尔总统在上月访问莫斯科的时候曾向苏联领袖们提出邀请。
3. 「工人周报」发行额已经增加
【新华社日内瓦讯】美国“工人周报”6月1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该报募集经费的启事。启事谈到“工人周报”本期原来能否出版都不能肯定,而且考虑把篇幅减成四版。但是“工人周报”指出,造成出版困难的原因不是由于发行额下降,事实上,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的五个月中,发行额已经增加;也不是由于成本高,因为“工人周报”的编辑人员已缩减到五个人,费用已大大减少。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张由劳动人民运动经营、又是为它服务的报纸。所以它一定只能亏空不能赚钱。启事接着说,除了弥补出版一个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报纸而发生的亏欠以外,“工人周报”在过去数月中还“遇到了特殊的问题”。它说:作为“工人周报”主要支持者的共产主义运动,由于“内部分裂和后来少数几个领导人员脱党而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这已不是什么秘密”。“工人周报”的困难愈来愈大,大部分是由于这种情况造成的。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工人周报”不仅能够增加发行额、请作家和艺术家降低稿酬写稿和绘画,它还可以募到所需的资金以弥补亏欠。 启事说,共产党募集十八万五千美元的运动所得的款项,大部分将拨交“工人周报”,但是募集这笔款项要到7月4日才能结束。“工人周报”现在就急需现款。上期只是由于共产党最后决定从它自己的紧迫用途中拨出一笔款项才有可能出版。但是下期的出版到现在为止还毫无保障。 启事说,“对本报进行的政治攻击已断绝了我们通常的某些资金来源”。 启事最后说:“我们可以保证继续出版。发行额的增加证明读者欢迎我们在编辑方面所作的改变。”
4. 美联社报道苏联共青团报纸要求加强培养工业人材的计划性
【美联社莫斯科11日电】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报“共青团真理报”要求重新研究苏联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以便消除在极其需要的重要工业人材方面的浪费和缺乏的现象。 这家报纸星期二说,在目前制度下,成批青年专家改行,而一些其他工业又极其需要青年专家。这家报纸说,所有这一切都是计划方面的问题。 苏联高等教育制度的混乱和重叠现象是人们抱怨已久的事。“共青团真理报”说,这种抱怨现在在读者给该报编辑写来的许多信件中爆发了出来。 过去这个问题很少公开,但是赫鲁晓夫为加强苏联教育和生产而进行的努力显然已经替公开辩论这个问题扫清了道路。 “共青团真理报’’说,它最近从一些已毕业的青年专家们接到的来信中大都抱怨缺乏他们所受训练的领域内的工作。这家报纸说,现在都让这些青年毕业生自己设法找工作,结果往往做起同他们不合适的工作来。 这家报纸又说,同时,自动化、电子、真空技术、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工业却又迫切需要专家。 根据苏联的教育制度,学生是以公费求学的,毕业时被派往理论上说来最需要他们的工业部门。这家报纸说,这种制度的主要毛病之一是:毕业生的名额是根据这一年工业部门的具体需要规定的,而专家们要过五年才能毕业,到那时需要可能会改变,而且也确实改变了。 这家报纸向高等学校和工业部门以及青年专家本人发出特别呼吁,要求他们提出意见,以便展开可能形成的大规模辩论。
5. 英“泰晤士报”记者报道:铁托秘密警察的逮捕是有计划的政治迫害
【新华社日内瓦10日电】伦敦“泰晤士报”’6月10日以“南斯拉夫的预防办法,苏联同情者被捕”为题,发表了该报记者9日发自贝尔格莱德的一条电讯如下: 南斯拉夫秘密警察对以前曾经支持过共产党情报局的反对铁托元首的领导的方针的人以及其他已知的同情苏联的人或有同情苏联的嫌疑的人加以逮捕的行动,表明这里的政权已经断定,同斯大林的继承者们所发生的新的争端已经达到了应该采取预防措施的地步。 关于上星期的警察行动,官方迄未发表任何消息,也没有对这里的外国记者所获得的一些消息加以否认,但是到现在为止所非正式提到的一切人名都是一些在南斯拉夫共产党人和莫斯科于1948年决裂以后的年代里由于进行反国家的活动而服过徒刑的人。这种活动包括他们之中某些人和苏联大使馆所保持的联系,并且同时造成了若干苏联集团外交官被驱逐的事件。 由于没有官方消息,关于上星期被拘留的人数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自从最初提出了四十人这个数字以来,这个数字一直在不断上升。据说,在他们中间有八个学生,在贝尔格莱德大学的一次关于南苏关系的辩论会上,他们赞成苏联对南斯拉夫领袖们所采取的立场的态度。这些人(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的话)大概是在战争刚结束后还是儿童就被送到俄国的各个学校和军事学校去学习的南斯拉夫青年,他们大多数到1955年才准许回国。 自从那时起,对他们的重新教育并不是进行得完全令人满意的,在匈牙利起义时期,南斯拉夫的官员们埋怨说,他们有些人曾经为苏联镇压起义的政策辩护,并且反对铁托采取的批评的态度。
6. 南工会代表团访罗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1日电】今天的报纸报导说,南斯拉夫的工会代表团,最近曾在罗马尼亚进行了两周的访问。代表团是由工会的文化教育工作者组成的。他们参观了布加勒斯特等地的文化艺术机关。
7. “人民日报”社论:“对现代修正主义必须斗争到底”
南斯拉夫修正主义者对于各国共产党的批评至今没有作过而且也不可能作出什么认真的答复。他们现在常用的武器之一是把这种批评说成是“干涉内政”。这当然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认真的。
8. 南报就我引用西方报刊材料进行狡辩和反扑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1日电】南斯拉夫“战斗报”6月11日发表题为“论据”的评论,全文如下: 有组织的无原则的反南斯拉夫政治运动正在继续着,利用一切机会对南共纲领进行“批评”,并谴责为“南斯拉夫修正主义”,权威式地宣布为“帝国主义的产物”(例如中国共产党和保加利亚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就是在这个运动的标志下进行的)。 苏联、中国和东欧报刊上几乎没有一天不出现对南斯拉夫、对它的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某种无耻攻击。甚至在一份报纸上一下子出现三、四篇“批评”文章,他们相信用重复和增加对南斯拉夫的捏造的办法可以变得“更说服人”。 这个运动的意图是很明显的。问题完全不在于思想讨论而是在于对南斯拉夫采取人为的压力。由于完全没有充足的论据,便用他们惯用的侮辱和捏造来弥补。 在这方面中国的日报和理论刊物的文章走得最远。它们现在开始使用一种特别的“论据”,以此“证实”“南斯拉夫共产党人出卖给美国帝国主义者”和“南共修正主义倾向”的说法。中国报纸文章的作者引用了美国报纸和西方通讯社的报道。 我们举陈伯达在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创刊号上以“南斯拉夫修正主义是帝国主义政策的产物”为题所写的文章为例子。 陈伯达在上述文章中引证:“据华盛顿邮报1957年6月6日载:以前激烈反对美国对南斯拉夫铁托元帅的政策的匹茨堡共和党参议员弗尔顿说,购买美式电气用具的分期付款计划,正在把南斯拉夫人从共产主义者变为资本主义者。”文章继续说:“路透社记者本年5月2日从贝尔格莱德发出过一分长篇报道”,他在报道中强调指出“十年前南斯拉夫报纸,象‘真理报一样教条’,而现在却‘常常想搞得同美国小报一样有趣味’。” 由于引证了“华盛顿邮报”和路透社的报道,陈伯达“很有论据地”证明:获得“大量美援”和推行“美国生活方式”象是引起了南斯拉夫领导集团意识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修正主义思想并决定了他们的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阵营和反本国社会主义的内外政策。 这就是说“华盛顿邮报”和路透社成了“批评家”陈伯达进行这种“原则的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来源,这就是陈伯达在中共中央理论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按照他的说法,1958年4月22日西德“每日镜报”“正确地指出这一领纲(南共纲领)的基本思想不是别人而正是德热拉斯自己起草的”。陈伯达接着引用1956年11月9日美国杂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来“证明”南共“修正主义”是“帝国主义产物”的论点。 “人民日报”在“对现代修正主义必须斗争到底”一文中就采用了这种“论争”的方法,在这个斗争中,中国报纸成了“纽约时报”出色的盟友,引用它的文章并认为它的“论据”’又精确又正确。 至于说到“人民日报’’这张报纸,就中国观念来说,因为转载了美国杂志“星期六晚邮报”的一篇约一千字的摘要而真正立了功勋。中国报纸向美国杂志借了些什么东西呢?所借的都是些并不是南斯拉夫真实情况的东西,而不过是美国记者带上了眼镜看出来的东西,或者是为了迎合美国读者而设想出来的东西。“人民日报”双手接受了美国记者的话和上述报纸的引语,从而把它们编成为“详实”的材料,好像美国人自己也“证实”了南斯拉夫“是有利于美帝国主义”的指责。 这些“理论”的判断的确是有力的,这种分析真是“马克思主义的”。 奇怪的是中国“批评家”的头脑蜕化了。只要一涉及南斯拉夫,美国报刊也成为“证明”他们的“论据”和“马克思主义”分析的来源,把美国报刊的文章当作是可靠的,如果某人也求助于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引用美国报刊有关中国的报道,也就是中国批评家为了攻击社会主义南斯拉夫而收集“证明”和“论据”的同样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